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5 02:3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个性化
职业指导是帮助个人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是为求职者就业、实现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以及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 职业指导在功能上,主要表现为在对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两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揭示了职业指导对劳动者个人的重要意义,对用人单位的重要作用,也深刻反映了职业指导在就业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质量的职业指导通过运用先进理念和方法,着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将大大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一、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幅提升,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等院校数量和人数的增加,使得大学生毕业数量也随之增加,已呈现出“跳跃式”的猛增,大学生就业供需变得严重矛盾, 许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问题甚至是就业危机。就业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点工作。大学生已经成为职业指导的重要服务对象。开展职业指导成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手段之一。职业指导帮能够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对不同职业角色的具体要求,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职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职业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了解自我,有利于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职业指导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2010年本科毕业生共485名,就业率是94.43%。2011年本科毕业生共457名,就业率是95.80%。2012年本科毕业生共473名,就业率是96.83%。2013年本科毕业生共556名,就业率是86.87%。学校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大学生就业,但受自身条件和外界因素影响,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但大学生就业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职业指导人员缺乏经验,专业水平不高。虽然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设立专门场地办公室,配备专业人员,但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等各种现象。兼任就业指导人员多数由辅导员老师担任,很多辅导员老师没有接受职业指导培训就直接上岗。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缺乏经验,专业水平不高,难以胜任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导致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水平很难提高。职业指导工作主要内容是政策的宣传,招聘信息以及一些就业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的方式是开设讲座,课堂授课和举办招聘会。对于个性化指导很欠缺,除非个别学生会主动到就业指导中心寻求帮助,甚至有些学生毕业以后也不知道高校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部门,就业工作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状态。一方面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自我认识不清晰,缺少明确的职业目标。 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情况不够了解,表现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许多大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不能做出客观的判断。对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比较热衷,对公务员和国有企业比较热衷。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没有规划。
三、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
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可以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进而实现就业稳定和职业生涯发展,如何对大学生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已成为各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鉴于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全程职业指导来实现大学生就业,而做到个性化的全程职业指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首先,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建立是实现对大学生个性化的全程职业指导的基础。例如我校在现有校、院两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基础上,考虑建立系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心,在班级配备大学生联络员,这样就形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四级布局。另外,根据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在校院两级就业机构设立职业咨询室,为个性化的全程职业指导提供了可能。
其次,加强对各级职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是实现个性化全程职业指导的前提。提高职业指导人员从事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素养,提高参与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积极组织他们参加专业化的培训,让大学生职业指导人员学会与大学生沟通的技巧,能够具备职业咨询与指导技能,能够懂得建立大学生档案、能够进行评估分析、能够与用人单位交流、能够完成跟踪回访等全程服务,帮助大学生提高求职和应聘技巧。
最后,对大学生就业的全程服务是个性化的全程职业指导的关键。大学生普遍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宽,有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特长,但是,容易好高骛远,过于自信,害怕挫折,容易气馁。这就需要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而全程服务实现了这一点。
四、大学生就业个性化的全程职业指导的策略
(一)对大学生建立求职档案数据库
利用各级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将所有大学生根据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生源地、求职意向、实习经验等条件建立求职档案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量化评估与分析,做好分类,因人制宜地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方案。
(二)帮助大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和培训计划
职业指导是双向的,也是互动的,一方面要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增强他们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大学生的参与和配合,需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只有大学生真正有个性化的追求时,大学生个性化职业指导才可能会实现。大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来了解自身,来了解社会,来了解政策,来了解职业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自我,增强自信,提高在求职和职业过程中的竞争力。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点:
1、个性化就业学习训练。关于大学生个性化的职业指导,不是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介绍,也不是单纯强调特定指导技术的熟悉或者是运用,它非常注重大学生学习者对职业指导的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要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并且力求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会。因此,职业指导机构或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必须经常性地组织相关的个性化就业学习训练,通过经常性的学习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克服大学生的容易受挫的心理,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就业,更加体会到通过就业给社会所带来的价值。
2、个性化专题辅导讲座。作为个性化专题辅导讲座要从主讲人、讲座时间、活动形式和开展方式等四个方面有所突破。 在主讲人的把握上,邀请身边成功的大学生或者知名的专家学者或者是校友做现场讲座,倾听来自现场每个大学生个体的声音;在时间选择上,职业指导人员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大学生最想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有针对性地辅导;在活动形式的把握上,个性化专题辅导讲座不一定都要面对面的讲授,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录像、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分类培训;在讲解开展方式的把握上,主讲人可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采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方式以及互动方式等。
3、分类别参加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培训作为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方法,在一段时间后,应该要制定个人的职业指导方案。指导人员指导大学生参加技能培训。一是就业指导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可根据大学生自身条件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培训科目。如开展计算机培训班。二是就业指导培训一定要有实用性,加强与市场衔接。既要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依托社会资源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帮助大学生掌握工作技能,加强就业前培训;又要以职业要求为落脚点,做好企业需求的大学生的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同时要以创业意识为关节点,加强创业培训,鼓励大学生参加自主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三是就业指导培训一定要有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竞争的意识。培训结束后,要按照培训科目组织考核,将考核成绩录入求职档案数据库。
4、到用人单位实习。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应根据大学生个人意愿和技能培训科目推荐到相应的用人单位进行实习,以增加工作经验。待实习结束后,将实习结果录入到求职档案数据库,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建立大学生个性化服务机制和支持系统
建立大学生劳动就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登记、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和权益保护等服务。将大学生的求职档案数据库和用人单位岗位信息数据库到大学生劳动就业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求职大学生提供信息支持。创建一个包含政府、社会、高校和家庭的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便于大学生更好的就业。政府要支持大学生就业,制定相关鼓励和扶持的政策和措施,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发挥着宏观调控作用。社会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和最终舞台,要不断开展宣传教育,让社会参与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实践和岗位实习等工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负有主要责任,高校是大学生就业支持的主体,是大学生社会化之前的最后一站,要努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家庭是大学生就业支持的关键,在大学生就业中提供决策、信心和经济支持,同时与职业指导人员互动,实现个性化的职业指导。
篇2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146-02
一、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教育部数据显示,2008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559万,2009年达611万,2010年创下历史新高突破630万,就业压力成为对中国经济的严峻考验。
大学扩招使中国大学生的供给高速增长,年增长率达到20%~40%左右。社会有效需求低于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使中国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降低到0.1左右,比同等水平发展中国家低一半以上。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国际贸易、金融、法律、基础建设、能源、钢铁等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往的热门专业就业环境恶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迫使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对人力资源重新进行配置,大量压缩员工或削减岗位。中国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时期不常见的高水平失业现象,“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等现象共存。
在社会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之下,相当多的大学生却没有充分地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他们没有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计划,盲目参与社团活动,盲目报考各种证书等。毕业时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对自身定位、职业环境、职业能力要求等问题缺乏清楚的认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大学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如果希望有一个较好的就业选择,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就应该尽早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并据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包括自我剖析、目标设定、目标策略、反馈与修改四方面内容。自我剖析就是全面、深入、客观地分析和了解自己。目标设定是指在自我剖析的基础上,设立明确的职业目标。目标实现策略是指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行动和措施去争取职业目标的实现。反馈和修订是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对职业目标的界定。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外界机遇、制约因素以及对机遇与制约因素发展变化的预测,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制订发展计划、学习计划及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包括行动的具体策略与进程等。它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和限制,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根据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Edgar H.Schein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理论,职业锚形成于早期职业生涯,所以个人最初的专业选择和最初的职业选择极为关键。
但不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不顾主客观条件随意规划,或使规划流于形式,导致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的大学教育不能只注重提升大学生入学率,更应该注重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尽早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大学生对自身、对职业、对未来有明确的认识,科学设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的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便于从宏观上进行掌控,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明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还能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激发大学生为实现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不断进取,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功能窄化,缺乏系统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来应该是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而现实中被窄化为就业指导,主要面向毕业生进行突击式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准备就业材料、提高择业技巧等方面。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重心放在收集、存储、提供、职业信息,组织招聘活动,协办人才交流会,负责毕业生派遣相关手续的办理等方面,较少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与思路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未能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以及学生潜能的挖掘。这种短期促销的教育方式停留在针对就业这一个环节和具体问题指导的层面上,对就业之外的环节包括学业、职业和事业的协调发展问题,则缺乏指导与帮助,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环节薄弱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应当建立在对自我和环境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不断调整自己的相对劣势,实现人与职业的匹配。这里的职业环境包括职业发展状况、职业要求变化等。对职业信息与职业环境的把握,是建立在丰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薄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国外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相比,我国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还只是一种不太普遍的现象,包括学生个人或组织自发的社会实践以及学校有针对性的毕业实习等都显得不足,其风气与氛围都尚未形成。局限于各种主、客观条件,大学生的实践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实践更少。
由于社会实践环节薄弱,大学生群体缺乏对外部职业环境的关注与了解。某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校生中有48%的同学不清楚“自己喜欢的职业的从业要求”,高达68%的同学“没有关注过职业的变化趋势”。毕业生对于职业要求和变化趋势的了解相对多一些,但仍然对自己向往的职业缺乏客观的认识,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就业取向上基本都瞄准“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与“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由于对外界职业环境缺乏认识,导致在校生学习缺乏针对性,求职时只能通过不断调低自己的求职期望来适应社会需求。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
(一)建立较为完善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
高校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贯穿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如图1),这也是职业生涯终生教育的起点。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年级、专业、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等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要努力整合各方资源,创设各种工作和实践环境,使他们在实践中认识自我、掌握职业技能、设计职业生涯。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毕业设计从进校时开始”,尽早让学生开始认识自己、设计自己,已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二)教育与指导队伍的专业化
从长远来看,社会对职业生涯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事教育的人员不断专业化、专家化是必然趋势。因此,急需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队伍,且要体现出跨专业、跨部门、专兼结合的特色。只有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才能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的、逐步提升的、针对性较强而又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教育体系。
(三)逐步实现从就业指导到生涯发展辅导的转变
生涯发展辅导的目的在于引导个体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前提下对个体所拥有的各种发展资源进行评估,学会选择与规划,通过促进个体自主有序的发展来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
生涯发展辅导与就业指导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未来,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而后者更关注对个体已有的发展成果。生涯发展辅导通常从个人生涯发展规划的制定入手,引导个体根据有关资料对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进行设计,并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基础上制定出实现每一个目标的相关措施,从而指引个体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就业指导则关注解决学生在求职时所遇到的问题,在自荐书设计以及应聘心理调适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指导。由此可见,生涯发展辅导与就业指导这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在提高大学生的“可就业性”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引导大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探索、理清自己的职业生涯期待、分析评估相关的职业与教育资源、做出初步的生涯决策、制定现阶段的发展规划并努力实施来帮助学生形成明确、富有弹性的职业期望,为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避免毕业生择业目标过于集中,以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施恩(美).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取向;就业态度
一、研究项目和调查领域
1.就业取向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2006年杨泰等人对齐齐哈尔医学院05界专科毕业生调查发现,专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取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过程的成败。此次调查得出: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就业是首选;报考研究生的理由,继续深造和为了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比例相当;大学生在求稳、务实的基础上,追求良好的个体发展环境已成为部分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出发点;
2006年杜芸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发现自我评价是影响其就业取向的主要因素,并且影响就业。2008年丁俊锋 韩文英得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目的更加现实,就业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就业类型更加倾向于满足自身的实际需求。这就给社会及相关机构提出新的问题,要适时地调整策略,围绕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动向恰当地引导教育。新华网2009年1月22日报道:日本大学生就业取向趋于求稳,银行业,能源行业,政府部门,食品业受青睐。徐家明(2009)提出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就业取向失衡现象。大学生的就业的取向失衡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价值主体上个人取向增强,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追求上社会价值观淡化,他们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更多地考虑是自身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结合;二是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功利主义较突出,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未来专业知识的发挥却看得较轻;三是在地域及单位的选择上,就业观念陈旧,奉行“稳定高于一切”,看中的是单位姓“公”还是姓“私”,普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和中西部地区等。可以看出:如果就业取向符合社会需求,则会促使个体顺利就业;如果就业取向背离社会需求,则会阻碍个体的就业过程。
2.就业态度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根据多林格(Doeringer,P.)等人提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认为,整个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分:主劳动力市场(theprimary segment)和次劳动力市场(the secondary segment)。主劳动力市场具有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失业率低、劳动者技术水平高等特点,而次劳动力市场则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工作变换频繁。一方面,尽管在次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归属感弱,工作变换次数多,但他们根本无法直接进入主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主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但由于两个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并且一旦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便难以再返回主劳动力市场,所以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从而出现劳动者在次劳动力市场的“自愿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认识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很有启发:首先,毕业生就业市场也可能被分割为不同劳动力市场,如主劳动力市场和次劳动力市场,在这种分割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将存在一种特殊的失业现象,即在主劳动力市场为非自愿性失业,在次劳动力市场为自愿性失业。其次,不同类型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程度越高,工资待遇水平差别越大,主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会越少,则大学毕业生中这种自愿性失业人数越多。有学者认为,“从我国目前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来看,大学生还是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事实是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宁愿选择暂时失业也不去这些岗位就业。这一现象是与我国特殊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密切相关的。必须打破目前的这种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调控。”无独有偶,还有学者指出“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下大学生理性选择的结果,解决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对策是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但实现途径主要不在于宣传教育,而在于打破由于不合理的制度等原因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而我国学者2007年朱倩昕,卢莲,贺杏得出:多数大学生选择本科毕业时不会立即就业。其中一部分人选择考研,另有一部分人做考研就业两手准备。大学生在做出本科毕业就业与否决策时,依次考虑以下因素:个人能力、社会就业形势、家庭意愿、从众、个人意愿。各年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依次考虑以下因素:个人发展机会、胜任能力、薪水和福利、个人兴趣。年级间存在差异。2009年李卫成提出:大学生个人要提升能力、正视现状、积极就业作为现在的大学生,面对就业难,必须着眼于眼前转变观念,以现实为基础,认清就业形势,正确对待自己,大学生要具备主动、积极、从容、自信和百折不挠、面对现实的平和态度,克服不良心态,用积极勇敢的态度面对,面试中也要大方得体,机灵应对,不卑不亢。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积极地就业态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改善自己的就业状况。
二、就业取向和就业态度的关系
费尔浦斯(E.S.Phelps)等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求职者的求职行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提出了“工作找寻”(Job Search)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用人单位对劳动的报酬是不同的,但由于信息不充分,劳动者不可能从一开始就知道什么单位劳动报酬最高,因而必须不断地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工作找寻。在寻找的就业过程中,需要就业取向和就业态度一致,而目前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的大量文献关注的是就业取向和态度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很少有研究二者的关系。大学生的就业态度决定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态度;二者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就业动态度受主体认知的影响,主体有现实的认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国家的就业政策,二是全国的就业形势,三是本地区的就业信息,四是正确地认识自己。就业态度才能产生更好的就业取向,从而 就业取向才能和实际的就业需求相匹配,这样的就业取向就能更好的指导就业态度,大学生就业也能得到更好的实施,结果进而强化就业。在这种良性循环的促进下,大学生群体得以稳定,人民生计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社会安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储召伟.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对策探讨[J].成都: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8):61-63
[2] 杨泰,姜鹏,陈敏. 专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研究[R].黑龙江:齐齐哈尔医学院,2006,93-94
[3]杜芸.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取向研究[J].兰州: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4(1):68-71
[4]丁俊锋,韩文英.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与研究[J]. 湖南: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119-120
[5]徐家明. 和谐社会建设与山东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44-47
[6]Cain,G..The Challeng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ies to Orthodox Theory:A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6,4.
[7] 文东升.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8]贺慧.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谈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煤炭高等教育,2005,6
[9]朱倩昕,卢莲,贺杏. 大学生就业态度初探[J].教育文化,2007,684
篇4
【关键词】 就业;现状;社会;企业;高校;对策
引言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当代教育体制的大学改革与发展,关系到经济体制的优化与升级,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和谐与安定,因此,国家和全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状况,并积极采取措施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难就业、薪水低、跳槽率高的现状,是由社会、经济及个人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人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就我国目前社会经济的宏观环境来看,大学生市场存在着突出的供需矛盾,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整个市场的毕业待业大学生供大于求,很多人竞争一个工作岗位,真可谓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在大部分好一点的单位、好一点的岗位,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二、部分行业、部分岗位又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条件艰苦、环境特殊、技术知识以及能力素质要求高的行业和岗位常常出现招不到人的状况。首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提高效率,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活动由以前的人力操作被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工作程序所取代,由以前的劳动密集逐渐向知识密集过渡,而当代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期望不相匹配。其次,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国家、企业、高校、大学生个人之间还有许多方面没有衔接好,因而出现了严重的供需矛盾。
(2)教育体制存在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现状来看,高校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教育,没有帮助大学生分析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和自身状况,从而找到正确的合适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忽视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与市场需求同步发展,同步改进,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到了社会上无用武之地;大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实践经验少,许多企业不愿花太多成本对大学生进行培训与指导,许多企业宁愿选择学历不高,但工作经验丰富的求职者,这些都导致了大学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3)大学生自身观念、角色转换不到位,综合素质不高
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来看,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心理压力巨大,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生目标变得越来越功利化、世俗化、具体化,这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大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做出的无奈选择,而又的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的过程中走向了偏激,有的大学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择业时非大城市不去,非国有企业不去,刚上岗就想着涨工资、升职;而有的大学生过分低估了自己,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表现出不自信,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一片茫然,甚至悲观,这些不科学、不合理、不切实际的想法,进一步导致了大学生在择业时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缓解就业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措施
上述这些原因只是导致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出现的一部分原因,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复杂的原因,我们不仅要了解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更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要知道,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国计民生。
(1)国家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
从国家方面来看,首先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引导企业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就业机制;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大学生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提供后勤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再次,要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正、公平、切实可行的法律保障;最后,政府要切实从大学生的利益出发,制定、颁布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法律、法规、制度,如取消求职时对户口所在地的要求,让大学生们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仅凭个人的实力去求职,为大学生就业扫清障碍。
(2)企业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也要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出一份力,要多给大学生提供实习、锻炼的机会;在招聘、录用大学生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不得损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企业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多吸纳有才华、有能力的年轻人才,加大对大学生实习生的培训力度,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更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高校要多加引导,完善教育体制
高校要重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多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其次,专业设置要合理,要与市场挂钩,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际操作的能力,争取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
(4)大学生自身要转变观念、坚定信心、提高素质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点来看,大学生个人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方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选择与市场需求一致的职业,一旦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就要尽自己的一切努力,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其次,要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再次,要时刻保持一颗乐观和上进的心态,在就业漫漫长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要正确面对这些挫折,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学习、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愈挫愈奋,相信自己的能力,坚信自己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献文;李少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2]张伟聪.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实效性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4期
[3]芦笙.论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J].科技信息.2011年02期
篇5
1、建立高校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创建和谐的服务氛围
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大学生会从读者和馆员的双重身份出发,以多维的角度考虑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可行的建议,使规章制度的制订更具合理性及可操作性,防止因执行规章制度中的不和谐现象。在解决纠纷之时,以他们特殊的身份与大学生读者间的认同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读者与馆员之间对峙感,他们将是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的必要桥梁,对于构建和谐的读书氛围,将会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之作用。
2、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满足多元化读者需求
随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功能的扩大,有限的馆员与读者无限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矛盾不断显现,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使部分专职馆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开展深层次服务。大学生群体是高校图书馆可以深入挖掘的人才资源库,我们应充分利用大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与专业导读等管理服务工作中,一定程度弥补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力量方面的欠缺,拓展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领域,满足读者多元化信息需求。
二、加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
目前,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组织实现主要有大学生个体、大学生自建的团队、志愿者队伍、大学生读书协会及勤工俭学队伍等组织形式。大学生参与管理服务的现状为:大学生馆员的流动性强,服务时间不固定,对其引导及监督花费时间过多;招聘到适合的大学生有一定难度;因制度不健全,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大学生与馆员之间的工作协调差问题,馆员易产生推卸工作的心理;大学生待遇及活动经费少,大学生在工作中的劳动保护,所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使其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展现和发挥等问题。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在专项管理基础上重视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
1、拓展参与管理服务的领域
大学生视野开阔且综合素质较高,为了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他们很期盼有锻炼自身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工作机会,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参与管理服务工作的机会,满足了大学生检验所学专业知识和锻炼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需求。但在现实中,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清理卫生、捆书上架等岗位无法激发他们长时间坚持工作的热情。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充分相信和利用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日常繁琐的体力劳动相结合,勇于拓宽大学生参与管理服务的工作范围,包括图书上架、期刊整理、卫生清扫、学术活动设计与布置、展览活动讲解及秩序引导;咨询台服务,介绍馆藏布局、文献分类、检索方法、目录厅的检索辅导;书刊借阅、资料扫描;问卷调查工作、新书宣传工作、撰写导读书评、意见征集;网页制作、网站建设和维护;图书期刊加工、特殊语种技术编目员;参考咨询服务、文献检索及馆藏电子资源导航,甚至可以参与馆藏资源建设规划等,让大学生以服务员、引导员、阅览室代管员、读者导读员、宣传报道员、技术服务员、信息咨询员、馆长学生助理的身份,逐步拓展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领域,充分发挥大学生聪明才智,带动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2、完善管理的规范
科学性对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大学生的管理,并不同于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细致地研究管理大学生的特殊性,制定一套有针对性及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高校图书馆要设定不同于一般馆员的管理组织形式,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独立的项目管理,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完备的管理工作流程,如,美国洛杉矶公共图书馆设有志愿者和“图书馆之友”部门,负责吸纳招募志愿者及宣传、培训“图书馆之友”组织,推进各“图书馆之友”组织之间的交流,职责是争取社会支持,弥补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不足。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管理的流程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提前的工作设计作为保障,具体到岗位数量、岗位具体责任、工作范围和要求、工作内容标准等制度都要严格规范地制订执行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科学规范实施细则,作为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的依据。此外,对参与管理服务的大学生组织应充分地加以协调整合,将大学生个体、大学生自建组织、志愿者协会、图书馆读书协会、勤工俭学集体等多种组织形式联系起来统一管理,使这些大学生组织在管理服务中即独立存在又相互融合,更需提供给大学生自如转换组织的机会,例如,勤工俭学岗位可以优先推荐那些工作勤奋的贫困大学生,从而更好地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
3、创新管理环节的有效衔接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管理包括管理工作规划、参与岗位的设置分析、招募、岗位工作培训、日常管理、评估和激励一系列管理工作流程,这些管理工作流程的有效规范展开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保证。
(1)招募招募工作可以采取定期招募和不定期招募相结合方式,进行因特殊技术灵活的临时聘用更为必要。招募形式可以是高校图书馆自行招聘、也可以采取与志愿者组织合作招募等形式。招募过程需要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用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收,注重双向选择,尽可能符合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动机需求,要最大限度地根据大学生的个人意愿和专业特点,协商并提供其适合的工作岗位,例如,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做高校图书馆的网站维护和主页建设工作等等,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非常重要。招募过程中应建立大学生服务人才库,采集大学生的专业及特长、兴趣爱好等信息,以后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逐级选择录用和岗位升级。
(2)培训对大学生的培训可以指定专门的高校图书馆培训小组进行,也可以让所在岗位的图书馆员承担培训任务。培训的方式包括讲座、实地参观、观看录像、专题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培训内容主要应包括参与管理服务的有关权利与义务、高校图书馆的基本概况、大学生所承担的岗位工作的规章制度、角色定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实施细则、基本技能要求等内容,据此作为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的依据。培训涉及的内容可以制定成志愿者手册,帮助大学生理解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指引其完成具体工作任务。
(3)日常管理高校图书馆在日常管理中,予以大学生明确的工作责任和岗位要求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授权,应有意识地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定期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基础上,充分认可大学生完成既定工作目标的能力。对大学生的管理需针对工作性质和工作阶段的不同,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一成不变的发出工作指令,易降低大学生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其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为此,高校图书馆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训练、指导、协助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出现的个别事例的处理要灵活掌握,如,对有关工作任期要在大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酌情制定。此外,保持与大学生所属学院班主任的定期沟通和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谈话解决或终止工作任期。
(4)评估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工作进行的必要客观评估,是保持大学生工作积极性的关键所在。评估主要有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管理工作中不定期对大学生工作检查后肯定或否定的反馈、询问工作进度、讨论解决工作问题的思路、日常督导等属于非正式的评估。正式评估则是指定期对大学生的正式鉴定,包括大学生个人工作档案、对其工作质量的记录和评价、所承担的项目如期进程落实情况记录。此外,也可以采用“参与密度”、“参与频率”、“参与时间”的方法进行评估。评估还可以采取中长期定性和定量评价结合、读者评价、馆员评价、自我评价、大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考核评级结果作为升任必要级别工作岗位的依据。
(5)激励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管理不同于正式员工,所采用的工作激励手段也有一定的差别,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认同需求、自主性需求、交换需求、提高需求、归属感需求、成就感需求、权力需求、兴趣需求等需求。大学生参与管理服务中普遍出现的退出现象,形成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校图书馆缺乏对大学生工作的必要回报、与馆员明显差别的对待方式,工作中缺乏个人成就感以及工作得不到高校图书馆领导的认同及信息反馈等原因。为了留住大学生,高校图书馆管理方面应提高管理水平,规避造成大学生流失的不利因素,确立定期的正式奖励活动,如发放奖励证书及奖品、表彰宴会、通过日常沟通、参与介入具体工作、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平等地探讨工作问题、口头表扬等非正式方式激励大学生。高校图书馆可以专设大学生展示空间,如大学生自办报刊、专属的网页及墙体园地等,来展示他们的工作成绩,鼓励参与管理服务大学生的工作热情,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走近高校图书馆。
4、尊重挖掘大学生的智力资源
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让更多的大学生深入了解及利用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高校图书馆应将参与管理服务的大学生作为馆员一样,加以爱护、指导、关心和帮助,使其逐步胜任更宽领域的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而非体力,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承认和挖掘他们的精神价值,尊重他们的建议和劳动价值,提高对他们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从而使大学生更坚定参与管理服务工作的信念。在工作安排方面,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意愿协商地讨论各自的岗位工作,尊重他们的意愿,并提供多方面的交流渠道,定期沟通更有利于工作的实施开展。高校图书馆应肯定大学生的工作成绩、劳动成果,关注他们在工作中的成长,发现问题及时总结。高校图书馆成立大学生服务者之家,提供场所和条件让他们自行开展经验交流会、文娱活动等,相互交流他们参与管理服务中的工作心得;支持高校图书馆志愿者协会的各项活动,积极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此外,高校图书馆给予的优待也是必要的,如延长借书期限、增加借书数量、优先转为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岗位等。
5、加强针对性宣传的力度
精神及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升华是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动力需求,大学生在服务他人中得到了精神的愉悦,高校图书馆给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也给予他们实现自我突破和社会责任感的机会,使自身逐步培养起乐于奉献及敬业创新的品质,锻炼了意志和能力。高校图书馆对这些大学生的宣传,应侧重倡导和宣传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媒体对大学生服务态度和奉献精神的报道及高度的评价,对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媒体宣传包括宣传栏、广播、网站、黑板报、会议表扬、向大学生所属学院的定期通报、开具参加管理服务工作证明等形式,引起学校对这些大学生的关注和认可。高校图书馆与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如,根据大学生参与管理服务紧密度,提出与学生管理部门工作协商,认同这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机制,出具证明并协调做好有关的认定工作。此外,在高校图书馆主页中设专栏,刊发大学生工作照片、工作心得、工作规章制度和招募办法,更多地提供给大学生了解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途径。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素质;能力
21世纪的中国大学教育走上了新的台阶。中国大学逐渐由“数量战”发展到了“质量战”阶段。面对这样新的竞争与挑战,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的吸收率及综合素质和其他能力成为每一个教育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劳动的经济效益及与此有关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结合当今社会实际,劳动经济学在就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学生进行比较深刻的领悟、学习和实践。以下是通过总结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而得出的提高学生课堂素质和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探索学科前沿,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产生对某种东西的欲望,推动人主动去争取、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于劳动经济学的兴趣应该是众多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可以从学生个人发展出发的方法,对于学生具有重要意义。而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成了一个难题。本科学生的教材一般比较陈旧,对于学科前沿性知识的涉及度不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广泛涉猎劳动经济学各个最新研究领域,以获取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这些新的成就,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和关注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强化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知识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前沿杂志、期刊及相关资料(《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经济学》等),与学生开展广泛讨论,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术热情,发展其学术思维能力。
二、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单纯的理论学习由于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往往比较抽象,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课堂素质和能力需要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将实际中发生的情境带入课堂,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并从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发展相关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例如讲到成本和未来收益模型,单纯的理论模型枯燥乏味,也比较复杂。这时可为学生提出一个现实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在职位和待遇方面与普通劳动者是否有异?通过设定基本初始条件,学生带入模型后自行计算得出结果――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待遇并不高。这样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真实的社会环境。
三、把握课堂节奏,注重开展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课堂素质和能力需要教师把握课堂环境,开展因材施教。大学课堂是一个平等自由的课堂,很多时候学生过于自由散漫,出现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情景一方面要求教师有比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运用教学艺术。教师应该本着负责的态度,通过改善教学内容(如增加内容趣味性等)和提高学生注意力等方式来保证学生听课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由于高校扩招和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高校学生存在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讲授时必须根据学生的现实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四、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多元教学模式
学生学得好不好,不仅在于学生个人的学习意愿和能力,也一定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关联。教师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提高其素质和能力。目前,科学的教学模式有很多,需要教师按照具体的需要进行甄选,在这里提供三种常用模式:
1.启发式
启发式教学的根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这是一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精华在于启发、问答和实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一步一步使学生由问题的出发点到达问题解决的终点。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的主动实践增长了学生的经验,巩固了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学生课堂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2.互动式
互动式教学就是营造多边互动的环境(既包括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平等交流中交换意见和观点,激发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到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走下讲台,同学生讨论交流,这是一种双边的过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另一种方式是采取“学生当老师”的方法。学生登上讲台,扮演教师的角色,讲授知识、回答疑问。这样的活动既可以由单个学生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进行。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有搜集资料的、有讲课的,有补充答疑的……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人文性的教学模式,其最大优点在于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了不同角色之间的交流和交换,在增长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中,也促进了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3.参与式
参与式教学是与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学模式对立的一种现代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处于一种辅助地位,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主要的职责是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参与式教学在劳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来进行。把参与式模式引入劳动经济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建立起平等和良性竞争的学习气氛。学生通过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透过劳动力市场中的繁杂表象探究其背后的经济学规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实现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必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素质和能力。
五、重视课堂评价,开展学习过程考核
课堂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在现实中,高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往往很少给予学生及时的课堂评价。评价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方向,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高校的考核往往分为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方面,时间跨度大且成效差。在劳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起过程评价模式,将每一次的作业、合作、讨论甚至问答都加入到评价指标之中。此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普遍期末突击学习的现状,从而真正让学生重视每一堂课,在每堂课中学习更多知识、发展个人能力和素质,实现个人的全面提升。
课堂学习是大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大学生实现知识丰富、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最重要途径,如何实现大学生课堂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是高校教师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开发兴趣、联系实践、因材施教、多元模式和过程评价都是解决该问题的角度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学习教育思想和理论,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更多的方法和途径来帮助学生实现课堂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学生真正的从大学教育中受益,实现人生的辉煌起步。
参考文献:
[1]杨春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劳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7).
[2]彭仁贤.劳动经济学教学体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1).
[3]孙行生.提高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兼论大学生课堂素质教育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3).
篇7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难 性别歧视 对策
一、选题意义
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将会直接决定社会对女性教育的投入,甚至可能会深度影响到我国男女比例的社会化问题。因此解决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非常具有紧迫性和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统共发出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90份,问卷有效率为90.63%。其中回收男性大学生问卷37份,女性大学生问卷253份。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大学城的四所大学,分别为西南财经大学、成都师范学院、四川职业交通技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使用问卷星的分类统计交叉分析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本次调查分析中的所有图表均来自于问卷星自动生成的结果。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性别歧视下,多因素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的学历有一本,二本,三本与大专,对于不同的学历,女大学生就业压力表现不同。通过交叉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图1不同学历对就业压力的影响
图2 不同学历女大学生就业压力
根据交叉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在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设有“本科学历”门槛的现实中,大专学历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远远高于本科学历的女大学生。
在如今很多用人单位都对学历有着硬性要求的环境下,高学历成为了就业中的通行证和筹码。大多数大的公司和企业对应聘者学历都有着明文规定,这也是就业的敲门砖。所以学历的高低影响择业的选择范围,低学历的女大学生就业范围明显低于高学历的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就明显大于高学历女生。其次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观,专科生更看重工作环境和条件,二本学生更看重经济收入和待遇。另外,学历作为自身优势之一也让高学历女大学生在面试中表现的更为自信。
2.性别歧视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与观念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女大学生自身面对如此不乐观的就业形势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本次问卷调查中,41.02%的女大学生表示面对就业难,她们的态度是“先就业再择业”,37.5%的女大学生表示会选择继续深造。只有20.31%的女大学生会坚持“先就业再择业”,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少之更少,只有1.17%。
图3女大学生面对就业难的态度
女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往往不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虽然能够短期内缓解就业压力,但是对于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是不利的。而有些女大学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选择继续深造,这也是高校女硕士、女博士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能解决她们的根本问题,反而使她们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就业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女生较男生会缺乏冒险精神,更加倾向于安稳的生活状态,再加之中国固有的“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应该以家庭为重心的观念,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传统的观都会念导致很少的女大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自动的封闭了一条就业道路,人为的缩小了就业面。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
(一)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加大职业规划指导
本次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中,70.31%的女大学生表示希望学校能够给予她们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高校可以多与社会上的企业多联系沟通,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42.19%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应该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上帮助女大学生就业。女大学生能否认清自己的定位,对职业有良好的规划,对就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就业指导应从“大一”就开始,指导她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另外有32.81%和25.39%的学生希望的到学校简历制作指导、模拟招聘和讲座交流会的帮助。在这些方面,高校可以开办一些讲座,请成功就业的女大学生传授经验,提供建设性意见。
(二)女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根据问卷分析结果,笔者针对女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 女生个人要学会正确应对可能遭受的歧视。要养成男女平等意识, 树立自信, 对待性别歧视不麻木,在遭遇歧视时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权利, 必要时诉诸法律。
第二, 要根据市场及社会的需求, 调整知识结构, 强化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本次问卷调查显示,76.56%的女大学生认为综合素质是其在就业中的优势。
篇8
关键词:新资助体系;高校贫困生;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
2007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在新的资助体系下,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大大增强。一是资助额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二是新设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比例也大幅提升。这对缓解高校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发放过程中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一、现行体系下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标准,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如何界定贫困生,是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目前高校对于贫困生认定多采用综合认定法。这种认定方法较为全面,但对各因素在贫困生认定中的比重缺乏考虑,较易出现“一个因素定结果”的情况,同时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1.贫困生证明是贫困生认定的基础,是评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依据。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某些地方政府缺乏责任感,对贫困生的家庭状况审查不严格,甚至有家庭富裕的学生家长通过找关系来制造假的贫困证明,这就造成了一些本不在贫困生范围之内的学生,却拿着贫困生证明到学校申请助学金、国
家助学贷款等贫困生资助项目,无形之中增加贫困生认定的难度。
2.在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目前高校多采用由学生组成的评议小组对申请的同学进行评议,然后辅导员做审核。此方法往往会受到评议小组成员的个人主观意见、学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同时缺乏对贫困生个人隐私的保护。
(二)重资助轻教育引导,助学金资助取向不明确
在现行资助体系下,助学金的资助面增加了3倍以上,同时资助额度增加了近40%,这就使得助学金的发放难度随之增大。根据之前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高校学生中,大部分一般贫困的学生,其家庭经济条件差别较小,很难区分出谁更适合获得助学金资助。为了保证助学金发放的公平公正,辅导员把有限的精力更多的花费在贫困生认定上面,缺乏对受助学生的教育引导,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助学金对于不同困难等级的贫困生缺乏资助的区分度,助学金的很大一部分将发放给那些家庭经济收入一般,但有能力解决生活问题的一般贫困生,这会在学生群体中产生新的不公平。同时对于特困生而言,资助相对缺乏,助学金的资助取向不明确。
(三)重集体轻个人,缺乏对学生突发事件的资助
在目前的资助体系下,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学费、日常生活费用等,都可以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和勤工助学补助等途径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于大范围的重大事件、自然灾害等,各高校也都有完善的资助体系。但当学生个体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时,例如家庭重要劳动力生病、死亡等情况,缺乏对其有效的
资助。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体系
(一)综合评价时考虑权重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是高校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最主要的原因,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有多种因素。在对贫困生认定时,应对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分配合理的权重,综合考虑家庭经济来源、家庭成员、职业现状、家庭人数等各因素,避免因一种因素确定最终的评定结果。
(二)评定过程中引入学生监督机制
在贫困生认定之前,首先应成立包括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贫困生和家庭经济富裕学生等多类别学生的贫困生认定小组,根据参评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结合其日常消费行为及诚信品质进行初步评定。在评定过程中,班级内部同时成立贫困生评议监督小组,对评定结果进行审核,确保评定结果的公平和公正。
三、有效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心理教育与引导,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在现行的资助体系下,一些受助的贫困生出现诸多问题。例如诚信缺失,助学贷款还贷及还息情况不佳;感恩意识缺乏,认为获得各类资助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等。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做好贫困大学生物质资助的同时,应广泛开展自强自立教育,使其正确面对贫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使其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将所获资助转化为进步的动力,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我以回报社会。
(二)使资助向有偿化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资助体系
首先,应弱化助学金在资助体系中的作用,逐步减小助学金的比例。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将助学金设置不同的等次,避免针对性不强的局面,加大对特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其次,应加大国家助学贷款,特别是生源地信用贷款的力度;建立高校完善的勤工助学体系;将奖优和助困相结合,扩大各类奖学金的覆盖面。从而培育通过自身劳动付出获得资助的观念,避免等、靠、要的懒汉思想。
最后,高校也应该建立起一种应急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情况出现意外变化的学生提供一定的资助。当学生家庭遭遇意外变故时,高校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为该同学提供一定的帮助。高校应急资助体系对于完善高校资助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三)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扩大资助的来源
高校在开展贫困生资助的过程中应广开渠道,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贫困生的局面。如可以设立以一个团体、单位命名的助学金,加大资助来源;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在校期间企业资助高校贫困生,毕业后受资助大学生到对应的企业就业。这样既可以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又可以为用人单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自主学习;科研创新;知识改变命运;提升幸福感;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123 — 02
大学生需要知识改变命运,提升幸福感,就必须在实践中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必备的能力,是终生学习的前提基础。高校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研究及提升幸福感的聚居地。高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自主学习与科研能力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围绕教师的讲、问、练被动接受传统教育模式已成为过去,大学生的学习已不是传统意义上填鸭式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将个体自主学习与科研创新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实践证明: 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加强个体自主学习、提高科研创新能力,能用知识改变命运,陶冶情操,成就未来,提升幸福感,以成为当今大学生的普遍共识。
一、当今大学生自主学习与科研创新的现状、特点
自主学习就是在个体内在动力推动下,在总体学习目标宏观调控和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体条件自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监控对学习科研过程、学习计划、学习效果、进行总结评价与调整,是个体主动学习探究创造性的脑力劳动。针对当今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目标、科研创新等问题,2012年,我们项目组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省级立项,围绕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相关问题对于大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内容选择、自我调节、意志控制方面较合理,占被调查人数55%以上。学生干部大多数学习目的性、计划性较强,学习兴趣浓厚、并且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成绩。为了在同学中能够长期保持较好的榜样形象,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生工作的服务质量,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自主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部分学生干部占被调查学生人数11%。而在自主学习中,严重缺乏学习主动性、自控力差、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占被调查人数的7%。还有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强,对自主学习、主动性、计划性、时间利用率都不尽如意,只是满足“学习任务”考试及格,并且“学习任务”仅局限于必修课的学习,占被调查人数27%。这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强。
我们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仅局限完成学业这一特点占相当一部分。研究中发现:1.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学习不用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对科研实践训练不感兴趣,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不够,他们认为科研是毕业以后的事情或与自己较远的事情,目前暂不具备研究能力,科研无从抓起。这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和主观能动性发挥是有较大潜力的。2.在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科研创新几项调查中,调查结果不尽人意,所占的比例较低,仅仅局限在满足现状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有个别学生较有远见,认为自主学习、科学研究是现代社会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允许应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努力跟进,进行实践训练。3.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停留在死记硬背上,没有毅力与勤奋,而是懒散习惯,不能独立思考刻苦钻研。4.个别学生学习动力存在问题,学习目标模糊,热衷上网,游戏、打牌、微博、聊天、吃喝、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互联网和恋爱上。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有待于改进。5.多数大学生积极上进认为“自主学习、科研需要再努力、并且希望通过个体再努力促使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以上种种现状说明大学生在自主学习,提高科研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二、知识改变命运与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
在全球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今天,科学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人才资源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资源,人才的创新教育是大学的兴盛之基、发展之本。大学期间,如何促进自主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让知识来改变命运以提升大学生幸福感?这一重大命题摆在大学生的面前。
1. 学生时代个体需要构建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
首先,能积极主动把握自主学习研究主动权。要虚心、要自信、有主见、有理智的学习,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在大学的各个阶段需要制定不同的适应大学阶段性学习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个体期望自己通过努力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包含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大学生应规划好每学期的奋斗目标,分学期分阶段的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只有目标的正确引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前进有方向,实现目标,才能提升幸福感。
其次,导师要充分发挥“教”与 “学”的结合,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不会因为提倡自主学习而忽略指导老师的主导作用,在自主学习中导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指导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导师的正确引导,使大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计划、执行、组织者,成为主宰自主学习主宰命运的主人。只有当个体自主学习与科研成为自觉主动行为时其学习效率是最佳的,最终在实践中改变大学生个体命运,提升幸福感。
最后,将自主学习过程转变成探索研究过程。探索研究过程可代替枯燥的死记硬背的过程,这是自主学习科研创新、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为了自己将来有更多、更大的机遇,从学生时代起加强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为自己的将来创造一片天地。自主探究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想象、创新思维、展示个体的平台。一旦个体研究进入角色,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力等智力活动和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非智力活动都能保持在最佳状态,并通过学习研究相关参考资料,进行独立思考,进行论证,加深理解,深刻体会,完成某一个正确认识,并在反复认识中逐步明确目标,最终获得自己科研成果。此时才真正体会学习科研收获成果的幸福感。
2.学生时代个体需要构建一系列的创新理念
构建一系列创新理念包含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大学生个体善于提问、敢于质疑,这种大胆质疑问题意识可以激发个体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科研创新精神。
首先,激发大学生个体充满渴望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无形的巨大推动力,是引导大学生迈向成功的最佳向导。大学生对自主学习、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研究欲望在心中犹然升起,对问题保持强烈的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产生研究扩展新知识的认知倾向,并付诸行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科研探究中。使认识倾向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知识需求。并能享受到平常所感受不到的一种快乐幸福,那种幸福感能消除烦恼,毫无忧虑的沉浸在茫茫书海幸福求知之中。
其次,注重保护大学生个体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大学生行为最强烈的动机之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使个体学习激情、认知能力、深刻想象、思考能力、研究注意力必然会持久稳定保持自主学习探究的最佳状态。会认为自主学习研究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最好的娱乐方式。在学习研究时,并通过实践性深入研究引发灵感,勤奋刻苦,达到举一反三的成效。加强培养大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经过自主学习研究探索、拨开迷雾质疑,才能有所创新,提升幸福感。
最后,注重保护大学生个体求知欲和创新精神。求知欲是个体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的认知思维。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就必然表现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欲望。在自主学习科研探究中,大学生个体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浓厚的求知欲。导师一定要热情、耐心、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使个体求知欲进一步滋长,杜绝厌烦搪塞或斥责,以防挫伤大学生研究问题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为个体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提供强大的动力,不仅如此,通过学习研究使学生视野更开阔,掌握更多知识,思想更深入,更有创意,对自己的未来也更有信心和幸福感。
3.学生时代个体需要构建一系列的科学学习方法
大学生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他所掌握知识量的多少,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创造人类梦想的财富。成功的自主学习、科学研究需要科学方法。
首先,大学生个体要有多样性的科学探究学习方法。把讨论型、问题型、研究型的学习方法引进课堂,并组建由大学生自主组织、自由组合的小组进行活动。在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交流、讨论甚至激烈辩论、发表个体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借助他人思维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维。个体只有参与其中的讨论和研究过程,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同时指导老师在交流研究中充分了解情况,给与适当指导,通过师生交流,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自主学习科研水平和认知能力。
其次,大学生个体多参加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丰富多彩的活动。参加一些形象图片展示、专题讲座、学术论坛等,在参与多样性的互动活动过程中,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分享观点、共享资源,掌握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技巧。尤其要引导在自我监控方面存在不足、自觉性差、学习目标迷茫个体大学生。改变个体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培养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精神,让大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中都能尝到成功的甜头和乐趣,从而充分激发个体自信心和内在潜能,这是大学生今后社会实践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最后,大学生个体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全面提升自主学习探究实效。在自主学习研究中,注意指导老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和影像资料等手段备课、上课、和课后检查辅导。准确把握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提炼,以及在课堂上根据需要穿插介绍背景及知识点,放映视频片断,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再引入专家点评,课后继续通过网络寻找相关信息,让大学生思考和讨论,达到深化自主学习探究的实效。
总之,知识属于勤奋的个体。只有加强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大学生的生命之树才能结满丰硕的果实;只有加强自主学习与科研,才有力量向理想的目标靠近;只有加强自主学习与科研,才会创造崭新的自我,让执着的追求书写无愧的人生。从进入大学就要构建崭新的学习目标、创新理念、科学学习方法的发展策略,挖掘个体巨大的学习潜能、培养科研创新能力、让知识改变命运、提升大学生幸福感。在实践中自觉形成科学研究、富有批判精神的思维意识,从而充分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内在潜能,使自主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的实效。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途径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有无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繁荣,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推进。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深入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积极探索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方法,已成为一个值得高度关注和认真思考的新课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从江苏省连云港电大、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学院、淮海工学院、苏州科技学院、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八所院校大一到大四的专科生和本科生,专业涉及文、理、工科,随机抽取762人,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开展研究。
本课题组设计“实践对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证研究” 调查问卷,设有单选25题,多选8题,案例论述2题。共计发放问卷762份,有效问卷692份,问卷有效率为90.8%。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统计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共包含两部分,分别是学生基本信息和主体内容。第一部分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生性别、生源地、学校、专业及年级。依据学生基本信息的回答情况对所有样本的基本情况作统计,见附表1。第二部分问卷主体内容,包括在校大学生对实践的认识,参与度及对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原因和完善途径的看法等。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发现,在回答“觉得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时,选择“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渐取代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占29.2%;“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占26.3%;“重个人前途,轻社会理想”占22.5%。当前“90后”大学生个人意识日益增强,注重个人利益与前途,轻社会利益和社会理想。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以自身行为是否获益作为做事的出发点和成败标准。
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变,社会价值取向也呈多元化趋势。社会上贫富悬殊、消极腐败、执法不公等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大冲击。他们由重社会责任转为重个人利益,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自我奋斗,实现自我,满足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我们对“您认为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多选)”进行统计发现,“社会环境的影响,受他人影响”有537份问卷选择;“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单一化,缺乏实践”有413份问卷选择;“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有356份问卷选择,“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经济受教育程度的制约”有326份问卷选择,见图1。以上数据可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多方面的影响。
1.社会环境和他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影响最大
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人现实生存发展压力大、分配不公、假冒伪劣等,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取向功利化、注重自我价值、偏重物质利益,他们试图在个人利益和社会需要之间寻求平衡点。
特别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在回答“从身边观察,最能体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地方是什么?”时,“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有390人选择,占总数的56.36%;“不爱惜公共财物”有136人选择,“在公共场合有不文明的语言”有81人选择,“破坏环境卫生”有75人选择。可见,大学生自我责任感缺失主要表现为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对现实漠不关心。许多大学生面对现实社会的困难,往往是消极逃避,虚度时光,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在虚拟世界的沟通能力已超过了现实,辨别是非能力明显弱化,不少“90后”对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当漠然,甚至伴有违法犯罪行为。
■
图1您认为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注:1.社会环境的影响,受他人影响;2.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单一化,缺乏实践;3.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4.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经济受教育程度的制约;5.心理反差,理想与现实反差;6.市场经济负面影响;7.思想文化冲击。
2.大学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存在形式主义
在回答“你最愿意参加以下哪些校园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中51.16%的学生选择“学校组织参加的志愿者义务活动”;其次20.38%的学生选择“其他社会性质的志愿者服务”;“通过‘两课’的课堂教育”选择最少,只占4.77%。见图2。许多学校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推给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把德育与其他教育环节脱离开来。■
图2你最愿意参加以下哪些校园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1.学校组织参加的志愿者义务活动;2.通过座谈会或讲座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3.通过‘两课’的课堂教育;4.通过参加团组织民主生活会等班级活动;5.其他社会性质的志愿者服务。
思想政治课实质上是灌输教育,未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只为拿学分。学生对于课程上的10小时社会实践,也是通过班级集体到实践基地劳动1-2次,上交心得了事。思想政治老师在实践目的、开展和总结上并没有给予指导。可见,学生责任感教育的思路要做出适应时代要求的转变,要为现实服务。高校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特点,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教师素质,加强建立教学考核制度,使大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中提高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 上一篇:辅导员助理总结
- 下一篇:设计师助理总结及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