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干部挂职单位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24 16:4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挂职干部挂职单位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干部挂职锻炼轮岗原则
坚持有利于惠州地税科学发展,有利于基层建设和基层工作规范化,有利于优化干部结构,有利于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原则;坚持适才选岗原则;坚持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合理配置征管查人员,保证职能运作,实现精干高效。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市科级以下干部(部分科级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作适当调整)。
1.市局机关、直属单位科级以下干部在市局机关、直属单位内部轮岗。
2.市局机关、直属单位以及各县区的科级以下干部,在市局和县区局之间交流挂职。
3.市局稽查局、登记分局人员调整结合一般干部交流轮岗挂职锻炼一并进行。
三、干部轮岗交流挂职的条件
1.直接从事人、财、物管理的干部,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满5年以上的;
2.在同一科(股、室、分局、所)工作满10年以上的干部;
3.需要进行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的干部;
4.不适合或不适应现职工作岗位的干部;
5.其他因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调整的干部。
6.挂职干部其政治素质要求:大局意识强,有事业心、责任感,具有较好的文化理论基础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基层挂职单位的选择
1.边远贫困山区基层税务所、分局;
2.因工作需要,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发挥干部特长及其他原因的;
3.按照国家公务员回避制度需要回避和有特殊情况的。
五、挂职单位及上挂人员的产生方式
挂职单位及上挂人员由县局申报、征求意见、党组决定的方式产生。每个县局(含大亚湾)分别申报1-2个机关股室和基层税务所、分局为挂职候选单位;同时推荐或个人自行申报党组同意的方式产生1-2名同志上挂市局机关科室、分局、局跟班锻炼。
六、轮岗交流下挂人员产生的方式
市局科以下工作人员为轮岗交流下挂的对象。其产生方式为:个人申报、部门推荐、党组决定的方式产生。
七、直属单位人员编制核定
市局稽查局核定编制35人,登记分局核定编制5人。
八、人员调整工作程序
1.人事部门提出干部交流轮岗方案,在市局机关和县区局班子中征求意见;
2.人事部门对方案进行修改报党组审定后下发;
3.采取个人、组织申请与征求意见相结合的方法,产生挂职候选单位和候选人以及交流人员;
4.市局稽查局和登记分局按照市局下达的人员编制数,初步拟定人员名单,报市局人教科;
5.市局人教科根据定编情况,结合岗位轮换,在做好与县区局沟通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各类人员名单。
6.党组根据申报和征求意见等情况组织讨论,确定稽查局、登记分局以及挂职单位和轮岗交流挂职初步人选;
7.市局党组或人教部门征求干部派出、接收单位意见,并听取本人意见;
8.党组集体讨论决定,由人教部门具体办理;
9.在干部挂职离开原岗位前,人教部门或单位领导须与本人谈话,做好思想工作,并明确挂职期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10.确定轮岗交流挂职的干部,从接到通知之日起,在市局规定期间内完成工作交接,到新岗位任职;
11.干部轮岗交流挂职离开原岗位前,须办理公务交接手续。确定轮岗交流挂职的领导干部和从事财、物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到新任职单位或岗位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先审计后离任。
九、挂职时间及挂职人员工作目标和任务
挂职时间为三年,三年满后由市局或县区局重新安排工作。挂职人员在任期内须完成以下五个工作目标和任务,挂职期满由市局派出考核组全面考核。一是班子建设考核目标任务;二是队伍建设考核目标任务(前两个目标由监察室、人教科负责);三是收入任务考核目标任务(由计财科负责);四是征管执法工作考核目标任务(由征管科负责牵头,法规科、规费科、税政科、登记分局等部门共同完成);五是廉政建设考核目标任务(由监察室负责)。考核目标按照百分制计,指标参照“六个一流”考核有关指标。
十、奖惩措施
五项目标考核在90分以上的为优秀,在80分-89分的为合格,8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
五项目标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的由市局颁发证书和奖金。
十一、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干部调整工作在市局党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市局党组成员、市局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干部调整有关工作。组长:叶健胜;副组长:黄新发、戴德来、钟毅民、林怡会、严贵杨;成员:王行燕、詹前程、丁振辉、罗运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调整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局人教科,严贵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王行燕、詹前程、丁振辉、罗运强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市局人教科、监察室派员,党组审定后组成。
2.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坚决执行市局党组干部调整的决定,个人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
3.在调整离开原岗位前,干部本人须认真办理公务交接手续,属审计对象的,单位要对其进行离任审计;干部调离后,不准干预原单位的工作,不准从原单位随带工作人员和携带
交通、通讯工具以及其他公共物品。对不负责的行为或给工作造成损失的,要追究单位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4.挂职人员的工资福利仍在原单位不变。
5.挂职干部的住房,按照住房改革有关政策办理。
6.凡组织决定调整的干部,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到任。对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要批评教育;经教育仍不服从组织决定的,应就地免职,或降职调离原岗位,或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并在3年内不得提拔使用。
篇2
【关键词】高校年轻干部;挂职锻炼;挂职制度
从高校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是新形势下培养锻炼高校管理干部的一种新的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组织部门对改革创新高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由于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范围的日趋广泛,使得高校年轻干部挂职工作逐渐凸显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彰显的价值日益显著,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其提升的路径依赖更须加以思考。
一、选派高校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的意义分析
选派高校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是高校加强后备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路径,在拓展干部培养途径、激发基层工作活力,推进校地共建以及增进高校干部与基层群众的感情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拓展高校年轻干部培养途径。年轻干部能更好地摆脱学校书生意气的严重影响,对我国基层的社情民意进行更全面,更通透的了解和掌握,积累社会基层工作经验,磨练意志品质,有利于提升高校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激发基层工作活力。解决了基层对一系列急需人才的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激发高校年轻干部思维活跃、专业扎实、充满朝气的特点,有利于推动基层相关工作的活力。
(三)有利于高校和地方互利共赢。挂职架起了高校与地方之间合作桥梁,有利于校地双方不断加强交流,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实现双向共赢。
(四)有利于增进高校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年轻干部在生动的基层工作实践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碰硬事过程锤炼稳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惯性,增进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感情。
二、当前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很多高校积极组织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挂职年轻干部的思维视野、工作作风、能力素质和工作心态得到极大的锻炼,工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目前在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的实际组织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挂职锻炼效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还需提高
部分派出单位认为只要派出了挂职干部就算完成了上级的任务,对挂职干部过问不多;部分挂职接收单位认为挂职干部要带项目给资金,忽视了锻炼提高的目的,给挂职干部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导致挂职干部思想负担大。少数挂职干部对挂职锻炼的认识不足,认为挂职锻炼是组织为培养后备干部而搞的一种形式,在实际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或是为求出政绩,不择手段,搞短期行为。工作中安不下心、沉不住气,难以扎根。
(二)制度设计有待统一
目前对于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的诸多事项都缺乏一定的法律依据,只限于通知和规定。而这些通知和规定中对挂职干部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规定过于简单抽象,在实践中很多都无法作为操作的依据。由于没有将挂职锻炼视为一个系统工程,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安排,派出单位和接受单位之间沟通也较少,导致挂职锻炼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各自为政。
(三)人员选拔亟需规范
一些派出单位往往根据工作安排方便和部分领导的个人意见确定挂职人员。在选拔过程中缺乏对通盘考虑,缺乏对挂职干部的资历、专长和能力情况的审核,更缺乏相关程序就盲目派出。甚至还有个别单位为了减少挂职对单位工作的冲击而采取“应差”的办法,未经严格选拨就随机选派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挂职干部。
(四)挂职培训还需深入
在挂职锻炼的培训的经费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上仍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部分组织单位为了应付差事,草草派出人员,接收单位只管接受和使用,较少安排相关培训,挂职干部到岗后因不熟悉情况无所适从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挂职管理有待完善
一是缺乏角色缓冲机制,挂职干部在挂职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调整自己,造成时间和精力不必要的浪费。二是部分派出单位疏于管理,造成部分挂职干部游离于管理和监督之外。三是部分接收单位不压重担,往往礼遇有加,既无分工也不压担子,只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象征性地给 “副职”或助理等“空职”、“虚职”。甚至一些接收单位只让挂职干部去跑资金、跑项目,当作“联络员”来使用。
(六)绩效考核仍存难点
部分派出单位认为“挂职人员已安排到接收单位,已身在异地,应由接收单位对其进行管理和考核。”而部分接收单位却认为挂职人员的人事、工资关系在派出单位,无法进行有效考核。对于挂职干部的正常业务考核与学校组织部门的考核难以衔接。由于挂职只是一种临时性质的干部交流形式,一般时间较短。但是挂职工作成效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这也给绩效考核评估带来了难题。
(七)保障体制有待健全
一是对部分挂职干部的生活照顾不到位。由于缺乏相应的经费保障,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无法顾及挂职干部生活上的实际困难,部分挂职干部经济待遇有所降低;二是工作条件没有保障。部分干部挂职期间既无工作经费也无办公设备,一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三是部分挂职期满去向不定。部分派出单位出现了机构精简或调整,而导致挂职人员期满回到原单位得不到合理的安置这样的问题也不在少数。
三、提高高校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成效的路径思考
做好高校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工作,针对当前各级政府和高校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工作的现状及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挂职锻炼工作成效的关键在于形成共识,重点在于技术操作层面上明确相关参与主体的责任,核心在于建立制度。
(一)高度重视挂职工作,明确参与主体责任
安排挂职工作的上级部门、具体组织部门、派出高校、接收单位和挂职干部等诸多行为主体,必须要高度重视挂职工作,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 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派出高校要从为高校培养后备干部为高等教育事业积聚力量的高度正确对待和认真组织挂职锻炼工作。接收单位要把挂职干部当作自己的干部看待,视同已出,一视同仁,真心实意地关心、关注、关爱挂职干部,给挂职干部安排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敢于把一些急、难、险、重任务交给挂职干部去完成,为挂职干部提供经受磨砺、展示能力的平台。对于挂职干部本人来讲,一定要克服“镀金”思想和“短期行为”,主动融入接收单位,增强主人翁意识,及时调整心态,摆正位置,真正以接收单位为家,住得稳、蹲得住、沉得下,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建立健全长效的挂职工作规范
严格的制度保障才能实现挂职工作的设计初衷,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在尚未形成全国性的挂职条例或规则前,可以尝试对岗位设置、干部选派、管理机制、保障机制、挂职考核等做出明确的规范,逐渐建立健全各种有关高校年轻干部挂职工作的制度。
1、建立规范的选派机制。根据干部的学习工作经历、脾气性格和能力素质等个体特点合理设置挂职岗位,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可以采取群众自荐、组织推荐和公开选拔的方式进行,体现公正性和竞争性,提高群众公信度,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有潜力”的年轻干部“纳入挂职培养锻炼人才库,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外派挂职锻炼。”
2、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对挂职干部行为管理规范、挂职时间、挂职纪律,挂职任务等予以明确规定,使干部挂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派出高校要有专人负责挂职干部的管理;接收单位要指定一名领导作为挂职干部的委培人,帮助挂职干部尽快适应环境,开展工作,定期与挂职干部沟通思想,交流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接收单位要定期向选派干部主管部门和选派单位通报参加挂职干部的政治思想和现实表现情况,提出进一步培养的措施和办法。对于集中选派的挂职干部,选派单位可在挂职地方成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具体负责干部挂职期间的学习、教育和管理;还可明确信息联络员,定期向组织报告挂职干部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挂职期间特别是结束之时,要及时组织召开挂职锻炼干部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查摆问题和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把挂职锻炼学习经验和体会文章通过简报、信息、网络等形式广泛交流,进一步扩大学习效果。
3、建立完备的保障机制。高校可在校内干部提拔条件上可增加挂职锻炼的经历,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挂职锻炼的干部。要定期评选一批优秀挂职干部,利用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接收单位根据挂职干部自身特点,结合工作实际,大胆重用,把挂职干部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上进行锻炼;对挂职工作的经费、挂职干部的生活补贴等方面进行规范,做到“抽空问一问、定期看一看、家中访一访、有事帮一帮”,切实解除挂职干部的后顾之忧。
4、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要对考核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根据“最近发展区”合理确定目标项目和目标值。考核过程中可采取定期考核和即时考核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考察与指导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述职、谈话、评议、访谈等考核形式,力争客观、公正、全面地考察挂职干部的领导能力、工作能力、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群众观念的具体表现,防止考核的片面性。考核结果认定上力求客观、公正、准确,能够作为干部以后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赵小燕.干部挂职管理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 (19):80-81.
[2] 易红庆.干部外派挂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才, 2006(11):40-42.
[3] 翟年祥,姜婷.我国干部挂职锻炼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求实,2011(02):20-23.
[4] 赵海涛.选派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的方式和成效研究——以乐亭县为例[D].南开大学,2010.
[5] 张晓磊,杨术.干部挂职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57-59.
篇3
2010年,干部综合科明确了“加强宏观管理,注重微观服务”的工作思路,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干部管理办法,推进干部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借鉴长沙经验,结合实际,起草并拟定了我市《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实施意见》,旨在通对《意见》的实施,加强对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执行问责制度,加大治庸治懒的力度。该《意见》已提交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近期将以市委文件下发;二是制定并下发了《市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干部挂职锻炼的形式和基本条件,规范了选派干部挂职锻炼的工作程序,强化了对挂职锻炼干部的管理。
二、严格履行工作程序,做好干部任免工作。
全年共提请市委常委会讨论县级领导干部任免人,其中改任非领导职务和到龄退休人,享受正县级待遇人,市人大政协干部职务任免人,推荐由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命的政府组成部门行政正职人选人,县区干部调整任免人,提请市委全委会表决或征求意见的县级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人。按干部管理权限对名干部办理了任免手续,制发干部任免文件件。
三、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积极开展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
去年月,省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正式启动。全省共确定个公选职位,我市有个职位。在报名、资格审查阶段,我市有人通过了资格审查。经过笔试后,全省共有人进入面试环节,我市有人入围。经过面试角逐,进入我市各职位的考察人选有人。月下旬,省公选办统一组织对人选的考察。2010年月,我市个公选职位的拟任职人选均已经市委常委会和县(市)区委常委会通过表决,省公选办于月底对人选进行了统一公示。今年月日,我市组织了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对接仪式,各职位公选干部已到岗赴任,并陆续开展工作,逐渐进入新的工作角色。
整个公选过程中,我市按照省公选办的安排部署,积极组织报名、进行资格审查、做好笔试面试的考务工作,并协助完成考察工作。全省个市中,市公选职位最多,报名人数最多,入围人选最多,这项工作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高度评价。
四、强化实践锻炼,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挂职。
全年共选派类名干部到各县(市、区)乡镇、市直各单位和经济工作重点一线进行挂职锻炼。挂职工作由于抓得实,落得快,我市的工作情况汇报得到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同志的批示。
五、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组织进行了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会同市人事局进行2010年市党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及参公人员招录工作。经过笔试、面试,共招录公务员名,其中,党群系统招录公务员名。工作中本着严格要求,严密程序,严肃纪律的原则,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厅的要求和部署,我市首次实行了面试评委异地执考制度,确保了招录工作的公正透明和风清气正,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篇4
同志们: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春天,在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夺取“双胜利”的特殊阶段,我们召开这次启动会,可以说,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刚才,去年和今年参与“一线工程”的挂职干部代表、接收单位代表分别作了发言,讲得很好,也很实在。今年是我们开展“一线工程”挂职锻炼的第三年,三年来,我们一共选派了XXX名年轻干部、业务骨干到基层一线、改革一线、发展一线去培养锻炼,收获了良好成效。为了进一步服务发展、突出实效,今年我们在“下挂”“上挂”的基础上,增加了到苏州市级机关、工业园区、昆山的跟班学习,为的就是让年轻干部在对标找差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升格局。今天会后,XX名挂职干部就要分别奔赴各自的岗位开展挂职锻炼了,借此机会,我就年轻干部培养和挂职锻炼工作,再谈三点意见。
一、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挂职锻炼的重要意义
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发展一线捶打历练,不仅是为了在历练中培养干部、考察干部,更为了在具体工作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能力,为常熟发展积蓄后劲。
一是要认识到“一线”挂职是“三增三进”的发展所系。去年底扩大会上,市委明确了“三增三进”的发展目标和“三个一”的工作要求。半年来,全市上下争先进位的势头很猛、后劲很足,虽然遇到了疫情防控的意外因素,我们在一季度还是“晒”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但回过来看,常熟的发展与园区、昆山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特别是在干部的能力、眼界、思维方式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年轻干部作为发展的“生力军”,有活力、有冲劲,一定要走上急难险重岗位、冲到改革攻坚一线,挑起发展重担、迎接时代挑战。在座的XX名挂职干部,要充分利用好此次挂职锻炼机会,把“真经”取回来、把“本领”练出来、把“担子”挑起来,为常熟的发展奋斗青春、建功立业。
二是要认识到“一线”挂职是培养干部的责任所在。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是从中央到地方高度关注的一件大事,更是关系发展的“百年大计”。近几年,我们围绕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做了不少工作、付出很多努力,年轻干部能力、素质、结构都有了较大提升。随便咩咩编辑,但是,对照长远发展需求,常熟优秀年轻干部整体数量还不够多、理念思路还不够广、专业能力还不够强,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年轻干部的发现、培养和选拔力度。为此,市里把年轻干部选派到“一线”挂职锻炼,就是为了给年轻干部,搭建更多增长才干、脱颖而出的舞台,在打硬仗、扛重活中,把优秀的年轻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三是要认识到“一线”挂职是年轻干部的成长所需。“梅李番瓜小老头”“早熟的果子长不大”,干部的成长进步没有捷径可走,必须经历基层磨砺、实践摔打。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就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越要派到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去。特别是现在,我们的年轻干部大多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还是存在实践历练不足、工作视野不宽等短板,多数是所谓的“三门”干部(家门、校门、机关门)。客观地讲,有些并不是干部个人的原因,而是缺少多岗位、跨领域锻炼的平台。因此,广大年轻干部更要主动用好挂职锻炼这一平台,在实践中磨炼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二、要积极投入,争取交出挂职锻炼的合格答卷
此次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市委对大家寄予了厚望,园区、昆山都很支持和重视,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好、利用好这次锻炼机会,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一是要成为“好学生”。大家原来都是各地各单位的工作骨干,到挂职单位后,都变成了“新人”“生手”。大家要迅速适应角色变化,做好“学生”,从“新”开始,从“头”学起。“外挂”的同志要提前了解掌握苏州、园区、昆山跟班学习部门的工作重点,围绕招商、科技、治理、服务等重点领域,提升眼界格局、拓宽思路理念,要把专业的知识、前沿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学到手、带回来,把常态化的交流沟通渠道建起来,全力扩大常熟发展的“朋友圈”“资源库”。“下挂”的同志要主动了解挂职板块的基本情况,提前了解分工,抓紧开展调研。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尽快进入角色,打开工作局面,要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处理基层事务,把“工作接不接地气、落不落得到实处、有没有水土不服”,作为判断工作效果的首要依据。“上挂”的同志要尽快实现从基层到部门的角色转换,既要学会在更高层面、更大舞台谋划推动工作,又要在工作中及时反映基层问题、一线需求,协助部门提高解决基层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练就“好本领”。这次挂职,短的三个月、长的也就一年,可以说整体时间并不长,大家要抓紧一切时间、用足一切机会,争分夺秒练出真功夫、学到真本领。要能吃苦。今年参加“一线”工程的XX名干部,都是年轻干部。市里花精力、花时间,选派大家到不同岗位挂职,不是希望大家走个过场、当个过客,而是真正要大家去练本领、学技能。8小时以内要学,8小时以外更要接着学,要做到“睁开眼就是工作、闭上眼才是休息”,把最难、最苦、最累的工作,当作自己最需要完成的任务,心无旁骛地学、踏踏实实地干。只有沉得下去、才能浮得上来,“熬得住的,才能出众;熬不住的,只会出局”。年轻干部一定要挑得起“千钧担”、当得了“战斗员”,在砺练中吸收营养、强壮筋骨。要会思考。(相声界有句名言:“谁不学马三立,谁就不会说相声;谁学了马三立,谁就讲不好相声。”这就告诉我们,不能盲学、粗学、呆学,要学懂、学透、学活,要善于思考)在挂职过程中,除了要在勤奋工作中,吸收新知识、新理念,更关键的要能够独立思考。要找到工作的起始点、政策的出发点、措施的落脚点,翻开现象看本质、跳出工作看工作。要善沟通。这个很重要,要让别人重视你,首先要通过沟通让别人认识你。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是做好工作和安身立命的基本能力,沟通不好就有可能把小事酿成大事、把简单变得复杂。工作中有问题,要大胆提、大胆问,不要闷头干,要能够与领导沟通、能够与同事沟通、能够与群众沟通,在沟通中碰撞思想、在沟通中解决问题。要会争取。特别是在苏州市级机关跟班学习的干部,要充分利用好挂职契机,第一时间跟进研究上级政策、文件,及时汇报、传达上级的政策导向、工作重点,尽全力争取常熟发展的政策空间和关键资源。在政策争取、资源引进上,要做到有你没你不一样。
三是要坚持“好作风”。挂职干部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所在单位和部门的常熟形象,特别是“外挂”的干部,在外挂职,你们就是常熟干部形象的代表。要服从大局,要讲政治、讲大局,把服从好组织和单位的工作安排作为第一要务,要把自己全心全意摆到挂职工作中去,摆到常熟发展中来。要坚决克服“看客”思想,抛弃“镀金”观念,不当“临时工”,不当旁观者,心无旁骛地干好每一项工作。要充满朝气,充分发挥年轻干部思维敏捷、精力旺盛的优势,把激情燃烧起来、把活力迸发出来,充满激情的迎接挑战、经受风雨。要充分认识到,大家是组织部门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干部,要切实当好常熟干部的“金招牌”“活名片”,自觉展示常熟干部的好形象。要严于修身,作为年轻干部,作风是一堂“必修课”,在外挂职,对自己更要从严要求。要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而不出事。要能够用工作展示个人素质,用结果证明工作能力,用行动坚守品德操守,树立常熟干部的良好口碑。
三、要形成合力,确保挂职锻炼工作能收到实效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工作领域和工作对象,挂职干部要挂出成绩、挂出收获,不仅需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辛劳,也需要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
一是组织部门要加强管理、严格考核。要切实加强对挂职干部的跟踪了解,掌握挂职干部到岗、分工和履职情况,切切实实解决挂职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了解挂职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促进挂职干部之间的交流沟通,切实督促、推动挂职干部开展工作、推进工作。挂职期满后,组织部门要充分考察挂职干部表现,客观评价工作业绩,让优秀的干部选出来、站出来。
二是派出单位要关心支持、做好保障。要积极支持挂职干部开展挂职工作,原则上不再安排本单位工作,避免挂职干部“两头跑”“两难顾”。要加强与接收单位和挂职干部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挂职干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充分依托挂职干部,搭建起部门间、条线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与接收单位多走访、多联系,在把人派出去的同时,把“线”拉起来,把沟通开展起来,把工作推动起来。
三是接收单位要大胆使用、放手培养。会后,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要及时沟通衔接,根据挂职干部个人的工作经历、专业特长以及本单位的工作需要,为挂职干部合理分工,尽量把最能发挥作用、最能锻炼干部的工作交给他们,让他们有职、有责、有作为。要帮助挂职干部制定好挂职锻炼计划,给他们交任务、提要求、压担子,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参与重大问题决策、重大项目实施、重大事件处理,使他们在工作一线中经受锻炼。
最后,我想向在座即将“出征”的XX名年轻干部提个要求,在挂职回来的时候,要向组织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做了什么?第二个问题是留下了什么?第三个问题是带回了什么?希望大家能够花十二分力气,真正干成两三件实事,在实践中回答和思考这三个问题。到挂职期间或期满时,我期待与大家再见一次面,再谈一次心,听听大家的回答、看看大家的收获。
篇5
***地区第十三批异地挂职干部考核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异地挂职干部2011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11年12月16日进入接收地开始工作,至12月23日圆满结束。地委委员、组织部长葛标同志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工作期间,在带队副部长随地区考察团出疆外考察情况下,适时宏观协调指导,为按时保质完成考核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支撑。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地区第十三批异地挂职干部75人(男61人,女14人;县级带队干部1人,科级干部44人,其他干部30人),均安置在昌吉州,其中昌吉市35人,玛纳斯县25人,呼图壁县15人。
二、主要做法
1、强力保障,行动迅速。***地委极为重视异地挂职干部的考核,要求把此项工作作为异地挂职培训的重要环节抓好抓实。***地委组织部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异地挂职干部考核工作,决定由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吾斯曼·买托乎提同志带领、从地县组织部门抽调10名干部组成干部考核组,随队配带四台工作车,给予有力保障。考核组于12月14日凌晨从***出发,当夜即入住乌鲁木齐市,为做好考核工作争得了时间。
2、严格程序,突出重点。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接收地党委组织部请示、沟通,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在考核的对象、内容、方法、程序、时间、纪律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要求。经与接收地组织部门商榷,合理安排行程,到挂职干部所在乡镇住宿点看望,通过听取挂职干部工作总结、个别谈话、集体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异地挂职干部一年来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重点掌握异地挂职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思想水平、工作作风、挂职学习效果,先后组织座谈会14场,参与座谈人员累计142人,个别谈话236人。通过考核,接收地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地区选派的挂职干部整体素质较高,虽然普遍比较年轻(年纪最小的只有21岁),但自我管理严格,自我约束、自立能力较强,能积极融入当地,主动参与工作和各项活动,做到了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三提高”“五满意”要求,有的干部并为当地赢得了荣誉。
3、归纳分析、公正评价。在认真听取接收地总体评价意见基础上,结合个别谈话、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真实准确评价,考核组综合分析,集体研究,初步酝酿确定近期后备干部27名,其中:正县级后备干部1人,副县级后备干部3人,正科级后备干部13人,副科级后备干部10人。
三、启发与体会
短短7天紧张有序的考核工作,考核组深刻体验到昌吉州党委及组织部门在贯彻自治区党委异地挂职工作精神过程中自上而下的严谨规范与灵活适宜,大家深受启发,深有体会,普遍感到,这次昌吉之行,既是工作交流之旅,也是学习教育之旅。总结昌吉州在开展异地挂职工作中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位推动,助力支持,这是做好异地挂职工作的组织基础。接受地党委、组织部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都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织部门专门负责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把挂职培训工作纳入党建、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上热心帮带,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细心照料。在肉孜节、库尔班节等穆斯林民族传统节日期间,接收地领导都前往慰问,与挂职干部共度佳节。各挂职点基本做到食、宿、学设施配套,做到“六有一全”:“六有”,即有电脑、冰箱、洗衣机、衣柜、有线电视和清真食堂,“一全”即毛巾、牙具、餐具、拖鞋、口杯、作业本等学习生活用品齐全。有的挂职点为挂职干部配备了自行车,有的为挂职干部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助。多年的挂职工作,逐步形成了规范、稳定和持续的管理机制,异地挂职干部得到全面锻炼,成效显著。有些挂职干部初来时不能写汉字,不会说汉话,经过一年的勤奋刻苦学习,不仅能写会说,而且语句流畅通顺,有的并把自己的孩子转到昌吉市,加强汉语学习。
2、明确任务,分类指导,这是做好异地挂职工作的有效手段。各接收地党委根据异地挂职干部不同情况,结合实际,对异地挂职干部进行全面的培训,指定专人负责异地挂职干部日常管理,采取“一帮一”结对子、请有经验干部授课的方式,指导督促异地挂职干部加强汉语学习。注重发挥挂职干部自我教育作用,让挂职干部勤思考、勤交流、勤分析、勤研讨,对学习的一些重要内容,要求挂职干部阐述自己的看法,围绕各阶段学习和实践重点,撰写调研报告和心得体会。实行“实挂职,挂实职”制度,根据挂职干部的工作单位和原任职务、专业特长、个性特点,安排科级干部任乡镇党政副职、县市直部门副职等职务,一般干部任站所副职、某方面工作的干事,同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等职务,合理确定挂职干部职务,做到挂职单位对口、职务对口、分管工作对口,让异地挂职干部在不同岗位上学习锻炼,发挥挂职干部主观能动性。有的挂职干部深入联系村户,帮助拾花割麦掰玉米;有的积极参加演讲,在县、市、州和自治区获得较好名次;有的大度谦让,年度考核把优秀名额让给其他人,这些事例充分表明了挂职干部整体的高素质,深得当地干部群众肯定与好评。
3、措施到位,狠抓落实,这是做好异地挂职工作的可靠保障。实行“8+2”工作机制,即白天8小时工作,晚上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汉语或政治理论不少于2小时。组织挂职干部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五中全会、“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等政治理论,让挂职干部切实做到“干部向学员转变,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转变,工作态度向学习态度转变”,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投入挂职工作。接收地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领导、异地挂职带队领导与各挂职点负责干部,定期或不定期地督查指导,各挂职点按照制度和规划,明确各阶段目标和任务,做到了挂职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有考核、有落实,成效显著。
4、注重调研,实践锻炼,这是做好异地挂职工作的根本途径。为使挂职干部尽快熟悉当地基本情况和社情民意,进入学习和工作状态,接收地把挂职干部集中在县市党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进点教育,组织挂职干部到农村、工业园区和厂矿企业进行1-2天的参观学习,使他们开阔了眼界,感受到南北疆经济发展的明显差距,激发了广大异地挂职干部参加挂职培训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通过挂职培训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投身于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信心。
异地挂职锻炼,让挂职干部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掌握了技术,提高了能力,主要在以下几方面有了明显转变:一是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得到提高,清醒认识到南疆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良好环境,增强了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挂职干部普遍领会到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二是思想观念有了明显变化,异地挂职干部从三个文明建设、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农民的生活水平、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比较,深深感到南北疆的明显差距,思稳定,求发展,缩小差距的心情更加迫切。挂职干部纷纷表示,一定要把所学用到家乡建设,为***发展贡献力量。三是坚定了学习汉语的信心,有珍惜机会,提高素质的紧迫感。异地挂职干部的汉语水平和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他们决心,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加强对汉语的学习,不但自己学,还要带动家里人、身边人、周围人共同学,营造汉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四是情深意厚,与接收地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友谊。异地挂职干部能主动融入当地,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和活动,建言献策,把当地干部群众当作朋友甚至亲人来对待。座谈中有位挂职干部说,辅导老师是她的第二个母亲,说她现在有两个妈妈,一个是维族妈妈,一个是汉族妈妈。挂职干部和当地建立的良好人际关系,为今后返乡发展获得了不可或缺的人脉资源。
四、工作建议
1、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安排,选派了一些专业技术干部,接受地安排的工作岗位大多能够与其专业对口,但也存在个别学用不一致的现象。建议:在今后的接受安置中,尽量做到专业对口,可适当考虑在县(市)直部门安置。
2、挂职工作开展已有多年,各接收地逐渐形成完整规范的管理模式,但期间由于工作繁忙等各种因素难免在管理上有所放松。
建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能在挂职干部年中休假返回时统一组织选派地领导回访,看望慰问,督促检查,以激励挂职干部努力取得更大成效。
篇6
坚持以人为本贵在创新实践
过去的一年,我们×系统在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牢记服务宗旨,切实履行药监职能,全面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在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上,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激活用人机制,积极推进多元化交流等措施,有力地改善了我市县级局领导班子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促进了系统内年轻干部的交流与成长,为我市×系统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后备干部队伍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增强干部交流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干部交流是一项政策性、规范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为规范有序地实施干部交流,我们除积极营造有利于干部交流的良好氛围外,着重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⒈选准对象。选准交流对象是做好干部交流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们把培养干部的工作重点放在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上,着重挑选那些基本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交流锻炼。党组研究后认为:县局稽查工作任务重、条件艰苦,是锻炼培养干部的平台,为了把系统内优秀的后备人才挑选出来,我局探索建立了以群众公推、党组提名、上级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和上级审批为主要形式的后备干部推荐人才机制,积极推行“助理制”、“挂职制”,每年都对县局后备干部人才库进行调整充实,分类排队,筛选出合适对象,分期分批进行岗位交流,让他们在多岗位上锻炼成长,提高素质。我们先后推出名县局局长助理,名所长助理,通过实践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均有明显提高。
⒉超前规划。实施超前规划是做好干部交流工作的前提。三年来,我局每年都对辖市(区)局进行一次年度考核,同时组织群众对后备干部进行推荐,通过平时了解和年度考核,及时掌握县局班子整体运行情况,对班子进行运行质量分析,拟订出每年班子调整和干部交流的总体计划。对那些班子结构不尽合理的,亟需加强领导力量的,都提前拟订调整方案。党组反复讨论方案的可行性,使之逐步完善,达成共识。
⒊制度规范。为了加强和规范药监干部交流工作,××××年我局就制定出台了《国家公务员实施教育轮岗(交流)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快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实施意见》,对于干部交流的范围,对象和组织纪律都进行了严格规定。
我局还结合药监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关于年轻后备干部挂职锻炼的意见》和《关于县局级领导干部实行异地任职的生活待遇的暂行规定》。对年轻后备干部的交流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二、拓宽渠道、多元交流,增强干部交流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多元化干部交流是指组织上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对干部进行多方位的交流。打破地域、岗位的界限,实行系统内的对流,是激活用人机制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实施这种多元化干部交流,我们考虑:一是有利于改善领导班子的结构,加强县局领导班子建设;二是有利于促进干部换位思考,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提升工作平台、增强干部适应能力和打开新局面的工作激情。三是有利于加强局机关与基层局之间上下沟通理解,更加求真务实,以促进系统内工作和谐、协调共振。四是有利于在实践中练兵,增长才干,实施追踪考察,让这批年轻干部到基层艰苦环境中去摔打磨练,不断增长阅历,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为此,我们探索建立了二种干部交流机制。
⒈横向交流。指干部在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县局之间的平行换岗交流。去年底,我局通过年度考核,对×、×局领导班子进行组织调配,着力于调优配强,如把×局分管×工作的领导调配到×局主抓稽查执法工作,加大岗位锻炼的力度,把业绩较好的×局局长助理提拔安排到×局工作,进一步拓宽了工作平台,把×局推荐的局长助理调配到×局配合抓稽查工作,进行岗位练兵。通过互动式的横向交流,使这些班子充实了力量,增强了活力,改善了结构。此外,市局部分业务处室之间,行政和业务处室之间的领导年前也进行了横向交流。
⒉纵向交流。指市局和县局之间的干部交流。我们扩大了选人用人视野,充分运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的成果来促进专业人才的合理流动。如×局在公推后备干部工作中,×所长脱颖而出,为了使这位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年青干部提高行政管理能力,我们采取“上挂”的形式,提拔后调至市局稽查处任副处长。我们还以下派任职的形式,派出一名市局副科级中层干部到×局任副局长,这种纵向交流措施,一方面充实加强基层局领导班子的力量,另一方面也给市局年轻干部补上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一课。
三、强化跟踪管理,增强干部交流的实效性。
干部交流工作既要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性和组织行为的严肃性,又要充分体现出干部交流的实效性。
篇7
第一,严格自律,全心投入,是做好挂职工作的思想基矗到新的工作环境,内心无比的喜悦,感激组织能给我这次难得的锻炼学习的机会。但由于语言的关系,我很难听懂别人的讲话,他们知道我听不懂方言,就主动说普通话,我也学着学习他们的方言,主动适应工作环境。自觉以学员的身份认真做好工作,渡过了一个思想适应期。在海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氛围浓厚、服务理念至上的环境中,我真切的体会到奋斗、努力的目标是更好地工作。挂职锻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挂职不是镀金,不是享受,而是学习,更是锻炼。“挂职”是一种特殊身份,他代表的不光是自己的形象,更是组织的形象。挂职期间,我严格按照作息时间上下班。上班时,认真阅读有关资料,广泛进行学习交流。坚持多听、多看、多学、多记、多想,做到边学习、边交流、边思考。尊重当地领导,团结周围同志,一切服从当地组织部和街道办的安排,严格按照既定日程及内容开展工作,自觉参加挂职街道办的各种集体活动,从未提过不合理要求。
第二,勤于学习,深入思考,是做好挂职工作的基本要求。挂职锻炼是一种新的工作体验,需要学习、思考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初到海门,工作环境、工作对象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为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除自觉参加有关会议,查阅资料、文件和当地报刊外,我坚持深入部门、深入社区了解、熟悉街道基本情况,学习他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坚持与领导同事们交流思想,听娶学习他们的经验,在交谈中汲取营养,在交流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个人工作能力。
第三,锻炼自我,推介昭苏,是做好挂职工作的最终目的。挂职期间,我加强与当地干部的交流,虚心做他们的小学生,诚心和他们交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宣传昭苏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风土人情和招商引资项目及优惠政策,使他们更多地了解昭苏。在此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对待工作的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和善严谨的处世之道,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他们那里,我更加坚定了努力提升自己能力的决心。同时在和街道办的同事们朝夕相处中,我也学到了为人处世、对待工作的一些方法。本次挂职锻炼使我真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磨练了意志。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此为契机为起点,努力工作、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为喀夏加尔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近两个月的挂职锻炼,通过学习了解和亲身体会,我感到收获很大,也认识到了差距和不足,增加了工作压力和动力。感受之余,更多的是思考。本人认为:昭苏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相对滞后,但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资源优势,只要我们紧抓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一定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不断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挂职收获
挂职锻炼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经历,挂职锻炼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空间、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
第一,新挑战。
在熟悉新的工作环境的同时,角色定位是关键。一定要摆正位置。虽是挂职,不能失职;虽不参与分工,但不能当看客,千万不能有临时观点,得过且过,把挂职当度假。要全身心投入,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在平时工作中,我自觉服从挂职单位领导安排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学习同事的工作方法,既不能把自己当作挂职单位的客人,又不能作为主人;团结同事,不乱发表个人意见。在这次挂职中使我的领导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第二,新机遇。
一定要珍惜机遇。现代的领导干部需要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懂得现代企业管理,懂得如何谋划发展,为经济服务。我们从经济欠发达乡镇到经济发达地市体验,组织选择了我们,这个机遇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干部的领导才能、经济工作能力,需要在具体工作的实践中形成。因此,我非常珍惜此次机会,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第三,新认识。
篇8
――西城区强化实践锻炼,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步伐
近年来,我区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干部到办带职工作,到农村、企业挂职锻炼,到国内外院校和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在强化实践锻炼、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和成长步伐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几年的实践证明,这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成熟。
一、创新办带职工作制度,让年轻干部到矛盾的焦点中去经受考验,提高他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2002年5月,区委决定选派新提拔的副处级干部到办带职锻炼,并相应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区直机关部门新提拔的副处级干部带职轮流到区办工作制度的通知》,将这项工作制度化。制度明确规定:带职工作的对象是年龄在35岁左右新提拔的副处级干部。带职工作时间为6个月,带职干部在带职期间与原单位工作一律脱钩,挂任区办副主任,参与办领导班子分工,负责一个方面工作,并享受与区办干部的同等待遇;带职期满,由区委组织部对其在带职期间的表现采取听情况汇报、查工作记录、访来访人员、谈带职体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考核。
制度实施两年来,西城区已选派了5批15名副处级干部到区办带职锻炼。带职期间,区委组织部和区办严格按照区委提出的“管理、培养、教育、提高”的要求,抓学习、抓管理、抓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带职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一是提高了处理突发事件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二是增强了大局意识和群众观念,三是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实施“五个一批”计划,让干部到经济建设第一线接受锻炼,提高他们解决尖锐矛盾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干部培养锻炼,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步伐,激励年轻干部在基层发挥作用,增长才干,提高机关干部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探索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新途径,树立从基层和艰苦环境中提拔使用干部的导向,不断改进干部工作作风,从整体上提高我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水平,区委常委研究决定:凡没有在街镇、企业和开发区担任过党政主要领导职务的45岁以下正处级领导干部,没有在街镇、企业和开发区任职经历的35岁以下副处级领导干部,都要根据干部个人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到街镇、企业和开发区任职或挂职。另外,没有在基层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45岁以下的区级领导干部也要有计划地派到一线去补上实践锻炼这一课。按照这个规定,区委实施了“五个一批”培养锻炼干部计划,选派了1名区级领导到街镇任职;选派了100名区管干部到100户重点税源企业挂职;在区直部门和街镇场区各选派了17名35岁左右、大专以上学历的处级干部实行双向挂职;选派了48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干部到贫困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选派了12名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担任“社区党建指导员”。
三、加大交流轮岗力度,让年轻干部经历多方面工作特别是基层工作的磨炼,提高他们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我区大力推进干部交流,特别是加强街镇与街镇、街镇与区直部门之间的交流,并相应制定了干部交流调动的有关规定,完善了干部交流工作中的配套政策,严明了干部交流纪律。明确规定:区管干部任同一职位满10年的必须交流,中层干部任同一职位满5年的必须轮岗。具体工作中,着力于区管干部和中层干部的交流与轮岗,加强部门与部门、街与街、镇与镇、部门与街镇之间干部的交流。坚持基层优先、企业优先的原则,将在街镇、企业和开发区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交流到区直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将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干部交流到街镇挑重担。对在同一部门或同一地方任职时间较长的区管干部实行交流轮岗。对在换届中没有进行地域回避的少数街镇党政正职,适时进行交流;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行地同一岗位任职满5年的领导干部内部轮岗。去年,交流4名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到街道任党政正职和4名区直部门副职到街镇任行政正职,街镇3名职前大学学历的优秀年轻干部交流到区直部门任正职或重要职能部门副职,选派了11名职前大专以上学历优秀年轻科级干部到街镇任副职,其中有5名是党外干部、女干部。目前,在全区16个街镇场区32个党政正职中,有22名是从区直部门选派的。5年来,结合班子调整,全区共交流了干部370人,其中,年轻干部交流面占干部交流总数的56%。
四、强化学习提高机制,让他们紧跟上时代的节拍,提高他们的经济管理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篇9
【关键字】高校大学生;挂职;人才培养;社会实践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216-01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新挑战.、中央文明办、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等文件精神明确指出, 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业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在方法、途径、体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而大学生实践能力低下,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生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据2011年厦门市针对实践操作能力做了一份研究调查表明41.84%的用人单位认为非常重要,0%的用人单位认为很不重要,38.10%的高职院校认为非常重要,1.59的高职院校认为很不重要,35.74的高职学生认为非常重要,5.48%的学生认为很不重要。2013年2月向厦门华厦职业学院2013届341名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截至2013年7月,共回收288份有效问卷显示92%的学生希望增多社会实践方面的教学。
所以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筛选毕业生的重要量尺.而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发展机制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现实和迫切的任务.
(二)高校大学生地区挂职意义
挂职就是在不改变干部行政关系的前提下,委以具体的职务到其他地方培养锻炼的一种临时性任职行为.选派高校大学生到地区挂职(这里地区指农村、社区、贫困县城等地)旨在通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学习和亲身锻炼,提高高校大学生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和人才培养.高校选派大学生挂职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诸多薄弱环节.一挂职是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创建更高更广阔的舞台,改变只涉及到企事业单位的局限性,开辟了社会实践新领域.二是目前大学生实践活动过多的注重形式,缺乏实际性.高校与地区进行”联姻”, 从地方用人、大学育人、学生成才的角度充实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性,既能发挥高校与地区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人才,还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一种很好的推动方式,是拓宽研究视野以及加强大学生踏入社会的重要途径.三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熟悉社情民意.社会基层往往硬件方面建设设施薄弱,软件方面人才资源有限,社会基层事务繁琐,人员综合素质教育相对较差,经验能力等较欠缺.大学生到社会基层挂职一方面为基层建设开展提供充足人员等丰富资源,通过走访基层,面对面交流,了解基层需要什么,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把地区相关信息、资料整合,服务地区人民,改善地区环境,促进地区发展,对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加快校地人才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最后通过校地合作挂职案例反馈,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改革建设高校教育的课程体系, 探索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需求型人才,输送优秀人才.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当前我国大学生培养社会实践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学校教学实现;二是校内外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三是通过校企合作。
(一)通过学校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学校课堂往往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实践教学主要是按照专业课程的内容对学生所学的理论、原理、知识、技能等进行实际训练,如实验操作,课堂模拟表演,课上或课后作业等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二)通过参加校内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校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文、科技、环保等校园社团组织或者社会上志愿服务或其他类型的社会实践,例如暑期社会调研、三下乡、参观企业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围绕当今社会民生发展的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热点的形成原因,解决的意见和建议,是否可行性等,形成调研成果。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调查的选题、途径、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开设社会调查课程或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目前高校较常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方式是校企合作.
1)把学校办在工厂,实现工学交融
2)把专家请进校园,提高实践教学
3)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也是校企合作的表现之一
4.通过校地合作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校地合作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培养方式,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类型具有地方自身特点的社会实践基地及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我们从厦门大学和厦门市思明团区委合作的选派大学生团支书挂职到社区的案例中,体现了大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践的作用,通过对优秀大学生的选拔,将优秀人才选派到地方进行挂职锻炼,在很大程度上对探讨高校育人,地方用人,学生成才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载体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为调研高校大学生到社会基层挂职给予帮助和经验,也为大学生到社会基层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发展给予帮助。
三、探索高校大学生到社会基层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发展
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学校在培养实践中应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3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4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健康发展。5坚持整合资源,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局面。
四、如何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指导中心
在项目开展的前期,由校就业指导中心、校学生处、地区等有关部门组织建立了大学生挂职指导中心.为满足地区的人才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针对不同专业、层次的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对项目广泛研究和深入的探讨,确定了大学生在项目中的实际功能职位,制定了一套较详细的、操作性强的管理、操作机制,并根据不同岗位制定不同规定,加强组织的领导作用。通过实践,证明这样的前期工作为有效的开展项目增强了制度保障。
(二)实行社会实践分级分类指导
根据年级专业筛选学生到不同的岗位,再根据实际岗位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分配,以提高用人的效率。其次,在分配好各自的岗位后,大学生、地区、指导中心签订三方协议,用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作,也对大学生起到了约束和保障作用。最后,为了让挂职大学生尽快的适应所在岗位的职责,指导中心应对挂职大学生进行系统、全方位的培训,其中包括地区的经济建设概况、公务礼仪、公文写作以及方言的培训,这为大学生对所在岗位的适应和良好发挥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科学安排,增强项目的可操作性
在海挂职锻炼中,大学生的实习工作与以往不同,要求大学生一周之内至少要有两天在岗,暑期期间至少要一个月的在岗时间,在这期间,要求实习学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既保证了文化课的学习也将专业知识及时学以致用,对挂职工作进行地更加深入。
另外,为了调动实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所挂职的单位也可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实践平台,确保了实践的多元化,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所在职位的功能与义务。
(四)完善制度,做好督与教作用
目前我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假期实习通常都只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且每个同学所处的行业也不同,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另外,实际的在岗过程中,没有专门的老师对实习生进行专业的辅导,就算有也没有具体的任务要求,所以,学生在执行岗位职责的时候常常会“摸爬滚打”,非常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锻炼。为了能更好的操控和指导学生进行挂职锻炼,指挥中心为高校大学生挂职人员分配相应的指导老师,负责教导岗前培训、工作的指导监督、年度考核和评比等工作,保证每月有一次的工作经验交流.当然,指导教师也要遵守相应的制度,指导中心也可对指导教师进行一系列的考核、评比。
(五)宣传推广,让更多人关注青年发展
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报道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和实际成效,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激励环境,构建有力的社会实践平台。
篇10
残疾人干部在残联的地位之重要,有如青年干部之于共青团,妇女干部之于妇联,少数民族干部之于民委,文学艺术者干部之于文联。因为社会是由不同群体组成的,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和利益。只有这个群体内的人最熟知这个群体的需求,最能体现这个群体的特征、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世界上有色人种的解放、少数民族的解放、妇女的解放和现在的残疾人的解放,无不是群体内的代表人物在呕心沥血、奔走呼吁,无不是群体内大批精兵强将在不懈奋斗。如果缺少群体内有识之士的正确引导和强力推动,一个群体的解放事业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甚至会出现“断层”、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局面。朴方主席说:残疾人不活跃,残联不可能活跃。这话语重心长。
目前,在残联工作的干部中,有不少有事业心、有责任感、能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的人,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但是,不可否认,还有一些残联干部,是被这个事业迅速发展起来的洪流“卷进来的”,他们之所以被“卷进来”,是被残联组织“科级”、“处级”、“厅级”等职位所吸引。我在湖南省残联从事宣传工作15年,全省120多个县(市、区)基本跑到,除了知道一些残疾人干部是主动要求来残联工作外,几乎很少遇见有其他干部主动要求来做残疾人工作。听他们讲得最多的是:先到残联上一个台阶再说。如果把他们调进残联,在职务上不提一级,就会怀疑“
自己是不是犯了错误?”、“自己的工作能力是不是不行了?”有些残联干部不愿在外面理直气壮地讲自己在残联工作,也不愿跟残疾人打交道,认为和残疾人在一起“丢格”、“倒霉”。因为有这种心态,这些人对残疾人工作多半采取能“应付”就“应付”的态度。而对个人利益则是看得很重,在内部千方百计争待遇、要规格;常和其他单位的同级去比,觉得自己吃亏了。个别干部甚至情愿残联垮掉,好合并到别的单位去“当官”。一些理事长(正职)想尽办法离开残联,情愿到其他单位做排在三、四位的副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湖南省14个市、州残联相继成立。十七、八年过去了,现在市级残联尚未完全配备残疾人副理事长,绝大部分市级残疾人副理事长也是朴方主席2002年7月到湖南考察工作后近年内才配好的。一些县(市)没有残疾人干部。在基层残联,残疾人干部可有可无,残疾人干部的意见可听可不听。残疾人干部在残联“声音”很弱,甚至没有“声音”。残疾人干部在残联的地位没有体现出来,更不用说重要地位了。
二、残疾人干部和残疾人事业血肉相连,千方百计想把工作干好,但是目前残疾人干部的处境令人担忧。
1992年,我主动要求到残联工作。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我是残疾人,只有残疾人事业发展了,自己才能发展,那些同病相怜的残疾人兄弟姐妹的日子才会有所改善。带着这样的理想来到残联,我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命运、前途和残疾人事业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血肉联系。据我了解,大部分到残联工作的残疾人干部都有这种想法、这种愿望、这种理想、这种热情。残疾人干部在残联总是千方百计想把工作干好,生怕工作出了差错,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但是尽管他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付出了很多的心血,面对现实,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奈。
1.大部分残疾人干部在残联有职无权,或无职无权,代表的作用发挥不出来。残疾人干部在基层残联属于“小门小姓”,由于缺少“人脉”,在实际工作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干着急。很多好的想法、方案、意见,就是提不到会上讨论,或提到会上讨论,“和者寡”,往往通不过。
2.对残疾人干部呵护、关心少,歧视、偏见多。在工作中,残疾人干部和其他干部一样,有优点、有成绩,也有缺点、有不足。但是一些同志对残疾人干部的优点和成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缺点和不足则“两目圆睁”、“品头评足”。如果有了优点、成绩,他们认为你是残疾人,是残
疾人中的代表,多做残疾人工作是应该的;对于缺点、不足,认为你是残疾人,就是水平差、素质低。那种为了使残疾人干部能够健康成长,对其热情呵护、有意栽培的情况不多见。有些干部甚至有意无意拿残疾人干部生理缺陷开玩笑,不愿和残疾人干部走在一起,或一起出去办事、出差等。残疾人干部在自己的“娘家”有一种被压抑的另类的感觉。
3.残疾人干部在残联难以提拔和重用。① 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是来做残疾人工作的,残疾人是自己的工作对象,残疾人能到残联来工作已经是很不错了,到顶点了,只有老老实实做事的份,还想当什么“官”?在思想上,“俯视”残疾人,把残疾人干部低看了一等。② 另有一些人认为:我一个健全人干了几十年,也还是一个处级、科级,你一个残疾人再怎么地,也是个残疾人。在观念上,歧视残疾人干部。③ 还有极个别人认为:上面要求要培养、重用残疾人干部,因而生怕残疾人干部妨碍了自己升迁、抢先占了自己的位置,千方百计想把残疾人干部挤压出局。在职务升迁上,把残疾人干部视为绊脚石。“正面”问题往往出在“投票”和“考察”这两个关键环节上。“票数不够、缺少民意”、“还不成熟,需要锻炼锻炼”,是两个大棒。如果你是非常优秀的残疾人干部,成绩摆在那里,宁愿给你荣誉,如记功、评先进工作者等,职务则抱得死死的,不到那一步就是不放手,尽管你做残疾人工作已从青丝熬出了白发,也无济于事。因此,有的残疾人干部在残联准备“自生自灭”,也有不少残疾人干部对残疾人事业不愿做孔圣人“乱而隐,祸而避”,而是壮志未酬,雄心不改,一边拼命工作,干出成绩;一边勤奋学习,“宁静致远”。
三、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来做好残疾人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要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来培养、重用残疾人干部,为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动力。为此,必须加大残疾人干部的培养力度,现有三条建议供参考:
1.支持一批真正优秀的残疾人干部做省、市残联的理事长。理由:①各省市残联都成立十几年了,不少残疾人干部在残联这个“洪炉”里得到了锻炼,“炼铁成钢”。他们有切身体会,熟悉残疾人工作,热爱残疾人事业,并已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与残疾人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有知识、有能力、也有成绩。面对这样一批残疾人干部、残疾人工作的老兵,中残联要有信心、有决心,充分利用残联干部双重管理的文件精神,放手支持他们去挑重担。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妇联在成立之初对自己的干部不拘一格培养、提拔。那些妇女干部开始做妇联的负责人时也是在“票数不够”、“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干起的,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很快适应了自己的位置。②残疾人干部做残联负责人的优势:a、熟知残疾人情况,和残疾人的感情拉得更近。“我们都是残疾人”,可以让大家的心贴得更近,手拉得更紧。b、其工作热情可以感动周围的人,包括领导。“他(她)身体不方便,为了残疾人工作跑上跑下,我们从心底里佩服,应该给予支持。”c、残疾人干部得到了锻炼,积累了“当家”的经验,为下一轮残疾人事业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创建培养残疾人干部的长效机制,加大残疾人干部的培养力度。①建立残疾人工作者培训基地(培训学校)。以一年、半年的中、短期培训为主,或把残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计划,设立残联干部培训班,每期培训要有一定数量的残疾人干部参加。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特别是一支专业化的残疾人干部队伍。②给一批优秀的残疾人干部挂职锻炼的机会。挂职锻炼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水平,这是很多部门、很多单位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办法。这个办法目前在我省残联尚未出现,也没有看见我省残疾人干部到中残联挂职,更没有到外单位挂职。建议从中残联做起,定期让一批基层残疾人干部到中残联挂职锻炼,并建议中残联推荐一批优秀残疾人到其他单位挂职。③健全残疾人干部的管理制度,如定期考察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等。现在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进则退,请中残联多和各省组织部门沟通,对德才兼备的残疾人干部要从残疾人事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敢于破格提拔重用,大胆放手支持他们的工作。④严把残疾人干部进入残联工作的关口。进入残联工作的残疾人干部一定要起点高。现在有些在残联工作的残疾人干部文化底蕴有限、心理素质有限、活动、协调能力有限。具体体现在人格上缺少尊严、血性,思相上缺少主见、远见,处理问题上缺少大气、果敢。是不是残疾人中就没有千里马?绝对不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在挑选“千里马”,外在的因素太多,严重影响了“马”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