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0 20:1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复习课;九年级化学
九年级的化学复习课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通过复习课,学生能够巩固学过的知识,将知识系统化,从而得到升华。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成为毕业班化学教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传统复习课都是教师单方面把知识点讲一遍,而后让学生做相应的练习。在复习课上,学生往往感觉枯燥乏味,除了重复已学的知识点外就是做练习、听讲评,长此以往,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很多教师在多遍重复知识点后也讨厌上复习课。如何让复习课也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两节获得好评的复习课的公开课设计作为案例,来探讨什么样的复习课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
一、教学案例
案例一:这节公开课内容是科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第一课时“碳和碳的氧化物”。本节课以魔法故事为主线贯穿课堂,设计思路如下:
将碳单质比喻作“碳父”,“碳父”有两个法宝,一个是能够切割大多数物质,另一个是能够做电极或是铅笔芯,这两个法宝是何物质?(金刚石和石墨)。接着描述“碳父”还有燃烧的本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继承的魔力是能灭火,小女儿继承的魔力是能施毒,大小女儿分别是谁?(CO2和CO)。大女儿嫉妒小女儿的魔法比自己强大,心理不平衡,就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温室效应”。于是“碳父”把大女儿的氧原子夺走一个,使其与小女儿拥有一样的魔力,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上述的描述,请学生将C、CO、CO2之间的关系用知识网络表示出来(即“碳三角”)。接下来由学生选择“魔法世界”编号,判断是谁施的魔法,并评价其“功”与“过”。魔法世界是由CO和CO2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组成,如主人下地窖取菜时晕厥死亡事件、碳酸饮料会喷出气体、氢氧化钙可以刷墙护壁、“干冰”可以人工降雨、“煤气”可以燃烧等事例,将这些事例编号,由学生抽出相应事例后进行解释,并对事例进行评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都描述完后,请学生将碳酸、碳酸钙两种物质补充到先前总结的碳三角网络中去。
最后让全班学生参加“毕业典礼”测试:如何鉴别CO和CO2,测试结束后宣布学生由魔法学院毕业,将这节课的气氛推向最。
案例二:这节公开课内容是科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复习课。大体设计思路如下:
先指出化学实验室排放的废液是水污染源之一,接下来由学生完成练习题:A、B两班都用酚酞鉴别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废液缸中。(1)A班废液呈红色,废液中一定含什么物质?(2)B班废液pH
二、教学分析
这两节市级公开课上完后都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对比后可以发现,这两节复习课的设计存在很多共同点:
1.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
案例一整节课是以魔法故事为主线,考虑到化学与魔法有一定的共性,并与当下热播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相结合,情境生动有趣,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征,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案例二将生活中的事件引入课堂,让学生谈论并解决难题,如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浓硫酸泄露的处理方法、厨房中调料的鉴别等,使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并能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总结归纳
■
在知识点复习模式上,两节课都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个过程就是“把书读薄”的过程,这在毕业班复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最后再设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情境对知识点学以致用,这又是“把书由薄再读厚”的过程,从而使知识点得到升华。如案例一中先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写出C、CO、CO2的相关化学方程式,再让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三者间的转换关系,到后来再在原先网络图上再添上碳酸和碳酸钙。最终使五种物质的转换关系与涉及到的8个化学方程式,归纳为上图所示:
之后再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如氢氧化钙为何可以刷墙护壁、煤气为何可以燃烧等生活中例子对知识点加以应用。案例二中也是类似的,先让学生讨论如何鉴别酸和碱,从而复习了酸碱相关的化学性质;而后让学生根据提出的方法来总结归纳酸碱的化学通性;最后再根据贴近生活的具体事例来应用这些知识点,如蚊虫叮咬了要抹何种溶液、浓硫酸泄露该如何处理等。教师设计题目要注意尽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使学生学习感觉更有成就感,对学习更感兴趣,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
3.课堂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复习课很多学生懒于动手和动脑,对学过的知识缺乏兴趣,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对复习课至关重要。案例一和案例二都是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积极性,问题设计有层次性,尽量让所有问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答,再由学生来纠正学生错误或是补充说明,最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只是在一旁引导。这充分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复习课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使复习课能够很好地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出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4.课件制作简明、生动
复习课的课件切忌出现大量的文字,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应尽量做到简明,文字少、重点突出,同时尽量生动、活泼。上述两个案例的课件都比较简明、生动。如案例一中课件结合“三彩”课件制作方法,在进入“魔法世界”环节中,采用魔方上九个数字对应九个不同的事例,让学生抽选1~9之间的数字,点击数字后随机链接到不同的“魔法事件”,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两节课的课件页数都非常少,且每一页的内容都很简洁。
从上述复习课模式的共同点可以看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复习课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重复。要想上好复习课,备课很重要,无论在情境创设上,还是在结构设计、相应练习题的选择上,教师都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同时,课堂上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这样的复习课才能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化学,同时提高对化学的兴趣,进而懂得用化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化学课,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好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潘红梅.走进新课程 关注课堂教学效益[J].化学教与学,2010,(06).
篇2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互动氛围
参与式教学主要是指老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化学教学,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能参与课堂互动,让学生能与老师有一定的教学互动。老师应当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要对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进行转变,不能再依据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应当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况,来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有主动学习的学习状态。在教学时,可以选取一些学生常见的化学现象进行导言来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挖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通过实验探究,实现全程参与
九年级化学教学课程中需要老师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试验探究活动,进行实践,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化学知识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下的主要化学教学内容有大部分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来进行实践学习的。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课程要求的试验进行自主的学习,通过学生自己进行方案设计、试验实施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来让学生对所实践的知识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和学习。在当今的化学教学中,老师虽然有丰富课堂内容也有很多试验,但这些试验基本上都是演示试验,学生很少有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的教学很难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刻的学习,学生需要自己动手,才能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记忆。
新课程下九年级的化学教学目标更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相应的锻炼。老师应当通过设计探究活动试验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进行设计,要在按部就班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状态中得到学习能力的提升。老师可以在试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试验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试验、自我总结,来使学生对探究试验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完成素质教育对教学的要求。
三、重视反思、注重评价,激励学生参与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最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养成反思的学习能力,对学习的知识点能理解和吸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通过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梳理和研究,构建相应的化学知识体系。要在这其中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老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验来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需要肯定和课堂交流,因此,老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与学生进行课堂沟通和教学。学生的积极性需要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肯定和鼓励才能长久地保持,因此评价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或者其他方面进行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这样的评价不仅仅能使学生觉得自己的努力有效果,也可以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评价应当有利于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也应当使学生之间产生交流和竞争,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体现。
四、开展讨论交流,实现全员参与
老师应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进行教学,因为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特点,因此可能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思维和认识。因此,老师应当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交流学习,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当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特点,要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学生能有兴趣地进行学习。传统的教学主要是老师在进行化学知识的讲解,却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没有办法形成良好的教学质量。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老师应当对思维活跃的学生采取正确的引导,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式分析,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这样不仅仅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也能使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得到学习。老师应当在学生讨论中仔细听询学生的观点和想法,然后能在课堂中对问题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老师可以根据问题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能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和讨论,让学生能自我总结出一些适合自己学习的结论和方法。老师应当在小组学习中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让学生能够学会反思,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应当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不仅仅是素质教育下的要求,更是培养素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老师应当采用参与式教学来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篇3
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因而迎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大量的资料、考试让学生都喘不过气来,更不要说是给自己留一个思考反思的空间了,但是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时间投入了,但复习的效果却不怎样好,反而多了一种厌烦心理。而张老师的这节物质的推断题眼复习,让本节课变得轻松而且高效。
中考重点始终是初中化学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解决新问题的坚实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准确把握,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做一个总结归纳,张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基础知识和生活常识的联系,将化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其原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通过这节课复习,让更多的学生爱上了化学,让化学不再觉得深不可测,对于推断题学生也不再是望而生畏。
在课堂练习中,张老师极其关注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科学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尤其是张老师的板书,从第一题开始,认认真真的书写,这对我启发很大,老师像对待新课一样,认真做好板书,给学生做好榜样。
篇4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复习效率 提高方法
初中化学的学习相对其他科目而言时间短,只有一年的时间,却有两册书,知识点多,初中化学总复习的时间也短,总复习阶段升学压力大。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时间紧、任务重,化学总复习更是一项系统化的学习工程。学生学习水平发展不平衡和心理素质差异等问题,更为总复习增加了难度。有效复习可以帮助九年级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加深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提高总复习效率,从而提高化学成绩。如何在初中化学总复习过程中,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将所学的化学知识构建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有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是每一个化学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根据多年化学教学经验,我谈谈思考。
1.复习要紧扣中考考点
《中考考纲》规定了中考化学学科所考的范围和要求,是中考化学学科命题的主要依据之一,对中考化学总复习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总复习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化学《中考考纲》,明确本年度中考化学考试的要求和去向,掌握中考所考的知识点,有利于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开始复习时,教师应根据考纲制订具体的复习计划,针对首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以考点为基础复习化学课本,将每个单元的内容归纳到包容它的大块里,形成复习的总体知识体系,再结合考点内容将其编排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并贯穿于复习全过程。不论试题的情景如何新颖,答题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来源于教材,不可能超出教材的知识水平编写一些偏题怪题。一定要根据《中考考纲》说明的要求通读教材,认真思考,尽量查找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上的漏洞。
2.复习题要精讲精练
有针对性地搜集和使用信息资料,可能会对提高中考复习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应该本着“广集信息,合理选题,选题求精,重在落实”的原则复习。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做完练习题不是简单了结,而是要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基础知识,其本质特征是什么,都有哪些知识之间的联系,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教师要广开渠道,提炼有较强启发性、典型性的试题,供学生学习参考之用,切不可粗枝大叶、随意选择。滥讲百题,不如精讲一题,万不可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淹没在其中无法自拔,而要精选精练,限量用题。在讲题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确保学生能够认真消化精选试题,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同时为学生节约宝贵时间,实现各学科的全面发展。
3.复习要关注热点
这里的热点主要指历届中考化学考试中经常进行测试的知识要点内容,包括物质怎样变化、化学方程式怎样书写、化学现象如何描述、常见化学现象、化学实验的简单操作、指示剂如何使用、化学用语的具体意义、判断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环境保护、混合物怎样分离和除杂、燃烧条件与灭火、金属锈蚀和保护、实验装置的正误、设置简单实验方案、怎样计算化学式、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等方面,这些问题都是历年必考的热点。另外,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新走向,而且分值比例呈上升趋势,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通过一些精选的试题加以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对实验的复习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必须重视实验复习,无论中考实验题目怎样变化,都需要基础理论和能力的支持。复习时要充分利用好课本,构建实验基础知识的板块、框架和网络,注意对基本实验现象考查及经典实验的考查,尤其是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探究实验和对实验过程的分析、评价要成为实验复习训练的重点。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化学反应类型,以物质的性质为中心,掌握其制备、检验、鉴别、除杂、推断、提纯等;归纳典型装置的多种用途,依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设计物质的制备、成分的推断、组成的测定等。复习实验时应选取典型题目讲解,弄清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搜集类似题目进行分析研究,促使学生审清题意,看清答题的要求,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
5.发挥主体作用
再好的剧本也需要演员来演,从一定意义上讲,中考复习的主人翁应当是九年级学生。教师实际上是特殊的“服务员”,这是一种引导性、指导性、辅导性的高层次服务。因此,教师切不可将自己放在中心位置,而把学生作为可以任意摆布的附庸,要引导学生按照化学《中考考纲》说明的要求复习,掌握考点、热点、难点知识,形成化学知识体系;留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复习各章节前可设置一些阅读思考题,引导学生边复习边思考,留有足够的课堂活动空间,特别是针对复习难度较大、不易理解的典型试题,可以设计一些阶梯式的思考题,指引学生思考,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解题能力,还要以学生反映的难点问题为基础,结合基础知识,开展能力训练。在复习过程中,穿插一些训练题,巩固重温前面所学知识,防止学前忘后。
总之,九年级化学教师要发挥高超的教学水平,有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在复习中转变观念、更新传统复习方法,研究中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特点,了解每年的中考命题趋势,把握好复习要点,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九年级化学复习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淑霞.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4).
篇5
化学教师是启蒙学生走进化学之门的领路人.笔者作为初中三年级的化学教师,对化学启蒙有着非常深入的体会和总结,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和思考,对初中三年级化学启蒙教育谈谈一些看法.
一、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也是学生进入化学之门的第一把金钥匙.持续保持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笔者总结,应从把握学生心理和优化教师知识技能两个层面入手.双管齐下,各现所长,共同促进,实现目标.
1.把握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深入学习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对学生的心理结构、性格特征做出准确的判断,有效引导学生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过程;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会出现越俎代庖的错误.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笔者观察到,学生对化学这门“新鲜”学科,起初是有着强烈的兴趣的.随着课程的深入和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复杂化,学生的兴趣明显下降.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正说明了化学的学习进入完全的理论领域而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从心理学角度,结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旧知识(包括经验)同所学的新知识结合在一起,无法产生新旧知识在意义上的构建,无法实现新知识的内化,无法完成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释新知识.原本这个心理过程得以顺利完成,学生能够获得学习新知的成就感.但随着新知识的铺天盖地的涌入学生的知识库,教师没有做好学生化学学科学习的心理过程的疏导,致使知识断点与日俱增,学习兴趣如秋霜洗礼的绿意萎蔫不兴.甚至于有些学生在化学启蒙教育中,自认滑入被动学习的状态,宣告化学启蒙教育从心理层面上的失败.
例如,我们在学习“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部分内容时,对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采取的是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将石蜡的三态变化和燃烧均以实验的方式呈现,丰富学生的经验,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理解理论表达.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2.优化教师知识技能
(1)提高教师知识能力
教师化学知识基础深厚,有很好的化学系统知识,对九年级化学教材知识体系有良好的建构,能够把握教材的整体架构,深层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对教材结构的设置和内容形式的安排有较为深入的剖析.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教材的理解,认为九年级教材的知识涵盖面是很高的,对人文意义和化学历史有一定的涉及,将化学学科的意义和作用以其高度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而表现得尤为突出,但表现出知识点分散,系统性差等特点.如果完全依照教材印制的形式顺序开展教学,很难构建化学知识树状系统,这对于初中学生化学启蒙是尤为不利的.
在把握教材方面,集中突显了教师化学知识能力的高低.笔者尝试将自己的化学知识结构解构,并参照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鲁教版教材、沪教版教材整合九年级化学知识框架,在这个架构下多次循环知识点学习,适应心理学研究的记忆曲线.实现启蒙学习的教学任务.
例如在学习“第四章 燃烧 燃料”时,笔者将“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在一起学习,收效甚佳.
(2)提高教师教学技术
①善于使用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有效地将抽象的化学理论,转变成结构范式.把书籍中的图片变成动画形式,将实验过程制作成动画短片等.丰富而直观的材料更容易打动学生.初三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更强,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借助直观思维能力的推波助澜.
②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教学技能中,应该把教师控制情绪的能力及生动幽默的语言组织能力列为其中,这集中表现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幽默的语言总能够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专注于课堂学习,生动的故事情节设定需要生动的语言作为外衣.准确的用语能帮助学生接受艰深的理论.
二、优化化学教学方法
1.实验是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
实验是化学这门学科学习的基础,化学实验呈现出来的一切现象是化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得以成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化学实验更是化学学科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化学教材中,大到章节,小到小节,处处化学知识的学习都有实验存在.
笔者总结初三化学实验教学形式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信息技术支撑的化学实验视频演示教学形式;第二种为教师演示化学实验教学形式;第三种为学生亲手操作的化学实验教学形式.
这三种形式均为重要的化学教学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对于学生化学的学习起着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最为有利的当属第三种,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根据教学需要和内容要求,如氧气的制取、二氧化碳的生成等实验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并认真学习整个实验过程.如爆炸等化学实验,危险性较高,在教学中应选取视频课件播放形式演示实验过程.有时,根据课程安排和课堂时间,许多实验内容的教学在课堂上应适当选取教师实验演示形式或结合视频幻灯片演示教学形式来完成实验的教学.
篇6
(2)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要求?
笔者根据几年来在教学上的实践,本文就以上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为高一新生的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偏偏高一化学按大纲要求就是连续九课时的初中化学知识复习,从学生方面来看,开学后第一节课开始,都希望学习不久前刚发下的自己已"看"过几遍的新课本知识,此时却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情绪低落在所难免。而部份老师也觉得难上,一者高中老师都是大多未上过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不够熟,部分老师也就产生了"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师认为花九节课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拔即可,花这么多时间"炒旧饭"不值。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性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这样做收效高: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 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 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升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quot;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 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然后老师再加以及时引导,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练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 其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缺少条件的题如何解。有多个解答方案时,最佳方案的选择;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知识之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如果学生不主动依老师的指导及时去理解和掌握,慢慢就会掉队。例如就有高二的学生进行连续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时,还存在采用初中老师严格要求的分步计算法慢慢求解,却置高中老师教的利用关系式快速算法而不顾等问题。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quot;盲区",故要求我们复习初中内容决不能匆匆而"过"。
篇7
关键词:化学试卷;讲评;反思;巩固;拓展
试卷讲评课程序多,工作量大,往往是薄弱的一环。然而,当前化学复习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往往把大投入到专题复习课的研究上,忽视了试卷讲评课的设计和谋划,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在日常“试卷讲评”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习惯于从审题到解题一人承包,一讲到底,盲目教学,如“就题讲题”、”照卷讲题”,甚至“对答案”,总认为试卷学生已经考过了,分数也已经确定了,试卷讲评课设计得再精彩,也不能改变学生考试的分数。客观上,相对专题复习课而言,试卷讲评课的备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要精心设计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因此,对于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上好试卷讲评课的研究具有及其现实的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大家一起交流。
一、统筹分析、充分准备、突出重点和难点
化学试卷讲评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充分的准备,以便准确把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缺陷。化学试卷讲评课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有做卷、阅卷、统计等。
每次学生考试时,首先老师应该仔细地将试卷完整地做一遍,通过做试卷,了解试卷中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及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命题的难易程度、试卷结构和各类题型的比例、开放性试题多元答案等内容,同时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其次要认真、及时批阅试卷,在阅卷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注意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重点关注学生在哪些知识和能力上还不到位,找准学生现状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讲评时才能对症下药。
同时还要做好试卷的统计工作,统计时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试卷得分的统计,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得分率;知识点分布及得分率的统计;学生错误类型的统计,统计是一项艰苦复杂却又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统计,教师可以大致了解学生对每一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确定讲评的重点和难点。
二、讲究策略、精心设计、以点带面、拓展升华
一节高效的化学试卷讲评,除了教师课前深入分析试题内容、全面把握学生的答题情况,还要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同时还应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挖掘试题中的创新生长点,通过开发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不断得到升华。
2.1试卷讲评要及时性
每次考试结束之后,学生都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分数以及自己答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模糊甚至困惑问题的准确答案,这个时候,他们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最为强烈,试卷讲评因此具备了发挥其强化功能的物质基础。因此,试卷讲评应突出时效性,以便充分利用学生对问题在头脑中的记忆表象,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讲评课的效果,最好能在考试完成后的1―3天内进行。否则,时间一长,学生对存在的问题逐渐淡薄甚至遗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2试卷讲评要有拓展性
九年级化学各个章节中体现在中考中的主要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而不同考试的试题却不断推陈出新,其主要原因是受考试层次、考试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试卷不可能涉及所学知识的全部,命题人往往通过变换题意、角度、题设条件和设问方式等,以点带面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显然教师试卷讲评时就错论错、就题论题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试题,把题目的知识点向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延伸、拓展,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把原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向多侧面、广角度进行合理发散、变换,引发设题解题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2.3试卷讲评要体现主体性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的基础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化学试卷讲评课也应体现这一核心理念。我通常的做法是做好试卷统计分析后提前将要讲评的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独立纠错。期间鼓励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特别是要求一些化学学科成绩不错的同学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解题思维,解题速度,还发挥了“助教”的优势,帮助老师适当减轻一些负担。
三、及时总结,突出巩固、注重反思、形成体系
试卷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多数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教师的一次讲评,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因此,试卷讲评以后,教师还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为此,每节试卷讲评课前,老师还应该针对本节课中讲评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答题易错点设计一定分量的变式训练题,在试卷讲评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达到反复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及时消化讲评内容、建构知识网络和方法体系、提高讲评课效率的目的。
对于部分学生“一做就错,一听就懂、再做还错”的现象,通过与学生交流时发现:缺少对解题活动的自主反思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试卷讲评课后,应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典型错题摘录在错题集上,注明正确答案和简要的解题思路。同时引导学生做“题后小结”和“题后反思”。反思主要包括:对错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反思,同一知识点还可以以何种形式呈现和考查,对比做过的同类试题和练习,进行小结;对所用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反思,特别是一些重点试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对于多种不同求解方法,那种方法更好?同类题型试题一般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所用解题方法中有无规律可循?通过这类反思,进一步强化解题能力,提高解题效率;对错误原因的反思,是知识缺陷、能力不足还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及时整理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反思,就没有积淀和升华;乐于反思、善于反思才能同化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才能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总之,试卷讲评课是知识的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过程,是培养与提高学科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复习课增值效应的重要环节,在讲评课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拓展,还要重视答题技巧的归纳和提升,更要重视学生考试心理的辅导与研究。要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师应在以上三个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等诸多方面都得到训练和提高,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希才,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4(06)
[2] 钱敬宗.浅析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J]大观周刊.2013(02)
篇8
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策划每一节课,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概念教学,化学计算重在激发兴趣,“常识课”先学后教、作业当堂完成等。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务实,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
关键词:
优化设计;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的关键。对于我们初中化学教师来讲,一本书一教就是几十年,教材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只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寻找突破,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务实,才能找到自己渐渐地失去的激情。
一、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无论上什么形式的课,都要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贯穿其中,我认为,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教学模式和343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借鉴。所谓“三转”,是指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知能并重。所谓“五让”,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最可怕的课堂便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最乏味的课堂便是方法单一的课堂。343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是“精讲少讲、主动学习、当堂检测”。努力实现三讲三不讲(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三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将有限的课堂40分钟时间花在重点、难点、关键点上。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体验、感悟、实践、交流、活动。上课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过程。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概念教学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有三多:概念多、符号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多,课本中有许多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符号、化学式、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再加上学生的个性,包括智力、兴趣取向、能力水平、认知水平上存在差异,上课时,任凭老师怎样把概念陈述得多么准确无误,表达得多么清晰,课堂上却总显得死气沉沉,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到云山雾罩。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将概念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即可将呆板的知识变得活起来,留给学生一个清晰的主观印象。通过图片的展映给学生留下一个清晰的印象,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概念的基本涵义,能够用它们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并且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这种印象就会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还会为今后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溶液、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化学计算重在激发兴趣
化学计算类型多,计算量大,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学生甚至放弃计算。计算课也是学生最感乏味的课。所以要上好计算课关键在于如何“激趣”,学生只有对所学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才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动力,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讲授“化学式的计算”时先设置一个情景,判断化肥广告的真假;在讲授“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老师先让学生观看神舟九号火箭升空的视频,在学生心情激动、热血沸腾时,教师趁机提出:假如神舟九号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态氢的话,有50千克的液态氢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千克的液态氧助燃才不至于燃料浪费?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后,老师即可帮助指导学生解决疑惑,讲明注意事项并进行训练。最后还要反复检测,在学生掌握了计算内容以后,经常还会出现许多问题,要么是方程式没配平,要么是书写格式不对,要么是粗心大意计算出现错误等。只有经过反复测试,反复练习,这些问题才能纠正。所以只有经过反复检测,才能达到强化巩固知识目标的目的。
四、“常识课”先学后教、作业当堂完成
初中化学课程中有许多“常识型”课程,如第二章第一节“空气”、第三章第三节“燃烧与灭火”、第四章第一节“我们的水资源”、第五章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第八章第五节“化学肥料”、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等,这些内容尽管在大纲中的要求通常是“常识性介绍”,但这部分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及与高中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性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这部分教学内容,难度不大,要求不高,通俗易懂,且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便于学生自学,所以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采用自学、检测、当堂完成作业的“一学一教”的方法。
第一步出示目标。教师在课前可以给出学习目标或学习提纲,作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指导自学的方法,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可要求学生当堂识记。第二步自学。学生在明确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书上自己寻找答案,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自学能力。教师要检查学生在课本重要知识点下面有没有画上记号,适时表扬自学得既认真又速度快的学生。第三步检测。采取口答或讨论的方法,教师予以点拨、归纳、补充、更正,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深化。
篇9
【关键字】中考;复习 ;优化;实验;提升;强化 ;解题能力
九年级是初中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面临初中毕业和升学考试,在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在总复习中被动接受大量重复练习的方式,而当前课改的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性学习,怎样克服复习中的盲目性,跳出“题海”,提高复习效率?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习做到优化效果呢?
以下是本人多年在教学第一线摸索的一些经验:
1 更新教学理念,确立复习学习主体
新课标的理念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做法,所以在总复习中我们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载体,以课本为基础,以中考要求为依据。”引导学生主动、高效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在中考复习中以章节和知识体系为线索,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小结,整理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探究;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品质和能力;课本是使之成为让学生随时查找的工具书和解题根据及复习知识点的源头;而《中考考试说明》则是学生复习中学习的深度、广度的标尺,还能对学生进行专题、综合、模拟等训练。
2 钻研新课程标准,优化复习教学课堂
复习中我们不仅要钻研《新课程标准》,切实领会《中考说明》的要求,教学时明确目标,准确把握目标层次,优化复习课的课堂,使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最大化。具体做法是:“低起点,抓基础;快爬坡,重提高;精讲,精练,重思考”的原则。全方法多角度的思考,探索研究如何挖掘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素材,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在复习课中开展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感悟学法,形成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学生一看就明白的问题,教师不宜在课堂上讲来讲去;教师无论是在讲复习课,还是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做到有目标地精讲,要给学生讲方法、讲原理、讲技巧、讲关键、讲思路、讲规律,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晴功效。试卷点评应重点做好以下一些问题的处理与训练:抽查学生的双基知识是否搞扎实;考点、知识点涉及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是否搞清楚;学生对试题是否具备有变型、互换、转化、重组、自编、改编、延伸的能力;学生对试题是否具有巧解、妙解、灵活多样的思想方法。
3 狠抓“双基”教学,提升复习知识平台
“双基”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这将是中考命题不变的主线。但纯粹考记忆性的内容已成历史,即使是化学用语,也大多将它放在一定的材料背景中,联系实际来考查。因此,“双基”的教学不仅不可削弱,还要加强,但一定要与社会、生活、科技等信息联系起来,不能孤立、机械单纯记性教学,否则考题一加背景材料,学生一看就懵。在复习时对“双基”的教学要在充分理解内涵和外延、把握关键词的基础上,强化应用训练。对于一些规律性知识,要让学生在所提供的资料中自己去总结、归纳。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方法,也理解了规律,还学会了解此类题的思路。
4 强化实验教学,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新课标下的中考命题,加强了对化学实验技能的考查力度,这是中考改革的重大举措,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们在实验部分复习目标是:课本上的实验达到“举一反三”;家庭实验指导学生自己分析;重视组合型实验题;注重实验的反思,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实验能力。具体做法是:①课本上的实验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对一些重要实验要做到:a.通过实验总结规律;b.发散思维改进实验;c.信息迁移,解决新问题;d,严谨思维分析实验异常现象。这样可以放大每一个实验的复习内涵。②重视家庭小实验。这是学生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强指导,不能视之可有可无。例如课本上的学生探究性实验: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就要让学生做好,并总结出探究的方法、结论、规律。③复习后段,要紧跟课型不同的综合型实验题组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解题中感悟方法、尝试错误、总结规律、训练思维、提高能力。
5 精练精讲习题,提高应用解题能力
无论是分章复习、单元复习,还是综合练习,模拟测试,教师都要精心选编适量的不同类型练习题进行精练,保证试题的质量。第一轮所选习题必须是不离开课本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所涉及的内容,第二轮所选习题要有典型性,系统性,第三轮所选习题要有针对性,对学生薄弱点进行针对性训练,进行中考前的冲刺。可以选择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不轻易做重复训练。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复习内容,采取不同的练习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真正理解,熟练掌握,标准规范。
习题的训练必须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另外在市质检前选2-3份前一年其它省市的中考试卷进行仿真测试,认真讲评,让学生体会不认真审题的后悔及思考不全的懊恼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找出不足,查漏补缺。关于“讲”,有句话说得好:“滥讲百题,不如精讲一题”,因此复习中讲题时不仅要精选题目,讲题也要从多个不同层次进行讨论、探究。第一个层次是:此题怎么做?讲入口、讲下手、讲题眼、讲关键词;第二层次是:为什么这样做?讲原因、讲原理、讲依据、讲知识贮备;第三个层次是:还有什么方法能解此题?讲一题多解,讲―题巧解,讲解题技巧;第四个层次是:改变条件,转换角度,此题还能变成什么新题目?或这个题目是什么题目的变异或转换?复习时,长此以往,让题目与题目联系起来,让思维灵活起来,遇到新问题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新课程背景下,九年级化学的中考复习,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做到立足“双基”提高运用能力,让学生从习题中学会总结,加强实验探究复习,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有目的进行题型训练,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适当进行综合训练,提高中考冲刺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首先分析一下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九年级化学要求所学的内容简单,但知识点繁多!所以化学学科可以说是理科中的文科,大量分散的知识点需要去记忆、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找对方法,找到规律,才能行之有效的进行复习!提高成绩!
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初三化学的复习方法为三步走!这并不是什么新方法,但却是经过时间考验,最有效的方法。俗语说的好:“招不在新,管用则行!”华罗庚说我们要将书越读越薄,主要是想告诉我们一定要找到书中问题的主干和脉络,这样才能统览全局,对书本的内容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所以第一步先要进行对章节进行复习,对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再认识、再整合,重点是要打牢基础。首先要认真研读《化学课程标准》,这是命题组的专家们中考命题的依据。通过研读《课标》,可以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地“超标”、“拔高”、“拓展”。其次指导学生根据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和整理,掌握牢每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并掌握本章节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将繁杂、凌乱、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组成面,结成网,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更加系统地掌握中考的常考点和必考点。但初中化学知识点繁多,知识面广,该怎样才能确保复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例如:首先在一些基本的内容上要下苦功去记忆,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酸碱盐溶解性表、化合价、质量守恒、反应类型,实验现象等都应熟练地掌握。没有强大的基础知识作为基石,就无法掌握工具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又例如:对于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可以采用对比的复习方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使学生把每一个概念、理论及性质真正弄清楚,掌握其实质,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学习目标。
第二步是分类复习,现在把初三化学整体知识进行分类的依据很多,即分为: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与社会发展、计算及实验操作、气体制备、科学探究六块进行复习,目的在于弥补化学知识掌握过程中的某些缺陷,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在形成章节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形成跨越章节的内容之间的联系,建立学科内某些板块知识的网络结构。当我们复习了多个章节或第一轮复习结束的时候,就可以将书中多个章节整合为一个板块,这一板块可以以某个物理量,也可以以某一重要规律作为纽带进行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建立贯穿全部内容的规律、技巧和方法上的联系。随着同学们对复习内容的深入理解,逐步掌握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就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这些联系,形成学科思维,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