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4 18:0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1

注意: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6、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篇2

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有哪些?学习了政治以后才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共同阅读2021年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请您阅读!

初二政治下学期知识点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1、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

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公平是在 中产生的。以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公平的合作,必然是 的合作。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为社会作出贡献。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公平是相对的,其判定跟选择的标准有关,其实现跟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2、你认为什么是公平?(你是如何理解公平的?)

答: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它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3、为什么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哪些作用?)

答: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合理的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4、社会公平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社会公平主要表现是: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

5、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1)不仅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位社会成员的努力。(2)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6、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我们只能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

7、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应增强维权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采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委曲困惑时,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当我们见到不公平行为时,应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8、为什么合作需要公平?

答:①公平合作,能使合作者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有利于个人的进步与发展。②公平合作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③公平合作能够满足人们的合理期望,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9、中学生应该怎样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答:①在学校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中,积极培养公平合作意识;②要正视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更好地实现。

政治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友好交往礼为先

一、礼貌显魅力

1、礼貌的含义: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2、礼貌的重要性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是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础。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如果对人不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

(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是自尊的需要。是否文明礼貌,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们有了礼貌,就有了与人交往的亲和力。

3、我们对人有礼貌的主要表现

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二、礼仪展风采

1.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礼貌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

2.讲礼仪的意义(或讲礼仪的重要性)

⑴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

⑵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⑶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

3.社交礼仪:包括握手、接电话等。

靠学习、观察和思考养成。

4正确.对待传统礼仪:我们也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繁琐礼仪,而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一、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1.走进正义

(1)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在社会进程中,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

他人正当

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3)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2.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1)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2)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二、自觉维护正义

1.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1)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我们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2)非正义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面对非正义行为,如果选择消极的态度,就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

2.做有正义感的人

(1)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面对非正义行为,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采取行动维护正义。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篇3

【关键词】历史 课堂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创新

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了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1. 利用当前热播剧主题歌和学生感兴趣的歌手导入新课。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时,课前播放电视剧《汉武大帝》主题曲视频,接着呈现本课主要历史人物汉武大帝的历史功绩,用鲜明的字体出示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学生对本课知识点就一目了然了。而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明清时期的经济》一课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歌手周杰伦的《青花瓷》导入新课,学生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跟着哼唱,由瓷器的发展自然地引入明清时期的经济,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 欣赏新闻视频,利用谈话式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从社会热点问题直接切入主题,再把学生视角由现代拉入古代,听新闻、看图片,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架起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桥梁。

3.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原则。必须改变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限制了部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放下架子,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看问题,那样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培养“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采用情境假设法、角色扮演法等方式。如讲《左宗棠》时,我采取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然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左宗棠,你该如何?让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效果良好。当然,还有很多的方式,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就某一个专题分组开展辩论赛、编排和表演历史短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学唱历史歌曲、举办故事会、撰写小论文等,都会让学生感到有趣,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1. 温故知新。课前3分钟让学生安静下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前面学过的内容,然后回答。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都具有概括性,并且对当堂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做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2. 自主学习。导入新课后,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托,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结合导学案读课文文本,在课本上画出重要知识点,然后快速填空,把导学案填空题补充完整,并让学生自主归纳知识点。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归纳了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引起当时商品经济的活跃,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基础。

3. 合作探究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中最忌讳的是只有少数同学参与,小组内其他同学看热闹。这不仅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还浪费时间,扰乱了课堂秩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必须做到几点:(1)选取能引起探究兴趣的材料,材料的选取要有利于调动合作学习的兴趣,要确定合作的适当方法,培养合作精神;(2)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小组成员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让小组成员都动起来,小组成员既互相配合,又在分工合作中承担自己的责任;(3)合作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某一主题,也可以设计为历史故事会、辩论会、专题资料收集等。

4. 当堂检测环节。这个阶段要用10分钟左右,事实上这是师生互动的环节,教师通过提问问题,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经过当堂检测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巩固当天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错。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多媒体技术不仅能直观地体现历史学科丰富生动的特点,而且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历史理论和历史内容。

篇4

【关键词】隐性知识 问题学习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2-0077-03

基于问题学习历史,是国外新兴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是我校正在重点研究的一个教研课题,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问题为核心导入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析和解决问题”;以问题研究成果――“隐性知识”呈现学习效果。近年来,本人积极尝试和运用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为什么要基于问题学习历史,如何基于问题学习历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一、什么是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问题

1.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以书面文字、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即显性知识;另一种是未被表述的知识,或者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即隐性知识。

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收获显性知识,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把学习到的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也就是说,知识在学生间传播,学生接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可将其用到学习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

2.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时,每节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年代等,学生必须通过问题研究掌握的知识是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通常是指历史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而实际上隐藏在显性知识中的知识。根据现代心理学派对知识的分类,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为什么”、“还有什么”、“怎么样”等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如历史经验、启示、策略、思维方法、爱国思想情感等。毋庸置疑,这些都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甚至是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原因

历史教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历史教学要完成三大教学目标: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基于问题中学习历史时,学生一节课要掌握的显性知识,通过预习、阅读、教师指导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而教材中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找一找”、“阅读对比”等隐性知识,只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交流,同样能殊途同归地实现教学目标。所以要倡导以历史问题为抓手,以问题探究为重点,紧紧围绕问题来开展历史学习。

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研究性的学习能力已是教育界之共识。“知识在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荣•扬(Ron Yang)曾形象地比喻说:“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基于问题学习历史时,除了让学生吃到果实,尝到甜头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探寻“果实”是怎样成长的,这样的成长过程对后世有何影响,对今天的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如何基于问题学习历史

1.基于问题学习历史必须挖掘历史学习中的隐性知识

(1)认真研究课本显性知识,这是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首要任务,是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教材文本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在对显性知识准确、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怎么样?”或者“说明了什么?”等,有利于师生吃透大纲,弄清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然后进一步产生学习探究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教师来提,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但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所提出的问题要清晰,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既要融合教学大纲的知识,又符合本节课的学习宗旨,有利于全面落实三大教学目标。

二是所提出的问题应有层次感,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如果一下子就给学生“下马威”,“问”倒学生,不但会浪费时间,也会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消失殆尽。

三是所提问题或者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吊起学生研究问题的“胃口”,所提问题要有悬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找准教材中的关键词,巧设问题,培养阅读和分析能力。如:七年级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第15页写道:“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那么在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通过三个关键词挖掘出潜在的隐性知识有三点:

一是“统治”一词,唐玄宗的统治:①重视吏治;②重用贤才;③发展生产;④戒奢从俭。

二是“全盛”一词说明什么,说明唐玄宗前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唐朝都进入了鼎盛时期。

三是“前期”由此可以扩展学生唐玄宗后期统治的思考和理解,后期他贪图享乐,不理政事,重用奸臣,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

通过分析这些关键词,学生基于问题探究到了其中的隐性知识,“成由节俭败由奢”,从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见到了“庐山真面目”。

(3)研究、阅读历史图表,从中查找藏身其中的隐性知识。新课改后的历史课本,配置了大量的历史图画、表格。这些图表用独特的图表语言表述了丰富的知识,用以展开说明或强化课本文字内容,常常弥补了正文的不足。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发动学生充分研读教材上的插图,从这些图表的内容上深挖隐性知识。

如在讲述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在叙述唐对日本影响时,有两幅货币插图,见图1:一幅是唐朝的《开元通宝》,一幅是日本的《和同开》。

图1

这是两幅性质相同的插图,放在一起本身就是教材的一种比较创意,教学上就可以顺其自然,利用这两幅图充分展开对中日文化影响的比较学习。

如我们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以下问题:①两种钱币的形状相似,说明了什么?②从两种钱币上面的文字,你读到了什么?

在学生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为学生指出以下几点:①从两种货币发现的地域分布之广来看,说明当时中日贸易往来频繁,以至在日本本土通行大量中国货币。②从两种货币形状看,日本受中国圆形方孔钱的影响,也说明日本思想上深受中国天圆地方观念的影响。③从钱币文字看,日本文字深受中国文字影响,日本文字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是在参照汉字的基础之上创制出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④从钱币文字的书写来看,可以说明日本人深爱中国书法艺术,且深受中国书法影响。⑤从钱币的制造来看,开元通宝是采用的范铸法,和同开的外轮与开元通宝相同,铸法一致,说明日本手工铸造业受中国影响。

通过两种货币的比较,以小见大,窥斑见豹,从中可见日本在思想文化、经济政策商贸、手工业等方面深受中国唐朝的影响,当时日本是在全方位向唐朝学习。

这种有益的问题比较方式,着眼于挖掘教材内容的隐性知识,引起学生对教材上一字一句、一图一表的重视,培养了学生敏锐地观察能力,为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激发其历史想象力,拓展其积极地发散性思维。

(4)由此及彼,基于问题将历史知识横向迁移。许多历史知识,在此处是隐性知识,可能在彼处则为显性知识,反之亦然。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解读历史。如科举制度的影响:一是改善了用人制度,二是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促进了唐诗宋词等文学艺术的发展,在初一课本下册第19页中是标准的显性知识。但在第18页“动脑筋”中指出:“明经考试是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考试”,其中隐含了“科举考试内容以儒家学说为主,不利于读书人发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等不利影响”,这就是课本中的隐性知识。

(5)触类旁通,纵向比较,基于问题发掘隐性知识。新教材在编写上打破了传统体例,摒弃了传统历史教材以时间为序编排的体例,使各章节历史知识点跨度较大,因果联系不明显。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厘清线索,通过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相近、相仿的内容进行对比,探索和发掘其中的隐性知识。

例如,在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完《贞观之治》后,联系七年级上册《汉武帝的大一统》我们可以设计问题,请学生比较“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让学生去比较两位皇帝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相同做法,从而得出结论:两位明君都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重用贤才,以身作则,提倡节俭,因此都使国家出现了繁荣局面。学生在基于问题学习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发掘隐性知识,同时对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很好的复习、运用和联系。

(6)加强交流与合作,在互动、探究问题中分享学习乐趣。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因为认知能力有限,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如果单靠个人的力量,往往不能独立完成;或者即便能够完成,对很多问题认识也不够全面,往往需要通过在群体交流、互动启发,在合作中相互碰撞,使大家共享知识,共同提高。学生通过探讨问题,一方面能对以往所学知识点进行回顾、复习,另一方面又对前后知识进行多维度的联系,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通过反复的问题,不断的链接,全面牢固地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达到经久不忘的效果。

因此,教师之间要互助合作,相互探讨,对教材潜在的问题形成统一认识。我们“提倡教师结对子”、“提倡集体备课”、“提倡教学资源共享”、“提倡拜师学艺”、“提倡互带互教”,为教师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做好很好的铺垫。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学生从书本上学习,多思多想,鼓励学生从信息资源交流中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前“带着问题预习”,上课“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后“带着问题复习”,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变得主动、轻松与高效。

2.基于问题学习历史应注意的问题

(1)要避免脱离教材。发掘隐性知识要避免走入误区,避免脱离课本另搞一套。要求学生对课本一要读懂,二要读精,三要读深。要读懂课本中段与段、节与节、章与章、图与文之中一些内在联系,挖掘历史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寻找历史事件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外因与内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等。

(2)要注意合理分组。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进一步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各组的答案,并由小组长在讨论后形成书面材料进行汇报。也可以鼓励学生围绕这个问题上网查找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但可以确保学生人人有事干,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让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困生”也闲不下来,也忙着上网查资料,也敢于在与同学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气氛。

(3)要定位好教师的角色。教师要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伙伴”、“内在情景的引导者”、“想象力的激发者”。要引导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不把教师的讲解当成唯一的、标准的答案,生搬硬套。要引导学生不断发言,主动参与讨论,防止“冷场”的局面出现。另一方面

又要防止学生讲“题外话”,海阔天空胡扯一通,防止课堂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

(4)要鼓励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结果,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地位与作用》,见图2。

四、巩固“问题“成果,促进学以致用。

篇5

一、统筹规划,全盘考虑。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历史学科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力争做到统筹规划,适时调整。

1、统筹规划,灵活调整。历史学科在初三年级要完成两本书的新课学习。按照既往经验是上学期赶新课,下学期专门复习。但去年受制于国家教材修订的政策影响,定版的下册教材迟迟未能面世,而网上流传的各种版本又是五花八门,难以选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备课组经过集体协商后,一致决定九年级上学期,赶在11月中旬先完成上册书新课学习任务。剩余时间,即着手复习中国古代史内容。待到来年新学期开始,新教材正式下发后,再结合我省当年《中考说明》的要求,对九年级下册内容再展开学习。此时新课学习与复习提高一遍过。《中考说明》中不做要求的内容,学生自学,《中考说明》中的次要内容、简单学习,《中考说明》中的重点内容,注意拓展广度,加强深度,重点学习。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成功的,为毕业复习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及早动手,抢占先机。我们在九年级上学期新课学习时,为学生选择配套习题时,就直接选择符合中考要求,难度较深,能力要求较高的中考试题。力争做到一步到位。

二、精讲精练,提高实效。“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历史学科力争在复习中将有限的时间用在重点内容上,精讲精练。

1、研究考题,区分考点。整个初三复习中,历史学科可能是复习任务最艰巨的学科,面对6本书,200多个大小考点,但每周只有四节课,而且随着后期各项考试的展开,课时又减少不少。在讲课过程中,重点讲分值高的必考考点和常考考点,常规讲分值小的必考考点和常考考点,简略讲选考考点。这样既保证了复习的广度深度,也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同时,讲解时主要抓阶段特征,进行纵横对比,中外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相互勾连的知识网络,让学生能提纲挈领的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2、精选作业,限时完成。整个初三学年,我们历史学科只选择了《试题研究》一本复习资料,但力求把它用好用实。在每次布置课后作业时,并非全面撒网,而是根据当日所学内容,精心选择练习题目,学生回家后限时独立完成。

3、习题讲评,注重方法。习题讲解时,将选择题分成不同类型,反复讲解各种类型选择题的具体解法。讲解非选择题时,要求学生先判断该题所考知识点以及具体的考察方式,再针对具体的考察方式给出相应的解题方法,甚至将这些方法总结成顺口溜,如“原因找前影响后,政经思文相结合,影响注意点线面”等等。注重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分析能力。

4、重视卷面,树立典范。历史学科是书写量较大的文科学科之一,学生的卷面呈现对阅卷人的赋分评判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前几次模考试卷讲评时,老师都要向学生展示一张自己手工书写的答题卡,做到字迹工整,层次分明,序号排列,分点结合;后期电脑阅卷后,我们都会精心挑选得分较高、答题规范的学生答题卡,向学生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规范答题的习惯,提高得分率,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三、组内协作,齐心合力。“民齐者强”。在复习计划的制定,复习方案的落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组内几位老师齐心合力,相互协作。

1、合作命题,精益求精。每次月考命题时,一位老师主命,其他老师负责审题,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力争力求命题的质量达到中考的要求,提高考试的效率。

2、题型讲解,各展所长。初三复习,我们认为基本上可以说是放两头抓中间。前面的好学生,不需要教师太过费心,他们会主动跟着老师认真学习。而后面的一些学困生因基础太差,欠账太多,跟不上,老师费力再多也成效不大。真正需要教师费力用心的则是那些有一定潜能的中等生。历史学科由于受限于课时较少、内容较多的客观条件,无法独立开展抓中等学生的专门教学活动。但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统一的补差课时,开展提升中等生解题能力的专题教学。我们在补差教学中,以往年中考真题为素材,精心编制练习资料,并且在习题讲评时,打破常规,一改往年每位老师选择一个题型,并将该题型下的所有题目全部讲完的做法。而是积极创新,要求三位老师每种题型都要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讲解讲评,这样虽然加重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但能让不同老师的学生能够从其他教师那里学到更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书写程序,实现博采众家之长,成就个人风范。学生反馈,反响不错,效果良好。

3、评卷收获,及时共享。在试卷评卷过程中,发现一些普遍性问题及特殊性问题,不同题组的老师之间相互沟通,及时通报。以便其他两位老师能够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注意此类问题,及时提醒学生改正提高。

四、搜集信息,扑捉热点。方向决定对错,方法决定成败。在历史学科的复习中,不仅要埋头拉车,时时还需要注意抬头看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广集信息,认真鉴别。通过参加交流群,以及同学群,中考阅卷群的微信交流,及时获取各方面有关中考历史改革的信息,并对复习计划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当然有时有些信息也是真伪难辨,令人无所适从。我们对其进行认真分析甄别。此后一些学校立即着手让学生把相关笔记,往课本上誊写,但这样做必然要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这个措施在中考进场检查时难以操作,可行性不大。

2、关注现实,紧扣热点。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科的考察与现实热点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在复习中高度重视周年大事,同时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将考点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重点强化。

3、考点预测,最后一搏。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 导入新课 “引”人入胜

常言:凤衣尚待奇针开。课堂导入就犹如乐曲的“引子”和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重要作用。新的课改强调用已掌握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来为课堂教学作铺垫。精心设计教学导入,不仅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来个满堂情绪高涨,还能捕捉到良好的契机为教学效果增光添彩。历史教学中最常见的导入法有直接导入、旧知识复习导入等几种。但这几种方法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既有其优势,又有缺憾。如何寻求较好的渠道导入新课,“引”人入胜?便是这篇文章主旨。

1.从兴趣话题导入

记得在上“汉通西域丝绸之路”一课时,我们国家刚刚正式加入WTO,无论街头巷尾都属最热门的话题。看准了这个机会,我一上课就模仿记者提问:“请问,您最近最关注的新闻热点是什么?”该生大声喊道“WTO,我们来了!”接着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围绕入世和中西文化互融展开了讨论。短暂互动后,我总结:“其实,我们中国人早就参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了。早在西汉的时候我们就开辟了丝绸之路,以美丽的丝绸为纽带,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寻访丝绸之路。”这样,自然的完成导入环节,顺利地“引”学生入胜。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导入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产生新的知识经验。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学生接受历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立体的、有机的、开放的。互联网、图书馆、影视作品、报纸杂志应接不暇,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会通过各种非课堂渠道接触和接受历史。初中的学生在前面学习过程以及课外阅读中也接触了不少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这些都是极好的课程资源。在介绍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我就经常根据课程进度,有意安排学生讲述历史故事、历史见闻作为课堂导入。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科举制度”时,一上课,我就播放了一段黄梅戏《女驸马中状元》选段,结果大家联系到厦门“博状元”习俗和《范进中举》等,教学流畅地进入“科举制度”。

3.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

教到唐朝胡汉交融时,我先向学生展示了件马褂,询问大家是什么时候卷起穿马褂风潮的?穿马褂是我们中国自古就有的习俗嘛?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出这不是养尊处优的人穿的,更适合劳动者些,其中几个同学还做了现场展示,最后大家形成了共识“舶来品”。

这个引入过程让我们认识到,十四五岁的孩子一般都渴望获得认可和欣赏,爱展示自己,所以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让他们来讨论熟知的问题,就算为他们搭建了一个舞台。运用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更有参与的兴趣。同时,为了能在课堂上崭露头角,学生会注意积累劳动生活的知识经验,挖掘这些经验的内涵,从而构建合适自己的的知识体系,还会体验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4.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历史教学,比较难把握的内容就是文化板块,尤其是古代思想成就方面。因为它们离现在的生活和思想形态较远,貌似枯燥一些,学生不感兴趣很难主动去学习。如何将文化这个部分赋予鲜活的生命力,拉近大家的距离?我有过这样的尝试,在教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勃兴(二)”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小环节:假设我们教导处有三位老师,一位像孔子,一位像庄子,一位像韩非子,对于犯错的同学三位老师会如何处置,你更认可哪个老师的处理办法?由于这个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讨论的情绪空前高涨,每个学生都投入到了这种角色扮演的情景当中。在这一过程中,我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三个思想家的主张,并正确引导了学生的言论,给予了他们积极的评价。事实上,这个情景的设计,一方面帮学生通俗理解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另一方面,也帮助同学们发现了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

篇7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习方法;思维能力

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凸显教学效果的学习。随着新课改和高效课堂的逐步深入,每位老师都力求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把一堂课课本内外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既要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又要教给他们学习方式,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从教多年来,我认为要凸显课堂教学效果,除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以外,更主要的在于方法的应用和引导,同时情感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堂课的有效与堂堂课的有效,需要一个磨炼过程。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想求知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顺势引导他们去求知探索,等他们想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课堂教学就变得容易多了。

上好一堂历史课,首先课堂导入要做到“抢耳”“抢眼”“抢心”,要用最快的形式,突出重点,打动学生。例如,在教学“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以东西方探寻人类起源问题的神话故事作为导言,尤其是“女娲造人”,更能增加历史的神秘感,这样的历史课开始就强烈吸引学生,让其欲罢不能。上课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堂课学生注意力分散、疲倦,甚至开小差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要求课程设计有波澜,能不时提出诱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观察中山靖王的金缕玉衣,再向学生介绍汉代玉衣使用的规制,学生自然明白诸侯都已经超越规制、富可敌国了,削弱封国势力势在必行,这样学生探究的兴趣被重新激发起来。课堂结束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学“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后总结引导:“拿破仑不但有文韬、武略,更重要的是他传奇的一生,就是他的死也成为世界未解之迷,等待着我们当中的奇人异士去寻找答案,我们盼望着这一历史学家诞生的这一天的到来。”学习任务完成了,但学生的思维仍在活跃、仍在继续,或许兴趣会永远存在着。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关键。一堂课从导入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从合作探究到知识拓展,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就在于筛选出适合课堂内容的方法教给学生,如时间分段,人物归类,事件找要素,地点找特征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可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总结、归类、提炼有效信息,这样会事半功倍,大有收获。

1.理清线索,整合教材内容

上九年级历史课,可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把容易理解的内容压缩完成,比如,“古老印度的抗争”和“‘解放者’的风采”,大纲要求识记的内容不多,教材编排也很简单,一节课能完成。如,“疯狂的战车”和“正义的胜利”两节内容非常多,而正好又是重点,可以分割成三节课的时间来进行,让学生详细了解二战爆发到胜利的全过程,这样做突破了教材的重难点,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得以充分体现、尽情发挥。

2.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归纳总结,变散为聚,精练识记内容。如甘肃省张掖市2014年中考题“简答人权宣言的内容”,教材用了将近200字来阐述,学生要完全记忆有难度,将内容归纳为三点,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样总结简洁明了,学生容易识记。教师要把识记有难度的内容,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可化难为易。比如八年级下册讲到的成就时,如果总结编排成:“一汽一飞一鞍钢,三条公路通,长江大桥在武汉,克拉玛依出油田。”四句话概括了的全部成就,而且很有诗歌的韵味,学生容易记住。

3.运用图表对比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

图表能提纲挈领地表列事物,既缩减资料的体积,又扩大对资料的记忆量。九年级历史会考,注重学生对比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如百家思想的争鸣、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三大资产阶级革命文献、两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等,在九年级综合复习时就将这些内容归纳为图表,这样对比不但给人带来视觉的美感,引起形象思维活动,更能使所要记的内容清晰、条理分明、有规律可循。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终身受益,它包括:主动学习、及时完成学习任务、预习、认真听课、主动回答问题、多思善问大胆质疑、做笔记、课后复习、及时完成作业、阶段复习等。学生要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和关键,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体系,在大脑中勾画图式。只有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才能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运用起来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总之,一堂高效的历史课,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只有和谐与默契,才能达到情感的共鸣,才能完成知识的内化和习惯思维能力的养成。做到了这点,才能体现历史是“察古知今,鉴往今来”的学问,更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学科。历史老师也会非常自豪、有成就感。

篇8

平山中学   魏 华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  备课—— 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和晋江市的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

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虽然学校初中部无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我仍不断进行教材分析,制作课件,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完美。

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

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篇9

一、备课—— 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和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虽然学校初中部无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我仍不断进行教材分析,制作课件,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最好。

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总结,并打印出来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篇10

历史插画是历史教材中常见的模块,这些插画图片对文字进行了补充和说明。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很少有人能够重视对历史插画的讲解,教师往往只是关注文字部分的讲解,而学生一般也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在书上记着笔记,划着重点。但其实,历史插画存在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讲台上不停的讲课,不停的向学生灌输着知识,而学生就在下面不停的记着笔记,生怕漏下教师口中所谓的考试重点。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1]。首先,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课堂的学习氛围非常压抑并且沉闷,这让学生很容易产生疲惫或者头晕的状态,不利于学习;其次,即便是没有走神的学生来说,这种不停歇的学习方式也会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教师为了赶学习进度,提高教学效率而不停歇的教学方式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学生没有时间去对问题和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只能通过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消化和吸收,远远没有在课堂上的效率高。久而久之学生会因为繁重的课业压力导致对历史学习进一步失去兴趣,也就导致了历史学习成为初中生心目中乏味无聊的代名词。

二、初中历史插图的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主动学习”,才能学习好。如果我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那么将会从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并且可以提高历史学习的成绩。与此同时,养成一个对于知识的渴求欲望以及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可以给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因为毕竟我们不能教学生一辈子,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终究是要独立面对生活。初中历史插图恰恰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初中生对于历史学习的态度,因此我们要探究初中历史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

过去我们在教学中忽略了插图的作用,导致学生对于枯燥的文字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历史的学习。如今我们要改善这一现象,将历史插图与文字结合起来。比如,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有一张图叫乔冠华开怀大笑,我在讲到这一课的前一天,将图片放大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们并布置家庭作业:找出有关头像的相关信息,比如图片中的人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开怀大笑,照片中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这个事件说明什么等等。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小问题,但是却几乎涵盖了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并且这些小问题并不会耗费学生几分钟。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有时候甚至会比一堂课要来的有价值[2]。因为,这是学生自主的去寻求答案的过程,这期间学生会积极的思考以及归纳总结,其实这都是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养成一个习惯,会让学生一看到图片就会想到这些问题,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通过历史插图加深历史知识印象

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对于文字的记忆是最弱的,而图片向我们传达的信息要高出文字很多倍,并且其占用的空间却相对小很多。这就意味着,学生们看到一幅图片之后可以联想到很多东西,然而看到一个字的时候却只会局限于这个字。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对插图的描述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印象。如上文所述,如果我们只通过文字来描述1971年10月,第二十六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我相信如果不进行复习,下次上课会有大部分人忘记这段话。而如果是通过这些文字来描述上述图片,那么会加深学生对插图的印象,而图片总是比文字更容易牢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插图的应用,来增加学生的印象,强化识记。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完全依赖于插图,否者会导致学生对于历史框架的掌握出实现问题,这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历史。

3.通过插图让学生更好的复习备战考试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历史插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是可能会有很多教师仍然觉得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们的教育中仍然十分重视分数和成绩。其实我认为,通过历史插图能够帮助我们学生进行更好的复习。如果有可能,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些插图统一到一起,然后根据插图来复习知识点。学生看到一个图片之后,会联想到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够一一得到答案,那么就可以换到一下张,如果想到了什么问题却没想出答案,就去找出答案将答案写在图片旁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避免浪费时间,对于看到图片就能想到的知识点说明已经完全掌握也就不需要进行反复的识记,这是我们在复习文字内容的时候所不具有的作用。另外,在考试前学生们通常是很紧张很焦虑的,这个时候如果再去看厚厚的笔记资料等只会加重焦虑的情况,而这个时候我们使用插图来复习检验学习成果等都显得容易的多。

4.举办历史插图比赛

我们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举办历史插图比赛来提高校园学习历史的热潮。既给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激励了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兴趣去做一件事情,那么这件事将会变得有意义,变得轻松容易,甚至还可以鞭策自己克服懒惰的心理。比如,我们可以面向整个校园学生来进行报名,还可以以年级为单位单独举行,按照参加报名的人数的多少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初试,一般初试只要笔试就可以,可以设置选择题和判断题,这样可以节约时间[3]。另外,通过初试的学生就可以继续参加比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就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了。比如我们可以在每个环节中学生固定回答题目之外设置抢答环节,通过这些附加题可以很快的拉开分数距离,并且这种竞争形式会带动现场观众的情绪。因为,无论是插图的应用还是竞赛的举办,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生历史成绩,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另外,我们还要注意题目的选择上不宜选择过难的题目,这样会导致观众不能很好的融入比赛氛围当中,对于比赛的关注度降低,甚至会影响对历史的兴趣。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