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05:5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田水利建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探讨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情况,特别是1999年以来民和县出现的大面积干旱,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民和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且工程形式多样,管护好工程,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是保障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关键。
一、目前民和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了解我们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将促使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如何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二、全面加强对在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1.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民和县近几年结合实际情况,正在认真编制《民和县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此,要求地方如打井、建坝、扬水、拦河、修渠、排水、微滴灌等,首先申报,对工程地点、规模、投工、投资计划等,由乡(镇)水管站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实施。
3.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4.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才能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以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施工准入证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5.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汇总的真实完整资料一套备案。地市县水务局根据竣工报告和施工资料,组织有关设计、质监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所有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同时加强宣传,形成一种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相关智能部门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和备案,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三、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作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参照示范的作用,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
2.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3.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4.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目前民和县乐平部分乡镇成立了“理事会”,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
小型农村水利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向立云,姜付仁.水资源与水资源化刍议[J].中国水科院学报,2000,(1).
篇2
任何事情在行动之前,都要有一个基本的规划。有了规划,才能带着明确的目标去行动,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任务。政府应该统筹兼顾,充分勘察和利用农村资源,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农田水利工程。突出重点,合理配置农村水资源,水资源作为农田产业最根源的保障,优化农村蓄水和灌溉渠道将最大程度的推动农村农业水平的发展。而这项措施可以由当地的水务部门进行整体规划,联合其他政府部门如联合国土规划等,高规格高起点高标准综合农田的周边资源,把资源价值最大化,进而保证了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次,政府部门要和当地群众进行必要的协商,达到建民所需、得国之益,在不与农村群众冲突的前提下,发挥群众智慧,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资源整合。各县级政府要确定指标、制定并向群众贯彻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围绕农业建设项目,整合各项财政资金,让惠民惠众的设施都能恰当落到实处,把水利、农业以及交通等部门的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有秩序的进行水资源的工程建设、排灌工程建设、土地整平工作以及交通道路建设等工程的建设。综合农田的周边资源,并最终达到资源互惠。
2广开投资渠道,推动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建设
当地政府由于限于本地资源及先天条件,没有充裕的资金推动当地农田水利配套的工程建设,这就需要借助外部资源来提高当地的基础建设,而国家的政策性资金就是很好的外部推动手段,国家承担着本国经济建设,对农村农田起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当地政府就要积极配合和争取得到国家的支持。设立农田水利配套工程项目专项负责小组,对当地灌溉基建及周边配套设施等农田的综合开发进行合理评测,把资金合理运用,改造中低产田、调和盐碱地,进行保护性耕地,对灌溉区的基础建设进行完善,坚持发展好每一寸农田。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补助资金,巧妙分发各地农田建设资金,特别关注旱涝碱沙荒等地农田,做好田间的水利工程配建工作。政府可以对部分水利工程进行外包,对于重难艰工程政府可以对外进行招标建设,政府掌握较大话语权利用融资手段实现最大的惠农惠民,促使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政府通过引进社会公益,寻求社会关注利用社会集体力量从而推动当地的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建设。在公平决策的前提下,施行实行政府补助,吸引农民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设,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性鼓励,必要时对农村水利设施项目落实好的农户进行奖励,带动周边农户为当地的农田水利基建做出贡献。
3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建设团队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智慧,农田水利建设也是如此。农民作为一个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群体,他们的知识水平不高,又因为农民本身的鲁莽性格,在一个不受束缚、没有领导的境况下,很容易惹生事端。如果农田水利建设的队伍仅仅在技术方面有所成就,而缺乏优良的素质,不能很好地带动农民理性进行农田水利建设,那么我们就可能会看到类似这样的现象:素质低下的建设团队与莽撞的农民意见不一,两人引起口头争议,逐渐演变为肢体冲突,然后就极可能引起农民群体和建设队伍两大阵营的对立,引发更复杂的关系纠纷。这种情况一旦真实的存在,那么,农田水利建设的进程肯定受到影响,难以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如此,现代农业建设受阻、农业发展进程停滞,这对农业和国家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在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过程中,要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看清每一种事物可能存在的漏洞,对建设的整体工程进行全方面的统筹。所以说,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建设团队,就能尽可能的把这种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这对农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
4将水最大化地利用,以保证农业的供水
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所以在某些季节,甚至可以看到地区两极分化的情况,即某些地区遭遇强大旱灾,尤其是西北地区,更有甚者,这样的干旱会直接让当地百姓颗粒无收,而在这时,与子相反的南方,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极有可能会出现洪涝灾害。这种两极化的情况大都出现在每年的夏季,南方多雨而北方干旱,所以我们国家才会有了“南水北调”的措施,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降低因水而带来的农业亏损。将水资源最大化的利用以保证农业用水,主要有下列3个措施:
1)兴建蓄水工程。兴建蓄水工程,这种做法在我国古代已经实行,我国古代就已经采取运河等措施了。当然在现代,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兴建起更多更好的水利工程,政府部门应该实地考察自己当地的情况,结合当地的环境、地势等等进行合理的策划,然后兴建起适合当地的水利工程。比如在平原区可以建设平原水库,这样可以达到蓄水的目的,使得农业发展的同时自身有一定的供水量;如果某些地区有较大的河道,也可以直接在河道上建水库、塘坝、拦河闸,这样可以增加地表水资源的利用率。
2)除了政府部门兴修水利这样的比较大型的硬件措施外,还要加强农民的节水意识,让农民在农业生产时可以充分认识到水的利用性,这样的意识无疑是很重要的,当然除了意识,还要有行动,在农民自身有了一定的节水意识后,政府应当配以一定的节水改造设备,大力推进田间工程的节水改造,积极引导农民把农业生产与水利工程结合,将整体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农民在农业生产时也可以采取滴灌等方式进行农业劳作,此外政府在对当地农民做好了宣传时,还要培养有着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因为在农业这一生产中,本身工作的辛苦,使得较少的高学历、高素质的知识人才不愿前往农作物的前方,这时候当地政府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吸引一些高科技人员,尤其是水利和农业着两方面的人才。在人才过来后,应对其进行一定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实地考察,这样才能将他们的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3)改革税费制度,其实这一措施与第二个措施还有一定的重复性,因为改革税费制度的目的其实就是要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在将农民自身作为考虑重点,以其为中心去思考问题,去改革时,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农民更容易地区接受政府宣传的节水意识,从而不会产生抵触心理。
5利用现代硬件科技设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科技在不断发展,科技的成果也在不断升级更新,在越来越现代化的科技发展中,科技的研究成果也要灵活应用于社会生产事业。在农田水利建设的项目工程中,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利用现代化设备设施,来达到农作物丰收,农业发展良好的效果,是正确利用科学资源的做法。将科学发展的成果在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应用,需要做到:
1)要大力推广新科技对农业发展生产的作用。在整个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由信息网络对每个部分的建设进行统一分工和统一调配,对农田资源的合理利用,统一各资源进行排灌设施的调配以及水的合理利用。
2)对农田区域开展节水措施。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对农作物实施管理,最大化发挥资源的效益,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帮助现代化农业发展。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正确利用,是对科技成果的尊重,也是对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的负责。
6结语
篇3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但水土资源的开发也伴随着与水早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__论文投稿_发论文权威期刊组织,oA:b^8K1Qy7a?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
dY5`7m!WMKC,N四是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KJ8Nq}5h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owo[W#KrC(一)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__论文投稿_发论文权威期刊组织L#m8|5o-_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水利系统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近些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等亮点频现,都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特别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综合治理中,推广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模式,许多水土流失治理区变成了山川秀美的观光风景区,将河、沟、渠建设成"清水长廊"、"绿色长廊"、"亲水乐园"。__论文投稿_发论文权威期刊组织l)evjp
3[.q6|,br9m"K(三)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uwV|x0p8x,M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Q)^*tk"CHb0p;s.Z
4FJ4tI3Ic7NNn$f:~(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x#SxN.U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__论文投稿_发论文权威期刊组织;W)nT9a9r%u
]`_n8gA结论
PlZ2g-nw?)D
D(aT%k&bgD''''_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深人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QIxF#W;Rc)JMU(L
''''k}-nd1s{(u参考文献
[1]杨向阳.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5.
[2]韦风年.加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J].中国水利,2005.
篇4
1.1水利设施存在过于陈旧的问题
在几十年的发展与建设后,我国的水利设施在农田水利灌区中获得了普遍的应用,并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对水利设施的保护工作中仍存在保护难度大以及保护工作不到位等相关问题。另外,由于农民对于水利设施的保护意识较差,在应用过程中甚至会不经意的对水利设施造成程度不同的破坏。
1.2在对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为了方便进行灌溉工作,在建设时水利设施大多是建在田边的,由于农田的面积十分大,水利设施具体分布也就非常的广。因此,对于维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来讲,对水利设施进行相关的维护工作以及后续的管理也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农业生产自身所存在的特点,对于水利设施的使用存在着非常强的时段性,这就导致水利设施无法在健康的、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工作,甚至使水利设施无法正常使用或是直接被废弃。
1.3投入的建设资金不足
如果农田水利灌区想要获得一定的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作为自身发展后盾。虽然现阶段中农民或是农业合作社对此项工作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多,但仍无法满足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的农业的要求。
2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2.1要推进对于问题措施的相关改建工作
在当下,我国现在正在使用或是现存的各种水利设施中大部分都存在着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是在十分优良状态下来进行工作的。但是,对于这部分存在问题的水利设施来讲,并不需要将它们废弃或是处理掉,通过一定的改建或是维修后,这些设备仍然可以正常地运行,将自身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一定的改建工作之后,花费较少的成本或是资金就可以使水利设施进行正常的运转,与重新进行水利设施建设相比较,对于水利设施的改建不仅可以对现有的设备进行充分的利用,还能够节省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大量的资金,所以,对存在一定问题的水利设施进行相应的维修与改建,是现阶段中比较经济的处理农田水利灌区问题的一种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考虑对大片农田中的喷灌设施进行更换与维修,再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另外,在出现一定问题时还可以请教相关的专家,对于农田水利灌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整合与处理。
2.2我国的政府部门需要增加相应的投入
在现阶段,我国所使用的水利设施的具体建设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来承担的,在实际操作中依靠农民自身来进行水利设施建设的实际操作性并不强。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可知,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在建设上已经形成了种类繁多的投资模式。其中以中央财政及县级政府的投资力量为主,民营投资、省财政以及农民的投资偏低。在这里,中央财政的投资占总量的32%,市县乡财政的投资占29%,农民自筹的投资占20%,省财政的投资占15%,而民营投资在其中只占到了5%。由此可知,我国农民的经济实力水平并不高,如果投资压力过大就会使农民的建设积极性降低,所以农民投资能够增长的空间并不大,所以,加大政府对于农田水利灌区的实际投资十分有必要。
2.3要对农田水利设施在后期的维护以及管理进行强化
在对水利设施的具体建设以及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水利设施在工程前期的建设,同时也要注意在后期对于设施的管理以及相应的维护工作。我国乡镇中的水利站的恢复建设,可以起到稳定基层水利队伍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满足水利工程在建设以及管理上的具体要求。
3结束语
篇5
目前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建设标准过低和工程设备老化破旧的问题。我国大部分的农田水利工程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建成的,较晚的也是在90年代完成的。这些工程一般是农民自建工程,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本身,由于质量意识不强、生产设备及技术条件落后等原因,导致渠道防渗不到位、施工质量较差等问题,使许多建设标准无法落实到位。经过这几十年的运行,这些水利工程设施已经严重老化,工程的灌溉能力变差,进而导致水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没有办法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还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造成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破坏,逐渐失去了灌溉农田的能力,使农民的产量和收入严重下降,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妨碍了农业的健康发展。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而举步维艰。我国农业改革在不断深入,农业生产运营机制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却忽视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进而造成资金匮乏,投资下降,收入产出比失衡,阻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政府除了投资应急的抗旱打井和“农办公助”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其他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基本上都需要受益人自己筹备,但是农民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即使近年来收入有所增加,自筹基金的难度仍然不小,这就很容易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过低,失去其原本的使用价值。此外,农民兴建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低,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市场决定农作物的价格,而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外国农产品进入我国,侵占了部分市场,使农民收入降低,农民逐渐失去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也减弱了兴利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2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首先要科学有效的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提高灌溉效率。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要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实现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和管理权限,对工程的设备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具体来讲,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农民所有,则产权属于农民个人所有,乡(镇)政府要为其提权证书;若农田水利工程属集体所有,应该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其进行管理,集体拥有产权;若是具有经营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利用市场吸引来自社会各界的资金,然后以企业法人的形式对工程实行企业化管理。此外,还要注意贯彻落实近年来出台的关于农田水利建设制度的相关管理方案,改革相关的工程管理单位,降低成本,最后一定要注意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划分和管理责任的划分,这样可以激发水利工程管理者的积极性,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质量是一个工程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也不例外。一套完善健全的建设监督管理体系是保证一个工程质量达标的基本前提和必要保证。同时,工程建设后期的管理也至关重要。要加强质量管理,力求不出现或尽可能少的出现纰漏和事故,使项目工程的实际效益发挥到最大,能够服务于农业生产。
其次,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一定要逐步增大投入力度,实行多种优惠补贴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还可以以财政信用为基础进行市场的融资活动,重点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因此,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要设置专项资金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扶持力度要增加,要以不改变原有管理权为基点,一步步形成以农户个人的资金投入为主,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家财政补助为辅的层次丰富、多元化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放制度。使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使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体现,要使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地担负起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各地的相关部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要精心、部署要周密。农建工作也需要被列入考核内容,这样才能建立健全农建体制,形成领导亲自抓主要,分管领导抓具体,部门合作抓细部的任务分配格局。检查考核也需要加强,并按时举行检查评比,努力做到年终决定奖惩、半年考评一次、每季度通报一次、每月督察一次。另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活动也要继续开展,并评出奖项,给予表彰鼓励。此外在使用由国家财政补助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过程中,要弄清使用的重点,要把主要资金投放在灌溉面积小于一万亩,缺乏资金投入的小型灌区和雨水集蓄工程中。同时,要注意结合水利、农业和财政等各部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验,对一些水利工程项目提供资金补助,一点点把资金保障制度和公示制度建立完善,以保证资金被充分利用,确保其投入效果。在农业水利工程运行和使用中,水费是一项重要的环节,若想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发展,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农业水费属于经营性收费,水价的制定要公平合理。在定价时,要将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区别开来,先确定补偿供水费用和供水成本,然后以此为基础,确定非农业用水的水价;农业用水的定价也要依据补偿供水成本来制定,切忌单纯的追逐利润。此外,水费价格要以市场需求为杠杆进行调整,还要根据供水成本做出及时的调节,同时,要在农村和全社会提倡节约用水,建立起相应的促进人们节约用水制度;相关政府部门要制定严格的收费制度和规范,禁止随意提价,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前的规划工作,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还要实行完整的施工准入制度,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具有相应资质条件、信誉良好的施工企业来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程人员都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整个工程的有效性、安全性。企业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严格的验收,汇总成完整详细真实的资料进行备案。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过程中,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记录,工程的安全配套措施要有质量保证,建设和使用时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避免发生质量事故。
最后,严格的管理和规范化的审批有利于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管理程序更加规范、项目规划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施工过程更加合理、项目投资的收益最大化。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要按照先申请规划审批、然后建设施工、最后验收交付的原则,科学的管理及合理的规划布局,才能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向有序、规范的一面发展。
3总结
篇6
乡镇位于宾川县东南部,金沙江南岸的干热河谷地带,国土面积196.50km2,在册耕地面积1334.67hm2,是一农业乡镇。辖6个村委会、64个自然村77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总人口2.35万人,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1304万元,同比增长18.5%;财税收入完成313万元,为县下达任务数的104%;农民人均纯收入6194元,同比增长17.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79万元,同比增长30%。乡镇地形自成一坝,坝区狭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650m,多年平均降雨量500mm,平均气温16.7℃,平均有效日照2179.4h,无霜期294天,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具有“干燥、炎热、少雨”的特点。由于降雨稀少,水资源匮乏,十年九旱,为了生存发展,乡镇人民群众不断修建水利工程,改善用水条件,营造宜居环境。经2012年水利普查,乔甸境内水利工程数量为:中型水库1件,小1型水库2件、小2型水库24件和小塘坝159件,窖池2600件,小泵站11件,小机电井3605件,人畜饮水47件,输水干渠50.7km。水利工程设施的数量和建设投入居全县之首,管理工作较为繁重,开展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老工程隐患多。老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属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的“三边”工程,质量先天不足,普遍存在带病运行,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工程不配套、不完善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隐患较多。
2)在建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多。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是百年大计,必须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乡镇在建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问题仍然不少,不利于今后的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①前期工作不充分,设计质量不高,占地、拆迁及补偿困难大,施工时变更较多。②施工企业出借资质,或隐性分包,多数现场施工单位为委托或挂靠单位,人员业务素质差,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不能落实各项建设质量保障措施。③施工企业过于追求利益,忽视工程内在质量,出现偷工减料。④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成“兼理”,工作不到位,不负责,监管不力。⑤质量监督力度小,出现质量缺陷后,责任追究不到位,处罚措施可操作性不强;⑥检测措施落后、不科学,过多依赖经验和个人判断,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
3)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通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仍有不少问题:①管理较为随意,不认真,群众参与少,缺乏长效理机制。②实行租赁、承包、拍卖后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只注重经营管理,不重视工程管理,不履行合同义务甚至违约。
4)安全管理工作难。群众防灾避险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发现安全隐患报告不及时,处理不彻底,存在溺水,涵洞、井管缺氧窒息及落井事故,存在超安全水位蓄水及水体污染等隐患,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难度。
5)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多属于准公益性,投资大,效益不明显,资金整合困难,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投资、投劳不足,发展极为缓慢。
3改进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建议及对策
3.1整合资金、加大建设投入
3.1.1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做好新建工程及老工程除险加固工作。
3.1.2要与时俱进,抓住各种机遇,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实施一批以机械化、专业化施工为主的骨干水利工程,促进乡镇水利化建设步伐。
3.1.3要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田水利冬春修建设。
3.1.4要积极鼓励和倡导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种措施加大建设力度,争取更多资金投入,有效消除质量隐患,延长运行年限,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灌溉效益、防洪效益及养殖、供水、旅游等效益。
3.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3.2.1继续深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权责模糊、主体缺位问题。
3.2.2合理确定水价,严格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办发[2005]170号)及云南省水价改革的有关规定。
3.2.3加强工程管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水平,以顺应时代要求和服务需要。
3.3加强在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乡镇年年建设水利工程,从不间断,在建设过程中,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科学组织,克服重建轻管的思想,树立管大于建的意识,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3.3.1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促进质量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在建设时,让群众全过程参与,谁的积极性高支持谁、扶持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程建设时,首先发放移民意愿调查表,由广大移民提出建设需求,在逐级审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时,要明确分工,细化责任,严格按照批准下达的项目实施计划,不随意更改调整,工程建成后实行定岗、定员强化管理。县水务局为实施主体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乡镇要积极主动,密切配合,为工程建设营造安全稳定施工环境。
3.3.2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①要加强建筑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②要落实项目法人职责。③要精心勘察设计,提高设计质量。④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从严要求。⑤规范监理管理,通过招标选择合适的监理单位,加强对监理持证上岗的监管,解决少数监理人员素质差,监控能力不强,难于胜任监理任务的问题。
3.3.3加强质量监督管理。让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建设领域腐败行为,使工程建设环境更加风清气正。
3.4加大安全检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要管好用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效益,长期造福于民,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深入村组,加大宣传,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切实提高群众安全生产知识,提高避险、防灾,救灾能力,加强安全度汛工作,加强水库塘坝水体防污治污力度,共建水利工程运行好环境,共享水利安全管理好成果。
4结语
篇7
[关键词]:农田水利 工程建设 工程管理 探讨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一、农田水利工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a.招标投标不够公正透明。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和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密不可分,需要他们的大力支持,否则很难进行。因此,项目的招标投标就基本由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控制,缺少透明度,导致以后实施中问题不断暴露。
b.设计方案变更过多。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变更比较频繁,频繁的变更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影响工程投资。
c.分包的情况普遍存在。合同中明确不准分包和转包,但实际上农田水利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很普遍,且大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许多单位都是借用大的施工单位资质进行投标,而这些借出资质的单位往往只收取管理费,却不参与施工管理。最后,经过层层分包,施工任务由非专业队伍承担。
d.施工中质量意识普遍较低。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标准和安全系数是遵循国家相关规范的,质量要求和其他水利工程项目一样,绝对不允许马虎。但在农田水利工程实施中,忽视质量管理的大有人在,甚至技术干部都存在这种思想。因此,在口头上都说质量第一,但在施工过程中,当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当费用紧张时,就放弃了质量控制的中心和主导地位。
e.一线施工条件较差。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施工设备大多破旧不全,安全保护措施较差,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很少使用新型设备。施工中普遍存在违章作业。这些情况不仅威胁到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作业,更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宏观控制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应注重对施工过程的宏观控制,做到有效的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所谓事前质量控制即是对施工前期的准备过程实施有效的引导和控制。例如场地施工条件的准备、工程预算、材料准备、技术准备、组织准备等。在这些准备的环节中要充分的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环境要求、季节要求对其进行周密的安排和考量,做好施工人员的动员,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安全保障管理制度为施工的前期做好充分的事前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则是指对施工的阶段进行阶段验收、检验和复查、处理设计变更、工序交接检查、质量备案、施工记录等。该环节的实施有利于形成自我检验的良好机制,督促施工质量的有效和完善,避免不合理的设计变更,对施工的竣工、验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事后质量控制则包括成立验收组、准备验收材料、调节运行机制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严密的质量及竣工验收。
三、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措施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1、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加强前期勘察设计阶段的调研。
设计单位在工作时完全遵循设计规范,缺少实地勘察。因此,设计单位必须在建设单位的配合下进行相关调研、了解工程实际情况,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尽量满足项目区各方农民的实际需要,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项目初步设计。并将初步设计方案在项目区进行公示,广泛征询意见,根据征询的意见再修改设计,修改后的设计方案,各村组负责人和村民代表都要签署意见,避免今后产生必不要的纠纷。
3、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招标办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入证的三家以上企业或单位,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引进竞争机制,规范施工管理,明确工程投资,遏制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签定公证合同方可进入施工程序。
4、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才能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已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施工准入证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
发放并检审;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时,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5、正确处理业主、监理、施工三方的关系。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实行的是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业主、施工和监理单位三方的关系是合同双方平等互利、互助协作的关系。业主和监理单位主要进行工程管理,而施工单位是建设的主体,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的情况,主要取决于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是在工作中建立起来的,也是在业主和施工单位支持下树立起来的。没有独立性、公正性与公平性,哪有威信可言?独立性是业主赋予的,公平与公正性需要施工单位的支持和信任,并且予以承认。
篇8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 管理 建议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一直处于弱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旧的政策体系被打破,新的政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面临更多困难和矛盾。
、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 1、工程建设不能完全达到设计方案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兴建初期的都是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实地调研、分析,然后精心的、因地制宜的制定出设计方案,方案对工程资金的节约,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工程的实用性都做了非常细致的处理。但在实际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很多的问题往往就体现出来,如资金不足影响施工进度、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这样就无法保证工程能完全达到设计方案。
2、 2、工程建设没有计划性
在许多的农村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没有计划性,建设的非常盲目和随意,建设无序,整合各部门建设资金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的把工程建设、合理开发与社会效益、人们日常生活等方面结合在一起,许多工程重复建设、建建停停、纠纷不断,导致工程建设毫无计划、施工问题多多、缺乏有效管理、没有技术含量,工程存在各种隐患,毫无标准。
我县虽然编制了小型农田水利规划、山塘实施规划、农饮工程“十二五”规划等,但是这些规划只能管水利资金实施的项目,对于烟草资金、扶贫资金、土地整理资金等整合不够,造成无序建设、重复建设严重。
3、 3、工程建设监管粗放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视,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取得成就有目共睹,但是由于水利基层单位水利专业人员普遍紧缺,水利工程特点点多面广,造成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粗放,监管力度不够,施工质量标准低。
4、配套设施不完善
许多地区建好农田所需的水利工程后,相应的配套设施却没有跟上,致使灌溉达不到要求,无法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更无法获得更大经济利益。
5、工程重建轻管严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都是村委会管理,由于我市在八十年代就取消了征收水费,国家都管理养护经费的投入不足,村民自愿投工投劳的意愿差,造成工程都没有科学的管理,基本都是非常粗放式的管理,造成水库、渠道等淤积、严重,蓄洪能力大大减弱,机电设备老化缺乏维护,致使工程逐渐的失去应有的作用。
?
、 二、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意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地政府要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建设好、管理好农田水利工程,在保证农田灌排设施逐步完善的同时,使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等先进的农业技术充分的得以发挥,好间接的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制度是管理的基本,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只有好的制度才会有好的管理。完善和健全农田水利工程质量检查和监督的各项制度,可以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并且能够积极的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有了制度的保障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水利工程的相关领导必须给予水利工程足够的重视,强化对其建设的引导与支持。充分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明确水利工程管理的各级基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责任分工,施工现场要设立专职的、有高素质的质量检验员,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要求检验员在施工现场在质量的管理上要有认真仔细、严格审查、按标检测、坚持原则的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质量管理,明确管理目标,制定完整、科学的管理措施及监督管理机制,从而使质量检查、监督逐渐系统化、规范化、职业化。
施工现场要设立专职的、有高素质的质量检验员,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要求检验员在施工现场在质量的管理上要有认真仔细、严格审查、按标检测、坚持原则的质量管理意识。
2、充分发挥农民用水协会的作用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建成后的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的发挥农民用水协会的作用。让农民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遵章守法、自我约束、灌溉有序、杜绝违章。此外,协会工作人员在灌溉管理、工程维修和水费缴纳上事事带头,并尽力为农民办好事实事,不仅提高了农民投工筹资建设水利工程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农民各方面工作也更加支持。
3、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步伐,保障工程长久效益的发挥
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各行各业都在大步的向前发展,我们的农田水利建设也一定要跟上改革的步伐,遵循‘我投资、我受益、我所有’的原则,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可以非常实效的把对其维护管理的责任制落实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工程建设与所有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体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群众性、公益性事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财政、发改、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整合资金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建设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要求,在推进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要在大一些,在快一些,各地政府要切合实际加紧培养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基层;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各部门的建设资金,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形成合力,为工程良性运行、节约用水及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创造有利的条件。
此外,我们应该在工程的重要设施周围划定保护范围,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工程设施的维护、用水、节水、水源保护等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执行成本收费、有偿供水、以水养水等相关机制,促进水利工程“民办公助”建设的发展,从而实现小型水利工程的良性建设,为工程长久效益的发挥提供有力保障。
4、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对于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我们地方水利部门应该采取‘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工程建设好:
1) 1)因地制宜的对排险疫情、灌溉系统的沟渠进行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合理配备齐全;
2) 2)对现有的基础设施拟定系统的维保方案,该维修的维修、该更新的更新、该完善的完善;
3) 3)在水利灌溉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开发高技术、高科技的水利工程,要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应用、推广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材料 ,来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从而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提高的农村群众生活相适应。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只有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规范相应的建设程序,工作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强化管理’发展战略方针,建设好我们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工程完成后更要做好后期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有效的人员管理责任制、设施维护计划、灌溉管理制度等等,确保不出纰漏与不出事故,让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能够长期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强.曹秀清.许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若干问题探讨[会议论文]-2005
篇9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管理,节约型社会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情况,特别是目前我州部分县区出现的大面积干旱,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蓄水池、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这些对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工程建设仍然存在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工程重复建设多、工程纠纷多,造成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工程建设缓慢,老工程年久失修,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工程规划不合理,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另外,老工程由于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机制,一些老工程年久失修,过早的失去了其功能,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二、全力加强对在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一)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二)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
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必须严肃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此,要求地方,如乡镇、村一级在拟建五万元以上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如打井、建坝、扬水、拦河、修渠、排水、微滴灌等,首先申报,对工程地点、规模、投工、投资计划等,由村、乡、镇水利站报上级水利部门审批实施。
(三)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招标办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入证的三家以上企业或单位,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引进竞争机制,规范施工管理,明确工程投资,遏制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签定公证合同方可进入施工程序。
(四)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才能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以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施工准入证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建设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资料,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五)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
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汇总的真实完整资料一套备案。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根据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听取报告反映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所有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同时加强宣传,形成一种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相关智能部门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和备案,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的地质、气候和人文环境,建立和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制,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日常生活服好务。
三、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作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参照示范的作用,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建设。。
(一)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唯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
(二)内业资料管理
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保存;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三)工程设施管理
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四)经费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
(五)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们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小型农村水利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治理制度;治理模式
一、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
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对水利工程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但是,近些年来,气候条件逐渐恶化,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所以,亟需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现目前,在水利工程管理和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和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现象,难以发挥水利工程预计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布局分散和规模小的特点,对于治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水利工程建设是重要的保障。水利工程具有面广量大和工程规模小的特点,工程管理难的实际问题没能从根本得到解决,导致工程难以持续运行,对于发挥工程效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论文将对山东水利工程问题和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作为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机制,找出有效地管理策略,为水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二、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治理粗放,建设标准低
我国大多数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较早,受到技术条件、建材和资金的影响,造成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较低。同时,工程建设完成后存在着治理粗放的问题,降低了使用价值。经过长时期的运行,部分农田水利工程急需得到有效地修缮治理。
2、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滞后
现目前,水利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社会经济效益、合理开发和工程技术等方面难以互相兼顾,并且难以从根本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虽然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渐加大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但实际上国民经济增长与投入力度不相称。另外,大多数农民选择了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出现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极大的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3、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工程建设缺乏健全的监督治理机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纠纷问题,延缓了工程建设的进度,甚至出现长期拖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
三、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解决策略
1、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
大力推动水利工程建设朝着可持续运行和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保证治理的措施和制度能够责任到人,明细到位,保证水利工程管护措施能够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
2、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
国家应该加强资金投入投入力度,同时还要加大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各地区应该切实承担起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责任,构建稳定、长期的财政投入机制,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详细的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和投资计划中,尤其是市、县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加快水利工程建设进程,有利于增强农业的综合能力,保证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以及形成节水农业,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创造良好、宽松的投资环境。
3、政府转变治理方式
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治理方式进行积极地转变,不断增加治理水利工程的市场分额,另外,政府还应该强化对治理的有效监管、帮助和引导,从总体上构建与市场规律相符合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管治理体系,保证政府实现由直接管理过度到间接管理,不断完善与水利工程治理有关的法律制度。同时,还应该赋予经济组织和社会治理水利工程的权利,要求他们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结合政府的监管,形成多方合力治理,这样才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水利工程服务。
4、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目标
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应该对国家相关的保护环境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以及与本合同相关的规定进行认真的贯彻落实,在施工区域内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针对施工区域外的树木以及植物等应该尽量保持原状,尽量降低因工程施工对于施工区域附近的环境污染,加强水利水电开挖边坡治理,降低水土流失和冲刷的影响。大力开展噪音和沙尘的治理,对废渣进行合理的排放,强化对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管理,尽可能的降低施工活动对于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2)环境控制管理体系
在进行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施工的时候,应该建立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体系。工程技术部主要负责分项工程环境保护方案以及项目环保措施的制定,对施工中出现的环境环境相关的技术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施工管理部主要负责合理安排生产,保证环保技术控制措施的贯彻落实,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其它各部门应该根据各自的管辖范围,负责组织培训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
(3)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在工程开工建设前,应该编制详细的生活区和施工区的环境保护计划,并且上报监理工程师,经过审批后进行实施。同时,应该按照施工计划,构建与工程同步的环境污染的防护措施,作好生活区和施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避免因水利工程施工,影响和破坏施工区附近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