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复习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07 09:0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复习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妇产科;实习;教师;男性学生;教学改革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目的 探讨实习学生特别是男生在妇产科实习中的教学改革方案。方法 将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004级及2005级学生159人分为试验组80人,对照组79人。试验组采用强化综合教学法:包括优化岗前教育,开展心理疏导消除性别差异; 进行模拟技能示教;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术; 严格挑选带教教师,定人带教;创造良好环境,在制度上保证实习计划的完成; 教学模式从 “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小讲座及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定期评价教学工作,及时改进。对照组仍沿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进行自编问卷调查,每份问卷分2部分:教师对实习同学在妇产科实习态度的评价,教师对实习同学妇产科技能掌握的评价。利用spss13.0软件统计结果 试验组在男生对妇产科实习的态度、男生在妇产科实习的效果等各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改革方案有利实习同学特别是男性学生的妇产科实习。
【关键词】 妇产科;实习;教师;男性学生;教学改革
exploring a comprehensive reform program dur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ang yi-quan,wang zhu-ming, kan yan-jing,et al.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 comprehensive reform program dur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for internship students, specifically male students.methods 159 students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80 students), control group (79 studen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pplies the enhanced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 that included optimization of pre-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eliminate gender disparities, simulated skills, demonstration of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with patients, carefully selected teaching teachers,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to ensure the completion of internship program, teaching pattern from the "teacher-centered" changed to "student-centered", carry out small seminars and case discussions, evaluate of teaching method regularly and improve timely.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fter practice, we conduct survey, each questionnaire divided into 2 parts: the attitude of internship students to 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ractice, the evaluation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spss13.0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the male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attitud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ractice, and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ractice effec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program dur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benefit for internship students, specifically male students.
[key 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internship;teacher;male students;teaching reform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对临床技能、操作要求较高。妇产科的患者均是女性,特别是检查、诊断涉及其隐私部位,由于各种原因,在临床实习中往往会遇到患者拒绝实习同学特别是男性学生的接诊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妇产科的实习效果。因此,妇产科的教育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思想是难以适合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特别是男生教学改革,初步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7月-201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实习的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004级及2005级的全部学生。选择80人为试验组,79人为对照组,共计159人。试验组年龄(21.93±1.15)(21~24)岁,男生22人,女生58人;对照组年龄(22.13±1.05)(21~25)岁,男生21人,女生58人。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t=1.15)、学生性别构成比(χ2=0.35)均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
1.2 教学方法 试验组采用强化综合教学法:优化岗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开展心理疏导消除性别差异; 进行模拟技能培训,使实习同学特别是男生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示教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术; 严格挑选带教教师,定人带教;创造良好环境,在制度上保证实习计划的完成; 教学模式从 “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小讲座及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定期评价教学工作,及时改进。对照组仍沿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性的岗前培训后,即下科室学习。
1.3 评估方法 两组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实习6周(妇产科门诊2周、妇科2周、产科2周)后,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带教老师回答,当场收卷。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率100%,问卷合格率100%。
调查问卷由学生问卷、教师问卷两种组成,为自行设计。老师问卷共设计30 题,其中29题为客观选择题,1题为简答题,供教师自由回答。每份问卷分3部分:评价实习同学特别是男生对妇产科实习的态度、实习同学及男生在妇产科实习的效果、对妇产科实习的建议。学生问卷另撰文论述[1]。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客观选择题进行统计,对简答题进行人工统计
2 结果
2.1 教师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态度的评价 见表1。表1 教师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态度的评价
2.2 教师对实习学生的妇产科技能评价 见表2。表2 教师对实习学生的技能评价
2.3 教师对妇产科实习的建议 同学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患者面前表现出从容镇定、充满自信,在接诊患者时眼睛里只有患者,而无性别的概念,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实习同学往往只注意提高临床能力,忽视人文关怀。在给患者检查时,态度真诚、注意给患者保暖、体贴关心患者、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赢得患者的配合,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 讨论
3.1 妇产科实习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国内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妇产科已成为医疗纠纷高发专科之一。在国外由于其医疗特性,在医疗职业保险划分中,妇产科医生保费最高。由此可见,妇产科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医疗风险最大[2]。
由于妇产科服务的对象均是女性,往往还涉及个人隐私,再加上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尤其是当前患者、孕妇有权选择医生,患者与家属不愿配合妇产科临床教学的事件时有发生,不愿意在学生,特别是讳忌男性学生在场时做示范,更不愿接受男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妇科检查[3]。加之受到愈演愈烈医患纠纷的影响[2],患者常常不能接受男性实习生诊治,并拒绝男生在场,妇产科教师在带教男学生上也有为难情绪。
部分男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部分男学生认为毕业后不会从事妇产科工作,他们认为学好妇产科用处不大,不愿把时间、精力用在妇产科。同时,性别差异也造成了男生产生一种本能的对这门学科的心理抵触。因此,常常找各种借口缺席,在实习中学习的主动性也比较差,态度不够端正[4]。
3.2 妇产科实习最突出的矛盾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生成为一名医生的重要环节,必须经过临床工作的一系列严格的培训,包括亲自管患者、书写病历档案、患者的体格检查、诊疗技术操作以及手术、治疗措施等等。只有在医疗过程中不断的实践,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才能提高。
患者来就医则是要求得到最优质的服务,得到具有良好医德医风、高超的医疗技术医师的诊疗,其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当然不愿接受在医院等级中没有级别的实习医生的服务。而妇产科的临床教学活动直接涉及妇女的婚姻、家庭及生育等隐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对德高望重的医生, 许多患者仍可以正当地拒绝医生将其作为临床教学的对象,特别是男实习同学。
新形势下医学生的妇产科临床实习最突出的矛盾是学生的合法权益与患者权益的冲突。
但躯体的疾病使得患者及其亲属渴望关爱,希望医生询问病史及体检仔细,多查房,多解释。这些特点说明,医患之间有沟通的基础,有建立融洽关系、患者配合教学的可能,但比以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3.2.1 妇产科实习中综合改革方案的初步探讨 近几年在妇产科实习中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的尝试。强化综合教学法为:(1)优化岗前教育。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实习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开展心理疏导消除性别差异。(2)重视技能培训。使实习学生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实习同学入院第一天,专门安排一位主任医师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先在妇产科模型上操作,反复练习,特别关注男同学,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实习。(3)进行医患沟通的培训。由经过培训的同一位老师指导男学生认识女性患者心理,指导男学生对患者的心理有较透彻的了解,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学会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培养运用恰当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的能力,使男学生从客观上认识到医患关系中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内涵。(4)改革带教方法。带教老师在妇产科教学中常须灵活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来保持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用不同的教学法加“直观式”、“学导式”、“启发式”、“讲授式”等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严格挑选带教教师,定人带教。选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临床操作,且有一定带教能力的医生进行带教。每个临床教师除了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态度外,同时不能因为是学习妇产科就对男学生有所忽视。对不予合作的患者,老师要耐心解释来赢得患者的配合。(6)创造良好环境,在制度上保证实习计划的完成。妇产科的临床实习时间为6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分别实习妇科门诊、产科门诊、人流室、妇科病区、产科病区和产房。因实习时间短,再加上初到临床,不断换科,存在着不能适应临床工作的特点,为了保证实习的圆满完成,除了院级管理外,每个实习科室均有一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承担教学秘书,负责实习的安排。同时对门诊的科室要求每周一次小讲座,病区每两周不少于一次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医院每周举办一次院级学术活动。(7)定期评价教学工作,及时总结改进。为了使临床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加强监督与检查,及时进行教学评价。设计了小讲座评价表、专题病例讨论评价表、教学查房评价表、实习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学反馈表,请学生与教师填写。了解学生对教学形式、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临床实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了解教师带教中的想法,针对问题及时协调,不断完善和保障实习目标的实行。
3.2.2 强化综合改革方案初步的成效 绝大多数实习同学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实习同学普遍认为男生应学好妇产科,知道其重要性[1]。在教师眼中男生对实习非常重要及重要占了64%~71%,比同学自我评价低(95%~98%)[1],但在此次研究中两组间无差异。经过强化综合培训,同学们在做妇产科操作时心态有了明显好转;对诊疗时是否有性别概念也较明确了;男生行妇科检查也较从容了,两组有明显差异,见表1。但男同学面对女患者时从容镇定还要进一步加强,当被患者拒绝时,男生表示可以理解的人数是增加了,表现为一种容忍与宽容,与长期所受到的教育有关,但无统计学意义。老师认为男同学实习时间没有必要延长,同学预习及遇到问题解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被拒绝的男生、女生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
带教老师对实习学生的总体评价及对男学生的总体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见表2。试验组学生临床实践如病历采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检查操作的能力远远大于对照组(p<0.05),但参加各种学习、医患沟通的能力、临床思辨能力未见显著提高(p>0.05)。
学生在妇产科实习的成果,从表2中显示试验组妇产科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因此临床技能培训、仿真模具的使用非常有益。因妇产科所涉及的器官大多位于盆腔内,学生需要用手感知其大小、形状、位置,如直接在患者身上进行,难免笨手笨脚,引起患者不适与反感,遭到拒绝,所以仿真模具的操练在临床教学中必不可少。试验组入院第一天,由一位主任医师带领在妇产科教具上操作,熟练后再进科室,学生动手的机会大大提高。现代医院人工流产几乎均为无痛,患者在麻醉下处于昏睡无知觉状态,同学操作时心态更能放松,带教老师认为男生动手能力超过女生。
在实习分组上,注重男女生搭配,主要是考虑尽量避免两个或以上男生同时检查一个患者,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减少患者对男生的反感,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从而取得患者的合作[5]。但两组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差异无显著性,这就要求在此项工作上多下功夫。可能与妇产科每位医生虽非常注重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但更重视保证患者满意,无医疗纠纷的发生。特别是患者多、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减少了沟通带教时间有关。学生特别是男生更希望老师能首先与患者沟通好,以便他们有更多操作实训的机会。当患者稍表现有为难情绪,他们就退缩,寄托于老师,对老师的期望值较高,若未能实现他们则认为老师应进一步努力。老师则认为学生需提高自身素质,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提高与患者的交流能力,在与患者熟悉的基础上,使患者能接受问询与检查。
3.3 教师是医学教育的基石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简单重复既往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 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教学的要求, 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 才有可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
一名好医生不等于是一名好老师, 要做好一名临床教师,除做好自己医疗和科研的工作外, 还必须负起责任, 认真培养下一代医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带教老师在任何诊疗检查操作前都要反复向学生讲解动作要领,在学生充分领会后再进行实际操作,充分利用仿真模具很好的填补了这一空白,学生操作时要做到放手不放心,既要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又要保证医疗安全,在学生操作后进行点评,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其次, 带教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因为医学发展迅速, 知识更新快, 人们获取医学知识途径既多又直接(包括医学知识讲座、书籍杂志、通信、互联网等形式),这要求任何一名临床医生都必须不断学习和钻研, 这样才能在医学界立于不败之地, 对临床教师而言尤其重要, 只有自己不断进取, 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医学领域也获得了突飞猛涨的进步,医学知识日新月异, 人们对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 临床诊治和预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现有的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已很难跟上现代医学的发展, 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医学发展的动态来积极开展临床医学教育。这就要求临床教师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安排以满足这些变化, 将学习内容和临床实际相结合才能满足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医疗市场也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 患者就医有了很大的选择性, 对医院和医生乃至诊治方案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同时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因此医院和临床医生在日常医疗和教学活动中必须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等有关权利, 这给临床医学教学提出新的挑战。既往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已不符合当前医疗市场的变化, 作为临床教师, 应提高法律意识, 正确处理好医疗和教育的关系, 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来积极开展临床医学教育, 为培养新一代临床医生和拓展医疗市场而积极努力。
学生在医院学习期间, 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患者就诊情况的不同, 他们对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很难完全满足以后工作的需要, 因此, 在临床教学中, 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 适当采用一些其他手段弥补临床实习中的不足,如模具、图片、录像、多媒体等[6],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的诊治规律, 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处理问题能力。
总之, 当前医疗形势的变化和医学迅速发展、知识信息爆炸和获得的快捷、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使得临床医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需要临床教师不断改革和摸索, 以最大限度地应对挑战, 认真负责地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 为培养新一代名医而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童华,王一荃,申艳,等.妇产科男性学生实习教学教学中实施强化综合改革方案的尝试.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20(6):6-10.
2 董恒进.医院管理.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2002,126-137.
3 童华,蔡满红. 改革教学方法,做好男学生在妇产科的实习工作.医药世界,2007,98(9):153-154.
4 胡文胜,王健敏.新型医患关系下临床实践教学的民革与探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39-40.
5 黄竹娟.提高妇产科男生临床学习质量的几点体会.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25(9):213.
篇2
一、作业的布置
(一)我们布置化学作业时,要严格遵循化学作业的设计原则,同时还要体现出初中化学作业的功能。初中化学作业的有效设计是落实多元化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应遵循以下原则:
1、正确理解课堂教学和课外初中化学作业的关系;
2、正确把握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中的角色和作用;
3、把握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合适的目标任务;
4、把握新课与复习课、章节复习与综合复习的关系。化学作业具有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矫正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加强师生之间心灵沟通、培养兴趣和信心的功能。
(二)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不仅要体现分层性、多样性、趣味性和复习性,立体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兴趣、培养能力、开拓视野。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为更好的发挥化学作业的重要作用,作业的布置可采用多种形式:
1、阅读型作业――新教材中提供了较多的“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这些内容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增长见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有的还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例如: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中“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绿色化学”、“水资源紧缺指标”、“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等等。
2、记忆型作业――例如:初中元素化合价、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还有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实验现象等,检查这些作业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及概括问题的能力。
3、实践型作业――以教材上每课后的“活动与研究性学习”为主,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收集相关资料。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收集实例资料;调查当地河水水质情况、土壤的酸碱度等。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环保意识。
4、探究型作业――以课本中的“家庭小实验”、“小制作”为主。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中的“自制简易净水器”、“制作叶脉书签”等。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时,必会思考制作的原理、所用材料药品、操作步骤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也增强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方案设计型作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也贯穿于化学科学发展的全过程。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是对实验的一种规划,从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解释反思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方案的宏观设计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资料的能力、对设计方案的评价能力,继而为走向社会并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始终重视实验方案的设计。参与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是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目的。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创设恰当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不漏掉任何一个学生。但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速度有快有慢,这就要求教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分层对待,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在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层次性,使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这类初中化学作业的布置,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应分阶段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要适当引导,使学生在完成目标任务时有头绪,按规范进行。
二、作业的批改
批改作业是教师发现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教学调整调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对学生作业提出严格、明确的要求。做到作业规范、正确、整洁和按时。对学生的作业,教师要按规定的数量批改后及时发给学生。要重视“及时反馈”的心理效应,即:能及时得知自己学习结果的学生,其学习效果要远胜于不能得知自己学习结果的学生。
(一)在作业批改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批改作业不认真。有的只写个日期;有的把作业批改的任务推给课代表或组长;甚至有些化学教师都不批改。对此,有的化学教师解释说:“除了备课、上课,还要自己准备实验,工作担子太重了,没时间和精力改作业。”我认为不管怎样,教师不认真改作业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不尊重。
2、反馈时间过长。 由于当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如果对化学作业施行全批全改,造成每次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反馈时间短则一 两天,多为三 四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3、信息反馈量过小。 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所谓全批全改,也只是“蜻蜓点水”一般,简单划上对、错号,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认真评论或改正。等作业发下,学生看到的只是对错号,却不明白错因,如此反馈,信息量过小,作业利用价值不大。
4、批改方式单一。目前,大多数化学教师采用“全收全改”的方式,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对已讲授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备好下面的课。于是化学教师除了备课、上课外,就是成天批改作业,工作量大,长期下去,身体健康都成问题。
5、未进行二次批改。 对学生订正的作业不进行二次批改,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能保证订正的效果,形成问题遗留。
篇3
(2)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要求?
笔者根据几年来在教学上的实践,本文就以上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为高一新生的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偏偏高一化学按大纲要求就是连续九课时的初中化学知识复习,从学生方面来看,开学后第一节课开始,都希望学习不久前刚发下的自己已"看"过几遍的新课本知识,此时却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情绪低落在所难免。而部份老师也觉得难上,一者高中老师都是大多未上过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不够熟,部分老师也就产生了"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师认为花九节课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拔即可,花这么多时间"炒旧饭"不值。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性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这样做收效高: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 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 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升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quot;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 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然后老师再加以及时引导,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练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 其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缺少条件的题如何解。有多个解答方案时,最佳方案的选择;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知识之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如果学生不主动依老师的指导及时去理解和掌握,慢慢就会掉队。例如就有高二的学生进行连续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时,还存在采用初中老师严格要求的分步计算法慢慢求解,却置高中老师教的利用关系式快速算法而不顾等问题。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quot;盲区",故要求我们复习初中内容决不能匆匆而"过"。
篇4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化学;教学;运用
化学学科具有知识点众多、方程式繁琐的特点,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将大大有利于推动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一、思维导图的制作
思维导图制作的工具有很多,除了基本的办公软件Word、PPT外,还有专门制作思维导图的制图软件mindmanager、inspiration等,作为初中化学老师,应学会如何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思维导图的制作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将主题画在中间,主题可以用关键词和图像来表示;第二步,从主题向下逐步延伸“次主题”,并将其与上一级主题连接起来;第三步,在“次主题”后罗列要点,任何一个要点尽量用关键词简单地表述出来,将其和它相关的主题连接起来;第四步,整理思维过程,完成思维导图后,任何一个主题都用一种颜色来表示,使思维导图显得更有层次,加深记忆。
二、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
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制图方法主要有:重心法、倒推法和拓展法。
1.重心法
由于初中化学的章节性较强,一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很难吸收和区别。但是,每一个章节都有其必要的知识重心,教师应在课堂上将某一重点作为主图展示,其他知识作为分支引导,增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吸收。平行思维导图、直线思维导图都可以达到这一点。
2.倒推法
如果说平行的化学知识积累方法过于传统,那么倒推法与之相比则更具有趣味性和逻辑性。学生在最初的疑问到最后的解惑,都需要一定的顺序。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中运用倒推法,将学生所感兴趣的知识提出疑问,破茧抽丝般层层揭开,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三角思维导图、环形思维导图可以达到好的效果。
3.拓展法
学无止境,教师要随时加强学生的化学知识。课本上的知识可能太过于书面,教师完全可以运用不同的角度设定不同的思维导图,总结教材内容,使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开来,进一步掌握本节内容。既可以充满个性,又能让学生对整体的教材进行感知。点状图、树状图都可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三、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
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记的东西太多,物质的性质、颜色、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杂乱琐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的过程,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果不能深刻理解知识点、理清思路,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而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悦,思维导图是对知识的系统总结和提炼,以直观的图示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思维导图可以将化学课的一节课、一个单元、一本教材的内容梳理并压缩在一张图里,省去了冗余杂乱的信息,保留了重要的知识点,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还能帮助老师迅速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并对教学方案做出调整,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成效性。
与传统的记笔记方法相比,思维导图有更大的优势。第一,思维导图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可以将化学知识点自然地在图上表示出来。第二,思维导图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印象,加强记忆。第三,制作思维导图还能激发右脑发育,因为在制作导图时还是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
四、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1.在课前预习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对其又不太熟悉,因此,课前预习必须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可尝试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延伸新的知识,清晰地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有效预习。预习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预习不必全面展开,二是预习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课前预习的思维导图不用囊括所有知识,也不必要求学生弄懂所有问题,只要让学生对预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就可以。
2.在常规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化学常规课堂教学中,可在学生预习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听课中逐步补充和完善思维导图,将预习时不懂的地方尽量标记上“已明白”“有疑惑”等,以便随时向老师提问。如图2所示,先在导图中心位置填写上本节内容,在“新课导入”中记录老师引入本节课的方式,或是通过复习前面学习的知识,或是通过实验,在老师讲解具体的知识点时,依次把相关内容填上。引导学生尽量使用关键词填图,做好重难点的标记,日后着重复习。
3.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普遍的开展方式,然而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记录和整理,小组合作讨论效果并不好,且容易跑题。只有将学生全部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上来,才有可能改变这种情况,思维导图高度概括了一次讨论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此框架下讨论,可以极大提高探究式课堂的教学效果。
以《质量守恒定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例。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质量的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呢?让各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安排一名组员用思维导图将大家讨论的内容一一记下,有的人认为“相等”,有的人认为“不相等”,也有人认为“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然后学生让以小组为单位去做实验,共同完成实验并做好记录,看最后结果是什么。当这个共同的思维导图做好了,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比较清晰了。然后指派一个代表将思维导图展示给全体师生,相互评价各自的方案,最后形成统一方案,由大家共享。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还有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在复习课教学中的运用
在复习课上,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学生的化学知识复习。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在引入主题后,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组员之间相互交流、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二是在黑板上共同合作完成,全班学生共同完成一幅思维导图,首先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主题”和“次主题”,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学生分组讨论“次主题”后,然后由每组代表在黑板上分“次主题”绘制,最后共同完成。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思维导图整理、归纳、总结化学知识点,通过与学生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学生可以快速消化所学过的课程,提高记忆力,增强印象,进而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在初中化学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课等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模式,不但提升了学生预习的效果及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归纳整理已学过的知识点,找出仍旧存在疑惑的地方,在实现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基础上,使学生得到了更多的收获与成效。
参考文献:
[1]张贤露.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7).
篇5
[关键词]化学;衔接障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5-0076-03
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教学,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学习更高一层次的学习,高中化学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有了质的飞跃,加上课本内容与考题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导致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些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学习化学十分困难,产生不少困惑,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学习兴趣降低。如何使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向高中化学的基础教育平稳过渡是高一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中学化学教师对于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也已探讨多年,现结合本校具体教学实践,就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谈几点应对策略。
一、明确初高中化学“三维”教学目标的差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初中对“认知目标”的要求为“知道认识理解”,而高中在“认知目标”的要求上增加了高层次的“应用”,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要求较低,为“了解”“认识”“初步学会”等层次,而高中要求较高且更加具体化,如:“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等,即对过程方法的体验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初中要求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生活环境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而高中更强调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即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初高中化学衔接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
(一)学习内容
衔接障碍:初高中课程内容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初中化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启蒙性和常识性的基础化学,对思维能力要求低,而高中化学的知识容量与思维难度均高于初中。
应对策略:集中复习――集中复习初中化学内容,如常见元素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专题复习――如化学计算中“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和“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穿插复习――以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知识。
(二)教学方法
衔接障碍:初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式不尽相同,高中教师若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教学上把握不好,很容易导致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不适应。
应对策略:教师要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探究式教学,启发、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三)学习方法
衔接障碍:不少高一学生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方法上,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导致其高中化学学习事倍功半,适应性差。高中化学对学生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若教师不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不能较快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则难以适应高中紧张的化学学习活动。
应对策略:加强学习动机培养,引导正确的学习观;实施情感教育,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关注课堂教学,以情动人;重视课外生活,以情育人。
三、本校的教学实践具体内容
(一)充分利用集体力量
高中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对初高中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总结初高中教材(新人教版)教学内容的知识结合点。对于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出现的重复点、衔接点和断层点,有针对性地统一操作。重复点――“以旧带新”引入教学或“课前自学”学案。衔接点――抓住衔接,让知识自然过渡。断层点――课前必备知识拓展资料(初中已出现但不作考试要求)或课前预习材料(新知识、新内容)。集体备课避免了每位教师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在学框架下有的放矢地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
教学案例: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与九年级教材第十单元酸和碱有知识结合点。
1.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
初中化学中以“常见的酸”为标题,学习了盐酸、硫酸的性质及用途。化学必修1中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的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了氧化剂、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剂浓硫酸、硝酸。本课时教材从初高中衔接来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的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从它在化学必修1中所处的位置来看是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可以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2.挖掘教材p.100,思考与交流作为本节课的情景引入:
(1)展示硫酸、硝酸、盐酸三瓶酸的实物,学生完成学案上化学式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2)通过分析酸的组成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酸的通性:
能与指示剂作用,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能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3)通过提问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为什么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引出浓硫酸和硝酸特性的教学。
为加强学生知识的衔接特加入:
请大家分述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二)师生关系融洽,教师主动帮助学生平稳过渡
1.教师向刚入高一的学生说明高中学习特点,使学生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军训期间让学生做好新学期准备,即对初中化学内容的复习。
2.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思考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较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师生互为“攻守”方,教师设计各种“挑战”来培养学生思维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会用”新知识“开而弗达”――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答案,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成功”感是推动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成功带来的喜悦可以克服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具体方法有:(1)引导学生梳理初高中化学知识框架。化学知识素有杂、乱、多、细、碎之称,如果不对它进行有序排列和系统分类,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带来困难。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上下联系并鼓励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2)精选习题,提高学生审题、解题能力。
教学案例: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攀越硫的最高山峰,去领略它特别的风光。
新旧过渡:稀硫酸主要体现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呢?
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实验探究:(1)补充演示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的实验,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对该实验进行评价、改进。如可用下列仪器药品组装成实验装置,既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又能避免污染环境:几支试管(内放蔗糖)、弹孔胶塞、分液漏斗(盛放浓硫酸)、导管、试管(内放NaOH溶液)。(2)铜丝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课本的实验装置能否加以改进?
可行性实验改进方案之一:
若把铜粉换成锌粉,情况是否相同?试写出可能的反应方程式。
总之,衔接教学不是通过几个课时教学就能完成的,一线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及时地进行调整,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的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 化学教学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55-01
一些学生学习效率高,成绩提升快,学的较轻松,这是因为他们有着正确的学习习惯,是这些好的习惯,促进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得学习能力和质量大大提高。
在农村化学教学中,学习较差的学生人数较多,其根源就是学生缺少学习目标和计划,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始,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加强工作,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合作下,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提高化学学习效率。着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1 深入了解,分析原因
农村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有多种不良习惯,如不预习、课上不会听讲、考试前“抱佛脚”和作弊等等。事出有因,这些不良习惯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有义务进行深入了解,多方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在学校的表现、在家里的表现和思想言行方面的表现。这些因素都可能是影响他们习惯的形成。在深入了解后,教师要针对不同的状况做好记录和改进方案,教师要用心了解、关爱学生,不走形式,做到善始善终,取得成效。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什么样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利用有效的教学和活动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循序渐进地实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
2 认识责任和义务,用心关爱
责任的概念是做该做的事,承担应尽的义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要知道其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教师有爱心和责任心,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有助于他们找回信心,重新踏上学习的征程。这个过程是长久的、不平坦的,所以教师的关爱、帮助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贴心的问候、尊重学生和自由的沟通等等。对学生原有的不良习惯和言行,教师要做到包容并给学生改正的机会,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反之,师生之间相互厌恶、排斥、缺乏交流,甚至是憎恨,那教师的教学和各项工作将无法进行。
3 培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倡导自主学习
没有学习兴趣和心态,那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负担,这也是后进生的真实想法。所以要对后进生进行转化,要以学习兴趣为着手点。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
(1)课堂上,利用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试验中,让学生渐渐地对化学产生学习兴趣。(2)重视教材和生活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进行各种有趣的小实验,如“蛋壳融化、水变蓝了”等小实验。学生在亲自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化学带来的乐趣,会因此产生学习兴趣,爱上化学。(3)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以生活为载体展开教学。如以家乡的山顶上有一个乌龟状的岩石为例,引出岩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形成这个形状的过程有什么化学反应?等问题。这些现象就在身边,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学生就会想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产生了求知欲和兴趣,对化学学习就产生了积极性和主动性。(4)选用合适的教具进行教学。如在讲解微观的、不易理解的知识时,可利用多媒体或者模型等直观教具为学生演示,把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对课前预习的引导
课前预习是学好知识的重要前提,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知识的重难点有所了解,在思考的同时也锻炼了学习的能力这样在课堂上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并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际中,学生的课前预习做的并不到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要做到三点:第一,教师要有这种意识;第二,制定可行性的方案;第三,利用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产生课前预习的动机。教师可以使用讲义板报的方式将要讲的内容提前告诉学生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作业小组讨论,进行检查和验收,并给出评价,这一步至关重要,检查验收和评估也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待学生在预习时产生的问题,教师要加以重视,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5 完善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是主导,是控制者,学生只能被动地配合和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越来越落后,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放下“身份”走进学生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高效学习,如在解讲化学中的各种反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方程式归纳共同点,学会自主学习。老师再对结果加以指正和总结,还可以由学生发言说出错误之处或不同意见,让学生们合作学习,而不是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学生会发现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他们也会受到影响,转变自己的态度,发挥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养成良好习惯。
6 督促学生做好复习工作,培养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
课后复习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加强,这有利于学生建设自己的学习网和系统,如果不及时复习,那么考试前就会慌乱,考试也不会取得好成绩,这是后进生的真实写照。由此观之,复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好复习工作,教给学生复习的方式和技巧,记忆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化学中要背诵的知识较多,教师可利用顺口溜等技巧帮助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讲授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在农村中学中,后进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才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这是长期形成的。所以也需要长期的进行教育和引导来让学生摒弃这些不好的习惯,所以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坚持这场“长期战争”,做到有始有终。也只有这样,后进生才能彻底的摒弃不良习惯,他们才会得到转化,提高化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兰.浅谈初中化学中的探究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35.
[2] 李侃.如何做好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J].学周刊,2011(8):80-81.
[3] 张春雷.关于初中化学实验课程预设问题探讨[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1(5):93-94.
[4] 田彪.关于初中化学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1(5):92-93.
篇7
关键词:化学 衔接 衔接障碍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113-01
随着初中新课程的改革教育,越来越多学生开始抱怨,觉得上了高中课程都跟不上,这说明了,初高中衔接知识没有做好。“初中课改新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是教师们的共同感受。用初中课改教材的同学,不适应高中老教材。原本在初中成绩不错,可是上了高中就感到不适应新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并不是因为同学们学习能力不够,也不是高中教学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初中课改教材与高中教材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拨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中化学心课程属于较为通俗易懂,主要是为了让同学更好的了解。然而,这样的新课程却使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们不禁”害怕“起来。许多学生对于高中课程的深奥感到十分担忧,加上没有较好的衔接,进去学校后成绩一落千丈。化学这门课程本身就属于不是很容易懂的一门学科。学生心入学对知识不能较快吸收,加上初中化学又学的不精,导致成绩不好,跟不上同学和老师的步伐。而作为老师的我们,都明白初中的化学知识过于简单,造成了一定的误区,使得学生误以为化学很简单。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老师,我个人觉得在我们教学课程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衔接一些高中的知识。我们在学生学好基本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加深理解一些化学术语以及一些更深的知识。
初中在学习物质分类时,只是简单的让学生知道物质分类的种类,而高中不仅要学习这些物质分类,还要学习它的相关的化学反应。除了简单的分类外,还可以加深些知识。如:水煤气合成的化学方程式等;化合物分类的其他种类,如根据物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根据其形成过程可分为例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酸的其他分类,如根据H.O以外元素是否有氧化性分为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根据酸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分为强酸,弱酸等。
化学的教学模式是化学教学基础理论的具体化,又是化学教学经验的概括。具体来说,它是构成化学课程、选择教材和提出化学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方案,是实现化学教学的目的的、要求,实施特定的教学内容、创设或优选高效率的教学条件和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策略。由此可见,化学教学模式可以为化学教师提供指导和预见,对研究和改革化学教学具有开阔思路与指引方向的作用。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实施的化学教学活动,必然导致不同的教学流程和策略,从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
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也许就是“愉快教育”的思想。教师要用爱心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扬起学生奋发的风帆。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是内心世界变得开朗,从而有效的改变他们的感知和思维实践能力。
教学中教师的风趣与幽默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典型的事例来润色生硬枯燥的理论讲解,不但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活的较深的知识,还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如果从头到尾师生处于一片严肃紧张的气氛中双方都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如一位同学书写电解食盐溶液的方程式忘了加条件通电,教师反问:“我们每天都吃盐也饮水,那么,人就是一台生产烧碱的机器,且副产品是H2、Cl2是不是?”学生开始莫名其妙,继而哄堂大笑,(原来是忘写反应条件)。讲课时,常以比较幽默的语言,拟化人、打比方等手段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困惑与反思
作业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都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课上知识进行回顾,加深掌握程度。初中化学教学是初中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学生在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初中化学校本作业的设计质量,促进初中生化学
成绩的提升,是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
一、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中存在的困惑
1.缺少课堂作业,师生互动过少
课堂作业是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习的方式,通过课堂作业的布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并对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因此在进行课堂教育教学中,课堂作业应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但是笔者在十几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却忽
视了。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任务过重。教授知识是课堂授课的主要内容,教师一直将知识的传授放到了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尤其是在进行新课改后,化学教材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等,教学任务加重。(2)教师教学缺乏效率。效率与质量是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既要保障课堂质量,也要注重课堂效率,只有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目前很多教师很难兼顾质量与效率,在将质量放在第一位的同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一直难以提升,因此课堂教学占用了课堂作业的时间,造成师生间互动减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下降。
2.作业数量过多,学生负担过重
与课堂作业不同,绝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十分的重视,尤其是针对初三学生,为了保障初三学生能顺利地通过升学考试,大多数化学教师一般会对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其中校本作业是主要内容。但是通过实践证明,题海战术对于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并没有实际意义,反而有可能造成物极必反的效果。我国施行的是全日制教学,因此学生白天要在学校进行一整天的学习活动。由于化学教师布置的化学作业量过多,和其他学科共同作用使得学生的休息时间被压缩,学生睡眠不足,严重影响学生第二天的学习状态。
3.作业缺乏针对性,难易把握不当
现代教育虽然进行了不断发展完善,但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仍采取学方式,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关注。由于自身素质不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等原因,造成学生中出现学习成绩上的差距。由于存在这种学习上的差距,在面对同样的校本作业时,学习好的学生会轻而易举的完成,而学习稍差的学生,难以独立解答,因此使得一些学习差的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由此可见,多数学校对于初中化学校本作业的设计仍存在问题,其在作业难易程度的把握上存在不足,影响了校本作业作用的发挥。
【案例】人教版下册课本第76页第4题: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1)该溶液没有变质。
(2)该溶液部分变质。
(3)该溶液全部变质。
请设计实验方案,分别检验以上假设,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和现象,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笔者在多年的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初三学生接触化学时间不长,在新授课时面对这么大的题目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
束手无策的,尤其是假设(2),由于检验变质程度的关键在于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NaOH,因此在检验NaOH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案要想方设法排除Na2CO3对检验结果的干扰。由此可见,题目难度梯度过大,容易导致课堂效率的低效。
二、针对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反思
1.重视课堂作业,合理进行课堂授课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课堂作业对于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首先应重视课堂作业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合理地进行课堂作业的安排,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有关化学教育工作者还应积极地对化学教材进行完善,增加校本作业中课堂作业的比重,让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
行课堂教学。
2.提升作业质量,减少作业数量
题海战术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同时也不利于成绩的提升。因此在倡导教育改革的今天,应积极地对自身观念进行改变,提升做题质量的方式。首先,教师在进行校本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重视质量而忽视数量,减少学生作业的布置量。其次,初中化学教师应注重化学作业的多样性。传统的化学作业以习题为主,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因此在进行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有关教师应注意初中化学校本作业的多样性。除了要对学生进行习题的安排外,还要加入一些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均衡作业难度,照顾落后学生
学习成绩上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完成校本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极端化的情形。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到这一点。首先,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校本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合理地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将作业分成不同梯度,可以有效满足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不同需要。其次,有关化学教师应进行个性化的作业布置,使得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有针对性的练习,对学生化学成绩的整体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自信地参与课堂教学并获得充分发展,笔者以上述例题为例,做如下改编:
某校的实验员在准备学生活动与探究的药品时,配制完NaOH
溶液后,将一瓶未用完的NaOH固体忘了盖上试剂瓶盖。两天后,实验员发现瓶中出现了大量的白色粉末。为查明其是否变质,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
【问题一】(1)小刚同学做这样的探究:
【问题二】如果变质,那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问题三】简述如何除去氢氧化钠固体中的杂质。
综上所述,目前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有关初中化学教师应对此产生重视,积极地对校本作业设计
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校本作业作用的发挥,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承印,杨娇荣.理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以陕西省中学化学教师为例[J].当代教师教育,2013(01).
篇9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
1.进行情感教育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
再其次,在课间我们要多和学生接触谈心(特别是那些有问题的学生),谈心的内容包括: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等。尤其是那些问题学生的生活状况,要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在真正的关心他。
总之,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为教学的有效性打好情感基础。
2.精心教学设计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
集体备课是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通常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集体备课:
2.1 集体备课。①引领:由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说教材、大纲、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选、教学理论等。②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③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④整合:由教研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做好整个过程必要的发言记录。
2.2 实施教学方案。统一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听课,观察。有条件者全程录音录像。让研究课真正回归到日常教学中来。
2.3 教学反思。执教教师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2.4 形成新教案。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上课。多次教学反思,反复讨论。结合本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把上次研究积累的经验作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实现螺旋式上升。
3.加强现代教学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复习课一般知识密度大,综合性强,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可以快速展现思维的过程和事物发展的历程。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所有老师要充分利用所在班级的多媒体设备,最大限度地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复习效率。同时还要求老师们注意教学技术与化学教学要自然的结合,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统整,展示应用知识的过程和成果,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有的班级在复习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用自制的课件在上课。当然,这是一项极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的智慧与团结协作。
为使学生掌握必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理解。下面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
首先是时间安排,我们计划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按章节进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然后进行第二轮复习,也计划用一个月,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是着重抓好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复习。其中尤其是有关定义的复习,因为定义就是用简短的文字揭示出概念的内涵,其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特定的含义,不能略交换。要把已做过的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与物质知识、概念等密切挂钩。尤其是课本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所占比重大,内容杂,不易掌握,要通过典型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具体现象等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挂钩,且一一对应。
其次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3.1 单元知识网络化。学习化学的最大障碍是难以进行“分析、对比、综合、推理”,难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复习使知识“网络化”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还可以按章编网络,按基本概念、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分别编网络,包括分子式计算网、化学方程式计算网和溶液计算网等,可根据它们来设计解题思路。
3.2 四类知识复习好。
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复习方法:咬文嚼字抓关键、分析比较辨异同、分类归纳成网络。注意对教材中所有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分类掌握。通过分析、对比,把握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
二是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方法:纵向联系法,以某物质为中心,将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用途、保存、鉴别串成知识链;横向比较法,如三种气体(H2O2CO2)、三酸二碱、等,这样可以减少记忆单元,优化记忆内容;综合运用法,重视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并由此归纳出各类反应的一般规律,并将知识综合运用(鉴别转化、除杂、推断)。
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复习;主题式
随着初中化学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科学探究”作为一级主题在教学中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活动性和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很多教师喜欢将这一模式运用于新授课,但却很少运用在复习课中。我认为在复习课中合理融入科学探究,可以高质、高效地完成复习目标。
一、探究式复习的功能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模式,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于“练习―讲解―再练习”的炒冷饭式复习模式,学生对于科学探究当然更感兴趣,有兴趣的学习才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科学探究有其固定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围绕探究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其思维能力的锻炼有很大的好处。
3.有助于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科学探究式的复习可以“横向和纵向”开展,所谓“横向”是指不同内容融合进一个探究,所谓“纵向”是指同一内容有梯度探究。无论是哪种探究,都可以将知识整合,形成庞大的知识体系。
二、探究式复习的模式
1.“主题”探究式复习模式。就是拟定一个探究主题,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比如,进行《酸碱盐》复习的时候,就可以以“松花蛋”为主题,对其原料如何反应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复习酸碱盐的内容。
2.“定性定量”探究性复习模式。这一模式的探究问题已经广泛出现在中考试题中,定性到定量的转化是对学生化学能力的基本要求和考查,在复习中要特别注重。在复习《金属的冶炼》和《金属的锈蚀和防护》时,可以运用“暖宝宝”这一主题进行“定性到定量”的探究。
3.“情境”探究式复习模式。所谓“情境探究”,就是以情境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运用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探究。在复习《氢氧化钠》时,可以运用实验室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这一情境为主线展开探究,分析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是否完全变质、变质的程度。
在探究式复习教学过程中,这些模式往往融会贯通,运用于同一节复习课中,可以让复习更有效。
三、探究式复习的实施
以“碳酸氢铵”的复习为例,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沪教版初中化学的第一章介绍了碳酸氢铵的性质和保存、第三章讲了有关碳酸氢铵的化学式计算、第七章介绍了碳酸氢铵作为一种铵态氮肥的相关知识,完全可以设计一节以“碳酸氢铵”为主题的复习课,运用“定量―定性―再定量”的模式,进行科学探究式教学将这些内容进行融会整合。下面就谈一谈我对这一节复习课的设计。
首先引入情境:网友曝出某食品加工厂竟然将碳酸氢铵当做膨松剂加入面粉中制作饼干。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对此产生了疑问,并进行了科学探究活动。
然后提出问题:(1)NH4HCO3中N的化合价。(2)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3)NH4HCO3中各原子个数比。(4)NH4HCO3中各元素质量比。(5)NH4HCO3中N元素质量分数。(6)79gNH4HCO3中N元素质量。(7)多少克(NH4)2SO4与79gNH4HCO3肥效相当。(8)已知某NH4HCO3样品经分析含氮15%(杂质中不含氮元素),求样品中NH4HCO3的质量分数。
此问让学生以碳酸氢铵为例,从定量的角度复习了有关化学式计算的相关内容,计算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继续提出问题:某品牌的膨松剂的成分是什么?告诉学生:(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可以使用食品级碳酸氢铵。(2)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反应产生气体,使食品变得松软。常用的膨松剂主要有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3)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4)2NaHCO3・Na2CO3+H2O+CO2。
进行定性研究:为探究某品牌膨松剂的主要成分,设计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化学式?如何检验?(2)气体B的化学式?如何检验?(3)步骤①方程式?(4)步骤③方程式?(5)膨松剂的成分?
以上都是对膨松剂进行定性分析,复习碳酸氢铵的性质和产物的检验,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碳酸氢铵和碳酸钠。内容虽然不是很多,却涵盖了碳酸氢铵的重、难点,对于学生的复习是有效果的。
再进行定量研究:为进一步确认膨松剂中各成分含量,取一包样品分成等质量的两份,选用图2(a)和图2(b)实验装置,分别组合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根据相关实验数据计算,实验2中产生的水的质量为多少。
-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教师发言稿
- 下一篇:幼儿园教师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