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法律修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08:0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道德法律修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道德法律修养论文

篇1

1.法律教育部分的教材编写

(1)具体法律内容稍微不足。与2010年修订版的内容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进一步删减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内容,与2009修订版、2006修订版相比,具体法律内容更是少之又少。鉴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步深入,笔者认为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内容,而不应一味的删减。

(2)教材编排较为死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教材之一,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但是纵观历年修订版本,教材编排在排版、内容形式、用语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步,书中充斥着大量死板的教条、概念、条文等。这不但较难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不能很好地去影响学生,无法达到国家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

2.法律教育部分的教学

(1)教师教学方式。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讲述的过程,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为主要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加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深,思想上不够重视,经常有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发生,课堂效率较低,学生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理论概念性较强,知识分布过于紧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二、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教材改革

(1)保障教材编写的严肃性。

(2)增强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平衡性。

2.教学改革

(1)完善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机制。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发展现状,建立起一个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的完善而衔接有效地法律教学体系,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一种法律意识,真正地体会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对授课老师进行培训。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授课者的法律素养。目前,高校中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可能会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由于他们往往自身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对于我国法律制度、法律变革也不甚了解,因此,高校就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随时更新他们的法律知识体系。

篇2

论文摘要:在“法治”与“德治”并举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治国方略的今天,深刻地认识和揭示道德法律化对社会道德建设的价值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为道德确立的基本价值为立法指明了方向,是健全法律的重要因素。本文指出法律选择了道德,可以推进道德的普及,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弘扬道德精神。

道德法律化,即是将人类的道德、原则、规范铸为法律的过程,同时也是善法由此产生并存在的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法律的本质,并为法治的构成建构了基石。道德法律化可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加强社会制度文明建设,提高社会公民素质,是实现“法治”与“德治”的一个前奏曲。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时期核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场以市场为基点和导向的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自身需要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下,依据现实的社会存在来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念,建构个人的道德体系。这种价值多元化的格局既促使自由、平等、开放和理性等全新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形成,同时,市场经济过于强调自我价值理念,受个人私利驱使,也使不少人出现了私欲膨胀,不但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无序、缺德行为,同时经济生活中某些规则如等价交换也不切实际地延伸到社会生活层面,致使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道德紊乱和道德真空的现象。一些领域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义不为等道德冷漠和道德失范现象。考察道德失范成因是多方面的,但道德实施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硬约束”机制,无疑也是不容忽视的成因。

由于道德规范较为原则和抽象,一般只希望人们怎样行为,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其遵守主要依赖于社会舆论、传统风俗、习惯、内心自治等方式,因而在实施社会控制时往往显得乏力。然而,行为动因源于需要。人们行为之前,总要衡量为满足需要付出的成本。由于道德发生的效力、方式和途径过于宽容,一般来说违规者在物质利益上不会因为其违规而受到直接损失,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相对主义抬头,对人的行为评判缺乏操守性,致使社会对缺德行为的宽容达到了极限(由于缺乏有效制约机制所致),从而导致个体不惜为一己私利的实现而采取诸种缺德手段乃至非法手段。而以往在谈道德建设时,往往从思想道德因素和主体行为因素出发,侧重于通过道德教育去唤起主体内在的自律而忽视影响道德建设的政策性、制度性因素。虽有稳定持久的终极效应,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转型时期社会成员道德素质普遍不太高的情况下,实践中往往流于形式。借助于法律道德价值实现的立法途径——“道德法律化”这一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则可弥补这一缺陷。它通过将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由国家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使道德建设制度化、法律化,则为道德建设提供了硬约束机制的保障,有利于道德权威、道德格局的建构。具体来说,道德法律化对道德建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有效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社会道德整体水平取决于公民个人的私德和国民的公德,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国民的公德。就公民私德而言,由于人们的道德水平(主要是个人私德行为)是多层次的,既有品行高尚的先进模范人物或道德修养较高者,又有稳定中间人乃至品行恶劣者,因此,私德标准无法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之。而国民的公德,作为人们公共生活的指导方针和伦理原则却是每个国民应恪守不渝的道德。而反思传统道德建设由于主要依赖道德教育,往往关注的是个人意识、个人行为等“个体善”的养成。虽然其通过强调个体本身修养来扬善,今天仍不失其时代价值,但也面临着一个个体善如何转化为群体善的问题。个体善是群体善的基质,但这并不代表每个个体实现自身的善,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就会提升(而且现实条件下也是不大可能的)。既然群体善不是个体善的简单相加,那么,群体善又如何形成?马克思认为,社会交往的一大作用就是把文明成果保留承传下来,社会功能这一实现机制是将个体行为的成果积淀凝聚在社会行为结构和规则体系中。当发源于个体的善沉积于社会行为结构和规则体系中后,它就成为社会共同体一致同意并遵循的规范,进而成为外化在人们行为中的普遍现象。而道德法律化就是个体善向群体善转化的重要途径,随着个体善向群体善的每一次转化的完成,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也就提高了。

二、积极促进社会的制度文明建设

一个社会制度文明与否,并不主要在于它的意识形态的高低,而在于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是否以追求价值中立的法律巩固下来、肯定下来,使之成为法律化的社会制度。因此,制度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主要表现为经济制度的民主化、政治民主制度的法治化,广而言之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表明:法治化了的制度文明比道德化的人格魅力更重要、更可靠、更持久。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道德由于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精神文明的法治取向又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的法治化上,因此,把思想道德中对社会风貌影响较大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建章立制通过法律、规章制度的他律以规范、制约人们的无序行为,就会避免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的虚化及空洞无物的说教。说到底,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反文明行为,都与制度文明建设的欠缺和法制不完善有关。因之,制度文明建设呼唤道德的法律化。

三、切实推动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

道德法律化的发生过程往往要经过由习俗到规则的反复博弈。那些反复博弈过程中得以保留下来并凝聚为制度的规则,有极强的生命力、适应力和调控力,一经形成,便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这种道德规范制度上的稳定性为道德的养成提供了途径。一般来说,无论个体道德品质、道德情操还是社会素质、道德水平都不会一夜之间成就。因此,大呼隆、搞运动、行政命令式的道德建设是不足取的,它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表层问题,而不能在长时期内解决本质问题,即不能使道德内化于心而长久于世。因此,要在本质上解决问题须从养成入手。养成须环境,在该环境中,一种行为能够大量发生,人们预期到它的出现,赞赏它并对与之相悖的行为加以反对。而(下转第247页)(上接第243页)道德法律化在某种程度上创设了这样的环境,通过借助法律的形式,把某种道德规范稳定下来以明确地表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使规定的内容成为许多人反复践履的行为。长期以往,这种规范下的行为便会由不适而习惯,由习惯而自然,道德在其过程中也就养成为人的无意识存在。 转贴于

四、有力弘扬社会道德正气

道德法律化在告诉人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同时,也公开预示着人们违规将为此付出道德上的成本。通过法的强制性与道德的自律性互补,可以加快个体他律向自律的统一。市场经济在促使人们形成竞争、民主、平等等观念的同时,其利益最大化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使个体为了一己私利时常做出不道德乃至违法的行为。单纯的道德自律的说服教育虽能起到内在的免疫作用,但不能起到“外科手术”的疗效,对讲道德的人是有用的,而对不讲道德的人则是无效的。现实生活中诸多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并不是行为主体缺乏道德认知,关键就在于道德违规者为此付出的成本远远小于其所获利益。在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新道德尚未真正确立,旧道德也未曾全部退出历史舞台,新旧道德转型间导致的道德暂时的真空以及利益多元化引发的道德多元化,无疑也为个别人利用道德保障上的“缺位”牟利提供了可乘之机。而如果“缺德”不仅能够带来自身利益的增加或者至少也不会对自身利益造成影响,那么,社会上行德之人只会越来越少。因此,动用法律力量,把法治引入道德建设轨道,才能使善得以扬之,恶得以惩之。同时,通过把某些道德规范、道德原则转化为具体法律的要求,也避免了以往道德教化时由于道德目标、原则过于抽象化而使道德成为“悬挂在空中的中看不中用的摆设”的弊端。

道德法律化现象是现代法治社会法律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亮点。古今中外都不乏道德法律化的范例,在近现代一切文明国家中,社会道德规范里最重要的内容,大都被纳入到了社会的法律体系之中。甚至有的人说:“越是文明发达、法制完善健全的国家,其法律中所体现的道德规范便越多。”这充分肯定了道德法律化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但也不能盲目地不适当地夸大道德法律化的功能。因为法律与道德作为人类社会规范世界的两个不同维度,既相互交叉重合,又存在一定的背离。法律规范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对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确认和保护;道德规范内容是观念性的,个性化的,分层次的,因此,在某种程度和某些方面可能超越于社会发展阶段,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法律则不能超越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去保护所有为社会道德所倡导的理性要求。如果将全部道德问题变为法律问题,那么一个社会的法律则变成了道德法典,这无异于是用道德取代法律,法律的价值也将丧失殆尽。因此,法律和道德之间应当保持必要的张力。此外,“道德法律化”也不是说某一具体道德规范本身就直接成为法律的终极价值依据,作为法律价值合理性终极依据的,只能是具有实质“善”与“公正”意义的道德理念。

强调道德法律化对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不意味着它是道德建设的唯一途径,从而简单否定道德自律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在现代,道德自律仍旧是道德建设的最高形式。透过法律形式的外壳,我们不难发现,道德法律化的目标其实就是把法律意识融入并积淀在人们的道德理念中,将社会道德律令内化为人们自己的观念和价值,最终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注释:

张军,马梦诗.道德法律化: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理论观察.2002(5).

篇3

论文关键词 公证员 职业道德 公信力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美德更是几千年长盛不衰,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道德文化根基。在现代社会,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社会公德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如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讲文明懂礼貌,诚实守信等,对社会公德的遵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一点在我国宪法里也有所体现;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应当普遍遵守的行业道德准则,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存在于人们的具体工作以及劳动过程中,带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公证员职业道德,是公证员在办理公证业务履行公证职责的过程当中所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民众法律意识的飞速提高,新兴公证业务的日益增加,使得公证这个行业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公证员的素质水平的高低是会直接影响到公证职责的能否顺利履行,而公证职业道德则是评价公证员职业行为的衡量标准。所以要求公证员不仅应当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还要恪守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所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一、公证员职业道德概述

(一)公证员职业道德概念

公证员职业道德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从思想到具体事务的处理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就适用对象而言,不仅指依法取得资格的执业公证员,也包括办理公证的辅助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从道德规范调整的内容看,既包括办理公证业务的行为准则,也包括公证人员的思想意识;公证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对公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公证业的发展,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是公证员提供高效优质法律服务并赢得社会信赖的根本保障,也是发展高素质公证员队伍的重要途径。公证的职业道德是指公证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公证法律规范的必要补充。《公证法》第22条第1款规定:“公证员应当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依法履行公证职责,保守执业秘密。”

(二)公证员职业道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证员要忠于事实、忠于法律

要求公证员忠于事实和法律,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证原则,严格按照真实合法的原则和法定的程序办理公证事项。公证是公证员依法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活动,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它不同于一般的法律文书,因此公证的“公”字就必然要求公证人在履行职责首先要做到公正,真正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不偏不倚,切实保证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

2.公证员要爱岗敬业,规范服务

在岗位上尽职尽责,确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这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前提。敬业才能爱岗,才能忠于职守。如果从业者不认同自己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就不可能树立敬业精神。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的具体体现和情感表达。因此,公证员应当珍爱公证事业,努力做到勤勉敬业、恪尽职守,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要按照法律程序的规定办理公证事项,及时受理审查出证,注重礼仪,做到着装规范,举止文明,维护公证员的职业形象。

3.公证员要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修养是指人们在思想道德、品质品格和精神境界等方面经过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一定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心理平衡,尤其要正确对待“名与利”、“行与藏”。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是每位公证员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和现实需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公证员不能停滞不前,必须与时俱进,勤奋钻研,开拓创新,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为公证事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公证员要清正廉洁,同业互助

所谓廉洁,是清廉洁白的意思,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修养,慎独自律,拒绝诱惑,清正廉洁。体现在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纯洁性,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保证。只有清正廉洁,处事公平,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公证员恪守职业道德是司法公正实现的重要基础,对社会风气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公证员之间还应当树立同业互助的意识,尊重同行,公平竞争,同业互助,共谋发展。自觉维护执业纪律、行业荣誉,共同塑造行业形象。

二、目前我国公证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尤其是WTO的加入后,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来说都是一定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成功的,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缺陷,市场规范不健全,体制不成熟,使得许多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仍普遍存在,在近年来推行的公证制度改革中,由于各地方的发展情况不同,公证行业也出现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复杂局面,造成公证员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二)行业因素

随着公证处改制成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公证队伍的不断壮大,特别是在大中城市里公证业务竞争加剧,导致公证处之间为了生存的压力,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行业内部恶意竞争,无视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随意降低公证收费标准,简化办证程序等,拉证源,给回扣,不正之风此起彼伏。

(三)人的因素

曾经沸沸扬扬,影响极其恶劣的“西安体彩假票案”就是一个典型,公证员在开奖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并留存当事人材料,导致被彩票承包商恶意舞弊,严重的影响公证公信力。另外还存在部分公证员道德素质不高,对职业道德重要性认识不够,只顾眼前的一己私利,背离执业准则,甚至帮助当事人弄虚作假,实践证明只顾个人利益终究是要失败的。

三、加强公证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公证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公证机构是国家的证明机构,公证员代表国家出具公证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公证人员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一名合格的公证员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精湛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道德是法律的依托,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而公证员的职业道德是公证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执业行为的道德依托。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不断发展和完善,与此同时,公证行业也面临着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挑战,公证事业的进一步拓展,公证业务需要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这些都对于公证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当前加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公证人员坚定职业信仰,树立职业追求,遵循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具有重大意义。公证从业人员要始终维护和不断增强公证公信力,是推进公证事业在新时期实现全面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切实做到严格自律,公正正义,为社会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赢得社会信赖,以树立公证行业良好社会形象为己任。

四、加强公证职业道德的建设的途径

(一)深入思想理论学习

道德认识是道德品质的先导,没有正确高尚的道德认识,就不会有高尚的道德行为,一个合格的公证员,要能够深刻认识和领会社会公德和公证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及意义,自觉规范起职务言行,因此抓好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平是根本。让公证员们从被动的遵从职业道德到自觉主动的遵守职业道德,进一步增强公证员对公证职业道德重要性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把职业道德作为正确道路来坚持,作为共同目标来追求,更好更深入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二)持续宣传推广

坚持不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具体案例,表先进,树典型,注重培养和树立公证行业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楷模,结合“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注重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通过开展主题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扎实深入开展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活动,把公证职业道德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加强公证人员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公证人员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意识,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宣传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的作用,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优势,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使公证职业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不断提升公证职业道德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结合实际,自我查摆

引导公证人员们对照先进,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有针对性的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并落实到具体的公证业务活动中去。自查自纠,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另外,随着公证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尤其是现在公证业务范围已由之前单纯的证明活动向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过渡,这些要求公证员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强化法律理论的学习,对于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规范性文件要及时熟悉掌握,不断提高提高法律素养,只有足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高层次的业务水平,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公证法律服务,也才能更好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四)建立和完善制约机制

我们在加强公证员思想道德教育的同事,也要通过采取一些制度性的措施全面规范公证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建立以人为本,科学的考核标准和细则。公证员要认真总结自查自纠的结果,扎扎实实查漏补缺,结合各单位公证工作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关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工作制度,改进规范工作流程,使工作机制制度化、公证员职业道德法律化;使规范公证人员的职业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让国家强制力来保障执行的力度。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着眼于将来,着眼于长远,让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外部环境监督

公证机构作为特殊的法律服务机构,在群众的心中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代表着公开、公平、公正、合法、诚信,而公证员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公平正义是其首要的行业准则和本职工作,也是广大社会公众的期望。一个行业的信用是靠长期努力积累起来的,公证员应当有珍爱公证事业的道德情操,应当时刻注意牢记自己的工作性质,牢记自己在公证活动中的一言一行都将被公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中,都代表了公证的形象和职业道德,从每个细节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使整个公证行业职业道德得到提升。有监督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有动力。将公证面向社会,让社会各界监督,让全民监督,在公证活动切实树立起公证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加强公证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公证机构和公证队伍的信用建设,坚持以服务于诚信为目标,坚持提高公证法律服务质量,塑造公证的至高信誉。

篇4

一 升格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本质属性及特点

高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人才观、知识观、能力观和质量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学生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教师身份的最终确定取决于我们对学生身份的认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随之发生变化,高职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充分正确地认识高职大学生,科学合理定位现代高职教师角色。

1 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身处现实社会里发展中的大学生,其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大一大二的学生,身体还在继续生长发育,生理发育接近成人水平,内分泌趋于旺盛,大脑皮层兴奋性提高,精力旺盛,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脑力活动和细致地分析与综合事物。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有:(1)个性发展趋于成熟化和稳定性;(2)智力发展到最佳水平,各种认识能力普遍提高;(3)交往领域扩大,情绪强烈,容易激动,情感内容日益丰富;(4)兴趣的深化与职业成就相联系;(5)规划生活、设想未来与预期社会化。

2 大学生是完善中的人

大学生是完整的个体,但高职院校的有些教师仍重智育轻德育,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做事轻做人,重知识轻技能,重记忆轻思维,重理论轻实践。究其根源是教师眼里的大学生是片面的人,是只需专业素质而无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人。人都是完整的人,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具有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多种智能和潜能素质的有机体,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把教育责任作为自己应当承担的永恒的第一社会责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崇高理想,高职教师理所应当树立完整完善、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3 大学生有独立主体意识

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是学习的主体。具体表现在:(1)对教育影响的选择性。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具有独立人格,有选择地接受各种教育影响而不是被动接受。(2)学习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大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目标、能力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有其差异性,教师必须因材施教,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人。(3)学习的自觉性与创造性。大学生已是渐趋成熟的个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上的自觉性。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能力越来越强,学生在某些方面超过教师司空见惯,学习中不唯书,不唯师,具有高度的创造性。

4 大学生是主动学习者

高职教师应该把大学生看成是“主动学习的人”,我们以往所说的“受教育者”将大学生看成是被动的存在、纯粹的“接受教育者”或“被教育者教育的人”。在终身学习时代,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学生专业学习目的明确,更多地把学习与将来的就业创业和发展结合起来考虑,既向老师学习,又自觉运用互联网在虚拟空间内学习扩充知识面;既学习书本知识,又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既学习较为成熟的知识和技能,又渴望了解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理论和技术。这种有意识的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针对性,但也容易导致“学习是为了就业”的短视行为,从而忽视“学习是为了成才”这一根本目的,此时大学生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引导。

二 升格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1 高职教育改革新理念要求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高等教育是根据预定的目标来设计课程与教材,通过高校教师的知识传授,使学生理解、把握和再现固定的知识和现成的结论。大学就像工厂,高校教师将大学生塑造成预期的“产品”,而大学生习惯了不加思索地拿来,毫不质疑地接受,创造力和想象力、个性发展受到极大的压抑和限制,同时有碍高校发展与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传统教师的局限性在于:知识的传授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塑造者,将学生看成有生命无思想的人;真理的代言人,至高至尊,缺乏平等交流;一劳永逸者,忽视终身学习。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今天,高职教师要充分认清自我角色的新定位:当代高职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课程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和学生一起从事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者和创造者,更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促进者和引路人,学生全面发展的导航者――人师。

2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与时自我完善

进入工业化,社会已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教师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是一种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从事教书育人的专门职业。特别在当前社会体制转型、学习的终身化、价值文化的多元化和思想理念的冲突与碰撞,知识信息总量的不断递增及人才素质结构的不断优化,教育规模与效益彰显新的时代趋势,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法律修养,拓宽专业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和育人能力,从经验型、随意型转向专业化、职业化。

3 知识的快速递增和突变要求教师不断改进知识结构

知识作为一种可供开发增值利用的资源,已从认识范畴扩大到应用范畴。过去人们关注的只是人类静态的陈述性知识,现在更要看重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当今时代知识量的激增和知识观的改变,给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促使高职教师不断更新和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高瞻远瞩,拓展思维,树立教育国际化新视野。

4 数字化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新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进程。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教学软件、远程教育、虚拟大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应运而生。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一切方面和所有教学环节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口授学生耳听的教学模式,要尽快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既能收集和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又能加工和研究信息,更能开发和利用电子多媒体软件,教会学生网络学习的方法,努力为学生打造现代化的教育和学习平台。

三 升格高职院校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升格高职院校办学层次和要求提高,以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兼收五年一贯制初中毕业生,教育对象年龄结构层次、心智发展状况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实施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循高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析研究其社会特点,激发大学生全面的素质和潜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高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确立新的教师角色观,及时转换传统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充分凸显其真正的功能。

1 高职教育服务者和导航者

高职教育质量决定着一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而高职教师是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教育产业化的争论中,教育消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交学费进入高校学习,目的就是要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高职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不断学习和创新,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高职教师是教师,更是教书、服务育人者,上升到法律关系上,教师有义务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作为付费的大学生有权利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

2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知识激增的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很容易从外部获取信息,然而信息并不等于知识,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有许多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在终身学习时代,高职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主要更大的功能应该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学习提供便利,为学生充分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

3 多元智能的开发者和指导者

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体发展。学生的智能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智能倾向的不同和结构的差别。它承认差异,不承认“差生”,主张评价学生多元化。事实证明,每个学生都有优势和不足,而学校教育的宗旨在于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优势和业余爱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教育公平性原则。高职教师不能认为高职生比本科大学生差,应全面悦纳每一位学生个体,尤其对有缺陷和特殊需要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体贴和温馨的照顾。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完整的个体。同时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个学生个体,他们都有潜能的存在,等待教师有的放矢地挖掘开发和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实现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充分发展的职业教育理想。

4 民主平等的对话者和合作者

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教学技术的高低和教师专业知识的多少关系不大,只有人际关系的良好、师生情感沟通的融洽才是教育成功的保证。学校教育中的全纳教育理念注重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生活的主人,倡导个体以社会主人的身份改造社会。高职教师应倡导民主学习,群体合作,快乐学习,和谐发展,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独立的个体,鼓励他们把握自己的命运。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拆在外,努力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一切有助于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中来,教师要走近、关怀、引导、感召、影响、激励、鼓舞学生,使其思维得以感悟,智慧得以启迪,视野得以扩展,技能得以提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每个学生在参与中民主协商、平等对话、师生相互悦纳、教学相长、共同成长,学生主动争取发展提高的每一次机会,真正树立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人人平等、个个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理念。

5 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引领者

社会不断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据测算,互联网上的数字化信息每12个月就会翻一番。高职教师必须适应终身学习时代职业发展的要求,不断地学习。21世纪,学习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在学习成为生活方式和社会普遍行为的今天,教师理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育人者先育己,教师只有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进行终身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高职教师在关注本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应扩大知识空间,了解相近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还应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追求知识渊博与技能娴熟的“双师”素质,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6 “双师”素质的教学专家与科学研究者

高职教师作为教学专家理应努力完善专业素质结构,在实践中掌握教育教学技艺,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楷模承担着传授和发展应用科技的重任,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不断开发新型科学技术适应市场新需求,同时不断改造更新老专业,更新教学内容,有效地向学生传递最新的前沿科学知识。对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雅斯贝尔斯曾作过精辟的描述:“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只有他才是活学问的本身,跟他来往之后科学的本来面目才得以呈现。通过他的循循善诱,在学生心中引发出同样的动机。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播僵硬的东西。”我国物理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在谈到这一关系时说:“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因此,作为高职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做“双师”素质的高职教学专家与科研工作者。

四 如何做合格又优秀的升格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

1 经过岗前培训,掌握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和“05方案”实施新要求

高职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性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应该既是学术研究的行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专家。高职教师必须具备高等职业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四门高校教师资格课程知识,树立依法从教和科学施教的观念,同时较为系统地学习、领会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新理论,具备丰厚的理论基础。高职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吃透教育部关于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政课新课程方案的系列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培训研讨,扎实工作,力争成为创新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做政治方向正确、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政课教学骨干和教学名师。

2 牢固树立正确的信仰

高职思政课教师牢固树立的崇高信仰,是爱岗敬业、搞好教学改革、增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基础前提,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应努力学习原理和中国化,牢固地树立对的信仰,应像方永刚那样以竭力传播和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己任,坚持用去教育、感染和引领青年学生。少数思政课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讲,但骨子里并不信仰,只是出于一种职业需求,缺乏信仰,导致他们不热爱思政课教学岗位。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信仰是精神的劳动、理性的延伸、生命的力量,并永远是人们最后的希望之锚。思政课教师的信仰问题尤为重要,没有对的信仰,就难以培养出完全合格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国内外考查论证,从活生生的事实比较中,真正感受到理论的价值和力量,从而产生信仰上的自觉。

3 培育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雨果说:“道德是真理之花。普遍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普遍的良心是法律的基础”。思想又往往是行动的先导。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人格既是教师为师的基本要求,又是教师完成职业任务的有效保证。思政课教师不单纯传授理论知识,还要研究人的生存及意义、思维及方法等,这就需要通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所形成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化学生,这对于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作用。个别思政课教师向学生传授不正确的政治观点,对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对学生缺乏应有的热情,其行为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正是不注重与时俱进地培育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果。很难想象思想道德水平很低的教师能培养出道德水平很高的学生。培育思政课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极其重要,必须通过教师学习、内省、积善、慎独等有效方法,加强人格修养,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他律自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成为学生做人的道德楷模和民族道德升华的促进者。

4 不断提高理论与知识素养

合格的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应不断更新理论知识结构。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师要以理说服教育学生,必须具备良好而又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素养,必须扎扎实实地钻研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创新理论,同时不断建构完善知识结构,专博相济,一专多通。深受青年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思政课教师都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人文社科知识,他们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和讲授,用原理去研究和回答青年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理论的科学性深信不疑并努力践行,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5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同样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方法讲授,无疑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和新课程方案实施的成败,不能等闲视之。课堂教学不能一讲到底,一法到底,在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上,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教学,但应达到异曲同工之效。近年来思政课教师创造的研究性、启发式、参与式、专题探究式、案例解读型、多模式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分别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思政课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创新目标定位应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努力提高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提高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教师应做到:对学生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热情,对课堂充满激情;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思想深层问题,教学有的放矢;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正确理论与错误思潮来比较评析,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抵制错误思想的免疫能力;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寓理于例证之中;妙语生花,将精彩带进课堂,使课堂生动活泼;教与学互动,师生常交流借鉴,教学相长,师生共长。

6 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科研能力是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升格高职思政课教师在中专时科研缺少积淀、基础差、能力弱;有些教师因教学任务重,无暇顾及科研;有些教师既不了解学科前沿与社会现实,也不了解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更不能通过科研转化为教学效果;有些教师怕苦怕累,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有些教师单纯为了评职称撰文著书,缺乏科研自觉和热情;有些教师思想未能解放,缺乏探索问题的勇气。客观上讲,社会提供的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刊物较少,宣传口径要求很高,论文专著审查过严,教学任务确实偏重,对思政课有偏见,认可程度差等,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师科研上的热情和积极性。思政课教师应以良好的科研水平和成果促进教学的高水平和实效性,从而赢得思政课在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立足之地和应有地位;应刻苦钻研,增加科研积淀,增强科研能力;合理安排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使其有时间、精力和条件从事科研;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和培训,使教师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创造条件,使教师真正了解社会;按国家政策使思政课教师阅读有关报刊资料;确立学术交流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研究教学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和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真正把学术研究无落到实处,大胆探索学科前沿问题,多出具有独到见解的学术成果;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发表科研成果的园地和平台;从制度层面解决高校评职称中思想政治理论科研成果不同等对待问题;加大思想政治理论科研投入和奖励的幅度;改变对思政课的漠视和偏见,改变几百名大学生上大课而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做法。

参考文献

[1]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