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带徒季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3 22:5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导师带徒季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导师带徒季度总结

篇1

关键词:导师带徒;人才培养;交通企业;奖励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8-0116-02

一、“导师带徒”的背景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产业优先发展、交通优先发展、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广西的交通建设持续兴起新。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通建设达到了一个高峰,建设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都达到历年最高。投资规模大,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645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建设完成投资222亿元,同比增长5.1倍,超过前10年总和;公路水路完成投资406.2亿元,增长76.47%。新开工项目是广西交通建设史上最多的一年,公路水路建设全年开工项目1043个,其中高速公路项目11个、1217公里,铁路项目9个、835公里。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规模大,续建和新建铁路项目21个,区内建设里程3000公里,投资规模1930亿元;续建和新开工21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总里程突破2100公里,投资规模1330亿元。2010年,广西交通运输已进入大建设大改革大发展的新阶段,全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争完成1200亿元,其中铁路投资力争完成450亿元,公路(含水运)投资力争完成620亿元。

大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上马,不管是建设单位,还是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作为重要支撑。但是,人才队伍的现状与交通大发展的需求相比存在结构、数量、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在这种背景下,加强交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竞争力强、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够支撑和引领交通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

实施“导师带徒”不失为加速人才培养的好机制。在这里,“导师带徒”应该包括企业高层带中层、中层带骨干、骨干带新入职员工。导师带教徒弟的思想、作风、管理、技术,为学员徒弟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引导学员徒弟走岗位成才之路,为学员徒弟提高管理技巧、掌握岗位技能创造条件和机会,为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队伍而进行不懈努力。

二、健全机制,整合资源

要想“导师带徒”活动取得实效,得到有效推进,就必须在组织上得到保障,在机制上不断健全。对此,要组建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面负责“导师带徒”活动方案制定与实施、组织协调、档案管理、信息沟通、考核验收、总结交流等各项工作,在制度上给“导师带徒”活动提供保障,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不断加强“导师带徒”活动的过程管理,促进带教形式上的不断创新,使各种带教形式逐步适应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形成传帮带上的良好氛围,使人才培养形成梯队和良性循环。

三、建立师徒关系

交通企业要做好该项工作,首先要在企业内组织员工拜师需求调查,通过对组织需求、岗位能力要求和员工现有能力分析,按照专业对口、个人自愿与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促使学员徒弟与有丰富经验的师傅确定师徒关系。师徒关系一旦确定后,必须签订《导师带徒协议书》,明确师徒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时间、考核标准、奖励措施等内容,为导师带徒、拜师学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新参加工作的学员必须按照指导老师的教学计划学习完所有规定培训的专业内容,通过“导师带徒”活动领导小组的评定合格后才能到相应的岗位工作。

四、活动相关机构(部门)及人员相应职责

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面负责“导师带徒”活动方案制定与实施、组织协调、档案管理、信息沟通、考核验收、总结交流等各项工作。

归口部门:根据培养对象的工作岗位制定培养目标、学习内容;明确导师必须传授的管理、业务知识;负责导师带徒活动的过程指导与监督;负责对学员的考核评定工作。

各用人单位(职能部门、项目部):负责对本单位“一对一”导师带徒活动的过程控制;定期组织师徒交流座谈,加强沟通,如因用人单位工作需要或通过考核了解发现学员不适合原制定的培养方向等,应立即与归口部门协商及时调整师徒关系;配合开展考核评定。

导师:负责编制教学方案和计划,报领导小组审批;根据培养目标及要求,悉心传授本岗位技艺,并从思想、生活等多方面关心爱护学员;每季度书面总结培训情况,改进培训效果;负责学员的考核评定工作。

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虚心向导师学习管理技巧、专业技术技能,按时自觉地完成导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主动向导师或归口部门汇报学习和工作情况;每天做好活动记录,每季度进行书面汇报,学习结束后进行期末总结;自主地进行一些专业技术专题研究。

五、丰富导师带徒活动形式

进一步提高“导师带徒”活动的覆盖面,拓展“导师带徒”活动的参与性,争取在带教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高。在“导师带徒”结对的形式上可以是一位师傅带一位徒弟或多位徒弟,也可以是一位师傅或多位师傅带一位徒弟;在带教的内容上可以是带管理理念、操作技能、理论水平、职业道德等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带教过程上可以是在日常工作、工程建设、课题攻关等活动中开展进行;在带教的时间跨度上可以是一个阶段、一个工程、一项活动等时间段内进行。通过不断拓展带教的对象和带教的形式,不断丰富“导师带徒”的内涵,让更多学员徒弟在“导师带徒”活动中得到帮助和提高。

六、规范考核,公平实施

考核分为季度考核与期满考核,为双向考核,既对学员考核,也对师傅考核。由“导师带徒”活动办公室成员到各项目、单位对学员及导师进行考核,以查看资料和座谈及发放调查评分表的形式开展,主要分为以下4个方面:(1)查看文字记录。主要查看师徒们在《导师带徒活动记录本》的填写内容及其他书面材料,了解导师带徒活动情况;(2)通过座谈了解“导师带徒”的实际效果;(3)征求项目领导班子成员、普通员工及党、团支部意见;(4)向师徒、项目领导班子、代表性群众发放评分表,进行考核评分,其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学习表现、业务能力等。

各级组织在“导师带徒”全过程活动中要积极发挥监督、协调、配合、组织落实等职能。在考核环节,把季度考核和期满考核结合起来,抓好活动过程管理的同时实现考核的动态化。徒弟进行季度学习小结,导师提出带教意见,考核部门评价带教情况,实现全面的过程管理;坚持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全面提高学员徒弟的管理技能、业务技术素质;加强业务素质与思想道德考核相结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采取“导师带徒”活动过程考核与各项业务工作考核相挂钩,调动工作积极性。

七、奖励制度

为鼓励导师带徒,明确责任,对带徒导师实行导师津贴制度。学习期满,经导师带徒考核小组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发放。

凡在带徒活动中工作责任心强,所带学员成绩特别突出或有重大贡献的一次性给予导师一定的物质奖励,学员表现特别突出或有重大贡献的提前给予转正定级、提拔使用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八、结语

综观广西交通企业“导师带徒”活动,上下掀起了一股“教、学”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导师们热情、高度负责地“传、帮、带”过程中,徒弟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拼劲十足。“导师带徒”是广西交通企业长抓不懈的一项人才培养机制,该机制让徒弟找到了一条有效的成长途径,也让师傅充分实现了个人价值,导师带徒让师徒一同成长进步,实现了“1+1>2”的效益,加速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技能精湛、贡献突出的交通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飚.在全区工业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0,

(2).

[2]潘巍.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努力推进交通运输大建设大改革大发展――在全区工业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0,(2).

[3]芮丽红,翁明颖.以导师带徒为载体,加速技能人才培养[J].中国培训,2007,(1).

[4]闫媛媛,田传银.关于新形势下完善“导师带徒”培训体制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3).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根据《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先进理念,以“推动赶超发展、加快跨越”为主题,加快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镇决战决胜更高水平面小康社会,全面加快基本现代化建设进程提供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建立“镇园企联动式”的工作推进机制、“引育用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机制,进一步在人才队伍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浓烈氛围,促进各类人才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在自身工作领域推出科技新成果,提升在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烈氛围。

三、活动内容

(一)在人才中开展“三项活动”

以“三项活动”为平台,有效促进各类人才在工作中比创新,提升能力素质;比帮带,提升梯队质量;比成效,提升贡献份额。

1、举办技能大赛。力争全年举办职业技能大赛2次,为青年技术骨干交流技术、展示自我提供舞台。在检阅人才学习成果的同时,引导人才在竞争中提升技能,增长才干。

2、深入推进“导师带徒”活动。在党政机关中继续实施青蓝工程,为党政后备人才配备了“一对一”结对领导,签订结对培养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义务,进一步加强党政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升他们的思想综合素质和工作实践能力。在企业中大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让专业技术人才在帮带实践中增长智慧。

3、举办评选表彰活动。面向基层一线、面向企事业单位、面向优势行业和重点产业开展优秀创新人才、优秀人才特别贡献奖的评选活动,激励和调动各类人才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新”争作贡献的积极性。

(二)在人才所在单位推进“三大工程”

以“三大工程”为载体,大力引导企业争当“引才聚智”标兵,争创“育才慧智”先进,争做“用才留智”典型。

1、搭建平台,实施人才引进工程。积极参与省沿江开发()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大型招聘会,赴上海、南京等地举办2次招才引智推介会。各单位要充分借助各大引才载体,力争全年引进博士1名,硕士以上研究生和高级职称人才5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和中级职称人才50名,实现人才集聚。镇人才办每季度对各单位人才招引情况进行统计,并在年底人才工作会议上对吸纳毕业生就业前五名的企业予以表彰。

2、统筹兼顾,大力推进“横学纵比”工程。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积极指导人才工作单位加强与高校及各大培训机构的合作,力争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科技人才校地合作协议不少于2项,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定期举办“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高技能人才素质培训工程”、“农技人才走基层”等活动,为各类人才提供学习的机会。

3、加大投入,重点抓好创新载体建设工程。以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作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用于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活动,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能力提升,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四、保障措施

篇3

关键词:供电企业 现场 培训 实践 创新

一、现场培训I的重要性和主要特点

1.开展现场培训的重要性。随着供电企业“三集五大”体系运作的不断深化,机构精简、资源集约和流程再造对一线生产技能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供电企业面临的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在生产经营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一线员工参加长时间的脱产培训已经不切实际,工学矛盾较为突出。要应对企业和电网发展面临的挑战,积极稳妥地解决一线员工队伍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技能不精等难题,那么,加强现场培训至关重要。通过强化现场培训管理,持续提升生产技能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2.现场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差异。第一,培训的目的不同。现场培训主要是着眼于分析、研判、解决生产现场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一线员工的动手实操能力,实现“学”与“用”的完美融合,是一种“技能导向型”培训。传统的集中面授培训主要是理论或理念的讲授或灌输,是一种“理论导向型”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学用脱节。第二,培训的重点不同。现场培训侧重于“怎么做”的实操培训,而传统培训侧重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普及培训。第三,培训的方式不同。传统培训是“老师讲,学员听”,学员缺乏实际动手的机会。而现场培训是以学员为中心,注重在“于中学”,学员在生产现场“真刀真枪”地操作,师徒除了双向沟通外,师傅还要进行示范、徒弟要跟着做,实现讲练结合。第四,现场培训体现了供电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强化现场培训,体现了供电企业“工作是最好的培训、现场是最佳的考场、实践是最优的考题”的科学人才培养价值观。

二、现场培训的方式和做法

1.现场培训的闭环管理。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对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对现场培训工作进行改进。通过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培训访谈、培训效果评估等收集信息,为每个专业“量身定做”现场培训项目“菜单”,按照PDCA方法,对培训科目设计、内训师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把上级的规范和要求落实到现场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形成闭环管理,确保取得实效。

2.“导师带徒”促进技能传承。根据应知应会要求,为每名新进员工指定一名导师,并签订师带徒协议,由导师对徒弟进行一对一指导,使其尽快掌握工作技能。在日常管理上,从现场传帮带、月度小结、季度座谈、半年总结,到年末考评表彰等各个环节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在考核激励机制建设方面,根据徒弟是否按时合格出师、师傅带徒取得的成绩等指标对“师带徒”活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师傅、徒弟的切身利益挂钩。徒弟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不断总结提高、练就过硬本领;师傅通过向徒弟传道授业,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实现了专业技能的薪火相传。

3.“技能比武”赛出技能拔尖人才。鄂州公司秉承“赛马而不相马”的理念,通过技术比武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同时将评优评先、待遇享受、职业发展等向优秀技能人才倾斜,完善配套的技能人才激励制度,激发一线员工参与现场培训和技能竞赛的热情。公司定期分专业组织220kV主变、母线或开关等故障排除仿真技能竞赛、电网事故分析及处理竞赛、110kV线路终端悬式绝缘子更换、用电集抄系统设备故障诊断及处理等技能比武活动,“以赛代训,以赛促学”,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有的经多轮选拔,成为省公司和地市公司级生产技能专家。

4.反事故应急演练检验员工“真功夫”。反事故应急演练采取事先不通知、不打招呼、不搞演练脚本的方式,重“练”轻“演”,提前谋划,随时启动。调控、变电、输电、配电、95598热线、物资和后勤等单位生产人员打破专业壁垒,联合协作解决在极端天气下的紧急事故。借助反事故应急演练,检验各单位、各班组平时现场培训效果,同时促进生产人员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应急状态下的应变能力、事故分析诊断及处理方法,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5.见缝插针开设“微型课堂”助力技能“充电”。公司一线班组利用线路停电改造、变电设备修试校施工、变电站技术改造、电网设备更换、重大基建项目施工等作业间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组织班组专业技能人员开设

“现场微型课堂”,对照技术标准和实际设备,开展线路杆塔更换的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抽检试验、对行业内安全事故进行学习反思、“两票”规范填写问答、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改造工艺讲解、自创变电站设备日常维护周期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人讲、农网改造现场安全培训“移动课堂”、青工夜校学习配网工程预算和生产营销信息系统操作等丰富多彩的现场培训活动,促进一线人员“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6.深入厂家、兄弟单位生产现场“取经”。公司充分整合电力设备厂家的技术资源,借助厂家雄厚的技术实力,每年选派部分紧缺专业人员到各相关厂家生产车间开展深度跟班学习,通过厂家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讲解,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技能人员的设备应用维护和故障处理能力。组织青年技能人员到省公司专业部门挂职锻炼,到同行业兄弟单位参观交流,学习先进设备安装工艺、新设备或系统的应用与维护,借鉴兄弟单位的好做法,补齐自身的技能“短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7.作业前培训促进技能提升。公司依托重点项目施工、重点工作任务、新设备投运前的有利时机,围绕作业方案、安全措施保障、作业质量要求、作业指导书等,在开工前组织人员现场辅导,确保作业人员熟悉工作流程、要求、内容和危险点,保证作业安全。例如在农网改造开工前夕,各县公司组织人员开展“两票”规范填写考试,现场出题、现场填票,最后由班组长集中点评。在葛山220kV变电站工程电气设备安装之前,公司邀请监理专家到该工程项目部现场授课,进行互动交流,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

8.依托实训基地开展Qc课题攻关。为培养高精尖的生产技能人才,鄂州公司依托现有的变电运检专家工作室、劳模工作室、35千伏220千伏线路实训基地、变电运行仿真培训基地、10千伏线路实训基地、电能计量实训室等现场培训基地,组织技能专家、专业骨干围绕生产中的实际难题开展QC课题攻关。专业骨干扎根实训基地,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入研究智能变电站相关理论,从智能变电站的技术方案、系统配置等基础知识到设备的性能特点、仪器设备运用,再到故障查找分析处理等,逐一研究,有的还发明了实用的工器具,并取得国家专利。

三、现场培训取得的显著成效

1.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鄂州公司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现场培训,一线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各项人才指标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高技能人才比例较三年前增长了22.6个百分点,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比例增加了8.5个百分点,省公司级技能专家增加1人,地市公司技能专家人才增加10人。

篇4

【关键词】员工培训;“四位一体”;“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配电工区运检班(原运检一班)在整合以往班组建设有成效做法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建设管理标准》,积极落实安徽省电力公司、巢湖供电公司《关于开展“创建先进班组,争当工人先锋号”活动的实施意见》,坚持“抓作风、强素质、精管理、倡和谐”,班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被授予2010年度“安徽省电力公司模范班组(工人先锋号)”。

2010年11月,按照“运检合一”的作业模式以及“相近专业归并整合”的方式,配电工区实施综合性大班组改革,在原单一承担配网设备检修工作的运检一班的基础上,重新组建成立了配电运检班,主要从事配网设施的运行、检修维护等综合性工作。班组现有员工15人,其中工程师1人,助工2人,技师2人,高级工3人,中级工7人。“管辖设备多,工作任务重”是运检班的基本工作特点。该班担负着200多平方公里区域内55条总长度276.34公里10KV配电线路、784台公用变压器、126台柱上开关、20台环网柜、36台高压电缆分支箱和6座开闭所,以及1458公里400V及以下低压线路的运行和检修重任,直接为14.12万居民和工商业用电户、36万人口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服务。

1、“四个坚持”锤炼作风

(1)坚持正确导向。通过每周班组工作点评、月度绩效考核、季度之星评选、年度评先评优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着力形成“弘扬先进,力争一流”的班组作风。

(2)坚持率先垂范。班长、副班长等骨干以身作则,遇到困难抢先上,艰苦工作走在前,坚持为班组员工做榜样。着力形成“雷厉风行,执行到位”的班组作风。

(3)坚持实战磨练。一是练技能,坚持常态工作现场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二是重管控,工作前有计划、有交底,工作中有步骤、有监督,工作终结时有总结、有点评。着力形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班组作风。

(4)坚持师徒俱进。长期坚持导师带徒,师徒共同提高。徒弟向师傅不仅学技能,更学作风;师傅不仅传技能,更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徒弟做人做事。着力形成“团结互助,追求上进”的班组作风。

2、“四条途径”提升素质

(1)业务培训学技能。针对班组人员专业理论和现场工作技能水平的高低程度,结合岗位特点和性质,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培训,逐步使班组员工达到一人多能。一是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二是组织班组员工互帮互学;三是开展每人主讲 “一堂培训课”活动。

(2)“导师带徒”长本事。制定“导师带徒”活动计划和实施目标,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人员和帮助对象。针对新进大学生员工有理论基础,而对设备内部构造及工作原理无感性认识的特点,在设备大、小修工作现场开展现场培训,进行技术讲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检修操作技能。

(3)“学习型班组”提素质。建立“每日一题”、“每周一考”、“每月一评”的学习机制,并将评比结果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开展“学习型班组”创建活动,提升班组全员综合素质。

(4)科技创新解难题。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每年确立一个科技攻关项目。2008年,开展“配网架空绝缘线路防雷击跳闸”项目攻关,利用成果对城配网10kV架空绝缘线路进行防雷技改,2009年以来未发生一起雷击断线故障,获省公司2009年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组织自主研制的“车载移动式保供电装置”,具备体积小、重量轻,保供电行动快捷等优点,获省公司2010年度群众性科技创新二等奖;2010年,与北京水木源华公司共同开发的“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现线路故障点的自动定位、自动发送手机短信报告,有效缩短了故障查找时间。

3、“四把抓手”促进管理

(1)日常管理抓“细”。建立完善班组管理机制,着力形成“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管,凡事有人考评”的管理机制。一是实行“布置-落实-检查-考核”的闭环管理,以班组“五大员”为重点,制定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二是实行“周计划”制度,结合工区分配和布置的任务,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到每周的具体工作计划中,并按月检查分析计划完成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制定落实措施;三是实行工作或作业项目负责人制度,对工作或作业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

(2)基础管理抓“实”。坚持落实班务会、民主生活会、班组学习培训、思想文化建设等班组基础管理活动,在《班组综合记录》中予以规范记录。各类原始记录、台账、报表,资料完整、数据准确、内容真实。实行定置管理,班容班貌整洁,工作现场井然有序。

(3)安全管理抓“牢”。积极推动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大力创建“零违章班组、零违章现场”,严格落实班组“反违章”。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作业现场是安全生产的重点管控部位,为此班组下力气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坚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二是开展班组员工主持一次安全日活动、每人轮流主讲“一堂事故案例分析课”;三是严格执行《安规》,规范作业流程,强化现场监护。安全业绩优秀,自2005年原运检一班组建成立至今,安全生产保持“零事故”。

(4)业务管理抓“精”。针对“线路长、设备多”的实际,以区域划分、按设备分类实行AB岗专人负责制,A岗负责对分管区域内线路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日常巡视、查找隐患,B岗负责复查,并对应建立考核机制,这一做法便于及时发现隐患并组织作业消除,超前性的设备管理模式使得城配网故障发生率逐年下降,供电可靠性逐年提高。在运行和检修维护、配网工程建设、客户工程入网验收把关等关键业务中,严格执行技术管理标准,优化和规范工作流程,不断提升业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坚持生产管理系统(PMS)的正常应用,2010年7月根据PMS系统实用化的要求,组织对PMS系统配电基础台帐、图形绘制率等进行了专项核查与维护,使基础台帐的完整性、正确性与及时性均达到了99%,图形绘制率达100%,使其成为班组业务管理的主要辅助手段。

4、“四项措施”营造和谐

(1)常态的思想教育。积极参加公司、工区组织开展的政治学习和企业文化教育活动,认真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员工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主人翁意识”,强化执行力。

(2)细致的员工恳谈。经常性组织开展“员工恳谈会”,通过谈心交流,诚挚沟通,促进相互了解,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3)公开的班务管理。班组重要事务,均利过班组会议、班务公示栏等,实施班务公开。绩效考核、奖金分配、评先选优、岗位晋级等情况及时公开。

篇5

关键词:层次管理;单元管理;环节管理;超前预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亿辆,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道路交通安全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问题。因此作为一支专业化的车辆管理队伍,车队认真探索车辆安全管理的新模式,实施了“三维”预控量化管理。

“三维“预控量化管理就是将安全管理与三维立体图形相结合建立管理模型,其中x轴为班子、班组、个人三个管理层次,y轴为车队、用户、亲属三个管理单元,z轴为出车前、行驶中、归厂后三个管理环节。通过实施“三维”预控量化管理,理顺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和措施,全员参与、配套联动、协调运作,提高驾驶员安全综合素质,提升车辆管理水平,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一、量化班子、班组、个人三个层次管理,增强驾驶员依法行车自觉性

班子成员严格管理是基础,班组情感管理是保障,驾驶员自我管理是关键,通过强化教育、管理、监督、考核等管理措施,提升驾驶员综合素质,减少和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营造齐抓共管的安全氛围。年初,车队干部与所承包班组签订了《安全生产承包书》,完善《车辆及驾驶员管理档案》,切实掌握每台车的状况和每个人的特点。车队班子每天召开一次碰头会,对重点人员、主要时段、关键地段、不良行为、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制定、落实防范措施。值班干部认真落实出车前安全教育、恶劣天气干部跟车、晚归车电话问询、长途车短信提示等规章制度,切实掌握重点车辆和人员动态。安全纠察小组采取“不定期、不通知”的检查形式,加强对驾驶行为、车辆状况的动态监控。重点车辆安装gps,从车队就可以看到车辆目前所处的位置、车速,为车队干部发出正确安全指令提供条件。

(二)营造互帮互助的安全氛围。年初,班组长与班组成员签订了《安全承包责任书》,建立并完善班组活动记录、职工档案、工作日志,掌握职工的工作状况和自身存在的优缺点,对有困难的职工实施“三必谈、四必访”情感工作法,做到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发挥导师带徒的传、帮、带和典型引导的作用,组织班组职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开展“六个一”安全活动,努力营造“一人把关个人安,众人把关大家欢”的氛围。

(三)营造自我监督的安全氛围。驾驶员积极参与各级组织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安全自觉意识,提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驾驶员认真学习标准化操作知识、安全行车技巧、异常情况处理方法、设备检查和保养等方面的知识,每月参加一次理论知识考试,每季度参加一次技能对抗和应急预案演练,通过实践活动,明确应对突发事件的操作步骤,驾驶员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得到提高。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做到思想集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坚持中速行驶和情况预判,减少和杜绝意外情况的发生。

二、量化车队、用户、亲属三个单元管理,增强安全管理有效性

实施亲情管理把“以人为本”理念落到实处,树立“安全就是最大奖励”的理念,驾驶员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增强驾驶员自主管理意识。

(一)夯实车辆安全运行根基。为了掌握驾驶员、设备的第一手资料,日常管理中,车队干部做到早送车的严把“四关”,晚接车的“一了解二督促”。认真执行《长途车行驶令》、《长途车设备检查及驾驶员安全教育执行单》,驾驶员承诺“八个做到、七个不开、一个保证”。每月定期进行“十八法”动态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和矛盾,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结合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认真查找安全隐患,采取严考核、硬奖惩等措施,使干部职工负起责任,实现管理零缺陷、身边无隐患。

(二)拓宽车辆安全监控渠道。用户是最好的安全监督员,工作中我们制定服务示范车厢标准,做到车容车貌整洁,严格执行保养规定,按照保养内容和标准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实现车辆本质化安全。我们密切联系用户,每季度对用户进行走访,填写《服务质量反馈卡》,建立网上《安全服务监督调查》,由副队长每月24日登陆车辆管理中心安全服务监督调查和胜利信息网查询交通违章情况,掌握每名驾驶员的安全行车状况。行驶过程中,用户对驾驶员做到“五个提醒”,规范驾驶员安全行为,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三)构建安全稳定的生活工作环境。车队密切与驾驶员亲友联系,定期召开以“安全是咱们的生命线,您是安全的监督员”为主题的职工家属联谊会,将亲友写下的“安全最佳效应,平安共同心声”等祝福语张贴在安全栏,作为安全警示教育的重要内容,时刻提醒驾驶员做到安全出行,平安回家。针对驾驶员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向职工亲属发放《驾驶员家属联系卡》,不定期到驾驶员家中走访,及时掌握驾驶员的思想、生活情况,从而构建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三、量化出车前、行驶中、归厂后三个环节管理,增强安全管理针对性

实践证明避免交通事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强化车辆行驶的过程监控,通过出车前对影响车辆安全运行因素的全面分析,行驶中控制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的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发生。

(一)认真做好出车前的检查和叮嘱。我们做到“三个检查”:即驾驶员“一日三检”、班组周检、中心月检,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对于疑难问题及时开展qc攻关,保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对送班车等大型车辆做到重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进行修理,切实做到车有问题不上路。车队认真开展“五个教育”,出车前一分钟安全提示教育、周一安全警示教育、周二班组提醒教育、长途车叮嘱教育、每月一次换位和典型引导教育,使驾驶员明确安全重点,工作中切实落实防范措施,降低行车的风险度。

(二)认真做好行车中安全防范。我们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辨识、分析、控制、改进”为主要内容的hse安全管理工作方法,结合工作内容和交通状况,车队每周进行一次风险评价,评价的对象为人、车、路、环四个基本要素,依据发生的频数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计算出风险度,并依此制定出控制措施。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遇到交叉路口多、来往行人多、路况复杂的路段,驾驶员精力高度集中,做到转弯慢、会车慢、复杂路况慢,时刻注意行人动向,做好意外情况的预判和处理。

篇6

一、“五型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实践

五型文化体系是班组文化的具体体现,是采油作业一区党总支立足于作业区区域特点,按照企业文化建设“四统一”的要求,以创建“五型五好” 班站为主线,突出班组工作特色、突出班组创建主题、突出班组文化内动力,不断总结提炼、孕育并形成的班组文化,涵盖了“五型五好”班组创建的全部内容,是班组内全体成员的知识、智力、意志、特性、习惯和科技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下的文明成果。

1.以学习文化催动员工素质的提升

所谓“学习文化”就是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为目标,以“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引领,在班站努力营造即时学习、全程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人人争当“技能之星”。

采油104队35#站管理的油井多、产量规模大,井站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但是,该站员工年龄机构多层化、技术素质差距大、日常管理工作量大,在技术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惰性心理。因此,我们在35站值班室增设了“管理好油井要凭过硬的本领,干好工作要有扎实的技能”以及“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等文化标牌,以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全站员工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每天悦读十分钟”活动,全站员工充分利用“班站文化角”,立足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开展“导师带徒”和“小练兵、大比武”以及季度“技能明星”评比活动,通过互动学习,积极为全站员工学技术、钻技能搭建平台,切实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落到实处,使全员养成把工作的过程看成学习、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使勤学知识、苦练技能、互比互学、共同促进蔚然成风,多次在厂班站对抗赛中取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2.以安全文化营造平安的工作环境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一个班组工作的好坏将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所以,要实现安全生产,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以采油103队新10#站为主体,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首先在站区显著位置增设安全文化标牌,把集团公司六大安全禁令以及采油厂安全管理十条禁令立在入站口。并根据全站人员现状、油井分布、设备运行状态等实际,制定了涵盖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每一项操作的员工HSE管理卡,还将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危害因素、检查标准,巡检时间等六项内容上墙,细化了安全责任,达到了人人职责清、预案明、规程懂,把安全工作贯穿生产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还让安全文化进井场、进设备。如在抽油机刹车上喷涂“你刹紧了吗”、在平衡块以及加热炉上喷涂“请勿接近我”等安全提示语,有效杜绝了习惯性违章行为,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多次被评为油田公司、采油厂“安全生产优胜班组”称号。

3.以节约文化提高挖潜创效的成果

建设节约型班组是建设节约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束滨霞采油站的示范导向作用,把“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报表、节约一根皮带、节约一个闸门”的“五节约”理念融入到班站“管理五法”中,引导员工树立“人人都是降本之源,处处都有降本之机”的节约意识。几年来,束滨霞采油站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正确,把平凡的工作做到精致。依据每口油井的不同特点,通过动态实施“一井一法、一井一策”的分类管理法,做到A类油井重点管,防倒井保稳产;B类油井动脑管,讲效益勤挖潜;C类油井呵护管,不倒井做贡献,人人争做创效之星;同时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坚持设备管理千分制考核,充分发挥全站员工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延长各种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在精细管理中争做节约之星。两年来全站共提出并实施各类合理化建议160条,以创效400余万元的业绩,被评为采油厂创先争优效益先锋班组。

4.以和谐文化营造“温馨小家”的氛围

“和谐文化”,就是以创建“和谐型”班组为目标,以“和谐建家”的理念为引领,在班站努力形成关系和谐、工作协调、人人爱站如家的氛围,人人争当“和谐之星”。我们针对26#站基础设施老化、值班室空间小、工作环境差等实际,以和谐建家为依托,倾心培育和谐文化。首先在值班室设立了“小站是我家,我家我管理”以及“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去呵护”等文化标牌,积极倡导“家”的文化,营造温馨的氛围。其次,全站员工发挥自身特长,通过征集刺绣、泥塑、手工编织等作品,开展“巧手你我他,扮靓咱小家”活动,使小站面貌焕然一新,充满了家的喜气。

5.以绿色文化构建清洁美丽的家园

“绿色文化”就是以创建“清洁型”班组为目标,以“清洁发展”的理念为引领,在班站努力营造人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氛围,人人争做“环保之星”。我们以30#站为主体,重点突出“清洁型”班组的创建,倾心打造绿色文化。首先,将“绿色建家,温暖兴家”作为30#站的核心理念,将“创最佳业绩,建绿色小站”作为全站的团队精神,将“把绿色带到小站每一个角落,让绿色流入每一个人的心中”作为该站的环保方针,把采油站划分为四个内部管理区域,将每个区域划分到每名员工,严格执行《采油站管理规范》,推行管理工作制度化,完成工作标准化,工作目标个体化,实行挂牌到人,责任到位,分片管理,严格考核,有效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多次荣获欢喜岭采油厂精细化管理优秀班站称号。

二、推进“五型文化体系”的体会和认识

建设和推进五型文化体系,其目的在于突出班组工作主题,统一班组员工思想,在班组与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心理契约关系,进一步凝聚队伍、提升执行力。

1.要注重班组思想文化氛围的形成

要经常组织班组成员学习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经营理念,要结合实际讨论、研究、制定班组的行为准则。要通过学习讨论,使组员明白为什么工作,为谁工作,怎么工作。

2.要注重班组技术文化氛围的建形成

加强班组文化建设,要注重引导班组成员立足岗位成才,积极参加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与其他班组成员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水平,争当技术能手。

篇7

所谓“人因工程”,就是从思维、意识、技能、行为等方面提高人的基本安全文化素质,有效减少人因失误。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安全认知和安全技能问题,保护人的安全健康,提高油田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目前“人因工程”已在基层得到普遍实施,并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收到了不错的成效。这里对一些好做法进行整理汇编,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示。

安全警句时时伴我行

“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幸福的阶梯”:“安全是一种责任,安全是一种义务,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尽责”:“人人都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是生命线、黄金线”,一个个醒目的安全警示牌,悬挂在井完井中心的走廊里,职工每天都要看着这些警句安全上班,放心下班。作业204队紧密围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修井完井安全”文化,打造出了一支安全管理规范的科研研究中心。

作业204队把企业文化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广泛发动全体职工对团队精神和工作理念、安全理念进行了多次提炼,集思广益,确定了“勤修井事,敬完井业”为团队精神,“创建一流的修井队”为愿景目标,和谐气氛、凝聚责任、相互关爱、共享平安的安全理念,让作业204队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与理念扎根于每一个职工心中。

他们在职工中征集安全理念、警句。共征得安全理念40多条。进行了多次讨论,对评选出的有自警、共勉,有教育意义、言简意赅的理念,进行了奖励。他们还精选了5条安全理念。利用宣传标牌的形式挂在走廊里,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视觉效果。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中,利用专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摆正了“安全第一”的位置,形成安全管理人人有责、安全理念人人共享的积极心态。

他们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划分责任区,明确了具体目标任务,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和“安全承诺书”。开展了以“令”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和学唱“令”歌,消灭了不良行为。

人人有一张“婆婆嘴”

“请把随身烟火拿出存放,手机关掉。”每天。孤东1#联合站门卫都会提醒每一名八站人员。在站区,对安全管理人人都有一张“婆婆嘴”,“三标”检查人人有两条“媳妇腿”,处理安全隐患人人有副“铁心肠”。对他们来说,这不单单是一种制度,更是铭刻在心中的安全文化。

1#联合站始终注重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秉承“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的理念,以安全文化为联合站生产保驾护航。为使安全文化切实执行落地,他们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到生产实际中,建立起激励约束职工和体现单位文化理念的制度体系,使“安全至上、和谐团结、反应迅速、保障有力”成为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忽视安全就是犯罪、轻视管理等于自焚”、“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这样的安全文化警示语在站区随处可见。职工还以漫画、卡通、书法、诗歌等形式,把自己的工作格言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有机融合在一起,使站区的规章制度和文化理念得到了高度认同,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成为一种习惯,促进了单位别性制度和柔性理念相结合,达到了“人企合一”、和谐统一的思想境界。

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物质保障,设备本质化安全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近年来,1#联合站进行了罐区防腐和消防管网改造,重新配置了520台套灭火器材、24组探头的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自动干粉灭火装置等。先进的设备还要靠规范的管理来发挥作用。站长刘新民把。拟人化管理应用到管理中。将设备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三种状态,随时观察,随时诊治,累计排除设备隐患和故障24处,进一步提高了设备完好率、维修保养水平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评估水平。

让安全在这里“安家”

采油九队是一个“家”,每天,职工走进点名室,都会抬头看一眼墙上的“全家福”,亲情的融入,创新的理念,让安全在这里“安家”。

为提醒全队职工时刻做到标准操作、安全操作,采油九队以本队职工专注、认真工作形象为背景,专门印制了图文并茂的安全宣传画、提示语,悬挂在各岗位的醒目位置,时刻提醒职工注意安全。相比生硬的规定、死板的条例,画面上朴实的笑脸和温馨的提示,让职工感觉就像姐妹间热情的叮嘱,使职工时刻想着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采油九队几位职工那天正翻阅九队自编的《安全故事集锦》。这上面刊登了20篇文章,它们是从全队80名职工撰写的35篇安全经验和安全小故事中筛选出来的,都是职工结合自己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安全事例,谈经验、说教训的心得体会,采油九队把它装订成册后,人手一册,供全队职工借鉴经验,吸取教训。

职工自编口诀保安全

在孤东采油厂水电讯大队供电一队队部楼前、楼梯走廊、班组休息室等地方,到处都悬挂着职工自编的具有行业特点的外线通用安全“三字经”、验电方法“十二字诀”、技术措施“二十四诀”等易懂好记、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口诀”警示牌。

作为一支专业化电网管理队伍,近年来,这个队大力弘扬“情系银线、电通人和、科学发展、兴电保油”的团队精神,精心培育以“动态安全班长制”为核心的安康文化,并使之从一种单纯的安全管理逐步渗透到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等施工全过程,实现了配电线路考核零事故。2008年,这个队被评为油田安全文化建设先进基层队。

职工之所以能拥有过硬的安全理论知识和技能并不是他们的脑子好使。在职工张伟的记忆里,队上每周一次的安全培训“特餐”和每月一次的安全考试从未困任何理由中断过。比如理论考试,职工成绩低于90分的就不及格,罚款不说,还不能上岗,直至补考及格为止。职工薄战勇告诉笔者,上个月他参加安全学习迟到10分钟,被毫不留情的处罚了20元。“不近人情”的安全培训和考核机制让职工一有时间就会找个地方看书。职工赵成山自信地说,我们的职工无论参加哪一级的安全考试,肯定没问题。据了解,今年,在切实抓好原有安全培训制度落实的基础上,这个队还开展了“项目制导师带徒”活动,积极组织职工在千里银线查找学习内容,提高队伍实践能力。截至目前,这个队共举办各类岗位技术练兵9次,职工受训面达100%。

这个队担负着全厂2300多台变压器的维护与维修任务。为了切实增强每名职工安全责任心,这个队在总结以往安全管理工作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推出了“动态安全班长制”。“动态安全班长制”就是职工每天轮流担任安全班长,负责当天班组施工前的安全教育、现场安全监督和事后安全总结工作。

平安就是全家福

“安全第一牢牢记,平安就是全家福”,“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全全回家来”像这样的安康用语在胜利井下大修三队的安全橱窗里格外醒目。这只是采油2队打造的“安全文化”中的一个剪影。

采油2队创新提出了“安全管理程序化,安全教育系统化、安全活动个性化、职工行为标准化”的四化管理模式,并不断创新安全文化载体。开展了签订“自我安全承诺书”、举行“安全演讲比赛”、组织职工观看“安全教育片”、开展安全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活动。同时采油2队的安全文化墙,时时刻刻提醒职工注意安全,按标准操作。“我要安全不仅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我的父母和妻儿”成了每名职工的心声。带着亲人的嘱托,大家时时刻刻都将安全放在了首位。队上还细心地记下每个成员的生日,到生日那天,给过生日的职工一个小小的惊喜,让大家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全队整体工作呈现出“企业发展是美满生活之本、个人平安是家庭幸福之源”的良好局面。

2008年,采油2队又将“5s”管理延伸到矿区,力求为职工营造出一个优美、整洁、文明的生活环境。安全监督由6名人员组成,负责队上安全管理工作,其中尤以作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为重。安全监督人员不间断到各个作业现场,对照考核细则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设备运转状况进行全方位检查,对查处的问题当日上网公示,推动了安全生产。

职工讲班组比干部评

“今年的安全管理更有压力了,可站上职工都挺有信心的。”去年三、四季度蝉联全队HSE管理冠军的11#站班长王月霞,谈到新一年的安全工作计划,脸上更多的是自信。她说,今年,他们要从个人业务素质的提高上下工夫,实现标准化操作,助力安全生产。自采油11队从实施安全。3+3管理模式以来,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已经成为基层班组日常工作一部分。

“要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本质安全,增强安全意识是根本。”谈到活动初衷,该队队长王继东说,安全“3+3”就是从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防范能力人手,让每个职工不仅要安全,更会安全,在全队形成浓烈的安全文化氛围。

篇8

新窑公司自2003年入组华煤集团以来,通过统盘规划、加大投入、生产改造、强化管理,迅速实现了装备现代化、管理规范化、效益递进化的骄人业绩,但是由于受到技能素质、传统观念、人文环境等因素制约,以人为本的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因此,集团公司开展文化建设年、推进“聚力”企业文化塑造工程大环境,促使企业迈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同时,新窑公司党委结合实际,探索实践,走出了安全文化如何渗透到安全生产各岗位中的新途径。

岗位文化(重点是岗位安全文化),是通过岗位载体文化提示“手指口述”指令,用严格的制度改变岗位人员操作行为,通过安全常识教育考核机制促进职工技能提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细化和延伸。

一、推进岗位安全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1、岗位安全文化体现企业长远发展

岗位安全文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岗位安全文化的建设,使广大职工了解什么是正确、合理的安全意识、态度、信念、道德、理想、目标、行为准则等,给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力量,使职工都能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因素,使安全成为企业和职工的行为取向。企业的高效健康发展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就应当认识到健康、幸福、高效的职工队伍是企业的最大财富。企业就必须关心职工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和职工进行交流沟通,使职工自主的在企业内自然成长发展,培养职工的自我发展空间。所以,岗位安全文化建设中,关注职工的全面发展是关键,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一种体现。

2、岗位安全文化具有特殊的“治理”功能

岗位安全文化给职工提供了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意识,使其对安全的价值和作用有了正确认识和理解,从而用新的意识和新的观点指导自身的活动,使安全的行为更有效地推动安全生产和保护自己。安全是职工最基本的需求,并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社会和企业有了正确的岗位安全文化机制和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人的安全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保护,职工的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取得了合法地位,在这样的条件下,人的安全行为和活动将会从被动消极的状态变成一种自觉、积极的行动,从而对人的安全行为起到激励和推动作用。岗位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将会使职工加深对安全规章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对职工生产过程的安全操作起到保障安全的规范作用或具有自觉的约束功能。

3、岗位安全文化是预防管理“掉链子”的有效途径

在煤矿企业中,每一个生产岗位上的职工都对安全生产负有一定责任,整个矿井就像一台机器,每一个职工就好比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哪一个零件出了故障,都有可能使机器停止运转。事实上,大部分事故都是少数安全素质不强的职工酿成的,也恰恰是这少数人,对安全教育更为漠视、反感、无所谓,成为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成为事故的隐患所在。所以岗位安全文化应强调全员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要注重全体职工安全素质的提高,抓影响职工队伍安全素质的“软肋”。

如何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肩负起责任,关注细节安全。关注细节安全,不仅是企业如何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每一名干部职工自觉增强安全意识的具体表现。安全工作无小事,要树立起发现隐患、遏制隐患的责任意识,达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二、如何让岗位安全文化渗透到安全生产工作中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精神成果,它能使企业领导和职工都纳入集体安全情绪的环境氛围中,产生有约束力的安全控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有共同价值观的、有共同追求的、有凝聚力的集体。如果把安全文化比做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那么岗位安全文化就是生命线中给养的血液,是实现安全的灵魂。新窑公司党委在去年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2008年又提出了岗位安全文化建设。围绕推进岗位安全文化,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岗位安全文化向安全管理渗透。

第一、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是岗位安全文化向安全管理渗透的前提

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才能更好地使职工树立安全意识,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人是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主体是人,并且在于人的执行力度,在于人的责任心。安全文化的培养,要从思想观念和意识着手。只有安全思想教育跟上去了,各岗位安全文化向安全管理的渗透才能变为可能。

一是关心和维护职工的生命权,是各级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安全生产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离不开每个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因此,必须提高全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要广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举措,宣扬安全生产中的经验和吸取发生事故的教训,使广大职工从思想上有安全意识,时时紧绷安全这根弦,不断增强自我安全保护和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二是经常开展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根据本工作范围及所辖设备,对一些易出故障设备或运行方式做出事故预想,并制定出相关的措施及处理方案,从而提高职工分析事故和处理事故的能力,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安全文化建设既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营造浓厚的氛围,更要注重开展能真正打动职工心灵,引起心理共鸣的深层次活动。常揭历史伤疤,重温事故案例,现身说法,用发生在职工身边的事来教育职工,这些活动可以让更多的职工了解不曾了解的历史,触及他们的灵魂,反思过去,牢记教训,警钟长鸣。

三是党政工团对安全生产要发挥其各自的优势,齐抓共管。要使安全生产人性化,让安全辐射到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营造人人遵章守纪氛围。首先从自己做起,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发现有作业人员违章操作,主动制止纠正,对新进矿职工严格按作业标准进行培训,做到一丝不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安全文化场,形成自觉维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安全氛围。其次是抓重点人物,实施个别教育。针对不同时期职工的不同行为及特点,建立健全职工安全档案,对症下药,预先防范。采取“教、帮、调、疏、约、交、敲”的办法,即:对有技术而冒险蛮干的人在“教”字上下功夫,向他们进行职业责任和纪律的教育,并将工作细心、遵章守纪的人调到这些人身边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技术差的人在“帮”字上花气力,传授技术,帮助提高;对责任心不强而屡教不改的人采取“调”的办法,调离重要岗位,安排到一般岗位,或实行矿内待岗;对带思想情绪上班的人在“疏”字上做文章,摸清思想根源,作好疏导工作;对请假后未销假而上班的人员采取“约”的办法,不履行销假手续不准上班;对回家刚归队的人采取“交”的办法,先熟悉《作业规程》,向他们交清现场情况后再下井,对图省事,盲目蛮干的人采取“敲”的办法,班前班后敲警钟,让他们严格按章作业。

第二、坚持强化现场管理是岗位安全文化向安全管理渗透的基础

矿井是否具备安全条件,首先表现在生产现场,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工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同井下自然环境和机械设备等作斗争,而且还要同个别职工的不良行为作斗争。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管理,抓好井下环境建设,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同时要加强职工的行为控制,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使职工在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中及严密的监督监控管理中,没有违章的条件。

一是以安检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使安检部门成为安全生产高效运转的驱动器。要提高安检人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对矿科级管理人员和专职安检人员确定反“三违”和查处“隐患”量化标准,要实行安检员工资与安全指标挂钩,赋予安检人员对副队级以下现场管理人员必要的摘帽子、减票子权力,每季度对安检人员进行专项考核奖罚,使安检人员有地位、有待遇,对现场安全动态起到有力地督查防范作用,同时严格落实科级干部早、中、夜三班检查的安全专盯。对隐患点或重点工程蹲点跟班,矿级领导要双休日检查或值班,消除时间段上的检查空档。

二是搞好现场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文明检修的标准化工作,确保作业环境整洁、安全。规范岗位作业标准化,预防“人”的不安全因素,使职工干标准活、放心活。

三是开展好班组安全建设,夯实安全基础。使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到班组、个人的各项生产工序和工作过程中,把班组作为安全生产和确保职工人身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四是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各生产环节的落实上。以落实各工种“手指口述”指令为契机,对事故易发的岗位营造温馨提示牌20多处,大力倡导细节带来平安,细节决定生死,细节主导发展。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为目的的教育、执行、检查、考核“四位一体”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规范操作行为,细化管理过程,形成从上自下政令畅通,落实到位,考核严细,目标明确的精细化管理格局。如大型设备的斜坡运输都实行各环节之间监督签字制度;绞车基础开挖固定都实行验收签字制度;设备检修入井前也实行验收签字制度;电气设备开启要落实准可制度;每项新开工程开工前有设计、有标准、有措施、有指导人,规程措施未落实签字不开工。火工产品领、用、退必须“三对口”,一切按制度操作,避免随意性。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是岗位安全文化向安全管理渗透的根本

人的行为的养成,一要靠教育,二要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一是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将制度装订成册,下发到科室、区队、班组,将工种岗位责任制、安全奖罚制度等装档上墙,将“三违”内容分订成册,下发到每个职工经常学习,严格执行。让职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要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使职工真正地懂得违章的危害及严重后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关键在于落实各级干部、管理人员和各工种职工的安全责任制,培育严谨的工作作风,干部要以身作则,职工忠于职守。要求职工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职工违章受处罚,有关干部加倍受罚。用安全生产制度来引导、规范职工的行为,通过长期开展“反习惯性违章”、“签订安全联保责任书”等活动,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并且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监督职能部门及安检员、群监青岗员安全管理网络作用。

二是建立健全安全考核激励机制。对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规定下井检查次数,实行安全信息反馈落实制度,凡是井下发生事故或工程质量问题,首先追究管理人员是否查出隐患并反馈落实,否则追究安全责任。对基层干部,坚决落实井下跟班制度,要求与职工同上同下,现场交接班。并严格落实跟班队干现场第一安全责任人职责,侧重抓安全隐患的排查和违章行为的纠正,工资收益要与安全效果挂钩;班长侧重于劳动分工和现场劳动组织,使队干、职工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三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奖励办法。严格执行重奖重罚原则,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安全预防体系,在管理上堵塞安全漏洞,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四、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是岗位安全文化向安全管理渗透的关键

人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的管理、切合企业实际的经营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煤矿企业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大多数是职工处于侥幸、盲目、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因此,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在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职工技能技术培训。在技术培训上,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落实具体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新窑公司扎实开展了“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测、每季一考、每年一赛”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把职工整体考试结果与工资分配挂起钩来,与先进单位的评选挂起钩来,并坚持“五个结合”,即: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导师带徒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事故案例与规程学习相结合,安全意识教育与安全技能培训相结合。安全教育成效凸显,理论知识考试成绩逐次提升,“三违”现象明显减少,安全生产保障性明显提高,在今年集团公司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对安全不放心人及时开展安全预防性教育,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培训和帮教。通过各种培训,切实增强职工学习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提高职工的自保互保能力,从而使职工能够干标准活、干放心活。

二是加强安全宣传,向职工灌输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创造效益”、“安全光荣,违章可耻”、 “安全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你自己”等安全观。树立“不作没有把握的事”、“为亡羊先补牢”的安全理念,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为安全尽责的良好氛围。

三是注重职工安全素质的整体提高。各级领导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被教育者,因而要在安全素质的培养上,抓住整体,不能以点带面,这就需要各级组织要积极抓好职工的安全素质教育,实现安全培训目标、内容、形式上的创新,逐步建立安全人才培训管理体系,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安全素质。

第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岗位安全文化向安全管理渗透的载体

企业要增强凝聚力,要靠经济效益和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心灵的认可、感情的交融、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必不可少。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是增强职工凝聚力,培养安全意识的一种好形式。主要通过以下形式来实现,开展认同性活动,娱乐活动、激励性活动、教育活动;张贴安全标语、横幅、提合理化建议;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事故安全展览;建立安全生产光荣榜和“三违”事故亮相台进行荣辱引导,采取安全形势报告教育、安全

录像教育、自主保安教育,吸取教训,提高职工安全应变能力;评选工人明星;开展安全技能竞赛活动,实行安全考核等。利用广播、板报、橱窗等宣传工具从正反两方面向职工灌输安全生产信息和知识;靠家属协管会引导、组织家属向丈夫班前吹好安全嘱托风,班后进行安全询查风,到井口向职工送鞋垫、红腰带等安全礼品,寄托亲人们的嘱托和期望,造安全声势,敲安全警钟;组织公伤职工现身说法,使遵章守纪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发挥安全第二道防线的作用,推进岗位安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