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12:3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政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政技术论文

篇1

1.1缺乏专业化施工体系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市政给水管道的施工企业存在缺乏专业性施工体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责任认定方面,并没有实现利益与责任的挂钩,对于施工团队而言,专业化程度普遍较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施工用机械设备缺乏完善的管理和检修制度,施工质量监督环节流于形式,相关的文件和材料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专业化的施工体系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期,因此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

1.2监管力度不够

如今,我国对于市政给水管道的具体施工环节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约束,存在执法不力的现象,与施工相关的执法行为通常在发生事故以后执行,丝毫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具有非常严重滞留性,另外在执法的过程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监管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增加了市政给水管道施工问题出现的几率,施工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2市政给水管道施工的准备阶段

2.1施工选材

(1)水泥与木料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钢材水泥与木料,因此水泥与木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管道的整体质量,在原材料的采购环节应本着货比三家的原则,结合施工的实际所需选取价格合理质量合格的原材料,并在进场之前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另外还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科学存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在施工工程中还需要对剩余的材料及时进行回收和处理。

(2)混凝土块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块需要在施工现场制作。相关部门应结合混凝土块的特征妥善安排运输、储存及养护环节,从而避免混凝土块发生不必要的损耗,并对混凝土块标示的保护环节引起高度的重视,对于放置在库房中的混凝土块而言,需要由专业的质检人员定期的对其进行质量抽检,若发现质量不达标的混凝土块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从而确保施工的材料安全。

2.2混凝土及砂浆的试验

在市政给水管道施工之前需要对混凝土及砂浆进行严格的试验,试验的目的是为确定施工半成品的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从而确定最为适宜的工艺和参数,为市政给水管理施工提供有效的技术指标控制手段。在对混凝土及砂浆进行现场试验时,按照相关设计方案规范的要求,对强度进行针对性的测试和调整,在室内完成各种种类水泥与外加剂添加量对混凝土抗压程度的影响试验,并进行砂率、用水量等多角度试验,试验完成以后整合试验结果,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所需选取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并将结果的书面形式递交到技术人员手中,形成施工制浆的重要依据和资料。

3市政给水管道施工技术

3.1开挖、回填沟槽

在沟槽开挖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充分的考查,并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特点,充分掌握设计图纸的各项内容,从而确定沟槽的开挖坐标和高程。开挖要在放线结束后进行,禁止越级操作。在放管时应避免管体悬空现象的发生,以此防止不必要的返工,对于超深开挖而言,返工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因此在开挖及回填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规范的施工流程,并对施工活动进行严格的约束,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严谨性,从而保证市政给水管道的施工质量。

3.2大口径给水管道的连接技术

(1)机械连接法

大口径给水管道的机械连接法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这种连接法涵盖了卡压实与卡箍式两种连接方法。为了满足经济方面的各项要求,在对大口径给水管道实施连接时,通常会运用完善的PE(聚乙烯)管道系统。一般而言,在室外进行大口径管道连接施工中,由于经济条件的约束,一般不会使用热熔连接法,而更偏向于使用机械连接法。另外,对于给水管道的维修施工而言,机械连接法具有便捷、影响小等特点,成为常规大口径给水管道的常用连接手段。

(2)电熔连接法

与机械连接法相比,电熔连接法适用于特殊环境下的大口径给水管道连接。这种连接法涵盖了电熔鞍型及电熔承插型两种连接方法。电熔连接法与常规的管道连接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可靠性。但在施工过程中,电熔连接法需要的施工成本较高,造成这一缺陷的主要原因就是电熔管件具有非常高的技术要求和指标。电熔连接法凭借其高度的施工可靠性,在燃气管道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3)热熔连接法

对于聚烯烃材质的管道系统而言,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使用热熔连接法。热熔法的实际上就是将聚乙烯管材进行热熔连接,而且连接部分的强度会得到显著的增加,通常会超过管材的主体部分。聚乙烯管道在进行热熔连接时,并不会对其直径造成影响,具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这项连接法为非开挖铺设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4总结

篇2

影视艺术的有四个基本特性。一是:视觉和听觉形象。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电影电视都是通过画面和音箱,直接诉诸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占83%的视觉形象和占11%听觉形象以及二者合一的银幕形象,进行叙事、抒情、表意,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二是时间和空间艺术。影视艺术既是空间艺术,同时又是时间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电影电视都是时间的移动中展示空间,同时又是在空间变化中展示时间,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复合,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是影视艺术的又一基本特性。三是逼真性和运动性。影视是“活动的照相”既能逼真地再现生活,又能生动地表现生活的运动状态和主体动作。逼真性和运动性是影视与生俱来的的本性。艺术家要努力发挥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将影视片拍的真实、生动、精彩。影视剪辑也要运用剪辑技术剪除虚假,剪出动感,剪辑出内在的真实与外貌逼真高度统一的影视片。四是综合性和艺术性。影视既是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有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结晶。影视是新兴的综合艺术。科技是影视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综合性和技术性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的。

一、剪辑在影视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剪辑,作为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电视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独立出现并逐步完善的。同时剪辑艺术的进步,又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影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影视剪辑的功能和作用,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正确、合理、高明的剪辑,能够增强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反之,错误、平庸、低劣的剪辑,就会减弱甚至破坏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剪辑(Filmediting)是电影的后期制作流程之一,是由电影剪辑师将前期拍摄的视觉素材与声音素材重新分解、组合、编辑并构成一部完整电影的过程的总称。电影剪辑要处理的最基础问题,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而剪接(cutting)指胶片的具体工艺处理,蒙太奇既指镜头组接的艺术技巧,又常指由剪辑而获得的艺术效果,但在有些国家,蒙太奇也是“剪辑”的同义语。

将一部影片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和组接,最终编成一个能传达创作者意图的作品,是电影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一部影片从拍摄到完成的一次再创作。

早期阶段的电影只是将舞台剧原封不动地拍摄到胶片上,实际上是舞台剧的活动照相。20世纪初,从美国电影导演格里菲斯开始,采用了分镜头的拍摄方法,将内容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的镜头分别拍摄下来,譬如用近景、特写等镜头来突出细节,用全景、远景来介绍环境,用一系列短镜头的快速转换来制造气氛和节奏,从而使电影摆脱了舞台剧活动照相的框框,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艺术,也由此产生了剪辑的艺术。

EdwinS.Porter一般被认为是最早发明剪辑的电影导演之一。爱迪生公司早期制作的电影多是静止拍摄的短片,随着电影长度的逐渐增加,EdwinS.Porter拍摄了里程碑般的TheLifeofAnAmericanFireman(1902)。第二年他拍了TheGreatTrainRobbery,现在被当作早期剪辑术的范例。

篇3

1.1沥青的合理选用

沥青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并且还要考虑当地的道路等级,在此基础上比较重要的还包括路面的类型等,对于道路施工其主体是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道路的质量。根据上述的条件进行实际考察与分析之后才能够确保其地区是否适合沥青的选用。不同的地区选用的沥青的成分也不同。对于高温情况较多的地区,其日光照射时间长或者是夏季多雨等自然环境下的地区,要选用相对来说比较黏稠的沥青;对于低温情况较多的地区,其天气寒冷、寒风较严重的地区,要选用相对来说黏稠度低的沥青,以便其建造的道路适应其所在环境;对于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还可考虑温度感应较低的沥青。

1.2粗集料的合理选用

沥青砼混合料由多种材料组合,除了最主要的沥青以外还需要粗集料,并且粗集料又不是独立的个体,它也是由多种材料组成,主要有施工所需的碎石,并且还包括破碎砾石,在此基础上还有比较重要的钢渣等较重要成分。粗集料在选用的过程当中要考虑较多条件限制因素,确保其要保证洁净、表面粗糙、无风化,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1.3细集料的合理选用

在道路施工的过程当中,除了需要粗集料以外还需要细集料。细集料同样是由多种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其中比较重要的即为天然砂,并且还包括机制砂,在此基础上还有石屑。在进行细集料选择的过程当中考虑较多的环境因素,要确保细集料的整洁,并且没有任何杂质,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细集料没有被风化过,其中还要保证细集料具有最重要的性质,即黏性,确保路面修建的工期与质量。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其施工材料选用机制砂比较广泛,同时天然砂的选用比重也比较大,但是工程要求一般情况下减少石屑的使用率,其不能够对道路质量产生较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整个施工,如果在使用天然砂的过程中需要石屑的辅助,则要求天然砂的使用比重率远远大于石屑的使用比重率。

2沥青砼道路施工中的配合比设计

2.1目标配合比设计所为目标配合比设计主要是确定混合料的类型、选择最大粒径、选用矿料的级配范围、计算组成材料的配合比、确定沥青的最佳用量等。对于这一阶段来说,马歇尔设计方法的应用最为广泛。

2.2生产配合比设计在经过目标配合比设计以后,还需利用实际施工设备进行工程的生产配合设计。这一过程主要是将建筑施工所需的冷料进行干燥、在此工作之后再进行除尘以及二次筛分之后,将原本的冷料放进热料仓。最后将热料仓的材料进行取样实验,通过对材料的实际测量分析之后,确定热料仓矿料之间的比例,确保其合理以此保证施工道路的质量。

2.3试拌试铺配合比调整试拌试铺配合比调整工作主要是通过对生产配合比的设计对矿料进行相互配比实验,这一过程主要应用拌和机,根据试拌试铺配合比调整之后观察其比例情况以及路面的铺设情况。如不满意可适当调整后再试拌试铺,直至满意为止。

3沥青砼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砼道路的施工建设主要包括了混合料的拌制、运输、摊铺、压实等多个工艺环节,只有切实保证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顺利实现。

3.1拌制

3.1.1确定适宜的拌制时间。由于沥青砼混合料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拌和,以保证各种组成材料在混合料中得到均匀的分布,并使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被沥青裹覆。大多数连续式拌和机的拌和时间由上料速度及拌和温度调节。沥青砼混合料拌制以后,如不需要立即摊铺,可放入成品贮料仓。为避免沥青同混合料的老化,在有保温设备的贮料仓中,拌和后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

3.1.2拌制设备的运行。对于拌制设备的运行,运用装载机将道路施工的矿料进行分类,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分类好的矿料根据其不同的性质与用途分别装入不同的矿料仓,当拌和设备处于运行的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对其运行情况多加小心,要对仓库的矿料储藏情况进行频繁性的检查,确保各个料仓的矿料数量平衡,如发现不平衡情况产生,应马上停止运转,以防满仓或贮料串仓。同时,还应检查振动筛的橡皮减震块,发现有裂纹时,要及时更换,贮料仓中存料要过半后才可开始称量。矿粉要根据用料情况上料,以避免上料过多或卡住秒器。

3.2运输

要运用标准专业的运料车对沥青砼混合料进行运输,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要求司机师傅平稳行驶,避免急刹车情况的发生率,以此可以避免导致混合料的透层或封层出现损伤。在此基础上,沥青砼混合料运输过的车辆要进行每次运输之前以及运输之后的清洗。

3.3摊铺

在对其进行砼混合料铺摊时,需要对道路下层的质量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及确认其是否安全,如若下层质量并未达到标准、没有根据相关要求实行黏沥青或者下封,则不应对沥青砼面层进行摊铺。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求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l0cm宽度的摊铺重叠。整个摊铺过程应做到缓慢、均匀和不间断。

3.4压实

压实作为沥青砼道路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通过合适的碾压,不仅能保证路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而且能使沥青砼面层达到高密实度,因此必须加以重视。整个压实过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合理控制压实温度和碾压次数。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进行,不应突然改变碾压方向和碾压路线。

4新型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沥青混合料在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上的提高,各类新型的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建设中,例如SMA沥青砼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沥青砼技术、稀浆封层技术、再生沥青混凝土技术等。本文中主要分析了近年来应用最为普遍的SMA沥青砼技术的应用特点。SMA(StoneMatrixAsphalt)是一种新型的沥青砼混合料结构,在我国,相关专家根据该技术的构成原理,在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正式命名为“沥青玛碲脂碎石混合料”。SMA沥青砼技术最初起源于20世纪德国,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进,首先在机场道路等工程中试用,并逐渐在全国各地的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SMA沥青砼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具有以下方面的技术特点:

4.1良好的温度稳定性与耐久性

SMA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在高温条件下,由于混合料中粗集料相互之间的接触面较多,其具备较强的抗车辙能力和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在低温条件下,由于SMA结合料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和柔韧性,使得混合料能较好地抵抗低温变形。在此基础上其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SMA具有较小的透水性,其在阴天下雨情况下能够防止雨水渗透到沥青层,对道路的质量从根本上起到保护作用,能够促进道路的长久可持续使用年限。

4.2投资效益高

SMA沥青砼技术能全面提升市政到工程中路面的使用性能,不仅能延长道路路面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大幅度降低维修与养护费用。据资料统计,SMA路面的使用寿命相比密级配混合料路面能延长20%~40%左右。

5结语

篇4

【关键词】 会计盈余功用; 价值相关性; 盈余质量

一门学科的发展和演化,尤其是革命性的巨变,其直接的动因是研究者“设问方式”的改变。纵观会计学科的发展史,其“设问方式”大致经历了三次角度的转换:第一阶段,侧重于从“语法”(syntactical)角度对会计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回答“怎么做会计”(how to do)的问题;第二阶段侧重于从“语义”(semantic)角度对会计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回答“什么是最好的和应该采用的会计方法”(what to do)的问题;第三阶段侧重于从“语用”(pragmatic)角度对会计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回答“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有什么用”(why to do)的问题。在此阶段,会计盈余功用理论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信息观(information perspective)、计价观(valuation perspective)、契约观(contract perspective)就是会计盈余功用理论的代表性观点。目前,会计盈余功用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研究

自1968年鲍尔和布朗(Ball & Brown,1968)在《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发表“An Empirical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一文以来,实证研究范式就被广泛应用到会计学领域当中。目前有关会计盈余有用性的实证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上。Holthausen & Watts(2001)指出,虽然这些研究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是其所使用的模型都是相通的。从理论上看,“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根源于各种证券定价模型,而且,无论采用何种定价模型,最终都能转换成会计盈余和股票报酬率之间的关系模型。例如,信息观下的收益模型是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而计价观下的价格模型则是由现金股利折现模型演化而来的,如Ohlson模型就是在现金股利折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干净盈余”假设(clean surplus)推导出股票价值与净资产账面价值及未来盈余的关系。此后有关“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通用模型――证券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展开的。

最早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的文献仍然是鲍尔和布朗(Ball & Brown,1968)的那篇经典文献。该文采用事项研究(event study)方法,将1957~1965年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261家上市公司按照盈余未预期增长分为“好消息”和“坏消息”两组,通过观察两组上市公司的市场反应发现在盈利公布前后一个时窗内,资本市场确实能对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做出反应。应当注意的是,Ball & Brown(1968)在进行研究时假设所有公司在收益与报酬率的关系是同质的,即不考虑样本公司的报酬/收益关系在横截面上的差异。同时他们也指出,在平均意义上市场未预期盈余对股票的非正常报酬率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通过统计技术的处理后,也许掩盖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市场是否会对某家公司的盈余“好消息”或“坏消息”比另一家公司报告的盈余“好消息”或“坏消息”反应更加强烈?Beaver、Clarke & Wright(1979)选取1965~1974年(NYSE)27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市场未预期盈余和股票超额报酬率进行回归(即收益回报模型)。研究表明,不同上市公司盈余的市场反应实际上是不同的,开创了盈余反应系数(ERC)研究的先河。此后,有关盈余反应系数的研究逐渐成为信息观下学者们进行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研究的主流方法,但也备受质疑。Lev(1989)研究发现,已有研究文献所得出的可决系数(R2)普遍偏低,短时窗(2~3天)收益回报模型的可决系数(R2)通常在2%-5%之间,长时窗(一个季度或不到两年))收益回报模型的可决系数(R2)也只有5%-7%。对于可决系数(R2)偏低的原因,学者们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非理,这显然有悖于资本市场有效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价格模型(Ohlson模型和Feltham-Ohlson模型)打开了股票估价的黑匣子,确立了会计盈余在决定股票内在价值中的直接作用,对从计价观视角进行会计盈余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的实证检验产生了深远影响。Frankel & Lee(1998)采用不同国家的数据对价格模型进行检验后发现,绝大部分国家价格模型对股价的解释力度都超过了70%。此后,国内外学者尝试使用收益模型和价格模型两种研究设计对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Francis & Schipper(1999)同时运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对1952~1994年间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价格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呈逐年递增趋势,而收益模型的回归结果则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Ely & Waymire(1999)对APB会计准则时代(1960~1973)和FASB会计准则时代(1974~1993)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支持了Francis & Schipper(1999)的观点。Lev & Zarowin(1999)的研究却得出了相悖的结论,他们发现无论使用收益模型还是价格模型,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均呈下降趋势,Lev & Zarowin(1999)将出现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归结为研究区间的不一致。

国内对于此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有,王跃堂、孙铮、陈世敏(2001)采用收益模型和价格模型对1997年、1998年自愿执行三大减值准备政策和未执行三大减值准备政策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从价格模型来看,三项减值准备政策的执行并没有改善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但是从收益模型来看,这一政策的执行降低了每股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提高了每股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赵春光(2003)运用收益模型和价格模型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在1995年至2001年经历了一个先升再降的过程,并且在1996年或1997年达到顶点。其中,每股收益和收益与净资产联合的价值相关性、当期盈余和当期盈余与盈余变化联合的价值相关性均存在上述趋势。可以发现,独立进行盈余质量价值相关性研究的文献非常之少。国内首次把盈余质量价值相关性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中分离出来进行独立研究的文献是柳木华(2003)发表的《盈余质量的市场反应》一文。柳木华(2003)在借鉴Lev & Thiagarajan(1993)和Haw et al.(1998)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3类共8个基本信号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计量,并以此为基础对盈余质量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或者说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反应与基于财务报告基本信号的盈余质量计量正相关,即盈余质量高的样本组的盈余反应系数比盈余质量低的样本组的盈余反应系数大,并且盈余质量对未来一年的盈余变化具有显著预测力。

二、以价值相关性作为评价标准对会计准则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的研究

以价值相关性作为评价标准对会计准则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准则下会计信息(主要是会计盈余)的作用,并为不同准则之间的比较甄选提供可量化的证据。Amir,Harris & Venuti(1993)选取在美国境内上市的来自20个国家的外国公司作为混合样本,他们分别采用事件研究、收益模型分析以及账面市值比分析三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与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相比,按照美国GAAP调节后的会计盈余和股东权益不仅在总体上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而且对调节数据进行分解后的一些项目也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Auer(1996)选取从瑞士会计准则改用欧洲准则(EC)和IAS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EC和IAS下的会计盈余具有更强的价值相关性。不过Eccher & Healy(2000)却得出了相反的研究结论,即本土会计准则优于国际会计准则。Eccher & Healy(2000)以同时发行AB股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比较CAS和IAS的有用性,研究发现在B股市场,IAS下与CAS下的会计盈余和应计项目具有相似的价值相关性,而在A股市场,CAS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更高。

国内学者基于同一市场对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的相对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是想为我国进行会计国际协调有无必要提供实证证据,但结论并不一致,有些学者认为会计准则体系应当保持中国特色。如潘琰、陈凌云、林丽花(2003)研究发现,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提供的会计盈余数据比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提供的盈余数据具有更强的信息含量。因而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仍应考虑国情,不应当全盘照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洪剑峭、皮建屏(2001)研究发现从会计收益和股票回报的关系来看,1994年至1999年间,国际会计准则下会计收益和股票回报的相关性并不比国内会计准则下会计收益的价值相关性高,经过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调整的调节数据也并没有为投资者带来增量信息。但是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我国走会计国际协调化的道路是非常有必要的。王立彦、冯子敏、刘军霞(2002)在Amir et al.(1993)的基础上,研究了19家同时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上市的公司根据不同会计准则编制的两套报表的信息差异,结合市场回报率/会计盈余相关模型和市价与账面价值比分析模型对报表中的关键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两套报表之间的会计盈余数据调整值和股东权益数据调整值对股票市场年度平均回报率和市价与账面价值比存在显著影响,即这些调整值能够增加会计数据与市场回报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海外资本市场要求中国国内公司在其市场上市必须披露不同财务报表的合理性。此外,李晓强(2004)采用回报率模型(Return Model)和调整后的市值模型(Adjusted Market Value Model)所进行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遗憾的是,大部分的研究成果仍然是以盈余数量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单独进行盈余质量与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关系的文章并不多见。王建新(2005)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化问题进行研究时,以是否提高盈余质量作为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标准。在文章中,王建新(2005)对会计准则国际化协调进程及效果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形式上基本实现协调的情况下,实现了一定程度实质上的盈余质量协调,或者说由于两种会计准则体系本身的原因导致的盈余质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还表明了在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条件下,即使完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也不能显著改善会计盈余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目前有关会计盈余有用性的实证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上。虽然这些研究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是其所使用的模型都是相通的。从理论上看,“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根源于各种证券定价模型,而且,无论采用何种定价模型,最终都能转换成会计盈余和股票报酬率之间的关系模型。例如,信息观下的收益模型是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而计价观下的价格模型则是由现金股利折现模型演化而来的,如Ohlson模型就是在现金股利折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干净盈余”假设(clean surplus)推导出股票价值与净资产账面价值及未来盈余的关系。虽然证券定价模型对检验会计盈余是否有用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完全以证券定价模型作为通用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会计盈余功用理论发展的桎梏,以致到现在我们对该理论的研究仍然无法找到新的突破口。根据对现有文献的分析,笔者认为会计盈余的有用性不应仅局限于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研究,还应当体现在会计盈余能否提高以及如何提高证券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上。基于此,笔者提出会计盈余功用理论的实证检验应当有两个分支:一是检验会计盈余在股票定价方面是否有用,其通用模型是证券定价模型;二是检验会计盈余在引导资本配置方面是否有用,其通用模型是资本配置效率模型。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跃堂,孙铮,陈世敏.会计改革和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1.7.

[2] 王建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协调进程及其效果研究――基于沪深AB股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5.6.

[3] 李晓强.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价值相关性比较――来自会计盈余和净资产账面值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4.7.

[4] 柳木华.盈余质量的市场反应[J].中国会计评论,2003.7.

[5] Holthausen,R.W. and R.L. Watts,2001,The Relevance of The Value Relevance Literature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1 No.1-3,pp:3-75.

[6] Ohlson,J. A.,1995,Earnings,Book Value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1,661-687;Feltham,G.A. & J.A.Ohlson.1995. Valuation and Clean Surplus Accounting for Operation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1:689-731.

[7] Frankel,R.,Lee,C.,Accountingvaluation,market expectation,and cross-sectional stock retur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1998,25:283-319.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 学科整合 多媒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拓宽了教学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观念正是在这一大趋势、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但是,并不是用了网络和计算机就是整合。这里有一个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不同的语文教学情景相对应的关系问题。

借助多媒体的音频,聆听悦耳的声音。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阿房宫赋》《项脊轩志》,唐诗、宋词等等。对于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高质量的诵读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办法,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诗化的教学境界,在这种境界之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日渐提高。审美感知是人对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人们对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有利于熟读和背诵名篇名句。

借助多媒体的视频,观赏优美的画面。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如画的诗境,宏伟的场景,聚焦的时刻。语文主要凭借是文字,比较枯燥乏味,所以通过多种艺术的联想和转换,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注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文字与具体的事物进行转换,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如一种秋天的思绪,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等文字来表达,那么多媒体可用一支乐曲、一幅图画等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动作小说家用文字来描绘,而多媒体可以直接地展现。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正是要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在头脑中活动起来,甚至在此基础上想象出超乎语言本身的事物时,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的形象感,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这种多项的艺术联想与转换增设了教学情景,增添了教学效果,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例如,诗歌鉴赏课,许多学生觉得太难,听不懂就不愿学,我一次讲《山园小梅》,是一首有关梅花的诗,先让学生收集写梅花的诗,然后通过比较选出自己喜欢的诗,在课堂上配上漂亮的画面,伴随优美的音乐,同学们看到了梅花的洁白淡雅、姿态娴静,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的高洁。再来鉴赏此诗就显得容易多了。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了语文的课堂效率。

可见,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画面、音乐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既增强了审美感知的能力,也提升了语文课的魅力。当前,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那鲜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确实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难忘的印象,有时甚至能起到“以一抵十”的作用。

借助多媒体的网络技术,搜集丰盛的教学资料。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教学,应放眼于未来,不能局限于课本。决定我们未来的是互联网和教育。海量化的网络资源,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例如,名著的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外的自主学习是课堂的延伸和必要的补充。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等同的。利用好信息技术,使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学习材料成为可能,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使课外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主动探索的学习,从而使课外自主学习带动课内的自主学习,来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和网络的使用,大大地拓展了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渠道,使小组活动、班级活动更易组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广泛和便捷,尤其是可以不受课堂时空的限制。作文教学原来总是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通过网络与外面交流,收集资料方便快捷,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关于穿越剧的议论文,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通过加工和整合,不少同学写出了质量的作文。卢芸同学的《向“穿越”开炮》获得好评。推荐发表在校刊《小荷》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找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契合点,恰当运用电教媒体,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巩固,有利于对教学信息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这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探讨、反思、总结,使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更加符合语文信息化、多样化、网络化的要求,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唐诗宋词鉴赏》

《高中语文教材参考》

篇6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语文;整合

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语文课程的教育带来了不少好处,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当前教学的发展方向。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获得教育的信息,利用其便利的条件与其他教师进行学科的探讨,也运用信息技术将教学的任务变得更加丰富,增添了许多乐趣,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初中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激发学习热情

以前的语文教学简单又无聊,教师只是使用粉笔与黑板来进行知识的教学活动。那么,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引入一种生动的学习条件,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而处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能使用从前的教学方式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是采用新颖的手段去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加强语文各方面的训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提升自己的想象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

在当前的教学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而信息技术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成果的提升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开阔我们的认知视野,世界观不再狭隘,而在教学的活动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正确的评估,给教师带来更深的体会,可是,前提是要正确使用初中信息技术。

比如,在《背影》这一课时,某些语文教师就完全依赖课件,在教学中展示了很多父母亲的背影,这样的教学,学生体会不到教学的内涵,学生对于其中的父子之情也是不太了解。对此,我们可以转变一种方式,使用朗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与作者产生共鸣,以收获较好的教学成效。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依据教学的内容来选择教学的形式,来增强课堂的教学成效。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交流与促进

比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可靠的网站,指引学生寻找有关的辅助资料,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技能,突破从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讲解。如此一来,借由信息技术这个环境,语文教师与学生增加了彼此的交流,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而且,学生对于互联网也是十分好奇的,相信他们能够使用好互联网,去获得有利的资讯,收获颇多。除此之外,在作文教学的时候,网络上有许多参考资料,学生只要学会使用网络,就可以获得很多有利的信息,能够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给作文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在这个时候,教师也可以给予合适的教学,让他们使用互联网去进行知识的学习。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将初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彼此更好地整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还能够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正确的选择,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郑珍 《亲属记》 文化史

郑珍(1806~1864),贵州遵义人,晚清著名学者、文学家。郑珍学宗许郑,又继承发展了乾嘉以来的清代朴学家治学传统,撰著涉及经学、小学、文学、史学等诸多领域,留下了“足以代表贵州古代最高学术水平的著作”[1](P7)。《清史稿》立《郑珍传》,列之《儒林传》,称“西南大师”[2](P57-58)。《亲属记》二卷,是郑珍“阐述礼经记载中历代宗族亲属称谓”,并“考证其源流演变”的著作,因孔壁中书内有《亲属记》一种,题以旧名。书脱稿于清咸丰十年(1860),后经郑珍子知同与衡山陈矩“共补缀之”,于光绪十二年(1886)刊行。本文所用《亲属记》是王锳、袁本良两先生2001年点校的《郑珍集小学·亲属记》(以下简称点校本),此本以《巢经巢全集》本(原陈田、陈矩兄弟原刻补订本)为底本,第一卷校以广雅书局1883年《广雅丛书》本(郑知同校订,原陈氏刻本上卷)为基础,是完整的二卷本。①从点校本看,《亲属记》系统收录了古今亲属称谓词语,并汇集了大量的文化考释,具有较高的文化史价值。

一、系统收录古今亲属称谓文化词语

称谓语是富有民族特征的语言文化现象。《尔雅·释亲》:“父之党为宗族,母与妻之党为兄弟。”《礼记·大传》:“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而男女有别。”反映出亲属称谓同社会、政治、宗族和人伦之间有密切关系。《尔雅·释亲》对先秦汉语亲属称谓的系统记载,表明了人们“对亲属关系的分类主要着眼于宗亲和姻亲的区分,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亲属关系观念的特点。”[3](P16)亦可见“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亲属称谓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同封建礼教密切相关,成为儒家别亲疏、明贵贱、正名分的重要内容。”[1](P1067)但对于亲属称谓的研究,自《尔雅》《礼记》以降,《小尔雅》《方言》《释名》《广雅》诸书有所增益,但都“大端略具而语焉未详”。《白虎通义》所提孔壁中《亲属记》一种,以及《隋书·经籍志》所载《称谓》五卷,又“皆所亡佚而不得而详”。幸而《亲属记》得以问世,成为称谓研究的“充饥”之作。

关于文化词语的研究,黄金贵先生指出:“文化词语有三个特征。一是名物性……二是系统性……三是民族性。”[4](P1)《亲属记》力在名汉语亲属称谓之物事,正汉民族礼俗教治之伦纪,按例编著,是对汉语亲属称谓词的系统性研究。据点校本统计:全书系统收录称谓名称106大类,辖词606条,其中陈矩补缀的有62条,范围涵盖了血缘、亲属、亲戚、婚姻、主仆、师徒等诸多关系。《亲属记》“后序”中说:“诸亲名称之全,今古繁难,向无统纪……爰就解经余暇,缀成斯记,提古为纲……钩稽类列其次,由亲及疏,秩序井然。”[1](P1076)其名物性、系统性由此可见。

二、释词涉及文化阐释

郑珍在考释词语时,常常对古代文化进行阐释。如:

【考】《曲礼》:“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尔雅》:“父为考,母为妣。”顾亭杯曰:“古人曰父曰考一也。《易》:‘有子,考无咎。’《书》:‘若兄考’,‘大伤厥考心’,‘聪听祖考之彝训’。《履霜操》:‘考不明其心兮听谗言。’自《曲礼》定为生曰父死曰考,则为人子者当有所讳也。”按经传绝无父母在而自称之考妣者,顾氏所引《易》《书》皆非自谓其父,故可通言,《履霜操》亦出后人拟作,其说不足据。

按:此条阐明“在生、卒殁称谓之有别”。检《亲属记》全书,对“存殁”称谓之别有十分严格的考究,尤其注重阐明“卒殁(没)”之称,以避再生误称之讳。如:父……殁曰考、曰皇考、曰显考、曰先公、曰先君、曰先子、曰亡考、曰先君子。母……殁曰妣、曰皇妣、曰显妣、曰先妣。母……殁曰先亲。父之父母……殁曰王考王妣,曰皇祖考皇祖妣。祖父皆殁总曰先亡丈人。祖之父母……殁曰皇考皇妣。曾祖之父母殁曰显考显妣。父母以上无爵者,存殁曰府君、夫人。妻对妾言之……殁曰嫔。妻谓夫曰夫子……没曰皇辟。夫之父……殁曰先舅、皇舅。夫之母……殁曰先姑、皇姑。此类皆古旧习,不可妄改,今俗沿之。

【祢】《左传·襄十三年》:“楚共王曰:‘从先君于祢庙。’”杜注:“从先君代为祢庙。”《公羊传》:“生称父,死称考,入庙称祢。”按:祢本亲庙之称,即以称亡考,凡经典言祖祢者皆是。祢者迩也、近也,视祖曾庙为亲近也。《书·高宗肜日》:“典祀无丰于昵。”孔传:“昵,考也。”字别作昵,昵亦近也。

按:此条阐明“祢称亲庙”的文化内涵。郑珍《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并云“祢”为“亲庙本字”[1](P32,P207)。亲庙,即祖庙。《白虎通·德论》卷八:“于祖庙者,谓子之亲庙也。”《汉书》卷九十九:“宜序于祖宗之亲庙,其立祖庙五,亲庙四。”祖庙,是供奉祖先的场所,因此古以“祢”称亡考。至于《书》《孔传》别作“昵”,郑珍认为“昵亦近也”。黄侃《说文略说·论俗书滋多之故》:“以《字林》而言,其所载之字,如祢,《说文》应通用昵,今以为亲庙,别造一文。”[5](P10)

【庶母】……朱子曰:“父妾之有子者,礼谓之庶母,缌麻三月。此其名分固有所系,不当论其年齿之长少。”俞汝言曰:“为庶母,谓父有子妾也。子兼男女言,俗不服生女庶母者非是。”按《左传昭二十八年》:“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鲜。’”是谓父妾多而不尽有子,知父妾无子亦有母称,但非《丧服》经所言有子之庶母耶。再按,由父溯祖以上之妾,其称并加“庶”字,视此如《礼记》言“祖庶母”是其例。后不再出。

按:此条阐明“父妾无子亦有母称”。《亲属记》对“旁庶、侧室”和“正嫡、正室”之称谓多所辨明。如:妾曰小妻,曰少妻,曰下妻,曰旁妻,曰庶妻,曰小妇,曰嬬,曰小,曰小夫人,曰侧室,曰簉贱者,曰属妇,曰养。妻所生第一子……曰嫡子,曰嗣嫡、嫡嗣。可见“嫡庶之分,在中国宗法社会里也是非常严格的”[6](P990)。“庶母”者,“庶”言“父之妾”,“母”言其有子,但古人并不因“有子无子”而产生偏见或歧视,便同用“庶母”称之。郑珍的考论是客观的。

【显考显妣】《祭法》曰:“显考庙。”《檀弓》:“殷主缀重焉。”注:“殷人作主,后则联其重县诺死者之庙,去显考,乃埋之。”疏:“显考,高祖也。”按古以显考为高祖专称,自韩魏公《祭式》易皇考皇妣为显考显妣,及元大德间禁称皇字,而世称皆同魏公,至今不改。古义鲜知者也。

按:此条阐明因避讳“皇”字,而使用“显考显妣”代替“皇考皇妣”的历史文化原因。“所谓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则用改字、却笔等办法来回避,其结果往往造成语文上的若干混乱。”[6](P977)《亲属记》卷一“皇考”条云:“宋时已多避用皇字矣。”“元大德间禁称皇字”,以此揭示“显考显妣”替代“皇考皇妣”之由。

(本文为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科研重点项目“郑珍《亲属记》研究”的部分成果。)

内容注释:

①中华书局1996年标点本(与《称谓录》合刊),系据《广雅丛

书》本排印,内容也不够完整。

引用注释:

[1]王锳,袁本良点校.郑珍集·小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2]吕友仁.乾嘉朴学传黔省,西南大师第一人——郑珍学术成就表

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3]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卷下)[M].武汉:湖北教

育出版社,2000.

[4]黄金贵.论古代文化词语的训释[A].古代文化词语考论[C].杭

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5]黄侃.黄侃国学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篇8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道路工程也正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道路是城市内部的交通运输网,以其畅通、宽广、舒适度高等优势在城市的各项生活、经济活动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现代化公路工程施工的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工序繁琐等特点不仅有利于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也容易在施工中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如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各地市政道路事故案例,多数都是在施工过程中因技术操作不当留下的后遗症,使得道路使用过程中性能降低,寿命减短,因此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还应当从施工技术着手。

一、市政道路工程特点分析

1.新型施工技术开展较慢 现阶段我国市政公路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即通常所说的“黑色路面”和“白色路面”。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硬度较强,相对于柔韧的沥青路面来讲水泥混凝土属刚性路面,但它的平整度和舒适度要远高于沥青路面。目前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不断研究新的施工技术,如滑模摊铺技术,使用滑模摊铺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从整体上提高道路的平整度。然而这种技术因资金和设备方面投入量大,施工技术也不算太成熟,各环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尚处在探索阶段,没有能够大范围推广。

2.施工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市政道路工程因属于户外施工,施工周期长且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施工中的各类突发天气因素经常导致工期延缓。另外,恶劣的天气还可能对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施工中遭遇持续的雨雪天气,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性能自然不能同常温天气下相比,还有的在高原地区气压较低,寒冷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等不可抗拒的环境因素,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因此,针对不同环境中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技术,这是道路施工的难点所在。

3.道路工程程序繁琐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有突出的经济特点。因市政工程属于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其施工要受制于技术、法规、经济等方面要求,有些道路施工项目因各地方政府部门要求不一样,还会有特殊的规模、结构、材料等方面差异。而且在施工程序方面,市政道路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利益,有时候一道手续批示或者一项变更内容,常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流程相对其它工程而言较为繁琐。

二、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沟槽回填 市政道路工程在做路基处理或其它工艺时,经常性地要开挖和回填沟槽,其主要问题多发生在沟槽的回填过程中。通常回填时按照规范要求需要分布压实回填,如果一次性回填到位容易出现碾压不到位而在一段时间之后发生沉降,从而影响上层路面结构。但实际的施工中施工单位往往不重视此项内容,回填土不是含水量过高便是用垃圾土、拆房土以及混凝土硬块等,使得沟槽内土质间隙过大,不能充分碾压密实,对于后续施工步骤影响很大。这样的道路工程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极容易出现汽车长时间碾压使得沟槽两侧出现裂缝,甚至路面整体塌陷的现象。

2.管道工程施工问题 管道工程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道路后续的使用和维护管理都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给排水管道的施工中,给水管道常采用热熔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受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素质影响大,经常出现管道接口没有熔接好在后续使用中发生漏水的情况。而针对承插对接的排水管道,也会由于施工技术原因,或是回填土不密实导致上层沉降将管道压塌的事故。其次,管道工程中因排水管道的半径设计较小、管道材质差等问题,导致的排水时出现路面大量积水,或是路面收水口不能很好的排入到市政排水系统中,造成路面破坏。还有一些管道施工中,路面检查井的井盖高度和井周围密度不合乎规范,井盖无论是高出地面或低于地面,都不利于通车,长时间被碾压之后会导致井周围下陷。

3.混凝土道路施工裂缝 混凝土道路工程中的各种裂缝对于道路质量危害极大,有些裂缝在施工完毕之后即出现了,但因裂缝太细有的甚至肉眼分辨不出来而没有得到重视,在后续的道路使用过程中因荷载压力等原因,裂缝越来越多,路表水也不断随裂缝浸入道路结构层中,从而对道路的质量造成严重危害。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如混凝土浇筑完成硬化期间,因水泥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且外部因散热过快造成内外温差大,在表面引起拉应力。混凝土本身就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加上配合比的不稳定以及搅拌和运输中的离析现象,混凝土表面抗拉强度不一致,而裂缝往往就出现在抗拉强度最弱的部位。

三、道路施工技术相应对策分析

1.严格控制回填质量 沟槽回填的质量问题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是施工人员对于质量的严重性不够重视导致没有按部就班的施工。因此沟槽回填时,首先应保证沟槽内无积水;其次是回填的土质不能含水量过高,不能有大体积硬块等物质,更不能是垃圾土;最后严格执行分层回填管理,每层回填厚度不超过30cm,且需要碾压密实。现代公路施工中,除了检查井周围采用人工夯实之外,其余大面积回填都采用压路机碾压夯实。

2.协调好各管道施工 市政道路的地下管道工程可看做是一个大的系统,各种管道工程的质量与城市居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在施工中需要有统一的协调。首先,道路施工单位应与各部门合作,在开工前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线规划,包括不同管线的施工顺序、各管线的位置、标高、施工周期等,避免各自为政、谁也不顾及谁的混乱现象发生。尤其要注意避免一些管道的交叉,如排水管道与煤气管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有交汇。其次,做好现场的监督管理,执行严格的规范流程,并且做好隐蔽工程现场图纸与资料的记录。准确的管道标高和位置资料,对于道路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而言意义重大。

3.混凝土裂缝控制 混凝土道路裂缝控制,首先要从原材料开始。在配比时可以通过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的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来减少水泥的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的产生。混凝土拌合时可适当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浇筑温度。浇筑时如果天气较热,可减少浇筑的厚度或是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过冷水来降温。浇筑完成之后采用科学的养护措施,养护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持适宜的混凝土表面湿度,从而防止冷缩和干缩裂缝。养护期间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以防止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许多常见的表面裂缝就是因为温度梯度造成的,寒冷地区昼夜温差大时应做好夜间覆盖保护。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常我们习惯说“要想富、先修路”,可见只有道路畅通之后,其它的经济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因此,掌握先进的道路施工技术,在施工中执行严格的规范标准,按部就班的开展施工过程,是提高道路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保障人们生活和出行方便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周小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及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154-155。

篇9

关键词:现代化 教育技术 小学语文 应用方法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是小学语文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小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加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可以创造出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氛围。

1 提高学生感知能力

在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利用黑板与粉笔作为教学工具,为学生讲解课本上的字、词、句。更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会强迫学生记笔记,机械地对语文知识进行记忆。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是极为不利的。信息技术具有集成性的特点,将图片、声音与文字进行结合,可以将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具体化与形象化。

例如,在讲解《用书信解决问题》一课时,因为书信与当代小学生的生活较为遥远,很多小学生都没有接触过书信,也没有用书信与他人进行过交流,更没有用书信解决过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的播放来让小学生对书信的作用进行了解,了解以前的人如何利用书信进行交流。在这样的教学中,小学生可以对书信有更加具体的了解,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以得到快速提高。

2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利用传统的方法对语文知识进行直接灌输,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小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死板,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提高具有不利影响。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美丽的夏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梦幻的环境,引导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也可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夏天中大自然的声音,使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氛围中体会夏天的美丽。这样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于学习活动中。

3 提高自主合作能力

自主能力与合作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有重要作用。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活动中自律能力的提高有一定意义。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教学活动中支架的作用,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提高自身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以小组形式开展自主与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讲解《成语故事会》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小组竞赛的环境,为学生找到探究学习的动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语故事的总结。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更可以从他人的思考成果中得到启迪。

4 结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有效方法。希望小学语文教师都能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为中.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方法[J].成功(教育),2009(09):14.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改 整合 课件

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学会和掌握最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深化学科的教学,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执教语文课时,针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我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找到一些有效整合方式:

一、使用精美课件,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激趣工具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常用方式是:

(1) 观察体验。如《看星星的孩子》,我播放录相让学生观察北斗七星是怎样绕着北斗星转动的;《风娃娃》,则让学生观看风娃娃调皮时,变成暴风、台风、龙卷风吹毁田地、房屋的悲壮场面,了解风有时给人类带来灾害。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了一幅幅形象而又动感的画面,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得他们能更为投入地参与学习。

(2)角色扮演。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并能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表达这种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教《小蝌蚪找妈妈》时,我播放了一段动画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细心揣摩、体会“小蝌蚪”的心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练读人物对话,为动画配音。在动感画面的刺激下,学生练读兴趣盎然,扮演自然到位,充满了情味、趣味和生活的气息。

(3)模拟实验。一些蕴含科学知识的课文,我在课件里设置了虚拟实验,促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理解某些科学原理。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课中理解沟渠里的雪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是一个难点,我用flash制作了一个动画,学生自然很清楚地看到,因为南面沟渠里的雪被山挡住阳光的缘故,所以,北面的雪化得比南面快。

2、丰富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想象

声像资料可以唤醒学生对一些生活信息的情感,利于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细节。而这一切,对于学历、阅历有限,以形象思维见长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如我在教学第四册课文《找春天》时,先呈现大量春景图,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林间鸣唱的小鸟,绿茵茵的草地以及缓缓流淌的小溪等等,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使久居钢筋水泥中的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春景有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再来学习课文,他们就能体会到春天美丽,朗读课文也颇有感情。最后,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发言同时配以相应的声像资料“春天的公园、山林、田野、校园”等等,图像与声音的结合顿时激活学生的想象,他们阅读所体验到的就不单局限与课文里,而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阅读的体验大大的丰富了。

3、创新看图写话,激发写话热情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看图写话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它鼓励学生创新、求异,让学生自主创造有个性的画面,说自己的图,写自己的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动物、人物、背景等的小图片提供给学生。在电脑上,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图片,组合成“图”,编故事,然后写下来;或以自己在电脑课中用金山画王完成的绘画作业为元素,看图写话,学生在自己创设的写话情境中,把自己的想法和想象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激发出写话兴趣及热情。在实践中,还通过给词汇的方法训练写话,如第三册语文园地四中有一幅去公园看猴子的图,虽然学生有过很多类似的游玩经历,但都缺乏细致的观察,描写显得笼统粗糙,难以抓住猴子的个性特征,我展示经过放大的单个猴子的图片,并提供了一些动作的词,学生很快就有了很好的作品。

二、运用网络平台,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交流工具

1、促进个性学习,实现知识建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单纯地由教师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叶圣陶先生指出:“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将一辈子受用。”可见在语文学习中培养自学能力是多么的重要。授之以鱼,只应一时,授之以渔,终生受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它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其出发点是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基于网络的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要形式的个别化学习,恰恰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

《黄山奇石》一课介绍了黄山四绝之一的奇石,我设计制作了融合了文字、声音、图像的网络课件。教学时,资源共享,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运用课件中提供的各种文字资料,图片,比较分析,了解黄山奇石奇在何处,并通过课件中的画奇石,配乐读,当导游等板块采用不同的学学习方式,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块的奇石自主学习,最后,学生可以自由点击黄山的资料库,了解黄山的其他三绝。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相关资料,建构知识框架,真正实现了学习的意义建构,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2、增加沟通渠道,实现平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