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健康扶贫总结资料范文

时间:2023-04-12 10:1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健康扶贫总结资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健康扶贫总结资料

篇1

时间荏苒,我来到XX卫生院已2月有余,在医院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医院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立场坚定

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责任感。工作中,时刻以医院利益为重,顾全大局,保证政令畅通。

二、工作能力

在工作过程中,逐渐熟悉了国家相关的卫生工作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学习相应的政策,运用于实际工作,能够摆正位置,配合领导做好工作,坚持大事要报告,小事不推诿。对于原则性、政策性强的大事,多报告,多请示。至于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则责无旁贷,绝不推诿。办公室不同于临床医技科室,不能直接产生效益,但我们同样可以为医院发展做贡献,既为医院处理各项后勤任务,又为科室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

在闲暇时间,我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充电,重点学习了计算机知识,熟练地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为实现办公自动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以踏实的工作态度,适应办公室工作特点  

我深知办公室是沟通上下的咽喉、联系左右的纽带,办公室在推进医院工作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每天除了本职工作外,还经常有计划之外的事情需要临时处理,而且通常比较紧急,让我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先去解决,因此这些临时性的事务占用了很多工作时间,经常是忙忙碌碌的一天下来,原本计划要完成的却没有做。但手头的工作也不能耽误,今天欠了帐,明天还会有其他工作要去处理,因此,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来进行“补课”。我严格遵守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时时处处以工作为先,大局为重,遇有紧急任务,加班加点,毫无怨言。

四、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这段时间,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护理工作

    在护理部时,规范熟练地完成了输液、注射、雾化、换药、取药等一系列治疗工作。

2、健康扶贫工作

    11月收取贫困户资料150余户,按时按质地完成了健康扶贫医疗救助手工申报的工作,及时将信息完善到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内。12月对比国扶系统和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建档立卡贫困户2474户。

3、文书工作

完成三次简报书写。公文轮阅归档及时,保证各类文件传阅的时效性,确保政令畅通。待文件阅办完毕后,负责文件的归档、保管以及查阅。公文量较大,有时一天有多个文件要传阅,我都是仔细浏览文件后,及时传阅,不懂的请教主任和两位领导,以确保传阅不出错。

4、会议工作

会议前准备好电子屏的会标,会议时认真听会,做好会议记录,会议后,及时将学习培训材料归档。

5、下乡工作

    积极响应国家公共卫生和健康扶贫各项政策。每次下乡做好拍照和图片编辑,以及后期的图片保存和打印工作。

五、服务态度

作为健康扶贫办公室的一员,我经常与贫困户打交道。沟通是各项工作的前提,良好的沟通能取得贫困户的支持和理解,能在与贫困户相互理解中妥善解决各种矛盾,提高贫困户满意度。在实际工作中,我还需练硬沟通这项软业务来优化我的服务。

六、存在的问题

1、工作总体思路不清晰,还处于事情来一桩处理一桩的简单完成状态。

2、对同事的依赖性高,有时不能独立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篇2

【关键词】 城乡医院;对口帮扶;角色定位

在城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中,县级医院既是城市医院结对帮扶的受扶方,又是帮扶乡村医疗机构的施扶方,扮演着“受人帮扶”与“帮扶别人”的“双重”角色。如何使县级医院在城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中找准定位,抢占先机,进而在受扶中强壮筋骨,在施扶中助推发展,已成为摆在县级医院管理者面前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

近年来,灌云县人民医院针对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医疗设施相对落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特色专科层次不高、亮度不够等实际,抓住大医院对口帮扶我院和我院对口帮扶贫困卫生院这一有利契机,大力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筑巢引凤,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共谋发展,较好地缓解了我院发展瓶颈。2012年5月,一座占地108亩、拥有床位1000张、建筑总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的新院区已竣工并即将投入使用,科技化、人文化、智能化程度有了质的跃升;一批医技高、医德纯、医风正、群众满意的医疗骨干队伍正在形成,其中24人被列为省“333”工程、市“521”工程重点人才培养对象和市、县科技拔尖人才;一批科研成果相继问世,其中《GPBB、CTNI、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等4项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一批特色专科正在发挥优势,其中麻醉科、神经内科被确定为市重点学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

1 扮好受扶方角色,合力寻求援助,在跟班实习中培养人才

我院抓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医院对口帮扶这一难得机遇,结合院情实际,认真排查薄弱点,找准困难点,分析增长点,借助帮扶单位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经验优势,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跟班实习,不断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1.1 开展临床示教 运用典型病例、特殊病例开展临床示教,是当今医学条件下一项既实际又实用又实效的好办法。在得知通大附院医学博士来院指导的消息后,院方迅速成立课题攻关组,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跟班学习,与医学博士一起查房,一起分析讨论病情,一同制订手术方案。遇到特殊病例时,院领导亲自主持召开病情分析会,邀请医学博士讲授疾病机理和诊断标准。在施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复杂性肝内胆管取石术时,医学博士除上台主刀外,还向课题组人员详解操作要领和工作流程,手把手地指导医务人员手术。受援期间,通大、苏大附院派驻人员共开展和指导开展眼外伤修补、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口腔粘膜病中西医治疗及胶质瘤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等适宜技术56项,参与抢救急危重病人200余例,有力地推动了全院医疗工作的开展。

1.2 创办特色专科 针对我院特色专科不明显的实际,通大附院派驻人员群策群力,热情支持,与我院医务人员反复讨论,认真选题,扎实制定创建计划。在创办心血管病专科过程中,通大、苏大附院派驻人员精诚合作,就心血管病专科创建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进行合力攻关。目前,已成功开展二尖瓣球囊扩张术10例、心脏起搏术60余例。

1.3 申报科研课题 通大、苏大附院派驻人员从普及实用知识与实用技术出发,利用幻灯、电教片、图板教学等形式,定期举办医学讲座,面对面地解答问题。先后举办《乳腺癌保乳术的研究和进展》、《胃癌外科治疗中的若干问题探讨》等专题讲座60场次。在此基础上,积极指导和帮助我院开展医学科研工作,先后与我院副主任医师赵建中合作完成《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及细胞内杀菌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与主管检验师王绪山合作完成《GPBB、CTNI、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等一批科研课题。

2 扮好施扶方角色,全力实施援助,在带徒送教中磨练人才

在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中,我院注重发挥全县医疗行业的龙头作用,贯彻“扶贫在扶智,输血更造血”的育人理念,着眼于提高基层卫生院素质,大力实施帮带工程。

2.1 履行带教职责 根据卫校教学需要,每年挑选10余名中高级医技专家、骨干,担任临床课、基础课教学老师。同时,利用卫校这一培训基地,常年为全县乡镇、村级医疗机构培训实用人才。年举办乡医培训班、轮训班15期,培训乡村医生1000余人次。每逢乡镇卫生院遇到诊疗难题时,我院总在第一时间派出相关专家前往会诊,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应对能力,减少了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2.2 普及实用技术 针对乡镇卫生院工作实际,我院精心组织晋升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到最偏僻的乡镇卫生院去,到最缺医少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普及实用技术,指导开展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共同探索疑难病防治途径。支农期间,院方派驻人员共为基层卫生院授课40余次,开展示范查房、示范病历、示范手术180余次。

2.3 倡导健康行为 借助《今日灌云》,每两周举办一期健康知识宣传,现已举办100余期。与电视合开办50余期《健康之友》栏目,就季节性卫生保健常识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进行解难释疑。每逢元旦、5.8世界红十字日、5.12护士节、国庆等节假日,我院还组织医疗专家和青年志愿者上街咨询,开展义诊活动。先后20余次到扶贫点—龙苴镇嵇岭村,东王集乡元邦村、韩圩村,伊山镇张湾村开展送医送药活动,发放健康宣传资料2万余份,免费赠送药品30万余元。

3 扮好主办方角色,倾力保障援助,在优化环境中激活人才

在城乡对口帮扶工作中,我院始终以主人翁姿态,全力扮好主办方角色,确保帮扶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3.1 强化组织领导 我院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政工领导任副组长,党办、院办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分工一名业务院长专抓专管。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帮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扎实制订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3.2 搭设智力平台 坚持以学习力提升服务力,围绕争做学习型干部,争当学习型医疗专家要求,院领导先后选派5批、20多名中青年医疗骨干到通大、苏大附院进修学习。2006年8月至今,还先后将12名护士长、50名骨干护士送到附院相关科室跟班学习,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篇3

--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__乡进展情况汇报

自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开展以来,2014年上半年,密切联系__乡11个扶贫点的11个县直单位,立足包扶村庄实际,着眼民生增收需要,结合行业特点,发挥部门优势,借助人脉资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包扶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生活需求,开拓生产增收门路,现将活动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积极调研找方向。实事求是是一切工作的基础,2014年上半年,联系__乡11个扶贫点的11个县直单位,驻村调研达40余次,详细了解基本村情、两委工作构想及农户的思想和生产生活所需,为下一步规划增收活动方向储备了第一手资料。

二是产业扶贫帮民富。领导干部在落实扶贫政策和资金的基础上,努力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帮助帮扶村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梳理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抓调产、上项目、兴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县煤炭运销公司在麻坪村住村,结合住村点特点和本村的传统优势产业,帮助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在2012年投资90万元打造新元黑毛猪养殖基地的基础上,2014年多次进村密切关注养殖基地新动向,及时联系养殖专家,规模由原先仅有的基地150头,扩展到农户散养90户,年出栏300头,现正在繁殖期,5个月后可见成效。辐射作用将带动水泉、董家、马西、桑凹、支角、友仁等村的特种养殖业发展。

三是兴办实事解民忧。广大下乡干部依托部门优势,积极整合资金,协调各方关系,帮助驻村解决或正在协调解决大量与群众利益最直接的、息息相关的安全饮水、交通、健康、农耕等生产、生活难题。县治超办虽然是只有5个人的小单位,自己的经费也是捉襟见肘,但是在田庆国主任的带领下,2014年多次奔走于桑凹村和施工队之间,结合本单位和桑凹村情,为改善村内农户出行和整体面貌,提出了由治超办自掏腰包解决水泥和施工队工钱,村委解决沙石,农民出工的方案,现施工队已进驻桑凹平整场地5天,7月1日正式开始打造水泥路;县粮管中心拿出近2万元给马西村免费提供谷子种子200亩,种植连翘300亩,下一步有结合县扶贫办筛选出的本村贫困户情况给予资助的意向;县农机中心出资11000元,全力资助水泉村村民做好春耕前期秸秆还田、农机检修、化肥农膜等准备工作,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打好第一仗”;县医合办在6月下旬和县中医院合作给周家沟村123口人做了免费体检,查出疾病的及时开出药方,同时做好心理工作,让村民摆脱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县交通运输执法局给石板庙村提供了价值5000余元的种子化肥;县妇联虽然也是清水衙门,但始终密切关注南沟村的民生工程,当听说漫水桥工程由于资金问题无法满足水泥的供应,当即表示解决修桥所需的7吨水泥;县太岳中学为解决南庄村的水质问题,积极协商有关部门,在今年改造水井尚有较大难度的情况下,准备在水源处安装饮水过滤器;县国土局看到柳湾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办公条件差,于是配备了办公桌椅、文件柜、电脑等办公用品,充实了阵地。

四是统筹城乡强组织。各级各部门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实现了党建工作的城乡互补互动,发挥了党的组织优势,各县直单位以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为契机,加强对村两委主干和党员先锋政策法规、党建理论、农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转换思维,提高致富本领。

篇4

刘家臻先后获得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扶残助残先进个人,自贡市首届扶贫之星、十大公益人物、青年爱心大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富顺县首届扶贫之星等多项荣誉。

企业定点帮村 爱心涌向小康

富顺县有34个贫困村,总计11403户31253名贫困人口,均占自贡市三分之一以上比例。这里贫困原因复杂多样,贫困程度相对较深,却不属于全省“四大重点片区”,贫困人口总体呈“插花式”状态分布的现状,给脱贫攻坚带来严峻考验。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刘家臻及时响应全国工商联和地方党委、政府号召,全心全力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现在,富顺县很多认识刘家臻的人不叫他刘总了,都管他叫“村长”。在脱贫攻坚战中,作为市工商联副主席、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县总商会会长,他在本县34个贫困村中的3个村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被3个村聘为“名誉村主任”。他也是自贡市帮扶贫困村最多的企业家。

狮市镇马安村是刘家臻帮扶的贫困村之一,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218人。为减轻贫困户入住新房的负担,扶持他们发展产业,刘家臻所在的四川世臻公司捐款200万元,对到集中点居住的贫困户每户给予2万元装修和家具补助,剩余资金作为未享受补助的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基金。

榘镏村民脱贫,刘家臻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公司+原料基地+生产加工+文化旅游”的模式,投资1.5亿元打造集休闲观光、贡醋生产、康养康疗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项目――贡醋文化产业园项目,并配套建设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村酒店、培训(拓展)基地、土特产展销中心。该项目流转贫困户土地320亩,年流转收益20多万元;提供以贫困户为主的就业岗位100多个,人均年收入2万元。同时,本村及周边村贫困户可向银行贷款并且入资到企业中,目前入资总额已达1106万元,约定年回报率7%,其中5%为贫困户稳定收益、1%为贫困户所在村集体收益,剩余1%为马安村集体收益,马安村直接创造集体收益11万元。此外,他在当地规划发展贡醋原料基地1―2万亩,引导贫困户进入大豆种植产业链,每年可为每户贫困户创收3万元以上。

地处富顺县最偏远的福善镇周安村属“旱山村”,交通极为不便,离县城60公里,全村贫困户168户549人,是县里34个贫困村之一。刘家臻主动进行帮扶。他捐资70多万元,修建2口山坪塘和几百米水渠,为村民解决生产生活用水;打通山里人祖祖辈辈梦寐以求被村民称为“天路”的村道,方便了1000多人出行。全村人高兴得不得了,都跷起大拇指为“刘村长”点赞!他协助该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油茶1400余亩,规划3年内达到2400亩,带动贫困户95户;他组织成立村辣椒种植协会,吸收贫困村民87户,种植小米辣400亩。2016年,产业发展为全村带来土地流转收益150余万元、务工收入近100万元,人均增收700多元。

赵化镇苏坝村是刘家臻帮扶的第3个贫困村。他定期慰问结对贫困户,春节时组织贫困户一起过年并发放救助金。同时,帮助村“两委”规划发展适宜产业,捐资30万元进行帮扶,力争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

“我要好好感谢‘刘村长’,因为他的大力帮助,我们的日子比以前好多!”该村贫困户彭叔清一说起这个‘村长’就眼含热泪。他妻子和小孩都是精神病患者,刘家臻除了拿钱给他解决一家人生活问题外,还鼓励他树立信心,照顾好家人、搞好农业生产,并帮他发展养殖业增加了收入。

不仅自己全力帮扶贫困村,刘家臻还动员县总商会会员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扶贫模式,对全县34个贫困村进行定点精准帮扶。在他的引领带动下,近两年全县近100名企业家、成功人士投入资金5亿多元,在贫困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加快了全县脱贫攻坚步伐。

组建公益联盟 爱心点燃希望

在企业帮村过程中,刘家臻看到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太多了,同时党委政府工作量大、任务重。他感到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能帮助贫困户的力量都十分有限。于是,2016年5月,他牵头组织本县10多个民间公益组织,成立“用爱点燃希望”的富顺公益联盟,志愿者多达1500人。

公益联盟成立后,刘家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志愿者,冒着酷暑深入全县2752户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并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建立“一户一对策、一户一帮扶、一年一核查”档案资料,极大减轻了党委政府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及时完成了精准识别工作。随后,他采取各种方式对其中的特困户进行帮扶,并引导他们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同时,倡导社会各界认领扶贫服务对象,积极开展帮困济贫活动。

2016年9月3日,马安村委会一片欢腾。刘家臻组织近100名志愿者来到这里,为以贫困户为主的1000多名村民表演文艺节目,开展免费义诊,并给他们发放月饼,与他们一起提前欢度中秋。当天,公益联盟成立马安村爱心分队,联盟安排专人长期对全村进行志愿服务。在这个村所有贫困户墙上都有一张《富顺公益联盟志愿服务海报》,联盟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方式,对所联系的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志愿服务,因户制宜确定服务内容,为贫困户送去粮油肉和生活用品,陪伴他们过生日。

“健康扶贫进村”活动是富顺公益联盟为响应县委、县府开展精准扶贫活动的新拓展和再延伸。狮市镇马安村六组70岁的孤寡老人徐兰荣,仅靠低保生活,两只眼睛都患有白内障。公益联盟志愿者接他到县人民医院检查做手术,术后主动进行照顾,并为他送去生活用品。出院后还拿爱心款给他。

东湖镇高石村8组村民郑家梅,其公公和3个儿子都相继瘫痪,家庭极度贫困,精神几乎崩溃。公益联盟志愿者多次上门捐款,进行心理疏导,并送去全自动洗衣机、特制藤椅、玩具、生活用品等,还为她的小儿子陈运鑫过10岁生日。在公益联盟带动下,现在一家人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精神面貌大有改变。

据了解,公益联盟组织医护志愿者在全县为患病贫困村民义诊3000多人次,所有志愿者均长期为贫困学生、贫困户提供帮助和服务。

对于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刘家臻总结出自己的经验;通过企业发展产业、解决就业,带动贫困户增收;通过公益组织助力,为党政分忧,为群众解难;通过用好政策,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既创收又能照顾家庭。

篇5

我非常荣幸成为南宁市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让我有机会到农村基层接受锻炼,深感光荣,同时也深感重任在肩。

今年四月份进驻龙念村以来,按照市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在隆安县有关部门及乔建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认真履行指导员工作职责,做好联系、协调、指导各项工作,努力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下面将今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总结。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政策水平

4月25日至29日在南宁市委党校参加南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通过5天的集中学习培训,收获多多,使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指导思想、目的要求有了新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此外,还通过自学,学习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文件和领导讲话,进一步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

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召开,我当天就收看十七大开幕的电视转播,在隆安县党校及市党校参加学习十七大精神培训班期间,认真记好学习笔记,还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及有关十七大精神的文章,加深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也为进村向农民群众宣讲十七大精神做好理论准备。

二、深入村屯调查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

根据市、县组织部门的要求,我进入到龙念村后,深入群众了解龙念村的基本情况,通过与村干部、学校老师以及部分群众多次交谈,在全面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以及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与村党支部、村委讨论制定《龙念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和《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规划是在了解掌握全村的基本情况和征求村干部及群众的基础上制定的,比较符合龙念村的实际,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李永振副队长看后认为规划比较符合实际,内容详实,切实可行。

驻村以来,在深入村屯调查研究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改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法,我撰写的《驻村工作之我见》在南宁市指导员网站上发表。

三、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解决龙念村的具体问题

进驻龙念村后,主动与有关部门反映龙念村的情况,协商解决龙念村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先后到县教育局八次、到县扶贫办二次、到县糖业办三次、到镇政府十五次、到乔建中心小学十二次联系落实解决有关问题。还请市扶贫办顾副主任、廖科长到龙念村开展调研,指导龙念村的扶贫开发工作。

积极与镇、县扶贫部门联系,为龙念村特困户落实了养母猪扶贫项目,该项目已于今年12月为龙念村50户特困户提供了100头母猪,(扶贫资金约50000余元)该项目的实施可以为每个特困户年增加收入6000元左右。

已落实解决了龙念小学和五保户的用水问题,把自来水接进龙念村小学及接到五保村,方便学生和五保户群众用水。

解决了龙念村小学的学校铁大门和内宿生洗澡房,消除了学校的不安全隐患,解决了学生洗澡不方便的问题。学校的绿化、美化也已做好规划,资金也落实,待明年开春就可以种植各种花草树木。

争取到市教育局资金15000元、隆安县糖业办资金2000元为龙念村修建500米村级水泥道路,该项目正在进行中。

四、精心组织、认真做好隆安县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

(一)认真做好“助学献真情,爱心促和谐”助学帮扶活动

经过多方联系,在南宁市教育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5月24日,南宁市教育局和广西万卷科文教育有限公司到龙念村小学开展“助学献真情,爱心促和谐”活动,南宁市教育局给龙念小学每个学生送来一套新学生服(共121套)以及图书、节日礼物等物品,广西万卷科文教育有限公司捐赠4000多册防近视练习簿及200多册儿童课外读物。捐赠的物品价值达13105元。此次捐赠活动不仅让农村孩子穿上漂亮的校服,解决了学生购买作业本的困难,也解决了学校图书不足的问题。此次助学活动拉开了隆安县开展“助学献真情,爱心促和谐”的序幕。隆安教育论坛对此次活动给予了报道。

(二)牵线组织送文艺下乡、送医下乡和奉献爱心活动

为了给山区贫困学子支持和帮助,经过一个多月的宣传和筹划,在南宁天使部落群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9月15日在南宁组织开展为山区贫困孩子献爱心的助学活动,得到30多位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共收到捐助款2065元,以及250多本书籍和一些衣服。李永振副队长到场指导并当场捐款100元。

为了给山区的群众丰富文化生活,为了方便山区群众就近看病,我与天使部落群的管理员又与有关文艺团体、医院联系,经多方联系,南宁市飞鹰歌舞团和南宁市望州医院共同参与此次送文艺下乡、送医下乡活动。

11月10日,南宁天使部落群爱心人士风尘仆仆从南宁赶到龙念村,给12名贫困学生捐助款100元,同时把一批价值270元的体育用品、120只鸡蛋和猪肉等食品送到学校,用于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改善内宿生的伙食。南宁飞鹰歌舞团为龙念村的群众送来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南宁市望州医院的医务人员为山区群众义务看病,并向群众免费发放常用药品。

此次奉献爱心、送文艺下乡、送医下乡活动得到李永振副队长及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乔建镇政府、乔建中心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使活动搞得很成功。广西日报、南宁电视台、隆安电视台、隆安教育论坛对此次活动都给予了报道。

(三)认真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

“七一节”前,按照隆安县组织部的安排,在龙念村开展“三个一”活动。六月二十八日,我给全村党员上一节党课;给困难党员送去面条、糖果和现金;组织十一名党员(其中老党员六名)开展清洁水塘活动,为群众提供清洁水源。组织党员为民清洁水塘庆“七一”,得到本村村民的高度评价。根据“三个一”活动写的《城乡清洁工程进山村》、《大雨无情村民有情》二篇驻村日记还登载在南宁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网站上。

五、发动群众开展科学种养,增加农民收入

组织十三名群众观看农业种养技术培训光碟,提高群众的种养技术水平。通过选择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户养殖母猪、黑山羊、土鸡、等,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扩大养殖规模。目前,群众对养母猪、山羊有较高的积极性,正在实施的养母猪项目,将带动群众进行科学养殖,成为全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农村稳定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有关公共事务都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布(今年已公布三期),让群众了解村里的重大事项,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全面推行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坚持把“一事一议”作为村办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和劳务的主要途径,此次发动群众出工出力修建500米村级水泥道路,就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真正体现农民自己事情自己办,自己问题自己解决的民主政治要求。

开展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群众诚实守信意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龙念村的文明程度。

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作,通过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使全村社会治安工作扎实有效,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为群众创造了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实施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驻村以来,协助有关部门督促建设单位做好龙念村村委办公楼建设,村办公楼于今年10份完工投入使用。

协助有关部门督促做好大石山区建设项目—四级村级道路的建设,该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

发动和指导群众修建500米村级水泥道路,目前正在备石料,不久将开始铺水泥路面,春节前可以完工。

指导龙念村群众因地制宜,建设经济实用的楼房。今年以来共有24户村民建设新楼房,其中龙念屯19户,龙闷屯5户,是龙念村有史以来建新楼房最多的一年。(新建房子户数约占全村户数的17%)

八、认真完成隆安县有关部门布置的其它工作任务

按照隆安县委组织部和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领导的部署,认真做好“助学一帮一”工作,扶贫项目落实工作,农村建房调查工作,外出务工人员情况调查工作以及新农村信息数据库的采集录入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积极参加隆安县开展的学习十七大精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以及新农村建设摄影作品比赛活动,其中演讲比赛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11月10日通过文艺演出这个平台,我向全村一百多名群众及学校师生宣讲十七大精神,收到良好的效果。

九、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校解决一些具体困难

由于龙念村小学公用经费不足,学校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学校打印机已坏,学校体育器材十分缺乏,我个人向学校捐助了一台打印机、一对电脑音箱和五副羽毛球拍、三副乒乓球拍、二条跳绳及若干羽毛球,价值约600元,解决了学校打印文档资料的问题,以及学生课外活动没有活动器材的问题。

作为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我在短短九个月时间里,尽自己的能力为群众办了一些实事,但距离市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今后,我仍继续关注龙念村的新农村建设,我将尽自己的力量,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篇6

一、坚持完善措施,努力探索关爱工作的长效机制

团县委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年初根据团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了《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具体实施意见》,以县政府文件下发至各单位,成立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了活动有计划、工作有目标、考核有措施,从制度上确保了关爱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过基层团队组织对我县5382名“留守学生”的分布情况以及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了解“留守学生”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逐级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成立了关爱工作理论研究组、工作推进组、成效评议组,并立足团队组织的实际,研究制定了《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阶段推进意见》、《大邑县“留守学生之家”建立办法》、《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志愿服务办法》、《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成效评议办法》等十三项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整合资源,努力凝聚关爱工作整体合力

大邑团县委在实际工作中,清楚地知道只有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才能促进关爱工作向纵深发展。团县委全面联合县人口计生局、县教育局、县妇联形成了关爱工作的核心资源,结合各部门所需,建立了关爱工作联席会议,切实做到了整体联动、规模推进、相互补充。去年11月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关注流动人口、关爱留守学生、关怀健康成长”的“三关”行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此外,团县委联合大邑电视台、《今日大邑》采编中心形成了关爱工作的外宣资源,联合成都电子高专、西南民大、县中医医院、四川兰田公司等形成了关爱工作的外部资源。通过资源整合一方面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做好了工作;另一方面扩大影响,营造了关爱工作的良好氛围。去年一年开展全县性大型活动21次,中央、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分别为5次、8次、13次,县级媒体宣传报道34次。

三、坚持志愿服务,努力推进关爱工作深入开展

去年,团县委在我县教师、机关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及广大团员青年中招募了200名青年志愿者;在成都电子高专、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体院等高校中招募了150名青年志愿者,广泛开展了对“留守学生”“三知”、“三沟通”、“五个一”志愿帮扶活动。“三知”是指志愿者要知道“留守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三沟通”是指志愿者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监护人、班主任沟通;“五个一”是指每个星期为“留守学生”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其父母、监护人、班主任联系一次,每月一次家访,每期制定一份帮护工作计划,每期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总结。去年年底,团县委特别通过《成都日报》、《成都商报》面向成都征集了30名家长,为贫困留守学生提供全方位帮助。

四、坚持重点突破,努力打造关爱工作特色品牌

一是组建综合网络,突出心理教育。团县委联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不断优化“留守学生”成长环境。特别重视“留守学生”的健康、安全和法制教育,通过讲座、谈心,以及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等形式,及时化解心理危机,促进“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邑安仁 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成立了专门课题研究组,并设立了谈心室、心理倾诉室、校园心理热线,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联合教育、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发挥社会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留守学生”监护工作体系。

二是深化社会实践,突出结对帮扶。团县委积极与成都电子高专、西南民大、成都农业技术学院、西华大学等高校团组织联系,组织高校学生到我县留守学生较为集中的金星、董场、安仁等乡镇,开展以“构建和谐农村、关爱留守学生”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留守学生结对,通过对农村留守学生现状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对我县结对留守学生开展了兴趣培养、文化补习、心理辅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广大留守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全年共集中开展社会实践2次,组建了10支社会实践小分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186名。

三是推进扶贫济困,突出社会救助。团县委与四川兰田公司联合开展了“兰田助飞梦想行动”,对100名家庭困难留守学生开展了困难救助,救助资金达4万余元。与县中医院联合开展“千名留守学生医疗救助行动”。由!中医院出资20万元为1000名留守儿童提供每人200元的住院医疗救助。11月与县计生局、县妇联联合在金星乡举行了关爱“留守学生”大型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结对,协调中医院为留守学生提供了66张“爱心医疗救助卡”,共价值13200元。

篇7

二0一一年半年妇幼卫生工作总结

 

2011上半年,XXX中心卫生院妇幼卫生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一法、两纲”,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妇幼卫生队伍建设和基层督导,建立健全妇幼卫生信息系统,不断强化规范服务,狠抓项目实施,全面推进妇幼民生工程建设,全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切实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有力地保障了广大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一)加强组织领导,从中心乡到普通乡到村,建立了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考核办法,明确了公卫人员和乡村医生的职责和任务。与村卫生站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通过半年和年终考核进行奖惩。形成了一个从乡到村坚实的妇幼卫生网络。

(二)加强督导和管理。每季度深入乡、村督导工作一次,督导前先制定计划,结束后,进行评估,对在督导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对今后的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半年来深入乡、村督导工作50余次,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能力。

(三)加强了辖区内产儿科人员、公卫人员和乡村医生业务知识学习,以会代训培训了2次,以两个系统保健管理、产、儿科基本知识以及资料收集、报表的填写等内容为培训重点,进一步提高了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二、围绕《两纲》目标,狠抓落实

(一)加强两个“系统”保健管理。围绕新《两纲》和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决定》为目标,抓好了辖区内孕产妇和儿童的保健服务工作,首先是年初对辖区内育龄妇女进行了摸底调查,对新婚妇女和在计生站办二胎生育证的妇女进行随时访问,掌握辖区内的怀孕妇女,与她们面对面座谈,签发《孕妇孕期产前检查通知单》,到临近预产期一个月时给她们签发《孕产妇住院分娩通知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告知书》和《家庭分娩危险告知书》,签发率达100%,做到了早发现、早确诊、早建卡,做到了产前、产时、产后系统保健管理。上半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5%。推行儿童保健一费制服务,利用预防接种日对散居儿童按照“四.二.一”制进行了体检,儿童保健管理率达89%。上半年年无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生。

(二)加强《出生医学证明书》的规范和管理。严格按照通卫发[2010]104号文件和川卫办发[2010]30号文件要求,做好了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书》首次签发、换发等环节的规范管理,落实证、章分离保管,加强了废证的管理。2010年上半年院内出生的儿童《出生医学证明书》签发率达100%,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了农村《出生医学证明书》的使用,使用率达100%。

(三)切实加强托幼机构儿童的卫生保健管理。我们继续按照通卫发(1999)150号文件精神和《四川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管理,上半年深入学校上卫生保健知识课2次,卫生检查及指导1次。

(四)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业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单位和人员的准入管理,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法律法规知识,严格考试、考核,亮证服务,依法执业,凡不具备资格者不得从事产科服务,严厉打击非法接生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查处非法接生人员,净化了医疗保健服务市场,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确保了广大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进一步抓好项目工作

我们在去年项目工作的基础上做到了:1、进一步健全项目领导机构;2、加强人才培训;3、增添医疗设备,改善办医条件;4、按照扶贫标准,实施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上半年共补助农村孕产妇147人,救助金额5.83万元; 5、按计划进一步落实了“两纲监测”实施方案,做好了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及出生缺陷监测工作;6、对监测点的乡、村级妇幼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并监督指导,确保了妇幼卫生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1、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强化培训乡、村两级妇幼人员有关信息收集,统计报表的知识,实行村卫生站每月底上报月报表及相关资料,乡卫生院每季度末上报季报表制度;2、规范了乡、村两级各种表、卡、簿、册的登记,严格做到报表的科学性、真实性。

五、继续实施爱婴行动,巩固“爱婴医院”成果

1、完善了院内母婴同室区的基本建设; 2对新上岗的医护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和考试;3、对院内住院分娩的产妇及时进行了母婴皮肤接触和喂养技巧指导。

六、普及健康教育科普知识,促进全民健康意识

组织院内职工和乡村医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新《两纲》,采用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多种方式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帮助广大群众转变观念,促进了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求实的思想品德,务实的工作作风,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全面推进妇幼卫生各项工作,力争妇幼卫生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篇8

【关键词】 远程会诊; 互联网; 基层医院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s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teleconsultation is integrated into our lives.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eleconsultation experience of Zengch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zhou,and investigates the realistic meaning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arrying out teleconsultation in primary hospitals.

【Key words】 Teleconsultation; Internet; Primary hospitals

First-author’s address:Zengch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zhou,Guangzhou 511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2.034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早在上个世纪就谈到:未来医生将对着电脑屏幕根据网络传来的信息,对千里之外的患者进行诊治[1]。在通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使这一预言变成了现实,并正在贴近人们的生活。新医改意见也明确要求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发展远程医疗[2]。为贯彻落实这一医改意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2014年7月,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与增城北部山区派潭、正果和小楼三镇卫生院正式开通了远程会诊系统,这也开启了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对在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探索和思考。

1 在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实践探索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原是一家二级甲等医院,2008年10月,整体移交给具有悠久历史和雄厚技术力量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管理。移交以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通过派驻专家教授到该院进行坐诊、查房、手术,促进该院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短短几年,该院已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功升级为当地首家三级综合医院,肩负起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重担。

派潭、正果、小楼三镇位于增城北部山区,基础相对落后,包括医疗在内各方面公共也相对薄弱,是广州市扶贫开发重点帮扶镇。作为增城首家三级综合医院,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有着强烈的主人翁精神,高度重视对派潭、正果、小楼三镇基层医院的帮扶工作。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该院将开展远程会诊服务作为帮扶支援的新尝试,与三家镇卫生院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

该远程会诊系统平台以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为区域会诊中心,其中包含医疗应用系统及与视频应用服务器、专业储存服务器等设备。三家镇卫生院为会诊终端,部署PC终端运行会诊平台软件以及进行实时数据采集的医疗设备等。整个远程会诊系统涵盖了会诊过程控制,病历数据采集,病历资料管理(传输、存储与解析),音视频通讯(高清音视频交互与录制),电子白板(文档演示、同步阅片等),协同浏览,远程桌面共享,Dicom传输、存储与解析,远程急救转运监护,基础信息维护,统计分析,标准接口(软件和硬件接口)等功能模块,通过会诊中心与会诊终端的对接,满足紧急会诊、实时会诊、影像学会诊、远程心电监测、技术咨询、业务培训、医医和医患沟通等的需要,从而使派潭、正果、小楼三镇的人民群众在当地医院就能够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增城区人民医院专家的会诊及诊治方案。

2 在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现实意义

基于我国的基本情况,结合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在派潭、正果、小楼三镇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综合医院面向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意义重大,无论对于患方、医者,还是整个医疗卫生行业都能带来双赢。

2.1 方便患者就医,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我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普遍薄弱,医疗条件比较差,危重、疑难患者不得不到上级医院接受治疗。而上级大医院高昂的检查费用、治疗费用,以及所需的路费、陪护费、住宿费、餐费等,却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成本。此外,路途的颠簸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不适,甚至还可能错过了诊疗的最佳时机,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身心俱疲的痛苦。远程会诊的建立,则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患者在当地医院就可以及时得到上级医院专家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免于遭受路途的颠簸和辛苦,并大大减轻了医疗费用负担,真正给患者带来优质、高效、便捷、价廉的就医体验。

2.2 加强医生交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长期以来,基层医院由于基础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加上患者少、福利待遇较低等,难以吸引高水平的医务人员,人才流失严重,这就造成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水平普遍低下。远程会诊系统则给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与上级医院专家教授交流学习的平台。当他们遇到急危重或者疑难病例无法确诊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则可以和上级医院专家及时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咨询,并获得指导。在帮助完成病情诊治的同时,上级医院专家也可以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开展远程教育。现代医学知识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而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没有条件及时获得最新的医学知识信息。远程会诊系统则让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当地医院就可以和上级大医院的专家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病例讨论,观看专家教授的医疗操作演示,学习和掌握到新的先进的诊疗方法,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基层医院的进修学习费用。

2.3 实现资源下沉,缓解医疗资源不均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向人民群众提供的医疗卫生资源还是很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以及医疗发展水平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别。在我国,80%的人口分布在县级以下医疗卫生资源匮乏的地区,而80%的医疗卫生资源却集中在大、中型城市[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都希望到大医院就诊,这就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床位紧张的现象。然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医院门诊患者中有60%是常见病或者多发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高的疾病,大部分患者诊断明确,多为复诊情况[4]。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农村和边远地区人们看病难的问题更加突出。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建立,使得大医院的人力、物力资源更好地下沉到基层医院,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让基层医院可以共享大医院高水平的专家教授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患者在当地就可以接受大医院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不均衡现象。

3 在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未来战略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的远程会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国的远程会诊起步晚,并且在实际的运用当中遇到不少问题。因此,我们还需从技术设备、人才培养、政策法规、宣传力度等诸多方面入手,把远程会诊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去考虑。

3.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程度 远程医疗会诊是在计算机、网络、通讯信息等一系列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整个过程的开展都离不开一套先进的网络通讯设备。然而,在开展远程会诊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线路、终端、软件等问题造成远程传输质量差从而影响专家的会诊结果、部分基层医院远程医疗系统通信制式不兼容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等问题还比较普遍[5]。可见,高速、高清、高效的通讯网络是进行远程会诊的基本保障,而一套远程会诊系统的投入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此外远程会诊系统投入使用后,软硬件的升级维护、网络费用、工作人员的薪酬等都花费不少的经费。因此,为了突出远程会诊的投资价值,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效益论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运营模式,让远程医疗这一新兴医疗模式既让患者减轻医疗负担,又使医院降低医疗成本,共同提高效益。同时,也希望政府方面能够加大对远程会诊的资金和设备投入力度,积极鼓励远程会诊的开展。

3.2 加强从业人员培养,提升专业化水平 “发展远程医学,设备是基础,人才是关键。”[6]一方面,基层医院要正确认识自身与大医院客观存在的医疗水平差距,把大医院作为高级人才库和坚强的技术后盾,积极参加上级医院举办的网上授课、病例讨论等,遇到问题时虚心向会诊专家请教咨询,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会诊医院要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参与会诊的人员既精通计算机和通讯信息技术,又熟悉医疗业务知识,使各项操作符合会诊过程的需要,确保远程会诊的效果和质量。

3.3 完善法规制度,确保规范化管理 明确、完善的法规制度,是远程会诊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了有关法规制度,如卫生部于199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开展远程会诊过程中的医疗职责,使远程会诊有据可依[7],但这些明显不能与新形势下远程会诊的快速发展相适应。在目前的阶段下,会诊医院双方以及患方、运营商之间仍然没有十分确切的法律制约,如果出现信息传输中的失误、资料不全或资料本身的失误、咨询诊断的失误造成误诊,计算机病毒或“黑客”侵入造成患者信息资料的泄漏时,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可以明确该由哪一方来承担责任[8]。因此,主管部门应该针对远程医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信息网络、医学和法律等多个维度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减少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各类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将医疗风险控制到最低。同时,参与会诊的医院要结合双方的实际,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会诊流程、申请条件、工作人员职责以及突况的应急预案等,确保远程会诊的规范化管理[9]。

3.4 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普及范围 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人们总是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新兴的医疗服务模式,远程会诊目前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程度还不是很高,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对其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传统的医疗模式注重医生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除了做一些必要的检查之外,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治还要通过对患者进行视、触、叩、听,从而综合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案[10]。而远程会诊却是会诊专家通过视频网络对患者进行远距离的诊治,触、叩、听、闻等关键的体格检查都不能亲自进行。这就让大多数患者尤其是病情急重、病因不明的患者在心理上对远程会诊产生一定的不信任感,不愿意接受远程会诊。甚至许多医生也对远程会诊的效果和质量存在顾虑,而且部分医生还可能会认为申请远程会诊是对自己医疗技术水平的否定,不愿意轻易请教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远程会诊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远程会诊的宣传力度,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到远程会诊的优越性和可靠性。对于广大医务人员,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专题培训等形式提高他们对远程会诊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可以通过制度规定、奖励机制等鼓励他们参与到远程会诊当中,充分利用远程会诊的医疗资源,提高自身的诊治水平[11]。对于社会公众,政府和各开展远程会诊的医疗机构要积极发挥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的作用,加强对远程会诊技术实例的宣传和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当然各开展远程会诊的医疗机构不断提高会诊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取信于民,才是对公众最有力的宣传。

总之,远程会诊在区域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有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12],无论是对患者、医生,还是医疗机构甚至整个医疗行业都带来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看到远程会诊的美好春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推动远程会诊向着更加完善、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彦凯.信息化助推新医改――记“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系统[J].信息化建设,2009,12(6):16-19.

[2]李艳,尹继业,李丹.面向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医疗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9):87.

[3]孙一民.远程医疗在边远地区医疗机构应用可行性和必要性[J].医学信息,2001,14(2):86-87.

[4]印成增.浅谈远程医疗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利用现代互联网平台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18):313.

[5]许丽萍.远程会诊系统攻略[N].计算机世界,2008-07-14(050).

[6]马明,于翎,刘久弘,等.远程医学会诊的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医院,2009,13(4):52-53.

[7]王志博,王九生.远程医疗主要功能及发展战略前瞻[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12,9(6):32-34,40.

[8]刘翔,朱士俊,李信春.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现状、难点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院,2004,8(6):8-11.

[9]金开宇,彭晨辉,李则河.关于远程医疗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7):65.

[10]王寰.浅谈远程医疗会诊在现代医院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27(12):385-386.

[11]薛启勋,李福平.发展远程医学 促进医院发展[J].管理杂志,2000,7(5):371-372.

篇9

一、围绕政府中心,统筹协作

始终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政府中心工作,统筹协作,作为分工社区挂钩部门,积极参与分工村的各项农村工作;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积极参与扶贫帮困工作;充分利用本部门职能,全方位服务于全镇经济社会建设,为打造“民富村美班子强,文明幸福新”尽心尽力。

二、立足本职工作,扎实推进

1、超额完成城镇社会保险扩面工作。

截止12月15日,净增城镇职工养老社会332人,医疗保险309人,失业保险255人,工伤保险450人,生育保险261人,超额完成市交任务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各净增220人的任务,分别达到全年任务的166%、154.25%、127.5%、225%、130.25%。完成居民医保3600人,超额完成市交3500人的任务。

2、完成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任务。

通过全镇镇村干部的艰苦努力和大力支持,经过农保新增扩面和续保,市外参保台账的建立,人力资源库信息维护,经统计完成农保缴费人员28983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160人,本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430人,市外参加社会养老保险3450人,参加社会保险人员共计36023人,已基本完成农村居民全覆盖的任务,还需继续完善相关台账资料,目前已向市局申报验收。

3、强化服务,争得用人单位和职工满意。

今年来为企事业单位办理工伤认定92例,评残29例,办理生育待遇申报20例,办理退休人员58人,社会养老保险补交48人,医疗补交58人,为单位异地报销药票31人,总额365800元,其中居民医保9人,报销药票65000元,开展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收理65例,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用人单位用工风险和维护了职工的合法利益,得到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好评。为32名下岗失业职工申报社会保险补贴元,让他们享受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带来的实惠。

4、统筹就业取得明显成效。

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市场引导就业、以平台服务就业,加快统筹就业步伐,积极开展技能、创业培训,组织人员参加市级大型招聘会,开展求职登记,招聘信息,为用人单位和职工搭建沟通桥梁,今年来招聘信息32次,培训1260人次,转移就业1200人,大大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

5、开展南通市充分就业村创建。

今年我镇共有8个村创建充分就业村,按照创建要求,从平台建设、台账建设、开展服务等方面开展创建工作,目前硬件建设,台账准备已全部到位并已上报验收,待南通市考核验收,授予8个村“充分就业村”牌匾。

6、完善劳动监察网格化建设。

已建立镇级一级网格和25个村(社区)二级网格,有效开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和执法监督,全面掌握网格内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信息,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的管理机制。

7、企(事)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有声有色。

全镇应年检退休人员近千人,至五月份都已年检结束,并上网登记,汇总、上报。异地认证人员800多人,全部认证。定期召开退管协议员会议,对走访过程中发现的有重大疾病,去世人员及时上门慰问,及时上报,及时帮助因故家属办理抚恤金及其遗嘱补助手续。在、葛市医院免费为496位退休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内科、外科、血常规、胸透、血脂免费检查,让退休人员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组织退休人员开展二胡、象棋、卜克比赛,发放奖品,丰富退休人员的老年生活。

8、每周六下午组织全所人员学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业务知识,在平时工作中严格依法办事,增强为民服务理念,积极协调处理劳动争议,依法保护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不定期的组织企业和职工学习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工作求真务实,廉洁自律

篇10

经市级专家作快速评估调查,本次强化接种率达到了98.36%,**县疾病控制中心快速评估抽查了火德红、龙树、小寨三乡9村270人,接种265人,接种率为98.15%。现简要总结如下:

**县位于**省东北部,牛栏江北岸,是**市的西南门户,东北与昭阳区接界,东南与贵州省威宁县毗邻,南部和西部与会泽、巧家两县隔牛栏江相望。国土面积1487平方公里,辖9乡3镇84个村(居)民委员会,境内最高海拔3356米,最低海拔568米,立体气候突出,自然灾害频繁,返贫现象严重。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414244人,出生儿童6875人,出生率为16.59‰,其中,回、彝、苗、仲等少数民族9万余人,贫困人口15.2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336元,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群众不利于健康的生活陋习较多,文化素质不高,卫生意识淡薄,卫生状况普遍较差,外出务工人口流动较多。

全县有县医院1所,中医院1所,保健院1所;2003年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定编制60人,现有在岗职工47人,占编制数的78.33%,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人。设有免疫规划科,有专业技术人员7人;有乡镇卫生院13所,下设防保组14个,乡级专职疾病预防控制人员14人;村卫生所84个,乡村医生317人。

(一)领导重视 责任明确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不仅关系到全县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县委、政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卫生、教育局长任副组长,宣传、财政、食药监、妇联、团委、广电、文化等部门领导和各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领导组。各单位、各乡镇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卫生局还成立了技术指导组、疑似异常反应诊断处理组、巡回督导组和宣传报道等相关组织。

二是2010年9月8日及时召开了全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动员、培训会议,会议由**县卫生局李兴旭副局长主持,卫生局王燕书记作了动员讲话,李副局长对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分别作了具体要求,县疾控中心就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领导组各成员单位领导、卫生院院长、防疫医生、保健医生、卫生局全体干部职工、县直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和抽调下乡人员参加了会议,参加培训会议人员约85人。9月10日前,各乡镇、各村(居)委会、卫生院相继召开二级培训会议,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职责。

三是制定了《**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和《**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处置预案》。

四是政府要求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大事来抓。

五是全卫生系统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为中心,王燕书记、李副局长要求举全卫生系统之力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所有工作人员在接种期间禁止饮酒,严肃工作纪律,启动工作问责制。

六是疫苗接种期间所有村卫生所在做好通知村民事由的前提下,停诊全力开展麻疹组份疫苗的接种工作。

(二)组织有力 宣传到位

全县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抽调了业务骨干40人分赴各乡镇指导,并以持钩到各乡作督导的**县疾病控制中心专业工作人员为督导组长;各乡派出每村至少1名的乡级医务人员85人深入各村指导317名乡村医生工作;乡村社领导及学校校长、老师等106人参与了此次工作。县卫生局成立了3个以李副局长、纪检书记徐嘉伟、吴献副局长为组长的督导组负责全县巡回督导,各乡镇分管领导、中心校校长、卫生院院长负责辖区内的巡回督导和指导;**县人民医院被指定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的定点医院。

各卫生院对全体职工、全体乡村医生进行了接种知识和疑似接种异常反应的业务培训,学校召开了“三个”会议,即领导班子和班主任会议、全体教职员工会议、学生家长座谈会,分别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个人。

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召开了社长会议,

村委会班子成员,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积极参与配合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县卫生局督导组、技术指导组重点帮助薄弱地区和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地区,对重点学校坚持守候在现场。做到了环环有人抓、步步有人盯、层层有落实,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实施。

为确保群体性接种的安全,**县卫生局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使疫苗接种可能会出现的反应做到家喻户晓。

二是实施告知,所有接种对象有家长签字。

三严格筛查禁忌症,首先由班主任筛查学生的慢性病如癫痫、精神病等;其次是医生再进行禁忌症把关筛查。

四是严格操作规范,确保安全注射。

为了确保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质量,疫苗从县到乡镇,乡镇到各接种点,均保证了疫苗适宜的温度下运转,并按照要求在接种前对疫苗进行清理核查,对临时接种的人数进行摸底登记,计划疫苗需用量,疫苗进行用冷藏箱或冷藏背包、冰箱保存,确保疫苗的效价。接种人员严格按照预防接种操作规程和培训要求,开展了接种前预检,实施安全注射,观察儿童接种后的反应。在观察室准备了各项急救药品和器械。接种完成后,各乡镇卫生院均及时对放置针具的安全盒进行了集中统一焚烧深埋处理。本次接种工作由于各乡在开展接种工作中准备充分,至接种完毕后,全县只发生1例过敏性皮疹。

通过社长和乡村医生入户宣传,学校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宣传,医院利用群众候诊之机宣传和广播宣传、标语宣传、板报宣传、传单宣传、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方式并举,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深入村社、深入人心,受教育人员达30余万人,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010年9月11日—20日,我县共出动宣传车31辆次负责流动宣传,张贴宣传标语587条、张贴宣传画102张、横幅107幅,发放宣传单4776张,发放家长告知书14400张,进行出黑板报、墙报96期次,赶集天利用广播宣传96次,**有线电视每天晚间新闻播放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通知10天;手机短信宣传8万余户。采取了以上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运作规范 成效明显

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前,各村民委员会、社区严格按照《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的相关要求,认真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至9月4日,全县摸底调查结束。各村派驻人员和疫苗分发于9月10日全部到位,2010年9月11日上午准时开展接种,9月20日全面结束。

根据上级方案的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经县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研究,本次接种工作采取固定接种和入户接种相结合,接种点的设置和接种人员的资质卫生局专门下文作了认定。共设立临时固定接种点534个,固定接种点98个,学校严格禁止设立接种点,凡涉及学校学生接种,一律由家长带到卫生院或卫生所指定的固定接种点开展接种,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储存和运输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工作。启动时县乡指导组具体到现场组织实施,示范接种程序。

全县8月龄至6岁儿童(即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0日出生儿童)应种为41801人(其中本地儿童40992人,外地儿童809人),除有禁忌症的儿童未及时开展接种外,全县实际接种40839人(其中本地儿童接种40039人,外地儿童800人),接种率为97.70%,实现了上级要求的95%的目标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乡两级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动员、培训会都是由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主要领导到会作动员讲话,逐级签订责任书,负责辖区内接种对象的宣传、组织、发动工作,卫生局李兴旭副局长、王燕书记、纪检书记徐嘉伟、吴宪副局长亲临各乡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强化免疫接种工作。乡镇政府分管领导自始致终参与强化免疫接种工作,调集并保障工作所需的交通工具。

2、部门协调配合:各乡中心校校长全程参加每个学校的组织、发动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各班班主任参与接种禁忌症的筛查和接种后学生的观察。

3、卫生局组织有力:卫生局抽调了县直单位技术骨干40人、各乡卫生院医护人员85人和乡村医生317人组成接种组,并组织3个督导组巡回督导,接种期间全县84个村卫生所停诊关门,所有工作人员禁止饮酒,对98个固定接种点和534个临时接种点人员经培训后,以文件通知实行行政许可。

4、疾控中心技术指导有方:疾控中心被抽调的业务技术指导人员从业务培训、宣传、接种点的选择、组织接种、接种反应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处理及资料收集汇总、报告均按《实施细则》要求有序开展。

5、各级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参加本次强化免疫接种活动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较强责任心投入强化免疫接种工作,许多工作同志白天参加紧张的接种活动,晚上打针输液,病人为健康人预防疾病,确保了本次接种不留死角。

6、规范操作,减少了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病例的出现:由于在接种前做好对接种禁忌症儿童的筛查和体检工作的培训,并做好各种反应药品的准备工作,**县在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过程中只出现1例过敏性皮疹反应。

1、我县属“老、少、边、穷”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少数民族杂居县,财政基础薄弱,资金匮乏,无法配套工作经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预防接种单位缺乏必要疫苗运输车、工作督导车、冷链设备和必要的检查督导经费。

2、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卫生保健意识不强,主动接受力度不够。

3、县中心接到市中心下发麻疹疫苗40000人份;县级下发各接种点麻疹及麻疹组份疫苗42000人份(含8月常规运转接种2000人份麻腮风三联疫苗),其中2009年1月—2010年1月出生儿童未接种过麻疹组份疫苗的儿童一律使用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其余年龄组或已接种过麻疹组份疫苗的儿童一律使用麻疹疫苗接种;为保证本次疫苗接种能够充分对适龄儿童开展接种,县中心要求各乡应充分发挥宣传动员工作,调动各乡、村卫生所确保接种率达95%的目标,要求各乡调动所有乡、村库存麻疹组份疫苗,完成本次强化接种工作,全县除市级供给的40000人份麻疹疫苗外,调出麻疹组份疫苗2880人份(县、乡、村三级库存麻腮风三联疫苗),本次实际使用42661人份麻疹及麻疹组份疫苗。

本次强化免疫工作中,根据各乡报告的接种情况,翠屏、龙树两乡镇接种率未达95%以上,应加强对生病或暂缓接种的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严防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生麻疹发病;其次,上述两乡今后应重视摸底工作。

4、对患病儿童或发热儿童,要求各乡在儿童病愈后及时开展查漏补种工作,降低未接种疫苗而引起麻疹发病。

5、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做好适龄儿童建卡、建证工作,确保每个儿童接受到两剂次的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儿童。

6、严格执行入托、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加强学校与卫生机构的相互协作配合,确保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未接种儿童补种工作的开展。

7、积极做好特殊人群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和边远贫困地区、厂矿薄弱地区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采取多种预防接种措施相结合,提高适龄儿童扩大免疫工作的预防接种。

8、开展麻疹流行病学监测,积极开展出疹病例的血清学监测,对可疑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及时做好疫情的监测报告,加强疫情监测的敏感性。

9、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扩大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发病的宣传,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普教育,使公众积极参与,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使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和疾病控制工作再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圆满实现到2012年中国消除麻疹的庄严承诺。

1、各级政府应将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改善基础设施和工作经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主体,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基金,以保证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的预防接种反应赔偿机制。

3、农村外出流动儿童比例较大,流动人口管理难,到了学龄期,流动儿童都要回乡入学,建议在幼儿园、托儿所、小学学前班或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开展每年一次的麻疹强化免疫或入学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的查漏补种工作,以弥补常规免疫接种的不足。

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制作必要的宣传品,保证免疫规划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县所有的冷链设施、设备远远满足不了疫苗运转的需要,要保证疫苗效价的稳定,具备必要的冷藏设施这是先决条件。

6、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建立一支长效机制的乡村预防保健医疗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