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总结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1 05:5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医生总结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医生总结报告

篇1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县委、县政府“四大奋斗目标”和“五气”新要求,树立干部新形象,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重点解决“看病贵”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全县卫生工作呈现了新的局面。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半年工作总结

(一)农村卫生工作

1、根据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实施第二轮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要求,我县新招聘了6名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2、今年争取到第一批扩大内需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及辅助设施建设项目2个,总投资100万元,三汇镇、涌兴镇中心卫生院各50万元。

3、对白兔,鹤林,静边镇,清溪场镇,三板,土溪镇,岩峰镇等七个卫生院扩大内需建设,总投资633万元,预计八月底主体工程竣工。

(二)城市卫生工作

1、县医院外科大楼改建,系香港政府灾后援建项目,待香港政府提交立法会通过后实施。

2、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完善。**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四川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基本项目开展工作,在基线调查、慢病管理、疾病控制等方面均按规定的方案进行,先后派出15名医护人员到省市培训全科医师、全科护士。

(三)公共卫生

1、加强了疾控中心和县医院传染科的设备装备,加快了县妇幼保健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建设。

2、进一步落实了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先后印发了《**县卫生系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县卫生系统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县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方案》、《**县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工作计划》、《**县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对和疫情处置预案》、《**县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甲型h1n1流感预检分诊会诊转诊制度》、《**县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修订了《**县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真正做到了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3、加强了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了医疗救护、救灾防病处置等组236个,落实县、镇、乡应急人员共340人,同时组建了卫生应急专家组数据库共49人。对机关工作人员、县属医疗机构分管领导和应急办主任以及各乡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或公卫科长共100余人,进行了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和考试。

(四)新农合医疗制度稳步完善

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解决“看病贵”问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工作的通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收到较好效果。

(五)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措施有力

1、圆满完成了与我省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我县公民闫勇和与其接触的有关人员的医学隔离观察和居家观察任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好评。

3、对结核病、艾滋病、霍乱等重点传染病加强了宣传、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强了管理,落实了责任。

(六)妇幼卫生工作成绩显著。

2、新生儿疾病筛查2300例,筛查率达到42.15%;对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妇幼医生68人进行了妇幼卫生报表网络直报培训。

3、努力降低

(七)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为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今年对乡村医生业务知识进行了集中培训、考试、考核,为全国首次乡村医生换证、注册奠定了基础。

2、加强医院制度化建设,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公开服务承诺,公示收费标准及药品价格,加强医患沟通与交流,尽可能地让病人来则安心,走则高兴。

3、抓继续医学教育。今年上半年已发放好医生网卡563张。对乡村医生远程教育学员进行了模拟考试,为毕业考试打下基础。其他进修培训工作正常进行。

(八)无偿献血工作有序开展

(九)卫生执法力度加大

篇2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1.1管理体制不顺,三级网络管理松散

①三级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网络虽然已经基本建成,但仍然没有充分发挥相应的功能作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有的在卫生局、有的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县、市)卫生局和本辖区疾控中心联系不够,衔接不密切、配合不默契,导致在项目的监管、督导、培训、指导、资金下拨等方面都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②即使都放在卫生局管理,也存在疾控处牵头管理业务,妇社处负责下拨资金的现象,导致社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量与资金划拨脱节的现象,不利于调动社区工作的积极性。③区(县、市)卫生部门督导力度严重不足,很多区县卫生机构全年对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督导覆盖率达不到100%。辖区内很多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年都督导不了1次。仅仅靠市级卫生部门的半年抽查和督导远远不能控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质量。④太原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单位,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一个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是规模小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几乎不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而区县一级的单位也疏于对服务站的管理,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属于脱管状态。

1.2绩效考核流行形式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是推进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有效举措,对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增进居民健康,提高公众健康保障水平,实现卫生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各区(县、市)都开展了绩效考核工作,但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果不能真正反映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考核结果没有真正做到和拨付资金挂钩,因此,绩效考核效果差,监管力度差,没有起到激发和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促进项目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的作用。

1.3人员问题

我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人员缺乏、队伍不稳定、专业素质不高、工作不积极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机构很多情况下聘用临时人员来完成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

1.3.1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短缺:乡镇卫生院人员问题尤为突出,乡村医生难引进、留不住。年轻的专业人员太少,年龄偏大的乡村医生由于自动化办公能力有限等因素,管理公共卫生工作难度更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日益增加的同时,工作要求也不断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顺利实施和质量。

1.3.2基层队伍稳定性差:社区卫生工作人员与大医院医生相比,社会地位低,受尊重程度差,工作辛苦,而且工资待遇、培训考核、职称评定等政策尚不配套,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队伍变动频繁。

1.3.3人员整体素质低下:许多基层医院的全科医生和医务工作者集预防、医疗多项职能于一身,但是基层医务人员并未具有较多的公共卫生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导致基层公共卫生力量薄弱。村医中三低现象(学历低、技术水平低、服务质量低)非常突出,很多人根本不具备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质量。

2建议

2.1明确职责、加强相关部门协作

由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涉及面广、不仅需要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问的协调,而且也涉及到卫生部门内部各单位、各处室的内部合作。因此,需要建立责权一致的分工机制。按项目管理原则,明确项目责任部门及其职责、任务,并签订责任协议。建立政府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基层卫生组织之间综合管理机制。在组织和业务技术方面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同时需要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避免各说各话,各做各事,相互埋怨,互相扯皮的不良局面,使该项工作形成一种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有机整体,共同做好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

2.2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与监管机制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手段

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是有效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有效实施,必须对项目落实情况及效果进行考核和监督检查。针对目前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和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改进:①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补偿,建立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拨付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②将日常督导考核结果、培训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分值中,真正做到将日常工作质量与年底抽查结果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绩效考核公平公正性;③对实施情况较好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提高其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积极性;④加强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和投入,充分发挥其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中的作用。

篇3

目前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发现有600种以上的药物可引起肝损害[1]。因此回顾分析56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能早期发现、早期停药及合理治疗药物性肝病,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结果引起肝病的药物品种繁多,以抗结核药物最为常见,大多数单纯性药物性肝病经保肝及对症治疗2周,肝功能多能恢复正常。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不盲目使用保健品及减肥药,对降低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有好处。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99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药物性肝病患者56例,发病在用药后1~10周,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6~75岁,平均46.8岁;病程4~23天。其中11例用药前为乙肝病毒携带者,2例用药前为丙肝病毒携带者,5例用药前有轻重不一的脂肪肝,>60岁的患者14例。①引起肝病的药物:抗结核药物15例(26.78%),中药13例(23.21%),抗生素10例(17.85%),解热镇痛药7例(12.50%),保健品及减肥药4例(7.14%),药物不详7例(12.50%)。②临床表现及体征:乏力35例(62.50%),纳差27例(48.21%),发热15例(26.78%),恶心呕吐19例(33.92%),皮肤瘙痒11例(19.64%),无任何症状7例(12.50%)。黄疸21例(37.50%),皮疹8例(14.28%),肝大15例(26.78%),脾大6例(10.71%),腹水征阳性2例(3.57%)。③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1例(19.64%);血生化肝功能中转氨酶升高56例(100.00%),最高达1278U/L;白蛋白降低12例(21.42%,总胆红素升高31例(55.35%),直接胆红素升高31例(55.35%),碱性磷酸酶升高17例(30.35%)。B超示肝大15例(26.78%),脾大6例(10.71%),腹水2例(3.57%)。

诊断标准:有明确的应用药物史;症状有恶心、纳差、乏力、皮肤瘙痒、尿黄、发热、关节痛等表现,体征有皮疹、肝大、皮肤巩膜黄染等;实验室检查显示有肝功能损害(ALT或AST增高,TB升高,DB升高、GGT、AKP增高);病毒性肝炎的标志物甲型及戊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或原为HBSAG阳性及抗HCV阳性;除外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肿瘤结石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立即停用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或可疑药物,结核病患者肝功能损害不重的暂时不停用抗结核药。所有患者使用保肝降酶,如甘草酸二胺注射液150mg+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日,还原性谷胱甘肽1.2~1.8g+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日,其他如维生素C、ATP、辅酶A等,根据患者病情对症处理,治疗2周,复查肝功能,对肝功能未恢复的继续用药治疗,直至康复。

结 果

56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经过2周治疗,41例(73.21%)肝功能恢复正常,3例病情过重,治疗效果差,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12例肝功能均有明显好转,继续治疗2周,其中7例肝功能恢复正常,5例肝功能未完全恢复,继续治疗。

讨 论

药物性肝病的发生是药物自身的毒性、药物的剂量、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个体的免疫状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基础肝病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药物性肝病可引起所有类型的肝损伤病理变化,而肝内所有细胞均会受到药物的影响,有些药物甚至可能出现多种损伤表现。90%的病例表现为急性肝炎类型[1]。

本组病例,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肝损伤占26.78%,居首位,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抗结核药物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文献报道,使用含INH、RFP、PZA的治疗方案时,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可高达17.12%~25.10%,少数可发生重症肝炎[2],本组病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还要稍高一点。在抗结核治疗前必须先检查肝功能和肝炎病毒学指标,必要时进行肝胆B超检查,慎重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化疗药物及剂量,严格掌握此类药物的适应证和疗程[3]。目前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且患病的大多数是农民,老年患者也较多,由于文化水平及生活水平低,加之经济困难,这就使得多数农民患者不能及时检测肝功能,同时不遵守医嘱,用药不规则,从而使抗结核药物发生肝损害的几率上升。

中药引起的肝损害占23.21%,居第二位。既往大家认为,中草药不良反应少,而忽视了其潜在的危害性。近年来有关中草药肝毒性的报道日益增多。综合文献报道,黄药子、雷公藤、千里光、苍耳子、川株子,贯众、一叶秋碱等均可引起肝损伤甚至导致患者死亡[4]。特别是广大农村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不需要治疗,而盲目的采用中药治疗乙肝,结果一部分人用药后发生肝损害,这与基层乡村医生技术水平不高,使用中药配伍不合理,使之产生肝毒性,引起中药性肝损伤。

抗生素引起的肝损伤占17.85%,居第三位,这可能与近几年基层医生滥用或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关。

综上述,由于药物性肝病无特效治疗,早期停用药物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提醒广大临床医生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遵守中药配伍禁忌,特别是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及使用中药治疗前常规检查肝功能,尽量选用对肝脏损害小的药物,而且在用药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以早期发现,早期停用药物及进行相应治疗;还应加强广泛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针对广大农民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他们一定要遵守医嘱,不要自行乱用药,不要盲目使用保健品及减肥药,以免造成肝损害,对原有肝病的患者用药更要慎重,应严格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00-2001.

2 黄伟,黄汉平.53例结核药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J].化疗药物杂志,2004,17(4):334.

篇4

[关键词]农村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

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由我校牵头、其他有关兄弟院校配合,开展了立项课题其中一个子课题———现行农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研究范围、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范围及内容。基于对不同层次医学教育培养定位的考虑,本研究中,“农村医学教育”的概念限于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因此,研究范围为国内开设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教育的医学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性学院或大学。结合此类院校的分布情况,选择42所院校进行典型调查。这些院校分布在全国22个省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研究内容包括:(1)农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总体现状;(2)课程设置体系及其结构层次、类型分布;(3)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4)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学时分布情况;(5)其他有关问题。

(二)研究方法。

1.资料分析。收集相关院校三年制临床医学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含课程设置),进行综合分析。

2.问卷调查。分3类问卷进行调查:(1)对开办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教育的院校,主要调查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学时及其运行现状、存在问题等。(2)对基层医院(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单位)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单位的骨干医生,主要调查农村卫生岗位的需求和特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其改进意见等。(3)对近三年毕业的从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本校及兄弟院校毕业生,主要调查岗位满意度、工作适应力、从职感受、对课程设置的建议等。

3.现场调查。选择5-10所医学院校,前往进行实地考察,就农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问题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访谈。

4.专家咨询。专访全国知名医学教育专家若干名,就有关农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问题进行求问咨询,聆听指导和建议。*通讯作者

5.召开座谈会。召集100多家豫健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此集团由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漯河医专牵头)成员单位,广泛听取对农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课程设置总体现状。

1.课程分部。从层次上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部分;从特性上一般分为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训)课程两种;从类型上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各院校基本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组织课程教学。

2.课程学时数。课程总学时数平均为3393学时(见表1)。其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比例平均为8.731。理论与实践比为0.771。3.课程门数。平均课程总门数39门,其中必修课30门,选修课9门。

(二)课程分布特点。

1.各院校总学时数相差较大。如,总学时最多为4188学时,最少为277时,相差140时。

2.各院校部分课程教学时数相差较大。公共基础课程,如政治课,校际之间最大相差114学时、英语课相差167学时。专业基础课程学时数也相差较大。如:人体解剖学,最多为144学时,最少51学时,相差93学时;专业课程存在类似情况,如:全科医学概论,最多为68学时,最少为18学时,相差50学时;社区预防保健(预防医学)、中医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等,都存在学时数相差亦较大的情况。

3.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门类相差较大,选修课类型复杂多样。必修课开设门数,最多为39门,最少为18门,相差21门;选修课开设门数,最多者为17门,最少者为4门。

4.基层(社区)实习环节相对薄弱。通科轮转实习平均41周,其中,基层(社区)平均实习周数仅2周。

(三)主要课程学时分布。就课程设置对于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性来看,可以分为主要课程和一般课程。根据这一原则,我们把开设院校在8所以上的某一门课程作为主要课程来处理。分析可见,共有主要课程33门,其中:公共基础课13门,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形势与政策、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医用化学、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基础课9门,包括医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专业课11门,包括全科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基础、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皮肤性病学、五官科学。

(四)与全科医学、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有关课程开设情况。此类课程,共有18门,仅有社区预防保健(预防医学)为多数院校普遍开设,开设率为88.10%;其次是全科医学概论,开设率为35.71%。其他有关课程,如卫生法规、社区常见疾病防治技术、健康档案管理、社区健康教育技术、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等,开设院校数均在五所以下,说明这些与全科医学和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重庆医专、浙江医专、天津医专、赣南医学院、海南医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医科大学,这七所学校以培养“全科医生”、“社区或乡村医生”为方向,制订了课程设置方案,凸显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的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五)现行课程设置的特点。

1.选修课比重增加。说明各院校都重视学生个性学习需求。

2.人文社科选修课程普遍开设。这对于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

3.课程设置向“小课程”方向发展,这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学科门类日渐增加和扩展有关。

4.课程设置标准不一,差别进一步扩大。这与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办学自的扩大有关,各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凸显自身优势和灵活性、自主性。

三、关于农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结合农村医疗卫生岗位需求,以专业基础主干课程为起点,合理设置主要课程,发挥骨架支撑作用[2],同时,合理安排选修课程;合理配置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提高适应基层岗位的能力[3]。加强全科医疗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合理开设全科医学课程[4]。

(二)加强课程管理,统一课程设置标准。课程设置标准是课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规范和组织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农村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具有一致性,那么,课程设置的标准也应该具有一致性。因而,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在门类、学时、比例等各元素上一致的课程设置,使教学活动围绕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进行,对于培养农村基层需要的实用型卫生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姚黎英,杨帆,许晓晴,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79-80.

[2]白咸勇,赵明东,秦国民,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及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28-29.

[3]崔明辰,刘畅,王福青.医学专科学校促使毕业生“下得去”的实践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6):83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