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智力扶贫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1 20:0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个人智力扶贫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个人智力扶贫总结

篇1

1、举办教职工新年联欢会。

2、会同党委考核基层班子和科级干部。

3、开展“两节”扶贫送温暖活动。

4、表奖工会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3至4月

1、纪念“三八”妇女节系列庆祝活动。

2、为女职工办理“安康”保险

3、女职工妇女病普查

4、举办基层专、兼职工会干部、“两法一条”培训班。

5、开展困难职工调查。

6、举办第五届教职工中国象棋赛。

7、召开工会救济委员会议,调整XX年困难职工档案。

8、举办迎“五一”第四届“团结杯”教职工拔河赛。

9、表彰基层星级班组建设先进单位。

10、开展“五一节”送温暖活动。

11、XX年优秀通讯员表奖

5至6月

1、基层星级班组建设竞赛达标活动。

2、举办班组长培训班。

3、开展职工踏青活动。

4、筹建教职工健身房。

5、举办《校园文化手册》知识竞赛。

6、迎“七一”《和谐校园》摄影展。

7、举办迎“七一”第四届“健康杯”教职工排球赛。

8、网站建设五周年庆祝活动。

9、学期工作总结

7至8月

1、征集 “班组建设论坛”稿件

2、开展暑假活动。

3、工会干部培训。

4、开展困难职工“金秋助学”活动。

9至10月

1、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

2、“教师节”走访慰问活动。

3、教师健康体检。

4、基层分会活动月。

5、举办第三届“园丁杯”职工乒乓球赛。

6、充实职工活动室备品。

7、庆祝建国63周年联欢活动。

11至12月

1、职工代表全年校务公开视察活动

2、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

3、四、五星级班组达标验收。

4、举办 “职工智力运动会”

5、做好十一届三次职代会筹备工作。

6、征集职工代表提案,培训职工代表。

7、召开工会全委会、经审会总结全年工作

8、筹备新年职工联欢活动。

篇2

一、对口支援帮扶中

1、统一思想,积极响应支教精神,工作早部署早安排。 我校对口支援帮扶41中,支教任务下达后,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学校把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实行工作责任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建立了相应的协调联系制度,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规划和目标,做到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机构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经费落实。两次召集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政策,使他们明确支教思想、重要意义和责任。随后,展开积极的动员,鼓励年轻有为、富有经验、有工作热情的教师报名。老师们踊跃报名,纷纷争取这难得的机会。学校根据受援校的实际需要及我校的相关情况,我校派出秦丽、程金、刘悦、汪贤美四位教师,来到了41中任教,41中派出张贵芹、汪胜利、张书扬三位老师任教。41中领导对我校支教老师的到来表示了极大的热情和关心,并对我校寄予深切的厚望。我校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也感到了自己肩上任务的艰巨。

2、明确责任,尽快开展工作,切实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目标根据县教育局精神要求:支教活动要以提升受援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受援学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我校成立了支教工作领导小组,采取选派教师长期支教、定期选送优质课赴受援校送教、安排受援学校教师来校短期学习、联合集体备课、共同开展教科研课题研究、共享校本资源与课程改革成果等方式进行支教。通过各种形式的援助方式,以智力支援为主,为受援学校多办实事。争取结对帮扶,努力使受援学校在教学管理、课程实施、师资素质、教科研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显着提高。

3、积极认真的开展教学工作,开展高水平的帮教活动。教育发展既要长期努力,也要体现工作成绩;只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才能实现短期目标。我校尽显名校风采:邀请41中的领导、教师参加小考备考及学习考试说明研讨会;赠送小考模拟考试题;让41中一起同步进行考试。

XX年12月28、29日,我校上了精心准备的展示课。执教者都是我校近年来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41中十数人前来听课,我校教师优良的素质、先进的理念、精巧的设计博得了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展示课后,还举行了互动点评,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听课体会。双方还就教材解读、教案设计、教法选择、课件制作等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在听课、互动、点评与交流中,双方教师都得到了一次学习与提升的机会。

我们在认真总结对口支援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探索持续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新思路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口支援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和督查等工作。

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对41中薄弱的师资力量进行培训 随着支教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发现41中的教育水平与我校有着一定的差距。本着“留下一支不走的支教队伍”的支教精神,我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先进教育理念及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优势,对41中的教师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我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到我校听课、座谈;开展专题讲座;我校骨干教师到上41中示范课、评课;开专项培训班;利用网络、资料库等资源给41中传经送宝,使41中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而学校的管理质量这一块,针对受援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我校良好的管理办法,与受援学校一起对常规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卫生管理等四大块进行修改和补充,逐步完善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培训41中各级干部,帮助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

二、突出校际联合,多方联手,共同进步,全面开展支教服务工作

1、XX年10月7日,为了更好地推动毕业班年级组建设、调动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五十五小学中层以上干部、六年级组全体备课组老师一行20余人放弃国庆休息,在朱家芳校长的带领下到我校进行六年级课堂教学和小考备考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会议中五十五小学校长和我分别做了各校六年级日常教育教学和抓好初三年级组教师的思想建设,加强师德教育,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使六年级组成为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教师集体等方面的经验介绍。会后两校六年级备课组就新课改和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XX年小考备考等教学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磋商。我校六年级组班主任进行了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热情鼓励他们在各科学习上争取进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适合他们实际的奋斗目标;并通过查阅班级日志,制定班主任工作手册、学生周记,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等,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交流。

本次校际六年级教学交流活动,为两所学校今后的相互交流学习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双方表示将进一步促进和巩固两校间任课老师的合作、团结,资源共享、携手共进,加强两校教育科研交流,提高两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共同发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2、XX年8月21日,我带教科研处、政教处的二位老师应邀前往肥西高刘中心学校进行班主任工作梁珀经 验交流与指导。高刘中心学校及高刘镇其他学校领导和教师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我校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发言,她展示了我校网站和五(2)班的网页,阐述了利用信息技术参与班级管理,以其朴素睿智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实例,打动了到会的每一个人,会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这充分展示了我校骨干教师优秀的教研能力与个人风采,在老师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会后我还就班主任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们展开了交流,有效地指导了老师们的班主任工作。参加活动的教师们纷纷表示,光主任的报告,把他们日常平凡的班主任工作提炼、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理论高度,给他们送来了一场“及时雨”。肥西高刘中心学校领导和老师对这项活动十分支持、关注并希望这种传经送宝的活动经常开展。

这次送教下乡活动,是我校每年对口支援高刘中心学校的系列活动之一,它架起了两校教育教学互相沟通的桥梁,积极促进了我校优秀教学成果的转化,既锻炼了骨干教师的自身素质,又进一步加强了城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提高农村教师理论和实践技能,推进农村小学课程改革深化发展起到辐射作用。

篇3

几年来,我区教育事业克服基础薄弱、体制不顺的困难,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科研硕果累累,教育质量又上新的台阶。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但是,今天国家和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委、管委会也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教育,关注老师。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既要总结成绩,也要找出差距,既要看到困难,更要奋勇争先。借此机会,我对全区的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希望。

一、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十六大的报告有一句话,“文化的力量深深融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文化是根,是灵魂,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五千年的历史没有被割断,文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文明能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这里头靠的也是文化。文化的传承靠的是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关心教育就是关注未来。所以说,教育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这点在古今中外历史中已经得到证明。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它不仅在提高人口素质而且在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在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强烈。在这种竞争的背后,是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尤其是我区处于赣州改革发展的前沿,对人才、对教育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办好教育事业是优化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集中力量办了一个黄金实验小学,较好地解决了中心城区、工业园内学生就学的问题,受到了好评。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今后我们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办更多更好的学校。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大批农民在失去土地、改变身份后,如何真正地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在办好现有基础教育的同时,办好职业教育,实施好“农民知识化”、“公民职业化”工程。否则,实现跨越发展、协调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要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从均衡协调发展这个长远利益着眼,切实办好学校,办好教育。

二、广大教师要不断进取,以身立教,努力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办好新世纪的教育,迫切需要我们广大老师尽快适应新时期教育的要求。成为胜任新时期教育的新型教师,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是人民寄予我们的期望。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认清肩负的重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成为新世纪的合格教师。

第一,广大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做崇高师德的力行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直接作用于学生心灵,塑造学生的性格和品质,而且通过学生和家长对社会产生影响。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就要模范地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德修身、以德治教、以教育人,高风亮节,为人楷模。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崇高职业理想和道德追求,要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情感,要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的道德准则,要有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道德形象。

第二,广大教师要育人育心,爱生如子,做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的知识,帮助学生去发现,获取和运用知识,更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通过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和愿望的人;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维护社会正义,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人;使我们的学生成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正确面向世界的人。育人比单纯的教书要难得多,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学生充满爱心,无微不至,循循善诱,用热爱和真诚去浇灌学生的心田,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第三,广大教师要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做实施素质教育的优秀园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必须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我们的教育要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就必须实实在在地实施以学生全面发展的为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我们的广大教师要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他们将来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打下良好基础。

第四,广大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做终身学习的模范。在现代社会中,停滞不前、抱残守缺、凭借经验,都不能适应现代教师职业的要求,我们必须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发展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增加自己的情感。广大先进教师、骨干教师要做不断学、不断进取的模范,因为先进和骨干都是相对的,今天是先进、是骨干,如果放松学习,停止进取,明天就不是先进、不是骨干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给我们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战,展示了新的空间,教师职业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更是对我们职业态度、教育能力、知识结构的严峻考验。我们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没有新的观念,就不会有新的实践,理论和观念是不断发展的。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同时还要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跟上日新月异的改革形势。

三、要举全区之力,尊师重教,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光靠某一部门、某一单位,必须全社会共同参与。要让教育成为政府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下决心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一,各部门、各镇、街道办事处都要以发展教育为已任。各部门、各单位在发展规划上做到优先安排,在财力安排上坚持优先投入,在工作部署上体现优先位置,主动为教育事业排忧解难,共同支持和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各镇、街道办事处也还要把抓好教育当做工作重点。适龄儿童入学、保障入学率、扶贫助学、建立“控流保学”机制,这些都需要镇、村一级干部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到每家每户去做工作。改善办学条件,维护和优化学校周边环境,保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这些也是“三民”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和放松教育工作。为官一任,不重视教育就等于失职,不抓教育就等于不抓未来。

第二,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去年我们把黄金实验小学建起来了,但目前学校各方面的状况与建成省级示范校的目标都还有不小的差距,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加快提高和完善。我们现在还没有一所自己的高中,中心城区也没有一所较好的初中。这些也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水平,树立开放意识,主动开拓教育市场,开发各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多铸造教育品牌,多推出几个教育亮点。不仅要办好基础教育,还有职业教育、“农民知识化”、“公民职业化”工程,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大家要好好琢磨,必须探寻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

第三,要让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改变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教育是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象我们的干部、教师,很多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如果不是靠读书,很多不是在家里耕田就是当个打工仔。当然,那也是很光荣的,但不可能给社会做更多的贡献。从每个个体来说,是教育改变了命运,是知识改变了命运。所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尊师重教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我们要提高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要加大投入,尽快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篇4

一、高校智库的建设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智库建设,高校智库成为各国战略发展的重要智囊和“外脑”。高校智库发展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其智库2/3建在大学。如贝尔弗科学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胡佛研究所、国际安全与合作研究中心、跨大西洋关系研究中心等,都是世界顶级智库。相对而言,我国高校智库建设起步较晚,与西方智库强国相比,能力和影响力都存在明显差距。贵州的发展则更加滞后,高校智库虽已有相当数量,但普遍水平不高,实效不明显。为此,2015年10月,贵州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贵州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依托高校现有的智库及学科优势,结合“2011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贵州发展重大问题,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贵州风格的新型高校智库,构建多层次贵州高校智库体系。同时,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配套,强化地方、部门与高校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合作机制。《意见》的出台,为贵州高校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智库的进一步发展。

贵州有19所本科院校,其中,省属本科院校10所,市(州)院校9所。(各校智库建设情况如下面表格所示。)根据调研和资料分析,贵州高校智库体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薄弱,质量总体不高。贵州高校智库虽然数量已达70余家,且类型多样,包括研究院(中心、所)、协同创新中心等,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教育、卫生、产业等方面,但总体上基础比较薄弱,缺少具有实效性和影响力的高水平智库。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的《2015中国智库报告》显示,中西部高校智库进入综合影响力排名前15位的智库数量为零。大部分高水平高校智库集中在京沪两地和部分东部发达城市。在中西部地区,贵州高校智库建设又是其中的落后省份。虽然近年来以贵州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智熘鸩匠沙ぷ炒螅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整体研究水平和综合影响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分布不均,水平参差不齐。从全省情况来看,省属本科院校比市(州)院校更为重视智库建设,综合院校比专科院校建设力度大。贵州高校智库主要集中在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等省属本科综合性院校,这些学校在智库建设上起步较早,合作范围较广,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也比较大,近年来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相对而言,由于受科研资源、研究力量、经费投入等制约,大部分专科性院校和市(州)院校智库建设起步晚,力量弱,加之学校发展任务重,导致其重视不够,数量较少,水平不高。有的学校即便成立了一些智库机构,但多是虚体形式,挂靠在二级学院或部门(中心),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缺乏稳定的人员和经费保障。

第三,突出特色,紧扣发展战略。绝大多数贵州高校智库都强调走特色发展之路,重视围绕全省发展战略加强建设。为此,涌现了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目标任务明确的智库。比如,围绕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发展战略,贵州大学成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成立了贵州省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研究中心,贵州财经大学成立了贵安新区研究院,贵州医科大学成立了贵州省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贵州民族大学成立了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等等。同时,几乎所有高校都依托区域自然资源、传统民族文化、地方人文资源等建设了相应智库。阳明文化、红色文化等研究与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战略发展与产业发展等成为高校智库研究的重点。

第四,瞄准前沿,注重协同合作。部分高校紧紧抓住发展机遇,针对前沿问题或重大项目,重视借助外部资源,努力加强协同合作,建设了一批协同共建高校智库。比如,贵州大学抓住贵州承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教育部支持,成立了东盟研究院,以“立足贵州,面向东南亚,服务外交大战略”为指导思想,开展东盟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研究。贵州师范大学抓住中科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落户贵州平塘的机遇,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合作,共同建设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师范大学天文研究与教育中心,积极推进国家天文事业发展和天文人才培养。贵州提出要建设成“东方瑞士”的目标后,贵州师范大学争取国家教育部支持建设了瑞士研究中心,着力开展瑞士一贵州比较研究,为“东方瑞士”发展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第五,依托优势,打造高端智库。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极其重视依托学科优势,力争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高端智库。比如,贵州大学依托农业经济管理、森林培育等重点学科,成立了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等;贵州师范大学依托人文地理学等重点学科,成立了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贵州省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贵州财经大学充分发挥其金融学、产业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重点学科优势,成立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省金融研究院等。以上智库由于具有学科优势,研究力量比较雄厚,相对而言,发展较快,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高校智库的发展定位

高校智库除了具有人才资源集中、学科门类齐全、研究独立性较强、对外交流比较广泛等方面的优势外,更主要的是,它们有一大批了解贵州历史、谙熟贵州省情、潜心研究贵州发展的专家学者,这就决定了它的基本发展定位。即贵州高校智库,不仅要努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要强化本土服务,以研究贵州问题为重点,以服务贵州发展为目标,在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中着力凸显“贵州特色”“贵州品牌”和“贵州声音”。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对贵州高校智库提出的时代要求。

所谓“贵州特色”,就是要在科学发展、同步小康目标指引下,立足于贵州本土,紧扣贵州实际,努力服务贵州发展,紧紧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发展战略,坚持和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着力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秉承和恪守科学、客观和独立原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善于创新探究,能够独立研判,敢于尽言担责,为贵州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推进提出科学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方案,推动贵州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改革发展新路。

所谓“贵州品牌”,就是要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为己任,强化战略意识、前瞻意识、开放意识和成果推广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贵州区域发展,大力引进、聚合和培养各类优秀人才,不断健全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提高贵州高校智库研究能力和水平,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新举措、新视角,以务实的作风、高效的工作、一流的成果扩大贵州智库的影响力,努力形成贵州高校智库品牌。特别要重点关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建设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的建设和发展,强化对西部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后发赶超经验做法的研判和提炼,把“贵州方案”升华为可供全国及兄弟省(区)借鉴的方案,为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方略作出贡献。

所谓“贵州声音”,就是要有全球视野和宽广胸怀,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宣传推介和舆论传播,不断树立贵州高校智库良好形象,讲好贵州创新发展故事,发出贵州建言献策声音。要充分发挥高校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研究,促进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特别要借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及其他国际和全国性活动等各类平台,通过建立多渠道、多层次传播机制,形成全方位、立体化传播体系,利用互联网全媒体传播手段,增强贵州高校智库在国际、国内舞台上的话语权。

三、高校智库建设发展的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智库建设发展,最关键的就是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既要不断巩固和发挥现有优势,又要采取切实措施破解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定位和工作重点,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智库质量、实效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一)加强平台建设,打造高校智库品牌

提高实效和影响力是高校智库建设发展的关键,因而必须通过加强平台建设打造智库品牌。首先,应建立“贵州高校智库论坛”平台。贵州高校智库资源比较分散,个体基础都比较薄弱,因此,必须打破校际壁垒,实现全省高校智库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可以每年一次围绕国际国内和区域发展重大问题,举办主题明确、重点突出的“贵州高校智库论坛”,在此基础上筹建“贵州高校智库联盟”,并形成常态机制,最终实现集中力量,协同发展。其次,应建立贵州高校智库发展报告制度。每年对贵州高校智库建设发展的现状、问题、成效、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进行分析和总结,定期研究报告,并与智库论坛进行对接,反映贵州高校智库的积累与进展,反思探索进一步提升的路径和措施。同时,借此将高校智库研究成果推介给政府、社会和公众,不断扩大智库影响力。最后,应策划落实有效的宣传推介措施。在继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讲座、出版物等传统方式进行推介的基础上,善于和重视运用新媒体手段,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加强宣传、传播和推广。重点要通过智库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实现网上网下融合传播,不断扩大贵州高校智库的传播力和渗透力。

(二)探索“旋转门”机制,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旋转门”是欧美高校智库通行的一种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高校智库之所以在世界上具有强大影响力,得益于“旋转门”机制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在美国,大多数高校智库均与政府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人才流动机制,两者实现畅通无阻的转换。目前,贵州高校智库面临的是大困境是缺乏一批素质全面,既具有坚实学术功底又具有决策部门工作经验、熟悉省情社情民情的复合型、创新型、预判型人才。因此,有必要借鉴欧美国家的做法,积极探索建立贵州特色的“旋转门”机制,实现高校智库人员在政府、企业、高校智库之间的有序流动。贵州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加强贵州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校可保留3%的编制额度专门用于支持教师流动,教师全职到政府或研究机构等工作且人事聘用关系不变的,可保留其事业编制。这一做法正是推进“旋转门”机制的有力举措,应该落实到位。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突破身份编制等传统因素的制约,积极引进社会力量为贵州高校智库所用,吸引汇聚更多优秀人才,培养和打造专业化、职业化高校智库研究团队。例如,可以探索设立特聘岗位、兼职岗位的年薪制,聘任具有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社会机构任职经验的人员到智库工作,共同参与研究选题、联合组建研究团队、共同研讨研究成果,有效解决“研”与“用”脱节问题。

(三)深化交流合作,提高智库国际化水平

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智库相比,贵州高校智库差距很大。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贵州高校智库要想有所作为,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具备全球视野,不断加与国际国内知名智库的交流合作。交流合作的形式和途径很多,除了论坛会议、人员交流、项目合作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采取“互联网+”思维探索新的合作模式进行推进落实。交流合作尤其要重视双方共赢和成果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交流合作持续发展,也才能赢得认同和呼应,获取应有的话语权,最终实现树立贵州形象、讲好贵州故事、发出贵州声音的目标。复旦大学是国内高校智库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起步较早的高校之一,其合作对象横跨15个国家,包括26家高水平智库,可以说形成了一个全球网络。这一全球网络是其实效和影响力发挥的最重要根基。从目前情况来看,除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依托亚太大学联盟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载体,积极与亚太地区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家开展合作外,很少再看到省内其他高校智库的身影。近年来,贵州在大数据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发展前列,成为开展交流合作的国际性高端平台。贵州高校智库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智库的合作,有效提高智库国际化水平,共同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高水平高校智库。

(四)完善考核评价,推进智库快速发展

贵州高校智库大都由传统的科研机构转型而成,对以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为主的成果形式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缺乏对智库人员思想成果和社会贡献的应有认可和准确评价,这也是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因此,改革完善贵州高校智库的考核评价,建立一套对智库人员具有激励和凝聚作用的考核评价体系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首先,应及时启动贵州高校智库认定工作。制定贵州高校智库认定标准、认定依据及认定程序,委托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估,对具备基本条件、咨政服务有成效的纳入智库培育和支持计划。同时,还要制定贵州高校智库成果奖励办法,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咨询和研究成果进行重点支持和奖励。其次,改革现有的不合时宜的评价体系。摒弃重理论、轻应用,重成果、轻转化的传统观念,针对智库的自身特点,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方法,注重建言利用、媒体解读分析、参与重大决策过程在考核评价中的比重。建议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到高校智库考核评价中,并对其进行创新和整合。针对高校智库的实际,将其指标内容和框架体系调整为成本投入、业绩产出、智库内部流程、智库学习与发展四项内容,其中,成本投入主要是指高校智库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支出,包括办公耗材、雇员报酬等支出;业绩产出主要包括研究报告质量、咨政决策采用率与社会影响、媒体传播成果的频率等具体指标;智库内部流程主要体现在高端人才引进率和流失率、完成项目的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智库学习与发展则包括智库研究团队内部之间的交流次数、参与行业内交流次数和级别以及智库领导者的领导力等。然后针对以上指标进行具体细分和设置不同权重,按照平衡计分卡的操作流程进行相应的评价考核。最后,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智库研究大多数属于基础研究,其个人价值更多体现在智力劳动上,应允许更多经费用在“人头”上。2016年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用于科研人员激励的支出占间接费用比例从原来最高5%提高到20%,同时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这一政策的出台及其取向,无疑将极大提高智库的发展潜能和智库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智库成果的质量和转化率。有关部门应指导修改完善高校智库经费管理办法,出台符合智库特性的经费支持配套政策,从而为高校智库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篇5

由海南省委组织部、教育厅、财政厅、扶贫办联合制定的《海南省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脱产提高培训班实施方案》,为加强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由省教育厅统一安排和部署的,琼州学院举办了全省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中学生物教师脱产提高培训班,而我有幸成为这培训班的一员。在此次培训中培训中心组织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有经验的教授、教研员、讲师、骨干教师进行教学。这次教师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理论上包括《医学免疫学基础》,《细胞工程学》,《食品发酵工程学》,《基因工程学》,《中学生物教材分析》,《动植物标本的制作》,《中学生物教学论》,《论文写作》;《计算机教育技术》;《发酵食品的制作技术》,《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实践上包括观摩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教学示范课(到五指山市一中、二中)和新教师的现场教学示范课(到三亚实验中学),以及陈道运老师带我们到太平山去采集植物标本和杜宇老师指导我们做青蛙的剥制标本,以及梁柳老师指导我们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还有方国和老师指导我们如何去给动物(兔子等)注射,还有我们的同学之间也上了公开课,大家互相交流教学经验。 

虽然我从教九年,但我觉得在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还远远不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培训,教授们向我们展示的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观念,深深的感受到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培训学习,转变观念,投入课改,真正走进新课程: 培训班的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些优秀课例,给我们创造一些真实、具体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及理念的渠道。使我们能真正吸取他人的经验。作为教师的我们,特别是农村教师,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多么的神圣与艰巨。 

在培训过程当中,我所遇到的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工作的态度。我积极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来不断的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这中间有欣慰、也有惭愧。下面就以我一学期的培训和半年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加强学习,不断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第一公文频道,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通过培训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对于一个农村教师的我,根本不知道如何上网,更不用说如何运用网络资源了。但是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了网络的重要性;让我懂得了如何运用网络资源。使我学会了制作教学用的课件。学会了设计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依据教育教学原理、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然后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具体计划。而现在的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积极地承担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培训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与本篇 2010年中学生物教师培训总结 内容有关的:

【返回 栏目列表】

二、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

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生物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都会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等。  我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的班级在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也多次评为校优秀班主任。 

三.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 

(1)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2)尊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看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3)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是最基本的,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我们当教师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二 、对学生未来负责。对于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三 、对学生所授的知识负责。教师所传授,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科学。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不允许含有不清和错误的概念出现。要保证学生掌握真正知识,作为教师不能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方法来教学学生。这样,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当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应当能够对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钩深致远,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了知识传授的过程。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4)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四、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静下心来想想,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是否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我是否无愧于骨干教师的称号。在看到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生物水平,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生物教学。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与他们相比较有一定差距,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不断地觉醒,才能立足于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虽然我本人处在信息相对落后,设备相对欠缺的农村,但我并不气馁,只要我通过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价值,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也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机会,凭着自己对教学的热情,总是在实践、在钻研、在进步、在创造。在今后的教学中第一公文频道,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进一步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中创造更好的佳绩,为我校的教学再上一个台阶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相信共同的学习一定会造就共同的进步,祖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一年的教师培训生涯已悄然而过。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学校实行了骨干教师制,这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这是学校领导对我前几年工作的肯定与鼓励,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于是,我把压力化作动力,做好每样工作,不辜负老师、领导、家长、学生对我的厚望。

[2]

与本篇 2010年中学生物教师培训总结 内容有关的:

小学三年级教师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10-11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2010年期末班主任工作总结

班主任工作的支点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班主任工作总结

班主任工作总结“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7-0054-04

一、关键能力提出的背景及其本质特征

“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对劳动者群体和个体提出了新要求,注重单一职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已不相适应。关键能力指的是基于社会经济的转型以及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腾斯(Mertens)对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和劳动力市场进行研究后,给“关键能力”下了一个明确定义,并将其看作是“进入日益复杂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拥有关键能力的从业者能快速适应职业变换,在新环境下和新职业中重新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满足职业需求。

在梅腾斯(Mertens)之后,很多国家的学者对关键能力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德国学者雷茨(Reetz)、劳尔・恩斯特(Laur Ernst)等人对关键能力理论做出了重要发展。雷茨(Reetz)将关键能力划分为做事能力和智力成熟度、社会能力和社会成熟度、个性能力和道德成熟度。劳尔・恩斯特(Laur Ernst)则重视将职业行动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他区分了三种跨专业能力标准:跨学科和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术的能力;与个性相关的能力。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及信息网络技术成为新时代的代名词,面对瞬息万变的职场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关键能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尽管各国学者对关键能力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对其本质的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笔者对其加以总结后认为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强调学生工作的胜任能力和职业适应性;强调现代社会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在组织中的学习、工作及共同活动的能力。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的不断变革加速了职业的更替及职业流动,因此,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终身适用的知识和技能,必然要在工作后继续学习进修。学校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变化并不断学习,以提高个体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适应性。关键能力不仅是个体的一般智能结构,还应包括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品质。总之,关键能力可以理解为独立于特定的工作岗位,适用于任何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是职业发展和生涯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二、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为代表的“智”造引领、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代表的产能转移、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为代表的创新驱动,作为各产业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三个突破口,为我国产业升级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产业升级本质上是人的升级,面对职业与就业形态日新月异的变化,个人生涯发展需求日益凸显。高职教育是不断契合产业发展升级的教育,这就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具备从事多种职业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应对现代化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职业适应能力等,即高职院校要培养具备关键能力的人才。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具有下列与普通高校教师关键能力不同的特殊性:一是职业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关注职业生涯发展,以多样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转换能力,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多元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是实践性。高职教育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强调贴近真实的企业岗位生产实际和工作流程开展教育教学,突出实践性,帮助学生形成能胜任工作岗位所需技术技能的实践能力。三是应用性。学以致用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教会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可以应用的知识,将实习技能转化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四是创新性。2015年10月,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创新发展的本质是人才培养,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性,长期使命是提高学生的发展力。

综上所述,未来高职教育培养的不是简单的技能型“蓝领”,而是具备关键能力的“银领”。从培养目标反思教师素质,要求教师练就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的关键能力,主动适应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实践应用能力

实践是高职教育的要素之一,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高职教育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意识,培养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要通过教师的现场示范和指导,将其实践能力转化为学生的操作技能。因此,教师对职业领域中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以及专业理论知识迁移应用于实践,教会学生“做”、解决“为什么做”等教学活动和教学关键环节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就成为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专业建设能力

高职教育是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更直接地与产业行业相联系,与技术进步保持一致,不断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其专业设置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升级。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具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有效性、前瞻性进行预测和论证的能力,从而提升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提高高职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即高职院校教师要具备平衡社会需求、市场导向与专业建设之间关系的能力,具备做好专业发展与规划、专业群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评价、实践教学等多方面专业建设系统工程的能力。

(三)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

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和社会服务职责要求教师能够解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能够从事应用性科研项目开发和技术服务,因此,教师应具备围绕企业中具体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改造等问题开展企业设备升级改造及关键技术研发的能力,具备积极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的能力。教师在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提供服务的同时,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跟踪和应用水平,从而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创新学习能力

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全球经济,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鼓励支持创新创业。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自觉学习能力,及时完善自己的智能结构;具备反思和创新精神,努力发现教学规律并升华到理性思考,促进自我发展。

(五)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首先,要认清学生特点、社会需求与高职培养目标,以来自工作领域的要求作为参考,同时考虑学生的发展和职业生涯需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高职教育理念;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行业职业知识、能力和态度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

(六)应用技术研发能力

产学研结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对于教育者而言,应用型科研能够为教师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大大提高其“双师”水平;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学生在广泛参与科研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提高操作和实践水平,而且能逐步养成逻辑思维、综合分析推理等能力。因此,如何实现应用技术的传承、如何应用与创新就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新课题。高职院校教师应当以解决实际生产运营问题为目标,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产业发展实际,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确立研究对象、找寻研究方向,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使三者协同发展。

三、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机制与策略

(一)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机制

1.以规范性制度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的有序运行

要加强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使教师关键能力培养有章可循。要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到企业顶岗锻炼,与企业密切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要积极探索建立职业院校新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半年以上),然后上岗任教的制度。企业可以制定实践管理办法,加强对新教师实践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评估,将到企业实践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统筹管理,提升教师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及教学设计能力等关键能力,并保障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化、培养机制稳定化、锻炼途径专业化、培养方式多样化。要健全系统培养制度。全面推进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重点提升新教师职业教育认知水平、教学设计能力等关键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在岗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技术服务开发能力等关键能力;探索创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为教师关键能力培养提供更多机会。要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出台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制度,确保教师按要求完成国家、本市、学校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学分)数,解决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升教师学习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促进教师关键能力可持续发展。

2.以激励性制度保障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

制度能在何种程度上发挥实效,关键在于激励效应如何。因此,应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引导和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方面,要出台符合高职教育特色、体现关键能力要求的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突出学术性与实践性、学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统一,实施能力和业绩导向;完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重视应聘者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技术技能服务等方面的业绩,对贡献大、业绩突出的教师优先聘用,激励教师关键能力培养。在待遇方面,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聘期任务、责任大小紧密联系的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从而按时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岗位职责、聘期目标等,为教师职业生涯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以约束性制度保障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

制度的出台或许不易,但制度的执行比制定可能更为艰辛,其中,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对制度的执行尤为关键。要制定包括教师聘期目标管理、教师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学建设及工作量计算办法等制度,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设计能力达标、科学研究能力达标等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将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横向项目研发等作为关键指标,引导教师和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支持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兼职,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工艺改进等技术活动,实施企业服务项目,提升教师教学设计、应用技术研发、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关键能力,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二)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1.以开发新专业为载体提升教师关键能力

新专业开发是提升教师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新专业开发与建设中,高职院校应组织教师对所在区域产业项目与学校专业对接开展专项调研,召开行业企业人员、技术人员、教师等参加的对话会,对学校所在地产业发展现状、专业建设现状及对接情况、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形成调研分析报告,支撑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这一过程既是新专业开发的过程,更是教师关键能力提升的过程。

2.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载体提升教师关键能力

高职院校应组织教师参与构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全过程,鼓励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教具,设计创新实验教学项目。通过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教师与企业共同进行产品推广、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等关键能力得到培养。

3.以承办、参与全国技能大赛为载体提升教师关键能力

技能大赛是检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升教师关键能力的重要平台。教师通过赛项开发、指导、参加大赛等途径,能够贴近行业企业、贴近竞赛装备、贴近赛项内容,提升实践应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等关键能力。

4.以开展培训、技术服务为载体提升教师关键能力

高职院校应按照企业需求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教师为企业员工开展职业培训。要组织教师开展技术推广、咨询、扶贫等服务项目,参与企业新技术开发,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帮助,从而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等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田静.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谈高职教师能力标准[J].时代教育,2011(5):199.

[2]吴宏岳.构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内涵和理论依据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4):53-56.

[3]任波,孙玉中.探析高职教师能力标准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9(1):49-50.

[4]任伟宁,滕祥东,顾志良.高职教师的关键能力和师资队伍结构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27-29.

[5]吴雪萍.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0):56-59.

[6]曹海英,冯海燕.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讨――基于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学习[J].学理论,2011(22):180-182.

[7]李茹.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体系构成与培养策略[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2):21-24.

[8]张巾帼.项目驱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89-92.

[9]林宇.准确把握和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10-14.

篇7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农村留守;中职学生;培养策略

一、留守家庭中职学生教育现状及产生问题原因分析

(一)农村留守中职学生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与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不同,农村留守中职学生在受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上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差距的。这就造成同样的中职学生,但对相同的学习知识的吸收把握有差距。教学实践证明农村留守中职学生在认知水平、记忆能力、想象能力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短板,在认知水平、学习思维等方面要落后于其他同龄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计划性、方法性和总结性等三个方面表现得尤其不好,包含了在原始记忆上的一些不足。农村留守中职学生的答题思维和解题方式也有较大差别,他们对知识的迁移把握的不够准确,同普通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农村留守中职学生与其他学生在同样的学习内容在吸收和掌握上面存在不足。正是这种不足使得农村留守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受挫,自卑心理严重,对四周人和物表现的较为敏感,焦躁不稳,常常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之中。因为农村留守中职学生自信度不够,一些学生甘于落后,自暴自弃,萌生弃学念头,在课堂上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爱打小差,对自己的学习及课业不够重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准时做完作业。农村留守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意志力不坚强,甚至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行为缺陷。因为学困生存有比较深的心理和行为困惑,加之学校、父母和社会对其多报以消极的分析评价,基本上没有快乐的成功的生活体会。久而久之,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农村留守中职学生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反馈变得麻木,习惯了父母和教师的消极评价,很少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二)造成农村留守中职学生教育问题的原因

1.留守家庭父母教育观念落后致使中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在一些农村地区,许多父母这一辈的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供不起这么多孩子去上学,导致他们这一群体普遍的受教育水平偏低,甚至有些没有念过书。受教育程度低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对中职学生的家庭教育远远不够,往往是顺其自然、任由孩子发展。在他们观念里,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学校的责任,与家庭没有关系。殊不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一言一行,日常的生活方式,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人生成长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更有甚者,一些“愚昧”的家长奉行“读书无用论”,认为上一顿学出来后,还不是一样的跟人打工,不如早点步入社会,开始挣钱,既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又能增加收入,忽视了教育对孩子长远的影响。对教育都轻视的家庭,更谈不上与孩子在精神和思想上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中职学生出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2.留守家庭父母忙于生计忽视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以笔者所在的地区来看,许多家庭留守的父母为了一家人的生活,都选择外出打工,因为城市的工资相对较高,在当地就业的不多。他们多是把自己的孩子交由爷爷奶奶看管,而爷爷奶奶多是对隔倍的孩子溺爱的多,批评教育的少,对孩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使孩子养成娇生惯养、任性自我的性格。不懂得感恩、分享与包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对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关爱上是他人不可代替的,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为孩子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注重物质轻视教育使孩子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也意识到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家庭留守的家庭,由于父母观念的落后,加上家庭负担的压力,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关注还不够,由于其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与孩子见不上几面,待得时间很短,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缺憾,大多数父母都是从外地给孩子买衣服、食物等,换取孩子的开心。但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健康要从身体、心理两方面考虑,只有身心都健康的孩子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在一些留守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对孩子多是身体上的关心,个子长得高不高、有没有生病之类的,对心理上的需求了解、关注不足,现在的孩子攀比心理较重,别的孩子有父母的陪伴,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就很容易产生不满情绪,长期下去,这类孩子就会变得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流等心理问题。

二、改进留守中职学生教育培养的策略

(一)实行“家庭+学校”合作配合

怎样帮助支持留守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我们社会面对的课题。学校作为学生受教育的主要阵地,理应发挥主要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重要课程,探索开展多种主题实践活动,使孩子得到智力和情商的双提升。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单靠学校还是远远不够的,家庭也要积极参与进来,在学校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让留守孩子的父母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教育引导他们多多的赞赏、鼓励、赏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养成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理念,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密切配合,切实解决留守家庭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二)扭转留守家庭父母教育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之所以留守家庭中职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于他们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思想的落后导致他们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因此,教育部门、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平台、微博等形式,帮助家长构建起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从而提高其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初场所,特别是在孩童时期。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轻松、温馨、和谐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是活泼、积极、向上的。而在争吵、不和谐、气氛紧张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性格比较孤僻、内向、消极。从这个意义上说,留守家庭的父母要从自身做起,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与孩子真诚沟通,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知心话,聆听孩子的诉求,与孩子做朋友,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政府部门要积极作为,在最大限度解决留守家庭生活困难上下功夫,结合精准扶贫,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惠民政策,改善留守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让留守家庭父母腾出时间和精力,用在孩子的关心和教育上,让孩子多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

篇8

调研中,大家发现,在改革开放30年成果滋养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各级残联的不懈努力,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维权、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服务全面拓展,残疾人得到了社会服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广大残疾人能够较充分的享受改革和发展成果,对当前的生活比较满意。但是,调研中也发现了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中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对建立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清

建立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事关残联和残疾人工作大局。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各级残联仍未做好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思想准备,思想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不够,未把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摆上残联和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重心仍放在日常工作上,没有对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深入调研和思考,更缺乏科学合理的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指导意见。二是认识不清,尤其是对服务体系的概念、内容、体系、方式方法等存在模糊认识,对服务体系的认识普遍停留在当前残疾人工作上和给予残疾人物质帮助上。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不仅仅包括物质,还包括精神和环境;不仅包括基本的生存服务,还包括发展和享受;不仅包括公益,还包括义务和经营。在这方面的认识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三是对构建服务体系的方式方法探讨不够。构建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不仅是残联要办的事,而且是全社会都要共同做好的事。目前各级残联虽然认识到这是一项社会化工作,但是如何走社会化道路,明显思路不清,方法不足。

2.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明显落后

市北区属于城市核心区域,社会服务体系虽然不完善、不系统,但残疾人仍可以享受到大量的社会化服务。如医疗康复、文体活动、教育培训、劳动就业、安养托管、无障碍等。但是胶南市的农村地区的广大残疾人能够得到的社会服务,却少得可怜。社区康复、文化体育、劳动就业、教育培训、心理支持、安养托管、无障碍设施等非常少,其社会服务大多集中在生活救助和社会救济方面。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十分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3.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资源整合不够

一是内容不足。当前残疾人能得到的服务大多局限于残联开展的各项业务工作中。凡是残联业务开展得好的,残疾人得到的服务就好,如残疾人康复、教育等。凡残联工作开展得不好或没有开展的,残疾人得到的服务就不够,如农村无障碍设施建设、残疾人安养托养、交通旅行等。二是各个服务项目结合不够,配合不足,未能形成综合性的服务网络。如在特殊教育机构中就读的残疾人学生得不到科学系统的康复服务,而康复机构中残疾人也得不到系统的教育,康教不能合一。三是各类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形不成社会服务合力。市北区每2000-5000人就有一个社区医疗站,为居民开展医疗服务,但是这些医疗机构大多未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也不够。四是有些服务项目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实实在在地为残疾人服务。比如为社区康复站配备的康复器材,有的是健身器材起不到康复作用,既浪费了资源,又占用了残疾人急需康复器材的购置资金。同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这些器材利用率不高,残疾人较少到康复站进行康复。又如,劳动部门的一卡通就业服务系统的利用率也不高。对残疾人的培训针对性也不强。

4.残疾人服务人才匮乏

由于为残疾人服务的要求较高,专业性强,准入门槛较高,从事残疾人服务的人员较少、不能满足残疾人服务工作的需求。比如镇街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待遇不够,专业化服务能力较弱。又如社区康复人才不足,缺少对残疾人康复的指导,尤其是残疾人在使用康复器械时没有得到科学指导,造成残疾人不会使用健身器材,造成社区康复站配备的康复器材使用率低,人机不能合一。

5.残联组织内部的体制机制不适应服务体系建设要求

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作,必须走社会化道路,坚持“政府主导,残联引导,社会主办”的方针。但是,目前各级残联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残联主办”上。这样将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需求,造成社会服务资源不足。同时,残联内部结构起不到有效引导、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开展为残疾人服务上来。残联开展的工作也起不到政策扶持、资金扶持、舆论引导、行业管理等作用。

6.残疾人社会服务政策不足,资金不够

目前,全市在残疾人服务方面的政策法规不够,体系不健全,缺乏对全市统一的指导和引导。同时,资金投入不够,起不到政府主导的作用。政策法规也起不到有效动员社会资金投入的作用。

二、对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转变残联职能,完善体制机制

要加强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我们认为,应该将原来的“政府主导,残联协调,社会参与”转变为“政府主导,残联引导,社会主办”的方针。残联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职能也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场“革命”。

1.社会人才(如社会志愿者队伍)参与社会服务体系的管理和引导;

2.社会资金参与社会服务体系的引导和指导(社会资金如何投放才能达到既为残疾人服务又为自身创造实现双赢);

3.社会服务方面的行业管理和规范;

4.社会服务的保障与服务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5.社会服务中,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维护。

残联组织要在政策法规制定、项目管理、技术指导、经费资助和残疾人服务评估、监督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深圳市罗湖区残联辅助器具服务将项目管理、直接服务和评估督导3项职能分开,由残联制定政策、实施项目管理和经费资助,由康复中心或康复指导中心实施评估、转介,技术指导、随访和督导,由社会服务机构或民间机构提供直接服务。三者密切配合、互相监督,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要探讨成立“残疾人服务行业协会”,将残疾人服务业的评估、转介、技术指导和督导职能从残联机关中剥离开来,交由第三方机构来承担,从体制和机制上理顺关系,研究制定残疾人服务领域的行业标准,完善行业管理政策,加强支持引导和监督管理。

(二)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机关建设

要把高绩效残联机关建设作为加强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进一步抓实抓好。高绩效就是又好又快。好与快是一对矛盾。在一个人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好”了就要牺牲“快”,“快”了就要牺牲“好”。所以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工作,一定要在提高工作人员能力上下功夫、做文章。一是要加强对各级各类人员培训。不仅仅要加强对各级残联理事长的培训,还需加强对普通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工作技能、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要加强激励和鞭策机制。要一手抓激励,一手抓鞭策。尤其是领导干部不能兴表扬不兴批评。通过大家开诚布公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达到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互相提醒、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要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机关要形成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这是我们欠缺的。残联成立20年来,形成了一些固有的、优秀的、向上的理念。我们缺乏的是总结与提炼。把这些好的东西提炼出来,结合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加工、提炼、提高,形成残联的工作理念,并真正体现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行动中去。用这种理念指导、提升、鼓舞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工作氛围,以良好环境激励更大干劲。四是要加强感情培养。要形成领导关爱下属,下属支持领导的工作氛围,积极奉献,忘我工作。五是要开展文化活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六是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实现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三)加强理论指导,科学制定规划

要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要成立由康复医学、社会医学、公共卫生管理、统计学、社区康复学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开展专题研究,制定残疾人服务指标体系。要认真调查残疾人需求,根据残疾人需要,发展残疾人急需、受益面广、效益好的服务项目,如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生活照料服务、残疾儿童早期康复与养护等。要处理好“纳新”和“创新”的关系。既要充分借鉴、吸引国外和港澳台及先进地区残疾人服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又要大胆探索和尝试,加强制度创新。各个服务领域都要创新理念,积极探索更好的制度安排,形成长效发展机制,使残疾人真正享受到均等化的、便利的公共服务。

要把残疾人服务网络放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背景下规划发展。将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事业的总体规划,克服残联“单打独斗”的做法,充分整合民政、卫生、教育、劳动社保、妇联、公安和残联等政府资源,充分吸收民间团体、残疾人自治组织和境外民间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融合技术指导、咨询评估、医疗康复、康复训练、中途宿舍、家属资源、辅助器具、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心理辅导等残疾人服务资源,建立健全以市级为龙头、区级为骨干、街道级为基地、社区为依托、残疾人家庭为阵地的服务网络,全面促进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残疾人专业服务机构有机结合,使残疾人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网点得到适合其需要的服务。

要正确处理公共服务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关系。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的优势、资源共享,同时着力做好专业服务机构建设,将其纳入城市公益性建设项目规划,建立健全了市、区、街道、社区专业机构,改善条件、完善功能、规范管理,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四)完善服务系统,实现服务覆盖

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是系统工程,要在服务对象、服务年龄、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等4个方面实现残疾人服务的全覆盖。

服务对象全员覆盖。将轻中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服务体系中,确保每个残疾人都得到社会服务。

服务年龄全部覆盖。从以学龄期、青少年为主,转到囊括残疾发生、学龄前阶段,直到中年和老年等所有年龄阶段。

服务内容全面覆盖。包括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生活照料、教育就业、社会环境、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扶贫开发、无障碍环境改造、权益维护等全面服务内容。

服务流程全程覆盖。从残疾预防、残疾的发生到恢复期康复、后续康复、心理干预,再到残疾等级鉴定、教育、就业、社会生活等过程,贯穿所有服务流程。

(五)加强人力配置,突破人才瓶颈

要尽量避免“增机构、增编制、增设施”或政府直接包揽服务的传统方式,创新专业人才培育机制,借鉴香港、深圳等地的成熟经验开展专业化队伍建设,通过“民间运作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向社会组织举办的人才服务机构购买社会工作师、康复治疗师、特教教师和居家服务护理人员等社会服务人才。让这些专业人员在服务第一线,以专业服务方式针对个案和群体开展权益维护、心理辅导、知识普及、康复护理、外展服务、社会救助和家庭服务等社会工作,实施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特殊教育等服务,迅速成为残疾人服务工作的生力军,为加快面向残疾人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专业人才培育机制做出有益探索。

(六)面向农村地区,提升服务水平

要着力加强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残疾人工作。75%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贫困残疾人占农村残疾人总数的20%以上。农村是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的主战场,也是难点和薄弱环节所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促进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这是继中央7号文件以后,中央对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又一重大部署,为推进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和实践空间。我们要顺应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大力促进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事业的发展,当前尤其要研究解决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扶贫开发、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康复和残疾预防等重点问题。

篇9

美国高校招生与我国相比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赋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学生不会因一次考试失误或申请失误而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首先,从入学考试来看,美国不实行全国大学入学统考,但中学生申请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学业能力评估考试”(简称SAT)和“美国大学测评考试”(简称ACT)。SAT和ACT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每年有7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试,选取最好的一次成绩报送申请的大学。

为什么这样选取和计算分数呢?美国大学认为:你所考得的那个最高的分数,表明你有这个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你不可能考出这个成绩。而其他那些低的考分,可能是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你参加了1月份、3月份和6月份的3次SAT考试,3月份的英语考得最好,证明你具备这个能力,1月份和6月份的相对低分,可能是因为你身体不适、学校的英语课有太多的考试和作业,使得你正好处在英语的低潮,或者甚至是其他什么偶然因素所致。由于每年可以考7次“高考”,如果觉得不够,还可以继续考,直到你认为所得的分数代表了你的水平为止。

因此,考生心态相对正常,各次考试的分数基本起伏不大。不像中国的“高考”,一考定终身,甚至是一分定终身,考生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因而患得患失,平时什么“一摸”“、二摸”“、三摸”,都考得好,偏偏是“高考”考不好。原因何在?就像是让你站在一张桌子上,你不会摔下来。把桌子升高50米,你可能还不会摔下来,但再把桌子升高到100米,你可能就摔下来了。桌子的面积没有变化,为什么会摔下来?完全是心理作用!而多次考试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得考试成绩的可信度增加,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其次,从学校申请来看,美国学生可以申请的学校数量没有限制,多申请多交申请费,除了提前申请中的“提前决定”外,学生申请的学校没有志愿排名的先后次序,其结果是许多学生被多所学校同时录取。使学生由于申请学校失误导致不能被理想高校录取的概率降到最低。

提前申请中的“提前决定”(earlydicision)是捆绑式的,学生申请这一计划,就意味着对大学做了某种承诺,一旦录取,便有义务进入该校,且要缴纳一定的入学保证金,同时撤销已提交的其他学校的同类申请,否则便是违规。由于许多学生都申请多所学校而最终只能选择一所就读,无疑增加了高校录取的工作量,大量学生放弃已成功申请的学校,致使哈佛大学的报到率也未达到0%,而杜克这类顶级学府竟有半数被录取者没有如期报到,使得校方发录取通知书时,一个班要建两个班的编制。再次,从录取的标准来看,美国大学录取排斥简单粗暴,注重人的成长过程与全面发展,尊重教育本身的规律性,录取标准多样且人性。尽管绝大多数大学很看重SAT或ACT成绩,但他们同时也要考量学生高中历年的考试成绩、班级排名、个人特长、社会工作经历、推荐信及课外活动等。

为了更加全面考察学生,各高校还要求学生提供一些命题文章,试图从中发现学生的思想、挖掘学生的潜质……一些名校还安排面试,与学生充分地沟通、交流,弥补书面材料的不足。此外,考生生源的多样性也是高校招生时一个录取标准要素。这一方面是从学校的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角度作出的考虑。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在相互学习、交流、碰撞中,各自的家庭影响、文化以及个性能够起到一种互补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这也是教育公平理念与受教育权利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一些州的法律也规定要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因此,高校往往在整体上要对生源的种族、性别、家庭背景作出一定的规定。很多名校将生活艰辛和环境恶劣作为招生的一个考量因素,如单亲家庭、吸毒家庭成绩比较好的孩子,比中产家庭出身的学生有更大的机会被名校录取,有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个原来学习很差的女孩,她父母都进了监狱,一度没有住所,只能天天在地铁里逗留。在困境中她发生了很大转变,学业成绩提高很快。SAT考试达到2000分,最终被哈佛以全额奖学金录取。在哈佛看来,这样的学生SAT考2000分比顺境下的学生考满分2400分有更高的含金量,因为在这个分数里反映了个人奋斗、自我约束和自我要求。[1]

美国高校之所以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和时间深入审阅学生的申请材料,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是因为美国高校的人才标准是富有创新和批判精神的,所以学业成绩不是百分之百的起作用,不是唯一的重要要素。显然,这种多角度考量的录取标准与我国以高考分数作为录取的唯一衡量要素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专业选择制度

与我国相比,就读美国高校的最大益处就是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专业、转换专业。在我国,学生选择喜欢的高校和专业是要凭高考成绩的,我国很多考生为了确保可以上大学,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都同意调剂专业,所以相当比例的学生所读的专业并非是自己感兴趣的,只是在入学门槛前不得不做的一种选择。一份基于“搜狐教育—麦可思—2009级大学新生月度跟踪调查”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级我国大学新生有37%现在就读的大学不是高考第一志愿,42%现在就读的专业不是第一志愿。即便在高考成绩排名本省/市/自治区前25%的新生中,也有23%未能如愿就读第一志愿大学,38%未能就读第一志愿专业。分数能提供选择边界,却无法提供大学、专业的“最优解”,志愿填报是高考胜出的关键一役。另外,截止2010年4月15日,2009级新生对就读大学的满意度为35%,对专业的满意度为44%,本学期较上学期满意度有所上升。现在就读大学和专业均为第一志愿者对大学和专业满意度最高,但满意度也仅为50%和57%。②

由此可见,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都自愿或不自愿地在他们不喜欢或不是最满意的专业学习,而且专业一经确定,很少有改变的机会,由此造成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就业情况不好,严重过剩的专业,为了维持高校的招生,或这些专业教师的工作,仍然在扩招,导致学生的就业困难,浪费了学生家庭的钱财和他们宝贵的4年时光。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在选择专业这一起点上,就已开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了。在美国学生有充分地选择专业、转换专业的权利。对学生而言,确定专业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也是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之一。然而对许多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来说,其实他们并不清楚自已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将来要做什么,填报专业是很盲目的,而美国大学这种开放式的管理给学生纠正的机会,事实上美国很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专业是没有确定的,有超过一半学生换过专业,很多学生转过两次以上的专业。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修2~3个专业,这一制度设计的可贵之处在于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发展的特点,把选择专业的权利交给学生,体现了以生为本,既是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尊重,也会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激情。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全学分制度

美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即学生在学习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学校只强调毕业所需的最低学分数,不明确规定休学年限。这种学分制教学计划弹性较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休学计划,并允许随时改变专业。美国的职业流动性大,学生选修有利于专业课程的转化进而有利于就业;完全学分制使学生半工半读、工读交替成为可能,有利于积累工作经验。

与我国的学年制和学分学年制不同,学分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体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学年制和学分学年制不足以反映个体的偏好,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时间的安排和学习能力也都有很大的不同。强行推行整齐划一的学年制和学年学分制,无疑会抹杀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和兴趣,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制度具体表现在:必修课多、专业不分流、不能自由转换专业、不实施学分认证、课堂教学实施大班上课、学生上课时间统一、修学年限和毕业时间统一等。这种管理体制显然是基于管理者的方便,而不是基于被管理者利益的考虑。学分制正好与学年制相反,它抛弃了管理本位的思想,基于为广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考虑,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和差异性视为教育的基础,以个人和谐、自由的发展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学分制的基础是选课制,选课制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真正体现了课程学习的选择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选课制从软件来看,要求有足够的师资,为学生提供一个足够大的选购学分的市场;从硬件来看,高密度的课时安排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和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分制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的自由,学分制不存在严格的年级和学习年限,便于在职人员的学习,也便于有特殊情况必须中途休学或停学的学生学习。学生个体也因此在个性发展、能力培养等方面能够得到充分提高。

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

知识结构的单一必定导向能力的单一,这无疑有碍于毕业生适应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而注重通识教育,加强课程的广博性和基础性,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应对之策。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说,如果要给当前中国大学“挑刺”的话,除了中国学生讨论少、提问少、质疑少外,另外一个就是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太早了。学生在18岁的时候,还不了解大学课程,更谈不上感兴趣,这时候就让他们选择专业,并灌输就业的观念,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在我看来,本科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到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第三份工作,让他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中,获得整个人生的基础。当然也有不少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的职业学校,这就另当别论了。”③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指出:“跨学科知识的广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在他看来,专识教育一般是指18岁就选定专业、不再学习其他课程,而通识教育则不同。美国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就是,前两年学生可以尝试各种各样的学科,后两年再挑选专业进行学习。“不管是政治家还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都需要经济学、法学、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单科知识。”正如1984年美国人文科学基金会发表的题为“重建遗产”的报告所指出的“:谁也不能确切知道新技术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的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为未来所做的最好准备不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的狭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2]

因此,美国大学非常重视给学生一种宽广的知识基础。在一些大学专业分类很少,目的也是为了加强基础。一些学校要到三年级才以专业为主,一二年级全部用于打基础,再加上选修课数量很大,从而避免了学生的知识面趋于狭窄。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虽然已意识到专才教育的弊端,开始通识教育的尝试,但是通识课程却被大量的公共政治课和英语课所占据。此外,从高中就开始的文理分科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分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很不利。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

我国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非听即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少、提问少、质疑少,学生无法对知识的学习进行建构,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美国大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的提高只能是“一厢情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来顿副校长认为:“现代教与学已经远离过去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参与。”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教师通常提前布置课堂讨论题目,并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提示和引导作用。课堂教学有赖于学生参与,教授们在课堂上不以权威自居,而尽可能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在教学目的上,不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入门的引导,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辨别和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

例如哈佛大学有一套严格的评分办法,在学生成绩中,课堂发言占总分的25%~50%,因此,为了争得发言机会,学生们往往唇枪舌剑,竞争激烈。而发言的质量如何,与学生课外所做的准备是否充分有关,参与的质量将决定着学生最终分数的高低。这种学习环境和氛围可以抓住学生的整个身心,在教师和学生一起投入大量精力讨论争辩的过程中,为能取得好成绩,学生必须发挥主动性,发掘潜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时,甚至在缺少足够和必要信息的情况下,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美国大学重视培养学生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去寻找更好的解决答案,而不单单重视结果。这种重视过程而不重视结果的教学方法,能够鼓励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美国大学经常把学生置于实践环境中,使他们用他们以往学过的理论及积累的经验,回答和解决他们不知道或不熟悉的问题,迫使他们不断挑战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极限,最后经过总结,获得宝贵的知识和亲身体验,并形成一种面向实战的思维定势,保证了其大学毕业生群体的质量能稳定地处于优秀的水平上。[3]

六、聆听学生心声,关注学生成长的就读经验调查

美国大学很早就开始关注学生的就读经历和成长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问题引发了美国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信任危机,政府和社会明确向耗资巨大的大学提出问责,要求大学提供令人信服的质量证据以证明其办学效益。为回应社会问责,众多高校(特别是公立高校)迅速投身于校内质量评估,通过大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判断预设的教育目标是否达到或达到的程度如何,并推进此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设计改革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以加州大学为例,该校的学生研究办公室每隔一年在冬季学期或春季学期向每一位注册的本科生发出参加调查的邮件邀请。当然,学生是否愿意参与调查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调查结果内容广泛,涉及面广。现列举部分调查内容。

1)学生对专业的评价和学生及其家庭的背景资料。2008年调查结果显示,加州大学本科生对“教师教学质量基本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以及“能够进入所选的专业”的比例都高达89%,有机会和教师进行课外交流的学生比例也达到84%。

2)学生生活和发展信息。包括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学生对多元校园氛围的感受、学生对社会问题和个人发展的理解变化、学生遇到了哪些压力,他们是否获得有效的帮助,没有接受帮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等等。伯克利分校在“接受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的调查结果中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他们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获取职业技能、发现做人的方向。

3)学生参与学术活动信息。该调查结果反映学生进入研究型大学的感受,在研究型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参与了哪些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学生在学术研究和校园工作中遇到了哪些障碍、按时毕业的重要性等。例如,加州大学学生最大的学术障碍来源于“不良学习行为”“、沮丧、忐忑不安”等精神压力。

4)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信息。包括学生参与了哪些校内外社会活动,担当什么角色;学生参与了哪些类型的社区服务,是否是组织领导者,参与的途径是什么;学生对政党的倾向、参与政治投票和政治活动的情况,以及对国家发展方向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加州大学37%的本科学生通过参加教育扶贫项目提供了社会服务。[4]

篇10

1、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同志指出:“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人才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思想变革、带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骨干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有了一支数量充足的农村人才大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出现勃勃生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才能够顺利实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村人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切实把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位置,作为一项基础性的保障工程来抓。

农村各类人才严重短缺,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年来,甘肃省先后实施了“百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绿色证书”、“万名党员干部培训”等工程,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各类人才,在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农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从人才总量上看,全省现有农村劳动力1200多万,而实用人才只有16万,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平均每个村不到10名实用人才;每万名农村劳动力中,专业技术人才只有36人,只占0.36%。农村实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制约了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从实用人才的结构来看,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占了6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4个百分点;而各类经营能人仅占2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3个百分点。这种状况说明,实用人才绝大多数还是集中在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熟悉市场、懂得经营的运销人才还比较缺乏。一些农畜产品销路不广、市场占有率低,农民增产不增收,与缺乏一支庞大的、能够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营销人才队伍有着很大的关系。从人才素质上看,现有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普遍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在近1.8万名县乡专业技术人员中,中专以下学历的占了48%;高级职称人员只占了2%,而且平均年龄超过了50岁,在今后三至四年内,有近80%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将要退休,服务“三农”的专业人才总量短缺、年龄断层、青黄不接。认真研究解决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客观因素是联系在一起的,但也有主观上和工作上的原因。一是重视不够。一些领导干部对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见物不见人”,普遍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人才培养的现象,对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缺乏深入研究和总体规划,没有很好地把人才的培养使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投入不足。农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投入。从甘肃这两年的情况看,每年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资金大约1个多亿,每个劳动力平均不到20元,这些资金主要来自中央和省级财政,市县两级财政几乎没有什么投入。三是机制不健全。农村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有其特殊的规律。这些年来,对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得比较多,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但相比之下,对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得还很不够,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政策措施,农村人才的培养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农村人才作用的发挥,而且也制约了农村人才队伍的成长。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扭转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被动局面。

2、准确把握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和农村人才队伍现状,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农村人才大军,必须在抓好农村干部、实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新型农民这四支队伍上狠下功夫。

必须抓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干部队伍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既是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又是现阶段农村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总的来说是好的,是值得信赖的。他们生活工作在农村基层第一线,团结带领群众,克服各种困难,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来衡量,这支队伍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要认真总结和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抓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关键是加大集中培训的力度,做好经常性的培养提高工作。必须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切实提高农村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甘肃省正在开展依托县委党校创办农村干部专修学校试点,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干部教育培训的新途径、新方法,大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必须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实用人才活跃在广大农村,植根于农业生产第一线,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在推广农业技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和造就数以万计的农村实用人才,是一项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工程。甘肃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少农民的生产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和“卖”难的问题,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适应农村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新要求,大力培养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人才,不断增强农副产品就地消化和增值升值的能力;一方面要造就一大批经营人才和运销人才,通过培育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生力军,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此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必须抓好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肩负着发展农村教育、推广农业科技、传播先进文化、保障农民健康的重要职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目前,甘肃农村教育、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农村115人中拥有1名中小学教师,在265人中拥有1名医疗卫生人员;农业科技人员也比较短缺,全省县乡两级共有农技推广人员1.8万人,平均每个行政村只有1.1个农技推广人员。要认真分析研究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短缺的原因和对策,结合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创新人才的吸纳机制,积极探索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逐步解决好这部分人才“短腿”的问题。必须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组织与引导城市和企事业单位的富裕人才、退休人才,参与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文化事业建设,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和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城市、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支农支教活动,帮助培养农村所需的各类人才,真正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落到实处。

必须抓好培育新型农民的工作。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广大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就难以实现。甘肃的农民群众勤劳、坚韧、善良、纯朴,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他们中的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生产技能比较缺乏。据统计,目前全省农业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6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2.2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10%,半文盲或文盲的占14.02%,而且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所以,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用新知识、新技术教育农民、武装农民、提高农民,加快农民知识化进程,努力培养造就具有较高知识素养、较高生产技能、较高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

3、切实完善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整体规划和稳步推进结合起来,着力建立健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必须对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统一规划。这些年来,我们对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划,但缺乏对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和部署。必须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当中,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研究,统一部署。既要有培养的短期规划,又要有培养的中长期规划;既要有专业结构的科学规划,又要有层次结构的科学规划;既要有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布,又要有区域结构的合理分布。制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应当着眼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本地人才队伍现状,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确定工作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切实增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前瞻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