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11:4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学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正是由于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对于教学设计我们更应当重视,而不能淡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和思考给予足够的关注。但同样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不淡化教学设计,也不能异化教学设计。如果在教学中形成“预设至上”的错误认识,过分夸大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忽视甚至无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片面追求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静态化,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也是不可取的。
1.求实不虚浮
课堂教学设计不是脱离实际的虚构作品,而是要从课堂教学实际中来到教学实际中去。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当最大限度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为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始终坚持学生本位的教学观,立足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水平、生活实际,带着一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研究、分析教师的教,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规范学生的学,一切从学生课堂学习的角度去分析和设计教学,让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实现教师自身的成长。课堂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应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支撑,为使课堂教学的设计科学、合理,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让课堂教学设计走向理性,在理性中步入自然、生态,追求大育无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要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征。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不能丧失自我,要同时考虑自身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组织教学的技巧以及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兴趣爱好及习惯等。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符合教师的实际情况,顺应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得心应手,才有利于教师发挥自身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水平,也有利于发挥课堂设计对教学质效的促进作用。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同时又是人为设计和安排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追求实效。
2.完整不散乱
一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经常会根据自己的偏好侧重某些内容或环节,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的课堂教学可能会有亮点,但不会成为好课。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克服传统教学中单课思维的弊端,严格遵循系统整体的原则,从整体的角度规划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设计上升到教学要素优化组合的高度来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结构为纵向主线,将横向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都置于一个系统中加以分析和研究。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全面、更完整地认识课堂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课堂教学方法,更加全面、有序地考虑各种要素,并合理整合各环节、各阶段、各要素、各层次的关系,发挥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功能。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要的环节也应该具有整体性。一堂好课必须有引人入胜的导入、充足翔实的过程、圆润完满的结尾。课堂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来设计与安排,使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这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每个环节又通过一定的内在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产生整体效应,给人以整体感和完美感。
3.灵活不僵化
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乏思考和创新,缺少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显得机械和教条,习惯于用固定的方式应对所有的课堂教学,他们无视课堂各要素的动态组合,将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化、绝对化,把完整的课堂教学肢解为几个孤立固化的环节和步骤,使课堂教学设计成为了一种缺乏生机与活力的机械工作。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它不是一个统一的超越特定教学情境的固定模式。用某一规定的几步几法的教学模式去套用动态的课堂和活生生的教学对象只会捆住教师的手脚,扼杀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从而把课堂教学引向死胡同,使之越来越远离教学的本质。因此,任何一种预先设计好的课堂教学都不可能完全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其动态变化的特点更是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是实时变化与发展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种能应对突发状况的教学智慧,灵活而智慧地处理在课堂预设之外的意外生成情况,同时对设计好的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可以先参考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与方法,但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可以体现一定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但不能机械教条地固守模式。课堂教学设计要因学生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因教学目标而异。
4.艺术求美化
篇2
在英语课堂开始前要进行有效“热身”,使学生能较好地融入英语的课堂氛围,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热身”方法主要有两种:(1)静态方式,以问候的方法来点名,以加强日常问候语的交流。如“Nicetomeetyou.Howareyou?”等。(2)动态的“热身”方法,可采用律动或歌曲的方法使学生动起来,包括学习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以调动学习氛围;也可使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增强学习动力。在选择热身方法的同时要结合大部分学生的状况,若该班级的学生大部分喜静,就要选择静“热身”的方法,要因班施教。
二尽快引入新知识
学生在进入英语氛围后要使其较快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引入方法较多,有音乐导入方法、直观导入方法、背景知识导入方法、游戏导入方法、疑问导入方法,在实际的课堂中,一般需要多种方法的交叉进行。直观导入的方法,包括实物导入、卡片导入、多媒体导入等,在讲解“Whatabeauty…?”这种句型时,省略部分可为:pen、book、house等单词,一般book和pen这种单词,因为较为常见,可使用实物导入的方法,而house这类单词因为不能随身携带,就可采用图片或多媒体的导入方法。而教师在导入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在实物导入中,可让学生以品尝、触摸等方法来感受,以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认识。若使用卡片和多媒体的引入方法,可使用藏卡、闪卡和摸卡等游戏来导入。游戏导入的方法属于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如一些日常用语“Oh,Ilost./Oh,Iwin.”教师可通过掰手腕和跳卡的方法,使其准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在比赛中,赢了的学生说:“Oh,Iwin.”而输了的学生则说:“Oh,Ilost.”。这种有目的的游戏或对话,也可使学生练习发散思维,总之,在使用导入法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针对内容合理设计游戏教学
日常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教学法、谈话教学法、讲读教学法、讲演教学法,小学英语为特殊学科,因此有时还会用到情境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动作教学法,其中游戏教学法效果最显著。在游戏教学法中会对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进行综合运用,采用手偶、卡片和PPT等教具,使其理解词义并可在学习中进行良好的运用,这种词汇教学方法,简单易操作。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采用影片、图片和光碟等方法来学习英语,因此教师在教授句型和单词时,可选择卡片、实物、多媒体等方法来展示目标词汇,采用游戏方法可使学生掌握得更好,并得到倾听能力的练习。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要在游戏中来使学生记忆句子,如“Therewasariver.”这句话,教师就可安排一些抛球、传球的游戏来加深句子的记忆。在教学中遵循虚席规律,做到张弛有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复习和检验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每堂课中讲解新知识,还要适当地巩固复习。首先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明确,在教学中穿插游戏,可使某个学生来扮演老师,具有提问权利,点名学生来回答问题,因为小学生比较喜爱扮演年龄大的角色,还可通过这种方法,练习和复习句子和单词。在每节课结束时,教师要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来替老师来检查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达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复习和检验环节,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五结束语
篇3
一次讲课,听课人共61位,我写了以下三个命题:
甲:教育必须为经济服务。
乙:教育与经济有密切的联系。
丙:教育与经济为何是关联着的呢?
接着便问:对于以上三个命题,请思考一下,看看自己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个,并强调,只从喜欢的角度选,只选其中一个。停顿一段时间(保证一定的思考时间)之后,就请选甲的人举手,此刻仅1人举了手;再请选乙的人举手,有19人;最后请选丙的人举手,有41人。看来61人都作了选择,无弃权的。
这是我做过的一个测验。其结果竞显示出如此大的差异,选甲的只有一人(百分之一点几),选丙的人近70%。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我还曾做过多次类似的测试,结果大体相近。为何会是这样呢?
事实上,如果对丙比较了解了,自然能理解乙;若理解了乙,甲还会不清楚吗?这是从逻辑上讲,甲命题的价值最高。
从一般的感觉来说,甲给人留下的想像空间最小,而丙给人留下的空间最大。喜欢自由思考的人自然会更喜欢丙。
甲、乙、丙三个命题的性质是不一样的。甲是应然性命题,乙是实然性命题,丙是或然性命题。甲、乙都有定论,丙并无定论。然而,按一般的思维过程,定论是从无定论的问题研究那里来的,无定论命题包容性显然更大。
从或然性命题那里所直接获得的是实然性命题,其间有源流关系。
应然性命题又是从实然性命题那里来的,其间也有源与流的关系。
从学术探讨的角度看,或然性命题是入口处。入口后所获得之成果(定论)有层次之分,实然性命题处在理论层次,应然性命题处在应用层次。
为什么会有这样显著的差异呢?大体上可以这样说,一般而言,在定论与未定论之间,人们更喜欢未定论,在可思考余地的比较上,人们更喜欢余地更大的对象;在档次上,人们会尽可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简而言之,人们更喜欢奇异、喜欢自由、喜欢飞翔。
这一测验似乎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一些重要的启示。
一
对于教学的进程有各式各样的分析,有各种各样的设计。但是一般情况下会有这样两个进程:一是由未定论向定论的过渡;二是由实然到应然的过渡。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正是引导学生完成这两类过渡;这两种过渡都意味者认识的变化、认识的进展。对于认识的变化可以从多个角度考察。有感性到理性、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也有我们这里提到的过程。当然还需注意的是,教学不只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是学生和教师多方面心理演进的过程。虽然认识过程特别值得关注。
多种多样的教学设计大体上离不开这样两种过渡,实际的教学就在于我们如何去把握。学生总是从或然到释然,到实然,再到应然的,用哲学的语言说就叫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说的也是同样的过程。我们根据什么设计教学呢?难道不是根据我们对过程的理解和把握来设计的吗?
设计常常进入程序,设计出一定的步骤,好的程序就有可能有好的效果。教学不能匆匆忙忙进入应然,有时候,那只是一种表面功夫,往往造成似懂非懂,不知所以然,往往堵塞了思维的充分展开。进入应然恰似水到渠成,水若未到,渠只能干等。仓促进入应然是一种不成熟的教学行为,可惜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地存在,甚至一些教学理论就有这样的毛病。
二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位“老师”谁来请,学生去请,可是老师有义务帮助学生去请。这位“老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兴趣的东西才可能喜欢,比较喜欢的东西多半是对其有兴趣的东西。这个简单的提示也告诉我们学生喜欢什么。喜欢不喜欢也是比较而言的。学生比较不喜欢劈头盖脑突然来临的断言,尤其是那种指指点点、斩钉截铁的断言。
学生比较喜欢你告诉我或你让我明白道理,至于应当根据这个道理怎么去做,最好我自己去寻求,我自己去选择。也就是说,教师告诉我实然,应然由我自己去说、去想、去找。
如果教师的教学艺术更好一些,从或然开始引导学生思考或讨论,并且居然通过这种引导让他自己发现了实然,他会更高兴,更感兴趣,更加喜欢。
兴趣常常从新鲜感、好奇感、疑惑感那里来。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呢?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为什么不是那样的呢?如果自己居然也能思考,能发现了,兴趣就更加强烈了。
一般人是比较喜欢异乎寻常、出其不意的,学生更是如此。一切都那样习以为常,一切都板上钉钉了,还会增加多少兴趣?如果还加上教授的人板起面孔说话,那更可能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讲得好的老师帮学生请来“老师”(兴趣),讲得不好的老师还可能赶跑“老师”(兴趣)。
再说,学问,学问,就是学“问”,学问就是从学“问”开始的。为什么那么高比例的学生相对比较喜欢或然性命题呢?这也表明,学生喜欢从学“问”开始。从定义或概念开始,从结论开始,是教学不宜采用的。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情意变化规律。
“问”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即使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也十分不容易。学“问”当然包括了学习“问”的技术、技巧。同样面对一种现象或一个事物,有的人仅仅技巧高人一筹就可以迅速提出一连串问题,而有的人就只是木然面对。
有一次,我请学生围绕“学会关心”这个命题提出问题,也是训练他们如何提问,亦即引导他们学“问”。等了好几分钟,竟无人提问。于是我只好就范了,自己问了:“关心需要学吗?”“不学也可以会吗?”“怎样去学会关心?”“关心些什么?”“任何关心都会有积极效果吗?”“大约要学好久才能学得像个样子?”学生多少有点兴趣了,“原来,一个‘学会关心’还有这么多问题啊”!
这个事例进一步证明学生是喜欢问、喜欢面对问题的,这与70%的学生相对喜欢或然性命题的现象是相吻合的。
学“问”本身确实还不只是一个纯技术性问题,还有学生敢不敢问、愿不愿问、爱不爱问的问题。过分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不愿问,过分威严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不敢问,没有相当讲究的教学艺术学生很难做到喜欢问,而没有这一切,没有学“问”,真正的学问又怎能获得?
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设问,不只是设计一系列好的、引人深思的问题,而且创造优良的发问环境,让问题在此环境中繁茂生长,让学生与教师互问,乃至互疑互质。这便是一种很高的教学境界了。学生在“问”中习得学问,在“问”中获得结论,在“问”中扩大想像与思维的空间,在“问”中获得宝贵的学习兴趣(“老师”)。
三
人们常说的,也是常担心的结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实然,而“知其然”者之“然”常常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应然。只知道应当是这样,应当这样做,不知为什么是这样,根据什么应当这样做而不应当那样做。
一般的课程编制者会注意到实然性命题的地位,并不急着进入应用,并不急着交待应当怎样做,也可以说是不急着进入技术性问题。
教学设计并不只是一堂课的设计。从大的方面讲,还需有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小的方面讲,则还需有一堂课中某个环节的设计,或称环节设计。由这些环节设计组成一个链条,构成整个课程的设计。又由一堂堂课的设计组成一个大链条,构成整个课程的设计。
比如说,一堂课中需讲授两个实然性命题,并有相应的应然命题,那么,对每个实然命题宜有所设计,让学生真的知其所以然。
有经验的老师大半都明白,这还不算真的,在初知实然命题而进入应然之后,悟性较好的学生会返回来再思索那个实然,这才更靠近那个所以然了。教师的更加优秀还表现为能唤起学生的悟性,善于引导学生的悟性和回归。
布鲁纳有个“螺旋式课程”概念,后来被后现代所特别看重,并被借以形成后现代的“四R”方案之一的回归性(recur)。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有意地进行回归或无意地实施了螺旋式课程,并在细节中体现出来,细节表现完美。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看重实然命题的,但他并未忽视螺旋式教学的重要性,否则,恐怕后现代主义对之不会有多大的兴趣。布鲁纳对结构的看重实质上是对基本原理(大都是实然性命题表现出来)的看重,因为它是最便于迁移的。迁移的主要方向之一便是转换至应然性命题。
将教学及其设计中的问题联系及此可列述为三种情况:一是长时间停留在实然而不适时去迁移(转换于应然);二是过于急促地转入而不具有多少迁移的性质了,或者说转入后很难回首实然;三是缺乏迁移或转入应然之后的必要回归,构不成螺旋。迁移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大凡有效的迁移应产生反迁移,一种特定的回归也形成特定的螺旋方式。
篇4
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小学科学也不例外。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观察,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周围的事物。因此,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在组织新课教学时,要尽可能利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进行实验设计,让学生自己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感受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科学习惯,提高探究科学知识的技能,让学生在学科学的同时,爱上科学,并学会应用科学,综合提高科学教学效率。比如,在进行“水的三态变化”的教学时,教师在板书本节课的标题时,用手指沾上水在黑板上写“水的三态变化”。过一会儿,学生发现用水写的标题不见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很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师可及时提醒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本节课的学习。通过小实验的方法进行新课引入,符合科学教学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很快地投入了新知识的探索中。于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烧水实验,教师拿出从家带来的电磁炉,让学生取小锅并放入适量的水,用玻璃盖盖好。通电几分钟后,师生共同观察出现了什么现象。很多学生发现锅上边冒出了大量的“白气”,玻璃盖上有很多小水珠……这些发现充分说明了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顺利掌握了自然界中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准确理解了三态之间的具体变化,水在什么时候会变成水蒸气,水什么时候又会结冰等知识。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说出:水或冰受热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科学规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实验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科学教学中,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在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中,掌握科学知识的奥秘,培养理解和感悟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比如,在进行“根和茎”的教学时,结合我们学校处于城市,很多学生没有看见过真实的“根和茎”的情况,我在课前和学生一起到城外采集一些植物的根和茎,课堂上再将这些根和茎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学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借助实物观察和对比的方法,很快掌握了“直根系”“须根系”等基本概念。正是由于实物刺激,有效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对这些专业术语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够掌握“萝卜”“白菜”“芹菜”“香菜”等是直根系,“水稻”“韭菜”“玉米”是须根系等系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
三、要紧密联系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设计实验
新课程标准规定:“科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悟到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科学知识就在学生的眼前,由于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认识还不够,对眼前的科学知识熟视无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及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加强对生活科学知识的搜集与整理,会利用生活中的科学课程资源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顺利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比如,在进行“衣服的颜色”的实验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己说出平时人们喜欢穿的衣服的颜色,然后对这些衣服的颜色进行分类,看冬天人们都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夏天都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再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不同颜色的塑料袋进行光照实验,将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套在两只手上,放在同样光照的环境里,感知不同颜色的塑料袋的吸热能力。通过自主探究,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得出准确结论:“黑色物质比白色物质吸热本领强。”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运用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准确地解释了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管为什么是黑色的,等等。利用生活课程资源辅助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可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高校;多媒体网络环境;化学教学
一、多媒体环境下化学教学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理念。现代高校化学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主要目的在于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促进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深入研究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掌握完整的化学理论知识体系。2.运用刺激反映的教学规律。从本质上来说,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实际上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源,这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给学生提高有效的教学渠道有重要意义。3.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理念。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环境下的高校化学教学,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联系,可以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环境,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的掌握化学知识。在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化学教学在多媒体条件下优化教学设计,更强调围绕着学生的需求选择进行教学,教师不只是信息的单向传递者,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的主动需求,给学生提供他们需求的信息。
二、多媒体环境下化学教学设计原则
1.课件内容要有选择性。在多媒体环境下给学生呈现的教学内容要有选择性,注重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能够在课件中呈现出化学基本原理,化学实验的设计思路,以及化学教学的创新思想,注重把化学理论知识与化学学习方法融为一体。大学化学课堂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更注重反映课本没能体现的知识内容,注重结合课本充实各种化学实验,实现各种图表、关键知识点与化学公式的总结。特别是随着高校化学知识的深入复杂,化学多媒体课件应当充分借助动画、视频等有效的教学形式,着力通过课件建立线上线下联系,形成完善的课堂教学沟通体系。2.课件形式要有丰富性。只有提高多媒体课件形式的丰富性,才能提高课件对学生的吸引力,着力吸引学生参与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多媒体课件是直观的教学载体,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演示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直观的印象,可以让学生记住化学实验演示的过程。为了达到最佳的课件演示效果,应实现新旧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注重在归纳总结等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全面丰富课件教学的形式。
三、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注重事项
1.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传统教学。多媒体技术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活动,高校化学课堂仍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通过师生的有效沟通,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和解析化学问题。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和有效的分解。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板书,不能代替教师讲授的过程,只有围绕着有效的师生互动探讨,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化学知识,发挥教师的实际指导作用。2.围绕网络丰富精品资源库。网络是实现师生有效互动的平台,教师可以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客户端为学生推送各种有价值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只有注重使用网络渠道获得精品教学信息,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化学领导的前沿知识内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学生学习前沿化学知识的实际需求。学生学习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持,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但是,学生辨识网络资源质量的能力稍差,还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把握,能够由教师推荐给学生丰富有效的化学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水平。
随着现代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多媒体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只有注重使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才能发挥出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孙晋营.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化学课堂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8(10):83-84
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 设计指导 方法策略 教学技能
在开展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指导策略上,着重解决两个问题:如何设计并确定探究主题?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一、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
1.与文本对话,开发探究的内容。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作出创新处理。其关键是要挖掘蕴含于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开发可供学生探究的内容。就阅读教学而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在质疑问难处探究。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或语言,或多或少会有疑难迷惑,或者表面看似无疑,但经教师点拨后又发现疑窦丛生。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这些疑惑之处,探究文句之间的联系,揣摩文本字里行间蕴含的意义。
(2)在品味赏析中探究。语文课本中不乏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或用语流畅、文笔精美,或语言朴实、准确自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精美得体的语词加以揣摩、体味,感悟其精妙,领会其诀窍,丰富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如《荷花》一课写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作者用“冒出来”而不用“钻出来”、“长出来”,在词语的辨析中感受这满池荷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冒”字的生动传神。
2.以学情为依归,确定探究的主题。探究离不开问题,语文探究型课堂教学主要围绕“问题情境”进行,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进而发现产生新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探究的主题,只有那些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才能成为探究的主题。因此,作为探究主题的问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问题的广度,是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问题是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但如果只是在知识的记忆和是非层面上设问,学生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那么,问题再多,也不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只有覆盖面大,穿透力强,足以激发学生“头脑风暴”的问题,才能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极大地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情感的升华。
(2)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小学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状态,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情感特征来设置探究领域。超出相应的领域则太难,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还会不同程度地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若低于相应的领域,则容易流于肤浅,冲淡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即使勉强开展了探究性学习,也只能限于低水平的课文阅读与理解,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指导策略
1.创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营造探究的氛围。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和谐的心理环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保证,是探究的最佳情境。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状态,思维极易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互动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
2.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建构探究的操作平台。问题意识是学生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也就没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因此,在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更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学生一片探索的空间。最初学生的疑问往往是零散的、浅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疑工作,帮助学生对疑问归类整理。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给以积极的帮助,引导学生产生新的疑问。
3.强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拓展探究的渠道。探究本身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发现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它既需要每位学生的独立思考,也需要同学、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而探究的成果则需要通过交流达到互助互补、互激互促,使得个体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才能逐渐形成共识,或达到成果共享,感受合作共事和分享成果的愉快。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营造和谐的探究氛围,给学生探究的权利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亲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才能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显示自己的才华,也才能给学生以最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一、小学数学教育的理念及其变革
伴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代替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变化首先体现的是数学教育理念的进步。多年来,数学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数学教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学科知识相互沟通、紧密联系,数学知识更是渗透到科学技术乃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相应地,数学教育承担的也不再仅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他形式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在数学教育中加以培养、延伸。同样,原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只是通过数学教育来实现。因此,在数学教育中仅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不合适的。以“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代替原来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里更加强调了知识的传播向能力培养的过渡。过去,常常是讲完某一学科知识以后,寻找几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照书本对比联系即可。而这里强调的是“探索”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思索将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表达出来,指导他们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高的不仅是数学能力,而且加深了对整个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安排及其发展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满足学生需要,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反映数学学科的发展。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打基础的学科,其课程内容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的小学数学教育也必须与此相适应。小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统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内容不仅顺理成章,而且十分必要。有研究指出,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安排,各国各地区各有特色,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都包括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探索、认识与交流,希望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200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增加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总体上含有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可以看到,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反映在两方面:⑴数学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变革;⑵人们对数学课程的理解和数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总之,在我们设计课程时,既要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解、情感和接受能力以及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
三、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设计
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是“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所以数学课程的设置,也不能单纯地适应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而应将数学课程分成两类:⑴通识课程,面向所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各地区情况有所不同);⑵面向理科方向的学生。我们仅对第二类数学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1、必修基础课程。我们知道,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课有三条主线──代数、分析、几何。在高等代数中,多项式的理论起源于求方程的根。历史上,求解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都先后获得成功。数学家在研究一元五次方程的根的过程中,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结果,从而形成了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抽象代数。几十年来,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在数学的诸多分支,以及在通信理论、计算机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广告设计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已成为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广告设计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今,我国已有许多高职院校开办了广告设计专业,但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培养适应型的广告设计人才和搞好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各个高职院校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那么怎样进行改革?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课程改革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和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十分相似,文化课包括外语、语文、思想政治课程等,专业课主要由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和专业综合训练四部分组成,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中外美术史、素描、色彩、中国画、书法、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字体设计、图案设计、广告学、广告文案、图形创意、标志设计、招贴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VI设计、CI设计等,电脑设计类课程有Photoshop基础、CorelDRAW、Flash等。这样的课程安排从总体上看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层次、素质修养、自学能力都与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决定着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要按照本校学生特点进行设置。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避免程式化,鼓励学生自觉完成实践课程,以参加各类展览为项目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根据自身特点发挥所长,开阔视野,从各类活动和展览中得到一定锻炼。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设置实践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切实取得使学生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改革方法如下:其一,减少公共文化课,把侧重点放在专业课程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其二,调整专业课程。现有的专业课程从专业平台课一直到专业综合训练课程共有30几门,原有的专业平台课程大多偏向绘画方向,不利于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应将绘画方向改为设计方向。如,可以将中国美术史改成中国设计史,素描、色彩则改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等。原有的专业课程门数较多,可对一些有关联的课程进行整合。如,三大构成课程可以被合并成一门课程,叫构成设计;图形创意、标志设计和招贴设计可以被合并成一门课程;VI和CI也可以被合并成一门课程。这样能使课程设置更加偏向设计,更加系统、完整。其三,2014年6月23至24日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贴近需求,加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由此可见,高职教育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把课程项目和企业生产相结合,引导学生将学习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开设广告设计工作室、组建校园广告设计小组,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具体企业项目中,达到真正的产学结合。其四,扩大对外交流,开阔学生眼界,适当在校内外举办一些展览、竞赛和参观活动,让学生深入实际工作岗位,与设计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和沟通;参与各种设计活动或设计大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竞争意识。
二、教材的改革与建设
广告设计专业教育改革不仅要对课程进行改革,还要对教材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建设。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没有固定模式,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广告设计专业课程的教材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一成不变的教材内容无法适应培养广告设计人才的需要,好的教材要结合企业项目,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
广告设计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并不适合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教育者要按照企业的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变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校就如同在企业,感受时代脉搏,抓准设计潮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得到实践锻炼并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实践经验匮乏。要想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广告设计人才,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教师进入企业,了解企业需要,熟悉岗位职责,按企业的具体岗位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安排具体教学项目,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岗位环境,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要根据教育要求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要搞好广告设计专业教育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方向,从个层面进行改革,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改革,从根本教育开始进行改革。高职院校要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广告设计人才为最终目标,并一直为之努力奋斗,为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申思明 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模式;培养模式;项目化;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6-087-026
一、室内设计专业的产生及发展
追溯室内装饰的历史,可以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纯装饰形式开始,经历与构造结合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装饰而装饰的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一直到把装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室内装饰和空间概念的产生,这是一部漫长的发展史。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该时期内出现了专职室内设计师。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至此,“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而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真正的发展却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该时期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装修业的兴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
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近50万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的应届毕业生合格率却只占总量的10%-20%。[2]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从事室内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毕业,这些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对目前重庆市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得知,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而言,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如《室内设计原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等清一色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半数以上学生反应以上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80%学生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内对课程知识陌生甚至完全遗忘,另外不少高校就《室内设计》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练习结合的教学,从教学成果看,该课程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各高校所编设计任务书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甚至有些高校的设计案例几年、十几年都未更改过,完全不合现实。在学生设计成果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根据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备知识过于松散,缺乏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市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写到: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校普遍为高职院校,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方面,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要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普遍的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发展方向。
三、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几个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本文以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德国国立包豪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工作坊”模式。[3]包豪斯的“工作坊”模式广泛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原先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实践化。“项目化”可以从两个方面依次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校内“项目化”。校内的“项目化”可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它属于模拟实践操作。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囊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理论完全结合实际的校内工作实验室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的校内“项目化”覆盖该专业的所有主干课程,可直接体现在“室内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这一知识体系上。首先,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在室内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上,笔者曾收集了目前重庆市别墅、花园洋房、一般商品房等已完工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住宅案例,并分别就各类型住宅特点进行设计要点分析及讲授;其次,设定练习前提如案例环境、“甲方”要求等安排学生就各类案例进行包括设计、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内的练习,该过程中,聘请原案例操作人员如设计师、预(决)算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到学校就该案例实际操作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各方面的知识,重新安排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同样,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教学也以该种方式进行,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项目化”。校内“项目化”是一个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校外“项目化”则是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校外“项目化”应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选择校外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毕业,和教学模式上的校外“项目化”并不相同。教学模式的校外“项目化”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教师或学校合作企业的校外实际工作项目带动学生进行实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操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可变因素较多,按照该方式制订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受此局限,可将实际项目进行“工厂化”操作,所谓“工厂化”就是将实际项目内容安排在“工厂空间”这样一个校外实验基地进行,该“工厂空间”属于学校实验室基础上集设计案例提供、现场施工可行、预算内容可证的一块“试验田”。我校已建立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厂空间”就是作为校外“项目化”的一个体现,在该空间内,可以任意定义不同的业主方关于经济、风格、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该项目设计及预算,并将其付诸施工,提前感受到从设计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的实战氛围。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模式培养的室内设计学生一方面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前提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本着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有区别的进行。这一方面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进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分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损失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改革是基于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建筑室内专业设计、预(决)算和施工管理人才。本文提出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一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竹.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演变的历史研究[J].网易建筑
篇10
工业设计学科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的新兴的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是技术、艺术、经济多学科知识交叉联系的完整体系。目前,国家加大力度要求发展工业设计学科,全面培养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这样就需要有一支良好的教学团队。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让世人感受到了设计的魅力,更让人看到未来将是设计引领时展。面对这一主旋律,工业设计教学团队更显责任重大。如何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培养拔尖设计人才,振兴民族工业设计,这是工业设计教学团队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难题。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教学团队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成员组成是由多个相关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人员群体。基于这种学科特点,要求教学团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而且要合理利用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但是就目前工科院校工业设计团队的教学现状来说,特别是在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上,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由于每个教师受专业限制,要做到全面指导到位是不可能的,这种现象在工科院校十分普遍。因此,要想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必须打造精品的教学团队协同工作;要想培养精英,就必须提升教学团队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完善教学团队建设。这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学科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务。
2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
2.1增强教学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合作”是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是核心,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兴趣和成就是基础。就目前团队建设中,实现教师主动合作的情况并不十分的理想。有相关研究表明,部分教师在工作中自我意识过强,他们在群体中凸显自己的成就,不愿与他人合作,没有集体发展意识。还有一些调查现象发现,有的教师过分关注自己的利益、成果。我们鼓励教师为个人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努力,但是不主张为了个人的发展而忽视甚至损害他人的利益,利用别人而达成自己的目的,做事完全从个人得失出发。这部分教师的做事态度及做事方式虽然对自己的工作有利、有积极意义,达到了个人目的,但是这部分教师缺乏集体合作意识,只注重彰显自身价值,会使其教学、科研甚至为人处世等都处于孤立和扭曲的境地,从一定层面上来说并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当然,这是部分教师在集体中所持的独立主义工作态度,应该说多数的教师具有崇高的师德师风和集体主义意识。立足于这个基础,学校首先要积极组织开展更多有利于团队建设的活动。例如,可以邀请校内外的成功人士或优秀团体代表为教师们做一系列的讲座、培训等,让教师了解合作的价值与意义;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推动教师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养成开放的意识,分享他人的感受与看法,以反思的心态检视自己的思维、观念和行为,在实践中追问合作的价值和意义,获取合作的成功体验。[2]再有,按照规章制度做事、办事是可以很好的达成一定目的的。团队中的组织者或者管理人员应当拟定或建立一定的团队管理机制,引导团队教师按照制度走向自觉合作。
2.2加强团队师资间的交流
工业设计是交叉学科,根据其涉及诸多学科的特点,现有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学团队内的教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科类,一类是艺术类。两类教师对于对方专业的知识深知甚少,结果导致两类课程之间缺乏有利的衔接,综合实践环节指导不到位。首先,应该加强两类师资之间的交流与衔接,可以采取组织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共同指导实践教学环节等工作,尽量缩短两类学科间的差距,以此来提高教师之间相互配合的能力及综合能力,提升团队的综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其次,利用好团队学术梯队中具有不同经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相互关系,组织其进行合理配置,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实践经验或攻克科研方面的难关。青年教师可以通过向年长的教师学习授课经验或实践经验,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或科研水平,年长教师也可以从与青年教师的交流中获得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科研信息,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充实。同时,组织大家向身边的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共同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
2.3提高教学团队科研能力
组织教学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由有经验的老教师或骨干教师引导,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潜心教学科研。无论是研究横向课题还是纵向课题,研究的过程都可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还可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团队成员的互相协作能力。首先,教师科研能力与其教学水平成正比。教学团队成员应该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积极投入到科研工作和团队协作中去。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可以使其科研成果能及时应用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将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如此良性循环,势必会提高教学水平,充实教学内容。同时,通过此种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专业中最新的知识和实用的实践技术,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是培养出优秀的工业设计人才的保障。其次,科研课题的完成需要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的有利协作和信任。协作和信任是团队发展的根本所在,它们可以使团队成员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决定团队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有效达成团队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完成团队共同目标的关键。团队中的每一名教师应当根据课题组的分工任务情况,分别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势,协同其他人员,全情投入到课题组的工作中,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2.4密切团队与企业的关系
我校是所综合型的大学,办学特色是培养出综合型的应用人才。所以我们不能只在学校里学习,不能做井底之蛙。教师和学生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所授、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结合实践,增长才干,开阔眼界,为社会的生产实践服务,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走出学校、走进企业、放眼社会,学校要采取一些措施,使教学团队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多联系多沟通。这将有助于提升团队的教学水平,可以使团队的科研方向标更加明确,同时可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般高校教师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类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另一类是从企业转职到学校任教。这里就第一类从学校直接到学校的教师来说,他们在高校受过系统的教育,但是普遍缺乏岗位实际操作技能及与产品生产流程相关的专门知识,几乎没有在专业相关企业的实践经验。所以,这类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专业相关企业的实际要求及最新发展有所脱节。所以,引导和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学校,到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去学习,建议尝试“身份互换”的方法,一是实行教师与对口单位的设计师轮换岗位,让一线教师深入到企业,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岗位标准、技能要求等每一个细节,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二是聘请企业专业人才或者是一线能工巧匠作为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让他们到课堂上讲授实际工作经验以及案例设计过程。聘请时注意结构层次,除了有企业的技术主管、工程师之类的高管,也需要有在一线岗位上能够熟练操作的技术工人,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真实的工学结合。如此的“身份互换”既可以培训教师,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和参与实际的案例设计,可谓一举两得。除此之外,团队的教师应该经常保持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技术发展的步伐是永远向前行驶的,教师应当时时关注专业领域或相关企业的最新进展状况,否则,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会永远停留在当前的层面上,逐渐脱离社会的实际发展。教师需要经常了解到的企业情况大概包括以下方面:
(1)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专业相关企业的运作方式;
(2)熟悉相关企业的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
(3)学习自己教授的专业在社会实践中所能应用的知识、技能、方法;
(4)结合专业领域和企业实际,不断的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
2.5教学团队指导参与实践项目
理论知识的学习要靠实践来验证。教学团队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还应该多指导学生参加与学科相关的实践项目,如毕业设计、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国家级或省级的各种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全程参与学生的实践环节。在此过程中,首先,团队教师间的专业协作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而且也使得自己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得到很好的融合,给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后盾;其次,学生通过项目的参与,可以充分运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也锻炼了学生团队间互相协作的能力,很好的完成一个创新创业的“金点子”项目。例如以我们2012年自主研发的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多功能折叠组合桌椅”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整个项目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设计能力。团队教师在工业设计专业的大四、大三、大二的三届学生中进行了挑选,先后有10名学生参与到本项目的过程中,直至项目完成结题。学生们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方案论证、理论计算、图纸装配、计算机辅助虚拟建模设计、材料选择,再到实践基地的实习工厂进行材料的切割、弯曲、焊接等加工工序,完成了1:1的实物模型。这期间,对于学生,他们利用了现有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发散性思维构思设计,每一个人都参与了实际动手制作实物模型的过程,体会到了一个产品从构思创意到完成的整个制作过程,锻炼了团队间的协作能力,掌握了实践操作技术。对于工业设计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则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根据学生每一阶段的进度要求进行指导,并且与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教师进行沟通,有力的衔接好、并参与到各阶段的指导工作中。这个项目的完成有效的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而且团队教师间的专业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