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路历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5:3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路历程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心路历程论文

篇1

关键词:癌症晚期;心路历程;生命史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癌症晚期病人的数量逐年递增,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50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我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癌症已经成为导致城乡居民死亡的第一杀手。\+①晚期癌症晚期病人生存质量较差。目前,对于晚期癌症晚期病人生存质量的研究多针对住院治疗的患者在药物治疗、诊疗手段、护理干预等方面。癌症带给一个家庭的伤痛和经济压力是巨大的,癌症晚期病人会出现抑郁、焦虑、孤独恐惧等不良情绪,患者或家属或难以接受现实,或内心充满紧张,不同的个体应对疾病方式不同,当被诊断为癌症时,患者是如何面对与调适,过程中的感受如何?如何让自己勇敢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挫折与挑战?同时本研究也试图让研究对象,经由回顾心路历程,获得自我疗伤,重新肯定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研究方法

生命史是一种生命的书写,主要以访谈或对话取得资料以建构生命,可以关心生命的全部或只关注生命的某一部分,将生命故事置于历史脉络之中,目的是要说明人的生命经验内容与意义\+②。通过已有的研究发现,针对癌症晚期病人的研究集中用定量分析上,且学者多关注于护理层面、患者家属的照顾层面、机构照料层面,关注于患者个人的生命历程的研究文献较少,笔者期待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生命史研究,描述和分析癌症晚期病人抗争病魔的历程,以期引起社会对癌症晚期病人更多的关注,让他们获得爱、尊严、力量和信心。

三、理论支持

根据Kübler-Ross的死亡/悲痛阶段理论\+③,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一般会经历五个阶段:否认:即不承认即将到来的死亡,用各种借口和方式来逃避将死的事实。愤怒:愤怒作为对死亡的第一情绪反应爆发,不公平感、被遗弃感、报复心理等占主导地位,当事人还会把这种愤怒投射、发泄到他周围的人事物上。谈判:当事人已经开始接受自己会死的事实了,但还希望通过放弃一些重要的东西来换取存活,他的谈判对象可以是医生、亲友,也可能是上天(病人已经不行,但患者家属提出“不论花多少钱,倾家荡产一定要给救活”经常是这一阶段的体现。)抑郁:当事人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完全沉浸在悲痛和绝望之中,他/她可能对周遭一切都失去兴趣,情绪崩溃,什么劝说也听不进去,只是一味悲伤。(这个过程中,当事人也可能会逐渐发现自己生命中珍贵的东西,并重新发现爱。)接受:当事人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对人生种种逐渐看淡看破,并为自己的一生在心中划上句点。这也是最平静与安详的时期,死亡的庄严与净化会在这时候显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正在经历死亡过程的当事人,取决于死亡到来的迟缓,这个流程也会自动加快或减慢。

四、癌症晚期病人的心路历程

本文的主人翁李友(化名)是青岛某大学的一名在读研究生,老家是安徽阜阳,今年24岁。李友家境不算富裕,爸妈是农民,但一家日子过得很是和乐。在家,李友是家族的长孙,也是爸妈的好帮手,平时还喜欢喝点小酒。出了家门,他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工科学校上学,没谈过恋爱,没有玩过游戏,社团活动也没怎么参加,简简单单地就读完了四年。”本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应该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准备顺利毕业后好好找一份工作,回报社会和家庭。却在2015年1月喧嚣喜庆的年关中发现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原发性肝癌晚期,并且已经双肺转移。对于肝癌患者李友来说,更痛苦的是一次次奔走于各大医院挂号处、诊疗间、手术台时遇到的各种的“难”。从去2015年1月到10月的10个月里,李友跑遍了南京、上海、北京的几十家医院。在这个波折的过程中他的心路历程也在经历巨大的转变。

癌症晚期的患者身体上常受到疼痛的折磨,在接触中也看到很多患者坚强地在与病魔做着斗争,笔者将此“过程”概括为癌症晚期病人的心路历程,具体分为否认事实期、接受现状期、积极应对期和展望未来期。笔者将各阶段的整体特征、特殊表现作分析,着重描述各阶段的关系,转化条件等相关因素。如下图所示:

1. 否认事实期

癌症病人在被确诊罹病之后o第一时间是不断反问s“我到底做错了什么t为什么是我t”一旦发现癌症晚期之后,有些患者会认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患者思想上会受到各更大的打击,恐惧、气愤、绝望等情绪接踵而生。会不断去不同的医院确诊病情,这种否认病情的做法为患者提供了一剂缓冲剂,避免患者受到突如而来的打击。

病魔的第一次“招手”,恰好是在世间沉浸在或喜或悲的新旧年交替之际。在2015年新年到来的倒数声依然在回响时,李友突然感觉肝在抽筋似的不舒服,“一天也就一两下,而且不是每天都有,所以当时也就没放在心上。”他说。

2014~2015年的寒假,在的李友像往常一样回到阜阳家里。腊月二十八,身体感觉有异样的李友来到南京附近的一家县城医院检查,次日,他被告知出现了肝脏占位。“我当时就蒙了,腊月二十九晚上,在车站给导师打电话,导师也很惊讶。”他说。李友随即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感觉都快崩溃了,怎么就得了这样的病呢?”。然后每天晚上睡不着觉,绝望和恐惧弥漫了整个家庭,这个年也不可能像往年一样开心地过了。很快,李友就开始了辗转各大医院的日子,跑遍了北京、上海、南京的几十家医院,原因是“心里不甘,不敢相信,或者说不愿意承认,所以在不断地确认,不断地找不同的医院和专家确认。”

2. 接受现状期

从“恐惧”的阴影走出来后,患者在面对癌症时会面临两重选择,是消极面对,整天唉声叹气,等待死亡?还是勇敢面对,积极治疗,争取活的希望?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有效的抗癌药物,也让更多癌症晚期病人看到了抗癌的新希望。患者会逐渐接受现实,从否认癌症到承认病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次次相同的答案,李友终于不再纠结确诊这件事,而是接受了自己得肝癌知道的事实,怀着期望,勇敢面对病魔,开始了治疗。上海的一家医院给他做了介入,但介入力度不够。“另外一家医院解释了可选择的方式后,给我开出了多吉美+介入的治疗方案,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2万5一盒的药,我要吃好多盒,到了四月,癌细胞好像被抑制住了。但在5月,又复发了,我的心情特别糟。”讲到这里,他难免有点神伤,在稍微停顿了一下后,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我奋斗那么多年,出来到外面太不容易了,现在研二,毕业论文都写完三分之二了,眼看要步入社会……论文我是不准备写了,写了有什么用呢?反正我已经有了本科文凭。”这种颇有“认命”式的伤感,其实来自于一次次的失望。“在6月的时候,又吃了两盒多吉美后,我感觉像是抓到了希望,刚开始效果还不错。”

最后,李友渐渐看开,“我现在无所谓了,不管结果是什么样的。”在讲到快一小时的时候李友说。

3. 积极应对期

癌症晚期病人经过了否认事实、接受现状时期之后,能够正确认识癌症的发生与治疗,癌症病人及家属也已做好长期抗癌的准备,家属与患者一起,共同培养乐观、正确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必胜的信念,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生活环境,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李友熟知自身病情,6月,病情又开始恶化,化疗效果不明显,但是他在家人的鼓励下,也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力,依然在不断地接受治疗。9月,李友遇到了一位他认为懂他的医生,他感叹说这位医生能够真正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考虑。他接受了这位医生让他做“姑息治疗”的建议。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姑息治疗更重视人性的抚慰。除了继续建议李友服用靶向药物,帮李友镇痛、保肝等关怀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提升他生命的意义、改善他的心境。李友说他“找到了真正了解他的团队”。李友遇到这样的医疗团队是幸运的,他的生活状态与他自己调整的心态有关,与他的家庭对他的全力支持有关,他说“父母都是农民,都要出去打工,我以前没有这么长时间与家人待在一起的机会,我很感激他们对我的不放弃,也很感激医护人员对我的关怀,我现在有很多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电影,还有我生病之后开始信基督教,因为我妈妈是基督教徒,我看圣经,我觉得圣经里很多东西是有大智慧的。生病,好像给了我另一种生活方式。”

4. 展望未来期

癌症晚期病人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通过自己的努力,依赖亲人的支持,延长了自己的生存期。很多癌症并非不治之症。经过积极治疗,有的病人可能一辈子都与肿瘤共同生活,也可相安无事,只要按时复查,坚持治疗,还是可以如健康人一样享受生命。

李友在北京接受了姑息治疗,他对此也有自己的理解:“当抗肿瘤治疗可能不再获益时,这个阶段以姑息治疗为主,主要对象为无法根治的中晚期患者,让他们在舒适的状态下,带瘤生存,让患者学会将肿瘤视为一种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进而延长生存。”这需要内科、疼痛、康复、心理干预、中医、护理,营养等多种手段的结合。所以,姑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在肿瘤中晚期与瘤和平共处。

经过多日的姑息治疗,李友的心态很平稳,李友的妈妈说:“没来之前,天天咳嗽,胃口不好。现在不咳嗽了,还能吃饭。”李友甚至打趣说:“由于在医院的压力小于学校,体重都上去了,而在心态上,也逐渐看开,这里的医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不再那么患得患失了。”截止到11月12日,李友已经在北京的这家医院住了50天了,他没事也会去其他病房与病友聊天,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日子。他心里很清楚,也许他的病不会很快好起来,又或者,会变得更糟糕,但是他不再患得患失,不再惶惶不可终日,而是和所有人一样,热爱着这个世界,热爱着他的生活。

没有人愿意经受磨难和痛苦,病魔往往常常不期而至。但癌症并没想象中可怕,患者对待生命的态度应该是受到尊重的,帮助他们正视死亡,活出生命的质量,只要努力,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发生。

[注释]

①数据来源:新华网.

②吴世友 城市二代移民人群分类模型初探――基于8个北京二代移民的生命史研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

③(美)罗斯 著,邱谨 译 论死亡和濒临死亡[M]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5.

[参考文献]

[1]吴世友 城市二代移民人群分类模型初探――基于8个北京二代移民的生命史研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

篇2

故事的层次之一当然是爱情,情节的走向不难猜测。那是1983年,20岁的陆地以孩子般的执着,坚定说出直白的话,记载了生命成长的历程。那些直抒胸臆的文字,经提炼、提纯后,便有了自省式的意味。

陆地的日记,是他对社会对人生对爱情的思考,更是他在精神路上艰难坚持、点燃理想灯火的真实写照。从另一个层次说,其实,《流水的标记》这本书就是陆地的精神自传。

陆地来自闽东北一个贫穷、宁静的村庄,是大山里没有上过学的父亲对文化的近乎神圣的尊崇,让他在家境的困苦中有书可读。陆地刚满17岁,就以全县文科第一、全省前十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在北大,陆地师从的大师,有自己的系主任、福建老乡、著名经济学家陈岱荪,有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萧灼基……燕园,常常举行各种门类的讲座、各种各样的活动,陆地流连其间,和名家对视,吸纳真知,汲取北大精神的内核,训练自己的专业水准和艺术眼光。

陆地看到,艺术在表现人的感情,也在描述人的状态,渐渐地,他明白,人和人生是极其复杂的存在,随即以一种专注、一种内视的热情,一种纯净的、不曾改变的力量,感受和思考放眼所见的一切。在给小学和中学的同学信中,在和大学同学间的交谈时,他们开始有关历史和哲学的讨论,有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讨论,有关携手改变家乡面貌的讨论。

因为无法用一个短暂的结论,来表达他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表达日夜萦绕于心、累积于心的许多思考,所以陆地选择了以日记――一种最隐秘、最原始、同时也是最真实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脉动。

北大是如此令人耳目一新,陆地在北大如鱼得水,他参加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组织体育比赛,发表诗歌散文,因成绩优异被评为三好学生,毕业论文被收入图书馆典藏……课余,陆地节衣缩食买书,甚至历尽千辛万苦北上东北,卖白木耳以期赚取一点学费,这也是他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20岁的陆地,进入了初恋时光。

故事的起端,是他在三月里的一天,准确地说,是1983年3月18日,收到启蒙老师的女儿虹的来信。就像一个馒头足以引发一起重大事件一样,这封充满仰慕之情的最初的信件,则引发了一段悲情初恋。

她和他曾是小学同学,在春天的野花丛里,两小无猜。长大后的虹,是师范大学里的一名系文娱部长,让人一瞥惊鸿,有着多如牛毛的追求者,可是,他们都没能得到回应,因为她觉得他们没有陆地成熟。陆地独立的个性、富于创造力和究根问底的思维习惯,使他显得比同龄人成熟,他的成熟也因此在虹的心里激荡起涟漪。

陆地的初恋非常单纯,他给女孩回了一封长信,然后坠入爱河。每天课后,在宿舍窗口昏黄的灯光下,陆地将心中那份满当当的期待、一次次不安的揣测,连同那些为女孩而写的上百首动人的诗篇,一并交付给了日记本,交付给了邮差。

然而,初爱刚像竹子般冒出笋尖,来不及生长,来不及展开属于它的第一片纯净绿叶,略逊于标准高度的身高,就让陆地匆匆完成了短暂的初恋。

关于失恋的痛,他一言以蔽之,在日记里,他表达了内心的波澜。

彼时,在同学的印象中,陆地没有太大不同,依然是那个热情、乐意帮助别人的男生,依然是那个用功、注重平时知识积累的学生,可是,在这样的外表之下,陆地分分秒秒调整着自己的心态,最终他告诉自己,一个有为的人,总有精神支柱支撑着。

这场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的失恋,也为陆地的生命带来了一个新境。1984年,陆地考上了著名社会学家的研究生,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转身。

与这条脉络清晰的失恋明线相映成趣的,是陆地的精神家园。在对爱的疑惑中,他坚持属于自己生命特质的理想追求。也许,这就是北大精神留下的痕迹。

1996年,正在伯明翰大学留学的陆地,曾在课间休息时写下曼妙的诗句,写给英伦的春天,写给春天里的女郎,陆地,在青春时期为爱情燃烧的挚烈热情,又回来了。

学贯中西的李欧梵教授喜欢说:“痴情是激情的原动力。”那些尘封的泛黄的日记本上,依然流淌着陆地的痴情,不知道他是否和美丽的妻说起北大那段兜兜转转的爱情故事,是否告诉她,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孩子爱上另一个孩子而已。

尽管陆地以日记体写作,没有刻意安排故事里的人物命运起伏,但他的叙事仍呈现了悬念和绮丽感。与其说陆地记录了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毋宁说他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历史。

如今,隔着20多年的光阴,与陆地同年代的人看到他描述的大学生活的一幕幕,看到那时相似的青春,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心灵认同。而“80年代后”的青年男女,则从中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内心滋生一种巨大的、纯净的力量。

陆地的另一本著作《陆地文集》则印证了这一切。随着时光的推移,陆地思考和行为的范畴,始终一脉相承。文集充满了思想上的成熟和热爱生命的活力,展现了陆地的诗人本质。正是他对于现代社会更为深刻的疑问和思考,也使他的诗人气质没有变成空泛的激情。

究其深不见底的思想根基,便是在北大四年形成。24年前,陆地背着行囊离开北大时,他说,无愧于当过北大人,将取决于自己离开北大后的成就。24年后,他在努力为当年的目标奋斗的路上取得成功,《陆地文集》记载了他走过的风风雨雨以及执着向前的点点滴滴。

篇3

一、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材联系实践。如在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做人工制霜小实验,对霜的形成有了清楚的认识:霜不是天上下的,而是空气中水蒸汽遇冷凝华而成的。这些有趣的实验,把学生引入物理知识的海洋。无形之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辟“厨房中的物理”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此类活动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探究学习的开放性;因为只有开放才能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才能由每一个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个体指向,真正由学生从其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物理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也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探究自然物理的内在需要。

二、开发校本实验,积极拓展教材学习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会遇到平时想象不到的操作问题,不断尝试练习,由不熟练、做不好到动作灵活、实验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身边的器材,开发一些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又不拘泥于课本的校本实验,使实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能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迁移能力,可让他们真正地懂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既有趣又有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了声音的传播后,可以指导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具体操作为用白纸把音叉与鱼缸隔开,敲打音叉,鱼逃走,说明水能传声。又如实验在玻璃杯中注入多半杯水把生鸡蛋放入水中可观察到鸡蛋沉入了水底。在玻璃杯中加入食盐搅拌均匀发现鸡蛋慢慢上浮最后浮到了水面上。又如,把一根不太硬的的薄木条置于桌上,让它部分伸出桌面边缘,在木条的桌面部分盖上一张纸,然后用手猛击木条伸出部分,这时可见木条被击断。观察到了现象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分析思考现象后面的物理知识。这样,通过课外观察实验,既理论联系了实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物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创建个性平台,倡导学生大胆开展探究。

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利用实验来获取结论。因此,开放的实验室,让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能否自己走好的必要条件。获取有效的结论是学生开展某个探究活动的最终目的。书中的学生实验大多都把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叙述得非常细致,无论这些实验是作为探究性实验在知识教学前完成,还是作为一般的学生实验在相关知识学习完之后去做,都不应先预习教材或由教师讲解。即便是验证性实验或测量性实验,如“测量导体的电阻”等实验,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并进行操作。但对于一些学生确实难以完成的实验,则可以通过教师适当点拨或学生看书完成。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如何有效的监控学生的探究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填写“实验探究单”的形式来有效调控学生的探究行为。每一次探究活动,我们都要求学生能提供“实验探究单”。根据学生的“实验探究单”,能有效地了解学生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倡每次探究活动后,能写出“探究小论文”(或探究心得)。学生在撰写成小论文的过程中,经过相互交流讨论,既体验到思考、探索的心路历程,又获得了猎取真知的心智锻炼,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探究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领悟到了探究后的成就感。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 教师不能墨守成规, 而应大胆地摆脱常规性的思维定势, 不断尝试, 不断创新。根据本学科的特点,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本出发点, 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本目标, 不断挖掘和开发, 努力让学生掌握物理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探索未知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袁立新.基于任务驱动的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J]

[2]周庆林.研究性学习指导

[3]励兰英.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案例

篇4

爱发微信的黄教授

在微信朋友圈的另一组相片中,黄老先生站在自己栽种的一排黄瓜旁,满头银发之下,略带收获的喜悦,身旁亲手栽种的黄瓜青翠欲滴,点点黄花点缀其间。他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家属楼的一层,窗外恰好有约10平方米的狭长小院。每年的春夏之交,在小院搭上架子,养花种菜成为他的一大乐事。黄瓜、南瓜、豆角……小院不大,却见缝插针又疏密有致地栽种着各色时令蔬菜。进入7月,南瓜、黄瓜和豆角的藤蔓已经覆盖了整个院落,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装点出一角世外桃源,引得来家中拜访的学界后辈与年轻学子频频赞叹。

黄志坚并非一味皓首穷经、埋头书斋的老学究,虽然他是常被仰望的学界前辈,这位“80后”,却常与二三十岁的80后、90后打成一片,与年轻人畅谈,向他们求教如何开微博,用微信,在网上互粉和点赞。在他的微博上,80后、90后粉丝活跃不断。与这些和自己孙子同龄的人在一起,他全无长辈的威严,仿佛自己真是一位出生于1980年代的小青年,轻松自在,相谈甚欢。因此,每到毕业季,总能看到即将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拉着他合影,而一些已经走出校园的年轻人,也常来他家串门。

与许多“80后”耄耋老人相比,黄志坚的精力似乎更充沛,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兴趣。除了一如既往地研究和思考,他爱种菜养花、游泳、外出游玩,偶尔还打打麻将。2013年,单位工会组织参观世博园。园区占地面积大,景点众多。他对各个景点都充满了兴趣,走走看看,溜溜达达竟然逛了5个多小时,如此体力与兴致,令一班早已回到返程车上休息的老人自叹不如。

与青年研究结缘一生

年逾8旬,却有年轻人的朝气与快乐,这与黄志坚所从事的工作密不可分。他一生都在从事青年工作与青年研究。1950年1月,18岁的黄志坚走上共青团工作岗位,此后一生,都从事青年工作与青年研究,一干数十年,未曾倦怠。他当过江西省德安县团委书记,九江地区团地委组织部长兼地直机关团委书记。1954年9月,他收到了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前身)的入学通知。中央团校创立于1948年9月,是中国共青团的最高学府。那时的培训对象是全国团地、市委部长以上干部,由团中央分配学员名额至各省、市、自治区委,再由各团省、市、自治区委按条件选调入学。获得这份珍贵的学习机会,这位当时22岁的团干心里“充满了欣喜与自豪”。

在中央团校学习之后,黄志坚留校任教,从青年工作的实务部门正式转入青年工作与青年研究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从编写“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讲义”开始踏入青年工作理论研究的殿堂,此后一直从事共青团工作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已历59年。

做青年与青年工作的研究,他认为自己有两个比较好的习惯。一是总是与青年在一起,因而对近60年来不同时代青年的特征有深入的了解。他说:“要深入体察当今青年的思想特征,不能以成人之心度青年之腹,不能满足于以往对青年的了解,不能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当今的青年。”总是与青年在一起,让他对当前青年中各种流行用语、热点现象都耳熟能详,说文一点,就是能融入青年的话语体系。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常青斋”,之所以如此称呼,是为了要让自己常怀青年心态、常思青年发展、常随青年足迹、常交青年朋友、常助青年超越。

他还有一个几十年不改的习惯是随手做资料搜集与整理。凡是对研究青年有用的资料和信息,他都会仔细地收录起来。他的书房有一个资料库,是他50多年来收集的剪报、摘抄和随记等,分为50多个类别。拉开卡片柜的每个小抽屉,可以看到一张张有序排列的卡片和每个小类的导卡。如“青年文化”类的导卡就记载有:“青年文化学”“青年亚文化”“网络世代”“青春偶象”“超女现象”“青年流行语”等各类鲜活信息。

与青年研究结缘一生,从未停止思考青年的问题,赋与了他青春的气息与智慧。

如果初入社会的青年来拜访,问他有什么好的建议,他常常说:“谁想获得社会平均数以上的成就,谁就必须付出社会平均数以上的劳动。在自己的立足处深挖下去,必有清泉涌出。”其实,这句话正是他与青年和青年工作研究结缘一生的真切感悟。

80岁后再出发

对于搞理论研究的学者来说,当有了对研究工作的热爱与热情,加上乐观的心态、良好的身体,年龄就会成为重要的资源和优势。在黄志坚看来,青年研究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青年的需要反映着社会的需要,党和政府都有必要深入体察。”正是由于对青年研究秉持着始终如一的使命感,在与不同年龄段朋友的交谈与交往中,黄志坚总是不经意间流露出对青年研究发自内心的喜爱。

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他从未衰老和落伍。岁月的沉淀和酝酿,带来广博的阅历与智慧。作为我国第一代专职从事青年与青年工作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数十年的观察与体悟,对我国60余年来青年理论研究与青年工作的全程参与,让他对青年工作的发展脉络、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心路历程、每一个时期青年研究的进展状况了然于胸,而这些又成为他形成新的思考与观察的支点。

左邻右舍经常会看到黄志坚于清晨、黄昏在楼前的花园小径不紧不慢地散步,时有相依61年的老伴相随,或是孙子孙女环绕左右。人们看到他时,总是感觉到从骨子里散发的从容、豁达与淡定,似乎从无案犊之劳形。但是,青年研究领域的同仁,却隔三差五可以从学术期刊或报纸杂志上读到他的新论。2012年,黄志坚年满80岁,适逢共青团建团90周年,他整理出版了4卷本100余万字的《黄志坚青年研究文集》,如此浩繁之工作,也似乎是在不经意间呈现于青年研究界。

篇5

    关键词:民国;跳舞;研究

    跳舞,中国社会古已有之,但中国的传统舞蹈终未能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后,随西风东渐而来的西式跳舞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社会渐掀波澜。西式跳舞进入中国社会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二者间的冲突和融合折射出中国近代都市社会演变的曲折过程。同时,东来的西舞还催生了社交公开、男女平等、个人自由、享乐主义等思想和观念,是近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体现。笔者认为,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研究中国近代的跳舞问题能够一窥中国近代转型过程中社会风貌的变迁。

    西舞虽东渐于晚清,但勃兴于民国。目前,史学界对民国时期的跳舞问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虽已有学者对民国时期的大都市如上海、天津的跳舞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跳舞问题作为民国时期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理应成为学界进一步关注的对象。因此,笔者拟将社会文化史范同内关于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问题做一铺垫。

    一、娱乐生活研究中的民国跳舞问题

    娱乐生活研究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跳舞又是娱乐生活的一种。民国时期,西舞在上海、天津、北京这样的都会城市中日益盛行,并渐成风气。 故而,在研究民国时期京津沪娱乐生活的论着中,几乎皆有对当时舞现象的论述。笔者现将这类研究中颇具代表性的论着作一综述略陈如下。

    将整个上海娱乐业纳入视野并将舞厅业包含其中的两部典型着作,一是高福进的《“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产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二是楼嘉军的《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高着中“室内娱乐:男女同舞同乐时代的来临”这一章,概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交际舞传人上海的流变过程,但失之过简,且错误较多。楼着中,作者为佐证整个上海娱乐业的空间结构、经营主体、娱乐特征等方面,对近代上海娱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厅业的发展概况作了分析,但略嫌泛泛,不够深入。

    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一书,将舞厅作为一个重要的样本,探究了以“声、光、化、电”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城市尤其是上海的“现代性”,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着作。

    扶小兰的《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之变迁》一文中的第五部分介绍了西方交谊舞在中国由初现到勃兴的情状,并认为交谊舞成为都市人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近代社会发展之必然趋势,并彰显出其特殊的意义,但在笔者看来,作者以单薄的史料所得出的这一观点,有以偏概全之弊。

    李少兵的《1927-1937年的北京娱乐文化——官方、民间因素与新时尚的形成》(《历史档案》,2005年第1期)一文,从官方、民间因素对娱乐文化的参与以及二者之参与同新娱乐时尚形成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介绍了1927-1937年间北平舞业的情况,但多侧重于北平当局对舞业的管理。此外,作者于1994年出版的一部着作——《民国时期的西式风俗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有一章专门论述民国时期的西式舞蹈,介绍了传统的中国舞蹈和现代西式舞蹈的主要区别,交际舞从传入中国到逐渐流行的过程,中国舞蹈家戴爱莲,以及洋人对中国洋舞的看法。其中诸多内容鲜见于其他研究民国跳舞问题的论着中,不失为该文之亮点。

    其他论及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社会文化史论着还有很多,比如忻平的《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罗苏文的《沪滨闲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安克强的《上海-19-20世纪中国的和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魏斐德的《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许慧琦的《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北学生书局,2008年版)等等,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具体评述。

    二、民国跳舞问题的专项研究

    目前,在社会文化史范畴内,对民国时期跳舞问题作专项研究的论文有十多篇,但着作屈指可数。笔者在此略作综述,以助后继之研究者了解此专项研究的概况。

    马军对上海的跳舞问题研究得颇为深入。他的《1948年:上海舞潮案——对一起民国女性集体暴力抗议事件的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以1948年上海舞女反抗政府节约消费禁令而引发的暴力事件为研究对象,梳理出了这一事件演变的详尽脉络,并整理出珍贵的口述历史文本,研究较为深入。他的另一重要着作《舞厅,市政——上海百年娱乐生活的一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则系统介绍了交际舞从清末传人中国一直到改革开放后再次出现的百年发展脉络。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导论中较为细致地梳理了国内外涉及上海舞厅、舞女的研究,为后来者之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除此之外,马军还发表了《1948年上海舞潮案中的舞业同业公会》(《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从“舞潮案”看战后上海市社会局的处境和职能》(《老上海透视——中日青年学人的上海史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论1948年上海舞潮案》(《上海研究论丛》第14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上海舞厅业的消逝(1949-1954年)》(《国史研究参阅资料》,总第290期,2004年8月)、《几点钟打烊?——论旧上海两界三方围绕公共娱乐场所关门时间的交涉》(《城市史研究》第24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两界三方管理下的上海舞厅业——以1927至1943年为主要时段的考察》(《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等论文分别从舞业同业公会、社会局、舞潮案、舞业的取缔、舞厅的关门时间、舞业管理等方面对上海的跳舞问题进行了研究。

    张艳的《激荡与融合:西方舞蹈在近代中国》一书,“主要探讨在近代百年间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西方舞蹈传人中国之后引起的舞蹈艺术、社会风俗、社会心态、价值观念、文化市场、政府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变化,透视国人认识西方舞蹈和西方文化的心路历程,探讨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规律和特征。”

    依笔者拙见,可将目前国内学界专门研究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十余篇学术论文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论述舞厅功能的文章。主要有:葛平的《交际舞场的交际功能和娱乐功能》(《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3、4期)和胡俊修的《近代上海舞厅的社会功能——以20世纪30年代(申报)广告为主体的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其中,胡文还指出了上海舞厅长久存在和兴盛的原因。

    第二,从舞女、都市化、现代性和公共空间的角度,论述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文章。主要有:陈文婷的《上海舞女:以休闲报刊与小说为中心(1927-1949)》,万妮娜的《民国时期舞女性质探析——以上海舞女为中心》(《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4期),张金芹的《另类的摩登:上海的舞女研究(1927_1945)》,赵凤玲的《交际舞东渐与近代都市女性的“摩登生活”》(《江汉论坛》2008年第5期),李从娜的《从(北洋画报)看民国时期都市交际舞业》(《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以及郭亮亮的《空间与想象——舞厅、舞女和穆时英的小说》(《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第三,以禁舞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主要有:左玉河的《跳舞与礼教:1927年天津禁舞风波》(《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唐小兵的《象牙塔与百乐门——民国上海的大学生“禁舞”事件考述》(《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赵巧萍的《1946-1948年广州禁舞及其失效的原因》(《传承》2009年第3期),以及前文所述马军的上海舞潮案的相关论文。

    此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费嘉炯及该国社会学家保罗·克雷西亦曾对跳舞问题进行过专项研究,且其成果不容忽视,后继研究者理应仔细研读。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笔者认为尚有诸多遗憾。

    其一,仅将跳舞问题作为近代娱乐生活的一个方面而有所提及的论着多于对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专项研究。对于民国时期的跳舞问题,前者的研究多失之泛泛,或者材料单薄,有以偏概全之嫌,而后者的研究对象大多为西式交谊舞,似乎近代以来东渐至华的西式跳舞只有交谊舞而别无其他。实际上,存在于民国社会的西式跳舞除了交谊舞外还有西方各国的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等,它们都曾对近代国人产生感官刺激,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其二,从研究区域上讲,当前对于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上海,相比之下,同样是舞风盛行的京津地区,学界对之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

篇6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新生;挫折;应对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和公立院校、民办院校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新格局。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机制,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现有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供需矛盾并增加了多样性和选择性。[1]因为办学性质,办学条件的特殊性,其生源构成相对于于公办一本、二本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点。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入学新生挫折状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抵抗挫折的心理能力,建立和谐稳定的校园秩序,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为相关的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一般特点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征是人性化的培养理念、科学化的培养方法、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国际视野中的多元文化的大融合;注重校园环境建设、风景优美,大多数建筑设计比较新潮,虽然没有历史厚重感,但也意味着崭新的开始,没有包袱、可以轻装前进;管理上更侧重以学生为主,服务学生的理念,有各类丰富的课外活动调剂学习生活。

我国以公立院校为主,私立院校包括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很短,其生源构成复杂: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往往跨本科二批、三批,大部分来自于本科三批,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成绩不理想,进而另辟蹊径以经济为基础进入中外合作项目,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机会和学历文凭[2];学费较高,一般是国内公立院校的3倍以上(因为公立院校有国家财政补贴),参与合作项目需要读外方学位的学生学费更高;家庭背景复杂,虽然学生整体上的经济状况似乎要好一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家庭贫困,家长望子成龙,举家借债让孩子上大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凸显了学生间的贫富差距;学生个性张扬,虽然不擅长传统的应试教育,但是不乏多才多艺之人,动手能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均较强,但自律意识较弱,有的学生课本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

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新生挫折调查结果

心理学研究认为,如果不确信人们将会如何回答你的问题,或者你正在寻找不同的答案,那么开放式问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开放式问卷调查需要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先找到回答中重复出现的内容,然后计算每种内容出现的频率,以了解每种回答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可以发现那些独特而富有创造力的回答。当然,这种调查需要大量的阅读劳动,耗时耗力。[3]

为了得到学生真实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本研究以"根据你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如何应对挫折"为题,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新生在第一学期末发放调查问卷,新生在开放式问卷中自陈的挫折体验经统计如下图:

在问卷中,新生谈到最多的是学习挫折,其中包括中考和高考的复读,尤其是高考失败的阴影,大多数人对上三本心有不甘,感到学习压力大,有自卑感。其次是恋爱挫折,尤其是失恋导致强烈的情感困惑,有的总结自己高考成绩不佳是由于高中谈恋爱的不良影响造成的。居于第三的家庭变故挫折中最多的是亲人离世,其次是父母离婚,或者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第四项,贫困挫折,虽然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费高,其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贫困生,因为贫富差距明显,加上同学间攀比盛行,令他们有挫折感。第五项,经历疾病挫折的学生虽然是极少数,但是他们对疾病充满恐惧。最后一项,是个别学生为自己太胖、太矮、面有胎记等体貌特征而苦恼自卑。

新生调查摘录:

实录一:我的愿望一直都是考上一个一本院校,在高二时学习名列前茅,我甚至许下伟大宏愿,要上比北大清华分都高的国防科技大学,但是活就是不遂人愿,我的爱情在这个最不该来的时候降临了,我喜欢一个女生。恋爱不耽误学习,那是天方夜谭,除非你不是真心的,我学习一落千丈。……我上了一个三本,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却很骨感。

实录二:09年,我来到了这个陌生却又向往的地方:xxx国际学院。说实话,这并不是我最喜欢的大学,但在这里,我圆了我的大学梦,十几年的求学征程,早已让我心力焦瘁。我来自农村,当初是咬紧着牙交了高额学费,来到xxx。本以为到学校后可以干点勤工俭学什么的,一个月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可实际我在这里感到非常的自卑,而且压力非常的大。因为同学大多都来自城市,家境状况都不错。平时,经常会有些聚会什么的,还有就是同学的生日。毕竟大家都是新生,因此,任何的活动都非常的积极,互相请客吃饭更是常有的事。这些完全打乱了我的生活规划,我只好借钱或是编理由向家里要钱。说实话,每次向家里要钱我都感愧疚,并且带有负罪感。因为自己都这么大的人还要靠父母养活,心里实在难以接受。我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但进入大学后,我好像也开始学会了攀比,因为每一次和同学一起去买衣服,心里都特不舒服,因为自己穿的太寒酸了。

实录三:还记得,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谁可以说自己没有经历过挫折?”有人说:“来这里上学的人,谁没有经历过挫折?!否则,我们就去北大清华了。”旁边的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笑着说:“就是!”但我更明白自己来到这里经历的心路历程,记忆中的那段时间夹杂着雨水、泪水,还有陌生。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同学,让新来的我有些许不安,但让我压抑的是,来到了一所昂贵的三本学校,作为孩子,谁不想让自己的父母为自己骄傲,但我失败了。不知道,在这所学校,我的机遇在哪里?

实录四:“心理健康课”,一开始我觉得这课可有可无,我们都多大了,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第一次课来了,不是为了课,而是怕老师点名,来到教室,手机打开看小说,但是我发现周围的人都在鼓掌,我就听了会儿,然后我就听了一学期。老师很激情,讲课也很HIGH,老师没有照着课本读,而是用一个个例子,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走进我们心里。我郁结了多年的心病也开始缓解,我现在有了生活的目标,我很感谢这门课,也感谢我们亲爱的老师。

实录五:一学期的心理健康课过得好快,老师像灌溉花园的温和的园丁一样,精心给予我们营养物质,而当我这根枯草正在“咕咚咚”喝个饱时,老师却宣布时间到了!真是意犹未尽啊!从没想过心理健康课会上得这么尽兴!

三、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新生挫折情况的应对途径

针对新生的常见问题,建议制定配套解决方案,缩小学生挫折感受的范围和程度,可以采取上好心理健康课、强化成才教育、加强学习指导、给贫困生提供切实帮助、建立多元化和谐校园等具体措施。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传授大量的心理健康知识,这一点是其它任何教育方式都不可比拟和替代的,对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目的是预防,“防重于治”,而不是等学生出现了问题再想方设法去补救。心理健康课注重教学完整性,课程的内容涵盖了大学生这个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易产生问题的各个方面[4]: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爱情与性心理、适应、学业压力、挫折、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改善。通过教学不仅给学生们传授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而且在理论中贯穿着许多切实可行、可操作的自我调节方法:如正确自我归因、合理调整自己的抱负水平、控制愤怒、适度宣泄、妥善运用人际交往技巧、压力的应对、正确对待爱情和性心理、挫折承受力的培养等。心理健康课要个性化教学, 让学生主动参与,有情感交流,可以配合讲授法的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讨论、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籍以提高教学效果,。

2正确看待挫折,强化成才教育

有首歌词写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其实,挫折教育本身应包括成才教育,因为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要让受挫的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景,才能把挫折当作垫脚石,在困境中奋发图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古有八十挂帅的姜子牙,现有数学曾考1分的马云。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与努力。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教育学生认识到自己本身的优势与劣势,寻求适合自我的成才之路。

3加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自信心

由于合作办学学生的高考总分整体上偏低,所以,新生普遍有学业不佳导致的自卑感,一些同学信心不足, 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积极性。高校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引导新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因学习困难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专业课教师要注意讲究策略和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疏通,努力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协助新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教会他们科学管理与支配时间;学校要多举办一些有关学习方法、记忆策略的大型讲座和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自信心。[5]

4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恋爱引导

本调查发现,除了高考的挫折,失恋是排在第二位的新生挫折体验,而且,许多同学坦称:中学恋爱对自己的高考成绩不佳影响很大。所以,从中学就要开展以预防为主的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在引导男女生健康交往的同时,帮助学生认清早恋的危害性,分析早恋会导致的不良后果,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把时间和精力投向长远的奋斗目标上。其次,高校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挫折的指导。分析近年来媒体上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报道可以发现,其中绝大多数人自杀的缘由与失恋等情感受伤关系密切。大学生虽然从生理上来说已经成熟,但在心理上还没有成熟,他们正处在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的时期,有些情感脆弱的学生会因为恋爱失意导致行为失常,甚至出现伤人、自伤等极端过激行为。所以,一定要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恋爱引导,要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发现并关心遭遇恋爱挫折的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任课教师要掌握现实素材,有的放矢,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开展课堂讨论,强化学生正确的情感认知,案例和讨论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要举办专门的爱情和性心理系列讲座,并加强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尤其是对愤怒冲动的控制能力;最后,辅导员要发动同学互相帮助,形成集体支持的良好氛围,对于比较严重的问题,要进行危机干预,发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时效性作用。

5给贫困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和关怀

虽然中外合作高校的学生大多家庭经济宽裕,但是也有来自倾全家之力举债让孩子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在社会攀比成风的大环境下,身处有“贵族学校”之称的贫困生,同学间凸显的贫富差距使他们受到有形无形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是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首先,努力帮助他们改善经济条件。通过发放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贫困奖学金、师生爱心捐助、一帮一等活动使特困生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设置勤工助学岗位、联系社会企业机构提供假期、周末兼职打工的机会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取得劳动报酬,增加收入。其次,关心贫困生的现状,鼓励其他同学走近贫困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人格,体会他们的心理感受,让贫困生在集体中得到更多的关爱,主动走出自卑的心理困境。最后,要教育贫困生珍惜在大学里读书的机会,认真学习,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要和其他同学盲目攀比,要善于分析环境中的利与弊,通过实践来增强自尊和自信,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奋斗方向,坚信天道酬勤、知识改变命运,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光明的前景。

6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构建多元化和谐校园

心理学认为,受挫者的挫折反应总是在一定的挫折情境中产生的,挫折情境是产生挫折的重要条件,如果挫折情境得到改善或消除,挫折感也就会随之消失。因此,设法改变挫折情境是克服挫折的一个重要方法,融洽民主的生活环境会大大降低不良情绪发生的程度和频率。提高大学生耐挫力,不仅要靠学生自身的主观调控,更需要以先进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改善校园软环境,尤其要保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如设立院长学生助理团、家长委员会、学生申诉委员会、院长信箱、法制督察处,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好的校风学风、协调的人际关系、恰当的奖赏与监督机制、民主协商与对话制度,是帮助大学生减少和克服挫折的重要条件。从新生入校报到开始,学校就要为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帮助,做好新生的接待、安置、熟悉环境,举办家长见面会介绍学校概况和各专业情况,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充满蓬勃朝气、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另外,还要给学生提供医疗保险,让身体不佳的同学无生病之忧;为了减少学生对就业的担忧与迷茫,学校要经常举办模拟招聘会,提前模拟招聘会的流程和面试过程,让同学感受招聘会的氛围,对就业方面有充足的准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说破生死,正确对待亲人离世带来的情感冲击,珍惜生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培养方案要求人性化、个性化[6],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疏通。所以,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譬如,对于那些缺乏自信、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应多给一些积极暗示和期望,多鼓励、支持他们参与学生集体活动中,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对于心理素质较好、耐挫性强的学生可以采用激将引导法,促使他们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总之,学校要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提高挫折抵抗能力,挖掘自我潜能、不断学习探索、不断自我完善,以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泊.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2] 钱峰.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1期,227.

[3] [美]Annabel Ness Evans等著,心理学研究方法[M].周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318-319.

[4] 张怡斌.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 年 8 月.

[5] 王啸天.民办高校新生挫折及其应付方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6] 邓琪,许骏.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4卷第4期,140-144.

篇7

【摘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强化高校师德建设机制的需要。导师师德水平的提高,保障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导师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品德,营造一个文明儒雅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督促导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同时激励研究生向导师看齐,并将这种精神贯彻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从而全面推动研究生的学风建设,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此外,研究生学风的提升也可以带动本科生的学风建设,有利于和谐大学校园的建设。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研究生人数的剧增和形势的需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面貌总体状况是好的,作为时代杰出青年的群体代表,大部分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但必须看到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研究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使得研究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有的研究生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信心不足;有的社会责任感差,集体荣誉感淡薄,过分看重和追逐个人利益;有的心理承受力差,精神空虚,在不良习惯中自我放纵等等。我们必须对这些现象予以足够的重视。处在这个时期的研究生应该得到正确的引导,才能使他们往正确方向发展。根据近期的一项校园调查报告显示,当代高校的绝大多数研究生不满意或者不太满意于目前的生活现状,如图1所示。调查从经济基础、生活质量、情感交流、心理承受能力、科研动力、价值观取向、社会承认度等诸多方面深入剖析,发现当代研究生或多或少地存在上述问题。如何改变目前研究生思想现状,是目前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形式化和简单化,认为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忽视了个性开发与全面发展,而且不够贴近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有的效果。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关键是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但目前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够,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导师和管理人员的作用发挥不够,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人员编制少,专业性不强,流动性大。因此,除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外,大力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二、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基本都采用“导师制”或“导师组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直接管理者,对教育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以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学生,又要以高尚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特殊关系及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决定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并且具有其他途径和方式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无法比拟的效果。(一)研究生思想相对成熟,学习上自主性更强,与导师有着较为密切的接触。在学校里导师与研究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机最多。导师有很多机会可以言传身教,使思想教育工作做得亲切自然。根据最近在某大学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绝大多数研究生与导师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相处比较融洽或融洽。如图2、图3所示。在抽样调查中,我们共设置了15个研究生与导师相处交流的题目,每个题目设置4个选项。多数学生认为导师为自己提供了学习和科研的环境以及参与课题实习的机会,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给予自己足够的指导,使自己学术研究更加规范,对自己的就业和择业有一定的帮助。(二)以个别的、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为主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特点。导师最了解自己指导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心路历程,对道德现状有较准确的把握。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有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导师能对研究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也更强,效果也更好。(三)导师与研究生有较稳定、较亲密的师生关系。导师不仅在学识上具有较高的造诣,同时绝大部分都忠诚于教育事业和勇于献身科学研究。他们道德情操和学识水平自然受到学生的崇敬。研究生对导师具有自然认同感,有接受导师学术思想和科学知识的心理定势,往往希望将内心想法与导师交流,期望得到指导。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关心爱护,不易产生抵触情绪,进而更好地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在实处。如图4所示,导师在生活中也会给予一定关怀和帮助,树立在学生之中的威信,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和赞同,这样也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业完成和继续深造就业等有直接的影响。从课程学习、文献查阅、选题开题、课题研究、论文写作到答辩,研究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导师悉心指导。此外,导师的思想观念、治学态度和道德人品等对研究生又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间接影响,使他们成为对研究生最具影响力的人,成为道德的楷模。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永远的痕迹。”因此,导师从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性,而且能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联系,更好地把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三、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作途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导师,不仅仅是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承,而应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导师应注意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并通过师生之间的精神沟通和感情交流,自然而然地呈现学术境界和人格魅力,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我们对研究生学业成就,科研能力,身心健康,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国家、民族和政府的认同,人生目标和意义,社会价值观的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和经济压力较大,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正确地把握,精神上有一定压力,但是对导师的为人处世都很认同。部分研究生对科研兴趣不高,但是自我约束力较强,能够做到合理地身心调节。如图5所示。因此,导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研究生进行学习生活方面的指导,并且可以进一步地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营造良好的科研团队氛围,围绕导师团队展开德育工作。良好的团队文化氛围对研究生健康成长具有导向、教育和保障作用。应该在日常学习科研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导师要帮助研究生树立团队意识,发挥主人翁精神,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团队的发展之中。这对改变部分研究生中存在的片面强调个人奋斗、过分追求自我价值的现状,培养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导师要以科研实践为契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渗透于科研过程中,使学生在科研中学会治学和做人。要在科研中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育他们以德治学,敬业爱国,抵制学术腐败。(二)关心学生生活上的问题和心理状况,用自己的学识和生活阅历帮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学习科研生活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注意正确引导研究生。组织师生间的文体活动,在轻松娱乐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更要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导师要对研究生日常生活中的品德表现做出评价,形成一种外在的压力,促使研究生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起到导引研究生思想与行为的作用。(三)“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专业课程传递行业特有价值观的作用。引导研究生培养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的正确的判别与选择能力,让学生确立一个正确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标准体系。(四)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整合所学知识,在体验思考中提高能力,在实践中关心群众的疾苦,增强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导师要引导研究生通过社会实践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进而完善自我。这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要解决的问题

导师队伍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担负着培养高等教育最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导师队伍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业务水平和创新精神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研究实力的具体体现,必须重视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处理好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为了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重点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导师要为人师表,发扬良好的师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导师不仅要在科研上做好带头工作,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敬业精神与学术品格言传身教,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导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言谈举止,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以高尚的情操影响学生。使研究生不仅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二)加强对导师“教书”、“育人”双管齐下的培训。“打铁先要自身硬”,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加强对导师教育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为研究生导师提供交流观摩和互动的平台。通过关注导师专业学术能力之外的学识水平的提高,帮助导师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胜任导师职责。引导导师学习学生的长处,做到教学相长。通过不断进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切实转变部分导师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错误观念。(三)营造和谐氛围,正确定位导师与学生关系。研究生和导师作为科研上最主要的合作伙伴,是师生也是朋友。导师应遵循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个性,理解他们的想法感情,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平时把自己融入学生当中,在学习和生活上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交流和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营造一种气氛融洽、平等沟通、教学相长的氛围,为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四)完善对导师教书育人的监督考核奖惩制度。通过制订专门的制度对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总体目标与具体要求等进行明确规定,通过制订具体的管理考核办法和加强定期检查等了解导师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通过考查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了解导师的工作实效。加强师生互评,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导师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要加大奖惩力度,根据考核结果,对业绩突出的导师予以表彰,对不履行教育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的导师予以批评。对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导师,还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从而鼓励更多的导师发扬优良师德,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实效,保证高质量导师队伍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