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扶贫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8 22:1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育扶贫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便于大家整理校级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档案,中心校根据校级档案内容进行了初步理顺,一些想法仅供大家参考。
以2019年春季为例:
第一卷:文件卷 2019年春各级下发文件。
第二卷:领导组织卷
封面---目录---xx学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人员分工)--脱贫攻坚方案---计划---总结--政策宣传的版面---会议记录、图片---入户宣传图片
第三卷:享受资助政策卷
封面---目录---就读信息统计表、登记表(和村档一致)---享受教育扶贫政策情况统计表、登记表(和村档一致)本卷装订后温馨告知书放在下面。
2019年秋季同上。
第四卷:自查自纠问题整改卷
封面---目录---自查自纠文件、“回头看”文件---自查自纠领导小组---自查自纠方案---自查自纠表---自查自纠总结---“回头看”表(上周五完成的表)
控辍保学卷按昨天所发村档建设要求建校级档案,只不过领导组织为本校校长及教师。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动员全区(街道)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为收官之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凝聚社会力量,营造良好氛围。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面宣传。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责任,牢牢把握主旋律,坚持守正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脱贫攻坚正能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各项活动正确政治方向。
(二)坚持主题鲜明。突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广泛运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和传播手段,充分展示脱贫攻坚丰富实践、成功经验和脱贫成效,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共同行动的态势。
(三)坚持广泛参与。创新思路、搭建平台,多层级、多领域、多样化组织开展扶贫日活动,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保持攻坚势头和工作劲头,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四)坚持务实节俭。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遵照有关规定,做到务实节俭、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三、活动内容
(一)扎实开展学习培训系列活动
1.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教育培训活动。对照2020年全市脱贫攻坚教育培训方案,按照时间节点加紧完成培训任务。组织开展村“三委”成员及包村干部培训、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系列培训,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促进转移就业。
责任部门:党政办、农业农村办、综合服务中心、妇联、残联、脱贫办
完成时限:2020年10月底前
2.组织开展线上网络专题培训活动。充分利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网络大讲堂”网络教育平台,持续开展网络教育培训,按要求督促包保帮扶责任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完成相关规定任务。
责任部门:党政办、脱贫办
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
(二)全面开展典型选树和宣传系列活动
3.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典型选树活动。做好国家、省、市开展的脱贫攻坚表彰典型推荐工作,配合开展好我市“最美脱贫人”评选推荐工作。
责任部门:党政办、脱贫办
完成时限:2020年10月30日前
4.配合筹备制作脱贫攻坚成果纪录片。总结我单位五年来脱贫攻坚所取得的各项成果,配合录制、拍摄反映五年来我单位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协助制作电子档案。
责任部门:党政办、脱贫办
5.开展扶贫日集中宣传活动。脱贫办组织人员于10月17日早9点在辖区设立咨询台、展版、印发宣传单;各行政村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条幅等。
责任部门:脱贫办、各行政村
完成时限:2020年10月17日
(三)积极开展“三送”系列活动
6.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依托广盛工艺与各村“村企联建”契机,鑫达农牧、众合食品等园区龙头企业用工岗位开发,启动村级公益岗下乡活动。
责任部门:综合服务中心、脱贫办
完成时限:2020年10月底前
7.开展“送指导”下乡活动。配合市直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忙金秋、抢农时、迎丰收”主题活动,围绕持续稳定脱贫“再把脉、议方向”。
责任部门:农业农村办、脱贫办
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
8.开展“送健康”下乡活动。配合市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会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服务活动,重点针对贫困户中慢病贫困患者和“无法治愈患者”开展一次健康服务活动,对白内障、心脏病等贫困患者进行追踪回访服务。
责任部门:社会事务办公室、脱贫办
完成时限:2020年10月底前
(四)积极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
9.开展一次扶贫救灾活动。各包保帮扶责任人在台风过后,深入贫困户田间地头,采取排涝、垫扶等措施帮助救灾,联系保险、饲料公司等部门核灾自救,消除返贫风险。
责任部门:农业农村办、扶贫办、各包保帮扶责任人
完成时限:2020年9月20日前
10.开展一次下基层活动。各包保帮扶责任人在扶贫日前,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及时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和问题。
责任部门:扶贫办、各包保帮扶责任人
完成时限:2020年10月17日前
11.开展一次消费扶贫活动。开展助销帮销活动,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取柴河蘑菇节等系列活动,发挥包保帮扶干部作用,利用网络、电商平台等,倡导购买贫困户种养殖的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帮助销售扶贫产品。
责任部门:各包保帮扶责任人
完成时限:2020年10月底前
12.开展一次助残帮扶活动。针对残疾人中的贫困人口,组织基层残联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评残工作。准确掌握“两项补助”的进展情况。
责任部门:街道残联
完成时限:2020年10月底前
13.开展一次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宣传活动。全面落实《市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十六条推进措施》精神,积极开展小额信贷户贷率提升工作,通过看评星授信工作、看户贷量进度、看户贷率、看贫困户贷款需求,持续提升户贷率水平。
责任部门:脱贫办
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保障。各部门、各包保帮扶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按照本方案要求,加强政策引领和舆论宣传,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二)规范开展活动。各部门、各包保帮扶责任人,要本着务实的精神开展活动,既要体现特色,又要厉行节约,避免铺张浪费。
篇3
按照我市扶贫工作的要求,我局认真对照脱贫攻坚考核指标,梳理了2020年度扶贫脱贫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现将扶贫脱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年度工作总体情况
(一)成立领导小组
根据今年机构改革、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了精准扶贫领导小组成员,由局长任组长,机关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兼分管领导,发改、商务、物价的工作骨干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同时联合各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具体消费扶贫方案、措施,创建了由各负责单位人员组成的消费扶贫工作微信群,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二)广泛深入调研
我局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班子坚持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具体举措,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全体帮扶干部坚持每月到所帮扶村开展至少一次驻村帮扶工作。调查了解村情况和贫困户具体情况,宣传上级有关脱贫政策并了解贫困户所求。将所了解的情况及时反馈给驻村乡干部和村两委,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三)听取扶贫专题汇报
我局领导每两个月听取一次帮扶责任人专题汇报,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明确工作重点。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贯彻省、市扶贫工作要求,高度重视,聚焦发力,扎扎实实地完成好各项扶贫工作任务。
(四)脱贫攻坚工作专题研究
我局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将精准扶贫纳入重要议程,及时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上级会议、文件精神,精心筹划安排部署具体举措,班子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1次脱贫攻坚工作。
(五)帮扶措施精准
我局严格围绕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的重点,按照“因户制宜,一户一策”的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切实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努力促进帮扶对象经济持续健康。按照贫困户退出标准,以户为单位,年人均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具体有五项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即可退出。2020年我单位帮扶的101名贫困户中已脱贫44名,严格按照贫困户退出的程序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销号。
(六)认真查漏补短板
我单位帮扶责任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安排时间组织进村入户与帮扶对象对接,对扶贫手册中乱填、错填、漏填等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各帮扶责任人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一项一项认真核实了其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情况、致贫原因分析、帮扶记录等内容,并对存在错误的内容进行了更正。及时认真查漏、补缺、纠错,如实填写扶贫手册各项信息,确保扶贫手册内容真实、完整、规范,做到了扶贫手册信息、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数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三者一致。对填写问题较多的扶贫手册要及时更换、及时更新,对已经落实的扶贫政策或已经实施的帮扶措施要及时跟进,做到扶贫手册信息、调查表信息、系统信息一致、完整、规范有序。
二、年度脱贫工作开展情况
年初,我局就立足帮扶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精心制定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方案,确定了具体帮扶措施和目标,并逐一落实了帮扶责任,确保帮扶工作科学规范和有序实施,为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工作。
以精准帮扶为目标,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电商扶贫培训。在我局的指导和组织下,万爱科技有限公司坚持组织农产品种植户、贫困户进行电商基础知识培训,截至今年10月底,培训人员已达3000人次,其中培训贫困人口300人次;针对我市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进行营销拓展培训,在电脑业务的基础上加强微信营销培训,到场参加培训200余人;为推广我市特色农产品、名优展品,与林业局密切配合,针对我市特色产品组织线上销售培训会,培训人员200人。
2020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扶贫日,通过在社区、街道等场所悬挂条幅、大型商超电子显示屏等进行宣传,我市举办“邀您一起来网购”消费扶贫体验活动,营造消费扶贫的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多途径进行宣传,鼓励我市电商企业搭建贫困人口农产品网络直销平台。支持各大超市、本地电商销售平台、批发市场等设立消费扶贫专区,为贫困户农特产品销售提供便利。
(二)多措并举,保证多消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1、将农产品采购意向表分两次发放给乡镇政府,要求汇总上报各贫困户9月份、10月份可提供的农产品采购表,其中:9月份的采购意向表共7个乡镇政府上报可采购农产品的贫困户33名;10月份的采购意向表目前乡镇全部上报,5个乡镇有可采购农产品的贫困户共7名。
2、汇总的农产品采购表已转发给教育局、爱心传递商城以及信誉楼等商贸企业,以便学校、商超企业与贫困户进行农产品对接。教育局已完成包括市区、乡镇在内的9所学校共9笔包括蔬菜、水果等产品的扶贫采购;扶贫平台——爱心传递商城每个月收购乡村贫困户的鸡蛋;截至目前,共完成消费扶贫额为20万元。
3、扶贫平台——爱心传递商城,通过收购贫困户农副产品,增加贫困户收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促使贫困户通过自身劳动脱贫致富。
三、存在问题
经过全方位动员及实施,消费扶贫工作已初具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我市没有贫困乡村,且扶贫人口数量相对较少,贫困人口的农产品小而散,小批量采购的成本比较高。
篇4
精准扶贫是指不同于粗放扶贫的粗放模式,对扶贫对象使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根据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的状况,采取的科学有效的扶贫方式。简而言之,精准扶贫就是针对贫困人群而言,谁贫困就扶持谁,然而这样的精准扶贫模式含有一定的缺陷,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仅依靠帮扶,更应该依靠内生动力,这才是脱贫的根本要素。所以如何促进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发展才是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在现有精准扶贫模式之下,我们要探讨如何在保证个体扶贫的条件下同时促进区域发展。本文立足于贵州省丹寨县的精准扶贫现状,研究精准扶贫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精准扶贫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促进贫困农户脱贫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从而缩小区域差距。
二、农村贫困问题
(一)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小集中、大分散态势
2015年,新贫困标准为2800元。在此标准下我国有贫困人口8200万。其中,西部地区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51.02%,但与2010年相比,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14.9%,但是东部地区却有增长,这表现出贫困人口在全国大尺度区域上的分布更加分散。丹寨县全县贫困人口在2011新标准之前是7.47万人,新标准之后减少到2015年的3.39万人,丹寨县的贫困人口分布于全县的十多个乡镇和百十个乡村,分布范围呈现小集中、大分散态势。
(二)收入贫困且返贫率高
2014年的全国农村人均收入是10772元,然而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人均收入却远远低于此。由于长期以来扶贫标准低,同时绝大多数贫困地区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薄弱的基础设施,以及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很容易因灾、因病等原因再次返贫。丹寨县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尤其是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使得丹寨县的收入贫困、知识贫困、人力贫困的情况尤其显著。再加之丹寨特定的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木质住房居多的居住条件,使得因火宅返贫的农户常年维持在一定数量,虽然政府一直在帮助脱贫,可是返贫率高的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户的脱贫积极性,更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难度。
三、当前丹寨县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
盾突出脆弱的生态环境影响着贫困的发生和贫困发生程度。我国贫困地区多分布在干旱区、高山区和高寒区,当地居民面对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低生产水平基础上,难免进行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经营,加之环保意识缺乏、环境保护力度小,生态环境的恶化不断加剧,最终陷入“脆弱生态—贫困—破坏—脆弱生态”的恶性贫困循环。其中丹寨县最典型的就是排调镇高峰村,高峰村位于丹寨与雷山两县交界处,是丹寨最边远的村寨之一。多年来,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多数群众不是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勉强存活就是选择逃离外出经商、务工。现如今,排调镇已经成为丹寨县唯一一个未“减贫摘帽”的乡镇了,可见生态环境恶劣对排调镇的贫困影响力巨大,想要摘帽,排调镇除了生态移民易地搬迁这条道路,更加要注重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杜绝由此产生贫困的可能性。
(二)劳动力自我脱贫能力弱
贫困地区往往存在着贫困发生率高、劳动力素质较低的问题,同时严重缺乏高技能劳动力和实用技术人才。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初、高中学生辍学率分别只有2.3%和2%,但西部贫困地区仅仅初中学生辍学率就达到了25%。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在职业教育这一部分尤其明显。而地区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技术人才,同时还要保障有效的技能培训。而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低下、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的特点,很难在城镇实现就业转型,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精准扶贫与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措施
(一)开展精准贫困区域识别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要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下阶段扶贫的主战场,这一扶贫战略必然会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和其他扶贫资金投入的力度。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质量和效率尤为重要。丹寨县政府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主要是采取排除法来进行贫困识别。因为存在少部分人抱有懒惰的心理,想要等待被扶贫。丹寨县政府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是别的相关标准来进行扶贫,将:家中有小轿车、有新房、有店铺、有政府工作人员、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高学历高工资相关人员、有多亩农田和多种牲畜的农户排除在外,坚决抵制任何企图浑水摸鱼和想要钻政策空子的农户。
(二)采取多元化扶贫方式
1.产业扶贫在产业扶贫攻坚战上,重点抓好精品水果、蔬菜、中药材、茶叶等产业项目建设,覆盖农户1472户,其中贫困户960户近4000人。丹寨县扬武镇洋浪村是产业扶贫的典型,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产业村”,全村百余户人家都从事蔬菜产业,产业规模达445.7亩,2015年种植蔬菜收入260余万元。在洋浪村的带动下,周边6个村寨都加入洋浪村永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700余亩。2.易地搬迁扶贫严格按照精准识别搬迁对象的总体要求和相关标准原则,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再次进村入户进行核实,确定“十三五”计划搬迁2873户12342人,其中贫困人口11493人,涉及6个乡镇139个村430个自然寨。2016年全县计划分两批实施搬迁817户3114人,其中贫困人口2743人。3.生态扶贫上半年已经完成29194.03亩391.2万元的兑现,涉及贫困户3065户,户均增收255元;完成国家公益林16.12万亩237.77万元、地方公益林0.5万亩4万元以及林场5.22万亩2.3万元管护费的兑现,惠及贫困户1711户,平均每户增加收入323元。4.医疗扶贫完成新农合系统上的11类精准扶贫救助对象即特困供养人员、贫困户、重点优抚、残疾、计生对象、低保户等的认定,完成新农合信息属性标示共12363人。目前全县参合群众就医共100038人次,就医总费用4708.41万元,政府范围内费用4408.89万元,新农合补偿3037.71万元,补偿率为64.52%,政府范围内实际补偿比为68.90%。5.教育脱贫通过精准标识,全县现有建立档案贫困户学生数6557人。主要争取资金为:一是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计划实际到位资金1364万元,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到位资金1097.6万元,三是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到位资金192.53万元,四是中职国家助学金到位资金126.4万元,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生活、学习、住宿条件。6.电商扶贫京东集团在贵阳市和丹寨县签约启动了“电商扶贫西南第一县”项目,并在该县开展了京东商城线上丹寨特色馆揭牌仪式和现场招工活动,京东电商落户丹寨,有力推进了丹寨县电商扶贫工作。目前引进电商服务企业1家,签约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和推广电商区域品牌企业2家;先后建成“苗岭星空云上丹寨电子商城”、贵州电商云“蚩尤祭地、云上丹寨”馆、淘宝“云上丹寨”商铺等,上架丹寨农特产品等30余个种类。7.社会扶贫定点帮扶,丹寨县是国家审计署、省政府办公厅、省审计厅等单位定点帮扶县。同时大连万达集团对丹寨共投资14亿元,通过旅游项目开发、职业教育培训、设立专项基金等多种方式,精准助推丹寨县的脱贫工作。目前,3亿万元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已完成场平建设,万达项目公司总包已经进场施工;6亿万元万达旅游小镇征地工作全部完成,并启动场平建设;丹寨县政府已编制5000万元的帮扶基金使用方案,正在与万达集团对接中,这些基金将会惠及全县15800名孤、残、重病、异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殊贫困人群。8.旅游扶贫丹寨县旅游行业发展迅猛,近年来旅客总人数与旅游总收入都呈上升趋势,增速为全州第三位。丹寨县先后有五个镇已经脱贫,其中依托旅游脱贫的最典型的是南皋镇,拥有石桥村“古法造纸活态博物馆”。仅2015年年5月,丹寨县旅游部门在暑假精心设计推出的融入花草纸制作体验、蜡染制作体验为主的“文化体验亲子2日游”产品,就让石桥人气爆棚,短短两个月,石桥村迎来2000多名游客,对促进南皋镇的经济发展裨益良多。
(三)实施差异化分类扶贫政策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扶贫对象明确分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家重点贫困县、贫困村。需要针对不同尺度和类型的扶贫对象采取不同的扶贫政策。就扶贫纲要而言,我们需要明确的就是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扶贫对象,在小范围来说,就是一个县的行政区划范围内的不同镇,我们都应该明确它们之间的扶贫差异在哪里,采取更加精准的政策和措施去紧系扶贫。丹寨县有扬武镇洋浪村的“一帮二带三小康”模式、排调镇甲石村“安信茶叶模式”和兴仁镇城江村“四带”模式。1.洋浪村“一帮二带三小康”模式扶贫模式除了要符合实情、可行性强、有效果,更重要的是还要让贫困农户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断绝贫困农户等、靠、要的思想,才能使农户树立起团结互助、自力更生的理念。丹寨县扬武镇洋浪村认为必须转变扶贫方式,创新扶贫方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用低保兜底的方式进行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则通过思想上解惑、政策上引导、产业上扶持等措施给予帮扶;总结提出了“一帮二带三小康”的扶贫模式,即“通过一个干部帮扶一户贫困户,在此基础上鼓励两户脱贫户带动该户贫困户,让脱贫户带动贫困户一起发展,最终实现三户同步小康”的扶贫模式。2.甲石村“安信茶叶模式”甲石村的“安信茶叶模式”是与“救济型”的扶贫模式完全不同的扶贫模式,就是为了破除“等、拿、要”的扶贫模式。围绕精准扶贫新要求,创新扶贫方式方法,建立“合作型”扶贫模式,企业和合作社成为主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发展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意识等方面的问题,着力培养贫困户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的意识。政府引导安信公司建立了“公司+村两委+农户+基地”的模式,在安吉白茶种植、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引入了合作机制,同时将贫困村、贫困户申请的国家扶贫专项资金入股企业分红,保证企业运转资金,力求实现企业、村两委、贫困户发展共赢的良性循环。3.城江村“四带”模式丹寨县兴仁镇城江村依托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创新了精准扶贫“四带”工作模式:即党员带、村干带、合作社带和致富能人带。(1)村干带。根据贫困户自身的情况,村干部在自愿的前提下,由村集体根据村干部的实际情况,安排每一名村干部结对帮扶三名贫困户,最大程度上以转变思想观念为中心、以资金扶持为动力和以信息传递为媒介进行多方面帮带,力争让贫困户实现3年内脱贫。(2)党员带。自身有产业支撑或者是富裕户的党员干部,通过宣传政策,用自身经验引导贫困农户转变发展观念,帮助筹集启动资金,保障技术支持等,帮助帮扶对象成功脱贫。(3)合作社带。城江村自身具有“一村多业”的产业发展优势,精品水果和中药材优势产业都发展的很好,并且成立了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及中药村种植合作社等一批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贫困户积极参与合作社的同时加快发展产业,还能有效带动全村产业发展,扩大村民家门口就业规模。(4)致富能人带。城江村多种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不同产业都有致富能人的涌现,可以充分利用“大户带小户、小户带贫困户”的帮带链,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提升项目资源,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从而实现脱贫目标。
五、结语
“十三五”期间如何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在现有标准下如期脱贫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随着贫困标准的提高,我国农村贫困呈现出新的特征,扶贫开发工作面临新挑战。为此,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其中精准扶贫目前主要侧重于农户个体层面,尺度过小,当务之急是将区域性扶贫项目和区域发展政策紧密结合,既包括基于农户个体的精准扶贫,也包括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精准扶贫。将个体精准扶贫与区域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建立农户脱贫与区域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脱贫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作者:戴 雯 杨晟懋 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
[2]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与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08).
[3]刘卫东,刘毅,秦玉才.200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走向[J].北京商务印书馆技,2010(06).
[4]周侃,王传胜.中国贫困地区时空格局与差别化脱贫政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1).
[5]樊杰.我国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配置理论创新与十三五规划应对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1).
[6]葛志军,刑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原因解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
[7]陈贵旭,熊兴荣.丹寨县整合资金助推精准扶贫[J].当代农村财经,2016(11).
篇5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宣传惠农政策、凝聚力量、兴办实事、转变作风、服务群众,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我处打赢脱贫攻坚战,冲刺全省乡镇十强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转变作风、增进感情。以密切联系群众、增进群众感情、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群众观点,切实转变作风,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群众满意。
(二)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广泛动员全处各级干部积极参与,使活动覆盖所有的行政村、组。把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全面覆盖与突出重点有机结合。
(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和群众要求,因地制宜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防止增加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
(四)坚持整合资源、统筹使用。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广泛筹措资金。在不改变有关涉农项目资金渠道、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本着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原则,捆绑资金、集中投入,以获得最大效益。
三、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进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感情这个中心,切实做到把“三万”活动与宣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与开展脱贫攻坚、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密结合;与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紧密结合;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聚焦“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聚焦“培育主导产业”、聚焦“到村到户到人到项目”,完成好宣传政策、增进感情、兴办实事、促进脱贫等主要任务。
(一)宣传政策。以驻村工作为载体,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座谈会、开展宣讲活动等形式,深入宣传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宣传开展脱贫攻坚、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办事处“冲刺全省乡镇十强”的发展战略。通过宣传政策,教育、引导和组织农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广泛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
(二)增进感情。充分利用春节和春耕时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大好时机,走访慰问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返乡农民工、生活困难群众和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卫生、送服务、送温暖”等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中去,与农民群众增强互信、增进感情。
(三)兴办实事。各驻村工作组要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按照“1+5”模式(即以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为主要任务和规定动作,结合精准扶贫网格化、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洁净乡村工程、农村合作金融扶贫、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等5项工作)兴办实事。
1、培育主导产业。围绕农业特色产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增收脱贫,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一是因地制宜理清产业发展思路。对尚未明确主导产业的村,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量身定制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蔬菜、花卉苗木、水产畜禽养殖、休闲农业等农业特色产业。对主导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的村,着力推进升级改造、提质增效、创新发展。二是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坚持新建与改造相结合、主导产业与配套项目相结合、集中开发与农户发展相结合,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分类筹划、分步实施,确保项目当年启动、稳定发展。三是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依托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村企、村社共建机制,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高效农业、品牌农业、订单农业等。积极支持贫困村从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出发,组建、引进、培育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租赁等形式,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贫困户出土地、出劳力,合作社包投入、包技术、包销售的产业脱贫模式,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致富。四是培育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技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真正让农民掌握技术、懂得经营、学会管理,促进产业稳定发展。
2、精准扶贫网格化。以网格化管理为主体,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动态服务为保障,以网格员动态监测为重点,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与农村网格化管理系统信息对接、与农村网格“四务通”平台相融,实现平台整合、信息共享,精准到户、双向互动,痕迹管理、动态更新。
3、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加快实施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升级,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切实提升饮水安全水平。开展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确保贫困人口用上方便、稳定和安全的饮用水。不断扩大供水水质检测覆盖范围,力争农村供水保证率、水质合格率及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4、实施洁净乡村工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环卫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力争全处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广泛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和文明卫生习惯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改厕、改圈,大力推广垃圾分类。进一步健全农村“三员合一”工作机制,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和环境卫生维护长效机制。加强村庄绿化美化,改善乡村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5、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扶贫。进一步完善配套机制,优化征信体系,深入农村改革,强化合作社规范管理,抓好金融风险防控,推动农村合作金融纵深发展、长效运行。加快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开展贫困户评级授信工作。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加入农合联,网络全处90%的贫困人口和新农业经营主体,力争2016年通过农村合作金融平台发放的涉农贷款金额达到2000万元。通过建立“合作社+金融+主导产业”、“合作社+金融+贫困户”等服务模式,助推主导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6、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依托京东服务中心,大力支持贫困村建立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力争2016年底,在贫困村建有电子商务服务站。充分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线上销售、线下配送,拓宽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为贫困村扶持和培育一批电商网店,力争在贫困村开设3-5家网店。实施电子商务人才培育计划,力争为贫困村培训6-10名电商专业骨干人员。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络,培育农村物流经营主体,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
各村“三万”工作组要结合驻点村实际,以培育主导产业为主要任务和规定动作,按照“1+5”模式兴办实事。到活动结束时,力争没有形成主导产业的贫困村能够找准项目,做好规划,落实资金,完成启动工作。驻点非贫困村的工作组,也要结合部门职能和驻点村实际,按照“1+5”模式兴办实事。
(四)促进脱贫。对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扶贫方案和措施,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对接帮扶,着力解决贫困群众“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实际困难,为他们彻底摆脱贫困谋良策出实招。
四、组派工作
办事处选派35名机关干部参与“三万”活动,组建11个工作组,对全处11个村(社区、场)实行全覆盖。各工作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和安排此项工作,经常到驻点村调研和指导,并深入农村基层,查民情、连民心、解民难。
五、活动步骤
此次活动从2016年1月底开始,至2016年5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开展。
(一)宣传发动阶段(1月底至2月中旬)
1、1月底,召开全处第六轮“三万”活动动员培训会议。
2、2月初,工作组进驻驻点村。深入村组和农户,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宣传党的政策,组织发动群众。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返乡农民工以及生活困难群众,开展“送温暖”等活动。
3、制定办实事方案。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选好办实事的主要内容和项目,制定培育主导产业等办实事工作方案。
(二)兴办实事阶段(2月下旬至5月20日)
在确定好办实事内容和方案的基础上,分步骤开展办实事活动。
(三)总结通报阶段(5月20日至5月底)
1、各工作组认真开展工作总结,提交工作总结报告。
2、处“三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对全处“三万”活动进行检查验收。
3、活动结束后,召开全处“三万”活动总结通报大会。
六、资金筹措
采取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共建的方法,广泛筹措资金。
1、争取上级财政“三万”活动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0万元。
2、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00万元以上。
3、处级财政筹集专项资金50万元以上。
4、市直驻村工作组筹集30万元。
5、各村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筹集部分资金,组织有条件的村组开展“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
6、广泛动员群众、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捐资出力。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农村各类公益事业建设。
七、组织保障
(一)强化领导。此次活动由处“三万”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处“三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处“三万”办)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各村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营造氛围,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筹资筹劳。
(二)健全机构。处“三万”办下设综合组、宣传组、资金管理组、检查督办组和六项实事专项推进组。综合组由党政办、农办、扶贫办、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抽调人员组建,负责处“三万”办的日常工作。宣传组由处宣传办牵头,负责策划和组织舆论宣传。资金管理组由财政所牵头,负责资金测算、筹措、下拨和使用管理。检查督办组由党政办牵头,负责联系协调上级工作组,分片对各村、各工作组开展“三万”活动和项目建设情况检查督办。围绕“1+5”兴办实事项目,由农办牵头,会同扶贫办、经贸办、水利站、农业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等部门组建六项实事专项推进组;由农业服务中心协调市农业局、市水产局,负责“主导产业培育”推进日常工作;由扶贫办、经贸办负责“精准扶贫网格化”推进工作;由水利站负责“安全饮水巩固提升”推进工作;由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负责“洁净乡村工程”推进工作;由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农村合作金融扶贫”推进工作;由经贸办负责“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推进工作。各项实事专项推进组具体负责各实事项目的组织谋划、推进协调和指导督办。
(三)完善机制。处“三万”活动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检查指导,督办落实。各村工作组要定期碰头、汇总情况、掌握进度、加强督查。要围绕“培育主导产业”主要任务,切实为所在村群众兴办实事。各驻村工作组要及时上报活动情况、工作成效、典型经验及遇到的突出问题。
(四)加强考核。处“三万”办及检查督办组分阶段对各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各村活动开展情况将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村组干部报酬相挂钩。
篇6
一、目标任务
2017―2020年,组织职业院校教师校长分层分类参加国家级培训,带动地方有计划、分步骤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支持开展中职、高职、应用型高校教师团队研修和协同创新,创建一批中高职教师专业技能创新示范团队;推进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合作,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常态化机制,通过示范引领、创新机制、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施原则
中央引领,地方为主。中央突出示范引领,明确工作重点,加强统筹指导,强化目标管理,带动地方有效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各省(区、市)根据国家要求,做好规划设计、组织安排、体系建设、监管评估,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计划有序推进、顺利实施。
对接需求,重点支持。服务精准扶贫、制造强国、区域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统筹优化教师培养培训资源配置,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扶贫重点产业等紧缺领域教师培训,倾斜支持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及区域经济重点发展地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协同创新,注重实效。推动地方政府、高校、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职教集团)建立协同机制,深化区域、校企、校际合作,完善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校企共建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方式,形成一批教师培养培训示范单位和品牌专业,提升项目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规范管理,确保质量。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模式,完善竞争择优遴选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吸引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建立信息化管理和质量监测系统,强化过程管理、经费监管和绩效考评,切实提高计划的实施质量,确保达到预期的目标效益。
三、计划内容
(一)职业院校教师示范培训
各省(区、市)遴选具备资质条件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大中型企业等,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线上线下等组织形式,分层分类开展教师示范培训。培训要模块化设置课程,将师德素养、工匠精神、“双创”教育、信息技术等列入培训必修内容,实行集中脱产学习和网络自主化研修相结合,开展训前诊断、训中测评、训后考核,加强教师的师德养成、专业知识更新、实践技能积累和教学能力提升。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及特色农业、种养业、民族传统工艺等扶贫产业领域教师培训。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选派优秀教师校长到国(境)外进修,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和先进技术技能。
1.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组织职业院校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主持过相关科研教改课题或项目的专业带头人,采取集中面授、返岗实践、再集中面授的交替进行的方式,进行为期不少于4周的培训,重点提升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能力、课程开发技术、教研科研能力,培养一批具备专业领军水平、能够传帮带培训教学团队的“种子”名师。
2.“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组织职业院校不同层次和基础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采取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少于4周的专项培训,可分阶段。开设专业教学法、课程开发与应用、技术技能实训、教学实践与演练等专题模块,重点提升教师的理实一体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双师”素质。
3.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组织职业院校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到省内外国家级(省级)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等优质学校,采取听课观摩、集体备课与案例研讨、参与教科研项目等方式,以“师带徒”模式进行为期不少于8周的跟岗访学,通过全面参与培训院校教育教学实践和管理工作,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卓越校长专题研修。分别组织中职和高职国家级(省级)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校长,采取集中面授、名校观摩、跟岗培训、专题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新任校长、骨干校长、知名校长分层分类开展不少于2周的专题研修。围绕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学校治理、中高职衔接、专业设置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重点提高校长改革创新意识、决策领导能力、依法办学和治校能力,为各地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精通现代学校治理的“教育家”型名校长。
(二)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
各省(区、市)遴选具备条件的优质职业院校、应用型高校、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作为牵头单位,按照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不同阶段人才接续培养的要求,组织省域内学校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专业教师开展团队研修和协同创新,打造一批定期研修、协同研究、常态合作的中高职教师专业技能创新示范团队。各省(区、市)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协同提升的专业群,支持牵头学校整合优势资源,提供工作室或平台运行条件保障,支持主持人有效开展工作。
1.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遴选国家级(省级)中高职示范学校具有教学专长的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等主持建立“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牵头组织区域内学校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采取集中面授和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期不少于4周的团队研修。重点开展理实一体课程开发、行动导向的教学实践与演练、教科研交流与项目合作,协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科研教研能力、研究协作能力等,共同研究开发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接续培养课程、教材及数字化资源。
2.紧缺领域教师技术技能传承创新。面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传统(民族)技艺等紧缺专业,遴选具备条件的优质职业院校、应用型高校、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立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组织具有绝招绝技的技能名师、兼职教师领衔,采取集中面授、项目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区域内中高职教师进行为期不少于4周的技术技能实训。重点开展新技术技能的开发与应用、传统(民族)技艺传承、实习实训资源开发、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等。
3.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面向承担计划任务的单位、基地管理人员和专兼职培训者,采取集中面授、网络研修、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期不少于2周的培训组织实施能力专项研修,提升培者的培训需求诊断能力、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课程与数字化资源开发能力、核心技能创新与推广能力、工作室(平台)主持能力和绩效考核评估能力。
(三)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合作
各省(区、市)要联合行业组织,遴选、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兼职教师资源库,将实施教师企业实践和兼职教师聘用有效对接,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的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1.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采取考察观摩、技能培训、跟岗实习、顶岗实践、在企业兼职或任职、参与产品技术研发等形式,组织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进行为期不少于4周的企业实践。重点学习掌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发展趋势、前沿技术研发、关键技能应用等领域,以及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应用技术需求等内容,推进企业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结合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和途径,发掘学校技术服务企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各地要遴选具有代表行业先进水平、有较强影响力、覆盖专业面广的企业,完善校企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岗(工作站)机制,支持企业常设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岗位。
2.设立兼职教师特聘岗。重点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国家急需特需专业及技术技能积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专业,支持职业院校设立一批兼职教师特聘岗位,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工程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到学校任教,兼职教师每人每学期任教时间不少于80学时。各地要建立本地区对接产业、实时更新、动态调整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开展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岗前培训,支持兼职教师参与“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校本研修、产学研合作研究等。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行业特点、人力资源成本等,具体确定兼职教师聘用人数和补贴标准。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职责分工。教育部制订计划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指南,成立专家库,完善信息管理平台,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共用,组织开展督查评估。中央财政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渠道,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引导地方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升计划的实施成效。各省(区、市)要将计划纳入本地区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订本地区项目实施办法,按年度将规划方案报教育部审核,安排专门机构、专人负责,落实工作经费,做好计划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承担单位要整合优质资源,制订对接需求的实施方案,落实条件、人员与经费保障,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做好项目总结和效果评估。
(二)加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示范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企业实践基地,支持教师培养培训资源匮乏省份与资源丰富省份联合组织实施计划,建立承担单位工作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组建专业化培训专家团队,建成一批教师教育优势特色专业和优质课程资源,推进有条件的基地试点探索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学位教育课程衔接和学分互认,构建完备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篇7
今年以来,在省厅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人社系统坚持民生为本、发展至上,履职尽责,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省厅下达的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和重要决策部署。现将我市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年度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就业创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x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x万人,分别完成x万人、x万人年度目标的x、x;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x。2019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x,控制在x以内。
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x元,增速x,增幅超年初预期目标x个百分点。
社会保险参保。全市城镇企业在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x万人、x万人、x万人,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技能人才培养。全市新增技能人才x万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x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x万人次,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x、x和x。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率、结案率、上线率分别达到x、x、x,分别超出年度目标x个、x个、x
个百分点。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x,超出年度目标x个百分点。
民生工程。共四项一是就业创业促进工程方面。开发公益性岗位x个,完成年度目标的x,安置到岗率x,超x的年度目标x个百分点;开发就业见习岗位x个,吸纳见习x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x、x;为x名高校毕业生发放了求职创业补贴x万元。校园招聘会补贴待省厅明确可享受补贴人数指标后,按按规定及时落实。已完成x家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创建工作,目前正在验收中。二是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方面。开展技能脱贫培训x人,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x人,新技工系统培养全日制招生x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x、x、x。三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方面。新年度参保缴费x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x;当月养老金发放人数x万人,人均月领取养老金x元,养老金发放率x。四是技工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补助方面。x人享受国家助学金x万元,x人享受免学费补助x万元。
扶贫工作。一是精准推进就业脱贫。建成x家就业扶贫车间,开发了x个公益岗位,举办x场x行x区定向招工专场招聘会,帮扶x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二是精准实施社保扶贫。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x人,其中缴费x人,领取待遇x人。三是精准实施人事人才扶贫。招募“三支一扶”人员x名,为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单位招聘人员
x名。四是精准实施驻村定点扶贫。我局结对帮扶的贫困村毛集实验区夏集镇路岗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目前已完成最后x户x人脱贫任务。至此,x村完成了村出列和全部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四促”稳就业。
一是促进企业职工稳定。深入开展惠企政策进园区活动,已返还x家企业失业保险费x万元,x家企业通过预审,预计返还失业保险费x万元;已审核通过稳岗返还企业x家,补贴资金x万元,涉及在岗职工x余万人。二是促进创业者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直接扶持x余人创业,带动x余人创业,x家小微企业实现了做大做强。积极创建x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首批招募青年创业导师团导师x名,成功承办了全省syb创业师资培训提高班,开展创业培训x人。三是促进劳动者技能提升。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组织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x人次,其中开展民生工程培训x人、就业技能培训x人、企业去产能转岗培训x人。四是促进各类群体稳定就业。积极扶持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发放失业人员求职补贴和一次性创业补贴x万、在岗职工技能提升补贴x万元、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x万元;对接淮化集团,筛选了x家企业x个用工岗位,开发了x个公益岗位,举办了淮化集团公益岗位对接会。积极搭建用工企业和各类求职
者服务平台,常态开展“x”主题招聘会,市、县区联动开展“周三就业招聘日”“周六招才赶集日”和“接您回家”“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月”等活动x场,提供就业岗位x万余个。
(二)“四提”强社保。
一是提高参保覆盖面。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组织开展全民参保数据比对专项行动,积极推进以城乡居民、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未参保单位开展参保登记,促进法定人群全覆盖。二是提高援企稳岗力度。按照省厅部署,认真落实社保费降率减费工作,按时两次调整缴费基数;截至10月底,全市养老保险减费x亿余元,失业保险减费x余万元,工伤保险减费x余万元。三是提高社保待遇水平。企业职工人均养老金月增加x元,机关事业单位人均养老金月增加x元。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基本养老保险金x亿元、失业保险金x万元、工伤保险金x亿元,为x名困难群体代缴社保费x万元。四是提高社保经办服务水平。社保经办窗口整体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失业保险进民企”“工伤保险进扶贫车间”主题宣传和“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16.7万名退休职工通过网上智慧服务系统完成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已签发电子社保卡x万张。
(三)“四进”育人才。
一是推进落实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提请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
意见,组织开展“学科名人”评选工作,完成专技继续教育x万人,推荐上报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x人,举办省级农业技术高研班x期。二是推进落实技工大市建设。成功举办首届高技能人才研修班和农民工技能大赛,遴选名师x位,授予“x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x人,新增x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三是推进落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成x名中小学教师招聘和x万名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工作;全市x家市直事业单位共x人参加年度考核,其中优秀等次x人。顺利组织完成x项x万人次人事考试任务。四是推进落实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成市属事业单位在薪级调整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一次性奖励审核工作,配合市卫计委完成了市属公立医院院长薪酬绩效考核。
(四)“四紧”构和谐。
一是紧抓劳动用工管理。促进各类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施工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劳动用工备案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x以上。二是紧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组织开展“仲裁开放月”活动,全市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x件,其中调解结案x件,裁决结案x件。三是紧抓劳动保障监察。组织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书面审查、随机抽查、诚信评价,联合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共立案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x起,其中责令改正x起,行政处罚x起。四是紧抓“治欠保支”。深入开展“根治欠薪百日攻坚行动”,全市共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
x起,帮助x余名农民工清欠工资x余万元,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上访、堵路等过激讨薪事件。
三、2020年工作谋划
(一)就业创业。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稳就业政策措施,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去产能(破产)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各类群体就业,拓展就业渠道,兜牢民生底线。全力推进就业扶贫,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持续推进x县x革命老区、x洪区贫困劳动者劳务对接和定向招工活动,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继续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带动创业作用,加强创业服务,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在淮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全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高标准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强化就业形势分析研判,采取有效应对举措。持续开展“x”专场招聘会,搭建企业与劳动者线上线下就业信息平台,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引才难”等问题。
(二)社会保障。
进一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做好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工作。继续严格执行社会保险降费率、失业保险费返还和工伤预防政策,按时提高社保待遇水平,持续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积极推进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省集中工作,加大信息化领取社保待遇资格确认,加快电子社保卡签发,推动社保经办服务事项下放县区办理,着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人才人事。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组织开展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博士后工作站申报工作,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技工大省”建设部署,积极推进技师考评、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名师带高徒”遴选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继续推动校企合作,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扩大招生规模。做好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和聘后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企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安全有序做好各类人事考试工作。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档立卡”;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重要的过渡期,生理与心理不断趋于成熟,他们个性鲜明,而这个时期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关键期,他们不仅需以良好的心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且面临外界的众多挑战时也需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积极应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促进了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生源质量问题也引起相应的关注,其中,对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视。另外,自2015年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精准扶贫的目标和任务后,作为精准资助对象的“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成为一个被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特殊群体。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高职院校“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并提供具有实效性的建议对策。
一、高职院校“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相比大部分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厚的学生,高职院校“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的物质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他们也因此缺乏自信,感觉自身处于劣势地位,认为自己如何努力奋斗都会差人一截,进一步影响到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他们的自尊心较强,往往倾向于树立远大且不切实际的目标,容易出现犹豫不决甚至频繁变化的现象,情绪体验也出现两极化;一方面渴望通过认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来武装自己,希望能够被认可与肯定,却不注重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又出现消极应对心理,通过旷课、沉迷网络、吃喝玩乐等方式逃避退缩,无法经受失败的考验,抗压能力较弱,缺乏一定的毅力从而半途而废。此外,他们拥有鲜明的个性,思想表现前卫且活跃,但是缺乏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担心自身的学业与前途,只愿从事简易操作的工作,排斥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责任感不足,出现道德的严重滑坡现象,而当代大学生应是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独立个体,无形中又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更不利于帮助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部于2001年出台《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然引起高校甚至社会广泛的关注,但是高校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执行力度也有不足。张琦云等人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中提到在专业设置上,在高职院校中,只有少数师范类学校会开设心理学相关专业。而且有部分院校只重视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仍然没有设置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甚至没有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服务平台。
(二)存在认识误区
学生的安全问题应该作为首先被关注的重点问题,然而很多院校只是一味不断地强调学生的安全问题,觉得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是比较安全的,平时只要多注意他们不发生意外,就不会存在问题了,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除了多加关注,就是进行适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真正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此外,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对心理学是没有相关认识的,认为只有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才需要学习,所以,在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时候,多数是抱着修学分的心理进行学习的,并没有把学习精力用到课堂上,而是通过玩手机、看小说等度过时间。
(三)师资队伍配置不合理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教育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每所高等院校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教师。但是,根据张莉等人的调查研究显示,超过50%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师生比低于1∶4000,并且超过25%的高校只有1名甚至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心理教育师资队伍更薄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内容涉及专业的心理学相关知识,而大多数任课教师并非心理学专业且未进行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即兼职教师居多,他们的相关专业知识非常有限,课程的理论性又较强,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不仅没有贴合学生的实际,而且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真正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加强高职院校“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建档立卡”家庭作为国家精准扶贫资助的对象,来自这些贫困家庭的学生也就成为被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和精神的压力,身心健康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为帮助他们健全人格的塑造,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一)合理建设师资队伍,提高专业化
院校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课教师一般为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等,他们当中仍然是兼职教师居多,只有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院校需要投入专项支持经费,选拔优秀的教师作为主流力量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再由他们对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指导、传授经验,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此外,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教师进行结合,实现兼职教师专业化、专职教师专家化的新发展趋势,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保持正向的人生态度,缓解他们的压力,转移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更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学生群体的需求,共同培养出被社会接纳且认可的高素质人才。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家校合作
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不断趋于成熟,在进入大学之后,远离了家庭,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变少了,父母不能时刻关注到孩子的心理。例如,有些家庭宠爱孩子,使孩子有很强的依赖感,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进行独立的生活,很多方面都会产生不适应感,甚至可能会衍生心理障碍。父母与学生是有着特殊的情感纽带的,他们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掌握着学生的大量基本信息,更是学生的重要支持力量,往往在第一时间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角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洞察到学生的喜怒哀乐,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另外,院校应该积极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对各班的心理健康委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制定相应的社团活动,关爱特殊学生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和融入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院校应该增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与家长互通信息,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构建学习及生活的良好环境,可以更好地为学生保驾护航,防患于未然。
(三)完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建立网络平台
校医务室的建设对学生起到生理的保健作用,那么学生心理的防护就需要到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服务平台,院校应该建设并完善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面向全校的学生开放,定期开展讲座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计划性地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治疗指导,使他们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学会调控情绪等。而且,信息的传播可以让人足不出户也能洞悉身外事。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建立心理健康网络平台是与时俱进的方式,在平台上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满足学生学习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当然,也可以灵活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学课程,师生之间跨越空间也能有效地进行互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倾向进行一些心理测试,及时掌握和监控学生的实际心理动态,发现特殊学生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及治疗。网络咨询服务也是比较受推崇的,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咨询、发邮件咨询等途径进行相应问题的询问与解决,这样既可以保护特殊学生群体的隐私,也利于学生的真诚倾诉,弥补面对面咨询存在的不足。
四、总结
高职院校需要紧跟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严格执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其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在保证他们获取必备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在大学期间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调控情绪,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云,颜冠群,黄子文,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学报,2017,16(3):65-68.
[2]张莉,甘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14-17.
[3]刘剑斌,邹小平.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5):104-105.
[4]张翠萍.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素质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6(10):42-44.
篇9
及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市教育局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半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高扬“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学生信赖师长”主旋律,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抓手,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各项工作开展顺利,部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上半年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1、突出抓队伍建设,为提升教育质量夯实了人力基础。一是狠抓教育干部理论素养的提高。4月份,我们下发了《关于举办教育干部理论考试的通知》,并配套编发了《教育干部理论考试复习纲要》。定于年底将统一组织干部理论学习闭卷考试,将考试成绩记入干部个人档案,与下一轮的干部聘任挂钩。二是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开展师德建设。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三是继续抓好人才强校大练兵活动。要求教师人人定目标,人人考核过关。上半年举行了新课程基本功大赛和女教工才艺展示活动,为促进大练兵提供了极好的舞台。四是开展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上半年,我们组织了10多名特级教师和省级骨干教师到部分偏远乡镇为农村教师讲优质课,现场解答农村教师的各种疑问。五是选聘了34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六是启动了教育人事工作,对首批对象217人实行了人事。七是启动了“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印发了《关于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并于6月2日召开专门会议对该计划的实施进行了具体部署。从今年开始,市教育局将从城区中小学教师中选派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能力强、身体健康、年龄在40岁以内、师德高尚的教师到乡村中小学支教,服务期为一年。今年拟派30人参加援助行动。此举将有效地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2、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提升教育质量建立硬件保障。今年我们实施“三大工程”,着力改变学校面貌。即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已经确定了21所示范性寄宿制学校创建对象,制定了规划和措施,并与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确立了38个校舍维修项目和年度学校调整计划,在暑期组织实施。推进学校“三新一亮”工程(校舍门窗焕然一新,桌凳油漆一新,床铺修补一新,学校教室宽敞明亮),投入20万元奖励学校积极实施这一工程;推进学校条件装备建设工程,加强全市228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的管理和应用,筹资10万元奖励条件装备达标的学校。目前这三大工程都进展较为顺利。同时,我们还在市特校庆祝第十六个世界助残日活动,为市特校组织募捐12万元,为特校改善办学条件创设了良好基础。
3、落实“普九”巩固提高措施,努力提高“普九”质量。一是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要求,确保下半年国家“普九“复查组验收过关。二是广泛开展创无流失乡镇、无流失学校、无流失班级活动,控流的合力不断增强。三是认真做好扶贫助学工作,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积极争取落实上级扶贫助学政策,争取到省“两免一补”指标14891个,××市免杂费指标724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季全市各种形式救助贫困生18150人,救助钱物达309.3万元。四是积极做好“普九”债务审计,为今后化解“普九”债务奠定良好基础。由于工作比较得力,省“普九”债务审计小组审定我市“普九”债务为2474.67万元,认定率在××市是最高的(我市上报普九债务总额为3241万元),为我市“普九”债务的化解创造了良好条件。
4、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是以养成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全市共评选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1013名,其中××市级321名。原创:二是扎实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全市各中小学校以《精神代代传》为蓝本,扎实开展了“纪念胜利七十周年,弘扬伟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征文活动,全市收集优秀征文534篇,评选推荐110篇到××评奖。三是开展感恩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4月初,向全市各中小学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各中小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各中小学校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算一笔感恩帐,写一封感恩信,举办一次感恩演讲,做一次感恩作业”等“四个一”的活动,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在活动中不断提高。五月份,教育局被××市教育局和××市妇联表彰为“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5、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是认真总结新课程改革典型经验和做法。4月份,我们在实验小学和兰台中学召开了全市课程改革成果展示会,总结展示了近三年全市课改工作成果,在全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我们还编发了第五期《课程改革实验动态》。二是强化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测机制的落实。高考备考实行全市一盘棋,信息资源共享,集中进行质量分析,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小学统一进行质量检测,取消各地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中考统一进行体育和实验操作能力检测,文化课分科视导、调研,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确保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三是以开展湖北省第七届黄鹤美育节活动为契机狠抓学校艺术教育,促进了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丰乐中学教师吕秀洁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优秀舞蹈赏析》音乐优质课在省获一等奖,在××市仅1人。全市还举行了“爱迪生.大明眼镜”杯中小学生发明大赛,推进了全市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6、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呈现上扬态势,发展前景较好。市职业高中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省首批“512”工程合格学校,志强职业中学被评为××市民办示范职业中学。我们抓住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契机,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扶持,整合职教资源,改革招生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职业教育活力不断增强。市职高的建筑、电子已成为省定骨干专业,技工学校的机电一体化、数控专业,志强职业中学的模具加工专业,都形成各自特色,校企联姻、定单式培养等办学模式正在兴起并形成一定的势头。今年4月,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上,教育局被表彰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人大和市政协先后视察调研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我们已制订“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初步确定市志强职业中学争创省级示范学校,市职业高中争创全省20所5000人以上的示范性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逐渐改善。
7、狠抓维稳安全工作不放松,教育稳定详和。今年以来,我们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在各级“两会”和重要节假日期间没有出现有影响的群访事件,保持了教育的稳定,也为全市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上半年办理件165件,接待上访240余人次。对学校安全工作,我们分条块和类别细化到每个班子成员和责任科室,做到责权清晰,不留空白点。上半年,我们对学校饮食卫生安全进行三次大排查,向全市131所学校派驻了卫生安全监督员,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防火、防电、防拐、防骗、血吸虫病、流行传染病、艾滋病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举办了全市疫区中小学教师血防知识教育培训班,并就血防教育和防艾滋病教育与所属单位签定了责任状。同时,大力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我市在××市召开的专题表彰会上发言,教育局被授予“××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集体”。
8、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树立教育良好形象。一是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市教育局精心组织各学校开展了“十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告别公车接送倡议签名活动、举办一次廉政廉洁文化进课堂大型示范课、举办一场廉政廉洁文化宣传文艺晚会、开展一次廉政真情对话活动、开好一次廉政廉洁文化主题班会、开展一次廉政廉洁文化名言警句创作征集活动、组织一次“我与廉政文化”演讲会、开展一次校务公开大检查和争创“廉政小卫士”活动。在广大师生中营造出了崇廉、奉廉、赞廉,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良好氛围。由于成绩突出,××市教育局将××市“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研讨会放在××召开。二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切实塑好教育干部队伍形象。今年年初,教育局以2号文件下发了《××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行为规范》,从16个方面对教育干部的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措施。三是开展治理商业贿赂活动,规范教育行为。我局成立了以教育系统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6月28日召开了专门会议具体部署,确保这项工作顺利推进。
9、加强教育信息宣传工作,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建立了××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开通了××教育信息网(),搭建了教育信息宣传平台,畅通了信息渠道。二是召开教育信息工作会议,完善教育信息宣传工作机制。三是尝试推进教育电子政务。以××教育信息网为依托,推进教育电子政务,提高信息宣传的广度、深度和速度。
10、严密组织各类考试,为提高教学质量创设良好环境。6月份,我们先后举办了初考、高考和中考,认真落实各项责任制度,从严治考,实现了“考务工作零误差,雷同试卷零记录,各个细节滴水不漏”的工作目标。今年高考,我市再传捷报,各方面成绩均超历史。据初步统计,全市本科上线4347人,其中文科1064人,理科2716人,体育、艺术类567人。在全省重点本科指标减少3000多人而考生增加8万多人的情况下,我市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反而比2005年增加了26人。××一中学生张玲以641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全省文科第二名,并获××市文科状元。全市600分以上有75人,比去年增加47人,增幅为168%。
11、勤工俭学和招商引资取得较好成绩。上半年,全市勤工俭学完成总产值5100万元,实现纯收入650万元,分别占年计划的56.7%和54.2%,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市直教育系统洽谈招商引资项目11个,协议引进资金1155万元。目前,资金到位项目6个,实际到位资金524万元,占全年招商引资任务的52.4%。
12、多措并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上半年,在市职业高中、志强职业中学等学校开办了8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培训学员800多人,绝大多数学员经培训后掌握了一技长,并已输送就业。二是筹资3万元支持石牌彭墩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积极参与“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组织部分学校的教师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炎热等困难,认真排练文艺节目,拿出高质量的文艺节目连续参加6次汇演,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今年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学校发展和“普九”巩固提高程度不够平衡。农村学校发展相对滞后,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二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规模偏小,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得不紧,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三是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严峻形势,干部和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由于近几年冻结了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教师老化问题十分突出。四是教育经费短缺与办学条件的改善的矛盾依然突出。从财政投入上看,我市生均投入在××是偏低的。特别是高中人头经费有编无钱导致我市高中同周边县市相比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1、继续加大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力度,认真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三新”工程和学校条件装备工程,完成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和学校布局调整任务,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切实做好各项招生工作,规范初、高中招生行为,重点做好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提高普高招生与职业学校招生比例。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原创:举行校长暑期集训,开展人才强校大练兵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选派一批校长和教师到省免费培训,力求达到强素质、提水平的目标。组织好教育干部理论闭卷考试。
4、做好第22个教师节庆祝活动。主要是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先进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树立一批先进典型。
5、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计划”,确保首批参加援助行动的30名城镇教师在9月底以前到位。
6、认真做好稳定工作。开展集中整治非正常上访活动,加强排查,明确责任,积极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确保越级上访零记录。
7、做好教育系统反商业贿赂工作,认真落实《关于教育系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实施方案》。
8、抓好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化校务公开,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
9、做好“普九”复查迎检工作。利用暑期做好档案建设,落实各项控流措施,降低流失率。
10、组织好重要体育、艺术竞赛活动。举行全市第12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组织好城区中小足球联赛,参加省第12届青少年足球比赛、省第七届黄鹤美育节、省第五届文艺小人才比赛活动。
11、举办第二届教师新课程基本功大赛,推进新课程实施和人才强校大练兵活动的开展。
篇10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雷公山
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57-2
1 基本情况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于2001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东南部,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11个乡(镇),44个行政村,3.0万人。总面积4.73万公顷,其中,国有土地0.91万公顷,占19.31%,集体土地3.82万公顷,占80.69%。有林面积4.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8.76%,森林总蓄积为345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地环境,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极为明显的分水岭高地,是以保护台湾杉等珍稀生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现已鉴定的各种生物5084种,其中,高等植物有2582种,野生动物有2 239种,珍稀及特有动植物134种。
保护区面积大较、区内人口多,地处偏僻,经济文化落后,区内群众历来有“靠山吃山”的习惯,保护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28年的建设和对区内群众的扶贫开发,区内资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在温饱线上徘徊,资源保护压力仍在持续。
2 存在的问题
2.1 由于历史原因和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的传统因素
雷公山保护区内居住的群众98%是苗族,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保护区内的资源得以生存。历史所形成的规律,自然给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区内群众生产生活活动频繁,为了生存,日常用的薪柴、砍树建屋或出卖,入山打措等事件不断发生。
2.2 自然环境影响和文化的落后
由于地势和历史原因,经济文化落后,苗族人民世袭依山而居,生活艰苦,生活环境极其恶劣,主要是传统农耕生产,效率低,农作物难以生长,部分群众还未达到温饱水平。由于地势偏僻,交通不便,接受文化教育受到相对制约,封建迷信、家庭劳动负担重等因素影响,科技文化、农耕知识难以普及区内群众。
2.3 保护区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间的矛盾
保护区建立和发展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在生态、环保等方面强制执行国家法定政策,规范了保护区的区域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内群众对资源的索取,限制了当地群众的生产活动,但是已经习惯了靠山吃山的区内群众,仍然不断地向保护区索取资源,砍伐林木、狩猎、采集野生资源等等,这一系列活动严重的阻碍了自然资源的保护。
2.3.1 资源保护与林木盗伐者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需要大兴土木,保护区的天然林,人工林自然成了砍伐的首选目标,加之个别人的偷砍盗伐,使其林木剧减,其中不凡珍贵树种,这些来的绿化树、行道树、观赏树的价值大飙升、盗伐者、收购者日趋馋于破坏、盗伐、哄抢、抬价、越演越烈,造成资源锐减,令人痛惜。
2.3.2 资源保护与捕猎者之间的矛盾 保护区境内群众长期生活山里,生活清苦,虽然国家三令五声严禁乱捕滥猎,但仍有部分群众于法律不顾,时常上山偷猎,滥杀野生动物。近些年来社会悄然刮起吃“野味”之风,更加刺激了盗猎者的“胃口”,助推“吃野”之风加剧。
2.3.3 资源保护与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 区内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人们的习惯往往只注意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生态效益,受利益驱使,仍有少数群众毁林开荒,乱搭乱建,这不仅影响群众生活,而且造对山林破坏、资源加剧匮乏。
2.4 管理上的局限性
保护区是国家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禁止人为采伐或狩猎保护其生态效益。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得到了相对的保护,但由于保护区人口众多,村寨密集,的确给保护区的管理上带来诸多不便,加上森林公园、乡村旅游、公路开发频繁进入到保护区来,无疑给保护区雪上加霜,造成管理上的压力。
3 对策
多年来实践证明,保护区在强化管理有一定成效,可如何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提高区内群众生产与生活为前提,解决诸多问题和矛盾,滞后思维是不行的,要想管好资源,不是少数人可以完成的,必然依靠当地群众的通力合作同时用实际行动加以解决,切入资源保护与生产生活的综合问题加以解决,从共识着手,加强协作。
3.1 社区共管
大凡居住山区群众,由于历史原因和环境上的影响,缺乏对保护区认识。他们觉得保护区的建立影响了他们的实际利益,剥夺了他们生产生活空间。从而在思想上厌恶保护区资源管理,所以,为了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群众利益关系,必须从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上下功夫,把农民生计、生产生活与资源保护紧密结合,以人为本,在区内实行社区共管,提高农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意识。
社区共管是解决与当地群众矛盾突出的最可行办法,即群众参与保护、实施和评估,并与保护区共同建立自然资源管理模式。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以保护区提供科学技术,发展种养业,如药用的雷公藤、杜仲、黄柏、厚朴及茶叶等中长期经济作物,无污染蔬菜、野生山野菜、合理林下可再生资源、以及养殖山乡土山鸡、山羊等短期效益项目,实行共赢共管,互利互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当地农民尽快致富,也可增强当地群众与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感情及其加深信赖感。保护区内的乌东村的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结合是就是一个典型。
3.2 教育宣传
长期以来,区内群众对保护区的功能、管理上认识不足,盲目的依赖区内资源以获取其利益。所以,要广泛宣传,加强教育,引导农民合理利用资源,让农民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3.2.1 广泛宣传,加强管理 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题材,据当地实情进行多样性宣传,或广播、电视、电影放映,进行不间断的宣传。在区内以及周边乡村的学校。不妨开设一些资源保护法规的课程,将生态保护知识宣传到位。尤其偏远山区,结合国家政策宣传教育,利其保护资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让其深入人心,使其资源保护意识加强,达到长期保护的目的。
3.2.2 树立致富典型,发展地方经济 在保护区境内有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带群众走致富路的代表性人物,且具有威信的人物加以总结,推广其先进事迹,有突出的加以表彰,以为榜样。例如:方祥乡陡寨村的“天麻大王”李世章等,以其影响力带动区内群众,发展地方经济,以激励区内群众爱山、护林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又能带来实际收入,逐渐消除历史存在的滞后与其怠慢的思想,促进资源保护的长期性与自觉性的形成。
3.3 科技扶贫
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和文化滞后,信息闭塞,农民科技信息接受迟缓,迫切希望有路子发展当地经济,改变当前贫困现状,保护区要时刻掌握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协助好当地村民搞好农、林、果、牧的生产,辅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因地制宜的栽培一些周期短、见效快、价值高的植物、花卉等增加农民收入。
3.4 争取项目支持
以科研项目为支点,不断增强保护区的社区经济发展,争取课题,多渠道找项目资金,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下功夫,力争到国家科技项目和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保护区还要争取一些国内外的帮扶资金、基金,搞好区内村寨建设,景观建设,如2009年引进资金40多万元,在平祥村、雀鸟村、格头村实施节柴灶项目和村寨路面硬化等等,使其村民得到实惠,提高对保护区的认识和看法。
3.5 完善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是全体村民以“饮血为盟”的立约方式来约束本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婚姻、卫生等方面行为,规范群众照章办事,违“法”必究的原则。在方祥乡七个村都有自己的一套村规民约,各个村民都必须按照村规办事,哪有违反者,将按村规照章处罚,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如发生森林火灾,对火灾肇事者处以三个“120”的处罚,即:120斤米、120斤肉、120斤酒,请全村人吃,即为扫寨,还补种苗木直至成活成林。此举既深得民心,又加强了社区管理。
完善村规民约,达到社区和谐、林区和谐,就必须继续完善制度,加强村民保护意识,提高群防群管的自觉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林业处罚条款,着力在偷砍盗伐放火烧山等的处罚力度,加强村民自治,确保社区稳定,林区平静。
3.6 继续深林权制度改革
明晰产权,完善政策,切实把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明确到户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精髓。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有力的促进农民扩大就业和再生产。通过林改建立新的林地权属,建立健全的经营管理体制,家庭经营权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山林地块的明确,增加了林地透明度,解决了林权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使其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相互促进。避免权属混乱,产权不明等现象发生。
保护和发展是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讨,总结经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保护自然。促进山区人民健康,有序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振兴保护区事业实现跨跃式的发展。
3.7 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雷公山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林地全为国家一级重点公益林,国家虽从2009年开始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但金额太低,需逐年增加,逐步提高区内群众生活水平,有效保护区内自然资源。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干部总结发言
- 下一篇:幼儿教师精准扶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