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03:1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

篇1

一、创设多种条件,不断加强教师培训。

1、加强校本培训。期初,对全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进行培训,针对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引导每一位老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走进新课程我们责无旁贷,必须增强信心,迎难而上,通过培训。同时总结了我校上学期在老师们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帮助广大教师树立信心。在培训中,还细致落实了本学期该课程的主要工作,使每位老师明确操作细则,从而以更加踏实的态度投入到学科研究中。编写《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资料,让老师们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

2、争取外出培训。本学期,经常与教研室领导交流,从而争取到不少外出培训的机会。先后组织3人到豫园实小和国际小学参加省级劳动与技术教材培训(昆山只有我校有这次机会)

3人到常熟杨园小学参加苏州市举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地方资源的研讨活动,1人到常熟实验小学参加劳动与技术研讨,1人到豫园实小参加市百节优秀课劳动课展示活动。

二、建立相关制度,扎实开展研讨活动。

1、建立研讨制度。本学期继续建立以年级组为单位的研讨制度,推出年级研讨手册。每个年级由一名老师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组内老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开展常规性的研讨活动。每月研讨不少于两次。用好研讨手册,认真记载每次活动。

2、指导观摩研讨课。在学校举办的课改观摩活动中,为了能推出一堂高质量的综合实践活动研讨课,认真选定人选,组织五六年级的所有任课老师多次参加研讨活动。老师们能各抒己见,上课老师反复修改教案,由于高标准,严要求,这节研讨课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3、引导资料积累。引导每位老师重视主题活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并整理汇总到实施手册中。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资料。并丰富活动方式,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升科研素质。

做研究型的老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素质也是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老师应确立的理念。

1、引导做好笔记。本学期要求每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阅读教育教学书籍的同时,也要自觉关注该课程的动态,做学习摘记时必须有该课程的内容,不少于摘记的1/5。并在12月份的工作中做了具体安排。

2、指导撰写论文方案。在日常工作中,指导和鼓励每位老师都要积极撰写活动案例和论文,积极推荐参加市级以上论文和方案评比。两篇劳动与技术教学论文获苏州市一二等奖,并于10月份发表在江苏省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专刊。指导并选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和活动案例二十篇参加昆山市评比,虽然结果尚未公布,但教研领导认为我校的文章整体素质高,处于全市领先态势。已有三篇被送苏州市评比。另外,11月份,认真指导教师撰写“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篇,参加市相关方案评比。

3、组织编写教材。认真落实教研室布置的编写昆山市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教材的任务,作为分管负责人,首先自己钻研编写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周密的安排,组织三到六年级的六位老师参加了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又及时与老师们联系,提出改进意见,并做好教材的审核工作。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教材的编写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很高评价,下学期全市五年级学生将使用由我们学校老师编写的这套教材。

四、树立争先意识,各种比赛争创佳绩。

在各项比赛中,引导教师树立争先意识,争创好成绩。

1、组织参加昆山市手工劳动作品比赛。赛前准备时,要求每位老师树立精品意识,学校对各年级送交的作品进行了认真的筛选,努力做到参赛作品能代表学校的最好水平。所有老师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对待。所送作品在省级劳技教材培训会上做展示,受到苏州和昆山市领导的一致好评。学生个人获奖情况也即将揭晓。

2、组织参加昆山市百节优秀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比。精心指导项莺老师反复修改方案并进行试教,通过努力,获得了昆山市该课程评比的第二名。

五、善于抓住机会,宣传课程研究成果

1、精心设计展版。在校庆活动中,为了让更多的领导和老师了解我校全面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宣传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成果,在短短的四天内,精心设计制作了反映我校劳动与技术教学成果的展版。校庆活动共展出11块展版,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占了五块。

篇2

一、指导思想

送走了炎炎的夏日,在徐徐的秋风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

本学期我校的语文教研将以追求有效性教学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多样、高质量、有成效的校本研训为主线,以求真、务实、规范的教学常规为基础,以扎实、高效的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确立“立足课堂抓质量,加强教学研究出效率”为本学科的工作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我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树立浓厚教研风气,加强校本研修,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教研学习,紧紧围绕教导处、少先队活动制定的工作目标,切实订好本年级的教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扎扎实实学习课程标准。。

3.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形成学习型群体,全面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不断研究,提高教师素质

1.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次学习围绕有效教学的主题进行,组内老师能有准备地参加学习,准备发言交流,每次教研,大家说话、大家交流。同时要努力将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型组织,重视老师之间的团队学习和合作学习,整体促进教研组业务水平的提高。

2.落实各项语文常规工作,使学校语文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做好“五认真”的检查记载。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做好课后辅导、认真做好其中测试质量分析。规范学生作业及批改要求。各班要针对本班实际进行修改,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修改、调整,写好教学反思。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的具体落实。课堂教学倡导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风格。本学期,关注教师课堂教学,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指导。

3.结合教研课题,上好语文(教研)课。

4.响应教导处提倡的常态课,随时接受教研人员和教导处的推门课。

5.加强教研组内的日常交流性听课(邀请听课)。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进一步强化写字教学和朗读教学,加大写字教学和朗读教学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写字和朗读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端端正正地写字。

2.围绕“经典国学诵读”,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利用早读时间和自习课前十分钟,有计划的背诵经典诗文。

3.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研究、实践的能力。如:中高年级的手抄报,低年级的生活识字等,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社会。

4.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班级的图书角作用,全体语文老师要通力配合,高度重视抓好这项工作,为打造书香校园而共同努力。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指导学生利用早读课、阅读课、下午放学时间及双休日广泛开展阅读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读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从而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1.教研组将结合本校课题《多元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继续开展教研工作,并围绕课题组织学习,开展教学,及时记录、交流,组织教师围绕课题进行教学业务论坛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配合学校大课题的要求,做好子课题的研究,对于自己所研究的课题,要做到研究在平时,处处实践自己的研究,勤于动笔记录自己的点滴收获,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继续加强对课堂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及时提炼成个人学期研究方向(问题就是课题),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反思,写成有价值的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论文、案例、课件评比,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篇3

大家下午好!值此国际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代表福山小学全体教师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家长委员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借此机会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家长委员会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祝愿孩子们节日快乐,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一年来,福山小学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高新区工委、管委会和鹏泉街道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进一步突出“办学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教师专业化、作风民主化”的办学思路,在“教科研引领、师生共成长”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坚持“恒细密、致宏远”的校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把每一件小事做得更好”、教风:“用爱心呵护孩子”、学风:“每天都进步”。

学校始终把德育教育特别是安全教育放在工作首位。先后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立了校园安全护卫队,制定了详细实用可行的各种安全预案,通过防地震、防暴力、防火灾等多种安全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形成了一支临危不乱、信息畅通、果断快速、救援能力强的专业校园防护力量。一年来,不论是防控甲流感等传染疾病,还是防止校园暴力,学校安全护卫队的成员个个警惕性高,敏感性强,在坚持加强校园巡逻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执行学校“晨检午检制度”、“师生缺勤缺课登记制度”、“病因追查制度”、“来人来访登记制度”、“会客验证制度”等有关安全规定,确保了校园师生安全和财物安全。

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基础上,学校牢牢抓住“教育教学”这根生命线不放松,强力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实施“四个一”创新工程,学校处处呈现出“争优创先、昂扬向上”的活力。

一、教科研工程。学校以教科研课题为总抓手,积极进行课程创新,根据实际情况,在确定好把每天大课间活动放在第七节课后面的基础上,把周二、周四的第七节课和大课间活动连排,分别安排课本剧展演和综合实践活动,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效果非常明显,在今年五月份以“崭新福山”为主题的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语文、英语课本剧和各种艺体、综合实践活动展演都在广大师生心中产生了很深的积极的影响。学校基本实现了“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的目标,广大学生都在参与活动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篇4

一、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

1.可有可无,不受重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劳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常把劳动课让给语、数、外等主科。

2.教师队伍严重不稳定

由于对劳动课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学校没有固定的劳动课教师,主要是由班主任或年龄偏大,身体不太好的老师担任。由于忽略了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各级教育部门对劳动课教学管理随意,教师不备课是普遍现象,对课堂教学的检查、评价不落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付的成分较大,课堂教学难以体现劳动课的学科特点,致使教学效率低下。

3.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操作

由于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科研意识不强,平时很少钻研教法和学法。因此,劳动课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师只是把劳动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能很好的利用学与练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劳动能力的形成,如许多教师上制作课时,前半部分全是教师的示范操作,后半部分则是学生机械重复教师的操作,依葫芦画瓢,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带来的思考

1.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遵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开设劳动课,并把劳动课上升到同其他文化课同一高度来认识,配齐配好劳动课教师(注意老、中、青结合),开学前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培训,熟悉教材,理清教材体系,把握教材脉络。健全教研网络组织,把劳动课也列入教科研活动中,建立集中备课制度,每学期组织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操作技能评比,不断发现优秀教师,培养该学科的骨干教师,以此来推动该学科的发展。

2.从“传统”走向“现代”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直观演示往往讲解不清,学生一知半解,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这都使学生的技能得不到提高,而此时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把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示范过程展示给学生,特别的形象、直观,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现在农村有的学校计算机能上网,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以便把最新的信息及时吸引到信息资源库中来。

3.做好“结合”的文章

⑴劳动教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在学科教学中如能渗透劳动教育,效果则较好。在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发动学生采集植物标本,进行实验操作、实践调查等。

⑵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德育活动中,能使小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如学习叠被子、梳头、打扫卫生后,组织学生到当地敬老院,帮助老人叠被子、打扫卫生,并开展评选“劳动小明星”活动,教育效果显而易见。

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劳动课的有些内容,如包饺子、插花、钉纽扣等,由于受到条件限制,课堂上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机会,需回家实践,教师必须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帮助督促学生,从而培养良好习惯,使学校与家庭架起共同培养教育学生的桥梁,让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学会生活,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实践中的情况,实行因材施教。

2.注重劳动素质的培养

小学劳动课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质,劳动素质养成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劳动,学会劳动,热爱劳动,从事劳动,成为具备一定劳动素质的合格劳动者。

⑴树立劳动观点“伟大的智者”伊索告诉我们:“人们的真正财富是劳动的本领。”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诚实劳动致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必须相结合等。

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参加劳动,认真负责,爱护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反对奢侈浪费,引导学生把勤劳与智慧巧妙地结合起来,大胆进行创新等。

⑶增强劳动能力。个体的劳动能力是有差异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和劳动实践逐渐形成。

篇5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唐诗宋词到元曲,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中华古诗文经典,知识广泛,包容博厚,辞章精华,内涵丰富。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长的深厚土壤。灿若星空的优秀诗篇,熏陶着、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正是国人醉心诗词,热恋古文化的真实写照,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古诗文:是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的诗文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具。

经典: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诵读: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侧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

(二)、课题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强调“学生能诵读经典诗文,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都蕴藏着独立的潜能。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3、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能背诵一定量的经典诗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和人文修养。2、 通过对诵读经典诗文与古诗文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探索经典诵读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诵读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构建古诗文“知―读―悟―拓”课堂教学模式。3、通过对罗浮文化资源的收集、开发和整理,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4、通过课题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师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怎样培养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通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研究如何把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3、新课程下弘扬罗浮文化策略以及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4、如何融合新教材古诗词、罗浮诗词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诗词,精心筛选,编写一套以中华古诗文经典为核心的具有罗浮特色的校本诵读课程。。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掌握有关经典诵读理论和案例。借助理论和经验,指导实验研究。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4、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对古诗文教学和乡土文化研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反思、论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5、总结研究法。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对研究实验中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总结出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六、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1)课题的提出。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搜集整理关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讲座,明确经典诵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2)撰写并修改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形成正式研究方案。(3)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2、研究阶段:2011年5月----2012年8月。(1)课题开题,完善方案。(2)"罗浮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3)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古诗文,制订教学方案。(4)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5)举行课题研究展示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课题全面实施研究。(6)收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资料,建立档案。(7)完成课题阶段总结,编写校本诵读课本。

3、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1)做好教师论文、课例、教学设想等资料汇篇。(2)完成课题总结报告。(3)申请结题;推广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课题领导小组:组长:邱婉嫦 副组长:陈凤娇 李颖红 骨干成员:邱嘉恩、朱燕玲、陈秀玲、邱嘉艳、陈燕芬2、实验人员:园洲中心小学全体学生3、实验老师:全校语文教师

八、课题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组,健全制度,完善机构。为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学校负责人直接抓,业务主任具体抓,建立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为一体的组织网络。全体语文老师为具体实施者,做到组织机构细化、层层落实,职能明确,形成规范、务实、高效的工作管理体系。学校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了《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评估细则》等制度,并落实到位,确保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为检查和督促同学诵读古诗文,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以,以每学期“假日读书活动”为契机,要求全体师生都参与诵读活动。学期初各班定好诵读计划,并围绕学校创书香校园举行一系列诵读活动:古诗接龙赛、经典诵读我能行 、中华经典诵读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诵读大考场、开展小品、故事、歌咏、表演、展示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让浓郁的书香味溢满校园。

3、健全考评长效机制。落实考核评估诵读活动的开展不能流于形式,注重实效。因此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对不同年级的诵读篇目、完成目标、巩固率提出了明确要求。

九、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课题实验报告。2、课题教学论文、案例集、课堂实录、教学课件。3、教师、学生诵读成果集。4、园洲中心小学校本诵读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

篇6

在新课程、新理念、新使命全新的时代教育形势下,紧抓创新这一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完成好各种教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力创新特色,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创新高。

主题任务及措施:

一、继续优化教师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育素质

首先,学校将出台相关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措施,确定学校教师发展目标和校本培训的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人力、物力资源,做到领导、时间、制度、措施、条件和内容的六落实;及早出台相关评估细则和奖励政策,落实校本培训教研组长负责制,每位骨干教师与1——2名青年教师或弱势教师结对帮教,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学科组长的先锋带头作用,实现教科研的重心下移,全面提升科研效益。每学期每单元每个级部至少要完成高质量的教案、说课稿、评课稿、公开课各一份。同时,学校将开展骨干教师评选活动。

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研讨、外出学习、经验交流、集体备课等形式,适时创造机会,强化教师理论业务学习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将学习、训练、反思和教研结合起来,突出各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和“四课”(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三方面的联动式普及化培训。定期组织新教材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和教案展评活动。以此为契机,突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带动作用,重点突破新岗教师的再培训与适应能力的再提高。每月举行一次以上理论讲座、教学案例剖析、课堂观摩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执讲一次剖析课。届时,校委会有关领导干部将深入教师工作中去听评课,并建立干部与师生交流制度,交流次数不少于15次,做好谈话记录,以此强化指导的针对性,深化教学督导的力度,向管理要效益。

再次,切实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反思是查找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促使工作上档升级的有效手段。本年度按照“学习反思——交流研讨——改进创新”的思路实施,其方式有三,一是自我反省,自剖不足,深究根源,确定整改措施,写出反思整改小结。二是座谈交流,以级部或学科为单元,每月一次。三是开展专题性的剖析和研讨活动,献议献策,集思广益。教师要充分利用周六学习日,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方法的改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以及学法的指导等内容的反思,研讨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交流读书心得,确保理论学习时间,每位教师每周不少于一课时;学科组长着重反思集体备课、教学指导、教学研究、薄弱教师帮扶等;中层干部着重反思师生管理、质效意识、教学指导服务水平等;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广泛开展专题研讨、课堂观摩、案例研讨等形式的研讨活动,努力做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再者,本着“操作方便,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三考一评制度。教研中心对此做了如下调整:一是改原来的每学期评估一次为每学年评估一次,上学期完成模拟讲课的评估,下学期完成限时备课、限时命题的评估,删除说课的内容,学期末教研中心进行抽测,以抽测教师的各项平均分为准来评定学校。二是模拟讲课由教研中心组织评委现场考核,不再进行录像评比;三是备课、讲评、命题的内容为本年级、本学科教材内容,教材教法内容为全程教材。

二、探究、摸索、创新课堂教学,营造课改下的“生命课堂”

在践行《乳山市初中教学常规》的过程中,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激励广大教师创造性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挖潜、自我展示。

1、广大教师在工作实践中要以落实常规为前提。

⑴认真开展好教师的备课活动,学校制定翔实可行的宏观常规要求,突出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原则,集体备课放手给各学科组,紧密结合各学科特点,让集体备课溢放着学科特色,让其更具实效性;利用周六备课日创造性地实施集体备课,分析新旧教材的异同点,充分挖掘新教材的内涵,吃透吃准课程标准,并对教材进行情境化、生活化、问题化和结构化处理,注重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实现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对接,实行超周备课,全面落实教学常规;积极探索“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抓好“导入——引导自学——组织讨论——精讲解惑——练习应用”这一模式的创造性运用。迎接教研中心每学年进行一次优质课的评选,每两学年评选一次教学能手,今后威海市优质课和教学能手的参评必须在乳山市优质课和乳山市教学能手中产生。

本学年度教案形式可采用横向式或纵向式。横向式教案按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三部分。纵向式教案主要要将教师与学生的活动纵向对比书写。依据教育局和教研中心的指示精神,教龄在5年以上且上学年度从事本学科、本年级教学的教师,本学年度,可使用上学年度的教案,但必须修改使用,且教案数与上课要相符,六七年级任课教师必须备详案。

⑵科学合理地设置作业。深入落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意见》,教师布置的作业要体现“质、量、阅、讲、练、集”六字方针:“质”,就是质量要高,要有针对性,要突出差异性,要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发展,“量”,就是数量要适宜,按相关学科各年级每天学生作业时间做好科学的分配。“阅”,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进行批阅,批阅的方式要全批和抽批(不得少于所任教学生的1/3)相结合,但不可不批。“讲”,就是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要进行讲评。“练”,就是对面上错误多的问题要进行形成性练习。“集”,就是教师要建立学生作业错题集。本学年度,作业备课仍然继续进行,但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率。

⑶严格按教学进度教学。依据教研中心搭配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进度不超前或推迟一个周,尤其是初四,绝不可提前结束课程。

⑷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营造生命课堂,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培养创造性的学生。一是课堂教学中提倡推广启发点拨式、讨论合作式、导学式、发现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教学中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变单向灌输为多向交流。二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自学意识”、“方法意识”、“过程意识”、“实践意识”等。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会学习。三是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探究性、创新性的例题、练习题、作业题、测试题,有效地启迪学生思维。本学年,文科教学教师必须要精讲,突出学法指导,要做到60%—70%以上的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科学拟定单元测试题,认真剖析测试结果,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努力做到单元清,要积极开展好学科活动课,对教材中的活动课内容要一个不漏地安排好课时,认真地备课,精心地设计活动方案。史、地、政、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科间的渗透,这四科的教师要制定翔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协同备课,互相提供素材,要围绕一个素材尽量地挖掘出各科的知识点。理科也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渗秀。要加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和研究,要分配好讲练的比例。尤其是要把理化生的技能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本学期教师录相课的内容主要定位于活动课、技能课等课型,录相课要求广大教师依据任教学科特点和时代课改精神,注重与现实社会的热点、当代科学发展、人类自然环境、现实生活现象等主题巧妙结合。

⑸加强听评课的研究。每位教师均要做到听课数量足,做到经常化;听课课型要全,听课面要宽,听课学科量要多。评课要有针对性,间评、总评要科学,反馈意见要及时。本学年,我们要在怎样听评课上下功夫、深研讨,力求在听评课上创出特色型的新路子。

(6)加强“学生成长档案袋”的研究,创造性地实施“内容设计、材料来源、方法步骤到管理利用”的基本模式,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反思和发展方面的作用。

2、加强常规的过程管理

⑴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建立作息时间,作业量课程表审查制度,坚决杜绝随意延长学生学习时间,超量布置作业等违背教学规律的错误做法。

⑵进一步完善管理评价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和评估标准,实现“四个转变”,即评价内容由重点向全面转变;评价标准由具体、固定向动态、开放转变;管理模式由规划——实施——评价全过程向规划调控、重评估导向、实施权自主的方向转变;评价方法由重结论、重他评向重过程,自评他评相结合转变。

⑶建立完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重大工作督办制度,突出骨干教师培养,领导及教师听评课、集体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上课与备课相一致等方面的过程管理,要一抓到底,决不松懈。每月15号左右进行一次常规督查工作,平日进行抽查工作,结果及时反馈给广大教师并列入个人业务考核之中。

⑷基层领导干部要深入教学一线听评课,坚持每周听评课,努力提高听评课质量,及时向教师反馈合理化建议。同时掌握好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第一手材料,为指导、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基矗

三、进一步以课改为突破口,以科研拉动教学改革

本学年,初中一、二年级已进入新课改实验的进程中,时代的教育信息召唤着我们迅速地向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及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迈进。

1、建章立制,加强领导

结合学校实际,在上一年的实验基础上,制定出更加合乎学校特点的实验方案,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研究组的职能功效。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研究组要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加翔实的实验工作实施计划、组织实验培训、开展教学研究、总结典型经验、培养更多的合格教师;与此同时,创造性地改进教师评估实施意见,特别是重新研讨出台音体美教师考评细则,以此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和开拓精神。

2、确定目标,深入研究

根据市教研中心的工作指示精神,确定本学年我们要完成实验目标。

3、加强科研,带动课改

⑴完善学校科研机构,明细分工,明确职能和职责,科学合理、极富成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⑵理清总体工作思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地落实工作:本学年学校科研工作分四大板块同步进行,同时,加强过程指导和管理,争取多面开花结果。四大板块的具体内容是:

①课题立项研究。根据本学年课改实验目标,结合学校的教学工作特点,确立有价值,有实用性的课题,加紧立项,加强研究。学校要立项重点课题,学年初,教科室要制定出翔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过程中加强指导管理工作,搜集、归类好过程性材料,及时地总结出阶段性成果,及时地在教师面上予以推广。同时,教科室还要组织好各年级、各学科组的镇级课题立项研究工作,并及时地给予过程性的指导,学期末搞好评估验收工作,优秀成果及时总结和推广,争取成果推广会或科研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②校本课程开发。由教科室制定出翔实的开发计划和开发方案并组织实施,搞活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总体思路:a、学校出台相关的激励措施、开发内容。b、通过竞聘,选择出特长合格的教师。c、学生根据自身爱好选择教师。d、教师选定学生,每位教师所选学生不得多于30人且不得少于20人。e、教师完善备课提纲,教科室负责验收,合格方可实施。f、学校统一规划活动场地,教师组织活动,教科室负责过程督导。g、学期末成果展示及评估,教科室对材料进行归类整理。

③激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学校出台相关的激励措施,指导、鼓励广大教师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资料、片段和经验积累,积极撰写实践经验性论文,勇于向《威海教育》、《山东教育》、《人民教育》等教育刊物投稿。

④加大力度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上学年的成果基础上,对课程的实施做出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机制,改进方案,优化操作方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究、实践工作做细、做得更实、更具特色。继续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和教师选聘制”,做到时间、内容、师资和制度的四落实;推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化、系列化,持续开发社区资源,完善校本课程,并按规定开设校本课程;强化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水平的验收,学期末评选上报优秀案例,并参加市综合实践优胜学校的评选活动。

为保障上述四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将出台相关的激励保障措施,同时,学校将对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保障。

四、进一步做好学校德育常规工作,创出德育新特色

1、在改进中完善优化学校德育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部门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明确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将“法的精神”和“德的准则”贯穿于办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之中,完善校长抓德育和相关领导负责制,实行“教、育、学一体化管理”的管理机制,抓好德育的学科渗透,使德育工作融于一切教育行为和过程之中。

2、搞好德育主题、专题活动

学期初,由政工处依据德育目标合理确定和安排各年级各阶段的教育内容,以年级分学期开展主题系列教育,广泛地开展德育主题研究,选准课题,合理分工,落实责任,脚踏实地地实施研究,争取取得特色性前沿性成果,将德研与科研结合好。同时,组织人力,投入物力和财力,准确抓住不同时期学生思想品质中出现的问题,快速高效地开展好专题教育。

3、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针对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实施方案,把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点,对这些内容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大型活动,平时要分阶段有步骤地予以宣传、学习、领会、落实。严格依照其进行初中生思想品质和日常行为考核工作;同时,对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科学的考试工作。

由政工处负责每学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一次行为考核,考核结果必须让学生本人签字。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实施,每学期开展一次小公民道德教育和争做“五斜要标兵活动,并举行相关的演讲会、报告会等,促使学生将《守则》、《规范》中的内容变成自觉行为。

全面提升学校德育条件、德育过程和德育效果,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市德育工作现场会的召开。

五、继续做好另外几个常规性工作

1、做好语文、外语基本能力及理化生实验技能的测评工作。要求广大教师务必高度重视,努力查找、改进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在继续强化实验操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创新设计等内容,减少工作压力;尝试分层测试,不断完善音、体、美、信息技术的技能抽测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并对部分学科的考试内容加以调整,使之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2、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教师的职级达标活动。

制定翔实可行的职级达标(限时备课、限时命题、模拟讲课、信息技术)工作实施方案。客观、公正、公开地列入教师个人考核之中,广大教师要在自己的最终成绩上签字、盖章。

3、进一步做好促优转差工作。

“促优”即发展优生,“转差”即变差为优。本学年毕业班要着重加强拔尖生的培养,非毕业班要注重转差防缀工作的落实,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此项指标的评估力度,为此,要求广大教师要及时依据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好自己的学困生档案。

4、加大防辍力度,力求杜绝学生辍学,做好辍学边缘上的学生思想工作。

六、继续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提高应用水平。

进一步拓宽思路,解放思想,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在年内顺利通过威海市“电教示范校”的复查工作。重视校园网络和专用教室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力争在市教研中心的检查中达标。

向师生开放校园网、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强化管理,充分发挥“乳山教育城域网”等教学资源、教学设施的作用,使其服务于教师,应用于教学。

七、考试安排及评估

1、考试时间及命题

按教研中心的有关规定执行。

2、考试科目

按教研中心的有关规定执行。

3、教学质量评估

按教研中心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后勤工作

本学期后勤服务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弘扬奉献精神,努力做到管理高效,服务优质。具体内容和做法如下:

①加强对后勤人员艰苦创业、勤俭办学、过紧日子的教育。教育学校设施管理人员充分挖潜,管好用好设备,提高使用效益。

②抓好治安综合治理,确定重点治理方案。继续实施校务、政务公开制度。

③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健全灶团管理制度。使师生伙食有较大改善,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

④搞好校园经济和勤工俭学,为办学提供更大的财力支持,不断提高教师福利。

⑤进一步加强学校设施、财物的管理。层层把关,分兵把口责任到人,立下“责任状”,定期进行勘察,不定期进行检查,做好记录,有计划地进行维修。确保学校安全置于第一要位。

⑥搞好学校绿化、美化工作,优化学校学习、生活环境。

九、教育投入

①整修供暖设施,投资5000元。

②新建微机教室1个,预计投资8000元。

③学校小商店改造计划投资8800元

④购置10台微机,投资35000元

⑤仪器订购投资5000元

⑥购置图书投资2000元

⑦购置数码相机需8000元

新学年、新理念、新课改,唤起了新挑战,燃起了新希望,实现更大的成果飞跃。我们将会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用智慧开拓创新——创造冯家镇初中教育的丰硕成果!

篇7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时小学未来师资培训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师范生职业水平的高低。应重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使未来小学师资能力结构得以改善,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教师培养的质量。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是师范生培养教学计划的整体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师范生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为了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1992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1994年又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对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师职业(专业)技能作了系统而又明确的规定,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依据。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部分内容。两份文件的颁发,有利于全国高师院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培养合格师资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我国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小学教师的培养在学历层次上的提高,更意味着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大纲》中的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改革的要求。基于城镇教师编制饱和,乡村教师紧缺的实际情况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地建构,这就要求教师教育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特别是以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达标为牵引,着力提高师范生从事小学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原则

    本着继承、更新与发展的态度,我们对原《大纲》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进行了重新审视,设计并实施符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要求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在重构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可持续性原则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小学阶段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教学内容呈综合化。同时笔者在两个县六所乡镇小学调研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增多,村完小一级学校有住宿生,很多学校都缺少音乐、美术及体育类专业教师,需要语文、数学等教师从能教授小学一门课程向多学科教学发展。因此,需要在原《大纲》基础上拓展师范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校本课程的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艺体活动技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生活管理技能训练等内容。只有这样,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才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与农村教育实际,构建自己应有的技能结构,增强就业和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整体优化原则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要完成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就迫切需要构建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协调的课程体系。教师的专业化是凭借“实践性知识”加以保障的,因此,整体优化原则就要求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实践技能课程、微型课程等各类课程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凸显教师教育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如我院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方向)专业,重视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2008,2009级的实践教学分别占总学分比例为35.7% ,43. 1%;注重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认真修订教学计划,力求音乐基础、课件制作、学科教学论等课程的开设,体现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的逐步深化过程。低年级侧重解决基本技能与技能特长问题,高年级侧重解决教育教学实践技能与教育研究技能问题。让师范生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初步掌握从事小学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三)个性化原则

    《大纲》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具有普适性。作为师范生,除了具备从事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技能外,不同具体专业方向的师范生还应具备进行小学某一学科教学所需的专业技能,以实现同一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个性特征。如语文教育方向对普通话、朗读、文本细读技能;数学教育方向专业对速算、绘图技能;英语教育方向对英语歌曲教唱、英语游戏组织技能等都有专业的特殊要求。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两者应互补互促。教师要根据专业、年级和个体的差异,有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培养训练。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体系

    根据原《大纲》的要求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专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将重构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细化为六大类17个项目(见表1)。

    三、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实施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长期研究和探索。在重构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应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技能培养训练问题,二是技能考核问题。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经验,和调研获取的资料,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与思考。

    (一)加强课程渗透,坚持课内指导与课外自练相结合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相关内容应具体渗透在学科教学法等相关课程中,成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上,应注意发挥案例教学的示范作用,并对师范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养训练。如教师口语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考虑做到简约性,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实效性。用于讲授学时为30%,用于实践训练的学时为70 %,督促师范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技能训练活动,保证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有计划、有教材、有指导地训练。同时,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强化教师自身的引领示范作用,让每节课都成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示范课,让教师以良好的教师职业技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开展常规训练活动,目标引领与任务驱动相结合

    教师职业技能必须在教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指导任务尽管已渗透到相关的具体课程教学中,但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社团活动及学生自觉的训练,难以达到师范生在校期间的理想水平。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需要学校或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师范生技能训练进行统一规范和安排。一是将重构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表1),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手册》下发给每位学生,让师范生一人学就能够了解到各年段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并让其成为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自主训练、自主学习的动力;二是将琴房、舞蹈室、书画技能室在课余、休息日开放,同时制定《早自习、晚自修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安排》,如主要包括:“开展晨读课”—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晨读练习。“每日一写”—学生每日都写粉笔字或钢笔字,每个学生一块小黑板,每日写一板;“每月一作”—指多媒体课件制作或简易教具制作。“每周一歌”—每周月晚上7 :30一8 ; 00练习唱歌。保证学生有时间、有场地、按要求进行训练。辅导员要按计划组织各班班干部安排好“每日、每周、每月一练活动”,并经常检查督促。其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科专业技能的训练。从人学开始,四年不断线,确保每个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建立教师职业技能竞赛长效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练详

    根据教师职业技能培训鲜明的实践性特点,除了开展常规训练活动外,每年各院系要定期举办“未来教师杯”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可采用班级为单位初赛和院系决赛的参赛体系,围绕各个竞赛项目,通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上课、说课、粉笔字展示等多种方式,以及舞蹈比赛、美术书法比赛等方式,营造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和汇报舞台,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各教研室还可根据专业特点,定期举办师范生学科竞赛或教研活动。如文科教研室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理科教研室组织课件制作竞赛等活动。多年的实践证明,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不仅促进了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而且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造就复合型人才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努力发挥校园文化在师范生职业技能形成中的渗透功能

    与专业文化素质教育一样,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同样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一是应科学设计和正确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围绕教师职业技能成立学生社团组织,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二是定期请小学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杰出校友来校开展“说课、评课”等专题讲座或开设微型课程,传经送宝,为师范生搭建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确立师范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观念,在校园网或各院系网站上开辟“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网站。把有关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课件、讲义及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新课程的案例研究等优质教育资源挂到网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让他们网上学习优秀教学设计或观看视频课程,以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培养的需要。积极创设、营造培养学生从教技能的实践环境,使练就从教技能成为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主流。

    (五)在实习支教活动中夯实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

    舒尔曼认为,“教学实习是经过认真设计的教学范例,而且都伴随着严格管理的、为学生提供容易进人实践的教学阶段,以确保学生学会所需的技能,并表现出恰当的工作表现、方法和价值观。”教学实习是促使师范生专业化的关键环节,在一个教师的专业准备阶段是最有力的介人。教育部2007年7月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实习支教是师范生掌握教师职业技能的良好平台,”顶岗实习支教与以往的常规实习相比,时间为一个学期,具有全职性质,将实习生作为全职教师进行要求和考核。由于实习时间的延长,实习生上课课时、做班主任工作的时间大大增加,而且实习内容丰富,更加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借助这一平台,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已达到夯实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目的。实习支教之前,力求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重点对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强化培训,将师范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上课模拟教学,培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模拟教学同学的教态表情、课堂语言、板书等逐一点评,促使他们反思、修改、反复训练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实习支教过程中,一是要求师范生参加所在实习学校的教研组学习、研究活动(如集体备课),这是师范生快速成长的途径;二是实习后阶段,上教学汇报课并进行课后反思。通过教学的展示与反思,促使师范生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或进行一些带有探索性的尝试;三是在实习学校搜集原始材料、开展问卷调查、进行教育研究,或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选择并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实习支教结束后,一是引导师范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或调研报告,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研究技能;二是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和经验交流。针对师范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拾遗补i},有针对性地补充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和缺憾,以期尽可能完美地进人到未来的工作领域。如我院教师教育学院在实习生回校后,针对部分师范生教学技能欠缺等问题,仍然坚持开设《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和《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课程进行强化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规范评价考核

    为了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不流于形式,真正把这一工作抓出实效,需要制定一整套明确规范的评价标准。目前,“除了普通话在语委的统一指导与考核下执行严格的标准以外,其它训练项目划分不够具体,考核的质量标准也不够健全”。应建立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三级考核’,机制。考核工作由各院系教师技能教研室总体负责。各项考核标准由相应责任课程教师负责制定,教研室汇总,编辑成《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手册》(以下称《手册》)。该手册包括考核年段、考核项目、考核内容与要求、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等内容。

篇8

关键词:教育实习;英国;“三明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019-02

一、普通高师实习存在的问题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在校生毕业之前能够得到最全面、最真实、最权威、最准确的中小学教改情况的信息源。可以说教育实习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目前我国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涉及到教育实习所占课程学分低,实习地点落实难,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还在于教育实习时间短且集中。

我国教育实习的特征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短而集中。在时间上,我国的教育实习在各校教学计划中本科一般为6~8周,只占其总时间的5%,专科为4~6周,其中要除去实习前一周的准备时间以及实习后一周的总结时间,实际实习时间仅仅才一个月左右;在时间安排上,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第7学期,即集中在大学四年级秋季。而外国的实习则相反,英国非常重视实践体验特别是教育实习对教师发展的作用。首先是绝对时间长,即教育实习的时间几乎占了全学年的1/3,二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教育见习分散于1~3年中,而教育实习集中在某一个学期。英国的教学实践不仅有教育实习,还包括各年级段中的教育见习,时间一般在20周以上。学生在至少四年的实习过程中,要在多所不同的合作学校见习、实习。低年级每周半天到中小学见习,以了解中小学实际,熟悉和积累教师职业技能。高年级的实习则强化“重负荷教学训练的特点”,实习生需承担教师工作量的1/3,以获得足够的教学经验。不仅实践体验的时间长,而且与理论学习交替进行。经过各方面文献收集与整理总结,现把英国对师范生“学校体验”时间作的明确要求列于下表1[1]。

短时间的实习只能让实习生完成几节课的教学或者配合中学班主任做一点工作,而深入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全面掌握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家访等,则根本无法落到实处。这样,在师范生和正式教师之间缺乏一段重要的体验、尝试、适应、熟悉、提高的自我培训阶段。这就把教育实习从整个高师教育过程中剥离出来,使教育实习成为高师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不能很好地将教育实习贯穿于高师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与高师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

二、英国的“三明治”教学

美国学者研究总结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2]培养反思型教师,必须从教育实习开始。对此,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模式。所谓“三明治”教学,即是指在校学生到企业实践,并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大学教师合作讲授有关课程;“三明治”教学又可分为“厚三明治”教学和“薄三明治”教学。前者指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先在企业工作一年,在后三年课程的安排上着重于实践性课程;后者指学生采用工读交替的方式,先在学校读一年,第二、三年安排一定时间到企业实习,第四年全在学校。基于我国的国情,笔者认为可参考“薄三明治”教学模式。

从表1可以看出,在培养模式上,英国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要求,幼儿教师有两类培养模式,一类是3年或4年制的本科,另一类是一年制(3+1)本科后教育证书,我国目前只有前一类,后一类主要是针对非师范生的,英国不仅注重师范生的实习,对非师范生的实习也很重视;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都有两类培养模式,一类是一年制(3+1)本科后教育证书,同样是针对非师范生的,另一类是2年制的培养模式,其中包括2年学科专业,2年教育专业,后两年更加重视教师技能方面,这是英国教育注重教育理论和教育体验结合的体现;在实践体验上,师范类幼儿教师实习时间需要达到32周,非师范生类幼儿教师也需达到18周;小学教师非师范生需达到18周,师范生必须达到32周,而中学教师非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也需达到24周。更多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培养出更加合格优秀的教师。

三、 英国的“三明治”教学对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启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不仅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而且对师范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培养符合新课改的新教师,针对目前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时间上的短和集中,笔者参照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提出了相应建议,主要体现为延长实习时间,将教育实习与教育理论课结合起来。

我国目前教育实习的时间短而集中,应参照英国的教学模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习。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需要,我们可以将见习与实习的时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次排在第二学期,时间为2周,以观摩、听课为主,并结合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的学习,参与中学教学改革的调研;通过见习班主任工作,观察了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写出相关的教学论文或总结。第二次安排在第四学期,时间为4周,结合所学的学科教学论和其它课程,以听课、讲课、评课为主,对学生的要求是必须讲三节课左右,协助班主任工作,参加学校日常工作的管理。第三次安排在第六学期,实行集中实习,时间为10周,主要实践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学科课外活动的指导、班集体管理和个别教育以及教育调研等,实践的主要方式有讲授、指导、调查和撰写报告。这期间要求学生将所学的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综合地应用于中学教育教学实践,从而培养和提高独立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通过对中学教育现状的考察、体验,进一步提高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认识,坚定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通过对中学教育现状的考查与研究,形成对教育现实的初步了解,培养和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方法。以往的教育实习都安排在第七学期,笔者认为,第七学期可以安排一些教育类的课程,不能仅满足于传统的“老三门”教育课程,即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可以在师范生实习阶段结束之后,带着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再来结合具体的教育类课程进行反思性的学习,比如,中小学心理学、中小学教育学、中小学教师技能、班主任管理等学科。

我国师范生的培养还应该考虑到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换句话说,本科阶段和硕士、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应该不同。笔者认为,本科阶段的师范生应该注重第二、第四、第六学期的见习与实习任务;硕士阶段在本科充分切身体验的基础上,再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学习;博士阶段则需更加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旨在以更加殷实的理论指导实践。

在对初任教师的要求上,我国要求不同年级的老师需要有相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据调查,师范类毕业生毕业之后一般都会直接拿到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生类的学生相对难一点。相对美国、英国来说,我国教师资格证的获得要容易得多,在教育理论和职业体验上的要求都比外国的要求要低。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教育实习,不再是师范院校单方的任务,而应是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共同的责任;不应仅着眼于提高师范生的从教能力,还要促进实习学校教师的发展;不仅要改善高师院校的教学质量,还要促进实习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2]一方面加大对合作的中小学的资金投入,多方联系,力求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不要一年一个实习点。另一方面高师学校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这个基地是大学教师、实习生和中小学教师共同的活动场所,实习生成为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之间联系的枢纽。大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基地进行实证调研,中小学教师可以在此进行交流、讨论、学习,提高行动研究的能力,比如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就和银山中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还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师范生的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可以提高实习生的就业率。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师范生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可以减轻师范生心中的焦虑,由于教育实习的时间和考研的时间冲突,如果能以“准教师”的身份任教,在实习过程中责任心则可以大大加强,有效的提高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赵国金,高艳梅.普通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2):19-21.

篇9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范本一一学期来,我校的教学工作在进一步贯彻落实“xxxx”重要思想指引下,在乡中心小学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工作始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打造特色教育的精品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教育管理,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学习,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本学期我校把各方面的工作都纳入到课程改革的体系中来,继续完善和认真落实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本学期我校以中心小学制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方案》和《XX年学校工作意见》等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为准绳,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其开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等严格按照中心小学的要求来完成。做到常规抓实、抓严。切切实实地加强了对“实施课程”的指导。

1、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重点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大纲)等文件。学习时做到了“三落实”即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落实。通过学习,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新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

2、加强新设课程的实施研究。特别重视研究了综合性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从而真正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

3、本学期选派优秀教师上了多节示范课,提高了全镇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认识,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整体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4、大力宣传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形成课程改革的共识,创设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通过一系列活动,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我校有众多教师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如汤昌珍主任获全国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三等奖,获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刁以东主任获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丁荷平老师获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竞赛鼓励奖;汤新萍老师获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获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竞赛鼓励奖;黄瑞萍老师获乡小学综合科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丁桂华老师获乡小学综合科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康招君老师获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竞赛鼓励奖。另外,学校汤昌珍主任、刁以东主任、丁莉老师还积极地向县局教研室编印的《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投了稿。

二、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来抓。做了以下工作:

1、通过期初摸底,深入分析各班现状,根据各班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2、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进一步抓实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一学期来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每位领导的听课不少于30节。

3、建立规范的教育秩序,本学期我处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开设课程,安排课时,制订教学进度,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4、强化教研、考研,坚持效率第一。认真组织了期中、期末考试。5、抓好特色教育,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

三、大力抓好队伍建设。

良好管理体制和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1、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重在全程管理。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自学考试。

2、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本学期启用了一批既肯干又能干的骨干教师,把他们安排到教学的重要岗位上去压担子。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为他们“充电加油”。

3、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在教学与科研中优化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

本学期,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和理直气壮抓教学质量的新形势下,我校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不足,展望未来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上下一心,负重拼搏,与时俱进,共创我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范本二光阴荏苒,日月如梭。20xx年学年度工作即将结束了。本学期认真落实了镇小学中心校的工作目标和本校的教育教学,继续突出抓好教学这一中心工作,重心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校的“四配套”工程的实施工作。全体教师同心同德,与时俱进,较好的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本学期我校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德为冠,全面落实德育工作。

本学期我们校组织全体教师重温了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理论及xx在xx年教师节会议讲话,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是我们做好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学习时间周周得到落实,我校采取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每周坚持集中学习2小时,其余时间自学,边学习边写,每人本学期不少于18次。通过学习增强了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了教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主人翁意识和育人意识。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为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做顶天立地的好少年,突出抓好《小学生手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具体的做法是:

1、xx大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育,并将规范的内容进行细化考核。

2、严格升降国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3、充分利用班会、校会,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本校在10月28日开展了一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座。11月初我校举行了“感恩”活动演讲比赛。

4、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举行了跳绳、踢毽子、拔河、冬季长跑等比赛。让学生参加一次次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受到一次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锻炼了学生的体能。

5、安全工作常抓不懈,20xx年9月5日,我们校开展了一次法制安全讲座,教育学生平时要自我保护,提高了学生安全自我防范能力,特别是家长不在的时候,学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同时又利用板报、班会、校会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加强常规管理,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校的“四配套”工程的实施工作。

1、抓好教育管理。本学期对教师业务提出的新要求,要求教师将新要求落实到工作的实处,教师要不断主动的“充电”,研究教学新方法,走自己的路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本学期我校有2名同志在读大专,2名教师读本科,1名同志参加了铜山县英语教师的脱产培训,这样为暑后全面开设小学英语奠定了基础。开展读一本教学专著的活动,边读边写体会,每周不少于800字,装入个人档案袋,充实了教师的业务基础,朱晓敬教师的质量较高,体会较为深刻。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本学期我们校真正落实了“上课七反对”制度,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向40分钟要质量。通过听课评课,使每位教师都能取长补短,把新课标、新理念落到实处。检查评比是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业务主任两周一检查教师备课作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每次的检查结果进行量化积分,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2、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次集中备课定中心发言人,根据本校教科研课题定内容,定教材,使集体备课真正能成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方法。

3、认真组织质量抽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10月份我学校六年级骨干教师有病请病假,朱小静、王霞光两位老师在自己课务重的情况下,勇挑重担分别临时担任英语、语文的教学任务,为我们参加镇六年级第一次月统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奠定了基础,为有利于更好地下一步进行教学,通过月考分析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认真地剖析不利因素。今年的期中统考中我校有五个全镇第一,(全镇共20个第一我校占四分子一)分别是以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四年级英语,五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一个全镇第二,在我校一共十个教师(两个代课教师)情况下我校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教学成绩,这也是全体教师付出辛勤的汗水的具体的结果。

4、抓好教师管理。每周周一召开教师会,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势,树立竞争意识,平时学校领导经常带头遵守学校的考勤制度,外出开会、办事尽早、尽快回校后将功课及时补上,教师每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校,任何人不准随便缺课,有事要请假,每周公布一次教师出勤情况,并纳入了校对人的考核。

5、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学初,我们在小学中心校的指导下,成立了校阅读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校阅读计划,为了实施这一计划:首先我校先在校园内营造阅读氛围,让每面墙都凸现阅读特色,其次在班内布置了“美文诵读”、“英语天地”“习作欣赏”“古诗欣赏”。第三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全体学生都捐5本书放在图书角,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第四我们让每位教师都利用自身的特长上一节阅读课。小学中心校的领导在阅读检查中一致认为我校工作踏实认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四配套”工程是我们省教育工作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我们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办好这件好事。为迎接省“四配套”工程验收,我们校朱晓静、王侠光、张磊、张贤四位位老师起早贪黑的在分担的科室教室里按上级的要求工作,放弃了两个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从不叫一声苦,一声累。特别是朱晓静、杨莹、王侠光等几位老师为了不耽误白天的正常的教学工作,为了不耽误“四配套”的进度这几位教师充分利用晚上加班加点,那几天天气特别的冷,几位教师不顾寒冷一直工作到近十点才会家,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众所周知我校在职教师8人,当时一人病假,去实施具体工作的教师就更少了)

7、加强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坚持谁班的学生谁是第一责任人,放学路队哪队学生出问题,由包队教师负责,学校领导经常检查校园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检查情况,我校实行关大门封闭式的学生管理方法,对往来人员要登记入册,本学期我校没有一起学生事故的发生。没有一起失盗现象,确保了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确保了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

8、后勤管理进行了从严要求,按上级指示做,有事先,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本学期我校学生收费严格按上级的要求,不乱收乱支,做到收费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把特困学生免的课本费及时送到家长们的手中,使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党的温暖。

三、以科研为龙头,促进学校教学的整体工作

1、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我校教师人人读一本理论教育书籍,并做出一本,每篇内容不少于400字,且有感想,学校定期检查,指出优缺点,改正错误。

2、开展五个一学习,人人做研究型的教师

我校教师人人读了一本教育理论书籍,记了一本学习笔记,做了一项小课题研究,开了一次研究课,写了一至两篇教育论文。在此基础上,人人参与写《教师专业日记》,真实详细的记录了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本学期我校教师写教育、教学论文达10余篇。

3、教育科研“手拉手”,以科研兴校

10月份,我校教师到郑集实验小学、柳新实小、马坡小学、何桥小学、参加了听课共派出30多人次。他们认真地聆听精彩的报告,,仔细地观看,专心的思考,刻苦的钻研,深刻的感悟,他们感悟颇多,学习借鉴了他们的优秀经验。回到学校后,我校也组织了“我的研究课”的专题活动,人人参与。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得全体教师如身临其境的学习,受益匪浅。

四、加强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本学期我校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了校园集体舞。特别是11月7号我校积极参加镇小学中心校组织的足球比赛,在教练员张辉的指导下我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获得了镇小学比赛第二名。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本学期我校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成绩面前也有不足的地方,问题有如下不足之处:

1、由于学校我校师资力量不足。(十位教师就有两位代课教师)制约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地开展。

2、班级管理方面,个别班主任责任心不强。

3、教科研方面,教师跟不上形势,存在怕吃苦的现象。

篇10

树一痤发展的新航标

踏进南城县实验小学的大门,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块大山石上刻着的“和美”两个大字,它就像一面猎猎飘舞的旗帜,向人们亮出了自己的办学追求。该校是一所百年名校,承载着百姓的幸福期盼。2003年,付红根从县教研室副主任调任县实验小学校长,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这所百年老校迈上新台阶。经过潜心思考与探索,他把提升学校办学的突破口定位在文化上。“名校的背后是文化,学校文化能激发教师们强大的情感内驱力,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付红根说。

经过“十月怀胎”,该校以新课程思想为指针,于2009年正式推行“和美教育”的办学模式。“在社会急剧变革的背景下,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一些办学问题:优秀生群体容易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期望值过高:后进生群体自认为是失败者,自卑感强,自我评价低。两个群体都情绪压抑、紧张、焦虑。”付红根校长向记者介绍“和美教育”出台的背景。

可是,和美教育的理念一提出,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接受,有人赞成,有人认为是“花架子”。刘秀华老师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本来我们教师教学任务就很重,工作压力大,备课、改作业及班主任工作,哪一样都马虎不得,时间拧得紧紧的,心想哪有工夫去搞‘和美教育’呢?”像刘秀华老师一样,周桂英老师同样有抵触情绪:“2011年4月,我们学校启动了‘和美教育’课题的实验研究,说句心里话,当时我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由于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老师们已不堪重负,哪有精力搞什么课题研究,更何况在我的潜意识中,认为搞科研是教育专家的事儿。”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班子决定,用“和美教育”的理念把全校教师的思想搅动起来。于是,学校开展“和美教育”大讨论,开设论坛,请来上海教科所的杨四耕、江西教育学院叶存洪等教育专家来学校讲学,传播新的教育思想。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付红根校长的专著《和美教育——学校文化变革之道》,全校教师人手一册,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学习,让“和美教育”的内涵、实施方法与步骤等都为教师所认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大讨论,全校教师思想统一了:“和美教育”是一种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走进和美人生的教育,是充满尊重、充满理解、充满赏识、充满激励的教育,是提倡教师顺天性、尊差异、求和美、常宽容的教育,是新课程理念的校本化。”

2011年,该校成立了和美教育发展工作室,主要开展和美教育的课题研究。周桂英是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她说:“当时我被动地浏览着付红根校长与黄建平副校长亲自执笔撰写的课题方案,发现方案中所提出的许多待研究的问题都是一些长期困扰我的难题。我对这项实验心动了,也产生了试试看的兴趣。”

认识提高了,行动就有力度。全校教师全力投入到“和美教育”实践探索之中。校领导亲自挂帅、身先士卒,教师们纷纷写申请加入课题实验。一年多未有近30名教师申报了“和美理念”研究课题。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反思、总结,反复研究、论证,经常是深夜12点还坐在电脑旁敲着键盘。教室门口、走廊里、操场上、校门口,甚至大街上都能经常看到手捧课本,争得面红耳赤的实验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让教师们尝到了促进专业成长的甜头,更可喜的是带来了教育教学革命性的变化。

有一名年龄较大的女教师,女儿患有癫痫病。她的这个患癫痫病的女儿,不但不会照看自己的女儿,而且自己也照顾不了自己。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这位女教师需要照顾两代人。虽然学校的考勤是非常严格的,但对这名女教师还是网开一面,只要她把课表上的课上好了就行,其他时间可以在家办公。学校的人文关怀令这名女教师心存感激,她在教学上更加努力了,晚上常常工作到深夜,教学成绩也特别突出。这是该校刚柔并济的“和洽管理”的一个个案。“管中有放”的管理方式让校园更加和谐了。

付红根校长走马上任时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学生家长和教师向上级告状不断,校园很不和谐,无疑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全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付红根在学校管理上大作“和”字文章,以和聚力,凝聚人心。

首先,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的管理。但在管理过程中,又有情操作,突出一个“和”字,做到“管中有放”。譬如,在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年龄大的教师倾斜,让教师感到组织的温暖,激发起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管中有放,是‘管’目标,‘放’形式;‘管’环境,‘放’内容;‘管’进度,‘放’过程,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付红根这样诠释“管中有放”的内涵。

刘秀华老师记忆中有这样一件难忘的事:“有段时间,我家里的事情和工作上的事情都很多,忙不过来,班上的卫生比较差。有一次,付校长找到我,没有告诉我什么事,只是把我带到隔壁班的教室里问我这个班的卫生怎么样。我扫了一眼教室,说很干净。接着,付校长又问我,这个班学生的抽屉怎么样,我扫视了一下说,也很干净。之后,付校长把我拉到我自己班的教室,对我说:你看看你们班学生的抽屉怎么样?我一看,傻了眼:很多学生的抽屉里有垃圾纸屑。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有地缝我都肯钻进去,我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了。第二天,我故意安排了一场小测验,并延长了半个小时。之后,像付校长一样,把全班学生带到隔壁的班上,让学生自己看看别人的抽屉怎么样,再对照自己的抽屉。学生们也像我当时一样,感到无地自容。从此以后,我们班的卫生状况都在全校最好的一类里,多次在全校的卫生大检查中获奖。”这是和谐管理的力量。

彭慧雯老师在班级管理中也努力践行“和洽管理”的理念。她组织班上的学生拟订班级公约时,周文亮同学说:“老师,我认为上课上累了,应该允许喝喝水,吃个糖什么的。”全班同学听后哄堂大笑,其中也有的表示赞许。彭慧雯老师当时并没有板起脸来训斥周文亮,但她立即表明了不赞同周文亮这个建议的态度,分析其危害性,并让全班同学都充分发表意见。“真理越辩越明”,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前提下,制定了能够集中反映全班同学意愿的班级公约。

“‘管中有放’的和洽管理,是指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自然、社会属性,注重人的发展需求,和谐圆融、和睦融洽的学校管理方法。它着眼于从文化上引领,从制度上规范,从评价上激励,从人格上凝聚。”付红根说。

邵丽霞老师的专业成长历程为付红根校长这番话作了一个很好的注脚。邵丽霞老师调来该县之前在资溪县的团县委工作。刚来校时,由于缺少教学经验,一听说上公开课就紧张。在实施和美教育中,学校推出“和馨教师”工程,提出“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口号,定期举办教师沙龙,开展师徒结对帮扶活动。黄建平副校长成为她的“师傅”,对她进行悉心指导。“我的师傅黄校长隔三岔五地会拿出他家中珍藏的各类专业书籍给我补充‘营养’。看到这个温暖大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对我这样一个外县人如此关心和帮助,我很感动。于是我要求自己:每晚必须看1~2小时的书籍,争上公开课,不论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还是校级的,评课时都诚恳地听取同仁的宝贵意见。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终于我制作的课件和在省、市、县优质课、录像课、说课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其中两节数学课有幸被上传到江西基础教育资源网站上,并在2008年荣获县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邵丽霞老师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一脸的自豪。

“和洽管理”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去年全县十佳教师评选活动中,该校有5名教师当选。“全县‘十佳’实小有‘五佳”’,一时间在县内外传为美谈。该校有特级教师3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3人,省级骨干教师9人,县级骨干教师26人。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立,彰显该校和洽管理的成效。“管中有放”的管理,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和”的精神,“家”的理念,以“情感+制度+人格”为基本管理模式,让师生得到和谐发展。

“和美少年”的评选是南城县实验小学德育教育的一大特色,每个班教室里都挂有“和美之星”评比板,以班级为单位,每月评选一次“和美之星”。在此基础上,全校每学期评选一次“和美少年”。

“以美育人”是和美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丰富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彭慧雯说:“管人不如管环境”,环境是种无形的力量,引导人的行为。营造一个清新优雅、和顺和睦的班级环境,能使学生的举止更加文明,更加高尚。育人无痕是一种境界。学校还坚持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创校园和雅氛围,展示学生的品格。学校推荐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治家格言》《道德经》等书目,要求学生“晨诵、午读、暮吟”,同时通过着装、举止、社交等基本文明礼仪,培养学生和雅气质。

“和美少年”才艺展示活动,每学期都举办,学生像盼望节日一般盼望这一天到来,以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学校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开设书法、绘画、围棋、舞蹈、钢琴、航模、电脑制作等十多门选修课。学校自编了一套和美健美操,组织学生每天做两次:开展“走进麻姑山”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审美化的课堂魅力

赵小敏老师是数学教研组长。在上完五年级《数学》课本上册第5单元“点阵中的规律”一课后,彻底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教学方法。按照以往的教学习惯,导入新课后,他开始讲授知识点,接着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一节课下来,他发现课堂非常沉闷,学生听得没有味。他认真反思这堂课为什么失败的原因。当时,学校正在全力推进“和美课堂”的教学,要求学科教学审美化。他从中受到启发:应该把数学的美充分展现出来。于是,他重上了这堂课。导入课文后,他不急于讲知识点,而是播放多媒体课件,在雄壮的音乐中展示一幅幅包含点阵知识的图片,以及国庆阅兵式视频,然后介绍有关点阵的历史故事,学生兴趣盎然。下课铃响了,学生还沉浸在“数学美”之中。“突破自己固有的教学行为,就像打开一扇上锁的门,‘和美教育’理念就是钥匙,它帮我进入更精彩的世界,改变了我的教学观。譬如,数学公式的推论过程妙不可言,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欣赏美的过程。”赵小敏深有感触地说。

学科教学审美化,是“和美教育”核心理念之一。“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用审美的眼光解读教材,让课堂教学充满美感。课前对自己的学科课程进行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手段,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美感,变枯燥的学科教学为学生愉快地感受、追求知识美、真理美,享受智慧活动美和教师教学艺术创造美的过程。”黄建平副校长说。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把功夫下在挖掘美上。思品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道德认识,在生活体验中规范行为,让低年级的学生做模拟练习:譬如,到叔叔家做客要问好,接过茶杯道声谢谢,告别时有礼貌地说“再见”,培养学生的语言美;又如,扶爷爷奶奶过马路,给病中的亲人送水送药,打扫和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妈妈做家务,培养学生的行为美。

课堂教学审美化,尤其要注重教学过程的美,把赏识、激励、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贯穿到教学的始终。周桂英是语文教师。她常常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指出她读得不好的地方,如音节读得不准,感情表达不够到位,句子停顿不够恰当。周桂英老师听取学生意见后,改正缺点重新读。然后再请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学生站起来读,全体学生评议,指出优点,改正缺点。每星期从学生中评选出两位“金喇叭”作为下个星期的带读班长。在课堂上,周桂英真正成为了“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师者”。

上学期从某村小转来一名男生,入校时该生语文38分、数学42分。按这样的成绩无论如何也得留级,可他那单亲爸爸和爷爷找到周桂英,再三恳求她收下跟班试读二年级,因为他在村小已经读了三个一年级。望着他那白发苍苍、颤颤巍巍的老爷爷,周桂英收下了他。

可第一次的作业,这名男生就给周桂英老师一个“下马威”,听写10个词语,他只写对了一个字。按周桂英原来的习惯肯定会批评他,可学习了和美教育理念后,她压制住怒火,态度温和地对他说:“XXX同学,10个词语中,你虽然只写对了一个字,但是老师看出来你在努力,相信明天的你会写对两个,甚至三个。加油哟!”说着摸了摸他的头。

第二次听写果真有进步,他写对了两个词语,周桂英趁机在班上表扬他,还亲切地握住他的手,让他树立自信。渐渐地他对周桂英老师亲近了,生病时还故意把药带到学校来,要周老师倒水鼓励他吃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学习慢慢地由被动变主动了,成绩也不断上升,单元测试分数不断刷新:39、46、57、68、77、84、90,看着他的一次次进步,家长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不停地道谢。但周桂英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是我的功劳,是和美教育理念的核心——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