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6:3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毕业流程
1.客户提出要求:包括专业、毕业论文方向、需要多少字、具体题目提纲、什么时候要等问题。
2.根据顾客说好的要求,按照收费标准,谈好价格。
3.客户付50%的定金
4.我方安排写作
5.交50%的论文给客户审核,客户审核没问题,将余下的50%付清
6.交付全部论文
7.后期的修改,在说好的要求内都是包过的,直到毕业论文通过为止。
—毕业范围
篇2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档案学硕士;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125-03
目前,我国多数档案学硕士生培养单位采取三年制或两年制的培养方式,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仍然以理论课为主,不仅不利于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级人才,更加不利于学生就业。基于此,本文从就业角度审视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从社会需求的方向创新现有课程体系,以确保档案学专业硕士毕业后能在所需的领域一展所长。
一、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向及专业需求
档案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综合办公部门、档案部门、信息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各级各类档案馆、文件中心;以及档案行政机构。研究生思想已经成熟,能够独立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学习目标明确,除了个别预想考取博士研究生的学生,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即时就业。就档案学专业硕士而言,其就业方向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考取公务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将考取公务员视为最为稳妥的就业机会,公务员录取范围广,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及工作人员均可依条件选择报考单位,对于档案专业的学生来说,可选择国家级、省级档案行政机构,各级政府机关、党政机构、检察机关、司法机关,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公职人员,也可报考个别机构文职类公职人员。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择考取相关档案管理岗位不失为上乘选择。档案管理方向公务员,除了应具备应有的理论知识,必须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严守党和国家各项机密,并要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尤其是《宪法》、《档案法》、《保密法》、《信息法》等涉及自身工作的法律条文,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档案工作者肩负着维护党和国家重要机密的使命,因此,公务礼仪、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形势也是档案学专业学生必须通晓的课程。
(二)考取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考试不同于公务员考试,目前尚无全国、全省、市统一招考的形式,事业单位考试由用人单位委托各省、地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所属的人事考试中心组织报名、考试、录用等相关事宜。事业单位具备立档单位的条件,因此,大部分事业单位设有管理档案的组织部门或文书部门,各单位根据每年的人事需求提交用人计划,档案学专业硕士毕业生除了报考要求硕士学历的服务机构,更多的去向选择为高校档案馆及研究机构。此类毕业生不仅要求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而且要通晓文书学、秘书学、历史学等相关课程,高校档案馆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同时要求毕业生具备深入研究的能力,能独立承担一定量的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提升高校档案馆及科研机构在档案专业领域的地位与价值。
(三)应聘到企业及其他组织机构相关部门
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应聘企业的人数并不多,且基于营利的目的,企业档案人员多归办公室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其他组织机构包括文件中心、数据处理部门等。对于应聘企业及其他组织的学生而言,要全面掌握日常办公、人力资源、外语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并且能够适应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将潜力发挥至最高点。换言之,企业更需要年轻、有活力的工作人员,或是经验颇多、根基稳定的人员,这些硬件要求成为阻碍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进入企业谋发展的重大阻力。若想涉足企业的学生必须先稳定自己的思想,为自己规划一份长远的计划书,分阶段、分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免遭受残酷的市场竞争的打击。
二、现今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迄今为止,我国已有28所大学设立了档案专业硕士点。我国档案学硕士培养单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呈现区域广、院系设置多样化、研究方向多元化、研究内容体系化等特点,各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虽有所不同,但均是朝着深度与广度并重的方向发展。下表为黑龙江大学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表:
黑龙江大学档案学自2004年被授予硕士点后,八年来培育近百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以省内居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校为主。通过学生的录取以及就业情况,加之师资力量的不断充实,其课程体系设置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归属于信息管理学院,体现学科一体化的优势,“这种学科之间的融合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而且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讲授上,但是在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到学科之间共通性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注意档案学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独立性问题”。
黑龙江大学硕士培养计划采用学分制模式,学生在校三年共修学分不少于35分,其中包括公共英语5分,公共政治4分,必修课21分,选修课5分。第一学期以公共课为主,除了研究生学院开设的公共英语和公共政治,还需修两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其一为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课程,其二为组织管理与文档管理课程。作为档案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上述两门课程分别从信息学及管理学为切入点,引导档案学硕士,特别是跨专业考生明确档案学专业的学科属性、学习目的、学习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规划档案学课程的学习,并为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夯实基础,提前掌握专业领域的学习技能。
第二学期除了继续学习公共英语,以专业理论课为先,分方向选修课为主(黑龙江大学档案学硕士研究方向分为档案学基础理论、信息资源管理)。其中:档案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档案学理论研究为学位必修课程;档案学名著选读、中外档案事业发展比较研究为档案学基础理论方向学员必修课程,信息资源管理方向学员选修课程;信息法规研究、数字档案馆研究为信息资源管理方向学员必修课程,档案学基础理论方向学员选修课程;VB程序设计为学位选修课程。第二学期是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深入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阶段,是整个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修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钻研的学习阶段。
‘
第三学期开设的五门课程均为学位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及兴趣爱好,选择想要深入研究的课程进行学习。每学期专业课结课以撰写结课论文为主要形式,VB程序设计课程、动态网站开发建设课程为上机考试。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后,第四学期院系组织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工作,第五学期学员的主要任务便是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形式正式进入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并为第六学期的论文答辩以及择业做充分准备。
三、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
有学者明确指出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方式方法,提出档案学教育应在探索中前进,在调整中提高、在实践中协调的原则。并指出,应按照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确立“以独立为本,融合为用”的专业发展思路,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并重、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并重。笔者认为,根据社会需求创新现有的课程体系,并非将原有课程体系,而是更好地将需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共同发展。
(一)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块
从档案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供应链角度看,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毕业生应对社会需求的能力,反之,社会需求也正促动着高校的教学课程设置向前发展。很多用人单位为减轻培养人才的资源,直接录用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往届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应届生就业率,因此,高校在设置研究生课程之时,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培养目标,按照既定的目标开设课程模块。笔者认为,高校应按照就业方向将原有课程整合为相对应的模块,例如现代公文管理与处理系统模块、档案学理论研究模块、办公自动化模块、电子政务模块、电子商务模块、档案信息化建设模块、数字档案馆研究模块、电子文件模块等。其中,档案学理论研究模块为档案学硕士通学课程,其他各类模块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及发展方向自行选择,模块内的所有课程为该生必修课,各高校可根据学校特色、区域特色、师资力量有计划地进行课程模块整合。
(二)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扩大选修课范围
目前,我国28所开设档案学硕士点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各有利弊,就黑龙江大学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而言,专业课比例明显高于基础课,学生仅在第一学期接受一门信息资源管理及一门组织管理课程,除了英语、政治两门公共课,均为档案学专业课,且在35学分的前提下,选修课程只需得到5分即可。“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信息学院档案与文件事业专业求该专业硕士须修满40学分,其中至少24学分须是信息学的课程;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档案与文件管理专业硕士生须两年内修满48学分;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学院档案、保存及文件管理硕士专业要求须修满36学分,共计12门课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信息学系档案学专业信息学系要求档案学硕士须修满19门课程,共76学分”。可以看出,同样在学分制教育背景下,美国高校的学分明显高于我国,而且门类多样,选修课比重也高于我国。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图书、情报、档案学科的交叉性日渐明显,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将信息理论、信息技术、文秘、历史、管理等方面课程融入到档案学的课程设置中,既可以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使学生在选修课程时,提前为毕业后的择业作前期规划,并有目的地学习专业知识。
(三)增设实践课程以及实地调研课程
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重课堂、轻就业,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困扰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另一因素,很多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课程与实践工作很难融合,特别是对待一些技术领域的问题,显得手足无措,致使档案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在国外档案学硕士教育课程体系中,普遍将实习与实地调研纳入到学分管理下,占8-12学分,从开设的课程来看,国外对于讲授档案学纯粹理论的课程较少,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较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我国档案学本科生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会接受院系安排参加实习,提交实习报告,而硕士研究生则缺少实习的机会。从生源来看,档案学硕士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属于跨专业考生,对于这部分考生来说,没有实践经历,无法系统化地学习理论知识,更不可能将所学到的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后的实践工作中。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档案机构组织联合教学,增加档案学硕士社会实践的机会,也使得在校生能够提前积攒社会经验以及专业技能,为毕业后的择业打下基础。
同时,实地调研课程也应纳入学分管理中,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理应在研究生期间培养,当时代主题日益彰显的背景下,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却显得毫无新意,最大的原因便是缺少实践经历以及能反映论文可用性的实践数据。基于此,笔者认为,无论从学生能力锻炼、还是独立研究能力培养、或是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角度来说,实地调研都关系着学生能否在毕业之时交出一份真正合格的毕业论文,甚至关乎学生日后的发展前途。
档案学硕士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共同带动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已成为重要趋势,社会需求是提升档案学硕士就业率的关键因素,高校作为输出人才的部门,培育出一支符合社会需求的档案专业人才队伍,是其不容推卸的责任。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授知识的平台,课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日后发展取向,因此,在当今复杂的发展形势、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应主动做出调整,结合国内外知名学校相关课程体系设置的优势,为培养适合我国国情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级人才的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篇3
关键词:档案学高等教育;中国;加拿大;比较研究;武汉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1引言
档案学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国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笔者选取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作为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的两个典型机构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加在档案学高等教育方面的异同与优劣,使我国档案高校明确自身优缺点,进行调整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前身可追溯到1934年湖北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立的档案管理特种教席,为我国档案学教育之滥觞。目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在教学水平、科研实力、教育层次等方面,均走在全国档案学教育的前列,是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极佳典型。196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了图书馆学院;1981年,图书馆学院与历史学院合作开始招收档案专业硕士研究生,开了整个北美地区档案专业硕士教育的先河。1984年,图书馆学院正式更名为“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目前,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种类丰富的档案学研究生培养项目,包括档案学硕士、档案学硕士(原住民研究方向)、档案与图书馆学双硕士、哲学博士(档案学方向)等,且为档案工作人员提供进修教育,成为北美地区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典范。此外,2009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成为iSchools联盟第31位成员,这是唯一一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成员机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也是该联盟的成员之一。因此,二者在档案专业成立的背景、现实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具可比性。
2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现状比较
2.1培养层次。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培养层次分为博士、硕士、本科教育三个层次。2003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武汉大学建立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招收档案学博士后高级研究人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档案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完整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也可能由于教学内容较为集中,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范围相对狭窄。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的档案学人才培养层次起点较高,从培养硕士研究生开始,向上延伸至博士层次。学院招收所有正规大学任意学科背景的本科毕业生进入档案专业学习,但学生成绩在本科期间至少在“B+”以上,同时,还招收外籍学生,为国外培养档案人才。
通过比较,我们可发现,两个学院在培养层次上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三个层次的培养模式,其中,以培养本科学生为主体,主要原因是我国各级档案机构数量众多,且社会整体档案意识不断增强,人才需求量大。而加拿大的档案学高等教育起点高,且可为国外培养专业人才,与加拿大总体教育水平高密不可分。
2.2培养目标。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在不同培养层次其培养目标亦不相同:在本科阶段的教育中,要求学生“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在研究生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独立从事研究、敦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注重学生“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硕士阶段,则主要培养学生“能够高效地计划、实施和提升档案馆保存、组织和有效利用社会记录信息的能力”,注重对档案从业人员工作技能的培训;在博士培养阶段,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能够从理论和方法论角度丰富档案专业核心知识,通过研究创新贡献于信息学领域及其学科的发展”,意在提升档案学教育的发展水平。
通过培养目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两国虽然都认为档案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加拿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而,直到博士层次才主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而我国则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设置了不同的培养层次来贯彻这一专业教育理念。
2.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反映档案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为了便于比较,本文选取了两个学院档案学硕士课程进行分析,课程设置详情见下表。
武汉大学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例如,设置了《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数字档案馆原理与技术》等课程。学院设置了4个研究方向,包括:档案学理论与应用;电子文件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现代化。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应修学分不少于28学分,学科通开课不少于8—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至少2门),其余为选修学分。
自1981年设置档案学课程以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紧密结合本国档案工作发展的现状,不断调整课程的设置。学院要求学生应完成48学分的课程,其中,24分为核心课程,24分为选修课程,以及一些0学分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例如参观)等,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写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的要求上,中加两国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是获得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而加拿大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选择是否写毕业论文。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档案学硕士课程设置
通过两个学院硕士课程的比较,我们还可以发现,两个学院课程设置,均具有浓厚的院系背景色彩,武汉大学设置了许多与政务信息相关的课程,而哥伦比亚大学则设置了图书馆学相关课程。
2.4师资队伍。根据相关统计结果,近年来,我国档案学专业教师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改善:从职称结构上来看,2000年至2008年,全国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档案学专业教师数量逐年增加,由52人增至84人,增长约61.5%;从学历结构上看,2000年至2008年,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档案学教师数量大幅增加,由2000年的26人增至2008年的129人,增长近4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经调研,目前,档案系共有教师10名,拥有“正高”、“副高”职称的教师占整个师资队伍的80%,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0%。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除了拥有12名档案专职教师外,还拥有26位兼职教师,共29人拥有蹲士学位,占师资队伍的76%以上。兼职教师来自当地一些信息机构或大学图书馆、城市档案馆,拥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师资队伍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
色——教师的国籍构成多样化,分别来自加拿大、美国、英国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多国文化与档案信息资源的沟通与交流。
3启示
我国档案学教育具有多层次的培养模式,有利于系统地培养档案人才,这是我国的优势。同时,也存在问题与不足,应进行一定的改革。
3.1在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化的前提下,分类型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AA”)在1982年和2004年,分别开展了对档案工作者职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并根据得出的结果指导档案研究生教育和档案就业工作的开展,使美国的档案学高等教育取得r良好的教育效果,成为世界范围内档案学教育的典范。而我国与加拿大都没有档案工作机构为高校档案学教育进行类似的实际调研,并指导其制定培养目标,这是两国档案学教育的共同缺陷。
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分为本、硕、博三个层次,其中,本科教育是整个培养体系的基础,硕士、博士阶段均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为主。在本科教育阶段,教师就应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对本科毕业后希望直接从事档案工作的学生,增加其专业技能性课程的比重,并为学生积极提供实习机会;而对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在本科教育的后期,就要注重他们研究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开设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课程。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档案学研究生大都处于导师助手的位置,在导师确定的研究课题下,负责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不具备“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显然,不符合硕士、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这也是制约档案学基础理论发展的瓶颈。
3.2课程设置在坚持特色化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相关学科的内容。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档案学课程体系中,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现了浓厚的“档案”特色,如,设置了《档案古文书学》、《档案文献管理与著录》等课程。由于其档案学专业是由图书馆学院与历史学院合作建立而成,因此,课程和培养项目的设置还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该校档案与图书馆学双硕士项目中,要求学生完成档案、图书馆学两个学科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适应文档一体化、图书与档案管理一体化工作需要的能力,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
教育部档案学学科指导委员会提出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档案学高等教育要真正达到此目标,必须在保证学生学到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打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隔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也大都依托历史学或图书馆学建立起来,长期以来,为了保证学科发展的独立性,我们过多地关注削弱甚至消除与历史学、图书馆学有关课程,今后,我们应该适当增加这些相关课程的内容,达到“厚基础”的人才要求。此外,为了适应学科、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如英语、计算机能力。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强以计算机网络设备和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十二五”期间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在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特别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时,要着重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篇4
摘要: 目前我国许多院校都在其管理类硕士专业中设置了项目管理培养方向。首先分析了管理类硕士专业三个学科中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接着以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数据分析了该方向实际培养情况。结果显示,该方向开设的院校多为理工类院校,实际产出的论文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数量;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侧重于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结论是,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其中的子方向,对于特定院校来说存在着师资有限,生源较少等特点,不利于学科的全面展开。
关键词: 项目管理; 学科建设; 硕士教育。
0 引言。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复杂多变、竞争激烈和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促进了项目管理的迅速发展,项目管理已成为比较成熟的专业学科和专门职业,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并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学科。以专业学位为例,2003 年我国率先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内设立项目管理领域,该年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由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试办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该学位也成为国内最早的以 “项目管理”为专业名称的研究生学位教育[1]。自 2005 年以来,项目管理领域实考和录取人数连续多年位列所有 40 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第一,目前已成为招生人数仅次于 MBA的专业硕士。截止到 2010 年,全国共有 161 所院校获批成为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每年的报考人数不断上升[2]。然而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的办学势头虽然良好,项目管理作为普通二级学科的教育却还没有在高校中普及起来,一些学校虽早已开设了项目管理的硕士培养方向,但并没有单独开设该专业,而是在其他管理类的专业中进行培养。本文分析的即是全日制科学硕士项目管理方向的现状。
1 管理类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
1. 1 项目管理方向开设概况。
为了解目前我国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对 2011 年全国管理学中三个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和企业管理) 硕士生招生简章进行了检索分析。结果显示共有 116 所院校至少在上述三个学科之一中设立了项目管理及相关培养方向。相关方向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投资项目管理等。其中设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的有 71 所,设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下的有 68所,设在企业管理专业下的有 8 所。这 116 所学校包含 211 院校 49 所 ( 其中 985 院校 20 所) ,211 院校所占比例为 42. 2% 。在学校分类上,理工类 57 所、综合类 34 所、财经类 13 所、农林类 7 所、民族类 2 所、师范类 1 所,可见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高校在管理学科内设置了项目管理相关培养方向。
根据数据统计,理工科院校是拥有项目管理方向最多的院校,其次是综合类院校,财经类和其他类型院校加总只占 20%左右。由于理工科类院校在理工科上的天然优势,具有强大的理工类基础学科作为技术支撑,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项目管理中的技术层面; 加之理工类院校多和工程类企业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能为教育中的实践部分提供较多的机会,在培养项目管理人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此类院校也同样存在着一些局限,项目管理人才既需要掌握计划、决策的分析方法,也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的知识和原理,理工科院校由于其侧重点在于具体的技术方法,可能对经济管理类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将不利于培养高层次的项目管理人员。
进一步分析开设项目管理方向院校的地域特征,项目管理方向在我国各个地域的高校都有分布,但分布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数量最多的是华东 ( 30 所) 以及华北 ( 29 所) ,首先这两个地区本身拥有较为庞大的高校数量,除此之外,华东的上海和华北的北京、天津等地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且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日益高涨,基本建设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社会对项目管理人才具有较大的需求。接下来是华中( 15 所) 、西南 ( 14 所) 、西北 ( 13 所) 和东北( 10 所) 等地,分布最少的是华南 ( 5 所) 。
1. 2 项目管理方向开设详情。
从设置项目管理类方向的学科专业分析,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共有 71 所,其中 211 院校 24 所 ( 含 985 院校 10所) 。从该专业设置的学院类型来看,共有 45 所院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设在经济管理学院( 或称商学院) 中的,占总数的 63. 4%,其余专业则分布在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从院校所在的地域来看,有 16 所位于华东,14 所位于华北,12 所位于华中,12 所位于西南,10所位于西北,5 所位于东北以及 2 所位于华南。
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下设项目管理的院校共有 68 所,其中 211 院校 28 所 ( 含 985 院校 10所) 。除 1 所学校的该专业位于统计与数学学院以外,其余全部位于经济管理学院 ( 或称商学院) 。从院校所在的地域来看,华东有 21 所,华北有 17 所,华中有 9 所,东北有 8 所,西北有 5所,西南和华南各有 4 所。
企业管理专业下的项目管理类方向因为只有8 所学校,本文不作重点分析。
从所在学校的类型分析,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开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中,共有理工类院校 40 所,综合类院校 20 所,军事类院校 3所,财经类院校 2 所,农林类院校 2 所,师范类和民族类院校各 1 所; 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中开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中,共有 33 所理工类院校,20 所综合类院校,10 所财经类院校,农林类院校 4 所和民族类院校 1 所。
可见开设项目管理方向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在地域分布和院校类型分布上趋同,首先该专业在华东和华北的院校当中分布最多,另外理工类院校是开设该专业最多的院校,但在财经类院校开设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院校在数量上和比例上都较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更大。
为进一步分析该方向所具体涵盖和涉及的领域,笔者依据国际公认的项目管理学科九大知识体系的划分来分析该问题。在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 第4 版) 》中,将项目管理划分为 9 个知识领域,即: 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整体管理[1]。随着近年来信息化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不断渗透,项目信息化管理也成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模块; 同时工程项目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将其作为一大类别; 另外将技术经济中的评价管理和研发管理也纳入该分类,通过考察各个院校项目管理相关方向的名称,将各个方向在 13 个主要模块中进行归类,从而得出该方向在 13 个领域的覆盖情况。其中由于名为 “项目管理”的方向范围过大,难以判断具体所属领域,因此在统计中将其剔除,只考虑其他具体方向。统计结果如表 1 所示。
从统计到的数据来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的项目管理方向在项目管理的大部分领域都有覆盖,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开设的院校最多,占到了全部的 30%,并且其中三分之一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位于土木工程等工科类学院; 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研究的侧重点主要偏向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这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2 项目管理方向研究生培养情况。
2. 1 项目管理方向硕士论文数量分析。
由上文可知,我国有很多高校都在管理学的三个学科专业中开设了项目管理相关方向。但是关于这些项目管理相关方向在高校中的实际培养情况,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考察。本文通过检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统计各学校具体专业在近年实际产出关于项目管理领域的硕士毕业论文情况。由于 2011 年的论文尚未完全被数据库收录,因此主要对 2008 ~ 2010 年的论文进行考察和分析。
首先分别对 71 所高校和 68 所高校 2008 ~2010 年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及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关于项目管理的硕士论文进行了搜集,主要做法是查询 2008 ~ 2010 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 或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所撰写且关键词中含有 “项目”的论文。结果总共搜集到相关论文 104 篇,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出 77 篇,共来自 14所学校,其中最多的是重庆大学产出论文 21 篇;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共产出 27 篇,来自 10 所学校,其中最多的是北京化工大学产出 8 篇。其分布如表 2 所示。
可见在管理类专业中设有项目管理方向的学校里,实际产出相关领域论文的学校还相对较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只占到 18. 2%,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占到 14. 7%。从每所学校产出论文的数量上来看,绝大多数的学校在三年内产出论文的数量小于等于 5 篇,只有极个别的学校在 6 篇以上。首先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有个别研招单位的硕士论文可能未纳入中国硕士论文库,另外可能有一些相关的论文没能通过该种查询方式搜寻出来。但依然可以由此看出,虽然有许多学校开设了项目管理方向,却并没有严格地在该方向上进行培养,导致拥有硕士论文的学校数量远少于开设了该方向的学校数量。
2. 2 项目管理方向硕士论文方向分析。
为考察各个学校所产出的论文方向和培养方向的相符合程度,对 104 篇文章所在学校的培养方向进行了分析,首先剔除了方向名为 “项目管理”的学校所产出的论文,只考察剩余 60 篇文章的情况。通过观察每篇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对其和方向名称的相符程度进行评估,将每篇文章的方向切合度分为五档,分别为完全相符、基本相符、部分相符、基本不相符以及不相符。统计结果如表 3 所示。可见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和方向相符,只有极少数的文章偏离了开设的方向。总体来说,项目管理方向开设的切合度还比较高,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大部分能按照其培养方向进行培养,实际培养方向偏离初始方向的情况不多见。
为更好地考察管理类专业下项目管理方向在项目管理各个领域的实际分布情况,依据前面的统计方式,对 60 篇论文在各个领域的分布同样进行统计,如表 4 所示。可见在两大管理类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的硕士论文覆盖了约 50%的项目管理领域,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整体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都有涉及,且侧重于风险管理、整体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研究的论文数量最多,所覆盖的领域和所开设的方向基本一致,说明各院校在培养项目管理方向人才的过程中基本遵循了初始的方向;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方向在领域上的分布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类似,且各领域的分布较为均匀,但在该方向的设置上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占了几乎全部的比例,然而实际产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却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3 结语。
基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总结得出我国科学硕士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详情。第一,全国共有116 所院校至少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和企业管理三个学科之一设立了项目管理及其相关培养方向,其中有 57%的项目管理方向位于理工类院校,34%位于综合类院校,剩下的则位于其他类型院校,可见项目管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高校理工科背景而开设; 在地域分布上,华东和华北的院校占了绝大多数,具有50. 8% 的比例。第二,从具体研究的项目管理领域上看,在项目管理的几大领域中都有涉及,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则侧重于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第三,从硕士论文的产出情况可以看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8 ~ 2010 年产出关于项目管理专业的论文 77 篇,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27 篇,论文的数量远低于应有的数量,可见该方向的实际培养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水平,可能某些院校存在着有关生源不足或者是方向虚设的情况。第四,在各校项目管理领域的硕士论文中,论文的主题和方向的切合度总体上还比较高,大多数论文没有偏离原先的培养方向,说明实际开设了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能较好地沿着该方向进行培养。第五,从硕士论文研究的领域来看,该方向的研究领域覆盖了约 50%的项目管理领域,但还有一些领域鲜有涉及。
可见,我国科学硕士项目管理领域在实际开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该方向开设的院校多为理工类院校,该类院校虽具备较好的工科背景和技术支撑,但是经济管理的理念可能难以渗透,在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项目管理人才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 其次,该方向实际产出的论文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数量,实际培养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说明该方向的建设力度还不够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投入和加强; 再次,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其中的子方向,对于特定院校来说存在着师资有限、生源较少等特点,不利于研究的全面展开; 最后,该方向的建设在项目管理领域的覆盖面上还有待提高,在某些特定领域上的涉及较少,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魏法杰,邓修权,王际坤 .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研 究 [J]。 管 理 工 程 学 报,2005,19 ( Z1 ) :182-187.
篇5
关键词 经济管理 专业建设 一体两翼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21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of "One Goal, Two Modes" for
Applie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iscipline
LEI Yinsheng
(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2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rollment system reform,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ty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major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carrying out the strategy of "one goal, two modes". Basing on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condition construction, implementing two kinds of school-running mod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bility.
Key word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ne goal, two modes";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与现行录取方式相比,改革后的高校录取方式,有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将逐步取消高校招生批次,也就是现行的一、二、三本院校,甚至高职院校,都将在同一批次录取;二是推行“专业+院校”的投档方式,专业优先,不同专业之间不再互相调剂;三是增加高校和学生双向选择机会,一个考生可能同时拿到多个院校的录取通知。
上述变化,使得专业排名比学校排名更加重要,专业建设水平高低将直接决定生源质量的好坏,甚至决定着各专业的生死存亡。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改造和发展,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专业竞争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专家学者对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定位研究。林江ァ⑽馑孛贰⑺尾势迹2012)提出:专业定位大致涵盖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结构布局的关系等方面内容。①刘翠兰、征艳珂(2011)认为:总体来讲,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技术专门人才。②万玺(2012)认为:应用型本科中应用的含义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应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但应用不等于实用,应用型本科必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不仅仅只是让其拥有就业的基本才能,而且要注重培养其素质以及理论功底,使其具备就业后进一步发展的潜力。③
专业特色建设研究。覃业飞(2013)提出:特色专业建设首先应符合学校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及素质的需求,应与本校的办学定位、水平和特色相符。④雷银生(2012)指出:立足学校的行业优势,突出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行业特色,是创办特色型专业,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姜书竹、殷红蕾(2009)提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特色进行专业特色建设,可以从开设区域经济特色课程、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创业等途径入手建设专业特色,并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解决师资和实践基地问题。⑤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雷银生(2013)提出“3+1”“4C”(4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教师教学与导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金玮、梁敏(2011)将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四种,即:“协同式”模式;“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模式;“模块式”模式;“校企合作式”模式。⑥张霞(2014)将地方高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为三种,即:“订单式”模式;“X+Y”模式(X年在学校组织教学,Y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模式。⑦
2 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的原则
2.1 坚持特色发展原则
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必须和学校优势学科建设相结合,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服务,保持行业和地方优势与特色。
2.2 坚持协调发展原则
专业建设既要符合内部的科学规律,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改造传统专业、扶持新兴专业,开创各专业发展相互支撑的良好局面。努力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能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
2.3 坚持内涵建设原则
以品牌专业建设为示范,加强专业基本条件建设和内涵建设,形成一个教学条件优良、师资队伍能力较强、稳定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办学综合效益好的专业建设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
3 经济管理类专业“一体两翼”发展战略
所谓“一体两翼”,就是以“强化专业条件建设”为根本(“一体”),推行“国际化”和“校企合作”两种办学模式(“两翼”),改造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能力。
3.1 强化专业条件建设
专业办学条件主要体现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建设、专业实践条件建设”三个方面,做好上述“三大建设”内容,对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是专业建设的主体。积极开展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和湖北高校教师国际交流计划选派工作;积极选派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国内外访问学者赴国内外高校进修;积极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精品课程师资网络培训;积极开展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工作;多途径培养一批专业骨干教师。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改革,配合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专业课程建设。专业课程是专业建设的载体。努力创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会同行业专业人士和企业管理人员设计课程体系,突出与专业特色相关的课程建设;将企业改革的内容及各专业资格证考试课程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加强教材、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基础建设。力争建成会计学原理省级资源共享课程。加强校级示范性通识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并以此带动整体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专业实践条件建设。专业实践条件是专业建设的平台。各专业要区别不同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各专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2~3个。建设好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加大投入,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特别是新办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完善实验中心管理机制,探索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3.2 “国际化”办学模式
为学习借鉴境外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的经验,以及适应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国际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有条件的专业可引入“国际化”办学模式,具体实施方式有:
与境外高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本院与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于2013年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双方在国际学术交流、教师互访、学生交流、推荐优秀毕业生继续升造等方面进行合作。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具有旅游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其国际款待与旅游业管理专业课程获得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优质认证(TedQual),也是澳门唯一获此国际认证的专业课程。协议签订以来,对方聘请我院1名专业教师担任该校博士生导师,邀请本院10余名专业教师参加了在澳门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本院也推荐多名优秀硕士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赴澳门城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与国际培训机构联合举办“课程嵌入式”国际化教学班。“课程嵌入式”国际化教学班,就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国际化培训课程,学生在系统学习原有专业课程的同时,学习相同专业的国际化课程,并参与国际化考试,取得相应的国际化职业资格证书。在此模式下,学生不出国门,就能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国际化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益。
本院与国际培训机构(楷博教育)联合举办会计学专业“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教学班。“ACCA”培养方案,在保留原有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嵌入14门“ACCA”专业课程。“ACCA”专业课程由楷博教育选派教师实行全英文教学,学院选派会计专业教师全程助教。学生正常修完全部课程后,在获得原有会计学专业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同时,可获得“ACCA”职业资格,并享有“ACCA”机构推荐全球就业的机会。
3.3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本院与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物流管理专业推行“3+1”“GDPC”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战略性新兴(物流)产业人才培养目标(Goal,简称1G)为导向;以定向培养(Directional training)和双导师制(Double tutorial system)培养方式(简称2D)相统一;设置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三阶段(3Phase,简称3P)教学环节;形成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结合、教师导学与教学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结合、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结合的四结合(4Combine,简称4C)教学体系。即“1G―2D―3P―4C”模式,简称“GDPC”模式。
目前,学院与公司均表达了深化合作的意愿,下一步将从以下方面开展深度合作:(1)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物流管理专业每届大四学生赴百世物流公司实习6~12个月;物流管理专业每届大三学生“双11”赴百世物流武汉基地见习1周。(2)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与百世物流公司共同开发专业课程2~3门。要求学生毕业论文结合百世物流公司管理实际进行选题。(3)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聘请百世物流公司管理人员6~8名担任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论文,开设专业讲座,讲授部分理论课程内容;选派物流专业教师2~3名去百世物流公司进行工程背景训练。(4)试行“2D”人才培养方式。试行定向培养(Directional training)和双导师制(Double tutorial system)联合培养方式。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编号:2014B180
注释
① 林江サ. 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7).
② 刘翠兰,征艳珂. 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③ 万玺.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④ 覃业飞.高校专业特色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改革与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⑤ 姜书竹、殷红蕾.区域经济与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特色建设[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2).
篇6
虽然行程紧张了点,路途劳顿,但能到现场送别老师,使我特别惋惜的心绪略略地感到了一丝慰藉。去年师兄王松奇对我提起,他曾去深圳看望过张平老师,说张老师看上去就是身体有点虚弱,其他还好。我说有机会一定也去深圳看看老师,可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没想到竟成了终身的遗憾。
1971年我从浙江杭州到内蒙古支边,1980年从内蒙古考入天津财经大学,那时还叫天津财经学院,它是1958年院系调整时,从南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离出来的,起先叫河北财经学院,后来改为天津财经学院。学校座落在天津市河西区土城灰堆,四周全是农田,通向学校的仅一条小路。校园里无论是教学楼、教学设施还是学生的宿舍楼都比较简陋、陈旧,只有那些粗大的杨树、柳树证明着这所学府的历史。在动荡年代,与其他财经类院校相比,没有被遣散,而是被降格保留,对学校来讲已是非常幸运,因此被保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有一批知名学者。张平老师195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78年4月调入天津财经学院,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
记忆中第一次见到张平老师,是我入学后的第二年,当时因为年龄较大,又有多年的工作经历,一进校门我就被指定担任学生干部,与老师的联系因此也比较多。一天上午趁课余时间我在教学楼过道上和班主任蒋老师说事,迎面看到一位个子稍高,体型适中,皮肤略黑,身穿深灰色中山装,腋下夹着一本厚厚讲义的中年人,急匆匆地走出教研室,站在我旁边的蒋老师小声告诉我说,这是张平老师。“哦,这就是张老师啊!”我回过头去,望着张老师的背影,见他步履虽不轻盈,却很坚实。其实在见到张老师之前,我就已经对他的名字非常熟悉了,多次在《金融研究》等刊物上拜读过他与王荫乔、朱新天两位老师合写的文章,三位老师合编的《金融辞典》也是我用得比较多的一本工具书。因对学问的渴求,学生对老师的崇敬早已油然而生,这一次总算把名字和人对上号了,遗憾的是那时还没直接聆听过张平老师的讲课。
说来也真是幸运,到了上专业课的时候,我们班的货币流通课,就是由张平老师讲授。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刚开始学习,同学们对金融方面的知识还了解不多,不知道流通中的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初学这门课大家的感觉是既新鲜又困惑,课堂课间不时提问。张平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总是能结合自己曾在人民银行、财政部门工作的实践体会,十分耐心地给予讲解。当时正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很多,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问题更是时常成为课堂讨论的热点。张平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到,物价上涨主要是由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引起的,货币发行有两种:一种是经济发行,一种是财政发行。经济发行主要是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可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财政发行是财政向银行的透支,会引发通货膨胀,应当尽可能避免。在课堂上,张平老师认真地讲述课程的要点、介绍各种学术理论,也不时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他严谨的治学精神、深邃的学术造诣,加之张老师说话幽默风趣,教学方法深入浅出,那时他的课总是最受同学们的欢迎。这门货币流通课也成为同学们思想最活跃、获益最多、学得最好的课程之一。大概也有这个因素吧,不少同学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都与货币流通、通货膨胀有关。
平日里的张平老师并没有什么当老师的架子,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同学们则把张平老师当作可信赖的长辈,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他。记得有一次过节,班里搞活动,给系里的老师们都发了邀请,结果只来了两位,一位老师没坐多久就有事先走了,另一位就是张平老师,他和我们一起到活动结束。当时活动的内容很简单,把教室里的课桌拼在一起,买点瓜子、糖果之类的,大家围在一起喝点茶聊聊天,再穿插点小游戏什么的。张平老师虽比同学们年长很多,但始终兴致很高地和大家一起聊天、说笑。那个年代的学生生活比较单调,用录音机放些音乐就算是很时尚了,我们的活动也照例放了点背景音乐,不知是有人故意的还是疏忽了,录音机里传出了“何日君再来”的旋律,这样的曲子在当时是被学校禁止的,一旦发现,轻则没收播放设备,重则通报做检查。我很少听音乐,基本是个乐盲,既不清楚那会放的是什么曲子,也没注意到音乐的变化。活动就这样进行着,直到结束张平老师最后才说了句“刚才有个曲子不好”。事后同学们都很感慨,说张平老师很能理解学生。
张平老师不仅教书育人,在生活中也是一位强者,他的原配妻子卧病在床数年,里里外外的家务事基本全由他一人承担。一次我有一个问题找张老师,他让我去他家里谈。一进门就看到张平老师正忙着从刚消完毒的注射盒里拿出针筒,按针抽药,准备给妻子打针,熟练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医院的护士。我问他,你怎么还会打针呢。他笑着对我说,这也没办法,不然哪有时间天天去医院啊,就学着自已打,这样方便一点。从张平老师家出来,越发打心底里钦佩我的这位老师!
本科快毕业时,我准备报考研究生,看了当时的研究生招生目录,有天津财经学院的王荫乔、朱新天、张平三位副教授联合招生的信息,因为比较熟悉这几位老师的情况,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报考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结果我和周志成就成了他们名下首次公开招收的两个硕士研究生,张平老师就此成了我的硕士导师之一,使我还能有机会聆听张平老师的讲课。在研究生期间,张平老师讲授《中央银行学》,本来是专门给本专业研究生开的课,但来听课的人却不少,除了金融系的青年教师,还有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因为那时人民银行刚刚独立出来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很多事情还在完善的过程中,张平老师从理论上、实践上讲述了自已的观点,这些观点和主张后来大都实现了,也给我以后的研究留下了很深的影响。我的硕士论文题目是“中国转型时期的利率政策”,论文写好后,需同时交给三位导师审阅,那天在去交论文的路上正好碰上了张平老师,我便把论文交给了他,并告诉他论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已在《财贸经济》等刊物上发表了,他则很客气地说:“先睹为快!先睹为快!”
1987年硕士毕业,我离开天津回到了杭州老家,与学校的往来联系就不那么方便了,主要靠写信、打电话。在浙江,工作也时常有变动,除了杭州,还在湖州、温州两地工作过,偶尔到北京出差,基本上也是来去匆匆,一直没有再回学校去看看当年的老师和同学,直到2000年我调到北京工作后,才找机会回母校看了看。在此期间,与张平老师通过几次电话,主要都是为他儿子的事。有一次在电话里,他告诉我已经离开天津去了深圳,而他后来的老伴也去世了。
张老师一生坎坷,历经了很多的风雨和创伤,但他始终以乐观向上的精神走完了八十二载的人生旅程。他很普通,除了教书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默默耕耘,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为社会有用之才。听黄绍宏讲,到了晚年,张平老师还一直关心着国家大事,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都有自已的看法,同时他也十分关心着学生们的成长。
篇7
大量的实践工作使学生在完全真实的市场化运营环境中成长,促使他们把课堂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实践和课堂的交替式培养模式。(3)毕业论文耶鲁戏剧管理系的硕士毕业论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替代学术性论文。每个毕业生都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地调研,深入戏剧组织内部来完成一个真实戏剧院团的案例写作。案例研究的论文方式是耶鲁戏剧管理系实践教学的延伸。此方法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组织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深入到实践中去,在相对真实的场景下,考察一个戏剧组织的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写作过程中,学生会思考不同方案的优劣,模拟作为这个组织的领导者做决策,从而学会构建一种思考方式,学会从具体的情况中抽象出总体的原则,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案例研究的论文方式还为戏剧学院积累了授课的良好素材。这些案例都存放于戏剧学院的数据库(KnowledgeBase)中,通过年复一年的积累,目前案例已达到了110个,解决了表演艺术组织案例短缺的问题。后来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这些真实戏剧组织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戏剧实践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模仿成功的经验,避免同样的失败,从而最终超越他们的学长。双学位耶鲁戏剧管理系充分利用耶鲁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和耶鲁商学院联合,学生在被耶鲁商学院录取后,完成必要的学分后,就可以获得MFA和MBA两个学位。耶鲁商学院免除戏剧管理系学生的学费,减轻了学生的经济压力。截止到2010年,已经有8个学生获得了双学位。由于MFA和MBA每个学位的含金量都很高,这使得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有更多的职业选择。学费资助耶鲁是著名的私立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昂贵。对于耶鲁戏剧学院的学生而言,一年的学费及生活费总计约为42200—44200美元,其中学费26250美元,书费500—2600美元,生活费15350美元。根据美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美国49%的家庭年收入在50000美元以下,家庭平均收入为45000美元左右。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学费是一个非常重的经济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耶鲁戏剧学院根据学生家庭情况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贷款、奖学金、勤工俭学机会(WorkStudy)等等,确保每一个有资格入学的学生都能获得财政上的资助来完成学业。2011年,耶鲁戏剧学院给学生的资助达到600万美元,平均每个学生近30000美元。除此之外,耶鲁戏剧学院还给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机会,比如张贴演出宣传海报、搬运资料、做剧场服务等等,大部分的学生能通过这些工作机会解决部分生活费问题。总体上看,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机会等,能覆盖学生89%的学费和生活支出,学生只需要负担6000元左右的助学贷款即可,这些助学贷款在学生毕业后6个月开始偿还,10年还清。5.学生就业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专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耶鲁戏剧管理系毕业的学生在戏剧、表演艺术、传媒等行业里很有影响力,其毕业生遍布美国重要的演出组织、基金会、政府机构,如美国芭蕾舞剧院(AmericanBalletTheatre)、美国保留剧院(AmericanRepertoryTheatre)、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Opera)、卡内基音乐中心(CarnegieHall)、迪斯尼(Disney)、福特基金会(FordFoundation),美国演员工会(ActorsEquityAssociation)、全美艺术基金会(NationalEndowmentfortheArts)、纽约艺术委员会(NYStateCouncilontheArts)、曼哈顿剧院俱乐部(ManhattanTheatreClub)、舒伯特集团(ShubertOrganization)、纽约时报(NewYorkTimes)等等。整体上看,耶鲁戏剧管理系约半数的毕业生在戏剧领域工作,四分之一在表演艺术、电视、电影相关部门工作,或从事教学工作,另外四分之一在表演艺术之外的行业工作。三分之二的学生在毕业后会成为各种组织的领导者,如总裁、副总裁、执行总监、管理总监等等。
耶鲁戏剧管理系教学和管理特点
1.以职业化教育为重点,专注戏剧管理实践耶鲁戏剧管理系在描述其戏剧教育的核心元素时说:“我们的核心价值就是职业化,而不是有关职业化”。在这种教学观念指导下,职业化教学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学生按照真正市场化的方式去实践,而不是在虚拟化的环境下学习。通过PWA、剧团实习、独立运营小剧场等不同类型的实践,学生全方位地熟悉了美国剧场的运作方式与合作方式,当其毕业后,完全可以直接面对专业戏剧演出的制作与管理过程。耶鲁戏剧管理系职业化教学还体现在教师的职业化上。与耶鲁大学其他学院不同,戏剧管理系教师主要由从业人员组成,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但不要求学术背景。为了实现职业化教学,戏剧管理系大量聘请讲座老师。这些外聘老师在业内声名卓著,并广为尊重,很多教师在全国著名的戏剧院团及戏剧协会工作。目前戏剧管理系全职老师只有4人,3个外聘职工(承担一些管理工作如案例研究,学位评审,课程设计工作),有超过12个外聘讲座老师,任期1—3年,外聘教师教授的课程占总课程的40%。除了上课外,这些外请教师还会被邀请定期参加系里的各种会议,广泛参与课程设计,教学方案,研究生培养等工作,外聘教师体制对于耶鲁戏剧管理系至关重要,它使得管理决策多元化,集中了更多的智慧。更为重要的是,行业对于课程的反应能很快的体现在课程中,使课程能跟上行业变化的步伐。除此之外,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还鼓励任课教师进行实践。一般情况下,耶鲁大学其他学科的教授如在校外进行兼职会受到很多限制,但是由于戏剧演出行业的特殊性,戏剧学院希望在校任教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与社会接轨,积极参与不同种类的演出,然后将其实践经验运用到教学之中,使学生能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为戏剧管理系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高质量的生源结合高强度的培养方案耶鲁大学一直奉行一个理念:优秀的学生是出色学校的保证。学生的质量是耶鲁戏剧管理专业最为看重的因素,因此每年在招生上会投入大量的精力。2010年,耶鲁戏剧管理系的申请人数为60人,招生人数7人,录取比例11%。比申请人数的绝对数更重要的是申请学生的素质。据耶鲁官方统计,在以往的48名戏剧管理系学生中,超过50%的学生有5年以上的从业经历,超过50%的学生本科毕业于排名前31的全国性大学或文理学院。超过50%的学生大学平均学分成绩3.6(总分4),GRE的平均词汇成绩90。总体来看,戏剧管理专业招收的学生的入学成绩在耶鲁研究生群体中名列前茅。这也是耶鲁戏剧管理专业全美排名第一的坚实保证。即便如此,学生入校后,耶鲁还会采取严格的淘汰制,每年都有1到2个学生被淘汰,从而保证毕业学生的高质量。在拥有高质量生源的基础上,戏剧管理系课程和实践工作的强度非常高。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巨大的工作激情,知道什么样的工作能够接受,什么时候能干得最好。在戏剧管理系,学生每周的学习和工作时间中位数是70—80小时(美国人的平均周工作时间是40小时),大部分研究生每天的工作和学习时间超过15小时。此外,课程的要求也很高,作业量和阅读量非常大,通常达到每门课每周50—100页左右的阅读量,一个学生如果一学期有4—5门课,则每周要读2—3本书,同时还有大量的课堂阐述、讨论、写作等等。这种高强度的培养方案通过设立高标准给学生一种压力,如果学生达到了52标准,就会设立一个更高的标准,学生要想完成这个更高标准就必须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种循环的过程不断逼近学生的极限,从而促使学生学得更多。3.以学生为本,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方式在耶鲁戏剧管理系,教授是核心,而学生是生机所在。一切行动、计划、选择与决策,都以学生为中心来审视,都以学生的最高利益为依据。学校每年都会根据学生的建议,对课程进行修改和调整;为了便于学生参与PWA实践,所有课程都会在下午2点之前结束,下午3点到夜间11点学生参加PWA实践;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大量的师资配备,能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在细节上也会考虑得很周到,如学院提供最先进的电脑设备,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让学生免费使用等等。为了让学生更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耶鲁戏剧管理系制定了系统而详细的入学培训计划。在长达一周的入学培训中,由学院教学和行政各部门的人员轮流向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内容包括耶鲁大学及其戏剧学院的历史,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奖学金和学位申请等方面的情况,教学楼、实习剧场、图书馆、生活设施的分布以及使用方法,甚至连如何解决生活与课业的冲突、哪里的饭菜可口等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细节问题也被涉及。耶鲁戏剧学院还非常重视信息化管理,几乎所有的日常工作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除了网上学生管理系统,成绩考核系统、评估系统、考勤系统、邮件系统外,每天还通过网络当天的演出排练情况和需要参与的人员,排练教室的使用情况、空余情况、预订情况。演出流程非常规范,各类手册齐全。4.重视校友在美国,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强大的财力。像耶鲁这样的私立大学,向学生收取的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等),大约只占学校运作经费收入26亿美元的11%(2010年数据)。大部分的运作资金来自耶鲁基金会(Endowment)和校友的捐款。作为耶鲁大学下属的职业学院,耶鲁戏剧学院年预算2300万美元,其中学费收入占21%,55%的资金来自戏剧学院基金,目前戏剧学院基金额有1.2亿美元。这么大量的基金投入,校友的捐助功不可没。从耶鲁戏剧学院第一个捐款人1949届毕业生劳伦斯•D.阿米克(LawrenceD.Amick)算起,至2011届毕业生布莱克•安东尼(BlakeAnthony),总计有近700名耶鲁毕业校友捐款。2012年,在校友的帮助下,罗比纳基金会(ROBINAFOUNDATION)捐给戏剧学院1800万美元用于资助新剧目和音乐剧创作。耶鲁之所以有众多校友捐款,是因为其非常重视学院文化建设,让校友有一种归属感,并相信学校有能力善用捐款。戏剧学院每年都会给校友寄信告知学院的未来发展规划,让他们以各自的眼光来判断学校决策的可行性,并请他们慷慨捐助。同时也会定期给校友寄送院刊,让校友随时了解学院的最新发展状况、演出信息等,每期院刊都会附上所有校友捐款人的名字。从录取之日起,学院就会给学生建立一个邮箱,这个邮箱可以保留一生。除了捐款外,戏剧管理系通过聘任校友作为授课老师,让校友参政议政,对系里的各项改革与发展拥有发言权,加强了校友的责任感。同时校友也会大力支持学院的工作,如提供实习机会,推荐优秀的生源,帮助学生就业等等。每年秋天戏剧管理系都会通过邮件希望校友推荐合适的有领导潜力的学生人选。每年春天也会发邮件向校友推荐即将毕业的学生。总之,最优秀的学生—最优秀的老师—最好的课程—良好的工作和职业机会—行业中取得优秀成绩—推荐更优秀的学生。这个环形圈是耶鲁戏剧管理教育取得成功的核心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其不断地根据行业变化调整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能力,实现管理教学的成功。
戏剧管理教育的前途及思考
篇8
关键词:高职 复合型专业 顶岗实习
为了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有效推进,形成校企合作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推行顶岗实习,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还可以促进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连接”、“零距离”的运行模式。如果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顶岗实习,并最终实现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成功。
1 高职复合型专业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现状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是为了实现顶岗实习的目标, 在一定的原则下科学地组织、协调、使用各种顶岗实习教育资源, 使顶岗实习教学工作持续、稳定、优质、高效地运行的过程。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制度是规定学校管理各基本方面的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例如各部门和各层次的职权、责任以及相互间的配合、协调关系,各项专业管理规定、信息沟通、命令服从等方面的制度。对于高职复合型专业而言,它要涉及到2-3个单科专业的顶岗实习,这就有可能涉及2-3个院系的配合。在我国,高职教育对复合型专业研究刚刚起步,多数高职复合型专业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常常是流于形式,以我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涉及行业广泛,不仅涉及农业、食品、制药、发酵等工科类技能岗位,还包含营销、物流、客服、管理等文科类群的职业岗位,而已有的工科或文科类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特色性较强的“工文兼容“的岗位,因此,在就业单位不确定的情况下,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的顶岗实习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学生毕业后无法实现与企业的“无缝链接”。
2 高职复合型专业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存在问题
2.1 课程体系对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针对性不强
高职课程改革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改革目标还是没有真正的达成,在高职复合型专业顶岗实习中,课程体系对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针对性不强,特别是高职复合型专业始终未能彻底摆脱某个单一专业课程体系的束缚,没有以行业需要为主线构建与学生顶岗实习相对应的复合模块化课程体系,这样学非所用的情况很多。以南通职业大学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现有课程体系既没有形成以上游应用技术为背景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也没有增设以“下游工程为背景的营销、物流、管理等经济管理类模块化专业课程,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不能够将所学知识前后串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涉及一些之前没有学过的知识或技能,企业常常需要对这些学生采取更多的培训后再使其上岗,根本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淡化了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话语权。
2.2 实习岗位单一
在实习单位中,复合型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不应该是某一单独岗位,而应该面向复合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但是,在学生实际的顶岗实习中,很多的企业处于自身方面考虑,一般都不会提供满足这一要求的职业岗位群,都是安排学生长期做一个岗位,导致学生的实习岗位单一。
2.3 师资队伍中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
对于复合型专业来说,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无疑是相当高的。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大多数教师都具有很高的学历,他们具备很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却缺乏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而这些实践经验正是复合型专业人才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对于很多的高校来说,师资队伍中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要求本科或者硕士毕业生在两个专业领域都非常精通,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就拿南通职业大学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来说,懂生物科技知识的教师不懂产业化、懂产业化的教师不懂生物科技知识,所以单纯地让懂生物科技知识的或者懂产业化的教师来发展这个专业都会力不从心,顶岗实习环节更是困难重重,流于形式。
2.4 实习过程控制困难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客体和环境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由于实习时间长,实习单位地点分散,工作环境迥异,即使学校为了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是否切实可行,值得研究。就拿南通职业大学生物技术及应用管理专业来说,因为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没有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学生信息沟通困难等,导致学校难以实施有效管理,教师在学生实习期间全程跟踪的指导和管理形式,实际上难以做到,他们为了完成学校日常的授课任务,还要有精力和实践对分散在不同实习岗位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考核,工作任务繁琐又较重。此外,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协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共同参与管理的力度和层面都不大。
3 高职复合型专业顶岗实习影响因素
3.1 政府政策层面
政府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一般都是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起到主导作用,出面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例如,在德国,政府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就有强制性的规定,企业在学生顶岗期间,不仅提供生产岗位,还要提供专用的培训车间和培训教师以及足够的培训经费,当然政府对这类的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都会给予一定的支持。
3.2 学校层面
就学校层面来讲,通过与理论课学习和校内职业培训这两方面相比较可以看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两方面:第一,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第二,学校对专业教师的投入严重不足。以本校为例,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时间点跟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时间点相吻合,也就是说学生在同一时间段要同时进行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导师既要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还要同时指导以及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如此一来导师的工作量与责任就会变得非常大,需要消耗导师大量时间。但是,对导师的报酬是按照每个辅导的学生补偿的6~10个课时计算的,报酬方面远远低于在学校授课所得,因此一定程度上严重打击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就是很多专业教师都是高校刚毕业的研究生,他们虽然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是缺乏相关实践操作能力,所以要让这些“上游学术人才”变为既专理论教学又熟悉生物技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双师型”教师,就需要学校加大投入,这样才会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3 企业层面
我们在对顶岗实习企业进行调查的时候,不难看出,很多企业被动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就是重视短期的利润,不愿意用企业的资源来培养人才;企业自身利益缺乏保障,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仅仅停留在以利益关系为纽带的基础上;而企业处于安全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考虑,不愿意接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企业顶岗工作等。
3.4 学生层面
复合型专业是新兴交叉学科,知识面宽、实践性强。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虽然认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技术专业知识,但是对于生物技术相关的操作技能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还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因此,在进行顶岗实习的时候,对于自己可以胜任哪个岗位的工作十分迷茫,缺乏自信,部分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些许波折,就频繁要求换岗调岗,拒绝正常的工作任务甚至要求中断实习;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理想的职业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反差导致很失落、悲观和沮丧情绪严重,因全新的“工作环境”、“人群环境”导致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绩效不高,离职倾向较高,经常跳槽。学生的适应能力及认识偏差给用人单位造成不良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4 高职复合型专业顶岗实习对策
高职复合型专业顶岗实习是一个综合实践的过程,为了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展开有序、稳定、有效地工作,就需要加强学校自身的建设,当然也需要政府、学生、企业多方面的参与和努力。
4.1 立法鼓励企业接纳实习生
针对企业对顶岗实习不欢迎的现状,地方政府应尽快立法,把接纳学生实习作为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制定鼓励政策,通过经费资助、减免税收和奖励,建立有利于学生实习的统筹与管理机制。
4.2 改革学校顶岗实习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校企双赢”运行模式。学校应该让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在合作中获利,学校要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同时积极宣传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
其次,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要实现“双赢”,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一定要根据复合型专业的特点,配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以提高顶岗实习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使学校的“产品”――学生,毕业即上岗,上岗即上手。
此外,学校还应增加顶岗实习资金的投入,提高指导教师的劳动报酬,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完善顶岗实习评价制度。
4.3 现代企业要树立长远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要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要认识到企业对职业院校的投资也是生产性投资,要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到企业的价值链中,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责任,积极主动地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不要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对实习生实行人性化管理,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
4.4 学生要认真对待顶岗实习实践机会
由于顶岗实习过程中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工作岗位的多样性和真实性,对顶岗实习生的实习有特殊的要求。学生只有在顶岗实习实践时把自己当作实习单位的员工,认真对待顶岗实习实践的机会,全身心地进入工作状态,才能真正的把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
5 展望
新兴产业的卡死发展和行业信息化进程的迅速推进,能够为就业提供许多岗位,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岗位。高职院校复合型专业能否有效的开展顶岗实习是新兴产业复合型“双料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现有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环境下,不仅政府在制度上保证有力、政策支持到位,还要学校、企业、学生甚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开发校企合作资源,使得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蔡勤生,宋秀梅.顶岗实习:提升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1(08).
[2]高琳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3]龚娟.浅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01).
[4]刘丞.针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几点建议[J].考试周刊,2010(47).
[5]杨春平.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02).
[6]杨育宏.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调查与分析[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Z1).
[7]王可忠.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探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8]周云.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基金项目:
篇9
关键词:零售企业 关系营销 内部营销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发生冲突的事件屡见报端,个别供应商甚至把零售商告上了法庭。早在2005年10月,广州市谊家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因为负债2个多亿,引起了上千的供应商集体上门讨债;同年山西太原一家超市因为负债,致使120多家供应商一度软禁该零售商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类似的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冲突事件不胜枚举。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如何建立新型的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是零售企业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一、零售企业关系营销的重要性
零售企业的关系营销包括零售企业的内部关系营销和外部关系营销,其中内部关系营销包括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营销,而外部关系营销有零售商与供应商、零售商与零售商、零售商与政府、社会、顾客之间以及零售商与相关部门的关系营销。零售企业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社区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企业营销活动的核心是建立并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对于零售企业来说,要使企业能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必须注重关系营销,尤其要重视外部关系营销。外部关系营销主要是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单纯是一种买卖关系,而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这种战略合作关系的本质是零售企业与供应商经历了无数次的博弈所达成的一种共识。目前我国零售企业存在的基本问题是供应链的建立和完善问题,因此,零售商只有与供应商建立一种双赢的、相互合作的关系才能发展壮大。
二、零售企业关系营销的途径
内部营销的主要对象是零售企业的员工,具体包括企业的全职员工、兼职员工、管理人员。企业的内部员工是企业外部关系营销的主要传播者,如果内部员工对企业有不满意的思想,则员工可能把这种不满意的行为外显给顾客,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任何一个企业要使顾客满意,则必须使自己的员工感到满意,并能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理解。员工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代表着企业,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深刻认识到员工的满意度如何,如果有部分员工感到不满意,就要采取措施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这就是企业内部营销问题。
从我们最近对零售企业所做的调查来看,大多数企业都非常注重顾客关系的培养,投入大量的资源对顾客进行关系营销,但对企业员工的关系营销却不是很重视。对于零售企业管理者来说,要想有效地实施关系营销战略,关系行为主体之间必须建立一种信息交换和分享共同价值观的机制。首先要使零售企业的价值观获得大家的认同,其次是在各主体之间建立一种相互沟通的机制。沟通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沟通越多,越能够形成共识并建立彼此的信任;讨论的问题越多,越能形成有机地团结,结成的社会资本也就会越浓厚。零售企业内部如果能够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则整个企业关系网络的扩大是有可能的。
三、零售企业关系营销策略
零售企业关系营销策略包括多个步骤。首先,要确定关系营销策略目标,这里的目标包括营销、销售和服务内容以及顾客忠诚度。为了便于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必须要设置量化考核指标。顾客忠诚度主要通过计算顾客的流失率来加以确定。其次,是识别顾客需求,这里的需求包括顾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它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的途径获取。第三,是制定关系营销方案。通过营销人员与顾客的密切交流,了解顾客对企业产品以及服务的看法和态度,据此制定相应的规划。比如可以为企业员工和一些老客户赠送礼品,帮助他们解决私人困难。第四,在企业内部成立包括一些老顾客参加的俱乐部营销组织。日本的化妆品公司资生堂俱乐部,吸收了1000多万会员,向会员提供威士信用卡和零售店的折扣优惠券,俱乐部组织中的所有活动都由关系营销经理来负责。第五,是衡量和检验实施效果,主要是通过测算顾客的流失率来进行评估。总而言之,企业制定关系营销策略规划中最重要的是公司员工与顾客之间要加强沟通,使目标顾客了解公司的各项措施以及为其提供相关的利益,建立和维持其与公司的良好关系。
为了实现关系营销战略目标,必须作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零售企业内部要建立一种和谐、信任、融洽的环境,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内部组织。如果零售企业内部成员对企业的价值观能够高度认同,则能够获得外部顾客对企业的满意感,顾客满意感是企业的最好的利润源泉。据摩托罗拉公司的调查,多一个满意的顾客,有可能带来8个新的顾客;多一个不满意的顾客,可能减少25个顾客,因此,顾客满意是企业最好的广告,而顾客满意又是形成顾客对企业信任的基础。
第二,提高企业员工与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度。分析造成企业营销危机的原因,往往是合伙人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发生了问题。在中国的零售企业里,内部员工与顾客之间通常缺乏一种相互值得信赖的纽带。零售企业与顾客信任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的四种组合模式来表示。图中的B区域表示员工和顾客对企业高度信任,是企业发展的最高追求。C区域表示的是企业员工和顾客对零售企业缺乏信任感,将C区域发展成为高度信任的B区域是零售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对零售企业来说,可以采取各种活动比如庆祝员工生日、邀请顾客参加企业的各种会议、组织企业全体成员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活动、为员工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等方式加以实现。此外,还可以在零售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有利于员工与顾客沟通的互动营销机制,比如在企业内部设立正式的会议制度、周会或专题讨论会,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顾客就企业的发展能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同时,零售企业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传播企业的价值观,以促进员工和顾客对企业的价值观高度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才能更加有利于现代意义的零售企业茁壮成长。
第三,建立零售企业忠诚文化。对于零售企业来说,要塑造自己的忠诚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整个企业精神风貌的外现,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突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企业要使供应商和顾客满意,首先必须使员工满意,满意的员工才有可能导致满意的顾客。企业应该注意员工心态的变化,经常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动力与献身精神,采取多种途径激励员工,激发、培养他们关系营销的意识。我们对部分企业的调查显示,员工大多缺乏以企业为家的意识,大部分员工仅仅是把企业当作自己发展的一个跳板。物质文化主要是注意零售店铺环境的建设。调查显示:零售商在创造顾客体验的过程中,零售店铺的购物环境对顾客的吸引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零售企业可以通过开展诚信合作的活动来建立稳定的内外部关系营销渠道,以此积累良好的口碑形象,使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① 张新国.《关系营销》[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9):4
② 汤定娜,万后芬.《零售业国际化营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③ 吴晓云,许晖.《市场营销管理教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⑷ 洪涛.《商业品牌竞争――零售企业发展的大趋势》[J].商业经济管理,2007(6)
⑤ 顾锦芳.《跨国零售企业“进场费现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京),2010(7)
⑥潘煜,张星,高丽.《网络零售中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因素研究――基于信任与感知风险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京)[J],2010(7)
⑦ 董常亮.《家族企业成长的信任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湘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6)
⑧ 董常亮,陈丽金.《东盟经济贸易区启动后广西零售业提升竞争能力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3)
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价值链整合;合作开发;高职高专;应用
一、绪论
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价值链整合的现状研究,是根据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价值链整合研究现状来进行分析整理,从而证明其可实施性,及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进而通过案例来证明价值链整合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尤其是高职高专在国际人力资源合作开发中的可实施性和重要性。
(一)研究背景
彼得・德鲁克率先将“人力资源”这一观念引入到《管理实践》一书后,在管理领域中,人力资源管理得以迅速迅速应用。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已将“人”的问题作为一个战略重点来进行研究。人力资源战略可以科学地阐发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援与需求状况,拟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对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使组织和个人获得不断的成长与好处,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力资源战略与价值链整合模式研究现状
学术界一般认为,Niniger(1982)提出将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规划联结来促进组织的有效性的观念,标志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正式构成。人力资源战略在国外的钻研先后经历了基础理论、实践方法和实际效果检验三个阶段的钻研。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外的理论研究首要会合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Barney,1991;Wright,1994;Lado & Wilson,1994;Boxall,1996;ect)即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首要钻研人力资源管理可否给企业带 来 竞 争 优 势 ; 二 是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与 企 业 绩 效 的 关 系(Youndt,1998;Wright & Snell,2001;Steven,2001),即 人 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侧重于影响有多大,通过什么样的中间机制发生作用; 三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契合(Delaney,Lewin & Ichniowski,1989;Osterman,1994;Pfeffer,1994;Huselid,1995;ect),即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战略的契合,这种契合的协同作用是否存在,以及对于企业的绩效是否有影响。
通过文献回顾得出结论:当前对价值链的钻研我国处于初级阶段,处于理论探讨阶段。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价值链整合的作用,并努力按建立有效整合模式。而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必然难度。没有构成一个周密的系统和完整的模型;从理论阶段到实践阶段的钻研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此外,价值链整合在定性研究上,也就成果不显著,处于初级阶段,却万万挣得、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应不断从“定性研究”这一角度来对其进行完善,为研究的进行提供有效的、可靠地科学依据。
(三)基于价值链整合模式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状况
(1)创新研究方向。将价值链进行整合,也就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如何将对组织或企业发展有利,能够实现组织或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各项有价值的要素进行整合,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将价值链进行整合,服务于人力资源战略的发展需要。
(2)边缘性研究情况在对价值链整合这一理论进行研究中,不难发现,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而涉及到国际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的这种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就价值链整合模式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状况的边缘性研究来看,研究多集中于企业发展或公司战略的发展需求,多以最高战略的实现来进行价值链整合,而忽略了人力资源战略与最高战略之间的关系。究其钻研范围而言,更是缺少对人力资源战略中价值链整合的钻研。
(3)从理念到理论的研究。价值来整合这一理念源于企业发展战略,较早由企业管理者和理论研究者提出,并在企业管理中进行应用。在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价值链整合这一理念被提出以后,学术界开始进行讨论与分析,到底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整合?整合效果是不是能真正能实现对人力资源战略和组织或企业战略的实施有着积极影响?带着疑问开始实践,进而构成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价值链整合理论。
(4)从理论到应用的研究。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价值链整合这一理论构成后,开始付诸于实践,实践是查验理论准确与否的尺度。按照价值链理论将各种内外因素进行整合,将价值链整合手段与人力资源战略相融合看其是否能够促进人力资源战略的形成。
二、文献探讨
(一)人力资源战略和价值链整合的概念研究
人力资源战略这一概念较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提出的。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再其代表作《经理的职能》(1938年)一书中曾经阐述过,物质的、生物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几方面因素共同构成了企业这一综合的系统,并在研究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运用了战略思想。这便是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最早在企业经济理论中引入的战略思想。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企业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上充当了先驱的角色,起到了实际带头的作用,在对人力资源战略的钻研上做出了较多贡献,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一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归属感,对人力资源战略又有了发展。我们在钻研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战略的观点又产生了新的认识(王薇,2011)。通过概念可以看出,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在对人才实行培养的过程中,为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的需要,站在战略这一高度来制定人才培养的计划,对以往所使用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整合,服务于人才的长远培养目标,立足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目标来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人才的培养区别与一般意义的培养和开发,朝着战略和长远发展的、国际化的、战略化的、专用型的方向进行培养。这便是人力资源战略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尤其对国际人才的开发、培养,更具有战略意义。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ertr)率先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价值链”这一概念,其含义是:企业在其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要不断地对其进行价值增添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各项投入,这类价值增添和投入形成一个链条,即活动的成本链。
价值链整合的实质是:从整个产业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的价值链和产业价值系统的结合点,经由对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服务流和知识流的控制与协调,优化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减少企业组织和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将跨企业的业务运作连接在一起,实现价值系统中各企业间价值链的无缝对接,以期最佳地实现市场机会的一种运作模式(李强,2009)。
国际人力资源合作开发是在价值链和价值链整合进行发展、变革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以价值链整合理论得到发展与变革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对价值链整合核心评价标准变革的真实验证。本文主要以国际人才的合作开发为例进行研究,这种人才并不是业已形成的人力资源,而是对潜在的、未走向人力资源市场的、未称为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的那些在校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为例来进行研究,这就是价值链理论的总结与实践者们,在对价值链整合这一理论进行变革后所形成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创新和研究案例创新。由此可见,在本文对国际人力资源合作开发这一命题展开研究时,就是对价值链整合的核心评价标准进行变革的一种很好的验证。
(二)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国内外普遍是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进行剖析,并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那么就其国际人力资源产生原因阐述主要集中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和跨国公司产生的需要,因企业、跨国公司对人才的需求,而就本文所研究的领域――着重于对初级人才向国际人力资源方向培养的研究没有涉及。
国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多集中于自然和矿产资源的国际性开发研究,对人力资源的国际开发往往集中于对业已存在的中高级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并涉及到国际人力资源的合作开发的研究较少。而对于初级的、基础的、潜在的人力资源,也就是还未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潜在人力资源,直接培养成国际人力资源的研究,国内尚属首例。
(三)国际人力资源战略及其价值链整合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评述
本人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观点:(1)人力资源战略是指为了使构造可以或许到达方针,对人力资源各类安排和使用进行打算的模式。(2)所谓的价值链整合,是将构成企业价值链历程中的基本活动和辅助基本活动(辅助基本活动包罗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经由彼此衔接,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星的要素组合在一起,最终构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团体。(3)国际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满足跨国公司需要、满足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需要的人力资源。(4)合作开发是指由一个部门(单位)或国家以上的组织,通过签订协议等,共同来对某一事物进行开发。如一个国度与另一个国度来对人力资源举行合作开发等。
志红等在《浅谈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一文中谈到:一个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对人力资源的钻研,能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并加快企业发展,实现对人的合理使用(李志红,韩芳芳和牛翠芳,2012)。这说明,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并大力发展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能将企业各个组织之间的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为企业、为组织缔造更大利润,实现组织利润的最大化。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文在学术研究上属于探索性钻研。在研究工具上,以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价值链整合来进行钻研。文章将价值链整合这一手段应用到人力资源战略中去,对人力资源战略的实现有了更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将积极地、有利的、能够促进人力资源战略实现的各种因子,有效地进行整合,更为有效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这一战略目标。
资料的收集方法采取直接收集和间接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在有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注重对其价值性、可用性和准确性的仔细分析,使资料围绕写作服务,写作服务于主题。
根据当前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价值链整合研究的需要,本研究以人力资源战略、价值链整合、国际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等概念为基础,以研究价值链整合方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战略来进行阐述,对构成人力资源战略的一个有效形式之一――国际人力资源的合作开发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揭示价值链整合在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作用,尤其是对开展国际人力资源合作开发这一人力资源战略所具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等来进行分析,采取了定性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
在本文写作过程当中,对定量材料应根据所采取的计划范例、材料所具有的前提和阐发目标,选用适合的统计阐发方式,在论文写作过程当中,察看思考后,有针对性地去收集整理发言和数据,对本文更好的、更深切的钻研,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数据与案例分析及结论
本文主题为“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价值链整合在高职高专中的应用”。在大量理论研究、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想经由案例来进行定量分析――以国际人力资源合作开发为例。本案例以我国改革开放后创办的第一所民办大学,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的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为例进行分析。
在分析前,本文随机性地对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发放《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价值链”基本情况问卷调查表》,以便更好地掌握国际人力资源培养开发中所具备的基本的价值链因素,以便寻找更好的整合方式――合作开发。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276份有效问卷(所填项目不全和没有回收的都视为无效问卷)。整理、分析得出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想提升学历、愿意接受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学习模式,希望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人才。同时,在这一部分,也是对前面所谈理论加以应用的实践总结。
(一) 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节分主要从学生基本技能情况分析、学生学习深造情况分析、高职学生就业展望调查、高职学生就业方向调查、学生专业类型及喜爱程度、高职学生未来就业满意度预想调查、高职学生认为用人单位选人标准调查、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调查,八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得出高职院校的学生想提升学历、愿意接受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学习模式,希望自己成为整整意义上的国家化人才的这一结论。
本问卷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调查学生的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等价值链因素,了解学生对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打算,掌握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等。通过问卷,本文可以看出:北京经贸职业学院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基础,并且具有继续学习和学习好这两个基本交际工具的信心;较多学生都有“专升本”和继续深造的打算,为开展国际人力资源合作开发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员保障;学生热衷于稳定的工作,缺乏自主创业的精神,更多的学生愿意去外企工作,为开展国际人力资源的合作开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人;学生在专业的选择上并非是盲目性的,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结合社会需求,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来进行选择,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作为财经类院校,所开工商管理类专业(含人力资源专业)和国际贸易类专业(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开设,为本文开展国际人力资源的合作开发打下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在对学生自身素质评价调查中,更多学生对自己表示不满意并愿意不断提升自我,这为本文开展国际人力资源的合作开发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能够过学生对“人才概念的理解和自我认知,本文可以有效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中开展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具有可实施性的。
通过问卷分析,本文联系本文主题“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价值链整合研究”,界定了本文选定的研究对象――未走向人力资源市场的、未就业的在校大学生开展国际人力资源合作开发,极具有典型性和科研究型。从而验证了本文在钻研工具和案例上创新的可行性。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开展国际人力资源合作开放为例进行分析。在对国际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上,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充分利用价值链整合的有效手段,在对潜在的人力资源群体――在学校生,进行国际人力资源的合作培养开发上注重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是学好英语外语、计算机等基础性学科,并夯实专业理论课;其次是引入跨国文化,注重对国际性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采取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发手段;再次是有效运用互联网这一网络媒体来开始国际化的网络教育合作模式;较后是采取走出去的形式,以合作交流、交换学习的形式来巩固培养成果。
通过问卷的调查,经过分析总结,得出如下几个方面的事情必须要做:
(1)夯实基础,强化本领。通过教学改革,加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改进了老师的教学方法,采取了更便于学生接受的、更前沿的、与国际教育想接轨的有效的教学手段。
(2)整合资源,探索合适的国际人力资源开发手段。就当前的国际合作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手段而言,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及学生需求情况,主要确定了以下几种合作方式:引入先进教育理念、走出去进行短期访问交流、网络教育的有效应用、聘请校内外专家、与合作院校互派教师、提升学生就业资本等。
(3)国际人力资源合作开发取得的成果: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较为扎实;获得了许多可喜的荣誉和成绩;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等。
(三)调查结果综述
学校在国际人力资源合作开发中所取得的成绩,被学生及家长所接受并受到好评,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表扬,收到可社会的认可,实现了招生就业双管齐下,入学就意味着就业等。尤其是近几年来,通过对价值链进行整合,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实现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价值链整合。通过价值链整合对潜在的、未走向劳动力市场、未就业的人力资源――在校高职学生这一潜在人力资源,来进行国际合作开发这一人力资源战略,真正实现价值链整合在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实施、检验等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五、结论和建议
(一)总结统计分析
通过研究得知: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要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也就是对服务于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的各方面的价值链进行充分整合,通过对处于辅助层面的人力资源价值链进行整合,探索以人力资源管理为背景的价值链创造过程,并将其与战略管理进行有效融合,对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进行融合,进行系统交叉整合研究。
通过研究得出:将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相融合,系统交叉的整合研究具有可实施性。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的价值链整合研究这一命题的研究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对那些未就业、未走向人力资源市场的在校大学生培养成具有扩过意义的国际人力资源,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案例还可以看出,不仅于此,还在各个行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通过价值链整合来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都具有可实施性、可操作性,具有普遍推广型和普遍适用性。
(二)本文结论对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启发
将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相融合,系统交叉的整合研究具有可实施性。较后通过对调查对象的现状分析,可以认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的价值链整合研究这一命题的研究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对那些未就业、未走向人力资源市场的在校大学生培养成具有扩过意义的国际人力资源,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不仅于此,还在各个行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通过价值链整合来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都具有可实施性、可操作性,具有普遍推广型和普遍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王薇(2011),,吉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迈克尔・波特[美](1997),《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
[3]李梅(2008),,《企业经济》第3期,页66一68.
[4]张弘,赵署明(2003),,《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1期,页23--26.
[5]赵曙明(2002),,《现代经济探讨》,第12期,页16-19.
[6]郑键帆(2012),,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7]黄亨煜(200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7期,页49.
[8]Augustine, A.Lado, Mary, C.Wilson,(2011)Human Resource System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Competency-Based Perspective Acada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9):699~72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管理会计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