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5:4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店电子商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酒店电子商务论文

篇1

[关键词]全程电子商务商务模式市场制造商软件供应商

2006年1月,金银岛(北京网信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公开提出要打造“全程电子商务平台”。7月,重庆金算盘软件有限公司也提出向“全程电子商务”转型的战略,推出了自己的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全程电子商务这个概念开始走入公众的视野。

一、电子商务用户:全程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应用的新阶段

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是一个渐进、持续的进程。普华永道、加特纳集团等咨询公司,布洛奇和塞戈夫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进程的阶段和不同方面都进行过研究和阐述,尽管表述的方式和研究的侧重有所不同,但是都认为,企业最初实施电子商务,是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来改进现有的业务流程。在外部交易环节,以电子化销售、电子化采购、网络营销为代表活动,在企业内部,以财务、生产、仓储等各个业务环节自动化为代表活动。

随着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入,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内部流程和外部交易整合的重要性。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企业利用电子方式在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实现在线交易、相互协作和价值交换,如果交易链是断裂和脱节的,那么电子商务的特色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的在线交易,是从供应商到客户,从信息流到资金流和物流的一个完整链条,

完整的链条需要完成三个方面的整合:

1.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初期各自为政的各类信息系统需要统一在一个平台下,以保证数据的共享和流程的衔接。

2.交易环节三流的一体化。即在市场交易环节,能够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个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只能支持信息流,却无法支持支付和物流配送环节,造成资金流和物流的分离。

3.企业内部系统和交易平台的整合。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要能够和外部交易平台无缝连接,交易环节产生的订单、资金收支、货物收发能够同企业内部系统有效通讯,保持数据的同步和一致。

这样的阶段是电子商务应用的更高级阶段。把电子商务作为价值链集成的工具,探索如何将自己的价值链和信息系统和其供应商、协作伙伴、分销商、零售商的价值链进行集成,以使得效率最大化,成本最低化。“全程电子商务”可以被用来描述这样的一个阶段,全程,意味着企业信息系统从内到外,从供应商到客户,从信息流到资金流、物流的一体化状态。

二、电子商务的支持者:全程电子商务——新的商务模式

从电子商务的支持者角度来看,企业一体化电子商务的需求意味着新的商业机会。在ISP、硬件供应商等一系列电子商务网络的支持者中,市场制造商和软件供应商是和企业联系最紧密的两类,它们对这种需求变化的感知最迅速,这也是全程电子商务概念最先由它们所提出的原因之一。

1.市场制造商的全程电子商务。目前的市场制造商的功能并不完善。传统市场的功能主要有三大方面:(1)匹配买卖双方;(2)为与市场交易相关的信息、货物、服务的交换以及支付提供便利;(3)提供制度基础,如法律法规,使得市场运行更有效率。这三方面的功能在电子商务交易市场上都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现有的市场制造商,尤其是B2B的市场制造商提供的主要功能还局限在、查询商业信息,简单的商品展示上,市场的信息服务功能有待完善,而支付、物流服务更无从谈起,需要靠交易双方通过传统的信用和合同方式进行保证,至于提供制度基础,则显得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以协同交易环节中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为目标,…最终通过网络支付进入物流环节完成交易。”这是市场制造商从原有的以交易费用、广告费用为主要收入的商务模式,拓展到通过为企业提供交易环节的支付、物流和更细致的信息服务,获得更多服务收入的商务模式。这里的“全程电子商务”是指交易环节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一体化。

2.软件供应商的全程电子商务。软件供应商的商务模式一直以来和其他产品的生产商十分类似:投资进行软件开发,通过销售软件产品获得利润,或者应企业的要求,单独为某些企业开发符合其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

但是软件产品的生产特性决定了单纯以销售软件产品的商务模式必须变革。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

从表象上看,软件设计者和需求方的标准不一致。需求方以能用为标准,衡量的杠杆是思想;开发方以合同为标准,衡量的杠杆是技术。衡量杠杆的错位,使双方互相接近的方向发生了错位。这种错位导致企业不能预期上软件后会产生新的现实需求,而开发方引导的预期需求又不适合企业新的管理需求。当企业发现这个问题时,需求已被格式化和物化。

从更深层次的原因上看,对于管理而言,面对由不同背景的人组成的不同企业,管理者不是追求最优秀的管理思想,而是追求最适合的管理思想。正是由于人的生产要素的不可复制性,以及不同生产要素结合(如人与机器,人与自动流水线,人与软件)而产生的生产关系的多变性,导致了企业对软件的需求不可能一成不变。很多软件开发者认为,随着需求方的管理者对软件的逐步理解,随之提出的需求变化会逐步减少,即所谓“软件越接近终点,其需求弹性就越小”的理论。然而恰恰相反,随着管理者对需求的逐步深入,提出的新的需求反而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

此外,在软件的生命周期当中,改错、新增模块、为适应环境进行调整等系统维护工作所花费的人力、费用要占总成本80%。

因此,一些软件供应商从销售软件,转型向销售服务。例如既是硬件供应商也是软件供应商的IBM公司,自1993年开始就提出“从出售产品到出售服务”的转型,认为创造价值的关键点在于提供解决方案,在于用户如何用这种设备去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并且这种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随需应变”。IBM从销售软硬件产品转型到以服务费用做为新的利润来源。

另外一些软件供应商则转而采用租用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软件产品,即ASP模式。ASP模式是在企业外包IT服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目标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ASP以租用的方式代替了自行开发和运行系统,以集成套件代替了单一的某项软件功能,以分布式系统的操作取得了策略上的优势,从提供一个通用应用系统转变为按照功能、行业、客户规模、应用类型或者其中的任意组合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不过,ASP更象是一个软件集成管理商而不是开发商,其提供的软件应用往往来自于不同的开发商,如何在统一的平台下管理这些软件系统,同时能够稳定地提供给企业使用,一直是ASP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

而软件供应商针对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内外一体化需求而提出的“全程电子商务”,在收费方式上,采用了和ASP相同的租用收费,在提供的价值方面则是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主要内部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同时提供进行交易的交易平台和交易工具,以满足中小企业以低成本实现完整的在线交易过程。

三、全程电子商务平台:新领域的竞争

在原有的格局中,市场制造商和软件供应商的市场范围各自独立:前者是空间市场的技术支持者和实际经营者,它们提供了网上贸易的一个场所,为买卖双方提供中介服务,如阿里巴巴;后者为用户提供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外部交易的各类应用软件,如金算盘、用友。然而双方向新模式的转型使得双方的市场范围有了重叠:软件供应商所提出的全程电子商务平台=管理软件+交易平台+交易工具,其中后两项是市场制造商的基本价值所在,市场制造商目前尚在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市场功能,努力将信息服务、信用和支付以及配套的交易物流整合在一起,一旦整合完成,必然也会转向企业内部系统与空间市场的无缝连接,争夺软件供应商的原有客户。双方都需要借助自身所设立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实现客户价值。因此,全程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将是市场制造商和软件供应商采用新的商务模式对未来生存空间的竞争。

这两类企业在竞争中都有各自的核心优势。市场制造商核心优势有二:其一是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交易用户,梅特卡夫(Metcalfe)法则告诉我们,这个已经具备用户规模的交易平台,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二是市场制造商对交易环节中各个细节的把握,具备有经验优势。而软件供应商则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有深刻的了解,有足够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至于中小企业,追求商务过程的一体化是奋斗的目标,他们具备的是选择的权力,全程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的结果,将由它们投出的信任票决定。

参考文献:

篇2

电子商务可以增加销售额并降低成本的优势,使得政府与企业都十分重视并推动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主要问题在于时空的分离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出现,信息的安全性是当前发展电子商务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研究和分析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针对企业自身情况,充分借鉴以往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开发出符合企业特殊的电子商务系统,已经成为目前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而安全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2电子商务的主要安全要素

目前电子商务工程正在全国迅速发展。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是要保证商务活动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即应保证在基于Internet的电子交易转变的过程中与传统交易的方式一样安全可靠。从安全和信任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买卖双方是面对面的,因此较容易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性和建立起信任关系。但在电子商务过程中,买卖双方是通过网络来联系,由于距离的限制,因而建立交易双方的安全和信任关系相当困难。时空的分离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出现,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销售者和消费者)都面临安全威胁,电子商务的安全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信息真实性、有效性

电子商务以电子形式取代了纸张,如何保证这种电子形式的贸易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则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形式,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将直接关系到个人、企业或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声誉。

2.2信息机密性

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手段,其信息直接厂代表着个人、企业或国家的商业机密。传统的纸面贸易都是通过邮寄封装的信件或通过可靠的通信渠道发送商业报文来达到保守机密的目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上的,商业防泄密是电子商务全面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

3.3信息完整性

电子商务简化了贸易过程,减少了人为的干预,同时也带来维护商业信息的完整、统一的问题。由于数据输入时的意外差错或欺诈行为,可能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差异。此外,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的丢失、信息重复或信息传送的次序差异也会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不同。因此,电子商务系统应充分保证数据传输、存储及电子商务完整性检查的正确和可靠。

3.4信息可靠性、不可抵赖性和可鉴别性

可靠性要求即是能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不可否认要求即是能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实体否认其行为;可控性要求即是能控制使用资源的人或实体的使用方式。在传统的纸面贸易中,贸易双方通过在交易合同、契约或贸易单据等书面文件上手写签名或印章来鉴别贸易伙伴,确定合同、契约、单据的可靠性并预防抵赖行为的发生。

在无纸化的电子商务方式下,通过手写签名和印章进行贸易方的鉴别已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在交易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为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或国家提供可靠的标识。在1nternet上每个人都是匿名的,电子商务系统应充分保证原发方在发送数据后不能抵赖;接收方在接收数据后也不能抵赖。

3电子商务安全系统

网络安全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为了保证电子商务交易能顺利进行,要求电子商务平台要稳定可靠,能不中断地提供服务。任何系统的中断,如硬件、软件错误,网络故障、病毒等都可能导致电子商务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使贸易数据在确定的时刻和地点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就整个电子商务安全系统而言,安全性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

1)网络节点的安全

2)通讯的安全性

3)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4)用户的认证管理

其中2、3、4是通过操作系统和Web服务器软件实现,而网络节点的安全性依靠防火墙保证,我们应该首先保证网络节点的安全性。

3.1网络节点的安全

防火墙是一种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使互联网与内部网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它其实就是一个把互联网与内部网(通常指局域网或城域网)隔开的屏障。防火墙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黑客的入侵及攻击,为电子商务的施展提供个相对更安全的平台。

防火墙是在连接Internet和Intranet保证安全最为有效的方法,防火墙能够有效地监视网络的通信信息,并记忆通信状态,从而作出允许/拒绝等正确的判断。通过灵活有效地运用这些功能,制定正确的安全策略,将能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Intranet系统。应给予特别注意的是,防火墙不仅仅是路由器、堡垒主机或任何提供网络安全的设备的组合,它是安全策略的一个部分。安全策略建立了全方位的防御体系来保护机构的信息资源,这种安全策略应包括:规定的网络访问、服务访问、本地和远地的用户认证、拨入和拨出、磁盘和数据加密、病毒防护措施,以及管理制度等。所有有可能受到网络攻击的地方都必须以同样安全级别加以保护。仅设立防火墙系统,而没有全面的安全策略,那么防火墙就形同虚设。

3.2通讯的安全

在客户端浏览器和电子商务WEB服务器之间采用SSL协议建立安全链接,所传递的重要信息都是经过加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目前采用的是浏览器缺省的40位加密强度,也可以考虑将加密强度增加到128位。为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机制,SSL首先要求服务器向浏览器出示它的证书,证书包括一个公钥,由一家可信证书授权机构(CA中心)签发。浏览器要验征服务器证书的正确性,必须事先安装签发机构提供的基础公共密钥(PKI)。建立SSL链接不需要一定有个人证书,实际上不验证客户的个人证书情况是很多的。验证个人证书是为了验证来访者的合法身份。而单纯的想建立SSL链接时客户只需用户下载该站点的服务器证书(下载可以在访问之前或访问时)。验证此证书是合法的服务器证书通过后利用该证书对称加密算法(RSA)与服务器协商一个对称算法及密钥,然后用此对称算法加密传输的明文。此时浏览器也会出进入安全状态的提示。

3.3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即使正确地配置了访问控制规则,要满足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也是不充分的,因为编程错误也可能引致攻击。程序错误有以下几种形式:程序员忘记检查传送到程序的入口参数;程序员忘记检查边界条件,特别是处理字符串的内存缓冲时;程序员忘记最小特权的基本原则。整个程序都是在特权模式下运行,而不是只有有限的指令子集在特权模式下运行,其他的部分只有缩小的许可;程序员从这个特权程序使用范围内建立一个资源,如一个文件和目录。不是显式地设置访问控制(最少许可),程序员认为这个缺省的许可是正确的。

这些缺点都被使用到攻击系统的行为中。不正确地输入参数被用来骗特权程序做一些它本来不应该做的事情。缓冲溢出攻击就是通过给特权程序输入一个过长的字符串来实现的。程序不检查输入字符串长度。假的输入字符串常常是可执行的命令,特权程序可以执行指令。程序碎块是特别用来增加黑客的特权的或是作为攻击的原因写的。例如,缓冲溢出攻击可以向系统中增加一个用户并赋予这个用户特权。访问控制系统中没有什么可以检测到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监视系统并寻找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才能发现象这些问题一样的错误。

3.4用户的认证管理

1)身份认证

电子商务企业用户身份认证可以通过服务器CA证书与IC卡相结合实现的。CA证书用来认证服务器的身份,IC卡用来认证企业用户的身份。个人用户由于没有提供交易功能,所以只采用ID号和密码口令的身份确认机制。

2)CA证书

要在网上确认交易各方的身份以及保证交易的不可否认性,需要一份数字证书进行验证,这份数字证书就是CA证书,它由认证授权中心(CA中心)发行。认证中心(CA)就是承担网上安全交易认证服务,能签发数字证书,并能确认用户身份的服务机构。认证中心通常是企业性的服务机构,主要任务是受理数字证书的申请、签发及对数字证书的管理。CA中心一般是社会公认的可靠组织,它对个人、组织进行审核后,为其发放数字证书,证书分为服务器证书和个人证书。建立SSL安全链接不需要一定有个人证书,实际上不验证客户的个人证书情况是很多的。验证个人证书是为了验证来访者的合法身份。而单纯的想建立SSL链接时客户只需用户下载该站点的服务器证书(下载可以在访问之前或访问时进行)。

3)安全套接层SSL协议

安全套接层SSL协议是Netscape公司在网络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提供的一种基于RSA和保密密钥的用于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安全连接技术。

SSL通过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来实行身份验证,数字证书是从认证机构(CA,CertificateAuthority)获得的,通常包含有唯一标识证书所有者的名称、唯一标识证书者的名称、证书所有者的公开密钥、证书者的数字签名、证书的有效期及证书的序列号等。在用数字证书对双方的身份验证后,双方就可以用保密密钥进行安全的会话了。

SSL协议在应用层收发数据前,协商加密算法、连接密钥并认证通信双方,从而为应用层提供了安全的传输通道;在该通道上可透明加载任何高层应用协议(如Http、Ftp、Telnet等)以保证应用层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SSL协议握手流程由两个阶段组成:服务器认证和用户认证。

①服务器认证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Hello”信息,以便开始一个新的会话连接;服务器根据客户的信息确定是否需要生成新的主密钥,如需要则服务器在响应客户的“Hello”信息时将包含生成主密钥所需的信息;客户根据收到的服务器响应信息,产生一个主密钥,并用服务器的公开密钥加密后传给服务器;服务器恢复该主密钥,并返回给客户一个用主密钥认证的信息,以此让客户认证服务器。这样通过主密钥引出的密钥对一系列数据进行加密来认证服务器,从而建立安全的通信通道。

②用户认证

经认证的服务器发送一个提问给客户,客户则返回数字签名后的提问和其公开密钥,从而向服务器提供认证。SSL协议支持各种加密算法,实现简单,独立于应用层协议,且被大部分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内置,便于在电子交易中应用。但SSL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起初并不是为了支持电子商务而设计的,只能提供交易中客户与服务器间的双方认证,在涉及多方的电子交易中,SSL协议不能协调各方面的安全传输和信任关系。为此,开发出了在网络应用层中专为电子商务而设计的SET协议。

4安全管理

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除了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外,还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安全机制。对于所有接触系统的人员,按其职责设定其访问系统的最小权限。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严格管理内部用户帐号和密码,进入系统内部必须通过严格的身份确认,防止非法占用、冒用合法用户帐号和密码。

建立网络安全维护日志,记录与安全性相关的信息及事件,有情况出现时便于跟踪查询。定期检查日志,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对于重要数据要及时进行备份,且对数据库中存放的数据,数据库系统应视其重要性提供不同级别的数据加密。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身份认证;防火墙

1引言

电子商务可以增加销售额并降低成本的优势,使得政府与企业都十分重视并推动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主要问题在于时空的分离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出现,信息的安全性是当前发展电子商务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研究和分析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针对企业自身情况,充分借鉴以往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开发出符合企业特殊的电子商务系统,已经成为目前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而安全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2电子商务的主要安全要素

目前电子商务工程正在全国迅速发展。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是要保证商务活动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即应保证在基于Internet的电子交易转变的过程中与传统交易的方式一样安全可靠。从安全和信任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买卖双方是面对面的,因此较容易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性和建立起信任关系。但在电子商务过程中,买卖双方是通过网络来联系,由于距离的限制,因而建立交易双方的安全和信任关系相当困难。时空的分离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出现,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销售者和消费者)都面临安全威胁,电子商务的安全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信息真实性、有效性

电子商务以电子形式取代了纸张,如何保证这种电子形式的贸易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则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形式,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将直接关系到个人、企业或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声誉。

2.2信息机密性

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手段,其信息直接厂代表着个人、企业或国家的商业机密。传统的纸面贸易都是通过邮寄封装的信件或通过可靠的通信渠道发送商业报文来达到保守机密的目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上的,商业防泄密是电子商务全面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

3.3信息完整性

电子商务简化了贸易过程,减少了人为的干预,同时也带来维护商业信息的完整、统一的问题。由于数据输入时的意外差错或欺诈行为,可能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差异。此外,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的丢失、信息重复或信息传送的次序差异也会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不同。因此,电子商务系统应充分保证数据传输、存储及电子商务完整性检查的正确和可靠。

3.4信息可靠性、不可抵赖性和可鉴别性

可靠性要求即是能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不可否认要求即是能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实体否认其行为;可控性要求即是能控制使用资源的人或实体的使用方式。在传统的纸面贸易中,贸易双方通过在交易合同、契约或贸易单据等书面文件上手写签名或印章来鉴别贸易伙伴,确定合同、契约、单据的可靠性并预防抵赖行为的发生。

在无纸化的电子商务方式下,通过手写签名和印章进行贸易方的鉴别已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在交易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为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或国家提供可靠的标识。在1nternet上每个人都是匿名的,电子商务系统应充分保证原发方在发送数据后不能抵赖;接收方在接收数据后也不能抵赖。

3电子商务安全系统

网络安全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为了保证电子商务交易能顺利进行,要求电子商务平台要稳定可靠,能不中断地提供服务。任何系统的中断,如硬件、软件错误,网络故障、病毒等都可能导致电子商务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使贸易数据在确定的时刻和地点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就整个电子商务安全系统而言,安全性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

1)网络节点的安全

2)通讯的安全性

3)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4)用户的认证管理

其中2、3、4是通过操作系统和Web服务器软件实现,而网络节点的安全性依靠防火墙保证,我们应该首先保证网络节点的安全性。

3.1网络节点的安全

防火墙是一种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使互联网与内部网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它其实就是一个把互联网与内部网(通常指局域网或城域网)隔开的屏障。防火墙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黑客的入侵及攻击,为电子商务的施展提供个相对更安全的平台。

防火墙是在连接Internet和Intranet保证安全最为有效的方法,防火墙能够有效地监视网络的通信信息,并记忆通信状态,从而作出允许/拒绝等正确的判断。通过灵活有效地运用这些功能,制定正确的安全策略,将能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Intranet系统。应给予特别注意的是,防火墙不仅仅是路由器、堡垒主机或任何提供网络安全的设备的组合,它是安全策略的一个部分。安全策略建立了全方位的防御体系来保护机构的信息资源,这种安全策略应包括:规定的网络访问、服务访问、本地和远地的用户认证、拨入和拨出、磁盘和数据加密、病毒防护措施,以及管理制度等。所有有可能受到网络攻击的地方都必须以同样安全级别加以保护。仅设立防火墙系统,而没有全面的安全策略,那么防火墙就形同虚设。

3.2通讯的安全

在客户端浏览器和电子商务WEB服务器之间采用SSL协议建立安全链接,所传递的重要信息都是经过加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目前采用的是浏览器缺省的40位加密强度,也可以考虑将加密强度增加到128位。为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机制,SSL首先要求服务器向浏览器出示它的证书,证书包括一个公钥,由一家可信证书授权机构(CA中心)签发。浏览器要验征服务器证书的正确性,必须事先安装签发机构提供的基础公共密钥(PKI)。建立SSL链接不需要一定有个人证书,实际上不验证客户的个人证书情况是很多的。验证个人证书是为了验证来访者的合法身份。而单纯的想建立SSL链接时客户只需用户下载该站点的服务器证书(下载可以在访问之前或访问时)。验证此证书是合法的服务器证书通过后利用该证书对称加密算法(RSA)与服务器协商一个对称算法及密钥,然后用此对称算法加密传输的明文。此时浏览器也会出进入安全状态的提示。

3.3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即使正确地配置了访问控制规则,要满足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也是不充分的,因为编程错误也可能引致攻击。程序错误有以下几种形式:程序员忘记检查传送到程序的入口参数;程序员忘记检查边界条件,特别是处理字符串的内存缓冲时;程序员忘记最小特权的基本原则。整个程序都是在特权模式下运行,而不是只有有限的指令子集在特权模式下运行,其他的部分只有缩小的许可;程序员从这个特权程序使用范围内建立一个资源,如一个文件和目录。不是显式地设置访问控制(最少许可),程序员认为这个缺省的许可是正确的。

这些缺点都被使用到攻击系统的行为中。不正确地输入参数被用来骗特权程序做一些它本来不应该做的事情。缓冲溢出攻击就是通过给特权程序输入一个过长的字符串来实现的。程序不检查输入字符串长度。假的输入字符串常常是可执行的命令,特权程序可以执行指令。程序碎块是特别用来增加黑客的特权的或是作为攻击的原因写的。例如,缓冲溢出攻击可以向系统中增加一个用户并赋予这个用户特权。访问控制系统中没有什么可以检测到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监视系统并寻找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才能发现象这些问题一样的错误。

3.4用户的认证管理

1)身份认证

电子商务企业用户身份认证可以通过服务器CA证书与IC卡相结合实现的。CA证书用来认证服务器的身份,IC卡用来认证企业用户的身份。个人用户由于没有提供交易功能,所以只采用ID号和密码口令的身份确认机制。

2)CA证书

要在网上确认交易各方的身份以及保证交易的不可否认性,需要一份数字证书进行验证,这份数字证书就是CA证书,它由认证授权中心(CA中心)发行。认证中心(CA)就是承担网上安全交易认证服务,能签发数字证书,并能确认用户身份的服务机构。认证中心通常是企业性的服务机构,主要任务是受理数字证书的申请、签发及对数字证书的管理。CA中心一般是社会公认的可靠组织,它对个人、组织进行审核后,为其发放数字证书,证书分为服务器证书和个人证书。建立SSL安全链接不需要一定有个人证书,实际上不验证客户的个人证书情况是很多的。验证个人证书是为了验证来访者的合法身份。而单纯的想建立SSL链接时客户只需用户下载该站点的服务器证书(下载可以在访问之前或访问时进行)。

3)安全套接层SSL协议

安全套接层SSL协议是Netscape公司在网络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提供的一种基于RSA和保密密钥的用于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安全连接技术。

SSL通过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来实行身份验证,数字证书是从认证机构(CA,CertificateAuthority)获得的,通常包含有唯一标识证书所有者的名称、唯一标识证书者的名称、证书所有者的公开密钥、证书者的数字签名、证书的有效期及证书的序列号等。在用数字证书对双方的身份验证后,双方就可以用保密密钥进行安全的会话了。

SSL协议在应用层收发数据前,协商加密算法、连接密钥并认证通信双方,从而为应用层提供了安全的传输通道;在该通道上可透明加载任何高层应用协议(如Http、Ftp、Telnet等)以保证应用层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SSL协议握手流程由两个阶段组成:服务器认证和用户认证。

①服务器认证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Hello”信息,以便开始一个新的会话连接;服务器根据客户的信息确定是否需要生成新的主密钥,如需要则服务器在响应客户的“Hello”信息时将包含生成主密钥所需的信息;客户根据收到的服务器响应信息,产生一个主密钥,并用服务器的公开密钥加密后传给服务器;服务器恢复该主密钥,并返回给客户一个用主密钥认证的信息,以此让客户认证服务器。这样通过主密钥引出的密钥对一系列数据进行加密来认证服务器,从而建立安全的通信通道。

②用户认证

经认证的服务器发送一个提问给客户,客户则返回数字签名后的提问和其公开密钥,从而向服务器提供认证。SSL协议支持各种加密算法,实现简单,独立于应用层协议,且被大部分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内置,便于在电子交易中应用。但SSL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起初并不是为了支持电子商务而设计的,只能提供交易中客户与服务器间的双方认证,在涉及多方的电子交易中,SSL协议不能协调各方面的安全传输和信任关系。为此,开发出了在网络应用层中专为电子商务而设计的SET协议。

4安全管理

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除了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外,还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安全机制。对于所有接触系统的人员,按其职责设定其访问系统的最小权限。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严格管理内部用户帐号和密码,进入系统内部必须通过严格的身份确认,防止非法占用、冒用合法用户帐号和密码。

建立网络安全维护日志,记录与安全性相关的信息及事件,有情况出现时便于跟踪查询。定期检查日志,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对于重要数据要及时进行备份,且对数据库中存放的数据,数据库系统应视其重要性提供不同级别的数据加密。

5结束语

安全实际上就是一种风险管理。任何技术手段都不能保证1OO%的安全。但是,安全技术可以降低系统遭到破坏、攻击的风险。决定采用什么安全策略取决于系统的风险要控制在什么程度范围内。电子商务的安全运行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仅在技术角度防范是远远不够的。安全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为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体系的完善和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在实际运用中解决电子商务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使电子商务系统相对更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洋.电子商务安全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

[2]李艳.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策略研究[J].甘肃科技,2005,(06)

[3]成卫青,龚俭.网络安全评估[J].计算机工程,2003,(02).

篇4

1.1服务是培育七天连锁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从七天连锁酒店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与“服务”签订了永久的契约。在国家处于政治、经济的转型期间,市场格局的复杂、市场法律的缺失、企业人经商者观念的混乱都给七天连锁酒店的决策者带来了不少的困惑,但时至今日,过去的困惑已经不复存在。尽管市场风云变化,但酒店的落脚点“服务”核心已经在大浪淘沙中金子般地显现出来,使得经营管理者豁然开朗。从近几年来酒店经营的各项决策上看,服务核心已经成为酒店永恒不变的宗旨。在2008年七天针对服务品质提出了“服务星级”、“星级服务”的全新概念,极大地冲击了市场,带来了广泛的效应和经济利益,几乎颠覆了“豪华装修”、“总统套房”这样奢华的服务概念。可以说,服务是七天连锁酒店培育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1.2整合力是七天连锁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基础7天连锁酒店拥有分店近600家,覆盖近70个主要城市,其建立的“7天会”拥有会员超过1300万。庞大的市场需要规范化的管理,否则易形成一盘散沙的局面。7天连锁酒店非常重视资源的整合,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但散乱的资源由于分力的不同向将造成资源的浪费,集中有效的资源才能形成同向的合力,产生巨大的市场动能。整合资源也并不是资源的简单安排和叠加,而是通过对资源的分析和研究,找出每一类资源的优势所在,然后对优势点进行适当、合理的筹划,对优势的释放做出具体的考察和指导,使得优势聚焦,彻底发挥出资源“核聚变”,这无疑在市场中“无人匹敌”,继而形成了七天连锁酒店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7天连锁酒店的种种数据就体现出了其核心竞争力中整合力的基础作用。

1.3制度是七天连锁酒店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的保证七天连锁酒店作为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的领先品牌,其制度的严谨性超乎想象。作为企业管理水平的一种表象,制度体现着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正规化管理方面,而制度更深的内涵在于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十年发展,七天不断总结市场管理方面的经验,坚持创新理念、服务理念、整合理念,使得企业在改革经营策略、改变经营思路、坚持服务效率等方面做出了令人钦佩的举动。原来七天在消费者心目中只是一个简单的酒店或者说是宾馆的概念,通过用制度对酒店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进行事无巨细的严格把控,使得企业知名度、企业效率、企业收益大大提高,形成了制度取胜于市场、制度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局面,使众多的同行望尘莫及。

2基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七天连锁酒店核心竞争力培育

2.1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对创新的启示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累积性的学识,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独特能力。针对酒店服务业而言,从改革开放到目前蓬勃发展仅仅只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从理论上来看,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明显的高成长性;从实践上看,很多地方都把服务行业当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不可缺失的配套产业,希望借助服务行业的高速发展辅助当地经济走向繁荣。在目前外部环境支持的良好条件下,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来发展自己,尤其针对酒店服务来说,创新手段强调以创新理论指导和科学技术辅助相互依托来进行。简单地说,电子商务使企业物流业务的采购行为实现了电子化、信息化和无纸化,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各类采购工作,点击上网,海量的信息便呈现眼前;生产商、供应商可以通过在线联系、在线交易等手段开展业务。一方面降低了企业采购的成本,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这等同于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手段的实施能够使得企业快速响应,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策略,与市场形成完美契合,顺应市场潮流。针对七天连锁酒店而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给七天的创新活动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了更加现实的机会。创新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必须建立在对市场的透彻了解之上,“无源之水”只是创新的空想。利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七天连锁酒店有了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创新机会,就是利用自身地域辐射广、经营机制灵活的特点及时调整酒店的经营方针和经营方向。俗话说“船小好掉头”,我们将其运用在七天连锁酒店身上,并非是指七天连锁酒店是小企业,而是公司一贯坚持的区域连锁酒店自主经营、自我决策、化整为零、因地制宜的公司战略。区域的七天连锁店都是七天连锁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每一个独立的七天连锁酒店都是自我管理的一个单元,拥有足够的权限,这就使得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中创新活动得到保障,而且创新具有前卫的特征。

2.2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对服务的启示当今世界很多企业已经或者正在把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细节之中。宏观上看,这是一种新技术、新手段对人们意识认知的一种冲击,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微观上,任何新技术、新手段的实施必然要经历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也并非每一个企业都能从中得到益处,或者说益处的大小各有不同,这就需要企业找准与新技术、新手段的交汇点。针对七天连锁酒店而言,将服务的概念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共性找出来,寻找服务方面的不足或漏洞,更能将服务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作用发挥出来。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直观上说有助于服务活动的开展,它使得服务的距离得以缩短,服务的功能更加完善,服务的内涵得到扩展,服务的项目得到增加。

2.3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对整合力的启示面对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却又在社会转型期间短期剧烈波动的市场,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来规避市场风险。单一化的经营策略和内容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能满足服务企业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如何多途径、多渠道开展企业经营活动,有效扩大经营的内涵和外延,抵御巨大的市场风险,是企业要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采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战略方针,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充分占领市场是目前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据此一方面企业要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开发多元化经营思路,界定出最优多元化水平;一方面在多元化发展的大框架下,立足于发展现状,构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产业链也是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企业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整合是七天连锁酒店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环境下,我们认为七天连锁酒店能够充分施展整合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作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领航者,在服务外向方面7天是目前少数能“7×24小时”同时提供多达4种便利预订方式的连锁酒店,包括:网上预订、电话预订、WAP预订、短信预订。其实这就是一种整合概念的完整诠释,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分析、信息的筛选、信息的处理、策略的安排、市场的回馈、策略的调整、策略的检验、市场的效果评价这些无一不是通过整合而成。七天连锁酒店的这种整合方式在目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环境下能更好的发挥,由此七天连锁酒店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方面能凸显更多的优势。

2.4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对制度的启示有人戏称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是一种“在混乱游戏规则”之下的正规化、先进化管理,其主要含义是针对于目前“鱼目混珠”的市场而言,而并非单指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本身。但制度使游戏规则的概念可以广泛适用于企业管理当中。七天连锁酒店独辟蹊径地将制度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充分体现出了七天对管理概念的理解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刻认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形式、内容目前急需修正,向正规化方向发展是必然途径。而现时的状况又是一把双刃剑,其他企业做不好而自己企业做得好,这一正一负的落差堪称“绝度高度”,换句话说就是“绝对的领先优势”。七天在这方面有足够的现成模式可以运用其中。

3结语

篇5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与《电子商务》合作,发表主题为“部分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连载文章,同时选取中小企业、电力行业、网络广告、电信业、银行业、证券业、网络游戏等领域,进行电子商务的应用分析研究,根据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行业提出电子商务应用的对策与建议,起到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

继2002年我国电力行业启动市场化改革之后,作为电力行业主导者的国家电力公司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搞好电力信息化,推进电力企业现代化进程,从而拉开了电力信息化的帷幕,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渐显端倪。

我国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

电子商务是指市场主体运用现代电子手段和互联网络等从事的商务活动。破解电力垄断格局之后形成的分权体系下,电力商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涉及到五类主体:电力原料及设备供应伙伴、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据此,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

1.电力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应用。最明显的表现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作为独立的电力企业,要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迟早都要走上信息化之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ERP、OA等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为主,小到企业邮件服务器的配置,大到企业财务、人力等资源的整合,实现基于企业基本数据库的生产流程控制、办公自动化、科学高效管理和企业自身资源的协调运作。发电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生产管理系统(MIS)、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在电力企业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从1994年开始,国内电力企业就开始尝试ERP.国华电力前总经理顾峻源参观香港中华电力时,震惊于香港中华电力管理系统的一只“哭泣的小猫”,于是在2003年春组织了包括承担管理咨询及系统实施的毕博公司、担任项目监理的德勤公司、专注财务软件实施的大唐兴竹软件公司,以及专注进行电力软件开发集成的博奇公司在内的强势力量,开始上马ERP项目,使得集团层面能够对资金进行统一调度,通过对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的实时掌握,对企业的资金运作、人力资源变化的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企业每年降低发电成本5%.

2.电力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应用。发、输、配、供形成了电力产业链条,而各自又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链条内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发电企业通过竞价实现电力上网,需要有网络竞争价系统的支持;输、配、供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电力调度、远程监控读表、故障定位等,GIS(地理信息系统)大有用武之地。江西县级自动化电力调度系统选用浪潮英信NC1000硬件平台形成一个覆盖范围广、管理复杂的网络,能实时有效地捕捉到各地的用电信息,然后自动地通过发电机组和继电器调控系统,实现电能在各个子网的均衡。北京供电公司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实现了电能计量的实时遥测,实现了2500位大客户的远程电量采集,并实现了35千伏以上的电力客户、10千伏或630千伏安以上容量电力客户的自动计算电费,提高了工作效率,把大批抄表劳务人员解放了出来。

3.面向外部伙伴的电子商务应用。电力企业的运营离不开相应的供应伙伴,发电、输电、配电设备采购需要供应商,尤其是发电企业需要电煤等原料供应,这些都可以利用电子采购来实现。浏览各大电力企业的网站,不难发现项目招标信息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各独立企业之间资金结算离不开金融机构,需要利用电子转账系统。

4.面向用电客户的电子商务应用。虽然电力行业长期垄断、电力供不应求使得电力拥有“皇帝女儿不愁嫁”之优势,但市场化改革分拆了电力产业,电力也以商品的身份走进了市场,这使得电力营销成为关系到电力企业命运的工作,电力客户服务也日渐提上日程。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用电客户需要通过市场购买电力商品,获取信息、竞价购买、电费缴纳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来实现。近期伴随着电力危机的频繁出现而不断升温的需求侧管理,更加突显了电力资讯网、电力市场(EM)、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实践表明,我国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已经起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零打碎敲,缺乏全面规划。电子商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有全面长远的战略规划作前提,否则将难以为继。目前我国的企业在打算应用电子商务时,要么对高额固定投入的要求望而止步,要么病急乱投医匆匆上马,这导致电子商务的应用收效甚微甚至全面告败,人们开始怀疑电子商务的先进性和必要性。电力企业也有如此经历,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国家电力公司的要求下,纷纷触网,不管结果如何,先上一点再说,一方面赶上了信息化的潮流,另一方面能算得上在位者的一大政绩。安装一个财务软件,建成一个公司网站,就叫应用电子商务了。这样零打碎敲,没有战略规划,遇到问题再修修补补,无法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而更多的就表现为外界所看到的“烧钱”。

2.各自上阵,不能整体协调。电力行业长期的高度垂直一体化和垄断造成了企业机制不灵活、电价偏高等弊病,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以全新的电力运作模式面对市场竞争。业界纷纷擎起分权大旗,独立行事,各行其是,尽量减少上下游之间的联系,惟恐有“垄断复兴”之嫌。然而电子商务强调战略协同,单兵作战是无法体现“团队生产”优势和发挥“网络效应”的。

3.偏重硬件,观念不够深入。电力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也需要基本的硬件、软件的投入。但单靠这样的硬投入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信息化建设只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物质准备,电子商务则更强调“商务”,强调“理念”。众多电力企业着手开展电子商务,基本上完全依赖技术部门,而在经济规律的把握、投入产出分析、市场交易与竞争、客户需求导向意识等方面做得很不够。信息化的外壳完备起来了,但电子商务理念不能深入,依然无法体现优势。电力电子商务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嫁接到传统的电力行业,而是全面的、彻底的、深入的电力企业革新,从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到电力交易、客户服务,都要渗透全新的电子商务理念。

4.注重技术,轻视商务环节。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中,明显偏重于技术,从各类技术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就能看出,而竞争意识、营销观念、市场交易、客户需求等往往被长期处于国有体制、多为技术出身的电力企业领导所忽视,因此当前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电子商务应用的要求。

5.偏爱实践,理论指导不足。电子商务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目前只是处于摸索阶段,而电力产业运行规律、行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理论和应用模式探讨研究严重滞后,跟不上实践的需要,使得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处于盲目、无序状态,缺乏理论指导,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依托电子商务缔造电力航母

通过对电力行业运营的考察、对电子商务运行规律的研究和对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电力行业拥有明晰的产业链条,比一般的传统产业更适合于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信息化建设只是实施电子商务应用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准备;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需要全面规划,整体协同,利用先进理念深入彻底地改造电力运行机制,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我们要加强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理论研究,探寻电力行业电子商务运行规律,发现、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为此,我们要依托电子商务,充分整合资源,缔造电力航母,促进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良性、高效发展。首先,深刻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含义,把握电子商务行业应用的规律。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先进生产力,贯穿于企业运营全过程。正如IBM倡导“随需应变”(OnDemand)电子商务一样,要对客户和市场一切的变动更敏感和更灵活地做出有效响应;采用可变的成本结构来提高投资效率和财务结果的可预测性;让战略合作伙伴承担周边次要任务,而自身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一个灵活而可靠的信息运作环境,企业既能对新的问题和变化进行调整,还能提供高度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行业电子商务应用需要将电子商务理念融入各个操作环节,整合全行业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提升产业链条核心竞争力。

篇6

----1.美国的物流中央化----物流中央化的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管理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包括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用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物流管理过程包括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

----2.日本的高效配送中心----物流过程是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废物的再利用及生产资料的补足和再生产)。在日本,物流是非独立领域,由多种因素制约。物流(少库存多批发)与销售(多库存少批发)相互对立,必须利用统筹来获得整体成本最小的效果。物流的前提是企业的销售政策、商业管理、交易条件。销售订货时,交货条件、订货条件、库存量条件对物流的结果影响巨大。流通中的物流问题已转向研究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问题方向。

----3.适应电子商务的全新物流模式--物流----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缩写为TPL,即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的定义为:"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

----从广义的角度以及物流运行的角度看,物流包括一切物流活动,以及发货人可以从专业物流商处得到的其他一些价值增值服务。提供这一服务是以发货人和物流商之间的正式合同为条件的。这一合同明确规定了服务费用、期限及相互责任等事项。

----狭义的物流专指本身没有固定资产但仍承接物流业务,借助外界力量,负责代替发货人完成整个物流过程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

----物流公司承接了仓储、运输后,为减少费用的支出,同时又要使生产企业觉得有利可图,就必须在整体上尽可能地加以统筹规划,使物流合理化。

二、国外先进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案例

----美国的物流配送业发展起步早,经验成熟,尤其是信息化管理程度高,对我国物流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美国物流配送形式示意图(见下图):

----1.美国配送中心的类型----从本世纪60年代起,商品配送合理化在发达国家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向流通领域要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

----(1)批发型----美国加州食品配送中心是全美第二大批发配送中心,建于1982年,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工作人员2000人左右,共有全封闭型温控运输车600多辆,1995年销售额答20亿美元。经营的商品均为食品,有43000多个品种,其中有98%的商品由该公司组织进货,另有2%的商品是该中心开发加工的商品,主要是牛奶、面包、冰激凌等新鲜食品。该中心实行会员制。各会员超市因店铺的规模大小不同、所需商品配送量的不同,而向中心交纳不同的会员费。会员店在日常交易中与其他店一样,不享受任何特殊的待遇,但可以参加配送中心的定期的利润处理。该配送中心本身不是盈利单位,可以不交营业税。所以,当配送中心获得利润时,采取分红的形式,将部分利润分给会员店。会员店分得红利的多少,将视在配送中心的送货量和交易额的多少而定,多者多分红。

----该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要货指示单;厂家和储运部再根据要货指示单的先后缓急安排配送的先后顺序,将分配好的货物放在待配送口等待发运。配送中心24小时运转,配送半径一般为50公里。

----该配送中心与制造商、超市协商制定商品的价格,主要依据是:(a)商品数量与质量;(b)付款时间,如在1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价格优惠;(c)配送中心对各大超市配送商品的加价率,根据商品的品种、档次不同以及进货量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9%~8.5%。

----(2)零售型----美国沃尔玛商品公司的配送中心是典型的零售型配送中心。该配送中心是沃尔玛公司独资建立的,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该中心的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美元,有职工1200多人;配送设备包括200辆车头、400节车厢、13条配送传送带,配送场内设有170个接货口。中心24小时运转,每天为分布在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等6个州的沃尔玛公司的100家连锁店配送商品。

----该中心设在100家连锁店的中央位置,商圈为320公里,服务对象店的平均规模为1.2万平方米。中心经营商品达4万种,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通常库存为4000万美元,旺季为7000万美元,年周转库存24次。在库存商品中,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各占50%,库存商品期限超过180天为滞销商品,各连锁店的库存量为销售量的10%左右。1995年,该中心的销售额为20亿美元。

----在沃尔玛各连锁店销售的商品,根据各地区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同,其价格也有所不同。总公司对价格差价规定了上下限,原则上不能高于所在地区同行业同类商品的价格。

----(3)仓储型----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美国独立杂货商联盟加州总部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350家加盟店负责商品配送。该配送中心建筑面积为7万平方米,其中有冷库、冷藏库4万平方米,杂货库3万平方米,经营8.9万个品种,其中有1200个品种是美国独立杂货商联盟开发的,必须集中配送。在服务对象店经营的商品中,有70%左右的商品由该中心集中配送,一般鲜活商品和怕碰撞的商品,如牛奶、面包、炸土豆片、瓶装饮料和啤酒等,从当地厂家直接进货到店,蔬菜等商品从当地的批发市场直接进货。

----2.美国配送中心的运作流程----美国配送中心的库内布局及管理井井有条,使繁忙的业务互不影响,其主要经验是:

----(1)库内货架间设有27条通道,19个进货口;

----(2)以托盘为主,4组集装箱为一货架;

----(3)商品的堆放分为储存的商品和配送的商品,一般根据商品的生产日期、进货日期和保质期,采取先进库的商品先出库的原则,在存货架的上层是后进的储存商品,在货架下层的储存商品是待出库的配送商品;

----(4)品种配货是数量多的整箱货,所以用叉车配货;店配货是细分货,小到几双一包的袜子,所以利用传送带配货;

----(5)轻量、体积大的商品(如卫生纸等),用叉车配货,重量大、体积小的商品用传送带配货

----(6)特殊商品存放区,如少量高价值的药品、滋补品等,为防止丢失,用铁丝网圈起,标明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物流解决方案

----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中央直属的专业性物流企业,即专营生产资料的物资储运总公司和外运总公司。仓储主要针对系统内部,因此商流与物流分离,受行政控制。

----2.地方专业性物流企业,即地方商业系统的储运公司及粮食仓储系统,完全受当地行政领导。

----3.兼营性物流企业,即集物流与商流为一体的物流企业,比重大,且数量正在不断增多。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原物资部、原商业部、对外经贸部交通部以及中央各部(煤炭部、林业部等等)、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统。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物流格局,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物流业改革现状,借鉴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经验,我国从1992年开始了物流配送中心的试点工作,原国内贸易部印发了《关于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大中型储运企业要发挥设施和服务优势,改造、完善设施,增加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向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中心转变;小型储运企业和有一定储运设施规模的批发企业向配送中心转变。----近年来,随着连锁商业的发展,配送中心的建设受到重视,特别是连锁企业自建配送中心的积极性很高。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700多家连锁公司,较大型的连锁公司已在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一些小型的连锁企业店铺数量少、规模不大,也在筹建配送中心,以期实现100%的商品由自己配送中心配送。而一个功能完善的社会化的配送中心的投资相当巨大,配送量过小,必然造成负债过多,回收期长,反过来又影响连锁企业的发展;同时,社会上又有相当数量的仓库设施在闲置,形成了投资上的重复、浪费。

----为了使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不走或少走弯路,引导配送中心发展建设,原国内贸易部于1996年发出了《关于加强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了发展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要意义,提出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同时,原国内贸易部还印发了《商业储运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转换机制,集约经营,完善功能,发展物流,增强实力"的改革与发展方针,确定以向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转变、建设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网络为主要发展方向。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出现了物流配送。原商业部在1992年曾发文部署全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试点,标志着中国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正式起步。由于种种原因,力度不够,没有深入发展下去。这些固然与当时体制和认识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市场经济正处于启动阶段,因而制约了物流配送的发展建设。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连锁商业的发展,各种形式的配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物流配送中心1000多家。其中上海和广东数量最多,发展也最为成熟。此外,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我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建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国外还有一些企业机构正在研讨中国的物流配送业,把今后几年内打入中国作为发展战略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我们对目前国内外的各种物流配送中心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它们大都跨越了简单送货上门的阶段,基本上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物流配送,但在层次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配送,即处于物流配送初级阶段,尚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的特征,因此在经营中存在着传统物流配送无法克服的种种弊端和问题。

可喜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已认识到这些问题,正从宏观调空上努力引导我国物流配送业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方向发展,一些有识的政府官员、企业界、理论界人士也在共同进行着这方面的探讨,并已开始实践。

----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篇7

“因特网与电子商务正在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它们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企业内部改革可以利用的先进技术,还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DevelopmentofInternetandE-commerceisnotonlyanadvancedtechnologythatChineseenterprisescanuseininternalreform,italsocanpromotethenation’seconomicrestructuring,becomingadecisivefactorbehindChina’seconomiccompetitivenessinthe21stcentury.)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潘蕴和在“政府与电子商务发展国际研究会”上发表的讲话。

一对当代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网站的简要点评

(一)电子商务现状

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开始“从狂热到冷静,从鼓噪到务实”。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通过这种无国界、无时间限制的便利环境来经营与拓展商务。

据公布的数字,2002年第三季度美国在线零售业的销售收入为110.6亿美元,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4%,比2002年第二季度增长了7.8%;占美国同期零售业销售收入的1.3%。2001年同期的这一数字为1.1%。

截至2002年9月,曾在网上购物的法国人已达500万,比2001年9月增加100万人。法国网上贸易与服务协会会13个会员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2002年第三季度的网上交易量平均比2001年同期增长43%,2002年前9个月的交易量比2001年同期增长39%。

2002年1月韩国经营网上销售的企业为2212家,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8.6%;网上购物交易额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89.8%。

200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60亿元,2002年达到150亿元,2003年将达到300亿元。其中,BtoB将占75%,包括在线销售和其他委托服务等。今后,在制造业、金融业和IT产业的公司中有50%将建自己的网站,方便公众浏览。

移动商务也日渐看好,市场调研机构Frost&Sullivan公司最新预测,到2006年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将达到250亿美元,其份额将占到全球在线贸易市场的15%左右。

(二)点评当代电子商务网站

随着电子商务风潮的扩大,还会有更多的公司在网络上进行各项业务,而不只是将公司或产品的介绍放在网站上供人欣赏。

电子商务追求的是无纸化办公,“无纸”二字虽然有点夸张,但却充分的说明了网络平台——网站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

其国外著名代表有:,,。他们现在正在运行并盈利。戴尔电脑更是约有40%的造访者在线购买。我国电子商务网站首屈一指的是,它在电子商务盈利方面的成绩在国内可以说是无与伦比。虽然其它公司也在搞电子商务(如),但我们知道,新浪直到去年才宣布开始赢利。

二述谈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管理模式

在这里我们不谈电子商务网站怎么样才能盈利,我只想说说电子商务网站用户管理的模式——这只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工作中的一部分。对用户管理模式研究,说白了就是对用户登陆系统的研究。

通常,电子商务公司网站的建设者有两种建设意图:

1.只是准备进行再线直销;

2.做一个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

这两种电子商务网站在定位上就不同。有着第一种构建意图的公司的对象是广大的客人,而有着第二种构建意图的公司的网站由于承担着事务信息交流中心的使命,其所面对的就不只是“客人”,还包括“自己人”。

(一)分析“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有着第一种构建意图的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管理模式。

第一种电子商务网站根据先例把自身的作业分为B2B和B2C。但无论是以B2B还是B2C构建,其用户管理模式都可以总结为“客户——管理者”。网站的登陆者设定为可能的“客户”,他们只准备在线跟“客人”进行交易。这样的网站的代表有:和等知名网站。

首先设计好统一的顾客登录页,所有的客人如果要交易,就得通过该登录页先进行注册,然后再登录并交易。所有的客人都将会享受平等、自由、博爱的权利。

比较好的这样的网站给客人设定的交易过程可以用下表反映:

“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在这里,客户没有区别,如果想进行交易,所有的他们都的经历选择、校验、选择结账及发货方式、填写注册信息等。他们的订单填写方式都是一样的。图(1)

而管理者需要做所有的信息处理工作。

这样的网站,管理者需要做的工作量太大,不容易确定用户身份,客户的购物方式单一,经常有没有意义的订单,难以抓住客户购买趋向,以及市场需求。垃圾信息多。虽然大多说电子商务网战都在使用这种用户管理模式,我却并不认为它是所有公司(如外贸公司)构建电子商务网站应该选用的。

(二)述谈“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应该是能够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公司的事务分为外部事务和内部事务。如果一个网站只提供外部事务平台而不提供内部事务平台的话,它还能被称为是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吗?

让我纳闷的是:如果登陆者是自己人呢?如果登陆者是公司的高层领导,他在国外想要了解公司的最近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呢?如果登陆者是公司里搞外销的员工,他希望了解还有多少库存,或者他跟人订了一笔不小的订单,他想直接通过公司的网站通知物流部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产品配送过去呢?如果………

有的人会说可以让人整理以后通过电话、传真、E-mail等发过来,但是如果这样的话,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信息中心的作用就不存在了。还有的公司作了两个网站,一个对外,一个对内。而这样的话确是太麻烦了一点!

所以,只面对“客人”的“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不适于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而既面对“客人”又面对“自己人”的“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才是有以上疑问的公司做电子商务网站时应该选用的。也就是说,“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是要做一个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

我们知道,网络的信息传递速度很快。像发盘、还盘这样很麻烦的外贸事务,通过网络会很快,可为什么许多外贸公司没有采取呢?因为他们中一部分公司建立网站只是向大家宣布它的存在而已;而另一部分公司是担心交易的安全性;还有一部分公司觉着干什么事都得上网实在是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就拿我们学校的网站来说吧,如果你在校外时根本没办法下载学校ftp里的内容,怎么才能让校外的本校同学也能享用本校ftp里的内容呢?

如果上过的人都知道他们提供一种叫OfflineResume的系统,它可以让人在脱机的情况下完善自己的简历,当你再上网时,你可以直接把填好的信息传到cnjob的你的档案里边,而不用再一点一点的改进。为什么我们不借鉴一下呢?

我们知道,公司有些东西是不能让客户知道的。所以网站的用户登陆界面应该分为顾客和员工两个登陆口径,而这样的分别又不可以让顾客知道。我们的员工界面除了有给顾客看的网页外,还应该有给他自己看的东西。比方说:公司事务表、某同事给他发的便条、他个人需要上传的个人业绩报告、公司库存情况、公司物流信息分布,以及在线与某位同事或顾客交流等。

做到这一点,方法很简单。我们应该做一套像OfflineResume的系统(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称我们要用的系统叫OfflineOffice),它的功能近似于玩网络游戏时用的私人服务器又或者是网际常用的软件人。首先,公司给每一位“在职员工”的计算机内装上OfflineOffice1系统,然后初始化使用者信息,并把信息传到公司在网上的服务器上,多重确认信息的正确性,使“在职员工”计算机上的OfflineOffice1系统和公司“在职员工”数据库里的信息绝对相符。此过程也就是在OfflineOffice里边内置数字证书。这样“在职员工”在脱机的情况下就可以办公,而上网以后,先是OfflineOffice1通过网站服务器的认证,然后进入设定好的安全网络连接中,之后进入在职员工登陆界面。(其具体使用过程将在后面向大家进行图文注解。)如果登陆者不能在员工登陆界面很好的完成登陆的话,该网页自动转接到一般客户浏览页中,而且不可返回。由于有重重的把关,所以安全没有问题。这就相当于每一位在职员工都有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由于电子商务网站重在其商务性,所以对跟公司有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客户,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一个OfflineOffice2系统,该系统使得伙伴客户能够更快捷的与我们进行交易及交流。OfflineOffice2系统的用户可以在脱机的情况下填写订单、发盘、还盘、或一般交流信件内容,然后在上网的时候,经网站服务器认证合格后,在客户要求传送的时候,自动传送到其指定的我们公司的某一地址或数据库中。它的确认及登录过程跟员工登录过程一样。如果他想单独跟某位在职员工进行交流的话,公司的网站在他要求后,直接将他的OfflineOffice系统平台跟该在职员工的OfflineOffice系统平台进行连接,使得他们的交易或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对于一般客户的管理,我们可以放轻松一点,其登录网站的方法不用改变,只需要几位位员工进行日常的整理、维护和处理工作就行。这样无论是客户还是员工,其登录公司网站的方法及过程跟以往的大不一样了。

当然,为了交易的安全性,我们的数字证书系统也应该像银行的一样进行经常的更新。我建议公司员工每半年更新一次数字证书,跟公司有长期伙伴关系的客户每一季度更新一次数字证书。

OfflineOffice系统还应该内置记录系统,它可以记录公司员工或跟公司有长期伙伴关系的客户对OfflineOffice的使用情况,及时核实客户跟公司的交易情况,记载客户对我们公司的交易倾向,以及向公司反馈员工及客户信息。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管理者在“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的地位。

在“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整个网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平台,管理者充当着信息统计者、核实者、调查者、分析者以及管理者等诸多的角色。在“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客户的所有信息,你都得在客户登录网站并注册后的信息中查找及分析。即使你知道某一大宗交易的客户的用户名是正确的,你也不得不考虑别人是否已将信息截取、篡改或伪装。所以管理者是个忙人,公司的大小事务都得管,都得考虑。然而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太忙于干繁琐的事情,我们就会无暇考虑公司的决策或发展方向。

而在“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客户可以直接跟某位确定员工进行交流,该确定员工可以及时判断并处理客户的信息,并且这种交流在我们的监控之下进行,首先在安全方面没有问题。这样管理者摆脱了种种复杂琐碎的整理工作,而单一的将各个OfflineOffice系统反馈过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轻轻松松的进行公司整体规划!

这样的模式有利于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集成在一起。

下面我们用表格来讲解我们的“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示意图

重要客户打开OfflineOffice2在脱机的情况下他可以充分做好与我交易的准备工作。OfflineOffice1本身就设定为在职员工的工作平台。可以说每一个在职员工都是网站的普通管理者。图(2)

而管理者则是Administator。

在上面的表格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的登录对象分为三大种人:客户、员工、管理者。而客户本身又分为两种人:重要客户和一般客户。他们的职责是不同的,他们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对于一般的客户,我们没有必要给他们特殊的待遇。他们通常只是随意地浏览一下我们的网站,偶尔进行一点交易。而重要客户在登录我们网站的时候有着直接的目的,他们要求进行大宗的生意,需要跟我们进行洽谈和交流,需要了解我们公司的发展动向,他们通常是我们真正的上帝。

有人也许会认为不应该给予在职员工太大的权利。然而彼“在职员工”非此“在职员工”,这里的“在职员工”指的是那些有一定权力的在职人员,譬如:像外销员、业务员等等需要经常跟我们的“重要客户”进行洽谈、磋商、交流的人员。这样的人通常是公司的脊梁。而一般的公司员工则没有必要列入“在职员工”之中。

也许有人会问,到底什么样的用户管理模式才是电子商务网站应该选用的呢?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

1引言。

随着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电子商务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美好的前景。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1.08亿人,年增长45.9%,网络购物使用率继续上升,目前达到了28.1%。

电子商务即为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三者统一。可以认为,电子商务是信息流的保证,而物流则是交易执行的保证,没有先进的物流配送模式,电子商务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

2物流的概念。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意思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

其起源可以追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围绕战争供应建立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的“后勤”(Logistics)理论。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美国引进了“物流”的概念,到了70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概念至今。

根据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物流的定义,物流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国际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特点。

电子商务物流是指基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网络化的物资或服务的配送活动,包括软体商品(或服务)的网络传送和实体商品(或服务)的物理传送。电子商务给全球的物流业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也使传统的物流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

3.1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电子商务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在美国,而当时美国的物流管理技术自1915年发展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美国企业的电子商务信息化最显著特点是:采购、仓储、配送在一体化前提下实现全方位信息化,并成为美国电子商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而在物流系统同样十分发达的日本,物流行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客户端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各种软件技术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应用。

3.2自动化。

物流自动化即利用条码、射频、自动分拣系统等技术,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差错。由于我国物流系统起步较晚,物流自动化作业并不普及。

而我们的邻国日本,近几年来采用信息技术和条码技术,物流业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运营。条码技术广泛应用,可以利用传送带等机械对货物进行自动分拣、装卸。

早在1985年,美国知名企业沃尔玛便建立了EDI,即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无纸化作业,所有信息全部在电脑上运作。凭借包括物流条形码、射频技术和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在内的信息技术,沃尔玛如虎添翼,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3网络化。

物流的网络化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主要特征之一。物流网络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表现为物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化和物流组织的网络化。

在日本,货物一进配送中心,工人就会利用无线的手持机接受装卸指令,在装卸货物时刷货物条码进行确认。而物流公司和货主可随时从网上查询货物的位置,并发出作业指令。另外,日本的一些大公司如日本通运公司、电信通讯公司等3000多家公司正跨越不同行业间的鸿沟,联手建立涵盖整个日本国内的一个包括一切物流分支部门的电子物流信息市场。这一举措将会使日本电子物流信息市场的规划、构筑和运行走在世界的前列。

计算机公司戴尔通过网站向供应商提供实时数据,使供应商了解零部件库存、需求预测及其他客户信息,更好地根据戴尔的需求组织生产并按JIT配送。同时,戴尔的客户在网上按指令配置电脑,下订单5分钟后就可以得到确认,36小时以内客户订购的电脑就会下生产线装上配送车。通过网上采购辅助材料、网上销售多余库存以及通过电子物流服务商进行仓储与运输等手段,全面实现网络化。

3.4智能化。

智能化是物流网络化、信息化的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路径的选择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和经济才能解决。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配送过程中,运筹学的运用很重要。

日本企业通过有效地利用IT技术,开发出智能交通系统ITS。同时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也对运输路径的合理选择和定位,提供了便利。超级秘书网

3.5柔性化。

柔软化是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提出的,要求生产和物流都必须按照需求端的要求来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随着市场变化的加快和人们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加大,产品寿命周期正在逐步缩短,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点,灵活组织物流作业。

4结论。

近年来,国外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极快,已经成为主导企业物流效益提升的重要方面。而由于国内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观念、技术都相对落后。另外我国许多企业对物流管理比较粗放,导致物流管理在我国明显滞后于销售管理,给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面临着对现有系统的整合提升或重组改造,也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只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选择合适的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模式,才能走出一条发展壮大之路,电子商务中的瓶颈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参考文献:

[1]余昕。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关系的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09,(08)。

篇9

传统科层式组织是建立在亚当·斯密分工理论基础之上的,其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形成了金字塔型组织结构。这种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在工业革命时期的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或重复性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一结构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快速统一的沟通协调机制;森严的等级制度极大地压低了员工的主创精神;信息沟通渠道过长,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以及由不相容目标所导致的成本的增加,决策者也无法对顾客的儒求和市场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科层式组织导致了企业里严重的,企业服务的顾客却被抛在一边,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而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全球性、平等性、共享性、知识性、虚拟性、创造性、自主性等特征,企业间的“竞争已进入无边界的竞争时代”。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竞争焦点集中于创新能力、反应速度、定制化产品、客户化服务,组织的管理“速度”成为决定胜负的一个关键砝码。

显然,传统的刚性组织模式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发展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传统的科层式组织是在稳定的、可预测的环境下,以及在收益递减法则作用下建立起来的。面对电子商务环境,传统科层式组织结构不能够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顾客要求,因此,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模式的诞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软硬环境,新的组织模式将在这种背景下孕育而生。信息技术促进着组织创新的进行,而组织又不断进行着自身的改造与创新,去适应电子商务的经营环境,在这种良性的双向互动中企业的发展被推向新的高度。

一、组织创新目标与方式

创建面向市场的组织,使组织创造市场价值最大化是网络时代的组织创新的最终目标。网络经济中企业竞争的中心已向服务竞争转移,优质的、个性化的服务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现代企业应树立“企业营销”观念,创建面向市场的组织。彼得·杜拉克曾指出:“市场营销是企业的基础,不能把它看作是单独的职能。从营销的最终成果,也从顾客的观点看,市场营销就是整个企业”。信息技术为创建面向市场的组织提供了条件,把连接企业内外活动作为主要功能之一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使企业的各子系统活动都紧紧围绕市场,以市场的需求与企业的目标来协调与规范组织的各项活动。

同时,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组织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灵活的方式。组织创新可以是职能部门间的重新分工,也可以是企业流程再造;可以是部分调整,也可以是全面改革;可以是企业内部的调整,也可以是企业整个供应链和经营方式的重塑。

本文将主要讨论的是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组织模式的整体创新,以及在这一模式创新下的组织功能的转变。

二、企业内部组织的创新

传统的科层式组织的优点是分工明确、可以发挥专业化优势,其缺点是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尤其是营销、生产、研发、财务、后勤等管理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协调困难,信息流程长且传递效率低。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使内部组织的有效市场化成为了可能,它打破了的官本位,破除了科层组织信息沟通不畅的弊端,使结构更加精简、扁平,但这种组织结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扁平化”,而是根据企业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的思想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企业间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与整合。在进行企业再造的过程中,企业的各子系统久生产、营销、研发、财务、后勤服务等业务部门的攻能将重新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将因此而改变。

传统组织基本上是按照管理职能的专业分工而进行部门化设计和职能部门设置。进人信息地代,在Internet、Intranet、ERP等基础上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能智能化地实现大部分的组织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领导、激励除外),因此组织内部的分工方式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由职能分工型的组织结构向任务分工型的组其结构转变。企业组织将是由价值链上的若干“任务系统”集成的组织系统,即每一任务系统功能是实现市场价值的一部分。企业的主要任务系统包括:营销系统、开发系统、生产系统、物流系统等。

按企业活动的任务流程重构组织模式,如下图所示(以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框架为例)。

注:CEO——首席执行官;CIO——首席信息主管;CFO——首席财务主管。

从图中的组织结构看,组织按业务流程进行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多层次、官本位式的等级组织模式,大部分中层管理机构将被分解到各业务系统,彻底地改变了组织的活动流程。通过建立起包括从市场研究、开发与设计、供应、生产、到销售等业务流程的面向用户的快速反应组织系统,满足了激烈竞争下的市场需求多元化的需要。

1.营销系统营销系统是沟通企业与市场成桥梁。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将面向国际化的大市场进行营销管理。由于互联网存在,中间商将逐步向物流机构转变,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营销系统的职能已由大力构建营销网络,转变为重点加弦网络营销。通过建立网络营销机构,利用电子商务系统,企业可以在Intranet上迅速进行市场信息交换、跟踪定单。市场营销人员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可以访问公司负责维护的最新客户资料库;同时关完整的销售周期提供支持——包括销售支持资源销售工具、参考信息的链接定制及销售周期的每一个步骤。另外通过与客户在网络上的直接交流,企业能够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响应,并可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顾客在与企业双向互动的沟通中得到了最大的满意程度,而企业也可根据市场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营销战略规划。总之,在电子商务下企业营销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的整合与管理市场开发,以及提供高质量的客户服务。

2.研发(R&D)系统企业的研发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电子商务系统不仅为研发系统提供了市场信息、需求信息,而且提供国内外科技方面与新产品方面的资讯,进而为确定研发方向、科研规划、新产品上市计划提供帮助。研发系统的组织可建立以核心能力与科研人员为基础的网络化科研队伍,实施国际化的研发战略和技术开发战略联盟。企业的研发系统通过内部网络与营销系统、生产系统紧密关联,使营销、开发、生产成为一体化的流程组织,避免了传统组织的难以协调与资源浪费的现象。如生产中暴露出来的结构设计问题、工艺设计问题能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研发系统,使这些问题立即得以处理与解决。

3.生产系统在生产系统方面,企业的生产运作方式将由原来的“存货生产方式”节变为“订货生产方式”,通过因特网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自己所需产品的设计,厂家也可以利用三维动画的方式向用户展示自己现有的商品种类、款式、型号等,使“身临其境”的用户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的网上购物。DELL公司“按需订做”的直销模式就是因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而获得巨大的成功。因此,生产组织要打破原先的条块分割的工艺专业化组织形式和单一的流水线生产组织形式,建立面向市场的柔性快速制造系统,制造系统应按“混流”方式组织,广泛采用成组技术和应用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如并行工程(CE)、精良生产(LP)、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等,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要。一般意义的电子商务与ERP等的紧密结合构成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它的内端使生产计划、控制等生产管理活动全都在企业内部网(INTRANET)上实现,管理人员可通过采集各环节的数据对生产能力及生产状态(如设备运行负荷、生产进度等)进行实时分析,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管理。

4.物流系统由于企业采购、供货的频繁,许多企业面向电子商务纷纷成立物料配送中心,在国外这一概念又被称作CALS(COMPUTEAIDEDLOGISTICSUPPORT)——计算机辅助后勤支持。成立物料配送中心后,它使各个子系统,如生产、运输、分配等都能协调一致,同时高效发挥各子系统独立运行时自身的最大效率。该中心的成立使企业大规模采购、供货成为可能,并降低了成本。而它在指定的时间专业化地将原材料配送到生产部门并将产成品送出工厂也减少了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了整个企业的运作效率。

此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的财务部门和新兴的信息中心将从企业的一般职能部门晋升到企业的战略决策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财务核算功能逐步由电子会计取代,而财务管理的负责人(CFO)将更多地在决策层从事企业投资、融资等分析与资本运作活动。信息管理负责人(CI)则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不但对外界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分析、整合后提供给CEO作决策参考,而且使决策信息畅通无阻地传达到各环节员工,并进行双向沟通,使信息这一战略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组织界面的创新

科斯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存在是由于节省市场交易的费用。同时,企业本身组织费用的存在对企业规模及其发展起着约束作用。只有企业的内部与外部费用之和达到最低,企业的组织结构才达到最优。这里就出现企业的边界问题。科斯理论中的企业界面是“硬界面”。但信息技术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及组织管理的实践对科斯的企业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而且内部与外部费用同时非线性下降,使企业的界面变得越来越模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任何一个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都很难垄断市场,为了避免恶性竞争,保存自身实力,有效地整合企业外部资源,抓住有限的市场机会,企业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不断涌现。如虚拟企业(VirtualFirm)、战略联盟(StrategicAlignmen入网络化组织(NetworkedOrganization)等组织形式和概念相继出现。这些都超越了传统企业的边界,使企业在利用品牌、网络和资本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在降低交易费用的同时,取得超常现的发展。

虚拟企业是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为实现某种市场机会,将拥有实现该机会所需资源的若干企业集结而成的一种网络化的动态组织。当市场机会不存在时,虚拟企业则自行解体。虚拟公司的主要特征是:(1)信息高速公路网络连接;(2)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3)成员企业具有核心能力;(4)随市场机遇而存在;(5)无严格的公司边界。这种企业形式充分整合了面向Intranet的全球资源,达到了及时满足顾客需求的目的但又未改变原成员企业的产权结构。

战略联盟是指多个具有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利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形成的优势互长、风险共控的网络组织。与虚拟企业相比,它更强调一种行大的战略性,着眼于长期的合作与发展,并非某个短期的市场机会;他们可以避免两败俱伤的对抗性竞争,达到动态博弃的协同合作的双赢(Two-win)结果。这样使得每个联盟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能大(CorCompetenc)的发展,共享各自的资源,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网络化组织是按工作流程构成的一个具有固定连接的业务关系为基础的小单元联合体。它既可以是企业内部的工作单位的联合,也可以扩充到外部联盟企业。近年来,网络化组织与虚拟企业、战略联盟之间的界限有日渐模糊的趋势,有学者甚至在一个理论框架下定义它们。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和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企业经营战略与组织必须走向求变和创新,以灵活性、敏捷性为特征,一切要面向全球一体化的市场,以顾客满意为导向。因此,柔性化组织结构模式将引导21世纪企业组织潮流。柔性化组织模式则是一个超越组织边界的概念,它是围绕核心企业,融合虚拟企业、战略联盟、网络化组织的基本组织方式,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以适应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的经营环境,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四、我国企业实施组织创新中需注意的问题

组织创新的实施是一项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观念、经济体制、管理制度、组织文化、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要想达到对组织彻底、根本性的改造,必须从系统角度出发,各个方面配合跟进,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组织创新。

首先,企业要用现代的经营理念对员工实现观念重建(BIR,BusinessldeologyReenglneering)。将现代企业的经营思想、价值观、信念、精神等通过各种方法移植于员工的脑海中,培养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增加对组织创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在总体系统思想指导下进行流程重组(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这也是组织再造的核心过程。最后完成组织重建(BOR,BusinessOrgani-zatlonReengineering),以达到对组织单元、组织结构、员工角色转换的组织创新的最终目的。

其次,组织文化对组织创新有着巨大的推动或制约作用。企业组织创新,是在企业组织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企业组织通过其构成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变动,形成新的结构与运作方式,以顺应环境的变化,从而维持结构自身及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但是,在企业组织创新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其内部的环境,及其固有的组织历史文化。可以说,组织的历史文化作为一种保证带,以其固有的稳定性紧紧地保护原有的组织整体结构,抵制着任何变革的发生,使新的组织整体结构难以获得。对于新出现的组织整体结构,原有的组织历史文化又会以其强大的韧性不断地拉动新结构中的组织成员,使其行为复归,导致新的组织整体结构无法有效地运行,甚至解体,致使企业组织创新的失败。因此,企业实施组织创新之际,应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打破原有的保护带,建立与新的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保护带,使得组织的历史文化不会成为企业组织创新的阻碍,而成为企业组织创新的强大推动力。

再者,在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组织创新需要信息管理技术的支持。企业应建立用于帮助在新型组织中承担新任务的管理人员的决策支持系统,如基于Intranet的MIS、DSS和EIS;用于支持组织单元决策自动化的信息系统,如专家系统(ES);利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管理软件;组织之间以及组织间的通信与协调机制,如群件支持系统(GSS)、群件决策支持系统(GDSS)等。

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现代企业制度是否在企业完全建立是企业组织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可以说是组织创新的前提和动力,因此,企业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要与组织创新同步进行。

五、结语

篇10

在中国电子商务(B2C)领域,当当和卓越都是网上零售商,自然是一对冤家,暗里使劲,明里叫板,针锋相对。

今年入暑以来,当当和卓越的“价格血拼”步步升温,公开的对抗赛越打越激烈。与此同时,面对全球最大网上零售商亚马逊抛来的绣球,双方更是步步为营,各打各的算盘。结果,亚马逊开价1.5亿美元,遭到当当的拒绝;而卓越网则挡不住7500万美元的诱惑,欣然投到了亚马逊的怀抱。

亚马逊进入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乃是蓄谋已久的计划,Ebay收购易趣,则加快了亚马逊进入中国的步伐。收购卓越,亚马逊在国内成功登录,网上零售业的竞争必将展开一场新的大战。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从8848的散伙,到易趣和卓越的卖身,似乎显现着一种共同的宿命:中国网上零售商身患软骨症,自立自强的底气太虚。

面对同一个收购对象,卓越和当当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卓越总裁林水星表示:"成为亚马逊家族的一员对卓越网的客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我们期待今后能够为卓越网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给人的感觉是,卓越创办的“宗旨”就是“为卓越网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盼到了“期待”已久的“非常好的消息”,怎能不欣慰异常?

就连卓越创始人雷军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把这次并购看成“是对卓越网四年多来取得的成绩的认可”。卓越艰难跋涉四年,原来竟是为了得到全球最大对手的“认可”。

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显然没有媚骨,断然拒绝了亚马逊的诱惑,公开表示,“在当当网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之前,我们还是希望自己来掌控。”他“有信心在三到五年内做大做强”,同时,他认为,“过早地成为大公司的中国分公司,对当当的长远发展不利”。

为了“长远发展”而坚持走自己的路,这就是信心。对面竞争对手,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没有信心,再多的资金,再好的技术,也牛不起来;有了信心,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没有资金,自有那风险资金送上门。

写到这里,恰好听到中国男篮战胜上届冠军塞黑队,大快人心。中国男篮在濒于死亡的关口,表现出非凡的勇气,背水一战,逃出死神的魔掌,成功进入本届奥运会的男篮八强,靠的就是那种不甘束手待毙的拼命精神。

亚马逊不是慈善家

卓越相信亚马逊“在全世界的电子商务经验”,“将使中国电子商务和在线客户体验更上一层楼”。

亚马逊不是慈善家,耗费7500万美元,吃掉卓越80%的股份,绝不是为了给“中国电子商务和在线客户体验更上一层楼”。试想,一个被外国公司掌控80%股份的公司,还有什么权利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还有什么机会来追求自己的所谓“体验”?

反过来说,一切“体验”都将属于亚马逊,亚马逊由此进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卓越只是亚马逊的一块“中国跳板”。亚马逊进入中国的成本很小,而进入的速度很快,这都得益于卓越的“卓越贡献”。

业界人士普遍看好亚马逊的此举,什么“亚马逊带来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都将有利于推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什么亚马逊“不仅将提高卓越网的服务水平,而且将带动国内同行共同进步”,什么“亚马逊进入中国市场将带动整个中国电子商务上新的台阶”。

亚马逊俨然成了中国电子商务的救世主。可叹!

卓越曾经有志“要做中国的亚马逊”,而今,卓越果然融入了亚马逊的血统,只是有一点,今日之卓越已非昔日之卓越。城头变幻大王旗,卓越的身份已从自家的“主子”转变为外资的“奴才”。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这句话仍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市场是中国的,竞争是国际的。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人数最多的互联网市场,也将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电子商务市场,这一点,Ebay看到了,亚马逊也看到了。

令人遗憾的是,土生土长的易趣和卓越看得没有那么远?

好在当当没有鼠目寸光。当当不愿意被国际大资本掌控,拒绝亚马逊巨资收购,坚持走独立发展的道路。当当不是盲目的,而且有充分准备迎战亚马逊的到来:年底之前将发动更为猛烈和全面的降价活动,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顾客将享受到快速送达的服务。

李国庆特别表示,国内网上购物方兴未艾,短期利益对当当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立足中国,放眼将来,敢与国际巨鳄交手,当当的自立自强的精神难能可贵。

全球著名财经媒体《经济学家》称赞当当网正在创造一个华文电子商务的奇迹。

当当奇就奇在,它在中国成功地拷贝了亚马逊,而又不为亚马逊的巨资收购所迷惑。当当的行为值得深思,中国电子商务的出路在哪里?难道不被外资收购就是死路一条?

事实表明,外国网站进入中国,“水土不服”在所难免,合资的路也是越走越窄,AOL和联想是这样,雅虎与方正也是这样。放眼中国IT业,中外合资企业白头偕老者,微乎其微。

卖身投靠,也许能得一时之利,套取现金收益。洁身自好,必将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从眼前看,既得利益者最识时务;从长远看,谁能做成“中国的亚马逊”?是来自美国的亚马逊?还是中国现有乃至未来的同道者?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的出路在哪里?电子商务网站迫于竞争的压力,不愿承担如此重大的道义,在商言商,言商不能不为利益所动,也可以理解。

令人不可理解的是,为什么一听说亚马逊来收购中国电子网站,就有那么多人为之欢欣鼓舞,而独有当当坐怀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