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销售年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14:3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童装销售年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童装销售年度总结

篇1

2009年两节销售额计划的完成,这样的业绩凝聚着全体干部员工的智慧和心血,在此,我谨代表**百货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礼!下面就简要总结一下2009年度两节销售的主要工作:

一、经营方面

(一)抓好营销策划工作, 求新求变。由于**零售市场形势的变化,2009年我们**百货也在营销策划、促销活动上下了功夫,目的是抓住元旦、春节两大节日的销售,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会员积分兑换奖品、抓奖、买赠、打折、特价、平安夜送平安果、幸运大转轮、大型文艺会演、春节送对联、送福字、送红包、元宵灯会一条街销售、情人节投许愿石羸现金卡、送玫瑰、装饰巧克力一条街等等,这些活动都为商场的聚集人气,扩大影响,促进销售,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因为我们在促销策划上面没有什么经验,但经过张经理和同事们的努力,我们的促销活动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相信我们的促销活动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节日旺季过后,把工作的重点从旺季保供应转移到淡季促销售上来。坚持“有节借节,无节造节”,特别是做好“无节造节”的文章。争取厂商支持,整合各类营销资源,统一策划营销方案,统分结合地把握好营销活动推出的时间、形式、规模和力度,放大营销资源的促销功能。2009年个人工作总结

(二)抓好商品的结构调整、库存管理,争取厂商的政策支持,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销售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今年的商品的结构、库存是很难把握的,随着两节销售旺季的到来,各部门经理始终把商品结构调整、组织适销对路商品,库存管理最优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落实。各部门经理主动对两节销售形势进行了分析,对商品的结构、库存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析,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抓好商品结构的调整、抓好库存管理。

1、生鲜部:部经理与各组组长开会交谈,研究要货方案,最终的要货量基本上是准确的。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部经理与供货商勤沟通,基本做到了进价最低、售价低于兴隆的进销策略。另外还补充了不少新产品,例如糕点组的北京特产糕点、糯米糍;干果组的红泥花生,低价位的冰糖、葡萄干;香肠组的十元一只的沟帮子熏鸡、锦江香肠等等,都提高了销售。

2、食品部:根据今年的实际情况,调整了上货量,啤酒、中低档白酒、礼包系列按去年的75%;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高档酒按去年的50%;食用油随进随买、调料饮料宁多毋少。两节过后,看这个比例是正确的。为丰富商品品种,提高竞争力,又新进了黄金酒、进口品客薯片、好友趣系列薯片,吊炉花生、600g南方黑芝麻糊、砂糖系列、婴儿颗粒面等等。

3、百货部:部经理与各个小组分析现有的库存情况,经营情况,准确要货,保证了节后库存商品,无大量积压、无断档现象。根据民俗,中国人在春节有更换生活日用品的习惯,百货部将日用碗的种类达到了100多个品种,筷子达到了50多种,菜板规格40多种,不锈钢、塑料盆60多种,使销售得到平稳上升。

4、针纺部:与厂家沟通,争取了一些特价商品:床上用品组的“108”元特价双人被,销售了近300条,并带动了其它商品的销售。

篇2

民以食为天,14亿中国人“一天不吃就饿得慌”,因此餐饮业仍是在2007年最被看好的大众化创业行业。另外餐饮业因投资门坎最低、爆发力最强,也一直大受创业人士的欢迎。

餐饮行业专家分析,现阶段做餐饮最具赚钱潜力的项目,当属早餐店、休闲饮品店和中式特色小吃店。

早餐店与休闲饮品店具有本低利丰、回收快的优势,平均投资成本在2-10万元,平均净利25%-35%,一般6-9月可收回投资,因此是许多创业者首先应考虑的选择。

行业专家建议,现阶段这两类店的单店形式已不太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好业绩,甚至在一些竞争特别激烈的地段已不太容易生存,所以创业者不妨考虑以加盟知名品牌的方式创业,但在挑选真正有竞争力的加盟总部时,一定要格外用心。

另外随着中国很多地方的城市建设近年逐渐成形,创业者在经营思路上要改变过去以经营“过路客”为主的思维,而应以培养“熟客、回头客”、创造顾客忠诚度为主。

中式地方特色小吃,一直被看好。另有专家特别推荐:随着各地百姓生活档次的提高,相较于锅贴、粥品等传统中式小吃,2007年可能会兴起沿海风味的“平价海鲜快炒店”。

平价海鲜快炒店,每盘海鲜只要三四十元的价格,能被城市居民普遍接受,据说目前已在一些城市生意兴隆。但其开店成本相对较高,约20万元左右,但如能以连锁加盟方式经营,可以通过压低海鲜进价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毛利和增大赢利空间。

平价海鲜快炒店,一般适合开在夜市或是人潮较多的住商混合区。

TOP2:服务多元化的城市便利店行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我国的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少数发达都市中服务多元化的便利店行业已发展迅速,甚至一些便利店日营业额已高达万元以上。

但纵观中国的整个便利店行业,目前仍只处于起飞阶段。种种迹象表明,服务多元化的便利店将是中国大多数地区下一阶段零售业发展的重心。

根据国外的便利店行业发展经验,便利店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地区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目前我国人口数超过500万的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等,以及二线城市深圳、苏州、无锡、杭州等,人均GDP均已超过了3000美元。这就是说,上述城市具备了大规模发展便利店的大环境,并且市场空间非常大。

便利店行业规模,目前在中国还远未饱和。就以经济发达城市北京为例:从便利店的发展规律看,每3000人就需要一家便利店。以北京城区人口800万计算,北京至少需要2000家便利店,而据北京市商委统计,目前全北京的便利店仅为300多家,便利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现代便利店与传统便利店或日杂小店的重要区别,是其服务多元化。行业人士建议:在目前整体商业零售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传统便利店或日杂小店仅靠出售商品已无法取得“异业竞争”优势,所以创业者应在自己的店中扩展其服务功能。比如全球知名的便利店“7-11”,多年来根据顾客要求不断补充服务内容,利用其店铺网络之便,扩展了包括速递、存取款、发传真、代收公用事业费、代订车票和飞机票、代冲胶卷等有关的多项24小时便民服务。

TOP3:药品店和健康食品店等健康服务行业。

随着中国人知识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同时提高,大家都对健康概念越来越关注,因此与人们健康紧密相关的药品店和健康食品店,都是钱景不错的创业方向。

从投资门坎来看,综合药品店或中药店的投资门坎,平均都在50万元以上,毛利约35%,投资回收期较长,适合资金较充足的创业者长期发展。

健康食品店,则分成天然健康饮品店和讲求养生、食疗的健康食品餐饮店,后者开店成本较高,平均约在40-60万元间。而健康饮品店的投资门坎则相对较低,开店成本平均约10―15万元,不仅较易入行,且目前毛利可高达60%,一旦成功将是健康概念行业中赚钱速度最快的。

TOP4:加工、批发及零售等服饰行业。

服装与纺织是每年为中国提供9%以上GDP和25%以上外汇收入的一个支柱产业,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1/5。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今天的中国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在全国各城市服饰行业里都蕴含了巨大的商机。

以童装市场为例。据统计数据,目前中国0到16岁儿童有3.8亿,年童装消费需求量在8亿件左右。权威机构预测今后几年,中国童装市场每年仍将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是中国最有增长性的市场之一。

从个人投资创业的角度而言,在服饰行业创业,一是可以办服饰加工厂或工作室,进行服装加工。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设计必须要能跟上潮流,否则不会有很强的竞争力。二是可以做服装的市场销售,批发或零售皆可。

对于资金少的创业者而言,开家服装零售店以完成原始资金的积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有一定资金量的创业者,可以开销售小公司做服装生产商的销售,或进入服装批发市场。

投资服装批发市场的摊位有以下几个优势:1.批发市场的摊位是固定的,省去了创业者的装修投资;2.服装摊位聚集,客源丰富,也容易从其他摊位的同行身上学习经验,总结教训。但是竞争是必然存在的,所以销售压力也是在批发市场投资摊位的最大难点。

TOP5:化妆护理、瘦身减肥等美容行业。

以往想创业的多为男性,但从近期加盟创业展的调查中发现,女性与男性想创业的比例已跃升为1:1。

女性创业意愿提高,除了其他因素,也是因为近年很多女性都看到了“化妆护理”、“瘦身美容”等专门针对她们同性的商机钱景。

女人的“美丽产业”大有赚钱机会。买菜时可能会为了一两块钱计较的女性,为了让自己更美,却是花钱毫不手软,尤其近年化妆护理、瘦身美容等观念不断通过大众媒体的猛烈宣传攻势,几乎激起了每个女人爱美的天望,也因此拉动了女性美容产业的兴起。

据行业协会统计,中国目前美容行业市场每年约3000亿元,美容经济平均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递长率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率。

高额利润、庞大市场和每年都有难以计数的美容新产品、高科技护理仪器、高科技瘦身设备等问世,为美容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中国美容经济年度报告》指出:中国“美容经济”正在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信、旅游之后的中国居民“第五大消费热点”。

TOP6:专卖店形式的婴幼儿用品行业。

婴幼儿用品市场到底有多大?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公告,中国大陆每年新生婴儿1600万,0~3岁的婴幼儿约6900万,其中城市0~3岁的婴幼儿数量超过1000万,相当于澳大利亚的人口总和。

从市场资料分析得知:我国城市新生儿用品的家庭月平均消费达900元。再加上广大农村城镇地区婴幼儿消费,中国大陆的婴幼儿用品市场每年将超过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家庭消费的轴心,且家长们在为婴幼儿选择衣物、玩具等商品时,特别注重商品的安全性、教育性和个性化,这就使得家长们把目光自然盯在了婴幼儿用品的专卖店或其大商场的专柜上。

因此,一些品质优良、价位适中的品牌儿童用品的专卖店经营形式,将成为未来婴幼儿用品市场的主流。

目前投资国内品牌婴幼儿用品专卖店的起点已较高,一般应在15-25万左右。但由于采取的是品牌专卖经营形式,货品质量能得到严格保证,且利润较丰厚。

但创业者必须注意:品牌婴幼儿用品专卖店中产品价格较高,易受区域消费水平的限制,所以在选址时应特别小心,一般应选在高档或成熟社区附近。

TOP 7:儿童早期教育行业。

超过半数的中国城市家庭,孩子每月花费占家庭总收入的20%以上,44%的家庭每月用于养育子女方面的费用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

以北京一个城市为例:月收入在1500元的家庭,孩子月消费额为532元;月收入达到5000元的家庭,每月用于孩子的消费额则是1135元。如果按每个孩子月消费额的30%用于教育消费计算,北京一个城市的儿童早教市场每年就高达数百亿元。

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为了孩子出人头地,很多家长认为“花再多精力与金钱都值”。所以,儿童早教正在全国掀起新一轮热潮,各地纷纷办起了美术班、舞蹈班、钢琴班,生意十分兴隆。

投资儿童早教机构的门坎,平均约10-20万元,选址较适合在少年宫、儿童游艺场所及学校附近。选择熟悉儿童心理、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老师,是在此行业竞争中致胜的关键。

然而只要生意走上了正轨,未来的生源根本不用愁,1年半内完全可以收回投入。

TOP 8:成人在职教育行业。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大学毕业生失业情况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在职上班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寻找或保持一份好工作或一份好薪水,越来越多的中国成年人加入到在职教育中,周末培训班、夜校“充电班”等成人教育行业正日益壮大。

成人教育可以分成两个概念,一是上班族培养第二专长的补习班,如英语、计算机知识或创业知识等补习班;二是利用双休日,针对成年人的个人兴趣的进修班,如插花艺术班、交际舞培训班等。

前者目前商机较大,投资门坎平均10万元,较适合开在办公商务区等商圈。

师资是致胜关键,只要打出了口碑,生意就会源源不绝。

TOP 9:老年用品和服务行业。

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为每年6000亿元,但目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有服务则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让老龄产业“商机无限”。

按照国际上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1999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亿,占总人口的11%。

与此同时,我国老年人的消费能力相当可观。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60岁至65岁的老年人口中约45%的人还在就业;而城市老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存款,另外仅退休金一项到2010年就将增加到8383亿元,老年消费市场应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巨大市场。

目前我国的老年用品和服务产业才刚刚起步,涉及养老机构、医疗保健产品、旅游、房地产等领域,在各方面的专项产品及服务都还亟待开发。

TOP 10:汽车后续服务行业。

汽车后续服务市场,是指消费者自购车之日起至若干年后报废之日止,期间若干年之内在该车上的所有花费所引发的商机,称之为汽车后市场。

专家预测,在近20年左右汽车产业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将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虽然整车销售利润将呈现下滑趋势,但与汽车相关的售后服务市场却将是上升势头。

许多创业者认为搞汽车服务,必须庞大投资。其实汽车服务业的资金起点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独立投资一家汽车服务企业,启动资金在10-50万元之间皆可。

另据了解,我国汽车美容养护连锁企业如驰耐普等,其加盟店中投资要求最少的基础店,启动资金为7万左右;投资要求最高的旗舰店,启动资金为80万元左右。

篇3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部署下阶段安全生产工作。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回顾总结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

1-3月份以来,我们根据省、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统一部署,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一季度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依然不容乐观。据统计,今年1至3月份,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52起,死亡30人,受伤295人,直接经济损失102.18万元。四项指标中,事故起数和受伤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较大幅度上升,分别上升了125%和132.18%;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分别下降3.23%和36.12%。

回顾我县第一季度的安全生产工作,我感觉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有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落实。

在3月份召开的“平安永嘉”建设暨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县政府与全县所有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责任书,并要求所有乡镇和部门与辖区内或所属的企业全面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另外,在今年的目标考核责任书中,我们采用量化的考核办法,力求科学、真实、合理地反映各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绩。

(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得加强。

根据永嘉县安全生产“千十百万”培训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今年全县计划培训乡镇长100名,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1万名,企业员工10万名。截止4月13日,全县已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125名,安全管理人员38名,企业员工5012名,特种作业人员11人。

(三)安全生产检查和专项整治取得新成效。

一是分类管理工作开头良好。自全面推行生产性企业安全生产分类管理办法以来,截止4月6日,全县共出动800多人次,共评定生产性企业525家,其中A类企业9家,B类企业45家,C类企业375家,D类企业86家。在分类管理过程中,共排摸事故隐患403个,现已完成隐患整改156个。二是珠岙村“三合一”专项整治取得一定成效。根据王建满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批示,3月23日开始,我们组织县安监、消防和瓯北镇等单位,抽调40多名人员,分三组常驻珠岙童装城,开展“三合一”专项整治工作。截止4月8日,已对整个童装城275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整治,发现存在隐患单位269家,现已整改78家,154家正在整改当中;整治过程中,停产18家,关闭9家,取缔10家。三是危险化学品、矿山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现也正在积极开展中,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正确认识当前安全形势

第一季度以来,全县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都有了个良好的开端,成绩值得肯定,但全县安全生产状况依然严峻,问题和困难仍然大量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生产基础条件与人民群众安全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越来越浓厚。但客观地看,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企业主与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仍然非常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依然很低。相当脆弱的安全保障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之间,依然严峻的安全状况与全社会对安全工作越来越高的期望值之间,形成强烈反差,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尚未完全落实。

县政府虽然已经与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签订了2005年的安全生产责任书,但个别乡镇、部门和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流于形式,应付了事,尚未真正按照责任制的规定,落实有关措施和责任,严格进行奖罚。

(三)乡镇、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尚未全部落实到位,安全管理整体力量不足。

我县12个建制镇虽已按要求挂出“安全生产监管站”的牌子,但部分镇人员、经费还没有落实到位;部分乡专职安全生产监管员也未落实到位。这个问题县政府有关领导已多次在会议上强调,但部分单位就是没有抓落实。

(四)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据统计,今年1-3月份以来,全县道路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等各项指标同比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中事故240起,死亡人数30人,受伤人数294人,同比分别上升128.57%、3.45%和131.50%。4月19日,沙头镇桐岙山村前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在仙清线上交汇的两辆楠溪中巴客运车在转弯处相撞,造成2名乘客当场死亡,23人受伤。在“五一”长假即将到来之时,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应引起有关部门单位的高度重视。

(五)各类事故隐患和问题仍然存在。

近年来,我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了整治,并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故隐患也不断产生,而另一方面由于安全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管不到位,致使一些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解决和整治。当前从掌握的情况看,象企业“三合一”、道路交通、特种设备、职业危害、建筑施工、学校危房、用电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隐患还普遍存在。特别是道路交通运输存在着违章超车、超速等严重违章行为,以及自备车擅自载客和无证无牌车辆载客等现象;瓯北、桥头、桥下等乡镇的企业“三合一”现象还屡禁不止,如果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土锅炉、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量大面广,整治难度大;建设项目转包现象依然存在,安全不容忽视;一些市政工程安全设施缺乏;一些鞋革企业通风不畅,防护措施不落实,致使职业危害严重等等。

三、切实抓好下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年度重点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分类管理工作。根据市政府《温州市安全生产分类管理暂行办法》(温政发〔2005〕5号)和县安委会《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永安委〔2005〕9号)要求,各乡镇和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分级、分片、分线的办法,务必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好,确保完成生产性企业普查登记和评定分类阶段任务。根据计划,各乡镇要在5月底完成普查登记和分类评定工作,但据了解,部分乡镇该项工作进度非常慢,如果不抓紧的话,很有可能拉全县、全市工作的后腿。所以下阶段,这些乡镇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本项工作以一定的倾斜,以确保任务完成。二要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千十百万”培训工程。要根据已定的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完成全县培训乡镇长100名,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1万名的培训任务。三要尽快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各乡镇安监站要尽快充实人员,集中精力做好当前各项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四要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是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良好氛围的一项重要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早筹划、早安排、早部署,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力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深化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面对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一要继续加大对全县行车秩序的管理力度;二要深入开展对“事故黑点”的监控和专项整治;三要加大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四要强化对道路交通重点地段,特别是农村交通道路的专项整治;五要组织开展水上运输与渔业捕捞作业专项整治。

(三)切实做好防火安全工作

一要继续深入开展企业和民居作坊“三合一”专项整治工作。瓯北珠岙童装城“三合一”专项整治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阶段要按照“一楼以上全部搬人”的整治标准,重点抓好隐患整改工作,以巩固前阶段的工作成效;其它乡镇存在的“三合一”隐患,也要抓紧整治力度。二是要加强对油库、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落实专人负责落实防火、避雷等安全措施,定期组织检查;三要加强对购物超市、娱乐、餐饮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管,落实各项消防措施,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四要加强森林火灾防范工作,密切注意近期农民上山烧荒草、祭扫等情况,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禁止带火源上山,防止森林火灾发生。

(四)做好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

要继续做好全县乙类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和安全管理工作,继续整治、取缔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结合生产性企业安全生产分类管理工作,积极做好全县危险化学品从定单位的安全生产分类管理工作;要继续做好全县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管理工作。

(五)做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

当前正值春耕农业生产繁忙季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民安全技能与意识,防止发生农业机械伤害、农业触电、农业运输、雷击伤害等事故。

(六)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卫生防疫、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不法行为。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要做好单位食堂等重点部位的卫生工作,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防止发生中毒和传染事故。

(七)做好自然灾害的防范工作

今年夏天汛期多,天气变化情况复杂。气象部门要及时掌握气候变化情况,积极做好服务工作;水上、海上运输船舶和渔业捕捞船舶,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合理调整和安排航运及作业计划,严禁冒险作业和航行;要加大对山塘水库、矿山、隧道、桥梁及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地段的监控,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预案,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八)做好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篇4

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出版社工作年度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

出版社工作述职报告1____年,对民族出版社来说,是度过50年华诞后开始全面推进、重塑辉煌的第一年;____年,对我来说,也是被聘为第四汉编室主任后第一个完整的工作年度。下面我把这一年多的工作和我的体会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

一、一年工作的回顾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工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1、根据我社“保民拓汉”的方针和社领导的具体指示精神,自主策划了一批生活、励志、青春文学类选题,力争尽快打造汉四的出书特色,为全社调整图书结构做点贡献。

截止12月底,我室全年共上报选题31个,出版图书25种。其中《短信小说:十指连心》、《55罐心灵鸡汤》《给婚姻洗个澡》、《单身女子部落的138条军规》、《你能够不吸烟》、《要和你一起做的100件事》既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又有一定的市场效益,在发行部门的大力开拓下,截止目前发行量都在10000册左右。

同时,我们的两个着力打造的系列也初具规模,一个是《生存智慧系列》,已经出到第十本;另一个是《探索与发现系列》,已经出版了三种,这些书各有特点,同时又互为补台,互相促进,在图书市场上已经小有影响。另外,我们的青春文学系列、财经类的直销经典文丛系列也正在初步形成之中。

2、身体力行,带头策划选题、审读书稿、策划营销,同时注重队伍建设,力争尽快形成一支会策划、懂市场、文字精通、思维活跃的队伍。

出版社工作述职报告220____年,出版社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法律和各项管理规定,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优化图书出版结构,提高图书出版质量,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优化选题、提高策划能力

选题策划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出版社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重点学科和人才资源,利用大学出版社贴近教学的优势,在为大学教育和科研的服务过程中,坚持特色、树立品牌、实施精品战略是出版社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20____年中,我们进一步挖掘我社特色出版领域的选题资源,努力在学术专著出版、教材出版上下工夫。

1、赵丰教授的《敦煌纺织品艺术全集》一书被列为国家“____”重点图书项目,这将是出版社在国家重点图书项目上零的突破。

该项目是对现存于敦煌研究院、大英博物馆藏、吉美博物馆、爱米塔什博物馆的敦煌地区出土纺织品为研究对象的论著,具有填补国际敦煌研究领域空白的重大意义,已有两本《英藏卷》中英文版正在编辑出版过程中,预计到20____年3月就能正式出版。

2、通过积极组织申报普通高等教育“____”教材规划,已有9种13本教材被列为“____”规划教材。

我校教师卓乃坚编写的《服装出口实务》已经出版,其余的教材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保证高质量的按时出版。

3、努力为学校的教学多做实事。

我校的服装学科是国家的服装类重点学科,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但就服装类专业的本科教学而言,体现重点学科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是教材的出版,目前国内虽然服装类教材出版的不少,但成系列的、体现最新教学内容、符合社会需求的还很少,为此,出版社正在与服装学院的老师联系,计划用2到3年的时间,编写出一套真正能体现东华大学服装教育水平的系列教材,内容上涵盖从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服装品牌与营销等涉及服装教学的各个方面,层次上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和社会培训教育等多个层次,为学校的增实力、上水平作实事,当然这也需要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支持。

二、图书和学报出版的主要成绩

1、20____年出版了《21世纪的服装产业—世界动向和中国实施战略》、《近代中国童装实录》、《服装出口实务》、《中国染织服饰史文献导读》、《新型纺织纱线》5本上海市重点图书和《时装评论教程》1本部级十五规划教材。

2、20____年学报自然科学中英文版和社会科学版正常出版,英文版EI收录率稳步上升。

收录率保持在92%以上。财务出纳年度工作总结3、20____年共有3种图书分别获国家和上海市的出版资金资助。我校王善元老师的《新型纺织纱线》一书英文版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我校杨以雄老师的《21世纪的服装产业—世界动向和中国实施战略》一书获上海科技专著出版基金资助;我校姜怀老师的《常用/特殊服装功能构成、评价与展望》一书获上海科普创作资金资助。

三、出版社的管理工作方面

20____年,出版社的领导班子在学校的领导和主持下进行了换届,新的班子成立后认真总结了这几年出版社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如何进一步保证出版社在学校的领导下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首先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制定出版社所有岗位的职责,进行全员聘任工作;加强社部在纺织、服装类图书的策划力度,增强出版社的特色和品牌影响力;重新修订了出版社员工分配方案,使之更适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根据新的国家图书质量管理办法,制定社内保证图书质量的规定等。

四、主要指标的增长情况

自主策划图书码洋达3400万,比去年增长30%;销售码洋达2400万,比去年增长26%;销售收入达1280万,增长18%;实际回款数可达1300万左右,增长30%;图书的重印率达到了40%。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出版特色不够鲜明,不仅出版特色领域图书的总量少,涉及的面窄,占全社出版图书的比重低,而且在图书内容质量上缺乏精品之作。

2、出版社总体规模偏小,承担较大项目的能力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3、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以及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的改革与出版社的发展还不同步。

出版社工作述职报告32004年,对民族出版社来说,是度过50年华诞后开始全面推进、重塑辉煌的第一年;2004年,对我来说,也是被聘为第四汉编室主任后第一个完整的工作年度。下面我把这一年多的工作和我的体会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

一、一年工作的回顾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工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1、根据我社“保民拓汉”的方针和社领导的具

体指示精神,自主编辑策划了一批生活、励志、青春文学类选题,力争尽快打造汉四的出书特色,为全社调整图书结构做点贡献。

截止12月底,我室全年共上报选题31个,出版图书25种。其中《短信小说:十指连心》、《55罐心灵鸡汤》《给婚姻洗个澡》、《单身女子部落的138条军规》、《你能够不吸烟》、《要和你一起做的100件事》既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又有一定的市场效益,在发行部门的大力开拓下,截止目前发行量都在10000册左右。

同时,我们的两个着力打造的系列也初具规模,一个是《生存智慧系列》,已经出到第十本;另一个是《探索与发现系列》,已经出版了三种,这些书各有特点,同时又互为补台,互相促进,在图书市场上已经小有影响。另外,我们的青春文学系列、财经类的直销经典文丛系列也正在初步形成之中。

2、身体力行,带头策划选题、审读书稿、策划营销,同时注重编辑队伍建设,力争尽快形成一支会策划、懂市场、文字精通、思维活跃的编辑队伍。

日常工作中我们加强了编辑队伍建设,在具体工作中锻炼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提高。一方面,我们注重日常的业务培训,特别是自我培训,定期召开业务研讨会,没有专家就自己讲,每人讲一个自己熟悉的专题,半年下来,从选题、文字加工、出版印制、市场销售、出版流程到某一个领域的图书竞争格局、某一本畅销书的市场分析等等话题都出现在我们的研讨会上。每一个人在这种既有繁重的实践锻炼,又有实用的理论探讨中学习、积蓄、提高。

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参加所有只要能能参加的图书订货会、书市、书展,邀请一些文化公司、成功书商来座谈,介绍他们做畅销书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还每两周集体去书店做调研、在书店里现场开选题会。

我经常在部门会上说,现在苦点累点少拿一点,没有办法,我们既然选择了民族出版社,我们的命运就与出版社联系在了一起,大河水满小河才能满水。民族社做市场书需要我们自己创业,需要我们发掘民族社的优势。编辑本来就要耐得住寂寞,甘当垫脚石;而在我们室做市场书,还要耐得住清贫,当然不能甘心清贫,要有信心通过我们的努力打下一片天空,干出一番名堂,要有信心通过我们的劳动致富,也象其他出版社一样在年终总结后拿到一个厚厚的红包。

3、加大市场策划的力度,密切关注图书的发行情况,协助发行部门尽快建立适合市场书销售的渠道体系。

现在策划编辑的名词很流行。我的理解,策划编辑的职能除了策划选题,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市场策划。

2004年我室出版的25种图书,共印刷23.2万册,平均每个品种印刷9300册,码洋共443万,其中《你能够不吸烟》、《成功招商18种技法》、《55罐心灵鸡汤》各重印1次。这些书现在最大的库存为2800册,最小的库存有4种为零,平均库存在1000册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平均每种发行8000多册。

这个数字对别的出版社不高,但对我们来说,编辑和发行可以说都尽力了。我们与发行的配合也很好,选题论证时,我们充分尊重发行部的意见,我们还经常请发行人员参与我室的务虚会,主动了解重点图书的发行情况、回款情况、市场前景、重印时机,参与各种图书订货会,与各地的经销商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们去年尝试了将部分图书的部分市场包出去的办法,在充分调查对方发行能力、资信能力的前提下,利用对方的渠道优势全面占有全国的市场。这对我们去年的图书发行也大有帮助。

二、工作体会和存在的不足

工作一年多,我的体会很多,也很复杂。

首先,我的体会是民族社潜力巨大。

其次,是全社求发展、盼发展、千方百计想发展的气氛很浓。这两点足够让人兴奋。现在又正值我社新班子上任的契机,大家翘首以盼新班子的施政纲领出台,企盼民族出版社进入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认为我们汉四走市场的路子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体会的第二点,就是在大环境更加好转的同时,我们自身却存在一些问题。

1、我们现在的图书特色定位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精确,还需要从出版社的整体定位、既有人员的特点、销售渠道的现状,特别是出版社现有资源的利用(就是禹社长讲的摸清自己的家底、找出自己的比较优势)等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最后取得共识,编印发各环节齐心协力去为之努力。

另外,还不能关起门来谈发展方向,作为市场的新进入者,我们在考虑特色定位时,还必须分析全国的图书市场格局、各类图书的市场前景

出版社工作述职报告4今天下午,班子成员在中层干部和职代会代表会上述职,时间关系,照本宣科。现挂出,供大家批评指正。

清华的校训:行胜于言。我一向不喜欢为了总结而总结的走过场,总结不仅仅是回顾一年中做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做,以后又该怎样做,唯有如此,总结才会变得有些意义。

就工作的分工来说,我作为一个总编辑,还是:

一抓结构优化、板块建设与重点工程。去年获得两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现已基本按时结项完成;申报的今年的两个,入选一个,有些无奈;申报参评奖项,虽结果未出,但觉中气不足,总觉得我们储备不够;国家____规划项目和教育部规划项目入选情况不错;我社零售图书出版量的增长,营销的问题是我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大幕拉开》作为重点畅销书运作的试水,我基本全程参与了,收获颇多,积累了经验,看到了不足;组建少儿分社,少儿板块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期望3年一个周期,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开局;牵线搭桥,促成了我社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的全面战略合作的开始,期望在图书出版、平台建设上能为我社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抓生产流程的优化,目的在于提高效率,规范流程,召开了多次座谈会,虽有所改进,但是问题依然颇多,也常常为推进的缓慢烦恼,也理解管理岗位与编辑岗位各自的苦衷;一本新版的《著译者须知》的修改出台,就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可见效率与诸多无法言表的问题。

三抓质量管理。虽然有分管的领导,但是作为总编辑,质量问题依然是我最为关注的工作重心之一,也是最令我提心吊胆的事情,所以逢会必讲。____年我亲自经手了几次质量事故的处理,锁库、下架、召回、退厂、应急处理,由于处理及时,未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这是尚可自我安慰的,甚至由于反应迅速,还反而获得读者的认可,可这种状况不从根本上解决,消防队员的处境将无法摆脱。

四抓队伍建设。社内外的讲座、培训应该常抓不懈,去年的新编辑的职业资格考试的优异成绩和高级职称评定全部获得通过,是我十分欣慰的。

此外,我还主管宣传,社里对外的宣传报道以及有关材料的审读修改也占用了不少的精力与时间;出席业内的会议、典礼、论坛、活动,积累和运用人脉资源,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支撑,我也建议和希望我们的编辑、员工能多在业内露面,这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在提升我们出版社的形象,在这个意义上,言与行同样重要。

时间匆匆,来清华已过三年,随着介入越来越深,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压力越来越大。近期和____年的思考与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与大家共享:

一是店销书的营销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不推进,我们很多板块将永远成不了气候。二是专业板块与产品群的问题。有的板块在成长,但也有的板块发展很不理想,成了我的心病,有的公司毫无规划,什么都做,违背了其存在的初衷。三是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梯队问题、流动问题、提高问题,这些都需要制度与政策去保障的。四是“三控制”问题:控制选题,压缩无效品种;控制质量,全员质量意识的提高;控制成本,向管理要效益。

回顾一年的工作生活,感觉是充实的,也是欣慰的。这倒不在于出版社取得了多少荣誉,入选了多少项目,业绩提升了多少,其实我更关注的是出版理念的提升、出版结构的优化调整、发展模式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更关注的是队伍的建设、素质的提高,有了这些,就有了提升的基础,发展的后劲。因为,无论是社长、总编、分社长、部主任,我们都是过客——一个企业发展的匆匆过客。今年bibf期间在开卷高层论坛上我的演讲《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传统出版必须在坚守和变革中前行(以清华为例)》就是我的一次系统思考。

作为一个编辑,希望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比自己人长寿的书,应该是自己追求的目标;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有一些好的产品,而应该为更多好产品的产生提供条件和基础,那就是企业的远景目标、发展规划、发展模式。我们不应该是一个短视的过客,应该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理念,创新我们的思维。我们还能干几年?但是我们的企业有明天,还有后天,如果我们只是一个短视者,那就不配待在目前的岗位上。所以我经常说我们必须克服小农思想和小富即安的意识。我愿意与全社员工一起努力,一为清华社的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二为清华社的发展打造一支队伍,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句号画得更圆一些。

出版社工作述职报告52020年,对民族出版社来说,是度过50年华诞后开始全面推进、重塑辉煌的第一年;2020年,对我来说,也是被聘为第四汉编室主任后第一个完整的工作年度,出版社社长述职报告。下面我把这一年多的工作和我的体会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

一、一年工作的回顾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工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1、根据我社“保民拓汉”的方针和社领导的具体指示精神,自主编辑策划了一批生活、励志、青春文学类选题,力争尽快打造汉四的出书特色,为全社调整图书结构做点贡献。

截止12月底,我室全年共上报选题31个,出版图书25种。其中《短信小说:十指连心》、《55罐心灵鸡汤》《给婚姻洗个澡》、《单身女子部落的138条军规》、《你能够不吸烟》、《要和你一起做的100件事》既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又有一定的市场效益,在发行部门的大力开拓下,截止目前发行量都在10000册左右。

同时,我们的两个着力打造的系列也初具规模,一个是《生存智慧系列》,已经出到第十本;另一个是《探索与发现系列》,已经出版了三种,这些书各有特点,同时又互为补台,互相促进,在图书市场上已经小有影响。另外,我们的青春文学系列、财经类的直销经典文丛系列也正在初步形成之中。

2、身体力行,带头策划选题、审读书稿、策划营销,同时注重编辑队伍建设,力争尽快形成一支会策划、懂市尝文字精通、思维活跃的编辑队伍。

日常工作中我们加强了编辑队伍建设,在具体工作中锻炼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提高。一方面,我们注重日常的业务培训,特别是自我培训,定期召开业务研讨会,没有专家就自己讲,每人讲一个自己熟悉的专题,半年下来,从选题、文字加工、出版印制、市场销售、出版流程到某一个领域的图书竞争格局、某一本畅销书的市场分析等等话题都出现在我们的研讨会上。每一个人在这种既有繁重的实践锻炼,又有实用的理论探讨中学习、积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参加所有只要能能参加的图书订货会、书市、书展,邀请一些文化公司、成功书商来座谈,介绍他们做畅销书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还每两周集体去书店做调研、在书店里现场开选题会。

我经常在部门会上说,现在苦点累点少拿一点,没有办法,我们既然选择了民族出版社,我们的命运就与出版社联系在了一起,大河水满小河才能满水,述职报告《出版社社长述职报告》。民族社做市场书需要我们自己创业,需要我们发掘民族社的优势。编辑本来就要耐得住寂寞,甘当垫脚石;而在我们室做市场书,还要耐得住清贫,当然不能甘心清贫,要有信心通过我们的努力打下一片天空,干出一番名堂,要有信心通过我们的劳动致富,也象其他出版社一样在年终总结后拿到一个厚厚的红包。

3、加大市场策划的力度,密切关注图书的发行情况,协助发行部门尽快建立适合市场书销售的渠道体系。

现在策划编辑的名词很流行。我的理解,策划编辑的职能除了策划选题,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市场策划。

2020年我室出版的25种图书,共印刷23.2万册,平均每个品种印刷9300册,码洋共443万,其中《你能够不吸烟》、《成功招商18种技法》、《55罐心灵鸡汤》各重印1次。这些书现在的库存为2800册,最小的库存有4种为零,平均库存在1000册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平均每种发行8000多册。

这个数字对别的出版社不高,但对我们来说,编辑和发行可以说都尽力了。我们与发行的配合也很好,选题论证时,我们充分尊重发行部的意见,我们还经常请发行人员参与我室的务虚会,主动了解重点图书的发行情况、回款情况、市场前景、重印时机,参与各种图书订货会,与各地的经销商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们去年尝试了将部分图书的部分市场包出去的办法,在充分调查对方发行能力、资信能力的前提下,利用对方的渠道优势全面占有全国的市常这对我们去年的图书发行也大有帮助。

二、工作体会和存在的不足

工作一年多,我的体会很多,也很复杂。

首先,我的体会是民族社潜力巨大。

其次,是全社求发展、盼发展、千方百计想发展的气氛很浓。这两点足够让人兴奋。现在又正值我社新班子上任的契机,大家翘首以盼新班子的施政纲领出台,企盼民族出版社进入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认为我们汉四走市场的路子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体会的第二点,就是在大环境更加好转的同时,我们自身却存在一些问题。

1、我们现在的图书特色定位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精确,还需要从出版社的整体定位、既有人员的特点、销售渠道的现状,特别是出版社现有资源的利用(就是禹社长讲的摸清自己的家底、找出自己的比较优势)等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最后取得共识,编印发各环节齐心协力去为之努力。

另外,还不能关起门来谈发展方向,作为市场的新进入者,我们在考虑特色定位时,还必须分析全国的图书市场格局、各类图书的市场前景。特色的定位到形成是一个不断努力、不断修正的过程。2005年,我们还需要在新一届社党委班子的领导下把这一点当成重点来做。

2、营销观念有待加强,渠道建设迫在眉睫,发行回款周期需要尽量缩短。

网点的建设要随着品种的丰富和品牌的确立同步推进。同时,应加强市场信息的反馈,以便进一步策划更多的好选题。

三、明年的工作思路

1、在社领导新的施政方略下,结合自身特点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特色定位,明确选题方向,进一步优化选题结构,拓展稿源渠道,集中精力打造几个有影响的系列出来。

2、密切跟踪目标市场的变化和目标读者的特点,关注他们的热点、焦点话题,调动编辑的各种社会资源,策划和搜集选题,争取年内推出1—2本有一定影响的畅销书、2—3本有较长生命周期的长销书。

3、健全图书论证、市场调研机制,严格图书成本核算,以保证每一本图书的经济效益。

4、加强与强势媒体的互动,加大图书的宣传力度,对重点图书进行尝试性的炒作。

5、为强化出书特色,与一些有实力、有影响、选题相近的文化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新品牌、开拓新市场。

6、参与发行,加强与发行部门的协作,提高我们的图书在二渠道市场的占有率,完善我社的图书营销网络。

7、加强内部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把每一个编辑都锻炼成既精通编辑、又懂出版和发行业务的“全能手”。

篇5

自渠道版2009年开辟电商栏目之后,我一直以为,到现在为止,传统企业做电商这个话题的探讨应该进入深水区,至少不需要在最初级的阶段着力了。但是,2011年12月中国第九届营销盛典上,众多传统企业却仍在热烈讨论要不要做电商、如何开局等初级问题。

而那些已经做了电商的企业,总结起来也是水深火热,步步惊心。水深火热是电商操盘人在传统企业中的感受,外面是火热的电商发展速度,内部是冷冰冰的部门墙、利益墙,外面对手如狼,内部队友如羊。步步惊心是领导的期望在不断提高,资金却绷得越来越紧,沟通越来越困难,权限不断被调整,业绩忽高忽低,供应链断断续续玩的是砰砰心跳,到最后心力俱疲,用一个热播剧《步步惊心》形容,再恰当不过。

本期专栏,特邀请资深实战派电商专家邹学海主持,跟大家探讨电商的思想误区,操盘步骤,开局,布局,分销,代运营等各个环节。欢迎大家提问、咨询。

本期我们将企业分为:商品品牌企业,零售制造商,实体零售商,以及生产型企业,分别讨论他们进入电商的路径。不同的模式进入电商,必然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可一概而论。比如生产商进入电商,典型的赤脚的不怕穿鞋的,零负担开始,但是零售营销意识缺乏和前端缺失是其致命弱点;而零售制造商,前端有基础,但内外交困,左右掣肘,电商业务总是颠颠簸簸。下面,我试图针对不同企业的触网,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路。

商品品牌企业

背景

他们有自己的品牌和商品研发团队,少量有自己的工厂,大部分则是设计好商品,找工厂贴牌生产。他们没有自己的直营网点,主要靠批发,或走行业的零售大系统,或与商合作。他们重视商品本身,但是供应链和仓储,以及信息技术化等硬件,都乏善可陈。

商品品牌最大的优势就是知名度,以及在实体的渗透度。而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对渠道和顾客的直接控制和有效反馈机制,全靠零售大系统和系统隔山打牛。

所以,他们一方面需要拓展更多的网络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的整合;同时,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掌控顾客的数据和前端动向,实现产研销价值链的附加价值。

比如乐扣乐扣,在网络上几乎是无处不在,包括淘宝旗舰店、淘宝分销店、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网、一号店、红孩子……通过开放式的API,打通这些前端的网络渠道和自己的电商,百川入海,不同网络渠道的订单,都源源不断汇总到系统之中,更重要的是,顾客的数据也被收集回来。

电商的独立仓储是必要的,不能老是和实体渠道共享库存。实体的库存变化大,今天这个商订走几千件,明天那个商又订走几千件,钱是支付了,但货物暂时没拿走,产生当前库存和实际可用库存的混淆。所以,最好按照电商的要求,划出电商仓储区和电商式的货架存货系统,同时按照网络销售预期,真正做到前端不断货的备货和补给。

另外,互联网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直接杀入末端市场,了解顾客信息,从而为优化商品研发、改善品牌策略,提供最丰富和有用的市场参考。

所以,官网的建设也很有必要。它可以成为全网系统的核心和集散地,所有渠道的订单信息都可以汇总到官方网站的后台,然后通过转换,与实体ERP互通信息和库存调剂。

甚至,可以在官方网站的前台,向实体商或批发商开放网络下单入口,商也可以及时在网站前台图文并茂地浏览最新商品信息并下单,这样就免去了平日通过电子商品目录,以及Email、电话或传真下单的麻烦。官网的后台直接通盘控制多元网络零售渠道、批发渠道、网络营销互动和顾客CRM,怎一个牛子了得。

而互联网的意义还不止于销售层面。官网是企业宣传品牌和网络公关的重点基地。对于有一定情感诉求的品牌来说,可以利用微博、SNS社区等,进行各种趣味性的公关活动,然后将外网的流量全部链接到官网上来,而官网后台则可以直接监控和优化活动的流量数据,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顾客粘性,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遗憾的是,品牌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投入几乎都是分部门的,市场部、公关部、电商部各自拥兵,条块化的管理很难做到协调统一。

零售型制造商

背景

凡是街边或百货商场有门店的品牌,都属于此类型,比如服装行业的杰克琼斯、食品行业的肯德基、纺织行业的罗莱、快消行业的哈根达斯、家居行业的多样屋等等。

他们上游依靠OEM/ODM,或直接寻求厂商或品牌商合作,下游开辟直营门店,或招募加盟商,铺展庞大的门店体系。他们有品牌知名度,不错的供应链,庞大的门店网络,完善的信息技术系统和仓储系统,快速灵活的商品研发能力,特别重要的是:他们很重视品牌的价值和形象,对价格相当敏感,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丰富的品牌认识以及零售经验,这些都是进入电商不可多得的优势,因为电商的本质也是零售。

观察此类企业有2个要点:1.直营门店和加盟商门店的比例;2.专卖店和百货联营店的比例。这两点,决定了他们在电商行业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直营的比例越高,零售制造商对渠道的直接控制就越强,做电商的时候,渠道的冲突和加盟商的反弹能力就越弱;反之,则电商很容易被商绑架。

谈及专卖店和联营店,还有个信息技术的问题。如果都是专卖店,则独立收银,有自己的ERP系统前端来收银,并直接与总部的ERP系统打通,可以直接开展有效的CRM管理和线上线下互动;

如果都是依托百货商场平台上的零售制造商,则必须接受商场统一管理、统一收银、统一CRM的困扰,虽然有自己的门店,但对顾客也没有太大的直接控制权。试想,假如你拥有太平洋百货的VIP卡,又有在太平洋百货开店的杰克琼斯的VIP卡,你购物到底用哪张?还是两张都用,享受折上折?那零售制造商会亏死。

这是个难解的困扰。

矛盾是必然的

而零售制造上进入电商后,最大的困扰是踩刹车还是加大油门的纠结:希望通过电商加大销量,但价格紊乱、商反弹、内部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是前进的最大障碍;踩刹车?又不甘心白白失去电商市场,而且还频频受到同行品牌电商成功的刺激,委实为难。

事实上,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有很多区别:实体零售偏向于商品驱动,稳重求健,风险控制意识强;最讲究门店选址和细节管理,企业文化不激进;门店选址成功之后,则可以依靠商圈和商场人流,实现销售和利润的细水长流,稳中有涨。

老板视品牌为自己的孩子,多年打拼,决不允许电商颠覆了实体的根基,如同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面临康梁这群成天讲变法的愤青,以及国内外的舆论压力,再加上当时的电商内部经理(光绪皇帝)的掺和,于是这个慈禧董事长不得不有所动作,睁眼闭眼地任凭光绪派先折腾,也不给予实质的支持。

到头来,弄得所有的业务经理和商们(各位清朝皇胄权贵)都纷纷跪在慈禧门口喊冤,最后改革派过了火,落了个菜市口人头落地的后果。

正所谓参天大树,其根也深,其蒂也固哉!现在很多品牌商,生下了电商这个怪小孩,就索给外包公司(奶妈)抚养,期待时机成熟了,再领回来认祖归宗。

玩电商的哥们,都是打鸡血的,动不动就是月销售过千万的愤青。来到传统企业,结果做个100元直通车宣传都需要层层审批;每天几百个小单子发给仓库,让平日习惯了一下子发几百箱的仓库员工们傻了眼;好不容易获得了参加淘宝某活动的机会,但库存备货却远远不能到位;向公司申请希望将所有商品图片好好翻拍一次,得到的回复却是“已有的门店海报图片不能用吗?”;电商团队的客服每天匆忙接顾客电话,或者旺旺叮当响个不停,结果隔壁部门的人跑过来说“你们工作的时候小声点”;希望向公司申请电商团队的提成激励要高于实体,却得到“必须一视同仁”的答复……

林林总总,皆因两个不同频道的人走在一起,彼此不愿意坦诚沟通和学习,摩擦渐起,最终不欢而散。

相互学习

电商有自己的独特性,主要有:变化灵活、讲究快速、强调创意、营销驱动、激情驱动、需要授权等等特点,这是实体零售必须向电商学习的。

电商没有门店的商品陈列,所以图文美编至关重要,实体的海报式图片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电商需要极其快速的相应速度,所以必须充分授权,加速内部沟通效率;电商是个新事业,需要更好的业务激励,才能驱动团队拼搏;大单批量式的仓储系统,必须经过小单零售式的微型改造,才能更好满足电商发货的要求……其间区别,不胜枚举。

这里仅讲一个最主要的区别:实体零售门店20%的SKU,贡献80%的交易额,而网络则是5%的SKU,贡献95%的交易额。细心的人会发现,成功的网络品牌,如果SKU是100个的话,基本上80%的交易额,都是最前面的5个SKU贡献的,为何?

因为实体门店是守株待兔吸引人流的,将整个装潢漂亮的门店、所有陈列的商品和盘托出,白板一块,进行三维空间宣传,顾客眼球环顾所视,也不知道哪个商品卖得好,也没有前面顾客购物的记录和评价,所以,全看自己的喜好购买,商品销售比较平均。

而电商不是这个概念。电商的人流不是守株待兔,而必须通过宣传或活动来导引。而派去吸引人流的,就是“迎宾小姐”,即所谓的重点前线商品。网购顾客都很没耐心,看到宣传品价格低而且很漂亮,也就买了,懒得细细翻阅几千个单品。加上前线商品都偏向于是精挑细选、性价比很高的好宝贝,自然导致网店95%的销售,被5%的少量SKU所占据。

这就要求实体企业积极的库存配合。比如网络准备销售100个SKU,则需要针对其中5个SKU,提前生产和备货各几千个或几万个,同时针对这5个SKU提出宣传推广计划,并给予广告投入的预算,用明星商品以点带面拉动网店所有商品的销售。其他95个SKU,则选择实体库存比较充足、适合网络销售的热销商品,与实体共享库存,先凑合着卖即可。

从冲突到共赢的融合

零售制造商有太多渠道和价格的掣肘,所以,品牌商做电商,应该兼重营销与销售,而不能单看网络销售。如上所述的全网技术系统,线上线下整合的模式,更适合连锁品牌。

试想,罗莱的一个忠诚顾客,不管他在哪里买货,在品牌官网,都可以查询到购物记录,还可以给予积分;或者顾客在网络下单,手机接收到二维码,然后在罗莱的全国任何门店提货;他也可以将手机二维码作为礼品,转发给好友;如果门店缺货,则店员可协助他在网络下单,并承诺下午就将货物免费送到家中;或者他可以通过手机或官网或微博,随时参与品牌的贴心活动,与品牌零距离沟通……太多线上线下整合的事情可以做,零售制造商已有的实体优势,也提供了太多的便利,为何死死盯着淘宝旗舰店不放?

品牌的核心价值在于顾客的粘性和忠诚度,而忠诚度除了商品本身,还来自于品牌可以提供的360度/24小时/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反过来说,即使你可以在淘宝网以5折年度销售超过1个亿,对于品牌价值提升来说,也不见得是个功臣,也许只是吸引了100万个爱好折扣的低端顾客而已,稍纵即逝,并无沉淀。

实体零售商

关键在于体验

背景

比如日用百货的家乐福、母婴的丽婴房、家电的国美等等。

目前最火的也许就是苏宁易购和京东的竞争了。苏宁易购作为实体的零售商,2011年网络交易额已经紧跟在淘宝商城和京东之后,以80亿成为B2C黑马。但是苏宁全国有1500家门店,覆盖300多个城市,实体年销售1500亿,目前网络占其大盘也不过5%不到,可以说,一部分是转移了苏宁实体的交易额到网络,一部分是通过促销抢夺了其他的B2C而已。

零售企业触网,与其他类型不同。零售商卖的是别人的品牌,赚取的是通路费和增值服务费,虽然依靠某种程度的垄断性,可以绑架上游品牌商,压榨供价,收取杂费,拖欠账期,但终究不会是个暴利事业。

零售商进入电商,大多销售的是标准品和必需品,比如京东以3C为主,苏宁以家电起家,而众多B2C,也不过是“信息+购物”的提供平台,比如你在苏宁实体店看到夏普液晶电视,感觉不错,回家在京东输入“夏普液晶电视+52寸”,价格更便宜的话就网络下单,次日到家安装,就这么简单。

信息+便利+低价,依然是驱动当前B2C的原动力。而我们必须认识到,顾客希望在B2C网站购买什么品牌的商品之前,这些品牌信息是实体的记忆,在网络下单,不过是贪图便利和低价,转移了本应到实体购买的交易额而已。

针对此类的B2C,前端的图文美编等视觉不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顾客的网络购物流程体验,能否让顾客在最短时间最舒心完成想购商品的下单,一气呵成,心旷神怡,惬意等着货物送上门。

看似简单的要求,技术门槛却很高。除了前端的购物体验,其上游的厂商管理和议价能力,仓储体系,物流配送系统,以及上游和下游的整个供应链技术支持,运营的效率等等内功,综合起来才是决定B2C成败的核心关键。

信任与习惯

再提出一个悖论:既然京东天下皆知,为何网络交易额却只有300亿?既然是标准品,为何实体顾客不能100%都到京东去购物?为何网络的3C商品交易额,依然只是实体大盘的2%~3%,这不是很奇怪吗?

我们可以做个这样的假设:假如京东是中央政府开的,并且以政府的名义担保品质无忧,信誉担保做到万无一失,售后做到无可挑剔,那么京东的交易额,也许2012年就是3000亿了。这里牵涉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信任。

B2C交易额没有成为巨无霸,与消费者固有的购物习惯也很有关联。习惯是个病毒,改变是个梦魇。据统计,人生中可以改变自己习惯的,几乎是个小概率事件,看看戒烟的几率就知道了。而网络购物,就是对传统购物的革命式挑战,众多人依然习惯在实体购物,也许他们当中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改变。

所以,信任和习惯,可能是消费者不能100%涌向B2C购买的重要原因。可幸的是,80和90后正在成长为主流消费群,00后也在茁壮成长,随着互联网逐步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B2C只会看涨,不会看跌,而所谓B2C亏损之论,不会是常态。

从盈利趋势上看,B2C就像巨无霸的飞机,速度就是自己的销量,当销量达到足够的程度,自然会飞起来,那就是盈亏平衡的点了,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不管风投如何缩减对电商行业的投资,我相信,针对销售国计民生战略物资的B2C网站,风投不会停止投资的,反倒是那些销售小资享受类商品的B2C,则可能命运更颠簸点。

实体零售商进入互联网,不要对同行的B2C太仇视,动不动就喊出1年赶超的豪言,这是不现实的。反倒实体零售商可以利用网络,可以做更多提供顾客增加值服务的事情,同时深刻掌握顾客的需求和习惯,就像乔布斯研究手机一样的研究顾客,提供更加便利化、人性化、互动化等网络体验,以及线上线下的服务,让网络给实体零售加分,产生实体和网络1+1大于2的协同效应,而不是硬着脑袋与纯B2C打拼。

事实上在未来,京东和苏宁都不会消亡,都有自己的定位、市场和使命,分工不同而已,所以应该安本而优末,不能舍本而逐末。

生产型企业

背景

比如南通的纺织群,浙江永康的保温杯群,织里镇的童装群……这些企业早年以外贸加工和内销批发为主,早已习惯有订单就开工、无订单就闲得慌的模式。现在受原材料上涨、汇率风险跌荡、外贸不景气的影响,纷纷都在试图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不少已经盯上了电商。

这类企业改变自己的陈腐意识是首要条件。从生产商到品牌零售商,完全是转变了自己的DNA,做的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事情,经历的是残酷的变性手术。

事实上,中国很多生产型企业,连办公室电脑化都不是很普遍。他们已经习惯大订单的被动生产模式,劳动密集型的作业,他们宁愿花钱多备几台先进的机器以增产,也不愿意在互联网花任何广告费。他们量入为出,落袋为安,认为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才靠谱,而虚幻的互联网,他们忘而生畏。

我认识的几个工厂,如此进入电商:找几个会QQ聊天的小女生做客服,拍些灰不溜秋的商品图片开个网店,以为如此就开始了电商。结果呢?客服的旺旺都长草了,也常年无人问津,一年下来可能只入袋几百元生意。于是大呼电商坑人,然后收兵回府,撤销电商,重归原路。

生产型企业应该落实两个转变:

篇6

(一)食品药品监管组织领导全面加强。

市政府于2005年建立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放在新成立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县区政府也相应建立了工作机构。去年,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建立了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放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并下设农产品、食品和消费品、流通领域商品、餐饮业、药品、肉品、进出口产品和新闻信息、公安等九个工作组;各县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也都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制定了《关于加强市区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市区各乡镇建立了公共安全监管“一中心六站”,其中包括“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站”,在行政村聘请“多元合一”信息监督员,整合资源,理顺体制,明确职责,就加强乡镇食品药品等公共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积极的创新探索。

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将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和社会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管理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加强农村公共安全监管、食品小作坊违规生产和社会医疗机构用药规范化管理列入市领导“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活动,有力地推动和加强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二)食品“三网”和药品“两网一规范”不断深化。

食品安全“三网”基本覆盖。各级各有关部门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建立了覆盖全市、落实到行政村(居委会)和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现代流通网”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实现全覆盖,“放心店”平均食品品种配送率达到80.58%;“群众监督网”不断拓展深化,共建立消保分会20个、消费维权监督站49个、监督点1055个。特别是在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建立后,吴兴、南浔两区依托监管站对各村的信息员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监督网络。

药品“两网一规范”深入推进。在巩固农村药品“监管网”与“供应网”覆盖率均达到100%的基础上,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站)药品配送率达到100%,农村连锁超市、放心店设立乙类非处方药柜,提高药品供应集中度和效率。把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规范管理全面纳入新型农村卫生合作体系,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全部达到药品规范化管理要求。同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管理的意见》,较好地解决了社会医疗机构药品的长效管理问题。

(三)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深入实施。

深入实施《**市食品放心工程2005—2007实施规划》,前年开始开展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去年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环节、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问题的监管整治,取得预期成效。《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确定的3个重点、8项整治任务、12个100%量化指标和24个工作目标全面完成,通过了省政府的检查验收。据市城调队调查,去年85%的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工作表示满意。

农产品质量安全。去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85万亩,占全市可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50%以上;市对基地抽样检测,蔬菜合格率为99.8%,省两次例行检测,蔬菜、生猪合格率均达到100%。

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去年,全市359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部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8家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生产加工企业中4家取得生产许可证;193家食品加工小作坊落实了目录监管、申报登记、限区域销售等制度,并全部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33家县城以上城市、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乡结合部生产加工白酒、大米等16类食品全部持证生产;对不符合要求的食品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基本解决了食品生产加工的“三无”问题;食品行业14种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7%。

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去年,全市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测合格率为90.9%,批发市场和200个固定摊位以上农贸市场农药残留平均抽检合格率达到98.5%;试行重点食品定点分类监测和危险性评价新机制,加强食品安全预警防范;所有大型商场超市和主要食品、副食品批发市场的食品进货实行了索票索证制度;有8403家农村食品小商店实施了商品准入备案制度。

餐饮业食品质量安全。去年,全市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单位达到5130户,集中式供水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达到100%,并创新建立“1+1”长效监管模式;建立乡村厨师档案,对百人以上就餐申报的家庭宴席进行上门指导;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纳入建筑安全文明施工优胜标化工地评审,实行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制;完成对城区现有流动食品小摊贩的登记造册,各县区中心城区都实施了放心早餐工程。

猪肉质量安全。去年,全市县城以上城市生猪定点屠宰率为100%,乡镇为97%;县城以上城市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全部来自定点屠宰企业,肉类定点屠宰加工厂生猪尿样检测合格率为99.7%;实行屠宰生猪和肉品台账管理和可追溯制度,严把生猪进场关、屠宰关、检验关和出场关;**中心城区14个农贸市场全面实施家禽集中屠宰,各县区首位镇50%的农贸市场实施家禽集中屠宰。

药品质量安全。去年,全市药品品种现场核查、药品文号清查、药品生产企业检查、高风险药品生产企业飞行检查、注射剂类药品生产企业驻厂监督、大容量注射类生产企业工艺及处方核查、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核查清理、重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突击检查等八项均达到100%;91.5%的基层医疗机构达到药品规范化管理要求;建成了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基本解决了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超范围经营药品问题,禁止并取缔了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

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去年,全市出口食品原料基地全部进行了清查,出口食品、出口玩具、出口全地形车等生产企业全部进行了整治清查,出口食品运输包装全部加贴检验检疫标志,未发现非法进口的肉类、水果、废物。

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去年,全市348家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产品质量的10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全部建立质量档案和分布图,并建立了原料进厂检验、验收、产品检验和产品销售记录;制定实施人造板、食品、电线电缆、强制性认证产品等四个行业的长效监管办法;完成国家质检总局挂牌督办的南浔区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和省质监局挂牌督办的吴兴区织里童装专项整治,织里童装和南浔电线电缆产业的质量提升效果明显。

(四)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有效推进。

围绕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规划,积极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区、示范乡镇、示范村。去年,全市有36个乡镇(含2个开发区)被列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含4个开发区)的58%,其中德清、吴兴和南浔在全部乡镇中推进。德清县作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试点,实施“示范乡镇创建指导工作日”制度,由县食安办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的示范创建工作进行指导;长兴县把“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建设列为县委、县政府十大“民心工程”;安吉县以启动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卫生项目—“农家乐”规范化管理试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示范乡镇创建工作。

(五)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和应急体系初步建立。

制定实施《**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选取了饮用水、粮油、肉类、水产品4个行业和36家单位进行试点。德清县完成试点企业评价和试点工作总结,并探索制定水产品、卤制品、肉制品、豆制品“四品”长效整治方案;安吉县对3个行业的8家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加强粮油、水产品等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地方特色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企业整合。同时,在药品企业推行诚信体系建设,按品种质量风险等级分别与23家药品生产企业签订了质量承诺书,对药械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全市食品药品信息体系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出台了信息管理制度,市、县区相继开通了食品安全信息网,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网上、网上查询;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正常运行,对全市所有特殊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经营实现实时监控。

全市制定了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简本、操作手册,开展了Ⅲ级食品安全事故演练;10家药品生产企业完成了本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去年7月份,药品“甲氨蝶呤”不良事件发生后,我市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查明该企业生产的原料药无质量问题。全市药品日常监管状况良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数列全省第一。各县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乡镇等基层组织和单位是隐患排查监控工作的责任主体,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演练,形成乡镇、村、组三级应急救援网络体系,确保在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反应、正确决策、妥善处理。

(六)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广泛深入。

以培育负责的管理者、诚信的经营者和成熟的消费者为目标,大力普及食品药品安全常识和法规知识。出台了信息宣传教育制度,提出了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三贴近”原则和“五进”工作要求,明确了宣传的主体、宣传的内容,并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整合各部门的宣传教育资源,突出主题,创新载体,强化重要时段和专项整治成果的宣传。

去年,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宣传《特别规定》等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加大对伪劣产品和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公众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意识,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据统计,各级报刊和电视新闻媒体相关新闻报道和专题428篇(次),发放宣传资料9600余份;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累计编发专项整治工作简报14期、1750余份;市政府举行了新闻会,并在《**政报》上刊发专辑。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以“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共创健康美好生活”为主题,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五进”活动,启动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万家社区、入万户家庭”宣传活动,组织“食品安全宣传系列行”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市工商局以“倡导新消费,共谋新发展,构建新和谐”为主题,开展“新消费运动”进企业活动;市卫生局以“关注餐饮卫生、预防食物中毒”为主题,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市质监局、农业、教育、贸粮、建设等部门充分利用广告、电视、报纸、网络、短信、文艺活动、图板展等形式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报道。据统计,去年全市共发放各类食品安全宣传资料80000余册(份),光盘400余张,在各类报刊开设食品药品安全专刊30期。

(七)食品药品安全督查考评落实到位。

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责任机制落实情况的综合评价,并以综合评价为载体,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年终综合评价与平时督导检查相结合、综合考核与部门自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督察、督导、督办和跟踪问效机制,实现了“以评促管”的预期目标,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同时,组织成立食品药品安全暗查暗访组,建立暗察暗访工作机制,落实人员、装备、经费保障,常年开展工作,直接了解市场食品药品安全状况,跟踪检查各地重点工作实施和重大事件查处整治情况,督促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二、不断提升全市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巩固深化食品“三网”和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不断改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状况。

食品安全“三网”建设。一是完善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责任制,建立基层组织食品安全责任制。通过行业自律和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努力构建政府、部门、企业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特别是要加大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设力度,将乡镇监管机构建设列入县区考核内容,在吴兴、南浔两区有效运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市推广。二是加大农村“放心店”增量提质扩面力度。扩大流通龙头企业的农村连锁便利店的覆盖面,不断提高“放心店”的统一配送面和商品配送比例,大的行政村放心店实现超市化。同时加快学校、景区、社区“放心店”的扩面步伐,学校“放心店”覆盖面达到100%;提高农村非“放心店”的规范化程度,使25%的农村商店达到“放心店”标准。三是在乡镇公共安全监管中心的统一安排下,充分发挥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的组织和服务作用,抓好村(居)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的教育培训和整合工作,探索建立统一的举报平台和奖惩办法。

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推进,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监督网络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管理。加大农村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考核力度,增强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的工作能力。建设药品连锁配送网络,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用药,要实行统一配送。继续鼓励在农村食品“放心店”中新增乙类非处方药柜。把农村医疗机构的药品规范化管理全面纳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建设中,统一规划,强化监督管理。切实加强各类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特别要进一步加强个体诊所、城镇社区服务站和厂矿、学校医务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到年底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管理达到95%以上。

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一是争创食品安全示范县,再新增2个以上县区新进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行列。二是在全市所有乡镇全面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32个乡镇达到创建标准。三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村(社区)和示范街道的创建工作。四是在全市全面推进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县建设,到年底各个县区都要努力达到示范县标准。

(二)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效。

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细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坚持抓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并重,规范与整治相结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一是广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一镇一品”、“一乡一特”,大力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二是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动态监管,及时发现问题,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建立健全食品生产企业业主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强化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开展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及消费警示工作,全面实施重点商品准入制度,推行食品定点分类监测和危险性评价机制。四是加强对学校、企业、建筑工地食堂和“农家乐”等休闲观光用餐场所的监管,落实家庭宴席申报制度,严厉查处无卫生许可证从事餐饮服务的违法行为。五是以农村、校园周边和城乡结合部“十小”整治为重点,集中时间和精力,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明查暗访频次和力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及时消除隐患。六是按照药品安全监管“四不放过”要求,开展“药品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医疗器械注册清查、兴奋剂市场整顿、药品流通票据管理、药品冒充非药品”等专项整治,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大案要案,有效遏制制假售劣违法行为。七是强化药品和保健食品违法广告整治,坚决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人证明疗效等违法药品广告,对严重违法广告的药品坚决采取行政措施予以下架。

(三)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制定实施**市食品药品安全规划(2008-2010),不断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完善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的长效监管。一是健全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市对县区、县区对乡镇的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工作。二是全面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和职能部门监管档案,建立食品药品召回和企业红黑榜制度,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和鼓励诚信、严惩失信的信用机制。三是建立食品安全例行监测体系,把食品安全纳入全市公共安全信息的总体规划之中,构建部门间食品安全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定期向社会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信息;同时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测,逐步实现对重点食品企业点对点的实时监控。四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实现检验检测资源的有效整合与综合利用。五是健全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提高乡镇基层应急能力,严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程序,防止瞒报、滥报。六是完善药品市场准入机制,严格准入标准、严格审批程序、严肃责任追究,从制度上切实把好第一道关口;同时,研究对严重违法企业主“资格罚”措施,对提供虚假资料骗取注册文号或许可证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加大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七是完善食品药品监管分工负责、分口把关和市、县区、乡镇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全面有效的监管。八是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教育机构、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多方位的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广泛深入开展面向社会、贴近公众的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实现宣传教育常态化、阵地化和工作化,增强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消费信心,促进食品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努力确保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工负责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今年工作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的工作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解,强化督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要认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制,明确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要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定时间、定任务、定人员、定措施,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把各项整治监管工作逐级部署落实到位。要加强督查考核,确保有效推进、取得实效。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消极应付、失职渎职人要严肃追究行政责任和监管失职责任,造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7

这次全市工业经济暨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作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全市性大型会议。会议将对去年工业经济工作作一个全面回顾,着重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作部署。因此,这次大会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我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开始进入全面推进和实施阶段,意义十分重大。黄萌市长将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要认真学习黄市长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加以贯彻落实。现在,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先讲三个问题:

一、200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回顾

去年,是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我们遇到了突如其来非典疫情的冲击和严重缺电以及原材料价格震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围绕年初工业经济会议和年中工业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取得了超预期、超历史的突出成效。全市工业经济呈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均创下了完成实绩历史新高,提前一个月实现了“满堂红”,超额完成了全年预期的各项任务,成绩十分喜人。具体看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跃上新台阶。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30.85亿元,增长1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17亿元,增长21.9%。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4.66亿元,同比增长27.3%,增幅同比高出9.1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556.21亿元,增长36.4%,增幅同比高出16.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59.53亿元、利润35.25亿元,同比分别净增20.84亿元和14.93亿元;增长55.2%和?6.9%。利润、利税增幅同比分别高出29和38.2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9.1和46.5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一。十一项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综合得分为230.50分,同比提高27.75分,列全省各市第二位,与排名第一的宁波仅相差0.09分。与此同时,相关因素良性互动,互为促进并行递增。全年全社会工业用电量65.08亿千瓦时,增长21.2%。财政总收入达到51.2亿元,增长3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26亿元,增长42.0%。在国税总收入中,来自工业的税收占79.7%,比上年净增4亿余元;在地税收入中,来自工业的税费(含社保费)占35.3%,比上年净增9.6亿元。新增平均就业人员达15657人。金融运行存贷两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8.8亿元,同比增长31%;各项贷款余额375.2亿元,增长40%;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不良贷款比率和余额保持了四年连续下降,当年下降6.31个百分点,全市信贷资产有了整体改观,各项指标也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二是重点行业和企业显现了更加突出的支撑作用。在规模以上工业33个行业大类中,有16个行业增长超过30%,全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生产增长超过45%;有15个行业产值已超10亿元;6个行业产值超30亿元。这6个超30亿元的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8.4%、销售收入的57.5%、利税的63.5%、利润的66.6%,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4.8个百分点、销售增长20个百分点,利税增长40个百分点、利润增长59.1个百分点。产品产量同样呈现增势。在列入统计的172只工业产品中,有54只产品增长在30%以上,有89只产品全省占比提高,21只占比列全省第一位,32只产品列第二位,23只产品列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资产、完成产值、创利税指标实现同步增长。100家重点骨干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5.92亿元,利税27.67亿元,分别增长32.6%和39.1%,占规模以上工业同指标的42.4%和46.5%。其中有12家企业销售收入超5亿元:有4家企业销售收入超10亿元,其中升华集团为23.2亿元、金洲集团12.8亿元、久立集团10.5亿元、美欣达集团10.1亿元。全市税利超千万元工业企业达到120家,同比净增33家;其中超5000万元达到16家,净增8家;超亿元达到5家,净增4家。实交税金超千万元企业21家,超2千万元企业9家,超3千万元企业7家。原创:出口超千万美元工业企业14家,超2千万美元8家,超4000万美元4家。企业上市有新进展。继升华拜克、美都控股、惠丰纺织之后,德清华盛达成功买壳上市,金洲管道获准到香港上市;美欣达、德华兔宝宝装饰资料已送证监会待审核。品牌战略实施取得历史性突破。“珍贝”荣获中国名牌,实现了我市中国名牌零的突破。又有16只工业产品获省名牌;24只获省著名商标。栋梁铝材等7只产品列入国家免检产品。

三是工业性投入大幅增长。全年工业性投入完成143.2亿元,超过“九五”五年工业投入总额。在全部工业投入中制造业投资领先增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投入占83.61%,四大基地投入占76.82%。工业园区建设投资69.04亿元,增长69.22%,占制造业总投入的48.2%。在整个投入中显现了大组合、大投入、大项目、大产出的新格局。全年组织实施国家国债、“双高一优”等专项11项、省重点结构调整项目27项,累计在建省及省以上重点项目达到65项,为历史最高水平。获国家、省市县给予技改技术进步补助资金累计达1.16亿元,有18个项目已竣工。组织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94项,亿元以上项目35项,市重点制造业项目50项,同时还组织实施了新材料、产学研、工业信息化等6个专项67个技术创新项目,其中16个被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完成省级新产品开发461项。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工业性投入和园区建设的推进,有力地拉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拓宽了全市工业发展的空间和领域,有效增强了发展的后劲,促进了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工业产值增幅超过轻工业16.4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达到0.98,重化工业特征初步显现。新型纺织、特色机电、医药化工、新型建材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完成销售收入227.11亿元,实现利税25.37亿元,分别增长39.2%和38.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8.7%和42.6%。

四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启动建设开局良好。各级各部门去年上半年就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做了大量前期衔接工作,排出了一批基地、一批企业,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尤其在强化向上对接中,取得了初步进展。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各县区积极贯彻全省、全市工业大会精神,相继成立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开展了宣传发动、编制规划、出台政策等一系列启动工作,重点企业的培育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建设有序推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既是三县换届伊始之年,也是两区成立之年。在人员变动大,相对人手少,各条线上工作多的情况下,体现了新班子新气象。抓工业发展,抓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热情高、干劲足,县区乡镇间比发展、比投入,你追我赶,竞相争先,掀起了新一轮工业发展。德清县以抓大投入、大招商、筑大平台,促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内外资引进名列全市前茅;长兴县以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集中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扩总量、提质量,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增幅均列全市第一;安吉县围绕建设生态大县,提出并实施了生态工业发展规划,生态特色产业推进明显加快;吴兴区聚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全力建设南太湖吴兴工业园,高标准建设的道路框架和高速度推进的形象进度,使南太湖吴兴工业园成为全市增长的最大亮点;南浔区实施重点企业、名牌产品和重点项目联动,加快构筑科技新高地、结构新体系和开放新格局,规模经济增势强劲,新增规模企业总数居全市第一。开发区和重点园区间也呈现了大招商、大建设的热潮。各省级开发区和重点园区以及织里、煤山、钟管、练市等经济重镇在引进内外资、加大工业性投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增长质量中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块状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壮大,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启动实施,摸索了初步的经验。

总之,去年全市工业经济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也比预料的好。成绩令人鼓舞。同时也表明全市经济与全省全国一样,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这个上升期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和正确应对的结果,是全市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成果,也是广大企业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加快发展的结果。这些都为今年工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差距。总体上来说,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工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艰巨,增长的大头主要是纺织建材业,二者占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壮大仍有待时日,先进制造业的占比还不到50%。与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周边长三角城市比,我市总量过小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工业性投入总量和增幅横向比仍有较大差距;大企业大集团不多、发展不快,上市企业和全国名牌产品过少,驰名商标还未实现零的突破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加以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认真予以解决。

二、关于今年工业经济暨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展望今年经济形势,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总体上看,今年的经济发展环境会进一步趋好。从国际环境看,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和上升较快,西方国家前一段的经济低速徘徊已趋结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比去年明显加快。从国内环境看,宏观经济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较为稳固的基础。只要国际国内不出现重大的、全局性的突发性事件,今年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新的矛盾和问题还是不少。从目前情况分析,今年工业经济暨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

1.能源供应瓶颈制约加剧。连续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给能源供应产生了很大压力,最为突出的是电力,全市供电形势十分严峻。总的看电力供应已由过去的季节性、局部性、短期性紧张变成现在的经常性、整体性、全面性紧张,而且这种大面积缺电的状况在几年内难以根本缓解。主要是供应跟不上要求增长的需要。需求增长,包括工业生产的大幅增长、效益农业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和随着城市扩大商厦、宾馆、饭店等增多、市区道路、城市亮化等需求的大幅增长,电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尽管省市有关部门已作了一系列的努力,但电力供应的缺口仍然在扩大。据去年运行看,全市最高日负荷达115万千瓦,而省下达指标最高日负荷为78万千瓦,最低为64万千瓦;今年一月份以来,最高日负荷已冲破125万千瓦,预计夏季有可能达140万千瓦;而省下达指标,到目前止,最低为60万千瓦。2月13日开始,全市工业企业已实施“开四停三”,当日省调直接将我市53条线路全部拉闸(停电)。供用电形势异常严峻。前天市里已召开供用电工作会议,作了全面分析和全面部署,总的要求是在严重缺电的情况下,做到有序用电,使基本生活用电和基本生产用电得到保障。具体措施中除了对所有工业企业实施“停三开四”“停一开一”外,仍将对矿山、水泥、化工、钢铁等高能耗企业实行全面限电或只供应谷电。对机关、居民、商厦等也已采取阶段性限电,亮化工程暂停等有关措施。同时加快热电厂建设和企业自备电机加以应对。除了电力,煤炭、成品油等也出现局部性、阶段性供应因难。去年10月下旬以来,柴油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煤灰特别是电煤供应也出现了困难。最近两个月柴油和煤的问题有所缓解。客观地看,电力、柴油、煤等能源供求缺口的扩大,既有经济增长较快,生活需求相应扩大,能源建设、运输能力跟不上需求的问题,也与我市的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预计今年全年,能源供给形势不容乐观,尤其夏季高温时节,生活、生产用电矛盾更为突出,有出现大面积“电荒”的可能,这需要我们全市上下、各方面共同予以高度关注,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并支持和服从稳定用电秩序的管理要求,在开源节流上群策群力,共渡难关。

2.土地利用率不高与发展用地不足并存。总体上看我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农保指标相对偏高,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国家、省宏观控制要求越来越高,而相关规划调整相对滞后,加剧了用地矛盾。另一方面,确实也存在极少数的乡镇和村用地的无序化和粗放型。从规模上看,原市县两级的49个工业园区(不含开发区)规划面积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省5.58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全国6.34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不足1平方公里的园区超过总数的一半。园区间的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差距明显。去年11月经初步清理整顿后,报批保留的23家工业园区,仍有低于6.34平方公里以下的规模。从建设管理上看,其中有相当部分工业园区,建设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综合服务体系也不完善;入园企业素质参差不齐,产业集聚度和园区特色不突出。但是也要看到,设立工业园区初期也有其阶段的合理性,当时考虑了村向乡镇的集中,解决了村村冒烟,这是一个历史功绩。当然现在看,出现了乡乡点火,这又与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不相适应了。因此进一步加大土地利用集约化,加大土地资源的集中度,也是必然趋势。最近,根据省最新要求,再次对开发区、工业园区作了进一步整合、扩容、调整,除部分工业园区整并到开发区、城镇功能区外,正式上报省审批为11个工业园区。上周省督查组到各县又作了一次检查。可以预计今后随着土地审批上划省管和工业用地实施招投标,工业用地供应将要求更高,控制更严。因此,要倍加珍惜并用好现有的和将扩容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

3.工业资金短缺有加剧的趋势。自去年以来中央人民银行采取发行央行票据、规范房地产贷款、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之后,对我市金融运行带来深刻变化,去年下半年全市贷款投入增势迅速回落,到年底各商业银行存贷比居高不下,入不敷出。今年有加剧的趋势,据市人行预测,今年全年有望新增存款130亿元,新增贷款110亿元,其中新增异地银行贷款50亿元;而今年全市信贷资金需求为160亿元,其中工业企业需求40亿元。预计总缺口达50亿元。应当看到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资金短缺将是个长期的矛盾。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银行商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城乡居民消费贷款需求、效益农业等新信贷的需求增长,直接影响到工业经济在总贷款中占比。另一方面,去年以来各企业的高涨投入,对后续投入需求放大,而自有能力难于承受;此外,大批中小企业融资要求也在扩张,因此,资金缺口也是一个持续存在的突出制约因素。

4.部分行业出现投资过热的现象需引起警惕。去年以来,全省钢铁、建材、纺织等行业的投资增长很猛。我市也不例外,纺织、建材投资显得更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段时期内,某些行业生产和投资快速增长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不能用过去计划经济的眼光去看待当前竞争行业的一些投资行为。但一段时期内,某些行业投资过热,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今后几年,这些行业将会面临两方面的明显制约:一个是全国、全省在建项目投产后新一轮争夺市场的剧烈竞争;另一个是资源、能源、环境、运输能力等企业自身不能解决的配套条件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都可能导致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这对企业自身而言,一旦发生重大的投资风险,企业固然要受损失,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很大,国家和群众同样会受很大损失。对此各县区、各乡镇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必须充分考虑环境、资源、能源的承载能力,切不可盲目放任引进项目。去年底,市政府已责成有关部门紧急下达了控制高能耗行业项目引进的紧急通知。最近国家专门就压缩小钢铁、小建材等五小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召开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很显然,在当前电力供应十分紧张的环境下,对高能耗、低效益,又造成污染的项目,一定要严格控制。

5.国际环境的制约不可忽视。这些年我市工业品出口日益增多,国际市场对我们的制约因素也日益增多。一些国家利用世贸组织的一些规则,进行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的限制,此外知识产权上的纠纷不时发生。加上国内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工业品出口的利润空间会有所压缩。在变化多端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主要原材料价格上张和供应紧张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还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最近出现的禽流感等突发性事件,年内是否还将有另外的突发性事件也很难说,这些不确定因素的负面影响究竟怎样还很难预料。

针对今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曾培炎副总理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把握好了能够平稳、协调、快速发展;把握不好,就有可能大起大落。要十分重视珍惜当前的发展趋势,认真把握大好形势,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吕祖善省长在最近省人代会上也强调“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不进则退的重要关口”,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对经济工作的各项部署上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应对经济运行处于重要关口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微调的新形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同时又要增强预见性,提高自觉性,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在新年里创造新业绩。

三、关于今年工业经济暨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工作安排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部署和市委五届五次全委会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其主要目标: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塑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规模化经营的“湖州制造”品牌产品,形成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建立起以特色园区为支撑的南太湖产业带、临杭产业带和近沪经济走廊,构建新型建材、新型纺织、医药化工、特色机电四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物化学品、建筑新材、绿色竹木制品、优质水泥、特色纺织品、品牌童装、光电器件及材料、金属管道及不锈钢、现代座具等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中心,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初步确立湖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地位。

具体目标是:到2007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比2002年翻一番,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制造业的比重提高到60%左右,年均增长18%以上。医药化工、新型建材、新型纺织、特色机电四大先进制造业基地规模以上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整个制造业比重达到60%左右,努力提高电子信息和环保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初步形成10个左右全国制造业中心。创建50家在产业和行业中起骨干带动作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全国同行业排头兵企业,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30亿元、10亿元的明星企业。争取打造10只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30%左右。制造业利用外资五年累计占制造业总投入的30%以上,达到25亿美元。力争到2010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达14%,制造业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占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35%左右;制造中心产业的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按照上述总体目标,今年确定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进年,全年全市工业经济暨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主要预期指标: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长20%左右;十大先进制造中心销售收入增长27.6%;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力争达到15%;先进制造业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比中力争再提高五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和利润增长18%左右,力争20%;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工业性投入160亿元,力争180亿元,其中投入先进制造业占60%以上;重点抓好200个3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抓好50个结构调整重点项目、50个关键技术开发项目、50个技术创新项目;重点推进建筑新材等5个先进制造业制造中心建设。其中:建筑新材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增长36.5%,完成工业性投入8亿元;特色机电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增长14.2%,完成工业性投入9亿元;金属管道及不锈钢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增长66.6%;特色纺织品销售收入达到94亿元,增长31.6%。继续培育明星企业10家、龙头企业35家、重点骨干企业75家左右。

根据上述目标,今年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加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进力度。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作是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总抓手,贯穿于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信息化工作、园区建设、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等一切工作之中。各级、各部门要将省市对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总体部署、具体措施与各自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深化细化具体化上下功夫,在实抓实干求实效上下功夫,在“先进”和“基地”上下功夫。这次大会我们印发了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年度推进计划,包括了基地和中心建设的经济总量和速度、工业性投入、技术创新、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等目标和考核要求。市“基地办”要按照推进计划,加强对各县区推进工作进度的检查和督促,确保建设如期有序推进。原则上年中检查一次,年底一次,自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检查考核结果纳入县区综合考核内容之中,也是全年工业经济目标考核的依据。要突出抓好关于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若干政策30条的贯彻落实,抓好四大基地、十大中心,特别是建筑新材、特色纺织品、金属管道及不锈钢、特色机电、优质水泥五个重点推进的制造中心建设,强化督查、协调和沟通工作。各县区都要注重抓典型示范,通过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的思路和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作共同进步。

(二)适时加快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始终是工业经济工作的主线。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是制造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当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好形势下,我们既要注意把各方面特别是各级和各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另一方面,要确保一个地方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要关注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成长性与竞争力,不能只满足于产业的单一性和规模,而要十分关注产业及产品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按照能源、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来谋划工业发展,防上盲目低水平扩张。要把着力点放在“先进性”上,而且先进也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对去年以来投资增长过猛的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坚决予以压缩,对已建的国家已明令限制发展的行业,如机立窑水泥厂、“五小”(小化工、小钢铁、小水泥、小印染、小煤炭、小矿山等)企业,要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市场的等综合手段予以淘汰。同时,继续鼓励引导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继续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使目前层次尚低的一些传统制造业尽快发展成为具有先进制造水平和经营素质的现代化的制造业。各级各部门在这方面要形成共识,有关乡镇和企业也要深化认识,要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经营方向。

(三)持续加大先进制造业的高强度投入。要一手抓资金筹措,一手抓有效、合理的投入。继续做好激民资、引外资、聚内资工作,力争先进制造业投入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要吸引内资100亿元的目标,这次会后将出台《关于利用内资考核奖励办法》,各县区要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吸引国外资金和市外资金的工作。在吸引内资上,继续鼓励企业实行资本运作和低成本扩张,鼓励经营者扩大再投资,鼓励市外、县外、区外资金投入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突出接轨上海、引进杭资、引进项目、引进人才的工作。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和招商引资工作。在激活民资上,凡是有效的办法都要继续坚持,要把门敞的更开、政策更优惠、服务更到位。在外资上,继续坚持“抓住新侨、深化台港、强攻日韩、拓展欧美”的方针,突出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加大先进制造业高强度的投入,要确保先进制造业投入占工业总投入的60%以上。抓投入,要突出抓好大项目。对今年确定的重点推进的优质水泥、建筑材料、特色纺织品、金属管道及不锈钢、特色机电等5个制造中心和200个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要逐项逐项排出形象进度表,按倒计时,逐月逐月抓落实。要集中精力抓好久立7万吨不锈钢生产线、金洲erw石油天然气管道、长兴玻璃有限公司优质浮珐玻璃和七条干法水泥生产线等100个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项目建设和亿元以上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重点先进制造中心和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对重点技改项目的大额资金需求,金融部门要予以积极支持,帮助牵头组织银团贷款、简化信贷手续,提供优惠利率和优质的服务;有关县区要集中有限的要素予以倾斜,并抓好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投产达产的督促检查工作。要继续鼓励面上企业,努力提高装备水平,引进设备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对此,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各有关企业也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项目建设,力争早竣工、早出效益。

(四)大力推进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其主要途径是企业信息化和技术创新。按照到2007年,市重点骨干企业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企业覆盖面达到90%以上,主要生产装备的智能控制率达到80%以上,电子商务成为主要营销方式之一,逐步使我市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企业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之一这一目标和重点抓好设计电子化、产品数字化、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服务公共平台建设的要求,继续抓企业信息化,把企业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的突破口。引导企业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推进生产向自动化、连续化、集成化转变;引导企业以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为切入点,实现管理现代化。今年要细化全市企业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重点扶持10家左右信息化示范企业,组织实施一批先进制造业信息化专项和一批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创新项目,完成新产品开发500项,其中省级400只以上。通过培育企业技术中心、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产学研联合、组织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发新产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特别是要突出打造建设全市工业经济网站和若干个制造业检验检测和科技研发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面上企业和块状经济服务,从而加快提升区域经济产业技术层次,真正把先进制造业基地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新创省名牌7只,省著名商标10件;力争有2—3只产品,进入中国名牌或全国驰名商标。

(五)大力构筑先进制造业发展大平台。按照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高效能管理、高水平产出的要求,突出抓好南太湖、临杭产业带和近沪经济走廊的省级工业园区的整合、扩容和提升。加速推进先进制造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聚,使其成为先进制造业集聚的核心区、城市和生态协调发展的示范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区,具有国际影响的区域品牌标志区。当前,在构筑先进制造业发展大平台上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无视省市有关要求,继续搞遍地开花;二是忽视对整合园区的工业企业的引导、忽视并入城镇功能区块原工业园区的必要指导。有关县区和乡镇要坚持做过细的工作,注意把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企业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自觉主动地向“两带一廊”集聚,向重点园区和省级开发区集聚。要继续加速提升块状经济的产业素质。众多企业围绕一个行业或者一大类产品集群发展,形成块状经济,是我市的产业特色和优势。但大多数块状经济的素质还比较低、相关产业的支撑配套还比较弱、企业分工协作还不够广泛,只是企业群或者只是产业集群的低级状态。必须从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素质、完善服务体系、发展分工协作入手,把块状经济进一步培育成相关企业、营销网络、中介机构等围绕某个特色产业互相联系、互相支撑的产业生态系统。这样的特色优势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难以被别人模仿和替代。

(六)大力加强先进制造业企业家队伍建设和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企业家是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创新主体,因此,针对企业家这个关键,下决心通过若干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今年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理论引导等多种形式,分专题,有针对性地强化对企业家的培训。同时继续加大制度建设。鼓励引导各明星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特别是股份制企业全面推行经理招聘制,促使一大批有企业家才能的人脱颖而出。鼓励并引导企业走现代企业之路,通过选择培育一批、改制完善一批、上市辅导一批,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家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建立内外结合的全方位的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内部环境激励和约束主要包括公司章程的激励和约束,合同的激励和约束,组织机构的激励和约束;外部环境的激励和约束主要包括法律的激励和约束,市场的激励和约束,团队的激励和约束,道德的激励和约束等。除了抓企业家培训、制度建设,各级要督促明星企业、原创:制造业龙头企业、特色优势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进一步细化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实施,促使一批企业做大做强,一批企业做精、做专、做新、做特。今年明星企业准入标准已确定,具体为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或利税总额超1亿元,并且五年技改总投入达到2.5亿元,当年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各列入培育的企业,要对照先进找差距,瞄准国际、国内500强,从进入明星企业起步,打实基础,加快扩张,力争实现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

(七)突出抓好先进制造业企业生产要素的集中调度。各级经贸部门要切实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努力把握经济运行趋势,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预测预警,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探索建立应对突况的快速反应机制。要重视运用规划和产业政策,按照绿色经济的要求,正确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当前尤其要强调认真贯彻国家制定的技术、质量、环保、安全、能耗等行业准入标准。探索运用准入标准来抑制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限期淘汰。面对能源紧缺和原材料涨价的压力,要引导企业加强内部挖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要加大对电力要素的集中调度和管理。做到有序、合理、严格,确保稳定的用电秩序。继续引导企业自备发电,切实加快对各热电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形成合力,力争早建成、早投产。电力部门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抓紧改造电网并适度超前建设电网,为新一轮发展提供电力传输的快速通道。市计委、经委、国土等部门要巩固前期工作,继续向上争取,力争上报的工业园区、开发区,早日批准,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有效的载体,确保先进制造业大项目和创造中心的用地需求。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和增强融资主渠道的作用,加大资金组织力度,扩大信贷投入规模,创新融资渠道,切实加大吸引异地银行来湖拓展业务,继续广泛运用商业票据、信托等多种融资工具,以最大限度缓解信贷资金供求矛盾,确保先进制造业制造中心、明星企业、龙头企业、特色优势企业的项目资金需求。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在强化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发挥自身的融资主体作用,提高经营水平和资金运用能力,走多渠道、多品种融资之路,以求在更大范围,来解决自身发展的资金要求。四月份要开展一次全市性的先进制造业宣传服务月活动,进一步营造推进先进制造业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