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5:0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1

“做对事情”则需要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把事情做对”与“做对事情”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希望把每一件事都做对。换句话说,每一件事都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达成,而我们要选择其中最适当的一种,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但事实上,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即我们要去“做对的事情”。那么,我们首先就要问自己:“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就是要能够分辨是非善恶。而这里面就包含了许多价值上的抉择。以前,老一辈人认为孩子上学就是读书、认字、明理。这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根本。物质世界的学习研究和人类心灵的成长体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把事情做对”与“做对事情”也是不一样的。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又是辩证统一的。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就更为复杂,就是要打通截然不同的领域,使学生主动探究根本的、完整的知识。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打通、整合不同的领域,引领学生自主成长、持续发展、全面进步,既要“把事情做对”,更要明白“做对的事情”。所以说,有灵魂的课堂就是学生在运用一定方法,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中,不断端正态度、丰富体验、形成价值观。

二、关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再认识

中职教育属于中等阶段的教育,既有基础性,又有职业性。因此,中职学校既要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又要重视教育的职业性。如果忽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缓慢;但如果忽视了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一味强调职业性,则把职业教育推向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一边。而教育一旦充斥功利性,其崇高性、理想性必然丧失殆尽。中职学生应该有两种身份,一种身份是学生,另一种身份是准职业人。相应地,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应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学生的培养,其培养方向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二是对准职业人的培养,其培养方向是让学生未来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员工。通过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我们要完成三项任务: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基础、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底子、为学生的谋职就业做准备。这三项任务如何协同推进,需要广大职教工作者的创新实践。笔者认为,就基层职业学校而言,应该在以下两方面进行积极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1.将培养准职业人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准职业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职业学校从教育和教学两方面共同作用。而目前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普遍重理论、轻技能或重技能、轻素养。这两种情况都陷入了“见物不见人”的误区,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培养准职业人,既是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也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对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所要求的素质、能力、知识、态度、价值观等加以分析、归纳、提炼,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比如,如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吃苦耐劳、坚韧毅力、善于表现等基本的职业素养?如何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精细准确、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如何把这些内容内化为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只有对这些问题予以回答并加以解决,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才是完整的。

篇2

【关键词】 口语;交际;藏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2

口语交际教学一直是语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藏语文也是如此。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口语交际教学作为直接影响学生在语言交际中的使用效果的教学内容,作用与地位都更为明显。藏语作为藏族地区通用的语言交际工具,不仅起着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作用,还承担着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重任。因此,从实用的角度看,加强藏语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新课改也要求改变传统语言教学中重教材、轻口语的教学模式,所以结合社会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探索新课改下的藏语口语交际教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藏语文教学与藏语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是指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交际的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交际手段)进行信息、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1]。口语交际教学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有应对社会各种场合下的流畅地倾听、表达和自如地应对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也提出了的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2]因此,新课改已经要求在藏语文的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和其他语文能力如读、写同等重要的地位。藏语的口语交际教学实际上就是要培养藏区的中小学生不仅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在不同场合能运用藏语独立、灵活、自如地交流,完成交际任务的语言运用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是藏语文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藏语文教学为口语教学提供整体构架和语言基础知识的支撑,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藏语文教学工作开展得顺利,虽然并不意味着口语交际教学也进行得好,但可以让学生具备口语交际所必备的语言基础,能保证口语教学工作更为流畅的进行。而口语交际教学可以直接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熟悉语言,增强语言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进而喜欢并积极学习语言,对语言的整个教学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藏语口语交际教学与传统的听话、说话的关系

谈到口语交际教学就必须要区分与传统教学中的听话和说话的区别。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注意到二者本质上的不同,往往把口语交际教学等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听话、说话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出现了一些偏差,没有达到要求的教学效果。两者实际上既有紧密的联系,也有本质上的不同,认清两者的本质区别和联系,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1、听话说话教学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实际运用。在藏语文教学中,听话说话是基础训练,能让学生学会用准确无误的语言流畅地表达内心情感思想,其中就包括准确的发音,恰当的词汇和无语病的句子。这些都是交际所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是口语交际的知识基础。口语交际教学则是听话说话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是表达能力的一种延伸,这不仅体现在需要用语言准确的表达思想,还体现在运用语言与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口语交际比听说话更能体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听话说话重在表达,口语交际重在交际,更体现主动性。听说话往往是单方面的,一人表达多人听,训练的是学生个人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交流少。口语交际则强调双向互动,其核心是交际。不仅要听懂对方的意思,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还要在话语的交流中不断地分析对方新的意思,做出判断分析,然后根据对方的新语义做出新的回答。所以交际更注重信息的交互,以及在交互过程中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更能体现学生交流和运用语言的主动性。

3、听说话训练方式目的单一,口语交际实用性更强,要求更全面。听说话的训练往往只存在于课堂,如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等,作为语言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显得较为单一,脱离实际。虽然近年来在教材中加入一些设置场景让学生组织语言的内容,但依然显得很单薄。口语交际则来源于现实生活,话题多是学生自己喜欢的内容,要求他们在交谈中解决实际问题,实用性更强。另外,听话说在表达中只注重语言表达情况,不关注表情、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内容。而口语交际则是现实生活的再现,不仅要求流畅的表达,也要注重身体语言、为人处事以及临场应变等方面的能力。

三、藏语文中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藏语的口语交际教学也是近年来才逐渐受到关注,新课改提出以后,在教学中做出了一些尝试和改革,但由于藏语口语交际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问题。

1、把口语交际教学当成口语教学或依然是听说话教学。虽然新课改提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但部分学校和老师并没有真正明白听说话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的区别和联系,所以依然作为口语听说话来教学,把口头作文、复述内容等作为教学方式。或者有的老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理解有偏差,认为就是增加口头表达的训练,如增加讨论、即兴演讲等内容,并没有理解到交际的核心含义。所以,对口语交际教学理解的偏差影响了其在藏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口语交际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藏语教学中,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师的实际教学,都对口语交际教学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内容较少,方式单一。教材中增加了一些设置场景让学生组织恰当语言的内容,老师在教学中也往往让学生思考在一定的场景中如何说话,比如遇到事情了如何给家人打电话,或者遇到同学争吵如何劝说等等。这些内容给了学生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特定情况下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但这与真正的交际训练还是相差甚远。在教学中,更多的只注重课堂上的教学,对课外的交际训练指导的不多。这些都让藏语的口语交际教学显得较为单薄。

3、教材内容的编排落后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内容显得较为陈旧。现在所使用的藏语文教材是09年出的新版本,但内容编排上对口语交际教学这一块还显得不够,针对性、实践性稍欠,脱离实际应用,内容也显得单一陈旧。让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上可操作性不强,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藏语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

藏语口语交际教学现在依然是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各方面的发展都还没有完备,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劳动,来达到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从而为藏语的教学以及藏文化的传承做出一些努力。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教学的研究,对藏语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同行们参考指正。

1、更新口语交际教学观念,认识其本质和要求。教师和学生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解偏差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方式和效果,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其概念和要求有清醒的认识。前文中已经指出了与传统的听说话教学的联系和区别,这里不再赘述。只有师生都有了清楚的认识,教学活动才会有效地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自己认识清楚的情况下让学生了有清楚的了解,这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前提。

2、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激发学生内在动机。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重视形成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往的教学往往忽视这一点,单纯的从教材出发,结果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主动性不强,对于话题作文、看图说话等都只是应付式的被动接受。在教学中其实完全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设定教学主题或内容,如中学生喜欢看的电视电影、小说、动画片以及大家都喜欢的传说故事等等。这些内容的设定都以学生兴趣为中心,是他们每个人经常都看到听到或了解到的内容,他们就容易找到相关的感受,从而引起他们兴趣,打开他们的思路和话题。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和课内课外都多关注学生,多了解他们喜欢的是什么,谈论的是什么。如下课时他们谈得最多的内容,在一起玩得最多的活动或游戏等等。

3、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口语交际教学实际上比听说话教学的教学形式更为广泛和丰富,可以将许多生活场景都融入到教学中来,比传统的方式会有更好的效果。传统的口语教学常常以口头作文、复述、演讲、辩论、看图说话等方式进行,这些都是口语交际的最基本的训练方式,是经常要训练的。但口语交际教学还可以采取更为丰富的方式,如情景教学、互动教学、任务教学等。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设定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指导学生运用口语进行沟通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如出行、购物、聚会、电影电视角色扮演、甚至学做主持人、模拟记者采访等,让学生尝试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角色,运用语言和姿体语言完成交际。互动教学则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话题为中心进行的相互交流,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如分组话题讨论、影视评论等。任务教学则是给学生设定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达到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如设置调查同学兴趣爱好的任务,采访同学电影电视观后感受的任务等,任务的设置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来完成。当然,丰富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多关注丰富的生活,将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应用于教学,既让学生有兴趣参与,也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4、将课内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多重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内容很多,时间有限,不可能完全达到口语交际教学的效果,而且每个班至少四十人左右,课堂教学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很多的训练时间,所以需要课外的训练来作为有效的补充,而且许多内容放在课外指导会更有利。如给学生设置调查采访家人,亲朋好友,邻居或陌生同学等任务,或分小组完成表演、导游等任务。这些都可以利用课外充分时间去完成,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5、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全方面的指导。口语交际教学不仅是学生之间语言的交流,还有言谈举止,行为处事,交流的方式方法等多方面能力的体现。而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非语言因素影响了正常的交流,使交际无法正常进行。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课堂教学是如此,在课外的训练中也是如此。学生不仅要从口语交际中学习语言交际,还要学到如何正常有效的交际,同时还要做到文明礼貌的交际。

在藏语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仍然需要从理论上方式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实践探索,将教学实践和理论指导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才能更好的传统藏族历史和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永康.语文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5

[3]傅道春.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 古诗词 教学

一、小学语文新课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在国家教育改革和时展的要求下实施和颁布的。新课标指出应致力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小学语文是基础语言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是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它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工具。

小学语文新课标是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教育三大教育理论发展下提出来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充满活力而又多元化的语文课程。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作为我国的一名公民应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小学语文是普及文化的一门基础课程,学好汉语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文文化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小学语文强调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同时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二、古诗的特点

古诗一般分为两大类:叙事诗和抒情诗。叙事诗以描写具体事件、人物为主的;抒情诗是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它又可以分为写景和写意两大类,但不少古诗既写景又写意,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于一个字来概括“美”:意美、语美、音美、形美。意境美,是故事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这些诗句读来令人感到美不胜收。音乐美,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形美,是指形式美与形象美。

三、新课标下古诗词的教学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含蓄精炼的语言、深邃优美的意境、丰富诚挚的情感,成为脍炙人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古诗不仅能让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状态及古人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在古诗中领悟到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的文学熏陶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⑴创设意境,感知诗意之美

古诗是诗人的感情在特定的环境下即兴地抒发,而此种感情往往是借助一些具体的形象而产生的,然后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古诗教学中,如果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能提供给孩子们鲜明、准确、丰富的感性认识,把学生较快地带入“智力发展区”,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一把金钥匙,而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联系。如果在教学中把意蕴含蓄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乐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听觉中的“声”,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深入感受古诗中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从而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⑵赏词句,品味语言之美

古诗讲求“炼字”,其简洁精炼的语言含蓄深沉,使人时常回味。只有引导学生弄懂诗句中字、词的真实含义,揣摩出其精妙之处,他们才会真正理解诗句的意思,也才能真正品味出诗的韵味来。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每首古诗时应当先让他们找出诗中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进行讨论、交流,弄懂词义,理清诗句的意思。不过,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显得有些呆板,学生学起来也感到枯燥无味。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反复琢磨,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

⑶启迪想象,感悟表达之美

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浓缩性,所以给读者留下很多的“艺术空白”。而新课标下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去进行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切身感受诗的意蕴,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显然,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尽管小学生在这一阶段正是知识的旺盛期,但也不能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塞,以为越多越好。相反,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古诗教学,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如此才能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 徐国芹. 探索各种教学媒体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3): 127-128

[2] 李志坚. 中小学数字电视教材后期制作方法初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教学;方法

在新的课程要求下,学生将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老师的作用则是引导。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性成了主要的教学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学语文教育也面临巨大变革,情境教学的作用逐渐凸现出来了。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语文教学的精髓在于写作,而生活好似一切创作的源泉,善于观察生活的人才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有用的素材。古往今来,凡是有名的文人墨客大多都是善于观察生活的人。课堂上创造出与课文相关联的情境并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融入,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制作相关道具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要理解虚拟的事物是比较困难的。有时候课文的情境和事物在我们看来显而易见,但在学生看来可能不是很容易理解。这时候,教师拿出相应的道具,让学生可以直接观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利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美好的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通过音符展现出美丽的画卷。科学研究表明,舒缓的音乐有助于记忆,在课堂上,适当播放一些符合课文情境的音乐,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精力集中于课文上,更能加深其记忆,令其印象深刻。

四、自设情境,让学生做课文的主角

对于小学生来说,能让其参与的活动往往更能引发其兴趣。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导演一部由学生主演的课文情景剧,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在表演的同时,用心去体会人物的心情和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并且自主地去学习课文,自发地去探寻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五、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激发兴趣

识字教学是一门看似简单,其实博大精深的学问,是语文教育的基石,因此,如何解决小学生识字教学难的问题成了当前语文改革中的一个焦点。

一、小学语文识字现状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识字依赖心理较重,缺乏自主识字的意识。很多学生遇到不懂的字,首先就是问老师、问同学,或者干脆不懂装懂,有边读边没边读上下,闹出不少笑话。

2.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较弱。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识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开始大量接触书面用语,在日常练习写生字和听写中,总有那么几个同学的字会写错,甚至有时会出现全班单字出错率较高的情况。

3.回生字开始大批出现,在周记、习作等作业中,发现学生的错别字多,而且很多都是刚学过的,遗忘率高。

(二)教师方面

小学生的识字教学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阅读和习作,对学生的识字完全放任自流,造成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生字。有的老师则从字形到字义,分析得十分全面,而忽略了学生的识字教学目标。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要贯穿整个语文教学始终,不能将识字任务完全交给学生。这时考虑到小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相当丰富的识字量的背景下,教师应恰当地选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让学生自主、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二、遵循汉字规律,联想记忆

不同年段识字教学的难点各不相同。对于小学生他们所学的是常用汉字,因此,识字教学的难点是非字音与字义,而是引导其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其自主识字的能力。

1.对于简单的象形文字,运用图、形结合的方法。小学生常碰到简单的象形文字的认识。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对于简单的象形文字,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象形字的图形,再过渡到字形,让学生在图形和字形之间产生联想,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对于形声字的教学,运用形、音、义结合的方法。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形声字。根据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构字规律,教师可以采用剖析形、音、义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油,属于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油是液体,与水有关,因此,部首是“氵”。“油”的右半部分是“由”,读音与“油”字相同,表示声旁。这样,把汉字进行“剖析”,就能把识字教学化难为简了。把字练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勤练是写好字的保证,只有引导学生通过勤练,才能使学生逐步把字写端正、美观,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才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字信心与日俱增。

三、激发兴趣,促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写字教学来说,兴趣是练字的催化剂。教育心理学认为:每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固有的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学生对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1.讲故事。教师根据学生崇拜名人的心理,在学生写字前给他们讲述一些古今大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动人故事来激趣,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如王羲之“力透纸背”的故事,柳公权勤奋练字的故事,郑板桥“卖字助穷人”,米芾与“宝纸”,钟繇在被子上练字,怀素练穿盘板等故事。学生就会被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刻苦练字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从而受到启发,在写字过程中个个表现得兴趣盎然。

2.做游戏。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在写字教学中,恰当地让学生做游戏,把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写字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生开始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时,我就和学生们玩了一个“站格子”的游戏,把体育课上的“贴人游戏”与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从在同一格子里由贴两人到贴三人的这一动作过程中,既学到了写“左中右结构的字”要紧凑,有穿插的方法,又尝试到了创造性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觉得写字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达到了一箭双雕,寓教于乐的效果。

四、联系生活,积沙成塔

新课标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识字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它不能脱离于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其实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堂以外的学习场所,让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阅读报刊、杂志、看广告标语的过程中,扩充其识字量,让其知识积沙成塔,积少成多。此外,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认字的同时,准备一本固定的“集字本”,把新学到的字集录在本子上,这样,可以使积累的词语得到长期的巩固。

总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争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做到扶放适度。同时寓识字教学于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去,寓识字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寓识字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自主识字、乐于识字,为阅读和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小学英语单词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单词的发音更会直接影响到口语的交际和语感的学习。而远程教育资源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口型示范让学生能够更快掌握标准口型发音,同时快速总结出发音规律,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终身受益。

二、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模式

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进,远程教育资源整合运用了以下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

(一)认知单词

在单词认知阶段,我们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律动和情景来帮助学生认知单词。在课堂教学中可灵活多变,用多种认知方式来结合教学。

1、视觉认知单词所谓视觉认知单词,就是老师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来解释单词。远程教育资源中就是利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视觉认知教学。

2、听觉认知单词学生对于动物的声音很敏感,所以我们在远程教育资源中就投其所好将动物的声音运用到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3、律动认知单词学生感觉在歌声中学习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在远程教育资源中我们就很好地运用到了这一点,将单词融入歌曲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学习单词。

4、情景认知单词在远程教育资源中我们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愉快轻松学习单词,这也正是情景教学的魅力所在。

(二)教授单词

在远程教育资源的辅助下,我们的英语教学模式更加重视体验、实践、参与和创造,通过单词拆分教学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单词发音。

1、拆分单词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我们采用拆分单词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相似的新单词,让学生能够更快地学习和牢固掌握单词。

2、资源教学为了减轻老师的教读压力,我们通过口型资源和媒体资源进行单词教学,学生跟着口型模仿发音,不仅标准而且省时省力。

3、教师辅助实践表明当学生在模仿口型发音后再由老师来进行辅助发音将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巩固单词

最后就是巩固单词,我们将它分为四种方式:视觉、听觉、律动和练习巩固,在教学中可运用一种或多种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1、通过视觉巩固传统的游戏做多了学生也会厌倦,而通过远程教育资源下载的资源,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兴趣和激情。

2、运用听觉巩固将单词的形和音结合起来,将会让学生对单词的印象更加深刻。

3、通过律动巩固我们经常采用的律动方式是歌曲,将单词融入歌曲,可以达到巩固单词学习的目的。

4、通过练习巩固这种方式主要用于高年级的课堂,通过练习的方式,学生将会对单词有一个更深刻的记忆。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想教育;教材内涵;教学情境

我从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创设生动教学情境这两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进行阐述和说明。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尽管题材、风格不同,却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章中的生字生词,更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使学生深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情感的教育和熏陶。

例如,在学习《海伦・凯勒》这篇课文时,我就紧紧围绕海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后,在教师指导下刻苦学习知识这一条线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紧扣课文重点内容,然后让学生找出能体现海伦“不屈不挠”的句子,进行交流和探讨,使他们走进海伦的世界,感悟体会海伦的“不屈不挠”。这样,我通过充分挖掘教材内涵,使学生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学生也能由此学会乐观面对生活,做生活的强者。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在浓郁的氛围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

由于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情节与学生现在所处的环境和时代有着巨大差别,加上小学生的学习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若是我们仅靠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课文中的情节,既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也无法深刻感知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可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文章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浓郁的课堂氛围中接受思想上的教育。

例如,在学习《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将课文中所描绘的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观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的瀑布美景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在思想教育渗透方面的优势,使学生在学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创新 教育论述;

传统式学习以课堂讲授和教师为中心,讲求记忆, 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强调学习过去的知识, 学习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教师和教材, 要求学生接受程式化的知识为导向, 更注重个人学习。体验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学习主体的领悟与体会,不仅仅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学习的观念与态度,强调在行动中学习, 学习的资源是每个参加者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团队学习,分享总结经验, 解决问题为导向。体验式学习的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动的,是“你”和“我”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教”与“受”关系。

1.树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观念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有人认为,最简单的衡量方法就是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以及成绩提高了多少,比如是否记住了该记住的知识点,是否学会了这类题型的解答,以及是否学会了举一反三。事实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这一层面。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要求在课前的备课、课堂的授课和课后的配套练习等方面牢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观念,而且还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来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目的。

2.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良好教学氛围的烘托,是教师有效教学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必然会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另外,由于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老师只有善于引导和鼓励,他们才能以极大的热情去思考和学习。因而,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种轻松愉悦而又和谐的课堂,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3. 要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和技巧, 提升学习能力

掌握学习方法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学会了学习, 解决问题的能力必将随之提高。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过程, 即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其目的是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会学。同时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在教学中,引导、指导学生学习,如教给学生记忆知识的学习方法、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以及掌握获得信息途径和信息加工的方法等。要引导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向主动学习者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养成科学学习、善思善问、与人合作、合理利用学习资源等良好习惯,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参与到学习、协作、交流、实践、重建的整个体验过程,主动搜集信息,认真思考分析,与同伴协作互助,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4. 要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宽体验性学习途径, 提高学习实效

语文课程就要努力挖掘实践活动的素材, 优化体验学习的途径,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断提升语文学习的价值。要重视联系生活, 要建立起文本与生活的联系, 变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开放的阅读体验, 让学生以生活为课堂, 与生活亲密接触和对话, 让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丰富养分, 让学生联系生活识字, 联系生活阅读, 联系生活习作, 拓展学生视野, 充实文化底蕴, 提高语文素养, 让语文学习在生活中焕发勃勃生机。要善于走进文本, 让学生走进文本, 走进人物。要善于开展角色扮演, 让学生做一做文本中的那个人或物, 想他所想, 说他所说, 做他所做, 与文本中的人和物产生共鸣,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落花生》的备课过程时候,我就收集了一些关于花生生长各个阶段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也在随时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花生是以什么形态而生长的,并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在花生的不同生长过程中,主人公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5.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善于创设体验性学习的情境

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 体验式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教师在活动开展前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更加精心的思考与设计, 并能根据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随时调整, 以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情感体验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 所谓“触境生情”、“睹物思情” 就是这个意思。在欢乐气氛中, 人会欢欣、愉快。在悲哀环境中, 人则会悲哀、痛苦。在阅读教学中, 了解了情感的这一变化, 教师就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入作品所描写的社会和自然中, 仔细品味、咀嚼, 并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创设的与教材内容相适宜的情境, 变“他境他情” 为“我境我情”。借助情境熏陶, 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通过播放视频、幻灯片等方式,更加充分直接地展开其教学活动,使小学生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其中。比如,我在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课程《夜莺的歌声》这节课时,在学习这节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为了巩固学生们对于这篇课文的了解,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上网查询了相关资料和图片。有的男学生喜欢武器,于是就特意收集了二战时的很多武器资料,下载了当时的许多坦克、飞机、大炮等资料;有的学生比较喜欢了解军事知识,于是就收集了二战时许多著名战役的资料,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技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所要学习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更多语文知识的兴趣。

6.结语

我们做老师的,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失误, 要预先准备, 给学生到位的指导, 以便使他们获得有益的结果。然后在给予学生时间和机会进行体验的同时, 也要通过观察或者引导, 帮助学生避免失误。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

 

在当前新课改全面施行的大背景下,“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性要求。良好人文修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语文审美教学去加以影响和实现。笔者基于对语文教育性质、目标的认识,对“审美教学”这一课题做了一定的教学思考与探索,现略述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现状

审美教育又名美育,指教育者按照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审美因素,激发受教者的审美经验,进而培养、陶冶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塑造“感性的人”的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的功能可分为四点:以美冶情,升华审美情趣;以美启真,启迪智慧;以美储善,感知并培养道德情操;以美健体,感悟生命价值的追求。随着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深入,审美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初步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上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缺陷或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这主要是表现为传统教育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造成的美育“缺失”或“偏差”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方面,由于没有客观标准的参照,部分教师对课改与审美教育内涵的理解有所偏差,教学课程有形式主义倾向,如有些课程多媒体技术使用过于频繁甚至滥用,干扰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主次混淆。其次,教学模式上,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审美教育往往变成教师的单人秀,教师的个人分析取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最后,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提高也是审美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语文审美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引入美感情境的审美教学

生动、直观、感性的美感形象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感官体验,弥补其知识积累和阅历的不足。小学语文的基础性特征要求其审美教学须以美的外在形象为手段,具体表现为两点:客体文本所体现的音韵美、人物形象美、作品结构美等;主体教师所表现的语言美,情感美等。这些美感形象主要依托于两点进行营造和实践:

1.充分挖掘文本美感因素。文本的利用发掘就是要为学生找到并展示审美激发点,构建审美主体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进一步探索。如诗词就具有极强的美的客观性和形式规律,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都有助于审美主体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审美意识的升华。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碧玉”、“绿丝绦”“春风”等都充分勾勒出初春杨柳的形象美,“赋物入妙”,引人入胜。

2.创设引入美感情境。审美情感极易为美丽的情境所触动,文本阅读中,美感因素或为愉悦情绪、或为慷慨激昂的壮士情怀、亦或其它情绪所启发引起。《碧螺春》一文中所描绘的动人画面、流淌的音乐、整齐的朗读声都会引发学生对江南春色的美好向往。教师对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合理搭配运用,都可以将语文教变味轻松享受的欣赏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消化吸收的同时陶冶情操、美化情怀。

(二)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

美在本质上是多元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的生命力源于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世界使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与成人大相径庭的思想,而越是这种奇思妙想,越是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越能体现出文章的美感所在。而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学就是要学生用个性体现和主观表达来完成其对文本的理解,如在《碧螺春》中采茶一节的阅读中,学生们评价江南春色之美也是从多种角度着眼的,有朝霞灿烂之美,有晨雾朦胧之美,也有晨光微熹的温柔之美,这种脱离了标准答案、固定思维的桎梏,个性、情感的展现流露都是文学生命的丰富性、多义性的理想体现,也是审美教学带给学生更多更大创造空间的目标所在。

(三)审美教学要注重整体建构

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带给学生美感意境、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知识、形象感知的不足,教师要考虑到保持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词语的整体把握,最终实现内容结构的整体回归。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不仅要依靠美感营造、个性发展和最终的整体建构,同样需要师生间的交流和对学生自由感悟的宽容,深化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使语文审美教学真正成为精神享受的教学。

 

参考文献:

篇10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开始的时候应该善于引入教学的内容,巩固学生已经了解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对于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学生能够把握好整节课的内容,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合理地导入新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到高中英语教材中的“Friendship”的时候,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引入一下这个标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关于自己的“friendship”,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对于所讲的内容产生兴趣,有一种想要学习的欲望。同时也可以让大家对于这个标题进行讨论,这样就能够在大家都对于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的时候进一步讲解这个话题,同时由于学生熟悉和喜欢这个话题而使这个话题能够很好地进行下去。只有让学生在开始的时候对于这个话题感兴趣才能够保证整节课学生都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

二、增加师生之间交流,提高学生兴趣

保证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是教师更好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沟通,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让课堂教学开展得更加顺利。因为只有师生之间拥有良好的关系,让学生相信和支持教师,形成一种和谐欢快的教学和学习氛围,这样才会让课堂的教学效率更加高效。学生和教师之间有着良好的关系,学生就会依赖教师并且支持教师教学,这样就会提高教师课堂效率。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每一位同学,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比较轻松的姿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表扬,对于学生回答不正确的时候教师应该做的更多是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有成就感,同时会感谢教师,慢慢拥有面对苦难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身心到学习中来。

三、改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科技辅助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应该一味地的固守传统,应该积极创新。例如,教师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起到教学的帮助作用,利用其可以更加清晰和直观地展示信息这一特点,让学生对于信息的摄入更加直接高效。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整理功能,对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整理,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分清重点和难点,从而有分寸去把握学习的尺度,更加清晰地学习知识。例如在学习“firstaid”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避免了依次说学生容易忘记的弊端。同时在学习语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多种语法结构展示在多媒体上,让学生能够分清每一种的不同之处,这样也能够保证学生正确地适用语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有效总结课堂教学,巩固学习内容

无论在课堂上讲解了多少知识,教师在结尾的时候应该善于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对于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不至于混乱。同时好的总结也可以让学生把知识变成是一种能力,让学生能够知道如何去运用。同时也会避免临近课堂结束时候学生的分神。比如在学到“howareyou”和“howdoyoudo”的区别的时候,在结束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检测一下学生是否理解了这两个词组,让学生之间进行关于这个词组的对话,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