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与建筑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19:1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问题与建筑工程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127-01
近些年我国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出现“高温现象”,土木建筑工程也便随之升温,一转成为社会热门行业。不仅如此,各大高校也在逐年扩招土木工程专业。但是我国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存在着严重的差异性和地域性,这边导致从事土木工程行业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据统计,我国现有3600多万建筑工人,约占全世界建筑行业人数的1/4,是世界最大的劳动群体,所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土木建筑施工问题。下面将就该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一、概述完善土木建筑施工的重要意义
土木工程建筑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建筑工程事业中是一主战场。同时土木工程建筑具有十分浩大的工程量以及十分广泛的涉及面,它具有浓重的历史性、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同时由于经验积累相对丰富,进而根据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出现。土木建筑工程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土木建筑工程事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事业的沙场,其意义深远。
二、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进度控制的力度问题
对土建工程施工的进度往往不能统一要求,因为我国的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着总包和分包的关系。因此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采取不同的施工进度。影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投资效益以及增加施工管理费用的原因一般都是因为在进行分包的过程当中出现分包项目单一,使得整体土建施工难以按着总体的工程项目所预定的时间进行交付和使用。这便使得工程施工成本增加,也对工程按时投产所带来的效益造成严重的制约,使其降低。
2、施工质量问题
(1)材料质量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某些施工单位以为追求经济利益,降低自身成本,出现了材料检测不够严格以及材料的掺假现象等。同时因为材料种类繁多致使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虚假行为更为严重。同时由于市场购买的材料没有达到真正的标准,甚至还出现了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品质量差,价格廉,进而带来了各种事故发生的机率提高。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2)人员素质问题。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好坏。土木建筑工程项目需要人付出劳动来完成,因此这就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施工人员受教育水平低导致所掌握的建筑施工基础知识少,这就是施工人员素质低的具体表现。施工质量差是由于施工人员职业素质,职业培养的极度缺乏造成的。施工人员相关职业技能不够合格,技术掌握情况生熟。
3、施工安全问题
由于施工现场所涉及到的人员和机械材料等比较复杂,导致出现的安全隐患也就相对较多,这也和当代土木建筑工程的规模有一定的关系。其中,施工技术的安全和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安全开弓之管理是安全管理的主要针对方面。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技术的安全性、脚手架的搭设和应用的合理性、现场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等问题都是目前土木建筑施工中人员的安全问题。
4、施工技术问题
土木建筑施工质量决定这施工技术,而提高施工技术、控制事故发生和高效完成是土木建设施工的根本手段。影响土木建筑施工效果的重要技术指标有很多,比如深基坑开挖技术、混凝土技术、防水技术、预应力技术等等。在土木建筑施工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往往是施工管理人员得不到安全的主要原因。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往往有着明确的技术规范和监理规则。而这些导致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会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严重者甚至会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当下,对技术的控制管理加强是保证施工技术的重中之重。
5、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是不能被轻易忽视的。况且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土木建筑施工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已经很严重。施工现场环境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乱丢乱放成品与半成品和建筑工具的现象,还有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这些都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解决建筑施工问题的对策
1、加强安全管理
土木建筑施工危险现象频现,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土木建筑施工现象的危险性。首先可以完善相关法律条例,建立事故档案,通过加强对建筑企业施工安全方面的管理,同时不断分析事故出现的原因以及可以解决的相关措施,避免使得事故的重复出现。其次还要不断普及安全教育知识,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掌握熟练的安全知识以及标准的安全操作流程等。让施工人员可以有在施工现场保护自己的能力和技巧。其三,土木工程建筑管理人员如果想要进行现场管理工作,就要通过定期的专业考核,只有通过合格的专业考核才有资格进入现场管理。其四,通过奖罚制度对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以便保证工作人员按照具体的标砖进行操作。如果出现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就要对其进行相关处罚。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要有一定的工作证件来证明其身份。
2、建立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
为了应对施工技术先进性对土木工程施工的影响,建立和完善一个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这对于提升整体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对施工过程、实测值和预测值、位移以及内力进行分析,从而对比出其间的误差值,若误差值过大则通过调整使其达到设计要求。除此之外,气候、材料、资源等都会对施工带来影响,因此对其进行调整和分析是很重要的。最后得出符合技术控制系统建立的设计目标。技术控制体系还包括了现场技术控制,为控制好施工现场的情况,建立现场监管部门,对于施工现场当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的纠正及指导,同时,对于可对施工技术造成影响的材料,为保证其符合标准,需要进行试验及现场分析才可应用到施工当中。
3、加强环境保护
建筑企业不仅要重视对企业效益的追求,还要时刻关注对环境的保护。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子,时刻绿色施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了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就要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要把这些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及时宣传普及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让施工人员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要利用新技术来减少现场施工带来的噪音,新技术可以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对工期起到一定的缩短,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力度。只有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才可同时兼顾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对于完善土木工程质量控制很有帮助,也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甚至还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助于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据快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艳红.浅谈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08):98-100.
[2] 邹恩鹏.浅谈当代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2,23:132.
篇2
【关键词】地下水,建筑结构,设计,危害,探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中,地基设计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地基的稳定将直接关系到后续施工中整个建筑的工程质量。但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会因为地质地貌的差异,土质,地下水的水位,升降情况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而使得建筑结构的设计变得更加艰难。地下水的浮力,压力会在建筑水位升降中,对整个建筑结构产生强大的反力作用。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中,要研究地下水的蕴藏情况,埋藏条件,存在情形和周围地质的关系,要重视地表水对施工的抗浮影响,潜水的工程抗浮,结构支撑于地基的抗倾稳定验算等的主要地下水等多方面的因素,探究地下水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对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结构设计和地基基础设计简述
1.建筑结构设计概念和重要性
建筑结构设计就是在遵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在综合考虑到建筑功能,并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水文条件做出准确勘探的条件下,对建筑结构的梁柱,地基等承重构件做出科学合理规划的过程。
2,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候,必须勘察其地质条件,据建筑的用途和地质条件,确定抗震等级,并综合考虑到各种建筑构件的科学组合,避免组合上的缺陷,同时,要对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相关的极限状态做出验算,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承载在极限范围内部。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不仅仅是后续施工的基础,更对整个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将直接关系都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控制。因此,找出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因素,并作出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是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三,地下水对工程建筑的危害探究
1.地下水水位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危害
地下水的水位一般会受到降水,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水位的升降,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会对整个建筑结构的设计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首先,当水位上升的时候,不仅仅会造成地震沙土液化速度加快,规模扩大,更会使得建筑结构下的岩土发生断裂,变形扭曲,滑坡,崩塌等多种地质灾害,严重降低了整个建筑结构中基础地基的承载能力,不利于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不利于整个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增强。其次,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最后,地下水的冻胀也会对建筑结构的设计产生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当冻胀的地下水升温使得水浸湿和软化岩土时候,会使得地基土质的强度会大幅度降低,使得建筑物的沉降幅度变大,地基容易发生很大幅度的变形,造成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差。
2.地下水会对建筑物的建筑构件造成很大的侵蚀性。地下水会对建筑构件中的混泥土,可溶性石材,和建筑主体中的管道,金属构件等造成很大的腐蚀和侵蚀,不仅仅会加快各种构件的老化,寿命缩短,更大幅度降低了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
3.地下水的水力状态容易发生改变,会使得在饱和的砂型土质的建筑结构设计变得更为艰难。当水力发生变化时候,土质的效应力大幅度降低,容易形成流砂,使得建筑结构下的土体发展流动,造成地表地基的坍塌,威胁建筑结构的稳定。
四,地下水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受力影响
1,地下水对地基基础设计中应力计算的影响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最关键是要确保地基的稳定,进行地基设计时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精确计算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在计算地基任意深度的自应重力时候,要以地下水位为分界线,地下水上面的土质,一般采用的是土质的自重应力。如果地基位于地下水的下面,那么,地基在水下的砂性土需要综合考虑到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如果还是粘性土质则变得更为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一般认为,如果在地下水下面的粘性土质的液性指数不小于零,那么,此时土质会是一种流动的状态,每个土质颗粒之间有很多自水,这种情况下,土体便受到了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因此,在进行地下水位之下的自重应力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分析确定是否需要将地下水的浮力纳入其中。如果液性指数在零之下,那么土质会保持在固体的状态,土质就不会受到地下水的浮力,在实践操作中,一般都会按照不利的状态来进行综合考虑分析。
2.地下水对天然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在建筑结构地基的设计中,要做好天然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地下水对地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而言,都会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位于地下水位之下的土质,会很容易失去表观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多半是由毛细管和弱结合水所形成的,当失去凝聚力的时候,会使得土质的凝聚力大幅度降低。其二,当受到地下水的浮力时候,土质将会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自身的凝聚力,也因此会使得建筑结构设计中地基的的综合承载力变弱。在实际建筑结构设计中,都会假设地下水水位上下的土质强度都是一样的,只是单一的考虑到地下水的浮力对土质的承载力产生的影响,当建筑结构设计的地基持力层在地下水位下面,而且不具有透水性,那么,不管基底上层的土质是否具有透水性,都统一使用保护重度,当地基的持力层具有透水性的时候,可以将有效重度纳入范围。
五,抗浮设计方案与具体措施
除箱形基础和内部无柱的地下构筑物外,采用片筏基础的地下室的结构一般难以满足整体抗浮的刚度和强度要求,故将地下室划分为若干结构单元进行抗浮验算是合理的,抗浮设计需结合结构单元抗浮验算的结果选择或调整结构抗浮方案及措施。抗浮方案及措施有:
1.主体工程采用桩(挖孑L桩除外)基础时,单层地下室或裙房地下室可用桩协助抗浮,因为受地下水变化的影响,该桩可能抗拔也有可能承压。
2.主体工程采用天然地基时,单层地下室或裙房地下室可采用加大恒载(如覆土)抗浮,或将单层地下室和裙房及裙房地下室的结构处理成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子框架结构支承于主体结构上,由主体结构协助抗浮。后者需修正原设计对应于子框架的梁柱内力与配筋和主体结构中支承子框架的节点的梁柱端的内力和配筋,修正的原则是取二次设计中承载力大的配筋和截面。主体结构离支承子框架节点较远的梁柱端内力受影响较小,一般可以不必修正。
3.抗浮锚桩协助抗浮。抗浮锚桩的结构设计方法基本上同锚杆,适用范围比较大。常用于大空间、大面积的单层地下室或裙房地下室及地下构筑物抗浮,当水压力较大时,用分布抗浮锚桩无梁地下室底板的方案易于设计且比较经济。
4.地下罐体的抗浮设计应注意其基础或基墩在地下水的影响下可能受压也可能受拉,要做两个方向受力的强度验算。
5.在必要时要做抗拨桩或抗浮锚桩的拨和压的双向受力验算,承压验算宜考虑桩土协同工作,桩主要起抗倾斜作用,注意抗浮验算单元应与协助抗浮的方案吻合,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室外抗浮覆土要扣除地下水的浮力,悬挑出室外的地下室底板可以适当考虑上面覆土的内摩擦角按倒梯形截面计算抗浮力,抗拔桩和抗浮锚尽量布置在柱、墙下或对称布置在柱下,共同形成基础梁的支座,可以使抗拔桩和抗浮锚桩的受力均匀。当基础梁的刚度较小时,要避免跨中抗梁的内力计算,因基础梁的竖向位移刚度从柱下至跨中各点不相同,所以布置在基础梁跨中的抗拔桩和抗浮锚桩对基础梁跨中是新约束,应注意计算简图的处理,调整基础梁的配筋,工程地质勘查应考虑协助抗浮的抗拔桩和抗浮锚桩的布置方案对桩长的影响。
六,结束语
建筑结构的设计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后续施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工程进度,工程成本控制和工程质量的保证。加强地下水对建筑结构设计影响的研究,找出地下水浮力对地下室和建筑物结构施工设计的重要影响方式,和发生原因,有助于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地下水是建筑结构设计中无可避免的载体,水压力和地下水的浮力都会优先于地基对建筑物的结构产生反力作用,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对地下水这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做出深入研究,这是保护地基稳定的关键环节。同时,通过探究发现,地下水主要还是通过影响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的受力,主要是建筑结构的自应重力和建筑结构的承载力,要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浮力上面加以改善和修正,尽力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晓坚 地下水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探讨 [期刊论文] 《广东科技》 -2010年8期
篇3
关键字: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S96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生产活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整个过程极为复杂 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把企业内外的所有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让工程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随着工程建筑市场的逐渐成熟。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关乎整个建设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应当建立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质量管理队伍,对项目设计施工程序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工艺等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要加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的及时沟通;要对施工人员加强及时的培训和有效的激励。现目前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这就对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因此现代化的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施工管理规范施工进度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以促进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的协调,现将重点分析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几项措施和优化政策。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质量不高
施工质量是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生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同时也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直接影响如果在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钢筋成形绑扎不正确钢筋漏放或者长度不够砖砌体的纵横墙和砌筑并不同步砌筑砂浆的配合设计不够合理。
1.2缺乏健全的监理机制和高素质的监理人员
在国内建筑行业的现状就是相当一部分的土木工程施工企业不具备高素质的监理人员现有的监理人员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素质比较低并缺乏丰富的实际经验,另外监理工程的范围也仅仅局限在施工阶段没有贯穿于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因此不利于整个项目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同时我国的土木工程监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再加上当前的监理市场比较混乱,就很难对土木工程实施有效监督从而抑制了其健康发展。
1.3施工过程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
土木工程项目在施工时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如果不加以重视,这些问题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愈加严重当前在施工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空中的粉尘有害气体施工中的强光和噪声施工现场杂乱高空坠落物以及一些突发事故等。施工企业为了赶工期求效益,往往并未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这就给当地居民产生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危害。
1.4施工进度控制不力
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土木工程项目比较庞大工期持续时间长并且复杂因此经常出现延误工期的现象。这一现象主要是由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施工的技术失误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材料拖延或者数量不足重大的设计变更或者业主拖欠工程款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5施工材料选择不合格
在当代土木工程的建设中,由于对施工材料的选择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购,致使出现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对于土木工程出现以下的相关材料问题应高度注意:如混凝土配合比例不按规定,沙石的级配不合理,水泥受潮结块其安定性不良,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标准等问题都会造成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等性能的不足,从而导致工程建筑因强度不够引发质量事故;此外,如钢筋露放错位或板面开裂等问题,都可能使建筑工程出现断裂,引发质量事故。
二、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1.现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的深入为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现代工程施工企业能够以质量控制研究理论为基础促进自身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应根据自身施工管理架构与工作流程构建基础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质量控制的完善,以这样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方式使企业在进行每一项工程施工时都能够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满足工程实际需求。避免传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不能满足工程实际情况造成的质量控制不适应性。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科学开展,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施工规划管理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施工规划工作不当造成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发生屡见不鲜,其已经成为影响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土木工程施工前的技术交底过程中,施工企业即应组织相应的人员进行施工规划工作,对施工场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对施工用材料存放、设备存放、设备养护时间等进行合理安排,以此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为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3.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要求施工企业以严格的控制与管理保障施工质量。因此,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巡检与旁站,保障施工过程各项控制要点处于受控状态,同时通过现场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巡检旁站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通过严格的现场管理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为工程技术参数、施工工艺管理奠定基础,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仍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新东西要去研究。我们在工作中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才能不断的纠正土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项目工程开始实施后的主要环节就是施工管理,必须对这一问题提起足够的重视,确保高质量的完成土建工程施工。总而言之,一个完整的 高质量的土木工程建设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以质量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基本施工原则;需要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科学的质量管理监督制度 ;需要纪律严明环境整洁设备完好物流有序的施工条件;更需要出厂合格质量兼优的施工材料 同时,要不断的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施工措施,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学 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铸造出一流的工程。
参 考 文 献
(1)穆静波 土木工程施工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曹吉鸣 工程施工管理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任小秋 论工程施工中的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02年第十期
篇4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原因方法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事业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而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地震,地震对房屋等建筑物的破坏非常的大,为了避免这些自然灾害的破坏,就必须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刚韧程度,使其满足相关规范所允许的变形程度和裂开缝隙宽度的要求;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以便改善使用功能。为了消除这类房屋建筑中的安全隐患,提高长期使用质量,在确信有加固价值的前提下,就应该对存在隐患的房屋建筑进行加固,其目的是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构件的坚固程度,让其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本文就研究了建筑结构加固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因。
1. 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的标准太低,不能满足用户对于房屋功能的要求。
2. 设计中出现概念性的错误,例如计算过程有误差、设计考虑不全面而出现缺陷等。
3. 由于施工水平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对于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只是通过改变参数等手段减少建筑的缺陷,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或者建筑材料本身的质量就不够,在后期的使用中,建筑结构和建设构件出现问题,不能耐久使用。
4. 更改构件用途在施工中为了图方便,在某些位置使用的构件与标准不符,使得构件负荷超载。
5. 为了满足有些用途,建筑随便改造,改变了建筑原有的功能。例如增加房屋层数、增加房屋负载等。
6. 由于房屋所处的环境问题,构件或者结构的性能提前老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木结构遭到白蚁破坏,使得结构的力学性能下降,而不得不对房屋进行加固。
二、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主要程序。
1. 对存在隐患的房屋建筑进行鉴定。
2. 根据房屋现状及鉴定情况选择和确认加固方案。
3. 加固施工图设计。
4. 施工组织设计及审核。
5. 施工。
6. 验收。
三、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基本原则。
1. 制定方案的总体效应原则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方案制定时,不仅要考虑鉴定结论问题,还要考虑委托人或使用人要求和加固后房屋建筑的总体效应,包括形状、体量、造价、安全、工期、工艺以及施工的可能性等。要在房屋整体无损益或损益较小的前提下,消除房屋建筑结构或构件存在的隐患。
2. 加固材料的选用和强度取值原则。
3. 荷载计算取值原则。
4. 承载力验算原则。
5. 与抗震消防结合的原则。
四、 加固方法。
1. 增大截面法。这是将房屋建筑结构构件截面面积增大的一种加固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增加房屋结构构件的受力能力,还能改善结构构件刚韧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
2. 外包钢加固法。将房屋建筑结构构件的周围加上钢材的一种加固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外包钢和湿外包钢。外包钢加固法虽然在不增截面面积的基础上可以提高结构构件的受力能力,但这种方法耗钢量较大,相对加固费用较高。
3. 预应力加固法。运用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或者组合拉杆,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这种加固方法是在不改变建筑使用空间的基础上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构件的受力能力。这种加固方法效果好、经济,但对技术的要特别严格。
4. 改变受力体系法。这种加固方法是通过增加支点或托架的方法,从而改变受力体系的一种加固方法。增加支点能够减小房屋建筑结构构件的跨度,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构件的受力能力,这种方法适用于旧式建筑的改造。
5. 外部粘钢法。这种加固方法是用具有强粘结力的粘合剂把钢材紧紧的粘在房屋结构构件外表面,钢材与结构构件共同受力而起到加固作用。这种方法的施工工期短、操作简便,结构构件加固后不会改变形状和空间。
6. 化学灌浆法。是采用专用设备将配置好的化学浆液灌入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中的一种加方法,灌入的化学浆液能很好的与混凝土融结,增加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整体性,这种方法能使结构构件的功能得到较大限度的复原。
7. 水泥灌浆法。采用专用设备将水泥压入房屋结构构件裂缝中,让其与墙体等粘合的一种加固方法。
8. 加固地基法。具体有基础加固、桩式托换、地基处理等方法,可视情况而定。一般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都比较复杂,不仅受到建筑物原本条件的限制,而且还受鉴定者的水平、鉴定结论准确程度、加固方案的选用、施工水平、施工条件等的制约。
五、 国内房屋建筑结构的运用。
这里仅谈一谈房屋建筑抗震加固方面。汶川地震后,房屋建筑抗震越来越被重视了,很多建筑都进行了结构抗震加固。国内采用的结构抗震方法主要是耗能减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采用这种抗震技术可以减少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冲击,能有效减少房屋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失,达到了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目的。这种抗震加固方法在具体的建筑物加固时不会对现有建筑物增加受力负担,而且不用加固基础,大大的降低了加固造价,缩短了建设工期,并且方便震后的房屋建筑的修复。耗能减震主要分为位移相关型和速度相关型,耗能减震器主要有粘弹性阻尼器和粘滞流体阻尼器、耗能器支撑可单独支撑,也可组合支撑。支撑形式有人字支撑、对角支撑、十字支撑等,如北京工人体充场就是采用粘滞流阻尼器与主体结构组合支撑进行抗震加固的。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埋深问题的解决控制中,应注意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基础埋深设置要求标准的目的上进行分析考虑。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求中,对于建筑埋深的设置要求,主要是为了满足建筑地基变形与稳定性的要求进行制定的,以避免建筑地基埋深问题造成的建筑整体倾斜与建筑结构倾覆滑移变化。根据相关验证计算公式,通过实际地震作用大小假设计算后,可以看出上述建筑工程结构的抗倾覆与抗滑移能力远远大于设计要求标准,这说明该工程基础埋深设置是合理的,这主要是与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倾覆滑移变化不仅与建筑基础埋深有关,也与建筑结构的高宽比有很大的联系。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建筑结构存在以上问题,并且旧房加固对于节省资源、优化基建资金、延长房屋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缓解目前的住房面积紧张、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筑事业的不例外,所以,加强对建筑结构加固方法的研究,对提高我国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只有成分了解了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因和方法,才能大力提高建筑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及日常事务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佩.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浅析[A]. 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2010 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
[2]郭仕群.某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综合应用[A].第 17 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
[3]欧广星.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2009 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
[4]徐振凯,袁志军,胡吉群.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J].工程力学,2006.
[5]陆猛祥.连续纤维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1.
篇5
【关键词】风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当今世界能源供应短缺的状况愈发明显,大量消耗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风能是一种具有蕴藏量大、分布广泛和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的可再生能源。在近数十年中,风力资源已经发展成世界各种能源中增长最快的一种能源,尤其在近年中,发展尤为迅速。但是,他的快速发展也暴露了风电发电的一些问题,如电价的成本高,电网并网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少,各地无序的发展导致局部产能过剩和不足。风电工程开发建设水平较滞后于开发速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经验,推进风电工程高效化施工和科学化管理。
1风电工程项目的施工
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对一个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即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
1.1风力发电场土建工程施工
风力发电场土建工程施工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风机塔架施工、35KV箱式变压基础施工、建筑工程冬季施工等。风机基础质量控制主要依靠风机基础定位、基础混凝土的现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基础混凝土一次浇筑数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一般2-8h)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经升温、降温、稳定期三个阶段。因此在此过程中应该格外注意混凝土浇筑工艺的选择及温度的控制。优选低水化热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的使用缓凝减水剂和微膨胀剂,降低大体积混凝土体积收缩影响,以减少混凝土可开裂可能性。搅拌过程中适当的掺加粉煤灰"泵送剂和引气剂,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降低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有效地防止风机基础混凝土的应力裂缝。设置后浇带,以减少外应力和温度应力,也有利于散热,主要用于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与预拌搅拌站做好混凝土浇筑的责任分工,配合搅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工作,并且确定混凝土罐车数量以及运输交通路线等问题。混凝土初凝后,应该立即洒水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风干、干缩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表面质量。
1.2风力发电场发电机组安装
风力发电场发电机组安装主要包括施工准备、风机电组的吊装工艺、风电机组冬季施工措施,风力发电场电气工程安装。风力发电场电气工程安装主要有箱式变电站安装和试验,电缆的敷设与试验。箱式变压器位置是风机基础工程中一个相对较难控制的部位,受现场地理环境及施工交叉等问题的影响,其位置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风机塔架安装"送电线路终端杆位置的确定及电缆等材料长度的预留尺寸。风机箱式变压器基础位置确定是通过将变压器槽钢基础安装在预埋件上,注意找平、找正,槽钢基础与埋件焊接联结,焊接部位打掉药皮后涂刷防腐油漆。在风机吊装厚,利用千斤顶进行找平、找正,进行摆正位置。在电缆敷设后,应该进行试验测试:(1)对于低压电缆,测量电缆线间和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电缆接线必须准确,并联运行的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相位应一致。(2)对于高压电缆,需要测试绝缘电阻、直流耐压测试及泄漏电流试验、交流耐压试验、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等。
风力发电机基础用于安装塔架结构和支撑风力发电机组,平衡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载荷,以确保机组安全平稳地运行,同时保证风机停机时产生的极大载荷工况下风机机组失稳,基础还需承受机组运行时风轮产生的气动载荷。虽然地质条件和地基承载力的不同,但是风机基础多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形式分为独立扩展基础和桩基基础两种,桩基分为预制桩和钻孔灌注桩两种,独立扩展基础多用于地基土为承载力较高的坚硬场地,桩基础多应用于软土地基。
2.项目施工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项目管理(PM)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 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不同职能部门的成员因为某一个项目而组成一个团队,所肩负的责任就是准时、优质地完成全部项目工作,并且在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的管理者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需求确定、项目选择、计划直至收尾,并在时间、成本、质量、风险、合同、采购、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对项目进行管理,因此项目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根据需要处理跨领域解决的复杂问题,实现在动态过程中,项目全方位的管理,达到项目的更高运营效率。
2.1风电项目的管理问题
(1)施工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是指以整个项目主体及项目过程作为核算对象,在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费用的总和。施工项目成本按施工项目成本费用的发生目标可以分为生产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和不可预见成本。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尤其是风电项目的造价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投资立项,只注重风力资源的情况,不注重项目建设地点、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随意性;工程概算预算和定额不科学,部分风电企业忽视定额体系的构建,不能依据项目各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行业定额;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2)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阶段管理不够完善,部分风电企业不能够严格执行合同和施工现场的管理不科学。在工程运用中,缺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的理论作为施工指导。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数量众多,但是专业知识基础却比较薄弱,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缺乏沟通和交流。这些都给风电工程的科学管理带来不便。
(3)施工安全管理
在施工现场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对于原料、设备等运输车辆要经常维修和定期保养,以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对于不听从指挥、不按规定的造成安全问题的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2如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相关途径
针对以上出现的突出问题,下文就完善工程监理体系,协调工程造价管理、加强各组成成员的专业技能等方面来进行探究。
(1)完善工程监理体系
通过施工监理对风电场项目的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速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协调的规范化管理。
(2)加强施工和管理人员的组织配合
在风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工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多比较恶劣,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现场施工人员是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者,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专业的技术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风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经验和准确的判断力以应对突发状况进行风险防范和预控。施工和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风电工程施工技术,并不断提高现场组织管理能力,采用多种措施及手段以保障项目的建设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3)加强施工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工程正常进行的重中之重。要以风机安装手册为施工依据,风机安装的整个流程详细的说明每项工作的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制定吊装、高空、封闭空间作业的作业票制度,有利地保证了安全设施及时到位,保证了作业的安全。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导致能源的短缺,使得风电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利用项目管理理论来提高风电工程管理水平,将有助于提高风电工程项目的各项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风电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基本理论知识来认识风电工程重要性。所以,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以实现工程的目标,推动我国的风电工程的经济化、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有官.浅析风电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管理[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3)
[2]张浩.黑龙江某风电场风机基础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01)
[3]较峰.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研究[J]. 企业管理. 2013(13)
[4]李海明.风电场风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J]. 内蒙古水利. 2010(03)
篇6
关键词:脆弱环境;空间形态;农村住宅;建构技术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语:新疆地形特殊,通常被喻为"三山夹两盆"(如图1)。和田地区处于新疆的最南端,区域南面与接壤;北部随着河流的延续至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阿克苏相连;东部与库尔勒的且末县毗连;西南方则与印度,巴基斯坦世纪控制线的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和田区域辽阔,地域面积24.8万km2,占新疆总面积的15%,占全国总面积的2.6%。其中沙漠、戈壁、山地等不能利
用或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很大,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9.7%(图2和田地区地形图)。
该地区位于沙漠边沿,同时位于东北风与西北风的交汇处,常年风沙不断;区域内部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匀,地表水以每年冰川融化为水源,自发形成了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其含水量占全地区各河流总水量的61.2%.两河流经和田区域,并形成36条主要河流,最终汇成和田河,河水最终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逐渐消失;区于位居内陆,远距海洋,四周高山环绕,大西洋水汽难以进入,南部受昆仑山阻挡,印度洋低纬度暖湿气流难以进入,所以和田地区水汽缺乏,降雨量极小,年蒸发量很大,气候十分干燥,形成典型
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风沙大,空气干燥,雨量极少,日照时间长,光热辐射强度大,昼夜温羞大,冬冷夏热成为当地主要的气候特点。和田为古时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对其的了解可以追溯到两汉时“尼雅”古遗址。"丝绸之路"的兴盛带动了商业以及各方文化的交流. 多种文化、宗教在这里相互碰撞,交流,选择、吸收、融合,伴随着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及生产方式,形成了和田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些因素对于和田当地民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外界生态环境以及当地独特的人文环境,决定了和田地区居住建筑空间组织的独特性,当地人在经济滞后,技术落后,建材受限的条件下,利用自己的智慧,不断积累经验,寻求最适于当地的居住模式。这样的居住模式,不应当只停留在历史的黄页上,应当在日后的建设中再现,优化,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1 聚落形态与空间组织
1.1 聚落的选址
和田地区居民的早期遗址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的"尼雅"古遗址.随着环境的变迁,外部环境的改变,水流分布的改变,当地人为了追逐适合的生存的环境,居民点也随之变迁.但在此过程中,依旧遵循着原有的选址的规则. 当地村庄的空间形态主要分为临水式,组团式。
水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牧业及农业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但无论怎样,都无法逃避水源的限制. 当地河流均为内流河,每当季节变迁,冷暖交替时,昆仑山脉的“固体水库”溶化的雪水便顺坡而下,自发形成河流。水流之沿途随土质和地层的差异亦有明流和暗流或渗入地下又溢出地表的现象,凡山脉和盆地交接带,地势稍微为平缓而水流经过之处便成绿洲,绿洲提供了生存所需的水源,建材,可共开垦的土地. 因此临水设点,随河而居成为居民选址的主要条件之一(图3盆地周围绿洲分布图).
随后当地人找到了另一种存水的方式----涝坝。
此时出现了另一种空间形态---组团式。同时由于的需求,在中心地带同时修建清真寺,满足村民日常礼拜及节日聚会,商品的交换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此"巴扎"一般与涝坝,清真寺,共同构成了成为村庄的中心,将中心构成用以进行公共活动的广场.广场规模的大小以涝坝,清真寺可以服务的人数为标准。
1.2聚落形态及空间组织
临水式居民点多沿河流的一侧或两侧的狭长地带伸展,形成带状的布局结构.组团式则以水源,巴扎,清真寺为中心发散分布,以能服务的人口为限制条件.但不论组团式或临水式的布置,都兼顾了降低沙尘暴及防止强日照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村庄整体形态的边界以封闭式流线布置,来降低风沙的影响;在布置中一般只有几个出入口,以此来减小风沙的影响。除去仅有的几条贯通村庄的主要街道外,其它道路,无论主干道、次干道、街坊道路、小巷,全部是丁字式或尽端式,很少有十字路口,而且道路多是曲折的。这种道路系统,无疑可以增加街道风阻、降低街道风速,从而提高聚落的防风能力。组团内道路均较窄,各住宅往往紧紧相连,形成了对外的屏障.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多数人选择了在自家房屋上建夹层,这样较窄的道路和高低参差不同住宅相互之间配合形成了断断续续的阴影,在防止夏日日晒过强的同时增加了邻里之间交往的阴凉空间。
2 院落空间组织
当地维吾尔族住宅居住方式绝大部分为一户一院,院落呈内向型布置。院落成为村民们的主要场所之一,其院内几乎包罗他们生活所需的全部内容(图4院落平面图)。
基于对风沙的避让,对太阳辐射的阻挡,当地村民将各家
的院落呈内向型布置,多以矩形平面为主,外墙上基本不开窗
或开小高窗,将风沙阻挡在院落之外。矩形的平面便于与相邻院落之间组合,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共用墙体,即节约了建筑材料也达到了良好的防风,防晒效果;院落中的布置满足村民日常的生活行为方式。其中按功能主要分为院门区,屋前廊下区,种植区,私密区。
院门区:该区域为连接居住空间与外界的窗口,同时将外界的风沙及热气流在这里进行消化,为院内的生活活动提供第一层屏障.在院门外两侧分别设置一条可以用于休息的土台,同时利用院墙下的阴影构成供日常交往的公共空间。夏日时分,人们在这里交流,娱乐。
种植区;通过院门,穿过种植区才能到达居住空间,早期人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将植物引入院落,虽无古人造园创境的高雅,却是对生活环境的深刻体验.种植区内的蔬菜,果树保证了日常所需,同时利用了植物改善了院落居住环境。植物保证了院落的湿度,降低了院内的温度,同时吸收了空气中的浮尘改善了空气的质量,使得院内院外两重天。
屋前廊下区:这里是他们每天生活起居的主要区域,一年中有四分之三的时日在这里活动。这在这里布置了大部分有关起居的一些设施用品,夏日该区域则成为人们主要的活动场地,人们在这里布置了床榻,餐具,囊坑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屋檐投下的阴影无疑成为家人避暑娱乐的盛地。
私密区:这一区多指厕所或一些露天仓储空间,周围一般树木较密,在院角、房后等较为隐蔽的地方。有些住户也会养羊和牛,往往会把这些畜圈安排在私密的地方,来发展自己的生产。
3住宅营造与空间组织
和田地区的农村住宅多以 “阿以旺”式封闭空间为主
(如图5阿以旺)。“阿以旺”维吾尔语“明亮的处所”的意思,“阿以”有月亮的意思,还含内天井、休息、廊下地坛等综合意思。这是和田当地所独有的居住建筑.也是由当地特殊的地理特征及气候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空间组织上,由一个内向式的封闭空间,整幢建筑除户门和阿以旺侧窗以外,其余房间上基本不开其孔洞或仅开设数量较少的
高窗,多为单层。从民居的空间布局特点来看,
它有一个核心空间布置在民居的中心,其它的功能房间:如居室、客房、厨房、库房和其他杂物用房布置在核心空间的四周,这个核心空间的名称叫“阿以旺”。
“阿以旺”并不是联系周围房间的交通枢纽或过渡空间,而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空间,也是典型的适应地域生态环境的空间,我们可以从他的平面图中看出(如图6阿以旺平面图)。该建筑布置将阿以旺作为一个中心,依靠这个天窗来完成室内空气的交换和采光。当夏日室外气温平面图过高时,天窗加强了室内外气流的交换,形成小区域内的气流流动,营造了舒适的人居环境,同时借助于依靠厚重的夯土墙,阻挡了夏日的热辐射,冬日人们也可以在窗下开展聚会等活动,借助于空间的维护,外墙上不开窗或
仅开设高窗,防止了冷风渗透,从而保证了该空间的舒适性。它成为了建筑躲避风沙、酷热,遮阳、通风,冬季保温的主要构建。该室内空间的功能包含了日常的生活得全部内容,待客,纳凉休息,进餐宴请,夜宿的舒适等(如图7阿以旺气流组织图)。在欢庆佳节时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在这里欢聚弹唱,载歌载舞;在农务时期,则成为了劳动的
辅助空间。
4传统建构技术
针对当地风沙大,日照强,蒸发量大的气候特点,历代不断积累自己的营造经验,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巧妙的使用了当地的建材。从今天当地的农村住宅中我们作出以下总结。
建筑材料的使用: 当地能够提供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杨、柳、沙枣、核桃等树木,在当地使用的木料也以杨木为主;同时结合了当地土质,将生土与木材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独有的''笆子墙'又称编笆墙';筑土墙;插坯墙;木板墙;承重的泥浆砌生坯墙.建筑多采用木框架, 编笆墙, 密小梁顶建筑体系.这样的结合在今天看来是很符合生态建筑的标准的,在建造过程中产生较少的建筑垃圾,同时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当建筑使用期限到了以后,也不回产生建筑垃圾.
建筑的隔热及既保温:居住区利用紧凑的建筑组合方式,相互之间共用墙体保证了建筑体型系数;通过墙体材料的隔热性能保证室内的舒适;同时利用建筑构件--"阿以旺"引导气流的交换,形成小区域内的穿堂风,改善了空气质量,围绕在其周围的功能用房也起到层层保护的作用;外墙上不开门窗或仅设小面积的高窗,以次来阻断热气流的渗透;利用庭院绿化进行遮阳,阻热及保湿.
对沙尘暴的防御:通过居住组团的紧密布局,利用封闭的边缘,组团内部屈折的道路来降低沙尘暴的侵害;院落内则通过内向型封闭的布局,墙体不开窗,茂盛的植物来改善空气质量;室内空间组织则把活动空间布置在天窗下,依靠天窗来采光和完成气流的交换.
5 总结
综上所述,和田地区农村住宅的独特空间组织形式与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及生产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物质资源的分布不均,人们要想生存,必须将物质资源 (如水源,绿洲植物等)作为建造住宅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通过人类活动的加剧,出现了环境的改良及恶化,这些改变则进一步限制了人类的活动.有了物质上的保证,人们试着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善居住空间的质量,通过村落整体空间,院落空间,居室空间的组织来适应当地风大,太阳辐射大,干燥等外部条件.因此产生了"阿以旺"式住宅,封闭围合的院落,很少开窗的外墙这种居住空间的独特构建.并且通过自己的勤劳,对村镇内,院落内进行积极绿化, 形成了由外至内的层层防护,改善了小区域的居住质量. 可以说所有独特建筑空间的构成无不是为了更好的为人类生存服务的,在技术,材料,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人们只有依靠在数千年中建造经验的积累,挑选出最佳的空间组合形态,这种组合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最少的破坏取得最佳的居住环境,在今日的建造活动中仍是十分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震东.新疆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2】塞尔江.哈力克.和田传统民居对尼雅古民居的传承与发展[J].华中建筑 2009.2 第2期
【3】崔献勇, , 海鹰.和田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探析[Z].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4】叶贵祥,李维青,卜丽娟。浅析生态与人文因素对和田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Z].安徽农学通报.
【5】谭良斌.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再生设计研究.[C]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赵华.金虹. 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本土生态技术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7】刘.琳.原生环境对古村落居住建筑的影响—以晋东南古村落为例[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7
【8】严大椿.新疆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课题编号:XTEDU2012I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课题编号:2012211A00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信息:
篇7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under the western China development macroscopic background,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 the northwest implement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analyzed it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n several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Keywords: small towns;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F29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国实施西北部大开发的战略后,政府大力推行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西北部地区为加快其城市化步伐,选择走小城镇引导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不失为一良策。由于西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现实因素,决定了西北部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应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完全区别开来。在此发展规划过程中,如何走出传统意义上的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思想,正确面对现实和差距,做到扬长避短,推动山川秀美工程的建设进程,探索出一套既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又切合西北部地区实际情况的全新规划建设理念,从而对西北部地区小城镇规划和建设从进行指导。
1 西北部地区推行小城镇建设的原因及意义
1.1 西北部地区推行小城镇建设的原因
小城镇规模比较小,其建设和发展水平与大城市间有很大的差距,处于城市发展形态的初级阶段。小城镇居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它在二者间起桥梁的作用。未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迅速提高,全面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在此发展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拥入城市,给城市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等带来了重大挑战,在此情况下大城市病的各种弊端逐渐地显示出来。相比之下,大力发展小城镇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发展的多种问题,例如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并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成本投入和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的门槛都要大大低于大、中城市,它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重要途径。西北部地区的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居住人口较为分散,在自然资源状况、地理条件和区域人口素质等制约因素方面均与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受到城市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人口过于集中将导致区域内的环境压力过重,大、中城市的建设成本和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水平也将提高,不利于城市发展;但若人口过于分散则很难发挥环境的聚集效应,建设基础设施的资金耗费过大,同时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西北部地区的发展中推行适度的小城镇建设,是一条符合西北部地区实际情况的良好城市化发展之路。
1.2 西北部地区推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城镇化的进程可以有效地促进西北部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向非农业产业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城镇化可以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从事各项非农产业的生产活动,进而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避免了对土地的过量开垦而引发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的生产效率、生活方式有很大进步,这种进步将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较少使得进行生产规模化的可能性增加,并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作为区域的政治活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镇在区域发展中起到了“增长极”的作用;同时,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的过程有利于城镇发挥其聚集效应,使区域经济实力得到提高。
2 西北地区小城镇发展现状及问题
尽管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域也很辽阔,但其基础服务设施很差、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经济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城镇化发展方面,西北部地区发展程度低、小城镇建设尤为滞后。
2.1 城镇规模小,带动力弱
西北地区的城镇规模一般偏小,社会服务设施的供给和市政工程设施的修建不能形成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和体现出城镇的相关功能,从而导致西北地区城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差,吸引力和综合功能降低。
2.2 数量较少,交通成本高
西北地区腹地范围较大但人口较少,城镇之间的联系不便,阻碍了商贸市场的开拓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城镇的交通建设成本高、基础设施投资大,导致其投资综合效益很低,影响了城镇的经济持续发展。
2.3 生态环境差
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西北地区建筑质量普遍较差、容积率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明显偏高,政府没有及时置换和利用闲置土地,导致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与适宜人居住的环境有很大的差距。
2.4 城镇功能单一
集贸型城镇在西北地区的小城镇中占85%以上,以为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物资集散、商品交换、文教服务和行政医疗等平台为主要职能,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是这些城镇经济的主体,乡镇企业的附加产值和科技含量较低,多归属于初加工企业的范畴。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城镇难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5 资金缺乏
绝大多数小城镇由于软硬件条件不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参与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人才和技术力量较为匮乏,导致乱占乱建等现象在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对城镇的整体布局,不利于其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3 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指导原则及措施
3.1 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的结果之一,城镇化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二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制定西北部地区城镇发展规划时,要站在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水平的角度出发,客观评价西北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实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要制定与西北部农村发展现状和地区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小城镇发展道规划,在发展西北部地区经济的同时,还要切是符合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
3.2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齐头并进
提高西北部地区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地区经济是推行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目的,但并不是唯一目的。由于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此要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小城镇建设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在制定西北部地区小城镇发展道路时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对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协调统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3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作为一项长期实施的战略任务,西北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城市化发展规律。众所周知,农村经济在西北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还很低,以小城镇建设带动西北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西北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必须切合地区建设的实际情况,不能起步太高。在其建设初期,发展重点应放在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均较好的地点。在后期,随着西北部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加和城镇体系的不断完善,再逐渐将重点进行转移、以点带面,最终实现西北部地区城镇建设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笑培.西部小城镇发展道路及对策研究[硕士论文].西北林业科技大学.2005.5.
[2] 陈建龙.西部地区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存在的问题[J].甘肃科技.2001,17(3) [3] 李建伟,刘科伟.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以都兰县总体规划为例[J].开发研究.2010(6)
[4] 刘勇.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 孟海宁,张建强,武联. 西部大开发形势下的西北城镇发展与规划[J].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8(4)
篇8
一、学科发展现状
1.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外的城市经济研究以解决城市问题作为出发点和己任,在不断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市实际问题的解决。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生产要素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程度,一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该国的资源禀赋,还取决于如何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因此,原本研究一国内部城市问题的城市经济学研究,其内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如要素资源的空间布局与区位选择研究从传统的本国空间研究,扩展到全球(特别是对跨国企业而言)范围内的比较竞争;资源配置研究从如何发挥一国静态比较优势转向如何利用国际资源的城市竞争力研究;城市密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从单纯的城市圈经济协调转向城市圈域之间的竞争、合作和国际间的竞争与协调。这些研究无疑均扩大了城市经济研究的视野和范围,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和深度。
在这些现实经济问题的左右下,近年来,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结为4个主要的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济问题、城市政府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
2.国内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内的城市经济研究在改革开放后才起步,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我国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和城市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了城市经济运行规律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殊的城市问题及城市经济政策;探讨了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与区位选择、城市经营、城市治理、城市交通、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城市化问题及日渐发展的城市圈经济给予了密切关注;并实证研究了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都市圈的经济发展与协调问题,提出城市圈是以大城市为核心、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通过各种网络紧密联系而形成的一体化发展、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网络体系,都市圈发展模式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模式和组织形态。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的新背景下,城市密集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国内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对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提出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中间环节和各部门经济在空间上的纽结,城市经济学是“中观层次”、“空间范畴”和“应用性”的综合边缘学科等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
二、我国城市经济学的新发展
1.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简短回顾
我国的城市经济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财贸经济研究所下面设立了城市经济研究室,同年末,大连市政府和辽宁财经学院(后改名为东北财经大学)合作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中心城市会议,以后,此类会议分别在武汉、重庆、兰州连续开过三次。在此期间,京、津、沪和辽宁、四川、黑龙江、山西、江苏、湖南先后成立了城市经济学会,或者在省市社会科学院下设立了城市经济研究所或研究室。从1981年起,南开大学、辽宁财经学院首先在本科开设了城市经济学课程。以后,陆续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开始讲授城市经济学相关课程,从事城市经济领域的课题研究。在这个基础上,这些院校先后建立了城市经济研究室、所或系,有些院校还相继建立城市经济硕士学位授予点。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有两所高校(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建立城市经济学博士点。
中国城市经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背景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后,国外大量的关于城市经济学方面的专著,如英国巴顿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1976年)、日本山田浩之的《城市经济学》(1977年)和美国赫希的《城市经济学》(1984年),被陆续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并且为我国高校有关师生所直接使用。同时,我国的理论工作者也纷纷著书立说,陆续出版了《城市经济学入门》、《中国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实用城市经济学》、《城市宏观经济学》、《微观宏观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教程》、《城市经济学》等著作或教材。此外,还出版或发表了众多专题性著作和论文,使中国城市经济学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从研究领域来看,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涉及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城市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管理等问题。例如,城市化规律的提出克服了“中国应走非城市化道路”的错误认识;城市经营理论的建立,打破了城市基础设施、居民住宅长期欠账的局面;城市土地经济理论的提出,创造了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新经验;城市与区域“互动关系”和“增长极”、“中心城市”、“首位城市”等概念的建立,使全社会逐渐认识到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性;城市经济学及其相关科学的发展,还使城市流通、城市功能、城市产业以及城市公共经济和空间布局等问题,得到了认识上的不断提升。
2.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新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城市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至于有学者惊呼“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城市经济研究直面时代重大问题。现代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等领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越来越需要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需要促使理论工作者从经济学层面上积极进行探讨。如:近年来城市经济学界对“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对“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探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阐述、对“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论证、对“城市管理理论”的梳理以及对“城市现代化”问题的透视等等,都是城市经济学研究时代性与前沿性的集中体现,《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一书对此做了很好的总结。从研究成果来看,“中观经济学”和“城市管理学”的推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前者,学术界指出,该书明确了城市经济学在未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学科定位,拓展了经济学发展的新空间,提出了一系列中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对于后者,城市管理“五职能”说的提出,显示了城市管理学的新发展,是城市管理职能理论的重要创新。此外,就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的认识而言,也取得一些新认识和新见解,如:强调新型工业化必须与加速城市化相结合的观点;提出城市发展离不开乡村发展,市民与农民利益要协调,实行土地股份制经营,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动的观点;对城市经营问题、城市病的界定、规律、防治等问题的研究;城市工业空间布局、高新园区聚集效益分析、西部农村城市化等问题的研究;城市区域化研究提出的建立区域共同市场,构建中国“Citistates”的对策和建议等。
(2)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面对城市发展出现的共性问题,应用经济学的不同领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如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区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等等。城市经济学则从自身的学科特征和基本优势出发,在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上积极寻找适合本学科发展的新问题域和生长点。出现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不仅在城市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出现积极的交流对话,而且还主动突破城市科学的边界,渗入到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目前,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生态学、管理学、规划学、工程学、数学等学科与城市经济学的交叉研究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如:城市经济与城市文化关系研究成果的提出,认为城市文化发展滞后,已不能适应城市化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设先进的城市文化是当务之急;城市能源、交通、环境、水资源等城市发展生命线的经济学分析;城市公共安全体制及其运行模式的研究,城市应急管理及危机处置机制的建立等。均是社会学、管理学、规划学、数学等多学科协同攻关的成果。
(3)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个性化研究是相对于“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研究方式而言的。它的出现,是与力戒浮躁学风、注意学术规范、讲究治学严谨联系在一起的。与“个性化研究”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全球同步合作研究,这又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的这种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的创新与突破。综观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城市文化学研究,城市发展的国内比较和国际比较研究等,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创新与突破,究其原因,无不与其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的创新有关。
(4)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跃。改革开放为我国城市经济学者提供了与国外进行广泛交流和对话的机会。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学界对外联系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研究机构或高校的有关单位经常派出学者到国外进修、讲学、参加国际会议,了解国外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最新信息,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大大拓宽了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与此同时,还通过大量译介外国城市经济学名著,使我国学界对世界相关领域的发展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5)城市经济学的学科组织建设和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时代呼唤着城市经济学的新发展,与此相呼应,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于2000年10月成立了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 ),担负起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重任,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组织保障。近年来,为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向国家教育部呈报了《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报告》以及建设中国城市大学的构想和倡议,先后召开了以“中国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城市经营与管理” “城市经济学科建设”和“城市经济与管理前沿问题”等为主题的研讨会,出版发行了《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中国城市管理新论》等著作。随着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推进,城市经济学教学工作在国内各高校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20所大学开设了城市经济学课程,有10多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近百名教师从事城市经济学及相关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3.“十五”期间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重要突破
(1)城市化问题研究。城市化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自然也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十五”期间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化的模式和道路研究。有关我国城市化的道路和模式问题是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争论颇多的问题。“十五”期间的相关研究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并不断拓展。学者们在继续讨论比较“大城市偏好”、“中等城市偏好”和“小城镇偏好”城市化战略模式优劣的同时,特别注意研究了城市化的道路问题,提出了“市场型城市化道路”、“城市自然观”和“多元城市化道路”等新观点,并与传统的“计划型城市化道路”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城市化模式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城市化的实现是市场主导化的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学者们还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圈和城市群的相关问题给予充分关注,认为城市化并非是单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而是要形成以某一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城市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功能互补的关系,并比较研究了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群或城市圈形成的道路和条件。学者们还把制度经济学引入到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中,认为“制度障碍”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落后的原因,城市化的发展,必须突破制度障碍,进行相关改革,从而引导资源聚集于城市之中。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一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者们认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低的原因,由此而造成了我国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不对称,并实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偏差,同时指出,城市化的发展除了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之外,相关配套改革必须跟上。另一方面,学者们认为,城市化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就城市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贡献做出了预测,强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关的实证研究。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衡量与测度问题,二是实证考察了有关城市或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及相关经验。第一方面的研究争论较多,主要是集中在哪个指标更适合作为考察城市化发展状况的标准。有学者认为,以城镇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更恰当;也有学者认为,以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衡量指标更能反映城市化的真实水平。第二方面的研究将对象更多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总结了这些地区在城市化发展中的经验,论证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研究。城市经营与管理是近年来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问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性质研究。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是学者们争议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内涵、范围和目标的认识上不同。有学者提出“城市经营与管理企业化”的观点,认为城市经营与管理活动是政府对城市空间内的所有有形与无形资产进行企业化运作,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城市经营与管理活动盘活城市资产,特别是充分利用城市中日益短缺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城市经营与管理筹集资金;有学者则指出,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范围是城市空间内的公共事务和国有资产;有学者认为,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范围只限于城市内的公共事务,不包括国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同时国有资产应该尽量退出竞争性领域;有学者认为,城市的公共事务应该尽可能多的引入竞争机制,尽可能多的由私人企业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又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私人在提品的同时应该由私人经营,即完全私有化的观点;另一种意见认为私人企业可以提品,但为保持公共产品的公益性,不应采取由私人企业通过向使用者收费的方式来回收成本,而改由政府“回购”方式向私人企业提供补偿,这是一种不完全私有化的观点;有学者反对城市经营与管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认为这与政府的公共职能背道而驰,削弱了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还容易出现城市经营与管理的短期行为现象,如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他们把市场营销的相关理念引入城市经营与管理中,认为政府经营城市应该以“顾客最大满意度”为目标;在城市经营与管理的主体问题上,有学者认为,政府并不是唯一的主体,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过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非政府的社会团体组织是城市经营与管理的重要力量,实际上是强调城市经营与管理的民主化,这种“多主体论”的观点颇有新意,也是实践中人们经常忽略掉的;有学者提出“城市治理”观点,他们通过分析城市治理结构与模式,认为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市民与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同时提出在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各个城市应该相互合作与竞争的观点;有学者从城市功能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认为培育和完善城市的各项功能是经营城市的目标,是理解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又一独特视角。
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土地问题研究。土地是城市的空间载体,在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下,如何有效的利用土地是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大多数学者认为,改革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势在必行,要建立城市土地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些学者则把土地的保值和增值看成是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提出应合理调控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加强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并从“土地金融”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经营与土地储备制度之间的关系。有学者则在深入分析了我国现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势论”和“困惑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看似矛盾,却为我们全面认识城市土地制度的利弊,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奠定了极好的认识基础。
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城市规划问题研究。城市规划是城市经营与管理的首要环节,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不足,缺乏前瞻性、连续性和权威性,朝令夕改,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趋同现象严重,城市缺乏个性,学者们对此提出了批评。有学者悲观地指出,城市的规划只是一种技能,而不是一门科学,甚至认为是“伪科学”。有学者则不同意此观点,他们一方面指出了城市规划在建筑工程束缚过程中其科学性日益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认为城市规划是一门应用程度很高、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应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其科学性,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有学者在分析了现代城市的系统性质和与之相适应的规划原则后,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城市的规划设计问题,提出了“城市规划系统观”,明确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除了工程建设意义上的规划与设计外,还包括从城市发展角度对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和实现此目标过程的规划与设计。在这一方面,有学者从城市功能定位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对城市功能特征细化要素的能级探讨,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定位,使城市发展战略更加合理。有学者对城市群落或城市圈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城市群落或城市圈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规划的区域范围、规划的内容等,认为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应从其所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城市分工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这就跳出了城市自身的狭小范围,从区域的高度来进行城市发展的规划与设计,把城市置于一个紧密联系着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中来审视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划问题。
城市经营管理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学者们强调了包括城市在内的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的“固有缺陷”,同时从多个角度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一些主要城市进行的城市形象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园林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局部建设的成就和宝贵经验,提出了“生态重建”和“生态重构”的城市发展方向,指出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乌托邦式的理想和远景,而是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行动。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城中村”现象的研究。学者们以广州和深圳等城市为例,分析了“城中村”现象的现状和成因,认为“城中村”形成的诸多要素中,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及相关制度安排、村庄利益及社会性共同体的内聚、非正式经济的独特功能与地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性是“城中村”形成和维系的原因。“城中村”现象给城市经营与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规划滞后、建筑密度过高、用地管理混乱和治安消防形势严峻等,这已经严重妨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建议采取资产量化、住房改造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改善。
城市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研究。有学者认为城市管理中需要应用经济手段,但这并不等于应当以经营城市代替管理城市,指出目前以城市经营取代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可能带来五项风险:政府职能越位、城市建设规模失控、土地资源枯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加重企业负担等,进而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和健康发展。这在目前社会普遍热衷于经营城市的背景下,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经营与管理的性质,做好具体工作。
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问题研究。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在信息化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认为这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模式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区别,分析了建设数字城市所需要的条件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学者们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地位得到提升,城市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越来越重要;城市的发展趋势应是城市个性化、城市生活人性化、决策民主化、管理信息化、扩张多元化、产业服务化和城乡一体化。针对跨国公司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政府对城市经营控制力不断减弱的现象,学者们认为在城市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人为本,转变政府职能,与国际接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学者从世界城市化发展中心转移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城市发展,认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转向了东亚地区,这给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近年来,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对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对国内外城市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对构成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上。有学者从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五方面,确立了包括58个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对我国265个地级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排名。有学者应用“城市发展指数”来评价一个城市在“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城市的经济增长、社会资本拥有水平和利用水平、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和各种资本的日益深化等五个方面,并比较了15个城市在城市发展方面的状况。还有学者提出了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弓弦”模型,认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城市竞争力,并把竞争力分解为硬分力和软分力,硬分力侧重于评价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软分力则用来衡量城市的人文环境以及制度创新能力等。也有学者以经济实力、总量实力、市场状况、人才和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政府管理水平等偏重于经济生活方面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城市竞争力。
三、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1)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不完整。应当说,这一问题不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由来已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城市经济学的性质、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至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关于城市经济学的性质,据《经济科学学术观点大全》介绍,有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应用学科;第二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综合学科;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边缘学科;第四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理论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争论也始终在进行中,《经济学新科学概览》作者将许多不同观点归纳为五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就是研究城市经济的科学,城市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应该作为研究的对象;第二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只研究城市本身所特有的一些经济问题;第三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城市发展的生产关系,即研究城市中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领域中彼此所发生的联系;第四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第五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经济及城市经济关系发展的规律。
对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使得城市经济学的范畴体系各不相同。有的以发展、土地、环境、交通、住房、规划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有的以发展、土地、交通、环境、犯罪、文化、贫穷为城市经济学研究范畴;有的以发展、结构、环境、区域、效益、管理作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有的以发展、结构、交通、土地、住宅、环境、财政、管理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凡此种种,对城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分歧,对城市经济学性质、对象、范畴的不同认识,直接导致了城市经济学体系结构的不同,使得城市经济学常给人以“雾里看花”的感觉。
(2)城市经济理论基本观点表述的不规范。城市经济学理论观点表述的不规范直接影响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发展。城市化是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第一范畴,是城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长期以来却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认识。如城镇化概念的提出,自以为是标新立异,殊不知却画蛇添足,造成了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的混乱。又如对大城市化规律的争议。大城市化是所有国家都出现过的、在城市化中前期不可避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大城市人口和数量以更高速度增长的趋势,大城市化不是西方国家所特有的现象,而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再如城市现代化,它所反映的是城市化的质量要求,包括深刻的经济、建设、环境、人文、管理等方面的内涵,集中体现为“城市建设先进化”、“城市经济高效化”、“城市社会文明化”、“城市环境优质化”、“城市管理科学化”。然而,理论界对这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使得实际工作者无所适从,有的城市以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为城市现代化标准;有的城市从GDP指标的角度追求现代化;有的城市认为园林化、生态化就是城市现代化。如此等等,都肢解了城市现代化的科学涵义。
(3)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部分分离。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薄弱性,使得绝大多数行政管理人员在处理城市经济问题时,将宏观、微观经济理论的方法照搬到城市经济领域,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分离。最典型的莫过于城市经营。除根本否定城市经营的观点外,就即使认为城市可经营的人中又有不同的城市经营观:有人将城市视为超企业的经济实体,认为必须“有与管理相结合的经营,包括直接为城市产业发展服务的经营,以及直接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的经营。”还有观点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经营城市者通过创造、提供有价值的‘城市产品’,以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并由此发展城市经济和城市文明。”这些观点无疑都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在城市经济领域的翻版。
2.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
(1)城市化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在有关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中,城市化的道路、模式、动力机制和城市规模选择等问题仍然是争论的焦点,但多数学者越来越倾向于“市场主导型”的“自然观”城市化道路和模式,强调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而城市规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研究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好政府的计划和市场的价格机制两种手段,即实践中两种手段的配合运用与平衡,以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问题的研究明显不足。第二,城市化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如何作好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保护工作、如何减少或避免耕地的破坏、如何减轻环境压力等有关此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利益保护和减少城市化负效用问题的相关研究尚显薄弱。第三,我国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这在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上表现的非常突出,要加快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就必须加快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因此如何利用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契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的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第四,城市区域化是城市化的重要规律,但是,目前对城市区域化规律认识肤浅,对城市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区别和联系把握不甚准确,使我国滞后的城市区域化进程难有改观。在城市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城市间是竞争还是合作,各地理解不一,不少城市间竞争多于合作,地方封锁、条块分割严重,已经形成的经济区域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的争论多集中在政府在城市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范围和方式、城市经营与管理的目标等方面。学者们开始关注城市经营管理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其如何参与到城市经营管理中去等问题。目前研究中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职能转变问题。这涉及到城市经营的性质和方向,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此问题,但政府在城市经营管理中到底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怎样发挥作用,政府职能在城市经营管理中应实现什么样的转变以及转变的步骤等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第二,城市经营管理中的三个效益统一问题。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如何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各种“城市病”开始在我国城市中显现、城市发展中政府与市民矛盾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更加明显。第三,城市经营管理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问题,也就是如何在实现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对传承历史文化的古建筑保护研究还很薄弱。第四,城市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民主化问题。市民和非政府组织如何参与到城市经营与管理中去,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协调与政府的关系等这些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问题的研究还显薄弱。第五,城市经营成果的评价问题。在目前的评价标准中,过多关注经济数据、总量数据,能够全面评价城市经营管理成果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尚显不足。
(3)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的不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评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上,分别创建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内容在内的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成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标准中的相关指标选择和权数的确定随意性很大,缺少相关理论的支持。第二,指标体系中的“主观要素指标”较少,如“城市认同感”、“市民满意度”等极少被关注,而这些指标对城市竞争力往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学科建设发展缺乏应有的社会条件
(1)国家有关部门对城市经济学重要性认识不足。1997年,在国家教委主持的全国学科调整过程中将城市经济学由原来的二级学科降为三级学科,不允许大学开设城市经济学专业课,招收本科生,原有的几所高校的城市经济硕士点、博士点,转为区域经济硕士点、博士点,这无疑使这门需要扶植的新兴学科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与此相反,美国在1968年的高校中就有53个系可以培育和授予城市经济学方面的博士学衔,城市经济学还与区域经济学并列为美国10大类经济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的重视和其地位可见一斑。
(2)城市经济学科教学力量不足,发展缓慢。城市经济学科地位的下降,本科生的停招,硕士点、博士点的消失,使得原来从事城市经济学的教学人才迅速流失。教学人才的缺乏,成为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最大瓶颈。
(3)科研力量和发展经费严重不足。城市经济学科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发展之后,到90年代进入艰难发展阶段。有些地方的城市经济学会、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室相继自动解体,城市经济科研力量匮乏,严重制约其发展。
四、“十一五”期间本学科发展的主要领域及其趋势和方向
1.主要研究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二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应融会多学科理论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域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应创新和发展城市化理论,把城市化研究放到城市化时代的高度上加以认识。应反思城市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以及思想、制度和管理方面的原因。要提高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性,研究城市发展的系统工程和价值工程,将城市经济学研究划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应研究城市化定理或定律,使之既接受实证主义的检验,又接受伪证主义的检验,成为经过科学论证和可以反复验证的结论,指导实际工作者实践的依据。
(2)城市化问题研究。一是城市化的方针政策,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三是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四是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研究、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值。六是城市化与教育、文化发展的关系。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3)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一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四是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产业文化观念;剖析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途径。
(4)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一是尽快建立一套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这需要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二是以城市综合竞争力来评价城市发展状况,对大城市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中小城市,特别是具有发展特色的中小城市则有失偏颇。因此,应建立可以用来评价具有发展特色城市的指标体系,与综合竞争力评价标准一起,构成完整的有关评价城市的指标体系。
(5)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是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复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环境、生态、资源、经济均衡和社会公平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将涉及多学科背景和复杂的方法论,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总体目标的分解和管理工作的依据,将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创新。二是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这涉及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实现的研究,对作为政策工具的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2.加速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建议
(1)呼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我国城市发展的滞后,已经使诸多的社会问题更加突出,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经济学的指导。为此建议:重新恢复城市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地位,允许全国各高等院校设立城市经济、城市管理等本科专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在条件具备的大学和城市,设立城市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将城市经济学的学科重点基地建设纳入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建设规划中,指导该学科在全国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布局。在研究生教学中,进一步明确将城市经济学作为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生的必修课程,成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的必选课程;鼓励出版研究生系列教材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的专著;有教学资源条件的高校成立综合性城市大学、城市学院或城市系;进一步推动现有城市经济学会、城市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加强横向和纵向的协作与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市经济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共同承担城市经济领域的科研课题,举办国际性城市经济学术会议,加强城市经济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和研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