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个人扶贫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6 08:3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教师个人扶贫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教师个人扶贫总结

篇1

近年来,合作市深入贯彻落精准扶贫工作,紧盯“全市2015年实现基本脱贫,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举全市之力,集各方智慧,坚决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切实做到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真扶贫、扶真贫,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在教育精准扶贫方面,合作市教育局根据《合作市“1+17+1”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安排,狠抓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改善办学条件 推进均衡发展

“以前学校很简陋,小平房,土操场,下雨天泥泞不堪,经过这几年改薄项目建设,我们的校园真的变成了花园,环境优美,教室宽敞明亮,各种辅助设施齐全。”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中心小学校长华尔贡说出了全市乡村学校广大师生的心声。

近年来,根据《合作市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安排,市教育局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科学布局,争取项目,把工作重点放在建好、办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2016年,全市精准扶贫义务教育阶段建设项目为17个,总投资1.1706亿元,其中包含校舍新建、校舍续建、操场、围墙等项目;同时,为14所中小学和教学点购置了学生床、课桌凳、食堂设备、安保设备及音体美教学器材和图书;全市农牧村学生宿舍全部实现锅炉、电暖供暖。

2016年,全市投入1762万元新建4所双语幼儿园,通过全省招教等项目招录幼儿教师15名,转岗16名,举办新幼儿教师岗前培训8期236人次,缓解了农牧村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短缺问题。据了解,2013以来,该市累计投入6147万元建成“双语”幼儿园18所,在建幼儿园7所,全市乡镇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

同时,合作以实施“全面改薄”项目为契机,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2016年,投资590万元为全市14所乡村学校和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教育信息采集共享室14间和“班班通”资源共享平台;投资302万元为中小学配备“班班通”设备54套,计算机200台,实现了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和计算机教室全覆盖。

完善资助工作 帮助学子圆梦

“我家的经济条件差,以前父母为交不起学费发愁,现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学校管吃管住,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地上学了”。合作市第四小学学生卓玛草说。2016年新学期开学前,合作市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为考上大学的梁宁、包士维、当子吉等30名特困家庭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2000元,为拉毛才让等10名学生每人发放700元路费补助。而这已是合作市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的常态。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合作市在全市开展农牧村贫困家庭学生建档立卡工作,市教育局督促、指导各乡(街道)完成了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教育扶贫信息的采集和系统录入工作,建立了贫困学生的电子信息档案,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资助体系,进一步明确了资助项目及标准,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子女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同时,将全市农牧村幼儿园营养餐经费纳入市级财政保障范围,足额落实;提高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补助标准,并持续发放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继续实行12年全免费教育,将高中免费教育经费列入年初财政预算,按照生均1000元/年标准落实公用经费96万元,同时对合作户籍家庭困难的高中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减轻了广大农牧民群众送子女入学的负担。

在充分落实现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该市持续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积极倡导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设立特困学生救助基金,采取优惠政策叠加的方式加大对特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孩子的正常学习。以此,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对待,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政策,对城市低保家庭学生享受免学杂费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

做好招生工作 落实优惠政策

在实施贫困地区高校招生专项计划方面,合作市不断完善“制度公开、群众监督”招生工作机制,高考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站、致家长的公开信、招生咨询电话等渠道积极宣传各项招生政策,特别是国家和省上出台的贫困专项计划、精准扶贫专项计划、藏区专项计划等政策。

市招生办严把考生资格审查关,全方位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指导服务,为农牧民子女上大学创造了更多机会。2014年以来,全市通过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精准扶贫专项计划、藏区专项计划共录取贫困家庭学生205名,计划推免和单招录取534人。

2015年以来,合作市积极推行甘肃省内藏区“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政策,让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初中毕业生继续接受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绝不让一个贫困生掉队。目前,全市有152名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136名学生在外地企业就业。

壮大师资队伍 关爱乡村教师

随着教育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实,合作市农牧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校学生人数持续增加,各学校学科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为应对新情况,合作市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借助全省招教、事业单位招考、特岗计划等项目,通过“培、招、转、聘”等方式,进行了“分层、分岗、分类”培训和招聘,壮大了师资队伍,提升了师资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随着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新上岗教师人数不断增加,各中小学、幼儿园,尤其是乡村学校教师住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新来的教师多半未婚,远离父母,要让他们安心教书,必须提供基本的吃住条件。

2014年以来,合作市将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纳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做好教师生活保障工作。目前,佐盖多玛乡中心小学等乡村学校的教师周转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确保了这些教师住有所居,安心从教;2008年以来,合作市将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纳入全市干部职工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之列,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各学校教师按时参加体检,体检结束后为受检教师建立健康档案,医生当面讲解体检结果,提出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改善建议,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近几年,市政府对教育上的投资力度很大,办了许多民生实事,免费体检就是一件很好的事。以前,老师们患了病之后才去医院,现在免费体检让我们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增强了基层老师的自我保健意识,有了一个好身体,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合作市勒秀乡中心小学教师道吉才让感慨地说。

另外,合作市在教师晋升职务(职称)和评优选先时,也向农牧村学校、薄弱学校、一线教师、长期扎根基层的教师倾斜。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纳入高级教师职称评聘范围,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和班主任岗位补助等。

落实“三区”计划 强化引领作用

根据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13年开始,省教育厅已连续三年为合作市选派“三区”支教教师65人,教师参与到各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中。

支教期间,他们用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理念为受援学校传送经验,让更多的老师观摩了支教老师的示范课,开阔了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支教活动起到了真正示范引领作用。

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陇东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等高校先后选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80人到合作市乡村幼儿园开展精准扶贫帮扶支教(顶岗实习)工作。

“在支教老师们的帮助下,学校创办了各种社团组织,体育课、舞蹈课、音乐课都也开设起来了。支教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辅导留守儿童学习,给这些孩子们带来了精神关爱,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支教老师们都年轻,学生们不仅喜欢听他们的课,平时也喜欢和他们一起玩。他们开展的各类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给学校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也促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走向正规化迈进。”合作市加茂贡中心小学校长丹真贡保介绍道。

深入开展“双联” 帮助农民致富

合作市佐盖曼玛乡地瑞村是合作市教育局的联系点,自2012年“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市教育局成立了“双联”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合作市教育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局机关全体干部与该村36户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

根据“实施方案”及“干部个人帮扶计划”,市教育局充分发挥教育行业优势,紧密结合地瑞行政村的重点工作,通过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引领、智力扶贫等方式,全面实施帮扶计划。局领导带头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及时了解掌握帮扶村的动态信息和村民的个人信息,共同制定了扶贫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力求做到精准定位扶贫,不脱贫不脱钩。

同时,市教育局选派专门人员驻村,配合乡村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大数据采集等各项工作,为联系村扶贫工作精准聚焦,为真扶贫、扶真贫奠定了基础。2015年底,市教育局帮扶的36户贫困户中已有25户实现了脱贫,其余11户有望2016年底脱贫。

篇2

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在澜沧江畔,在彩云的故乡,到处都有工会工作者辛勤忙碌的身影。

帮扶:功德无量的好事

去年9月的一天,一封来自云南大理的感谢信寄到了云县总工会办公室,信中这样写道,尊敬的云县总工会的叔叔阿姨们,您们好,感谢县总工会“金秋助学”对我们贫困大学生的关怀和关爱,我是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2012级医检2班的学生李纯,家住临沧市云县涌宝镇,我家一共有5口人,父母均为农民,家中经济来源主要靠几亩田地,但由于地处高寒山区,土地贫瘠,家中有80岁的爷爷常年卧病在床,只能靠打针吃药维持,44岁的母亲在家照顾爷爷和做农活,但她也患有严重的骨质增生。2011年,哥哥考上大学,现在文山学院读大二。为了维持家庭生活,供我和哥读大学,47岁的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

2012年8月份,我收到了大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就在那时,我看到爸爸妈妈脸上的欣喜和随之而来的忧愁,高昂的学费使我们心中觉得寒颤。我陷入了放弃读书还是继续读书的矛盾之中。就在这进退两难的时候,我听说云县总工会给予大学生贫困资助,于是我写了申请,幸运的是我得到了您们的资助,心中的感激之情不知道用什么言语形容,只能以书信的方式来表达我对您们的感谢和敬意,谢谢您们,谢谢您们的慷慨解囊。

您们的帮助也教会了我无论去到哪里,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份爱永远地传递下去。

李纯是2012年云县总工会“金秋助学”资助的贫困学生之一,看到这样品学兼优而家庭困难的农村孩子顺利入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吴永斌感慨地说:“我们工会的干部职工感觉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在吴永斌的办公桌上,记者还看到了另外两封感谢信。考入云南大学、同样是工会“金秋助学”资助对象的李华这样写道:“自古以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谢谢您们对我的资助和关怀……我在学校成为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爱心劝募’的志愿者,虽然周末早上7点赶公交车到市区,晚上7点才回校,很苦很累,但能为贫困山区小学的同学奉献一份爱心,我心里也是温暖的。”考入玉溪师范学院的沈星也来信表示了感谢。

云县总工会的帮扶救助不仅做得实在,而且细致入微。2012年,职工医疗互助进入第9个年头,省总工会规定的最低补助标准是50元,云县地处山区,一些前来报账的职工需来回坐车,甚至住宿。县总工会结合住院职工的实际研究决定,在执行省总标准的基础上,报销补助不足100元的由县总工会补足100元。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还开展了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帮助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2011年以来,共为400多名困难职工提供了再就业、生活和医疗救助。

大朝山西镇昔元村是县总工会“四群”教育的挂钩联系点,县总工会13名干部职工分别挂钩联系614户农户,为村民建立了“民情联系卡”,帮助他们寻找致富增收的路子,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两年来,县总工会共为昔元村投入资金119070元,用于困难帮扶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两年的包村联户工作,昔元村的交通、饮水等设施不断改善,新家园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新家园行动计划”是临沧市新农村建设的亮点。据临沧市总工会副主席李润萍介绍,市总工会通过与新农办、住建局等部门协调,优先将住房困难的劳模纳入新家园行动计划和保障性住房的盘子。劳模住在农村的,由市总、县总和县财政给予补助,最多可获补助4.5万元。住在城市的则将纳入保障性住房进行解决。云县有4位困难劳模获得了数额不等的补助,他们将用这笔钱,建设更好的新家园。

工会开展的“贷免扶补”也为下岗职工和自主创业者助了一臂之力。家在农村的周兴银是云南农大昆虫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看准了蚂蚱养殖这一项目,可刚开始创业时,由于家庭比较贫困,弟妹还在读书,只能建一个养殖大棚起步。由于在校期间的助学贷款没还,他到银行无法贷款,资金问题成了周兴银最大的困扰。经过申请,周兴银获得了工会“贷免扶补”发放的资金5万元,又借款4万元,进一步扩大了规模。云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钟汝青还帮他分析了市场行情,提供参考建议。现在,周兴银的养殖大棚已有26个,带动了10多个人就业,去年净收入18万元。同期获得“贷免扶补”的一家竹筷厂和一家服装厂也起死回生,带动了农民工就业。

维权:2天2夜没睡觉

2012年4月28日,一辆由临沧市临翔区开往耿马县的中巴客车,在行驶至羊耿线云县幸福镇甘龙潭路段时翻下山坡,造成11人死亡、9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后,临沧市、云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4.28”交通事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县总工会作为领导小组成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医疗救治、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等工作。

2011年春节前夕,云县滨江世纪城建筑工地农民工发生大规模讨薪事件,上百名农民工到县社保局上访,要求清理兑现他们的工资。部分农民工情绪较为激动,扬言要采取媒体曝光等措施。

县委县政府组织了政法委、工会、公安、司法、建设、劳动等部门连夜开展清理兑现工作,县总工会派出副主席吴俐洁和工作人员陈秀芹参与处理这起事件。

工作组召集包工头和农民工及时开展维稳思想工作,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同时查明,这起事件是由业主方云县鑫裕投资有限公司将建设施工项目发包给没有主体资格的包工头邵长机引起的。至2011年1月14日,工作组共清理兑现农民工工资520人共计201万多元。由于人数众多,数额巨大,为了将工资及时发放到农民工手中,吴俐洁和其他工作人员2天2夜没睡觉,最终妥善解决了这起事件,完成了县委政府交办的任务。

在工资集体协商方面,县总工会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由“单方定价”向“平等对话”,由“无序协商”向“规范协商”转变,实现了协商共谋、利益共享的和谐发展新格局。到2012年底,全县已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102份,覆盖企业218个,覆盖职工10391人。

活动:围绕中心建功业

2012年6月,为了提升全县工会工作水平,县总工会提议以政府的名义召开全县工会工作会,得到县委政府的肯定和同意。这次会议的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180人,既总结过去,又展望未来,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提升了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这是云县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的一个缩影。2010年的时候,由工会组织、政府表彰的第一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选树了36名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在全县树立了劳动光荣、劳模伟大的良好风尚。

有了县委政府的支持,工会自当围绕中心,团结带领职工建功立业。其中,职工技能素质的提升尤为显著。县总工会与人力资源部门联合举办了农民工技能培训两期,培训学员300余人;与安监局联合举办农民工技能培训16期,培训学员2487人;与宏华职校联合举办茶园种植管理和茶叶加工技能培训8 期,培训学员21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