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06:2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经济与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经济与管理论文

篇1

家长送子女上学主要是为了使其获得谋生的本领,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考试的成绩及能否考入大学,以便在日后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获得最佳的位置;学生被身不由己地卷入知识与技能的理性训练之中;教师或主动或不情愿地充当着应试教育的帮凶……

长期以来,社会、家长、学校、教师的目光集中在了少数——在个别学校也可能是多数——“成功”学生的身上,而那些被遗忘的失败者只有带着沮丧的心情忐忑不安地走上社会,那不甘的“升学情结”便会变本加厉地追加在下一代的身上。教育对于受教育主体——学生的意义到底应在当下的教育过程中展开,还是应放在尚未触及的未来实现?如果说那些“成功”的学生虽然失去了很多,但毕竟也算成功了,而那些处于我们视线之外的学生,他们得到了什么?

受应试困扰的基础教育如此,那相对自由的高等教育如何呢?

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背景下,作为直接面对就业市场和生产并传播知识的大学,浮躁之风日渐盛行。教师忙于科研疏于教育,学生也急于投入社会一显身手,没有硝烟的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专业化知识的加深,使人文知识相对贫乏,“快餐知识”却炙手可热。各种资格证书漫天飞舞,人格证书却难觅踪影。先天不良,后天欠补,难怪有人惊呼,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太贫乏了。不知是应试教育的惯性使然,还是为了使迷航的心灵得到慰籍,投身新一轮更加实际的功利性追求成了大学生消除迷茫的必然选择。

我们不妨再换个角度来看一下今天的教育。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和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实践,教育活动本身已经逐渐成为知识要素和人力资本的生产性活动。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权与使用权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使专业化知识更显示出了其优越的经济价值。由于知识本身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受到重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和直接。

于是乎,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呼声日渐其高。教育成了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也抓住了挽救教育补给不足,促进教育规模发展的救命稻草。市场经济的概念和运行方式冲进了校园,仿佛一夜之间,学校、教师、学生都裸地置身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了。教育的经费来源、办学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分配、内外部管理体制等开始转向了经济的要求,学校创收、开发不得不列入学校的主要工作日程。盲目的扩招、合并、设立分校成了某些部门、某些人追求经济利益的合理的运行方式。教育的这种功利性追求不但在形式上得到了体现,同时也更深入的影响着教育的其他方面。

由此,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在教育与社会诸关系中正超乎寻常地凸现出来,教育的功能被狭隘地以经济上的功利主义所涵盖。正在膨胀的功利性追求越来越模糊和遮障着人们审视教育价值取向的视线。仅在教育与经济关系圈内争论的,经济决定教育还是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无异于置身庐山而欲辨其本来面目,其结果是进一步强化了教育对经济的依附,使教育沦为经济的附庸,从而使教育丧失了其在建构人的精神上的主体独立性。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得不服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受制于不健全的社会需求及评价,从而导致教育的裂变。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举办和发展正在以片面地追求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经济意识和经济行为日益渗透到了学校教育活动中。在教育的诸功能中,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相对忽视教育的其他功能的经济主义倾向已经出现。

如果说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在批量地生产着“技术理性工具”的话,那么,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却在更高层次上快节奏地生产着“知识理性工具”。如果说教育的社会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忽视着个体的人的话,那么,教育的经济主义倾向则把所有的人拉回到了“经济人”的樊篱之中。这样的教育不但违背了为社会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初衷,长远地看,也未必会对健全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篇2

【论文摘要】当前,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重视不够、重复建设、没有实验教学大纲和教材等问题。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硬件、软件建设,整合实验资源,提高利用率,同时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制约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设计思想,站在一定战略高度来考虑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军事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开始进行计算房的建设,这就是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雏型,经历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是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具有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而难以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计算机模拟技术方式被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可以把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知,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平台。

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三大问题。第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第三,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长期以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只局限于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这些“打补丁”式的改革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

2、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经济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管理学科系统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因此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结果,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现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产出”的实验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于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理工科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也不愿意合理增加编制。由于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实验室的建设长期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作用。

2、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室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是实验室建设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又面临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院内实验室普遍是按照专业来设置实验室,一般分属不同的系,有的甚至挂靠在教研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也不例外。由于实验室之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跨系使用,因此不少实验室不得不重复设立一些设施与项目。“小而全”的重复建设,不但浪费了实验室资源,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而且难以使实验室发挥规模效益。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与实验教材

传统教学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大多以验证课程理论为主,因而把实验教学作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实验课内容只是重复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孤立的实验项目。基于这些观念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难以像理工科实验教学那样,事先编写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与专业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往往使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计划相脱节,实验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反映实验环节收获不大,也没有兴趣,因而实验课程成为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程。

4、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

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方法的滞后性,使实验教学在教学上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实验室教师与专职教师相比薪酬较低,职称晋升也相对较难。因此,实验室队伍处于“专业人员少、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接受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低”的状态,实验室人才队伍长期滞后。有的实验人员实质上只是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全面认识,既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思路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改革才有内涵与支撑。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按大学科分类单独设置实验课,才能改变实验课的从属地位。今后,随着专业的不断拓宽在教学计划中应按专业分类,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这在客观上就为实验课的单独设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应符合相关学科群的发展,课程的设置、实验项目的选择及内容的覆盖面都应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分析现有的管理类实验课教学体系和实验设置,对实验项目、内容和深度,以及侧重点加以区别,把实验教学活动分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两大类型。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应整合设置为一门课程,以便相关理论验证及相关原理演示的融会贯通,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则分设会计实验(手工和电算化)、审计实验、统计实验、财务实验、经营实验、商务实验、证券实验等,以便每个实验课题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内容。同时,各个实验课程都应有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突出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的项目,通过仿真模拟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综合设计。

2、进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在原有教学形式上,实验教学一般是验证性实验较多,而设计性实验较少。实验课按照大学科独立设课后,整个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主要则是以演示验证性、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的方法步骤,熟悉常规实验设备的使用,在教师指导下较熟练地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并能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完成实验报告。第二层次主要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主要阶段。实验的方案、步骤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己选择调配实验所需的仪器、软件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设计和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第三层次,逐步开设综合性选修实验课。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大或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自己设计开发的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由于这类实验一般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竞赛和等级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第四层次,探索开放性实验课程的设置。这一层次,则主要是为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并能够辅助专业教师以完成其相应的科研课题。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教学科研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性标志。

3、实验队伍建设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

实验教师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建成一支技术精干、基础扎实、素质过硬、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

4、建立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的多种功能并存的实验室体系

教学型和科研型的实验特点及要求虽有相同的地方,但还是存在着差别,而且教学与科研自身对实验的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实验室就要根据教学与科研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而有不同的功能形式。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大学科分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建立相应的大规模实验中心或覆盖面宽、综合性强的多功能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管理类教学和科研必须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以成为广大经济管理类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从而也提高到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正确定位,重点从实验室场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等“硬”环境和应用软件、实验师资力量和实验教材等“软”环境两个方面如手,最终实现有机结合,培养出合格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恩山: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5).

[2]赵公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

篇3

关键词:课堂管理 师生关系 冲突

1.国内外关于课堂管理问题的研究。

国外对课堂管理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迄今为止已经有50年的研究历史。课堂管理主要是以哲学、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当时大家关注的焦点是课堂秩序和纪律以及学生问题行为,但是,人们对待课堂纪律和问题行为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从借助教师的权威与控制转而采取了咨询的方法和手段。其中绝大部分的方法及模式都表现出了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尊重和理解,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其行为的利弊,鼓励他们与教师合作,形成良好的行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行为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使得课堂管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方法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要有果断的坚持,明确果断的提出对学生行为的期望以及要求,并且确切的告知学生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而哪些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通过群体强化提供一套规划完整的步骤,进而实现对问题行为的控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具有崭新理念的课堂管理模式和方法开始运用,学术界把它们统称为教师有效法。这些方法主要强调教师如何预防及化解学生的问题行为,以预防为主而不失时机地控制和处理。

在我国,课堂管理研究才刚刚起步。在过去的教学论著作中很少涉及到课堂管理的内容,最近几年在一些教学论著作中逐渐开始关注课堂管理,如田慧生等著的《教学论》、傅道春的《教师技术行为》等著作中均有专门的章节论及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对课堂管理也给予了关注,如陈琦等著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主编的《学与教的心理学》等著作中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论及课堂管理。这一时期的研究一方面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多学科多角度的分析课堂管理的策略。另一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这些研究尚未对课堂管理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研究与提升,大部分是从某一个侧面或者层次入手,其中的很多课堂管理的相关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当前的各类教师培训中相关的课堂管理课程少之又少;再次,我国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的课堂管理的模式和方法,缺乏符合本国教育实际情况的课堂管理模式和手段。近些年来,以西南大学为代表,在课堂管理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关于师生冲突的研究。

2.1师生冲突的研究角度不同。

国内学者们有从社会学的角度开展研究的,如白明亮的《批评与反思:师生冲突的社会学分析》、陈振中的《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社会学分析》、朱桂琴的《社会学视野中的师生冲突》;有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的,如房风荣的《正确处理师生冲突―兼论教师的心理素质》、邢金萍的《论师生冲突及解决思路》、王群、吕富彪的《师生冲突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有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的,如时盛荣、杨和平的《论课堂师生冲突的成因及对策》、丁进英的《教师的自控能力是避免课堂内师生冲突的关键》;有从文化学角度分析的,如丁敏的《师生冲突的文化因素探析》、叶为和韦耀阳的《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文化学分析》等。

2.2师生冲突的研究内容丰富。

2.21关于师生冲突类型的研究。

按师生冲突的表现形式,王群、吕富彪将其分为三种,即语言冲突、行为冲突和心理冲突;王萍和吴洪富则按照师生之间行为的对立或对抗程度,将其分为两类,即一般冲突和对抗冲突;田国秀将师生冲突根据冲突行为目的指向的不同分为手段性师生冲突与目的性师生冲突、根据冲突的性质分为良性师生冲突与恶性师生冲突、按照冲突对组织的影响分为建设性师生冲突与破坏性师生冲突;姜歇将师生冲突分为隐性的冲突和显性的冲突;陈祥春则将师生冲突分为师生关系的传统型与现代型的冲突、学生内心的需要与现实的冲突、角色的真实与虚假的冲突。

2.22关于师生冲突的功能认识。

(l)对师生冲突负向功能的认识。

合作教育学派的学者们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师生冲突持否定态度,认为师生冲突是影响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破坏性因素。在我国,教育界特别是教育实践界对师生冲突有一种“惧怕”和“排斥”心理。周兴国等学者认为师生间的对抗性冲突有四大危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可能会造成教师自己终身的遗憾;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他学者也分别从师生冲突对教师职业怠倦、学生身心受损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师生冲突的消极影响。

(2)对师生冲突正向功能的认识。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冲突理论不像功能主义那样强调和谐,它认为在社会生活变化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分歧和冲突,社会冲突时普遍存在的,是社会生活中一种自然不可避免的现象。同时,冲突和统一都是正常的形式,是互动形式的不同方面。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认为决定冲突是功能的还是反功能的,最重要的是作为冲突对象的“问题”类型。如果冲突并不涉及他们关系的基础,冲突就有积极功能,如果冲突冲击到核心价值,那么这种冲突就会有消极功能。对于师生冲突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解放师生内心的压力和不满,维持师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利于增强课堂内聚力;有利于建立合理有效的学校规章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

2.23关于师生冲突原因的研究。

有的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师生冲突是由于师生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拥有的资源、持有的社会评价标准和价值观念以及所追求的目标间的差异性所导致的;钟志农、时盛荣则认为师生冲突是教师教育失策,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与整体教育的冲突等原因所导致的;刑金萍、王群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师生冲突是由于师生间缺乏沟通,学生错误的观念与行为导致学生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丁敏则从文化学的角度,提出师生冲突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代际冲突,它来源于两种不同质的文化的冲突,即教师所代表的化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亚文化之间的冲突。

2.24关于师生冲突的策略研究。

研究者们对师生冲突的化解策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在处理师生冲突时应该做到合作――,双赢育人;妥协――互相让步,中和育人;规避――避开锋芒,距离育人;竞争――果断抉择,威望育人。在对师生冲突的管理策略上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有不足,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师生冲突发生后如何处理化解冲突,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师生冲突特别是破坏性师生冲突的预防策略。最有效的管理是采取先入为主,预防在先,以防止许多不必要的问题行为,或使得破坏性的行为没有产生的机会和条件,并且在处理完师生冲突之后更重要的是对破坏性冲突的矫正。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郭雪梅.《师生文化冲突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丁静.关于师生冲突中教师行为的案例研究[J].教育研究,2004(5).

[4]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2000(2).

[5]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6]田国秀.接纳冲突:当代教师面对师生冲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7]田国秀.师生冲突:基于福柯的微观权力视角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8).

[8]田国秀.师生冲突的含义、类型及特征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4(7).

[9]王群,吕富彪.师生冲突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理论界,2005(11).

[10]刑金萍.论师生冲突及解决思路[J].教学与管理,2005(11).

[11]白明亮.批评与反思:师生冲突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12]朱桂琴.社会学视野中的师生冲突[J].教育与职业,2003(11).

[13]李莹.课堂上的师生冲突当议[J].教学与管理,2006(4).

[14]欧阳学茹,吴良根.“师生冲突”的正向功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