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5:5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1

“所谓生态伦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指导下,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伦理观念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和权利观,从而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自觉养成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它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培养人们自觉应用生态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善”待自然,能够主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和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只涉及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形成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忽略了生态伦理教育。但是,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未来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面对的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展变化相适应,不断更新教育的内容,培养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必然。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彻底扭转长期沿袭的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而这种对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扬弃,意味着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文明形态的建立。”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滥砍滥伐,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使贫困地区更加贫困。这种只顾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没有限制的开发、索取自然资源,结果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有学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证生态平衡,生态可持续发展,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大学生肩负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道德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保护自然,树立人与自然之间和睦友好的理性关系。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人们出于私利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严重消耗自然资源,造成了人类生存发展上的不平等,也制约了人与自然的谐调发展。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道德意识,是促进人类自身发展以及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共同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内潜素质(沉淀在心理深层的文化潜在意识)与外显素质(外部表现出来的从事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等。”生态文明教育应属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范畴,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高校现阶段推行的是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态文明观,生态伦理观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目前,生态伦理教育不成体系,导致大学生生态伦理素质缺乏,教育的结果很不理想。通过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从而正确选择、调节自己对待自然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他们懂得尊重自然时,就能够尊重自然进化的内在规律,发自内心的关爱自然、热爱自然;当他们面对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依照生态伦理理念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律,形成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当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能够摒弃“个性膨胀、竞争至上”的思维定势,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新型人际关系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篇2

在高校中的功能探析作为高校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事件的源起、发展和结束整个过程中施展着包括事前的导向指引功能,事件发生发展中化解矛盾与冲突的功能,以及事件解决后总结反馈功能,时刻发挥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1充分发挥指引导向功能

从根源上预防事件发生之所以事件参与主体聚集成群并引发,究其根源,是因为某些共同关注点或相同的利益诉求的出现形成事件的起源,包含很多方面,如政治上的国际、国内形势,社会中不公正事件以及学生对学校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问题的不满等。然而,作为还未形成成熟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认知及把握难免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会严重影响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最终走向。因此,如何指引大学生形成正确稳定的“三观”,从容面对问题、理性分析问题以及合理处理问题进而避免出现偏差和错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开展教学讲座、思想宣传活动、师生交流等方式方法,使正确的思想政治内容深入渗透到大学生当中,从而充分发挥导向指引的首要功能,促使大学生正确对待问题,从根源上预防高校的发生。

2合理利用教育说服功能

化解矛盾,维护高校环境稳定和谐高校一旦爆发,在没有阻碍、任由事件发展的情况下,偏激性、多变性和冲突性将逐步表现出来,影响事件的走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事件原本的出发点和性质,给事件带来众多不可预知的危机。在事件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事件起因、参与群体以及事件发展阶段等实际情况,结合眼下存在的矛盾激化、事件走向歪曲等问题,秉承“早发现,早解决”的工作方针,适时运用分析劝说、教育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以避免事件进一步扩大而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发展中重要的教育劝说功能可以及时有效地化解种种矛盾,为防止事件激化、维护校园和谐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是事件解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

3重视反馈功能

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事件再度出现马克思曾经指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这些形式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在高校逐渐平息并最终得以解决后的一段时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反馈时期,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利用,为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打下坚实基础。首先,校方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公正处理事件并做好善后工作,给予违规者严肃的处罚,以警示其他参与者和全校人员。其次,必须通过分析事件的源起、发展和解决的各阶段来总结事件的成因、发展过程及其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务必对事件应对过程中适当的方式方法和不得当之处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再次,校方应当结合反馈信息,重点加强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学生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性的对待层出不穷的问题。另外,为从预防入手、切实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而制定一套针对性预案也刻不容缓。反馈功能作为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功作的重要一环却往往遭到忽视,但实际上不容小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吸取已发事件及其处理方法中的经验教训,积极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为维护校园的长久稳定,培养我国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研究氛围。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高校中陷入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强调:“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有关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获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通过分析当前发生的一些高校,一些表层或隐蔽的问题逐渐显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困境,阻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变相促进了高校的滋生与发展。面对当前社会转型的大环境,寻求并解决此类问题突出体现了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1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度不足

学校组织能力有待加强学生重视度不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的首要问题。虽然各高校均开设了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类似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建立起大学生心理辅导机构并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讲座等宣传活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将课程仅仅视作一项任务去完成,而没有真正了解并内化课程所要传达的信息;心理辅导机构更是无人问津,调查显示,极少有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甚至有些高校的心理辅导机构形同虚设。故而,学生重视度不足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展与效果,为高校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是高校开展相关工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其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组织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人员,以讲座、社区实践等形式,深入渗透到学生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度。

2高校辅导员队伍急需专业化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化,是发挥高校在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价值取向方面的优势作用之关键,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校园。”作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纽带,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然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专业化水平较低、人动频繁的问题。一方面,非专业人员很难抓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工作带来了阻碍甚至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兼职和以此为跳板的辅导员难以全身心、长时间的投入学校事务中,给工作带了极大的不稳定性。辅导员队伍专业性和稳定性的缺失限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聘用具有专业素养的辅导员、形成稳定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作。只有在专业而稳定的辅导员队伍的努力下,才能有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到位。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缺陷

须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及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为高校发生提供了动力与便利。在事前阶段,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疏忽或不完善,使社会、政治、学校中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有机可乘,成为事件发生的“推手”;在事中阶段,应急机制的缺乏导致事件的不可控,进而扩大了事件波及的范围,加深了事件的破坏程度;在事后阶段,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事件及总结经验教训,将给事件消除负面影响与类似事件预案的准备造成障碍。必须建立健全高校全过程中所需的机制制度,以保证事件可防可控。在事前阶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交流等方式为一体的预防制度,将事件制止在萌芽状态;在事中阶段设置应急机制,将事件的发展状态置于可控的范围内;在事后阶段设立处理及反馈制度,做好事件善后工作,为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取经验教训做好总结。

三总结

篇3

(一)隐性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对学生的作用是通过施加某种教育影响而改变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向人们传递某种价值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证社会的文明进步。由此可见,隐性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

(二)隐性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思想上受到的教育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上,大学生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出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他们乐于创新,追求独立和个性,思想政治教育却仍然停留在口号宣传或一般的理论灌输上,没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其结果只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隐性课程形式的多样性特点能够覆盖生活空间,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实现教育生活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方面原因

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学习成绩这个中心而展开,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无形之中将显性课程摆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在此情境下,学校很少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周期长、结果具有非预期性的教育形式,从而造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开发不足且滞后。

2.教师方面原因

教师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随着“终身学习”口号的提出,教师的任务明显加重,不仅要完成好当下的教育工作,还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进修、继续学习等,以应对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但是,有些教师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导致本末倒置,从而影响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的职称评比,许多老师埋头苦读只为更上一层楼,这本无可厚非,但忽视了自己本职工作的教师就显得不是太合格了,甚至有些自私。

三、隐性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构建的策略分析

1.从学校角度看

(1)校园物质文化的构建

这里的物质文化是指高校内外在的、可观的文化形式,主要包括:校园建筑、布局以及教学设施等,它们是物化的教育理念,涵盖着教育精神,能使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受到启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

①观念上的重视

校园管理者应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构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要认识到校园精神文化这种内隐的、深层次的东西比显性课程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高校管理者要努力营造体现本校特色和社会主义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倡导正确健康的价值取向,塑造积极向上的政治氛围,培养热烈求知的学习氛围,用精心策划的活动和寓意深刻的办学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②制度上的规范

第一,从学校管理者角度讲,要加强行政规范,建设民主公正的和谐校园。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校务公开,发挥学生会、教代会等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此启示师生政治生活中民主管理的重要性;第二,从教育者角度来讲,要建立隐性课程评价制度,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教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标,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要重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三,从受教育者角度来讲,要为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管理构建一套合理科学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包括教师品行规范、教室设计管理等,要将隐性的管理育人和教书育人有机结合,通过实施保障措施,规范学生的行为,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

(3)校园活动文化的构建

大众传媒的建设。社会节奏的加快,使大众传媒日益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主渠道,因此,高校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舆论价值,使大众传媒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首先,要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一方面要做好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将网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素质要求,丰富网站内容,既有精品课程、校园新闻等文化板块,又有勤工俭学、问题反映等服务板块。其次,校园广播站也是一个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途径,利用好广播站的宣传功能,实现学生需求与内容的“红”的统一,提高其生命力和教育力。

2.从教师角度看

(1)教学上

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虽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是以显性的课程方式实现的,但其中包含着广泛的德育因素,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门类众多的课程没有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显性课程的形式和方法主要强调灌输而忽视师生的主动参与和接受。

(2)素质上

师德师风的建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爱岗敬业、民主公正、为人师表等工作态度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能使学生在优质的服务和管理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3)人际上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作为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新课程强调的新型师生关系应是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和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平等主体地位,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知识的传递,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纳和内化知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应深入学生中间,动态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多沟通与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3.从学生角度看

(1)校园内

①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干部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干部是联系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纽带,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力量。通过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增强其成员的政治觉悟性,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及时性。

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高校大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独立性增强,实践精神加深,他们排斥空洞的理论灌输,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显性课程现成的观点,因此,创新隐性课程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校园外

篇4

1.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的空间融合度不够

当前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空间运用范围还不够广泛。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校园文化建设和高等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脱节的情况,这就导致高校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难以形成一套完善的空间体系,难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也很有限。

2.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的主体不够明确

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的主体并不明确。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的原则。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脱离学生实际,难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完善的实际情况,导致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也难以有效的体现出来。

3.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

在进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高等教育院校为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提供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的情况。与此同时,学校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设置的课时数也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这就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将真正的理念发挥出来,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中的学生思政教育路径分析

1.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健康发展

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教学针对性,在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理论,并在后续的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过程中,和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对于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看出在进行对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学生群体在接受相关的知识理念的过程中,拥有了比过去更多的渠道,也为大学生群体进行问题的思考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针对这样的情况,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要充分的考虑到大学群体的全面发展已经开始逐步的拥有更加多的新的内涵知识。

2.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整合创新

作为为社会输出高端质量人才的基地,高等教育院校在进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将高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政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能力,真正的发挥出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进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充分的意识到自我教育与外在教育相结合的作用,构建出一个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让大学生群体通过对校园文化的主观思考和分析研究,总结出更多的观点和想法,促进高等教育院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用效率的提升,进而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文化自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趋于走向成熟,经济体制改革成果丰硕,但是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已不能满足当今快速发展经济的需要。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当前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种观念,形成文化自觉不是凭空产生,它需要一个载体,本文拟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文化自觉一个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文化自觉的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师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学生,也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最终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合格接班人。

文化自觉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主体文化清醒认识,包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来历、发展、特点、地位和作用有正确的认识。

提升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的觉醒,是一个国家的强盛不衰的支撑点。但如何形成文化自觉,又如何提升呢?我想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文化自觉的载体,这是比较现实,也容易见成效。

二、形成文化自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在新时期新的形势下,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坚持用发展着的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始终保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问题,有效地开展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 目的是把一种不自觉思想逐步变成自觉行为,深刻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

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文化自觉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要始终坚持以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鼓舞斗志;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宏扬和继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力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保证其发展的正确方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归宿。

当然,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一种责任;文化自觉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行动。要把一种意识提升成为一种责任;把一种观念变成一种行动,离不开理念教育。人的意识来源于人的社会生活,生活体验生成的东西往往是感性的, 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升华成为理性认识,然后,形成人的一种习惯(自觉)。但是,关键是要付诸行动,把这种所谓的习惯当作一种责任,在实践中把理性认识东西变成指导人的行为,形成文化自觉,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以及信息时代化的今天,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我们要想牢牢掌握文化发展主动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凝练和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职工作,以思想品德塑造、人文精神熏陶、创新精神培育有机融合为内涵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文化建设理念。按照该理念的要求,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大力宏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化自觉的载体,在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真正成为广大学生共同的精神支柱,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价值追求,增强责任意识,坚决抵制庸俗和低俗之风,确保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阵地,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使之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重要功能。并且,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必须更加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担当文化的先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到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构筑精神文化高地,促进和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用性。

此外,可以借助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浪潮,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扩大宣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思想政治教育寻求更广泛的作用空间。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调动文化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公益文化活动,通过新闻、电影以及各种传媒手段把理论灌输、道德教化相应的环境中,使寓教于乐,改变单纯教学硬性灌输的状况,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式先进文化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判断能力,以便学会抵制各种低级庸俗的文化产品,树立科学、健康的文化消费和休闲方式。从而提升文化自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实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齐卫平. 基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反省[J]. 思想理论教育. 2012 ,1

篇6

目前,全国高校设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办学点约170多个,“原理”教材的编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迫切任务受到了高度的重视。除教材外,笔者试图分析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情况,通过CNKI中国知网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主题”进行检索仅有20篇相关文献(2014年9月16日截止)。经整理分析,学界对“原理”的研究大体有三个方向:(1)书评或就不同版本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如王立仁、卢明霞在《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发表的《思想的凝练理论的创新———评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刘倩在2014年4月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所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评介》一文;(2)课程教学,如邱柏生在《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5期)发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中若干理论难点探微》;(3)宏观的历史梳理与反思,如杨增岽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发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等。尽管三十年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成果显著,但是学界倾向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和发展的宏观研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的专题研究仍是少数。下面,笔者通过检索和文本分析对“原理”三十年来的发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原理”内容的研究走向

细化趋势“原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从第一部教材出版以来便形成了导论(概论)和本体论两大板块。所谓导论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括性介绍,主要功能在于引导启发和整体认知的形成。“原理”的导论主要涉及学科概念、理论基础、知识借鉴、学科形成与发展等。本体论部分主要涉及目的、作用、地位、过程与规律、对象、环境、管理与评估等。三十年来,“原理”教材虽一如既往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奠根立本,坚持其基础性、根本性地位不动摇,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使命,原理也有新的变化与发展。首先,“原理”教材内容分化、细化显著。“从现有原理教材的内容组成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板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主要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介绍、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学科性质、学科基础理论)、本质论、目的论、发展论、价值论、结构论、主导论、主体论、接受论、中介论、过程论、资源论、载体论、环境论、机制论、管理论、方法论、评价论、艺术论、发展论等。”该情况在诸多教材和专著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陈义平主编的教材(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将整本书的框架明确清晰地分为六大板块,即导论篇、内涵篇、关系篇、过程篇、管理篇、方法篇。其次,“由面转点”,即学界研究日渐倾向对原理中不同板块的分论研究。如黄平槐博士的专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等。这一现象突出了学科理论体系内部的细化趋势,从一定角度映射了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分门别类的专著现象,“一是因为多年来的学术创造与积累为当下研究的精细化发展奠定了学术基础,二是因为社会需要我们就相关问题作出更加细致的分析与回应”。由此可见,“原理”的精细化走向既是学科成熟的表现又是时展的需求。

(二)“原理”建构的理论走向

人本观念的逐步凸显“原理”是一种学理性强的教材,这一特性三十年来没有发生改变。教材的内容大部分是对理论的论述和建构,涉及实践或案例分析的内容十分稀少。这一方面是作为四大学科体系之一的特色体现,另一方面更是强调对大学生及以上受教育者的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值得关注的是,三十年来“原理”教材在不断编写和改版中日益突显出的人本观念。1986年第一部教材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作为一节来建构,里面涉及“灌输”、“转变”、“调节”、“激励”四个方面。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民主蔚然成风、社会成员主体意识提升,学界开始对“灌输”争论不休。作为方法层面,事实上每位受教育对象都有自己的预存立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适时地摒弃“灌输”的方法。因而,随后的教材则转向把“灌输”作为一种理论依据(或原则)加以辨析和探讨。此外,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教材主要是从社会要求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建构。随后许多教材试图将其概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或者在章节论述中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社会功能、个人功能)两个层面进行建构。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原理教材编写的宗旨:原理定位、时代特色、创新思维。

(三)“原理”编写主体的转变

主体下移与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筹“原理”教材的编写一直以来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审视教材编写主体不难发现“原理”教材的编写经历了“国家教委统一组编—校际合作—学校自编—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权威提炼”的发展历程,具有编写主体下移与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筹的特征。改革开放在促进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造成了部分群众思想混乱,这一阶段时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初创时期,“新建专业的人才培养亟需基本理论的教材,专业学科亟需基本理论的支撑”,而“原理”教材由“国家教委统一组编”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初创时期党和国家给予智力支持和物质保障的体现。新时期,“西化”、“分化”仍在继续,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阶段时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快速发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百家争鸣,成果颇丰。具体到教材编写方面,“校际合作”正是在学科日益成熟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思想政治教育专家不断壮大、发展的结果。“学校自编”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需求,如为适应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发展需要而编写的“原理”教材。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正日益成熟,稳中求进是当下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面对鱼龙混杂的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念,党和国家重视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依托,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努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因此,在各自分头研究和创新的基础上,教育部“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着手全国统编教材。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已完成初稿撰写工作,由郑永廷任首席专家。同时,教育部思政司也组编了辅导员培训研修教材,由骆郁庭教授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已经出版。由中央组织统编教材,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三十而立的节点上所得到的发展和成就。综上,编写主体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密不可分,同时更映射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起初依托国家支持的摸索前进到理论初达共识再到新“独立自主自创”和统筹提炼的飞跃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发展的再审视

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靠仅仅三十年的努力就能够让受众完全接受并发展完备。在这一过程中,“原理”教材与学科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与该学科的建设及发展定位成正相关走势,另一方面又对学科发展起支撑和导向作用。因此,新时期“原理”教材的编写将是一个关键点。毋庸置疑,“原理”发展至今仍有不足之处。如学者所说:“但看其内容,则很难轻易得出同样的结论(独具特色),因为这样的教材通篇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少有什么全新的概念,大多都是各门学科知识按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要求重新组合而成的‘大拼盘'而已。”这是许多思政教育者、受教育者乃至研究专家共有的感受。下面,笔者拟从以下不同维度进行再审视。

(一)“原理”教材必须坚守“顶层设计”

“在关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变化及其教育引导的同时,关注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巩固,从而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观照视野,奠定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进行整体性、全息性探索的前提。”一直以或明或暗的依据方法论、主体论、价值论、过程论等模块构建“原理”教材似乎成了并列式、条块式的研究思维方式,虽然有利于学者分论研究,但作为“原理”教材不利于整体架构的把握和“主叙式”模式的形成。因此,“原理”教材必须坚守“顶层设计”。所谓坚守“顶层设计”是指,坚持对原理教材“主叙式”模式的把握,做到统筹兼顾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各层次,统揽全局,努力在一定高度上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启发或是引导,也就是说,教材编写应坚持原理的概括性和导向性原则。这既是对“原理”教材本身的要求,又是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导向标。

(二)“原理”教材应当充分体现时代感和人文关怀“原理”教材的编写

首先必须考虑到教材本身的特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所以即使时代变迁,但意识形态性不能动摇、弱化。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对“原理”教材的接受情况不容乐观(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说的接受是指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选择、加工、整合和吸收等过程),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内容枯燥、无用、脱离现实(也就是常说的假、大、空)。有学者进行相关调查得出:入学时仅有12%的学生对这个专业有较高的满意度,经过接触与学习,大三大四时也仅有16.9%,此外,有83.2%的学生对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程度”满意度一般、低或很低。这不仅是教育者当前教学遇到的难题,也是教材编写者思考所在。归咎其因:一是内容与社会不同步,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生活与实践;二是传统的教授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教学仍是以说教为主。因此,笔者认为在这一现状下“原理”教材应有所新突破,而时代感和人文关怀的凸显则是两个关键要素,即内容上与时俱进和教育对象上主体性的体现。如何在“原理”教材中充分体现时代感和人文关怀?编写时有三点应当注意和改进。第一,目前在大、中教材编写过程中都呈现这样一个发展方向,即从客观论述原理知识试图转向与学生开展融洽的科学交流。这一发展向度无疑为“原理”教材编写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融洽的科学交流突出了人文关怀理念。因此,编写时首先应当将融洽的科学交流理念融入其中。第二,理论本身就是理论,既不能避而不谈也不宜转变花样,但理论可借助“原理”教材的编写加以深刻化和丰富化。所以,让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关怀,用生动的事实和入情入理的理论分析征服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灵。第三,作为基础理论学科时代感的彰显无疑是一大难题,“原理”教材的内容不能仅限于对理论的交代,需要注入诸如有时代感的事实等新鲜血液。这一突破一方面需要有理论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在课后设计环节做出努力,也就是说课后习题设计的目的不再仅限于考查和巩固理论知识,更应该借此加强学生的体验,达到情感共鸣。例如在“原理”的章节中加入近年来学界探讨的热点、重点话题(生态环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将理解“原理”理论与当下热点相结合,将理论运用与教材案例分析相结合等,这些思路都是“原理”教材时代感的彰显。

(三)“原理”教材需要构建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一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支配下,符合一定的语言规范、规则和规律,并在特定的语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宣传、灌输、说服,以及描述、解释、评价、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达主体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表征的言语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大体由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组成,其中理论话语主要以文本形式为依托。因此,基础教材话语的建构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至关重要。笔者之所以提出“原理”教材需要构建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是因为无论学科发展、学科教学,还是教材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均具有教育学倾向。学者杨增岽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过度依赖于教育学乃至教学论的理论支撑,原理的教育学痕迹太深,而且显得十分浅显。”从国内发展史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以在意识形态领域以旗帜鲜明地坚持这一种特殊形式而客观存在;从国外发展史看,表面上似乎难以找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学科,但一直以来的公民教育、国民教育乃至德育通过隐性课程的形式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由于西方近代德育发展较为成熟,加之两者间耦合,所以学界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很多是参照道德教育的经验。“原理”作为理论基础,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干扰,学者们倾向于对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教育者施教方法与规律的探究,而培养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更多地选择了面向学生群体,对工人、党员、军队的思政教育和工作受到了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才培养方向被窄化、约化,这与创设以“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能手,一大批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的初衷渐行渐远。

三、总结

篇7

高校社团文化作为大学生长期社团活动经历所凝聚的精神财富,对于大学生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新时期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高校社团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以高校社团文化及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研究重点,总结概括了其稳定功能、社会化功能、激励约束功能、导向中介功能、陶冶情操功能等五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

高校社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 高校社团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述

我国高校存在多种多样的社团,尤其近年来高校社团种类和功能越来越多。高校社团文化是在高校社团长期发展形成的精神风貌、群体意识等,是大学生在长期的社团活动中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高校社团文化主要包括社团活动、社团形象、社团的品牌和文化产品、社团制度规范以及社团的价值和理念等。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或联系时所表现出现的功能或者效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一过程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以高校社团文化为工具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将社团文化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使受教育者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达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 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1稳定功能

现代学生接受的教育已经和以前应试教育有了较大差别,我国目前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已经开始实施全面的课程改革,采用全新的教育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刚性填压教学方式已经被时代被学生所淘汰,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社团文化的自由、个性、轻松,以及以人为本理念更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稳定大学生的思想情绪,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更强。社团文化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摒弃传统教学的强制力,潜移默化的历练大学生品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提高个人修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2.2 社会化功能

高校社团文化的社会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同化功能和辐射功能。一方面,高校社团是开放的、对外的,它们经常向外界尤其是校外的一些新鲜组织学习经验,以这些先进经验为社团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潜移默化中让自身被同化,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使得社团成员呈现社会化倾向,达到促使成员向社会化发展的目的。如前所述高校社团不是孤立封闭于校园内部的单纯的校园组织,其文化也不仅仅单纯的校园保守文化,其文化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社会主流文化深刻的影响和同化社团文化,社团文化又反过来影响和同化社团成员。一直以来,我国社会文化的最主流精神一直都是马列主义精神,这就决定了主流文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确保了社团文化的科学与正确性;另一方面,社团文化还有辐射功能,对学生对社会都能产生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首先,社团成员在社团期间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待到毕业以后,这些成员必然将这些社团文化带到社会中,促进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的发展进步。其次,良好的社团文化能够对对其内部成员形成良好的教育作用,通过一层层的辐射作用,达到范围将广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3激励约束功能

高校社团的激励约束功能主要是指良好的社团文化能够激励学生产生奋发向前的情感和动机,同时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开阔视野,锻炼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社团对于没有一个成员来说都属于一个家,如果该社团的社团文化切实渗透到每一位成员的内心,被每一位成员所接受,那么就能很容易的激发学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所有成员会为了社团的发展而拥有共同的目标和行动标准,拥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有成员在社团中的积极工作,培养个人的组织、管理以及决策能力,为社团建设做出贡献。正确的社团文化能够激励和约束每一位成员,成功时帮助他们摆正心态,懂得继续努力才是正确的选择,失败时,同样也较好学生摆正心态,要用正确的姿态面对挫折,给与他们信念,帮助他们明确目标,通过这一过程锻炼学生发现、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导向中介作用

社团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导向中介的作用。所谓导向功能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方向性、目的性的集中体现。大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实践生活经历少,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育时期,尤其是心理发育更加快速和不稳定。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和心理都比较活跃,稳定性差,学习和接受能力很强,但同时又很容易收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此时的大学生思想和政治观念都不成熟,道德观念还不健全,在思想和行为上容易差生盲从。而社团文化能够帮助学校在学生教育上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团文化可以作为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学校可以将社团文化作为学校了解、关爱以及管理学生的中间点。正确利用社团文化,有效发挥社团文化的导向中介作用能够帮助学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针对性,为新世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2.5陶冶情操功能

当代大学生对精神生活水平要求更高,他们注重精神享受,不断寻求高雅文化,注重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目前,我国高校社团文化多样的活动满足了学生对高尚文化的追求,有利于满足个人的精神生活,将学生的价值取向要社会主流文化拉拢。另外,通过社团文化的陶冶情操功能,学生的爱国、爱校、爱党以及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得到全面升华,思想境界全面提升。最后,学生在社团文化中接受学校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个人理念更容易和学校理念发生共鸣,因此个人行为也很自然的向校规校纪要求的行为发展,有利于学校和谐发展。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校社团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简单概述,紧接着对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了深层次的细致研究。通过本文研究不难发现,将高校社团文化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我国各高校应重视高校社团发展,创造条件培养品质良好的社团,促成高品质社团文化的形成,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阵地,通过社团文化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程斌;蔡为青,关于高校社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2]何瑞莉,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探究,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8.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新闻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作为我国高职院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本应该做到思想坚守、育人育德,为提高当前的青年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的主战场,依然存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诸多不足和缺陷之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新时期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以分析,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更好的完善和加强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一)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接受方式多样化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包括了校报、校电视台、校广播电台、高职院校新闻网络等多方面内容,这使得高职院校内的新闻信息传播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同时也实现了新闻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以及更加的具有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时效性,同时也追求有效性。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广泛运用多种方式传播新闻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及有效性。

新闻信息通过高职院校的新闻网站在网络上可以迅速传播,而且网络上可以大量的传播信息,包括各方面的信息,包罗万象。网络上的信息传播也实现了跨空间,甚至跨时间的进行,完全打破了限制,同时也突破了信息内容及含量的限制,这样就实现了新闻信息传播速度的极大提高。而且通过网络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可以广泛利用到多媒体技术,这使得信息的形式丰富多样化,真正实现图文并茂、声影同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能够传播新闻信息,使受众可以让多种感官接受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播也使得原本相对严肃而又单调的宣传教育内容可以非常巧妙地融合于当前的高职院校新闻信息之中。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在自主的浏览网络信息时,通过阅览生动活泼而且轻松愉快的信息,同时获得了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丰富了知识面,从而很好的实现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二)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是以学生作为受众的,因而具有相对而言较强的针对性。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新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以及反映的问题主要都是以围绕学生这一特定受众而展开,因为它与其他社会新闻媒体相比较更具备一种亲和力,容易让学生在思想上更易于接受,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更多的关注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又将时事热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深入报道,加以舆论引导,使学生更有兴趣进行关注,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潜移默化形成影响的作用。并且高职院校新闻媒体通过开放的交流平台,转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直接强制性教育方式,提高了学生受教育的主动性。

校园媒体传播特别是校园内部网站的互动式交流平台,能够吸引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教育改革要求下的主动式参与,在这样的交流互通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思想碰撞。可以说,高职院校校园新闻媒体在这个方面很大程度的促进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方式的变革。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信息时,往往采用许多形式进行全方面的报道,实现图文并茂、声影同步,运用包括传统的文字报道,加之现代化的影音素材,令很多原本乏味的单一性文字表述,通过多媒体影音媒介,更为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大学生面前,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功能的高效高质性。

(三)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如今,网络的发展极为迅猛,可以说几乎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生活都可以说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也注意到了网络的影响力,因而出现了校园网络平台,并快速的发展起来。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充分利用网络来协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的新闻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包含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再加上网络上传播也非常的快捷迅速,并且易于保存,因而结合了以上特点的网络成了高职院校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好载体,成为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新宠,也受到了广大高职院校师生的欢迎和青睐,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二、当前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的不足

(一)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是一个重要工具,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院校育人氛围的形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的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来获取大量的信息,因而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是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然而如今的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往往只是反映当前学校的工作以及一些会议的报道和领导的讲话,而且我们也可以发现,我们通过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尤其是校园广播,总是报道一些娱乐方面的新闻,往往成为了一个“八卦”站,这就忽视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开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也往往都忽视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只重视实际工作的宣传、事务与说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忽视了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

当前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往往出现一种“只报道表面,不深挖实质”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因为没有很好的思想引导,从而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理解,形成了一些并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当前网络的发展及其迅猛,网络上许多形形的信息对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产生极大的冲击。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大学生们思想活跃,反映灵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如今大学生广泛涉猎各种信息,而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最主要的途径。然而青年大学生那个在心理和思想上依然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还欠缺社会经验,政治素质依然较低,这就比较容易受到一些报道的“误导”。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信息时不加以正确的思想引导,让学生自主消化,这容易产生学生在思想上的“误解”,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导向性定位。

(三)高职院校新闻媒体轻视自身的影响力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在高职院校内部,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承担着很大一部分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的任务。因而,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最广大的受众都是在校的青年大学生,所以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往往都轻视,甚至忽视了自身的影响力,因而并没有很好的运用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三、加强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考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发挥校园媒体整体效能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最大受众群体就是广大的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因而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如果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那种高高在上、空洞说教的姿态,必然会导致广大受众,即广大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丧失。同时,由于以往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总是只报道好的方面,不报道校园内存在的一些不足,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助长一些不正当的分歧和行为,从而造成了广大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信任的缺失。媒体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受众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失去受众,谈何发展。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想要实现突破和不断发展,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方式,克服刻板教条的做法,坚持从广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关注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坚守“学生本位”理念,广泛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手段,以鲜活生动,形象有趣的新闻内容来吸引广大的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力争满足广大大学生多元化各层次的需求。

此外,高职院校校园新闻媒体在不断满足大学生群体的重点需求的同时,也应当不断整合各类媒体资源的优势,尤其是要发挥好校园网络平台的优势,借助网络平台的快捷、海量等特点,更好的实现校园媒体的多元化功效,特别是思政教育领域的联动功效。

(二)强化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整体优化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高职院校要强化校园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我觉得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高职院校的新闻媒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础和前提就是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必须得到受众,即在校的广大青年大学生的信任和信赖。如果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成为了一公信力缺失的媒体,那么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无从谈起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杜绝“放大话、放空话”的作风,踏踏实实地报道真实有效的新闻信息,从而获得广大受众,也就是广大的青年大学生的普遍认可。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要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除了要强化其自身在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力外,还必须不断优化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也是能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非常关键的一点。环境因素是一种重要的熏陶力量,通过环境因素的渐进影响,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思政教育是以一种亟需大环境影响的教育类型,因此,校园环境的优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政教育效果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在这里,校园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类。高职院校的新闻媒体当属于人文环境的重要范畴,其主要作用就是要不断优化校园人文环境中的舆论环境。正能量的舆论环境对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有着很大的推动力,良好的舆论环境有益与身处期中的高职大学生群体保持积极的精神面貌,形成向上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偏向性的选择健康、纯洁的传播信息,促使其端正行为,秉正思想。

(三)重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但是,由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尽管老师和学生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投入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仍有部分老师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单纯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导致老师一言堂。在课堂上,老师往往是在进行“独角戏”表演,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的现象,同时也失去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陈旧。课堂中,教师往往采取“一部PPt演示文稿,一张嘴”,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不但会显得枯燥无味、缺乏说服力,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抵触、逆反的心理,失去其育人的作用。

(三)教学手段简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往往是黑板和粉笔,即便使用多媒体,但由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有限,也仅仅是把教材中的文字内容放到课件中,课件制作质量不高。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会使学生产生听课疲劳,难以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单调枯燥,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难以接受,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式单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是以传统的课堂授课的方式即灌输的方式进行的,灌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需的一种方式,但是往往忽视了实践教学等教学方式的运用。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青年大学生具有好动、善疑、思维活跃等特点,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善于调动学生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观点。

(二)改变“一言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多是采用一般讲授法,也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按照讲义或教材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方法,这是思想政治课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法。所谓互动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助手,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教与学成为动态的、发展的、富于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扩大学的活动,多让学生做一些开放性的练习,以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和个别交谈,来代替原来的老师严格控制的课堂。每节课的开始,可以安排一位或多位同学根据上节课的内容自编自演对话、短剧或故事,这就促使学生在课外自觉练习、模仿,准备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巩固消化过程,是寓教于实践的过程。也可以进行师生角色互换。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上台讲授部分内容。让学生参与教学环节,可以启发诱导学生自觉学习、积极思考、主动实践。

2、反思性教学法。反思性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所依据的观念、教学结果、教学伦理、教学背景,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主体性的过程,也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与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法可以采用听课观摩、教学过程录像回放、多名任课教师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在观摩其他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服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找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利用录像回放可以找出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优化课堂教学进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多名任课教师集体讨论,可以及时发现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找出解决方法。

(三)积极运用教具和现代媒体演示法。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教师在讲授理论时,如果能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增强教学直观性,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感性认识,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很有帮助。电影、幻灯、录像、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是当今电化教学的先进教学工具,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电影、电视、录像或相关片断。通过多媒体设备可组织大量材料,图文声像俱全,能多层次、多角度形象地反映内容,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使理论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容易激起学生兴趣,便于学生深刻掌握理论知识。

(四)组织社会实践教学。把抽象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与生动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偏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在完成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践途径,达到对思政课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吸收、内化,实现对思政课基本理论、原理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树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辩论赛。采取辩论赛的形式,让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团进行辩论,可以促进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学习,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思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可以与学生处、学生会、学生团体协调,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如演讲、书画展、图片展、摄像、征文等,寓教育功能于趣味性,可促进学生自觉强化、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3、参观考察。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安排,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具体地区或单位的具体情况,并思考解决问题。参观考察后要撰写观后感和调查报告。

4、调查研究。结合课程选择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留守儿童、校园文化、青年价值观、社会道德等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通过接触社会、探讨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结束后,每个学生要提交一定字数的调研文章。

5、社会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企事业单位服务,为残疾、贫困者献爱心活动,参加法律咨询,参加抗灾救灾以及义务生产劳动。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切实的锻炼,把他们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并能服务社会,在实践过程中检验所学的理论。

(五)创新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也要求考核评价机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探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千人一卷、千人一面”的考核方式作出改革。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小组论文+小组答辩”等形式破除了学生在传统考试方式下“考试机器”和“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使考核成为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又一环节。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欢.试论反思性教学法在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2009.6.20.

篇10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联系

【中图分类号】G42

校园文化一方面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载体和途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指向路标,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价值导向、道德净化和政治保证作用,是实现高校校园文化传递的有力工具“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共同理念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两者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

一、 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就是在学校环境中,由学校的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以及创造的过程“从形态结构上分析,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划分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三种基本形态”。

1、 校园物质文化,

它是校园文化主体曾经和正在作用于其上的一切物质对象,是人们通过感官可以感受的一切物质性对象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和外壳,起着浓厚文化氛围、传递沟通信息、扩展人际关系范围、丰富校园人的生活之功效。

2、 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主体进行文化活动时形成的各种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一切校园文化活动的准绳,发挥着以规育人的作用“建立健全校园各项规章制度,有利于通过常规管理,建立正常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规范和秩序;有利于形成优良校风,培养师生的行为品德,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导向作用;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管理效能”。[2]

3、 校园精神文化,

高校学生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核心是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学校的文化传统、校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深层要素,具有启迪、感染校园人的作用”.[3]

4、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二,是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三,是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五,是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六,是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认同;七,是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八,是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高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发挥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体现的,一,是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要坚持多元文化与主导文化的统一,坚持娱乐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现实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高校的育人目标服务。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是构建和谐文化,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还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和谐校园文化把/价值塑造作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树立和谐校园文化的精神砒柱;把人际健康作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突破口,增强和谐校园文化主体力量”[3]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着力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学风和教风,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开展科技创作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开展美育教育活动,以提高大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搞好教师文化建设,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4]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目标,把个人的选择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把个人的才智兴趣充分的发挥在崇高的远大的目标上,从而实现自己价值,为国家民族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创造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对人类、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5]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校园极端行为乃至行为的发生,从而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现实意多年来,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还应该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和途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总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其强烈的主动性促进和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优良传统,经验规律,可以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极大的作用力,使校园文化建设进入预期的轨道。

1、政治导向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向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积极引导大学生关心政治,参与政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政治意识,提倡大学生追求格调品位高,思想理论性强、艺术上严肃高雅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以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优化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责任感”。[6]

2、道德价值导向作用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所内在一些价值由于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导致出现了一些诸如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道德失范现象,而这些失范现象的产生,己经逐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端正他们的心态“有了师生员工正确的群体心态这一内在因素,校园文化选择发展才不会偏离目标,才能对社会文化进行扬弃,使校园的道德空间得以净化”。[7]

3、它是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校园文化传播主要是两个范围,一是校内与校际之间的流动,二是校内向社会的辐射"校内传播主要是通过举办各类知识讲座、报告会、演讲会等进行关于理论、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从而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参与意识"而校内向社会的辐射则是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使校园文化向学校以外的社会传播、渗透与融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作为文化物质载体,使校园文化与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将自己在校园内学到各种科学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并将学校精神、校园风尚展示于社会,从而在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8]

四,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联系和促进

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有一个共同的教育目的,即共同承担着高等教育非智力素质的培养,这就使得两者必然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减弱时,大学生判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会降低,当他们置身于校园文化活动中时就容易产生盲从心理,使得校园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趁虚而入,从而导致大学生自身整体素质的下降"如果校园文化不能得到很好的建设和发展时,思想政治教育就会由于缺少了校园文化这一实践教育的载体,而仅仅被局限在课本或会议上,可想而知,其教育效果将被大打折扣”[9]

通过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大学生在一个融洽和谐的校园气氛中自觉地接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就容易被其接受。同样,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坚实有力,会使大学生更好地认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主导文化,必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

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存于校园之中,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正确认识、研究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将使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相互强化、健康发展,这无疑会在高等教育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小结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塑造其良好的政治人格,并使之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在校园中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文化类型,相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其本质内涵主要是指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包含于校园内部的价值观、集体舆论、文化传统等等"思想政治教育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主动与被动之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往往是完全不同的两部分,只有在自我教育这一特定方式中,被教育者才占主导地位"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作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同时又是客体,主动者与被动者往往是同一部分人,他们在创造校园文化的同时又享有了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教探索》

[2]浅谈边疆民族地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云南教育》

[3]校园文化怎一个“建”字了得《云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