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结对帮扶扶贫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0 09:5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地结对帮扶扶贫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导语】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年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供您查阅。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召开的精准扶贫“四法”暨建档立卡会议精神,我办事处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扩大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对我办事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会议要求严格按照“5个时节点”和“9个步骤”的程序和方法扎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贯彻落实毕节市委、市政府推进“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六个到村到户”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切实做到“五个结合”、“四个具体”,形成“1+7”工作格局。即: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和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有机结合,和工业化、城镇化主战略、“三化”兴“三农”有机结合,和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机结合,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两个硬化”工程、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设有机结合;做到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形成一个总体方案加六个子方案和一个具体任务分解方案的“1+7”工作格局,创新扶贫方式,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确保我办事处2014年1350人贫困人口,已经脱贫585人。
1、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我办事处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安排办事处、村干部进村入户,认真对贫困户进行摸底排查,通过民主评议并预以公示,审核确定出我办事处贫困人口1350人,454户。结合县扶贫办分解到我办事处2014年减贫人口任务。我办事处结对帮扶的人员有:副县级干部1名,正科级干部8人,副科级干部9人,一般干部119人,这些人分别是县人大、城管局、房管局、农发行、红旗办事处的干部。这批人分别按“54321”分配到石关村、路塘村、庆云村、蔬菜村对贫困农户进行结对帮扶。到扶贫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并填写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信息采集表,在帮贫困农户规划,在生产上作技术指导。实现我办事处“一户一帮扶责任人”,做到“干部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对子结成后,工作队和责任人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逐村逐户理清思路、制定规划、细化措施,重点为帮扶对象找准产业发展路子,改善基础设施。建立精准扶贫帮扶部门和干部考核办法,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实现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产业扶持到户
针对我办事处贫困户实际,着眼市场可持续发展,注重以“特”制胜,路塘村建设250万的天麻种繁基地、石关村马铃薯种植500亩;石关村辣椒育苗种植500亩,都已经落到实处,种植完成,农户得实惠,曾收入。
3、教育培训到村到户
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加大对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入学,办事处、村干部加大对贫困农户适学儿童排查加力度,确保每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人,推进“雨露计划.雨露直通车行动”(到深圳学习的3人,各种职业学校补助已上报的7人,上二本线领取补助的1人);目前正在进行“圆梦行动”摸底,资助贫困家庭“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杜绝贫困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以适用技术、产业化技能、劳务输出和就业创业等主要内容,现场操作实训,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每户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
4、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
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美化环境。根据县生态办安排,我办事处按计划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户,改造资金17.58万元,已经改造结束。
5、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
主要针对搬迁进来176户移民进行后期扶持,扶持资金3.4515万元和生产技术上的指导。
6、基础设施到村到户
根据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我办事处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基础设施:两个硬化5.504公里4万元,一事一议通村水泥路3公里58万元。背街小巷硬化道路12500平方米,总投资188.9万元。
篇2
××乡××村××自然村是一个比较偏远且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一个自然村,自县里安排作为我局的扶贫挂钩点以后,局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作入局机关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完成,并纳入议事日程。严格按照要求成立了领导机构及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做到有领导抓此项工作,有专人负责落实,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研究,切实开展好扶贫挂钩各项工作
为切实开展好扶贫挂钩工作,局领导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与××乡××村干部认真开展调查了解工作,了解当地自然状况,到××自然村村民家中进行贫困户调查,重点了解村民目前的生产、生活及青少年入学情况。通过开展调查了解工作,局机关召开了全局职工会议,做好扶贫工作动员,制定了扶贫计划:以中央、省、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决定为指导,以××自然村现有资源为基础,解决温饱问题为目标,以农田基础建设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优势产业,坚持经济开发和智力开发相结合,变经济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并对以后的发展作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根据××村的实际状况,我局根据前些年制定了“一帮一”结对帮扶计划,根据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局机关干部、职工每人结对帮扶一位贫困学生,并定期或是不定期到学生就读学校或家中开展帮扶工作,视自身能力尽力为困难学生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部份困难。党员干部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分批分期深入到挂钩扶贫点,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尽力献言献策,多为当地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篇3
一、活动主题
"精准扶贫、你我同行"。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扶贫日"活动,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知晓度和政策透明度,凝聚脱贫攻坚思想共识,促进各方力量向贫困村、贫困人口整合,构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格局,汇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三、活动内容
2017年"扶贫日"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着力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实施、各单位协同推进的活动格局。
(一)开展"扶贫日"宣传月活动。突出宣传先导作用,将10月定为全镇"扶贫日"活动集中宣传月,集中开展精准扶贫宣传活动。一是开设"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专栏。深入宣传精准扶贫方针政策,深度报道精准扶贫先进典型事迹、经验做法和成功模式,形成正面引导。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各群团组织、学校、志愿者组织的作用,举行各类主题宣传,通过悬挂标语、滚动字幕、制作墙报、树广告牌、广场宣传、图片展示、政策咨询、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
(二)开展"结对帮扶行动月"活动。
一是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各帮扶责任人对自己所包的贫困户要进行一次走访慰问,力所能及地帮助所包的贫困户解决一些困难,为扶贫服好务。二是开展一次精准扶贫工作调研,了解和掌握村产业发展、医疗救助、教育帮扶、危房改造、政府兜底工作情况。三是提出一条精准扶贫工作建议。四是结合"支部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广泛参与扶贫攻坚,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三)开展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推荐活动。响应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推荐活动号召,在全镇范围内认真开展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推荐工作,把在脱贫攻坚中表现优异的积极分子向上一级进行申报。
(四)开展群团组织特色扶贫行动。充分发挥各类群团组织协调能力强、社会号召力大等优势,以开展特色活动为载体,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一是开展青年文明号助力精准扶贫行动。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集体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助力精准扶贫为主线,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导向,推动全镇各级(杰出)青年文明号集体、创建集体与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集体成员与6-18周岁建档立卡的贫困留守人员开展结对关爱。(责任单位:镇团委)。二是开展巾帼脱贫行动。实施"春蕾计划"、"恒爱行动"、"金凤工程"、"让梦飞翔"等助学项目,为贫困女大学生、失辍学女童、孤残儿童等提供援助。开展"贫困母亲两癌救助"行动,建立贫困"两癌"患病妇女长效救助机制和绿色通道,对贫困"两癌"患病妇女进行检查、治疗和救助(责任单位:镇妇联)。三是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行动。实施农业新技术培训计划,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种养殖需求,组织科技人员专班为贫困户开展有针对性的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科技培训,帮助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技术新设施、新模式。实施"科普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重点扶持8个重点贫困村创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支持科普带头人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精品果业、绿色蔬菜、优质粮食、现代养殖、休闲观光等农业主导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四是开展"助残圆梦"扶贫行动。以持证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为对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五是组织参加全省脱贫攻坚摄影大赛。鼓励我镇摄影爱好者参加全省脱贫攻坚摄影大赛,并积极向省级推荐反映全镇特色产业扶贫、培训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保障兜底扶贫、党建扶贫、文化扶贫、企业扶贫、干部驻村帮扶等层面工作的优秀摄影作品(责任单位:镇委宣传办)。
(五)开展扶贫捐赠活动。以"扶贫日"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扶贫募捐活动。要求各单位围绕"我为精准扶贫办实事"主题活动,发挥党员干部表率带头作用,于10月17日前后开展扶贫募捐活动,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项目建设。
四、活动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了确保全镇"扶贫日"活动圆满开展,镇成立以镇长刘刚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镇"扶贫日"活动在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镇扶贫办具体承担全镇活动的总体部署、沟通协调联络、督办检查等日常工作。各单位、各村(社区)应依据全镇活动方案总体安排,明确责任,各司其责,确保全镇"扶贫日"扎实有序地开展。
(二)加强督促通报。各单位、各村(社区)要建立扶贫联系机制,加强"扶贫日"活动的沟通协调,上下联动,及时上报 "扶贫日"活动情况。
篇4
12月25日一大早,迎着零下18摄氏度的刺骨寒风,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纪工委书记郝利生一行来到子洲县三川口镇阳湾村,推动定点扶贫工作,并向26户贫困群众送去慰问品和新年祝福。
子洲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定贫困县。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教育厅从2012年起对口扶贫子洲县,为期三年。2012年6月28日,省教育厅扶贫团在子洲县召开“两联一包”扶贫工作联席会议,要求有关单位结合联系扶贫点的特色优势,发挥高校特点,积极探索资金、项目、智力、教育、科技、文化、结对帮扶学生等多种扶贫方式,把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任务落到实处。
阳湾村地处子洲县城西北,共128户516人。村中的三川口九年制学校现有312名在校学生。省教育厅扶贫团多次就这所学校的校舍改造、校园绿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积极协调为这所学校筹措帮扶资金200多万元。厅机关财务处党支部结合“三问三解”活动,在2012年“双节”前召开组织生活会,党员干部自发交纳特殊党费近2000元,资助阳湾村2012级7名大学新生,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帮扶联系制度,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成长、学业及生活上开展多方面的帮扶活动。
踏着积雪,省教育厅扶贫团一行走进三川口九年制学校,认真听取了该校负责人的汇报,询问了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情况、帮扶资金落实情况,查看了校舍和正在施工的食堂等生活设施。扶贫团要求子洲县教育行政部门牢固树立教育扶贫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抓好各个阶段的教育,抓好素质教育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长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把子洲教育工作提升一个层次。看到三川口镇中心幼儿园活动场所中的两个电线杆还没有挪走,郝利生立即同县委书记雒凤翔商议,要求尽快挪开,消除安全隐患。扶贫团还看望了阳湾村96岁的孤寡老人徐天兰和87岁的病残老人郭俊莲,并委托阳湾村党支部向26户贫困家庭42位贫困农民转送了米、面、油和棉被。
为切实推进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任务的通知》(陕教机[2012]1号)、《转发关于落实省级单位“两联一包”扶贫工作有关政策的通知》(陕教机[2012]2号)和《关于进一步推动省教育厅帮扶团“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通知》(陕教机办[2012]2号),各帮扶单位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和措施,按计划按步骤主动开展扶贫工作。
省考试管理中心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建立了帮扶制度机制,加强与帮扶对象淮宁湾乡郑家硷村的沟通联系,实地走访考察帮扶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研究确定帮扶项目,每年投入5万元以捆绑方式扶持郑家硷村重点项目建设,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西安外事学院帮扶小组定期深入对口帮扶高焉村实地考察,与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根据村子实际情况和群众实际困难,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安排当地富余劳力9人在学校就业,减免在校就读的子洲籍贫困学生学费合计20万元,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校还和高焉村签订农产品供货协议,优先购买该村的各种农副产品。
西安欧亚学院包村扶贫领导深入扶贫点,与村干部座谈,了解扶贫资金落实情况,商讨扶贫工作方案,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青年到学院就业,给子洲县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并且购买了米面油等慰问品送至贫困户家中。
西京学院成立责任明确、分工清晰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对口谷卜峪村资助工作,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 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并安排富余劳力转移就业,对当地农村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为子洲县贫困学生减免学费,推荐优先就业,为帮扶点困难群众提供多方面脱贫致富的信息。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子洲县艾家河村进行走访慰问,看望困难家庭和困难户,为他们带去各种慰问品,实地考察调研,与南沟岔乡书记、乡长以及该村村委工作人员促膝谈心,了解资助项目和资助工程的进展情况,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发挥学院优势给予人员和技术培训,并对子洲县苗家坪镇在学院上学的学生减免学杂费。
西安翻译学院扶贫工作小组针对瓜则湾乡草湾村实际困难,制订了详细的扶贫工作计划细则,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安排学校食堂购买该村农副产品并为其寻找各种销售渠道,安排村上富余劳动力到校就业,解决了贫困户实际生产生活困难,为在校的该县学生减免学杂费用,动员毕业学生去当地中小学任教,缓解当地教育资源匮乏的现实情况。
西安培华学院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了帮点扶贫工作力度,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扎实认真的做好各项帮扶工作,采取了多种帮扶手段和形式,切实加强帮扶效果。学校每年投入5万元,用于扶持现代绿色农业、现代化羊场和生态化黑毛猪场等扶贫项目。
榆林供电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帮扶对象王家园则村考察调研,研究确定帮扶规划,每年投入9万元,用于为农户购买猪苗、羊羔和建设蔬菜基地、进行道路建设、资助该村贫困大学生,逐步改善帮扶村交通状况,解决村民吃菜难问题,提高村民收入。
篇5
非常高兴参加县妇联、xx镇联合组织的这次“关爱困难儿童,牵手结对帮扶”活动。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县儿童事业,向资助困难儿童的各部门、各单位及自愿担当“爱心家长”的各位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受助孩子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祝贺!
我县自XX年实施“春蕾计划”以来,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倡导助人为乐的时代风尚,唤起了全社会对贫困女童的广泛关注和扶持。几年来,全县共接受“爱心献春蕾”捐款60多万元,使1500多名贫困女童摆脱困境,重返校园,完成学业,为帮助贫困女童健康成长、推动我县义务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女性整体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对县妇联开展的救助困难儿童工作,县委、县政府是满意的,群众是欢迎的。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县还有一些贫困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比较困难,尤其是孤儿、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往往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生存环境、成长环境急需改善,他们渴望亲情、渴望温暖,迫切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为她们营造一个幸福的摇篮、温馨的港湾。为此,县妇联在巩固好“爱心献春蕾”、“关爱女孩”等活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春蕾计划的内涵,拓展春蕾计划的领域,自XX年起开展了“关爱困难儿童,牵手结对帮扶”活动,组织爱心人士与困难儿童结对帮扶,针对他们心里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指教、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的现实问题,为困难儿童提供生活学习上的帮助、精神心理上的关怀,使她们得到父母般的亲情抚慰,享受到家庭般的幸福和温暖。今年又有一些爱心人士主动找到妇联,要求结对帮扶困难儿童,这充分体现了我县各界人士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这是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改善社会关系,增强党和政府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关爱困难儿童,牵手结对帮扶”活动在县妇联的倡导下,得到了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积极支持,推动了结对帮扶活动的顺利开展。今天参加这次座谈会的只是xx镇和部门爱心人士代表,以后各乡镇会陆续召开各乡镇的“关爱困难儿童,牵手结对帮扶”座谈会。在活动中,我们的这些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为困难儿童捐赠助学款,提供物质帮助,主动关心贫困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和孩子们建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这种爱心行动将转化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那些暂时处于困境中的孩子,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这次活动中,xx镇、县建设局、县地税局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建设局的7位同志结对帮扶了9名贫困儿童;县地税局10个单位结对帮扶了10名孩子;县供电公司、县民政局及新东岳集团的杜红敏、美丽坊女子会馆的孟秋凤等同志都结对帮扶了比较多的孩子。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尊重。在此,再次对你们的“爱心行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这次座谈会,为大家创造了欢聚一堂的机会,帮助孩子们实现了见到亲人并当面表达谢意的愿望,使“爱心家长”更能深入了解所助儿童的学习、生活及成长情况。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帮扶队伍中来。
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以后我们还要组织开展更多这样的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训练心理素质、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将“爱心家长”的关爱,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借此机会,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各级妇联继续深化结对帮扶活动。县妇联要不断总结经验,主动协同有关部门不断扩大结对帮扶的宣传力度,唤起更多人的关注与支持,使更多的贫困儿童受益;要加强对募集资金和受助儿童跟踪管理,保证“春蕾计划”的健康运行,促进贫困儿童的健康成长。各基层妇联组织、相关学校要加强配合,深入调研,摸清底数,为资助者与贫困儿童架起联系的桥梁。各级妇联组织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发挥组织优势,强化宣传,争取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互助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使孩子们安全有保,学业有教,亲情有护,为他们身心健康,自由成长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二是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发扬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各界爱心人士要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心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及时向那些处境困难的家庭和孩子,伸出热情之手,奉献一份爱心。“爱心家长”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奉献爱心、倾注关怀,不仅从经济上帮助他们,更重要的是与孩子建立起亲情关系,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帮助解决成长道路上的困惑和烦恼,使孩子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充分感受到党和社会的温暖。新闻媒体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工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帮助更多的贫困儿童受到救助。
三是希望受帮扶的儿童自立自强,健康成长。要人穷志不短,逆境更坚强。要坚信,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下,家境困难的孩子们一定能跟所有的孩子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希望你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坚定靠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好好学习,努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迎接人生的挑战,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关注你们健康成长的“爱心家长”们,回报关爱你们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要经常向帮扶者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坦诚自己的思想,和资助者建立深厚感情。
篇6
据了解,今年是该集团连续第五年进行年度无投诉线路暨“感动社会、温暖乘客”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天津市公交集团去年牵头联合北方十城市公交企业开展了“创先争优、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全市1.8万名公交职工以优质的运营服务,努力落实民心工程,不断延伸服务领域,大幅提升了天津公交的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2011年,市公交集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在创建过程中,天津市公交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线路车队、驾驶员、站务员的典型事迹。为了激励员工奋发上进,继续为广大乘客提供优质温暖的出行服务,天津公交集团年初启动了2011年度“感动社会、温暖乘客”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采用基层申报、专业推荐和社会征集三种方式进行评选,最终天津公交一公司34路青年志愿团队、天津公交四公司30路车队、滨海公司宁河分公司、天津公交五公司七队等四个先进集体,天津公交45路驾驶员李秀琴、800路驾驶员王春瑞等10名先进个人以及公交1、5、8、15、591、645、847、861、952等44条乘客无投诉线路受到了表彰。
石家庄市公交总公司十路车队推出“6S”管理方法
“6S”管理是国际上流行的、有效的现场管理办法。“6S”及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石家庄公交十路车队从4月中旬导入“6S”管理,整理阶段已收到明显效果。
为了尽快推进6S管理进程,在整理、整顿阶段,十路车队从管理人员到一线车长、修理工、卫生队人员进行全方位强化培训,自6S管理导入以来,全员培训8场次,以班组为单位培训20场次,实打实地将”6S“管理理念融入到车队每位职工的思想意识当中。为了将非必需品清理及时,十路车队从办公室、会议室、卫生工具室、场站的每个房间到每台公交车的物品摆放、工具箱内的物品摆放连续半个月整理、整顿了7次,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十路车队建立了推进组织,干管人员及站务、各班班长都是推进组责任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干管人员每天下午5点召开碰头会,将整理、整顿进展情况汇总,并将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安排,脚踏实地地将各项工作做到实处,从而达到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形象的目的。
昆明公交集团公司爱心结对帮扶禄劝县撒营盘困难小学生
5月9日,由昆明公交集团公司工会马叶主席带队的农村定点挂钩帮带扶贫工作小组带着昆明公交集团的问候来到禄劝县撒营盘镇,分别前往康荣村和升发村小学,对两个村委会小学的65名困难小学生进行结对认领帮扶,将爱心助学金送到了小朋友手中。同时,扶贫工作小组还对两个村委会的扶贫项目进行了详细了解,和撒营盘镇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共同达成了下一步扶贫工作的步骤措施。
为把挂钩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昆明公交集团公司深入调查走访,于2011年先后开展了为村民捐赠冬衣、向小学生捐赠校服以及启动乡村道路建设等一系列扶贫措施,为进一步加强扶贫帮困力度,丰富扶贫帮困的内涵,结合开展“四群教育”工作,昆明公交集团在全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发出倡议,对两个村委会小学的困难小学生进行结对认领帮扶,由集团公司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爱心助学金,安排部分代表送到撒营盘镇升发村、康荣村的困难小学生手中。今后,昆明公交集团将主动对接联系,加强沟通,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农村定点帮带扶贫工作目标,多办好事、办实事,创新理念和思路,努力把帮带扶贫工作做得更好,让上级党委放心,让基层群众满意。
济南公交举行2012年修理工脱产培训工作
5月21日上午,2012年修理工脱产培训开班仪式在培训中心举行。济南公交总公司技术设备部部长高新传,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李文成,维修公司党委书记、经理王培海、副书记车立山和职工学校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刘秀华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职工学校副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徐培利主持。
开班仪式上,高新传结合工作实际给参训学员提出三点学习要求:一是珍惜机会;二是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三是做好互动,相互交流学习,做到勤问、勤记、勤思。为了配合维修公司2012年“培训强化年”主题工作,使培训模式更加贴近岗位实际,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有效地转化培训成果,达到培训的目的。培训中心技术项目组对维修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了深入细致调研,并对需求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在课程设置上更具有了针对性。培训中心还针对现有的培训模式进行了革新,从课堂走到第一现场。为了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培训中心与维修公司通力合作,并聘请了维修公司技术骨干担任本次培训的兼职培训师。本次培训分为两大模块,第一模块在培训中心进行,以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第二模块在维修公司进行,开设了第二课堂,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维修公司实物资源优势,开展实物教学,真正把培训做实做到位,把“培训”送到一线修理工手中,让参训的每一个修理工进步,为公交运行一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常州公交公司2012年度“红五月”文艺晚会精彩上演
5月23日晚,一台由公交员工自编、自演、自导,主题为“阳光工作每一天”文艺晚会在京沪高铁常州北站公交枢纽精彩上演。常州市总工会、常州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系统相关单位和常州集团公司领导、共建单位驻常某部官兵、城建学校师生代表和各基层单位、部门员工900余人观看了演出。晚上7点,晚会在公交百人合唱团嘹亮的歌声中拉开了序幕。整台晚会由歌曲、舞蹈、朗诵、相声、武术表演、琵琶独奏等15个节目组成。
今年晚会的一大亮点是10位“2011年度常州公交‘道德之星’”走上舞台与广大员工见面,他们的事迹也被写成诗歌在晚会上表演,体现出了常州公交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深厚底蕴。常州公交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蔡健臣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辞。他说,持续的企业文化,必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常州公交一定会持续地建设好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推动公交的发展转型,在“十二五”期间,公交人要继续把握好发展机遇,以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和谐公交”为目标,大力发展科技公交、绿色公交、民生公交、和谐公交,使常州公交做得更好。
重庆公交集团召开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工作总结表彰会
5月14日,重庆公交集团召开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总结表彰会。重庆市交通开投集团副总经理程龙、重庆公交集团班子全体领导,机关各部门、公交促进会,重庆公交集团所属各营运公司、维修公司党政领导、营运服务安全机务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等领导出会。会议由集团副总经理刘莉主持。
会上,集团工会主席郑跃东围绕“八个明显”目标、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呈现出“八个转变八个提升”等工作亮点作《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工作总结》。巴士公司、新城公司、电车公司被评为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工作“先进单位”,王英等十名同志获得重庆公交集团第五届“岗位奉献奖”。与会领导向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篇7
一、基础扎实,措施到位。
近几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依靠政府、动员社会,形成合力,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残疾人扶贫开发。特别是1998年以来,在县级残联牵头组织下,进一步加大了残疾人扶贫解困的力度。一是县人民政府专门制订了《xx县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方案、修订出台了《残疾人优惠政策》,县扶贫办制订具体扶持残疾人的措施。二是县乡(镇)两级残联都成立了残疾人服务总社和残疾人服务分社,开展了三次全县性的贫困残疾人情况调查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做到贫困残疾人口有依据,扶贫工作有人抓,组织有保障。三是为筹措扶贫基金,1998年县委办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筹集了部分扶贫基金;落实了中央康复扶贫贷款和地方配套资金,累计68.7万元,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础。四是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形式合力。民政部门做好救济、低保等;工商部门为个体就业经营户减免费用,方便摊位;妇联开展贫困残疾儿童妇女专项救助;团委建立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帮助困难残疾人等等。使整个扶贫解困工作措施到位,氛围良好,基础扎实。
二、根据山区特点,走出扶贫之路。
科技扶贫,脱贫有路——县残联、科协、农业局等单位每年都要为残疾人举办3—4期科技培训班,传授科学种养技术和其它方面的技术,使残疾人得到信息,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路。培训内容,农村以农业开发种养业为主,如种香菇、名茶、干水果培育管理、蔬菜类、养殖技术等;城镇残疾人以电器维修、缝纫、理发业和工艺品加工等为主要内容。三年累计为1000多名残疾人培训,部分残疾人通过培训后掌握技术已经走向小康路。
劳务输出,走出山门——我县是个山区县,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差,农村劳动力相对剩余,残疾人就业门路不宽,创办福利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也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实际我们走劳务输出之路。几年来,连续向绍兴、宁波、富阳、温州、乐清等地输送残疾人9批(次),300多名残疾人在外就业。这部分残疾人在发达地区就业不但收入甚高,还能够享受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为解决残疾人劳动力就业需求矛盾,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深入到乡村走家串户,建立了“残疾人就业档案”、还在城镇建立了“就业信息服务站”专门为残疾人劳动就业提供信息和方便。得到广大残疾人的赞扬。在劳务输出以后,我们还及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协助有关单位为在企业劳动的残疾职工解决劳动纠纷、工伤事故、维护其合法权益等方面出力。同时还经常到企业进行电视跟踪采访宣传,使企业满意、职工满意。
扶贫基地,以点带面——以县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和残疾人扶贫服务社为基础开展农村种养业扶贫开发。我们在抓好面上残疾人种养业项目扶持的同时注重抓好扶贫基地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路。累计落实扶贫资金68.7万元,其中:中央康复扶贫贷款30万元,县扶贫基金15万元。分别扶持到农村贫困残疾人和扶贫基地点上。建立扶贫基地3个,其中:以残疾人杨裕宗为代表的养殖基地,养猪年出栏商品猪500多头,养鱼60亩(水面积)、养獭兔1000多只,还搞山地开发水果,生态种养,带动6名本地残疾人致富,县服务社扶持2.5万元;以残疾人李建新为代表的新开发养田鲤鱼、罗飞鱼20亩(水面)、养鸡2万多只、鸭2000多只,还有加工饲料等配套项目,带领6名残疾人脱贫致富,县服务社给予扶持1.85万元;以黄卫亮残疾人为代表的养甲鱼、养猪基地项目,带领5名残疾人脱贫致富。通过基地养殖业的开发扶贫,农村一些残疾人也纷纷开始搞个体家庭种养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县残联和扶贫服务社积极做好技术指导,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经常深入到田头、山上和基地,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如今年四月我们到了三都乡酉田村残疾人叶木生的桃子基地,当了解到他无资金买化肥时,当即送500元资金,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由于县残联的大力扶持,残疾人叶木生的水果基地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已初见经济效益。
2001年9月8日,xx省省长xxx,副省长xxx等领导在xx县调研时,来到三都乡酉田村,县残联扶贫的残疾人叶木生的水果基地,高度评价了县残联的扶贫方式,x省长当着市、县委书记的面说:“你们全乡村的正常人要行这位残疾人学习,身残志坚搞开发生产。”
结对助残,扶贫众帮——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主要是以“一助一”结对助学、提供资金、技术等方法。
如开展“人人结对”活动和“万户种养、共奔小康”等活动,全县417名残疾人结成扶贫对子,取得成效。如今年5月份我们就发动机关部门单位16个单位与17座中小学校的56名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们每学期能得到近2万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三、扶贫见成效,辛劳结硕果版权所有
篇8
2019年是我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实现“脱贫摘帽”之年。**镇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办的具体指导、关心和支持下,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规划,以稳定解决贫困群众脱贫问题、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为目标,突出抓好“三率一度”指标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质量提升、“十大扶贫工程”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不断夯实脱贫基础,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确保在现行标准下,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半年的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55户3715 人(其中深度贫困户45户81人),共安排结对帮扶干部453人。2016年脱贫271户1009人,2017年脱贫162户660人,2018年脱贫119户530人,2019年预脱贫306户1243人。有“十三五”贫困村3个,分别为大庄塅村、三千塅村、荣春村,大庄塅村2016年出列,三千塅村和荣春村于2017年出列。无深度贫困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
1、科学动态管理,完善档案资料。我镇年初组织各村开展镇村户的基础资料核实完善,重点核查955户贫困户基本信息、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帮扶措施、走访记录、帮扶成效等资料,确保数据信息全面、准确,及时更新明白卡和系统数据,确保各项数据同步到位。
2、认真组织脱贫攻坚“回头看”。一是紧紧围绕村退出、户脱贫标准,组织对全镇贫困户开展大排查,对全镇11个村,955户贫困户进行回头看,2019年排查出需要房屋维修改造的有40户,没有电视机的59户,没有卫生厕的54户,没有衣柜的72户,没有厨房的66户,庭院整改的154户,改路的191户,并结合危房改造、村庄整治、交通、新农村建设、户容户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二是镇扶贫工作站组织扶贫专干对955户贫困户进行电话访谈,5月16日完成了对全镇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的调查,5月17日我镇立即召开了脱贫攻坚问题大排查大整改工作调度会,认真总结各村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责任人,限定整改时间,落实整改任务。
3、认真排查五类人员建立台账。对全镇所有行政村“五类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共计605户1733人,其中住危房户24户57人,未纳入建档立卡的低保户、残疾人户、老人户445户1152人。对这些人员建立了台帐,完善了相关佐证材料。
4、积极推动十大工程的落实。
(1)产业发展扶贫工程。一是产业直补申报。在4月8日制定了2018至2020年产业扶贫工作规划,并于4月11日启动了申报工作,在4月15日前完善16年至18年贫困户直补台账工作,5月15日前已申报油茶6.2万、蚕桑2万、茶叶0.85万元、畜牧业102.5万元、农业0.7万元、小作坊3个。二是产业示范建设。目前我镇已申报16个基地,其中蚕桑基地7个,白莲基地1个,茶叶基地1个,油茶基地6个,蔬菜基地1个,目前16个基地已基本建成,16个已经建立了利益联接机制。农业农村局杨爱卿主任4月份已到16个基地进行核实和指导,大部分基地有建立了合作社章程和财务制度,签订了帮扶协议,各项材料基本完善,截至目前为止已有9个基地通过验收。
(2)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9年的易地搬迁户14户,10户正在装修,4户准备装修;同步搬迁6户23人,1户正在装修,2户准备装修,3户未装修。同时为提升后续扶持水平,在大寨田易地搬迁安置点引进扶贫车间一个(服装厂),预计可落实30余人就业,确保搬迁安置后稳定脱贫。
(3)危房改造扶贫工程。今年全面开展危旧房摸底排查,以“维修加固”和“拆旧建新”两种方式积极稳妥推进贫困户危旧房改造。2019年已核查贫困户危房改造53户,非贫困户危房改造已核查155户,目前有43户贫困户已开工建设,4户竣工,确保在9月前完成2019年的危旧房改造任务并搬迁入住,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率达100%。
(4)就业扶贫工程。在村组设置了政策宣传栏,建档立卡户劳动力对就业扶贫政策的知晓率高,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79个,完成了安置任务;4月份对未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做好摸底登记工作,全镇共有贫困户劳动力1721人,其中在外务工的有539人,截至6月底2018年交通补贴已申报113人,目前正在开展2018年交通补贴补报和2019年申报工作;清水桥建立了扶贫车间,解决了8名贫困劳动力。今年农技已培训80人,就业介绍79人。
(5)基础设施扶贫工程。全镇共47个项目,其中45个已开工,竣工17个。
(6)健康扶贫工程。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行报销政策,确保报销比例达到90%;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7月份已签约贫困户838户3338人,卫生院每季度组织人员进行家庭医生履约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上门检查送药,对精神病患者进行随访。
(7)教育扶贫工程。一是开展信息核查工作。我镇共有在校学生993人,其中在外就读的学生有142人。4月15日前完成了春季县内贫困家庭学生信息摸查,确保县内就读的贫困学生资助资金及时到位;对县外的摸清底数和就读地址,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寄出了公函,截至7月底已寄出公函142份,收到回执联47份。二是加强控辍保学工作。4月份之前完成贫困户子女摸底工作,共有辍学11人。这些学生均已建立台账和签订控挫保学责任状,对于非身体原因辍学的加大了劝返力度,采取学校老师家访、帮扶人上户劝返等多种措施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辍学。
(8)社会保障扶贫工程。一是严格低保动态管理,2019年一季度农村低保1079户1992人,十四类低保3人。二季度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新增7户11人,对不符合条件的取消了14户33人。二是6月份起开展了2019年我镇农村低保专项治理,逐村逐户排查,新增137户158人,取消161户431人,重合率67%。三是开展未办证贫困户残疾人大排查,统计共105人,目前已上门为7户贫困户重度残疾人办理了残疾证。
(9)生态保护扶贫工程。安排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保洁员、光伏电站管理人等生态环境保护人员,让贫困人口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中获取多重收益。
(10)村庄整治整体推进。一是新农村建设。拆除空心房、危旧房333栋,召开户主会200多场,“三清三拆”工作已进入攻坚扫尾阶段,已完成98%,改水、改厕、改房、改路、改沟、改塘、改环境等七改工作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60%,确保9月底全面完成。二是垃圾治理和村庄整治。垃圾治理和村庄整治有效结合,建立了垃圾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垃圾日常有人扫、有地方倒,户上门前有“三包”,形成人人讲卫生的好习惯。同时户容户貌改造已完成90%,提升了贫困户居住生活环境,改善了整体村容村貌。
三、下步打算
1.夯实扶贫基础。根据大排查问题台账,对照问题全面
整改,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重点瞄准住房、教育、医疗、饮水等基础环节,精准发力,全力攻坚,确保扶贫政策到村到户到人。
2.抓实产业发展。根据各村特色和地理条件发展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加强产业基地建设管理,了解贫困户工作情况,确保基地经得起看,材料经得起审,贫困户经得起问,切切实实的发挥产业扶贫的效益。同时按成熟一批、验收一批、奖补一批的要求,加快“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验收和奖补工作。
篇9
国务院扶贫办:提高脱贫质量,健全
脱贫长效机制,强化监管和考评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2017年,将瞄准贫困问题最突出的区域、群体和环节,加大攻坚力度,提高脱贫质量;要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大产业、就业扶贫力度,培育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要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严格考核评估和督查巡查。
2017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预算将继续保持较大幅度的增加,各地也要结合实际相应增加。要提高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获贷率;开发集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其他涉贫保险等的“一揽子”保险产品;保障扶贫开发用地需求,提高用地审批效率,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力度;加大贫困地区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建立贫困户参与机制和受益机制,强化组织动员和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
2017年,要完成约34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努力做到精准对接、稳定就业。
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举措,保障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到高校的各阶段教育,启动中等职业教育行动计划技能脱贫千校行动;降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医疗支出负担;对已经核准的553万因病致贫返贫户、734万贫困患者,按照大病、慢性病等分类施策;扩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的选聘工作,新增退耕还林任务的80%安排到贫困县,优先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探索在荒漠化、石漠化等地区开展生态农业扶贫试点。
开展核查比对,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人口纳入建档立卡,推进政策衔接、对象衔接、管理衔接。同时,继续推进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科技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构树扶贫等精准扶贫十大行动和十项工程等。
云南:建设生态文明脱贫示范,渎职者
就地免职
2017年脱贫目标:确保100万贫困人口脱贫,1100个贫困村出列,29个贫困县摘帽。
云南将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深入推进“五个一批”工程,在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上取得新突破,在少数民族团结进步脱贫、生态文明脱贫、固边睦边脱贫方面做出示范,总结脱贫攻坚的“云南经验”。
云南将严格督查考核问责,对脱贫攻坚计划脱离实际、扶贫措施不精准、行业扶贫责任不落实、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等问题展开巡查;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监管力度,紧盯资金直接扶持到贫困户、统筹整合情况、年度项目资金结转结余率等三个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县级资金监控制度,对两年以上还未使用完的资金,由省级收回调整安排到资金使用绩效好的县。对挪用及呆账、坏账等造成的资金浪费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一方面收回资金,一方面严查追责。
云南将对扶贫实绩突出的县委书记、县长优先提拔使用,继续兼任现职务,直到完成脱贫任务;对不称职不胜任的,坚决撤换“下课”;对完不成任务、影响全省考核结果,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虚假摘帽”,渎职失职和不作为的县委书记、县长,就地免职。
贵州:推进产业就业扶贫提质创新,建设美丽乡村
2017年脱贫目标: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实现20个贫困县摘帽,2300个贫困村退出,90个贫困乡(镇)按省定标准摘帽,66个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2017年,贵州省计划实施6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10万整村同步搬迁人口共7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自然村寨整体搬迁的任务全部完成,要全部实行城镇化搬迁,以搬迁到县城为主,到重点集镇为辅,不能从农村搬到农村。
为确保2017年产业扶贫实现重大突破,贵州将推进产业就业扶贫提质创新,用好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子基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通过深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全面实施“百区千村万户”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并新增省级扶贫产业园区10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万个以上,带动60万贫困群众脱贫;深入实施职业教育脱贫富民计划,对40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展规范化技能培训,向对口帮扶城市有组织地输出护工、家政等紧缺劳务人员1万名。
继续加大通村通组道路建设力度,继续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力争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加快实施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0+N”计划,推进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幼儿园、学校、医院及厕所,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42.98万套,“1+7”民生工程完成投资11亿元,“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1214亿元。
用好3000亿元脱贫攻坚基金,积极争取农发行1000亿元专项贷款支持,并新增扶贫小额贷款100亿元,力争累计投放额达到280亿元。同时,以“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创建为契机,因地制宜地创新保险扶贫模式,在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领域精准发力,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县全覆盖。
大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升级。启动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加强54个东部经济强县与66个贫困县的结对帮扶工作,推动帮扶层次向乡村延伸;深入开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干部挂职、人才交流等重点工作,打造一批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示范园区、特色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和农特产品营销基地,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劳动密集型、农文旅一体型企业。
内蒙古:加大产业扶贫,2017年
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2017年脱贫目标:到2017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26个重点贫困旗(县)产业扶贫对象脱贫任务全部完成。
产业扶贫一定要抓住关键环节,补齐短板。按照“稳羊增牛扩猪禽”的发展思路,确定肉羊、生猪、肉牛、家禽、饲料饲草、蔬菜、马铃薯等七大扶贫产业;采取“首席专家+骨干农技人员+贫困村科技示范户+贫困户”的方式,开展农牧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开展农牧配套、粮经复合、资源循环、农旅结合等发展模式研究,为当地特色产业提供有效益、能复制、可推广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经验;培育基层农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牧民、农牧业产业领军人。
2017年,产业扶贫需要25.06亿元,其中到村到户资金12.75亿元,金融扶贫资金12.20亿元,电商扶贫资金0.11亿元。为此,要进一步降低贷款准入门槛,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五万元以下、三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合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旗县风险补偿”的小额信贷等,引导企业资金、社会资本到贫困地区参与产业扶贫。
宁夏:完成8.2万移民住房,实施
教育和生态脱贫
2017年脱贫目标:脱贫销号4个县、300个村,19.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继续实施“四到”扶贫工程。在产业扶贫方面,探索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新路径;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计划完成4万人住房建设和4万人搬迁安置任务,力争2017年底基本完成8.2万移民住房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任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教育扶贫方面,将新建、改建或增设幼儿园220所,新增学位2.3万个,确保全区常住人口规模超过1500人的贫困村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对全区幼儿园在园建档立卡经济困难适龄儿童免除保教费并补助伙食费;免除全区高等职业教育在宁夏就读的宁夏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和农林、师范专业学生学费。
在生态脱贫方面,宁夏将实施“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区域造林绿化工程”,提高造林补助标准,完成新造林17.3万亩。同时,将开展农村低保人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核查对比,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脱贫户实施政策性保障兜底。
重庆:破除发展瓶颈,强化巩固扶贫成果
2017年脱贫目标:确保现行标准下所有贫困区(县)摘帽,贫困村销号,贫困人口脱贫。
2017年,将狠抓产业就业扶贫、分类政策保障、破除发展瓶颈“三大重点”,打牢建档立卡、资金监管、队伍建设、督查考核“四个基础”,实现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群众参与、长效机制“五大突破”。
重庆计划投入421亿元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农村建卡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贫困人口和困难家庭医保救助等民生工程。对今年即将脱贫的,进一步加大资源统筹调度力度,精准落实“1+1+13”政策措施,因村因户深化实施“六个一批”;加大产业就业扶贫力度,实现社保兜底、临时救助、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无缝衔接;深化资产收益扶贫,持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扎实推动“七大特色产业链”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延伸覆盖。
着力在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深化扶贫开发长效机制课题研究,坚持城乡联动扶贫、制度保障与开发造血“两轮”驱动、区域发展与精准到人到户相结合、“三位一体”(政府主导、行业协同、社会参与)等统筹城乡扶贫开发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深化脱贫攻坚工作成果。
广西:完成脱贫大数据平台,深化
特色产业富民行动
2017年脱贫目标:110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10个贫困县、1300个贫困村如期摘帽。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完成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年度建设任务。落实扶贫考核、督查巡查、成效评估和摘帽激励等四项机制。
深入开展特色产业富民行动,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推进旅游扶贫、构树扶贫、光伏扶贫;引导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创业,吸收就业,推进48所技工院校结Π锓鼋ǖ盗⒖ㄆ独Ъ彝ァ傲胶笊”中期就业技能培训;做好年度易地搬迁工作;实施防护林、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
协助落实好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在园幼儿免除保教费、建档立卡贫困户普通高中生免除学杂费、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等教育资助政策,配合实施普通高考精准脱贫专项招生计划;实施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服务模式试点工作,加大医疗救助、大病保险力度,建立健全贫困户健康档案,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落实好低保兜底政策、边贸政策。做好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社会扶贫、雨露扶贫培训等36项具体工作。
安徽:基本建立农村贫困人口
医疗保障体系
2017年健康脱贫目标:基本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医保体系。
篇10
关键词:精准扶贫;“358”模式;产业扶贫;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024-02
精准扶贫是2013年11月在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提出的。所谓精准扶贫,是指扶贫工作要做到精确、准确,即无论是扶贫对象的识别还是扶贫措施的实施都要做到精、准。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展开已接近两年时间,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工作实践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对恩施市龙风镇扶贫试点所做的调查,对当前扶贫工作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当前工作中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瓶颈问题的对策,为放大试点效应、推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指引方向。
一、恩施市龙凤镇精准扶贫模式
2013年初,恩施市龙凤镇被确立为国家级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区域。两年来,湖北省、恩施市(县)、乡各级领导群策群力,在摸清龙凤镇贫困人口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出来了“358”的综合扶贫模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扶贫机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358”扶贫模式是指:实施三种扶贫路径、创新五类实施机制、破解难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实施三种扶贫路径
一是实施产业扶贫。对有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分村分户制订产业扶贫措施。 二是实施搬迁扶贫。对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贫困对象,实施生态搬迁扶贫。三是实施定向扶贫。对因病、因灾、因残致贫等对象,提高最低保障标准,开展大病医疗救助,实行“兜底”扶贫。
(二)创新五类实施机制
1.创新投融资机制。按照大类统筹、小类调整的原则,整合财政资金用于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探索将投入产业建设的财政资金按一定比例作为农民在企业或合作社中的股份,允许财政补助资金形成固定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理,增加农民资本收益;探索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营运公司,盘活镇级国有资本存量,注重财政资金与担保、再担保政策性保险等金融手段协调配合,放大财政资金效益。
2.创新镇村治理机制。建立优秀村医、村教进村级班子、律师进村法律便民,农民办事不出村“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实施社区网格物业化管理、建立民事调解等多元化公共服务组织。
3.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培育和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依法对农村山地林权、建设用地使用权、财产所有权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关产权进行交易,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农村股份合作社,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量化折股,引导农民以资金、技术、土地、设施(设备)等生产要素入股,通过资本注入、项目补助、农业佣金、产业担保、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4.创新土地综合利用机制。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探索农户分散拆旧、集中建新的土地增减挂钩模式,实现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按照“统一规划、分户自建、统一验收、兑现奖补”的办法,探索土地整理项目农户自建模式;按照“政府统筹、整合资金、统一实施”的原则,探索整合资金、统一实施项目模式;按照“政府监管、企业参与”的原则,探索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模式。
5.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构建“大校带小校”的教育共同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放到基层,建立优质医院与镇村医疗机构紧密型合作机制,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紧缺、医疗水平低、老百姓不信任等问题;整合社区文化、体育、科普、广播电影电视、党员教育活动室资源,建设村级综合性文体服务中心。
(三)破解难题
1.解决“增收难”问题。结合生态产业建设实施退耕还林,发展茶叶、烟叶、蔬菜、畜牧、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快二、三产业发展,让贫困户达到“三个一”(一户1亩致富园,一户参加1个专业合作社,一户一年至少出栏1头商品猪)目标;加大农民就业培训力度,使其掌握1至2门就业技能,提高困难群众就业能力,确保1户特困户有1名就业人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2.解决“上学难”问题。加快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改善贫困学生就学环境;加大贫困生助学力度,使贫困生能上学、上好学;加大职业教育助学力度,免费让贫困学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一门致富技能。
3.解决“看病难”问题。加快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增强贫困户就医保障,适当降低贫困户看病“入门”费用,适度提高贫困户大病报销比例,并对大病贫困户实施“社会救助”。
4.解决“住房难”问题。整合现行扶贫搬迁、环境整治、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土地增减挂钩奖补政策,分户制定贫困户房屋改造计划,确保贫困户住房达到最低住房保障要求。
5.解决“行路难”问题。加大通畅公路、村组公路建设与养护力度,消除村级经济断头路,努力实现户户通公路、村村通班车,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目标。
6.解决“饮水难”问题。加快推进水厂建设,集中解决贫困户饮水难问题。对无法搬迁但存在饮水困难的贫困户,建设小水窖,实现贫困户安全饮水。
7.解决“用电难”问题。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因地制宜实施大电网延伸工程,努力解决农村电压不稳问题。
8.解决“留守难”问题。积极发展适合留守妇女致富的项目,开展“留守家庭生产互助活动”,创造条件让留守妇女由“守家园”转“建家园”;落实各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制度,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问题;探索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模式,使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二、龙凤镇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
(一)精准识别确保扶真贫
为确保扶真贫,龙凤镇建立了严格的识别标准。立足龙凤镇的实际情况,将贫困人口状况细化为25项量化指标,识别出贫困人口6,338户、20,618人。并对贫困对象按贫困程度进行细分,其中一般贫困户5,826户、19,515人,特殊困难户512户、1,103人。同时,对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进行了分析,将贫困人口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因病、因残、因灾、因学、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缺文化、无致富门路、居住环境恶劣等原因而致贫。而且,对贫困户进行动态管理,确保进出有序。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要及时“销号”,对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返贫的贫困户要及时“挂号”,避免信息与管理错位,确保扶贫工作不漏掉任何一个困难户,当然也不能对已经脱贫的村民继续进行扶持,这正是扶真贫的真谛所在。
(二)因户施策确保真扶贫
1.对因病、因残、因灾、因学致贫的困难户,提高最低保障标准,开展大病医疗救助,实行“兜底”扶贫,并引导特困户至少种植一种经济作物或养殖一类家禽,实施“四个一”结对帮扶(一名党员干部、一家企业或单位、一家金融机构共同帮扶一户贫困户)。
2.对于缺资金的困难户,开展“滴灌式”扶贫,分村分户建立产业帮带措施,直接将产业发展资金补助到人到户。
3.对于缺技术、缺文化、缺劳力、无致富门路的困难户,开展“喷灌式”和“池塘式”扶贫,实施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烟草配套等惠农项目,形成“一村一品”、“一区一园”的产业布局,并开展技术培训。或者通过农民合法产权参股,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让农民从规模化经营中分享红利。
4.对于因居住环境恶劣的困难户,坚持统一规划、群众自愿、差额奖补、梯次搬迁的原则,引导贫困人口向“一主两副九个中心社区三十三个一般社区”搬迁;整合扶贫、危房改造等专项资金对搬迁户给予差额奖补,对不同搬迁对象分类指导,鼓励搬迁户建设特色民居,发展配套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此外,对全部困难户实施思想扶贫,强化“经济贫困但思想不能贫困,接受帮扶但不能依靠帮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对象劳动技能,鼓励通过就业创业告别贫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亦才能真正脱离贫困。
(三)精准管理确保责任到人
精准管理是确保扶贫责任得以落实的关键。恩施市龙凤镇强化以精准扶贫为全镇的中心工作。具体表现在:一是健全扶贫队伍,责任到人。书记市长挂帅出征、专职副书记一线作战,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扶贫办合署办公,实行市级领导精准扶贫责任全覆盖;乡镇专职副书记兼任扶贫办主任,每个乡镇明确2-3名干部专司其职,重点贫困村实现精准派驻扶贫工作队、精准选派第一书记负责扶贫工作。二是制定精准扶贫作战图,层层签订“军令状”,推动整体扶贫工作有序进行。三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确保贫困人口进出有序,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要及时“销号”,对返贫的贫困户要及时“挂号”,避免信息与管理错位。
(四)精准考核确保扶贫效果
为了确保扶贫效果,龙凤镇建立了过程、结果双向考核机制,采用定量、定性双重评价方法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是:一是将乡镇办扶贫工作在目标考核中的权重调整为70%、市直单位调整为30%,定量定责,跟踪督办;二是将整村推进、扶贫搬迁纳入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公开承诺,接受监督;三是制订《贫困户、贫困村脱贫标准及验收办法》,引入中介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确保扶贫工作如期完成,务求实效。
龙凤镇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时间尽管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但从扶贫效果来看成绩斐然。一是,至2015年底,龙凤镇2 499户7 804人率先实现脱贫目标,脱贫率达到37.85%。二是,完成退耕还林2.7万亩,整理土地1.08万亩,种植烤烟4 250亩,新建茶园8,000亩,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流转土地五千余亩。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重点贫困村集中,累计实施项目132个。四是,在扶贫资金筹集方面,以产业发展基金、县域经济调度资金建立资金池,协调银行按1:5的比例放款,为精准扶贫提供了资金保障。五是,“律师进村法律便民”基层治理经验在全国推广,“两社两司一卡一库一平台”金融扶贫、农村产权交易、电商扶贫、城乡学校医院共同体等成果在全恩施州推广。
三、精准扶贫实践中的瓶颈问题及对策
(一)简单扶贫导致脱贫假象
所谓简单扶贫,是指对于特困户,在帮扶过程中,扶贫责任人只是想办法送去一定的资金、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如种子、树苗等),或者对其房屋进行修建、改造等等。这些措施只是对贫困户暂时给予了输血,暂时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但是并不能增强其造血功能,容易造成脱贫表象,或者当年确实已经脱贫,而次年一旦离开帮扶资金和物资就会立即返贫。因此,简单扶贫不是真扶贫,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使扶贫效果具有可持续性,只有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才能真正实现永久脱贫。
(二)贫困地区缺劳力现象普遍
在贫困人口中,大多属于老、弱、病、残人员,或者是留守儿童、老人,或者是五保户老人,年轻力壮、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民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出现空壳现象,这是导致农村滞后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劳动力的问题是产业扶贫的关键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当地办产业吸引年轻劳动力就近就业,是当前及以后进行扶贫工作的关键,比如发展村级集体产业,因地制宜地创新,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分享成果的“盈利模式”。开展村级集体产业,需要将涉农资金、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整合起来,将所有能劳动的村民聚集起来,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由村干部或者致富能人牵头,带领村民们走上集体致富之路。当然,政府有必要对这种村级集体产业进行政策扶持,比如减免税等,尤其是解决产品销售门路问题,这是产业扶贫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盲目投资不计绩效
为了开展扶贫工作,从国家、地方各级政府、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筹集了大量的扶贫资金,这些资金由地方各级政府来规划使用,有些项目的开展可能仅仅是某些领导的一厢情愿(打造面子工程),并无经济效益可言。比如,打造龙马风情小镇,其中将投资八千万元左右,建设一个五星级酒店和一个商贸旅游开发小区,看来龙马镇并不具备旅游、休闲的条件,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且道路极为不安全(道路狭窄、弯道多)、闭塞(不通往任何其他乡镇或城市)、无原生旅游景点等等。总之,在笔者看来,打造龙马风情小镇的旅游项目所耗巨额资金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有限的资金能否用到刀刃上,应该建立配套的绩效评价机制,对于每一个项目在开展前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在开展后要进行绩效评价,并且要与责任人的年终考核挂钩,避免盲目投资。
四、结语
恩施市龙凤镇作为全国的扶贫试点区,创造性地建立了“358”扶贫模式,通过两年的扶贫工作实践,取得的扶贫成效斐然。因此,“358”扶贫模式值得在恩施市乃至全国推广。当然,扶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点和困境,需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扶贫机制进行修正和补充。另外,贫困地区正好赶上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作为贫困地区的人民,应该迎难而上,抓住机遇,把产业发展起来,把经济搞上去,在走出贫困道路的过程中扮演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