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06:2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学生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学生教育论文

篇1

1.沟通优势

辅导员的年龄优势使其容易和学生沟通。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年龄、价值观、生活模式与在读大学生都很接近,属于同辈群体。师生之间基于成长背景的差别小,沟通的防御性低、有效性高、互动性强,所以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的培养、塑造、提高和发展具有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和作用,很多学生比较信赖辅导员,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时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征求意见,寻求支持。

2.资源优势

就工作内容来看,辅导员负责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工作。小到学生的生活起居,大到毕业生就业,对于学生适应环境能力、情感状况、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等情况都比较了解,加上学生干部团队的辅佐,使得辅导员与专业任课教师和行政工作人员相比,无论在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还是工作内容的性质方面,都有十分独特的资源优势。同时,辅导员要伴随大学生走完大学求学的几年时间,相较于专业课教师,他们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也是“上课”门数最多的老师,和大学生接触最广泛、最具体、最有机会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困惑、压力等,知道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这有助于他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自身优势

我国目前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数年师范教育的熏陶,使得这部分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反应较为敏感,而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辅导员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或有能力提供正确的实现成长的其他途径。非师范教育专业出身的高校辅导员,在正式参加工作前,也接受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了解了大学生群体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结合自身经历,进入职业状态也比较容易。总之,高校辅导员已经基本具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功能、顾问功能和疏导功能。

二、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辅导员开展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措施与方案。而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就要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主要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异常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与他们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预防。上课学习阶段,任课老师也要观察学生情况,反映给班主任、辅导员,结合学生心理档案,记录学生心理变化,再及时反映到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做统一的心理知识讲座预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或个别进行指导、帮助。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

2.培养学生骨干,建设和谐班级

班风的好坏也是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组合在不同的某一个班级内,班内同学彼此熟悉,没有较大的距离感。而和谐的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在班内建立一些爱心小组,同学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这种对心理的关爱往往能落到心坎上,并能让人动情、感触深,甚至终生难忘。相反,若一个班级的风气是消极的、互不配合,像一盘散沙,那么班级的每个学生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紧张压抑,班集体名存实亡,久而久之不仅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效率,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注重班级建设,要把班风建设作为班级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抓好班风建设。辅导员可以在学生中建立起很好的信任感,做学生的知心人,以“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关键还要靠培养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认识社会,把自己融入社会,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4.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表率作用。父母应该而且必须配合学校,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父母有责任了解与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问题,尤其在一些年轻人情感纠葛问题上,家庭的处理往往比其他机构更有效。辅导员首先应使家长明确家庭对学生心理支持的作用,让家长认识到预防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重要性。其次应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内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最后对于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辅导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其家长,使家长配合干预,对其实施监控。

5.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辅导员要学会倾听艺术。倾听艺术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情感复杂动荡,有些学生性格内向,遇到问题时不愿意将其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这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辅导员在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中,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说,认真地倾听学生诉说也很重要。如果辅导员能够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和体会学生的感情,认真地听取学生的陈述,并启发学生陈述,让其在述说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情绪,才能真正地、客观地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6.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虽然辅导员很难既是一个“管理者”,又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但是,高校辅导员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仍然是必要的。广博而丰富的理论知识不仅使他们能从容地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而且便于他们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建立融洽、和谐、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而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就必须不断加强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素养与心理咨询水平,在原有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效应,将其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以自己的知识素养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

篇2

一、加强心理健康内容的教学

体育教学中有理论课的教学和活动课的教学,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如笔者在一次理论课中提问:“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大家知道怎样才算是健康的吗?”学生抢着回答“身体健康,不生病”“精神好“”有强壮的身体”……笔者随即出示多媒体画面:两个男生发生争吵,其中一个身体强壮的男生把刀子捅向了同伴。笔者问:“持刀的男生健康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不健康!”笔者接着提问:“为什么不健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再回答。”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学生从中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从而正确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做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其个性特征,合群或孤僻、好动或好静、善斗或怕事、粗暴或文静等。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对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身体素质状况等,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比较,尽量做到对每个学生都心中有数。教学时,则要做到因人施教,特别是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冷漠、不合群的学生,教师更要关心、帮助他们,让其身心往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笔者所教班级中有个长得较胖的男生,他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害怕同学取笑自己的体型,所以在体育课上基本不参与训练活动。笔者了解情况后私下找他谈话,并在一节体育课上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动员他积极参加。结果该生与同组队员共同努力赢得了比赛,笔者趁机表扬了他。从此,他在体育课上再也不找理由请假,各项训练活动也都能积极参与。

三、树立正确而健康的成功观念

青春期学生的意志、情绪、态度等转变得特别快。在体育教学中,对课堂上不能很好完成训练任务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而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消除其恐惧心理,鼓励他们不要放弃练习。如在一次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笔者先示范与讲解,再让学生自主练习。结果,大部分学生刚跑到跳高杆前就停下来了,只有少数胆子大的学生能够越过去,但是动作都不够规范。为了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笔者进行自我反思并改正教学方法。笔者先向学生讲述跨越式跳高的历史、优秀跳高运动员的事迹等,让学生产生学习跳高的欲望,接着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在杆前停下来。有学生提出是因为“害怕”,笔者就此引出“恐惧”的定义:“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危机的逃避情绪。”跨越式跳高练习确有危险因素,不小心可能要摔跤。笔者问:“怎样才能既不摔跤又能越过去呢?”学生思考后答“用橡皮筋代替横竿”“降低高度”“两人一组直拉橡皮筋”“斜拉不会摔跤”……笔者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同学们的想法很棒,让我们分组尽情地跳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了跳高的练习。笔者指导学生边练边想,互相提示、互相纠正,一个个漂亮的越竿动作就展示在大家眼前。

四、因人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篇3

关键词:情境引入;探究教学;重要作用

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引入教学。情境引入是探究式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好的情境引入,可以产生问题,形成探究的动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情境引入的设计:①情境引入与要研究的问题能够对应起来;②情境引入要能产生问题,但开放度不能太大,避免产生太多无法研究的问题;③情境引入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不能离他们的生活太远;④情境引入的活动要难易适度,要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要能制造一定的认知困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⑤情境引入在适当的教学内容中可以考虑情感因素的渗透,努力把情感转化为探究的动力;⑥情境引入最好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注意。

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去考虑。情境引入的设计主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来灵活处理。它可以是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小游戏或富有挑战性的小任务,也可以是一些奇怪的现象,或是一个司空见惯但不引人注意的小问题等等。总之,这些都需要教师来灵活处理。下面就来看一个比较成功的课例。

课例:动物的食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动物和人一样需要食物,而且不同的动物食物也不一样;根据动物食性不同可将它们分为肉食性、植食性、杂食性三类;动物的进食方式不同;动物的嘴里的一些构造比如牙齿,与所吃的食物的种类有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和分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与人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引入

情境:动物园里又来了一批小动物,它们是小兔子、大灰狼、野马……同时出示这些动物图片或放映有关它们的录象。这些新动物朋友来了,可是饲养员却愁了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该给这些动物吃些什么。同学们,你们能帮助饲养员解决这个问题吗?

三、教学内容

1.研究不同动物的食物。

2.归纳动物食谱的特点:肉食性、植食性、杂食性。

3.根据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4.观察动物是如何吃食的,并进行角色扮演。

5.观察并研究动物的食性与它们嘴的构造。

6.利用以上研究结果,判断一只动物的食性。

上面这个课例的情境引入与学习目标之间就能很好地对应起来,问题的开放度不是很大,而且也有一定的挑战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实情境引入的目的就是要产生可以探究的问题,是要让学生带着学习的动力主动地进入到学习的主体活动之中。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SWOT分析启示

大学创业教育从狭义来说,就是通过开设创业学课程,给学生传授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本领和技巧,使其能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就业岗位;从广义来说,就是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业综合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对于推动创业行为,培养创业意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缓解就业压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创业教育是各国高校所面临的新课题。美国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首创者和践行者,教育成效显著,在教育理念、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

教学理念与培养目标比较。在社会本位和多元化价值观的指导下,美国大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理念,为学生多元化职业发展服务。我国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很多高校仅仅把它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而不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主动创业的精神和意识,更没有上升到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社会活力”的社会使命为己任的高度。美国创业教育主要以培养企业家精神为依归,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尤其是创业精神和能力,不以追求眼前的成功创业者为目的,而是为未来人才培养发展做储备,以非功利性创业教育为主。而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目的多是为了培养能够制造出更多工作岗位的人,功利性较为明显。

课程体系比较。一、课程体系成熟度不同。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成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我国的课程体系建设尚在探索之中,教学模式不够鲜活;教学方法不够丰富;实践教学相对薄弱;教学途径与形式也比较单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课程教学与创业实践活动缺乏系统设计,关联性不强。二、课程内容丰富度不同。美国已经建立了丰富的课程内容,涉及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各个领域,典型课程包括“风险投资”、“创业营销”、“机会识别”和“创业研究”等,教学内容多以现实社会的状况为切入点,按照一个创业成功过程所需的因素来设计,并自始自终将现实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贯彻在教学过程,使学习者置身于创建企业、发展企业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加以引导。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实用性和针对性强。我国的创业课程主要集中在企业运作管理领域,教学内容多为原理与方法表述,案例多为舶来品,探究性与体验性内容较少,专业性不强。三、课程形式多样度不同。美国的课程形式多种多样,各个学校可酌情决定课程形式,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我国大多是以讲授式、讲座式、任务式和案例式为主,教学内容说教式居多,教材编排整齐划一,课程形式较单一。四、创业课程实践度不同。美国大学创业实践活动十分丰富,既有专门的实践导向型课程,如商业机会选择、商业计划书制定、资本筹集等,又有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如市场调查、企业实地考察、实际体验、创业(创意)计划大赛、创业交流会(俱乐部、协会)等,而且每学期安排科学周密。而我国创业实践课程很少,一般只有商业计划书等2~3门,多数院校以理论课程为主,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开设实践课程,以“创业竞赛”、“现场参观”、“创办科技园”等活动来代替课程实践。

师资队伍比较。美国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业和企业管理经历的人担任,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所占的比重很大,创业教育机构多。而我国主要由缺乏创业经历的就业工作指导教师构成,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所占的比重小,创业教育机构数量少、规模小。

实施效果比较。美国创业教育对本国经济增长、社会就业、学生全面发展作用显著。波士顿银行1997年《MIT:冲击创新》报告显示,自1990年以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办150家新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雇佣110万人,创造了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我国的大学生创业虽然成就了一批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好项目,一批颇具潜力的企业,但是在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凸现出来。

保障支持体系比较。美国社会重视和支持创业,创业文化氛围浓厚,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较为齐全,创业教育外部环境良好;而中国社会未形成支持、鼓励创业的氛围,政府目前还没有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和法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由旧金山大学的StEins教授提出,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对象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别代表优势因素(Strength)、劣势因素(Weakness)、机会因素(Opportunity)和威胁因素(Threat)。前两者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后两者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SWOT分析结果见下表。

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优化创业教育体系。一、调整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理念。创业教育不能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终极目标,而应站在为创业型社会培养储备人才的高度,着眼于整个民族的创新与创业意识的培养,将创业信念渗透到民族精神中去。理念决定着创业教育的方向,因此,必须加强学习研究,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完成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到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关注初级的知识获得(表层性的知识理解和记忆、简单化的问题解决)到关注高级的知识获得(深层理解、高级思维、实际问题解决)、从关注知识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学习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从关注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到关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从关注外部管理到关注学习者的自我引导式学习、自我调节性学习的转变。二、完善课程体系。学科课程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载体,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必须进一步遴选、开发和整合教学内容,增加主题创业、风险分析与评估等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强课程教学的系统化设计和教学过程管理,正确处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内部及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大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大力推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教学技术及手段,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决定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通过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积极聘请或引进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以及扩大创业培训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等措施来提升整体素质。四、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创业教育要发展,研究开发要先行。虽然我国这方面研究逐渐活跃,队伍正在扩大,范围比较广泛,内容不断丰富,成果数量逐年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但整体上还很滞后,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缺乏专业深度;教学教改研究大多缺乏可执行性;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稳定成熟的专业队伍。因此我们要整合专业研究队伍,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总结、提炼,形成国际化与本土化深入兼容、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的较为成熟的体系来指导实践。

篇5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74-03

人文素养教育,“简言之,就是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人文科学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1]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本来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然而自20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理性的高扬,人们对科技的崇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人们的主体意识却在逐步弱化,以至于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开始日益尖锐地凸显出来。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顶层,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教育对此类社会问题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大多数教育者在育“才”的同时却忽略了育“人”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了解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并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为了详细说明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首先,请看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的一个调查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5份。从问卷的难易程度、发放比例到学生回答的真实性、数据统计的结果看,此次调查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一、人文知识掌握了解情况

在问卷中,设计了7道题目来考察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及相关能力,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对艺术文化方面的考察(非艺术系学生参与)最让人担忧,只有5%左右的同学表示了解,绝大多数的同学表示略有所知,还有相当一部分基本一无所知。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艺术文化的了解最为薄弱,很多学生在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可以说在整个人文素质教育中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也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与审美能力。

历史哲学方面(非历史哲学系学生参与),当被问及是否阅读过二十四史或经典著作时,有超过半数同学表示没有读过,30%的同学对此不感兴趣,只有12%的同学表示阅读过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大学均设置了中国近代史纲要、理论等课程,但同学们明显缺乏学习的热情,对有关历史哲学方面的课程兴趣度低。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了解及熟悉程度(非中文系学生参与),设计了三道选择题,要求大学生将文学作品与作者相对应,作品的选取涉及古今中外的名著。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这道题得到满分,说明这些同学有比较广泛的阅读面,其余同学多数是错1到2题,错误主要集中在古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上。现当代文学由于距离较近,阅读上较少障碍,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了解相应比对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多些。附表: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令人担忧,文史哲尤其是艺术方面的知识积累相当薄弱,无法适应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2.人文修养、价值观方面

个人的人文修养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上,因此,通过对当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调查,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这一群体的人文素养情况。

二、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及价值观的调查

个人的人文修养比较集中的体现在其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上,因此,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调查,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这一群体的人文素养情况。

从以上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社会责任担当、人生理想的选择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不到20%的学生表示能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90%左右的学生从没参与过志愿者活动,33%的学生将个人理想置于社会理想之上,且大多数人都选择追求一种安逸舒适的生活。因此,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三、针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采取措施如下

(一)创新课程体系,多渠道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方式,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落实首先也应通过教学来实现。有专家指出,在大专院校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在学校课程机构中所占比重应不应低于l/3[2],但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高校人文课程总体不足1/5,所以各类大学都应该适应高教发展的需要,广泛增设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学科课程,这也正是发达国家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早在1978年公布的《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中就明确规定,全体学生要学习“人文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国外语言文化”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基础课,这些课程约占总课程学分的1/3[2]。但现阶段,由于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理念,所以追求人才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也成为其显著特点。在这类院校中,要想真正让人文素养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依托已有的文科学科,将一系列人文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允许并倡导理工科学生选修人文学科课程,进行通识教育。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大学语文”的必修课,另一方面,鼓励中文、历史、艺术系老师开设全校范围内的“公选课”,如“戏剧影视文学研究”、“中国新诗研究”、“桂东南民间音乐研究”等等。通过这些人文课程的开设,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拓展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发展。

除了通识课程的设置外,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也是非常必要的。现代社会广泛需求的是,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努力挖掘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并把它们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中去,从而实现学科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会与整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可以讲解本学科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介绍学科发展过程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展望学科领域内技术的应用前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价值观。‘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3]从而让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建构良好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他的著作《民主和教育》中指出:“社会环境无意识、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4]大学校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它包括了校园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一般而言,每所大学因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民情风俗的不同而具有独异的个性,这种个性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她怀抱中得每一个学子,因此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培养出什么类型的学生。为了发挥客观环境润物无声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展现。例如,在校园的建筑设计和人文景观的建设上,应尽量经典、健康、昂扬,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像清华大学的校训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为此不懈奋斗。此外,很多师范类院校中的孔子塑像,也默默地强化着师范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格素养。

在亭台楼榭这些基本的硬件环境之外,校园的文化社团和文化讲座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两条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报刊、广播、电视台、宣传栏、警示牌宣传“八荣八耻”、“中国梦”等主流文化意识形态,营造和谐、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同时,对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些文化社团或文化活动,譬如“文学社”、“英语角”、“舞蹈队”等,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并从中锻炼自己。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之外的有益补充,除了利用本身的文化社团这些资源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形式多样的人文讲坛,启迪学生思维,提升整个学校的人文精神品位。如北京大学开展的“中华之光系列讲座”、“艺术教育精品系列讲座”、“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系列讲座”;华中理工大学自1994年起,邀请杨振宁、钱学森、季羡林、杨叔子等海内外著名学者登上人文讲坛,连续举办了400多期精彩的人文讲座,并于1996年出版了被誉为“重塑中国大学人文精神之力作”的《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以及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等都深受大学生的青睐,在校园传为佳话[5]。

(三)利用网络平台,为人文教育提供新途径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教育已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2010年7月提供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普及率达到31.8%,手机网民则增至2.77亿人,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而庞大的网民规模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高达30.7%。活跃在互联网上的25岁以下的青年网民中,大学生又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6]。因此,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它的优势,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急需思索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利用网络媒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及影响传播。教师的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因此以良好的职业形象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将本校优秀教师和外校名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出来,用名家的人文素养感染激励学生。例如,全国百家名师桑新民的授课实况就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典范,他在讲课中穿插文学、历史、摄影、艺术知识,多媒体课件中链接电子大百科全书及各种乐器的演奏等,他风趣的语言魅力,丰厚的文化底蕴,互动的课堂形式,美观的多媒体课件,配乐诗朗诵和摄影图片展,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艺术魅力,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了文学和艺术的熏陶,激发了学生自觉培养人文素养的意识和兴趣[7]。二是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增强他们的辨识力和自控力。了解网络方能最好的运用网络,所以有必要通过课堂教育向学生讲授媒介的基本性质、功能、特征,让他们具备甄别网络信息的最起码的能力。第三是教育工作者应尽快地建设好校园网络系统,屏蔽网络上一些乱七八糟的、负面的信息,尽量为广大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导向,以一种积极的舆论引导大学生的成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网络媒体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肩负重大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担负起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任务,以更加强烈的自信把握好网络文化发展的难得机遇,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来落实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的各项任务。”因此,我们应严格按照这一方针的指导,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总之,人文素养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并以切实有力的措施改变育人环境,培养出既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又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的有用之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季慧.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2(5).

[2]顾明远.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3]董婧.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人文教育[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0.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曹金祥.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学生终身发展

1.给学生多方面的营养。儿童从进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低段,所接受的教育基本是童话式的,一切都是和谐的和美好的,这对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品格底蕴是有较大作用的。但也不能让儿童总生活在童话里,以为现实生活如同童话世界里一样。比如乌龟和兔子赛跑究竟谁会赢?中国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答案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孩子受童话的影响认为肯定是乌龟赢,因为兔子一定会骄傲,在半路上睡大觉。而美国的孩子则理性一些,认为乌龟不可能跑赢兔子,因为既然是比赛,兔子怎么可能去睡觉呢?他们的答案就带有对现实世界理性思考的光芒。儿童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与成人有较大不同,我们不可能让儿童以成人的方式去认识客观世界,但起码应该让儿童明白,童话与现实的认知方式是不同的,不能用童话世界的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

同伴间过多的、缺乏独立思考的互助和合作,以及教师对弱势群体的过多帮助,容易让儿童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自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这个问题上,中美教育也是不同的。曾经看过一位留美学者写的随笔,她在文中叙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一次她送孩子去幼儿园,看见一个大个儿男孩从一个小个儿男孩手中抢走了玩具,还把这个小个儿男孩推倒在地,于是小个儿去找老师,老师却并没有直接去帮他,而是对他说,你要用自己的力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老师相信你的能力。于是小个儿勇敢地扑上去,硬是从大个儿手中把玩具夺了回来。我们姑且不论老师的处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但至少对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精神是有好处的。

另外,教师一味的鼓励和过多廉价的表扬,有可能让儿童把学习看得过于简单,使自以为是、浅尝辄止的情绪滋生,使儿童抗挫能力下降。在全面推行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教师都懂得了要多给儿童鼓励,于是,“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成了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教学用语。多给儿童鼓励是不错的,但表扬不能滥用,也不能拔高了用。如果儿童是跳起来摘到桃子,即使是小桃子,也应该给予鼓励,但小桃子就是小桃子,不能说他摘了好大一个桃子;如果儿童有能力跳起来摘一个大桃子,他却不愿意付出努力,只摘了一个小桃子,这时应不应该表扬就值得斟酌了。我们应该明白,有时批评也是一盏明灯,可以使迷途的羔羊重回阳光大道,而批评以后的鼓励就像雨后的阳光,能把孩子们的心灵照亮。

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育万年松。儿童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营养,感性的与理性的、理想的与现实的、文学的与科学的、表扬的与批评的,都要让他们去经历、去体验。不出点洋相是学不会溜冰的,一个人的成长,不经历点波折是不够的,所谓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

2.给学生的心灵播下美好情感的种子。儿童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同时也极易受到玷污;又是一块未经开辟的神奇土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播下的是温馨,就会收获热情,如果你播下的是冷漠,可能就会收获残忍。而语文课程对儿童心灵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教材是经过层层严格审定的,它非常重视儿童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时候不能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思维训练不能脱离健康情感的轨道。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追求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体验的个性化,从而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脱离了健康情感的轨道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比如一位教师上《狐狸和乌鸦》一课时,用启发的语气问学生:“……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狐狸吃到乌鸦嘴里的肉。”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发言。

生甲:“狐狸借一把锯子来,把乌鸦落脚的树锯断,让乌鸦掉下来……”(缺乏环保意识。并且,学生忽视了树还没锯断,乌鸦就会飞走了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教师评:“很有意思!但乌鸦会飞走,结果狐狸还是不能得到肉。”

生乙:“狐狸借一把枪来,一枪把乌鸦射下来。”教师评:“很有创意!竟然想到用先进的武器。这样,狐狸不光可以吃到乌鸦嘴里的肉,还有乌鸦的肉吃了。”(教师显然没有考虑动物保护协会的意见,在为“残忍”推波助澜。)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 兴趣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23

小学是学生正式接触各科知识的入门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对各科知识的接受程度及对兴趣点的培养,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以汉语拼音、字词读写、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为主,其中阅读理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首先,学生在学习了汉语拼音、字词读写后,其效果的最直观表现就是阅读理解,能够读懂文章说明学生能将简单的字词认知向阅读做出更进一步的运用;其次,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了阅读理解过后,才能够进行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写作表达。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以汉语拼音、字词读写的教学为主,而在高年级阶段以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为主,然而古诗是唯一贯穿高低年级间教学的桥梁。在低年级阶段古诗的出现主要是作为学生学习识字的一个载体,教学的重点在于认字;而在高年级阶段古诗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了解,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自己的背诵来充分的体会古诗的美。

然而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不全面,感性知识不够丰富,完全凭着对古诗的好奇心理来进行看似兴趣满满的学习。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因为对古诗缺乏一种感性的认识,难以体会到古诗字语句的韵律之美、结构之美、凝练之美,故对古诗逐渐失去兴趣。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对于小学生的古诗教学需按年级阶段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匹配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一共六年,按每两年为一个阶段进行划分较为合理。首先,一、二年级为低年级,古诗的教学以字词的认读为主。要求学生会逐字逐句阅读古诗,在拼音的标注下能较为顺畅的朗读古诗,对古诗的背诵不做硬性要求,对朗读的语气语速等亦不做特意的要求。其次,三、四年级为中年级,古诗的教学重心开始发生转移,从简单的教读到背诵转变,开始要求学生背诵全诗。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始对阅读的语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要求学生在朗读、背诵古诗的时候适当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解做较为详细的笔记,开始对古诗的含义进行解读。最后,五、六年级为高年级,古诗的教学又要有一定的改变,从老师教读到引导学习开始转变,老师不再直接简单对古诗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通过各种工具书对古诗进行了解。在课堂上由学生提出疑问,老师综合学生提出的疑问后对古诗进行讲解,在讲解时对学生较多疑问的地方进行重点答疑。

二、方法多变,激发兴趣

对于小学不同阶段的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古诗讲解法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跨进小学校门,因为幼儿园目前的教学书本主要是以绘本为主,在教学中是以读图为主、文字为辅,学生在进入小学后,突然从读图为主切换到阅读为主是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的,这就需要老师加以合理引导,否则会使得学生因为读不懂、读不透古诗,逐渐失去对古诗的兴趣。为此,老师可以巧妙的运用课堂环境、教学资源等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一是借助各种小道具,在课堂构建合理的情景来同诗词中的环境或意境呼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贺知章的《咏柳》的时候,可以带一条带叶的柳枝到教室来,如果是时节未至,也可以带一条仿真的带叶的柳枝条之类到教室,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柳叶的样子,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诗词中写的柳树到底是什么样的,也可以对古诗中写的情景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使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和古诗相关的幻灯片,或者通过网络获取古诗朗诵的动画视频,借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小学中年级、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表现欲逐渐增强,所以我们要学会合理引导学生的表现欲,通过不定期的开展古诗朗诵比赛、古诗背诵比赛等,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便于发现不足以便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调整;还可以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宣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定期在班级举办古诗朗诵比赛,由全班同学和老师组成评审团,对参赛同学进行评分,决出前几名,并对获胜同学进行物质奖励,还可以邀约其他班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

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部分对课本极为熟悉的老师,甚至可以在上课的时候不带课本,完全凭记忆进行教学,当然这里并不提倡教师脱离课本进行教学,一是显得对教学不太重视;二是课本有轻微调整容易被忽略。当然现在有些教师对古诗的理解或记忆还不够深入,甚至在古诗背诵方面还不及学生,这就需要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之前,自己要先对课本进行预习,而且老师对课本的预习要比学生的预习要更为深入,诗人的生平、古诗写作的历史背景、古诗整体意境的把握、古诗的背诵等,这些都是老师需要做到的。而且老师需要时刻了解古诗的最新前沿信息,通过大量的阅读背诵来提高自己对古诗的掌握理解,并需要进行持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四、改善方法,稳中求变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对话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81-01

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话中,无疑存在着真正的对,舌与虚假的对话,互动式的对话与应答式的对话。这两种对话形式的存在,使课堂:呈现着不同的形态,也使得课堂教学最终达到的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因此,正确地认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摒弃虚假,追求真实,努力探索互动式的师生对话,实现课堂教学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是当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应实现的基本变革,也是使语文课堂真正得以重新建构的前提。

一、正确认识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涵义

所谓对话,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对话方式。教学对话,它是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被动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交往的互动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均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新课程实施后,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目标上、内容上和结构上具有了新的特点。

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状况来看,由于不少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真正内涵,所以,师生(实际上主要是学生)不能作为平等、自由、自主和全面发展的主体而存在于课堂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也就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呈现出不真实的对话。这些不真实的对话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

1、形式上的对话

目前这种形式上的对话较普遍存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这和只徒具对话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形式化的对话有两种表现:最常见的一种是“一呼百应”式的对话。另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是经过特殊“包装”的课堂交往。这种形式化的对话,使语文课堂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质上并不能激发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绝大多数问题学生仅凭借死记硬背的知识就可以回答,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不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2、造作式的对话

语文课堂教学中造作式的对话是一种人为包装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增加了一份人为造作,少了一份真实自然。

3、垄断式的对话

垄断化的对话有两方面的表现:一种表现是教师掌握课堂对话的绝对主导权,他们总是对话行为的发起者,学生永远只能做对话活动的执行者,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均是按照教师的预设、在教师的掌控之下完成;另一种垄断形式表现为课堂上师生对话的机会总是被少数学生占有,他们或是班里学习成绩好的,或是在课堂上善于表现的,这些少数的学生一节课内能够与教师进行多次教学交往,而多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往往得不到任何机会。

4、单一式的对话

单一式的师生对话集中表现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大多采用“师班互动”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课堂教学中单一的“师班互动”的对话形式,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学习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上述四种不真实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盛行,对新课程的实施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后果。其主要表现在:(1)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被压抑,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得不到尊重,因此他们会越来越不愿意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学习的热情,进而厌恶语文学习;(2)由于没有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缺少了对话与沟通,缺少了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就无法实现;(3)教师的教学失去了与学生真实对话的快乐,因而传统的职业性增强,相应的新课程赋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专业性角色大大降低了,这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

三、建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对话

建构有效的师生对话,是当前的语文课堂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明确发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真实对话应该具有哪些特征。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要求,这种师生的真实对话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2、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篇9

关键词:语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能力培养;人文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57-01

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体现专业特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强化就业功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全面的职业能力打好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地和专业相联系,以达到语文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融合。中职语文教师要紧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一教学目标,主动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不如以前,其语文水平也是令人堪忧。相比普通高中学生,部分中职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成绩没有过高的要求;同时,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人际交往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些,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有着不利的影响,严重阻碍中职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就当前中职学生而言,问题主要在于行为习惯、吃苦耐劳、与他人协作等方面。语文教学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在帮助中职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端正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中职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语文教学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中职学生提高职业素养,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潜在的资源。根据中职教材的特点,教师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渗透,强化语文教学的应用性、工具性及人文性。

(1)在听说训练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除应用文写作之外,中职语文应用性的重要体现。学会倾听,不仅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善于倾听,不仅能让对方感觉到尊重和信任,同时也能及时分辨对方话语中的言外之意。良好的倾听能力,也为随之而来的口语表达即“说”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会话、复述、演讲、辩论、举荐等口语交际形式进行重点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求职应聘过程中口齿清晰、简洁明了、措辞恰当地凸显自身优势。

(2)注重阅读,更好地理解教材中传达的人文思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解读课文主题,品味文章内涵,理解教材中传达的人文思想,帮助中职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中职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多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语言千锤百炼,文采斐然可观,章法匠心独运。同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有些文章弘扬积极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比如《好雪片片》,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善良,以及人与人之间“明净的善意”;《一碗清汤荞麦面》教会学生不怕困难,团结奋进,艰苦创业。另外,语文教材中的名人故事,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资源。比如《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承受着病魔的折磨,却依然顽强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我的早年生活》中,坦承童年的种种挫折,却依旧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些,都为中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3)加强语文写作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中职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往往是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写作能力训练。除了掌握记叙文、议论文等的写作技巧,还要重视应用文写作,因为应用文写作是中职生在职场中必备的岗位能力之一。应用文写作要求中职学生以生活实际应用为目的,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与真实思想,并按照惯用格式书写。当前,部分学生的写作意识越来越淡薄,微信、QQ等代替纸笔。运用这些现代化手段,使许多学生意识不到会在将来的职场中遇到种种问题。事实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交流,仍需要落实在书面上,比如企业中的会议纪要、工作计划。近几年的企业调研也可以发现,具有较高写作能力的职校学生,往往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职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职业精神方面,用人单位希望学生认真负责,以德为本,诚实守信。良好的语文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学习与就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卫青.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1).

[2]苏燕霞.中职语文专业化教学策略探讨[J].职业技术,2009(04).

篇1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问题;对策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自尊心强且情感丰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尤为强烈和执着。当前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幸福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对追求幸福的途径也有不同的设想。没有正确的幸福观,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当然也难以获得幸福。

人人都向往幸福,但是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幸福的感知和获得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因此,对于即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开展幸福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感知和认识真正的幸福、能够正确地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幸福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愉悦和精神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追求幸福的途径的看法、标准,它产生于一定的文化中,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作用,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是产生并形成幸福感的关键。幸福观与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比较稳定、深层次的、系统化的价值选择体系,是幸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

对幸福的感受、理解、追求和创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虚心学习和修炼。大学生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青年群体,其对幸福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领悟,以及对幸福获得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与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大学生只有具有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才能以健全的人格感知和创造幸福;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也体验到幸福,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职业,才能传递和创造幸福,实现其人生价值。可见,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幸福观教育都举足轻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联系,幸福观具体体现并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幸福观是正确的,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则是有所偏颇的。因此,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必须包括幸福观教育,以幸福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形成和提升。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幸福观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与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其必定存在着孤独、忧虑、烦躁、苦闷等心理障碍与疾病,也不可能以良好的情绪、愉悦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因此,幸福观关系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把幸福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幸福观与道德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不少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与追求存在着误区,混淆了幸福与以“不道德”所获取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并能够正确处理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观,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养。

1.幸福观教育重视度不足

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偏重于智育而忽视德育,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仅把幸福观教育依托在德育中。但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也不充分。学校只在心理健康讲座上稍微涉及幸福观教育,仍缺乏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工作。

2.幸福观教育内容不全面

幸福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目前一些高校的幸福观教育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而没有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素质教育等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幸福观教育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跨学科课题,与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密切联系,因此,必须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

3.幸福观教育形式单一

从目前高校的幸福观教育现实来看,在教育方式上主要偏重知识的灌输,脱离了大学生正当的人性基础,过分强调幸福观教育的理性与未来性,脱离了时代色彩而忽视了大学生当下生活的幸福意义。

4.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

长期以来,高校都只重视有意安排的对大学生的显性幸福观教育,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隐性幸福观教育。幸福观教育本来就是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幸福观教育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应对当下及未来的生活都发挥积极作用,给学生个体及社会都带来幸福。

三、完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正确的幸福观是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使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能够正确感受和认识幸福、合理追求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全方位完善幸福观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体系。

(一)形成各部门高度重视的运行保障机制

幸福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学校领导、各工作部门、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学校相关部门可成立课题组,齐抓共管,使各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反馈等工作都能各司其职,落实到位。另外,各部门应定期进行交流,举行评比表彰活动,完善经费投入、人员培训等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幸福观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新时期大学生差异性较大、主体意识增强,幸福观教育这一长期的实践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幸福观意识的不同特点,持续地、针对性地、及时地开展幸福观教育,把幸福观教育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

1.大一阶段开展幸福观感受教育

新生入学时一般感到比较迷惘,对其所学专业需要进行适应,在此阶段,应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所学专业、进行职业定向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感受和认识幸福的能力,及时指导学生了解大学生活,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使大学生学会在求知和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因此,在此阶段应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基础,它要求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集体幸福、社会幸福联系起来。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代表着新一代青年群体的主流和方向,同时也关系着社会和祖国的未来,因此需要教育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关系。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是统一的:物质幸福为精神幸福提供了物质保证,精神幸福是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应教育学生幸福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满足,更意味着社会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进步,从而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大二阶段开展幸福观能力教育

大二阶段学生对所学专业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而在此阶段,学生也会遇到学习、生活、情感、工作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幸福观教育。

第一,构建追求幸福的知识基础。知识是获得幸福的源泉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要获得和享受幸福,必须掌握一套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通常是指大学生所拥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

第二,提高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人的幸福能力由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两方面构成。要提高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首先应提升大一阶段所学习的幸福感受能力,并教育学生从各种各样合理丰富的需要出发感受幸福的存在,感知和谐的幸福状态。要提高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并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大学生懂得创造和奋斗的过程同时也是感知幸福的过程。

第三,加强德福一致观教育。德性与幸福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德性是获得幸福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善念、善行,塑造一种“善”的人文情怀,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德性水平。提高德性水平使得大学生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从而提升人的幸福水平。

3.大三阶段开展幸福观实践教育

大三学生开始回到现实、关注生活,各种各样的生活为幸福观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原材料,幸福观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学生能够熟悉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生命的意义。

另外,幸福观教育回归生活尤其需要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实践体验。幸福观教育就是要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通过大一及大二阶段的理论知识传授,在大三阶段应把理论与实际、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接受幸福观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理论和知识的内化,并正确地外化为实际行动。

4.大四阶段开展幸福观挫折教育

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实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可避免地开始遇到人生的一些挫折与失败,因此,此阶段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尤其重要。此阶段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只有经历过不幸的磨练,才能真正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勇于面对困难与不幸,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应变力、承受力和克服力,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及时且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能够不断调控和优化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发现人生的幸福,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追求幸福。

(三)开辟多种多样的幸福观教育实现途径

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实现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载体都应用以进行幸福观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开辟幸福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第一,通过专题讲座讲授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知识。幸福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因此,系统的专题讲座传授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定期安排不同专题的幸福观教育讲座,通过生动、有趣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感知和创造幸福等知识。

第二,通过专业课渗透幸福观教育。专业课教育与幸福观教育息息相关,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渗透幸福观教育,不仅能够使专业课体现出专业特色,更能赋予幸福观教育新的内涵。

第三,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幸福观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到的关于幸福观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真正提升学生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具体来说,可在暑假期间举行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到贫困地区感受另一种生活,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可在寒假期间鼓励学生参加列车乘务员志愿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春运感受形形的真实生活,从而对幸福有新的认识;还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引导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第四,通过校园文化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与感受都是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通过校园广播、电影等定期播放与幸福观教育有关的节目,在校园宣传栏中通过各式海报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等等,都能够使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中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第五,通过演讲比赛等活动强化幸福观教育。高校社团组织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的以幸福观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境界,使大学生能够以艺术的眼光发现自然美、社会美以及人生美;社团组织学生举办的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能让大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时代的进步,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学会把自身的幸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幸福。

除了通过以上途径拓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渠道,还必须把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与家庭的基础作用以及社会的保障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机制,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