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1 09:4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1

关键词: 高考地理复习 思维导图 应用

在高考地理的复习过程中,很多同学感觉知识烦冗复杂,遇到问题时无法根据分析自主联系知识点,即使联想到知识点也很片面。打开课本发现其实知识自己已经掌握了,但是离开了课本又不会运用甚至是无法回忆起那些内容。归根结底,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学生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高考地理复习的有效性,已经成了教师们普遍关注并加以思考的问题。此时,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即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成了教师开展地理复习教学的一种良好手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思维导图概况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一种有利于人脑扩散思维展开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充分地使图文相结合,通过画图和图中的文字标示把各个联想主体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地用层次表现了出来,巧妙利用图像和颜色将各主题的关键词在人脑的记忆中联系起来。学习过程中,思维导图中的一些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都会在学生脑海中与其他内容相关联,呈现出一种新的图像。这些新的图像等都有着关于记忆的特定功能,引导学生唤醒某些记忆,从而得到所需的思想和信息。

思维导图可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使用一些关键词、图形、颜色等简单元素并利用人脑中记忆、阅读和思维的规律,将一些难以记忆或者乏味的信息转换为容易记忆的、有体系有层次的图画。它不仅能呈现出信息所组成的知识体系和其中的关系,还能引导学生跟随自己的思维过程,增强记忆能力,开发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二)思维导图的绘制

首先,从一张白纸上的中心开始绘制,画出能够心中想要解决问题的主题图像,再从中心图像开始成放射状向外部画出线条,这些线条可以使用不同颜色和分支,代表着思维导图的引导方向。在分散出来的分支上写上相关关键词,进一步明确自己要解决问题的本质。这一步完成后,可以在第一步的分支上按照此步骤再发散出二级或者三级的分支,充分利用联想能力将其进行扩展。最终经过不断细化,就可以完成一个比较清晰且实用的思维导图。

二、高考地理复习现状反思及分析

(一)地理复习中出现的问题

高考地理复习阶段的教学,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记忆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基础知识记忆比较牢固,但是不会做题;面对熟悉的题目可以应对,一旦问题换了新的问法或出题方式发生了改变,学生就不知道从何下手;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分析问题时得到了较好的反响,但课下学生离开了老师的引导后还是无法独立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等等。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直观反映了自身的地理学习情况:思维和联想能力较差,对地理的学习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那么,思维导图应用于高考地理复习中的适用度是怎样的呢?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高考区域地理的复习时,常常以某个区域作为复习的中心点,用不同的地理要素将其进行扩展,同时规划出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区域知识框架,利用影响区域特征的主要因素完善知识框架,分析各个区域的地理特征,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同样的,思维导图是从中心概念出发,由中心向周围发散形成清晰的脉络,将要表达的知识、想法等以图形的方式进行呈现。如果能将复习与思维导图融合,加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能通过图在学生的脑海和记忆中形成较为明了的知识网络。这说明思维导图的应用是非常合适的。

地理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它的区域性正是综合性的体现。从这个方面来说,思维导图也是一种能够向学生很好地展现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工具。我们在研究一个地理问题时,离不开对它周围地理要素和现象的分析,地理现象的区域性特征正是各个地理要素相综合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从中心出发内部发散却又整体综合的特点,整体出各地理区域的各种关系,比较分析后进行归纳整合,以此帮助复习。

三、思维导图在高考地理复习中的有效应用方式

学生在高一高二时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但是学习初期学生习惯对知识进行机械性记忆,机械性记忆本身就比较零散,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很容易遗忘。这样在进行高考知识的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呈现重点章节的知识网络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重点,使学生系统了解章节的基础知识结构,从而采取选择性重点记忆或是联想记忆。同样,重点例题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和联想,唤醒学生有关题目知识点的记忆,结合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将实际和理论联系起来,训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就用两个例子探讨高考地理复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一)以区位因素的变化影响的题目为例,构建思维模式,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思考和应用。例如2016福建省质检文综地理试卷第36大题:

鱼粉是一种高蛋白质饲料原料,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秘鲁是世界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钦博特原为小渔村,现是秘鲁最大的渔港和重要的鱼粉生产中心。秘鲁鳃鱼生活在水温20℃以下的海域,属冷水性小型鱼类,不适合食用,是生产鱼粉的主要原料。捕捞鳃鱼一般在近海。

(1)说明钦博特的主导产业由海洋捕捞转变为鱼粉加工出口的原因。(8分)

(2)分析国际市场鱼粉需求量增大对钦博特造船业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

由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试题中的两个小题从产业发展原因和影响入手,考查考生在问题中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与对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分析、地理环境变化影响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题目的地理思维过程按照由地理环境到区位的发展条件及变化,最终产生的影响的思路展开。

此时,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审题,让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绘制出思维导图,然后根据自己绘制的图像进行交流修正,发现自己知识联想中的缺失部分,最后通过老师的讲评对思维导图进行完善。如图,思维导图绘制完成后,根据内容理清解题思路。

第一小题要我们说明该地的主导产业即海洋捕捞转变为鱼粉加工出口的变化原因,经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个转变理解为由农业向加工业转变。因此,我们的分析思路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解:1.这个地区有利于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变化因素有哪些,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我们可以回忆起如资源、原料、市场、交通、科技、资金、政策、燃料等的发展变化;2.加工业相对捕捞业有何优势。最后结合材料的主体信息:国际市场对鱼粉的需求量在增大。在问题中我们可以提取出以下重点并根据重点进行回答:1.秘鲁是世界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国际市场对鱼粉需求量加大,鱼粉加工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2.钦博特现为秘鲁最大的渔港和重要的鱼粉生产中心――附近海域多优良港湾,因此鱼资源丰富,鱼粉加工技术的提高,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3.鱼是生产鱼粉的主要原料――鱼体型小,肉少骨多不适合食用,适合用来生产鱼粉。我们可以根据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及导图的联想内容进行相应补充,就非常容易得到答案。

第二小题要求分析鱼粉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大的现象对该地造船业的有利发展,题目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此时又出现了答题时的常见问题:知道答案的相关知识,但是就是无法将其进行关联。题目的深层含义是要求分析国际市场与造船业的内在联系及双方一方变动对另一方具体的影响。知道了题目的目的,我们就可以通过先找到国际市场对鱼市场需求的增大对影响造船业区位因素的影响,进而考虑对造船业的具体影响。根据思维导图和第一题的经验,学生很容易就能针对题目的目的写出相应答案:“因为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大使区域的出口增加,越来越多外汇资金的进入带动了本地海洋捕捞业的发展。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造船技术的研发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船舶数量和吨位的提高,促进了造船业规模扩大和技术提高,这样才能满足捕捞业发展的需求。”

(二)以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成因为例,我们尝试用思维导图对这道题目进行解读。例如2016福建省质检文综地理试卷第43大题: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9示意浙江省地形。2016年1月初,我国东南沿海普遍暖湿。1月21日~24日“霸王级”寒潮来袭,浙江省中北部出现大暴雪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分析浙江省中北部此次雪灾发生的自然原因。(10分)

分析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此题是围绕气候展开的。此时,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的关键词将与气候有关的知识归纳起来。首先,题目中提到,东南沿海普遍潮湿,从普遍潮湿我们可以联想到气候潮湿的原因,将书本中有关气候的知识点综合起来,总结出知识点中相关联的关键词,再次通过关键词进行联想,把自己所记忆的内容不断向导图中进行补充。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如下结构的思维导图:

利用思维导图筛选出有效信息并且进行发散思维后,知识点根据相互联系变得系统化,解决问题变得简单了。

结语

在高考知识的复习和解决问题中,思维导图的使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的知识成为了自身所牢牢掌握的体系,在解题过程中发散了思维,拓宽了解题思路,有效提高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十分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庆仁.在高考地理复习中用思维导图实现高效课堂[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7:178-179.

[2]蒋连飞,骆高远.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运用[J].地理教学,2013,0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