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04-12 07:4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观念建构;定量观;中和反应;教学案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6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23
本案例以初中化学沪教版第七章“中和反应”为例。
一、“中和反应”教学价值的再认识
通过查阅文献和下校调研中发现大家对“中和反应”的教学价值仅停留在以知识为本的层面上,具体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过程中是否发生反应,从而引出中和反应的概念,分析其微观实质,并介绍有关应用等。没有对“中和反应”对建构定量观的价值进行深度的挖掘,甚至,某些教师本身也缺乏定量意识,如在一次龙岩市“中和反应”实验教学技能比赛时,有些教师对教材中的操作步骤“逐滴加入”按部就班,浪费时间,而有的教师能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质量关系,估算所需盐酸的量,灵活处理教材中的操作步骤,刚开始时采用快滴或倾倒的方式,等到所加盐酸的量接近反应完全时,再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节约了比赛时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没有将中和反应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单独将它编为一个课题,原因是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典型,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又是最简单的中和反应,有利于建立复分解反应中离子交换与结合的模型,具有丰富的观念价值。因此,中和反应的成功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其他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微观实质,提高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能力,认识复分解反应中离子交换的方式与数量关系,促进定量观等化学观念的建构。
盐酸溶液中含有H+、Cl-和H2O分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Na+、OH-和H2O分子,H+、OH-的浓度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成正比。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的组成及它们量的关系是探究中和反应微观实质的基础。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成H2O,可表示为:H++OH-H2O,H+和OH-结合的比例为1∶1,这个比例是书写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依据。以上这些内容是学生建构酸、碱、盐溶液的组成及相互反应都是以一定量的形式存在和发生等观念的重要载体。在中和反应的实验过程中又体现“物质的量变会引起质变,物质的量变是有范围的”的规律,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盐酸前OH-的浓度大,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变红色,随着滴加盐酸的量加大,OH-被消耗,c(OH-)愈来愈小,当氢氧化钠溶液中OH-恰好与H+结合成水时,溶液呈中性,酚酞试液变为无色,而当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时,c(OH-)又大于c(H+),溶液又呈碱性,颜色又变为红色。
二、教学设计
1. 目标设计
(1)围绕“酸和碱混合能否发生反应”展开探究与对话,理解验证没有明显化学现象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反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建立中和反应的概念,感受量变质变规律在化学反应中的体现。
(2)通过分析中和反应的微观动画,能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认识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并能根据H+和OH-结合的数量关系配平有关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应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会中和反应与生产生活的密切性,建构化学价值观。
2. 教学过程
[知识再现]
(1)写出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式。
(2)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3)盐酸、稀硫酸为什么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为什么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
(4)上述各物质的水溶液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有什么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再现,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为本节的学习扫清障碍。
[导入]酸具有共同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酸的溶液中都含有H+,碱具有共同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共同的OH-,那么,将这两类不同的物质混合是否会发生反应呢?请同学们分组完成下列实验:
第1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第2组:石灰水和稀盐酸
第3组: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和稀硫酸
第4组:氢氧化铁的悬浊液和稀盐酸
[师生对话]
师:请分组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生:……
师:3组实验的氢氧化铜不见了,4组实验的氢氧化铁也不见了,说明3、4组的酸和碱确实发生了反应,而1、2组的实验无明显现象,那么能不能说它们就没有发生反应呢?
生:不能。
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证明1、2组两种物质确实发生了反应?
生:可以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通过酚酞试液的变色来证明它们能发生反应。
师:对了!你是怎么想到的,能说说你的根据吗?
生: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可以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或反应物是否消失来判断,如刚才的3、4组实验,可以根据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铁悬浊液的消失来证明它们发生了反应。而1、2组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是澄清的,在反应中看不到它们是否消失,但可以通过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它的颜色变化间接证明它们是否消失来实现。
师:小结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有明显现象和无明显现象的常见酸和碱反应的实验,创设认识冲突。然后,围绕“如何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为话题展开对话,形成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探究中和反应的实验作铺垫。
[实验探究]课本[实验1]。
[问题]溶液温度升高、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分别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溶液由碱性变成中性,盐酸与烧杯中的溶液发生了反应,并放出了热量。
[追问]红色的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是酚酞被盐酸消耗,还是盐酸消耗了氢氧化钠呢?你能用实验证明吗?
[实验探究]课本[实验2]。
[问题]向烧杯中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又变为红色,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溶液由中性又变成了碱性,溶液中还存在酚酞试液,说明[实验1]中是盐酸消耗了氢氧化钠。
[追问]以上实验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反应的结果是酸性消失、碱性也消失,那么,决定溶液酸碱性的H+和OH-都去哪儿了?
[动画演示]反应的微观动画。
[师生对话]
师: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含有哪些离子?
生:……
师:在反应前后,减少的离子是什么,不变的离子是什么?
生:……
师:H+和OH-结合生成什么物质?它们结合的比例如何?
生:……
小结: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过程中,H+和OH-结合生成水,溶液的酸碱度随之发生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取决于c(H+)、c(OH-)的大小,刚开始时氢氧化钠溶液中c(OH-)大,溶液呈碱性;当滴入稀盐酸时,H+和OH-结合成H2O,c(OH-)减少,pH减小;当溶液由红色刚好褪成无色时,氢氧化钠溶液中OH-恰好都与稀盐酸中H+结合成水,pH=7,溶液呈中性;当反滴1滴氢氧化钠溶液时,c(OH-)又大于c(H+),溶液又呈碱性,溶液又变成红色。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反映了哲学中“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有范围”的规律。
[问题]在上述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那么Na+和Cl-呢?
[实验]课本[实验3]。
[追问]加热至蒸干,产生的白色晶体是什么物质?
[学生回答]产生的白色晶体是NaCl。
[归纳小结]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H2O,Na+和Cl-结合成NaCl,它们结合的比例1∶1,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 H2O。
[板书]中和反应的定义:酸+碱盐+水 实质:H++OH-H2O。
设计意图:以课本实验、Flas创设问题情境,生成“话题”,师生围绕话题展开对话。从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并以“符号”为纽带将中和反应的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信息融合其中,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中和反应,感悟复分解反应中离子交换与结合是按一定比例进行的,“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有范围”的观念。
[练习]请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生对话]围绕“你是如何配平这个化学方程式的”展开对话。
生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
生2: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配平,1个H+和1个OH-结合成1个H2O分子。
教师:中和反应可以结合中和反应中H+和OH-结合的数量关系进行配平。
[练习]胃酸过多的病人常吃一种叫“复方氢氧化铝”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Al(OH)3,请写出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原理。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用中和反应概念和实质书写、配平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练习的过程中再次从定性和定量角度领会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学以致用]
请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被蚂蚁、蚊子咬了,皮肤会瘙痒、红肿,涂上稀氨水或肥皂水可以止痒、消肿。
[小结]
中和反应
1.定义:酸+碱盐+水
2.实质:H++OH-H2O(H+和OH-结合的比例为1∶1)
3.热效应:放热
4.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5.应用:改良酸性土壤、治疗胃酸过多、处理工厂的废水等
设计意图: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热效应、反应类型和应用方面进行板书,促进学生全方位认识中和反应。
三、案例评析
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指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应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为本”的教学。定量观是初中化学基本观念,实施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有其自身策略,本节教学所采取的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定量观的建构。
1. 用观念的“眼光”分析教材
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知识背后的思想、观点,定量观是用“量”角度看待物质及其转化的思想与方法,它内隐于具体的知识当中,因此,实施定量观建构的教学要与具体事实相结合为主要教学原则,在教材分析时要用我们的“慧眼”将知识中隐含的观念内涵挖掘出来。中和反应蕴含着丰富的微粒观、定量观内涵,能有效推动学生认识复分解反应中离子的交换及结合的数量关系。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将中和反应停留在其知识的事实层面,而是将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所隐含“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有规律”的思想揭示出来;不但揭示中和反应中离子的交换方式,而且将离子结合的数量关系昭示学生,并将此关系应用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深化学生对化学反应是以一定量的形式发生的认识。
2. 实施对话教学,促进观念建构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而言的,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特征,并由反思和互动的整合来构成教学关系。促进定量观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具体知识做出超越事实的思考,并在具体情景的迁移应用中,不断概括和升华。因此,实施对话教学能有效促进观念的建构。在本课中,教师以实验、动画视频等创设情景,设置①溶液温度升高、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分别说明了什么?②红色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是酚酞被盐酸消耗,还是盐酸消耗了氢氧化钠呢?你能用实验证明吗?③向烧杯中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又变为红色,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④决定溶液酸碱性的H+和OH-都去哪儿了?⑤H+和OH-结合成H2O,那么Na+和Cl-呢?⑥加热至蒸干,产生的白色晶体是什么呢?等话题。学生围绕着有关“话题”展开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互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地建构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热效应、反应形式。
参考文献
篇2
一、活动的背景:
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比较普遍,研究的人员也比较多,本人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学生升入高中后,初高中化学教学一旦衔接不好,一大部分同学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严重受挫,成绩就会明显下降,进而影响学生对选修文理科的选择。从最近几年我省高考报名情况来看,文科生数量逐年攀升,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关系。
我课题组也调查发现,初中生升入高中后不能适应高中化学学习,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大多学生刚刚离开初中,经过辛苦的中考,认为到高中来可以放松一下自己,迷恋上网打游戏等,导致成绩下降,无法弥补。另外初中教材化学仅仅在初三开设,课时少,中考所占分值逐年下降,我们酒泉市中考只占理综的55分,所以导致领导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教师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匆匆忙忙上课,无暇练习和拓展提高,直接导致学生升入高中后力不从心,不能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初中课程相对少,内容少,而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多,学生要完成两本必修,三本选修,课程多,难度大。相比初中教材,高中化学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不可能处处依赖教师。
借鉴各位同仁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我校在开展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课题研究中,也把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对象,有针对性的在同课异构的课例教学中落实问题的解决,通过典型课例的对比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二、活动的形式:
1、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案例展示:邀请瓜州三中初三年级和我校高中一年级两位化学教师同时就初中《常见的酸和碱》以及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进行课堂教学,力争能体现初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这两节课都是针对酸碱问题的研究。
2、案例研讨:本次活动后邀请了瓜州三中初三化学教师和我校高一化学教研组全部教师参加,采用互动式的讨论模式,教师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或提问。
3、案例反思:本次教研活动不是评选优质课的活动,而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反思如何从教法与学法的沟通入手,加强联系,促进初高中化学教师进行反思。从而让各位老师知道今后的教学切入点,顺利做好初高中衔接。
三、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目的:
1、探讨能够为学生升入高中后能很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环境,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心理等方面都能很快地得到适应,让学生顺利地进行过渡。
2、根据学生的心理逐渐变化的特点,试着从教法与学法的沟通入手,努力降低初高中化学两学段之间的“陡坡”,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重视初高中化学教材的有机整合,使初高中化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
活动的典型片段举例:课前引入:
四、活动的反思:
从上面的片断中可以看出初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差异:
(一)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初中老师常用有趣的事物或化学实验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法也灵活多样,比较侧重学生的感性理解。而高中教师比较侧重学生的理性理解,重在原因和规律的分析,要求过高,存在一定的衔接偏差。
(二)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经过几次调整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简单应用,思维难度不大。课堂容量较小,对重点难点反复强调,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甚至部分学生只要认真背诵,都能考个好成绩。
而现行高中化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每一模块章节中都有一些内容较难,加上高中化学教师受高考的影响,实际讲授内容很深,从高一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除了知识点的记忆外,更侧重规律的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
导致学生不喜欢高中化学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高中化学对学生化学计算能力要求提高,而初中老师对化学计算能力要求低,不重视,中考所占分值也不高,使初中学生化学计算水平十分薄弱。高一化学起头就是物质的量的计算教学,要求高,难度大,让好多学生难于接受,兴趣大减,最终影响对高中化学的继续学习。
五、如何实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篇3
关键词:导学案;化学课堂;高效课堂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是以实际行动践行有效教学的新理念。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并不是老师不教,完全依靠学生的自学,而是让学生的自己能自学的自主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规范。学生在课堂上只需要根据“导学案”的设计流程进行归纳、总结、推理、发现规律,就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的自学,是一种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学。在这一过程的延续中,学生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测―进行探究―获取结论”的认知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同时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得到优化。“导学案”教学,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有效学习”,甚至是“高效学习”!
一、导学案概念的界定
“导学案”是指建立在“教案”的基础上,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而编制的一种学习方案。它的本质是依托教师现有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交流与沟通的桥梁。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而导学案本身就具有了“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可见,“导学案”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怎样教,导学案重点在于怎样学;传统的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中心,侧重点在于老师上课时怎么讲?讲多少可以由老师自由控制,导学案是以学生为中心,侧重点在于学生上课时怎么学?学多少能够根据学生的预习和自己在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导学案能够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学案式教学能够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1.导学案式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加教学的正效应
学案导学,能够将教学的重心前移,也就是把许多重要工作做在了课前,其次才是在课堂之上。学案导学实施堂堂清,日日清,课后不留作业,学生再也不用为课后作业和复习犯愁为难。所以,学案既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基础方案,又是期中期末甚至中考的复习材料,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业学习承担,又能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承担。
在进行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的教学时,我把“水的净化”和“爱护水资源”整合成一节课。在课前让学生根据导学案通过各种资料和网络查阅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水的现状(水的污染与防治,水的净化方式等),并填写在导学案上。这样,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真正上课就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交流演示自己的调研成果和感想,再让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有正反两个反面的评价)、补充。教师适时地引导总结一下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进一步解决和完善导学案上提出的问题并完成课堂练习,整节课的反响很好。这样的导学案设计,既简化了学习内容的多而杂,又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主动地动手解决问题,比起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枯燥乏味地讲解的效果要好得
多。这样的导学案在实际教学中增加了教学的正效应,让一些对学习不太热爱的学生都参与了进来,达到了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有效转化了班级的后进生,一举两得的效果。
2.利用导学案能帮助化学教师之间资源共享,学后反思
导学案式教学的实施,实现了同一备课组内部的资源共享,
无论是从新课的讲授思路,重点、难点的突破还是课后习题的选择、讲解等都是经过了同组教师的充分讨论之后,再由其中一位教师执笔完成的。这就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为实现有效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学后反思用平实的话,写一写自己的得失,可以写自己的成功之举,可以写瞬间灵感,可以写学法收获,可以写思想困
惑……写中有学、学中有思、思中成长。由此,让学生学会及时回顾反思,培养概括、归纳能力。学后反思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写,也可以放在课后。老师要对学生的学后反思做及时的评价
总结。
三、实施导学案课堂教学前后的变化与收获
导学案对于帮助学生进行自学,课后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改进化学教学的方法和提升化学教学的自主性、有效性有着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重学生的自学,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从而让学生学会了
学习。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十字教学法;高效课堂;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76-03
优质高效课堂的创建是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而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和有效学习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学生对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只能被动学习。在当今课程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ax课堂的活跃场面,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表面上轰轰烈烈,却难以取得实效。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弱,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此,我们运用“预习――读书――议论――讲解――练习”的十字教学模式,促进了优质高效课堂的打造。
一、设计说明
“运用十字教学法创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是我县初中化学课题研究的核心。经过十年努力,从实践和理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十字教学法在化学学科的实验与研究,到运用十字教学法设计教案,再到近三年来深入研究十字教学法设计导学案,每一次都有进步和提高。
“十字”教学法导学案设计
二、十字教学法导学案示例――溶解度(第1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了解结晶现象。
3.初步学会药品取用、液体加热以及玻璃棒等仪器使用的实验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体会探究的过程。
2.通过交流展示,初步形成观察、记录、分析等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2.逐步树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
学习重点
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与转化。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在一定____下,向一定量的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____的饱和溶液;在一定____下,向一定量的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____的不饱和溶液。
2.
3.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
【二】读书
你的饭量有多大?一次能无限制的吃饭吗?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 ;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 ;小槐一尝还是说淡,再要妈妈加 ……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1.物质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通过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和猜想。
2.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能够转化吗?
3.从海水中如何提取食盐?
【三】议论
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溶质吗?
3.你知道用海水晒盐吗?
【四】讲解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 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只有在温度和溶剂量确定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温馨提示: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3.结晶: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结晶的主要方法有:①蒸发溶剂;②冷却溶液。
【五】练习
1.随堂演练
(1)实验9-5
课本P33,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实验9-6
课本P33,温度改变,杯底还没有溶解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3)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4)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很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5)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6)为什么汗水带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为什么常出现白色的斑痕?
(7)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可以从盐碱湖中捞出纯碱晶体(碳酸钠晶体)?
(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9)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2.达标训练
(1)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g氯化钠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晶体未溶,再加10mL水,固体全部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一般有两种方法:
①观察溶液底部有无________的溶质;
②溶液底部若无固体溶质,可向该溶液中再加入_____,若______则溶液饱和。
(3)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该溶液_______为________溶液,把该溶液升高温度到100℃,则100℃时该硝酸钾溶液是__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配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加硝酸钾 ④减少硝酸钾 ⑤增加溶剂 ⑥减少溶剂,其中正确的方法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5)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B.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20°C时,向50g Na2CO3的溶液中加入5g Na2CO3粉末,溶液的质量是55g
D.20°C时,从50g Na2CO3的饱和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下的45g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3.布置作业:课本第40至41页1、6、8题。
三、实施要求
(一)认真备课
认真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吃透化学教材是搞好学案设计的前提;了解学生思想、能力、水平,从实际出发,是搞好学案设计的关键;掌握十字教学法的实质,灵活运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要潜心研究教材,细心了解学生,认真研究教法,切实备好课。
(二)精心设计学案
学案犹如建筑施工的设计蓝图,是化学课堂实施指导计划。要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就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好学期教学计划、单元(章节、课题)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写好课堂导学案。
篇5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包含以下五方面内容:其一,数学是一种“量化模式”。数学知识能够将世界中客观性事物运用数学符号展现出来,因此数学文化具有客观性与特殊性。数学知识所研究的事物并非真实存在,是一种人为性的规定,因此数学文化具有抽象性与系统性。其二,数学是一种“文化观念”。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数学通常被运用到科学技术方面,然而在现代化数学教育中,数学知识还被广泛运用到精神领域,例如数学??美观念、抽象思维、整体感知、划归意识、逻辑推理等多个方面。因此,数学不但是一种文化知识,更是一种文化观念。其三,数学是一种“群体性研究”。近年来对数学知识体系进行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其研究人员逐渐形成一个系统性、完整性、统一性的研究群体,不同的研究群体具有不同的数学认知理念。其四,数学是一种“方法论”。数学研究学者对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概念与构思,能够将每一个数学知识系统、连贯的展现出来。其五,数学是一种“技术性手段”。数学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组成成分,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人类思想解放,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
数学文化特殊性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数学文化是传播人类思想文明的重要方式。根据相关文献现实,古代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数学文化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在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传播与交流,有效冲破地域文化的局限性,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连接在一起,因此数学文化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语言”。其二,数学文化是一种高级语言。数学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语言”,是因为其来源于人类的自然语言,具有高度的严密性、抽象性、简洁性与精确性,并具备较为完整的语言系统,将语言符号化,能够与地方语言、生活用语直观的区分开,文化传播性较强。
二、数学文化在初中方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方程教学中主要包含“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本文将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阐述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方程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方程学习的积极性,将数学文化渗透到“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中,首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
例如:春天到了,园丁爷爷想要开辟一处长方形的花园,花园的总面积是400平方米,花园的宽比长少4米,请同学们帮园丁爷爷算一算花园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初中生的思维体系正在不断的健全与完善,学生对于新的概念与定义很难理解,尤其是在方程教学中,学生因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偏低,面对难以理解的知识通常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后后续的教学活动之中。
(二)自主性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教师巧妙的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使学生开动大脑、灵活思考,回顾已经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在旧知识的引导下,探索出新的知识。
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元一次方程”、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知识基础,懂得设未知数“X”。因此,在学生对教师所创设的教学问题进行探究时,能够快速的根据问题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设出未知数“X”。
例如:设花园的宽为X米,则花园的长为(X+4)米。长方形面积公式为“S=ab”,已知S=400平方米,得出花园面积方程为X(X+4)=400。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学生在探索新的知识时,不断的回顾已学知识,是对旧知识的一个复习与巩固,提升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与理解能力。
(三)合作性学习,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
学生因初次接触“一元二次方程”,面对“X2”不知道该如何解答,为了将数学文化有效的渗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需要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疑惑。
面对新的教学知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认知与理解,在小组讨论中难免产生分歧,教师需要走下讲台,充分的融入到学生的教学讨论之中,从学生的讨论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与解答,落实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个性化全面发展;针对学生在讨论中所发生的争执与矛盾,教师需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学会倾听,懂得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总结与反思,完善教学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的“三维目标”,因此,在教学的最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容进行自我梳理与总结。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意义,懂得理论联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具备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
篇6
【关键词】基础会计;生活化;教学效果
0 前言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学习该专业其他课程的敲门砖,所以学好该课程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刚刚步入高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基础会计》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他们对于该门课程也属于零基础,基础会计的理论体系、专业术语表述、学习方法及思维方式与以前所学的课程截然不同,以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思维方法很难理解该门课程的学习中,在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基本概念和内容难以理解的问题。从而导致很多学生难以适应该课程的学习,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如何解决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便成为师生必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为了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适当改变一下教学方法,让会计概念描述通俗化、让举例生活化,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基础会计》课程分析
基础会计课程主要是研究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通过《会计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和原则,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批露的全过程,使学生对会计这一学科和会计方面的工作内容和任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本课程紧密结合考试和实际工作需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基础业务的处理能力培养,是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重点学科。
2 高职学生《基础会计》学习特点分析
2.1 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学习兴趣分析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是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安排在大一新生阶段,学生刚经历高考。但高职学生普遍入学分数较低、基础不牢、数学学习和理解能力差,尤其文科入学学生更是将与数字有关的基础会计课程视为课程中的最大难关,这使老师产生了学生对《基础会计》不感兴趣的错觉。
2.2 学生在基础会计对专业课的作用方面认识欠缺
基础会计课程是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理论课,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之一是为专业服务。《基础会计》同样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三门必考课程之一,但是大一新生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视度只存在意识层面并未落于实际行动上。
出现这种情形,主要是因为学生除因考试需要而学外,并未接触过企业实际操作因此不能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要学基础会计,于是在教学活动中难以受到会计潜移默化的影响,未能将学到的会计知识操作方法和思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时候作为老师,要多结合实际让学生从主观上去发现身边的会计、生活当中的会计,使尚未踏入社会的他们意识到会计对于他们的将来会有多大的帮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任课教师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应更多、更有效地让学生体会基础会计在高职教育阶段的作用,让学生深切认识基础会计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帮助。
2.3 学生的思维方式特点分析
从高职学校生源来看,学生主要是专科线上的学生,总的来说文化课普遍较差,而且学生们刚刚步入大学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还停留在高中阶段,还没有形成作为一名大学生而应该有的学习方式。因此,大一的学生们在学习基础会计时普遍采用高中学习数学的方法,比如采用回忆、辨认等模式的思维方式,对于一些理论知识采用记忆和模仿的方式,对于业务题的掌握甚至采用死记硬背甚至是直接套用的解题方法,并没有形成会计的模式进行思考和掌握,对峙不求甚解。对于任课老师的授课内容,大多数学生表示课后保留的印象一般,能记住的知识点很少,甚至有极少数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有印象,只有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表示印象深刻。
2.4 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生接受基础会计的学习
刚入学的高职大一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意思,自学能力较差还停留在高中教师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对教师存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还没有习惯自己反思的学习习惯,更不具备总结知识和归纳知识的习惯。他们没有意思到获取知识的重要条件是要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基础会计的知识接受时,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对于培养他们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形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
3 运用教学案例生活化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探索
针对上述有关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认为提高《基础会计》的课堂效果可以采取生活案例的讲授方式,以便学生掌握和理解基础会计中一些枯燥理论的知识。
3.1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础会计的学习中,有关会计基本理论这一部分由于理论性很强,学生们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不能理解一些会计方面的专业词汇,因此对于这些地方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实践性活动引导,养成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会计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学习的过程和知识的价值。由于我们学校和事务所一直有合作关系,因此在学习了财产清查之后,就安排学生们去参与事务所的盘点工作。这样可以通过接触实践让他们熟悉财产清查的程序和实施步骤,掌握不同财产的清查方法尤其是在事务所的盘点工作中可以接触不同实物资产的清查实践。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3 分配角色,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目前新的教学理念是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为了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可以巧妙地采用分配角色,让学生扮演一下生活中的小角色,帮助学生们理解知识点,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们理解第一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的含义,还能够加深学生们的知识记忆,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会有不小的帮助。
4 结论
教学案例的生活化主要是提高学生学习基础会计兴趣的一种方式,就像调味品不可太多太滥,要避免随意选用生活素材,以免喧宾夺主淡化了原本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这样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反而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因此,在教学案例生活化教学中,对于老师而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学能力;对于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要紧贴教材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免出现为“生活化”而“生活化”。
【参考文献】
[1]邵晓琰.通俗化语言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12(01):112-114.
[2]王克美.通俗化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2(23):281-282.
篇7
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提问模式;教学方法
初中时期是学生各方面知识得到普及的关键时期。在针对学生的教育中,不能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学生在此阶段,心理思想等方面需要全面得到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混乱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当前我们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思想情操与个人理想上做好工作。因此,密切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利用基于生活化思维的教学模式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一、针对生活化案例教学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当前的教育课本。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为主。意义是促进学生的思想成长。同时要求通过思想品德教学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是每位思想品德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案例教学法以其生活化、典型性等特点,能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尤其是针对法律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起到重要作用。
二、以提问模式实施教学,提升学生思维
学生步入初中后,心理等方面已经得到一定的成长。在个人的想法、思考方式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后续的成长中需要有人为他们引导方向。依据现在学生的发展情况,笔者建议教学中可以实施引导性的教学方案。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讨论研究能力,活跃思想品德课堂的气氛。同时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思考空间。我们知道初中思想品德内容源自于生活,新课程所提倡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这样一来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活动。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兴趣为基准选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问题来诱发学生开展发散思维。如:在学习“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教学内容时,笔者以学生感兴趣的漫画《开门之前》为背景来提出问题,即:你觉得这幅漫画说的是什么?想要反映什么?想想怎样才能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样以问题为线索来引导学生思维,诱发其自主地探究法律规范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拓展学生的思维范畴,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三、生活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流程
1.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实际案例
选择科学的实际例子很重要,是整个教学方案开展的基础。
教师在选择实际例子时要遵循上面的原则。选编案例的方法有
多种。
2.选择具有典范特征的案例
在我们初中的教学材料中就有一些案例供我们使用。这也是比较方便的选择,而且范例也具有典范特征。如:在学习《教师伴我成长》时,可选用教材中的案例:数学课上坐在副班长小强旁边的几个捣蛋学生正在“嘀嘀咕咕”地说个不停,弄得大家都很烦。老师再一次警告后,要求小强站起来坐到教室最后一排的空位置上,但小强气呼呼地坐在座位上就是不动,大家预感到一场冲突即将爆发……通过让大家讨论这个老师当时是怎么想的,如果是你会怎么办,冲突将如何发展,引导大家换位思考,构建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3.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发现案列
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实际教学例子进行收集。这种办法也是选案中比较实用的方法。这需要老师在看电视、报纸或者上网浏览新闻时,注意到具有教育意义的例子。这些资料既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和影音资料。另外,还可以动员学生收集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如:在人教版八年上《我与父母交朋友》这一课的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讲自己父母和自己的故事。让大家在自己的切身经历和身边事例中感受父母的爱。
四、灵活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多元化思考能力
当前教育模式发展较快,新课改不断延伸。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本中,也进行了不断的改善。课改内容与以往相比,内容覆盖面广,形式也更加开放。如:现在课本中存在的名人名言、想一想等内容。这些内容还会配上一定的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依据这些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老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研究能力、思考能力的发展。
总之,当前的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主。素质教育是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结合学科的内容多渠道地启发、锻炼、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家书.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14).
篇8
第一步:
希望工作坊的成员们以年级为单位,完成以下几个问卷调查和访谈。
1、使用《关于初中几何问题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关于初中生对几何学习兴趣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几何概念课的感受。
2、通过访谈了解教师对“问题链”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使用现状的认识。
第二步:
从几何概念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本研究将“问题链”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概念引入“问题链”,是教师为引入课题所创设的情境,是为了使知识间平滑转接,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等目的而精心设置的一系列问题。
2、概念形成“问题链”,是教师为帮助学生体验发现新知识的本质属性或规律的过程,基于已有经验得到新经验等目的而精心设置的一系列问题。
3、概念巩固“问题链”,是教师为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概念,避免与其他概念发生混淆,开扩学生思维的广度,加深理解概念等目的而精心设置的一系列问题。
本研究将“问题链”的设计方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阶梯递进式“问题链”,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梯度、不同层次的问题组,让学生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将难题迎刃而解。所提问题难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点到面,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有明确的目的,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垫,是学生解决下一个问题的阶梯。
2、类比迁移式“问题链”,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
3、变式探究式“问题链”,注重以知识变式为抓手,让学生在转化中进入“最近发展区”,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层次。
4、总结归纳式“问题链”,总结链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单元小结或复习时,为唤起学生的知识回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知识结构网络而设计的“问题链”。
希望工作坊的成员们以年级为单位,按照下表梳理出的概念课的范围,从概念引入、形成、巩固三种类型问题链中选择一到两种,完成相应的教学案例写作。
年级
内容
人员安排
六年级上
圆周、圆弧、扇形等概念
李亚琼
六年级下
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余角、补角的概念
七年级上
图形平移、旋转、翻折的有关概念
轴对称、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
周晓旭、金少珍
七年级下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
相交直线的有关概念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八年级上
命题、定理、证明、逆命题、逆定理的有关概念
沈安晴、程小婷
八年级下
多边形及其有关概念
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
梯形的有关概念
向量的有关概念
九年级上
相似形的概念
比例线段相关概念、黄金分割、三角形的重心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
金伟杰、于晓玲
九年级下
圆有关的概念
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有关概念
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的相关概念
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注:上表是通过阅读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六—九年级课本,根据《2020年上海市初中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里规定的图形与几何部分,梳理出初中阶段几何概念课的教学内容。
第三步:
从完成的教学案例中选一到两个比较优秀的案例,开展实验研究。
前测:在授课前,学生在自行预习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有关本节课概念的试题,记录其中概念题目的成绩。在授课后,学生再次完成上一张试题,记录其中概念题目的成绩。将两次成绩的差值作为本实验的前测。
后测:在授课前,学生在自行预习的基础上完成前测使用的试题,记录其中概念题目的成绩。第一次授课后,将问题链进行改进,进行再一次授课。在授课后,学生再次完成上一张试题,记录其中概念题目的成绩。将两次成绩的差值作为本实验的后测。
将前测和后测的试卷结果进行对照。
篇9
一、捕捉问题资源
教学案例一:《物质的变化》(教学片断)
学生讨论:食盐溶解在水中,在加热蒸发又得到食盐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生A:没有新物质生成。
生B:食盐溶解在水中,只是食盐和水混合,它们本质都没有改变;蒸发盐水只是将食盐和水又分开。
师:回答的非常好,分析的很透彻。
(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
生C:盐水加热蒸发,怎么知道得到的还是食盐呢?(这个问题让我很吃惊,这涉及物质检验的问题,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还不能用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你是一个爱动脑的学生,很会提问题,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很有深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得运用物质检验方面的知识,这将是我们以后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我相信大家肯定能学得很好。海水晒盐的过程大家知道吗?
生:知道,就是将海水在阳光下晒,水分蒸发了就得到了食盐。
师:好,回答的很好,我们所食用的食盐就是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制得的,海水晒盐的过程实质就是盐水蒸发的过程。同学们认为盐水蒸发得到的是否还是食盐?(学生表示同意)
在案例一中,学生的问题是以后学习中将会涉及的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在思考,而且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和教材,具有创新意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捕捉思维火花
教学案例二:《物质的鉴别》(教学片断)
师:只可以使用一种试剂,如何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三瓶无色溶液?
生A:分别取三种无色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均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该溶液是盐酸溶液;若溶液变成蓝色,则说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仍为紫色,则说明该溶液是氯化钠溶液。
生B:取样,分别用pH试纸测定其pH。若pH>7,则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若pH<7,则该溶液为盐酸溶液;若pH=7,则该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生C:取样,用无色的酚酞试液来鉴别。
(这时,立即有学生反驳,酚酞试液不能鉴别这三种溶液,它只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其他两种无色溶液都为无色,鉴别不出来)
生C:(接着说)能鉴别出来,滴加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是红色的,将变红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向其中滴加另两种无色的溶液,若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滴加的是盐酸溶液,另一个就是氯化钠溶液。(同学们都表示赞同)
师:你很善于思考问题,你借助了鉴别出的物质,来鉴别其他的物质,非常好!谁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
在案例二中,在只用一种试剂的前提下鉴别物质,学生想到了借助先鉴别出来的物质继续鉴别的方法,教师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按着这样的思路思考其他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捕捉偶然事件
教学案例三:《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片断)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的实验。
小组汇报:我们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石蕊溶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我们还将变红的溶液进行加热,结果石蕊溶液又恢复了紫色。我们又将二氧化碳直接通入盛放紫色石蕊固体的试管中,没变色,所以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固体变红。
师:大家共同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生A:(思考讨论过后)由于石蕊溶液中有水,肯定和水有关,是水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石蕊变红的。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又分解了。
生B:(这时另一小组的同学)我们用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做实验,变红的石蕊溶液没有恢复紫色。
师:(这个意外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什么原因。
(学生提出假设)
生C:会不会石蕊有问题?石蕊变质了?
生D:会不会二氧化碳有问题?(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学生设计方案)
生E:取紫色石蕊溶液少量,滴加几滴稀盐酸,加热。
……
生:(得出结论)由于盐酸有挥发性,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受热,碳酸分解,氯化氢由于太少,形成盐酸浓度很低,不会挥发出来,因此红色不会褪去。
师:我们能不能改进一下这个实验呢?(因势利导,学生们又讨论起来了)
篇10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化学新课程一是进一步强调以实验为基础,二是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初中化学的这两个特点,使教师在教学、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广泛的途径进行科学研究。而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它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教学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
一、营造实验教学环境
化学是一门实验艺术,它应具有观赏性。实验中有的学生操作规范,安排有条不紊,神态轻松自如,实验器皿摆放有序,具有很高的欣赏性;而有的学生恰好相反,让人惨不忍睹。出现上述问题的症结是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实验习惯。因此,在平时的实验中,要时时提醒,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氛围。
为保证实验探究活动有序性、直观性 、安全性和成功性,要求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能回答:(1)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2)需要哪些药品和仪器?(3)如何装仪器?(4)药品的用量是多少?(5)观察到什么现象?(6)实验操作关键是什么?(7)实验是否要改进?等等。坚持这些要求,能使学生在探究实验中逐步提高实验能力。
二、设置问题情景
问题情景是经常被应用的教学情景。利用实验内容的魅力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教学案例]:在学习“燃烧和灭火时”,笔者用一块棉手帕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里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将手帕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柴点燃,手帕立即燃烧起来。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然后,问学生:手帕明明燃烧了,为什么完好无损呢?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吗?这时,学生兴趣大增,思维高度集中,立刻研讨其中的奥妙。教师可“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经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掌握了一系列的知识,而且产生了学习兴趣。
三、创设真实情境
将贴近生活和贴近社会的化学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就要求设置和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化学问题。
[教学案例]: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否反应,教材是直接给出的,难以使学生信服,因此我采用的是“喷泉实验”,如图,操作如下:在250ml圆底烧瓶中先加入约5克碳酸钠粉末,然后再加入5ml浓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然后倒入5~10ml浓氢氧化钠溶液,迅即塞好带有导管的橡皮塞,晃动烧瓶,使其充分反应,将它倒置在铁圈上,打开导管上的止水夹,可观察到水迅速地进入烧瓶且变为红色,形成美丽的喷泉!学生会立即得出这是二氧化碳反应完的缘故。这时再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及方程式的书写便是水到渠成了。
又如,在做完“测定溶液的PH”的实验后,学生一方面将其扩展到测定农田土壤、家庭饮用水以及雨水的酸碱度上,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办法;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启发下,用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到不同PH值的溶液里,观察头发的耐久性,最后得出“选用偏酸性的洗发剂洗发为宜”的结论。这种以应用已知的实验结论为支持,用实验手段研究未知的理论,对于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实验素质、提高学生升学或就业的竞争力,大有裨益,颇受学生欢迎。
四、开展化学实验设计
1.启发性实验设计
这类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配合其他化学知识的教授进行的,采取的又多是边讲边做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要注意效果明显、易操作、时间短、安全可靠。
[教学案例]:在学习燃烧条件的内容时,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燃烧需要氧气,而对于燃烧需要足够的温度,并不是很清楚。如下图:将吸干水的白磷、红磷加入到短粗口径试管内,塞上橡皮塞,再将试管同时浸入热水里,让白磷在试管内安全的燃烧。红磷不会燃烧。通过此对比实验,同学们就容易掌握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2.验证性实验设计
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化学假说和理论,多采取学生实验课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在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时,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其作为证据对猜想与假设是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 上一篇:幼儿园期末教师发言稿
- 下一篇:初中化学提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