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07:1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学生发展

近30年来,语文教学一直遭遇人们“高耗低效”的责难。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源于1978年吕叔湘先生对当时语文教学状况提出批评:“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1]应该承认,当年吕叔湘先生是针对“”给语文教学所造成的极大破坏这一事实而言,其提出的目的是摆脱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这一思想在当时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普遍心声。正是因为此,吕叔湘先生的这一指责在当时被誉为语文教育的“一声春雷”。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近30年来,人们一直在引用吕叔湘先生的这一观点,认为语文教学仍是“高耗低效”。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批评更是直指语文教学的“低效”,认为语文教学简直一无是处,甚至“误尽苍生”。但是,我们无法漠视的是,近30年来,语文界已有不少人在殚尽竭虑地改进“高耗低效”,同时在客观上也取得了大家公认的成就。这使人产生了如下疑问: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语文教学一直都摆脱不了人们所谓的“高耗低效”的困境?我们进一步需要去辨明的问题是:语文教学是否“高耗”?语文教学是否“低效”?

一、追问之一:语文教学是否“高耗”

吕叔湘先生依据当时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计算出学生在中小学共10年的时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占总课时的30%。从所占课时量的比例这一角度来看,我们的确可以说语文教学耗时很多。但是,吕先生的这一判断是基于当时学校的教学实际条件、背景和学生的生存环境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它是存在一定前提和背景的。然而,多少年来,人们却不顾近30年来学生语文学习的学校、社会和家庭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客观事实,一直在简单地套用吕先生的以上标准,仅仅只看到语文课时量的比例高便断定语文课“高耗”。

当前判断语文教学是否“高耗”,不应仅仅立足于课堂这一较狭隘的视野,而应立足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环境和生存状态。若立足于后者来考察,其结果恐怕是另外一回事。在当前,不管哪一门学科,学生的学了课堂之外,至少存在着以下几条途径:一为科任老师利用自习课或其他课来教学本门学科;二为学生在家里的自学;三为学生参加的各种学习辅导班等,包括校内组织的以及校外组织的;第四是大家都容易忽视的,就是学生是否在课堂上按要求学习该学的学科,如上语文课时学生是在学习语文还是学习其他学科。若依据以上几点来考察如今的语文课,至少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在平常自习课语文老师补课的次数有多少?占多大的比例?有多少学生在家里主动、自觉地学习语文?有多少课外的语文辅导班?在语文课上有多少学生真正在学习语文?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笔者对不同地区的一些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观察和访谈,结果表明:对于以上几个问题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持不太乐观的态度,语文老师利用其他时间为学生补课的次数远低于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在家自觉学习语文的学生不多(只是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家庭作业),课外的语文辅导班基本没有(只有极个别学生请某个教师辅导应考作文);在语文课上许多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而在其他学科的课上主动学习语文者基本没有。这种趋势随着年级的增长愈发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真正花在语文课上的时间实际上并不多,尤其与其他学科如数学、外语等相比而言。有研究者对北京市初中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9.7%的学生不读书,23.2%的学生一学期只读一本书,32.3%的学生一学期读三本书,34.8%的学生一学期读五本以上的书”[2]。也有学者的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其阅读量严重不足,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极其有限。以初二年级为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附录的“课外读物建议”中列有14本具体书目,阅读过其中的五本及以上的学生的比率分别是:城市重点中学54%、城市普通中学32%、农村中学13%。再以高二年级为例,通读过《三三国演义》的学生的比例分别是:城市重点中学43%,城市普通中学21%,农村中学19%;通读过《红楼梦》的学生的比例分别是:城市重点中学32%,城市普通中学9%,农村中学4%。[3]引以上虽仅涉及到课外阅读,但众所周知,阅读是整个语文学习中的主渠道,不读书而成天从事写作或其他语文活动,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进入新世纪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的课时已被大幅削减:现在是高中每周4课时,初中5课时,小学7课时;中小学平均约占总课时的16%,小学约占20%;个别地方,小学语文每周只有5节课,仅占15%。当前语文教学的课时量已不是吕叔湘先生当年所称的占全部总课时的30%之多。

综合考察以上各因素,与其他主要学科相比,立足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存环境,语文课并不是通常被人所理解的所谓“高耗”。相反,在某种意义上语文所占的时间是非常少的,难怪近来不断有人呼吁应增加语文的课时量。笔者澄清这点并不是在为语文课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开脱,人们长期不加区别地视语文教学为“高耗”,进而把“高耗”与“低效”联系在一起对语文课和语文教师甚至整个教育横加指责,的确是有失公允的。

二、追问之二:语文教学是否“低效”

不管对语文教学的“低效”理解为效果低、效益低、还是效率低,也不管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还是学生“学”的角度,其实都必然涉及到其背后的价值取向问题。人们正是依据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达到以及是否达到某一目标,来判定语文教学是“低效”或者高效与否。

在吕叔湘先生看来,语文教学的“低效”主要指的是学生学习成绩差。“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吕叔湘先生的这一指责主要是针对“”结束初期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太低而言,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这种指责是十分有必要的。若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语文教学是低效还是高效,当前的语文教学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已摆脱了“低效”的困境。正如当前不少研究者所强调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的学生语文成绩比以前提高了,作文写得也比以前好了。然而,随着教育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国人对国外教育先进理念的不断吸纳,随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从分裂逐渐走向融合,随着20世纪末对语文教育大批评的深刻反省,人们早已不再局限于用30年前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当前的语文教学。21世纪初的语文课程改革更是明确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这就意味着,当前人们判定语文教学的依据已是依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而定义的语文素养(这比较以往已大大拓宽了)。正是依据“语文素养”,时下人们发出感慨:学生的书写能力太差,语言使用不规范、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差,语言运用缺乏个性、对母语缺乏必要的情感,等等。这些都可以证明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整体上仍未完全摆脱“低效”之困境。

当前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已不同,这势必导致当前语文教学的“低效”与吕叔湘先生在30年前所说的“低效”在内涵上的明显差异,可是不少人们却未认清这一点,生硬地套用吕叔湘先生的观点来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不加前提地批判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对整个语文教学进行否定,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们认清这一点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语文教学的“低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动态变化之中的,所以语文教学的“低效”远非一个事实判断,更是一个价值判断。改观语文教学的低效也绝非一个简单的技艺问题,它首先是一个价值取向的明辨澄清问题。第二,语文教学的“低效”必然具有长期性,同时也异常艰难,其原因正是在于人们总是随着时代主题的演变向语文教学提出愈发丰富的要求(其中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第三,也正是因为人们总是随着时代主题的演变向语文教学提出不同的愈发丰富的要求(其中加杂着一些非语文的成分),与此同时又用这些要求来评判语文教学的高效与“低效”与否,这便使得语文教学的“低效”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难以避免的,人们也只能在主观上将其减至到最低或者说合理的限度。三、追问之三:当前如何才可能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

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绝不限于停留在语文教学的某一或某些技巧技术之上,而必须立足于整个课堂教学生态。随着当前教学论的研究主题由“工具论”向“发展论”的转换,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正实现“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的跨世纪超越”[4]。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的问题已随着时展演变成“学生发展”的问题。通过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实现其真实的、真正的发展,语文教学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低效”的遭遇。总体上说,“学生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发展什么”与“如何发展”这两个方面。

“发展什么”的问题实则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鉴于当前语文教学在价值取向上的混乱与纷争,语文教学在价值取向上应首先进行“语文”与“非语文”的清算。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应重新澄清学生在语文学科之内究竟应获得怎样的发展。语文学科因其以母语为教学内容,这便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而始于2000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并沿袭至《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使语文学科与文化纠缠不分。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语文教学很自然地在经典的选文问题上、传统的诵读问题上、语言技能的训练问题上、系统语法知识的传授问题上、文本的多元解读问题上、作文的真实表达问题上陷入各种纷争。这些纷争集中表征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性质之争。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语文素养”无非是在面临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冲突时的一个有意或是无奈的平衡。立足于语文素养的“面”上的整体把握就会忽视、掩盖其在“点”上的必要区分。《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素养的主次倚重上未作出明确的厘定,这为人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把握语文与非语文之上预埋了一个极大隐患。这样,语文教学便时常陷入如下的尴尬境遇: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什么是自己该干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干的?所以就语文教学目前的问题来看,在语文与非语文之上的适当分野,在语文教学的主观性价值目标和其客观之间的必要澄清,是当前语文教学在价值取向上最为紧迫的任务。总体思路是立足社会转型这一时代背景积极实现语文教学从传统向现代的真正转型,在现代教学论的视野下构建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题,以此为基点合理把握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和“语文意识”,而不是简单地由汉语言的特点直接推演出语文教学该如何实施。

如何发展的问题可以表征为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发展机制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置于语文课堂教学这一特定语境之下、把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矛盾(人与语言之间的矛盾)和汉语言的本质特点,必须立足于语文课堂学习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基本进程以及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要在以上基础之上着力思考:个体言语学习的独特性及其言语能力的差异性发展,个体经验基础上言语理解和表达,学生言语技能的有效训练,语言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特色与言语学习,言语互动的学习机制、对话交往与学生言语能力的生成,不同的语文学习方式与教学策略的实效性,学生生活实践中言语学习的积累与领悟,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学生生存状态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等等。

以上“发展什么”的问题侧重于“是什么”与“为什么”层面的哲学思维;“如何发展”侧重“怎么样”层面的科学思维。正是围绕学生发展这一教学论主题,并依据“发展什么”与“如何发展”这两个问题的统整,语文教学才有可能走出长期的“低效”之困境。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N],人民日报,1978—03—16(3)

[2]王俊英,北京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01(2):32-37

篇2

[关键词]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资源整合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不足以教育好学生,社区的力量也相当重要。学校应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是社区的一项重要职能。学校教育应当与社区教育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充分挖掘并发挥社区的作用,并将其作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以自身从事的学校教育工作为出发点,以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为切入点,谈谈我校的初步探索。

一、双向开放,资源共享

(一)依托社区,构建青少年教育社会大课堂

学校与社区关系紧密,任何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区之中,学生一只脚踏出学校,另一只脚就踏进了社区。近年来,校园周围遍布工厂,商店林立,居民区增多,再加上人员复杂、交通拥挤,新旧观念的碰撞和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社区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已越来越不可忽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区这块重要阵地,如果正确思想文化不去占领,各种不健康的东西必然会乘虚而入,影响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校教育、特别是对学校的德育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分析当今青少年教育,德育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青少年犯罪频频发生,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广大青少年生活的社区尚未真正形成教育生态结构的最优化和教育生态功能的最佳发挥。学校教育的封闭性、家庭教育的随意性以及社会教育的不确定性,形成种种反作用力。人们常感叹孩子“在校是好学生,回家成‘小皇帝’,到了社区变成‘野小子”’。

学生的在校时间不足全年的三分之一,其余时间,尤其是节假日,都是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内度过的。他们需要玩,需要朋友,需要观察世界、交流信息、学习生活。毫无疑问,社区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希望。学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大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就必须敢于打开自我封闭的大门,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主动走向社区、依托社区,建立联系网络,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把社区变为青少年教育的社会大课堂。只有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形成人人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风尚和社区环境。

(二)双向开放,学校与社区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作为社区结构中的一个组织单位与社区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学校是社区的重要的文化机构,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是造福于社区居民的实事,也是将学校融入社区,让社区了解学校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社区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学校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挖掘,使社区中的“潜在教育资源”成为“现实教育资源”,可以借助于社区的力量强化、细化、深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引进教育活水。这样的“开放”应该是互动的、双向的。

1、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全面开放

场馆设施开放。学校将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包括图书馆、琴房、美术室、舞蹈室、计算机室、室内运动馆、田径运动场、演播厅等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下向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休闲、学习进步、发展提高的场所。

师资及管理人员开放。学校可抽调在德育、计算机、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社区教育工作辅导员,到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帮助疏通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帮助家长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等。学校面向社区开展艺术教育、普法教育、健康教育等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放。学校可以经常邀请社区居民观摩学校开展的“教学开放周活动”“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等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到校观看学校的体育运动会、文艺汇报演出;邀请居民参加学校趣味运动会,亲子活动;等等。这样做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进了社区居民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了解,形成了学校、社区共同关心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2、社区资源给予学校充分的帮助

社区与学校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邀请社区内各单位领导、知名人士代表、普通市民代表共商学校教育发展大计;同时,还可以和街道居委会、派出所、城管中队等联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防止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不健康的文娱、音像制品对青少年的精神污染,优化学校周边教育环境;借助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足,解决一些自身不能解决或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社区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能为保证学校、社区活动的长久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没有一支固定的辅导员队伍,学校的社区活动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社区辅导员可以是学生家长、社区的优秀人才等。学校应积极争取一部分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成为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担任学校的社区辅导员。社区里的老革命、老战士、企业家、劳动模范等优秀人物更是社区宝贵的人力资源,学校应当积极与他们保持联系,聘请他们为社区辅导员,在一些特定纪念日里请他们来学校进行指导、开展活动。他们的丰富经历、宝贵经验将为更好地开展社区教育提供极大的帮助。

社区可以给予学校资金上的资助。社区里的很多单位都乐意资助学校进行校园改造建设,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外来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学校可积极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联系协商,汇集社区多方力量,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烦恼,保证这些学生能够和其他的同龄人一样享受学习和成长的权利。

(三)学校、社区联系紧密,共享资源

双向、开放的社区活动不仅拓宽了学校教育的途径,而且使学校和社区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清早,居民们在校园里健身、锻炼;放学后,学生们在社区里放松、游戏;工作日,学生们在校园里努力学习;双休日,居民们在教室里积极充电;老革命、老战士干起了校外辅导员,开革命故事会,做传统文化讲座,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学生们做起了礼仪小使者,打扫敬老院、慰问社区孤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用行动诠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区单位给学校送来了资金和帮助,学生们给社区带来了洁净和欢乐……这一幕幕场景,实现了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共享,加强了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初步体现出“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化”的教育设想。转二、整合资源,实现“双赢”

(一)整合资源,学校受益

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起步阶段,学校是最大受益者。学校尝到了甜头,同时也坚定了继续坚持深入下去的信念。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社区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学校该为社区干些什么?社区教育的参与成员是互动的、双向的,所以也应该是双赢的。学校不仅仅是社区教育的受益者,更应成为社区教育的奉献者、服务者、志愿者。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社区教育的现代化探索将由“学校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向“地区为主”的现代化社区教育模式过渡。学校和社区都应充分意识到这个过渡的必要性,意识到社区教育的内涵要进一步增容,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的输出与辐射,结合双方的需求,利用自身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二)关注学校与社区需求,实现资源整合

1、学校资源与社区需求的充分整合

学校资源与社区需求的充分整合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学校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培训需求的整合。现代化社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市民迫切需要重新学习和培训。我校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硬件和师资条件,配合社区进一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开办职工上岗培训班、外来打工人员扫盲班,为社区内有需要的单位职工、社区居民提供电脑培训等。这增进了学校与居民、企业的关系,促进了社会教育化的进程,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与办学优势为社区大教育提供物质基础。这既是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学校服务社区的有效方式,更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

同时学校针对本社区内居民文化水平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实际状况,成立家长委员会,并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分类指导,开展集中性的定期家教观念探讨、专题教育讲座、家教方法访谈、家庭教育介绍、家教书目推荐以及个别学生跟踪指导等活动。这些方法和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优势,提高整个社区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学校——家庭教育间的良性循环: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使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与此同时,家长素质的提高又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提升了整个社区居民的素质。因此,家长、学校、学生、教师都是这一活动的受益者,而最大受益者就是整个社区和社会。

第二,学校教育资源与社区文化宣传需求的整合。学校应利用自身的资源,加强学校教育与社区的密切联系,从多层面、多角度指导师生,用实际行动向社区献爱心。例如:我校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护绿保洁”活动,对社区内绿地实行分片分区包干责任的办法,组织师生对社区内绿地进行集中性垃圾的拣拾与清扫,学生用自己的责任与勤劳确保社区居民生活在优美、干净的环境中,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此外,学校还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不定期地对社区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文明宣传”活动,包括口头宣传、标语宣传、张贴倡议书、帮助各居委办黑板报等,宣传内容还包括安全、卫生、健康、文明用语、市民道德建设规范等,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人群”,影响和带动社区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这些活动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弘扬了时代精神,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和赞扬。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拓展了德育途径,深化了德育的内涵,使学校由封闭式向“无围墙”式的大德育转换。

2、社区资源与学校需求的充分整合

篇3

关键词:孝文化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重要意义;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217-02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而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相对缺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前的青少年,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独生子女数量都已经达到了95%以上。中国的城市儿童中,独生子女占到90%以上。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他们严重缺乏集体意识和包容精神。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感恩之心。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大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价值并进行正确引导。

一、孝文化教育是解决社会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一日千里,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需要。要充分认识孝文化之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大学教育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

(一)独生子女社会化需要孝文化教育

我国政府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已经32年,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经历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已经近入了社会化阶段。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上两代人的百般呵护与娇宠,养尊处优,经不起风雨,甚者存在人伦倒悬之势,似乎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子女天经地义,而子女该怎样关心、孝敬父母则几乎不在考虑之列。著名教授钱文忠说过:"孝"是对父母的尊敬、感恩、回报、基于血缘的爱,这是最真实的东西。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形态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国出现了人文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孝文化建设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重拾孝道迫在眉睫

《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报告说,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将越来越严重。客观上,家庭结构小型化,一个或两个孩子要负担两个父母和四个祖父母,甚至会出现一对小两口负担八个或更多老人的情况,子女的养老负担十分沉重。我国社会没有作好社会老龄化的准备,因此,家庭养老已成为社会难题。如何使年轻人重拾爱老敬老传统美德,营造行孝尽孝的社会氛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都离不开孝文化教育的重构。

(三)进行孝文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也是对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华。孝文化主张对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其最初含意是"善事双亲","敬养父母",对父母在物质上、精神上尽孝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并且将孝由此推开及至社会,形成"博爱"与"广敬"。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不仅关爱父母、家人,还关爱他人,兼爱大众。孝文化中的孝,讲以人为本,实际上不独主张以人为本,还有"天人合一",表现在敬畏天地,热爱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非独人为至灵。孝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从孝敬父母,悌兄睦友到兼爱众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与其他生命,有利于自身、人类和自然的发展,因而对其阐发、弘扬,是一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四)孝文化教育是坚守中华文化个性,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捍卫我国文化主权已经成为时下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的出现。这种文化霸权在所有弱势文化的国家里都随处可见,而且在青年一代身上特别突出。如在我国,五颜六色的染发,半土半洋的口语交流,圣诞夜的倾城狂欢,情人节的风靡,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的遍地开花,等等,都显示着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如何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必然选择。孝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核部分,对于中国国民性发生了根源性、本质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弘扬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必要重构,使其更加现代化而非西方化。

二、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基础作用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对他人的关怀和爱。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爱,这种爱可以培养并生发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进而发展成对他人的爱。爱人民、爱祖国的教育要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的教育开始。

(二)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养成的启迪作用

无论是港澳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只要他们回到祖国大陆,都要寻根问祖,不管宗教信仰如何,政治观点怎样,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很多人还要亲自到黄陵虔诚祭扫,这就是一种发源于孝的爱国精神。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强调这一点,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境遇如何,最起码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进一步就是要为父母争光,为炎黄子孙争光。

(三)对学生诚信品格养成的促进作用

事亲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无丝毫虚伪存乎其间,所以孝之爱、敬必包含着真诚。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轨,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正是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我不知道这怎么可以,就像斗车没有轨,马车没有軏,这车怎么走得了呢?另一方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将对父兄孝悌推广到他人,当然也包括将对父兄爱敬之真诚,推广到与一般人的交往中,从而达到不伪不欺,实现诚信。现在的市场经济更是讲究诚信,诚信是商业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有效地运用孝道所包含的另一要义: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真诚——"信",以促进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

(四)对培养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推动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当今和睦社会风尚和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国的孝文化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宗族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荀子曾经说过: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够得以推广,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长寿,社会可得以安宁。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必须先让学生真诚地爱自己的父母,其次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多尽责任,多作贡献,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三、中国孝文化的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现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实现途径。

首先,党和政府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继续鼓励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师范类高校试点,形成一定模式后再加以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应该给予这些高校以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各级各类高校要自觉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落实相关教育政策。进行自身的教育体制改革,给中国孝文化经典课的试行提供相应的课程空间。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重点通过德育课的学习来提高师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蕴。也有部分院校在不同专业课中,穿插了一些相关的古典名著。

再次,顺应时展要求,灵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网络手段。网络作为最先进的传播媒体,以其快捷性、方便性、开放性、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正以强大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进性,它打破文化垄断,实行文化民主;突破社会分工限制,拓展人际交往,发展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努力使当代孝文化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建设孝文化网站,开发孝文化论坛,发展网络孝文化,使广大网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在与网络文化携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抵制和批判腐朽落后的孝文化,努力提供正面、健康的孝文化信息。发展网络孝文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在网络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最后,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孝文化的价值,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真正传承、弘扬化之。这就是所谓"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儿童教养院的老师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时才是教育,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连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儿童……"这段强调的就是"行为"和"榜样"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当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孟子[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篇4

一、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向

针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认为这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个“学会”的基础是“学会学习”,它是上述四个“学会”的前提条件。

综合国际、国内的一些探究成果,要做到“学会学习”,应当具有以下学习能力。

1.把握熟悉世界的工具,学会学习的方法;

2.有效地沟通和表达;

3.泛读和理解的技能;

4.探究推理、解决疑难的能力;

5.获得、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6.创新的意念;

7.开展探究的能力;

8.终身学习。

上述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这也是今后的基础教育应着力培养的学生的基本素质。

和上述追求相悖,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基础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之一是实际学力低下。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可以说各国都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其中重点之一就是进行课程改革。美国80年代初提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以充分协调而富有学术内容的课程来取代肤浅的“自助餐式的课程”。此项工作从小学低年级开始,要求小学毕业生应具有读写能力。近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甚至提出8岁儿童应能读会写。1988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1988教育改革法》,以法令条文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公立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欧洲惟一未使用全国统一课程的英国明令统一课程,这足以说明此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法国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课程改革经历了打破传统的分科教学、实行合科教学到恢复分科教学的过程。实行合科教学试图通过综合性质的启蒙教育,提高教学效果。结果是削弱了某些学科的教学,导致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下降。1985年4月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新的教学计划,认为小学生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应包括七个方面,据此开设七门课程。联邦德国80年代课程改革的一个特征,是在教学计划中布置了大量跨学科课程,如家庭教育、健康教育、平安教育、交通教育、环保教育、法律教育、欧洲新问题等。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的挑战做好预备。原苏联1985年颁布十一年制中小学新的标准教学计划,80年代末颁布了各门学科新的教学大纲。而后根据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出一套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改革的教科书,特征之一是既适合于学校教学使用,又可作为学生自学用书。教科书内容构成包括摘要:1.必修的基本内容(占70%-80%);2.反映民族和地区特征的内容;3.反映学校特色的内容;4.教师根据需要增加的内容;5.学生自由选择的内容。日本文部省于1998年11月了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小学日本语改革目标中,强调培养作为社会人的基本道德;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索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个性。在具体目标中,强调转变观念,精选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改善评价学习的方法等。从上述情况中可以了解到,教育比较自由化的美、英等国,加强了对课程的统一管理;一些国家在课程改革上迈出较大的步子,如法国实行合科教学,联邦德国开设跨学科课程;有的国家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改革,如原苏联在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以及功能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日本旨在创建更宽松、更有个性的语文课程。上述改革的办法、经验,对我国中小学课程乃至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改革有启发、借鉴功能。

二、对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思索

近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的不同学派对课程设计有不同主张,主要有学科或知识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美国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任何课程都要受到有组织的学科内容、学生和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可见,上述不同学派的主张,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有不科学的一面摘要:只强调制约课程的某一方面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理想的课程设计,应当是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又顺应社会的需要,非凡是能够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国内有的探究人员初步勾勒了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概括为以下四个特征。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从知识论转向主体教育论。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将课程目标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追求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课程设计和编制的结构化。包括学科教学内容的结构,要有助于学生在探索中自觉获得知识,还包括构建合理的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组成的学校课程结构。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形成立体、开放的课程体系。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做到二者互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国内外探究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作如下思索。

(一)有关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为指导,瞄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置于课程、教材改革的中心地位,逐步建立校内外结合、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使课程、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凭借。

(二)有关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逐步实现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今后的小学语文课程,应当由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活动课和语文环境教育和实践三部分组成。据有关资料介绍,80年代亚太地区的15个国家中,就有5个国家在小学阶段开设选修课,我国小学的课程改革也将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小学语文学科作为第一步,可以增加语文活动课的选择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诸如喜好小组、文学社团、讲座、竞赛等)中自行选择,在喜好盎然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学校、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母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给希望小学的小伙伴写信,走向社会消灭错别字,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在课程改革中,还应努力探索跨学科的,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课程形式。闻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开发的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她的做法是,以德育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环节,就某个主题,如“我爱祖国妈妈”,从各科教学到教育,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家庭、社区),利用内容的“相似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合力,使原本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深度、广度上得到拓展,大大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负责等优良品德。此外,除了在语文课上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书、思索、练习、作业的时间以外,建议专设自由阅读课(每周低年级1课时,中年级2课时,高年级3课时),让学生在阅览室、图书馆读自己爱读的书,记下好词佳句、心得心得。坚持数年,学生的读写能力定会大大提高,长期养成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定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总之,在课程方面要打破语文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一统天下,优化教学结构,加强课外活动,开发环境课程,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举,课内外、校内外结合,使学生在开放、多元化的语文课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有关小学语文教材改革

在品种上,适应课程的多元化,实现教材的系列化。今后语文教材不仅要有供课堂教学使用的教科书,还要有提供给教师的活动课教材以及有关开展大语文教育的有切实指导功能的意见、建议。

在内容上,一方面要增加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一部文学作品甚至可以决定或改变人的一生。在人们开始意识到“情商”之重要的今天,多阅读文学作品无疑是提高儿童少年“情商”的一个良方。还因为通过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学做人,学语言,而且可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技说明文。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能阅读科技说明文,应当是下个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在体系上,构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语文练习为主线,由目标系统、练习系统、检测系统组成的语文教材的练习体系。

支撑这个体系的灵魂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忽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把课本看作知识的发源体,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导体,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体。现代教学观念强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由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向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并在指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这一教材体系的三大支柱是目标系统、练习系统和检测系统。

目标系统包括全套教材、每册教材、每单元教材乃至每篇教材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适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把教学目标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是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导读”的形式出现。每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思索练习”之中。

练习系统是教材的主干。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学要非凡重视从小培养能够出口成章的说话能力,能够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能力,能够写记叙文和常用应用文的作文能力以及能够主动获取、处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还应把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观察思维以及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要求分别列出,各自形成练习序列,再根据低、中、高年级教学的阶段性,把上述练习重点分层有序地编排在各册教材中,形成纵横交错的练习网络。为了体现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还可以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等的画、批、注,起到辅导、示范功能。教材还应采取办法,如编成开放的、可增删调整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改编重组,以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此外,教材要在落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弹性,比如,识字分“四会”“两会”,课文分必读、选读,练习有必做、选做,做到因材施教,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篇5

一、英语教材内容要包容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民俗和本地区的民族特色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绝大多数都是从"What''''syourname?"(“你叫什么名字?”),"Howold……

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内容本身,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语言中所包含的当地文化和民俗,增强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教材中,应更多地体现有关中外历史、地方美食、当地景物、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英语环境中,学到地地道道的英语,而非中国式的英语。所以我们在教学生说英语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英语文化的传播,这些在教材中都应得到体现。

另外,各个地区可以根据所处地区的文化背景,编写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材。比如在我们新疆就有很浓的民族特色,“古尔邦节”“烤羊肉”“哈密瓜”“葡萄沟”“天池”等等,如果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运用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创设英语教与学的良好情境

正如小孩学说话需要一定的环境一样,语言的学习也是与环境分不开的。在一个全中国汉语式的环境中,让学生学地道的英语,确实不容易。

首先,在英语课堂上可以尝试改变学生的座位模式。我们的课堂座位大多是传统的“横排竖行”分布,师生面对面,教师成了课堂的中心。课改提出之后,“以学生为主体”的呼声也越来越强,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课上,教师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的座位模式,将座位布置成圆形或半圆型,这样学生之间能够面对面地交流。一方面开口练习的机会增多了,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教学气氛更加融洽。

其次,英语课上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场景,这就需要有充分的英语教学场所和英语教学用具。

在课堂之外,也需要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比如开设英语广播、用英语整队集合、全校上下规定用英语打招呼和讲礼貌用语、粘贴英语图片和校训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英语竞赛和英语夏令营。让学生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学英语,感受英语。

再次,英语课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据课堂需要,借助电视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为直观,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这也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三、英语教学应与其他学科内容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

正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课,所以它与其他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英语的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对于初学者,这可以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

1.英语课与课文课相结合

这两门课都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紧密相关,英语的表达同样也需要像中文一样有血有肉,生动形象。我教的一年级学生初进校门,大字不识几个,但他们会认读拼音,我便把学过的单词、句子用拼音写在黑板上,让他们用英语表达其内容,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氛围中学会了英语,同时又巩固复习了语文课的拼音,一举两得。

2.英语课与数学课相结合

在教小学生数字的时候,可以完全采用教数学的方法,比如:学会十以内的数字后,教师就可以将得数为十以内的算式写在黑板或纸上,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计算,如:"1+3=4"便可以表述为"oneandthreeisfour",有效地创造了学习英语的气氛。

3.英语课与音乐、美术相结合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唱歌、画画,在音乐与图画的情境中学习英语更是其乐融融。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认为音乐与美术都应当是必修课,一首动听的英语歌曲会让学生记住拗口的句子,一幅动人的画面会让学生很快学会单词的读法,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音画的情境中既学会了英文的表达,又享受了音乐与画面带来的美感。

4.英语课与体育课相结合

在教“篮球”(basketball),“足球”(football)等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时,最好的方法是将学生直接带到操场上,一边运动,一边教学,学生兴奋之余学到了知识,教师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5.英语课与自然课相结合

小学生天生就爱玩,教师可以带领他们到室外去上英语课,走近大自然,告诉他们:"Thisisaflower"(这是一朵花),"Thatisabee"(那是一只蜜蜂)。将他们感兴趣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用英语教给他们,收获一定不小。

6.英语课与计算机课相结合

篇6

关键词: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小学教育是与幼儿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他们彼此联系,但也相互区别。一年级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重要阶段,所以,本文结合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进行分析,并提供建议。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没有定性,喜欢有趣的东西,因此,老师要把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识字与拼音方面,旨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并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一、教材安排

1.汉语拼音

人教版一年级的教材中,关于“汉语拼音”一共有十三个小节。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可以掌握汉语拼音,并且能够准确地区分并读出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另外,学生也要能够准确、规范地写出这些汉语拼音。

2.识字、写字

关于“识字”方面的内容,在教材中主要涉及八个小节。人教版教材会在书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第一个生字表是要求学生全部认识的汉字,第二个生字表是总结要求学生会写的汉字。整体来说,在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四百个汉字,其中有一百个汉字学生应该会写。另外,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这些汉字的书写笔画。

3.阅读

人教版要求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够使用学习的汉字与拼音,学会使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本中的文章。人教版为了增加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在课本中加入了一些十分生动的图画,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图画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口语交际

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这也是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组“识字”或者是课文后面,都会安排一个“语文园地”,这个部分的编写主要是为了训练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针对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建议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汉语拼音比较抽象,记忆这些符号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生性好动,而且善于形象思维,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等,这些儿童的特点都为学习符号增加了一定的困难。老师要深入剖析语文教材,挖掘书本中的趣味因素,并且可以制作一些教学工具,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汉语拼音。比如,老师可以利用拐杖,在拐杖朝下的时候,演示“t”,在拐杖朝上的时候,让学生看到“f”,然后再示范这两个拼音的读法以及写法。再如,在讲到b和p;d和t;g、k和h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嘴巴旁边放一张白纸,通过发音时,是否呼出气体进行区分。另外,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贪玩,注意力也比较分散,老师可以把这些汉语拼音的发音特点编成一些儿歌、口诀等帮助学生记忆。

识字、写字的教学一直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一年级的学生,如果对一个事物没有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这项学习活动。要想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学好识字、好写字,就必须要激活他们识字、写字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把汉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根青菜,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请问这是什么东西?”有的学生会回答:“青菜。”随后,老师可以出示“青”字的拼音以及书写顺序。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青菜,也经常吃到青菜,所以这样的教学就会让学生感觉非常亲切,也非常有趣。通过这个步骤的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出“晴”“清”等相似词语的教学。

针对阅读教学,老师可以从下面几个步骤来进行。(1)培养小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阅读教学比较少,注意力很难集中。老师要帮助学生专心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等。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接力,通过比赛选出发音最准确、朗读最有感情的一队。另外,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读准生词的发音。(2)养成勤奋、善问的习惯。老师要教导学生认真阅读书本,对于课文中理解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应鼓励学生发问。(3)让小学生爱上阅读。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小学,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老师要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爱上阅读,这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篇7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语文课程是小学的主要课程,其意义在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字识别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赏识教育方法的应用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教育方法的应用手段进行分析。

一、赏识教育概述

赏识教育指的是利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此为基础,去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赏识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教育方式而言,赏识教育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具有积极意义。根据小学生生理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小学教育中应用赏识教育能够充分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这对于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及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得到重视。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应用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课程中,语文课程属于一项主要课程,教师对这一课程均较为重视,但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仍停留在原始极端,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仍未被有效激发,教师与学生之间仍存在缺乏有效沟通的问题,这对于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相对来说,语文教育主要以大量的问题为教学内容,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无法理解文字之美,因此往往缺乏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由此导致的语文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显著存在。⑸褪督逃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小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培养与激发,因此其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就会更加积极,这对于其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课堂氛围的改善都能够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够充分

传统教育一直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主宰着课堂,教师对知识的讲授时间在整节课堂中也占据着极大比例,受其影响,其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时间大大减少,两者之前的陌生化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因此也就会影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赏识教育的应用能够为教师与学生之前的沟通提供良好的途径,是改善语文教学效果的主要策略之一,因此对其进行应用十分必要。

三、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手段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实现。

(一)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其进行适度的表扬是赏识教育的主要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贯彻这一理念。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其表扬与肯定,同时,在学生组词造句以及文字写作的标准程度提高时,教师仍要对其进行鼓励。对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墙上设置优秀学生板块,要将优秀学生的名字填在板块中,并以小红花的形式对其进行鼓励。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自信心的提高能够起到极好的效果。

(二)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充分沟通,这是增加两者亲密度,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的主要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充分尊重学生,针对学生的建议,教师要将其作为重点进行考虑。利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达到使两者有效沟通的目的,在提问中,无论学生做出了怎样的回答,教师都要以赏识教育为出发点对其进行评价,针对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以鼓励的方式去纠正其行为,以更好的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其语文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游戏往往对其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的游戏,为小学生设定医生与病人以及餐厅服务人员与顾客等多种情境,要求小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去自由的进行沟通。这一游戏方式对于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提高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并适当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以将赏识教育方法与游戏教学法结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自信程度,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这一教学法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达到更高的水平。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适当对其进行鼓励,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赏识教育的应用效果达到更好,同时也才能使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达到更高。

参考文献:

[1]王彩霞.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182.

[2]于爱红.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89.

[3]马迎娟.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2016(1).

[4]王汉全.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2辑)[C].2015(1).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教育困境

随着目前适龄儿童人数的明显减少和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逐渐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在西部农村学校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部分地区中、小学校由于改革步子过快,引发了学生辍学、城乡学生比例失调、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少数民族地区还涉及到民族文化教育断层、民族文化适应等实际问题。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对广西大瑶山六巷村学校教育的考察,揭示当前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希望得到有识之士以及社会的关注。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六巷村调查后,笔者发现该村学校教育发展经历了兴办、旺盛、转折、萎缩的曲折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一个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曲折历史,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在经历过几次大调整后,目前困扰六巷村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难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撤并后学校的存废问题

六巷村地处大瑶山腹地,下辖11个自然村,村落分散,交通极不便利。20世纪70年代的六巷乡中心校是一所乡级全日制学校,设置有中学部和小学部。1978年撤办高中部,2002年撤办初中部,目前只办小学教育。据2000年统计,有教职工18人,正式教学人员15人。中学部有学生141人,开有4个班级,初一两个班,初二、初三各有一班,共有教职工13人。小学学生有167人,开有7个班级,撤并后的六巷中心校只剩下小学部的师生员工,目前共有6个班,126个学生,教职工18人,师生比为1:8.4。如按国家规定1:23的要求,则目前六巷小学教师数量超编。但是在大瑶山,由于村屯小而分散,地广人稀,读书的孩子也少,有些村子只有四五个学生,再加上交通落后,又不能把这些学生完全转到其他小学去。所以,该村小学就面临着一个存与废的问题,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

(二)学生辍学问题

据调查,该村的学生还存在辍学的问题。笔者发现,辍学的原因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因素。由于学校实行“大小星期制”,所以家长一般都把两个星期的生活费一起给小孩。但有些学生几天内就把两个星期的生活费全部用完,之后就到小店赊东西,久了就积少成多。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就觉得送小孩读书花钱太多,也就不愿意送了。二是传统生育制度的影响。由于受历史传统影响,当地瑶族家庭一般只生两个小孩。改革开放后,大瑶山土地政策发生变化,劳动力开始紧缺。小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的父母整天早出晚归,自己也有意无意地加入了上山下地干活的行列。此外,传统嗣继制度也告诉小孩,他们长大以后至少需要其中一个留在家里“顶户头”,嗣继家产,照顾父母。所以,很多学生就较为厌学。三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再加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地很多家长都觉得读书了也是白读,认为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在家种地。因此,“读书无用论”在当地还有一定的市场。四是由于学生自理能力差和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很多家长放心不下学生的安全,所以不愿送孩子上学,这也是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之,以上几个因素导致辍学现象逐渐增多,由于入学人数的减少,曾经办过的高中、初中也逐步被撤消。

(三)六巷教学资源过剩与城里学校人满为患

由于撤并,六巷中心校的教学资源出现了过剩和闲置,而六巷另一头的桐木中学和金秀中学,则人满为患。调查中发现,六巷村小学高年级部分学生也可以到金秀县中学或桐木镇中学民族班就读。所以,这些民族班就成了“大班”,有50~70个人一个班的。但从教育学角度来讲,这样的班级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

(四)民族文化适应问题

对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当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互动情景。学校教育代表现代意义的知识文化的传授,必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地方文化对待学校教育的态度,也反映出地方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认知体系。袁同凯对广西土瑶社区教育的研究表明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人们受歧视的历史经历,即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的过程,以及群体记忆等也会在情感上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瑶族小孩到城里就读,自然就得面对文化适应问题。瑶族学生在外就常被欺负,如被勒索财物、被孤立等。此外,瑶族学生还需要学习城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这也是一个很大挑战。

(五)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不管是在本乡(村)里就读,还是到城镇里就读,少数民族学生都面临一个困境: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像服饰制作、跳黄泥鼓舞等手工技艺、传统歌舞等无法进入学校的统编教材,导致这些优秀民族文化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甚至可以说,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讲,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基本是处于缺失状态的。

二、走出教育困境的对策与思考

笔者从调查看到,瑶族的学校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面对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的科技与文明进程的冲击,如何走出教育困境成为瑶族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为学校教育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协调

影响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地方权力资源配置是最重要的,而当地的生育制度、地理环境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在因素。这就需要学校教育争取得到更多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首先是优化配置,整合资源。要通过政府实施倾斜政策,扩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软、硬件。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校寄宿,原来落后的后勤工作也需要跟上,学校住宿条件、伙食营养、洗浴洗涤、卫生医疗等等,都需要增设或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其次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工资待遇和文化待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教育平等的角度出发,这些投入是必须的。对于因撤并后剩余的教师,可考虑采用转岗、调动、提前退休等方式加以解决。

再次是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政府行为,也不仅仅是建校舍、聘教师、重服务的问题,它涉及到全社会的认同程度。未成年人能否有效地接受学校教育,家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变得十分重要。传统生育制度所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以消融,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养老保险,完善土地承包转包机制,解决少数民族的后顾之忧,以此达到消解民族文化中阻碍学校教育发展因素的目的。

最后是以发展地方经济的各种契机,不断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地处腹地的瑶族同胞,因为交通条件的落后,大瑶山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区乃至全国之末。学校教育也因此受到极大制约。由此可见。经济发展、交通条件和学校教育是一个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需要从全局考虑,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二)扩大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功能

第一,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要继续承担起现代知识教育的重任。“如果说在主流文化社会中已经形成现代性,那么这一过程在少数民族地区正在发生。现代性学校教育‘嵌入’以后,文化的单一性逐渐取代了多样性。”“对于少数民族受教育者而言,现代性过程完成得是否充分彻底将决定它在学校教育中的成败。”通过调查发现,六巷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大部分还是对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生活方式抱着认同和追求的态度。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NBA球星的了解程度不亚于城市里的NBA球迷。一个小学女老师用手机通话、发短信,学习电脑操作、上网冲浪,收看电视新闻节目,看不出她是一个大瑶山里的瑶族人。因为,这是一个文明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的时代,任何个人或群体都无法回避,而学校教育首当其冲。

第二,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还要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学校教育可称为有意识教育,而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可称为无意识教育。从效果上看,无意识教育的效果要优于有意识教育。学校教育的空间可适当延伸到儿童的家庭和社区生活中去,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儿童在教育生活中获得成长,弥补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缺失或半缺失的现状。可通过编写乡土教材,总结本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开设民族文化课程,把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中。李姗泽就认为“对民族独特文化符号的了解、识别、认同、记忆与应用”,“对于今天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交融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持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应该在学校教育中融入乡土知识教育。

(三)构建多元文化交流的教育体系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在撤并后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学生要到距离家乡更远的学校念书。这就产生了一个复杂的多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问题。民族间或族群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而复杂的话题。我们应避免用主流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少数民族的教育,要克服文化偏见。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改革也应从少数民族现有的生存状态出发,建立多民族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共存的“和而不同”的少数民族教育体系。这种多元文化相互理解、和而不同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其他学校上学的文化适应问题,帮助少数民族建立适合本民族现实生存需要的教育体系。美国社会研究协议会等一些机构曾将多元文化教育列入到正式的指导方针当中:“……多元文化教育不是要消除学校中的文化差别或者仅满足对文化多样性的宽容,而是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精神,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进而使之成为有价值的资源。”

在其他民族或族群中实施跨文化教育,可以从客观角度引起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所共享。文化传承也不一定非要本民族传承本民族文化,其他民族一样也可以传承。要解决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就需要全社会对少数民族文化给予更多的关注。只有在学校教育中真正让各民族对对方的文化有所了解,并能相互理解、包容和欣赏,我们才能说这是成熟的、成功的学校教育。

篇9

关键词:语文学科;语文教材;语文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表现方式质朴,强调打好写字、读书、说话、作文等基础。课本选文来自古今中外,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情感性强,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渗透爱国情感、合作意识、环保意识、科学精神、进取精神等教育因素。教材中的练习设计,尤其是单元练习,不仅仅是重点课文内容的深化,而且是语文能力的拓展,体现综合性。教师要随着教材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策略,更适应时代需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称中要结合生活实际,适应时代需求,全方位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及主动思考积极性;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调教材情感的深层挖掘,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纲举目张,转变思想

教师在教学前要深入钻研新教学大纲与新教材,把握住大纲的指导思想、教学目的及注意事项。及时转变教育思想,教学过程中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树立新的人才教育观,强调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理解“为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初步基础”虽然也是义务教育的一个方面,但是不能将其变为单纯性地升学教育,离开大纲与课本要求而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大搞题海战术。语文教学过程教师应以以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为目标,在追求学生升学考试成绩与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注意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身体心理、科学文化、审美、劳动技能等素质的教育。课堂上教师应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特点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二、丰富教学模式,强调以生为本

在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应扮演一位引导者的角色,以教材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明确的任务去做,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鼓励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幻灯片、视频等,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优势,展现有声有色、身临其境的真实画面,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思维。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预先查询讲课的相关资料,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可以在备课时通过多媒体收集一些关于花生生长各个阶段的图片及视频资料并配以播音员朗诵课文的动人声音,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使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预先让学生收集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在正式授课前相互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这些图片和文字资料,然后和学生一起朗诵课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

三、注重教材情感的渲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引导者的地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题材涉及面广泛的特点,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既有对母爱的赞美,又有对祖国的热爱,还有对大自然的敬畏。情感普遍存在于教材的每篇课文。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准备,深度挖掘教材,在教学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教学激情,“以情育情”,用自身的情感来触发学生的情感神经,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情感体验。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有必要从情感陶冶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引导,还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体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促进师生情感的融汇。

参考文献:

[1]李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8).

[2]郭艳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1(5).

篇10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效果;实证

2001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在高等学校各专业开设一定比例双语课程之后,双语教学在我国各高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然而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教师的外语水平、授课形式、课堂讲解程度等因素,又受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双语教学的认可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花费时间因素等影响,还涉及到教材质量、课程课时量以及中英文讲解比例等因素。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采用软件分析统计,双语教学效果实证分析根据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针对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方法

(一)调查概况

本次参加调查的对象是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本科教学中的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包括选修《管理会计(英文版)》的222名学生、选修《财务会计(英文版)》的78名学生以及选修《国际会计准则(英文版)》的480名学生,共计780名学生。

调查对象按照英语水平可以分为三类:通过了CET六级的学生占11.27%,通过CET四级的学生占54.23%,没有通过大学英语等级测试的学生占34.5%。

(二)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的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罗列了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在形式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感受来选择对于各个影响因素的认同程度:5分=非常同意,4分=同意,3分=无所谓,2分=不同意,1分=十分不同意。

(三)分析方法

本文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确定综合影响因素。本次分析KMO抽样适度测量值为0.743,此值大于0.5,可以认为本数据适合用于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727.329,P(Sig.=0.000)<0.05。因子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

二、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各影响因子的基本含义

1.X1——学生对于双语课程的主观认识

该因子主要包括学生对于双语课程的认可程度,对于双语课程的接受能力以及花费在双语课程上的学习时间。

2.X2——学生自身英语水平

该因子主要包括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对专业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

3.X3——教师业务水平

该因子主要包括教师的英语水平,课堂讲解水平和授课形式。

4.X4——课程性质

该因子主要反映双语课程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中是基础课、选修课还是必修课,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课程设置中的课时量大小和所选用教材的难易程度。

5.X5——双语教学模式

该因子主要反映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包括教师在课堂授课中中英文的讲授比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程度以及课后辅导情况。

6.X6——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该因子主要反映在双语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课程的预习和复习程度会对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

(二)具体分析

1.对双语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学生对双语课程的主观认识

从方差贡献率可以看出,在诸多双语教学影响因素中,学生对双语课程的主观认识影响程度最大。学生对于双语课程的主观认识取决于其对双语课程的认可程度、对双语课程的接受能力以及由此决定的花费在双语课程学习上的时间。在教学实践中同时也发现,学生对于双语课程的认可程度决定了其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动力。如果有些学生认为学习双语课程没有实际用途,认识不到其存在的重要性,对自己来说是浪费时间,从心理上不接受这些课程,也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花费的学习时间少,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反之,如果教师在授课之前,将双语课程的重要性和用途通过多种形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在讲授课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双语课程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则学习效果较好。

2.学生所具有的英语水平是保障双语教学效果的客观基础

双语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专业英语词汇对于双语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有重要影响,它们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专业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仅调查问卷中显示出这一因素的重要影响程度,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反映出这一影响因素是双语教学效果的基础条件,是客观存在的。

3.教师业务水平对双语教学效果同样至关重要

对于双语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的教学效果保障而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表明:教师的英语水平、专业水平以及课堂讲解水平、授课方式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双语课程教师的业务水平,不仅体现在教师本身的英语阅读水平和英语口语水平上,而且还体现在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学水平上。通过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教师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专业知识在国际上的发展程度和趋势的掌握,与教师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关系;同时,双语课程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水平和授课方式等教学水平,决定了教师能否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对于双语课程教学效果同样至关重要。

4.双语课程性质对双语教学效果具有相应的影响

双语课程是必修课、选修课还是基础课的性质,以及与课程性质相对应的课时量,对于双语教学效果具有相应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发现:一方面,双语课程性质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所投入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双语课程性质和课时量也决定了所选用双语教材的难易程度。

5.双语教学模式对于双语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问卷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反映出双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中英文的讲解比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程度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课后辅导,都会对双语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过分强调一定的双语课程英语讲解比例,对英语水平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不好的影响,会慢慢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失去学习双语课程的动力,从而消极学习。而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多种形式的双向交流以及课后辅导,效果确实显著。其实质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乐趣。

6.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同样是双语课程不可缺少的学习环节

双语课程对于学生来讲,本身就要比中文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必要的复习和预习对于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巩固学习效果具有和其他课程同样的重要作用。

三、培养学生“乐学”,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明确了影响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不同重要程度,在从事多年双语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培养学生“乐学”,在“乐学”中实现教学相长,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者从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教学经验和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出自《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乐学”中实现“教学相长”,就是在拥有兴趣、热情的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乐学”中实现“教学相长”,赋予了“教学相长”新的含义,通过建立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乐学,教与学相得益彰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深深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双语课程更是如此。为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乐学”,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语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笔者认为,应将双语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于:强调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丰富和掌握英语专业词汇为辅,重点介绍国际上最新的知识,并结合我国实际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学有所用。因此,双语专业课程应以专业知识讲授为核心的同时,丰富英文专业词汇,而应避免将双语专业课当作英语语言课程来讲授。

目标定位准确,才能提高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认可程度,而且目标定位也决定了双语课程授课重点在于专业知识,不要过分强调英语语言和语法,通过教师的中文讲解,使得那些即使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学到专业知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双语课程,乐于学习双语课程,产生学习动力,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使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提高了英语专业水平;使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逐渐地熟悉和掌握英语专业词汇,整体上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

(二)双语课程教材重组

照搬英文原版教材,并不是对各个层次的院校都适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性质、课时量的要求,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和实际要求,选用重组的英文原版教材。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系列英文原版改编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出版的系列“高等学校经济管理英文版教材”,该系列教材对重要知识点及难点进行了必要摘录和注释。这种重组的双语教材,逻辑性较强,重点突出,详简适当,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产生学习兴趣,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立了基础。同时,在详细讲解重组英文原版教材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国内外相关专业内容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学有所用。

(三)双语教学中的“教学相长”

教学本身是个双向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过程中起着指引方向和帮助推动的作用,以使学生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教师要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然后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因此,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乐于发言、善于思考,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而教师为教好双语课程,要不懈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成为具备国际学术思维的创新型人才。

(四)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教学模式上,全力推行“双向和谐式双语教学课堂控制方法”。“双向和谐式”双语教学课堂控制方法,是一种定位于“以学生为本,和谐教与学”的课堂控制方法。这种方法重点在于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为出发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控制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授课之中,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加强课堂控制和提高课堂效率,并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文原版教材的兴趣,使学生在一定的兴趣和压力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课堂上的双向交流,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制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于讲授过的知识,让学生提问题,而不是老师提问题;组织学生成立小组,互相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互相评判分数等等。通过培养“乐学”,让学生在平和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复习知识、掌握知识。

双语教学是时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开设双语教学,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有利于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多元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国外先进科技成就的能力,培养大批能够熟练应用外语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的教育逐步与世界接轨。同时,双语教学不仅仅是专业和语言教学问题,伴随而来的将会是深刻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层面的变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球意识。

【参考文献】

[1]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