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6 15:5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流学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交流学习总结

篇1

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们提供、搭建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疑惑、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为中考最后的冲刺做好准备,麻池中学在初三年级开展了学习交流主题班会。

这次学生经验交流会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安排学科学习能力较强的3-5名学生进行了经验介绍。 

 

2017年4月24日九年级3班开展“爱学习”之学习经验交流主题班会

2017年4月24日九年级3班开展“爱学习”之学习经验交流主题班会(学生交流学习经验) 

2017年4月24日九年级5班开展“爱学习”之学习经验交流主题班会

 

发言学生精心准备,分别从课前预习、认真听课、课后总结、反思,独立完成作业,建立错题集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台上的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现身说法,台下的同学针对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全面记录,听得仔细。 

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提供了更为有效地学习方法,调动了同学们的热情。本次学习经验交流会,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活动内容,取得了既定的效果,为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带来了动力。

 

篇2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的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造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一,关注学生参与的能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三,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科学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自然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四,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五,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篇3

随着大合照的完成,我们班的主题班级活动终于圆满结束了,那一刻,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一开始,心理突然就冒起了一个想法,班级活动可以邀请在职的毕业师兄回来和我们进行交流,觉得还不赖。于是乎,头脑发涨,直接去找李老师,和她说了我的想法,然后要了01届陈师兄的联系方式,接着联系了我们人很好的陈师兄,和他说了我有这么个想法,师兄马上给了我坚决的回复,可以举办,这么有意义的活动,他会全力支持我们的。。。

从这以后,我和陈师兄就一直在为这个活动做着准备。。。期间,我们班也参加了学校的很多活动,我们班在党团知识竞赛拿到了第二名,还拿到了最佳团队奖,这令我高兴万分,这是我们这个新班级参加的第一次正式活动,就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这更加坚定我把主题班级活动的交流会弄好的信心;接下来,是学院的体育节,我们班的同学在各种比赛中勇于拼搏,团结互助,从中可以看到大家对于班集体的荣誉都很重视,虽然比赛输了,但是我们班已经开始形成了良好的班级作风,大家对班级活动的热情开始提升;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的团支书晓丹,为了党团知识竞赛,她身先士卒,并取得了令我骄傲的成绩,而接下来的团日记评比,为了弄好我们的团日记,她每天都会督促班里的同学写团日记,更加可贵的是,为了美化团日记,她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熬了几个夜晚,为每位同学写的团日记手工画插图,这么是多么辛苦的啊,但是我们的晓丹坚持了下来,并且无怨无悔,幸好,不负有心人,我们班被评上了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整个年级唯一的班级,这一刻,我为晓丹感到骄傲,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更为我有晓丹这个伙伴而自豪,她总是支持着我的工作,一起管理好我们的班集体,现在,团委组织的红歌会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也进入了最后的决赛,这一切的一切都促使着我一定要把这次我们的班级主题活动弄好。。。

活动前,我和陈师兄都不停的在做着准备,我们会了面,讨论活动的细节,并且定好活动时间,地点。接下来,活动准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活动前天晚上,为了把活动的细节方面都弄好,我做足了准备。。。当天早上起得很早,准备去买礼物,谁知道,天公不做美,天气说变就变,一直都在下雨,当我和晓丹从外面买好礼物好,整个人都湿透了,但是我们还要亲手把礼物给包好,弄好,要为我们可亲的师兄和老师们献上最真挚的祝福,辛苦了晓丹和班里的女生---然而,雨一直不停的下,越下越大,为了弄好活动,让大家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不断的发着短信提醒同学们无论天气怎样,都要去参加活动,还记得当我和爽同学通话时,我这样说了,天要亡我吗?一整天都在下暴雨,如果今天晚上的活动没人去的话,那我就去XXX跳下来算了,对不起这些百忙中抽空和我们交流经验的师兄们啊,也对不起大家啊。。。

怀着不安的心情去现场准备这个活动,但是当活动开始时,我看到现场坐满了这么多的同学和老师,我的眼泪一直在打转,我想大声的说,我终于成功了,大家都来了,我和大家的努力和辛苦没有白白浪费。。。

随着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李老师的精彩总结,我们的班级活动圆满的完成了,那一刻,我真的哭了。。。

篇4

关键词:中日高校;协作学习;skype视频

中图分类号:G5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1―0033―02

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外语教育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同时,如何培养国际化的高校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高校教育课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远程国际化联合教学,是解决目前这一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中日大学生之间的Skype视频交流学习,从整体评价、效果、建议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国际远程交流学习对国际协作意识、国际理解能力的提升作用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Skype交流学习实践内容

本次交流学习利用skype视频进行,时间分别为2012年10月16日(日方发表)和10月23日(中方发表)。参加者是中国12名日语专业硕士生和日本10名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

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搜集文明用语宣传画、标语、广告牌等资料,进行专题研究,将结果做成课件并互发给对方。

其次,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表,之后双方提问并讨论,从而达到交流学习的目的。交流过程中出现疑难问题时,双方教师进行积极引导,确保交流顺利进行。

最后,双方学生进行交流后总结在交流中的体会与感受,教师针对本次交流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结果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交流结束后,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分为 “对交流的整体评价”、“交流效果”、“对彼此的印象”、“今后交流的期待”等几个方面,采用了自由陈述式回答方式。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如下:

(一)对Skype交流的整体评价

从教学方式来看,双方都认为“能够与国外学生进行面对面直接交流,进行中日即时比较”,“可以现场提问,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很好”,可见Skype交流学习可以给学习者创造以往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国际交流环境。学生们用国际视野进行比较学习,这是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双方也反馈了“网络连接不稳定”,说明媒介效果对整个交流学习过程会产生影响,所以创造一个好的交流学习媒介是不可或缺的。

从课堂气氛来看,中日双方都认为“能够调动起积极性,使大家更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能够让我们主动提问与思考,从而更好了解两国文化”。可见通过Skype交流学习,学生能采取积极态度进行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并有利于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知识点的学习。另一方面,中方的“将掌握的知识介绍给国外的学生”和日方的“通过了解国外信息开阔眼界”反映了两国学生思考问题方式的不同,中方侧重将自身知识进行整合与宣传,而日方侧重对他国知识文化的吸收,所以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发现对方的优点与自身不足,从而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取长补短,这对培养国际型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

从学生自身改变来看,中日都认为“加深了对中日文化异同的了解”,“和国外学生交流学习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可见通过这次交流,不但使学生对中日文化加深了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习意识。而有效的交流学习正是要提高成员相互交流的质量,并且每个成员都要有积极参与贡献小组学习活动的意识。这种学习意识的提高对学生将来利用有效学习方式进行主动和协作学习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Skype交流的效果

调查问卷显示,Skype视频在中日大学生的交流学习中取得了三方面的效果:专题理解效果,语言、文化学习效果,相互理解效果。这充分肯定了Skype视频技术对远程国际化联合教学的促进作用。

(1)专题理解效果

关于车贴标语,日方认为中国车贴的表达方式直接、强硬,但是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异。日本车很少有车贴,大多为“熊出没注意(车主是个硬茬)”、“baby in car”等车贴,内容和形式基本相同,没有独特之处。

关于街上的广告牌,中国大部分是口号性的,多为“和谐”字样,也有一些社会公德方面的,日方认为这种广告牌太生硬。日本多采用委婉、柔和的词语,有时会使用方言和漫画,甚至可爱的动物。中方认为这样的标语更人性化,易被人接受,同时也更能引起注意。

对于本次专题,日本学生还发表了一些感想,如“中国的标语比较直接,让人比较容易理解,日本应该适当借鉴”,“以前听说中国很少有社会公德之类的广告,其实现在有很多”等。另一方面,中国学生总结出日本的标语特点与日本的“换位思考”方式有关,还与日本“卡哇伊”文化有密切联系。

(2)语言、文化学习效果

中日学生通过交换意见、交流学习,彼此了解到对方国家的语言习惯,对语言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另外,从交流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拓展思维,还在表达能力上有一定提升。通过Power Point发表、提问回答等,学生们可以学会多角度思考,提高语言能力以及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相互理解效果

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普遍印象是“日语水平高”、“表达能力强”、“认真”、“交流积极”等。中国学生对日本学生的印象是“认真”、“可爱”、“热情”、“善于发现问题”、“对中国感兴趣”等。通过交流,中日两国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真实地了解了彼此。结果表明,Skype交流学习可以减少中国学生在和日本人用日语进行会话时的心理抵抗和紧张感,同时也让日本学生对中国排除偏见、重新认识中国。可以说,通过Skype交流的方式来加深中日两国学生的互相了解正是交流学习这一国际性学术方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Skype交流的建议

两国学生对发表提出了一些建议:“发表时不要照本宣科地读,应时刻注意听者的反应”,“计划和准备非常重要。希望有一个电子黑板”。而且,学生认为大家互相讨论的话题也可以扩展到“就业情况、漫画、年轻人用语、电影、手机短信、化妆文化、网购、传统文化、敬语表达、饮食文化、大学生活”等,可见学生们对本次远程学习经验持肯定态度,并且期待今后的交流课程。

三、结论

结果表明,Skype视频交流学习不但能促进学生的表达、交际等综合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培养国际协作意识。双方可以学习到对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对进一步研究学习有一定帮助,同时也可以拓展中日学生对相同专业问题的认识角度,丰富对问题的思考途径,提高国际理解能力。所有参加者对于使用Skype软件进行视频远程协作学习持肯定态度,期待在今后的远程协作学习中可以讨论更多的话题。

[参考文献]

[1]王以宁,宫地功,李在荣.基于母语和视频会议促进学生发展的国际交流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01).

[2]宫地功,成喜.テレビ会交流による路意を育成するみ[J].教育システム情学会,2006(04).

[3]田一彦.大学における同学法の意味づけ[J].大教育研究,2004(01).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探讨

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要使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学习,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交流学习,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与技巧。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数学课堂合作与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是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与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在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提炼与运用时,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穿针引线”者。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汇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和提炼学生已发现的结论,提供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情景,及时给出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意见等等。

二、优化组合,强化合作

1、合理组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组织

合作交流小组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一般4――6人一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即遵循“组内异质”原则,形成互补,从而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班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组建好的合作交流学习小组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体现“组间同质”的原则。

2、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

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这“领头雁”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在小组选出自制力较强、组织能力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后,对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清楚小组长的职责,带领小组进入角色,开展合作,增强小组竞争力。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学生,把权利下放,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的顺利开展。

3、培养学生掌握社交技能

导致合作交流学习小组解体或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交流,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也不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方法――社交技能。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

三、创设问题情境,当好引导者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建设。

四、优化师生关系,当好合作者

在小组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的角色又变为一个合作者,要使小组合作真正有成效,教师除适时的组织、引导外,还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参与到学生中间去,在内容,时间,学生的情绪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平等的,建设性地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五、合作交流,培养协作意识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协作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正是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得到发展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是开展的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这种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取了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使课堂教学不再出现被遗忘和冷落的角落。

六、以学生为主体,当好指导者

这就首先要求教师从设计教案的一开始起,就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对于教师来讲,灌输是一种最省力,也是最能让自己感觉到已经尽了责任的办法,但是显然没有考虑学生接受的效果。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就不仅仅把学生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既要对学生的“群体”给予研究,又要对“这个群体与它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予研究,既要对“在群体中的个体积极性的发挥”给予重视,又要对“在个体积极性的推动下群体创造精神的发展趋向”给予充分的预测。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一些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设计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其三,教师应该给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留出充分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有较充分的发言机会和时间,使他们都能在合作群体中担当起应尽的职责,逐渐体会到群体合作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

篇6

2018年,在市教委港澳台办公室的指导下,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对台交流工作按政策、按计划有序开展。

我院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缔结友好学校已经多年。2017年10月大仁科技大学校长王骏发一行访问我院,并与我院叶银忠校长重新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我院主要与大仁科技大学在两校互访、学生交流学习、教师研修交流等方面开展友好合作。

一、台湾师生来访

2018年4月26日上午,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师生由其两岸事务处秘书王文君老师带队,一行12人到访我院奉贤校区。我院安排了12名团学干部代表开展了小型座谈活动,两岸年轻学子聊起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结下了美好的友谊。台湾师生一行还观赏了我院舞龙和空竹社团的表演,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师交流研修

2018年2月、4月、6月,我院共派出3名专业教师前往大仁科技大学进行为期5天和59天的交流和研修,他们来自我院健康和社会关怀学院食品专业和护理专业。我院严格管理出访教师,从行前教育、事中汇报到事后小结,程序规范,资料存档。落实专人收缴、集中保管证照。出访教师的台湾通行证在回境后3个工作日内交学院港澳台办公室,由专人交至市教委港澳台办公室统一保管。

三、学生交流学习

篇7

【关键词】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无论采取何种教法,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高效学习。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尽量少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尽量多的知识。但实践中构建高效课堂并非一帆风顺,造成课堂效率降低的因素还很多,如何排除这些因素的消极影响,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是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影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因素作简要分析,并提出排除这些因素消极影响的若干对策,仅供同行参考。

1.影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因素

1.1 教材理解不透。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里面涵盖了教学的内容精华。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对教材进行认真细致的研读,准确把握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对于那些关键的知识点,要进行反复研究、仔细推敲,真正做到吃透教材。若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教学中就不可能胸有成竹,更谈不上优质高效,甚至会出现目标不明、方法不当、手段不妥、思路不清、效果不佳的“五不课”。

1.2 参与程度不高。

部分传统课堂主要依靠一本教材、两根粉笔、三寸之舌,教师讲学生听,一节课下来,教者口干舌燥,听者麻木不仁。部分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教师也是穿新鞋走老路,名义上是探究性教学,其实还是单调的“填鸭式”,课堂上讲的太多,与学生的互动很少甚至没有,根本就没有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1.3 教学组织不严。

有些教师没能做到课堂气氛活而不乱,活而有序,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合理的组织,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有些课堂学生无效活动占据了太多的时间,表面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收效甚微。

1.4 教学设计不当。

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过程,极少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而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没有。这就导致平时对学生埋怨多,引导少,缺乏学法的指导。在一些教师眼中只有几个尖子学生,而不去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严重。部分教师过于延伸教学内容、任意提高教学难度,无意识地加重了学生负担。学生消化不良,热情日渐消退。

1.5 学习兴趣不浓。

教学手段单一,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方面缺乏创新。讲风太盛,没有“留白”,学生思考的空间过少。“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考试的工具。这种教学使学生索然无味,课堂效率低下。

另外魔鬼式的训练,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快乐。大量的练习,侵占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甚至是正常休息时间,学生疲于应付。以致于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完成角色转换,投入新一门课程的学习。

1.6 “情感投入”不足。

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实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爱心影响学生,以诲人不倦的态度感动学生。一个爱心淡漠、态度粗暴的教师,怎么可能营造良好的爱生氛围、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促成学生学业的提高与学习潜能的激发呢?

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不一而足,限于篇幅本文不再罗列。

2.排除这些因素消极影响的对策

2.1 “创境激趣”策略。

孔子曰:“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爱因斯坦也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创境激趣”尤为重要。

“创境激趣”有很多方法,如“设疑激趣”就是其中的一种,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启动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又如成功的喜悦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听到学生高兴地说:“老师,我做出来了!”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经常怀着喜悦的心情投入学习,就更容易取得新的动力,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兴趣盎然。

课堂上教师应设法“创境激趣”,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浓厚,才会有课堂的优质高效。

2.2 “情感驱动”策略。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情感与知识交融的过程,同时情感对学生学习可产生巨大内驱力。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没有了情感,如同大海航行没有了波澜,就不可能前行。如果我们能用爱串起每一堂课,让知识与情感在课堂上碰撞,课堂效率就会显著提高。

高效课堂应该是充满爱心的课堂。原苏联著名教育家别林斯基指出:“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用爱心呵护学生的成长,是每个老师的职责。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不能喜“优”厌“差”,要真诚地给学生以信任、鼓励、帮助。

高效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达到了50%的兴奋度,才可能接受100%的信息。大脑皮层的兴奋值取决于外界对大脑的刺激度。”因此,当教师走进课堂的时候,应该充满激情,要全身心的投入,满腔热忱地对待学生,通过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情境促进”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外界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感知获得的。德国一位学者对此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设置情境很有讲究,其关键在于所设情境对后继教学是否有直接的用处,学生是否能依靠此情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故此,情境创设应注意贯彻源于生活、内含问题、溶入情感等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源于生活,在学生鲜活的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创设教学情境,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内含问题。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教学目标决定设问的方向,学生实际决定设问的难度,设问的新颖程度决定“吸引力”的大小。只有切合实际、生动新颖、目标明确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以收到“以疑启思”之效。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溶入情感。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赞科夫也强调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入情入境,一定会带来学生的心灵震撼,起到见老师之所见,思老师之所思,与老师产生心灵共鸣的作用。

2.4 “互动共赢”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能否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是衡量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如下三个要点:

一是科学建立合作交流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小组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组间同质”为班级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保证,“组内异质”又为小组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建立小组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是慎重选择合作交流学习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合作交流,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合作交流。不能为合作交流而搞花架子,在每堂课上盲目多次进行。合作交流的内容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应该是学生单打独斗难以掌握的内容。对于那些易于接受的知识也搞合作交流岂不是浪费时间?合作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功坚克难,提高效能。

三是要及时总结合作交流学习的得失。在每次课堂合作交流学习结束后,要进行小组活动小结、自我反思,它是合作交流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自评是必要的,及时总结合作交流学习中成功的经验和不足,分析反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相互提出改进建议。教师还应及时总结每一次合作交流学习的成果,有意识地鼓励表扬学习合作交流主动的学困生,使全体学生在“成功”中实现高效。

2.5 “精讲精练”策略。

课堂教学,只有做到精讲精练,才能创造教师和学生的“双赢”,才能实现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优质高效。

“精”绝不必然意味着“少”。精讲,就是当讲则讲,讲则讲透;精练,就是当练则练,练就练会。

怎么做到“精讲精练”呢?首先应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明确课程重点和精髓。其次要精选范例,通过范例构建“知识树”,通过范例构建“方法库”,通过范例构建“思维的发动机”,力求找到基于问题解决的“万能钥匙”。再次要精练,力求通过训练来验证并巩固所总结出的答题技巧和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精讲精练”要求教师先“下海”探路,然后让学生在船上“弄潮”,最后师生共同“拣贝”。教师既是“船长”,又是“水手”;既要掌控“航向”,又要“发号施令”;教师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还是“演员”。这样的教学,学生是轻松愉悦的,课堂是优质高效的。

2.6 “为了不教”策略。

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育技巧所在”。教师只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目的。

实践表明,个人的自学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与训练逐步提高的。因此,无论是哪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一定要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学生的学习目标、操作方法明确具体,有利于提高自学效率,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打造精品课堂,必须充分的备好每节课。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完善和创新,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教学过程,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努力构建科学的、生态的、和谐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氛围,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精品,才能充分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勤荣.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素质教育论坛,2009(1).

[2] 朱军辉.学生高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2).

篇8

建构“学为中心”的课堂,是我国当下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取向。“学为中心”的课堂,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在“学为中心”的课堂中,学生能动地、自主地学习成为其学习的基本状态,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我想:如果教师不教,先让学生学习,学生会学得如何呢?如果没有教师,只有教科书,学生能不能学习?如果能,那学生能学会什么?能学到什么程度?反思我们的教学,学生能学了,我们放手让学生学了吗?当学生自主学习了,他们达成我们预设的教学目标了吗?在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的教学又该如何推进呢?

基于上述追问,我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做了一些尝试:一是将“正比例和反比例”安排在一节课中学习;二是组织学生在课前先自主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三是调整教的方式,进退之间,依学而教。我以为,这样教学,可以更从容地从学生“学”的角度组织练习,关注并处理学生在认识正比例、反比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反思往常的教学设计,往往看到教师却难见学生,关注了“教”却忽视了“学”。过度的“教”的设计,逼仄了学生学的时间与空间,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把“学”放到教学的中心位置,意味着把学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意味着学生可以应用多种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让学习看得见。看得见的学习,不是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而是他们自主地往前走,教师与学生相伴而行。如此课堂,从“为教师的设计”走向“为学生的设计”,进而走向“和学生一起设计”。把“学”放到教学的中心位置,意味着课堂成为基于学生的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交流学生的学习、深化学生的学习的真正的“学堂”。如此“学为中心”的课堂,是我们所期待并且能够实现的“另一种可能”。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2.在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互依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提高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能力,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活动及意图】

课前,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如下“研究学习”材料:

(1)什么叫正比例?举例说明。

(2)什么叫反比例?举例说明。

(3)比较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和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我的发现――

(4)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我的总结――

(5)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我的疑问――

【在没有组织学生学习正比例、反比例之前,学生对于正比例、反比例不是一无所知。课前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学习,这既是一种学习内容的安排和学习任务的明确,又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即教师在“教”学生思考、研究的路径,也为学生提供了课堂交流的线索。与学生按照有关提纲与问题对相关内容作探索性理解“在前台呈现”相对照的是,教师先进后退,教师的“教”退到了幕后。】

一、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有关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

二、组内交流学习

继续谈话:在课前,我们已经对“正比例和反比例”进行了研究学习。请大家在小组里,就“研究学习”材料中的问题进行交流,一会儿我们用抽签的方式选择与全班交流的小组。

学生按4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两个层次的交流互动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两轮学习。第一轮是组内交流学习。每位学生在小组内要将自己课前研究过程中的想法与困惑、发现与疑问和盘托出。之后,小组成员商讨,如果我们这个组在全班交流,如何整合小组内各人的想法,如何分工将小组的学习成果向全班介绍。第二轮是全班交流学习。由一个小组在全班主讲,其他小组的学生先听后讲,也就是听完该小组的讲解之后,再陈述各自的想法。用抽签的方式产生与全班交流的小组,其意图是让所有的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都有可能也有能力与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学习

用抽签的方式产生与全班交流的一个小组。

1.组织交流“正比例”。

交流“研究学习”材料第1题。预设:小组中的第一位学生会和全班交流“正比例”。学生可能照搬教材中的例子,然后介绍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相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一定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教师追问:“关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能举例说说其他相关联的量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关例子,学生辨析:

(1)练习本的本数和练习本的总价。

(2)汽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

(3)考试试卷中的得分与失分。

(4)学生的身高与数学考试的成绩。

讨论: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用表格呈现时间和路程的数据(如图1),并说明其比值一定。教师引导学生横着看表格,发现了什么?竖着看表格,发现了什么?横着、竖着联系起来看,发现了什么?

引导小结:通过观察和计算,我们对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有两点发现:一是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也就是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二是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篇9

为提高党支部全体党员毕业论文的质量、推进毕业准备工作顺利开展,研18工商管理党支部在团结楼324召开以毕业论文交流为主题的支部组织生活会。

会上,党支书首先介绍了本党支部为本次交流学习会做的准备工作,如沟通学生党员的空缺时间和讨论方案等,并在会上汇报了2020年度研究生党支部的工作情况和未来的党建计划。目前狠抓思想政治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学习最新的政治思想,把握其发展动态。

首先,支部书记邀请班长详细讲解毕业论文完整的流程,包括论文的文字重复率检测、双盲审、明审、正式答辩、定稿这一些列的步骤、时间节点、提交的各类材料和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和问题,大家仔细听取内容,多人参与提问。

篇10

一、教师更新观念,提高对合作学习组织课堂教学的认识

们学校进行小班化教学,教学中也尝试了合作学习,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刚开始对这个合作学习很有偏见:1)认为合作学习组织课堂教学会浪费教学时间;(2)认为合作学习组织教学,对于应付考试没有多大帮助;(3)认为学生基础差或者层次不齐,合作交流不起来;(4)传统习惯和模式的影响,不善于放开或不敢放开,尝试又怕学生成绩下降等等。教师的困惑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最后经过了我们一年的尝试和摸索,我认为:教师讲得过多,任何一个问题都由教师包办,势必导致学生被动的学习,机械地记忆。这样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枯燥,进而丧失学习兴趣。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要发挥他们的才智,让他们感受到在合作学习环境中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所以我们首先让学生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了,学生会很快且自然地进入状态。同学们互相谈体会、谈收获,这种平等式的讨论与交流,刺激着每个学生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处在主动、积极、兴奋之中,真正做到了每节课每个同学会在兴奋愉快中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缩小学困生层面。

合作交流学习,我们的学生不但能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而且能拓展知识、开发智力。交流中能获取知识,教师设置情境,由学生讨论,互相谈自己的发现,然后归纳总结而获取了知识。这样建立的新知识,清晰度高,学生不易忘记。交流中能巩固知识,同学之间互相讲解,学生很自然且比较牢固地掌握知识,避免大量机械的重复练习,真正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交流中能拓展知识,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体会在交流,无形中把知识拓展了,今后遇到此类问题,会很自然地想到这一知识点。交流中能开发智力,互相交流,可以得到不同的启发,真正有利于智力的开发。

二、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合作学习对课堂的效率

只强调交流而不去引导,很容易造成“放鸭子”,从而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无功而返。为了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加以引导。

1、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我们八(三)班学生成绩好的、接受能力强的同学,有的往往只顾自己,不太关心别人。因此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认识,向他们讲清楚,互帮互助合作交流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同样也是一种学习,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你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巩固了知识,有时甚至知识得到拓展、得到了启发,比闭门造车好。有的不善于表达,帮助他克服胆怯心理,为他创设成功发言的机会,使他品尝表达的喜悦。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在划分小组时,一定要注意分组策略。规模要小一些,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能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学习小组通常由性别、成绩、个性特点等方面不同的学生组成。组与组总体数学水平相近,每组基本上是整个班级数学水平的缩影。教师直接诱导和启示各个学习小组的组织者(一般都选成绩较优秀),而小组组织者又直接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去,领导和左右本组同学进行具体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起到培养学习活动领头人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大大减轻老师的工作量,这样我们的同学也就逐渐的学会了老师引导和解答的基本能力,成了各个学习小组的“小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可以左右活动问题的导向,引导大家向着正确的方面进行活动,而且在课余还能协助老师及时为大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成为老师的左膀右臂,辅助教学的得力助手。

3、教师加强对交流用语的指导。

首先由各组整理交流的用语,然后收集上来,归纳整理后,在全班公布,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流。好的合作学习方式,在班级进行总结,不好的用语要及时指正,经常交流合作学习的经验,努力营造合作交流学习氛围,养成合作交流学习的习惯。从而可以避免以往那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出现的教学课堂死板,没有生机、死气沉沉的现象,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又无法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情况,变成了学生乐于参加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也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既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又要养成良好的动脑习惯。

有的同学不善倾听,急于自己表达,我们要引导学生去除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随便打断别人发言,专心倾听别人发表意见,积极思考别人的意见和观点,把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多做思考和交流,能够整合不同的观点、汲取彼此的智慧,尊重事实、形成共识等。

三、教师指导合作交流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急于求成。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学生可能已经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能导致教师在赋予学生主动权利的时候,学生不适应(或者对教师给予自己的权利不予理睬,或学生不会自控导致课堂大乱),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七年级新生刚入初中来不敢讲,不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害怕发言,但经过我们师生长时间的磨合,这种现象已经改善了不少,所以我们教师不要急于求成,慢慢地逐步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2、要有的放矢。不是所有数学问题都适合合作学习解决。不能为赶时髦而开展小组活动,不能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使课堂无效提问、无效合作讨论过多。有的知识用合作来解决,反而浪费时间、精力。《反比例函数图像》这一节课由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这一节课教师设置了先让学生猜一猜图像,然后提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如何去取等一系列问题,最后由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再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效果不错。因此,作为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或探究问题,目的要明确;其次,作为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搞好课堂教学,这样学生才感到时时有新鲜感,对数学学习始终充满兴趣。

3、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合作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否则忽视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一个组内交流中,如果成绩差的,经常依赖、模仿,听任成绩好的在交流,长期下去,没有主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为了杜绝这些不良的习惯,我与学生来了个约定,有答案先举手再把答案写在草稿纸上,教师在教室巡回走的时候进行批阅。

四、教师建立合作交流的评价机制

建立组与组之间评价机制,进步较快的组要及时给予表扬,落后的组、消极的现象要及时批评、及时指导。课堂回答问题,表现好的组,及时奖励,课堂表扬的形式要变化多样,要具有刺激性、挑战性和新鲜性,如教师夸奖、同学之间夸奖、共同鼓掌、发奖品等等。平时测验及期中末考试,以组为单位进行奖励。某同学出现问题,组内共同寻找原因,共同解决。我们的班级中都有一面pk墙,每天一次的汇总,每周一次的总结,每次考试的分数都一目了然的放在墙上,及时的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位置,为了让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我们及时进行了奖励多智星以此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当然有时还会利用一些小奖品进行鼓励,由于我们教师往往任教两个班级,为了提高自己所教班级的成绩,我让两班学生进行挑战,这样两个班级中学数学的氛围很明显的浓厚了很多,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五、数学合作学习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