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分工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22:5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关分工会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关分工会总结

篇1

X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文件精神,X市X多重举措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X、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措施。成立X市X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任成员,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

方案同时明确实施步骤和具体要求等,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力推进我社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开展。

X、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宣传动员,讲解、学习垃圾分类的内容、意义、目的。二是结合我社实际,利用现有资源,如LED、宣传栏和张贴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搭建宣传平台,生动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知识,扩大知晓范围和分类力度。

X、投放分类垃圾桶。一是机关大院内:设置一处集中投放点,集中放置四分类垃圾桶,分别为可回收物垃圾桶、其他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和厨余垃圾桶一套;二是各办公室:设置一个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双拼垃圾桶。三是楼道内:设置一个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桶一套

二、存在不足。

截至目前,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氛围基本形成,应当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有个别工作人员和部分前来办事人员随手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说明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打算。

篇2

首先感谢公司提供了这次竞聘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在此听我的竞聘陈述,我竞聘的岗位是配送中心xx办主管。

利用这次竞聘的机会,我把我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设想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 工作简历及主要职责

200x/x-200x/x xx百货公司,任xx保管员。完成商品的进、出手工帐的建立,负责超市4000多个单品的储存保养,收、发进行管理。

200x/x----至今 配送中心xx库组长。负责制定xx仓储年度工作计划,协调沟通处理日常事务,完善库房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库房日常生产工作。

二、 竞聘综合主管的优势

1. 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熟悉公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及格式要求。

在校期间,经常在校报投稿,曾被校报采用的文章有《我的高中生活》、《父亲、母亲》等。参加工作后,仍保持经常写作和练笔的习惯。XX年4月,参加了报考公务员的培训学习,内容为《机关应用文写作》、《行政能力倾向测试》。通过学习,学会了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掌握了基本公文的运用和写作格式。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找差距。同时,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又会使员工找到企业归宿感。

以上是本人这次竞聘工作的陈述,如果组织认为我能胜任这岗位,我将不会辜负组织和领导的委托,如果竞聘不成功,我将以整体益为重,服从组织安排做好以后的工作。

竞聘人:xxx

200x年x月xx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公司提供了这次竞聘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在此听我的竞聘陈述,我竞聘的岗位是配送中心xx办主管。

利用这次竞聘的机会,我把我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设想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 工作简历及主要职责

200x/x-200x/x xx百货公司,任xx保管员。完成商品的进、出手工帐的建立,负责超市4000多个单品的储存保养,收、发进行管理。

200x/x----至今 配送中心xx库组长。负责制定xx仓储年度工作计划,协调沟通处理日常事务,完善库房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库房日常生产工作。

二、 竞聘综合主管的优势

1. 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熟悉公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及格式要求。

在校期间,经常在校报投稿,曾被校报采用的文章有《我的高中生活》、《父亲、母亲》等。参加工作后,仍保持经常写作和练笔的习惯。XX年4月,参加了报考公务员的培训学习,内容为《机关应用文写作》、《行政能力倾向测试》。通过学习,学会了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掌握了基本公文的运用和写作格式。

2. 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工作协调能力。

至公司实施分业态经营以后,xx库地处配送中心本部周边,很多工作不能依赖于配送中心、商场、大部分工作都需要我根据具体情况独立解决,为保证物流工作的正常开展,满足经营工作的需要。我经常保持着同经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协商的办法,通过努力同经营部建立起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良好合作关系,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分歧意见。又如:今年5月中旬,成功地组织了xx库的移库工作,两天时间完成了近8000件商品的转移。并保证无商品损耗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3.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肯投入,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长期以来,我形成了一种工作习惯,就是不管工作多少,自己都要以身作则,带头真干实干,宁叫身体受累,也不叫脸上无光。在配送中心四年中,每逢每年的“元旦节”、“五一节”、“空调销售旺季”、“国庆节”这几个销售旺季,我都是连续作战,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4小时以上。确保了每年人力井喷时间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4. 在工作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解决困难和问题的经验。

通过在zz百货近四年的工作和学习,我认为我的成长和进步是比较明显的。在日常工作之中我不断努力实干,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向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如:如何调动的员工的积极性;如何搞好团队建设;如何规范员工工作行为;如何安排员工工作。由于合理调配我所负责的库房在xx年“四好仓库”考评之中,荣获第一名。

5.熟悉工会的基本工作和职能。

进入zz百货xx商场近4年以来,本人一直任xx商场分工会xx库工会小组负责人,每次商场分工会组织的文化学习都积极参加。商场分工会组织的活动自己就积极主动地带领员工们参加。曾组织和参加过的活动有《职工消防演练》、《职工歌咏比赛》、《职工乒乓球比赛》等。同时,200x年本小组也参加了公司的《先进职工小家》创建活动。在四年之中,通过工会组织的不断引导和自身的积极投入,基本熟悉工会工作。

三、工作设想

综合办公室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总体来说,工作很重,要求很高,具有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显著特点。就其职能来说,我理解概括为四项职能:一是参谋助手,二是组织协调,三是监督检查,四是后勤保证。为更好是做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我有几点打算和建议:

a)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协助领导开展提升服务质量的工作。

1. 转变员工思想,改善对内对外的服务态度。随着零售行业竞争的加剧,消费者消费观念地转变,服务标准不断提高和服务项目的增多。中心的工作也应随着市场的转变而转变。努力去适应经营单位的需求,逐步形成以经营需要为目标,以经营单位的需求为工作导向服务理念。

2.选好侧入点,指导各部、小组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员工的培训工作一方面是起到提升员工业务技能、业务水平和更新理念。另一方面又起到提升企业形象的作用。配送中心一半以上的职工分部在各区县的前方仓库,一线员工经常面对的是消费者、供应商、门店导购员,员工的服务水平如何,服务意识如何,服务观念如何,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企业形象。因此,我想应以基层的管理员为侧入点,展开不定期的教育培训工作。反复地灌输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先让管理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观念,身体力行地去正确引导员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最后实现整体水平的提高。

b) 精诚团结,密切配合,为保证领导的意图和布置的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协调好内部几个部门的关系是关键,要始终做到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共谋发展,不断增强领导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c) 充分发挥助手的作用,一方面是协助领导制定好工作计划,安排好工作布局;另一方面是协助领导做出决策,为保证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可执行性。综合主管必须把握好信息筛选关和质量关。对提供的信息要认真加以过滤,最好给出几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供领导参考,便于领导及时对问题做出决策,而不是跟领导捉迷藏,比聪明能干。

d) 认真监督落实领导决策,把好检查关。

“布置—督办—总结—汇报”这是做好一件完整工作的四个环节,后三个环节的必要性往往容易被忽略,从而导致布置的工作很难执行到位,这一点在我的工作中深有体会。其实从现在公司抓质量工作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服务质量急剧提升,经营卖场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究其原因来讲,不是公司制度增多了,工作人员发生变了,更重要地是他们的督查工作得力、不但开展了月检、、年检,还聘用社会人员的进行监督,这正说明了监督的重要性。

e) 完善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制定操作性强,可实施的办法。

由于配送中心人员分布广,各区域库的情况不一样,对于如何建立一套适应各部门、各小组的考核方法至关重要,是保证考核目的的前提条件,我想,因地制宜是关键,原则性,目标性的项目必须统一,各部门、各小组、各区域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制定考核内容、达标标准。通过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办法,利于职工找准方向,发扬优点,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六、以工会工作为契机积极宣传公司文化,认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每年公司在不同时期就组织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综合主管,应该抓住这一有利的机遇,借助这一载体在中心各条战线开展宣传活动,精心组织活动内容,积极调动全员参与,培养先进人物,塑造典型事迹,让先进人物的思想、行动引导其他员工,促进员工自觉寻找差距。同时,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又会使员工找到企业归宿感。

以上是本人这次竞聘工作的陈述,如果组织认为我能胜任这岗位,我将不会辜负组织和领导的委托,如果竞聘不成功,我将以整体益为重,服从组织安排做好以后的工作。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工会;工作;职工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12-01

事业单位指的是国家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设置的机构,所以事业单位一般由国家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主要从事一些社会公益性工作,事业单位工作并不是为了盈利,由国家和政府机关来提供资金补贴,工会作为事业单位的下属部门,主要是为广大事业单位企业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职工对于自身的维权意识有了更深一步的提升,而且希望通过相关机构组织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工会的工作任务逐渐繁重起来,工会不仅要为企业职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要帮助各大企业开展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工会的维权机制匮乏,难以发挥工会的真正作用,更加不能帮助企业职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事业单位工会的工作人员思想觉悟低,人才队伍不足,因此,必须加强事业单位工会建设,针对当前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

1.事业单位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

1.1 事业单位工会工作弱化的趋势逐渐显现。近几年以来,事业单位对于工会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随着政府对官员的削减,一直信奉的是"精兵简政"的人才管理队伍,而事业单位的人力数量庞大,但是为了裁剪人员,不得不裁撤工会工作人员,而工会工作人员大量减少,也导致工会部门的重视程度被降低,在平时的工作中缺少话语权。通过对一些事业单位工会工作进行调查发现,许多事业单位工会组织缺乏活动场所,难以开展各种工会活动,导致工会组织不够了解企业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而且当企业职工的生活或工作出现问题时,工会组织缺少话语权,难以帮助职工解决这些问题,工会组织在工作中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L此以往,工会工作人员逐渐对工会组织失去了信心,甚至有许多企业职工不知道能够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2 工会工作人员配置不够完善。工会组织作为事业单位中一个独立的部门组织, 虽然工会组织的人员规模比较下,但是每个人员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工会部门能够为广大企业职工服务。根据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会部门的相关规定显示,工会必须设置主席和副主席两大职位,并且要给予相关的待遇。但是在一些事业单位工会组织中,并没有设置这两大职位,甚至有些事业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工会部门,对于工会部门的人员配置更加良莠不齐,其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混为一谈,这也导致事业单位工会难以开展日常工作,更加无法为企业职工维护合法权益,所以必须为工会组织配置完善的人员队伍。

1.3 企业职工缺乏自我维权意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充分具有了法治意识,但是还有部分企业职工受到几十年工作的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对于《工会法》和《劳动法》等基本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在现代法治社会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知道如何保障自身的利益,更加难以运用法律武器武装自己。当企业职工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只会自怨自艾,没有向工会组织申报,因此,工会组织难以帮助职工维护自身权益。

1.4 工会民主管理模式浮于表面。工会组织作为社会公益组织,主要起到了为企业职工维护权益的作用,所以工会组织的管理模式是民主、公平的,企业职工能够自由发表意见,可以自由给工会组织提出建议,从而让工会组织帮助企业职工维护合法权益。但是,当前的许多工会组织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民主管理模式浮于表面,针对企业职工的维权事宜,缺乏积极性,没有按照正常的程序来开展维权工作,为了应付工作,经常草草了事,工会组织没有发挥自身的服务作用。

1.5 工会维权机制没有准确落实。目前,事业单位工会维权机制没有建立完善,对于职工的服务保障制度有所匮乏。当企业职工的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该向工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寻求维权帮助,然后由事业单位工会组织出面,针对侵权问题积极讨论,并帮助企业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少有事业单位工会对维权机制落实到位,大部分工会组织对于职工的侵权问题都是一拖再拖,或者完全放任不管,没有深入了解侵权问题,并展开积极讨论,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也就导致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安全保障。

2.事业单位工会工作改进的策略分析

2.1 关心和尊重企业职工。事业单位工会工作必须秉持"关心和尊重企业职工"的行为准则,在工会工作中,积极地为企业职工服务。当企业职工遇到侵权问题时,积极地帮助企业职工维护自身权益。当企业职工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某种需求时,工会组织要积极给员工提供帮助。同时,工会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到员工之中,工作人员要加强和企业职工的联系、沟通,了解企业职工的心理动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职工的法律维权意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真正关心企业职工,尊重企业职工,才能发挥工会工作的意义,真正为企业职工着想,谋取合法权益。

2.2 妥善解决人员配置问题。人员队伍作为工会工作的核心基础,只有妥善解决人员队伍配置问题,才能提高工会工作质量。对于工会组织的干部人员编制,可以纳入行政编制总额中,并且按照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会组织的相关规定,配置合理的人员队伍,并给予相关职位的待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使领导干部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会组织的管理工作中,各司其职,才能加快工会组织的工作效率。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工会干部培训机制,对于工会组织的干部队伍,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完善其工作管理知识体系,更新工会工作模式和观念。根据工会干部工作制定奖励机制,对于工作出色的干部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激发工作人员的的热情,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会组织的日常事务中。健全工会工作人员队伍,才能为工会工作的日常开展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

2.3 加强工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目前,事业单位工会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任和义务还没有明确,必须加强工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才能更好地为企业职工服务。事业单位工会工作人员主要从事的是服务类工作,所以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深入基层,了解企业职工的心理状况和工作动态,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同时,工会工作人员必须从实际出发,为大局着想,完善工会民主管理模式,真正做到民主、公正,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当职工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第一时间为职工提供帮助,把服务工作放在首位,积极拓展和延伸工作领域,尽最大努力为企业职工维护合法权益。

2.4 完善法制建设,提高职工的维权意识。为了完善职工维权的法治建设,首先必须加大对《工会法》和《劳动法》的宣传力度,这两部法律是维护职工自身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而部分企业职工对于现代化法律制度了解不足,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才能提高职工的维权意识。完善法制建设,不仅是全党的责任,同时也是工会组织和社会的义务,必须得到事业单位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宣传和落实《工会法》和《劳动法》。在宣传工会相关法律时,可以通过知识讲座以及宣传专栏的方式加深职工的关注和了解,这样才能促进企业职工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工会工作也能够落实到实处。工会组织也可以率先培养一批先进典型的企业单位或个人,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氛围, 构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企业环境,提高工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调动广大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工会工作主要面临着这些问题:事业单位工会工作弱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工会工作人员配置不够完善,企业职工缺乏维权意识,工会民主管理模式流于形式,没有准确落实工会维权机制。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会干部人员队伍,提高工会人员的工作意识,深入基层,关心和理解职工,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提高职工的维权意识,才能提高事业单位工会工作质量,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义文,戴建新,彭志红等.科研事业单位工会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4,(6):88-90.

[2] 马丽.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工会工作的创新探析[J].科教文汇,2014,(5):223-224.

[3] 戚小丽.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工会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143-143.

篇4

一、要坚持制度规范、长效维权

到工会履新伊始,党委交给我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建立职代会制度。然而当时出乎我的预料,盛况空前的首届职代会上,六项议案却有《关于货币化分房方案》和《关于改进后勤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两项议案未获通过。时值年终决算,我们休会了一段,转过年来,我连续主持召开了职代会议案复议座谈会,并向职工代表阐明三条意见:一是在征集代表对两议案的具体修改意见基础上,敦促承办部门反复修订,实施整改,使两议案日臻完善,同时,及时通报议案修订改进的情况,对一时做不到的耐心向职工代表做解释说明;二是从“双维护”的角度,要求职工代表既要正视承办部门所做出的努力,又要理解广大职工的迫切心情和行政领导决而不能行的困惑;三是明确代表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既要有替职工说话办事的热心肠,还要注重理性思考和多提建设性意见,既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还要维护企业的合法经营。在一系列座谈会的基础上,两个月后,我们特别增开了职代会议案复议专题会,终于使两个月前的悬案获得92%的高票通过。

这起民主政治建设的标志性事件,充分显示了职代会制度下民主监督“动真格”的力量,也引发了我对长效维权机制建设的深层思考和进一步丰富其内容的尝试,即通过职代会这种法定的民主程序,把有助于发展业务、有利于善待员工的重大举措形成制度规范,从而克服一事一议、临时处置、临时动议的工作上的随意性,建立一种长效维权机制。为此,我注意从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着手解决问题。

一是上溯全辖的“双先”评比工作。鉴于省辖历年“评先”的状况,参照辽宁省地方三年一度命名表彰劳动模范的情况,省行工会向党委提出了制订三年一度的“双先”评比管理办法的建议,规范“评先”工作,提高“评先”工作的含金量,克服随意性。

二是每年春节前夕的送温暖活动,钱不少花,但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以**年新年春节送温暖为例,全辖共组成各类慰问团组26个,慰问基层网点207个,慰问劳模等先进人物、一线病困职工673人,给付各种慰问金28万余元,人均400多元。但是杯水车薪,大病重病的减负问题依然困扰着行政领导。我意识到,仅仅依靠例行公事的慰问,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从政策上对弱势群体实行保护性倾斜,建立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健康保障和救助体系。

三是组织开展全辖“服务金点子”征集活动,在全辖职工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热情的支持。不仅受到了媒体的重视,也引起了内部的关注和借鉴。“服务金点子”征集活动给了我很多的启迪,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萌发了我要在“服务金点子”征集活动基础上,扬工会之长,固化有奖纳谏形式的想法,把合理化建议征集作为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通过全辖职代会,建立和完善合理化建议评价、实施、奖励、兑现机制,加大合理化建议奖励力度,引导职工立足岗位,主动发现和解决工作上的问题。使这一活动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围绕上述这几个问题,经过反复酝酿,我们在**年8月全辖首届二次职代会上审议、通过了《职工重大疾病补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管理工作办法》、《创新及合理化建议征集管理办法》。《创新及合理化建议征集管理办法》,为职工进言献策、建功立业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激励机制,畅通了一种诉求的渠道,使职工由原来的“要我怎么做”变成“我想怎么做”,从过去习惯于“出难题”转变为“出主意”,提升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职工重大疾病补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以来,按规定支付的各类病补66.6万余元,受益职工200余人,人均3000多元,受到了全辖职工的普遍欢迎,有的职工直接致信行领导表示谢意,充分体现了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亲情维权

股改上市以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引起了总行高层的关注和强调:新的体制和机制要创造出现实的生产力,就必须有新的企业文化作保障。省行领导也明确要求:“为职工价值实现创造条件,确立尊重职工的文化主体地位,有效提高职工文化素养,增强核心凝聚力。”党委把“研究省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作为一项重大课题向我做了特别交待。延伸党委的思路,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到底能做些什么?我始终在琢磨并终于有所感悟。我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认同”,“认同”的关键在于参与。相对于各种说教,工会开展的企业文化活动,更能感召和吸职员工的参与,引起大家的共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而这种精神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节约成本的。当然,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介入既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包打天下,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为者,是从工会固有的优势出发,以工会工作所及为半径,选择和确定有效载体。为此,我们在全辖大力实施“凝聚力工程”,以此为载体和抓手,推进全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人心、促进发展,建立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的群众工作机制,组织有吸引力、感召力,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育企业精神,陶冶职工情操,最大限度地提升职工的个人价值、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形成心想事业、共谋发展的职工群体,增强企业的内在凝聚力。

为弘扬正气,表彰先进,发扬光大劳模精神,省行不仅为先进工作者颁发奖金、组织先进工作者到中央指定的教育示范基地开展红色旅游,而且还为先进人物编印图文并茂的风采录。为深入发掘先进人物精神世界的内涵,探索先进人物成长的轨迹,我们主动向他们诚征一句“人生箴言”和一位“我最崇拜的人”,以增强风采录的观赏性和可读性,使之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形神兼备,使更多的职工,透过这部风采录,更加向往成就英雄、创造奇迹、塑造光荣。

在股份制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下,作为劳动者的一般职工,参政议政的机会少了,但他们不缺聪明和智慧。工会是群众组织,必须坚持和谐发展与共赢的维权理念,把尊重职工的合理诉求,满足职工的正当要求,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解决职工的现实困难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凡事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职工的参与意识就会增强,赢得尊重的职工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工会的各项工作就更能代表广大职工的意愿,工会组织在职工心目中的地位就会逐步提升。对此,我有两件事感触很深:

一是组织职工开展的三次票决活动。其一,组织问计于民的票决,建立行政为职工办实事制度。此举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参与度和决策的透明度,体现“实事”项目贴近职工、顺应民意的宗旨,推进行务公开,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其二,就关闭省行办公大楼内的职工浴室实行票决,为行长室决策提供了依据。其三,组织职工在行服招标看样订货会上进行票决,锁定承制行服的厂商。整个招标工作,体现廉洁、民主、透明、高效的特点。

二是结合风险防范,强化行务公开。推进行务公开,落实职工知情权,往往容易局限于会议、文件等形式。在省行召开的内控委员会会议上,我提出了分行在上情下达、行务公开落实上存在的问题和职工应知尽知、应会尽会不尽落实的问题,受到省行党委的关注和肯定。全辖从风险防范的大局出发,扎实推行各种形式的上情下达、行务公开工作,全行上下树立起了“人手有规章,操作守规章”的新风。

三、要坚持组织保障、切实维权

在中行系统的工会组织建设上,总行党委的128号文件和91号文件颇具代表性,影响深远。一是我专门向党委汇报了关于贯彻落实总行128号文件的具体想法和意见,取得了省行党委的支持。党委书记、行长亲自修改、签发了省行党委1号文,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银党128号文件精神的意见”,要求全辖各行党委按总行党委要求理顺二级行工会机构,对工会领导干部实行双重领导,配备配齐基层行工会干部,健全基层行工会机构,将星级柜员评定纳入绩效考核。特别是明确了按照党群分开的原则,辖内各二级分行的工会机构不再兼做宣传部、机关党委以及统战等工作。2002年成了分行工会建设健康、快速发展势头最好的时期。二是在随后召开的全辖年度工会工作会议上,又启动了工会工作的“金字塔”工程,提出理顺三层关系,就是要抓住机遇,进一步贯彻落实总行党委128号文件和省行党委1号文件精神,理顺省行、市行、支行三层工会工作机构关系,加强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会后,全辖各行闻风而动,到当年4月上旬,全省14个二级分行实现了党群分开,纠正了工会办事机构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的现象,保证了基层行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抓住原中央金融工委检查组检查的机遇,配齐工会干部。到2002年6月末,沈阳、大连共21个城区行,就已有14家行配备了党政同级副职的工会主任,占比66.7%。

**年中行上市前夕,省行批转了试点行流程整合和机构改革方案,辖行工会组织波动较大,相当一部分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失去信心,认为股改条件下,工会工作没有用武之地,发展空间越来越窄。恰在此时,总行党委发出了《关于发送<股改后各级工会组织办事机构设置和专职工会干部配备的意见>的通知》(中银党91号文件),文件依据《工会法》有关规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会工作的意见》,以及中国金融工会《关于在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切实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的通知》要求,在对若干上市企业集团调研基础上,结合中行股份制改造的实际,本着“组织健全,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工作高效”的原则,对中行股份制改造后各级工会组织办事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提出了具体意见。按照91号文件精神,为把分行各级工会组织建设好、职工权益维护好、工会职能作用发挥好,我多次在行党委和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奔走呼吁和进言献策,党委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对工会的建议十分重视,多次作出批示并协调各方,强调落实9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性。在省行党委的推动下,分行辖内600人以上的分行机构都按要求独立设置了工会办事机构,没有独立设置办事机构的分行也落实了工会专干,健全了工会组织。同时,各二级分行普遍落实了选举制,工会主席、副主席全部就位。

四、要坚持服务大局、双向维权

发展是维权的基础。工会维权必须树立“大维权”意识,找准角度,科学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为职工具体利益的维护赢得根本保障。中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对外挂牌,作为社会公众机构,亟待通过抓服务提升公众形象,提高社会商誉。为此,省行党委把**年定为辽宁省分行的“服务年”,赋予辽宁中行开展20年之久的文明优质服务竞赛以全新的理念,打造改制后的辽宁中行服务文化。作为司职全辖文明优质服务工作的省行工会,具体抓落实:一是面向内部职工开展“服务金点子”征集活动;二是面向对私客户开展“有奖抱怨”活动;三是面向对公企业开展“千家公司客户问卷调查”活动。通过活动期间成千上万的调查,省行出台了“服务年十举措”,囊括了私人客户对中行软件服务建议的第一、第四、第五位,对硬件服务建议的第一、第二位,企业客户对中行软件服务建议的前五位和对硬件服务建议的第三、第五位。《金融时报》、《中行职工报》多次予以宣传报道,《辽宁日报》、《大连日报》、《辽宁银行同业通讯》也相继报道有关内容。这些活动受到媒体的重视,学者的好评,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来自社会各界和全行职工的投书进言,对行领导正确决策、对职能部门改进工作、对基层行解决个案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篇5

一、关于资本主义的规定性

(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从一开始,有点机械的亚当斯密关于商品生产的描述就不同于辩证的马克思的描述。“引出上述许多利益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它是不以这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惭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1)。在这里商品生产成了某种天然的普遍的人类倾向的产物(如果能这样看商品生产倒是能给现代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家省不少气力!)。马克思的描述完全不同:“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虽然不能反过来说商品生产是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在古代印度公社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不成为商品,或者拿一个较近的例子来说,每个工厂内都有系统分工,但是这种分工不是通过工人交换他们个人的产品来实现的。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2)。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商品生产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这两个条件缺失任何一个便构不成准确的商品生产的概念。

现实社会可以是商品生产要素和其它要素的混合,但任何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社经验材料绝对不能混入商品生产的概念中去。如此强调这一点似乎多余,可我们很快会发现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所谓理论,其拙劣的根源就在于此。

从在现实社会中作用的程度、规模、范围等标准出发,将商品生产分为简单的小商品生产和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是顺理成章的。后者由于技术条件的成熟,大批量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成了商品,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提高到过去任何社会形式从未达到的水平,商品生产已是社会增加财富的主要源泉。但资本主义是商品生产这一逻辑主干之上的一个支干,考察社会经验材料能否混入资本主义概念中,还是首先要看它能否混入商品生产的概念中去,剩下的任务只是辩明它属于小商品生产概念还是资本主义概念。

(二)商品经济的规律性和资本主义的规律性

更深的抽象表明,商品生产者交换的不仅是具体的、实在的、有用的物品,而且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这不是心血来潮随意做出的武断抽象,它表明了生产商品的各种具体劳动的共性,从而也表明了用于交换的所有商品的共性或本质。只要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在量上是相等的,这些商品在抽象意义就是相同的,这是它们得以按一定比例交换的基础。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价值的质的规定性。耗费的量不由每个具体劳动量决定,而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这就是价值的量的规定性。在现实中没有人先去计算必要生理耗费再去交换,价值规律是以供求和竞争规律的形式在市场上现实地表现出来的。社会的各个私人生产者“作为商品所有者互相对立,每个人都企图尽可能以高价出售商品(甚至生产本身似乎也只是由他们任意调节的),所以内在规律只有通过他们之间的竞争、他们互相施加的压力来实现,正是通过这种竞争和压力,各种偏离得以互相抵销。在这里,价值规律不过作为内在规律,对单个当事人作为盲目的自然规律起作用,并且是在生产的各种偶然变动中,维持着生产的社会平衡。”(3)显然,价值规律的作用制约着商品的交换比率、每种商品的产量、劳动力在各个部门的配置。

当“全部产品或至少大部分产品采取商品的形式”(4)时,商品生产就到了资本主义阶段。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大体上每个生产者拥有自己的数量不多的生产资料,并且用它们来生产商品;现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商品了,生产资料属于一些人,出卖劳动力来干活的是另一些人。资本主义仍符合商品概念的一般规律性,但特征性的东西已开始出现,一般规律在具象时有了修正的必要。

新增的价值已不象以前那样全部归生产者所有,而是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死劳动——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可以称作剩余价值;另一部分归活劳动的所有者,可以称作劳动力价值。两者量的划分的斗争从资本主义产生起就没有停止过,但只要这种斗争主要是靠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自由的市场契约来调节的,这种斗争就还是商品经济概念和资本主义概念能概括的经验材料。

又由于生产资料不仅总规模扩大了,而且各行业所用的死劳动和活劳动的比例也不象以前那样大体相差无几了,各行业利润率均等性的假设和剩余价值率均等性的假设还基本符合对经验材料不完全归纳的判断,资本有机构成则没有任何做均等假设的基础了。这时,跨行业的商品价格等于价值(剔除掉供求不平衡因素)和利润均等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就不正确了。必须修正为:所有行业的利润总额和总价格,还是等于以前的剩余价值总额和价值总额。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规律。以上就是商品经济概念和资本主义概念的基本的规定性。它对政治制度结构的基本要求就是私有产权和契约自由。

(三)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马克思用抽象思维方法得出的资本主义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是想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范畴内的作用要素而不是这两个概念所能概括的范围以外的、价值规律管不着的作用要素,来说明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和被替代的必然性。在这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价值判断、价值追求被明显地摆列一个次要的位置,起作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要求助于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主观追求历来被马克思视为庸俗的和空想的。马克思愿意看到是资本家把资本主义推向灭亡。“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的推动力;那种而且只有那种生产出来能够提供利润的东西才会被生产出来。英国经济学家对利润率下降的担忧就是由此产生的。……在这里,以纯粹经济学的方式,就是说,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在资本主义理解力的界限以内,从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立场出发,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的限制,它的相对性,即表现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5)。即使对马克思这样的抽象思维大师,我们也要试图鉴定他的抽象思维过程。

我们可从(S,是剩条价值率,s是剩余价值,v是可变资本,q是资本有机构成,c是不变资本,p是利润率)推导出p以q和S,表示的函数式: 要想使P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必须是二种情况之一:(1)S,下降同时q不下降或者S,下降的程度高于q下降的程度;(2)q上升S,不上升或者q上升的程度高于S,上升的程度。

马克思显然排除了S,下降的情况。就第二种情况而言,马克思得出利润率下降的结果就必须先做两个假设之一,即q上升S,不升或者q上升的程度高于S,上升的程度。马克思认为q上升比较符合经验材料(情况可能不是如此简单,后面会论及),两个假设就变为S,不上升或者上升的程度低于q上升的程度。就是说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是隐含着这两个假设条件的。这个规律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这两个暗含的假设与现实经验材料对照的结果。在《资本论》整个第十三章对这个规律的描述中,都没有有意识地将假设与经验材料相对照的部分。在随后的第十四章作用相反的各种原因中将S,的提高作为了一个起相反作用的修正因素。这样,实际上马克思的假设又变成S,上升的程度低于q上升的程度。

只要能证明这个假设比较符合现实的长期趋势,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就真的是资本主义范畴内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资本主义的消亡就指日可待,这个论证过程是比较严密的抽象思维过程必须要求的。

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14章中没有直接地全面地接着说明这个假设,从而完成论证,而是换个角度换个假设前提,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说明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在这里——大多数有益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都是如此——引起剩余价值率增加的原因,包含着这个结果:所使用的总资本为一定量时,剩余价值量将会减少”,“从而使利润率减少。”(6)。但是马克思没有看出,“引起剩余价值率增加的原因”同时也使他的新假设“所使用的总资本为一定量”中的一定量变得不“一定”了,变小了。社会总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提高,同时也意味着不变资本的贬值和有机构成的下降。这个新开辟的论证同样无法说明利润率下降是一个长期趋势。有人会说:不变资本贬值马克思已作为修正因素之一,在具象过程中说明了,这是抽象思维方法的惯例。但是具象不是再一次分别把各修正因素与本质因素的关系罗列出来,这是舍象过程的任务,它必须在可叠加的假设条件下,综合说明本质因素和6个相反因素共同作用时的总结果。即使不精确,也必须判断各个力的强弱和方向,从而判断合力的方向,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完成抽象思维方法的要求,所下的结论就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马克思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有些含糊地“把一般利润率的下降视为是一种倾向的下降”(7)。” 转贴于

我并不是据此断言说资本主义没有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我只是断言包括马克思在内的理论家到目前为止并没能证明这种趋势是资本主义范畴本身所必然带来和资本主义范畴可以概括的所谓客观规律。利润率的变化有多种可能性,有些是资本主义因素引起的,有些是资本主义以外的因素引起的,强调这种区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后面还会论及利润率变化的极端复杂性。

(四)垄断和帝国主义

由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加剧,随着资本主义不断积聚和集中,各个生产行业的企业数目大大减少。这些在竞争中幸存下来的企业,规模大都十分庞大,接下来的竞争更可能带来的将是两败俱伤,而不是某一方的完全胜利。这时在大资本家头脑中占上风的已不是资本主义范畴的规定性和准则,更不是商品生产范畴的规定性和准则,而是过去封建领主们惯用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封建契约,这是完全不同于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市场契约的一种超经济的契约。这种封建契约有企业同盟、卡特尔、托拉斯、完全合并等多种形式。从此现实社会已不再象此前近100年那样接近于较单纯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主要成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混合社会。这种混合在大约几十年的时间内全面触及了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甚至劳动力市场。划分新增价值的另一方——劳动力出卖者靠自由市场原则调节自己利益的机会被大大削弱了,他们面对的是联合起来的蔑视市场的资本所有者,他们现在的地位用工奴来描述毫不为过。

我们再次强调,严格的抽象思维方法一定能判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要素和资本主义以外的要素混合的结果,决不能把一切现象材料都装进资本主义范畴内。不能把垄断看成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因为在抽象思维的意义上找不出垄断概念和资本主义概念的共性,说明它们的关系不是抽象思维方法所能完成的任务。

马克思是在垄断产生之前完成他的经济著作的,因此在《资本论》中没有这方面的分析。列宁等人用新的经验材料来发展和修正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时,最大错误就是没有仔细审查新材料是否具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概念的共性,没有共性就不是抽象思维方法所要求的修正和具象,而是一种杂乱的堆砌。并且它所造成的概念的混乱为我们将要进行的混合社会的科学具象思维方法设置了极大的障碍。

同样,帝国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而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甚至种族主义相混合的现实社会的一个阶段。

二、关于利润率的变动和资本主义危机

我们认为利润率p=S,(1-q)绝不是简单地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其变动的极端复杂性一方面体现在抽象思维模式下p作为因变量在S,和q的作用下有多种变动的理论可能性;另一方面体现在科学具象思维模式下p、S,q还是互相影响和互动的。作用于p、S,q的有些是资本主义要素,有些则是资本主义以外的要素。

(一)在p不反作用于S,和q以及S,和q不相互作用的假设条件下,P在理论上上有11种变动的可能性。

(1)S,上升且q下降时,p上升;(2)S,上升且q不变时,P上升;(3)S,和q都上升,但S,的上升快于q的上升时,p上升;(4)S,和q都上升,但S,的上升慢于q的上升时,p下降;(5)S,不变且q下降时,p上升;(6)S,不变且q不变,p不变;(7)S,不变且q上升时,p下降;(8)S,和q都下降,但S,的下降快于q的下降时,p下降;(9)S,和q都下降,但S,的下降慢于q的下降时,p上升;(10)S,下降且q不变时,p下降,(11)S,下降且q上升时,p下降。

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只是其中(4)的情况。前面已提到,关于这个规律的唯一性的证明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与其坚守一个不能证明的简单化了的所谓规律,不如承认利润率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以此为起点展开丰富的实证的研究,历史地描绘出利润率变化的实际状况。

上面11种情况的每个假设条件,在没有经过仔细的对照之前,都不能冒然断定它与实际不符。例如,马克思认为q的上升一般来讲比较符合经验材料,而实际上q的变化也非常复杂。当我们从微观角度考察时,技术进步往往直观地带来有机构成的提高。但是从宏观的和较长期的角度看就不一定如此:第一部类长期的技术进步会带来一定实物量的不变资本存量的贬值,也包括第二部类不变资本存量的贬值,数学上很容易证明,当C下降时,也是下降的;弥补存量损失后的利润部分下降幅度更大,从而利润率也是下降的;在新增价值的划分上,也是下降的。紧接着的应该是第二部类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消费品的贬值,全社会在维持绝对生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v降低了。 明显上升,新增价值的划分中也上升;也上升。

从长期来看,考虑到技术进步会由于微观单位的竞争推动而成为影响两个部类生产的长期的和主要的因素,全社会的q,S,p更倾向于随着两个部类技术革命的更迭而呈现一种上下波动的变动状态。而绝不是单纯的上升或下降。

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是一个工人推动更多的机器,但不一定是一个工人推动更多的机器的价值。这是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的重要区分。马克思也提到过的不变资本贬值绝不能摆在一个次要的修正因素的地位,它是和劳动力贬值同样重要的并且交替出现的因素。

(二)在现实中的p绝不仅仅是S,和q的被动的因变量,它的水平和变化反过来直接影响S,和q的水平,S,和q也是在时刻相互影响和制约着对方的水平。例如用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来提高S,往往就伴随着q的提高,但它们的具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可能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此外,现实社会的q, S,p还会受到种种市场契约天法调节的资本主义以外的因素的影响。由于这种复杂性,我们肯定得不出某种P的单一趋势的规律。因此面对多变量共变的情况时,单纯的抽象思维方法的确无能为力,求助于科学具象思维方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三)到目前为止,关于资本主义自动走向灭亡有两大核心理论。一个是前面已分析过的在资本有机构的提高快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利润率下降的规律,关于这个规律的证明是缺乏说服力的;另一个是假设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带来剩余价值率的提高,这样就必然带来消费不足这种资本主义市场无法自我调节的生产比例失调问题。按比例生产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共有规律,如果资本主义最终带来的是生产不能按比例进行,资本主义的灭亡就无可争议。

我们仍用马克思的方法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和生产消费品的第ц部类。我们先把剩余价值分为四个部分(8);第一,适量的消费支出,数目刚够把资本家的消费维持在前一期的水平,记作SC;第二,资本家消费的增长额,记作SC;第三,资本家用来扩大可变资本的积累,记作Sav;第四,资本家用来购买追加的不变资本的积累,记作Sac.为了保持扩大再生产的均衡条件,就必须使所有代表对不变资本需求的项目的价值(生产价格)等于不变资本的总产量的价值(生产价格),并使所有代表对消费品需求的项目的价值等于消费品的总产量的价值。用等式可表示如下(字母右下角的数字1和2表示生产部类):c1+sac1+c2+sac2=c1+v1+sc1+sc1+sav1+sac1

v1+sc1+sc1+sav1+v2+sc2+sc2+sav2=c2+v2+sc2+sc2+sav2+sac2

化简后得:C2+Sac2=V1+Sc1+Sc1+Sav1其中方框内所含项目就是简单再生产的均衡条件。以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为例,C2=V1+Sc1,如果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就意味着等式中V1在不断缩小,理论上不能由此就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即等式C2=V1+Sc1不再成立了,简单再生产的比例已被破坏了。因为显然还有理论上的替代办法;Sc1不断加大,并且Cz在实物结构上适合加大了的Sc1的情况。即劳动力出卖者减少的消费由资本家增大的消费替代了,这时等式仍旧成立,简单再生产仍是按比例的。按比例生产规律本身不能证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会是一个按比例生产的破坏因素。

按比例生产是超商品经济的一切社会生产的共性,是更抽象更一般的规则。它对现实生产的要求只是有前后一贯的、系统的生产比例,并且再无其它要求。至于现实中按比例生产的多样性则是由这个抽象规律以外的作用要素形成的。重视这种区别是严密的抽象思维方法所要求的。

马克思曾嘲笑这种把资本家变成一个只关心使用价值的善良市民的假定是把资本主义最实质的东西—笔钩销了。但是最先一笔勾销资本主义的是剩余价值率不断上升且不再受资本主义调节的假定,是前一个荒谬产生了后一个荒谬,当你假设剩余价值率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持续提高时,你就已经假设剩余价值率由市场法则调节而上下波动的资本主义已不起作用了,你就已经假设资本家不是资本家了。但无论如何,我们证明“有效需求不足不能直接导致对按比例生产规律的破坏的演绎推理是无懈可击的。杜冈那个著名的一个工人操作全部机器的假说无非也是想说明同样的问题,但不幸他始终没能说透。就纯粹的资本主义作用要素而言(抽象的、理论上的),V和S的划分是由市场契约调节的,资本主义不仅是资本家的资本主义,也是劳动力出卖者的资本主义,就不考虑外来因素的纯模型而言,按比例是可以由市场调节来完成的。

但是越来越频繁的V或S一方借助资本主义以外的作用力量来参与新增价值的划分的作法,使得比例问题也不可能单有市场调节来完成了。资本主义以外的因素的介入使单纯的资本主义市场契约原则失灵了。但如果这时出现了生产不能按比例进行的罪恶,承担责任的不应是纯资本主义概念所概括的东西。而是那些资本主义以外的混合要素。在资本主义模型下,生产的按比例是要不断经过市场调节才能达成的,特别是V和S的划分比例,即剩余价值率,当V过多S过少时就会出现产品不足,市场通过价格变化能把它们的比例调整过来;当V过少,S过多时,就会出现消费不足,产品过剩,市场同样能把它们调整过来。但如果有一些超经济因素引起V或S的过多或过少时,市场就成了多个作用力中的一个,V和S的最终比例是取决于多个力的合力,而不仅仅是价值规律的力量。但不能由此说价值规律(生产价格规律)就过时了,它仍是重要力量之一。

(四)资本主义危机

资本主义是一种理论抽象模型,它不等于现实社会。如果人类社会在某一时期比较接近资本主义模型,那只表明现实社会患了某种程度的社会偏执病。人类社会正常的和长期的情况就是各种抽象模型的混合社会。

现实社会不等于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危机也不等于资本主义危机。在理论上探讨资本主义危机,如果在概念上搞不清这种区别,接下来的错误和混乱就不言白明了。

资本主义危机就是因为利润率跌至其普遍水平以下或工资水平跌至其普遍水平以下所引起的流通过程的中断。因此,资本主义危机应当如鲁道夫·希法亭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比例的失调。只要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利润等指标的影响因素还是市场契约原则可以调节的,资本主义危机就也是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可以调节归位的。如果支配这些指标的还有某些超经济的非资本主义的原则,我们的思维要下的第一个结论就是现实的危机不等于资本主义危机。单纯调节资本主义危机的市场方法就无法单独完成调节这个现实危机的任务,起作用的应是某种混合的方法。例如,1929年危机就主要是由垄断造成的新增价值的划分长期有利于资本所有者引起的。危机持续时间长,破坏力极大。至少有两种解决危机的途径可供选择,一种是继续维持新增价值划分有利于资本家的状况,同时将产品结构调整为可将工人消费不足的部分由资本家的消费或投资来替代,接下来还必须有人口减少、超级消费形式的出现(如太空旅行等)等经济政治配套条件。人类社会否定了这种选择,而采用了解决危机的第二种途径:通过国家机器等手段改变新价值划分明显不利于工人的状况,使比例重新回归。毫无疑问,这两个办法都不是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市场方法能单独奏效的。

就纯粹的理论上的资本主义危机而言,“如果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利润率下降趋势,或离不开消费需求越来越落后于生产要求的趋势,或者两者都离不开,那么,这个制度的毛病就可望随岁月的推移而加剧,而资本主义关系变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锢的时候,也必然同黑夜跟随白昼一样,非来不可。既然这样,周期地打断社会经济生活的危机,就的确必须看作是现存社会体系的死亡象征”(9)。

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随着全面技术进步在两个部类交替出现而呈上下波动状态,资本主义至少不会因为那两个原因而灭亡,资本主义危机也不是资本主义趋于灭亡的象征。

但我们绝不是由此得出资本主义永远起主要支配作用的结论。由于单位价值所代表的物质量越来越大,资本主义自动调节的社会物质代价也越来越大,资本主义方式可能会因为这种日趋增高的社会调节成本而逐步不再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此外,按照需求交替理论(参见《方法论和政治经济学),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物质、创新、依附、平等、自由这五种基本需求,区别只是量的不同格局而已,资本主义将这五种需求都价值化了,应该承认,价值化是一种精巧的制度系统,它为五种需求都留下了发展空间。但是,在现代人类五种需求新格局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系统或价值化制度系统,已不可能单独包容或衡量人类的五种基本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明明在改进五种需求的格局方面取得了进步而经济增长率等价值指标却始终低迷和令人丧气。再不接受新的概念系统,人类社会简直就要失去方向感了!这些是资本主义在特定条件下不合理性的根源。显然这种不合理性还是来源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而不是单有资本家就可以把资本主义推进死胡同。并且,这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已具备全面消亡的条件,无视这一点,只能得到以另一种不合理或不完全全合理法则代替现在的不完全合理法则的结果。

在现实社会,当自由竞争导致资本日益集中时,资本主义调节成本日益增高的不合理性可能带来两种不同的超资本主义力量在和资本主义法则对抗。这两种力量的任何一种达到某种极端程度时就现实地表现为资本主义的灭亡(也可能是不合理地灭亡);这两种力量没有出现极端程度时就现实地表现为它们和资本主义法则相互混合共同作用的混合社会状态。

这两种力量一种是封建主义力量,具体表现为大资本家为限制竞争而采用的封建领主划分势力范围式的超经济契约;另一种是社会产义力量,具体表现为劳动者通过工会或国家机器而实现一种超越资本主义市场法则的平等性的分配。

资本主义与这两种主义的关系并非截然不可过渡。如当自由竞争导致资本集中到一定临界点时,资本家很容易放弃资本主义法则而选择封建主义法则;再如,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那么“所谓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围,……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10)。如果接着演绎下来,当一个国家的公众的文化水平要求稍多一点平等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时,资本主义的劳动力价值中也就会有一点社会主义的要素,资本主义显然向社会主义原则过度了一步。现实社会中的关系本没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标签,当历史按时序发展到一定条件需要将某种社会关系制度化和稳定化时,才有了这些主义的区分。

另外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单向的,一些主义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作用可强可弱,可接近于零,但这不意味着在以后的历史时期这种主义就永远不再发挥作用了。起根本作用的规律是我在《方法论和政治经济学》一文中描述的需求替论。

混合社会必须是一个完整系统的混合,才会有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包括所有制(产权制度),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等。

(五)所有制、国家制度

我们把人类现实社会按一定标准分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科技主义或它们的各种混合形式,这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冠以某种主义的追求和实现追求的条件使该主义对社会的作用力日益显现出来,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变化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和内在力量之一;另一方面是指这种内在要求或内在力量只有以所有制、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等形式予以制度化以后,才能完整地、系统地和稳定地表现出这种主义的全部内容和发挥出全部的作用。第一个层面是第二个层面形成、稳定和变化的基础或内生力量;第二个层面决定第一个层面能否充分地现实地发挥作用,从而甚至也决定了不同民族在某一时期不同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资本主义最基础的制度是建立和保护排他性私人产权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11)。在使私人产权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不让未获授权的个人使用它,并且运用资产的全部获益和成本都应归属于资产的所有者。只要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都可能需要用某种超经济的政治办法来决定资产的运用和获益。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正常运转还需要另一些外在制度为条件,这些制度允许并保证自由缔约和确定明晰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外在制度就是法律和国家强制。它们“都立足于公共的强制执行组织(法院、警察、检察员、监狱)。统治者和议会曾普遍使自己成为可信赖的第三方,来保证契约的履行。因此外在执行机制往往增强着缔约伙伴的信心”(12)。但这些外在执行机制在保证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同时,也在侵蚀着资本主义所有制,以至现实的产权制度往往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排它性的对财产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外分的权利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国家的限制。绝对排他性资本主义所有制从它产生那天起就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而是某种混合的所有制。只不过在一定阶段,顶多这个混合的所有制比较接近纯粹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而已。

作为强制手段的国家的概念有两种表面看来截然不同的表述:一种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工具;第二种认为国家是代表整个社会利益的机关,是各种利益的调节器。

其实,至少当资本主义成为主要社会力量时,国家的统治工具的作用和利益调节器的作用是一种抽象思维方法下的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前者是国家概念的实质、本质,后者则是这个本质经过某种修正后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早期,国家的抽象本质几乎没有修正地就表现为阶级压迫的工具,调节器的作用顶多只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阶级与阶级之间界线分明,并且难以逾越。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概念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要加入多种修正因素,以致于抽象中的直接阶级对立,在具体表现形式中不那么容易一眼看出,除非加以抽象化。这些修正是:a、阶级间的共性因素较早期多,例如都是政治上的自由人。b、阶级之间的转化较早期容易,阶级概念的承载人极不稳定,例如管理职业化和经济的科技化都是低层阶级升入高层阶级的渠道。再如股票市场又使普通人可以成为股东等等。因此国家概念在形式上只能表现为各种利益的一种公正的调节器。但是透过具体形式,还是能发现(用抽象力)国家归根到底是对具有资本家素质的人群极为有利的强制机器,它是追求和信奉以自由缔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产权关系的人群的选择结果。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

民主程度越来越高的国家制度,一方面是各种社会力量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向新的混合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它总是以自由缔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排它性产权关系的必不可少的保护机器;它同时也是削弱排他性资本主义产权关系并使社会迈入混合状态的超经济的双刃剑。

三、资本主义与混合社会

“我们在理论上假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是以纯粹的形式展开的。实际上始终只存着近似的情况。”(13)。转贴于

有两个原因导致马克思没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的混合状态的规律性给予充分研究: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发展,它同以前的经济状态的残余混杂不清的情况越是被消除,这种近似的程度(理论上的资本主义模型与现实社会,引者注)也就越大。”(14)。虽然以前的经济状态的消除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并且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现实社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和以前的封建社会的一个混合社会,但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已是发展的趋势,它对现实社会的作用已接近于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专注于资本主义理论模型的研究,实际上就近似地等于对他所处时代的现实经济的研究。二是在方法论上单一的抽象思维方法实在无法胜任对几个完全不同质的概念混合和交织在一起的规律性研究。它除了能说明现实经济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等的混合经济以外,无法进一步得出有意义的通例性的结论。

资本主义到了成熟期以后,现实经济的新的混杂不清的情况又出现了。资本主义理论模型和现实经济的近似程度又开始出现由大变小的情况。在资本家方面开始出现求助于封建主义的倾向,在无产者方面开始出现求助于社会主义的倾向。如果要求马克思的理论应对将要出现的新的混合状态做出解释和预测,那是对理论家的苛求。马克思的后人作了各种企图以单一抽象思维方法描述新现象的尝试,这种方法论就决定了他们都讨厌混合状态,于是出现了信奉资本主义的阵营,也出现了信奉社会主义的阵营,他们最初都试图通过现实的消灭对方来恢复社会的单一状态,但这个结果未能如愿出现。到了20世纪4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两个阵营分别从内部开始了政治家们的对峙的松动,两个单一社会都先后出现了混合的状态。但探讨混合规律的系统理论仍旧没有出现。马克思和他以前及以后的理论家以抽象思维方法为基础对封建主义模型、资本主义模型、社会主义模型等的理论构建是人类思维的宝贵财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以这些抽象思维的结晶为出发点,采用科学具象思维方法进一步探讨混合状态的规律。因为混合状态是和现实社会近似程度最高的情况。

一个相对稳定的混合状态不仅是经济的制度化的混合,也是政治、文化的混合,我们更愿用混合社会这个概念来描述这种范围广泛的混合。如果要对资本主义发展做一个粗略的阶段划分,我倾向于认为:a、14世纪中期——16世纪中期,贸易和小商品生产繁荣,这个时期是以封建主义制度体系为主的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等的混合社会。b、16世纪中期——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势均力敌,矛盾比较尖锐。c、18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逐渐占上风的混合社会。特别是到了这一时期的后一阶段,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和意识形态,使现实社会几乎接近纯粹的资本主义理论模型。d、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科技主义开始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由于大资本的形成,大资本家最先摒弃资本主义规则而采用了封建领主式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垄断方法,单纯的资本主义规则已无法保护小资本家和无产者的利益。无产者也开始借助社会主义的平等规则而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自由契约规则加入社会选择过程。这一时期主要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科技主义等的混合社会。资本主义和大封建主义的力量占伏势。e、20世纪30年代至今,垄断的封建主义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是以资本主义为主要力量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科技主义等的混合社会。

当回头看我们走过的历史时,我们的思路比较清晰,因为时间已帮我们做了大量的抽象工作。在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的几百年间,我们已习惯于把当时的社会理解为一个混合社会,能历史地和辩证地看待封建主义制度体系和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但我们却不能把这种历史的和辩证的方法运用到我们这个时代,来理解多种矛盾的产生和变化,在这里我们更习惯于形而上学。我们不能容忍存在一个社会的鸭嘴兽。但现实社会的确是鸭嘴兽,以科学具象思维方法为基础的混合社会理论有可能是一种突破。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亚当期密:《国富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上卷,第12页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3卷,第55页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5卷,第995页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3卷,192页

(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5卷,第288-289页

(6)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三卷,275页,着重号是引者所加

(7)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三卷,274页

(8)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83页

(9)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80页

(10)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3卷,第193-194页

(11)《拿破伦法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2页

(12)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