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总结与规划范文

时间:2023-03-14 21:4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质量工程师总结与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质量工程师总结与规划

篇1

关键词: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建设体系;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73-02

随着新时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纲要出台,提高教学质量等重要措施的落实;以及我校机械工程通过教育部特色建设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落实单位。质量建设与工程专业认证在我校全面展开。尽管如此,我校的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建设发展的极为缓慢,与其作为机械类基础课的拓扑地位极不相符。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现阶段的课程体系缺乏实验教学环节,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本文正是在对这一些核心问题深入研究,在分析工程教育的需求和流体传动与控制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理论基础、数字实验、工程应用”相互融合的创新型课程体系。为本校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下坚实基础,完善我校机械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求

传统教育教学要求,综合基础性院校培养、培育学生的知识体系,注重通过课堂教授和知识的传递;而工程应用型院校则强调学生是实际工程能力即将实验实践能力。这样高等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体系存在着相互背离的现象。因此,新时代的本科院校如何依据培养目标建立一套与之相符的教育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而现行我国对于教育的中长期总体规划和发展纲要要求,培养一批创造能力强能够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质量工程人才。为此,要求学校的教育要面向工程应用性人才培养,需要工业界深入到学校培养环节中,同时需要学校按照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工程能力。

二、国内各学校流体传动与控制学科建设特点

从课程设置角度讲,国内各高校的机械学院侧重点均不相同包括液压与气动、流体传动与控制、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等,内容涵盖了流体基础理论、液压传动技术、气压传动技术、伺服控制系统等。

从教学内容上看,大多数的教学内容均围绕的流体传动与控制基本理论,重点解决流体传动与控制中的数学问题,如液压桥路、小孔节流、层流紊流等。而在实验环节上,由于成套液压设备价格过于高昂,绝大多数学校很难开展实践环节。

从考核结果上看,往往是通过期末闭卷考试这一形式。尽管相对公平,但由于学科重视工程实际的性质而言,学生仅仅依靠多做题、多背书不能够深刻的掌握知识,也不能更好地反映学生实际工程能力。

因此,需要重新理顺教学内容、实验环节和教学总体目标,建立一套创新的能够符合新世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节下的课程体系,满足学校以及本学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和学校标准。

三、创新型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建设体系

通过对比西方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在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设建立方面和学生培养。同时走访了相关兄弟院校,收集相关负责和一线的任课教师在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模式的选择意见和建议。总结得到目前我校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陈旧,没有及时吸收学科前沿内容;课堂教学以基础理论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互动性不强;教学以板书和PPT为主,缺乏时下流行的多媒体与互动软件;考核方式采用期末闭卷,手段单一且不能反映学生全面能力。

通过上述的调查、分析、研究,本文结合我校机械大类本科教学拓扑图网,建立起一套“理论研究、数字实验、工程应用”创新型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建设体系,如下图所示。

通过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解,辅以清晰完整液压元件动画模型,结合工程实际中的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流体传动与控制。不定期的邀请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介绍前沿理论,使得学生在掌握经典的流体传动与控制知识基础上,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通过将整个课程拆分为一小段知识单元,碎片化知识结构。每个知识单元结束后,进行随堂测试考察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通过若干个单元的学习后,学生掌握了一定流体传动与控制知识,按照基本、提高、突破三个层次设置考察目标,设置创新实验。实验按照学生自主选题、自由组合、自拟方案“三自”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授课教师的指导又规划整个实验的研究进度。

在此基础上,吸引学生参与授课教师实际课题或者参与到企业界组织的创新大赛中。学生通过实际项目,了解到流体传动与控制工业项目的立项、方案制定、评审、实施、结题、维护的全过程。使得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能够更快融入到企业中。

通过基础理论的支持、数字实验的关联保障和工程应用的核心凝聚使得本专业学生获得专业所需知识体系、工程能力、创新意识。

四、研究结论

本文在我校深入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调研、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求。在对比国外和国内相关高校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出我校流体传动与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起一套“理论研究、数字实验、工程应用”创新型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建设体系,为本学科融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济.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3(5).

[2]高思.质量工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07,(5):18-20.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4]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8(4):5.

[5]赵韩强,郭宝龙,赵东方,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6]孙承辉.更新先进设备 加快液压教学改革[J].中国培训,2006,(6):031.

[7]刘学斌,刘苹,马苏常,等.面向工程应用的液压教学[J].科技资讯,2010,(10):163-163.

篇2

关键词:质量提升工程;本科教学;内涵建设

作者简介:刘荣佩(1964-),女,重庆人,昆明理工大学教务处,教授;张林洪(1962-),男,贵州安顺人,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教授。(云南 昆明 6505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2010年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云南省属重点院校工程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探索”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44-02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站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因此,2011年7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全面启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其目的就是要全面落实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引导高等学校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水平。在定位上充分发挥国家级项目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在内容上按照“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继承发展、引领示范”的原则,紧紧抓住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力争取得重点突破。因此,为了积极落实昆明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实施质量提升战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要求,在“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取得显著成果和积累一定建设经验基础上,以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紧密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本科教学内涵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切实提升我校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师资队伍(特别是实验教学队伍)素质结构更加优化;学生学习、实践、就业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彰显,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高等教育服务云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为云南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水平起到示范与辐射作用,推动云南高等教育的全面振兴。

一、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

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标准衡量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稳定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教学与科研互动,依托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着“强基础、重能力、提质量”的原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二、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实现“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主动服务国家有色金属行业、西部区域经济和云南省实施“工业强省”、“桥头堡”发展战略的需要,依托红土高原丰富、独特的资源,打造以地质、采矿、矿物加工、有色冶金、材料工程等为主体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大有色”学科体系下的品牌专业;依托地方工业经济发展与行业背景需求,打造特色突出的电力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民族民居建筑、资源再生与环境保护等优势专业领域下的品牌专业。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注重专业结构调整与地方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及经济发展接轨,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夯实专业可持续发展基础,强化专业及专业群的特色建设,凸显专业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优势。紧跟云南省从发展传统产业向发展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促进产业新型化和转型升级,适应行业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优化的同时,积极结合云南省生物产业、光电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和人才需求。

深入推进多方位、多层次、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突破口,形成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特别试验区,开展我校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体现的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特点,推进以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每个获准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按一定规模选拔学生成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试点班进入学校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特别试验区。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与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振兴云南省和西部区域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开展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完善与制订各实验中心的开放、运行与管理制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适应学分制改革与建设的发展需要。全面实施“科研支撑计划”,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好重点实验室与科研基地的设备条件,实现面向学生开放的体制机制,引导导师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逐步转化为学生的实验教学资源,推进精品实验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构建“校内夯实基础,校外赛出风采”的校、省、国家三级管理制度,开展校内学生创新教育团队建设,加强数学建模、电工电子、机械设计、工程训练、CCTV演讲、NECCS英语综合能力、智能汽车、艺术设计、课外科技“挑战杯”等十个大学生创新教育中心建设,以提高我校参与学科竞赛并获取更好成绩的工作水平,使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人数(广度)、质量(深度)大幅提升。作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基本科研能力培养的手段,学校继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大量的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来,促进学风、校风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开展校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实现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无缝连接,使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研究与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

通过人才引进与培养,改善我校在高层次人才数量、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从事实验教学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师的学术视野等方面的不足,保证师资队伍的数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以创新和发展为目标,建立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引导和激励机制,通过名师建精品课程、名师带团队,构建老中青结合、梯队科学合理、教学水平高、学生欢迎的教学团队,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推进教师绩效评价,推行和完善岗位绩效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加强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开展新形势下的教师培训系列工作,形成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学术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新机制。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在教学基本建设、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等方面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平台。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导航计划”、“教学名师论坛”、“教学研究工作坊”、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多媒体教学大赛、多媒体课件比赛及优质课程评选等教学活动,加强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工作,提高我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实现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要重视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学历层次,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验教学,开展实验室人员业务培训、交流学习,提升实验教学人员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责任心、扎实的业务素质知识、高超的实验技能以及良好的能力素质养成。同时,重点建设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核心专业课程团队,使其能形成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学团队。要求教学团队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改革,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持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通过实施质量提升战略,加强本科教学内涵建设,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进一步推动学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巩固与突出我校在服务行业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办学特色,巩固与提升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的竞争力,使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荣佩,史庆南,陆建生.以“质量工程”为契机,扎实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建设工作[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4):10-14.

[2]王利琳,季诚钧,徐青.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2,(5):39-41.

[3]贾力.从“卓越计划”思我国工程人才的培养[J].中国电子教育,

2012,(2):8-12.

篇3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或工作分解,围绕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是控制来编制控制方案是一种基本方法。见下图:

5.1监理工作总程序

工作要求:

⑴ 委派具有丰富超高层工程施工监理经验的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担任项目总

监,并针对本项目特点召集设备、土建方面有经验的监理人员组成强有力的监理班子。

⑵ 派驻现场的监理人员应持证上岗、专业配套、人员按合同规定及时到位。 ⑶ 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工具,满足现场检验工作需要。

⑷ 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要求开展各项监理工作,控制工程

质量,管理建设工程合同,协调建设单位与工程建设有关各方关系。 ⑸ 在监理项目部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我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实

现。

⑹ 按照本工程特点和要求编制《监理实施规划》,并分阶段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加大主动控制、事前控制力度,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

⑺ 根据竣工备案制要求,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分阶段及时对工程进

行总结和评估。

5.2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程序

1.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以预控为主,各项工作根据工程特点、工程承发包模

式、业主管理方式。

⑵ 审查开工准备情况要注意以下事项:施工许可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征地

拆迁符合进度需要,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总监批准,承包单位人员、机具已到位,主要建筑材料已落实,进场道路及水、电、通讯已满足开工要求。 ⑶ 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人员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并介绍监理项目部的组

织机构、人员及其分工,监理规划主要内容,并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⑷ 第一次工地会议纪要应由监理项目部起草,并经与会各方代表会签。 ⑸ 《工程开工报审表》必须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不得授权其他人员执行。

5.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核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是否经承包单位上级技术管理部门审批。 ⑵ 施工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结合工程特点和工地环境)。 ⑶ 主要的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是否齐全。

⑷ 上述审核由总监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要求在一周内完成。

5.4建筑材料审核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采购单位进行建筑材料(设备)报审时应提供生产许可证、质保书、相应性

能测试报告,由专业监理工程理由认真复核。

⑵ 专业监理工程师要参与送检材料的见证取样,确保样品有代表性。 ⑶ 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材料质量或检验数据有疑问的可以提出补充检测要求。

5.5分包单位资格审核监理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工程分包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其资格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

⑵ 审核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特殊行业施工许可证、国外

(境外)企业在国内承包工程许可证;分包单位的业绩;拟分包工程的内容和范围;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⑶ 施工合同中已指明分包单位,其资质在招标时已经过审核,承包单位可不报

审,但其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上岗证应报审。

5.6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资质审核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供应商除资质、营业范围符合政府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当地建筑材料市场准入制度。

⑵ 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对供应单位的资质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⑶ 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审批,并向建设单位报告。

5.7测量放线控制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测量设备检定证书应定期检查,杜绝超过检定期限设备用于工程,测量成果 出现系统误差时,应督促承包单位对设备重新检定。 ⑵ 定期检查、复核测量控制点的精度和保护措施。

⑶ 不得与承包单位测量人员共用设备对同一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5.8承包单位现场管理体系审核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现场质量管理体系经承包单位上级技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报审。 ⑵ 现场质量管理体系要贯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 ⑶ 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数量应符合工程进度计划安排要求。

5.9图纸会审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学习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 ⑵ 图纸标识和审核工作应符合政府部门要求。

⑶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施工图设计深度能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图要符合规范

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⑷ 图纸会审过程中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注意各专业图纸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布

置是否合理。

⑸ 图纸中所需材料来源有无标保证,能否代换,图中所要求条件能否满足,新

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有无问题,施工安全、环境卫生有无保证。

5.10质量控制工作程序

1. 质量控制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部分程序细化部分详见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程序以及本节。

⑵ 处理质量问题涉及到进度及费用问题时,必须考虑项目全局利益,经与其他专业监理工程师充分协商后,再确定最终处理意见。

⑶ 工程计量、中间进度款支付、最终支付过程中,质量工程是应充分发表意见,保证所有支付项目质量均符合合同规定。

2. 旁站检查工作程序

涉及表格:

(1)《旁站监理表格》(详本部分第二章内容) 工作要求:

⑴ 专业监理工程师必须按监理细则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旁站监理,总监理工程师根据监理规划要求对现场进行巡视检查。 ⑵ 旁站监理的主要内容:

①承建商是否按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 ②关键部位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质量是否合格。 ③是否按规定进行各项报审、检查和验收。

⑶ 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巡视检查中,要对工程实物质量进行抽查,并留下记录。 ⑷ 总监应对夜间施工、节假日值班作出安排,确保施工现场有监理人员到位。

3. 隐蔽工程验收监理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施工中经后道工序遮盖后不宜或不能再检查的工程内容均属隐蔽工程验收范

围。

⑵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在承建商的隐蔽工程验收单上签署验收意见,并备份存档。

4. 分项工程验收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分项工程的验收应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 ⑵ 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抽检数量应符合审批的监理细则或监理规划要求。 ⑶ 监理工程师的评定与承包商的自评相差较大,双方应按标准共同确定检查数 量和方法,否则监理工程师应坚持自己的评定意见,并附监理检查评定表。 ⑷ 分项工程经验收评定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⑸ 建筑电气、卫生与燃气工程的分项工程验收,应在安装调试合格后进行。

5. 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分部工程的验收结果在分项评定的基础上经统计而得。

⑵ 分部验收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表明监理方对工程质量评定的意见。 ⑶ 主体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应给施工企业技术部门和质量部门核定后再向监理报审。监理工程师确认评定意见前应进行现场检查。

6. 单位工程验收工作程序

涉及表格:(1)《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2)《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

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3)《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4)《工程竣工报验单》(A10);(5)《监理工程师通知单》(B1);(6)《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工作要求:

⑴ 总监要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质量情况、使用功能进行全面检查,对需要进行功能试验的项目应督促承包单位及时完成。

⑵ 单位工程验收要在承包单位自查自评的基础上,结合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观感质量评定和关键部位全面进行检查。

⑶ 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和缺陷要按部位、按层次逐项列出清单,要求承包单位限期整改,验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不得隐瞒。

⑷ 总监配合建设单位组织各方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验收,再由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⑸ 竣工备案制具体工作程序执行当地政府部门要求。

7.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审核工作程序

涉及表格:

(1)《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A1)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表》(A2) (3)《 报验申请表》(A4) (4)《监理工程师通知单》(B1) (5)《工程暂停令》(B2) (6)《监理工作联系单》(C1) 工作要求:

⑴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凡涉及改变结构,改变使用功能,必须经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同意,并签署意见。

⑵ 总监理工程师应对方案提出的措施、验收方法(包括必要的检测)提出审核意见。

⑶ 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工程暂停令和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宜事先后建设单位报告。

5.11进度控制工作程序

1. 进度控制工作总程序

涉及表格: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表》(A2) (2)《 报验申请表》(A4)

工作要求:

⑴ 审批进度计划、检查进度计划工作细化部分详见本节后序内容。

⑵ 工程进度控制风险分析要结合本项目进度控制目标和工程具体特点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编制,并以专题报告形式向建设单位报告。

⑶ 编制进度控制方案后要及时向施工单位交底,并明确和统一进度节点控制计划。

2. 进度计划审批工作程序

涉及表格:

(1)《 报验申请表》(A4) (2)《监理工程师通知单》(B1) 工作要求:

⑴ 承包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分别编制总体进度计划、年度进度计划,关键工程进度计划以及阶段性进度计划,并分别报监理审批。

⑵ 承包单位在提交进度计划同时尚应提交进度计划网络图电子文件。 ⑶ 进度计划的内容及提交时间应符合合同及规范要求。 ⑷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进度计划时应注意: ① 工期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② 施工准备的可靠性

③ 计划目标与施工能力适应性

⑸ 监理单位应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完成对进度计划审批工作。

3. 进度计划检查与控制程序

⑴ 每月进度检查应及时形成进度控制图和进度统计表等书面记录,每月工程进度报告应包括:①工程进度概况 ②工程进度曲线 ③工程图片 ④影响工程进度特殊事项的处理。

⑵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基本相符(尤其是关键线路上)时,监理工程师不应干预承包单位对进度计划的执行。

⑶ 调整进度计划审批详见《进度计划审批工作程序》。

5.12工程计量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1. 计量原则

(1) 不符合合同文件要求的工程不得计量。

(2) 按合同文件所规定方法、范围、内容、单位计量。 (3) 按监理工程师同意的计量方法计量。

2. 承包单位填报计量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计量以及填报《中间计量表》

的期限应符合合同规定。

3. 监理工程师可根据工程特殊情况增加计量次数,但应提前向承包单位发出通

知,承包单位要求增加计量次数,应书面申请。

5.13安全施工监管工作程序

涉及表格:

(1)《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A1)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表》(A2) (3)《监理工程师通知单》(B1) (4)《工程暂停令》(B2)

工作要求:

⑴ 监理项目部应安排有安全资质监理工程师开展安全施工监理工作。 ⑵ 安全专业监理工程师日常检查结果应留有记录。 ⑶ 重大安全事故应按有关规定向政府部门及时汇报。

5.14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程序

涉及表格: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表》(A2) (2)《监理工程师通知单》(B1) (3)《监理工作联系单》(C1) 工作要求:

(1) 监理项目部应配备有专门负责施工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监理工程师开

展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工作。

(2) 文明施工监理工程师日常检查结果应留有记录。 (3)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按有关规定向政府部门及时汇报。

5.15组织协调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1) 工地例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程序、内容应在第一次工地会议明确。 (2) 工地例会和现场协调会不限于解决协调事宜,同时处理工程质量、费用、

进度、安全和文明施工等事项。

(3) 协调事宜处理涉及合同变更或工期、费用索赔,详见有关工作程序。 (4) 总监理工程师应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完成协调事宜调查和取证工作,并将处

理决定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

(5) 在协调期间内,合同只要未放弃或结束,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继续

施工。

5.16信息资料管理工作程序

1. 信息管理总程序

图1

图2 图3

图4

2007级工程监理专业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应用训练

2. 工程验收资料管理流程

3. 监理资料管理流程

发文处理 收文处理

工作要求:

(1) 工程开工前应根据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合

理的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和资料存档方案。

(2) 在实施过程中要定期组织资料档案管理检查,对于不齐全的档案要及时

补全,系统运行有问题是要及时整改。

(3) 所有工程往来函件都应使用书面格式。

5.17

工作要求:

⑴ 交工检查小组由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承包单位指定负责人参加,邀请质量监督部门或竣工备案部门参加。

⑵ 对交工申请重点审查:工程范围、交工工程质量、质量缺陷处理、交工资料完成情况、剩余工程计划。

⑶ 现场主要检查外观质量、外型尺寸及所有现场清理工作,评价工程缺陷的修复。

5.18保修期监理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施工合同,确定工程保修期,起算日期以签发交接证书日期为准。

⑵ 检查小组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指定负责人参加,承包单位参加并为检查工作提供便利。

篇4

[关键词]软件工程 创业 管理

一、引言

当前大学生普遍胸怀创业梦想,这种梦想憧憬着一个美好的创业未来,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来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多数或者说绝大多数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甚至于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到底如何帮助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创业项目,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功性,一个合理的规范的专业性的项目规划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的众多创业项目都普遍缺乏可行性研究,单凭激情和勇气或者加上良好的创意以及苦干的决心去进行创业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普遍需要一份完整的专业的可行性研究,但是如何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实一个复杂而缺乏实例的工作,可以借鉴的或者说可以引用的是软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软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木本设计出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范。

二、软件工程项目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类似性研究

1.背景类似

软件工程的产生背景是由于软件危机的存在,而在六十年代末期,工业发达国家就已经意识到了这种软件危机,表现在软件成本的急剧增长成为计算机系统最大开支项目,软件开发周期长,进度很难控制,质量也难以保证,管理更不上。

而当前混乱的大学生创业规划也是严重阻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主要问题,其主要问题包括:项目选择太盲目、缺乏创业技能、融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源贫乏、管理过于随意。

二者的这些问题看似差别很到但却始终围绕这“效率”“成本”“管理”三方面上,也就是说软件危机面临的问题在当前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同样遇到。如此由软件危机引出来的软件工程学就可以通过比拟用到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中来。

2. 生命周期类似

软件生命周期经历了6个阶段分别是:①问题提出;②可行性研究;③需求分析;④总体设计;⑤详细设计;⑥测试。而创业项目的生命周期也是从①创业项目定义;②可行性研究;③成本/效益分析;④总体项目规划设计;⑤具体实施;⑥实施评估。创业项目生命周期整个过程和软件生命周期同样满足瀑布模型,见下图1。

三、基于软件工程学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

1.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是在经历了若干个大型软件工程项目的失败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事实上,这些项目的失败并不是由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软件工程师的无能,正相反,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是当时杰出的技术专家。这些工程项目的失败主要是因为管理不善。

所谓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各种资源,已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软件项目管理先于任何技术活动之前开始,并且贯穿于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从一组项目计划活动开始,而制定计划的基础是工作量估算和完成期限估算。为了估算项目的工作量和完成期限,首先需要估算软件的规模、工作量估算,然后是进度计划,人员组织,质量保证。

2. 基于软件项目管理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

大学生的一个创业项目是一项独特而现实性很强的工作,这个工作往往是需要遵从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去生产某种新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工作。这种工作应在限定的时间、成本费用、人力资源及资财等项目参数内完成。这与软件工程的三要素:成本、效率,质量及其类似。项目有三个要素,即技术目标、完成期限和预算。项目的成功实现通常受四个因素的制约,即工作范围、成本、进度计划和客户满意度。

首先明确了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工作范围,在确定整个项目的工作范围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技术和服务优势。项目的工作范围如果设定得比较大那么在项目的推动过程中就要密切关注成本是否超过承受值。

(1) 成本估算

在软件工程学中涉及到的成本估算方法有:代码行技术、任务分解技术、自动估计成本技术、任务分解法WBS。这些方法中只有人物分解法适合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本估算。

WBS:任务分解法(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即利用WBS方法,先把项目任务进行合理的细分,分到可以确认的程度,如某种材料,某种设备,某一活动单元等。然后估算每个WBS要素的费用。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或先决步骤是:①对项目需求作出一个完整的限定;②制定完成任务所必需的逻辑步骤;③编制WBS表。

在进度表和WBS表完成之后,开始进行创业项目成本估算。创业项目成本估算的结果报告需要包括一下要点:① 每个WBS要素的详细费用估算;② 每个部门的计划工时曲线图;③ 每月的工时费用总结;④ 每年费用分配表;⑤ 硬件支出预算。

这种方法的准确度较高,用这种方法作出的这些报表不仅仅是成本估算的表述,还可以用来作为项目控制的依据。最高管理层则可以用这些报表来选择和批准项目,评定项目的优先性。

(2) 人员组织

通常创业项目要成功,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成立创业项目组。挑选到合适的项目组成员并让他们来项目组任职,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大学生创业项目要获得成功,同样离不开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创业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和经验,如管理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法律知识,甚至产品技术知识。而大部分青年大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更是匮乏,很难做到全才。因此懂技术的有必要找一个懂管理的做搭档,懂管理的也有必要找懂技术的做搭档。创业者在组建团队的时候必须选择志同道合而且能独当一面的精兵强将加入团队,明确团队成员职责。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创业者还必须掌握沟通技巧,学会倾听、感化和商谈,来保持与巩固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和工作效率。

以大学生软件类创业项目人员配置为例,其人员配备参考表如下表1:

表1 软件类创业项目人员配置参考表

开发阶段

职位 需求分

析阶段 系统设

计阶段 系统编

码阶段 系统测

试阶段 系统实

施阶段

项目经理 1

系统分析员 4-6 0-4 0 0

软件设计工程师 0-2 1-3 10-15 0-4 0-2

助理软件工程师 0 0 2-6 1-4 1-3

软件测试工程师 0 0 2-4 3-6 0-2

助理测试工程师 0 0 1-2 1-3 1-2

质量工程师 0 2个以上 0

成本监督员 1

软件配置工程师 1

美工 1

(3) 创业项目管理

创业项目的管理,就是首先制定创业项目计划,然后按计划一步一步执行。由于环境的变化、可能出现的进度延时、认识的偏差、能力的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实际状况与计划的偏离。而要保证项目围绕预选制定的计划开展,就得用到项目进度管理的适度调整。项目管理以一定的标准为依据,定期或不定期地监控项目,发现项目活动与标准以及进度之间的偏差,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理。要对创业项目进展、费用、质量、风险等都进行监控和管理。

大学生在创业的活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评估自己的计划执行情况,是否按计划推进,进展比预想的快还是慢了,比如时间过去1/3的计划时间了,而市场拓展才1/5;或者费用过半了,而业务量才做到1/3等,这些也进度严重违背的问题都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检讨,以求迅速提出解决办法加以纠正。

四、总结

大学生创业是大学生自主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值得鼓励的尝试,当前的在校的大学生普遍怀揣创业梦想,但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是有风险的。成功创业需要详细的规划的细致的调研,成功创业必须要有一定的财力和创业能力做保障。成功创业还需要完整的项目管理的全程的项目控制并及时做纠正偏差。借鉴软件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规划和管理创业项目可以明显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和盲从。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杰克・吉多 詹姆斯 P・克莱门斯:成功的项目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 琼・努特森 艾拉・比茨:怎样当好项目经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1

[4] 李连弟:从项目管理观点出发谈大学生成功创业[J].科技创业月刊,2006.10

篇5

关键词:施工工序;质量;进度;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作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施工工序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满足用户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

1.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作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水平较高,工程施工周期也在不断的缩短,而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发涉及多个部门,多项工作内容,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够实现,由此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困难性。为此如何有效的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项工作内容以及各种建设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科学的调配就显得格外重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管理水平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而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作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摆在施工单位面前最艰巨的任务便是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方案,对建筑施工工序质量实施有效控制,以达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企业建设实力的目的。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建筑施工工序的各种质量影响因素中主要包括:人员、施工方法、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多项内容。影响施工质量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同部门的施工人员缺乏相互交流与沟通,此外参与项目开发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导致施工工序质量管理工作出现偏差,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开发需要根据工程建设实际需要以及施工现场环境对施工方法进行合理设计,并由施工人员认真执行,受开发单位资质与施工队伍资质的影响,容易导致施工方法选择上存在缺陷,施工方法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项目开发需要涉及到多种建筑材料,建筑原材料采购、进场、存放以及施工使用过程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寿命。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规模的逐步扩大,建筑工程应用机械设备的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建筑工程设备的功效能否得到全面的发挥,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设备的使用与养护工作能否落实到位,都会对工程施工进度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进而可能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下降。

2.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作的实际效果,就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事先加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建筑施工工序控制要点主要是指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建筑施工环节。制定建筑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可以通过事先制定的施工工序控制计划以及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进行预控,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工序控制工作的效果。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作要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同时要分清主次,做好关键点控制。

3.努力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具体策略

3.1在工程项目施工前的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作

若想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作的效果,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找准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围绕要点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工作。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在施工之前要率先制定出工序质量控制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补救。

工程建设项目开始进入建设程序后要对建筑工程的各施工工序进行全面的分析与了解,掌握工程各施工工序的控制要点,这样才能保障施工过程中实施控制工作的时效性。同时在进行监督控制过程中要发挥质量监管工作人员的具体作用,根据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施工前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得到全面的落实,必须在施工前对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各个施工单位、班组的具体权责加以明确,制定详细的奖惩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作能够得到全面的落实。

3.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的负担;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质量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有效控制。

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而且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应及时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配合,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如得不到承包商的配合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故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说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3.3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工程质量反应主要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地解决了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4.总结

在根本上来说,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源泉。提高建筑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在这一个周期系统中,首先需要对对整个建筑项目进行规划决策、组织协调;其次要确保在此基础上,各种材料、技术、人员达到建筑质量、工期、造价、环保、安全等要求;最后要严格把关工序质量控制,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正确配置施工生产管理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这在整个施工工序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参建各方应积极配合、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子坚,胡仁良.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经营管理者,2009,(08).

篇6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竞争能力

一、以三大平台为核心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学年论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也包括学校组织大学生参加的各种社会活动、竞赛活动(如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大赛、机器人大赛、大学生英语大赛等)。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顺序、时间分配等方面是不同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有的内容要和相关课程相匹配,依附于课程教学;也有的独立于课程教学。教育部质量工程强调: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我们要落实质量工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必须抓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其关键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教学非常关键。在实践教学中,要培养本科大学生三种能力:一是动手能力,二是实践能力,三是竞争能力。可以通过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实验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则要在动手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习等活动来实现;竞争能力则是在学生具备足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能力基础上的升华,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竞赛活动来实现和提升,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学地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大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大众化教育也不能排除精英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其核心则是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在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同时,我们同样应当重视精英教育。这是因为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出现分化,在同一层次上的人才出现多样化的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研究型大学主要承担精英教育,地方性大学不仅责无旁贷地承担大众化教育,也应承担部分精英教育任务。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既要考虑大众化教育的需要,又有精英教育的需要,并要充分考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本文提出的本科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三大实践能力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有较强的匹配性。可以按照动手能力的基础性、专业能力的综合性、竞争能力的创新性的基本思路与特点,设计出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即实验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平台。按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在不同的实践教学平台上,完成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在实验教学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训教学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创新教学平台,主要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见图1)。

二、依托实验教学平台培养本科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理论指导下的动手能力培养,是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动手能力主要在教学实验室通过实验教学来实现。按照现行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课大多数都是依附于课堂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来进行的。当课堂教学讲到有某个原理或方法需要学生验证时,就安排实验课来组织学生做实验。这种依附于课堂教学的实验课,往往不成体系且大都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可以提高专业基础实验技能。专业基础实验技能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教学重点在于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的规范化方面和对基本实验现象的理解上。

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实验课教学有较高的要求。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特别强调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基本实验技能来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方法和良好的设计习惯,并且能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来实现自己的设计。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强调对独立设计能力的训练,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有具体要求。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到50%~60%方可视为合格,比例达到80%以上,且开出实验的质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可视为达到优秀标准。

围绕本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构建试验教学平台来落实。这个平台有三个关键点:

1、在这个实验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验证性实验的教学组织管理,也要重视在课程教学时高度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达到绝大多数课程都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2、在这个实验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依附于课程的基础课实验室建设,也要重视依附于专业的专业实验室建设。

3、在这个实验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比较单一的、以课程或专业为载体的教学实验室建设,也要重视跨专业的学科型综合实验室或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尤其要重视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2007年初,在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教育部将重点建设500个左右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基础层的以示范性实验为主的基础教学实验,到综合层的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的专业或综合实验,再到提高层的自主式开放式实验,是一个循序渐进,实践动手能力逐步加强的过程(见图2)。

三、依托实训教学平台培养本科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主要在实训基地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我们理解的实践能力,实际上是一种专业能力、或者说是综合能力,也是实战能力。

实践能力主要在实训教学基地实现。实训教学基地包括创新技能培训中心和创新专业实践的工业中心等。技能培训的实训中心一般进行专业教学实训、职

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教学活动。专业实践的工业中心一般进行基本技术训练、高新技术学习、综合能力培养和工程素质养成等教学活动。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师必须要有企业或地方实践工作经验。这一点在国外大学非常重视。国外许多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必须取得工程师资格后才得以聘用。例如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都来自工业企业,都具有工程师资格,他们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

实训教学基地是教练场地,要真刀真枪地训练。实训教学基地有少量的是学校自己建设自己管理的,更多的是与社会、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到经济社会第一线。要大力与企业、地方联合建立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都要在与企业、地方结合建立的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上实现。教育部质量工程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的结合,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针对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可通过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来落实。这个平台也有三个关键点:

1、在这个实践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校级或院级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例如成都理工大学的峨眉山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和马角坝地学实践教学基地等),也要重视在校外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都理工大学已经和企业建立了67个大型的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强调: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教育部将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这也是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2、在这个实践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依附于本科教学组织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也要重视依附于学科建设的科研实验室、国家和省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后者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实践教学的好战场。

3、在这个实验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的社会活动,也要重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多给机会,多多参与,多有提高。从基础层的模拟实训,到综合层的仿真实训,再到提高层的真实训练,是一个逐步逼真,学生实践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见图3)。

四、依托创新教学平台培养本科学生竞争能力

关于创新,是去发现前人不曾发现过的事或理;造世间未曾有过的器与物;做前人不曾做过的事。创新是不能重复的,也很难说是可以学习的。因此,“创新教育”的本质不是教学生如何创新,而是培育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激起学生创新与创业的欲望,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第一要义。通过适当的环境、适当的引导,通过细雨润无声式的潜移默化与榜样的感召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并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建立创新教育平台,就是提供这样一个适当的环境去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积极创新、积极提升竞争力。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围绕培养和提升本科学生创新和竞争能力,我们可以构建创新教学平台来落实。这个创新教学平台,具有在组织形式上或项目管理上的依托和实体相结合的特点。所谓依托,就是说在这个创新教学平台上,可以挂上一些管理体制上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也可以依托一些外挂的项目。研究机构很多,例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校级研究机构等。外挂的项目也是形式多样的,例如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技研究项目、社会活动项目等。所谓实体,可以在组织形式上的实体、也可以是项目管理上的实体。组织形式上的实体可以由学校来组建,例如可以建立大学生实践教学创新培育基地,在这个基地,可以分设电子大赛训练中心、数学建模训练中心、大学生英语竞赛训练中心、机器人大赛训练中心等。项目管理上的实体也有多种多样,例如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技立项研究项目、优秀大学生进行的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等。我们要培育校级项目,积极争取省级和国家建设项目。从基础层的科技活动或社会活动项目,到综合层的大学生竞赛活动项目,再到提高层的大学生创新作品,是一个逐步强化和不断提升大学生竞争能力的过程(图4)。

三大实践教学建设平台各有其主要功能。在实验教学平台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训教学平台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创新教学平台上主要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另外也有其他方面的辅助功能。在实验教学平台上,也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初期培养。在实训教学平台上,也可以继续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并激发竞争能力。在创新平台上,也可进一步巩固并加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篇7

[关键词]路基路面工程 研究性教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 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073-03

一、前言

“研究性教学”理念,作为大学教学改革的新向度日益受到关注。教育部自2005年以来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 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007 年)等文件,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来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知识的传授和获取而展开。而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用来解决问题或有所创新。相对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更多强调主动探究,它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水平、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其目的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我校入选第二批试点学校。以前我院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在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路桥实践性教学环节走产学结合之路的改革探索”曾获扬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毕业论文结合科研课题,创新实践催生应用成果”获江苏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但对于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样大规模、系统性地推进研究性、实践性教学则需要进一步的论证、探索和实践。目前,我院已确定本科层次的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内涵和指标体系。

路基路面工程是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该课程所研究的对象是路基工程与路面工程,包括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基与路面工程的设计原理、设计标准、计算方法及施工方法。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能进行路基及路基稳定性、挡土墙、路基路面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等内容设计与计算;能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病害与防治等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就业或继续深造所需要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培养道路工程研究性和应用型人才起重要作用。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上根据我校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重点讲解设计、计算与施工等内容,并辅以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和生产实习等环节进行强化和巩固,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统一。教学手段已采用多媒体,并增加了课程实验所需的仪器,安排了实习基地,保证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探索采用研究性教学,并依托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单位或企业,建立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一个兼具研究性教学特点、又能体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中,将研究性教学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这两大高等学校教育改革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根据我院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定位,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建设定位于教学与研究并重,考研深造与本科毕业就业并举, 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 这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着力推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关系到参与高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标准的达到与否。要做好这一点,需将本科阶段的研究性教学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有机融合。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首先,增强学生的工程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应选择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训项目,逐步形成工程基础实验、工程专业实验的操作技能、工程专业技术应用技能与工程综合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和实验,使学生对典型道路工程的结构、设计和建设过程有一个全面完整的体验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对工程质量、安全、经济与组织管理等有深刻的理解,建立一个道路工程大系统的观念。其次,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以及想考研的同学,通过实际课题的参与,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学会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研究性教学方面,教学中采用与研究性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授课方式、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激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和探索精神。结合路基路面工程的课程特点,通过研究性教学, 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引导学生从记忆应考型向科学研究型与应用型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搜索、筛选、运用资料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体协作能力,并提高语言表达和撰写论文的能力,为其日后成为专门性研究人才或卓越工程师打下基础。

三、方法和措施

(一)提炼核心问题,讲授课程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课程内容中提炼问题。提出的问题可分为如下层次:基于课程内容主线的核心问题,基于知识模块群的综合问题,基于知识点的具体问题等。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分析探讨,理论联系实际,完成教学目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在完成作业和习题的过程中也会发现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讨论和研究。通过关键问题,让学生掌握获取课程基本知识,通过查阅资料、提出观点、小组讨论、辩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建立基于问题的研究式教学模式,能加强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而关键问题的选择,则要求教师对授课内容非常熟悉并全面透彻地把握。

(二)选择经典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路基路面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案例很多,实用性比较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学习和运用知识。将实际案例与学习连接在一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案例介绍如何利用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来寻求解决工程中出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结合工程案例中的经验教训开展课堂讨论,强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重要性。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使讲授的理论知识内容更加具体、明晰,不仅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路面病害与防治是路基路面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路面病害形式和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在讲解路面病害的成因和防止措施时,先让学生对校园四周的道路病害进行调查,再归纳实际工程中预防和减少路面的技术措施及其机理,并探讨如何加以维修养护,让学生自己加以总结,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再通过必要的课堂教学辅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强化学生对路基路面从设计到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知识点的掌握,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并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

(三)改革课程设计,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课程设计方案由学生自主确定,并结合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立项教改课题《土木工程系列课程设计的优化与实践》,运用道路勘测设计的课程设计成果,进行挡土墙和路面结构的设计。同时根据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知识,综合分析原成果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在各阶段实习和实践活动中,以及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完成创新实践项目提高创新能力。

(四)鼓励参与课题,培养科研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根据课程知识结构进行讲解,整个过程是以知识的获取过程为依托,通过实际运用达到能力的提高来达到教学目的。而研究性教学则把问题的呈现放在前面,以解决具体问题为教学的导入点,要求选择一些专题进行研究,学会运用开放性资源,需撰写研究报告,并开展课堂讨论。如果研究课题选择得当,则学生就会随着问题解决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及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学生就会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中和项目的设计中有更多的创造机会,就会在创造中感受成功的体验,在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鼓励学生利用图书资源和网上资源,并提供了一些关于路基路面工程方面的研究选题,引导他们关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路基路面施工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并通过科研小组活动,培养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课堂表达训练、课题成果展示和介绍,提高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从而提高竞争能力。

(五)重视生产实习,对接工程一线

按照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需要达到的工程能力要求,选择交通工程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同时,聘请实践教学基地一定数量的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提供全面指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企业和学校双导师指导,以交通领域相关工程实际项目为载体,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和项目研究,挖掘学生的工程创新型潜质,切实提升学生的工程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形成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四、结语

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建设过程中,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获得体会如下。

1.实施以研究性学习理念为指导的“研究性教学”,以小课题的探讨与研究等为教学的切入点,依附于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材,让学生在课题研究和项目的设计中有更多的创造机会,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学习的潜能。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创立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3.在路基路面课程教学中,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与研究性教学有机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年来,我院先后有多名同学考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的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而到工程一线就业的同学,在设计、施工单位都能很快进入角色,保持了我校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优良传统。

4.做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研究性教学之间的融合,不仅不会使两者产生矛盾,而且还会使其相互促进,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

[ 参 考 文 献 ]

[1] 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路向及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篇8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就目前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智能化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然会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不过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因此,管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要加强对不同环节、各个细节的重视程度,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提升我国在建筑智能化施工领域的整体水平,最终为国内建筑智能化施工迈向崭新的发展台阶作出自己的贡献。

1 项目管理概念

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取得成功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具有项目的一次性、项目目标的明确性及项目作为管理对象的整体性等特征。项目的一次性.要求项目管理的程序性、全面性及科学性。主要是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

所谓智能建筑,就是将各种高新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通过对相关信息的管理和对设备的智能化监控来实现建筑环境与信息服务的完美结合。业主、设计单位、施工方对于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要求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项目的参与者也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打算,这一情况无论是对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还是施工都会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例如,业主单位可能因自身专业水平不足而忽略掉设计方案中的优秀内容,或是因自身的某种特殊功能需要而否定一些合理化涉及;设计单位有时会因为过分追求设计的完美度而忽略造价、可行性方面的内容,对于设计指标提出过高的要求,不利于项目经济性的保障;施工单位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有时不会选择那些虽功能强劲但租金高昂的设备,进而对施工进度与质量造成影响。由此可见,想要确保建筑智能化施工的整体水平,就必须统一项目参与各方的思想,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应遵循以下原则:设计方案的确定应根据业主单位的功能需求、承受能力、项目规模、客观的环境因素等内容进行,使最终结果尽可能满足三方面的差异性需求。智能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综合布线系统,因此需要将建筑整体设计与管线规划结合到一起进行考虑,使施工能够高效、顺利的进行。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责任,划分各自的责任范围,以便在出现问题时不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设计方案还应兼顾灵活性内容,以便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方便的补充与变更。

2 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1楼宇自动化系统

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涉及温度、防火、热电站、照明监控系统四个组成部分,一个科学、完善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为业主提供更加优越的使用环境,最大程度的满足建筑智能化对于高度集中办理的需求。

2.2 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涉及人事、财政、物流管理系统和文件处理系统四个组成部分,为了向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自动化办公环境,大多数智能化建筑都会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此举在高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可以极大的提升办公效率与水平,为建筑智能化程度的整体提升提供更多的保障。

2.3通信智能自动化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主要涉及无线电、互联网、电视、电话通信系统四个组成部分,用户对于相关功能进行使用的便捷程度则取决于通信智能自动化系统的完善程度,一个科学、合理的系统出了能够保障通信、通话数据传输的效率外,还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信息通信的安全性。为了确保自身的涉及施工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采用符合国际通用网络工程要求的建筑标准,设计工作也会更加规范,使项目的建设与设计理念的实现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3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设计工作是建筑智能化施工水平的前提条件,而施工过程则是决定着设计理念能否实现、项目建设能否高水平进行的关键。所以,无论是施工流程的规范还是施工人员素质的保障与提升,都是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所需注意的重点问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管理人除了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外,还要对全部的施工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整个项目在各个施工阶段都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具体来说,管理工作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3.1要确保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相对于项目经理、技术总监、质量工程师而言,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施工水平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力,因此,施工队伍中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重点施工区域的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应的业务能力考核,考核通过后,应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做到尽可能详细的分工。对于项目经理岗位而言,负责人必须拥有丰富的弱电系统工程现场管理和操作经验,具备协调项目参与各方关系的能力,从而为施工进度和质量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施工方技术总监岗位的负责人则必须具备参与大中型弱电项目的经验,从而能够胜任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指导的工作任务;质量工程师岗位的负责人除了要掌握弱电系统工程的相关特点外,还必须能够熟练应用各项验收标准,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以此确保施工质量。相对于这些主要的负责人,建筑智能化施工对于一般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低,但是也必须具备综合性的业务素质,要能够领会设计单位的用意,服从管理者有关设计规划的指导和要求。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具备熟练运用综合布线工艺的能力,以便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质量自控。

3.2 高水平的施工队伍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在这个前提下,管理人员的注意力应转移到施工方案整体水平的提升上来,也就是说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研究、讨论和优化,使之具备更高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施工方案中,必须对建筑设计、建筑内外的装饰条件等内容进行全面考虑,以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临时调整而影响工期和项目造价。不同部分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应综合到一起进行考虑,使不同方案间能够更加协调,为设计方案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的保障。

3.3 细节决定成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务必要做到对不同环节进行全面掌握和高水平的协调。例如,施工过程中的管道工程所涉及的预留孔洞问题就必须得到完美的解决,无论哪一个细节都要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施工的流畅性。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在施工操作结束后,管理人员首先要对用户间的数据通信是否通畅进行检查,合格后,再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联通性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为日后的竣工验收提供借鉴和依据。另外,还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安排至少三个月的试运行,以此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测评,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部分必须及时进行整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使系统在投入使用后不会频繁的发生问题,为用户创造更好的应用体验。

3.4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为此,管理人员应注意借鉴以往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吸取各种教训,对施工进行改进和完善。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置与建筑结构之间产生矛盾之处是非常常见的一类,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管理人员应在施工正式进行之前就对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形成若干套解决方案。另外,设计人员在考虑建筑结构与强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兼顾不同施工工艺之间的衔接度问题,以免因频繁的改动而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尽可能在设计层面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4 结束语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属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新型专业,是施工项目的一部分,既具有施工项目的共性,又具有技术密集、施工工艺复杂、各专业结合紧密、施工队伍多、施工人员素质要求高、技术更新换代快等特性。因此在整个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它作为一个个体独立运作,通过项目经理部融合在建筑施工项目之中。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快,智能化建筑结合了现代的信息发展技术,智能化的建筑包括一些智能化的住宅小区、公共建筑等,智能化的建筑在功能上与普通的建筑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智能化建筑的环境就是要达到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进而形成高效、舒适的建筑环境。

1 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思路

业主、设计单位、施工方对于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要求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项目的参与者也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打算,这一情况无论是对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还是施工都会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例如,业主单位可能因自身专业水平不足而忽略掉设计方案中的优秀内容,或是因自身的某种特殊功能需要而否定一些合理化涉及;设计单位有时会因为过分追求设计的完美度而忽略造价、可行性方面的内容,对于设计指标提出过高的要求,不利于项目经济性的保障;施工单位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有时不会选择那些虽功能强劲但租金高昂的设备,进而对施工进度与质量造成影响。由此可见,想要确保建筑智能化施工的整体水平,就必须统一项目参与各方的思想,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应遵循以下原则:设计方案的确定应根据业主单位的功能需求、承受能力、项目规模、客观的环境因素等内容进行,使最终结果尽可能满足三方面的差异性需求。智能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综合布线系统,因此需要将建筑整体设计与管线规划结合到一起进行考虑,使施工能够高效、顺利的进行。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责任,划分各自的责任范围,以便在出现问题时不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设计方案还应兼顾灵活性内容,以便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方便的补充与变更。

2 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楼宇自动化系统

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涉及温度、防火、热电站、照明监控系统四个组成部分,一个科学、完善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为业主提供更加优越的使用环境,最大程度的满足建筑智能化对于高度集中办理的需求。

2.2 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涉及人事、财政、物流管理系统和文件处理系统四个组成部分,为了向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自动化办公环境,大多数智能化建筑都会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此举在高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可以极大的提升办公效率与水平,为建筑智能化程度的整体提升提供更多的保障。

2.3通信智能自动化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主要涉及无线电、互联网、电视、电话通信系统四个组成部分,用户对于相关功能进行使用的便捷程度则取决于通信智能自动化系统的完善程度,一个科学、合理的系统出了能够保障通信、通话数据传输的效率外,还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信息通信的安全性。为了确保自身的涉及施工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采用符合国际通用网络工程要求的建筑标准,设计工作也会更加规范,使项目的建设与设计理念的实现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3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设计工作是建筑智能化施工水平的前提条件,而施工过程则是决定着设计理念能否实现、项目建设能否高水平进行的关键。所以,无论是施工流程的规范还是施工人员素质的保障与提升,都是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所需注意的重点问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管理人除了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外,还要对全部的施工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整个项目在各个施工阶段都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具体来说,管理工作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3.1 要确保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相对于项目经理、技术总监、质量工程师而言,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施工水平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力,因此,施工队伍中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重点施工区域的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应的业务能力考核,考核通过后,应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做到尽可能详细的分工。对于项目经理岗位而言,负责人必须拥有丰富的弱电系统工程现场管理和操作经验,具备协调项目参与各方关系的能力,从而为施工进度和质量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施工方技术总监岗位的负责人则必须具备参与大中型弱电项目的经验,从而能够胜任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指导的工作任务;质量工程师岗位的负责人除了要掌握弱电系统工程的相关特点外,还必须能够熟练应用各项验收标准,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以此确保施工质量。相对于这些主要的负责人,建筑智能化施工对于一般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低,但是也必须具备综合性的业务素质,要能够领会设计单位的用意,服从管理者有关设计规划的指导和要求。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具备熟练运用综合布线工艺的能力,以便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质量自控。

3.2高水平的施工队伍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在这个前提下,管理人员的注意力应转移到施工方案整体水平的提升上来,也就是说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研究、讨论和优化,使之具备更高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施工方案中,必须对建筑设计、建筑内外的装饰条件等内容进行全面考虑,以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临时调整而影响工期和项目造价。不同部分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应综合到一起进行考虑,使不同方案间能够更加协调,为设计方案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的保障。

3.3 细节决定成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务必要做到对不同环节进行全面掌握和高水平的协调。例如,施工过程中的管道工程所涉及的预留孔洞问题就必须得到完美的解决,无论哪一个细节都要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施工的流畅性。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在施工操作结束后,管理人员首先要对用户间的数据通信是否通畅进行检查,合格后,再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联通性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为日后的竣工验收提供借鉴和依据。另外,还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安排至少三个月的试运行,以此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测评,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部分必须及时进行整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使系统在投入使用后不会频繁的发生问题,为用户创造更好的应用体验。

3.4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为此,管理人员应注意借鉴以往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吸取各种教训,对施工进行改进和完善。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置与建筑结构之间产生矛盾之处是非常常见的一类,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管理人员应在施工正式进行之前就对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形成若干套解决方案。另外,设计人员在考虑建筑结构与强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兼顾不同施工工艺之间的衔接度问题,以免因频繁的改动而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尽可能在设计层面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结语

就目前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智能化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然会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不过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因此,管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要加强对不同环节、各个细节的重视程度,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提升我国在建筑智能化施工领域的整体水平,最终为国内建筑智能化施工迈向崭新的发展台阶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欣江.探讨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21):96-96.

[2]李光伟.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城市建设:下旬,2010,(2);65-65.

篇10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1 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思路

业主、设计单位、施工方对于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要求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项目的参与者也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打算,这一情况无论是对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还是施工都会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例如,业主单位可能因自身专业水平不足而忽略掉设计方案中的优秀内容,或是因自身的某种特殊功能需要而否定一些合理化涉及;设计单位有时会因为过分追求设计的完美度而忽略造价、可行性方面的内容,对于设计指标提出过高的要求,不利于项目经济性的保障;施工单位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有时不会选择那些虽功能强劲但租金高昂的设备,进而对施工进度与质量造成影响。由此可见,想要确保建筑智能化施工的整体水平,就必须统一项目参与各方的思想,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应遵循以下原则:设计方案的确定应根据业主单位的功能需求、承受能力、项目规模、客观的环境因素等内容进行,使最终结果尽可能满足三方面的差异性需求。智能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综合布线系统,因此需要将建筑整体设计与管线规划结合到一起进行考虑,使施工能够高效、顺利的进行。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责任,划分各自的责任范围,以便在出现问题时不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设计方案还应兼顾灵活性内容,以便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方便的补充与变更。

2 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1楼宇自动化系统

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涉及温度、防火、热电站、照明监控系统四个组成部分,一个科学、完善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为业主提供更加优越的使用环境,最大程度的满足建筑智能化对于高度集中办理的需求。

2.2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涉及人事、财政、物流管理系统和文件处理系统四个组成部分,为了向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自动化办公环境,大多数智能化建筑都会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此举在高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可以极大的提升办公效率与水平,为建筑智能化程度的整体提升提供更多的保障。

2.3通信智能自动化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主要涉及无线电、互联网、电视、电话通信系统四个组成部分,用户对于相关功能进行使用的便捷程度则取决于通信智能自动化系统的完善程度,一个科学、合理的系统出了能够保障通信、通话数据传输的效率外,还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信息通信的安全性。为了确保自身的涉及施工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采用符合国际通用网络工程要求的建筑标准,设计工作也会更加规范,使项目的建设与设计理念的实现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3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设计工作是建筑智能化施工水平的前提条件,而施工过程则是决定着设计理念能否实现、项目建设能否高水平进行的关键。所以,无论是施工流程的规范还是施工人员素质的保障与提升,都是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所需注意的重点问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管理人除了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外,还要对全部的施工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整个项目在各个施工阶段都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具体来说,管理工作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3.1要确保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相对于项目经理、技术总监、质量工程师而言,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施工水平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力,因此,施工队伍中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重点施工区域的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应的业务能力考核,考核通过后,应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做到尽可能详细的分工。对于项目经理岗位而言,负责人必须拥有丰富的弱电系统工程现场管理和操作经验,具备协调项目参与各方关系的能力,从而为施工进度和质量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施工方技术总监岗位的负责人则必须具备参与大中型弱电项目的经验,从而能够胜任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指导的工作任务;质量工程师岗位的负责人除了要掌握弱电系统工程的相关特点外,还必须能够熟练应用各项验收标准,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以此确保施工质量。相对于这些主要的负责人,建筑智能化施工对于一般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低,但是也必须具备综合性的业务素质,要能够领会设计单位的用意,服从管理者有关设计规划的指导和要求。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具备熟练运用综合布线工艺的能力,以便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质量自控。

3.2高水平的施工队伍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在这个前提下,管理人员的注意力应转移到施工方案整体水平的提升上来,也就是说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研究、讨论和优化,使之具备更高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施工方案中,必须对建筑设计、建筑内外的装饰条件等内容进行全面考虑,以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临时调整而影响工期和项目造价。不同部分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应综合到一起进行考虑,使不同方案间能够更加协调,为设计方案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的保障。

3.3细节决定成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务必要做到对不同环节进行全面掌握和高水平的协调。例如,施工过程中的管道工程所涉及的预留孔洞问题就必须得到完美的解决,无论哪一个细节都要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施工的流畅性。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在施工操作结束后,管理人员首先要对用户间的数据通信是否通畅进行检查,合格后,再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联通性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为日后的竣工验收提供借鉴和依据。另外,还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安排至少三个月的试运行,以此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测评,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部分必须及时进行整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使系统在投入使用后不会频繁的发生问题,为用户创造更好的应用体验。

3.4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为此,管理人员应注意借鉴以往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吸取各种教训,对施工进行改进和完善。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置与建筑结构之间产生矛盾之处是非常常见的一类,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管理人员应在施工正式进行之前就对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形成若干套解决方案。另外,设计人员在考虑建筑结构与强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兼顾不同施工工艺之间的衔接度问题,以免因频繁的改动而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尽可能在设计层面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结语

就目前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智能化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然会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不过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因此,管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要加强对不同环节、各个细节的重视程度,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提升我国在建筑智能化施工领域的整体水平,最终为国内建筑智能化施工迈向崭新的发展台阶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