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学习方法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4 07:5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二化学学习方法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二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篇1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结构;横纵向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8

0.引言

所谓的衔接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教学方法上的衔接、教学理念上的衔接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衔接。随着国家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整个教育模式已不再单纯局限于"教师一言堂,学生不停做笔记",而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接下来,本文就分条阐述怎样"吃透教材"以及高中化学要怎样注重并切实做好做好这"三个衔接"。并且整个高中无论是其它课程还是化学课,课时数量都处在攀升状,从高一到高三,每天的课时量从两节上升到四节。并且,高中三个年级课程内容和难度都不同、那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有个透彻的审视并且做出一个合理的、宏观上的规划。

1.吃透教材

1.1.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首先,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张弛有度,注重节奏,不可赶速度,急于求成,必须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因为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教材中的内容也会越来越难,越来越发散性思维,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越发高的要求。例如,当学生刚刚从高一升入高二时,教师不应急于讲授新的内容。所谓温故而知新,故而,教师因该将高一的重点内容先挑出来为学生概要复述一遍,如有需要,还可将典型又实用的例题拿出来再讲一遍。除此之外,当老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应以关联的眼光看问题。即当发现如今所学的内容是以高一某个知识点为基础,是高一知识的深化,或是以高一某个知识点为重要依据时,应反复提醒学生,并顺带"温故"。这样才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和胸有成竹,让学生有一个适应期和缓冲期。

1.2.结合现实,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发自内心喜欢一门学科,哪怕再难,学生都会知迎难而上。要让学生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学这门学科是有用的,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并能助力其将来发展的。故而,例如当学生从高一升到高二之初,教师应该先将那些带有一定趣味性,能够应用到生活中的知识点"透露"给学生,让其首先对新学期的学习抱着十分期待,乐于思索和探究的积极心态,这样才能让其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2."三个衔接"

2.1.教师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高中化学由易到难,通常在高一阶段,教师在授课时都容易把侧重点放在知识的灌输上,就是先将知识嚼碎再喂给学生[1]。教师的思路往往被应试二字占据,从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主观能动性,甚至会直接忽视选学的内容。然而,到了高二,学习难度提升,主观部分增多,再加之高二高三,无论是学生或是老师的劳动强度都很大,老师再也无法面面俱到,那么,就必须及时做到教学方法上的更新--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和整合知识的能力,使其学会自我温习、预习,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探索和提问。教师首先应该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在上课时,当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时,应鼓励学生在保持课堂气氛活跃而不混乱的前提下,分成小组讨论,这样才能博取众长,有利于集思广益。除此之外,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建立并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建立一个"强带弱"的学习氛围,事半功倍。

2.2.教学理念上的衔接

"因材施教"的理念从被提出到如今,屡屡收获成效,这主要归功于这个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体性。每个学生对化学的天赋、兴趣都不同,加之化学这门课起始于初三,那么毋庸置疑,当学生从高一升到高二,或从高二升到高三,优劣已经很明显。故而,教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到不同学生不同的薄弱之处,从而各个击破。并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提供基础,并可提倡分层次和阶梯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其目标明确地不断突破难点[2]。

2.3.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高一的化学对于整个高中的化学学习内容而言,相对简单,基础性比较强,故而依赖老师还可以"勉强过得去"然而,试想,当学生已经"升级",学习难度已经提高,如果依然依赖老师,不懂得"自渔",那么当然会不合时宜地觉得越发吃力,故而,学生一定要自行更新学习方法,自行思考,自我总结知识点,并规划、整理。遇到困难时不可丧失信心。并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生切勿作温水中的青蛙,而是应该有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3]。这样才能不陷入化学的"断层"。

3.怎样在课时递增的情况下合理教学

在高一及高二上学期,每周有两节化学课,到高二下学期开始,变成三节课,到高三变成四节课。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调配呢?由于高一和高二上学期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主要以讲授基本知识为主加以适当的练习,练习的难度不宜过大,需要典型性强,无需过于发散。到高二下学期,课时比较充裕,教师可适当给予学生"自由",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多让其进行小组讨论、自己动手做实验,加入一些"拔高题"等。而高三是学习任务最重,压力最大的时候,是课时最多,最紧张的"冲刺期"。应以练习为主,因为只有多练习才能折射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老师才能有目标性地为其查缺补漏,对应该掌握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

4.结束语

本文着眼宏观,分别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学习方法等四个方面做了相对简要的分析探讨,阐述高中师生应如何应对"化学断层"。除此之外还站在课程内容安排的宏观角度上,简要阐述高中不同年级、不同数量的化学课"应该怎样去上"。故而本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理论意义,望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学子们稍作启示,以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田晓梅,陈经涛,周青.化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培养[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4):89-90

篇2

下面我就进入高三如何复习化学的方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学习好、复习好化学要抓住三点: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重视高一高二化学的基础知识是提高能力的保证。同时学好、应用好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原子结构示意核外电子排布式、排布图等基本概念及基本性质。在做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纳题型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点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

在一轮二轮高三化学的复习中还需多思考:比如,学生都知道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乙醇钠和放出氢气,可有几个学生想过:这能不能叫置换反应?为什么用无水乙醇不用酒精?反应后生成乙醇钠,它有什么性质(实际上不用酒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乙醇钠引起的)?乙醇和钠的反应类似酸、水与钠的反应,通过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参加竞赛的学生应该去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乙醇电离,是广义的酸)

高三化学的复习有一种说法就是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因为化学知识点要记要背的东西很多很多,而且化学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高三化学的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阅读与动手、动笔结合。同时在高三化学的复习中,经过错题重做积极思考提出存在于化学事物内部或化学事物之间的矛盾,即化学问题,由自己来加以研究和解决去总结规律,当在自己解决不了时请求别人帮助解决,老师、同学、上网解惑也是高三化学复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提高高三化学的复习效率的一种基本方法。

在高三化学复习的同时重视每一次化学考试,高三化学考试尤其是理综化学对考生来说是高考前最重要的演练,考试的题目难易度、考查的内容范围、考试的题型安排等都跟高考非常的相似。对于高三化学的复习冲刺,越到最后越要淡定,要注意坚持。

篇3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笔者想就此问题从中学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方式、途径、和注意问题四个方面做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1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

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学习经验,对学生数学学习提出的基本原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准则,就目前数学教研情况和学生学习经验来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条原则。

1.1主体性原则。 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的教育。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正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现代人。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其着眼点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1.2主动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不可能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技能,使学生最有效的学习,从被动接受客体,转化为主动学习的主体。

1.3针对性原则。 就是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原则。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一般来说,初中生知识面较窄,思维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持久,学习技能不很熟练,因此,对初中生的指导要具体、生动、形象,多举典型事例,侧重于具体学习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生则不同,知识面较广,理解力较强,因此,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开设学法课。

2数学学法指导的方式、途径

2.1有机渗透,寓学法于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学法指导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法指导经常化、具体化,出效益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学法指导必定应走渗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支离破碎、杂乱无章、随意组合的复合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此目的,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为中心的课堂结构,设计以“导”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按此结构,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有机地渗透学法指导:(1)备课要明学情,备学法,即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2)预习设计要指点方法,做好“导学文章”,即以纲导法、以问导读、以疑导思、以趣导情。(3)教法的选择应有利于指导学法,为学生良好学法的形成提供借鉴和规范。(4)教师讲解过程要示范学法和点拨学法。(5)新教学过程要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6)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迁移学会,使之“受用终身”。

2.2数学学习方法内化的指导

2.2.1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召开数学学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等等。

2.2.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1)、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2)、机智点拨,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

(3)、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4)、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2.3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非智力因素是学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动力,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我们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二是锻炼学习意志。在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的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三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复训练,持之以恒;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评价表扬,鼓励发展。

3数学学法指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教学与学法相结合。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落实学法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把教法与学法结合起来研究,把学法指导也作为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3.2渗透教育与明确指导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法教育是主要形式,但是结合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组织有针对性的学法讲座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学习的入门或转轨期更为需要。

比如,为了提高对优秀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可以在高中阶段作三次学法指导。第一次在高一第一学期中,向学生讲高、初中数学学习的区别,揭示高中数学的特点;第二次在高二开学时,主要指导学生怎样领会数学思想方法;第三次在高三,指导学生遵循基础——方法——能力的顺序进行数学总复习。

篇4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特别是对文科班的学生,会考的要求其实不高,重在抓基础,因此感悟一定要从高一年开始就对学生全面落实。在会考最后的复习阶段我们通过不段的强化基础,做模拟卷让原先基础稍差的学生知识点得到巩固,成绩有大幅度提高。

2.调节教学的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特别是理科班的《化学反应原理》这本教材,难度要求比较大,知识考点也比较多,教学中一定要安排妥当,教学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特别是对理科班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4.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5.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及时提出来与备课组其他老师讨论。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上完课后能与学生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从正面了解学生的听课效果,及时更正教法的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篇5

高中生的个性发展自我评价【一】 三年的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逝去,回首往事,在这多姿的季节里,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往后的日子里,希望我能做得更好。

我热爱祖国,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关心时事政治,思想健康进步。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热爱劳动,先后担任过班级的体育委员和宣传委员,能以一名团员和班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团结同学,配合老师工作,任职期间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我勤学好问,在高中三年ѧϰ生活中取得了较大进步,并做到了各科的均衡发展。在完成课业学习任务的同时,我积极参加了化学学科的夏令营和竞赛活动,拓宽了自己的课外知识面。

我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高一时曾成功地主持了一次主题班会,在全校性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我爱好书法,具有一定的基础,曾在高二年学校组织的迎书法现场表演赛中获三等奖,我创作的黑板报也曾在学校举办的黑板报设计比赛中获优秀奖。

我爱好文学,先后担任《青年文学报》和《南国诗报》的特约记者和撰稿人,一些文学作品也曾在报上发表。高一、高二年时,我还在课余时间里担任校图书管理员。课外知识丰富,曾在高二下学期学校举办的迎知识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在体育方面,我爱好球类运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高一年在校田径运动会上曾获得了男子乙组跳高比赛第三名。高二年时,我参加校健美体操队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全省中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获得了团体第五名,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当然,我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在学习上刻苦钻研精神还较欠缺,花在学习以外的时间相对较多,对自己的要求没能定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但是我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力,若能够进一步努力,我相信自己的综合实力还会再上一个层次。以上是我对自己高中三年学习生活的总结。面对过去,展望未来,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使自己的明天变得更加辉煌,更加美好。

高中生的个性发展自我评价【二】 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

总结这个学期的学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

第二,改进了学习方法。为了改进学习方法,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学习计划:(1)做好课前预习。也就是要挤出时间,把老师还没有讲过的内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语文课,要先把生字认会,把课文读熟;对课文要能分清层次,说出段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2)上课要积极发言。对于没有听懂的问题,要敢于举手提问。(3)每天的家庭作业,做完后先让家长检查一遍,把做错了的和不会做的,让家长讲一讲,把以前做错了的题目,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复习复习。(4)要多读一些课外书。每天中午吃完饭,看半个小时课外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再看几篇作文。

第三,课外学习不放松。能够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少年宫去学习作文、奥数、英语和书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各门功课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参加少儿书法大赛,还获得了特金奖。

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这学期的各门功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自己被评为三好学生,还获得了小作家的荣誉称号。

虽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我决不骄傲,还要继续努力,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下学期还要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生的个性发展自我评价【三】 踏入高中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学习和工作,以校风校纪为规范指引自己的学习生活,现将三年的学习个人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校,积极向上

我积极地参加学校所组织的活动与培训,认真参加团部所组织的政治学习,在学习生活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作;我还注重课外活动的实习实践,多次在放假期间在敬老院等地以个人名义进行实习实践。在不断地学习中,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工作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篇6

关键词:高一新生心理 衔接

很多初中数学学得较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这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不了解高中数学的学习特点,学不得法,从而对学好数学失去信心,进而导致整体成绩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高一数学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应对措施,缓解高一新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一、研究初高中数学学习特点变化,以帮助高一新生主动调控数学学习心理状况

1.数学语言更抽象。高中数学语言与初中有明显区别,初中数学主要以形象、通俗语言方式表达;而高一数学一开始就触及抽象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等。高一年级学生思维梯度不够,以至集合、映射、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降低思维难度,循序渐进培养训练他们,通过形象、通俗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转化,提升学生语言“悟”性。

2.思维方法更理性。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老师常将各种数学问题建立统一思维模式,确定固定思维套路,由此形成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机械、模式化思维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方式上产生了很大变化,数学语言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从而导致数学成绩滑落,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

3.知识内容整体数量增加。高中比初中数学知识量多,但消化吸收时间却减少很多,这就使一些学习被动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这要求我们平时要经常进行心理辅导,提出学习要求并及时检查督促。

二、区别正常学习心理状态与不良的学习状态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态度,让他们体会“要我学”与“我要学”的区别。初中生学习依赖性很强,而高中生因教师教学方法改变,原来能依赖的没有了。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他们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作业的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进行单元小结和及时纠错的习惯。

2.正确区别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经过中考后,高一新生有的思想开始松懈,认为到最后一年认真学习就可以了,而高中数学难度却更大,加上高考题目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的选拔性,想等到高三最后再发奋学习几个月,是绝对不现实的。针对学生这一错误认识,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帮助学生定好高中三年的学习计划:高一打好基础,高二顺利度过,高三取得好成绩。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三、优化学习方法,科学引领数学学习

高中生不仅要想学,还必须清楚如何学,要讲究科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下面就如何学好高中数学谈几点认识。

1.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系统小结等几方面。

2.要循序渐进,防止急躁。因为高一学生年龄较小,很多学生容易急躁。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巩固旧知识、发现和积累新知的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

3.要注意数学学科的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高中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其中运算能力的培养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一味做题不总结思考也不行。学生只有通过足量的做题训练,才能培养出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进行一题多解训练,以优化学生运算策略;并通过变式训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篇7

2016-2017年学期末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一

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我无比欣慰,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还需努力解决。现就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学方面

本学期虽然没有做过什么高水平深层次的教学活动探究,可是我的教学工作每走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从没有丝毫的放松过。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进行二次备课,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2、让学生在课堂上尽量都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立学习、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

3、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这些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知道了课堂上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认真及时批改学生的课内外作业,力求做到全批面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我取得了家长对我的支持和信赖。其次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课外积极辅导、跟踪,多与家长联系,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

二、班级管理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继续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等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做到文明守纪,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

2、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3、加强班级管理。教育学生要有主人翁精神,认真做好班级和担当区的值日工作,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三、自我完善

利用课余时间看有关教育教学刊物,以便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宽自己的视野。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育博客,及时保质地完成其中的相关内容。

总之,只要我们心中真诚地为了孩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付出,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一切都为提升孩子生命状态为出发点,我相信,我的班主任工作能在不断的磨练中得到提升。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让我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2016-2017年学期末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二

转眼间xx学年的上学期就从自己身边溜走。岁月匆匆,从来不因为你去在意而停下脚步。回顾这半年想想也应该给自己的工作做一个总结,给自己一个评价,好让自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更加有目标性,更加努力去奋斗!

这个学期我当任高一(4)的班主任,跨段教高一(4)、(5);高二(9)、(10),兼任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16个课时让我体验到教学也可以很有饱腹感,以后很少有机会有这种机会尝试跨段,但是反过来想也是领导对我非常的信任。让我分别带高一的实验班和高二会考。这种跨段让我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教材的统一性和螺旋式教学。

一、教育教学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特别是对文科班的学生,会考的要求其实不高,重在抓基础,因此感悟一定要从高一年开始就对学生全面落实。在会考最后的复习阶段我们通过不段的强化基础,做模拟卷让原先基础稍差的学生知识点得到巩固,成绩有大幅度提高。

2.调节教学的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特别是理科班的《有机化学基础》这本教材,难度要求比较大,知识考点也比较多,教学中一定要安排妥当,教学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特别是对理科班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4.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5.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及时提出来与备课组其他老师讨论。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上完课后能与学生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从正面了解学生的听课效果,及时更正教法的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二、教师教研成果

篇8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待优生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7-007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7.02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学情等的变化,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选修化学的学生逐年减少,但化学待优生的比例却逐年增高。研究发现,造成他们化学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方式机械、被动,缺乏主动对学习内容的加工、处理、内化,缺乏意义学习的发生。“课后答疑”作为教学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是班级授课制下弥补课堂教学不足,使教学适应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待优生解困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在工作中教师们牺牲了很多课外时间,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对他们进行指导,但却感到收效甚微,似乎无法帮助他们走出“马太效应”――待优生越学越困难。

课后答疑指导缘何如此?低效症结何在?近几年来,笔者带着这一问题研究发现:课后答疑指导中教师普遍将重心放在出现的学科问题的解决上,缺乏对困难原因的分析及针对性的帮助,辅导过程主要是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常出现“刚解决了老问题,又出现了新问题”,教师疲于奔命的辅导却只是“治标没治本”――学生学习化学的方式的问题没有解决。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1]”如何在课后答疑的指导中构建一种机制,帮助待优生完善学习化学的方式,从根本上帮助他们完成从“待优生”向“学优生”的转变?基于这一点思考,笔者在查阅文献、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尝试着在高二化学选修课程学生的课后答疑环节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发现同质分组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比较理想。

二、概念界定

化学待优生:本研究中指笔者任教的高二化学选修班级中的智力发展水平正常、学习态度认真,但化学学科较“语、数、外”三科明显落后(三科成绩标准分与化学成绩标准分之差大于、等于一个标准差)的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以小组的形式将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活动[2]。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1)小组是由班中化学学业成绩相当、关系融洽的待优生结成,属于同质分组;(2)学习活动是在教师参与、指导下,在课堂以外时间围绕学习任务或遇到的问题进行;(3)学习以同伴间交流、对话为主,以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对话为辅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三、高中化学待优生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

1. 调查问卷的编制

本文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并辅助以个别访谈等多种途径了解高二年级化学待优生存在的状况和转化的策略建议,问卷涉及了待优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情况等 23 个问题。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上学期初对市区两所四星高中高二年级中的12个班级学生发放问卷535份,获得有效问卷523份。对调查问卷表整理和统计,得出如下结果:大约80%左右的待优生没有课后答疑的习惯,基本上不能自主学习,无法把握新课知识和技能的重难点,只有极少部分待优生能总结复习学过的知识并初步了解新课知识;约67%的待优生对教师讲课的内容没有多大兴趣,很难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和巩固新课知识;约89%左右的待优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很少认真做笔记、提问或作答;课后忽视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不能在原有旧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不到16%的待优生能做到按时完成课后作业,也很少主动与其他同学开展合作学习,只有将近18%的待优生会经常关注本学科科学进展。

在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待优生这个隐形标签的存在,不仅会限制这部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对他人独特性的尊重,其负面影响较大。待优生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与学校管理体制、教师的教学、学生自身因素、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由于高中化学的课程内容较抽象、深奥、知识点杂,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较高,一些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就退缩,缺乏自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久而久之,就出现“智力麻痹”现象,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目前江苏省高考化学成绩并不计入高考总分,不可否认,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家长和学校对化学教学的重视和投入就远远低于语数外等主干课程。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待优生的形成也就不可避免了。

四、“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促进化学待优生的转变

1. “小组合作学习”为转变待优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待优生大多学习比较被动、机械,缺乏主动对学习内容的加工、处理、内化,少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在课外辅导中通过“说”(即说出对化学概念、规律的理解,说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说出所遇到的问题等)的过程促使他们将学习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进行“个性化语言”阐述过程,该过程驱使他们对学习内容进行研究,对学习“事件”作出有意义的分析。当他们学会了“说”、习惯于“说”,逐渐养成在没有教师时相互“说”,化学学习成为一种“说”的过程,当他们向同伴“说”出自己学习中的种种“事件”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他们学习化学的方式悄然变化了。

课堂虽可以给学生创造“说”的环境和条件,但无法让每位学生都进行充分地“说”,待优生的机会更少,加上由于“怕说错、易说错”等心理也不愿意开口,久而久之形成了“没有机会说――不愿意说――不愿意思考――不会说”恶性循环的学习方式,这正是造成他们学困的原因之一。然而,课后答疑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供了理想的“说”的时空,而且迫使他们不得不“说”,真正参与到学习之中。因此,学生在同伴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实现了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2.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待优生掌握“双基”

待优生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没有很好掌握学习中的“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准确记忆这些知识和方法是解决学习困难的重要方法。根据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人们一般能记忆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已所说内容的70%。而以交流、对话为主的“小组合作学习”恰恰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影响化学待优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学习中“囫囵吞枣”地吸收了很多化学情境、概念、规律,但没有将它们建立起有序连接、建立好逻辑关系。在同伴交流过程中有助于他们建立清晰的逻辑关系,从而促成了他们知识的内化。

3. “小组合作学习”为待优生构建了宽松的心理环境,提高了学习效率

师生之间,由于知识背景、理解力、思维水平的差异,本身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相互不“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且待优生比一般学生更不善于和教师交流自己遇到的问题,加上在与教师交流过程中比较紧张,会形成一定的思维障碍。因而在课后答疑环节中大多还是教师主导学习活动,学生仍习惯于盲从教师,没有有效促成知识的内化。

生生之间,特别是同质同伴之间,由于没有代沟,思维更接近,心理环境更宽松,交流更顺畅,思维的品质更高,而且同伴较教师更易了解问题成因。因此,在交流、对话中学生比较放松,在施教问伴的帮助、引导下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有效,更容易发生认知变化,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4. “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教师时间不足、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传统的一对多的指导方式下,教师无法提供充足的时间对每一位待优生持续不断地提供个性化的指导。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的建立,可以让待优生之间通过互助解决部分问题,既节约了时间,又使教师可以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观、听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地了解他们的认知状况、思维症结,从而诊断出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途径中的问题,及时予以点拨、纠正,进而提高指导的效率。

五、在课后答疑环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

1. 学习小组的建立

(1)小组规模以2人一组为最宜。笔者在实践中尝试过2人、3人、4人为一组的形式,从学生参与程度上来看,2人一组最佳。当3人或4人一组时,容易出现“两人争论、他人偷闲或无所事事”的现象,2人一组就迫使他们都参与进来,否则会互动不起来。此外,教师在参与两人小组交流时,能更清晰、准确地判定他们的问题所在,容易适时地进行指导、帮助。

(2)同质分组优于异质分组。同质分组避免了异质分组中“强者自得、弱者自卑”的现象,可以让待优生比较轻松地参与到交流中,易于建立自信心,从而在互助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3)关系融洽的学生结伴并适时调整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待优生们往往兴趣相投,感情相融。因而,利用他们在一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能更轻松、深入地交流,更易碰撞出智慧火花的特点,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组合对完成学习任务十分有利。但也会遇到小组成员在交流互动中“跑题”、随着时间变化学生变化导致相互差异拉大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他们的发展情况、个体差异、合作状况、彼此意愿及平时的互动效果适时进行调整,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促进同伴的进步。

2.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

利用每周两个固定的午自修时间,教师和各小组一起到专用辅导教室中学习。让各小组成员互助解决近几天分析、评讲过的作业以及试卷中仍不理解的基础问题,两人都不明白的求助其他小组或教师;当小组成员都认为清楚了,教师随机抽取问题由学生讲解。

在教师的计划安排下,互相提问基本概念、规律以及解题方法,夯实墓础。例如,高二化学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共四个专题,每月一个专题,抽时间阅读、复习。在此时间段内,学生相互抽问,这个过程不但让待优生重新“捡起”课本与导学案,巩固知识基础,而且在回答过程中能发现了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从而不断解决问题、积累提高。其他时间,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发地到辅导室进行交流,教师随机参与。

3. 教师角色的扮演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班级的待优生中大多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一遇到陌生、复杂的问题总想立马解决,解决不了的立即停滞不前,不会将陌生的问题通过联想、迁移转化为熟悉的同类问题,不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后再解决。针对他们的这种情况,辅导中需要先帮助他们建立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逐步放手让他们独立思考、研究、解决问题,并学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逐渐建立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关注者、参与者,教师要全程关注、参与同伴互助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不断启发、点拨他们解决学科问题,还要通过关注、引导、评价,帮助建设和谐的学习小组,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师是学生情绪、心理状态的调控者,首先要帮助部分学生纠正“组成合作小组要浪费时间去帮助别人”的错误认识,让他们明白、体会到小组合作是助人利己、双方共赢的活动,可以巩固知识、体验成功、收获友谊,实现共同发展。其次,当发现学生不能坚持时,当他们花了整个午自习却连一个问题都讨论不清非常沮丧时,当经受过一次次“失败”后压力过大无法释怀时,教师要学会成为他们的“心理导师”,通过倾听、沟通、分析、鼓励,帮助他们一次次重新树立信心,不断坚持下去。

六、“小组合作学习”遇到的困难

开展活动的时间保障是最大的困难。教师、学生都会因故不能按时到场,特别是教师不在时一些自觉性、自制力不够的学生容易在交流活动中走样。在组织、参与他们的互助学习中,教师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仍然很多。

对部分性格十分内向的待优生在互助学习中“开口说”十分艰难,需要花大力气引导他们学会交流。笔者所带的合作小组有两位学生,在开始阶段常好长时间不说一句话,相互之间交流困难。经过一个多月的引导、鼓励,方能慢慢和教师顺利沟通,逐渐能和他人沟通交流化学问题,随后学习的兴趣、成效有了很大的提高。

分组对个别学生造成了“标签效应”,自我定位为“差生”,从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这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篇9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完成了第六单元至第八单元以及实验部分,中考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

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初三化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初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这一学期来,初三化学学科在期末考和泉州市质检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与学生的努力以及教师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以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总结了几条经验:

①.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②. 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③.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今年考试热点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⑤.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⑥.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⑦.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⑧.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毕业合格率,最后取得高的升学率及较好的优秀率。

  2   2010年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物理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度术科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10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请笑纳!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1一、教学目标达标情况

1、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本学期我以活化、优化、个性化为导向,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抓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学习、研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感悟化学的科学魅力与价值。

2、积极参与理化生,特别是物理教学研究工作,成绩显著。

本学期,我本着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目的,认真参与组内教学研究,利用各种休息时间看课外教辅书籍,制作优秀课件,备优秀案例,并资源共享。本期参与听课15节次,参与讨论了多个教研专题,按学校要求完成了一系列教研工作,成绩显著。

3、培优辅差工作成绩明显。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让大多数学生能听懂、会做课堂练习,同时又因材施教,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他们把知识向纵、横方向发展,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信心较弱的后进生,重点指导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并充分利用晚自修时间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优秀生的探索精神,取得良好效果,有数十位同学通过辅导物理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4、组建物理实验兴趣小组四个,积极开展各类课外实验,效果明显。

开学不久,我在所任课班级相继组建了物理实验兴趣兴小组,目的是为热爱科学研究的同学提供一个交流和锻炼的平台。并按计划开展了数十次物理实验活动,这大大调动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求索兴趣,开拓了学生的物理视野,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并时而联系实际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的研究方法。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难以养成,思想滞后,目光短浅,对物理学科不重视,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2、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喜欢上实验课,不喜欢做课外实验,不能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没有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

3、有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现象,合作意识不强,探究能力较差,不能独立总结相关的结论。

4、由于自己刚接触新教材物理教学,对理念的运用,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造成有时不能组织一堂精彩的物理课。

三、今后工作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采取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除此以外,结合班级学生在本学期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在学习期间学到相关的学科知识。

总之,一学期虽然过去,我也收获了许多,但求索路漫漫,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学校的物理学科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2本学期化学学科教研工作围绕一个中心:“使教研活动增值,使教学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两个主题:一是“指导复习、备战中考”的复习备考研讨活动,二是以“学案导学,展示激学”为主题的“学片引领教研”系列活动,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指导复习,备战中考

围绕毕业班复习备考工作,主要进行了复习视导、跟踪调研、复习教学模式研讨、两节复习公开课、两次质量分析和六项交流活动(复习计划与方法交流、复习视导总结与复习经验交流、小专题复习方法交流、近三年中考试题分析交流、模拟题交流、中考信息交流)等。

区域划分后,面对着学制不同,以及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等,教研活动本着以教师为本的理念,立足实际,尽可能地克服困难,使各个环节相协调,使老师们的学、研热情可持续且有后劲。总体来看,复习备考系列研讨活动,计划制定科学周密,方法策略务实高效,中考研究把握方向,充分发挥了复习教研的指导、导向作用。

1.制定计划,科学周密。

明确复习目标,作出科学合理、具体周密的复习计划,是实现高效复习的重要环节。为此,上学期结束之前我们组织毕业班教师进行了复习计划、复习思路的研讨,各校都拿出了初步设想。开学初,紧接着进行复习计划与方法的交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区学制不同的实际,以“立足基础,夯实双基,培养能力,大面积提高复习质量”为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科学周密的复习计划,从复习的环节及各环节的时间分配,到各环节的复习方法、各章节课时安排等方面都提供了有效指导,并将计划细化到每周、每课时,要求老师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确保每节课都充实、高效。

2.指导方法,务实高效。

复习方法的研究是复习教研的重中之重。今年,《中考复习指导》的改编,将“考点串讲”栏目改为学案导学式,为复习教学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对复习方法的指导,整体上确立了两个思路:一是有效复习教学方法的研讨,总结、完善、推广复习课教学模式;二是深入研究“学案导学,展示激学”在复习教学中的运用,引导各校用好复习学案,用好《中考复习指导》。

(1)利用复习公开课,推广有效复习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我区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实用的复习教学的思路,将其与“学案导学”有机结合起来,深化、完善,形成实用、高效的复习教学模式,是提高复习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我选取了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很有成效的两所学校――八中、运河实验中学,校校联手,通过课例研究,总结了“学、导、思、悟、练”五环节复习教学模式,然后由八中段莉明、运河实验中学的梁宝祥老师执教了两节公开课,向全区展示、推广,课后,组织老师们评议、反思,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用实、用好这个教学模式。

(2)深入学校进行复习视导和跟踪调研。

中教室利用3周时间对全区中学进行复习视导,通过深入课堂,与老师们座谈、评议,了解复习计划的实施、复习思路与方法、复习课的设计、《中考指导》和学案的使用情况等等,我们感受课堂、观察学生,分析方法的实效性,然后与老师对话,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学、导、思、悟、练”五环节复习教学模式更具实效,“学案导学”的方法及《中考复习指导》的使用更为具体、有效。

复习视导摸清了全区的复习教学现状,在总结、感悟、反思、交流的基础上,又对城区各校进行针对性的跟踪指导,了解存在的问题是否解决,复习常态课、学案使用、课后落实等方面是否做实、做好,并介绍、推广骨干教师扎实有效的复习方法,督促老师将复习教学做的更为扎实、更有实效。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视导、跟踪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部分教师很有实效的复习方法,通过复习调研报告和复习教研心得的网上交流、校校联手教研、开展复习经验交流等活动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交流,推广了八中的“《中考指导》导学,学生展示激学”的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十五中“讲、练、悟”结合的很有实效的复习方法,以及运河实验中学的“周作业”抓好复习向课外延伸的方法等等,老师们在交流中感悟,在思维的碰撞中收获。

3.研究中考,把握方向

(1)琢磨中考,把握方向。两次组织老师研究济宁市近三年的中考试题,针对三年中考的重要考点、热点(即三年都考点、两年都考点、一年考点等)、题型变化、题目难易度以及试题的稳定性等进行分析,并对今年中考的方向进行预测。特别是在与市教研员对话后,指导老师仔细琢磨,吃透中考的内涵,立足双基,抓住重点,从而准确把握中考方向。

(2)命题引领,指导方向。每年的三次模拟考试命题都是对教研员的考验,特别是今年更是如此。今年我市首次全市使用材(鲁教版),模拟命题研究对我们是严峻的挑战。通过模拟题的命制和两次模考质量分析,引导老师研究中考命题思路,挖掘教材的内涵,把握好命题立意和中考的重点。从今年中考情况来看,这点把握的较好,如金属与酸反应的曲线题和离子除杂顺序的问题我们都考虑到了。还有今年中考题也反映了使用《中考指导》的优势,东野老师多次强调中考题在《中考指导》上有影子,要把它用好。我区的模拟题也渗透这个思想,将《中考指导》上的题进行加工、修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中考后又组织各校备课组长,交流对《中考复习指导》使用的感悟及改进建议,以备明年使用的更好。

(3)小专题研究,把握重点。小专题复习,是紧扣中考重点、热点的专项复习。我们将任务分配到各校,每校做两个专题的设计,就选择哪些知识点、挖掘到何种深度、选择哪些典型例题、采用什么方法(课堂操作的流程)等等进行交流,老师们认真对待,小专题的分析详细、实用,中考的重点把握的准确、到位,在思维的碰撞与交融中,互相取长补短,感悟吸收,使用后效果很好。

二、学片教研,有声有色

化学学科的学片教研活动近几年来搞得扎实有效,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学片教研不仅成为老师们分享智慧、交流经验的平台,更是青年教师锻炼、展示、成长的舞台,段莉明、刘捷、刘峰、孙晓奋、文永兰、史建华等骨干教师无一不经过学片这个平台的反复打磨、锤炼成熟起来的。

1.学片引领。

本学期的两次学片引领教研紧密围绕“学案导学,展示激学”这一活动主题展开。研究以集体备课和课例研究为载体,采用“校本教研为中心,片内协作,中心辐射,全员带动”的形式,分为“个人备课-说课研讨-上课-评课” 四个环节进行,“备”、“ 说”环节以校本教研为主,由兼职教研员组织片内骨干教师研讨,学片教师针对授课内容,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讨教材、教法,改变教与学方式,力求学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导学、激学的作用。“上”、“ 评”环节片内全员参与,反映真实的课堂,通过评课、议课、执教老师课后反思等,引起片内教师的反思、感悟,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反思,在研究中收获,在研究中成长。

2.结对深化。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际中的操作环节,在学片内引领基础上,组织八中、十六中、运河实验中学的骨干教师老师,校校联手进行研讨。通过行动研究,初步确定了“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的操作环节,通过研讨课向全区教师展示。研讨课上,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学案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墙壁的白板展示、讲解、评议,尽管学生的讲解、评议语言还不那么规范,但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学的主动、积极,并且老师的点拨把握时机,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生动活泼,轻松自如,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方法。老师们的教研热情被激发,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在教学中要大胆尝试,用好学案。

3.任务驱动。

为使“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在全区推开,并规范其操作行为,组织学科的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分配任务,编制新授课“学案”,将电子稿学案上传到公共邮箱,并要求老师在使用中进行二度备课,不断优化、完善学案。

教学享受生活,教研享受智慧。学片教研使教学研究常态化,老师们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有力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了我区化学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质量。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3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学生刚接触化学,刚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实验更感兴趣。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要记的知识比较多,比较集中的特点。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不失时机表扬学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教师多表扬和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使其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愉悦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有一次我请了一位并没有举手,但是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的学生出来做用排水法收集他呼出的气体的示范。当他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后,我就对着全班学生夸他:“你做得很好!你为全班做了一个正确的示范,全面同学都应该多谢你!”就是这一句夸奖,竟如同一幅灵丹妙药彻底改变了他。原来他是一个学困生,在以后的化学课中我都经常表扬他,从此,他渐渐甩掉了落后的帽子,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三、贴近生活,充分利用化学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并获取有关知识和经验,挖掘素材,充分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最终上升为理论,再从理论回到生活,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①(燃烧及缓慢氧化)探究燃烧条件雒鸹鸬姆椒解释“天火”“鬼火”等自然现象;②(质量守恒定理)探究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变化解释煤燃烧后剩余的灰烬比煤的质量少;③(甲烷)农村沼气的使用前景、西气东输、常见。化学纤维的简单区分;④(酸碱盐)胃酸病人用药调查、自制酸碱指示剂、水垢的成分及除去、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教学中多开发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

四、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4本人本学期担任高一1、2班化学教学,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课程标准,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必修二教育教学工作,我觉得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组织与调控能力、学科系统知识水平、教学科研与教育评价理念都有不同程度的深化或提高。反思自己的工作,仍然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成绩

1、备课深入细致。

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认真编写教学案,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每节课课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件及模型,课后能及时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在一学期的课程实践中,我在尽力做到“沟通”与“合作”,即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协商、接纳、汲取、共进的教学关系。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探究,重视形成知识的过程体验。

3、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增强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精讲精炼,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多动手多动口,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做到全批全改,面批面改,并及时鼓励并帮助学生,及时谈心,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5、按计划进行三次单测,试题规范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

并要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6、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基础训练、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

尤其是高一实验演示实验较多,我们化学教师互助合作,顺利完成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法不够灵活,不能吸引全体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2、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对个别基础特差、甚至放弃了理化学习,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些都有待于以后改进。

3、教学反思不够深刻。

三、下学期的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发挥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

5、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6、加强方法指导,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

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7.自身的理论修养与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仍然是自己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养成终身学习习惯,不断向有特长的同事学习,使自己的工作逐步得到完善。

本学期即将结束,有成就也有不足,但我仍要努力工作,勤于奉献、创新方向,不断开拓进取,争取创下新辉煌。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5本学期,我担任高二(1)、(2)、(8)班化学教学工作。现就一学期来的主要工作做以下总结: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目前高二学生的教学策略来讲,我的思考是:以素质教育为前提,转变课程理念,积极进行教法与学法的探索与实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科知识,使学生感受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看得见、模得着的事实,增强对化学学习的激情与原动力。在实践中疏理思路、寻求突破、挖掘本原、激活灵感、疏通链接、创建新起点。在一学期的课程实践中,我在尽力做到“沟通”与“合作”,即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协商、接纳、汲取、共进的教学关系。探讨问题,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原则,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探究,重形成知识的过程体验。

高二化学要在本学年实施毕业会考考察,从课程实际出发,订立了合理、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按计划有条理的实施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前提,通过一学期的紧张而有秩序地学习,已经顺利完成了课程计划的各项指标。

备课:把握课程目标,使知识技能与学生生产生活实际及应用相结合;使学生的体验、感悟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积累相结合;使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与学生立志化学研究为化学的发展而努力的志向相结合;逐步转变以知识教学为主的备课模式,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变革。

教学: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协商、接纳、汲取、共进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学为主体,教为客体。教如何实现客体适应于主体特点,从学生为本源的思维策略去实施教学,才是培养有特色、有创新、有发展的新人才观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