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2 08:1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非基本生活消费,ELES模型,贡献率,自适应预期模型

 

问题的提出[①]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08年按支出法计算,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18473.14亿元,居全国第五位,最终消费支出为7759.33亿元项目管理论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2.0%(最终消费率),低于全国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5位。2007年河南省政府消费支出2011.27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4%(政府消费率),居民消费支出48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2.1%(居民消费

图1 河南省消费不足的逻辑推理

率),按照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实证研究,政府消费率一般维持在11.9%―15.0%之间,河南省政府消费率符合H.钱纳里的标准结构(箭头 1),但是居民消费率却远低于标准结构中的居民消费率大于60%的水平论文服务。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为8837.46元项目管理论文,占城镇居民收入的66.7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居全国倒数第5位。据初步统计2009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2%,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恩格尔系数标准,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自1996年已进入小康层次,消费方式已经开始由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基生活消费已经基本稳定且弹性较低(箭头2),所以非基本生活消费低是才是问题的根源(如图1)。

一、基于非基本生活消费模型分析

1、非基本生活消费的概念及界定

生活消费按满足人们需要的顺序,可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和非基本生活消费,基本生活消费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消费。非基本生活消费则是基本生活消费的对称,是超出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消费。一般而言项目管理论文,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生活消费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发展非基本生活消费。本文参考了《消费经济学大辞典》的合理词义解释部分,并对非基本生活消费做了一定的延伸和补充论文服务。非基本生活消费是指在满足人们维持和延续其生命的基本生活消费的前提下,用于满足自身发展和发挥其体力、智力以及为使生活舒适的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劳务消费的总称。生活消费支出、基本消费支出、非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分别用CE(consumption expenditures)、BLC(basic living consumption)、NBLC(non-basic living consumption)表示。

2、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下非基本生活消费的模型构建

假定某一时期人们对各种商品(服务)的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收入,而且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过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两部分,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将剩余收入按照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非基本生活消费的ELES模型需求函数[②]:

参数是边际消费倾向,满足:0<βi<1,<1

对模型的进行变形:

令V=;a=;b=

对方程式进行回归可得a*和b*,进一步可求出:

3、非基本生活消费的计量分析

模型采用1993―2008按收入水平分组的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截面数据,为了修正和避免数据出现异方差,本文采用了加权最小二乘估计(WLS)法对方程参数进行回归估计项目管理论文,权重W=resid^(-2)。显著水平选取为0.05。t(d)是β*i的t观测值,R2为方程的可决系数论文服务。

通过EVIEWS软件进行WLS回归结果如下[③]:

2008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598.6320 R2=1.000000 D-W=2.276046 F=358360.2

2007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31.44564 R2=0.999890 D-W=2.310967 F=988.8286

200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59.77045 R2=1.000000D-W=1.776125 F=3572.506

2005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回归估计参数

tβ=2019.675R2=1.000000 D-W=1.427389 F=4079087.

2004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回归估计参数

tβ=239.4272R2=1.000000D-W=1.674908 F=57325.39

2003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回归估计参数

tβ=128.6925R2=0.999795D-W=1.609279 F=16561.75

2002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180.7875R2=0.999991D-W=1.718861 F=32684.13

2001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175.2843R2=0.999999D-W=1.181300 F=30724.59

2000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30.37496R2=0.999990D-W=1.323353 F=922.6385

1999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445.2760 R2=1.000000 D-W=2.680368 F=198270.7

1998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133.6603R2=0.999997D-W=1.623019 F=17865.07

1997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341.95878R2=0.999954D-W=1.505179 F=1760.539

199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99.82376R2=0.999999 D-W=1.794003 F=9964.783

1995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1196.196R2=1.000000D-W=1.504203 F=1430885.

1994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3144.5403R2=0.999990D-W=2.396234 F=20891.89

1993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42.16312R2=0.999993D-W=2.142866 F=1777.729

1992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ELES模型的估计参数

tβ=202.8902R2=0.999990 D-W=1.223436 F=41164.42

汇总回归方程估计结果,通过Excel软件处理结果如下:

表1 1993-2008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基本消费和非基本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

 

类别

年份

CE

a*

b*(β*i)

BLCi(BLC)

NBLC

2008

8837.46

1475.782

0.562177

3370.727

5466.733

2007

7826.72

1268.192

0.593939

3123.156

4703.564

2006

6685.18

1603.482

0.511453

3282.145

3403.035

2005

6038.02

1209.152

0.541007

2634.358

3403.662

2004

5294.19

1197.215

0.522404

2506.753

2787.437

2003

4941.60

955.1838

0.562634

2183.946

2757.654

2002

4504.68

1417.536

0.480717

2729.795

1774.885

2001

4110.17

676.3441

0.651922

1943.082

2167.088

2000

3830.71

814.1469

0.633153

2219.309

1611.401

1999

3497.53

745.6160

0.607170

1898.063

1599.467

1998

3415.65

882.5848

0.605248

2235.796

1179.854

1997

3378.02

590.5870

0.681768

1855.838

1522.182

1996

3009.35

596.1219

0.635379

1634.908

1374.442

1995

2673.95

622.2854

0.615177

1617.069

1056.881

1994

2155.15

359.2111

0.684511

1138.585

1016.565

1993

1609.26

393.4778

0.608181

1004.234

605.0264

1992

1342.58

260.5322

0.674353

篇2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SG186营销系统的全面应

用,电力企业售电量、电价执行、线损管理以及电费管理等

营销业务已全面实现信息化,对大量繁杂的营销数据进行核

查分析已成为营销稽查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SG186营

销系统是一套以实际营销业务应用为基础的面向工作流的

系统,导致很多营销稽查人员无法找到准确的工作切入点,

给数据分析和稽查管控带来不便。电力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在

电力营销中的作用突显而出。

论文关键词:电力营销;营销稽查信息;稽查监控;

电力营销工作具有点多面广、业务量大、作业分散、流

程复杂、时效性高、与客户接触点多等特点,容易发生因人

员业务素质、政策理解、工作态度等差异,导致政策或标准

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为了保证营销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电

力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作为一种集中、统一的实时稽查监控手

段应运而生,该系统对营销关键指标、工作质量、服务质量

进行集中监控与稽查,规范员工营销服务行为,规避违规用

电情况,净化供用电环境,塑造品牌形象,实施成效分析显示,

稽查监控系统的应用是减少差错、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是

一个能有效提高营销业务的管控力、加强日常业务的执行力,

提升客户服务的监督力的有力武器。同时也可以促进营销整

体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营销信息稽查系统概述

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具体业务是通过稽查主题管理,完善

稽查监控主题库,利用稽查主题库所提供的主题,对供电应

急处置、经营成果、营销工作质量、营销服务资源中不正常

现象以及应用系统产生矛盾数据进行监控与稽查,提交可疑

问题;利用发现的可疑问题,通过稽查任务管理,实现档案

修正、营销制度完善。最终对电力营销工作产生的经济效益

和管理效益进行评价。营销稽查监控系统既实现了与SG186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紧合,又与用电采集系统、数据中心数

据、收费平台进行了连接,实现了各部门、各专业营销数据

的全面集成。从而可以对营销经营指标、工作流程关键节点、

数据质量、服务资源等营销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的稽查监控。

系统可以根据管理者不同时期的管理要求灵活设置各项监

控指标阀值,还可以按照月、周、日的监控频度对不同营销

业务进行监控,可满足不同营销业务的管理要求。通过监控

对供电质量、保障能力存在异常的供电单位、线路、台区、

客户,以及重大服务事件进行稽查监控,查找异常原因,采

取措施,提高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包括供电质量及停

复电情况、重大事件及紧急情况处理,对新装增容及变更用

电、供电合同管理、抄表管理、核算管理、电费收缴及账务、

用电检查管理、95598业务处理、资产管理、计量点管理、

计量体系管理、电能信息采集、市场管理、档案信息管理(信

息管理论文)、报表管理监控等业务主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

控。系统包括10个业务类,抽象出7个功能域、39个功能项、

146个功能子项、5类非功能需求、5个监控主题类、27个监

控主题子类、126个监控主题、187个监控指标,。

二、部分功能在营销体系中具体的应用

1、居民大电量:依我县2013年统计数据为例,2013年

全县居民生活售电量167803万千瓦时,其中城镇居民生活

售电量为10223万千瓦时,农村居民生活售电量为157580

万千瓦时,城镇居民户月均用电量202千瓦时,农村居民生

活户月均用电量122千瓦时,冬夏空调及取暖用电高峰时期,

城镇城镇居民户月均用电量317千瓦时,农村居民生活户月

均用电量188千瓦时,依据我县居民生活用电实际状况,我

公司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居民大电量主题中设置监控阀值

600千瓦时,对于每月户用电量超过600千瓦时的用户开展

现场稽查或派发异常稽查工作单,自2013年5月份我公司

开展此项业务稽查以来,共计查处违约用电及定比定量不合

理的用户389户,追补违约用电费38.88万元,更改定比定

量不合理用户149户,有效的堵塞了营销中的管理漏洞,提

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

2、农排大电量稽查主题,我县为农业排灌大县,农民

自留地较为分散,排灌呈季节性较强,排灌主要集中在每年

的春冬两季,主要为一变一井,或一变双井,每台机井平均

负荷为32KW,排灌高峰用电时期月均机井用电量达到8500

千瓦时以上,处于农排低谷时期,89%用户用电量为0千瓦

时,根据我县农排的实际状况,我公司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在农排低谷时期设置监控阀值为1000千瓦时,在农排低谷

时期阀值超过1000千瓦时的用户开展现场稽查,自营销稽

查监控系统上线以来,共计查处农排用户违约用电现象37

起,共计追补电费及违约使用电费85.34万元。

3、超容用电主题,该系统设置超容用电量阀值为用户

的配变容量×用户使用天数×24小时。某大工业用户配变容

量为315+315,配变总容量为630千伏安,计量方式为高供

高计,两台配变合并用电,2013年1月该用户报停一台配变,

SG186中使用配变容量为315千伏安。2013年4月营销监控

系统中显示该用户4月份用电量为315500千瓦时,该用户4

月份理论用电量为315千伏安×24小时×30天=226800千瓦

时,,超容用电39.1%。公司稽查人员迅速对该用户展开现场

检查,经现场核实,该用户擅自将报停的配变启封用电。属

违约用电行为,追补基本电费315千伏安×23.3元=7339.5

元,追补违约使用电费14679元,共计追补电费22018.5元。

三、结束语

通过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推广应用,我县供电公司在营

销稽查工作建立了事前有预测、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跟踪的

新型营销稽查监控体系。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全过程、实时的

在线监控和稽查各营销系统的数据质量,实现了营销稽查监

控的闭环管理,营销管控工作达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全面提高了营销业务管控力、日常业务执行力和客户服务监

督力。为电力企业“三集五大”改革和城乡营销一体化运作

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石栋.营销稽查与电力系统营销管理[J].安徽电气

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7,12(2):77-79

[2].闫刘生.电力营销基本业务与技能[M].北京,中国

电力出版社,2002

[3].于崇伟.电力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4].张戈.电网经营企业客户盈利能力分析的必要性

[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2)

篇3

关键词:居民储蓄率;刘易斯拐点;VAR模型;脉冲相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9)-0026-06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居民储蓄率仍处于上升趋势。2005年全球平均储蓄率为19.7%,我国储蓄率则高达51%。2014年12月,我国居民储蓄达到了49.9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3.5万元,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

同时,我国在2000年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和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的赡养比分别达到7%和10:1,已进入老龄社会;2013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据预测,约在2025年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和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的赡养比将分别达到14%和5:1,进入深度老龄社会;约在2040年将分别达到21%和2:1,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优势,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和人口结构变化特有的人口红利带来的高储蓄,以及高储蓄支撑下的高投资造就的经济高增长奇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三高优势”。中国经济增长的优势并未消失,中国经济仍有较快增长的潜力。一是体制红利仍有潜力可挖掘,二是人口红利仍有从总量转向结构和质量的空间,三是中国经济的市场潜力巨大,四是目前还有相当部分的储蓄资源在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状态。

因此,我国的人口数量红利可能已经结束,已经出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结构的变化将通过劳动力供应、储蓄和技术进步三条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可以尽早掌握储蓄变化趋势及可能的影响,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依据。

本文在对刘易斯拐点和影响居民储蓄率的因素分析基础上,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在经济增长速度、人口年龄结构、宏观经济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刘易斯拐点理论,加入人口红利(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及理论依据

(一)关于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

1.刘易斯拐点概念的提出

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于1954年在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此时劳动力过剩,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此时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完毕,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剩余变槎倘保相应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向上倾斜,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经济学把联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1972年,刘易斯又发表了题为《对无限劳动力的反思》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刘易斯提出了两个转折点的论述。当二元经济发展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短缺,此时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压力,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开始上升,第一个转折点,即“刘易斯第一拐点”开始到来;在“刘易斯第一拐点”开始到来,二元经济发展到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的第二阶段后,随着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剩余进一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现代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足以超过人口的增长,该部门的工资最终将会上升。

当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时,也就是说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大体相当时,意味着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整个经济――包括劳动力的配置――完全商品化了,经济发展将结束二元经济的劳动力剩余状态,开始转化为新古典学派所说的一元经济状态,此时,第二个转折点,即“刘易斯第二拐点”开始到来。关于我国刘易斯拐点的界定,据蔡P(2007)估计,我国大约在2009年达到“第一个刘易斯拐点”,在2015年达到“第二个刘易斯拐点”,日本学者田岛俊雄(2008)同意蔡P的“第一拐点”的判断,但其估计2013年左右达到“第二个刘易斯拐点”。

2.人口红利

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而“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之间似乎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前者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

3.人口红利与储蓄

人口结构影响储蓄率是人口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抚养负担低的人口结构通过提高储蓄率来促进经济增长。高路易(2005)用固定资产形成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得出,改革开放24年,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储蓄率始终在30%以上。王德文等(2004)采用列夫模型进行研究,得出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上升将减少储蓄率,且结果均较显著。

(二)我国高储蓄率成因

目前对我国高储蓄率成因分析,除了从高经济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率外,学者们也从人均收入因素、收入分配因素、人口年龄结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经济增长速度。汪伟(2008)考虑到我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环境,利用1952-2006年省级动态面板样本数据,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率、投资率和储蓄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对储蓄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反向因果关系不成立。

目前对我国高储蓄率成因分析,除了从高经济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率外,学者们也从人均收入因素、收入分配因素、人口年龄结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人均收入因素。殷兴由、孙景德和张超群(2007)对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高储蓄率成因进行研究时,采用了宁波市400户家庭数据,在分析出居民不断上升主要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量化比例。结果显示:不确定因子、制度因子与收入因子中,收入因子是影响居民总储蓄率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杭斌、郭香俊(2009)认为,收入不确定性是我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率现象的主要推动力。

收入分配因素。有些学者从我国总储蓄结构特征出发,运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资金流量表进行分析。李扬、殷剑峰(2007),翁媛媛、饶文军、高汝熹(2010),徐忠、张雪春、丁志杰、唐天(2010)等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储蓄率变化的原因分部门做了实证检验。一致认为,造成我国高储蓄率的两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储蓄的不断增加。汪伟、郭兴强(2011)认为,目标性储蓄可能是连接储蓄率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一个重要理论渠道,收入不平等和居民的目标性储蓄可能是造成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

人口年龄结构。袁志刚、宋铮(2000)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会激励居民增加储蓄,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主要推动力可能是人口老龄化。郑长德(2007),钟水映、李魁(2009)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运用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对各地区人口转变及抚养负担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进行了估计,结果均认为少儿抚养比下降会导致居民储蓄率的上升。

宏观经济政策。何立进、封进、佐藤宏(2008)采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基于生命周期模型分析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居民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养老金财富变化的外生性,可以作为财政因素来分析其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认为,养老金财富对于家庭储蓄率存在不同的替代性,但不同的家庭替代效应有明显差异。

以上研究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大部分都是从单方面进行分析的,很少考虑综合因素,本文将在综合以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刘易斯拐点理论,加入劳动力变化因素,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人口抚养比上升会导致居民储蓄率上升。

假设二:农村劳动力比重减少将导致储蓄率上升。

三、人口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定义及来源

对于影响居民储蓄率的因素,本文结合以前研究以及数据的可得性,考虑了经济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人口抚养比、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养老保险人口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视为宏观经济因素,用GDP表示;养老保险人口比重视为宏观经济政策因素,用EI表示;抚养比视为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用TR表示;农业就业人口比重视为劳动力结构变化(人口红利)因素,用RP表示;储蓄率用RS表示。数据均为年度数据,考虑到养老保险制度从1989年才开始,故样本数据区间为1989年到2014年共26个样本。居民储蓄率、抚养比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养老保险人口比重来源于“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模型的构建

理论和学者的研究均表明,人口结构变化会对居民储蓄率产生影响。这可以初步判断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但不能确定两者是否存在明确的关系,以及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程度如何。因此,建立以下计量模型进一步研究:

RS=C0+C1*GDP+C2*EI+C3*TR+C4*RP+et

其中,C0为常数项,et为随机误差项。

在建立上述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是由Smis在1980年提出来的,目前各内部变量的冲击主要是采用VAR模型)分析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冲击影响,模型具体方法不再赘述。

(三)数据的检验及模型的建立

1.数据平稳性检验

本文以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时间序列关系检验前,先要确定时序是否平稳。首先对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断序列的平稳性,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检验过程中采用SIC准则确定滞后项,结果见表1。其中,D表示变量的差分,ADF检测类别为(c,t,f),依次表示截距项、趋势项和滞后项。通过SCI准则为序列选取合理的滞后阶数进行单位根检验,可选用不带任何项、截距项和趋势项的方式进行选择。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RS、GDP、RP、TR和EI都是不平稳的,RS、和GDP经过一阶差分后是平稳的,RP、TR和EI经过二阶差分后是平稳的。根据检验结果,数据不是同阶单整的,需要进行协整检验,检验显示可以建立RS、GDP、D(RP)、D(TR)、D(EI)的VAR模型。

2.VAR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通过平稳性检验,满足建VAR模型的必要条件。首先,需要确定滞后阶数,考虑到模型的解释能力和保证模型的解释能力,根据SIC准则,将VAR模型的滞后阶数选择为2阶。参数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结果看,RS方程拟合优度较好,R-squared达到了0.933651,说明VAR模型估计效果较好。

为了更好的分析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以及影响的贡献度,需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分析,这需要检验VAR模型的稳定性,图1表明VAR(2)模型的所有逆根都在单位内,说明VAR(2)模型是稳定的。

(四)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和检验可以得出本文构建的VAR模型是一个稳定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模型中的变量居民储蓄率在受到其他变量残差冲击时的短期反应。脉冲响应结果见图2。

通过图2,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制度、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劳动力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冲击效果。从图2的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看,当经济增长率GDP产生一个正向冲击时,短期内会产生一个负向的反应,然后在第3期产生正向反应并在第4期达到最大后一直波动,到第12期基本产生负向影响并在第19期趋于稳定,说明经济增长率在中长期的影响还存在。当养老保险人口比重波动EI产生一个正向冲击时,短期内会产生一个正向冲击,到第10期转向负向影响并趋于平衡,说明养老保险人口比重波动DEI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短期的。抚养比TR产生一个正向冲击后,在前8期为正向冲击,转为负向并在20期趋近于0,说明抚养比TR对储蓄率的冲击是短期的。农业从业人口比重波动DRP产生一个正向冲击时,短期内由负向到正向冲击波动,并在负向冲击逐渐平稳,但中长期影响较小。

(五)方差分解

榱烁好的分析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制度、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劳动力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程度,并区分影响居民储蓄率的短期、长期决定因素,本文在VAR(2)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方差分解方法分解出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制度、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劳动力结构的波动对居民储蓄率变化的贡献度,方差分析结果见图3。

从表3可以看出,居民储蓄率的变化主要受自身、宏观经济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自身影响在前3期仍然比较大,为58.1%,这说明居民储蓄率有惯性特征。同时,经济增长率对居储蓄率的影响一直很明显,并随着时间逐步增加,这说明居民储蓄率受经济增长率明显,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会增加。养老保险人口比重虽然对储蓄率也有影响,但比重一直很小。抚养比对储蓄率的影响在第7期增大到最大后,贡献度在下降,这也说明了抚养比的影响是短期的。农村人口比重在初期对储蓄率的影响贡献度很小,但也有逐步增加的趋势,这说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将长期影响储蓄率。

四、结果及建议

(一)经济增长对储蓄率的影响是明显的

从理论分析看,经济增长会增加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储蓄,这与我们在VAR模型基础上的脉冲响应分析一致。实证分析表明,在短期内,人均GDP增长率与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长期的关系是负相关,而且影响关系是长期的。这与以前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这可能与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是投资带动,但部分投资是无效的,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储蓄资源。

(二)宏观经济因素和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的影响是短期的

从分析结果看,养老保险的人口比重和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在短期都是正向的,但有所不同。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明显要比养老保险的人口比重的影响大,这也是符合我国社会现实的,我国传统文化的“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反而对社会养老不是很重视。而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是正向的,也与以前研究成果不一致,主要是因为居民在少儿抚养的观念改变,更注重教育投资,这需要进行储蓄,少儿抚养比在总抚养比例较大,从而出现在短期内对储蓄率的影响是正向的。

(三)农业劳动人口比重变化对储蓄率变动的冲击不容忽视

根据刘易斯拐点理论,劳动力剩余到劳动力短缺会导致工资上升。而我国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一直在下降,随着我国劳动人口结构的变化,已经出现了部分地区和部门劳动力短缺,工资出现上涨。这与我们研究的农业人口比重对储蓄率变动的影响是负向的冲击基本一致,说明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导致工资上涨,从而引起储蓄率上升。

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保持经济的合理增长速度。经济增长与储蓄率的关系是相互的。高储蓄率伴随着高投资率,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巨大,而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推动了储蓄率的上升。在短期内,我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很难改变,于此同时储蓄率上升也是必然的,要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经济增长需要保持一个合理的速度,新常态下7%的增长率是合理的。二是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人口的转移。我国新增就业人口减少的大趋势不可避免,于此同时,农业从业人口比重过高还将存在,这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需要通过产业升级、加快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等行业来吸纳大量农业就业人口的转移。新型城镇化将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加快新型城镇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人口市民化。三是拓展投资渠道,促进储蓄分流。较高的储蓄率导致高投资率,影响消费;同时也导致我国银行等间接融资比例过高,金融风险集中到银行体系。因此,应通过金融市场、货币市场等多渠道创新,分流高储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冲.人口结构变动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理论[J].农业技术经济,2011,(4):25-32。

[2]康建英.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消费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9,(2):60-64。

[3]李文星,徐长生.中国人口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J].人口科学,2008,(3):29-37。

[4]巩芳,陈宝新.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6,(3):61-69。

[5]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经济学,2009,(4):29-52。

The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Change of Demographic Structure on the

Residents Savings Rate in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ewis Turning Point

Research Group

篇4

我国经济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就是20多年间有1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已占农村总从业人员的30%左右,使乡镇工业取代国有工业,成为我国工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则逐渐地减缓,并在近几年因市场变化而出现倒流趋势。仅1997、1998年两年统计,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就净增366万人,1999、2000、2001年每年至少也有净增100多万人。出现上述情况并不意味着资源配置效应的潜力告终。主要依据是:尽管已有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领域,但由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迅速增长,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还有3亿多,同改革初期相比,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100多万。农业与非农业的边际生产率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我国国民经济经过20多年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已经呈现质的变化,即绝大部分商品的供给已经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大多数乡镇企业在市场导向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饱和,不再有超常发展的空间;而高技术含量的生产领域虽然市场广阔,却需要乡镇企业进行重大结构调整,不可能再以低技术和粗放经营的方式跨进结构升级这道门坎。况且,80%以上分布在村落的乡镇企业,由于缺乏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远离城市集中地带,难以再走“离土不离乡”的道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正面临着一个调整期,这就不可能再以从前那样的超常速度增长着。与此相联系,乡镇企业可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趋于下降。从“七五”期间年均925万人,降到“八五”期间年均719万人,降到1996年674万人,再降到1997年的400万人。在今后的若干年中,如果不可能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前面所说的资源配置效应,将在很大程度上不复存在,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显著放慢。

我国经济改革以来的一、二十年间,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并因此带动了乡镇企业高速度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城市化的发展,但这种替代终究是有限度的。农村人口城市化规律是不可阻挡的,限制城市化是积累矛盾,加剧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现代化进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取得史无前例的进展,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这两者之间表现出极其明显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的后果,集中反映在最近几年前者速度大幅度回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及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趋缓。这就要求必须因势利导地解决这种不协调问题,并使之相互促进,以开创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

要有效地解决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系。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现代化进程不可缺少的原动力,也是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可缺少的原动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这是产业结构变迁引起就业区域结构变迁的结果,也是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我国的工农业产值结构已由建国初期的3:7转移为7.5:2.5,而城乡人口结构乃为3.6:6.4,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城乡隔离的环境下并且独立于城市化进行的,使得迅速增长着的剩余农业劳动力无法被城市二、三产业所吸收。1952年至1978年,我国城市工业所能提供的新的就业岗位只有3723万个,而同一时期由于人口政策的失误,全国城乡劳动力共增加19127万人,大部分新增劳动力不得不被安置于农村,这就必然严重地制约着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市场取向改革以来,我国市场化程度有了显著的进展,并且与工业(尤其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基本上打通。这些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也正是市场化因素不断强化的结果。然而,在依靠市场机制和农村工业化力量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城市化滞后的矛盾又日益突出出来。

二、是进小城镇抑是进大中城市

关于我国城市化与城镇化问题,国内外学术界都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是,对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这就很难对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作出正确的回答。我们认为,城镇化不等于城市化,甚至不是城市化的主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特定条件下城市化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发展小城镇是城乡二元体制下被迫作出的选择,而不是最佳的选择。确立这样的一种观点,才能正确认识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换句话说,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的特殊性,在相当程度上是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发展小城镇战略联系在一起。在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被破除的背景下,大中城市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同农村问题的解决无关。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提出发展小城镇战略时,又总是同解决农村问题联系在一起。我国现阶段农民进城方式和条件,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在城乡分离或城乡分割体制尚未消除的背景下,人们往往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区分为两个不同类型的社区。与此相适应,在农民进城上,也可以划分为进大中城市和进小城镇这两种方式。当城市化还没有基本实现的情况下,必然是进大中城市和进小城镇并重(目前两者人口各占一半),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进小城镇的人数还会比进大中城市的人数多得多。当城市化演变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城镇化就会逐渐被城市化所代替。届时,农民进城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进入大中城市,或进入大中城市的人数远远超过小城镇。

我国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是源于农村工业化是在城市化严重滞后的背景下运行的。农业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是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方式。剩余农业劳动力就地向乡镇企业转移,比起旧体制下农民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缺乏必要的劳动力流动机制,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初级形态的劳动力市场,毕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就业空间上的封闭性和分散性。封闭性指的是面向农村,就地转移。分散性指的是92%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分布在村落,向小城镇集中的不及8%。应当这样看,即小城镇建设对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将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目前仍然有大量分布过散、缺乏规模效益的乡镇企业,迫切需要改善布局和基础设施条件。但由于企业自身和外界条件的限制,它们大多数还很难向大中城市集中,而小城镇的进入门坎则要低得多。但是,和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的集聚效益差,二、三产业发展规模小、档次低,对投资的吸引力和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很有限,不应对它在城市化中的作用寄予过高的期望。我国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总数已突破60000个,但每个城镇平均人口(指非农业人口)只有2000人左右,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载体的初衷始终未能达到。大中城市可以吸收大量的乡村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可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扩大小城镇的规模,提升小城镇的档次,客观上要求小城镇建设必须同大中城市的布局和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与大中城市一定距离内和交通干线附近形成小城镇群带,可以有效利用大中城市对周围地区的扩散和带动效益,并减轻其膨胀压力。事实上,目前有些小城镇所表现出来的规模和效益,有相当部分来自邻近大中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应当认识到,农民进入小城镇,是在传统的城乡分割制度安排下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今后我国新增就业岗位,将有很大一部分集中于第三产业,如果绝大部分人口集中于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严重受阻。我国城市化已经演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小城镇数量扩张已经基本完成,今后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建设质量上。还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经济增长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往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发展起来的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在乡镇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资产重组和产业转移,小城镇是无法满足这一结构重组要求的。大中城市不但比较容易提供乡镇企业进行调整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人力资源、市场条件等,而且还将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统计资料表明,我国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劳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高达45%,而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其比重仅占2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在继续为小城镇发展(扩大规模、提高档次)提供必要条件的同时,把城市化政策的重心,从消极限制向积极鼓励发展大中城市。与此相联系,农民进城的方式将越来越由集中小城镇转向集中大中城市。

与农民进城方式相联系,在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上,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二元市场,即进城农民的就业市场与城市居民的就业市场同时存在。从相对意义上,这两类市场是相互分割,相互独立的。由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养老制度等方面的差别,转移到城市的农民还不可能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条件,还无法同城市居民一样进入同等待遇的职业领域并获得制度性工资。在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上,进城农民所从事的多为城市劳动者不去竞争的岗位,并领取比城市居民相对低得多的劳动报酬,相对少得多的社会福利。这种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就业限制和歧视,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完全消除。至于城市中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产业领域,农民进入的机会也很少。这种制度上的市场结构差异,目前起着缓解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就业的冲击力的作用。与此相联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就业性质一般是属于非正规就业。所谓非正规就业,指的是广泛存在于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它包括非公有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和正规部门里的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包生产或服务项目的外部工人等。相对于传统的国有、集体单位的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稳定性较弱,流动性较强,加上非正规部门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要被城市居民所普遍接受,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适应性过程,使得这种就业岗位大都留给进城的农民。

三、制约农民进城的制度性与结构

农民进城的条件,首先取决于城市门槛的高低。要形成有利于农民进城的条件,就必须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1980年国务院作出“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其中的一个考虑,就是农民进入小城镇的门槛相对比较低。从理论上说,要把一个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大约需要三种基本投入:(1)生产资本投入,为创造一个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资本投入;(2)生活资本投入,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属在城市安家和生活所需要的资本投入;(3)基础设施投入,就是生产与生活所必需的水、电、路、汽等基础设施。这三种基本投入大中小城市的差别不是很大。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越是中心城市,政府的补贴越高,大中城市建设的制度性成本所占比重很大,而小城镇则近乎等于零。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市居民所享受的而农民又享受不到的社会福利(或国家财政补贴),大城市最多,中等城市次之,小城镇最少。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的条件,尤其是进大中城市的条件,就必须消除附着在城乡户籍上的各种待遇差别(包括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养老制度等),实现城乡一体化。由此可见,为了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就必须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是由政府负担的,城市居民的高福利、高保障是由政府负担的。受政府财政资金的限制,政府很难把对城镇居民的义务扩大到农民身上。因为农民的大规模进城,意味着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政府所作出的反应,自然是限制农民进城,即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因势利导地促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逐步实现城镇建设市场化,使城镇化建设从以往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诱导型,即不依赖于国家投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诱导先富起来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多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解决城镇发展中的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建设资金三大问题,使城镇化步入快车道。

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难点,就是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严重地滞后于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这就必须逐步改革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统一的居民身份证一元户籍制度。其具体内容是: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如实地反映公民的职业和身份状况的本来面目,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只有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才有可能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以往那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它从制度上堵塞了农村人口城市化途径,抑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要使这种转移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政府一方面要为增强这部分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还要为这部分劳动者的生存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务机制。这一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包括养老、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包括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在内的就业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严重滞后的现象,已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这是我国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现实的情况是,绝大部分农民尚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已经进城的农民享受不到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在住房、医疗、教育、劳动就业、养老等方面,身份没有变化的农民只能自己承担高额费用,导致在许多已经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出现进城农民又回到农村“人口回流”现象。

我国农民进城的条件,除了要受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其他非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约束。世界上那些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其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基本上都是发生在经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之前。也就是说,在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工业规模急剧扩大,需要劳动力大量增加,为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良好机遇。当经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之前,社会上大部分农村人口已经进入城市,大部分劳动力已经在工业中就业。此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主要不再依靠绝对规模的扩大,而是依靠效率或效益的提高。但是,与世界上那些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同,我国实行的是赶超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即不是发挥劳动力资源充裕的优势,反而选择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化为发展重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一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外延型工业化阶段中,剩余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是与工业中技术、资本和对劳动力排挤同时发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遇到很大的障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以来,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趋向回落。这固然和改革进程的深化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放慢有很大的关系,但就国内因素而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和经济结构不合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国民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但是,与我国经济转型相联系,或由我国经济转型派生出来的,则是就业问题的尖锐性,以及为解决就业问题所必须应对的就业模式的转变。计划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短缺经济”。当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一个长期被压抑的需要迅猛释放的阶段。但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结构也随之由以往的供给主导型转变为需求主导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国有企业,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加上经营机制转换滞后,大量产品积压,生产能力严重闲置,致使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伴随着市场竞争力度的加大,这种结构性矛盾必将进一步加剧,进而由工业制造业本身结构调整所形成的结构性失业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使以往传统体制下,以低效率为代价的大量隐蔽性失业显性化,即转化为公开性失业。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角度,这种变化是积极的、必要的、进步的,从缓解由此带来的公开失业压力的角度,这又是改革所必须付出的机会成本。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到各地城市打工的农民约有8800万人,而城市劳动力市场总体上是供大于求,不少城市下岗失业人数越来越多,不得不采取本地市民就业优先的原则,并采取各种强制性手段限制外来农民工就业。现在全国不少城市在招工程序、招工比例、务工的领域、行业工种等方面,采取各种行政、法律手段予以限制。从严格意义上说,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部分(目前全国城市约有8800万农民工)、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实际上是属于城市边缘群体。从行政管理上讲,他们被看作没有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从政治上讲,他们不被承认为工人;从经济上讲,他们没有城市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这种产业工人队伍隐性化,是不利于国家稳定的。应当认识到,尽管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歧视性待遇和不公平待遇,但他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实际失业率远远低于城市实际失业率,他们已成为全国各省区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没有被确认为城市的正式户口,也没有得到基本公共服务,但其生产与生活方式和城镇劳动力大体相同。为了促进我国结构变革、城市化进程,政府应当制定公平的民工就业政策,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劳动安全和享受与当地城市居民相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实行常住人口申报制和登记制,只要具有劳动岗位(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合法收入和居住地就可以视为当地注册人口,并有获得公共服务的选择权和公共事务参与权。目前进城农民工的真正后顾之忧是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农民工没有享受到城市的各种保障制度,农民工一旦成为城里人,其原来拥有的土地如何处理,是今后制定农民工政策的一个难点。对此,胡鞍钢教授曾经提出“给户口置换土地”的设想。即如果农民工愿意选择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那么,就应该给其城镇户口,让其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权益。即应该根据《劳动法》给其各种社会保障权力,包括失业、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障都应该拥有。与此同时,由于居住地点的改变,农民工就会自动放弃其原来所拥有的土地。但是,受国家财力的限制,已有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远未到位,又要解决近亿个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实践操作中仍有许多待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①《了望》周刊记者:《中国城市化提速》,了望周刊,2002年(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