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学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03-20 17:4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三化学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三 化学 教学 方法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它有许多化学的专用语言,比较枯燥,弄不好学生就当做第二外语,因此要充分利用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的密切联系来进行教学。同时,初三化学又是学生参加中考的重量级科目,所以抓好初三化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了初三化学老师肩上的重任。
一、关于初三化学教育的几点反思
1.初中化学学习始于初三,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迎接中考,教学的任务非常紧,在这几年中,我们的化学新课都是最后一门结束,综合复习时间比较短,因此存在赶课现象,都想及早结束新课进入复习。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短、内容多、综合性强,部分学生不能适应,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教学手段和教学效率还有待提高。
3.在往年的中考中,我发现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运用,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为此教学中要不断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并从规范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开始,逐步形成严谨正确的书面表达。
4.化学实验开展得较少,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没有充分得到训练;再加上由于赶着要把新课上完,没有更好地组织学生复习,一些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并不牢固,缺乏必要的训练,考试下来的成绩并不理想。学生各科学习的任务都较重,多数时候忙于应付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很少有时间去复习、预习,也没有时间思考学习过的内容,因而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相对较差。
二、改进初三化学教学的主要方法
1.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好;很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面向全体,讲课时紧扣课本,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
2.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
3.努力做好复结工作
初三化学是中考科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另外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要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
4.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的教学与复习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5.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没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经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教师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还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刘新知,王祖浩.化学教学系统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1(1999.3第3次印刷).
[3]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1(1999.3第3次印刷).
[4]孔笑春.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7).
篇2
一、高三化学高效复习策略
1.引导学生对知识分析质疑
在化学学习中有许多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许多教师在复习时,只单纯的反复强调哪里是重点、哪里容易出错、哪里容易弄混,很难让学生真正的领会重点在哪里.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找到学生学习的障碍点,找出学生的思维盲区,通过这些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起点.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并根据学生的作业的情况来把握;其次,要训练学生的分析与质疑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在遇到难题时,能够自主地进行思考质疑,并通过与教师以及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加深对复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
例如,在对铁的化合物的知识进行复习时,需要检验Fe2+离子,学生只会机械的运用常规的方法对Fe2+进行检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给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如,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铁与浓硫酸进行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是什么?并用试剂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还要让学生动手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Fe2+的还原性来进行试剂的选择来证明溶液中Fe2+的存在,可加深学生的印象.
2.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化学知识的实践性较强,这容易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刻板,以讲解的方式来代替本该进行实际实验的问题,学生并未亲身实验,对知识没有深刻的体会,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主观的臆测,出现误解也是在所难免的.基于此,教师要做的就是用实际的实验操作来解决化学中易错的问题,经过自己亲身实验,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有了具体的认识,也就减少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偏差.另外,也使学生熟悉了简单的化学仪器的使用,实践了化学实验的常规操作,也对化学实验的设计有了基本的设计思路.
3.注意学习方法,鼓励自主学习
要让学生学好知识,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要搞好高三化学的复习,同样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为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创造者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教导时,就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与学习的正确方法.在实际的化学复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地探索知识,强化学生的化学思维,同时,也要让学生对书本的知识了解吃透,并熟练的掌握典型习题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以拓展思维,举一反三.
例如,在复习铁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时,不要把相关的知识直接的告知给学生,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把铁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有技巧的融入到实际的问题之中,如,以打印机墨粉中的铁元素为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地学习.这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化学思维.
4.对重点知识进行重点复习
在化学复习的最后阶段,在对书本的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突出的复习,使复习内容与高考内容接轨.这并不是说要盲目的押题、猜题,而是要对高考的重点进行分析、琢磨与强化变通.有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找热点材料,做热点题目,这样的做法所达到的效果是事倍功半,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在复习时,不仅要留意变化的高考内容,还要重视不变的内容.在高考中,不变的内容才是考试的重点和基础.因此,不变的内容才是复习的重点,应把它们放在复习的主干地位.另外,还要利用高考试题的示范作用,来帮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查缺补漏,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树立高考信心,保证复习的顺利进行.
5.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复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极大的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通过运用投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能增加复习知识的密度,减少了时间的耗费,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6.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稳定应考心态
高三的学生面对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殷切期望,为自己树立的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面对高考的压力,往往会产生焦虑的情绪.此时,教师以及家长就要正确的认识并帮助学生消除他们的焦虑心理,适时适当的给予鼓励与引导,必要时还可以请心理专家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学生度过难关,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结语
篇3
关键词: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策略分析
作为初三化学老师,要意识到初三化学教学课程与其他年级教学的不同,初三年级的学生时间更为紧凑,教学任务繁重,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实践中,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多轮复习和总结,让学生在多次重复的教学复习中具有针对性地提高,这需要广大初三化学老师进行详细的思考以及制订相应的复习策略。本文根据初三化学教学的现状,结合本人教学经验,对如何更好地指导初三化学课堂复习进行以下几点方法浅谈。
一、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有一个统筹的规划和计划。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尤其是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并且内容繁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成绩和能力达到一个很好的提高,这需要广大初三化学老师进行提前的规划和打算。首先,作为化学老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要对时间有一个统筹的概念。比如说,老师可以把初三化学复习分为三轮复习。第一轮主要帮助学生详细地将所学过的内容都复习一遍,结合化学实验和课本以及相关的基础习题,帮助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扎实基础以及在习题中总结经验。第二轮复习,则是在第一轮基础上有所重点突出,将一些重要的化学实验过程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提炼总结,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重点突出。另外,在第二轮复习中,老师给学生布置和安排的习题难度应该有所提升,让学生在有重难点突出的习题训练中有更好的提高。在第三轮复习中,老师不应该再面面俱到地讲解,而是应该注重查漏补缺以及重点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学习内容。在以上三轮复习计划安排中,应该有各自的重点突出并且每一轮的复习内容都应该是逐步递进并且环环相扣。作为化学老师,还要根据学生在每一轮复习中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和安排,这样有利于学生具有针对性地提高化学
成绩。
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无论初三化学老师再怎么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指导,都不可能让学生把所有的题目都做完,也不可能预料到所有的题型和考试题目。这就要求广大初三化学老师要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帮助初三学生在化学复习中不仅能够增加知识,还要做到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观察能力。比如说,在考查“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这三种物质时,如果题目中说能够与酸进行反应,那么初三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应该确定这种物质是氧化铁或者是氧化亚铁;如果说这种物质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并且可以作为油漆的材料,那么就应该排除掉这种物质一定不是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如果题目说这种物质是在氧气中燃烧形成的,那么学生就应该通过题目给出的信息排除这种物质不是氧化铁和氧化亚铁,而是四氧化三铁。总之,在大量的题目训练中,通过量的积累,达到学生能力质变的提高。另外,正如上文题目中提到的氧化铁可以作为油漆的成分,这样的信息也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多观察、多积累,对生活细节和常见的事物多注意。另外,在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实验复习中,老师要多培养学生对细节观察的能力,中考习题中往往会对细节进行考查,这些部分也正是学生所容易忽略的部分。总而言之,在复习化学知识内容的同时,也需要老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
力,只有能力提高了,才能以不变的能力技巧应对多种多样的
题型。
三、注重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得好,就能提高分数。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在初三化学习题总结和一系列的测试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分数的丢失都是在一些细节小问题上,这就要求广大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细节的改善。比如说,很多学生明明知道选择题应该选C,但是却写了B;再比如,有些学生在做题目时容易思想开小差或者是吃东西等,这些都是看似不重要的细节,但是长此以往养成习惯,就会因小失大。还有些学生,在做题目时,喜欢在题目上涂涂画画,导致重要信息被掩盖,或者是在涂改中发生错误;还有些学生在做一份习题检测时,不给自己安排规定的时间,导致真正考试的时候时间不够用等,这些问题都不是学生智力因素导致的问题,但是却能对学生的成绩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化学老师,在平时的授课以及测试时,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有时间观念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得好,只有把平时的测试当考试,才能在考试时做到像测试一样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点一滴养成的,只有注重细节,才能整体提高。
篇4
关键词:初高中 衔接 思考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造成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不同教师教学的方法、风格不同以及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但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单一的教学方式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学习生活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效率不高,为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业成绩,教师又不得不增加教学时间,加大习题的训练量,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荷。使学生整天处在题海之中。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2.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升学压力等条件的限制
分析初中化学教材得知,初中化学教学中更重视探究性思维的培养,毫无疑问就会在内容体系的全面性方面有所欠缺,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发展和提高。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被删掉,有的被简化,难度大大地降低了。由于中考压力巨大,所以初三化学教师忙于赶进度,从而忽视了这些问题。经常在初中教材中出现但要求较低或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属高考要考的内容。有些知识点在初中学习时较为浅显,还需要在高中阶段去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二、处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
针对上述造成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我和我的同行逐步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学情转变教学方式
我们要善于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初中教师应该钻研初中化学中与高中衔接的地方。认真分析,该拓展的拓展,尽可能地采用非绝对化语言教学。选择两个我平时教学中遇到的事例分析一下:
问题1:爆炸、水滴石穿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1)按照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将爆炸分为三类:
①物理爆炸:气体压力升高致使容器破裂,如锅炉爆炸、高压气瓶爆炸等。
②化学爆炸:物质发生高速放热化学反应,导致爆炸,如炸药爆炸。
③核爆炸:由于原子核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而形成的爆炸。如原子弹爆炸是铀-235或钚-239的裂变反应。
所以只能说爆炸主要是化学爆炸。
(2)水滴石穿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
①原因一是水从高处滴落,其冲击力较大,给石头带来磨损。
②原因二是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与水的共同作用,如“溶洞现象”。
③原因三是受酸雨的腐蚀。
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只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特征,能判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就行,不要把那些复杂的、不常见的变化让学生进行判断,更不能给学生错误的结论。
问题2:牛奶是乳浊液还是胶体?
①一种物质(称为分散质)的粒子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所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体系。在化学反应中液态分散体系最为常见和重要,水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液态分散体系。
②丁达尔效应是判别溶胶和溶液最简便的方法。
③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分散系(如豆浆、牛奶、云、雾)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但这些体系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下都是胶体。只能说它们不是溶液。
所以说牛奶是复杂的各种分散系的混合物。初中化学教学中探讨牛奶一般作为乳浊液,高中往往会作为胶体处理。
2.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化学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习惯,从细节想起,从小事做起,改变学生比较机械、死板的学习方法,逐步适应初中化学学习。只有这样学生到了高中学习化学时才会游刃有余。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要自觉地去预习。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提问、演示、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于一个探究性实验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来,甚至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从这些课堂活动中学生能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这样的话学生课后对于解题就会处理得很好。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最好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我校采取的一些具体的小方法
1.每周四下午化学组教师集体备课,定内容,定主备人,在备课时,根据新课所涉及的初高中知识进行恰当地衔接补充。主备人备好课后其他老师可以提出意见,相互补充。
2.根据我校学生生源基础较差,在正式讲解新课前我们把学生带进实验室,先教中学化学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注意事项,然后分组完成几个简单的化学小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针对2012年秋学期实施新教材,化学组的老师们积极研究在新课材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方法。
4.学校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学习外省市在化学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比如我们与北片的古井中学结成结对学校;经常派老师去邻省安徽省的秦栏中学、官桥中学去学习,回来后在教师中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上就是本人在日常教学中的有关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的一点思考,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摆正初三化学教师的位置,初三的化学教学是为高中化学教学作服务和铺垫的。其次,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积累经验。最后,教师们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只有这样的话,我们在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的教学上才会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高峰.2012中考化学试题分析暨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探讨.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
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高一化学难教难学一直是困扰师生而又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初高中化学知识的台阶问题,又有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还有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等。本文试图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1 从问卷调查看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1.1 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为求更真实、更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查选择了在学生进入高一年级1个月后进行,并结合了个案跟踪及团体访谈的方法,以便把握学生学习实况。
1.2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等距抽样的方法,从5所普通高中高一年级中抽取了1286名学生为被试对象。其中,男生705名,女生581名。
1.3 调查过程
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以学校为单位,由主试统一发放问卷,统一回收,避免了随意性。施测前,统一了注意事项,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理解问卷的内容,按实际情况如实作答。
1.4 调查结果
1.4.1 学习兴趣
问题1: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和初三相比,你对化学的兴趣变化怎样?A.兴趣更浓了B.和以前一样
C.兴趣降低了
D.没兴趣了
理由:______。
调查结果:21.38%的同学选择了A,理由是:老师讲得好,内容有趣丰富,知识面广,能发现一些化学学习的规律,能感受到化学的奥妙,觉得化学有用。较之初中化学难度加大,觉得有挑战性,学好它有成就感。49.3%的同学选择了B,理由是:和初中差不多,少实验课,只是为学而学,因为涉及高二选科,成绩不能掉下来。27.22%的同学选择了C,理由是:没有兴趣,作业太多,部分内容难学、抽象,学习进步比较小,计算麻烦,缺乏生动性,脱离生活,实验很少。课堂容量大,老师讲课速度快。内容抽象、不够贴切生活,且高中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初中老师相差太远。2.1%的同学选择了D。调查结果显现: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初中一样,兴趣变浓了的学生和兴趣降低了的学生比例差不多。
问题2:高二分科时,你选理化、生化组合的可能性有多大?A.一定选
B.很大可能
C.可能D.没可能。
调查结果:52.72%的同学选择了A,21.31%的同学选择了B,16.87%的同学选择了C,9.1%的同学选择了D。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觉得是有可能选修化学,只有小部分觉得没可能。可见,相当多的学生对学好化学的期许值很大。
1.4.2 学习过程
问题1:你每天花在学习化学的课外时间有多少?A.2小时以上
B.1~2小时
C.1小时以内D.半小时以内E.几乎没花时间
调查结果:0.71%的同学选择了A,11.35%的同学选择了B,43.55%的同学选择了C,35.85%的同学选择了D,8.54%的同学选择了E。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每天花在学习化学的课外时间在1小时以内,其次是半小时以内,一部分同学每天花1~2小时学习化学,小部分同学几乎没花时间学习化学,个别学生每天花2小时以上学习化学。
问题2:很多同学认为高中化学比初三的难,你觉得难的程度如何?A.非常多
B.很多
C.一点吧D.差不多,没变难。若你觉得难了,说说你的理由:_____。
调查结果:8.16%的同学选择了A,40.98%的同学选择了B,42.0%的同学选择了C,8.86%的同学选择了D。难的理由:概念多且难理解,课本内容少但课后习题多难度大,计算题较多,知识较乱,内容抽象,与初三的知识跨度较大。“物质的量”太抽象,做习题有时感觉无从下手。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高中化学难很多,一部分学生认为难了一点,小部分认为和初中化学难度差不多。
问题3:你是否觉得:要学好高中化学,应该比学习初三化学更加刻苦、努力?
A.是
B.不是
调查结果:88.65%的同学选择了A,11.35%的同学选择了B。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觉得要学好高中化学要比学习初三化学更加刻苦、努力。
问题4:高中化学第一次月考的成绩与你期望的相比?A.非常失望
B.比较失望
C.和我预期的一样D.比预期的好E.大大超过预期值。你觉得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调查结果:15.40%的同学选择了A,42.85%的同学选择了B,22.56%的同学选择了C,11.51%的同学选择了D,7.68%的同学选择了E。没达目标的原因:考题中涉及实验的内容没掌握好;进入高一后有所懈怠;不懂的知识没及时去请教老师和同学;知识点记得不牢;粗心大意;没及时复习和预习;课外作业没做好;考试紧张;课后练习不多;不重视化学,花的时间少;没整理好知识;没理清思路,学习有点糊里糊涂。超出预期目标的原因:比以前更勤奋;认真弄懂习题;注重方法的调整;多问多看多练。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第一次月考失望,小部分同学和预期的一样,小部分同学比预期的好。
问题5:你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A.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当堂消化B.作好课堂笔记,有利于课后的复习
C.不懂的知识,及时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教D.课后多做一些练习题。
篇6
一、思想方面:
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严格按照学校规章制度约束自己,鞭策自己。一学期以来,我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服从学校的安排,除了一直担任四——六年级的教科学教学工作之外,还担任了初三化学的教学工作。在已有教学经验基础上,对于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感觉不那么费劲了,但初三化学教学工作还很陌生,因为要面临中考,提高升学率,所以我依然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争取能够在中考时打一胜仗。
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的“双基”能力培养,特别重视学生实验技能方面的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主要是以科学实验为主,但最基础的是要学会观察。所以开学第一天,我就告诉学生,学好科学课的基本方法,即观察的方法,就是不但要用眼看、耳听、鼻闻,嘴尝(不用)、还要用手摸。学生们学会了科学学习方法之后就容易多了。
在化学教学中,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是 “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是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指示下,要求我们各学科教师授课中“教师少讲学生多练”,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成为教育主体,不是为了单纯的学而学,还要学以致用。可我就没有很好的利用,说明了自己不能快速地接受新鲜事物。这样是不好的,会阻碍自己的教学水平。下学期中,要积极进步,提高业务能力。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我积极地去外校听课,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积极参与学校分配的各项活动,协助其他老师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老师请假,也能够服从学校安排,认真代课,批改作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更好。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并得到领导的鼓励和指导。同事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本学期,为了加强教师的基本功,学校领导继续让每个人写黑板字、钢笔字。每一项任务我都能认真对待,这也是为了让自己的每一项基本功都能更上一层楼而努力。
四、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篇7
关键词:物理课堂;研究式教学法;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44-01
我国古代教育主张“寓知于乐,以趣教学”。初三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启蒙入门阶段,对于启蒙阶段的教学,应该特别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学生正处在兴趣广泛发展时期,一旦发展成乐趣,就会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就会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我平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初三学生初次接触化学,急切期望了解什么是化学,学习化学有什么用,怎样才能学好化学等问题。我抓住学生这种求知心理认真地设计了两节绪言课。
第一课时开始,我不急于介绍化学是研究什么的,而是先演示镁带的燃烧和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实验所观察到的夺目强光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的绿色粉末变黑色)等奇妙的现象,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鼓舞了学生的激情,我顺势又引导学生对比镁带燃烧后的生成物和镁带的不同、碱式碳酸铜颜色的变浑浊及澄清的石灰水的变化,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其它物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化学要观察实验现象。在学习对常见的两种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再来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二课时,我们给学生介绍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奔腾的铁水,飞溅的钢花、五光十色的塑料、巧夺天工的合成纤维、除病去疾的化学药品等都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得到;防火、防锈、污水净化等离不开化学;在化害为例、变废为宝方面化学更是大显身手。我们还结合青少年喜爱科学幻想的特点,告诉学生人类不但能合成自然界里存在的物质,也能合成自古以来没有见过的物质。人类幻想将来实现人工合成“粮食”并不是空想,只要我们掌握了“酶”,就可以将植物内复杂的变化应用于生产人造淀粉,这将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估量的大革命。使学生不但认识到化学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对社会肩负的光荣使命,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实验 培养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兴趣是从具体的物体和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并从对具体事物和经验的兴趣发展成为对整类物体和经验的兴趣。”可见,通过化学实验引起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教学发展学习兴趣,是符合培养学习兴趣规律的。学生喜欢做化学实验,化学又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设法运用这一有利条件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1、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初三化学学生实验从基本操作训练开始,学生对以前从未见过的各种化学仪器都感到新奇,便想用手摸一摸,自己动手练习操作。这时我认为不要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严格按操作要求去练习,以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配合元素知识的学习,我在前半个学期安排学生做氧气和氢气的性质和制取实验,这是仪器安装较复杂、操作要求较综合的实验,也是较难做的实验,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信心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首先要求学生预习实验,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册,经验查填写的实验报告册无错误后,再提出一些实验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如:为什么制氢气时采用这样的仪器装置,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操作顺序进行,为什么使用锌粒与稀硫酸在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等。经过预习、思考、安装、检查等步骤再进行操作,既培养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做化学实验的兴趣。
2、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把学生吸引进去,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每堂课教师一走进教室,就有不少学生围绕过来,异口同声地问:“今天这堂课做哪个实验?”下了课,有的七嘴八舌议论着刚才的实验,有的默默地回味着那些奇妙的现象。我们抓住学生喜欢动手实验的心理,注意实验教学的深化工作。如做金属和盐之间置换反应的实验,铜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而铜在氯化银的水溶液中并未发现置换出银的现象,为什么呢?经过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金属活动性的差异是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内因,铜确实比银活泼,但铜要从银盐中置换出银是有条件的,必须从银盐的溶液中才能置换出银,而氯化银虽属银盐,但不溶于水,不能配成氯化银溶液,所以铜不能从中置换出银。这说明内因通过外因才能起作用,经过对实验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步骤,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掌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使学生通过实验能有所得,会更加兴致勃勃地学习化学。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使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3、化整为零,突破难点,稳定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是化学用语,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及溶液的有关计算。对于这些难点的克服,我们采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分类总结知识点,强化训练等方法,分散难点,突破重点,减轻学生从观察实验现象所产生的暂时兴趣,经过有目的的思维加工形成学习化学的稳定兴趣。学生反映说:这种方法既轻松又愉快,愿意学习化学。
篇8
关键词:初三化学;生本教育;探究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在初中教育中,教育活动必须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生本教育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一项重点话题,必须要把这项现代教学理念贯彻到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在生本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从而真正让自己做学生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师生之间才能够进行细致的学习交流和情感交流,从而贯彻好生本教学。课堂教学是有生命的,教师应当让化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激发课堂的活力,让学生能够对化学知识更加感兴趣。与此同时,生本教学也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化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教师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课堂变得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在教育中,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也就是通过学习之后,学生不仅学会了一些知识,更要学会一种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就是一个动态的永无止境的过程,生本教育则是很好地贯彻了这个学习理念,教师们把学生放置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从而让他们更加注重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主学习,从这个角度看来,学生是教学中的主动者,教师所做的一切教学活动都需要以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核心。
二、初中化学的教学分析和教学特点
生本教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思路,在这种教学形式之下,教师需要深入探究教学大纲,发掘出更多的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的优化。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化学学科作为初中教育中的探究型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人们了解物质的前提,也是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桥梁,因此,学校也应当关注化学学科的发展,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帮助建立高效的化学课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编排是十分具有艺术性的,教材综合考虑了各项因素,比较注重内容的多样化、知识的生活化、思路的清晰化和学习的轻松化等等。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因此,学生不但需要学习好理论知识,还要做好实验知识,在人教版化学实验教学中,十分注重实验的探究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并且把实验变得十分科学化,让学生易于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生本理念。例如,在第九单元的课题1中,教材中指出课题的调研内容主要是洗涤品的调查,具体而言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对生活中的洗涤用品进行探究,从而把生活与化学知识联系到了一起,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第十一单元的课题2中,教材要求学生了解当代农业的病虫害,分析当今农药的使用情况,因此,学生可以利用起互联网和专业书籍进行详细调查,进而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探究能力,这种教材内容充分贯彻了生本教学理念。
三、初中化学教材中生本教学理念的分析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本教学来实现学生的发展,这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本教学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化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德智体美共同发展。例如,在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的课题2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化学肥料的相关知识,通过课堂知识的讲解,学生能够了解到碳酸盐和磷酸盐等等,并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这些肥料,从而加深对于课堂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肥料鉴别的科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能够在他们的心中建立起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其次,生本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在当代教育中,我们十分提倡终身学习理念,生本教育有助于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知识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如果只是满足于以往学习过的东西,一个人就不可能会有长远的发展。因此,化学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第八单元的课题1中,学生需要掌握有关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的相关知识,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并在小组之间讨论这些金属的用途,然后进行统一讲解;在学习合金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有关新型合金的图片和视频等等,从而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来进行知识的学习。通过了解新型合金,学生能够了解到时代是发展的,新物质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产生,这也就让他们有了终身学习的兴趣和理念。
总而言之,生本教学理念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应当大力探索这种优秀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相关的实践,为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篇9
一、注意观察实验
由于化学学科有其特殊性,它离不开实验,因此如何观察实验对于我们学习化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课本设置实验的目的在与实现某一学习目的,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学完碳这一章时,我组织学生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等比较实验,观察反应是否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其次,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对于实验,特别是一些过于复杂的实验,往往存在多个实验观察的要素,实验过程中必须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才能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从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那么,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观察化学实验呢?观察要素一:1、反应物的物理性质2、反应条件3、反应装置4、操作顺序。观察要素二: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观察要素三: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3、仪器拆分顺序;4、仪器整理等。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不仅仅依靠眼睛观察来完成。在很多实验中,还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如第一章关于硫燃烧的实验中,除用眼观察之外,还需借助鼻闻、用手摸等。只要这样,才能全面获得感性的材料。
二、鼓励动手实验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自己动手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化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到“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激发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转变以前的要我们学习为现在的我们要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们可以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三、勤于记忆
每门课程都有其专业词汇,化学也不例外。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因为:第一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必须记忆的;第二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备、用途等也必须记忆的,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本人认为: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对于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死记硬背;对于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其次要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善于总结规律,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四、善于动脑
篇10
一、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在苏州市中考解读会上,苏州市教研员毛老师指出:教不等于考,教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教要到位,考不越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对知识进行挖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教材第一章中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在学习完空气的成分后,进一步讨论教材中的装置的不足之处:1.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中,瓶塞未塞紧之前,由于放热,瓶中可能有气体的逸出,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2.导管中的水未完全进入集气瓶中,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改进装置1:将一粒黄豆大小的白磷放入一支试管中,塞紧橡皮塞,把试管稍稍加热,观察现象,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再把试管倒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在水下将橡皮塞取出,观察现象,水进入试管中约为五分之一.
改进装置2:如上图1所示,利用凸透镜聚焦在集气瓶的外面将瓶内的红磷点燃,避免了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导致瓶内气体的逸出,减小了实验误差.
改进装置3:如上图2所示,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 cm处.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能产生大量的热,使玻璃管中的白磷燃烧.观察活塞先向右移,再往左移,最终停在刻度约为4 cm处.探究比较了几套装置,再进一步对实验现象进行探究,进入装置中的水约为装置容积的五分之一,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五分之一,还能说明剩余气体具有哪些性质呢?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上述图1装置的集气瓶中,出现熄灭的现象,说明氮气具有不助燃性.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学生加深理解了该实验的原理,达到实验目的,又挖掘了实验中隐含的氮气的性质.这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化学实验对学习化学的作用.
二、对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力求探究到位
新教材中大部分的实验都是以【活动与探究】的形式出现的,可见学生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学生实验是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是学生经验的积累和知识应用的重要途径.将课本上的学生实验进行探究到位,这样既便于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养成严谨的科学思维.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中,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的溶液中,出现溶液变红的现象.大部分学生认为,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针对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在三只干燥的试管中,分别放入三张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第一支试管中注入适量的水,第二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第三支试管中注入适量的水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学生明白了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碳酸.在上面的实验探究中,学生明白了不能想当然的得出结论,不能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经过科学的探究,深入思考,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为进一步培养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三、借助于实验对有些物质的性质进行探究
近两年来,一直强调要加强酸碱盐的教学,在习题中,多次出现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相关问题,所以在教学中专门进行了氢氧化钠的专题,设计了下列几个问题进行探究:1.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碳的反应;2.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3.如何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第一个问题,利用了如图3的装置,集气瓶和塑料瓶中分别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向两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出现气球变大的现象,同学讨论解释现象,通过实验的展示,学生明白可利用密闭容器中压强的改变来验证化学反应的发生.对于其他两个问题,采用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来验证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这种实验过程,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可见利用实验,不仅能达到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培养.
四、对于课堂上的“意外”现象,进行适时的实验探究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抓住一些“细节”,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疑问不能放过,一定要探究到底.在一次课堂实验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先出现变红的现象,振荡后红色消失,对于这种反常的现象,学生产生了疑问,既然有疑问就得想办法解决,查阅资料得知:该现象与氢氧化钠的浓度有关.经过大家的讨论后,同学提出:取上述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稀释后,滴加酚酞试液,结果出现变红的现象,并且一段时间后红色不消失.这只是我们课堂中的一个细节,我们没有错过这个探究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解决了上述“反常”现象,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五、结合课外小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