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扶贫总结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31 08:1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扶贫总结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县管学校:
接市教育局通知,10月18日至31日,省教育厅将对各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对照《2018年全省教育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工作表》内容,做好相关迎检准备工作。需要准备内容如下:
一、工作汇报
各中心学校、中小学校(含民办学校、幼儿园)、县管学校都需准备2018年度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汇报材料要认真对照《工作表》中落实教育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情况、实施全面覆盖建档立卡学生接受教育保障和资助制度情况、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情况、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情况、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情况等5项主要内容(第5项仅工艺学校需准备),汇报内容要有具体数据支撑,确保真实准确。
二、政策明白人
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是本校、本辖区的政策明白人,必须要对教育资助政策、学校基本情况、春期和秋期建档立卡学生人数、建档立卡学生接受资助情况等内容做到“一口清”。
三、档案建设
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扶贫档案要认真整理完善、装订整齐,要有封面、目录及对应内容,使用同色抽杆夹、档案盒保存。档案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情况、年度工作计划、上级相关文件等;
2.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3.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情况;
4.建档立卡学生受助情况温馨告知书回执卡;
5.教育资助政策“两节课”制度落实情况。每学期两次,含教案、照片、总结等内容。
四、相关要求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教育脱贫专项督查工作,认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汇报材料经校长签字背书后报中心学校存档,各中心学校、县管学校汇报材料和秋期开学“两节课”总结经校长签字背书后于10月22日下午下班前报教育扶贫专班办公室,上报情况列入10月考评。
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个不摘”重要指示要求,发挥教育职能作用,确保实现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有学上、上得起学,有效推进并完成教育扶贫工作任务。
二、目标任务
坚持教育扶智原则,有针对性地关注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帮扶贫困家庭学生和改善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紧盯目标、细化举措,锁定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贫困村学校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实现教育脱贫攻坚连战连捷。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1.精准统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加大对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按照国扶办信息比对确定补助对象,补助资金按学期直接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到卡,建立补助发放台账,健全备案审查制度。
2.落实学前资助政策。凡是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子女进入公办幼儿园的,全部免除保教费;在普惠性幼儿园的建档立卡、低保户、孤儿、残疾儿童,按国家政策给予1500元/年/人的资助。
3.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免收学杂费,免费发放教科书;按政策要求对贫困住宿学生给予小学1000元/年/人和中学1250元/年/人的补助,按照财科教〔2019〕30号文件规定,对建档立卡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给予小学500元/年/人和初中625元/年/人的补助。
4.落实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和贫困学生免学费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子女、农村救助特困供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本地高中学校(含职业学校),全部免除学费,并给予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按照2018年秋文件要求分档,建档立卡学生享受最高档资助,1500元/学期/人;一二年级中职学生的国家助学金为1000元/学期/人。)
5.落实“雨露计划”。积极配合市扶贫办,为职业中专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每生每学期补助1500元。
6.落实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及大学生新升入大学资助项目。为符合条件的新考入大专及以上院校的贫困户子女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凡是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一次性资助(路费)省内500元、省外1000元。
7.落实保障兜底户的子女上大学资助政策。凡是保障兜底户的子女考上域外大专及以上院校的(民办学校除外),学费完全由政府承担,并给予8000元/年/人的生活补助。
(二)改善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积极推进薄弱学校改造。
继续向上争取资金,新建或维修12所贫困村学校(14个项目)校园校舍,不断改善贫困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保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落实生活补助政策。
继续组织大学区内市直中小学与贫困村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选派管理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学校支教;严格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和乡镇津贴、补贴。
(四)发挥教育职能作用,积极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
1.积极发挥科技志愿者服务队作用。继续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免费职业教育,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业务,提高其科技生产生活水平。
2.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按照《市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3月开展“义务教育宣传月”活动,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每个学校要充分利用“爱心超市”,积极发挥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爱心小分队的作用,通过开展捐助活动,结成互助对子,满足贫困学生的“微心愿”。各校要及时家访,针对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包保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尤其要帮助有辍学倾向的贫困学生。督促家长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确保实现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
(五)扎实开展包保帮扶工作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保障驻村工作队成员待遇,加强对接走访。继续整合资金,对所包保的新立乡村、镇村、村村,开展小项目扶持、村部建设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教育扶贫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成立市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局长任副组长。统筹协调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定期开展督查督导,确保教育扶贫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二)严格落实责任。相关科室、各学校要按此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列出任务完成时限;要加大教育扶贫政策执行力度,统筹资源,用好、用足有关政策;要创新教育扶贫工作联动协作机制,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三)加强资金筹措。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补助资金和社会捐资,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按标准拨付到位,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教育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篇3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注重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办公室干事田冬梅有1年办公室工作经验,在、党务、精准扶贫、综合性文稿起草、资料上报、信息传递等方面较好的完成了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赵旺较快地适应环境和熟悉兼职工作,办公室注重加强了工作人员平时的业务学习,通过传、帮、带,互相学习、自学等方式,该同志很快熟悉了办公室工作,对安排的各项工作尽心尽力,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她在上好自己承担的课程的基础上,认真完成了办公室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办公室卫生、向上报送材料、校报编辑、文印工作等工作,达到了兼职工作和教学工作两不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们对所分配的工作积极主动,从来没有怨言,工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加强了办公室人员工作纪律,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针对办公室工作的特殊性,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了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每天坚持提前上班,拖后下班、无课一律在办公室坐班、外出办事和报送材料等履行向学校领导请示、按时返校和事后销假制度,无论是印章管理、文件收发、材料报送、上传下达、资料存档、通知筹办会务,还是接待服务等,都要求要懂规矩、守时限、保质量,一学期来,在工作中基本形成了既有明确分工和要求,又相互配合协助完成的局面,上学期,学校各项检查、验收、考核,档案的整理、做有理想信念的教师、双联活动、精准扶贫、党风廉政建设、安全工作、考核等活动多,办公室需要组织、起草、打印和上报的材料非常多,尽管三名同志都带主课,课余要钻研教材、备课、批阅作业等,但为了保证按时完成办公室工作任务,三名工作人员不怕吃苦,积极接受各项工作任务并能尽最大努力完成,经常在课余时间和晚上加班,但都从不计较,表现出了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特别是许鹏老师在均衡迎评报材料、整档案,不辞辛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学期来办公室各项工作无出现迟办、漏报和影响学区各项工作开展的事例发生,三名工作人员所担任的主课教学成绩也都比较突出。
3、认真履行了学区办公室工作职责,保质保量完成了上级和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1)、精心准备了暑假教师集训班各类材料,遵照教育局的文件要求和学区的统一安排,认真组织开展了暑假教师集训工作。
(2)、负责起草、打印了2019年春季学期学区工作计划、总结,中东小学办学章程、十二五规划等。
(3)、遵照学区安排,精心筹办了中东学区六一庆祝活动。
(4)、收缴了党费,完成了2015年上半年党费收缴工作。
(5)、向县编制办填报了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资料。
(6)、负责组织教职工认真开展了争做四有教师,争创大学之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先锋引领行动、双联活动、师德师风建设、校园中间马路的宣传展板。
(7)与教导处、总务处、幼儿园等紧密配合,顺利完成了学期考核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室的组织、协调、服务职能还发挥的不够,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不高,有等靠领导安排、督办和与其他职能处室之间推诿扯皮现象。
2、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工作纪律和工作分工上,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提出具体要求和健全管理制度。
3、在今后工作中,仍需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力争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师生员工服务。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认真履行办公室成员岗位职责,形成团队合力,共同做好办公室各项工作。
(1)在严格执行政策做表率,带头遵守各项教育政策法规和制度。
(2)在落实管理制度上做表率,带头学好制度,把握制度的规定性,规范管理行为。
(3)在调查研究上做表率,带头沉下身子,经常到课堂、宿舍、食堂、操场等学校工作的第一线,对教学、住宿、就餐、活动、安全等学校全面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学校各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详实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为改进和提高学校工作建言献策。
(4)在推进推进具体工作上做表率,坚持分段做安排,集中抓落实的工作方法,加强对具体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督促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把关定向,及时解决,避免出现偏差和失误。
2、抓好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通过传、帮、带、考、评等形式,提高工作能力,增强服务意识。
3、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建立办公室工作日志制度,定期进行工作量化考核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学期考核和评优树模依据。
4、高标准、严要求,对各项工作做到安排有记载,完成有时限,质量有要求,评价有标准,实行台帐管理和工作失误通报制度,加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管理。
篇4
根据市农业局文件下达给我县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000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500人,其中农民信息员专业200人,畜禽养殖员专业200人,沼气工专业100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由县农广校承担完成,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由农机校承担完成。
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从10月17日开始培训,至11月9日结束,共举办了三期9个班次的培训,实际培训502人,考核合格502人,任务完成率100.4%。农业机械化学校自10月16日开始培训,至11月30日结束,共举办培训13期,培训学员1006人,任务完成率100.6%。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早谋划、早准备,我局高度重视阳光工程工作。早在今年三月上旬便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2013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需求调研。调研工作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大支柱”、“四大区域”和农民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从而展开,初步确定了我县培训培训重点,即畜禽养殖员、农民信息员、沼气工和一些实用的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并按省市阳光办的要求进行了相关材料的上传申报,为任务落实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省市农业部门的工作安排,对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重新认证,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了资料上报。我县农机化学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被列为国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顺利争取到2013年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500人。
2、广泛宣传,取得各方支持,依托镇村开展培训。上半年我县结合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需求调研活动等,深入农村宣传国家阳光工程政策,让广大农民对阳光工程政策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后半年的实际培训招生做了铺垫。同时主动与相关镇村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例如今年阳光工程的畜禽养殖员专业培训第一期就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该期培训在距县城最偏远的镇顺利开班。我们之所以把培训地点选在镇,一是该镇是乌鸡的种源保护区域之一,并有大量的乌鸡、生猪养殖户;二是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热切期盼,使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接官亭镇是我县沼气建设重点镇,沼气池建设率达到70%,是全县18个镇沼气建设利用较好的镇,镇政府也很支持阳光工程培训,群众热切期盼掌握更多的使用管理技术,所以我们将阳光工程培训的沼气工专业放在接官亭镇进行。农民信息员专业也得到了包括荣程中学在内的相关单位的支持。
承担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任务的县农机校,积极与扶贫部门联系,结合“镇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和国家扶持发展产业项目结合,举办培训班,聘用本县农业系统的农技、畜牧、蚕桑、蔬菜、烤烟的专业教师,配合扶贫办、中药局专业教师及本校农机专业高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阳光工程培训骨干。按照“镇村整体推进”发展项目,制定专业培训计划,进购专业培训书籍。学校专门翻印《农业科技入户手册》一书,学校和聘用教师密切配合,深入农村给农民传输了需要的科技知识。
3、严格执行八项监管制度,培训基地精心组织培训。局里成立阳光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局长兼任,农业科、办公室相关人员为成员。10月8日我局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民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工作动员部署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和重点,并分别与两个培训基地签订责任书,要求两个培训基地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迅速开展工作。培训基地在完成选择教材、联系教师、确定培训地点、后勤保障等前期工作后,向我局提交开班申请,2013年10月17日农广校负责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民信息员专业第一期培训在荣程中学顺利开班,截止11月9日陆续完成了200名畜禽养殖员和102名沼气工的培训任务。农机校与我县扶贫部门联合,深入镇村,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关于农机具操作、农业种植、烤烟种植、畜牧养殖、魔芋、茱萸、食用菌、黄精等特色项目的13期培训,激发了农民专业培训兴趣,增强了产业发展信心,提高了种养殖户技术水平。组织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将农民是否需要、是否满意、是否欢迎作为培训的基本标准。在具体培训监管中我们严格执行“一二三堂课制度”等八项监管制度,保证了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培训基地按要求给学员兑现了补助。从参训学员反馈的信息来看,培训效果较好。
4、规范培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及时开展检查验收。我们在培训工作开展前期,强调培训资料规范整理的重要性,在培训工作开展时,动态抽查培训基地资料是否规范、齐全,对存在问题的,要求及时整改,在培训基地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后,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其项目申报文件,任务下达文件,培训计划,培训工作总结,培训班教学计划,培训制度,培训时间安排表,学员信息登记表,培训台账,点名册,测评表,结班考核试卷,成绩单,补贴发放表等。自始至终要求培训基地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收集与整理,确保培训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5、调研职业农民培训现状,整合资源抓住培训新机遇。全县按照产业布局和种、养业发展,形成了一批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积极探索和调研,培育和发展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工作是近年抓技术促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按照市阳光办的按排,我县积极开展卓有成效,县阳光办与学校教职工分成两个组,深入镇村,了解全县产业布局和发展现状,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选择有共性特点的产业项目,提出发展思路。经过走访调查,镇与镇、村与村各自发展水平的规模、种类不同,地域、经营规模大小不一,按照调研数据,撰写了《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农民技术培训》的调研报告。不但为上级部门提供了工作依据。也为我县今后开展职业农民技术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意见建议
1、适当放宽培训对象的户口限制。根据文件要求,培训对象为省农村户口,年龄在16—65周岁之间,有培训意向的农民。然而我县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通过婚嫁进入我县的外省人口较多,虽然他们部分户口在外省,但确实在县农村定居。按照文件规定,他们无法参加培训;其次我县农村的部分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部分户口已经转入学校(外地)且是非农户口,导致此类人群也无法参加培训。
2、扩展培训专业,投放更多培训指标。今年我县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仅限于农民信息员、畜禽养殖员、沼气工三个,但是在培训学员满意度测评表的建议意见中我们收集到关于开展蔬菜(含食用菌)、果树(含核桃)、马铃薯高产创建等方面的技术培训需求。另对畜禽养殖应该投放更多的培训人数,因为我县地处山区,大部分是坡地,农民主要以养殖业为主。
篇5
二是围绕两条主线。
第一条:全面做好“对县教育督导”评估准备。依据细则,按照标准,详细分解,落实责任,全力完成了市教育局自评组、泉州、省级三个层次的检查验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强化认识,统一思想重贯彻。学校多次利用每周一的教师政治业务会议,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全面开展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xx〕15号)、《南安市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南政文〔xx〕348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全体教师要深刻领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在贯彻;要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做好“对县督导”迎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做到齐心协力、统筹配合、创新有为、求真务实,努力为我市高水平通过省和泉州市的教育督导评估多做贡献。
二是强化责任,明确职责抓落实。一是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南安四中对县教育督导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把关各项“对县督导”工作的迎检材料,由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分工安排,各处室负责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逐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相互分工、相互协调又能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学校多次召开“对县督导”工作专题会议,准确把握教育督导评估标准,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和计分方法(修订)》要求,有针对性地将各项材料准备工作一一分解,层层分工,目标到位,责任到人。
三是强化自查,完善材料齐归类。学校对县督导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自查自纠工作,力促各项迎检材料做到充实、完整。一是每周四下午定期召开教育督导工作汇报会,相关人员就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报、交流与探讨,采取互查、互检、互纠的方式,对照标准,逐一把关,逐一落实,逐步形成“周周有交流,月月有总结”的良好工作态势。二是要求办公室按照“三个统一”(即统一格式,统一字体,统一打印)的要求,认真抓好各项督导评估材料的收齐、整理、归类、入档工作。
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促发展。一是多次利用校刊、班刊、宣传栏、广播台等媒介,充分利用课间操集会、周一国旗下讲话、班会课等时间,大力宣传“对县督导”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努力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迎检氛围;二是向学生家长印发《南安四中关于做好“南安市迎接省级对县督导评估工作倡仪书”》,进一步加强家校配合力度,增强家长对其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三是配合镇政府,通过张贴迎检标语,组织迎检宣传车,走乡入村,进行宣传造势,在全镇上下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乐,商以助教为善,师以从教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四是继续搞好并扩大 “东田镇乡贤捐资助学活动”的普及面与影响力,努力争取更多的乡贤加入到这项“播洒爱心、流芳百世”的大善大爱的民心工程中来,大力弘扬扶贫解困、捐资助学的良好社会风气;五是配合派出所与卫生、工商等执法部门,对学校周边的“三厅两室”及餐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排查与整治,不断净化、美化、纯洁化学校周边环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篇6
今年一年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阵地优势,精心组织开展了多项公益性普及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拥有丰富多彩而富有意义的校外生活,满足了我县青少年儿童多样化的课外活动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单位本年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坚持公益性——以收代支原则,让群体培训活动惠及青少年
根据广大青少年的爱好和需求,活动中心本年度继续开设艺术类、体育类、综合类三大类别的兴趣特长培训班,在培训活动中我们积极创设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利用一系列群众性活动,培养了青少年学生对文化、艺术的情趣,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艺术素养。主要包括钢琴、跆拳道、爵士鼓、书法班等。培训活动坚持“学生自主、家长自愿”的原则,并严格执行财政、物价收费政策及其它相关规定。
二、坚持公益性原则,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扩大校外教育活动普及面
我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探索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方式,侧重青少年个性品质的养成,注重青少年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为青少年儿童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1、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
11月至12月历时2个月,入校22所,开展了以绘画、声乐、乐器、手工制作、舞蹈、跆拳道等六个项目为主的内容丰富的送教下乡活动,惠及学生2200余人。
2、校内外衔接活动
4月,县直三所小学四年级共计1000名学生参与了以科技、地理知识、实践操作、陶艺为内容的校内外衔接活动;
3、科学家进校园活动
5月,外聘北京专家在箕城小学和一中组织了两期科学家进校园活动,惠及学生500余人;
4、研学实践活动
11月,组织县直三所小学五年级学生赴化石博物馆参观学习,惠及学生1000余名;
三、资源开发
为加强青少年对人文、地理知识的普及,活动中心和博物馆合作开发了课程,搭建了博物馆和青少年交流的桥梁。
四、条件改善
1、9月我们把小舞蹈教室改建为乒乓球训练室,购置了球台、发球机、训练器、围栏等器械;
2、11月对活动中心院内的学生公厕进行了旱改水改建工程;对教学楼主楼一间库房进行了改建,改为新式水冲厕所,方便参与活动学生使用。
五、扶贫攻坚成果喜人
今年,活动中心聘请农业局专家到水头历时一周为该村荒山上的杏林进行嫁接改造(共嫁接1100余株)。
11月,乡政府派人进行了验收,份经统计,嫁接存活900余株。乡政府、包村干部、包村扶贫工作队、村委会多方协商后,对这900余株改良后的山杏进行了分配和村民形成了后续利益链接机制。
①推行股权化改革(改良后的部分杏树村约500株统一
经营,每年由杏树产生的受益留足养护人员工资和必要的养护材料费后,按照分红的形式全部发放给村民),促进村主导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
②建立集体资产与贫困户利益链接,将集体资产(410余株)优先优惠租赁给贫困户经营,增加贫困户承包经营收入。全村53户,计有41户进行了杏树承包(每户10株),12户自愿放弃了杏树承包权。该村23户贫困户全部在惠及名单中。
六、青少年活动中心配套综合实践基地项目建设接近尾声
①两栋建筑面积共为2177.76平方米的双层宿舍楼已建成;
②建筑面积为19平方米的门房已建成;
③建筑面积841.61平方米的餐厅厨房已完工。
五、寻找问题,在探索中努力进步
一年来,我们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健全,管理工作有待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馈乏,活动场所限制,器材设备简单,还不能满足学生多层次活动的需要。
篇7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双能型”教师;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6-0061-02
【作者简介】李慧,江苏省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淮安,223200)植物工程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职业教育研究。
为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职业学校应着力解决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不仅要让教师有“双证”,更要有“双能”,即一方面着力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教师参与生产和服务的能力。笔者认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如不进行系统设计将很难推行下去,学校必须拿出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让教师积极投身到专业实践活动中去,才能真正把制度转化成行动。
一、系统设计,灵活考核,鼓励教师主动下企业
为鼓励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产实践中,让所有专业教师都能找到切合实际的提升动手能力的渠道,我校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列举出可以认同为教师企业锻炼的不同项目,推行“4+X”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所谓“4+X”,即专业课教师每周有4天用于教学,余下1~3天用来参与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此外,还要注意改变教师企业实践的考评方式,变终结性评价为事前审核与过程管理结合。年初,专业课教师申报企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平时由系部进行动态质量监控,学年结束由学校集中对照个人申报表进行考核,并在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中加入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工作考核评价的内容。
二、构建多元平台,让专业教师真正动起来
(一)参与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经营和管理
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或“校中厂”建设,不仅可以提升职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在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锻炼,一是比深入企业方便,且不影响企业生产;二是可以实施企业无法开展的实训项目,如种养殖周期较长,教师很难全过程参与外面种植或养殖场的生产实践;三是不受时间限制,专业教师可以反复多次地进行实践,直至能力达标。近几年,我们在校内建设和改造了多个农业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如地方鸡养殖中心、梅花鹿养殖中心、花卉实训中心、蔬菜实训基地等。这些实训基地,有的是学校投资兴建,有的是引资建设,都是单独的经营主体,企业的设备、生产、文化、管理一应俱全。
实训基地的生产过程与教学实习项目要一致,每年年初进行全年生产计划和教学计划对接融通。所有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都有专业教师牵头或参与经营和管理,以使教师到基地锻炼更方便、学生到基地实践更可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我校“三农”服务工作搭建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平台。
(二)参与“农技110”热线电话值守
专门为农民开通农技服务咨询热线电话,电话号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安排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全天值守,接听咨询电话,随时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被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农业科技服务110”。在校园网站开设以宣导农业科技和宣传农村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双宣”专栏,由专业教师定期农业政策、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快捷高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让种植、养殖大户和农产品经纪人足不出户,便可上网获悉农业政策、农业新技术和农产品营销等信息。
(三)选派科技特派员帮扶经济薄弱村
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淮安市11个经济薄弱村进行科技帮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几年来,科技特派员所挂钩帮扶的各村都创办了企业,村级集体经济从弱到强,不断壮大。同时,学校通过扶技术、扶信息、扶项目,极大地加快了薄弱村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
(四)参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
在省农委的牵头下,学校与洪泽县人民政府签订“挂县强农富民”服务协议,并精心组织、选派精干力量挂村帮扶。针对当地产业实际,按照“一校一县一业、一人(专家)一村一品”原则,组织专业教师深入洪泽县开展实际考察,确定帮助5个村发展“四季鹅”特色产业。选派5名副教授为定点对接专家,其中首席专家负责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参与绩效评价和工作总结。驻村专家负责对接村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整个团队负责常年挂钩指导,学校对挂钩专家定任务、定时间、定奖惩,确保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被选派的教师采取“4+3”模式工作,即每周周一到周四上课,余下三天安排时间在驻点指导工作,一年中要求至少有100天驻在挂钩村。
(五)参与农民培训工作
选派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村组干部和种养殖大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如开办“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病虫害防治”“特种水产养殖”“花卉栽培”“农产品营销”等多个专题培训班。每个班次开始前先征求意见,农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针对性很强。在培训过程中,还设有“你问我答”环节,加强和种植、养殖大户的交流。在培训结束后,开展跟踪服务和指导。通过开展培训,教师与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六)参与学校“对口村”技术扶贫
为了加快淮安区某村的经济发展,结合该村的实际情况,选派两位教师为驻村指导技术员。学校投入一定的扶贫资金,以水稻秸秆和附近奶牛场的牛粪为主要原料,利用废弃的几间小学教室做厂房,组织白蘑菇生产。驻村教师从场地整理、原料准备、材料购置、菇床建设、生产原料堆放、高温发酵、菇床管理,直到蘑菇采收销售等环节提供全程指导。在此项目带动下,多位农户参与到项目实施中来,做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多形式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
首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积累实战经验,锻炼教学技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多数与生产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对教师团队的要求也比较高,通过参加或指导技能大赛,教师的动手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升。
其次,鼓励、帮助教师参与研究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及相关的专利项目。例如,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农委“三新”工程项目、市级科技支撑项目,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通过课题申报和实施,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从立项到结题,教师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加,动手能力也显著增强。
篇8
关键词: 2016年保靖县课题 常规管理现状 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采用学校自查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于3月23、30日对水田中学、毛沟中小学、葫芦小学、清水坪学校进行了课题常规视导。
水田中学课题研究工作没有进入学校计划,没有针对教改难点热点及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没有进行课题项目培训,教科室有计划,但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专项研究经费支持,研究档案管理比较薄弱,学校有两个县级微型课题,关于学生资助问题研究的课题资料丰富,研究有序,但资料收集整理不够规范,龙蓉芳的数学课题题目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开题论证更改课题名称,课题推广没有进入教科室计划,研究成果不十分突出。
毛沟小学对课题研究比较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有针对性的重点课题,但课题研究工作尚未列入学校计划,有专兼职课题管理人员,课题研究工作已列入教研计划,但工作内容不太具体,工作思路不是很清晰,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学校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课题专项奖励制度。研究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省规划课题没有年度计划和总结,研究资料零散,没有归类整理,2015年资料还没有理出头绪。微型课题研究在有序推进,《精心设计班会提高农村少先队员的素质研究》课题资料非常丰富,活动开展有特色,但应该紧扣课题内容,即如何通过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内容提高少先队员的素质这一中心展开工作,并收集相关材料,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课题研究课活动,《湘西农村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有初期分析报告、调查报告汇总表,但无相关资料统计。
葫芦小学采用自查的方式进行。葫芦小学有课题专项经费,对石爱霞主持的微型课题《苗族地区小学生阅读方法研究》进行有效管理,学校对课题进行很好地整理,对课题进展作说明,从自查情况看尚不清楚课题研究工作进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科室工作计划,学校没有进行课题培训,没有课题管理制度,学校不重视课题推广。
二、主要亮点
1.学校均安排了专职或兼职课题管理员。
2.毛沟小学有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以“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活动融入乡村少年宫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为重点,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乡村少年宫,将学校少年宫建成传承土家民族文化的基地。
3.葫芦小学安排课题活动经费的做法值得倡导。
三、存在问题
学校重视不够;过程管理不细;课题成果不多;教学科研脱节;成果推广滞后。
四、对策建议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重视是教育科研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学校要健全完善各项教育科研究制度,如《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细则》、《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检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汇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办法》,尤其是制定和落实教育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教育科研奖励制度,激励老师积极投入教育研究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2.加强培训。有很多老师还是热衷于课题研究的,但是没有掌握相关的方法,不熟悉研究过程,不擅长资料整理,对教育科研望而却步。因此,要加大教育科研的培训力度。一是对学校课题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建议每年举行两次课题管理人员的培训,让课题管理人员对规划课题管理的流程了然于心,较系统地掌握规划课题的申报、开题、中期管理、课题结题等过程;二是加强课题主持人的培训,可以将集中培训和流动培训结合起来,流动培训是县课题管理人员流动到校现场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目的在于让省规划课题能顺利开展,保证省规划课题研究的质量;三是对课题爱好者培训,一般可以在学校进行,实现课题研究的草根化;四是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召集县内研究实力比较强的老师组成国家级课题申报专家小组,对他们进行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通过各个层次的培训,组建一支多层次的教育科科研队伍。
3.精细管理。一是积极组织课题申报。选题立项是科研的关键。各学校要根据省州下发的“规划课题申报指南和申报通知”的要求,广泛宣传动员,精心指导教师选择符合本校实际的课题,及时上报县教育科学规划办。二是经常开展常规检查。学校要根据《保靖县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常规管理细则》对学校各级各类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常规自查。三是十分重视档案建设。开展教育科研,离不开档案建设。课题的档案建设实现了网络化、规范化管理。主持人要及时把相关材料整理、分类、归档上传到州网络管理平台,以实现研究成果网络共享,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档案的作用,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对各课题的档案管理采取网上检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要做到两点:首先要做好课题主持人及研究成员的微型课题研究档案整理的培训,让他们学会微型课题资料的整理;其次课题管理人员要按月做好成果目录和获奖目录的分类整理工作。
篇9
一、基本情况
镇村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有13个村民小组,居民463户、1749人(其中男性866人、女性883人),党员47人,全村实有耕地面积880亩,其中水田156亩,旱地726亩,有林地1038亩。通过精准识别,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325人,是省级贫困村。全村有低保23户61人,五保户5人。村于2019年通过验收,退出贫困村行列。
二、变化历程
(一)基础建设。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包含了村办公室、文化室、卫生室、退役军人服务站),新建、加宽村社道路共计4.38公里,新建机耕道共计3.21公里,宽2.5米,新建产业道路共计4.36公里,新建、加宽桥梁2座,新建信号基站1座,新建垃圾池2处,修建排洪渠1公里,新建蓄水池7口,维修整治堰塘5处,增加错车道13处,新建光伏发电30千伏,新建集中安置点文化宣传栏一处,新建集中安置点道路护栏185米,自来水管网建设和天然气已实现基本全覆盖。
(二)易地搬迁。全村于2016年实施易地搬迁12户、31人。其中:集中安置9户20人,分散安置3户11人,均于2016年底前搬迁入住。为让集中安置点搬迁贫困户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经镇党委与村委商议,其中1人推荐公益性岗位,3人推荐务工,其余人员支持发展藤编手工和“五小”产业,联系村主导产业,提供临时性就业岗位。
(三)产业发展。
村引进盛田专业种植合作社,在村流转土地150余亩,发展羊肚菌套种桑树产业,修建蚕桑养殖房2000平方亩;引进立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村流转土地170余亩,发展种植蒲公英产业,修建村烘干房;与山农事服务超市合作,在村三台地种植饲料玉米200余亩。
(四)集体经济。在集体经济方面,截止2019年底,村利用产业扶持周转资金30万元,入股村农事服务超市,每年增加收入3万元,利用产业扶持周转资金5万元,入股立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每年增加收入0.4万元,光伏发电30千伏增加收入3855元,出租村学校每年增加收入0.28万元,出租老村办公室每年增加收入0.08万元,通过羊肚菌、蒲公英产业效益分红后,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
三、经验做法
(一)抓好精准识别。对照贫困户标准,村“两委”严格按照程序,精准识别贫困户。重点对低保户、残疾人家庭户、4000元以下低收入户进行重点核查,做到应纳尽纳,杜绝了漏评和错评现象,有效提高识别精准度和群众认同度。
(二)抓实档卡规范。对村所有贫困户要做到帮扶手册、明白卡及系统数据一致,手册填写整洁,签字规范,相关复印件完整齐全,户说明格式统一,补充证明材料事实确凿,实行统一档案盒、统一标签、统一封面、统一目录分类进行整理。
(三)抓精准帮扶。严格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针对贫困户家庭有劳动力的,解决农村小额扶贫贷款,安排到扶贫就业基地和扶贫车间就业,搞规模养殖,搞农村小加工,安排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针对无劳动能力的户,落实好政策性帮扶措施,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享受到位;针对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差的户,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改善家庭居住和生活条件;针对发展动力不足的户,开展精神扶贫,鼓励其依靠自身劳动获得收入,使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四)抓问题整改。在问题整改上,针对上级反馈的各类问题,无论是16年的“回头看”,还是现在的大普查,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对照问题清单,紧扣时间节点,制定整改台账,狠抓问题整改,所有问题整改全部备齐印证资料,使整改过程有迹可循、整改结果有据可查。
四、特色亮点
(一)着力强化产业带动,促进群众增收。在产业发展方面:村通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牵头创建村产业园区13处,其中1-9号园区以村委、党员代表、农户为致富火炬手,共同创建的蒲公英种植基地,面积50亩,结合产联式发展模式,通过与立根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形成一条种植、管理、收割、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发展链。通过干部先行,带头致富的方式,引领群众创业致富;通过县农业局支持资金15万元,用于修建烘干房,在和立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作下,保证村蒲公英收成后可进行顺利烘干、销售;通过与盛田专业种植合作社协商,在2019年引进发展桑树套种羊肚菌产业120余亩,修建2000平方米蚕房一座;市人社局积极联系县尚藤商贸有限公司到村发展藤编代加工产业,三项产业的进驻,直接解决全村富余劳动力130余人。
(二)创新帮扶举措,增强内生动力。2016年以来,帮扶单位银行、人社局共同组织,在驻村工作队带领下,组织村党员代表到县党员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组织社员代表到万林牵牛山村、村、大榆镇古井口村、瞿河乡高家沟村、蓬溪县拱市村学习脱贫摘帽和产业发展工作经验,拓展村村民的失业和发展思路。组织动员青壮年参与创业培训、品牌培训等劳动技能培训20余人次;有就业愿望的群众参加职介会10余人次;积极帮助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培育脱贫致富带头人。开展送政策、送岗位进村社,为全村群众宣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农民工维权等法律法规和政策。2017年7月,市人社局、市就业局一道,为镇专门组织了一场“送岗位下乡暨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活动中,各用工招聘单位与62位求职者现场达成意向用工协议,其中贫困家庭劳动者17人,充分利用就业扶贫政策,帮助村村民致富增收。
篇10
一、2020年度目标任务
按照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工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区38个已退出贫困村、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3596户、贫困人口11070人的巩固提升目标任务,以消费扶贫、电商扶贫为抓手,以市场拓展三大活动为平台,全力推进商务精准扶贫,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2020年继续积极开展和参加相关消费扶贫活动;组织贫困村企业参加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及展会,组织企业参加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活动,扩大贫困村农特产品销售。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市场拓展活动为抓手,推动消费提档升级
持续推进“扶贫”公益品牌建设,鼓励支持我区贫困村依托本地特色资源禀赋主动对接省内省外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动员区内企业积极参与消费扶贫。鼓励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优先购买“扶贫”产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鼓励“扶贫”产品企业与园区、酒店、旅游景区等合作共同设置“扶贫”产品展示区域。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局以“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活动为抓手,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推动区产品走出去。2020年全年组织贫困地区5户次以上企业参加活动和展会,1月至3月集中开展2020川货新春大拜年活动,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共计100余家商家参与此类活动,促进消费达1500万元,其中贫困户参展20余次,涉及金额200万元。组织了15余家(次)茶企参加川货全国行站展销活动;组织10余家企业报名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同时积极组织区内企业参加“川货电商节暨电子商务发展峰会和省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活动”。
(二)加强培训,提供电商发展智力支撑
采取电商协会、电商企业与电商培训机构三方合作方式,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实际操作培训;培育一批电商专业人才、农村带头人,帮助农民掌握和使用网上交易技能,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应用能力。2020年依托区服务业产业园区举办电商培训人员25人次。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共计开展培训5场次,培训人员500余人次,其中培训贫困村人200余人次。
(三)推进贫困地区企业和产品拓展市场
1.推进电商进农村,“农产品+互联网”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电子商务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过去主要以“工业品下乡”为主,变为以“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并行的双向流通。藏茶、红心猕猴桃等农产品依靠电商加速上行成为发展的主动力。
2.建设本土平台,龙头电商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区网商总数共计2000余家,从事经贸的网商数量进一步增加,发展向好。“京东•馆”等本土平台规模日益壮大,“易田”、“数字云仓科技产业发展限公司”等知名电商企业落户,带动了当地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
3.建设电商产业园,加快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发展。引进果岭云仓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区建设生态电子商务产业园,推进集聚区提档升级,为区各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电商专业服务、咨询和培训服务,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协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企业产值。
(四)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协调疫情工作
今年疫情发生,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区经商局作为抗疫的一员,承担着酒店、旅馆、商场超市、企业以及帮扶大院等疫情控制工作,任务繁重。为配合好全区疫情管控工作,区经商局全局上下勠力同心,深入小区张贴和发放疫情防控告知书,并入户宣传防疫政策,督促并协助各小区做好进出人员“问检登”。同时多方筹措为“联包帮”社区和大院采购了目前市场上紧缺的消毒药水和电动喷雾器等消杀用品,由副局长杨汭嘉带队送到社区和大院居民手中,并指导群众正确使用,赢得了大院居民好评。
除了帮扶大院和社区,我们还深入诚信超市、吉选超市、凤凰超市、好立方购物广场等各大商场超市、酒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商场超市,我们排查了生活必需品米面粮油、蔬菜水果等物资供应情况以及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在酒店旅馆,我们详细了解了旅客入住、工作人员佩戴口罩、经营场所定时消毒、醒目位置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材料等防控措施开展情况。
2.风雨同舟,携手度过洪灾
8月18日,草坝镇发生100年不遇洪水,洪灾发生后,区经商局快速响应,全局动员,第一时间紧急向受灾严重的地区运送应急救援物资,并尽可能抽派人手进行抗洪抢险。
三、目前存在问题
1.支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体系不健全。一是基础设施还有薄弱的地方,部分农村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了解不多,能真正利用互联网的人较少,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二是物流配送等受交通条件、网点布局等因素制约,触角延伸不够,偏远山区无法实现直达;冷链物流发展欠缺,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且成本较高。
2.传统企业、专合组织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一是传统企业对互联网认识不够,对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缺乏足够的信心,创新动能不足;二是农村专业合作社对电子商务认知不够,目前我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53家,不足10%涉足电子商务,大部分专业合作社注重抓生产,对营销理念、营销策略、品牌创建等缺乏足够的意识,发展电商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发展理念亟待进一步提高。
3.农产品标准化水平较低,品牌效应不够。缺乏农产品龙头骨干电商企业,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包装等标准化程度低,交易规则、溯源体系、理赔机制不健全,产品交易缺乏可量化的管理标准。
4.专业人才不能满足需要。一是区内多数电商企业存在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招聘引进的电商企业关键技术人才受地域条件、环境条件、待遇条件等制约留不住人才;二是农村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等方面缺乏电子商务专业人员,影响了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强化政策引领,全面提升应用水平。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电商扶贫”工程。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开展商业模式、技术应用和产品服务创新。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逆向整合各类生产要素资源,按照消费需求打造个性化产品。拓展电子商务服务领域,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