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期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9:1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基础期末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媒体;管理学;考核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42-02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课程考核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检查学生学习状况、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在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许多高校都在针对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会对其他教学环节的改进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一、管理类课程考核方式调查与数据分析
笔者对所在高校管理类课程考核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5份,收回295份,有效问卷275份,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希望能以此了解该校管理类课程考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因篇幅所限,本文只列出对部分重要问题进行的统计分析。
被访学生对其课程考核中采用的考核方式,按由多到少排序,绝大部分学生的排序是闭卷、论文、开卷、口试,所有学生排在第一位的都是闭卷考试,说明高校课程考核是以闭卷笔试为主。
对于“课程考核中记忆性知识的通常比例”,55%的被调查学生选择60%~70%,20%的被调查学生选择80%~90%,可见考核中记忆性知识所占比重很高,课程考核忽视了学生自我思考、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评价。
对于“课程考核是否忽视对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有80%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课程考核忽视对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从数据看,管理类课程考核中可根据培养对象需求适当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
二、《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根据笔者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管理学原理》考试方式的形式、内容、方法、过程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1.考核方式单一且与教学目标脱节。近年来,各高校在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地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考试改革方面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管理学原理》期末考核形式仍以传统的书面闭卷考试为主,期末试卷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仅占30%。试题中客观题比例占卷面总成绩的35%,主观题占65%。此种考核指标体系存在如下问题:(1)期末试卷成绩占总评成绩比例过高,容易导致学生忽视学习过程而只注重考试结果。(2)主观题所占比例虽高于客观题,但大部分试题内容以对书本中部分知识点的记忆掌握为主。(3)记忆性试题所占比例过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是造成当前部分毕业生空有理论而工作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会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势必影响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考核方式无法体现学生能力。管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强的学科。管理学界流行一句话: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表现为管理学众多理论的科学性、普适性和严谨性;艺术性体现在将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实践中加以创造性的运用,针对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管理对象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管理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拥有发散性思维、实践和创新能力。而传统的书面笔试只能考核共性的内容,为了保证评分的公平性,教师只能依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学生也只能迎合评分标准进行作答,缺少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缺乏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评价与培养。
3.未能与信息化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当今社会,互联网与信息化已经融入到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各方面,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普及也使人与人的交流打破了时空限制,变得更为高效和便捷。与此同时,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与信息化教学已经融入到大部分教学环节中,例如多媒体课件、软件实训平台等,但唯独考试这一环节,管理学科大部分课程的考试还只停留在传统笔试形式上,没能跟上信息化发展的脚步。长此以往,势必会拖其他教学环节的“后腿”,进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新媒体环境下《管理学原理》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考核方式改革还应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利用MOOC、大数据、APP、微信、微博、在线平台、资料库建设等途径,丰富考核媒介和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正确使用手机、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同时,又能创新性的将信息化发展前沿科技和理念引入到课程考核方式中,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针对目前考核方式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考核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应为:建立与培养目标相吻合,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来丰富考核方式,将知识考核、能力考核与素质考核融为一体,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并重,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价,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职业素养的目的。
根据以上目标,笔者设计出从三个层面对学生展开全方位考核的《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新体系。
(一)考核内容
1.专业素养与能力。专业素养与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管理岗位的重要素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是《管理学原理》课程的首要任务,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的培养。考核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课堂提问、团队活动、读书笔记和课前报告来进行。
2.理论水平。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管理学的各种理论博大精深,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才能指导实践,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此部分考核主要包括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学术论文及答辩、综合方案撰写及答辩等。
3.学习态度。积极正面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效果得以保证的基础,因此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必不可少。此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待课程任务能否积极参与并完成以及学生精神面貌等,可以从学生的课堂出勤及参与情况、任务作业上交情况、小组成员互评等指标中获得结果。
(二)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采用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例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在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协作精神、完成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定,作为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课程结束后,教师结合班级学习情况,采取一种考核形式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各部分指标组成如下:
课程考核总评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70%+期末考核成绩×30%
过程性考核成绩(100分)=案例讨论×20%+课堂提问×10%+团队活动×20%+读书笔记×20%+课前报告×20%+学习态度×10%
期末考核成绩(100分)=(论述题+案例分析题)×50%+学术论文及答辩(或综合方案撰写及答辩)×50%
四、新媒体环境下考试方式的创新运用
首先,在课程开始之初,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微信群、小组微信群及公共邮箱,课后可利用微信群作为交流平台,进行案例讨论、问题讨论、团队交流、完成课后任务等。相关讨论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以及讨论内容可作为教师和学生过程性评价的基础。
其次,利用MOOC和大数据资源,努力搭建《管理学原理》课程在线平台,教师和学生可共享课件、课上和课后任务、案例、资料、论文、网络课程等,可辅助对学生完成读书笔记、课前报告、论述及案例分析题、学术论文、综合方案撰写等指标的考核。同时,学生的相关笔记和报告可提交至此平台,便于教师收取作业、打分和统计。
最后,在学生管理方面,可采用APP进行课堂点名、课堂提问及统计等指标的考核,以便更为高效便捷的对学生出勤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管理学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管理学也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财政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该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最新发展,而且能够运用基本原理指导现实中的实践,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管理学还是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但从这门课程的课程内容来看,一般学校还在沿用传统管理学教材的理论框架,偏重于理论讲授,而案例和现场实践教学很少或是没有;从教学方法来看,多仍然以口授加板书为主,基本都是教师从头讲到尾;从考核方法来看,目前,大部分院校教师课程考核方法主要是较大比例的考试成绩加上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主要是出勤、听课态度加上作业或笔记。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为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对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展开研究。
1.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管理学课程虽然是一门和实践有密切关系的课程。但一般学校的教学内容都偏重于理论教学,很少涉及到运用部分。为了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
(1)通过课堂案例教学提高学生消化理论知识的能力
如在每一节教学内容前,先导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案例,然后通过所选案例的关键词或中心思想引出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最后让学生再根据所学知识或原理分析案例。这种在课堂上用鲜活具体的实际案例把管理的理论形象化地表示出来的授课方式,可以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感受到管理的实践环境。
(2)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
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和一些大企业搞联谊活动,并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调查、企业咨询等实践活动,或到各类工商企业生产经营现场进行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调查、企业咨询实践,或者邀请企业家来校举办管理学讲座,并面对面和学生交谈。
(3)构建实验体系,模拟管理实践情景
管理学课程是一门和实践有密切关系的课程。但由于条件的限制,管理学很难通过真正的企业管理实践去体会。因此,探讨管理学的实验教学有助于改进管理教育的模式。如用友公司的ERP沙盘模拟电子化与手工结合的训练软件,以及最早产生在国外的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国赛区的竞赛应用的软件等等都是专供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模拟管理实践和实战演练。通过模拟演练使管理学基础这门课更具有生动性、启发性、趣味性、可操作性。
(4)开展创新实践教学,动员学生充分参与管理学基础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
如借助学生会的“经济管理学会”等学术团体,组织学生参加优秀管理学小论文和案例的评选活动;指定专业教师担任技术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论文大赛、全国大学生沙盘大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创新能力。
2.以综合运用能力为考核内容,按照过程重于结果的原则,构建过程考核体系
为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在改革考核内容的基础上,改期末突击并一次考试定终身带来的知识与能力掌握不扎实的弊端,改革考核方式,对课程教学内容可按照平时作业(习题、案例分析)、单元模块、实习报告和学期综合进行考核,并分块加总确定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在实训中或实习前,首先确定好实习企业,教师将实践课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在实习前通过网络资源对该企业及企业所处的行业做深入的了解,以便实习结束后能完成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的撰写,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3.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培养,提升教师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其理论,还要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因此,管理学的师资队伍不仅要求教师的学术性,而且要求教师的工程实践性。
高校的管理学任课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存在着社会实践经验缺乏、专业实践技能薄弱、知识与技术能力相脱离的现象。因此,教师亲自参与了管理实践,就能克服远离实践、“纸上谈兵”的弊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贴近现实。如教师到企业中兼任相应管理工作职务,通过参与生产实践与企业管理,就会对现代生产管理模式、企业理念,团队协作意识等管理学的理论有比较具体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学术特长,参与企业的一些研究项目,为企业进行咨询服务,这样既能够较全面地熟悉整个行业的运作,把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也在贡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参与生产管理咨询服务,可以紧密跟踪行业的发展,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因此,只有深入企业,参与生产、参与管理,才能深刻体会管理的精髓,这对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把实际生产中的案例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去教学,突出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了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对于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也有极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吴菁.挂职锻炼是高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2011(5).
篇3
【关键词】坏账 账龄分析法 余额百分比法 赊销百分比法
去年的学年论文我的题目是《浅析应收账款》,当初的设想是希望可以让大学期间的学年论文写成由浅到深的过程,但是说到应收账款就必须提到其中很重要的坏账这一块。个人认为对坏账的论述也是对应收账款的深入,因此今年的论文就选了这样的一个题目作为去年学年论文的补充,希望通过本学期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大四的毕业论文可以对这块内容做更深的探讨。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时用赊销方式向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而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所产生的损失。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企业对应收账款要及时进行清理和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可以自行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并且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范围,提取方法,还要报相关部门备案,一旦确定不能随意更改。
在确定坏账准备提取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的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停产在短期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下列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1)当年的应收款;(2)计划对应收账款进行重组;(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帐准备,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者部分被认定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计入费用,避免企业虚增利润;在报表上列示应收账款净额,可以让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可以消除虚列的应收账款,有利于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今年我国颁布了38条新会计准则(具体),但是新准则对这部分内容没有多大的影响,因此在在核算坏账损失时还是可以沿用以前的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赊销百分比法。
首先,是账龄分析法它是依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来分段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对不同应收账款拖欠的期限分别确定坏账计提比例。拖欠时间短则计提比例可以适当低些,拖欠时间长则计提比例应该相对高一些,三年以上的则可全部计提。计提时,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剩余的应收账款不应当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存在多比应收账款且各比应收账款账龄不同时,要逐笔确认,按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另外,在清理应收账款时,对于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可采用老账优于新账的原则确定还款对象,即先发生,先偿还。
其次,是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这是期末按应收账款余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期末贷方余额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发法。
第三,是赊销百分比法,这种方法是按本期赊销金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计提数。它着眼于损益表的正确,其各年的坏账损失费用与当期的收入相配比。赊销百分比法的出发点是:坏账损失的产生与赊销业务直接相关,坏账损失估计数在赊销数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比率来计算。这种方法与余额百分比有几分相似,不同的是赊销百分比法的基础是赊销净额,它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数字,以这个为基础计算出的坏账损失估计数也是时期数,即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赊销百分比法与余额百分比法相比的优点是不论各年实际发生的坏账如何,只要赊销业务收入波动不大,坏账损失就将保持平稳。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容易理解,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还有的情况是本期发生的一笔赊销业务,该业务的款项在本期已经收回,但赊销百分比法仍在期末就其发生额计提一定的坏账准备金,这就显得不是那么科学了。
以上提到的是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通过研究这些也可以学习一些对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预防的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企业各种业务愈来愈频繁的发生,有业务的发生就会有赊销,有商品赊销就存在坏账风险。为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使企业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财务危机即坏账发生时不至于引起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的困难,因此就要预先提取坏账准备,在坏账实际发生时,可以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从而避免财务危机。
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它的数额大小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相关部门应该努力配合分析应收账款尽早收回应收账款,减少坏账发生,将应收账款损失降到最低。而对于坏账的预防管理也可以利用管理应收账款的相关方法:一是对应收账款采取较好的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在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时,要考虑客户是否会拖欠或拒付账款;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客户拖欠账款;一旦账款遭到拖欠甚至拒信,企业应采取怎样的对策。这要靠信用调查才能得以充分的落实。二是要根据市场行情和企业产品质量制定合理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是指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也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相应增加,从而导致机会成本增加,因此在掌握各部门相关数据时严格限定欠款单位的偿还时间;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 。现在的很多企业(一般比较大型的企业)为了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账损失,会采用一定的优惠措施。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客户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率享受折扣。但应着重考虑提供折扣后所得的收益与现金折扣成本的大小关系。只有当收益较大时才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李天民.管理会计学概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0.
[2]戴德明.财务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5]李百兴.会计管理学基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2012版专业目录)中规定,管理学为12个学科门类之一。其中工商管理类是管理学大类下的一个分支,包括工商管理专业在内共有10个专业。我国大部分高校均设有工商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一般包括工商管理、会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等专业。目前设置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虽然各有特色,但其内容基本与2012版专业目录的培养目标一致。
(二)课程设置
我国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共同特点:1.课程模块趋同。大部分高校在课程模块设置上均由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和毕业论文、选修课等模块组成。其中必修课程占70%左右,选修课程占25%左右,实践和毕业论文占5%左右。2.基础课程设置基本一致。大多数高校在基础课程(包括通识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方面,主要设置大学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体育、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市场营销等。3.核心课程各有侧重。许多高校在核心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学校所在地域和师资具体情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高校侧重于运营管理,一些高校则侧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或市场营销等。4.实践课程比重逐年增加。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从最初的传统理论教育,逐渐向实践型转变;从最初的全理论教育,逐渐转变为以理论教育为主、技能教育为补充的培养模式。纵观近几年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培养学生技能的实践类课程比例逐渐增加。
(三)教学安排
近几年,部分本科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安排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方式,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网络课程等。但课堂教学仍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也广泛应用,但效果并不理想。
二、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并且多数高校提出的目标没有自身特色。培养目标大体描述为:培养具备管理、营销、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科研方面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应领域的管理工作以及工商管理学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程内容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课程内容应以应用为目的,与实践紧密结合。但由于教材的实践性不强、课程内容陈旧或完全照搬国外教材等原因,导致学生学量理论知识,却很难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2.课程关联性不强。关联性强的课程,先修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后续课程时,能够加深对先修课程的理解,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群。而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没有考虑课程间的关联性,只是课程的简单堆砌。
(三)实践教学薄弱
在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比重仍比较低,居于从属地位。大多数学校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大多数院校由于专业实验室过少,实验教学设备不足,实验教学软件落后等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薄弱还体现在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少而且与专业匹配度不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大量实践才能锻炼其应用能力,但企业出于自身经营考虑很少接纳实习生,这使得高校很难建立满足自己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强,也是实践教学薄弱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导者,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实践教学的开展。如今,高校的教师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几乎没有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实践就更无从谈起。
(四)教学手段及评价方法单一
多数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也采用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依然居于主导地位,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无实质性区别,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在学生成绩评价方面,多数高校一般采用期末笔试考试方式,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实践证明,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实验课程不应采取这种方式考核,但目前尚未有普遍通行的实训实验课程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工商管理专业应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诉求,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社会对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来构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企业培养具有计算机和外语基础,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经济管理知识,具备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中基层管理人才。
(二)优化课程设置
采用模块式的课程设置体系。包括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和专业实训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为目的。设有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数学、计算机、外语、大学语文、体育、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社会人文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模块,包括经济学、高等数学、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管理学和市场营销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中必修课程为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为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实训课程模块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各类实训实验课程和企业见习实习课程。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以实验室实验、实训为基础的模拟实践教学和企业实习、见习为拓展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实验通过ERP沙盘实验、企业经营模拟实验,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教学。专业实训通过VBSE综合实训平台,进行岗位专业实训。通过企业实习见习,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熟悉企业管理模式。并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如ERP沙盘大赛、会计手工大赛以及营销策划大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兴趣。
(四)丰富教学手段及评价方法
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区分为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两个方面。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以掌握基础理论为主,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等。专业技能教学方面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教学方法应采用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强调授课教师要完成角色转换,授课时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教师由“讲课老师”转变成“辅导师”和“培训师”。在实践类课程的评价方法方面,应加强对课程学习过程的控制和检验。采用包括课后作业、案例讨论、平时测验、平时出勤、期末测试在内的全过程考核方案。在课程的每个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对学生进行考核,而不是期末一次性的笔试考试。
作者:李福生 韩 东 孟祥霞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姚晖.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篇5
关键词 专业方向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农经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40
Thought on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 of Colleg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fessional
JIANG Jinqi, QI Dimi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66)
Abstract The face of rapidly changing market demand for talent and the severe employment pressure, as a veteran professional by the professional farming faces significant question of how to regai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job market. Comb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s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ctual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of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eaching farming by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settings, and thus give adjust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direction;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fessional
1 专业方向建设是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使得很多高校都开始反思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节。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期望和要求,就直接关系到该学生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面对用人单位的多样化需求,各专业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建设就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①
对于一个专业,其人才培养的共同定位决定了不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的基本框架具有统一性,用人需求的差异性则要求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人才需求的不同要求,二者之间存在统一和差异的对立。因此,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安排要求能够很好地实现二者的协调。从实践来看,利用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来保证基本课程体系的统一,通过弹性专业方向建设及方向教学环节和内容安排的调整来适应差异性需求及需求变化,是实现矛盾协调的基本手段。②沈阳农业大学农经专业近些年也是在不断强化和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专业方向的建设及方向课程的调整来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2 专业方向建设、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方向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构成
从学院就业办提供的数据来看,农经专业学生的毕业主要去向是读研、进入企业做管理或销售等,或进入政府事业单位。基于这种就业状况,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指导思想,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农经专业在2010年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对专业方向进行重新调整,确定了三个专业方向:企业管理、农村公共管理和研究创新型。
其中,企业管理方向是个老方向,主要是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方向特色化。根据当前企业管理的新变化,增设了领导策略和艺术、企业文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理论课程。考虑到部分学生将来可能会自己创业,及学生到企业主要从事财务、市场研究和市场推广等工作的需要,在实践教学环节,增设了企业管理模拟实习和涉农企业创业管理两项实践。
研究创新型是原有农村发展方向的调整、凝练和培养定位的明确。它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后续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虽然农村公共管理是个新设方向,但也是原有农村发展方向的分立,更是原有农经老传统的延续。在实践环节,专业在提升农业经济和农村统计学习要求的同时,辅以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2.2 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工作
在专业方向建设过程中,围绕着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在三个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做了很多深入的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在企业管理方向,针对该方向实践教学课时较少的问题,增设了企业管理模拟实习和涉农企业创业管理实习。在企业管理模拟实习上,目前主要做法是在联系好实习企业后,将学生送到企业去实习1周,这期间要求学生实地观摩企业的整个运营流程,熟悉企业管理岗位的职能,帮助企业完成一些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工作。
在研究创新型方向,主要是依托农业经济前沿课程论文、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来完成实践教学内容。较之以前,实践环节没有增加,实践形式还是采取原有的方式。农业经济前沿课程论文采取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完成文献搜集和阅读、选题和撰写小论文的工作。老师主要是教学生如何查找有用的文献,如何确定论文选题,及农经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注意要点。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通常是整合起来进行,同样也实行导师制。这两个实习是在课程前沿论文上的进一步深化,实践过程除增加要求学生在选题确定后自行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毕业论文所需数据资料外,其余环节如课程论文。整个实践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分析农业和农村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熟悉运用统计学、计量分析方法的能力。
在农村公共管理方向,整个实践以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实习为主体,毕业调查及调查报告为辅。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实习是将方向的学生送到校外实习基地,要求吃住在农户家里,并在农户所在村庄及周围村庄完成自己感兴趣某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问题的调查,最终撰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毕业调查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地点,其形式同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调查。
2.3 存在的问题
(1)部分理论课程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就专业的师资来源和构成来说,专业现有的教师除少部分人是产业经济学等专业毕业外,其余都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教师所学专业的集中虽然有利于提升整个农经专业的整体教学深度,但对于部分专业方向而言,它会影响有些理论课程的早期开课质量和效果。比如,在企业文化与CIS策划、农村公共管理等新开理论课程上,专业虽然能够安排教师去开课,但由于这些教师都是新接触课程,也没有在相关领域系统训练经历,他们在开课初期对课程的理论内容理解不够透彻,这些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内容深度总体都不够好。
(2)现有实践环节设置的针对性不强,研究创新型和农村公共管理方向实践环节设置较薄弱。总体来说,在现有三个方向上,专业除在企业管理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做了一些工作,但其它两个方向都未能新增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形式仍是专业传统的实践方式没有突破。在现有设置的实践环节,所有环节除企业管理模拟实习明确针对企业管理方向外,其余的实践基本都没有区分方向来进行。特别是针对研究创新型和农村公共管理两个方向,没有设置特色明显、针对性强的实践环节。也正是实践环节的针对性不强,目前专业方向给人的感觉是无特色。
(3)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指导教师力量不足。对于各个方向建设,专业虽在依托实践来形成特色上有些想法,如在企业管理方向增加ERP实习,在研究创新型方向增加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软件应用实习和学年论文,在农村公共管理方向增加在农村公共管理实习,但一方面由于没有相关的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再加上计划学时的总额约束,这些特色实践都没有条件开设,也没有教学时间开设;另一方面由于不少实践要求指导教师在相关领域有较长的从业经历、熟悉该领域的问题,专业现有师资限于所学专业限制没有能力承担起全部指导任务,因此无法开设。
(4)部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实践课程效果不佳。在教学计划调整中,各门课程的知识点、上课时间衔接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学效果。虽然在近几年的计划调整,专业在课程衔接上做足了功夫,但受于实践课时在四个学期的分配原则,仍有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比如涉农企业创业管理实习要求是在学生学习完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和投资项目评估等理论课后才开设,但目前该实习只有安排在投资项目评估课以前。从近两年的实习来看,这导致学生在创业计划书写作中无法将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部分写好。
3 适应专业方向建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整思路
一是在后续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增加农村公共管理、学年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通过加强将暑期社会实践与方向教学实践结合的方式来切实落实和保障这些新增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和效果。二是将现有实践课程按内容大类进行优化筛选,实践形式相同、实践内容相似的实践课程进行集中式管理,共享教学和学时资源,提高实践效果。三是将与理论课程衔接不合理的实践调整学期安排,同时将部分周次安排不合理的实践调整周次。比如在统筹所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关系后,将涉农企业创业管理由当前的第六学期末最后两周调整为第七学期的期中布置、期末撰写。四是依托学院建设的科研平台,通过输出学生到这些机构帮助的形式来实现一些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完成。五是加强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外聘专家的形式增强实践指导师资力量,为各专业方向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提升专业方向的社会影响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六是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根据专业教师的意愿,在学生选专业方向时,按双向选择原则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学生要求协助老师完成一些科研项目和社会工作任务。通过此途径增加各专业方向学生的实践机会。
项目资助: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098;UPRP20140975),沈阳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立项(2011-114;2014-09),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GJX2013Z001)
注释
篇6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51-03
《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入门课程,它并不是研究具体专门的管理实践活动,而是系统地研究其共同遵循的基本原理、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原理》课程在我国推广与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启蒙引入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巩固提升阶段。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教师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总结,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教学成效。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人才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国内学者已做了很多研究,总结了一些改进的方法,但是似乎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本文将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主要问题,进一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一、《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适用性不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所使用的管理类教材大致有四类:第一类是从国外引进或翻译的教材,比如哈罗德・孔茨等人所著的《管理学》;第二类是国内学者根据西方的管理学而编写的教材,如周三多等人编写的《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第三类是国内学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或科研见解而编著的。第四类是各个院校根据自身学校特色、教学建设项目等而自编的教材。从这些教材来看,第一类教材与我国国情相差较远,并且缺乏生动实际的本土案例,适用性较差;第二类教材是国内学者在消化吸收西方学者所著的《管理学》的基础上不断编写的,比较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而对前沿性和实践性的知识关注度不高;第三类是各学者在自己的教学或科研方面对管理产生不同的见解,虽然注重规范的学术传承,突显自己的特色,但结构体系基本类似。第四类教材雷同较多,对管理学原理研究不太深入,使用范围较为狭窄。总而言之,当前管理类的教材良莠不齐,学习效果欠佳。
2.教学目标不明确。《管理学原理》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很多高校一般都在大一开设这门课程。它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管理的基本内容,很多知识点到为止,操作性与针对性都不强,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内容空洞,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专业技能。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看不到其重要的实际作用,从而会带来学习上的懈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会出现教师难讲、学生难理解的现象。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所造成的。在《管理学原理》教学过程中,现在大多数教师还是倾向于将书本上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结论的学习放在重要地位。许多教材也按照我们的阅读习惯大多乐意去集成管理学原理的一些经验结论性的知识点。例如激励理论这部分内容: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它们之间有关联也有冲突,而这些理论的提出,是基于不同角度和不同样本下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非常多元化。如果我们仅仅罗列式地介绍,然后给出一个权威式的总结,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什么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可能会导致教师无法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最终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授课方式较单一。《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侧重于对相关概念、基本原理的介绍,大部分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灌输的传统授课方式。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的《管理学原理》课程一般安排是32~48学时,在这么短的授课时间内要讲完教学大纲所囊括的内容,那么留给教师安排互动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而互动教学一般相对比较费时。二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游戏的愿望不是十分强烈。很多学生往往不在意学习过程,而是追求考试结果。这样一来,学生秉承了长期养成的被动学习知识的习惯,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总而言之,虽然很多教师也进行了多种授课方式的尝试,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还是走上了传统授课方式的老路。
4.案例教学建设滞后。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模拟企业真实情境或事件,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在学生的相互讨论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但是,目前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仍存在很大争议。因为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拥有一定实践经验或阅历,而对于没有任何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大一或大二学生,其教学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另外一方面,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仍处于探索阶段,适合课程内容的本土案例相对较少。很多情况下是直接借用国外现成的案例资料,这使得学生对案例的制度背景、人文环境等方面难以理解,达不到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当前高校在《管理学原理》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而国外案例一般陈述篇幅较多、案例相对陈旧、案例所涉及的企业较为陌生,学生接受程度较低。国内案例大多数偏重综合案例,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新颖案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的效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其他案例教学设施也不完善,在大学实验室里很少见到案例教学管理实验室,难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基于现实而构建的管理与运营情境。
5.考核方式较为死板。考核方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理学原理》教学效果和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据了解,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管理学院原理》这门课程考核的方式相对单一,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主要通过闭卷考核方式来衡量。有的院校采取教考分离的方式,对所有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用统一的试卷进行考核,在这种考核机制下,迫使学生更加注重机械式记忆,容易造成“考前突击”的现象。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却难以考察。而注重过程考核的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小,一般不超过30%,这样学生参与平时的课堂讨论、案例讨论的主动性降低,甚至表现为消极、排斥。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探索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课程的培养目标。
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
1.选择或编写合适的教材。教材是《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于管理类教材的选择,主要有前面所述的四类教材。所以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首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因为专业不同,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有所不同。比如对于理工类学生要求理解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框架,选择较为精炼易懂的教材,同时可以赋予其专业特点,这样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这些内容和自己的专业是紧密联系的。比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教材中所列举的案例是关于桥梁、道路、建筑等方面的,学生的兴趣会比较容易调动起来,教师对此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与启发,教学效果会明显提升。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来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以便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明确《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管理学原理》教学出现上述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归根于教学目标的单一化,即传授管理相关理论知识作为其唯一目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只是为了获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这说明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成功的《管理学原理》教学,应在理解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运用管理学的框架和理论体系对实际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管理学原理》作为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应为学生的专业培养夯实基础。从专业培养的角度来看,马洪波等学者提出了――兴趣(I)――对于管理的兴趣,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知识(K)――课程所讲授的专业知识,从学生经验系统中整理归纳出来的管理理念;能力(A)――沟通与信息获取能力,理解能力,判断(批判)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决策的能力,持续学习与不断创新的能力;素质(Q)――科学精神,价值判断,做人与做事――四个方面的培养目标,简称“IKAQ”目标。“IKAQ”四个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尽量做到全面兼顾。如果无法全部达到这四个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宁可牺牲知识(K)和素质(Q),也要成功实现兴趣(I)和能力(A)的基本目标。
3.丰富授课方式,优化教学手段。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可以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因此,丰富授课方式,优化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高校授课方式单一的困境,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思考:①可以适当增加《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实践学时,给任课教师开展多种授课方式留有一定空间。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好的教学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地进入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因此,授课形式的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针对《管理学原理》具体的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讲授管理思想及学派,可以通过学生辩论的方式开展;决策可以通过决策模拟游戏完成;计划与组织可以通过一些切合实际的案例来进行讨论;领导与激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案例来实施。在实施这些教学手段时,需要注意课前学生的认真准备、课中教师的积极引导与总结、课后的温习与巩固。此外,还要建设自己的课程网站,在网上进行讨论、自主学习、答疑、测试等教学活动,能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其他学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真正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4.建立教学案例库、完善案例教学设施。建立好的教学案例库,完善相应的案例教学设施,是《管理学原理》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典型实用、科学真实、时效性强的案例,能引起学生的密切关注,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案例内容与教材知识点紧密构成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哈佛大学,每年都要更新现有的案例库,编写教学案例已成为该校教师指定的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根据本校《管理学原理》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来组织教师编写案例库。在选取或创作案例时,我们必须要注重案例的教学适应性、典型性和启发性。以后每年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选编新的案例加入到案例库中,并把时效性差的案例加以剔除。为激发教师编写案例的积极性,学校应制定相关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走访企业或挂职锻炼,积极参与各种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同时,学校还应完善其他案例教学设施的建设,比如创建案例教学管理实验室、沙盘实验室等,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交易等程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实施科学、具有弹性的考核方式。《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仅仅通过闭卷考核方式是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势在必行的。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比如采用论文式、答辩式、论文加答辩式、操作式、开卷式、半开卷式、闭卷式等。将传统的以考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考查“能力”为导向的“静态+动态”考核方式。静态考核的重点是知识的掌握;而动态考核的重心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比如与我院合作的英国考文垂大学规定学生成绩的60%取决于课堂讨论、书面报告、大作业,期末考试成绩只占40%。这种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决策、解决问题、表达、创新等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因此,实施科学、具有一定弹性的考核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改进学生的学习习惯――变“死学”为“活学”,从而更加切合《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特点。
通过对《管理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的梳理,从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角度,探索了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需要坚持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理念,遵循人本观念,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相信他们的潜力,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努力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素养,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进而提高《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易磊,程志宇,曹宏亮.《管理学原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刍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122-123.
[2]马洪波,唐剑.《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重构和建设思路探索[J].高教论坛,2010,(11):72-76.
[3]张巍巍.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学教学中的引入及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71-72.
[4]尹小勇.本科类“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75-176.
[5]袁红清,朱慧新.本科院校“管理学原理”教材建设及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128-130.
[6]姚国荣.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8,(10):66-68.
[7]何得桂.谈公共管理专业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J].教育探索,2012,(11):37-39.
篇7
关键词:建筑法规;课程改革;实用性
一、优选教材,根据专业特色优化教学内容
工程类专业《建筑法规》课程内容繁杂,集建筑学专业知识和法学专业知识于一身,加大了教材编写的难度。目前,市面上供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建筑法规》教材都有一个弊端,即缺乏针对性,纯文字的教材内容抽象,工程类专业知识及法律专业知识都是浅尝辄止,对需要探究的问题并未深入讨论。工程类《建筑法规》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缺乏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和人文知识教育的工科类学生,对于他们来说,有公式、计算、图形的教材才是理科专业的重点,纯文字的《建筑法规》会给工科学生产生误导,认为该门课程只是副课,并不重要;另外,工科类学生缺乏法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建筑法规》教材几乎没有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整篇都是专业法律知识,学生课前看不懂,课上就会听得云里雾里,从而降低课程学习兴趣。因此,一本好的《建筑法规》教材是课程效果实现的关键之一。针对市面上的《建筑法规》教材都未考虑到工科学生的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和人文知识教育缺乏的弊端,独立学院在优选教材之后还应该根据学院工程类专业特色编写辅助教材。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学院开设《建筑法规》课程的对象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辅助教材内容应以购买的《建筑法规》教材为基础,从中梳理出与造价工程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并配套相应的法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在了解法与道德舆论、公权与私权、罪与非罪等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后,结合自己专业,结合实际案例,主动学习,从而学以致用,达到课程开设目的。
二、双重考核,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
目前,独立学院工程类专业《建筑法规》课程虽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同时也被列为考查课,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造价工程专业开设的《建筑法规》课程的考核方式要么是课后案例分析,要么是论文写作,考核重点不突出,考核难度不大,这种考查方式无法让学生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掌握,无法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本应是一门专业应用较强的课程因考核难度的降低被学生误以为是不重要的课程,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把精力都放在其他需要应试的课程上,降低本门课程的学习主动性。笔者建议实行双重考核,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五五分成,平时考核以考勤和案例分析为主,期末考核采取应试方式,让学生既要重视平时课堂的学习,也要掌握重要知识点,以备遇到真实案例时,能运用所学知识及所学案例处理方法解决问题。
三、健全培训机制,夯实教师自身知识水平
影响课程实效性的另一关键因素便是任课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建筑法规》作为一门集工程类专业知识和法学专业知识于一体的课程,仅靠一本优选教材和短短32个学时的课时讲解,并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把握重点和运用实践。因此,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对于独立学院来说,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师资力量本就薄弱,承担课程任务繁重,像《建筑法规》这样的考查课程一般是由青年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并未从事相关工作,不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同时要么是工科类专业未受过法学知识教育,要么是法学专业老师兼任并未受过工程类专业知识教育,这类青年教师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经验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抓住课程重点,只能照本宣科,案例讲解也只能浮于表面,本就对纯文字教学不感冒的工科类学生更是失去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建议独立学院重视《建筑法规》课程,对造价工程方向教师进行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律师给做培训,并鼓励青年教师多学习、多去挂职,努力夯实自身知识水平,提升授课能力,促进课程实效性目的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田蓉.关于<建筑法规>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1-04.
篇8
论文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组织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且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落实这一方针,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学生能实现就业,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方向。本文对于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
1 基层管理岗位对高职学生能力的需求情况
高职经营管理类专业主要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是他们在人才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为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观念、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满意度、对基础管理能力的评价和要求,对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的能力表现及基础管理能力向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高职院校经营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属于基层管理者,也是第一线的管理人员,是一线从业人员与中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岗位职责要求其一般应具备如下能力:正确理解上级指令,分解工作任务的能力;指导他人活动的能力;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的技术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激励员工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是高职经营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严格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注重学生适应现代企业工作岗位的相关能力及综合素质是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的基本任务。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情况,结合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及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笔者认为,改进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如下能力:理解并描述相关管理概念的能力、管理信息收集及分析处理能力、计划和决策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领导及指挥能力。围绕这些能力的培养,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体系,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2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而开设的,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尤其对营销类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实践性教学有其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它是高职学生对所学课程建立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对经营管理类各专业基层管理工作岗位的分析,可以肯定管理学基础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及职业能力形成、发挥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各专业后续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和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组织对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顺利就业为目标,加强实训教学是社会发展、教学理念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高职教育对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一般要求。高职教育是一种融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纯粹的技能型职业教育,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日常管理活动,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而高职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不满足被动地接受,愿意并能主动地探求相关的知识。理论学习是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的弱项,如果按精英教育的方法,则理论讲授过多,他们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以培养生产技术的管理者、技术标准的执行者、创新力的思维者、凝聚力的实施者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专业基层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典型工作任务出发,分析出胜任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并找到基本职业能力与管理学基础课程基础知识的结合点,设计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训练和指导意义的实训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训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从而提升整合其职业素质。
3 管理学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管理学基础作为经营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受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一直采取比较单一的“传授——接受——再传授——再接受”的课堂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首先确定书本上本节课程的知识点,然后确定重点、难点,按照先后顺序将概念、理论讲解清楚,再配合一些习题或案例,最后布置作业。这种常规课堂单元教学设计,使学生觉得学习管理学基础就是要进行专业理论研究,从而使教学内容忽视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不能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现有教材内容严密而系统,条理而规范,使教师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学生无法在体验中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导致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参与的机会,缺乏系统的实训内容,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训教学目标体系,只有导向性而可操作性不够。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违背认知与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结果是教师墨守成规,教学能力止步不前,学生没有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这样的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根据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性和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目标的毕业生。
4 基于岗位要求的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的设计
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出发,针对基层管理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状况分析,就各种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应的实训方案。
4.1 理解并描述相关管理概念的能力
理解并描述相关管理概念是基层管理者从事专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对基层管理者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在每一章节的课堂教学中。针对这一能力,笔者设计课堂讨论、调查与访问、课堂辩论、多媒体教学、专题研究等5个实训项目。首先通过课堂讨论,认识什么是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知道哪些管理实践活动,认为哪些管理实践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等等,让学生明确管理无处不在,管理既是理论又是实践,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在课堂讨论对管理理论有所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调查与访谈,了解管理者、管理职务、管理层次及不同层次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后组织学生就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进行辩论,使学生明白管理思想源于管理实践、管理理论产生于管理思想,而管理实践又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反映管理理论发展不同阶段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到管理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最后通过专题研究,探讨中、日、美三国企业文化的不同,使学生认识不同的历史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管理方法是各不同的。
4.2 信息收集及管理环境分析能力
这一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企业调研及小组讨论来实现。首先是划分小组,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调查内容,设计调研方案;其次是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影响某一特定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并分别进行记录;每个小组运用五力分析法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形成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方案;最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形成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的分析报告;实训结束后各小组上交一份管理环境分析报告。
4.3 计划及决策能力
这项技能可以通过3个实训项目实现。首先通过测试评估每个形势的计划能力,使学生明白计划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其次通过为班级编写计划书的形式,训练学生计划书的撰写能力,为他们毕业后撰写各类计划书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通过管理游戏衡量个人决策、集体决策与专家决策的异同,使学生基本掌握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的优缺点,掌握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决策方式,提高决策能力。也可以结合管理环境分析能力训练的内容进行,让学生在五力分析法分析的基础上模拟写出一份创业计划书。
4.4 组织及创新能力
采用分组调查、讨论和模拟招聘的形式进行组织及创新能力的训练。首先按照自愿的原则组成5~7人的学习小组,各小组讨论产生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然后可以自由选择比较熟悉的企业或到学校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调查访谈,了解该单位的职能部门设置情况,掌握该单位的部门设置、各部门的职责和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结合教材学习内容提出改革部门设置和部门工作的创新意见,写成调查报告,并画出该单位的组织机构图。在这一项目的实施中,教师要对如何进行调查采访和撰写调查报告给予辅导,预先检查各组的调查提纲,并配合做好各单位的联络工作。
4.5 领导意识及指挥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不同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领导者的领导风格;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领导的实质及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和把握领导者拥有权力的过程,培养学生处理管理冲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现场模拟指挥,训练学生有效指挥的能力;最后通过领导方式倾向测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6 沟通协调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是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所需要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正确认识、对待、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能力。它既是一种生存能力,也是一种发展能力。通过管理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沟通体验,加深对双向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能重视双向沟通,提高个体的沟通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沟通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5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方式
5.1 通过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构筑课堂内实训教学体系
在本门课程中,至少拿出1/3的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交互式教学,这是管理学课程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是指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发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中,教师不再以讲解为主,而是充分运用预习和复习环节使学生充分理解书本理论知识,指出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和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对重点、难点知识作扼要的说明,大部分时间则用于收集各种实际管理问题,采用学生分小组讨论、上台发言、管理游戏、自我评估、学生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讲解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避免单纯的课堂讲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课外收集资料,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管理工作就像其他各种技能一样,都要利用经过整理的基本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
5.2 校内模拟实践活动
管理学基础作为一门经营管理类学科,要在企业进行大规模较长时间的实训确实很困难,因而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必然成为专业实训的主要途径。在各种理论知识及单项技能训练结束后,利用学期末一周的时间,组织学生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活动,系统模拟一家公司从组建到营运的全过程,以创建公司为主线,让学生小组设计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通过介绍公司主要业务和目标顾客定位、总经理就职演讲、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机构设计、招聘模拟、领导风格优缺点分析,激励、沟通等实训项目,再现实际管理中涉及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管理素质,增强学生管理技能。
5.3 深入企业的管理调研与岗位见习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氛围,要能够根据教学需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岗位能手、职业专家来校示范性教学,以烘托整个职教氛围。同时,组织学生到有先进管理理念、绩效显著的知名企业进行参观访问,聘请企业的管理者为本门课程的客座教师,为学生做专题演讲,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见习等。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只是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方法初探,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要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原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其人才培养定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高职高专管理学教学尽可能向应用型和技能型方向转化。
参考文献
[1]安万明.《管理学》实训方法初探[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3):83-85
篇9
关键词:高校;教务员;工作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72-02
教务员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起到剂的效果,高校好比一辆飞驰的汽车,本科教学工作是核心是“发动机”,教务员在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无处不在,却又润物无声,是各种教学管理信息上传下达的桥梁,是连接学校、学院及师生的纽带,是院系常规教务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是领导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参谋和得力助手。教务员除了应对平日琐碎的教务管理工作,保证本科教学工作运行顺畅,还要能够钻研业务,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在工作中实践,在研究中提高。本文试从当前高校教务员工作的特征出发,总结教务员工作规律,探讨如何提高高校教务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一、高校教务员工作的特征
学分制打破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使教学管理呈现出动态性、开放性、多维性,学分制的学籍管理、选课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及教材管理等大量工作都是现代化的系统管理。因此,必须能够熟练操作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具有信息化管理理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务员。
教务管理工作首先具有连续性,业务性强的特点,教务员对教务管理工作的熟悉和精通需要三年。其次是服务性,教务员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服务性。为学校的教学服务,为全院师生服务,因此教务员需要具有主动服务的意识。三是能动性。教学管理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而人又是有主观能动性、有思维活动和情感反应的,是个动态的管理,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四是耐劳性。教学管理工作琐碎、繁杂,它是连结多方面、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具有承上启下、桥梁连结的作用,因此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二、高校教务员工作的内容
以黑龙江大学为例,每学期18个教学周,在开学前一周需要做好课表的工作,提醒有教学任务的教师准备好上课并制定教学检查工作方案。
第1周解决开课初期教师遇到的困难,完成试卷存档;提醒全日制本科双学位班师生按时上课,准备期初补考,成绩上报学校;办理学分制选课的补选、免听等手续,解答关于学分修读、选课、补考、毕业论文写作等方面的问题;完成开课审核,对选课人数过少的课程及时了解情况,协助任课教师办理停课手续或向教务处申请继续开课;安排学生助理的值班表;春季学期须通过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监控教师的毕业论文指导进度,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经常和系主任沟通,对指导进度滞后的要督促;秋季学期须完成毕业论文存档,筹备并组织双学位开学典礼。
第2周制订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计划,包括学业导师工作、双学位工作等;组织双学位补缓考;春季学期解答师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问题。第3周英语四六级报名开始;重视对教学工作的宣传,注意相关教学活动照片和文字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秋季学期时需在教务管理系统上做好新生的分班工作;完成学业导师的推荐,并在学业导师网站上创建导师班级,提醒导师按计划对新生开展指导;向新生介绍选课网站和学业导师网站的使用;协助教师完成优秀毕业论文校对;和新生学委、双学位班干建立联系;第4周期初补考后,需要连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一起提交成绩单给教务处。
教务员的日常工作比较琐碎,随时办理调串课手续,解答教学管理系统使用的疑问;对转专业和停学、复学的学生做好登记,在电脑中有专门的记录表。在教师节和相关的节日做好对教师的慰问工作,与师生、领导、同事保持融洽的关系,充分发挥学习委员的作用,使其成为教务员在班级的代言人。定期开展教学管理改革专项调研、组织并参与师生座谈、整理教学数据、总结教学管理经验。注意重大活动影像材料的收集,本科及双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实习、考试、教学检查、教学评估工作、上级部门的专项教学迎检等。
第6周安排双学位课程和考试,同时确定考核方式、参考书目,在课表中标注学时构成;整理以往试卷送教务处大库存档上附说明,说明内容包括学院、学年、学期、年级等信息,学院只保存近两学年的试卷。在秋季学期筹备双学位招生;春季学期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完成中期检查,确定答辩日期。
第7周开始排下学期本科课表,首先确定教学任务书和专业协调课,配合系主任落实教学任务;在春季学期安排毕业生大补考命题,通知毕业生提前准备好复习,联系结业生参加考试;向招生办提供当年本科生招生手册的宣传材料;组织双学位学生填写毕业生登记表、学籍附表。第8周确定伊春分校双学位授课安排;春季学期时需组织系主任完成学生论文答辩稿的提交,按时向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以word文档格式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电子版,逾期未提交者按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不合格处理,延期答辩。
第10周发放四六级成绩单,做好成绩的存档工作,统计考试通过率;秋季学期核对本科生未报到情况,删除未报到的学生,做好学籍管理;协助院领导组织系主任、实验室主任、教学秘书填写教学质量年报;参照学校相关时间安排设定毕业论文时间点,向全院;春季学期发放实习手册,大三学生开始毕业实习,在实习期间补充缺少的实习协议。双学位招生集中宣传;奖学金评选和发放;本科毕业论文反剽窃检测,组织本科和双学位毕业论文答辩。
第12周安排期末考试考场和监考;秋季学期开始大一新生选课指导,介绍选课系统、校园网及教学在线、学业导师网站等,同时讲解黑龙江大学的学分制和专业培养方案;第13周统计双学位工作量上报课时费。春季学期14周报送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材料;站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终稿提交完毕。
15周调停课补课,如果已经补课请在“申请停课、补课”网站填写补课信息,如未补课请在该网站上提交补课预案,以上工作需要在17周前完成,否则因教师个人原因临时停课而没有按时补课的学时,将在审核总学时数中减除;组织四六级监考报名,提醒学生参加四六级考试。秋季学期填报本人的年终考核材料;春季学期第15周统计双学位学生的毕业信息,了解其修读双学位的收获。
16周开始计算本学期本科教学工作量;报送公共课监考教师名单;确定伊春双学位课表;录入本学期期末考试考表;学期优秀学业导师考核;提交学业导师工作总结;组织学生和学业导师领导小组对学业导师工作进行考核,上报考核结果。17周去教材科领取考试用品;春季学期实习工作收尾,完成实习材料归档;发放双学位毕业证、学位证。18周开始组织期末考试,期末教学文件归档。
三、提升教务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策略
从上述的工作内容可以看出,教务员的工作贯穿学期,主要是教学计划制订、考务工作、学籍管理、日常教学工作、教学档案管理和处理随机性、突发性工作。每学期前两周十分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在学期初科学、合理地制订好各项工作计划。
教学管理文件、工作方案都是相关部门集体智慧的结晶和教学管理经验的凝练,作为一个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熟知学校的教学管理文件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要对每一项工作的各个步骤胸有成竹。作为一个好的执行者,一定要相信上级,认真贯彻执行教学计划、规章制度、工作安排。教务员不但要做好一个执行者,还要给教务处积极的反馈,帮助学校完善教学管理。
更新和转变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教务员积应极参加业务培训以及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抽身出去学习其他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管理方式勇于创新,注重管理科研的积累。同时教务处把优秀的教务员送出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其开阔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在同行中推广先进教学管理手段。
提高责任意识。责任意识需要在工作中用心培养、努力提高。教务工作看似都是些琐事,但其实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每项工作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俗话说“教学无小事”,上学期有两名教务员由于工作琐事处理不当而被通报批评,调离原岗位―――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工作方式科学规范,才能使自己少犯错。
为确保教学工作稳定运转,在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管理工作同时教务员需要有“抢前抓早”的观念,要有忧患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办事效率。教务工作复杂而琐碎,必须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并要“弹好钢琴”,善于处理中心工作和其他一般工作的关系,既要抓住中心工作,又要兼顾其他各项工作,统筹兼顾、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
主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基础培训,对高等教育发展及改革新动向关注和研究。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学管理事务,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工作,要积极学习和应用新技术,主动适应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用真诚、热心的态度和精湛的业务能力为师生提供服务,通过优质的服务最终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一支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熟悉教学管理工作规律和特点的教务员队伍,会使高校的教学秩序稳定,教学改革事半功倍,提高教学质量,较好地服务于师生,全面推进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艳.高校教务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
[2]李漪.当前高校教务员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5).
[3]李良菊.从自身实践浅谈教务员的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3).
收稿日期:2013-10-25
篇10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 教学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物流人才的支撑,在我国,物流人才被列为12种紧缺人才之一,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高校是为社会提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在培养物流人才、推动物流业发展,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在2001年才开始增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设立时间较短,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师资匮乏、课程体系不合理、特色不突出等,严重影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可见,针对物流学科的特性,进行特色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意义重大。
1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国外的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依据物流管理的主要职能,主要课程有:物流战略、供应链管理、仓储规划、运输规划、配送系统、操作系统设计等,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培养的毕业生知识面窄,能力弱,不能满足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急需改革与创新。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在遵循管理学科的主干课程体系的同时,还应该体现专业特色,建立特色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塔里木大学为例,2014年5月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对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宽口径、厚基础”的改革和创新。其中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以管理学科大类课程为基础,加大基础课程中专业英语、高等数学、统计学、成本会计、计量经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课时,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规划设计等方面打好基础。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设置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物流学、仓储、运输、配送、供应链管理等课程,同时加入一定的自然学科课程,使文科、 理科、工科相互交叉,相互结合,拓宽物流管理专业口径。因物流管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决策软件系统知识和实际设备操作能力,后期课程设置注重专业教育和应用教育,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依据当时本地方对物流人才能力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按特定的方向进行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期设置的课程主要包括物流实践、物流工具操作与物流规划方法等的学习和应用。
2教学方法创新
2.1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参观教学相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应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建设核心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在授课过程中随时调动网络资源,进行视频教学,利用各类辅助教案或网络视频,并结合实地参观教学。在仓库、物流设备、配送中心等内容讲解中使用实物图片;在物流运作、物流系统、供应链运作等内容讲解中使用视频辅助教学;在条形码、管道、设备、仓库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边参观边进行讲解,学生可以随时与物流管理人员进行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以达到直观、深刻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感性认知。
2.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
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案例资源库,要精选国内外物流领域经典案例,更要开发本地区案例。讲授物流管理课程的讲师应该到本地区有代表性的企业实地考察或挂职锻炼,真正地参与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发出高质量的、实用性强的本土物流案例,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注重案例讨论的设计,提升物流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效果。案例讨论部分在设计上要参考该专业学生的人数、学习态度,知识水平、参与度和综合素质等。灵活组织案例讨论,可以结合案例随堂进行自由讨论,也可以事先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提前将案例发放给学生或小组,在课下准备,上课时抽选部分学生展示案例讨论结果。
2.3依托科技活动,注重研究型教学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整体规划能力,因此,在该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能力。研究型教学就是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依据学术前沿拟定研究课题,学生通过查文献和实地调研,完成课程论文或研究报告。在实施研究型教学时形式多样:传统的研究型教学,通过指导课学生程结课论文来增强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加创业活动,通过国家创业计划大赛,模拟实体建立模拟基地,以及邀请企业家和创业者举办学术讲座等科技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快速提高;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课题,例如塔里(下转第66页)(上接第48页)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正在组建“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科研团队制度,初步已经实行,教师重大课题聘用学生,让部分学生参与助研,接触到前沿学术动态,培育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4应用“教师主讲+企业经理参讲 ”教学模式
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由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等对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进行主讲,使学生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同时,可以联系当地的企业,带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并聘请当地有代表性的企业家、经理人进入课堂,给学生讲实际企业运行中的物流相关知识的应用,以及企业中现实发生的案例,增加学生对企业实践的了解和物流知识的应用能力。
2.5运用实验模拟教学
实验模拟教学能够模拟物流的全过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物流流程,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物流专业课程都可运用实验模拟教学,例如供应链管理课程,可以在教学中运用供应链综合模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来模拟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为了保证物流管理专业能够实现实验模拟教学,应提高物流实验室的配备,建设实用型特色物流实验室。物流实验室至少要配备物流教学系统、物流影视、物流设备、实训手册、实战推演课件、实验教学计划、操作单据、运作案例等方案。
2.6建立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
高校应在相应的区域内,根据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和本地方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注重实践教学,把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纳入培养方案中,按比例设置课外实践的必修学分,实行“课内学分+课外学分”。与本地方的特色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本科教育的过程中,有机会把所学的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真正地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达到提高素质、加强就业竞争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