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9 11:3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①生石灰——
CaO
②熟石灰——Ca(OH)2
③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④食盐——NaCl
⑤火碱、烧碱、苛性钠——
NaOH
⑥纯碱、苏打——Na2CO3
⑦小苏打——
NaHCO3
⑧铁锈、赤铁矿——Fe2O3
⑨赤铁矿——
Fe3O4
⑩金刚石、石墨——
C
⑾干冰——CO2
⑿冰——
H2O
⒀天然气(甲烷)——CH4
⒁酒精(乙醇)——
C2H5OH
⒂醋酸(乙酸)——CH3COOH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
红色的固体——Cu、Fe2O3
、P(红磷)
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
、铁粉
白色的固体——MgO、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等
黄色的固体——
S
蓝色的固体——CuSO45H2O
蓝色絮状沉淀——Cu(OH)2
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溶于酸并二氧化碳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
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
蓝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
溶液
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Fe(NO3)2等含Fe2+溶液
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
三、常见气体
(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干燥剂的选择:
1、浓硫酸可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2、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3、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可检验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气。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
、红色固体:铜,
氧化铁
2、绿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
氢氧化铜,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
5
、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
干冰,金刚石
7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
、黑色固体:铁粉,木炭,
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
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
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
氯化铜溶液,
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
硫酸亚铁溶液,
氯化亚铁溶液,
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
硫酸铁溶液,
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
、紫红色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三)
、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
二氧化氮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常见沉淀及颜色
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
3
浅绿色沉淀-----Fe(OH)
2
蓝色絮状沉淀----Cu(OH)
2
白色沉淀---
CaCO
3,BaCO
3,AgCl,BaSO
4,(
其中BaSO
4、AgCl
是不溶HNO
3
的白色沉淀,CaCO
3
、BaCO3
是溶于HNO
3
的白色沉淀)
白色微溶于水------Ca(OH)
2,CaSO
4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
溶液颜色
蓝色:CuSO4
、Cu(NO3)2
等含Cu2+的溶液
浅绿色:FeCl2
、Fe(NO3)2
、FeSO4
等含Fe2+
的溶液
黄色:FeCl3
、Fe(NO3)3
、Fe2(SO4)3
等含Fe3+
溶液
紫红色:KMnO4
溶液
火焰颜色
淡蓝色:
H2、S(空气中)
蓝色:CO、CH4
蓝紫色:S(氧气中)
常见气体
无色无味:O2、N2、H2、CO、CO2、CH4
有刺激性气味:SO2、NH3、HCl
常见固体
黄色:硫磺(
S)
暗紫色:高锰酸钾(
KMnO4)、碘(
I2)
绿色:Cu2(OH)2CO3
(铜绿)
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
红色:Cu、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Fe2O3)
、红磷(P)
黑色:Fe3O4
、CuO、MnO2
、C
粉、Fe
粉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
:CaCO3
、BaCO3
、Mg(OH)2
白色沉淀(不溶于酸)
:BaSO4
、AgCl
3
元素之最
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Ca
)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
C)
其它
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但通入CO2
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
溶液。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4.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C)
5.吸水后由白变蓝的是无水CuSO4
6.最常见的液态物质是H2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7.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
8.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
粉
9.与酸反应有CO2
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
)
10.与碱反应(研磨)有NH3
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11.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
(碳铵)
一些常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H2O-18
;CO2-44
;CaCO3-100
;HCl-36.5
;H2SO4-98
;NaOH-40
;Ca(OH)2-74
;
一些物质的俗称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Na2CO3-
纯碱、苏打;
NaHCO3-
小苏打;
Hg-水银;
CO2-
干冰;
CaO-
生石灰;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CH4-沼气、瓦斯、天然气;
C2H5OH-
酒精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
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
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
溶液、KOH
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
气体可用:
AgNO3
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
溶液、KOH
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
还原CuO、Fe2O3
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
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
CO
点燃烧掉;
SO2、NO2
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
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
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
要除的杂质:水蒸气(
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
要除的杂质:水蒸气(
H2O)、氯化氢气体(
HCl,盐酸酸雾)
(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
要除的杂质:水蒸气(
H2O)、氯化氢气体(
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
浓流酸、CaCl2
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
和CaO)、生石灰、
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
气体的试剂:
AgNO3
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
溶液(或固体)、KOH
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
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
象:黑色CuO
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
中。现象:黑色CuO
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
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
=
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点燃
S+O2
=
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
点燃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点燃
C+O2
=
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点燃
2C+O2=
2CO
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点燃
4P+5O2=
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点燃
3Fe+2O2
=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MnO2
2H2+O2
=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
=
2H2O+O2
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MnO2
2HgO=2Hg+O2
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
=
2KCl+3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
=
K2MnO4+MnO2+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点燃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
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
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
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
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
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H2+CuO
=
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高温
2Fe2O3+3H2
=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点燃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C+O2
=
CO2(
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高温
2C+O2
=
2CO(
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高温
高温
C+2CuO
=
2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3C+2Fe2O3
=
4Fe+3CO2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CO2+C
=
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点燃
3C+2H2O
=
CH4+2CO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
点燃
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
=
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
=
CaCO3
+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aCO3+CO2+H2O
=
Ca(HCO3)2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
=
CaCO3
+CO2+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2(OH)2CO3
=
2CuO+H2O+CO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2NaOH+CO2=Na2CO3+H2O
(也可为KOH
)
现象:不明显
CaCO3
=
CaO+CO2
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高温
Fe3O4+4CO
=
3Fe+4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FeO+CO
=
Fe+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Fe2O3+3CO
=
2Fe+3CO2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
高温
浑浊的气体生成
CuO+CO
=
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跟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
也可为KOH)+HCl==NaCl+H2O
现象:不明显
HCl+AgNO3==AgCl
+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
CaCO3+2HCl==CaCl2+H2O+CO2
现象:
百色固体溶解,
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2CO3+2HCl=2NaCl+H2O+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HCO3+HCl=NaCl+H2O+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
Fe(OH)3+3HCl=FeCl3+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
Cu(OH)2+2HCl=CuCl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CuO+2HCl=CuCl2+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
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
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物一般不为H2
跟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NaOH(
或KOH)+H2SO4=Na2SO4+2H2O
现象:不明显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H2SO4=CuSO4+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H2SO4+BaCl2=BaSO4
+2HCl
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O3+H2SO4=CaSO4+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现象:这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Zn+H2SO4=Zn
SO4+H2
现象:同上
Mg+
H2SO4=Mg
SO4+H2
现象:同上
Fe+
H2SO4=Fe
SO4+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3
H2SO4=Al2
(SO4)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跟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2HNO3=Cu(NO3)2
+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NaOH(
或KOH)+HNO3=NaNO3+H2O
现象:不明显
Mg(OH)2+2HNO3=Mg(NO3)2+2H2O
现象:白色沉淀溶解
CaCO3+2HNO3=Ca(NO3)2+H2O+CO2
Na
CO3+2HNO3=2NaNO3+H2O+CO2
NaHCO3+HNO3=NaNO3+H2O+CO2
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跟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
或HNO3
、H2SO4)=NaCl+H2O
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
CaO+H2O=Ca(OH)2
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NaOH(KOH)
+FeCl3(Fe(NO3)3
、Fe2(SO4)3)=Fe(OH)3
+NaCl
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FeCl2(Fe(NO3)2
、FeSO4)=Fe(OH)2
+2NaCl
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CuCl2(Cu(NO3)2
、CuSO4)=Cu(OH)2
+2NaCl
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H4Cl(NH4NO3
、(NH4)2SO4)+NaOH(KOH)=NH3
+H2O+NaCl
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MgCl2(Mg(NO3)2
、MgSO4)+NaOH(KOH)=Mg(OH)2
+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aHCO3+NaOH=Na2CO3+H2O
现象:不明显此反应的
Na
换成K
是一样的
Ca(HCO3)2+2NaOH=CaCO3
+Na2CO3+2H2O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此反应把Na
换成K是一样的
2NaOH+CO2=Na2C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此反应的
Na
换成K
是一样的
Ca(OH)2+CO2=CaCO3
+H2O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NaHSO4+NaOH=Na2SO4+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2NaOH+SO2=Na2S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跟钡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
+2NaCl
现象:有白色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生成
BaCl2+Na2CO3=BaCO3
+2NaCl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硝酸,其实也溶于硫酸,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容易看出来
跟钙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
+2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2+Ca(OH)2=2CaCO3
+2H2O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跟几种金属及其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高温
铜:
高温
CuSO4(5H2O)
=
CuSO4+5H2O
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高温
CuO+CO
=
Cu+CO2
现象:
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H2+CuO
=
Cu+H2O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
Cu+2AgNO3=Cu
(NO3)2+2Ag
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
CuCl2+2NaOH=Cu
(OH)
2
+2NaCl
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
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
(OH)
2+H2SO4=CuSO4+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Fe(Zn)+CuSO4=FeSO4+Cu
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
Cu2(OH)2CO3
=
2CuO+H2O+CO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铁:
Fe+2HCl=FeCl2+H2
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
FeCl2+2NaOH=Fe(OH)2
+NaCl
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4Fe(OH)2+O2+2H2O=4Fe(OH)3
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
Fe
(OH)
3+3HCl=FeCl3+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Fe
(OH)
2+2HCl=FeCl2+2H2O
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现象:铁溶解生成红色金属
Fe+AgNO3=Fe(NO3)2+Ag
现象:铁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溶液
Zn+FeCl2=ZnCl2+Fe
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
银:
AgNO3+HCl=AgCl
+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AgNO3+NaCl=AgCl
+Na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Cu+2AgNO3=Cu(NO3)2+2Ag
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
2AgNO3+Na2SO4=Ag2SO4
+2Na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补充化学方程式:
3Ag+4HNO3(
稀)=3AgNO3+NO
+2H2O
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气体遇空气变棕色
Ag+2HNO3(
浓)=AgNO3+NO2
+H2O
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棕色气体
Cu+2H2SO4(
浓)=CuSO4+SO2
+2H2O
现象:铜逐渐溶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FeCl3+Fe=3FeCl2
现象: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2Na2O2(
过氧化钠)+2H2O=4NaOH+O2
现象: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生成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
(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2MgO
点燃
=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Fe3O4
点燃
=
3.
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
2CuO
点燃
=
4.
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2
2Al2O3
点燃
=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
+
O2
2H2O
点燃
=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2P2O5
点燃
=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SO2
点燃
=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
2CO
点燃
=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2
2CO2
点燃
=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
2CO2
+
3H2O
通电
=
二.几个分解反应:
=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2H2+
O2
Mn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2CuO
+
H2O
+
CO2
=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
2KClO3
2KCl
+
3O2
16.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高温
=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
CaO
+
CO2
加热
=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
19.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Cu
+
H2O
高温
=
20.木炭还原氧化铜:
C+
2CuO
2Cu
+
CO2
高温
=
21.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2Fe2O3
4Fe
+
3CO2
加热
=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C+
Fe3O4
3Fe
+
2CO2
高温
=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CuO
Cu
+
CO2
高温
=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Fe2O3
2Fe
+
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CO+
Fe3O4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铝和稀盐酸2Al
+
6HCl=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Cu
+
Hg(NO3)2
=
Cu(NO3)2
+
Hg
(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CuO
+
2HCl
=
CuCl2
+
H2O
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
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CaO
+
2HCl
=
CaCl2
+
H2O
(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
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Ca(OH)2
+
SO2
=
CaSO3
+
H2O
(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
HNO3+
NaOH
=
NaNO3
+H2O
(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
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
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
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
Na2O
+
H2O
=
2NaOH
加热
=
75.三氧化硫溶于水:
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CuSO4·5H2O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
CuSO4
+
5H2O
=
篇2
关键词:化学用语;两级分化;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86-01
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的工具,掌握它是初中化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在经过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初中化学虽只经过了短短一年的教学,在中考中,却出现了大面积的两极分化,细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卷的失分情况,我发现失分最多的便是有关化学用语的内容,所以如何教好化学用语,降低化学用语失分率,成为防止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课题。
一、化学用语引起分化的原因
1、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内容比较枯燥,需要一定时间去识记和练习,教材安排的又较集中,元素符号还未成熟,接着又开始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加之一些外语学习不过关的学生,更易产生反感心理,极易形成包袱,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形成大脑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兴趣降低。
2、由于遗忘规律的作用,即使是已经记得很熟的学生,过一段时间后又易造成遗忘,这也是造成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3、从教师这方面来看,对大纲中“熟练地掌握重要的常用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这句话理解上有两种倾向:一是以青年教师为主,觉得化学用语好教好学,习惯于按部就班,教的枯燥乏味,学生自然没有兴趣,不专心,埋下了分化的种子,二是有的教师“熟练”二字理解的过了头,他们注意的过去的教训、但违背教学要求的阶段性,操之过急,学生尚未掌握书写规律的情况下,一堂课便塞给大量无法理解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从而造成学生负担,违背教学规律,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记住元素符号,才能学会化学式,学好化学式才能学好化学方程式,而化学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关键。化学式学习的不过关也是造成化学用语教学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加强课堂改革,搞好化学用语教学
1、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便成功了一半。
①采用分散记忆法,培养兴趣。在初学元素符号前,我便从序言部分开始在黑板上的最右边出现“Mg镁”“氧O等”字样,每节课教3-4个,学生既有兴趣,又没有负担,很易记熟。
②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我采取编顺口溜、曲子,开展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加强记忆效果。实践证明比教师照本宣科效果要好的多。
2、强化化学式教学。
化学式是化学用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好化学方程式的关键。在化学式的教学中,我用了多种方法来巩固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如根据化合价学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等等。而在以后的全书教学中我都不断的强化教学,特别是在第四单元后,更是不放过每个可以巩固化学式的机会,从而也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总结规律,培养能力。
化学用语并非死记硬背即可的,有的同学认为化学只要到考试背背就行了,这是错误的,这便要求教者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篇3
关键词: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教学;循序渐进
初三化学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和学习化学方程式,是正式进入化学殿堂的敲门砖,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灵活运用化学方程式,合理、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从而提高初三化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化学方程式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时间和深入程度都较浅,所以,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方程式,老师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解释过多,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解不掉,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解释就会故意减少,从而导致其重视程度不足;其次,教学方法不合理。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初三化学教学活动中,有大量的化学实验,而化学实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对于化学用语的解释就相对较少,而这导致学生在真正面对这些复杂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方程式时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后,急于求成的心理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化学用语不能准确分清主次顺序,在教学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学习、记忆、理解的难度较大,并且机械的记忆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方法
1.夯实学习基础――利用口诀法学习化学方程式
在初三化学学习时,由于在初二学习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开始接触更为专业的化学知识,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并且其学习的过程是个学习方法的过程。在方程式的灵活运用上,要着重加强抓要领,夯实学习基础。学习化学方程式时,最基础的运用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其要领主要是: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中间等号连,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这是学习化学方程式基础的基础,所以,在学习运用时,要熟练地掌握口诀,从而为进一步的应用奠定基础。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还是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善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化学方程式是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科学方程式,所以,想灵活运用就应该善总结,通过学习、观察和思考,巩固学习成果,从而实现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于同类型的问题和化学反应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面在教学的过程中,简单的举出几个化学方程式的例子,帮助大家积累总结经验。一氧化碳+金属氧化物金属+二氧化碳(2NaOH+CO(少量)=Na2CO3+H2O)像此类反应的生成物是盐和水,在写出盐的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到盐的配平,但是由于学生在记忆时对于生成物的记忆停留在死记硬背上,所以,对于如何写出同类的生成物就显得非常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配平时,要注意到盐里面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氧化物等,再加上一个氧化原子形成了负二价的原子团,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化学方程式提供的引导去作出准确的配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化学知识,更应该去指导学生和教育学生如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探索知识,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这对于初三化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善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化学知识,教育学生如何去配平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运用,所以说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如何应用化学方程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虽然对于刚刚学习化学不久的初三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在学习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是现代素质教育的目标。例如,在汽车上,都安装有汽车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内部装硝酸铵,当汽车受到严重的撞击时,硝酸铵就会分解产生大量的N2O,H2O,从而防止汽车内人员受伤,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对这个事件进行简单的描述,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NO3=N2O+2H2O。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防止机械记忆,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包括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一元素的质量分数三个基本计算。利用化学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第一次涉及符号与数字的计算,也是初中化学中最基本的计算,为以后的化学计算打下基础。如果学生这一关过不了的话,会影响以后的化学计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这一类计算的教学,不要产生轻视的心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理清三个基本计算的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这一类的计算。
如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加”“乘”“括号”、“系数”的含义,并让学生结合实际题目进行练习。比如H2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一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那么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多少,如何列算式?可以放手先让学生自己练习,然后自己评议,不断地纠正错误,最后教师再强调和总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如学生计算完H2O、O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让学生接着计算2H2O、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经过这么练习,学生大多都能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而学生在明白怎么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后再进行元素质量比的学习就轻松多了。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得出:相对分子质量中的“+”改成“:”就是元素的质量比。如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1×2:16。至于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教学,可以结合数学打比方,教师不妨让学生把化合物当成整体,元素当成部分进行思考理解,这对已知物质质量计算元素的质量或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这类习题的解答有一定的帮助,课后或单元复习时要补充这类习题。建议在讲这一内容前先摸学生的数学底子,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补差,这对我们的教学会比较有利,从而不让学生因数学的缘故降低对化学的兴趣。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初中化学中,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孤立地只谈计算,应和化学方程式的涵义联系起来,要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而且还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因此,学生首先也要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学生在进行计算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时常犯这种错误:把其中几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和相加再跟另外一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和进行相比,我们要跟学生强调“各物质指每一种物质”。另外根据需要,有时可能是两种物质之间相比,学生要明确这一点,这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比较关键。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比较关键的还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如果化学方程式写错了或没有配平,化学计算必然会得出错误结果。因此,一定要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对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要熟悉。为此,一开始教学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选择例题和习题进行讲解和练习。例如课本上的例题: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此题化学式多、复杂、易混淆,化学方程式需配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也复杂等,学生很容易产生惧怕的心理,进而会影响到其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学习。因此,我改成这样的例题:6g木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这样的反应学生熟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容易,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步骤和方法的掌握。接下来让学生进行练习:2g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此题增加一点难度即化学反应方程式需配平,但没关系,学生对这个反应比较熟悉,可以练一练。我让一个成绩中等的同学和一个成绩较弱的同学上台演练,如果他们都做好,那么全班同学基本掌握;如出了问题,那是最好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有意识地围绕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未配平化学方程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列比例式是否正确等,请成绩好的同学来修改。这样的训练不仅对成绩中等和成绩较弱的同学有帮助,对成绩好的同学也是一种提升。
三、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部分计算题也是计算题的难点之一,此概念是解决计算题基础,如果对概念理解不清楚,将会严重影响到计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讲清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要让学生明确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之比,而不是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之比;所涉及的量是质量,不是体积;三个量只要知道任意两个就可以求第三个。
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主要有这两种类型:公式的应用、溶液的稀释和配制。只要对概念理解清楚,公式的应用就比较简单基本,但有些题中隐蔽一定的迷惑因素,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也往往被迷惑。如200C时,把20g氯化钠放入50水g中充分溶解,求其溶质质量分数(20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0g)。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最后教师小结:解此题时要考虑溶液是否饱和,勿将未溶解的溶质作为溶液中的溶质。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
篇5
关键词:化学用语;体会;重点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127-01
一 分析教材把握要求
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看,出现的化学用语有以下六种:
①元素符号与离子符号;
②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
③化合价(元素、原子团、根);
④化学式 ;
⑤化学方程式;
⑥电离方程式。
新教材虽然删去了电子式,减少了元素符号,降低了对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要求,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变的反应规律的要求,而且对章节编排做了改进,分散了难点,选择了合理的知识梯度。但是,学生在学习使用化学用语这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还是表现出很大的困难,感到有一定的吃力。 如何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接受能力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使学生轻松容易的学习掌握并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化学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二 根据教材分层次教学,循序渐进
教师应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化学用语在全册书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编排的层次,把握教材深度和广度,将化学用语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从“绪言”到第二章第三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阶段。 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每节课记3~5种,学生并不感到困难,也不会影响教与学,还有一定的趣味性。
在教学进行 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24种元素符号,为下一节化学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从“绪言”课接触物质开始,就可注明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经常见一见,不作其它要求。等到学习化学式时,实际上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上有了发展、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从第二章第三节到第四章第二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阶段。
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用元素符号写化学式,用化学式写化学方程式的初步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是难点,除了讲清最小公倍数法,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
3.从第四章第三节到第八竟,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用语。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是化学用语的高级阶段。要应用必须强调理解、熟练。
三 分散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根据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化“整”为“零”,分散记忆,降低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可以提前逐步渗透、避免大量集中学习使学生难以接受。我在教学中从上完第一节课就布置学生开始硬背“氢氦锂铍硼”这句话,连背两周后,开始记符号“H、He、 Li、Be、B”,每上课前都检测学生记忆的情况。把1-20号元素符号分4句话分散记忆,逐步知道并理解其含意;要让学生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在教学中重视牢固地掌握元素符号,进而熟练地写出化学式,就可顺利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为避免化学用语的学习枯燥无味,可将元素符号、化学反应生成物、化合价(根价)、金属活动顺序表、溶解性表等等编成顺口溜以提高兴趣,获得好的记忆效果。如:
1.记元素符号用三拼法。铍(Be)把整个元素符号的字母撤分成B-e,并发出读音B…e…铍 一气合成,诸如两个字母组成的元素符号都可用这种方法来记。
2.记化学反应的生成物用谐音法。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分别产生在正极(阳极)、负极(阴极),但是许多同学往往记不清楚,我采用谐音法:阴——氢,阳——氧,来帮助学生来记收到效果。
3.记还原剂、氧化剂用表象法。初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得失氧的角度来判断的, 然而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同学们却难判断清楚,为次我再教学中编了一种记忆办法。如:H2+CuO Cu﹢H2O 中H2到氧后变成水, CuO中的Cu失去氧后变成铜,由此我总结出:
得-氧-还(得到氧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失-氧-氧(失去氧的反应物是氧化剂)的口诀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方法。
同时,该实验的操作顺序有是致关重要而且有不易记住,为此,我整理为:
氢气进来后走,酒精灯迟到早退。来帮助学生记忆。
4.记化合价、溶解性用顺口溜法。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2.4.6硫都齐全。
记溶解性: 钾钠钡钙是溶碱,硫酸碳酸除钡钙,硝酸除银汞,钾盐钠盐全都溶。
四 规范书写,多练多用,提高学习效果
篇6
(1)、要能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释理解透彻,(即: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将其含义在化学方程式中理解为:化学反应前(即反应物)出现的元素,在反应后(即生成物)中必然出现,反应物中没有出现的元素则生成物中不能出现。如:Zn+ZnSO4+Cu(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必然是CuSO4),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Zn出现,而生成物又中出现了Cu、O、S三种元素,则反应物中也应出现这三种元素,而通常SO4作为一个原子团出现的,因推出反应物中的另一种物质一定是CuSO4。
(2)、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准确无误的书写出化学式,即尊重客观事实,不要任意臆造。
(3)、对未见过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中必然会给出条件(某实验现象或具体的反应物、生成物的名称或化学式及反应条件等)。
(4)、将写好的化学式须进行配平,一定要牢记“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增减”。验证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是否一致,原子数目是否相等,否则就应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或反应物、生成物是否随意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2KClO3+MnO22KCl+3O2这个方程式显然是不正确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无Mn元素,从而证明MnO2是不能写在反应物中去而只能写在等号上面。2KClO32KCl+3O2牢记以上四点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就不会咸到困难了。
例1、(利用已知条件):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是绿色植物,即绿色植物的桔杆[主要成分(C6H5O5)n]和水在适当的催化剂等条件下生成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再将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生成乙醇(C2H5OH)同时放出CO2,乙醇是很好的燃料,写出化学方程式(2000年四川省化学竞赛试题19题).
①②.
解析:此题是初中课本中没有出现过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如果死记硬背是难解决此题的,如果按照上述方法审题就会迎刃而解,首先找出①步反应中的反应物是(C6H5O5)n和H2O,而生成物是C6H12O6。
从而得出方程式:①、(C6H5O5)n+H2OnC6H12O6②反应物是C6H12O6而生成物是(C2H5OH)和CO2。
所以②式为:C6H12O62C2H5OH+2CO2
例2、(利用实验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一些铝制器皿,在清洗铝制器皿表面污垢时,不能使用热的碱性溶液,因为热的碱性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与铝发生作用而被腐蚀,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99年哈尔滨市初中升B卷)。
解析:题中反应物是铝、碱(氢氧化钠)和水生成物是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有H,而生成物中还没有出现,则可推出另一种可燃性气体一定是氢气。由此可得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例3、将氯气溶于水时,有一部分氯气跟水反应:
Cl2+H2OHClO(次氯酸)+HCl。
写出氯气通入消石灰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995年全国竞赛试题)
解析:首先搞清反应物是氯气和消石灰水(Ca(OH)2溶液),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氯气首先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而生成的HClO再与(Ca(OH)2反应生成Ca(ClO)2和水。
Cl2+H2OHClO(次氯酸)+HCl……(1)
HClO+Ca(OH)2Ca(ClO)2+H2O……(2)
篇7
关键词 课堂;纠错;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
化学课堂教学中各种物质的特性与化学反应较多,如果教师不给学生特定的方法进行纠错和总结规律,哪怕是最简单的内容到了学生那里却变得很难!例如我在教元素时特意给学生布置了记元素符号的任务,并且为了使学生印象深刻,还特意打印了元素周期表贴在教室。原以为做了这么多的铺垫,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起来应该不困难了,结果却不是。很多学生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出现很多错误,后来才知道,学生会书写元素符号,但是却不能够非常正确的书写出化学式。原因在于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记不住,而且很多元素的化合价会改变,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哪个化合价。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基础就要求正确书写出化学式。
一、纠错是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为了给学生纠错,首先要让学生记住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再正确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这里,我特意总结了几点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规律编成口诀让学生记住。
一价:氢、银、钾、钠;二价:钙、镁、钡、锌;铝三硅四氧负二。
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是铵根
当学生能记住了常见的元素化合价之后,再根据化学式中一般正价在前负价在后以及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让学生书写化学式。同时要求在书写化学式的时候,先写元素符号同时标注化合价,再写出化学式。经过反反复复的练习,反复记忆、不断的纠错,学生基本上能把常见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然后对于有些金属元素也有变价的现象,主要是铁元素,这个就要根据读法而定了。如果带铁的化合物读作“某某铁”时铁显+3价,读作“某某亚铁”时铁显+2价。
二、纠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有了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就会简单一些。但是中等以下的学生在书写方程式的时候还是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逐一检查每个过程是否发生错误。只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才能确保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出任何纰漏。
1.掌握两个原则
(1)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即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不能任意编造物质的化学式。)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等号”两边的物质所含各元素的种类相同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化学方程式要配平,之所以对化学方程式要进行配平,是为了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时,绝不能改动化学式中的角码。)
2.熟记书写步骤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般按“写”、“配”、“注”、“查”四步进行。现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书写为例:
(1)写:根据反应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中间用“短线”,若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用“+”号连接。KMnO4—K2MnO4+MnO2+O2。
(2)配:即配平化学方程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即配平)。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短线改成等号。
KMnO4=K2MnO4+MnO2+O2
(3)注:即在“等号”上或下注明反应条件,如加热(常用符号“Δ”表示)高温、点燃、催化剂等。生成物中的气态物质,需在其化学式右侧标“”符号,若反应物中也有气体,则气体生成物不标“”符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生成物中的难溶物,需在其化学式的右侧标“”符号。
(4)查:检查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是否准确完整,要做到“四查”,即查化学式、查配平、查条件、查生成物状态符号,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防止写化学方程式时可能出现的缺这少那的错误,确保用正确的、完整的化学方程式表达化学反应事实。
以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概括为:“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对化学式,方程要配平;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注明;生成气体或沉淀,上下箭头来分清。”
3.会配平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我们学习的难点,也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关键一个环节。配平化学方程式一般要求“快”、“准”,要达到这一要求,首先必须掌握多种方法,根据反应特点,灵活运用。一般来说:配平较为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可用“观察法”,稍复杂的可用如下常用的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找短线两侧同种原子差最大的,以该原子的最小公倍数为配平的着眼点进行配平。例如,在
反应中,观察短线两侧不难发现氧原子差最大为1,反应前有1个氧原子,反应后有两个氧原子,其最小公倍数为2,则HgO前化学计量数为2,那么Hg前的化学计量数为2。
(2)奇偶配平法:先找短线两侧同种原子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且有奇有偶的,将最大的奇数配成偶数。例如,在C2H2+O2—CO2+H2O反应中,观察短线两侧发现氧原子出现次数最多,其最大奇数是1,所以先在H2O前配上化学计量数2,然后用观察法配平氢原子,再配平碳原子,最后配平氧原子。
(3)设1法:设1法又叫原子守恒法,它适用于配平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时首先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找出一种化学式相对比较复杂的物质,把它前的计量数看作1,以此作为配平起点。例如,在Fe+H2O高温Fe3O4+H2反应中,Fe3O4是化学式较复杂的物质,把它的计量数看做1,则Fe前的计量数为3,H2O前的计量数为4,那么H2的计量数也为4。
三、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初三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所谓的学困生是相对于优等生、中等生而言的,也就是说学困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转化的。所以,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转化学困生,使学困生的成绩能有所提高也就成为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该如何转化呢?该从哪些角度入手呢?该选择哪些策略呢?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也对相关策略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本文就以以下几种策略的应用为例,对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进行研讨,以为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做好前提性工作。
策略一:纠正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只有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才能为学困生的转化做好基础性工作。也就是说,如果一名学生没有正确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即便是教师选择转化策略再有效也提高不了学困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在学困生转化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呢?在本次课题的实验研究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来端正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如下:分析造成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原因。比如:一些学生因为初三化学比较难,跟不上,所以,干脆放弃;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排斥学习等。明确原因,提出策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法。以“认为初三化学比较难”这一部分学困生为例,在端正其化学学习态度时,我会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做就是要重新燃起这部分学困生的自信心,慢慢地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转变,同时也能帮助这部分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策略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有教育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这部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要通过恰当活动的组织来帮助这部分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教学《常见的酸和碱》时,为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使学困生得到转化,更为了培养学困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这节课的预习时,我借助微课专门为学困生录制了课前预习的视频,视频中主要包括:(1)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合物。(2)简单展示了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的过程。这一视频的录制主要是针对学困生的,目的就是让这部分学生初步了解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上课时就不至于因为不知要学习的内容而感觉恐慌,而且,酸碱指示区分酸碱溶液的过程展示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对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也有着重要作用。当然,借助微课进行复习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也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预习课的质量,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以及预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当然,这一视频其他学生也可以观看,或者是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教材或者学案进行自主预习,这样也能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策略三:做好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可以说是转化学困生时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因为学习目标的完成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肯定,也是帮助学生找回化学学习信心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立足于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以为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做好前提性工作。本文以教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为例对如何对学困生的教学目标设计进行分层进行简单阐述。首先,按照教学大纲对全班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即: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将整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划分,即:优等生的学习目标为: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能够对一些难度较大的计算题进行解答;掌握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与量的关系。中等生的学习目标为: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能够借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一些中等难度的试题。学困生的学习目标为: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能够借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一些简单的试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分层就是为了要明确学困生整体上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之后,再针对不同的学困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所以,我们将学困生又分为了A、B两个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进行了学习目标的重新划分:A层(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能借助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B层(基础差的学生):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即可。之所以,对学困生的学习目标再次进行分层,目的就是使学困生逐层递进的,没有人能够一蹴而就的,也没有人能一口吃成胖子,我们需要设定一个个的小目标才能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自信,才能在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的过程中积累知识,进而为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策略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只有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打造出精彩不断的化学课堂,所以,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成为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因此,在本次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重点就放在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目的就是要找到适合我校、我班学困生转化的方法,以为学校化学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做好前提性工作。本文以“探究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例。在提出借助探究式教学法来进行后进生转化,提高后进生的化学学习效率的时候,很多教师都表示疑问,这一方法在优等生教学中的应用应该会更合适吧。归根到底,大部分教师认为对学困生进行“讲授式”教学法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部分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扎实的基础,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就是浪费时间。但是,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的好奇心都强,具有一定的探究意识。所以,在《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便对学困生实施了探究式教学法,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去探究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该选择哪些实验器材等。因此,在后进生转化时,我先于学生一起分析本次实验可能用到的药品,引导学生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原理,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相关的药品进行自主实验,最后,学生在表述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就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事实证明,这样的自主实验探究不仅满足了学困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自主实验现象的分析也会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理论知识,这样的效果要比命令式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同时,当学生看到化学实验的神奇后,这些学困生对化学学习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转变,进而,也为学困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当然,除了探究式教学法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微课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来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而使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策略五:设计恰当的习题
习题的设计也是转化学困生,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好习题的设计,所选择的试题不要过难,否则,会打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节课为例,从上文可以看出,我们将学困生也进行了分层,所以,在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供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学困生的学习效率。组织学生在这样的习题设计中尝试解答,对于分出来的层次教师不要刻意强调,鼓励B层的学生要尝试对A层的习题进行解答,并与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能够在取长补短中掌握知识,而且也能让学生在尝试中消除对化学的恐惧,进而促使学困生以积极的态度走进化学。
策略六: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对于学困生来说相较于优等生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来保护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心。所以,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对这些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进行表扬,并将他们的闪光点进行扩大,这样一来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二来也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并通过鼓励性评价来给学困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还以上述的设计恰当的习题为例,我们要对那些做了A层试题的B层学生进行大力的表扬,目的就是要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困生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学困生来说也是一样,一线教师要做好分析工作,要通过这些恰当策略的应用来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有效策略的应用对整个班级、学校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的发展,对高效课堂的实现都做好了保障性工作。
参考文献:
[1]翟素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5):46.
篇9
关键词:初中化学;起始阶段;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在起始阶段的教学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史和对人类的重要贡献
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力求认识,趋近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其中得到乐趣与满足,化学教学中丰富多彩的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情境,因此在学习中学生要做好这样几件事:
1.了解化学对人类的贡献,特别是中国的瓷器、火药、造纸等,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
2.了解有关化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化学奥秘,从而激发自己的热情,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3.充分用好课本中的彩图,以书中的实验等直观性为学习平台,激发自己探究化学知识的信心,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4.观察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与化学有密切的关系,如合成新药,可以帮助人类战胜疾病;燃烧某些石油产品,为各种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煤发电为人类提供电力;生产的洗涤剂、化妆品、化纤衣料和各种新材建材的使用,可美化人们的生活;化肥、低毒高效农药的使用,为人类的粮食危机带来希望,同时煤、石油、天然气不仅量少而且燃烧有污染,需要开发新的洁净能源,如此等等都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由于化学学科学生刚刚接触,过去在科学学科中曾经学习了一点,同时该学科与其他学科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思想,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是迈入化学入门的前提。
1.做好课前预习,做到有目的地去听课。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通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这样带着疑问去学,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2.课堂上,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同时,做到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并勇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听课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获得锻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将本节课的知识很好的消化。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如实准确地记录,积极主动地思考,要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探索。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相互配合、仔细倾听、认真反思、主动交流。
3.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点杂乱而零碎,老师在讲课时,都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的。因此同学们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要做好课堂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课后进行复习,掌握重点,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课时“走神”。在记课堂笔记时,必须讲究方法,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与课本内容相同的部分可在课本上标出,课后整理笔记时再补全。
4.要经常不间断的进行复习,循序渐进,每天认真阅读课堂笔记,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达到对课本内容融会贯通。每章节讲完后还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样就可在整理总结的过程中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掌握。
5.用好错题集。将平时错题当然是具有收集价值的都收入错题集,平时多看看,保证以后类似错误少犯或不犯,提高自己作题的正确率。
6.要知道需要你解决的问题比较多,课本上“你已经知道什么”“观察与思考”“联想与启示”“交流与讨论”“学习与实践”“本章作业”等栏目向你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位同学要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见解。
三、掌握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等。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要进行分散记忆,二要不间断地进行强化练习。如元素符号的记忆可在一开始学习化学时,每天规定自己记两到三个元素符号,当掌握到一定数量时,再进行归纳分类,如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进行分类,强化记忆,这样就可以分散了记忆元素符号时的难度,同时,在记忆过程中不断加以练习。而对于化学式、分子、原子以及元素化合价等等,在记忆的过程中辅之以一定量的训练,以及时反馈自己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和矫正。而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应该说是贯穿于初中化学学习的始终。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后续学习的很多内容。因此,它是我们初中化学容易形成分化点的一个关键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要求自己细心、认真地书写好化学方程式。注意书写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是否遵循客观规律、是否配平、有无气体或沉淀符号等等细节性问题。应该说掌握好了化学用语这部分内容,离入门已经不远了。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记忆。那么具体怎样去记忆呢?
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理、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例如:①物质性质网络记:如对含碳元素的相关物质可构建知识网络系统记忆;②对偶知识对比记:如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③化学用语分散记:如元素、原子、化合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等按知识阶梯分散到各章节记忆等;④类似知识归类记:如H2与CO的性质,H2与CO2的制取装置等;⑤对概念等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缩略”记忆法:如分解反应可记为“一变多”,化合反应可记为“多变一”,复分解反应,记为“互交换”等;⑥对化合价,可以填进学生熟悉的歌谱,把它唱出来。
四、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和动手实验
“观察是一切实践和理论的基础”。对于初学化学的同学而言,首先要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最初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老师的要求,将你看到的化学现象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叙述出来,以后再慢慢地总结观察实验的思维规律。如观察过木炭、硫粉、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后,你就会总结出这样的规律――观察。
篇10
学知识只有两本书,在知识构架和知识体系连贯上,综观现行的初三化学教材,编排顺序和技能铺垫做的
是比较完善的,但是我们的学生升入高中后,总听到高中教师在抱怨,学生往往对初中知识就掌握了那么
几个方程式,对实验基本原理也只是老师灌输的那么几个口诀性的东西,那么初三化学怎样教,总复习工
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教学工作及
后期的总复习过程中,我采用以下几种对策。
一、抓住重点基础知识,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用语。及时突破重点
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看,出现的化学用语有:
1、元素符号(33种)与离子符号(5种)
2、原子结构示意图(22种)离子结构示意图(5种)
3、化学式(108种)
4、化学方程式(62个)
5、电离方程式(11个)
新编教材不仅删去了电子式,减少了元素符号,降低了对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要求,对单质、氧
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变的反应规律的要求,而且对章节编排做了改进,分散了难点,
选择了合理的知识梯度。第八章是初中化学重点,也是进入高中顺利学习化学必修一的关键一步,该章篇
幅不多但知识点多,应用性和规律性强,因此,学生学习后并不易掌握,倘若只是让学生记住几个常见的
复分解反应,就会导致学生对第八章内容不理解,知识遗忘率高。我在讲授第八章时,注意该章的及时复
习和巩固,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常用规律和条件,虽然一开始学生还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反应,但随着学生知识的拓展,学生至少可以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且了解酸与盐、碱与盐反应的常用
规律。具体做法:①强化酸、碱、盐通性规律,②运用列表法帮助学生梳理和识记,③让学生用化学方程
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④通过学生做盐酸与氯化钠、盐酸与碳酸钠、盐酸与
硫酸钠、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实验,让学生总结反应规律及条件,同时选作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氯化
铁溶液的实验总结规律。⑤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实质上是各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归类和总结。
二、抓住关键, 设疑诱导,注重实验贯穿章节复习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
活跃的心理因素。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
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复习《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一节时,在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下,自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
碳的反应原理、装置、制取等内容后,提出能否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用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为什么?让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答案。这样即复习了复分解反应的相关原
理,也拓展了学生对酸碱盐之间反应原理的归纳和总结。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步步深入,步步点
拨,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成功的喜乐。值得注意的是在章节复习中以实验为
主线贯穿各章知识点,实验应以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为主。在复习实验过程中,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
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三、强化知识结构、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进行知识点分类复习
化学教材整本书知识结构分为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四大部分,其中
各部分又可分为若干知识点。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关键。复习时注意:①重点掌握氧气、氢气、CO2
气体的制备原理方程和性质方程;②掌握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及其化学方程式应紧扣酸、碱、盐通性;③
运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复习,如各物质间化学方程式书写比赛等;又如在基本概念和原理部分,运用列
表制图法,以概念为基础把学过基础知识整理成"知识点"并连成"知识线",梳理相互联系与对比交织成"
知识网",尽量避免知识零碎。在这阶段中以练习为主,通过训练有针对、有重点地掌握四大知识板块。
四、针对中招考试题型,进行专题总结及综合训练
中考复习过程中要以大纲要求为导向,基础知识为依据,化学实验为核心,能力培养为宗旨,突破重点和
关键。其中专题可分为:反应类型,物质分类、物质鉴别、文字叙述推断题、框格型推断题等等。这一阶
段是对前四阶段的综合运用和深化,通过专题提高学生题型仍是能力和方法,强化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综合训练是中考复习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准确把握习题讲评的效率也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关键,每节试卷
讲评课前,针对本节课中讲评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答题易错点设计一定分量的变式训练题,在试卷讲评
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期达到反复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及时消化讲评内容、固讲评效果的目的。
总之,复习课能使学生扫除盲点、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结构,而且还应有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获得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