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17:2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劳动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劳动总结

篇1

4月30日下午,我系组织了大二的党员和大一的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慰问老人,出劳动节黑板报和打扫卫生。活动中,我们本着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宗旨,为社区居民带去我们节日的问候。

青年志愿者们有的认真地在社区黑板报栏上书写着对居民们的热情祝福,有的打扫社区的卫生。尽管当时天气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家,但同学们任劳任怨,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的。还有的同学去慰问了社区的孤寡老人。由于语言不好沟通,青年志愿者们加上一切能想到的手势来和老人沟通,问候了他们后,大家一起与老人合照相片。老人们觉的很开心,他们还说我们就是在为人民服务,这说明我们的活动达到了目的,在这次活动中大家发扬了雷锋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从劳动中获得快乐。

五一劳动节又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发扬雷锋精神,做好事的机会。时间是短暂的,生命也同样如此。做好事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希望全体同学在以后的日子中,也能够继续发扬雷锋精神。因为我们把雷锋精神这颗种子深深埋在了各自心中。我们会时刻用实际行动去哺育它,让它生根发芽。

篇2

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人社局的业务指导下,按照全局的年度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区“四区四高地”总体发展思路和“就业高质型城市”的工作目标,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为总方向,以“融合、创新、发展”为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创我区创业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创业为先、就业充分。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围绕“五大体系”进一步深化创建创业型城市建设开发,实施“创业惠民百千万工程”即:发放百万小额担保贷款、培训千名创业者、带动万人就业。大力推进四个方面的创新工作即:提档升级创业扶持政策、构建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联盟、培育区域创业服务品牌、扶持大学生创业。

三、主要工作目标

1.SYB培训1800人,IYB培训企业140家;

2.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0万;

3.推介创业项目200个;

4.新建成大学生创业园或孵化中心1个;

5.创建全区创业者联谊会。

四、主要举措

1.建设和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夯实创业公共服务基础。一是梳理原三区创业工作资源、工作标准与流程。在创业培训、载体、项目、服务、贷款、补贴六个方面推动工作资源的集中、整合与优化,推动工作内容与流程的标准、规范与统一。进一步完善培训库、载体库和项目库。二是下达考核指标,明确奖惩标准。以发文形式明确区、街道、社区三个层面的任务指标、考核标准和奖励举措。三是开发建设“乐业”网站。以网站开发建设为契机,推动创业服务流程再造。进一步提升手续办理、载体对接、项目宣传、明星评选、创业培训、动态跟踪等创业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四是举办“乐业就业天堂”创业项目广场推介活动。

2.构建政策框架,创业扶持政策提质扩面。梳理原三区政策体系,逐步出台《区创业引导性资金管理办法》、《区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办法》、《区关于参加"大学生训练营"活动的创业人员实施房租补贴的办法》、《区创业实体聘用本区失业人员、应届大学生、就困人员补贴办法》、《区市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办法》等政策,扩大政策覆盖面、提升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政策服务质量,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

3.成立“就业援助、创业扶持联盟”,打造创业服务品牌。筹建政府、企业、志愿者、劳动者四方融合,就业、创业两翼齐飞的“区就业援助、创业扶持联盟”。重点在四个方面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一是政府组织街道、社区开展“一对一”和“一帮一”活动,着力提升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在企业中挑选建立“两类基地”,增强企业服务就业创业能力。三是组建创业者联谊会,强化社会组织三大作用。四是为援助和帮扶对象搭建分享平台,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4.开办大学生训练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办大学生训练营,通过创业能力培训、能力素质拓展、创业见习、跟踪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全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

5.举办IYB创业培训班,提升培训层次。在保持SYB培训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拓展IYB培训,全年度开展IYB培训140家单位,切实提高创业实体的发展能力,满足不同层次创业者的需求。

6.筹建创业孵化中心,推动区域创业载体的提档升级。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创业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条件要求,积极筹备省级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和申报工作。

7.开展创业“五行”,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开展创业服务的“社区行、校园行、企业行、媒体行、广场行”活动。通过社区服务、高校对接、企业宣传、氛围营造和广场造势,努力扩大创业服务覆盖面,扩展创业服务影响力。

8.开展区创业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激发全民创业热情。通过街道推荐征集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创业新闻人物,宣传创业事迹、表彰创业典型、激发创业热情,进一步掀起全民创业热潮。

篇3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篇4

培训、贷款、服务三位一体,帮你实现创业梦想

二、活动时间

年5月10日到6月15日

三、服务对象

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等在校大学生及应届毕业生

四、活动内容

(一)送创业培训。由市人社局协调高级技工学校和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选派优秀教师,对三所高校开展免费创业培训,培训应届毕业生800名。在三所高校各培育认定一处创业实践训练基地,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应届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实训)或演练,帮助创业者积累创业实践经验。

(二)送小额贷款。由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负责,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积极探索大学生小额担保贷款免除反担保办法。对创业培训后成功开业的优秀学员(培训人数5%以内),按每人不超过5万元的标准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并免除反担保。

(三)送扶持政策。由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办公室负责,将大学生创业纳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总体规划,实行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等一体化运作和服务。协调有关单位,对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或《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并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协调工商部门,对毕业年度大学生初创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允许高校毕业生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四)送创业服务。由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工作办公室、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市人才中心、市高级技工学校、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三所高校,共同加强项目信息服务,筛选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举办创业项目展示和推介引导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共同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将创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实训)紧密结合,指导大学生制定创业计划书和创业路线图。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度,利用现有创业专家志愿团等组织,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信息、个性化辅导等服务。开展创业帮扶活动,组织创业成功人士与创业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市场等资源,建设完善创业实习基地以及孵化基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

(五)送创业文化。由市高级技工学校和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创业培训师及大学生创业典型进校园举办创业大讲堂活动,让创业文化根植校园,惠及学生。树立鼓励奋斗、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倡导追求贡献、崇尚创造、宽容失败的文化理念,营造善待他人、和衷共济、发展共赢的和谐环境,把先进的创业文化转化为创业富民的持久动力,努力培育崇尚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调配合。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明确职责分工,指派专人负责,主动与高校合作,共同组织实施好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

篇5

[关键词] 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

面对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探索毕业生就业问题,将是我国高校扩招后,面对金融危机等复杂局面,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影响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

1、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

1.1就业能力的内涵。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英国,是由Beveridge于1909 年首先提出的,他以成熟劳动者的可利用率为依据,从而辨别出哪些劳动者是需要被替代的,哪些劳动者是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后来,这一概念传到了美国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两种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第一种观点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是对工作任务和环境变化的预料和反应(Grip和Sanders,2004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第二种观点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在一个既定的劳动力市场上成功从事某种工作的潜力(Jssen,1998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定义或描述有多种,但总的来说,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可以获得和提高的工作能力。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从事获取合法劳动报酬或收入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及各种条件的集合。

1.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

1.2.1 广博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大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外语、计算机知识、人文知识、历史学、地理学、汉语及专业基础课程,以此构建合理的基础知识结构。大学生应该广泛吸取各类知识的精髓,按照知识面加宽、加重基础的原则,在有利于专业知识积累与发展的条件下,有针对性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我们强调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但并不否认专业知识的核心作用。专业知识结构应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

1.2.2适应社会能力。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是与他的思想品格、知识技能、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连的。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适应要同发展结合起来,要同改造联系起来。

1.2.3人际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包括人的表达理解能力 、人际融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1.2.4开拓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具有竞争能力的竞争型人才既需要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超越能力,又需要具备懂得人才市场运作规律并能善于竞争的良好素质。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高校、大学生之间广泛认可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全新的教育观念。

2.1注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之一在于大学生盲目地学习,盲目地择业与工作,缺乏职业规划意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引导大学生在总结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始终沿着自己认定的发展方向前进。

2.2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应该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要主动积极就业,不能被动“等、靠、要”,消极就业;当代大学生应在毕业前就做好二次就业的准备,学生应放弃一找到工作就意味着一劳永逸的念头,要树立找到工作仅是创新开始的职业意识;此外,不仅能靠岗位就业,而且还能自主创业,创造新岗位,让更多的人就业。

2.3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应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以市场为导向,构建起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具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学生就应利用各种实践机会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加深其与企业、社会的交往,提高大学生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3、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解为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从事获取合法劳动报酬或收入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及各种条件的集合。通过对就业能力结构的分析,进一步得出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适应社会需求,注重差异性能力的培养,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桂世权.关于大学生主要心理特点的分析与把握[J].2006,(4).

[2]杨邦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

[3]刘余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3).

[4]鲁畅.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5]肖云,杜毅.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2007,(6).

[6]王君.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J].2006,(4).

[7]孙成武.高等学校应如何面对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J].2003,(8).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廉洁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加强大学生倡廉反腐的教育,是当前高校所必须着重开展的工作之一。在大学生中普及廉洁方面的知识、倡导廉洁的行为,才能够使大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保持廉洁公正的作风。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堂中,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观念,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因此在就业指导环节中融入廉洁教育,已经成了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1 就业指导中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

1.1 热爱劳动的观念

个体对劳动所持的态度,在根本上是个体人生观的真实反映。是个体对于生命的看法和认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倡导劳动光荣的意识,注重对学生讲解劳动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了解到作为个体而参与到社会劳动之中的重要意义,养成大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习惯。同时,还应该对大学生的人生观进行引导,使其建立正确的生活目标,避免出现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对自身的不良私欲进行克服,在劳动中做到清白无私。

1.2 科学的财富观

人的财富观念反映了其对物质的追求态度,是一个人价值观的具体和外化。在就业指导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倡勤劳俭朴的观念,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财富观念。注重财富的亲手创造,并且珍惜自身所创造的财富,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使用财富来用于对他人进行帮助。避免无节制地对财富进行挥霍,反对使用财富对他人进行剥削,侵犯他人权利。

1.3 廉洁公正的作风

工作作风是一个人内心价值判断的体现,能够表现人在和他人关系的立场。在就业指导中,教师除了引导大学生在物质生活方面保持简朴的作风,还要引导学生工作中秉承公正客观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统一自身的行为标准,不偏颇,不因为任何人或者事来改变法律制度的使用。在将来的工作中做到公事公办、严格自律、严禁利用职务的权威和便利性为自身谋取利益。另外,保持廉洁公正的作风,除了使大学生能够做到严于利己,公正办事,还应该培养学生敢于和不正之风进行斗争的勇气。

1.4 公平的求职氛围

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大学生从在校期间就进行廉洁自律的培养,在课程学习方面坚持学术诚信,在考试中实事求是,在科研过程中禁止弄虚作假等现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求职中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和意识,使用合法、正当的方式来获取岗位以及职业,不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不虚构曾获得的荣誉,不使用送礼行贿的手段来获取职位等。

1.5 职业道德

大学生应该在完成自身学业的过程中,将廉洁教育这一公众的道德要求转化在专业相关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由于不同专业、不同职务之间由于其工作的内容、所服务的对象存在着差别,导致其在连接方面的具体要求也有着不同的体现。在就业指导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未来可能的职业领域,对其职业特征的廉洁要求进行培养。比如对于财务方面专业的学生,应该教育其具有正确的金钱观,杜绝其做假账、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方面的行为。

2 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渗透廉洁教育的形式

2.1 课堂教学的丰富

在就业指导中进行大学生的廉洁教育,首先必须对课堂进行充分的利用,对大学生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的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保证大学生能够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并且在内心树立公正廉洁的职业观念。在课堂中,教师既要加强廉洁教育理论的传授,还应该挖掘各种教育素材,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分层次进行廉洁教育。对于低年级的学而生,加强道德、法律法规以及诚实守信方面的教育,对于高年级的大学生,加强其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

2.2 社团活动的开展

大学之内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学生参与性较强,因此也是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其廉洁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社团等组织作为活动载体,借助灵活的社团活动形式来进行廉洁方面的教育,使廉洁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得到有效的加强,使学生体验到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提高大学生在廉洁方面的认知水平,培养大学生对于责任的勇于担当的精神。

2.3 新媒体的利用

由于大学生群体有着网络的使用较为广泛的特点,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廉洁教育,应该对自身的教育手段进行一定的更新,借助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作用,使得廉洁教育的渠道得以有效的拓宽。高校应该在校园网上增加廉洁教育相关的内容,并开辟专栏,大力开展网络课程、论坛讨论等活动,形成网络教育和现实教育相结合的廉洁教育。另外还应该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使学生在能够说实话、说真话的情况之下,得到真实有效的廉洁教育。

2.4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指的是通过对生活中的事迹进行模拟或者再现,来实现教学的方法。教师通过对廉洁案例场景的介绍,让学生对案例的人物或者事迹进行讨论研究,通过对正反双方面事例的比较、分析和研究,能够让学生得出一般性的廉洁知识和要求,并且使用案例中得到的标准来对自身进行要求,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使自身的廉洁公正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的保持。

2.5 重视教学的反馈

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既应该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在平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践行廉洁的道德,又应该注重教学的反馈,适时要求学生对廉洁教育方面的总结和感想进行提交,使学生获得的廉洁教育成果得到不断的巩固。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应该让学生结合将来工作领域的职业道德,签订相关的廉洁承诺书,保证其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中廉洁自律。同时,这种签订承诺书的举动也是廉洁教育的组成之一,是大学生在廉洁道德方面的自我要求和承诺。

3 结语

我国各高校在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方面的起步较晚,导致存在着经验不足的现状。然而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并且工作形势较为紧迫,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就业指导课程最为高校教育的最后环节,应该主动承担进行学生廉洁教育的任务,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来给当代大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廉洁教育。

参考文献

[1] 程文浩,张江. 基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 思想教育研究. 2009(02) ,第15页。

篇7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能力;事业心;表达能力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11年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就用数据证明当前高校毕业生普遍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能力要求。该报告认为,我国高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投入不足,导致就业市场导向缺失,如此背景下培养出的学生,其知识和技能结构无法与市场需求合拍。

其实,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招聘要求就是明确的导向标,它清晰地指出了大学生在求职道路上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行为能力。鉴于此,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他们就业竞争能力进行如下分析与探索。

一、大学生求职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

1.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不足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对市场招聘岗位的素质与能力基本标准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知识和素质技能更新缓慢无法适应更多企业向求职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无法契合用人单位要求。一时间社会对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夸夸其谈,不接地气”等负面评价纷纷见诸报端,这不能不给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委婉地提出商榷。总之,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高校职业技能教育与市场脱节

曾有一项针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报告告诉我们,就业市场需要技术过硬、理论扎实的专业人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期待相对较高,但实际上目前的高校职业技能教育普遍与市场脱节:调查企业中约60%反应应届大学毕业生上岗后,其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应用率连30%都达不到,折射出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在专业设置、职业培养和理论知识方面老化;调查大学生约30%反映,绝大部分知识是靠毕业后在用人单位进行实习而获得,许多同学用“所学陈旧”来形容他们大学的收获。

二、大学生求职五项能力培养

基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实际问题,笔者从就业市场和当前学生知识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五项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1.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

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是当前社会企业对大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素质能力要求。社会企业期望大学生将选取的“职业”当作有理想、有追求的“事业”来开展。要求我们要有与企业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的精神和意识,而不只是作为临时谋生赚钱的落脚点。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充满责任感与事业心的大学生,不会只关注目前企业能够给自己什么待遇,而要首先考虑到自己能够在企业有什么样的价值体现,然后再在责任感和事业心的驱使下,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和自己带来双赢。

当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他们要敢于拼搏、耐得住寂寞、百折不挠、积极进取。对自己所担负的岗位职责有清晰的定位并积极付出努力。

2.训练表达能力

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当前社会企业对大学生的必备要求。我们无论在日后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哪怕纯技术类工作也会对沟通、交际等能力有相应的要求。而且,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一线职工能准确快捷地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市场情况用顺畅的语言表达并传递出来,这样才能使企业管理者集思广益,及时调整市场姿态,赢得发展空间。总之,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起到充分展示自我和反馈岗位信息的积极作用,是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必备能力。

3.提升学习能力

用人单位的标准不完全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学习成绩却是学习能力的集中体现。当今社会市场和技术更新可以说是瞬息万变,这就对我们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和挑战。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能使得他们在未来的岗位上很快切入并熟练掌握基层岗位的应对策略,也就是说优势的学习能力可以让我们从“不谙世事”的大学生迅速转变为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专业型“人才”。

4.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当今市场企业对人职业能力的需求已发展到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殊要求,因此“解决问题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在职业生涯中,我们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从事某一项重复性劳动,许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灵活应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要时还可以针对企业形象建设等关键问题进行规划、统筹和设计,为日后基层领导工作储备知识。

5.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自信心

职业自信心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大学生在心理素质上还需要磨炼和成长,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显得不够稳定和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利用大学生的可塑心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面对问题和困难的职业自信心。尤其在求职过程遇到困难和障碍时,要引导学生对自我现有能力和潜力进行正确评价和客观认识。教育者要分析职业锚的特点,充分利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特点,为同学们树立自信心,培养并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工作心态,勇于寻找机会,敢于克服困难和迎接,努力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争取以出色的才智和胆识参与就业活动,成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

以上是笔者在大学生职业能力探索与培养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和总结。面对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市场对大学生的导向作用,并积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这样才能使大学毕业生在求职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韦芳,柯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教育研究[J].职业教育,2011(9).

篇8

[关键词] 财经类 大学生 就业质量 评价体系

大学生就业,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以及教育产业化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已成为社会以及高校关注的焦点。单纯用就业率来衡量高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已经难以解释愈显复杂的就业问题。由此大学生就业质量应运而生,在以就业率为基础下,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反映高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能力,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将选取财经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就业质量理论为基础,尝试性地构建出其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涵义

欲搞清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定义,就必须先对就业质量有一个规范性的了解。目前,对于就业质量比较统一的定义为: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刘素华,2005)。而早先的工作满意度也在理论上与之区别开来了,李斌认为,二者存在包含的逻辑关系,即就业质量是基于工作满意度上的更广阔的概念。同时,Lucie Davoine在其博士论文(La Qualité de l’emploi:Une Perspective Européenne,2007)中,也将工作满意度与工资归于就业质量之下。由此可见,就业质量所包含的内容之广,是主观与客观范畴相结合的产物。

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财经类大学生为对象研究其就业质量,通过文献的查阅发现,曾向昌将毕业生就业质量定义为: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专业和所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且符合其就业意愿。其仅仅从高校的角度出发,仅仅强调了学生就业质量与高校之间的相互关系;秦建国将大学生就业质量定义为:大学生所能获得的工作优劣及工作固有的特征满足大学生要求的程度。这种说法笔者认为是比较科学的,既强调了工作的满意度,又反映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感受,从主观以及客观的角度符合就业质量所涉及的范围。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主体思想方面,许多学者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史淑桃主张“体系的设计要体现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倾向和价值追求,并认识、处理好资源配置和就业质量的相互关系,把人的幸福与发展作为就业质量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同时,也要注意指标的简化与客观性,确保评价的操作性和信度。”李斌则将构建方针分为6大原则,分别为:导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为:在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在主观与客观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真正反映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实质状况,确保体系的可操作性以及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除以上理论研究之外,也有从实践出发探讨有关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类研究,李颖、刘善仕与温赛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SPSS11.0社科统计软件,了解大学生对就业质量最重视的因素,总结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韦勇则运用了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听取专家意见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对各因素之间进行比较,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关系,进而得出各项因素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涂晓明为考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测试三个假设,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普通线性回归和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并对样本做了描述统计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最终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比。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站在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成果的跨越性角度上来说,其创新价值体现在:(1)测评指标的多元化,不再以单一的就业率为衡量就业状况的唯一指标,这使得对于就业状况的评价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实际;(2)测评方法的科学化,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以数据结果作为研究的依据,这使得研究更具信度。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仍然有可以向前跨一步的空间,即以毕业生的专业领域作为分类标准,研究不同专业之间学生就业状况的评价体系的调整问题,针对不同领域的学生能够采取不同的而更精准的衡量手段,从而达到因人施测的目标。

三、指标设计

在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指标的设计至关重要,其不仅关系到是否全面地反映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真实状况,还关系到是否对于高校、政府等机构正确制订改革体制与方针思想具有参考性价值。由此,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将有助于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目前,在关于就业质量指标研究方面,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1.数据指标。曾向昌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高校就业指导建设的评价体系,提出就业质量率概念,即符合就业质量定义、满足就业质量条件的毕业生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应就业人数)的百分比。并同时设置了7个环节:人才需求目标与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环节、教育、教学管理及实施环节、教学质量环节、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率环节、在系统中就业质量率环节的输入是教学质量环节、就业指导环节以及教学质量监测反馈环节;其次,李金林、应伟清与吴巨慧分别从就业单位及岗位层次与毕业生的自身发展途径上看,考虑“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就业率、重要岗位就业率、上研率与出国深造率”;从毕业生就业心态上看,考虑毕业生“岗位与兴趣相适率,岗位自我满意率,岗位与能力相适率以及平均薪金水平与待遇”。以数据指标为核心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的通过数字准确地了解当前的总体概况,而其不足之处在于过于笼统。此外在不能排除相互数据指标间相互影响的情况下,仅仅以数字说明问题很难确保指标的独立性,因而无法满足某一特定人群具有特殊性质的测量。

2.定性指标。所谓定性指标是指被评估对象其行为结果是否达到了某种程度,属于何种性质。应用于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定性指标与数据指标一样也被广泛使用。Lucie Davoine & CHRISTINE ERHEL在其论文《Monitoring employment quality in Europe》中将指标分为:体面工资与工资不平等、技能与培训、工作条件以及性别和家庭因素。F.Thomas Juster& Greg Duncan将就业指标除去工资以外分为三类:边际收益(包括健康医疗保障、养老金、带薪休假、病假与残疾保障等)、工作环境和消费收益(包括可支配空余时间和社会关系等)。而针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目前国内领域内比较主流的指标设计为:工作的性质,指是否为自由、自愿的选择就业、聘用条件(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工作稳定性、职工培训)、工作环境、社会保障与劳动关系以及李斌提出的分别以大学生就业岗位质量指标和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指标为大类设计指标:工作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与工作报酬;专业的对口性、工作的稳定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职业发展前景以及福利和社会保障。定性指标的好处在于,弥补了数据指标的不足,使各个指标之间能够相互独立,因此能够较全面细致地评价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四、财经类大学生就业质量体系构建

财经类专业是指经济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业包括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是近几年来人才市场上的热门专业。因此,欲研究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就必须先从其专业特点着手,笔者在参考了大量文献后得出如下结论:

1.财经类大学毕业生的实践应用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较弱,需要职业培训来弥补。而往往培训的作用不仅仅在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规范性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积累经验的科学性方法,其对于提高工作能力有指导性的作用。此外,由于财经类大学生大多数从事的工作性质对于操作性有一定的要求,工作经验也因此对于财经类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得到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2.财经类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近几年来,财经类专业已成为热门专业,直接导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人数庞大。虽然就业市场对于此专业的需求也较大,但是仍然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也因此,财经类毕业生专业学不以致用,在工作中学习的现象较普遍。

3.财经类大学生由于其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物理环境会好一些,危险系数等较低。故一般指的工作环境主要指的是软环境。

鉴于以上的特点,笔者将针对财经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分为三大类,并且按重要性优先级顺序排列(见图1):

第一类:薪酬福利以及个人发展

1.薪酬福利。薪酬的概念可分为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内在薪酬是为完成的工作而形成的思维形式。工作者从工作中得到的技术多样性、工作特性、自和反馈的程度高低,决定了内在薪酬的高低。外在薪酬由货币薪酬和非货币薪酬构成,货币薪酬即是获得的货币收入, 而非货币薪酬指的是福利(王轶丽,2006)。显然,薪酬福利是人们生活必须的一部分,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最主要的指标。

2.个人发展。它包括晋升的机会、企业的性质(类型、规模、所在地区等)、职工培训、工作性质以及能力和兴趣与岗位的相适性等。相对于其他劳动者,财经类大学生作为技术和管理工作的知识劳动群体,有着较强的事业使命感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欲望,当其基本生活需要得以满足之后,很可能会去更多地谋求个人发展和社会尊重。因此,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谋求发展是当代财经类大学生得到职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第二类:工作稳定性以及专业对口

3.工作稳定性。工作的稳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而言,工作的稳定性是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考虑因素。进而对于财经类大学生而言,工作的稳定程度也关系到是否能够进一步完善职业发展,以达到晋升的目标。

4.专业对口。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接受的教育角度来说,培养学生具有经济理性的思维模式历来都是高校教学的宗旨。而财经类大学生在接受高等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在养成从面到点,在从点到面的理性思考方法。如何在成本与收益中寻找平衡点,在既定的条件下又如何谋求更多的边际利益,这些经济学的概念同样可以运用于就业过程中。故作为财经类大学生站在就业理性的角度来说,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能够在专业上不断更新理论认识,从而更能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第三类:劳动关系以及工作环境

5.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在此处主要包括;是否依法签订、履行劳动合同;劳资双方是否平等;劳动者是否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劳动者是否能参与和自己有关问题的决策,其民利能否得到保障;工会组织能否发挥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作用;有无各种歧视等。其涵盖了,劳动合同、工会组织、劳动保护等。劳动关系的好坏不仅仅体现了法律以及道德的尺度,而且往往会影响到工作的稳定性,所以关于财经类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中劳动关系同样占有一席之地。

6.工作环境。这里指的工作环境分为软环境以及硬环境,软环境包括:企业的声望、人际关系、社会认同以及企业文化和自身原则的契合度。硬环境又包括工作的物理条件和工作的安全条件。财经类大学生作为管理技术层面为主的群体,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是软环境,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来说是迈向社会的以及角色转换的第一步,因此能否做好这一步对于整个就业状况来说至关重要。

五、总结

在如今“人本主义”、“人性化”为主题的时代中,就业质量作为人们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国内外的学者专家们在不同维度上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目标却是一致的。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就业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定和经济是否能够稳步发展。而从微观角度上来说,其关系到企业是否合理配置了人力资源,员工的就业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其次,对于以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为职责的高校来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以及其办学能力的标准之一。最后,对于就业者本身来说,工作过程中的状况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在人生规划和发展。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力量,因其特殊的地位更应该予以特殊的看待。

鉴于此,笔者以财经类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作为研究范畴,从就业质量的内涵、体系构建以及指标设计三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构建了关于就业质量评价系统的整体框架。此外,关于各个测评指标之间的权重比仍是一个待探索的问题,这也将会是笔者继续研究的动力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素华.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

[2]李斌.试谈基于就业满意度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J].燕山大学学报,2009.3

[3]Lucie Davoine,2007,LA QUALITE DE L’EMPLOI :UNE PERSPECTIVE EUROPEENNE,Université Paris I PanthéonSorbonne,Centre d’Etudes de l’Emploi.

[4]曾向昌.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6).

[5]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

[6]史淑桃.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算[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

[7]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

[8]韦勇.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测算[J].鸡西大学学报,2009.

[9]涂晓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

[10]李金林,应伟清,吴巨.构建高校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5.

[11]LUCIE DAVOINE,CHRISTINE ERHEL,2006,Monitoring Employment Quality in Europe:European Employment Strategy Indicators and Beyond,Document de travail n°15,Centre d’Etudes de l’Emploi.

[12]F. Thomas Juster and Greg Duncan,1975,Going Beyond Current Income,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篇9

关键词:辅导员 贫困大学生 勤工助学

在各大院校中,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越来越多,国家及各级领导也越来越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怀。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年底,在全国普通高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40万左右。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至10%,人数在60万至120万之间[1]。多数贫困生来自偏远山区,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可由于经济原因他们往往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这时就需要辅导员对他们给予关怀与指导。

1辅导员在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中的作用

1.1 多渠道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高校中贫困学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为了使他们摆脱经济原因对学业的影响,国家也出台了“绿色通道”等相应的政策。我院在学生处的领导下积极通过多渠道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包括设立勤工助学报刊亭、打扫楼道卫生、大学生家教,附属医院急诊护工等。辅导员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各班贫困学生情况,因人而异给予他们勤工助学岗位。使得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弥补暂时的经济拮据的状况。使他们慢慢确立战胜苦难的信心。

1.2 引导贫困大学生发挥所长,从事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岗位

辅导员通过学生工作,了解本班贫困大学生基本情况后,应主动和他们沟通,详细了解各自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养活自己,劳动没有贫贱之分,通过劳动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争取到各个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鼓励他们发挥所长,从事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岗位。

1.3消除贫困大学生自卑等消极心理

在经济、自卑等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自我封闭现象:行动上独来独往,不愿与同学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对班级、集体漠不关心。他们在校内从事勤工助学时,总是怕被同学看到、碰到同学时,不敢和同学说话,有的甚至不敢抬头。他们也渴望和同学交流,渴望被接纳和认可。但又认为同学帮助他是因为自己贫困,所以又不愿意与同学相处。使得帮助他的同学觉得他很难相处。此时辅导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帮助他们消除这种自卑心理。告诉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养活自己没有什么自卑的,反而还是一种自强自立的表现。还可以通过学生会里的高年级同学与他们沟通,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帮助他们战胜自卑等消极心理。

1.4引导大学生注意自我保护

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后,避免不了要和社会接触,社会上的一些诱惑,往往会影响他们。况且贫困大学生大都来自偏远山区,经济较落后的地方。上大学之后,他们进入到了一个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市,看到了自己曾经幻想过的生活。他们也想和当地的同学一样,有父母亲朋好友的疼爱,也羡慕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这时作为辅导员要多和贫困大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告诉他们不要轻信一些陌生人的好心肠,这其中往往存在陷阱。在外出参加勤工助学时要时刻注意自我保护,尤其是女大学生。要告诉他们,劳动和付出总是有一定比例的,不要相信不劳而获。

2 辅导员在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中的意义

2.1 充当与年级同学沟通的“桥梁”

辅导员是为学生服务的,要想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把辅导员工作做到实处,就必须充分听取各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尽管辅导员会不定期召开班会,或是召开各班委会议。但由于辅导员也会有代课任务,还会有科研任务。也不会有更多的时间召开大班会和班委会。所以要想全面了解各班学生的思想活动、班级情况等各方面是不够的。辅导员通过关心贫困学生,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班里别的同学的情况,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照顾的面会更广一些,了解的情况也会多一些。这样勤工助学的学生起到了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作用。

2.2 增强了贫困大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

贫困大学生,刚一进入大学校门时,他们就发现了他和别人是不同的,他们有的是自己来入学,有的是哥哥姐姐来送的,也有的是爷爷奶奶来送的,还有的是生着病的父母带着贫困证明来送的。这些使得他们或多或少的存在自卑心理。辅导员了解情况后,要向他们介绍学校情况,告诉他们不光是老师会关心他们,国家和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可以拿一些不但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做出一番成绩的师兄师姐来对照,使得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

篇10

为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校园文化风采,提高在校大生的劳动意识,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大学生的营销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善大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也为了让同学们亲生体验劳动最光荣的滋味,营销实践协会申请在学校举办一次“我的柜台,我做主及营销比赛”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以及青年责任感,丰富校园文化。

这次活动由营销实践协会负责,寻找一批产品形象健康,符合学生身份,并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品牌商家,组织他们到学校举办一次商品展览,并在此基础上举办一场营销比赛,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活动的重点是这次的营销比赛,主要是通过实践来体验生活并在此基础上举行的一场营销比赛。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让广大学子在比赛过程中得到锻炼。不仅在时间分配能力上得以提高,增强工作经验。同时营销实践协会希望在11月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场“劳动最光荣”的宣传风暴。而比赛评选出的“”将是本次营销比赛的荣誉称号。

总之,组织一场这样的活动,营销实践协会将会花费大量的心血,但营销实践协会秉着“为学校、学生服务、锻炼能力,增强责任感”的宗旨,愿意全心全意的将本次活动举办成功,继“秦汉艺术展”、“隆冬义卖”、“汶川地震爱心行动”之后,在一次举办的一场公益活动。所以,营销实践协会诚恳希望院系领导这次一如既往的支持,监督我们的活动,为我们做出指导。协会一定会成功举办这次活动!恳请院系领导支持,批准。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营销实践协会

11月14日

我的柜台,我做主活动策划书

为了推动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也为了提高在校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销实践协会计划在学校举办一次“商品展销及营销比赛”活动。

一、 活动背景

由营销实践协会承办,联系与学生生活紧密和吸引学生眼球的商品厂商,在我校举办一次商品展销会,并通过展销在校举办一场学生参加的营销比赛,设立相应的奖项。

二、 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由营销实践协会发起,通过展销丰富校园生活,向广大师生推荐一批质优价廉的品牌商品。通过举办营销比赛,增强学子们的实践能力,为参赛学生提供一次勤工助学的机会,在参赛过程中得到的锻炼,体会劳动的光荣,增加社会实践经验。

三、 活动安排

(1)活动商家,协会保证参与本次活动的商家产品形象健康,质量过硬,符合学生身份。参与商家自备帐篷、展柜以及各种宣传资料等。

(2)活动地点:本次活动设3—5个点,具体地点待定。

(3)活动时间:商品展销三天,定为11月26日到28日,营销比赛时间定为12月3号下午两点3202。

说明:营销实践协会在本次活动中负责准备事前联系,寻求商家,在学校内组织展销的进行,参加展销的工作人员的引导及营销比赛的运作,维护展场及赛场的秩序,与商家共同负责展场的清洁等。

四、营销比赛的计划

(1)由营销实践协会组织,以报名参加展销比赛的形式在学校内组织学生比赛

(2)把入选的参赛学生安排到商家的展场,参赛期间负责该活动的展销工作。

(3)营销实践协会组织人员对参赛选手的销售成绩进行统计。

(4)参赛选手每人除获得每天的基本工资外,还根据最后的营销比赛评比,设一、二、三等奖及品牌优秀形象奖等。(具体评分标准见详细资料)

五、效果预期

营销实践协会举办本次活动就是想继“隆冬义卖”、“可口可乐迎奥运传递荆州文化”、“蒙牛,北京之旅”、“慰问福利院老人”等活动之后,再次在学校内及社会上的大型活动。宣传劳动的光荣,增强学生青年责任感。丰富校园文化,锻炼大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培养实践能力。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营销实践协会

11月7日

我的柜台,我做主及营销比赛活动方案

一、 整体情况

1.主题名称:我的柜台,我做主及营销比赛

2.活动目的:增强学子们的实践能力,在参赛过程中得到的锻炼,体会劳动的光荣,增加社会实践经验。

3.主办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院团委

4.承办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营销实践协会

5.活动时间:11月25日—12月4日

6.活动地点:学院足球场前人行道上

7.活动形式:商品展销——营销知识讲座——营销比赛

8.活动对象:全院学子

二、 工作人员及项目组

1.工作人员

总负责人:肖先明

总策划人:周 杰、陈 凯、李灿福

宣传工作负责人:田 雯、毕效平

外联工作组负责人:陈 凯、韦性宝、付勤云

秘书组负责人:张 红

2.项目组

(1)第一项目组:前期工作组

组 长:陈 凯、田 雯

商品组组员:协会所有干部及理事会成员

宣传组组员:宣传部所有成员

任务:a、商品确定:由营销实践协会负责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商家并确定好商品;

b、宣传与报名:由我会宣传部负责本次活动的宣传海报及报名方式

c、参赛选手的确定:全院学子均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报名,并进行初选

d、由秘书处统一准备参赛人员工作胸针的发放

(2)第二项目组:展销阶段组 (占总成绩30%)

组 长:周 杰

任务:a、参赛选手按人员分配成六大组,每大分为六小组(策划组、宣传组、外联组、业务组、秘书组、财务组),每组负责展销半天。

b、每展销半天的时间定为:上午9:00—1:00

下午1:00—6:00

c、每大组的展销时间段由公平抽签决定

d、每大组人员的六项分工按照每组内部成员的具体情况而定

展销期间要求:a、每组必须按照内部成员具体情况做好分工工作

b、每组成员的策划组必须策划好整场展销的策划并在活动时写出具体方案,作为运作导向

业务组必须负责当天的商品展销及商品的安全保障

外联组必须负责展销当天的对外联谊

宣传组必须负责展销当天商品的宣传

秘书组必须负责展销当天场地的卫生及内务整理

财务组必须负责展销当天财务的整理及货源的供给

注:本次展销期间每组的表现成绩将占总成绩的40%

(3)第三项目组:营销知识讲座

组 长:韦性宝 田 雯

任 务:负责营销知识讲座期间会场秩序及此次活动的宣传

参赛组的要求:a、每个参赛组必须负责本次营销知识讲座的总结

注:本次营销知识讲座的总结的分数将占总成绩的20%

(4)第四项目组:营销比赛

组 长:陈 凯、毕效平

任 务:负责比赛前及比赛期间的安排

a、比赛前评委的安排和比赛当天评委的就绪

b、比赛当天会场的秩序

参赛组的要求:每组将派出两名成员对本次活动的整个过程做一个总结并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有创意的职业规划。

注:本次总结及规划的成绩将占本次比赛总成绩的40%

三、奖励制度

本次活动将设有一定的奖项及奖金以资鼓励所有参赛人员。

详情奖励由营销实践协会制定。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营销实践协会

11月15日

我的柜台,我做主暨营销策划

大赛经费预算

为了使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我的柜台,我做主暨营销策划大赛”活动正常运行,活动经费开支预算如下:

一、 宣传开支

1.打印、复印各种文件预计100元。

2.海报用纸、颜料、笔、胶带、浆糊、胸牌等预计100元。

3.宣传喷绘两张、制作横幅4条预计300元。

二、 奖项安排

1.本次活动结束后,根据选手成绩评比出一、二、三等奖及最佳组织奖,最佳销售奖。具体奖励设置如下:

一等奖一名:价值100元的礼物

二等奖一名:价值50元的礼物

三等奖一名:价值30元的礼物

优秀奖三名:奖励一定金额礼物。

三、 比赛期间开支

营销知识讲座和营销策划大赛期间参赛选手、评委、后勤人员活动过程中预计饮用水费用:150元

五、荣誉证书

本次活动结束后,将颁发荣誉证书六个,奖状150余张,预计费用:150元

四、综上,本次活动总共预计费用九百八十元人名币(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