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签约医生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3 23:3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签约医生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签约医生总结

篇1

1.开展慢病业务系统更新培训。根据8月3日疾控中心培训内容,中心对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人员开展了慢病业务系统更新培训,本次培训由公卫科科长具体讲解,帮助大家尽快适应新系统的应用,熟悉操作流程,利于下一步工作开展。

2.开展慢病长处方宣传、告知,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根据自身特点,利用各种方法开展宣传。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服务内容及慢病长处方知晓率交叉调查。

3.完成二季度考核存在问题“回头看”督查,针对二季度比较突出的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搏动不知晓情况,8月24日中心考核小组再次进行电话核查,本次核查?人,知晓?人。

4.召开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成员会议,部署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工作,2019年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即将启动,中心主任在8月15日团队长会议上具体部署了新一年签约服务的要求,要求提前筛选重点人群签约对象,巩固签约率,重抓续签率,为2019年签约服务打好基础。

5.继续做好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1)完成家庭病床服务,目前针对区卫计局半年度家庭病服务质量质控检查情况反馈,已陆续进行整改,目前正在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有2张,服务团队根据服务对象提供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2)完成慢性病随访工作,各服务团队继续定期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集中随访,对个别行动不方便者提供上门随访。

(3)完善签约服务对象的个人档案,截止8月25日类计完善个人健康档案2997,其中利用健康体检完善2997,高血压、糖尿病随访完善755份,剩余1899份档案陆续正在完善当中。

(4)慢性病联合门诊导师下站点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8月21日上午中心邀请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孙丽琴到大桐洲站点未连续多次控制不满意的糖尿病患者提供现场诊疗服务,指导家庭医生规范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

5.提供慢病长处方服务

篇2

2017年5月19日是第7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今年宣传主题为“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医改办等7部门《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提高居民签约的积极性,营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良好社会氛围,为做好相关宣传活动,根据国家、省市活动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

围绕“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的宣传主题,旨在通过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和内容,传播以签约服务促进健康管理的理念,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二、活动主体

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活动形式

(一)开展集中宣传

时间:2017年5月19日(周五)上午。

活动地点:各镇(街道、管委会)人流量较大的广场或团队活动现场。

活动内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政策、内容的宣传与咨询、义诊活动等

横幅内容:“世界家庭医生日”——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

活动要求:各单位统一于“世界家庭医生日”当天开展集中宣传和义诊、健康教育、健康咨询活动,突出政策宣传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风采展示,利用横幅、展板、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宣传

活动要求:于“世界家庭医生日”前后在卫生院和卫生室机构内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张贴宣传海报、播放宣传视频,确保每一名医务工作者、管理人员知晓活动内容,通过走进社区、乡村、居民家中等开展宣传,尤其是做好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的宣传。

(三)先进事迹推荐

各单位充分挖掘本单位内1-2名优秀家庭医生,将其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明确分工。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动员单位全员参与“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扩大家庭医生签约的影响力;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强化单位内部协调配合,明确职责,为签约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组织基础。

篇3

5月19日是“世界家庭医生日”,xx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组织各基层医疗卫生计生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开展“以签约服务促进健康管理”为主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海报等向群众倡导签约家庭医生,享受更好的健康医疗服务的理念,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居民充分享受到更为便捷、贴心、连续、综合的基本医疗卫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活动当日,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悬挂宣传条幅275幅,张贴宣传海报1000余张。同时,制作宣传短片,在县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放,并在各乡镇、街道超市、广场、输液室等人口密集的场所循环播放,广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知识。

开展好免费健康查体活动。各基层医疗单位采取出动健康查体车、组织医疗服务团队、举行义诊活动等方式为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全方位的免费健康查体,对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人群开展上门服务。当天,共为1800余名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为他们提供健康咨询。

篇4

街道计生协会第7个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总结

5月19日是第7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根据省、市卫生计生委进行转发并提出的工作要求,三里河街道计生协会与辖区卫生院一起在世界家庭医生日当天以“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为主题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在悬挂着“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的主题宣传横幅下,一张桌子,几个凳子,家庭医生正在热情地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讲解相关知识,并免费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家庭医生向村民们介绍了活动开展的主题、目的和意义,并派发宣传资料。以及入户面对面为特殊人群进行随访检查等形式,提供了个性化、全方位的家庭医生式健康管理服务,获得了村民点赞。

通过此次大力宣传,让更多居民认识签约服务,了解签约服务,愿意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从过去的被动服务,转变为有主动意识的服务;从过去的粗放式提供健康服务的方式,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每个重点签约对象和每个家庭的健康在一个规范服务流程内,完成对每一个签约服务对象的动态健康管理。

此次活动以“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医疗卫生改革的获得感,提高了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认识,形成了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式服务关系,推动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逐步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全覆盖。

篇5

5月19日,是第7个“世界家庭医生日”。由区卫生计生委、区医学会主办的 “世界家庭医生日”暨嘉定区社区全科医学质控组成立仪式在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通过遴选论证组建的全科医学质控组启动运行,标志我区家庭医生工作在深入推进过程中,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有了统一规范,对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强我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突出服务特色、改进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提升居民基层医疗卫生利用率和获得感具有积极意义。

仪式上,用“第三只眼”看家庭医生服务座谈中,全科医学质控组成员代表,从各自角度阐述了在分级诊疗过程中的工作情况及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社区居民畅言了自己眼中的家庭医生服务,并结合自己的健康情况,对家庭医生服务提出需求以及建议。来自东方肝胆医院、安亭医院的相关专家为家庭医生们建言献策。

作为2017年嘉定区家庭医生日主题活动之一的家庭医生糖尿病分级诊疗论坛,于5月6日在嘉定镇社区卫生中心举行。来自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5名家庭医生及助理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垂体学组、肾上腺学组、肥胖学组委员,糖尿病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李益民教授,与家庭医生们分享了糖尿病“3+2+1”分级管理模式。

作为承办方的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职护士、家庭医生助理顾秋英结合中心开展的糖尿病护理门诊,分享了在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健康宣教、并发症处理等经验。

当天上午,作为“上海市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的分会场,区卫计委指导与嘉定镇街道健康促进委员会、嘉定区社区卫生协会,以及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嘉定镇疁城新天地开展举办主题活动。

活动在社区居民表演的太极舞中拉开帷幕,在诗歌朗诵和音乐《家庭医生之歌》中推向。期间,5名家庭医生代表上台接受聘书,承诺将承担起家庭医生的重任,服务好社区居民。

现场的禁烟科普讲座、医疗咨询,以及有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介绍,吸引着众多的社区居民踊跃参加,不少居民,当场与家庭医生们签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

篇6

 

阿右旗卫健委:

为全面贯彻落实健康扶贫政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不断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阿拉腾朝格中心卫生院于6月12日开展健康扶贫入户宣传活动。

活动中,卫生院医生护士一行5人来到苏木周边牧户家中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资料20余份,内容涉及健康扶贫政策问答、健康扶贫名词解释、健康扶贫群众看病七个知晓、健康扶贫顺口溜等,并入户一对一讲解,确保群众能够听明白,说的上健康扶贫政策的基本内容。同时,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

此次活动的开展,是广大农牧民群众切实认识到了健康扶贫的惠民政策,为健康扶贫政策落地落实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农牧民对家庭医生的认识,真正得到了群众的信赖和认可。

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策宣传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二是政策落实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三是家庭医生签约存在重签约轻服务现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健康扶贫政策精神,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攻坚意识,全力以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阿拉腾朝格中心卫生院

 

篇7

专家认为,《规划》是在新医改以来各地试点基础上,对我国医改的系统性总结,也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未来5年医改的重大布局。

家庭医生逐步全覆盖

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指出,分级诊疗制度将在坚持居民自愿、基层首诊、政策引导、创新机制的基础上,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要抓手,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推行多种形式的分级诊疗模式,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85%以上的地市开展试点。到2020年,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认为,《规划》将分级诊疗置于改革的首位,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2009年新医改以来,“看病难、看病贵”得到缓解,但呈现出新的形式,即大医院挂专家号难、患者自付费用比例较高、大医院人满为患等。针对这种情况,将分级诊疗作为医改的重中之重是十分必要的。

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通过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医保支付、价格调控、便民惠民等措施,鼓励城乡居民与基层医生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遵循医学科学规律,结合功能定位,明确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范围,对于超出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为患者提供相应转诊服务。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建立健全转诊指导目录,重点畅通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转诊。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合理引导就医流向。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

王虎峰认为,《规划》提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首先从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入手,重点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基本管理和运行机制,调动三级公立医院参与分级诊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创新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服务模式,顺畅“双向转诊”通道。同时,以家庭医生签约等组合配套措施,科学合理引导群众就医需求。这项改革的全面推开是一次系统布局,对缓解供需之间的矛盾、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有着战略性意义。

分级诊疗不等于都在基层看病

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副司长姚建红指出,老百姓愿意到三甲医院去,首先是信任三甲医院,因为三甲医院医疗水平比较高,集中了最优质的资源。但分级诊疗,不是说老百姓都到基层看病,可以分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些病就该到三甲医院看,比如这个病比较复杂,不适合到基层去,第一次看病就应该到大医院去;第二种情况,有些病最好在基层看病,比如感冒发烧;第三种情况,有些病最好在基层看,但要在上级指导下在基层看病。

“都到大医院看病,大医院是不堪重负的,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行分级诊疗是第一位的任务。”姚建红认为,要实现分级诊疗,有三个问题要解决:

大医院愿意放 大医院不能无限扩张,产生虹吸效应。现在国家提出要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的过度扩张,让公立医院回归本位,就是要做好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同时要承担医疗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的功能。

基层要接得住 老百姓到基层去,最终要解决他看病就医的问题,所以要提高基层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包括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医生的服务水平。

老百姓愿意到基层看病 这就要求各方面措施要配套,包括医保实行差别化支付政策,价格支付政策也要进行相应调整,要鼓励更多家庭医生和老百姓实行签约服务。如果签约服务做得比较好,老百姓不一定都到大医院去。

姚建红说,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体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让健康问题主要由基层来解决,医疗资源能够发挥倍增效应,也能够更好地方便老百姓。

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按照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的原则,围绕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3个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和慈善救助衔接互动、相互联通机制。

篇8

2018年,我站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严格按照项目工作要求,认真组织,科学实施,较好地完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标任务。如下:

1、健康档案。截止到2018年11月15日,我站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达到7560人份,建档率达到73.8%,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实现同步更新,档案合格率整体达到90%以上。

2、健康教育。我站非常注重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止2018年11月,全站共印制和发放各种宣传材料12份,发放威海市居民健康读本400余本,播放健康教育影音资料种类达到6种妇女儿童的保健质量,使妇幼保健工作逐步规范化。

3、老年人健康管理。我站高度重视老年人查体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惠及百姓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便民措施,吸引群众主动到机构查体,查体人数增加明显。止2018年11月15日,共227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查体,老年人管理率达到60%。

4、慢性病管理。我站将慢性病人的入户随访工作作为今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充分结合老年人查体工作,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进行门诊及入户随访。止2018年11月15日,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数达到452人,规范管理率达到60%;全镇纳入管理的糖尿病数达到171人,规范管理率达到36%。

5、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对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了摸底调查和登记造册,对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病人基本都能完成每年的四次随访和一次体检工作。止2018年11月15日,共登记管理重性精神病人19名,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

6、减盐防控高血压。我站广泛开展了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止2018年11月15,食盐摄入量调查人数达到1100余人,对70名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高危干预,对辖区5所小型餐饮场所进行减盐技术指导。

7、省级增补项目。我站积极开展省级增补项目,开展妇女保健咨询与健康指导的人数为200人,对121名冠心病和58名脑卒中患者进行了系统管理,对35名残疾人进了康复指导。

篇9

关键词 家庭医生制度 社区健康管理 上海市医改 上海市居民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2-0012-05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actics of the family doctors system in Shanghai city based on the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BAO Yong1, DU Xue-li1, ZHANG An2, LIANG Ying1, XU Ting2

(1. Public Health Schoo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5;

2.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ntai School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Shanghai, 200025)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ognition?and vision of resident in Shanghai for family medical system, to deeply analyze the factors and status of family medical system and bring up the policy suggestion for Shanghai medicine reform. Method: With random sampling and whole sampling and layering sampling, 2082 samples (86.75%) were taken from Xu Hui, Min Hang and Jin Shan districts. Results: 1) The situation of community first diagnosis in Shanghai residents was that 65.40% outpatients chose the community hospital and 20.8% the third class hospital, 57.4% inpatients chose the community hospital as their first diagnosis and 27.8% the third class hospital. 2)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f community first diagnosis in Shanghai residents: the reasons for choosing community hospital as fist diagnosis were cheaper price and traffic convenience for outpatients, and cheaper price and better service attitude for inpatients. 3) The residents have higher need in health management and family care . 4) The residents have poor cognition to family medical system in Shanghai. Conclusion: The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medical system in Shanghai is better. It i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policy and guarantee the realization of family doctor system in Shanghai.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is also an urgent matter of the moment。

KEY WORDS family doctor system;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resident in Shanghai; medicine reform

国际经验表明,实施健康管理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总体控制医疗总费用”的关键环节,而社区健康管理是实施这一关键环节的重要平台[1-3]。上海市要持续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在制度设计和功能运作方面要实施社区健康管理,社区居民要高度认可家庭医生制度。本文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上海市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同时提出相关政策和策略建议。

1 对象和方法

随机整群分层抽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徐汇区)、上海市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上海市郊区(金山区)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局等机构,共计2400人进行了整群抽样的调研。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样200人,其中门诊患者150人,住院患者50人。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主要搜集他们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观点、分析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看法和实际影响等。同时,我们遴选了20名医院管理方面的专家以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医务人员进行了访谈,将问题分析与政策探讨相结合,兼顾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

在这期间,我们对整个过程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在表格的设计阶段,我们咨询有关专家,严格控制表格的信效度;在表格调研阶段,我们统一培养调查员,课题组主要负责同志进入现场进行质量把关;数据录入阶段,我们实行双人录入,逻辑查错。最后,我们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的录入,SPSS 1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居民首诊服务需求情况

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在就诊时首选医院情况分析: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296人,占65.00%;首选二级医院265人,占13.00%;首选三级医院431人,占21.00%;首选民营医院7人,占0.30%;首选个体诊所8人,占0.40%。

居民选择社区医院首诊的原因分析:价格便宜1 319人,占28.00%;服务态度好901人,占19.00%;就医环境好444人,占10.00%;交通方便1 145人,占25.00%;就医流程便捷850人,占18.00%。从本次的调研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价格便宜和交通便捷是居民选择社区医院进行首诊的主要原因,比例分别为28.00%和25.00%。

居民未选择社区医院首诊的原因统计分析:技术不够812人,占27.00%;服务欠佳162人,占5.00%;设备落后888人,占30.00%;交通不便151人,占5.00%;药品不全979人,占33.00%。

同时,我们对医疗机构的可及性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步行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平均时间是22 min。

2.2 社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居民对开展慢性病的健康管理、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70岁以上老人眼保健指导、特殊人群、幼托机构和在校学生以及养老院中的老人等进行健康体检等服务的需求比较强烈,如对开展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管理的服务需求比例分别达到了71.84%、70.14%和66.58%,对60岁以上老人开展健康体检和对70岁以上老人开展眼保健指导等服务的需求也达到了81.01%和76.6%,见表2。

2.3 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家庭保健需求分析

关于开展健康风险因素评估的服务,有51.04%的居民表示需要,有11.35%的居民表示非常需要。而对于戒烟限酒的指导服务,分别有78.31%和58.25%的居民表示需要或非常需要,针对合理膳食的指导,有12.48%的居民表示非常需要,有55.99%的居民表示需要。而针对心理疏导的工作,有11.84%的调研居民表示非常需要,有53.59%的居民表示需要,见表3。

2.4 社区居民关于家庭医生制度政策认知

医疗保险是家庭医生制度的保障和前提,为探讨居民的认知情况,我们对几个问题进行了调研。在居民对各级医院的医保支付比例态度上,有40.53%的人认为应该维持现状。在居民对医院实行医疗费用预付制的态度方面,认为挺好的占30.46%,认为医疗费用预付制不好的占40.18%,而不知道该项措施利弊的占29.36%。实施医疗费用预付的措施,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居民就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但现实调查结果发现近七成的居民对该措施持消极态度,下一步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在认为医疗保障是否应该覆盖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机构方面,发现有86.42%的人认为医疗保障应该覆盖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机构,仅有13.58%的人认为不应该覆盖。在对社区与二、三级医院双向转诊的认知方面,居民知道双向转诊的仅占56.10%,不知道双向转诊的居民占了45.41%。而在所调查的居民中,愿意通过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形式来治疗疾病的,占到了75.81%,不愿意的仅占24.19%,

目前,居民就医的第一选择仍然是三级医院,尽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解决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等,但居民一直对其持有不信任的态度。除了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以外,更多的是缺乏医疗上的安全感。

2.5 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

对家庭医生非常信任的只占8.09%,54.07%的居民表示信任,35.05%的居民表示一般。数据表明,在非常信任和信任的选项上,居民对家庭医生总体的信任度比对家庭医生技术能力的信任度及对家庭医生诊疗过程和结果的信任度略高,在信任度一般的选项上,居民对家庭医生总体的信任度比对家庭医生技术能力的信任度及对家庭医生诊疗过程和结果的信任度略低,但三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这说明居民对家庭医生总体的信任度更多的是取决于技术之外的项目,比如更贴近了居民、能够进行主动上门服务等,家庭医生技术能力的亟待提高仍是制约居民家庭医生信度的瓶颈,见表4。

3 讨论

家庭医生制度是以全科医生为主要载体、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安全、有效、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模式。在国际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了家庭医生制度,他们通过与居民签约,实行首诊制度,按照人头预付服务经费等方式,从机制上成为服务对象健康和卫生经费的“双重守门人”,规范了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的降低了医疗费用,大幅的改善了全民健康状况,满足了居民的个性化健康需求。

当下,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针对国内看病贵、看病难的突出矛盾,结合国际经验,在我国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已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国家医改相关制度的不断出台和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北京、深圳、武汉、青岛等城市借鉴国际经验,已开始了家庭医生制度的试点工作。

上海市于2007年首先开始在徐汇、闵行、金山等5个区进行了家庭医生制的试点。2010年8月,上海又提出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家庭医生制度,以实现基本医疗的均等化。未来5年,上海将逐步为全体市民配备家庭医生,全面推行家庭医生首诊负责制,届时每2 000~3 000名居民都将有一名家庭医生对口负责管理他们的健康。同年10月又将试点工作扩展到了包括静安、闸北、浦东新区等5个区。2011年,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又写进了上海市的新医改方案中。截止目前,总计有占全市1/3的7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19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85个村卫生室开展了家庭医生制度的试点工作,各区县的试点工作均已初具规模,这为下一步在全市推广家庭医生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但这些区县的试点工作各有特色,利弊共存。因此,系统的总结评估各区县的试点工作情况,形成全市统一的家庭医生制度工作模式对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至关重要。

本研究显示,门诊患者65.40%首选社区医院,20.80%首选三级医院;住院患者57.40%首选社区医院,27.80%首选三级医院。60~74岁人群首选社区医院达72.00%,≥75岁老人高达73.00%

门诊患者、高龄者、退休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首选社区医院比例较高。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原因分析发现:门诊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住院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服务态度好;在年龄方面,无论是哪个年龄组,都认为选择社区医院有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的原因。其他项目的人群也基本如此,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主要是价格便宜、交通方便、就医流程便捷。

当然,分析也发现,门诊患者不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药品、设备落后和技术不够,因为大多数选择门诊的患者在社区就医;住院患者也一样,不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药品、设备落后和技术不够。不同年龄组患者不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也基本上是由于没有药品、设备落后和技术不够。其他项目人群在不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分析上,基本也是没有药品、设备落后和技术不够。

本文还对基于健康管理的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其他方面进行了研究。

4 建议

4.1 构建基本健康保健模式

作者最近提出了基本健康保健模式——“54321”模式[4]。该模式的构架是:5定即定首诊医疗机构、医疗保险费用、医疗服务数量质量和费用、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和费用、服务人群;4付即政府、保险机构、医疗机构和个人四方付费;3管即各级政府、居民、社会(第三方)进行监督;2转即首诊医疗机构和综合性医院双向转诊;1考即1年1次考核。

4.2 加强相关政策的研究

1)研究社区首诊制度。在预约门诊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社区首诊制度,主要通过优先就诊、预约三、二级医院的专家、以及家庭医生优惠服务等政策,吸引签约居民选择在社区首诊,并通过进一步拉开医疗保险在各级医院的报销比例,逐步引导居民定点在社区首诊[5]。

2)研究双向转诊制度。家庭医生在对签约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若签约居民的病情超出了家庭医生的诊疗能力或符合双向转诊条件的,应由家庭医生开具专门转诊单,通过双向转诊专门渠道帮助其转往三、二级医疗机构;三、二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指定专门部门负责,保证转诊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遇到紧急情况时,签约居民直接到三、二级医院挂急诊或住院治疗,就诊后应到家庭医生处补办双向转诊单,以备处理医保报销等事宜。待病情稳定或进入康复期后,需要将患者从上级医疗机构转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上级医疗机构应通过转诊专门渠道,及时将患者的就诊情况反馈给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应在获得上级医疗机构诊疗信息的基础上做好随访等承接工作,保证患者就诊服务的无缝隙连接[6-7]。

3)研究试行按人头付费制度。实施医保总额预付管理多年来,总额预算观念和风险共担机制逐步形成,项目付费的基石也有所松动,上海要在继续推行医保总额预付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医保结余留用政策、按人头付费和按病种付费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形成对医疗机构和医生具有约束和激励作用的复合管理机制。社区必须推行按照人头付费机制。

4.3 探讨和实施社区健康管理的“4CH8”模式

4C:健康管理4个循环(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风险的评估、健康风险因素的干预、干预后评价);8:8个健康管理板块(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睡眠、膳食、运动、安全、和谐);4H:4个健康关爱家园(老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8-9]。

4.4 加强社区医务工作者的培训

以全科医生的培养为重点,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培养制度,加强适宜人才培养,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培训主要包括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助理培训,健康管理师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和营养师培训。

参考资料

[1] Reagan PA, Brookins-Fisher J. Community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M]. San Francisco: Benjamin Cummings, 2002:1-7.

[2] Hall JJ, Taylor R. Health for all beyond 2000: the demise of the Alma-Ata Declaration and primary health ca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Med J Aust, 2003, 178 (1): 17- 20.

[3] Kirk S,Glendinning C. Trends in community care and patient particip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roles of informal carers and community nurses in the United Kingdom[J]. J Adv Nurs, 1998, 28(2): 370-381.

[4] 鲍勇, 杜学礼, 张安, 等. 基于健康管理的家庭医生制度研究(待续)[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6):831-832.

[5] 杜学礼, 鲍勇. 基于“健康守门人”构建双向转诊机制的对策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8(11): 3503-3506.

[6] 杜学礼, 鲍勇. 新医改形势下社区健康管理发展战略(二)[J]. 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11): 1341-1344.

[7] 杜学礼, 鲍勇. 新医改形势下社区健康管理发展战略(三)[J]. 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12):1391-1397.

[8] 鲍勇, 邹鹿鸣. 中国社区慢性病风险和健康管理发展战略(二)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0,8(7):805-806.

篇10

起初,大家对我的小诊所不屑一顾,有人以为我是江湖郎中,诊所开张后一度门庭冷落。我为取得左邻右舍的信任,以事实说话,赢得大家的J可。有一天76岁的江老伯突发脑出血后行动不便,我上门为他建立了家庭医生服务联系卡,发现老人不仅血压高,血糖也很高,建议老人要按时服药并控制饮食。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江老伯的血糖、血压控制平稳,家人对他的病情也放心了许多。正是通过江老伯家人的对外宣传,我的诊所开始有人问津了。

抓住机会,我向居民们反复宣传如果偶有头痛脑热、腰酸腿痛、皮炎、牙病等,没有必要去三甲大医院,到我小诊所便可解决问题。小区内有病人找我,我就积极治疗。如果遇到重一点的患者,会让病人去医院治疗。就这样许多患者从我的小诊所里有了获得感和实惠感,不少人主动要与我“签约”,聘请我为他们的家庭医生。

我平时比较注重小偏方的收集,有好的处方也喜欢记录下来。经实践过的有效药方:结石:金钱草泡水喝;便秘:大黄或泻叶泡水喝;顽固癣:正红花油涂抹;脚气:足光粉。连泡6天,每天两次(上午用了留着,下午再泡);咳嗽:罗汉果泡后当茶喝;脚肿:冬瓜皮、车前草15克,煎水服用;狐臭:明矾放在碗里,加热,除结晶水,干后压成粉末,涂抹腋下;蜂蛰:新鲜人奶涂抹;摔跤起肿包:压着,用猪油涂抹;不消化:野兰荞捣碎吃……我皆一一介绍给居民,均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为了让更多人增加健康知识,我抽空在小区内开展免费讲座。为使讲课产生真实生动和有感染,尽量用身边的人和事说话。我通过走访本城区26名90岁以上的老人,总结出了长寿老人的养生宝贵经验,并将这些事例穿插到讲课之中,大家爱听、愿听,听了都说好。

经过近10年的社区行医生涯,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当好一名称职的社区家庭医生,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如果症状比较明显,服一两次药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的,说明药力已经发挥作用,可以让病人继续留在我这里治疗,倘若遇见一些症状古怪、把握不准的,就让患者去正规医院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