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7:4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

篇1

—毕业流程

1.客户提出要求:包括专业、毕业论文方向、需要多少字、具体题目提纲、什么时候要等问题。

2.根据顾客说好的要求,按照收费标准,谈好价格。

3.客户付50%的定金

4.我方安排写作

5.交50%的论文给客户审核,客户审核没问题,将余下的50%付清

6.交付全部论文

7.后期的修改,在说好的要求内都是包过的,直到毕业论文通过为止。

—毕业范围

篇2

关键词:生态责任;合作博弈;旅游

从国际方面说,不管是《寂静的春天》公开出版,还是政府的公共政策中出现 “生态环境”这一名词,但在此之前的环境污染(如伦敦烟雾事件等)已经对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不管怎样,生态危机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影响人民的生活,当然随之出现的种种迹象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美国社会学者莱斯特•R•布朗(Lester Brown)先生也郑重地指出:“我们花很多时间为经济赤字而烦恼,但是威胁我们经济长远前景的是生态赤字。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于子孙后代”贾中成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写作的初衷正是来源于此。当然作为当今经济增长热点的旅游业,其生态责任的研究便成为重点。

一、合作博弈的评述

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s)又被称为联盟博弈(coalitional games)。其主要是指在博弈中,若协议、承诺或威胁具有完全的约束力且可以强制执行的,合作利益将大于内部成员各自单独经营时的收益之和,同时对于联合体内部应存在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也就是说合作博弈是针对结果而言,是把合作视为先验条件或者前提而对联盟收益分配的处理,且所有局中人接受与其他局中人甚至竞争对手共同努力争取更多收益。其大致可分为可传递效用博弈(联盟成员的效用可以叠加)与非传递效用博弈(效用不具有编辑支付性质)。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Collective Rationality),强调的是效率(Efficiency)、公正(Fairness)以及公(Equality)。在合作博弈的框架下才会有出现“双赢”的可能,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与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生态责任的国内外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没有提出生态责任的概念,但是其同样关注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其更注重的是生活中的生态问题。但是,综观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在生态问题方面的责任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似乎不太重视基本原理,范畴和科学体系的探讨,而比较重视对人类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和所谓的“全球问题”的研究,他们较早的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中国起步早些。

国内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并不是很早,谢菊(2007)在论生态责任中提出生态危机已向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政府、企业和普通公众等生态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履行各自的生态责任:政府应该倡导正确的生态观,完善政府生态制度,推进生态和谐的法制建设;企业从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企业间的生态和谐入手来从而达到个体、社会、生态的三赢效果;公众应尊重并崇尚自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另外通过环境NGO来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李外禾(2007)在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中提出在政府在经济社会中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有关责任政府的相关理论,为建立新型的政府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和补充。它着重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定位为“政府调控行为,科技能力建设和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系统复杂工程,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系统观的相关理论。李晶(2009)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中分析了政府生态责任缺失的原因以及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政府应具备的责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保护;其次,加强对国民的生态教育,营造生态文化与道德体系,再次,健全政府生态制度;另外,推进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最后,强化生态国际合作,注意保护国家的生态资源不被掠夺,警惕各种掠夺生态资源的形式,防止国家的流失,维护国家的环境权和发掌权。毕铁居,吴绍琪(2006)在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中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方面介绍了和谐社会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构架制度化的生态责任政府,首先政府树立新的生态观念,倡导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矫正错误的自然观念,坚持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与自然公平的辨证统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辨证统一;其次,建立生态责任政府,完善政府生态责任,,明确资源产权关系,建立广泛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等张存良(2007)在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中,提出政府实现领导者生态责任问责制和丰富政府生态责任履行方式等措施冯清(2007)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中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政府、生态责任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又列举了政府生态责任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生态问题及其原因,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政府生态责任的培育应做好以下工作:加快相应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走生态管理制度化的道路;在实现旅游资源“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加大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抓住时机,大力推进生态旅游等措施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2007)在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中,运用企业生态责任战略地图模式,分析之处企业承担生态责任从长期看能够增加企业价值,并探讨了应如何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贾成中(2009)在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中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的直接执行者――企业的行为是直接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只有改变企业的行为模式,通过制度性约束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变原来的“经济人”为“社会人”,再向“生态人”过度,从思想上彻底改变,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并据此得出结论:企业变“经济人”为“生态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的一种责任体现。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引导将是企业生态责任实现的重要因素,即使是限制性政策也会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其次,产业政策、区域性政策以及行业协会管理等中观经济环境的完善和发展,是政府宏观政策制度作用于企业微观行为的“中介”传递功能实现的保证;最后,企业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企业生态责任的内生决定因素,企业生态化建设是企业生态责任的实现路径,同时,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绿色选择等外生变量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姚海静(2006)在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中就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人性的视角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指出企业本质不是纯粹的经济组织,而是人性实现的场所。人性是企业责任的哲学基础,人性的生态本质决定了企业必须对自然界承担道德责任。从四部分来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首先,企业生态责任的提出;其次,从企业本质着手寻求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再次,从人性异化的角度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缺失的根源;最后,论述人性限度内的企业生态责任。

(二)博弈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博弈论在中国的发展,研究者运用博弈论来研究旅游现象和问题,博弈的经济模型的方法也被引人了旅游研究中(以经济管理和应用数学专业为最多)。由于经济模型能更为全面、更为便捷的反应研究对象的特性.因此,简单的博弈经济模型的在旅游研究上的运用是这一阶段的代表。相关博弈模型研究主要以有限博弈和纯策略博弈为主(局中人具体明确了一个非随机性的行动计划,即选择一个策略的机率为100%,其它则为0,其中田喜洲、王渤(2003)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旅行社与消费者对产品选择的博弈模型,运用成本理论和博弈树(序贯博弈)进行分析得出提高旅游市场效率的最佳策略选择以及齐子鹏、黄昆(2003)建立旅行社间的价格竞争博弈模型并进行需求分析得出纳什均衡策略集合,用以解释旅行社业发生价格竞争的原因和价格联盟终遭解体的原因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到了2004年以后,博弈模型的建立又向前迈近了一步。2004年以后的研究由有限博弈向重复博弈发展,同时由原来的纯策略博弈向混合策略博弈(局中人可以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地从纯策略集合中选择一种纯策略作为实际行动,即选择一种策略的机率为0.4的条件下,选择其它策略的机率相加为0.6发展。如:田喜洲(2004)通过建立旅游市场监督人员与旅行社,运用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静态博弈分析后,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策略,来解决旅游市场效率低的问题而梁艺桦,杨新军(2005)通过合作博弈与竞争博弈的优劣对比,运用合作博弈的研究方法,对旅游企业产品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用合作博弈对旅游企业模型研究,提出单纯的合作战略或竞争战略已经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区域旅游活动,合作竞争战略才是新阶段我国区域旅游活动开展的首选策略春宇,黄振方,舒小林(2009)在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中对现今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辨析其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以旅游地演化理论为指导,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性、演示其关系的演化轨迹与逻辑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演化理论研究框架,促使旅游地利益博弈达到一种能够实现自我调节的动态均衡状态。

三、结论

伴随着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景区的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研究的重点,生态责任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几年的热点,但是当前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基本上归属于纯理论学科领域,还没有构架起通向实践领域、指导生态保护实践的桥梁,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在实践过程中,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政府或者企业或者社区居民或者旅游者单个生态责任研究,并没有就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四者之间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体系,对旅游景区的长远和谐的发展和解决当代民生问题的实践并没有搭建一个明晰的生态平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野中,如何确保生态和谐,如何构建生态和谐的责任体系,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应该承担哪些生态责任,怎样实现其责任及其这四者之间的应建立怎样的合作关系来确保生态和谐等等问题,都是现阶段旅游景区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戢守志译,东方出版社,2002.p21.】

[2]谢菊.论生态责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04.0028】。

[3]李外禾.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04】

[4]李晶.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J】农业.农民.农村2009.01043】

[5]毕铁居,吴绍琪.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J】特区经济2006,0493】

[6]张存良.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D]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7]冯清.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11】

[8]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J]生态经济.2006-10-020】

[9]贾成中.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

[10]姚海静.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11]吴长文.营梢观念的发展与博弈均衡一兼谈旅游企业的市场决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3):56一58.

[12]N爱其.旅游市场进人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0.(11):12。一122.

[13]田喜洲,王渐.旅游市场效率及其博弈分析一以旅行社产品为例【J〕.旅游学刊,2003,(6):57一60.】

[14]齐子肠,黄昆.从价格竟争到价格联盟:旅行社业存在的一个博弈均衡解〔J].数t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12一114.】

[15]【田喜洲.旅游市场监督博弈分析【J】经济经纬,2004-03-040】

[16]梁艺桦、杨新军.区域旅游竟合博弈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02-023】

篇3

关键词:法律文化 民间法 国家法 冲突 和谐

一、 民间法概述

民间法是与国家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对其内涵和外延尚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本土资源说认为,民间法实际上是指本土资源,不仅包括中国的历史传统,也包括在社会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1]。民间法的特征主要有:1.具有民族性。法律与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在政治、经济、行为心理等方面。从此种程度上说,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2.具有地域性。国家法强调立法、执法与司法的统一,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中国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地域文化,这就要求在坚持法律普遍性的同时,还要兼顾法律的特殊性。3.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民间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教育等方式,得以延续下来。它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成为民间法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2]。

二、民间法约束力的社会基础和表现形式

长久以来,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组织形式,并没有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某些方面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为了弥补国家法在这些间隔地带的缺失,国家允许在这些地区实行民间自治。虽然这种方式,对当时的统治者来说,是一种妥协,但由此形成的国家对民间自治的依赖,构成了以国际法为主的多元化的法律体系。民间自发形成的秩序与国家制定法形成的法律秩序相结合,形成一种等级式,以国家法为主,民间法为补充的社会调整制度[3]。

国家—社会这种二元结构的存在,为民间法的存在提供了社会基础,在社会秩序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人们在长期的定居生活中形成了以道德、风俗、习惯为主的民间法,用来调整人们之间的纠纷,化解矛盾,这使民间法具有不可取代的约束力。

三、民间法的文化解读

我们对国家法的研究,着重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国家法的强制力是为了保障国家法的统一性,但单单依靠法的制裁仅仅实现了形式上的法律统一,未必能够达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的角度来客观的研究法律。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法律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受到自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外来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世界上的国家因不同的地域、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文化的多元决定了法律的多元。

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农耕社会,人们以土地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长久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以宗法血缘为主体的定居文化。地缘的封闭性,使得人们更容易产生某种团体意识,形成特定的内聚力和向心力[5]。这些团体意识的形成多是风俗、习惯、道德在长期的生活中对人们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形成的。这些风俗、习惯因为得到人们的认同而得到普遍的遵守,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代替了国家法,发挥了法的调节作用。

历史法学家萨维尼曾经指出:法律和语言、风俗一样,是自然而然逐渐形成的,都是作为特定民族的属性自然地融合在一个整体之中,这个整体就是特定民族的共同信念和内在意识,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产生和发展的本原,自然也是作为民族属性的法律的始基和本原。这种观点使我们有必要重视民间法。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法律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社会更多的表现出以礼、风俗、习惯代替法律。这是了解中国传统国情、社情、民情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民间法很好地反映了这种法律文化传统,可以说,民间法是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延伸。正是由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在国家法存在的同时,民间法以自身的特点,长久地存在[6]。

文化具有传承性,除非由于某种特殊原因,人们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文化偏好,外来因素的强行介入都会遭到人们心理上的拒绝[7]。正是文化的传承性,使其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保留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民间法在继承传统法律文化的同时,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摒弃了一些落后的观念,不断地引入合理成分,使其在某些方面能够符合国家法的要求,这种文化的流变性,使民间法充满了活力。

四、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

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单单依靠国家法是行不通的。社会生活中的习惯、风俗、道德等都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这些因素的配合和支撑,国家法难以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法律不仅要满足国家的需要,更要满足社会的需要。由立法者创造的法律仅仅是一小部分,更多地应该是对已有的行为规范的吸收、借鉴和补充。

国家法的局限性,给民间法提供了发挥作用的空间,民间法因其扎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两者在调整范围、调整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彼此冲突的现象不可避免[8]。

五、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和谐发展

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是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冲突。国家法从国家的角度,追求的是一般性地对待问题,而民间法从社会的角度,体现的是地方性的特殊性要求。现代法治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统一性,所以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对立是必然存在的[9]。但是并不意味着民间法是实现法治的一种障碍,完全忽视民间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两者之间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恰当地处理好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对建立法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正视两者冲突的同时,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两者在某些方面是统一的。

(一)在调整对象方面。不论是国家法还是民间法都是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在同一时空下的人们不是受到国家法的调整,就有可能受到民间法的调整。

(二)在调整方式方面。单独运用民间法,会过度关注人情,有可能出现执法不公的情况,而国家法又过多强调统一性,有可能忽视人们的心理需要和法的社会效果,造成人们对国家法的抵触。为了更好地实行国家法,不得不利用民间法的优势,可见,两者在调整方式上具有互补性。

(三)在价值追求方面。无论是国家法还是民间法,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只有符合公平、正义的国家法和民间法才不会被淘汰,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遵守[10]。

从片面地强调国家法到重视民间法,表明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已经引起了法学研究者的重视,恰当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的有序。我们在处理国家法的普遍性和民间法的特殊性问题时,应该坚持,在承认两者差异的前提下,相互吸收、借鉴,这样才能扬彼之长避己所短。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法律的多元包含着法的普适价值,法的普适价值又通过法律的多元体现出来[11]。就国家法与民间法而言,民间法的特殊性当中包含了国家法的普遍价值,国家法的普遍价值通过民间法的特殊性得以实现。

现代法治不仅要实现法律规范形式上的统一,构建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更要注重法律体系内部各要素的和谐。法律体系内部的各个要素和法律体系两者就像树叶和树叶上的脉络,脉络之间的畅通与否,会影响树叶能否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法律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各个要素与法律体系之间只有达到“同条而共贯,相扶而成治”的效果,才能够确保法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于语和:民间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页。

(2)同(1)第38—40页。

(3)薄振峰 邹庆国:国家—社会二元架构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

(4)同(1)第92,93页。

(5)同(1)第53页。

(6)郑君:国家法与民间法互动之反思及建议.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年。

(7)周石甫:民间法的运行.湘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年。

(8)袁雪: 法律多元格局中的国家法与非国家法[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9)谢晖 陈金钊:民间法(第四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98页。

(10)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96,197页。

篇4

1.前期工作积累

笔者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担任本科、硕士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也曾多次指导本科、硕士毕业论文,因此对人机交互方向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切身体会。另外,笔者于2013年赴英国格林多大学参加了为期4周的学术英语和双语师资研修培训,对欧洲高等教育的理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论认识,同时也促使笔者对本专业的教学教育改革进行思考和探索。在对国外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我们认真分析了我国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在人机交互课程建设中进行了解决方案的探索。

2.人机交互课程特点

人机交互主要研究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为用户设计、实现和评估交互式计算系统,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工业设计的交叉性学科。要求任课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编程语言等技术,同时需要对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对教师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储备有着较高的要求。该课程覆盖面广,技术更新快,教学难度较大,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使得大量交互界面设计的教学变得直观易懂。

引导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有利于新型交互创意的产生。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引导性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是笔者在人机交互课程建设中的重点研究方向。

3.引导型教学模式浅析

引导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师生互动:从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双向互动模式。下面我们将从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实验设计及评价、教师个人素质等四方面对引导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3.1课堂教学内容设置

人机交互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及案例分析两部分。理论基础包括交互模型及实例、设计规则、实现支持以及评估技术等。本课程还通过视频、图片等大量资料介绍普适计算、虚拟现实等热门专题。这些教学内容有助于拓展学生在人机交互方面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交互式设计的能力。

作为计算机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人机交互的理论和应用层出不穷、更新速度非常快,这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极大考验。在教学准备上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查新,尽量做到和国际最新成果接轨,并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和反馈及时进行调整。

3.2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教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以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讲授、个人陈述、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

人机交互的教学需要学生对交互设计具有一定的热情和敏感度。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在实例分析环节应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互问题作为切入点,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联系实际、有话可说,从而鼓励学生融入互动教学。

3.3实验设计及评价

实验环节设置应避免理论和实际脱节,教师不同的交互设计题目,每个题目均围绕一个日常交互问题且难度递增。学生组队完成作业,项目管理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例如,学生首先应通过问卷调查、用户面试等方法了解用户实际需求,后期才有可能产生符合实际需求且有创意的交互设计理念。

3.4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

学生对设计原则、交互风格等的理解较为费时,且必须在实践基础上逐渐积累。如果只是被动接受大量案例,既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很难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出创新的设计方案。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坚实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能随时跟踪专业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

教师的个人魅力在人机交互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专业背景,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自信、热情的性格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4.成果及展望

有效的人机交互人才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课题对人机交互课程建设进行了系统探讨,分别从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实验设计及评价、教师个人素质等四方面对引导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目前,我们已在“人机交互”、“信息可视化”等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了引导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加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收效明显。

篇5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方面,国外已有十分成熟的理论成果。

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其《选择一个职业》(1909年)一书中,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运用了“职业指导”,书中提出了人―职匹配理论,开启了职业指导理论的先河,建构了帮助青年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使人的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匹配的职业指导模式。但这种职业指导模式过分重视职业信息的作用,以求职者了解职业信息资料为主导,却忽视了对求职者内在心理分析的研究。

舒伯(D.E.Super)在其《职业生涯心理学》(1957年)一书中,首次使用“职业生涯”的概念,将职业生涯定义为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过程,系统阐述了职业生涯发展的12个基本命题和5个发展时期。与此对应,学校的职业生涯辅导应贯穿教育教学始终。

195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霍兰德主要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来探索职业指导的问题,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他明确提出了职业兴趣的人格观,使人们对职业兴趣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以职业兴趣理论为基础,霍兰德还编制了职业兴趣的测查工具,力求为每种职业兴趣找出两种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兴趣测试和能力测试的结合在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的实际操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格林豪斯(J.H.Greenhaus)则是从人生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的角度对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研究的,并以此为依据将职业生涯划分为5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职业的了解,合理设计职业生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我们可以根据发展目标,规划发展阶段中的具体目标和任务,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定期检查目标实现情况,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满意。

霍兰德提出职业性向理论。他认为职业性向(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并从整个人格角度考察职业的选择问题。职业兴趣是职业选择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职业兴趣测验可以帮助个体明确自己的主观性向,从而能得到最适宜的活动情境并给予最大的能力投入。尤其对于大学生和缺乏职业经验的人,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可以帮助他们做好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成功进行职业调整,从整体上认识和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也是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锚(又称职业定位)理论。个人在进行职业规划和定位时,可以运用职业锚思考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工作相匹配。只有个人的定位和要从事的职业相匹配,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自己的价值。尝试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不同的专业和领域中进行工作轮换,对自己的资质、能力、偏好进行客观的评价,是使个人的职业锚具体化的有效途径。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学校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都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职业生涯教育都被列入课程计划,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实施;第二,起步较早,时间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第三,政府和学校齐抓共管,政府官员中有专职从事这项工作的职业官员。

二、国内研究综述

黄英忠的《人力资源管理》(台湾:三民出版社,1997)用一章的篇幅从理论上探究了职业生涯开发的意义、职业生涯开发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

暨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戴良铁、刘颖对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整理和介绍,对职业生涯管理的背景、特征、有关理论与内容,企业如何导入职业生涯管理及开展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探讨。

教育界、管理界或社会学界的罗双平、姚裕群、林泽炎、李胜兰等一批专家学者就职业生涯规划在企业界的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研究的重点集中于组织或个人如何有效进行职业生涯

规划。

詹万生主编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提到了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设计,但职业生涯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涉及的篇幅太小,仅停留在简单介绍上,应用性不强。

2004年1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情况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列为中职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中职学校德育的“抓手”和有效途径。

蒋乃平、杜爱玲的《职业生涯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一书,围绕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发展”,介绍了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的关系;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通过发展条件分析、发展目标确立、发展台阶构建、发展措施制订4个设计环节的操作方法介绍,以及发展规划调整的简介,引导同学在职业生涯设计能力训练过程中,加深从职业的角度对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强化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柳君芳、姚裕群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从中等职业教育角度出发,内容涉及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目标与措施,规划与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就业、创业等方面,提出了学生应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及专业对应的职业素质,用正确的观念看待社会就业问题和个人择业问题,学习求职的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黎日葵的《指导中职生制订好职业生涯规划》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重点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应从社会职业发展和学生自身条件相结合的角度,指导学生制订好规划,让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杨秋萍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从大量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自我职业生涯目标追求存在偏颇,对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潜力认知模糊,职业生涯设计意识较弱,由此作者建议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

另外,广西师范大学的李冬梅、廖利华,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韩福勇,西北师范大学的张军梅,西南师范大学的姚贵平,南京师范大学的黄彩萍等在写硕士毕业论文时,都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