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9 16:4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配平;单质;分数系数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化学学习的难点,对于尚处于化学启蒙阶段的九年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尽管在教学实践中人们总结了诸如求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化合价升降法、待定系数法等很多方法,但由于其有法而无定法(几乎没有一种方法能配平所有的化学方程式)的特性,在练习中面对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时,同学们还是感到难于驾驭,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观察和反复的数字试验,寄希望于巧合,成功率不高。
九年级化学教材仅介绍一种配平方法――求最小公倍法。此法原理简单、易于理解,但适应性差――仅适用于待配平元素在反应物和生成物里只存在于一种物质中的化学方程式配平(例如KClO3―KCl+O2中的O元素,在反应物中只存在于KClO3,在生成物中只存在于O2里),若待配平元素同时存在于多种物质中,求最小公倍法就显得捉襟见肘,难于应对(例如H2O2―H2O+O2,在生成物中O元素分别存在于H2O和O2里)。配平时不同元素循环地相互干扰,难于兼顾。
以Fe2O3+CO―Fe+CO2的配平为例,按配平常规,把原子数目较多的O元素作为配平起点:反应前后,O元素的原子数目分别是4和2,故在CO2前配2可使O元素平衡,即:Fe2O3+CO―Fe+2CO2;但很显然地,O元素的平衡却又导致了C元素的失衡,且重新配平C元素又会引起O元素的失衡――配平的“摇晃”现象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人在实践中也并不鲜见。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我们总结归纳了命名为“分数系数法”的配平方法。该法在配平有单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时由于方法简单、步骤明晰、一配一毕互不干扰,能有效地克服“顾此失彼”的“摇晃”现象,优势明显,深受学生喜爱,下面结合C2H2+O2―CO2+H2O实例(本文涉及的化学反应均略去反应条件)作简要
介绍。
一、配平方法
(一)适应类型:有单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本例中O2为单质,适用该法(若单质有多种,可恰当选择其中一种)。
(二)步骤固定:
步骤1:先配平非单质元素,在配平时遵循“一配一毕、互不干扰”原则。
本例中,C、H为非单质元素,先行配平。结果为:
C2H2+O2―2CO2+H2O
步骤2:在单质前一次性配平单质元素(可以配分数,故名)。
步骤3:去分母(如果步骤1、2配分数系数):
分析:本例中,各项系数都乘以“2”,可将分母系数化为整数。即:2C2H2+5O24CO2+2H2O
配平完毕。
二、原理小结
分数系数法有别于其他方法的三个重要特点是:一是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引入了先行数学意义上的平衡再行化学意义上的平衡思想,引入了分数系数的配平思路;二是按先非单质元素后单质元素的固定配平顺序;三是无论是单质元素还是非单质元素,都要求遵循“一配一毕,互不干扰”原则,从根源上避免了其他方法出现的顾此失彼的现象,“摇晃”得到遏制,这正是分数系数法的核心与精髓所在。
补例:配平Fe2O3+CO―Fe+CO2
篇2
通过对学生的这些不该出现的“低级错误”进行认真分析发现:是我们老师自己在教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时所造成的弊端。因为我们教师都是严格按照教材所总结的书写步骤“按部就班”地“死教”。如:我校所用的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第五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是以红磷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例)总结为: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式子两边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4、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例如:
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注“”号。例如:
经过认真分析发现:学生通过“紧张而艰难”的第2步--“配平“后,思想和精力就放松下来了,所以在第3步时“标明反应条件,把短线改为等号”时,不是忘记条件就是忘记改等号。因为学生把“很难”的“配平”完成后就像完成了“攻坚战”,精力和思维肯定都会松懈和麻痹大意,从而就会使紧接的两个“简单”环节(步骤)不是忘记这就会忘记那。
为此,我认为把书写步骤的前1、2、3步,整合为以下两步更为妥当,也更科学、更合理。
第一步,根据反应事实,先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及画一条短线,并在短线上写出发生反应的条件,再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第二步,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反应前后(左、右两边)各元素原子的数目相等,再把短线改为等号。
后经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整合改进后,学生很少再出现忘记反应条件或不改写等号的低级错误了。同时我也认为整合为这样的两步更科学、更合理,其理由是:
1、第一步就按序把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依次写出,符合我们正常的书写顺序和书写习惯,符合我们的语言表达逻辑,也使写法与读法相一致。即:红磷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五氧化二磷。
2、把反应“条件”在第一步就写出,更符合客观事实。针对“需要条件”才发生的反应,说明由反应物到生成物是需要该条件的,只有在满足该条件的情况下才有该反应发生和生成物的出现。
3、第一步也就能完整的表达出了化学反应的“质变”含义。即完全表达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4、第二步配平后,即反应前后的各种原子数目相等了就应马上把短线改为等号。而不应该再去“标明反应条件”,然后又“把短线改成等号”,使我们的书写、语言、思维逻辑发生错乱。也正因为由于人的思维是配平后就打等号,所以就会造成不少学生在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先把短线改成等号后,就忘掉“标明反应条件”,使书写出现错误。
5、这样的书写步骤与“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步调更一致,形成“两个原则”与“两个步骤”的高度统一,学生更易接受和掌握,也更科学合理。
第一步就正确的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及反应所需的客观条件,就把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一要“遵守的客观事实的原则”完全表达了出来;第二步,配平:就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为此,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简单概括为“一写、二配、三注”(讲解步骤时,以水电解或制取氧气的反应为例比红磷燃烧的反应为例要更好,因这几个反应不仅重要、且前面都学过、并都要标注气体符号“”)。下面以电解水的反应为例:
写:根据反应事实,先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及画一条短线,并在短线上写出发生反应的条件,再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配:配平 -- 在各物质的化学式前配上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并把短线改成等号。
注:在特殊状态的生成物化学式右边注上标记。即:
篇3
当前教育,为了提高分数,应对检查任务,布置大量作业,导致很多学生被动地做作业,做作业的积极性不高,严重降低了作业的有效性。
另外,当前很多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拿到一套题目后没有进行筛选就印发给学生,追求所谓的全面性练习,造成了大量
训练的
重复,而且没能突出知识主干,造成学生在重点知识上没有获得突破,与教育目标和中考相适应的基本技能也未得到提高,既浪费了时间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不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
那么,什么样的练习才是有效的练习?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经验,总结出有效练习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练习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目的,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呼应。
2.练习必须有意义、有价值并且有趣。
3.练习必须难易适度。
4.练习必须有变化性和多样性。
5.练习量必须适当,保证学生能够完成。
6.练习必须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有效练习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练习可出现在课堂的导入环节
一节课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对于化学科而言,练习导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导入方式。导入的练习要求能承上启下,真正起到“导”的作用。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的内容时,可设计如下的导入练习:
(1)请写出下列元素符号,看谁写得又快又规范。
氧、氮、硫、磷、铁、钾、锰。
(2)请写出你所学过的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这两个小练习的设计对学生理解“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有一定的帮助。
又如,学到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可设计如下练习:
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电解水:
。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这样的练习既复习了上一课题“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又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做铺垫,一举两得。
总之,课堂导入的练习以“少而精”为特点,不宜太难。另外,设计练习导入还能起到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引回课堂的作用。
二、有效练习可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的讲练结合环节
化学作为理科,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在各学科优质课比赛的点评中多次提到“课堂的高效性”,那么如何在40分钟的时间内既兼顾新课的讲授又保证课堂练习的完成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而且所设计的练习难度不能太大,且要针对所授课的内容。如在学习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时,会涉及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这时可设计如下课堂练习:
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发现上节课做实验时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盖瓶盖了,于是推断该溶液已经变质了,他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二:该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三:该溶液全部变质。
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方案,分别验证以上猜想,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和现象,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三、有效练习可出现在课后作业中
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永远都是教材中的练习,没有根据自己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n后作业主要用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时还要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如在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时,可设计如下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各物质的溶解性。
氯化钠氯化钡氯化铁氯化银
硫酸锌硫酸钡硫酸镁硫酸铁
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
2.判断下列各组物质是否能发生反应,若能,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1)澄清石灰水和稀硫酸;
(2)铜和氯化银;
(3)生石灰和稀盐酸;
(4)氧化铜和氢氧化钠溶液;
(5)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
(6)石灰水和氯化钡溶液;
(7)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钡。
第(2)题的设计,既强调了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要求,又顺便复习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四、有效练习可出现在单元复习中
篇4
一、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是迈入化学之门的前提
由于化学对于我们每个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熟悉而又陌生的学科,说它熟悉是因为书本上的内容貌似在科学中都出现过;而说它陌生又是因为它的学习要求与科学学科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在每听一节课(新内容)之前最好先进行课前预习,做到有目的的去听课。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通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这样带着疑问去学,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课堂上,在认真听讲的同时,做到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并勇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听课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获得锻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将本节课的知识很好的消化。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如实准确地记录、积极主动地思考,要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探索。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相互配合、仔细倾听、认真反思、主动交流。
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点杂乱而零碎,老师在讲课时,都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的。因此同学们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要做好课堂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课后进行复习,掌握重点,又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课时“走神”。在记课堂笔记时,必须讲究方法,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与课本内容相同的部分可在课本上标出,课后整理笔记时可补全。要经常不间断的进行复习,循序渐进,每天认真阅读课堂笔记,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达到对课本内容融会贯通。每章节讲完后还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样就可在整理总结的过程中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掌握。
二、掌握好化学用语知识,是打开化学之门的钥匙
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等。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要进行分散记忆,二要不间断地进行强化练习。如元素符号的记忆可在一开始学习化学时,每天规定自己记两到三个元素符号,当掌握到一定数量时,再进行归纳分类,如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进行分类,强化记忆。这样就可以分散了在学到元素符号时记忆的难度,同时,在记忆过程中不断的加以练习。而对于化学式、分子、原子以及元素化合价等等,在记忆的过程中辅之以一定量的训练,以及时反馈自己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弥补和矫正。而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应该说是贯穿于初中化学学习的始终。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后续学习的很多内容。因此,它是我们初中化学式容易形成分化点的一个关键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要求自己细心、认真的书写好化学方程式。注意书写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是否遵循客观规律、是否配平、有无气体或沉淀符号等等细节性问题。应该说掌握好了化学用语这部分内容,离入门已经不远了。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记忆。那么具体怎样去记忆呢?
①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理、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例如:a.对偶知识对比记:如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b.物质性质网络记:如对含碳元素的相关物质可构建知识网络系统记忆;c.类似知识归类记:如H2与CO的性质,H2与CO2的制备装置等;d.化学用语分散记:如元素、原子、化合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等按知识阶梯分散到各章节记忆等。 ②在看书做题过程中积累知识,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花费时间少,记忆效果好。
三、细心观察、勤于动手,是跨入化学之门的助手
“观察是一切实践和理论的基础”。对于初学化学的同学而言,首先要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最初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老师的要求,将你看到的化学现象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叙述出来,以后再慢慢地要总结观察实验的思维规律。如:观察过木炭、硫粉、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后,你就会总结出这样的规律――观察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即:①火焰――光 ②放热――热 ⑧产生什么物质――新物质。其次,要学会用化学的眼光去关注社会,透视热点,捕捉生活中的化学,这样我们才会发现化学有用,从而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动力。如:学过“分子”、“原子”的概念后,我们就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去解释“湿衣服晾干”、“酒香不怕巷子深”等问题;我们还会清楚“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也会变黑的原因”等。所以,学会观察,是学好化学的一个最基本的习惯。
篇5
关键词:九年级 化学复习方法
九年级化学复习的突出特点就是时间紧、内容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了原来的新鲜感.因为处在总复习的阶段,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会出现不平衡的学习水平以及心理素质变差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总复习难度的增加.
九年级化学复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整理、归纳、总结和记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这是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不仅应对以前的知识加以巩固,还要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在对知识熟练程度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用所学的知识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所以,这个阶段的复习并不是机械的、简单的对所学知识进行重复,也不是简单的重现以前所进行的教学活动.
一、应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
九年级的化学知识有其完整的体系,每一个体系都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既有纵向的联系又有横向的沟通.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原本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行划分,使其成为许多微小的部分,然后用分阶段教学方式.这样做,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显得杂乱堆积,不利于形成知识结构的完整体系.因此,在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化学知识结构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重新组织.
在安排化学复习时,教师应进行以单元为基础的小模块复习,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化学知识的小体系.然后根据基本理论或基本规律进行大模块复习.在化学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促使学生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实现思维角度的转变,研究新方法,转化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使其实现由片面到全面、由简单到复杂的彻底转变.在归纳知识时,学生可以根据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则,依据知识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对知识脉络进行理清,实现系统化的知识归类,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同时,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刻了解.
二、找出其中的主要规律
九年级化学复习应紧紧依靠教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教材常规内容的重复.当前化学教材依据先宏观后微观、先现象后本质的主要结构形式进行编写,教师应加大对实验探究方法研究的投入力度,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虽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了知识系统性,但却能够迎合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化学复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化学复习过程中,还应找准知识点,重视归纳和总结知识,在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上加大投入,认真盘点所学过的内容,梳理所学的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归纳,从而方便学生进行记忆.我们可以对知识中存在的主线进行发掘,如从化学式、现象、化学方程式、概念以及实验的角度来对知识进行串接,在此基础上组织复习.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提高化学复习的效率,达到化学复习的目的.
三、关注社会,密切联系实际
九年级化学复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和研究,这也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在命题原则中明确表示要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这种试题一般是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或者生活的实际.因为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很好的反映,所以在中考化学试题中出现得越来越多.学生要想做好这类题目,关键就是要结合实验的目的,以及所学的知识来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设计实验方案时应对实验的原理、方便性、操作简单性、安全性、环保性因素加以考虑.在九年级化学复习过程中,我们时刻坚持探究的方法,紧紧盯住探究的目标,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积极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学生
的应试能力
首先,在审题方面加强训练.准确解题的前提就是准确的审题,如果没有在审题上付出努力,就不能又快又准地对题目进行解答.通过一定的审题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推理、判断、分析、联想能力.尤其是一些需要进行分步解决的题目,只有依次作答,才能取得好成绩.
篇6
关键词:燃烧;实验
作者简介:曹明华(1979-),男,江苏海安人,本科,中学一级,方向为主要研究初中化学教学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一个实验,教材实验装置中选择的可燃物是红磷.实验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水沿导管压入集气瓶内,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气体体积.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2)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反应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实验结论:(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2)空气中还有4/5体积的气体,不可燃也不助燃且不溶于水.
实验误差分析:(1)实验后若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实验后若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有:弹簧夹没有夹紧、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过慢.
实验成功的关键:红磷足量;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时要注意待集气瓶冷s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等.可燃物红磷的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是:(1)可燃物能够在空气中燃烧;(2)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时只消耗氧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3)可燃物燃烧时只生成固体(若生成物是气体,可将水换成易吸收该气体的溶液).
实验优缺点分析:实验化教材中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直观,但实验开始时在空气中点燃燃烧匙内红磷会对空气造成污染.针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改进方案的基本思路包括两个方面:
方案一:着火点方式的改进
如将红磷换成白磷,通过光、热使其在密闭的环境中燃烧,既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又保证实验的成功,如图1.
方案二:反应物的改进
如反应物可以用铜代替,因为铜在密闭装置中,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气体体积的减少量即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2.
近两年有关这部分的中考命题内容及考查角度则是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为基础,考查药品的选择、实验现象与结论、误差分析等知识.
二、相关中考题型链接
例1(1)用图3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图中a、b两种物质可分别选用(选序号).
A.铁丝、水B.红磷、水
C.木炭、NaOH溶液D.硫粉、水
(2)图乙是对图甲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改进(图甲中a所对应的药品均用酒精灯点燃),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选序号).
A.节约能源B.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C.测定结果更加准确D.操作简便、安全
解析(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原理是:通过可燃物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倒流进入瓶内,通过进入的水的体积间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所以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氧气是否完全耗尽是实验成败的关键.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项A错误;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故选项B正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选项C正确;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不能被水完全吸收,故选项D错误;(2)图甲必须将药品点燃后才能伸入集气瓶内,而图乙中的白磷着火点较低,用激光笔就可以点燃,从而节约了能源,且装置始终保持密封,操作简便,没有污染,测定结果更加准确.
【答案】(1)B C(2)A B C D
例2实验回顾:图4甲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集气瓶内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原理:通过红磷燃烧耗尽氧气,使集气瓶内外产生压强差,在此压强差的作用下,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的体积.
【提出问题】兴趣小组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氧气含量常常小于1/5,查阅资料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于7%时,红磷就不能继续燃烧,提出用怎样的实验方法可以使测定结果与理论值误差相对较小?
【实验探究】Ⅰ.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4乙,浸有饱和食盐水的纸袋内装有活性炭粉(会加快铁的生锈)和足量的铁粉.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1
表1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烧杯中水
的体积烧杯中剩余
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
物)和导管的容积体积/mL80.054.5126.0【交流表达】(1)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实验改进后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2)对照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通过改进后测定结果更准确的原因是(选序号).
A.装置密闭性更好B.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C.铁的缓慢氧化使集气瓶内氧气充分耗尽
D.测量时考虑到导管容积和扣除内容物
解析【实验回顾】(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2P2O5.(2)通过红磷燃烧耗尽氧气,使集气瓶内外产生压强差,在此压强差的作用下,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其中水的体积约等于瓶中氧气的体积,可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交流表达】(1)由表1数据可知,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是: 80mL54.5mL=25.5mL, 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5mL126mL×100%≈1202%.(2)对照两套实验装置,通过改进后测定结果更准确的原因是:装置密闭性更好、铁的缓慢氧化使集气瓶内氧气充分耗尽、测量时考虑到导管容积和扣除内容物,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答案【实验回顾】4P+5O2点燃2P2O5
【交流表达】(1)20.2%(2)A C D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07
一、设计理念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着手,依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要求,构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学生身心发展为起点,从生活实际出发,制订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自信心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及策略。从化学课程的特点出发,在实验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提出教学内容,制订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将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生产紧密结合,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充实教学内容,坚持“STS”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就本节课内容明确要求:能说明、会表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和金属与酸的反应,并会判断置换反应,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2.教材分析
《金俚幕学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在通过课题1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概念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金属的化学性质:回顾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重点介绍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以及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3.学生分析
知识水平分析:学生已有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的基础,了解常见酸的概念,已掌握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有利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总结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认知水平分析:本课题安排在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课题,学生处于对化学知识的初步探索阶段,虽已有上册知识打下的基础,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系统化,教师应在教授学生知识点的基础上,偏重于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回顾已学的知识,充分回忆和掌握铁、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利用置换反应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联系相关的生产生活实际,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能进行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掌握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及其反应原理;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了解常见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3)学习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并获取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3)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唯物主义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
1.导课
[教师]展示漫画故事:《真金与黄铜》。
[学生]听漫画故事,产生疑问:为什么黄铜害怕遇见盐酸?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出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2.复习
[教师]投影A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提示学生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且进行指导纠正。同时引导学生根据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与反应难易程度,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实验,比较出镁、铁、铜的活动强弱:镁比铁强,镁比铜强。并完成表格(参见表1),回忆、记录、巩固知识点。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相关知识,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初步掌握判断金属活动性差异的方法,并引出新课程的学习内容。
3.活动与探究
[教师]投影B组: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
[教师]演示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并要求学生完成表格(参见表2)。
[学生]观察到镁、锌、铁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且反应剧烈程度不同,但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同时完成表格的填写。
[教师]根据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让学生试猜想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
[教师]投影C组: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并要求学生完成与B组实验相同的表格。
[教师]提示学生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巡视、指导实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小组实验,完成表格。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描述实验现象及结论,书写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自主探究,在操作与思考的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
[教师与学生]欣赏课本图8-12: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学生]观察图片,探究出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镁>锌>铁>铜,思考、讨论得出结论:金属可分成能与酸发生反应和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两类。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相关结论。
篇8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外活动;释疑解难;学习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也称“求知欲”。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认真做好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比较强,对于变化多端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十分感兴趣。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探究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二氧化碳、酸碱盐性质时,探究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氯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奠定了基础,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更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应该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还应该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细心观察,认真记录,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并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从实验现象总结出所探究的知识,规范的书写实验报告。
另外还引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取烟”、“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自家责任田土壤、日常所用水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纤维、面纤维、锦纶、涤纶等。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九年级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我主要开展了“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故事会”、“猜谜语”等等,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脱发元素”、“女儿国之谜”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门捷列夫”、“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再如“化学游戏晚会”,可以把所学过的化学知识编成各种节目:如相声、快板、小品、魔术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一步巩固书本知识。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化学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分门别类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举行化学竞赛,这也是加深巩固知识的好方法。
篇9
关键词学习难点;教学策略;教师情感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3.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化学在学科知识方面的要求有所下降,中考分值也由120分变为现行的100分,但学生反映学起来并不容易。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化学学习的重难点,是至关重要的。
现行教材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下册)》,总共12个单元。根据朱少祥老师[1]做的初中化学学习难点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上册中的第四单元,下册中的第九、十、十一单元的难点认同比例是最高的。从学生角度看,第四单元和第十单元分别是上册和下册的2个难度高峰,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2道“坎”,是导致学生成绩分化的2道“分水岭”。这四个学习难度较大的单元分别是:物质构成的奥秘、溶液、常见的酸和碱及盐化肥。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突破这些难点,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课时少、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让学生凭着学习兴趣主动突破学习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化学事物特殊的认知倾向,是学生力求认识化学事物、学习化学知识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性活动[2]。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此时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最浓厚的,但随着课程难度的逐渐加深,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原子分子等微观概念时,常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难点,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要及时借鉴金玉奎老师[3]的做法,注重化学史的教育,尽可能地结合课本知识,介绍我国古代某些化学工艺如造纸、制火药、烧瓷器,介绍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将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侯氏制碱等科学家的奋发学习和对科学的不屈不挠的探索的事迹改编为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二、通过分散难点内容、总结内在规律、形成知识结构,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化学知识,从而突破学习难点。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讲解元素符号,一下就出现了27种,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可以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可以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学习内容归纳成12个主题,分别是(1)仪器和操作规范;(2)元素符号和化学式;(3)化学方程式;(4)物质的结构;(5)物质的分类;(6)碳及其氧化物;(7)金属及活动顺序;(8)溶液和溶解度;(9)酸碱盐的性质;(10)各类物质的反应关系;(11)气体的制取;(12)化学计算。这12个主题中,相对容易的为(1)(2)(3)(5)(6)(7)(11),相对有难度的为(4)(8)(9)(10)(12)和上述分析的单元难点基本是一致的。对(2)(3)涉及的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容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适当的点拨、启发和疏通。在讲解(11)气体的制取时,可以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在学习(9)中“酸的化学性质”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手为模型,将左手掌比做是酸,大拇指为酸碱指示剂,食指为活泼金属,中指为金属氧化物,大拇指触到手心就会“变色”,食指触到手掌心就会“冒气”,通过这样的“物化”加强酸的通性的记忆,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可将右手掌比做是碱,做类似的模型,并于左手掌进行类比;在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性质”后,可将新增的知识点补充到无名指和小指上,这样伸出你的双手就可以了解酸碱盐的相关知识,一目了然,新奇好玩,又准确地认识和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对(12)化学计算,似乎是学生最头疼的问题,不管会不会,一看是计算题,头皮就发麻,逃避思想就产生了,随之无从下手,最终不分析题目,胡子眉毛一把抓,乱做一气。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分析意识进行培养;对于平时题目中见到的单一物质,要求写出化学式并分析其组成与结构,对于题目中见到的化学反应,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各物质之间的关系,对于不纯的物质,则应分析其内部的组成关系,主要物质和杂质是什么,长期以往,自然地就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了。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首先从心理上不那么害怕计算了,头脑清楚了,感觉也就清晰了,所谓的难点也就不难了。
最后要强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爱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力量,必须把热爱学生的情感,期待的信念,积极的评价,准确地传递给他们,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并将此转化为能够克服困难好好学习的动力。实践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少祥化学教育2011,(10);19-21
篇10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是科学浙教版新教材九年级上第二单元内容,本章内容规律性强,与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因此传统的教学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将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将会被抹灭,教学效果也会达不到。本节课是我校全员赛课中本组科学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磨课后形成的课堂设计,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点拨、引导、辅助的作用,设计三个活动,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巩固了物质转化规律的知识,增强了环保观念和科学素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案例描述:
下面我对本节课的课堂设计中的第二个活动环节进行呈现:
教师:拿出一条小袋,并且告诉学生这是旺旺雪饼包装袋里拿出来的,上面写着“CaO干燥剂”。
师:看到“CaO干燥剂”这几个字,你们有没有想到什么问题?
生7:小纸袋中的物质还能做干燥剂吗?
生8:CaO变质了之后是什么物质?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活动单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四人一小组,5分钟后,汇报结果。
■
学生活动时,教师巡回观看,有疑问的给予指导。
5分钟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分别展示2个小组的活动结果并和学生一起分析他们的设计。
第三小组的:
■
第四小组的:
■
多媒体展示:1.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固体,一定是碳酸盐吗?学生讨论:可能是碳酸盐,可能是活泼的金属
2.如何证明某种物质是碳酸盐?
生9:往固体物质中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碳酸盐。
教师演示实验:如图所示,口被细线扎紧的气球中有白色粉末状固体,锥形瓶中有一些稀盐酸。
■
步骤:1. 将导管口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2.使气球中的白色粉末状固体进入锥型瓶中。
生10:观察:锥形瓶内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该白色粉末状固体是碳酸盐。
板书:证明某固体是否属于碳酸盐,可以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来鉴别。
3. 如何证明某种物质是铵盐?
生1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的NaOH溶液,再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色,则为铵盐。
写出A、B、C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这一节的复习课,让我领悟了学生的智慧和激情,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科学的无穷魅力。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一、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中心”
新课程的推进,给科学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大家逐渐意识到了学生的学为中心,逐步把科学课堂还给学生,像复习课,也能做到这一点。学生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自主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到交流得出结论等,其出色的表现为教师所赞叹。由此可见,学生不但具有较高的探究热情,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当然一味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忽略了老师的指导,课堂教学将会疏于形式,忽于质量,教学质量就会不高,学生的收获也就有限了。因此教师的指导该像一根导火线,贯穿于课堂之中,给予必须的指导与帮助,学生的学将会事半功倍。
二、体现了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开放性
一堂成功的课,教师应该对教学资源开放,而且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学习更集中、更有效,比如:物质的鉴别和实验设计的有机结合,物质转化与环境保护有机整合,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复习,使复习所需时间少、效果好。
三、重视学生参与的过程
在整个上课过程中,几乎人人参与,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演示实验、点评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书写化学方程式,在多种多样的形式中,他们至少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提高了一些技能并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必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
四、重视能力的培养
- 上一篇:维修月度总结
- 下一篇:初三化学实验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