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概况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4 14:1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概况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习概况总结

篇1

一、加强认识认真部署

1、学校组织召开了全校工作人员会,专题学习教育局《在全市开展行风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依照市教育局通知实施方案内容,结合我校实际,研究部署督促检查工作,成立了以郭民为组长的学校专项整治、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确立了督查内容。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校园网、广播、橱窗、展板、LED显示屏、微信或QQ群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向教职工、社会广泛宣传治理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校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营造学校宣传到位、家长理解配合、社会参与监督的禁止有偿补课的强大舆论氛围。积极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增进社会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主要工作

依照市教育局通知精神,我校本次专项整治活动以“宣传动员、自查自纠、全面检查、建章立制”四个阶段,坚持全面排查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将严禁有偿补课的规定将国家和省、市、区的要求传达到每一位教师。 我校结合实际,迅速行动,层层召开动员会,制定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落实工作责任,排点对象。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贯彻教育局《在全市开展行风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文件和有关有偿补课典型事例查处的通报。与我校全体教职工层层签订拒绝有偿补课责任状和承诺书,承诺书一式两份,教师本人及所在学校各执一份。向每一位家长发出《关于行风师风建设的公开信》。 我校在自查自纠期限内,每名教师以七项清理内容,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查摆在有偿补课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有错必纠。我校对于自查出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集中梳理,列出整改时间表,指定整改责任人,确保整改到位。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1、建章立制,形成常态化。

制定更加明确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树立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把有偿补课治理工作常态化。

2、巩固成果,防止反弹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育局《在全市开展行风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深刻认识有偿补课的危害性和专项治理工作的意义,切实增强依法从教、抵制有偿补课的自觉性,巩固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谨防有偿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全面做好我校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及中小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师风建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些教师的师风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深入做好我校教职工履职尽责工作,进一步加强我校教体系统师德师风和政风行风建设,规范我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切实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根据教育局通知精神,在我校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认识认真部署

1、学校组织召开了全校工作人员会,专题学习教育局《在全市开展行风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依照市教育局通知实施方案内容,结合我校实际,研究部署督促检查工作,成立了以郭民为组长的学校专项整治、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确立了督查内容。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校园网、广播、橱窗、展板、LED显示屏、微信或QQ群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向教职工、社会广泛宣传治理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校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营造学校宣传到位、家长理解配合、社会参与监督的禁止有偿补课的强大舆论氛围。积极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增进社会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主要工作

依照市教育局通知精神,我校本次专项整治活动以“宣传动员、自查自纠、全面检查、建章立制”四个阶段,坚持全面排查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将严禁有偿补课的规定将国家和省、市、区的要求传达到每一位教师。 我校结合实际,迅速行动,层层召开动员会,制定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落实工作责任,排点对象。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贯彻教育局《在全市开展行风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文件和有关有偿补课典型事例查处的通报。与我校全体教职工层层签订拒绝有偿补课责任状和承诺书,承诺书一式两份,教师本人及所在学校各执一份。向每一位家长发出《关于行风师风建设的公开信》。 我校在自查自纠期限内,每名教师以七项清理内容,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查摆在有偿补课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有错必纠。我校对于自查出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集中梳理,列出整改时间表,指定整改责任人,确保整改到位。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1、建章立制,形成常态化。

篇2

(一)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第二册第九章《人与生物圈》的第二节内容,是环境教育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和保护知识,其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较大。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高二学生已经全部完成了前面对生物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生物六大基本特征为主线的知识已经掌握得很熟练,而且已经学习过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要从丰富的内容中概括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等,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需要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说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阐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及总结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应用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课件演示,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3.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热爱生活的理念,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要求。

2.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二)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观察分析、对比)

让学生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有关录像资料和图片并通过交流、讨论识别五灵脂、蝉蜕等动物药物标本,当归、凤尾草等植物药物标本。

2.讨论交流学习法(讨论、讲述)

通过对动物标本和植物标本的对比,在此基础上多播放、些动植物种类,了解生物多样性,并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在此过程中,同学、老师之间加强交流。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黄土高原破坏之前和现在的对比。引出:保护生物资源,生物圈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思考。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设计问题,使其产生急需探求的心理,学生学习动机由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

(二)生物多样性基本内容

教师活动: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我们应从几个层次对它进行保护?引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学生活动: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师活动:野生生物资源具有很大使用价值,只有全面认识野生生物资源的价值所在,才能增强并树立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引出:1.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2.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直接使用价值,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1.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2.直接使用价值指人们能够直接利用的,包括药用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重要的工业原料、美学价值及文学创作素材。

设计意图:培养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四)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教师活动:以上是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我国地域差异显著,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从而孕育了既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应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引出:1.谁能说说我国生物多样性有怎样特点?2.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学生活动:1.第一,物种丰富;第二,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第三,经济物种丰富;第四,生态系统多样。2.据统计,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还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物种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五)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师活动:我国生物多样性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中,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多数野生生物灭绝或濒危的主要原因。引出: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保护野生生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设计意图:强化法律法规。

(六)小结

教师活动:1.结合板书,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知识框架。2.挑选典型习题,学生相互解答,教师点拨。

学生活动:整理知识体系,做习题。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拓展思维,便于记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教学流程设计符合认知规律

采用先导入再引导的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整理知识体系,归纳总结,便于记忆。

篇3

关健词:“一线双翼”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 课堂应用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一线双翼”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小学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一“一线双翼”教学模式的概况

“一线双翼”教学模式其中的“一线”指的是以“团队-引导-阅读-思考-发散-升华”作为教学主线,也就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团队分组模式形成学生内外共同的竞争环境,通过教师引导的模式确立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向与方法,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做到课堂阅读内容的升华以及知识点记忆的稳固。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使得学生在理解与应用层面能够有着一个显著的提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而其中的“双翼”则指的是以内容和形式来依托教学,在内容构建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采用发散思维的形式,以学生寻找、社会来源、网络辅助等方式获得更多的可用阅读材料、在教学形式的构建方面更多的利用多元化元素实现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并行成声、影、动、文协调的立体教学模式。

二.我国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

首先,阅读教学无法与课文学习产生有效的区别,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强、自主性不高、学习效率较差等问题。

其次,阅读教学缺乏合理科学的体系引导,使得学生在阅读课堂学习过程中,仅能够泛泛的了解阅读的内容,对于其中的内涵、意境等了解不深,更不要奢望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写作等环节中进行灵活的模仿与应用。

最后,由于教学素材等方面的局限,客观上限制了阅读素材的丰富性,主观上也框定了具体的学习范围,无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我语文能力。

三“一线双翼”教学模式在小学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1.引入课外资源,化难为简

“一线双翼”教学模式包括一条主线和两个依托,而依托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引入课外教学资源,比如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教学内容变得多元化,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更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同时还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化难为简,突破重点,值得注意的是,制作的课件内容与阅读课堂教学内容要有很好的衔接性,也就是说课件的制作要按照教学设计以及学生的具体需求,跟教师做好各个环节的切口接入,教师借些才可以借题发挥,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体验,增加理解

“一线双翼”教学模式其中的一线指的是以“团队-引导-阅读-思考-发散-升华”作为教学主线。教师可通过自己的阅历和认知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学习认知,思考并体验作者的情验思维,增加自己对课本的理解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更不能代替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同时也不能教导学生模式化的解读,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以免让其思维产生分化,出现错误或者模式化的理解,@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影响[2]。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改变,而“一线双翼”教学模式更是强调了这一点,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教师更要重视先学后教,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以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程《天鹅》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对这篇课文进行大意概况,总结出天鹅的几个特性,训练学生的概括总结力,然后对课本进行细心品读,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仔细理解性的默读,然后再大声的朗诵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学生还可以体验作者对天鹅这种动物的喜爱之情,通过整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扫除阅读障碍,大量掌握一些生僻字,同时对语文的阅读兴趣也提升了起来,在理解能力与概括总结能力上也有很大的进步,“一线双翼”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课堂上的应用,给师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惊喜。

篇4

[关键词] 微课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专业 文化类课程

本文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微课理念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BYG13)。

引言

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国家概况》(后文简称《概况》)是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该课程的整体目标是:比较系统的介绍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文化、科技教育、宗教习俗等。

目前,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我们为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这门专业必修课,每周2学时,共19个教学周,班级规模90-120人左右。鉴于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因此仅探讨英美两国的相关内容,暂不涉及其他英语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经过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庞杂,学时严重不足。在19个教学周中,教师需要教授英美两国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教育、文学、文化等章节的内容,其中含盖了几百个大大小小的知识点和语言点;虽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所侧重,尽量做到详略得当,但依然觉得很多重点内容无法展开,只可浅尝辄止;而学生对一些难点内容也似懂非懂、难于掌握,对很多感兴趣的话题亦无法深入了解。此外,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日渐程式化,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不够用”,有的学生“吃不了”、“用不了”。

2.班级庞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在90-120人的大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虽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由于课程内容多,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和讨论,难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以至于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无法得以体现,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和损害。

3.教学层次不高,难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学生大多只满足于记忆课堂内容、通过考试,学习仅停留在知识的简单识记层面,对课程内容缺乏宏观把握,缺少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判断,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等高层次思维活动。因此,该课程也很难实现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充实心灵,启迪智慧,构建知识结构的目标。

4.该课程与文化类其他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英语国家概况》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专业课程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历史、文学、文化等内容与其他的英美文学文化类课程息息相关,如《英国历史》、《美国历史》、《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但在实际授课中,由于师资有限,教师只能顾及各自课程,所以在教学中难免出现内容重复、互不衔接的现象。

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相关研究

关于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将多媒体手段引入英语专业文化类课堂[1],[2],[3]。

后来,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一些学者提出了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在文化类课程中体现“文化”特色的教学模式[4]。

近几年来,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向 “内容依托”教学、构建“内容・语言”相融合的课程体系[5] [6]以及构建“英语文学及文化课程群”的方向发展[7]。

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微课理论指引下,利用国内外现有的微课研究成果,旨在探索一种适合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微课(Micro-lecture), 顾名思义,即微小的课程,又名微课程,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形式微小、内容简短的课程模式,通常由时长很短的微课视频为主要载体,辅以授课的配套资源组成。

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次明确提出“微课”的概念[8]。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胡铁生认为,“对教师而言,微课程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研究方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而言,微课程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要选择学习的要求,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程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9]。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在微课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系统梳理课程知识点,找出并确定支撑这些知识点的核心概念。

2.以核心概念为主要讲授内容,开发制作若干5-15分钟时长的微型教学视频。

3.开发制作与微型视频文件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等教学辅助材料。

4.将制作完成的微课资源整理成系列微课程,应用于《英语国家概况》、《英国历史》、《美国历史》、《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教学中,实现同类课程之间的关联与整合。

研究特色

本研究认为,微课理念的引入将很好的解决《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现存的诸多教学问题。

1.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授课素材,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2.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微课视频及相关辅导材料,充分消化重点、难点内容;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答疑解惑、组织讨论、或开展其它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再是课堂讲授,而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充当促进者和指导者,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动地位,从而实现“翻转课堂”。

3.微课的引入使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费时于较低层面的知识点讲授,而可以更多的引导学生对微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4.由微课开启的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满足学生预习、复习和自主学习的不同需求,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的需求。微课教学资源也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5. 本课程所开发的微课资源也可适用于英语专业文化类的其他课程,实现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沟通交流,避免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并将同类课程有机联系起来。

根据该课程现行的几本教材,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本研究选取了57个知识点涉及课程基本概念、重要历史人物、主要历史时期、政治制度、教育体制、文化现象、社会运动等。

《英语国家概况》系列微课目录:

I.英国地理与人口

英国名称及相关概念

英国及组成部分

II.英国历史

罗马统治下的英国

安格鲁撒克迅时代

诺曼征服

金雀花王朝

大和议会起源

百年战争

玫瑰战争

亨利八世和宗教改革

伊丽莎白一世和文艺复兴

英国内战

光荣革命

工业革命

维多利亚时代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

III.英国政府

英国女王

英国议会

英国政府机构

英国司法体制

英国宪法

英国大选和主要政党

IV.英国教育

英国教育理念

英国教育概况

英国中小学

英国高等教育

V.英国社会与文化

英国宗教

英国媒体

英国节日

英国体育

VI. 英国文学

16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18世纪文学

19世纪文学

20世纪文学

VII.美国国土与人口

美国地理

美国人口

VIII.美国政府

美国宪法

美国政府组织机构

美国选举制

美国政党制

IX. 美国教育

美国教育概况

美国高等教育

常春藤盟校

X. 美国社会与文化

美国节日

美国音乐

美国体育

XI. 美国文学

早期文学

19世纪文学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XII.美国历史

殖民地时期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内战

二战中的美国

大萧条

民权运动

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以微课理念为指导的《概况》课程改革,必将为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变化与挑战。在研究论证阶段,研究者预测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在研究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考虑并寻找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

1.知识点的划分需要进一步细化。《概况》课因其涵盖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众多知识点,一向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 “心病”;而这一特点也为该课程的改革和研究带来极大挑战。如何划分知识点,知识点应该具体或精确到什么程度,都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程度进行调整。本文所提供的微课目录,仅为该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框架式的概览,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在此框架下对知识点展开进一步的考量与细化。

2.改革后的《概况》课程仍将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基本知识点的识记,但更多的将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该课程改革并不能抛开《概况》课固有特点,使学习者完全摆脱对基本知识点的识记,本研究希望能够探索一种全新的授课模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以生动并富有趣味的形式,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跟进。微课程的建设不仅仅涉及到微课视频的制作,配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微视频学习前的指导、学习后的测试、练习和思考题的设计等等。配套学习资源数量不宜太多,但要与教学主题紧密结合,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练习,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热情。

3.微课的网络学习与应用需要匹配的网络平台。微课学习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支持,只有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才能够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展开学习、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玲:《关于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探析》,《外语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2012年第6期,第80-81页。

[2]尹铁超、刘颖、石敏、吴莉:《超时空多媒体课件对英美概况课程教学的正面作用》,《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第5期,第55-57页。

[3]肖凌鹤:《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以〈英美概况〉课程为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36-137页。

[4]蒋红、樊葳葳:《大学英语限选课“英美文化”教学模式初探》,《外语界》,2002年第1期,第42-46页。

[5]常俊跃:《英语专业“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整体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效果分析》,《语言教育》,2013年第2期,第11-20页。

[6]常俊跃、赵秀艳、李莉莉:《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系统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12期,第24-30页。

[7]李鳎骸队⒂镒ㄒ涤⒚牢难Ъ拔幕课程群的构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3期,第102-104页。

[8] 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26):1-13.

篇5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格式实践时间:20XX年--月--日至20XX年--月--日实践目的:先容实践的目的,意义,实践单位或部分的概况及发展情况,实践要求等内容。这部份内容通常之前言或引言情势,不单列标题及序号。

实践内容:先先容实践安排概况,包括时间,内容,地点等,然后依照安排顺序逐项先容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实践进程中的利用。以记叙或白描手法为基调,在完全先容实践内容基础上,对自己以为有重要意义或需要研究解决的题目重点先容,其它一般内容则简述。

实践结果:围绕实践目的要求,重点先容对实践中发现的题目的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题目的对策、建议等。分析讨论及对策建议要有根据,有参考文献,并在正文后附录。分析讨论的.内容及推理进程是实践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反映或评价实习报告水平的重要根据。

实践总结或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对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侧重先容自己的收获体会,内容较多时可列出小标题,逐一汇报。总结或体会的最后部份,应针对实践中发现的本身不足的地方,扼要地提出今后学习,锻炼的努力方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关键词: 日语听力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 研究概况

引言

近年来,日语听力教学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加和丰富。为了清楚了解日语听力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听力教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以2005年到2015年近十年的日语听力教学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日语听力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基本趋势和研究方法

笔者利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日语听力教学为主题进行搜索统计,共收集到233篇日语听力教学相关的论文。经过分析发现,日语听力教学的论文在2008年之前每年都只有几篇,最多的是2007年的7篇,但在2008年突然增加到17篇,2009年达到了20篇。此后,日语听力教学的论文都在24篇以上,在2012年达到了最高峰,有37篇之多。而且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广度,具体涉及本科、高职、医学类院校等。这说明近几年日语听力教学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在研究方法上,一般趋向于经验总结、内省和思辨研究等非实证研究,很少有人利用调查、访谈、实验等方法做实证研究。另外,在这200多篇论文中,核心期刊较少,近十年只有7篇文章。由此可知,我国对日语听力教学的研究理论不够扎实,分析不够深入,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笔者对近十年我国日语听力教学的研究主题大致分为:日语听力教学现状研究、日语教学理论相关研究、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四个方面。

2.研究主题

2.1日语听力教学现状的研究概况

近十年反映日语听力教学现状的文章非常多。从相关研究内容来看,日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且近十年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无论是高职还是普通本科教学,都反映出以下几个共同的问题。第一,日语听力学习时间占整个日语专业学习比重低,日语听力课程并没有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第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第三,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涉猎的听力材料较少。第四,学校没有优化师资投入,没有分析听力课程的特殊性,师资投入具有随意性。

2.2日语听力教学理论的研究概况

近十年对日语听力教学理论的研究占听力教学研究总数的比例不多,倾向于相关理论的应用实践研究,涉及的理论较多。其中,图式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占这一主题的比例较大,强调该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及具体的应用分析。冯千另辟蹊径,将二语习得中的标记性理论应用于日语听力学习中,考察了听解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辨音、词、句子障碍,提出了教学对策。

2.3教学方法研究概况

近十年关于日语听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很多,侧重点大致有以下方面。第一,强调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周晓冰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日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秦国和、高亮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胡泊为听力教学创设了各种情境,将情景教学法运用到听力教学中,提出情景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二,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朴实提出,在日语听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角色,通过提高学生对日语听力课程的兴趣,改变学生在听力教学中的被动状态,从而在自主学习的形成阶段,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三,在听力训练方法上强调听说结合,注重听力理解过程的分析。肖开益结合相关理论背景,提出影子练习法是“输入”与“输出”二者并存的练习方式,并通过实验、问卷等方式,以学生的评价为中心,提出影子练习能够提高学习这语音识别能力、注意力、反应能力等。第四,强调日本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使学生克服听力过程中的文化障碍。杨芳、王栖琳通过中日语言文化差异分析,提出了听力课程中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2.4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教学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听力教学一般使用了多媒体,出现了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相关研究。蔡忠良对高校多媒体日语听力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多媒体听力教学资源不均衡,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显著、缺乏引导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盛春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弊端,提出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策略。

结语

从近十年的研究情况来看,我国对日语听力教学研究呈现多角度、多视角的趋势。但是,泛谈日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日语听力教学改革策略的文章占多数,具体到某一方面的研究,比如教学法、教学理论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不成体系,各个方面都处于尝试阶段。在研究方法上,有待从非实证性研究向实证性研究方法发展,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总的来说,日语听力教学研究还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应该加强理论知识,使研究方法多元化,扩大研究范围,力求创新。

参考文献:

[1]冯千.标记性理论于日语初级听力教学的研究[J].外国语文,2013.

[2]周晓冰.“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日语听力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秦国和,高亮.任务型教学法在日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实证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

[4]胡泊.浅谈情景教学法在日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13.

[5]朴实.如何在日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语文学刊,2015.

[6]肖开益,张利平,王在琦.论影子练习对提高日语听解能力的作用――以学习者对影子练习效果的评价为中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

[7]杨芳,王栖琳.运用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日语听力能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8]蔡忠良.高校多媒体日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

篇7

高等教育开设的商务英语教学课程主要包含了英语语言,国际贸易实务,涉外秘书实务以及跨文化交际等多方面的商务英语学习,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学习高等教育力图打造出符合经济贸易需求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但是在高等院校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今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需求,而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则可以很好的改变这种局面,为对外贸易国际交往提供更多的英语人才。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教学任务的目标性与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有相对具体的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任务设计,任务呈现,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以及任务延展等具体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具体的任务去求知探索,使学生通过对这些任务的完成程度来掌握具体的知识内容,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1]。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倡的是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获得体验实践,然后围绕教学任务进行学习,最后通过检验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结果,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养成探究知识,自主学习,思考,运用以及实践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等教育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等教育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阶段,即创设任务,完成任务以及评估与延伸任务,下面根据这三个阶段来具体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创设任务阶段的应用。如上文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以设置任务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由教学任务创设来决定的,在高等教育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教学任务时,首先要仔细分析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等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国际贸易方面的英语知识创教学内容分成多个模块,尽量将商务英语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等各项能力培训融入到创设的教学情境当中,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环境中进行交流学习,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各种疑难问题进行解决,完成学习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商务英语学习以及交流运用的实践体验的效果,但创设教学任务时,教师需要着重处理商务英语的系统性与独立性之间的关系,保证各个教学任务的关联性以及对于学生来说的循序渐进特性,使学生获得真实全面的认知与体验[2]。

以《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初级》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在创设教学任务可将第一和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整合,创设出一个类似于招聘会的任务情境,再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将总任务情境细分成岗位职责,工作环境以及公司概况等多个子任务目标。

完成任务阶段的应用。首先在创设任务时,教师就在明确好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独有的任务解题思路,其次在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还要督促学生搜集各种学习信息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习惯,实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在某些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结果进行检验与总结,在这过程中对其中出现的各种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指导帮助其进行解决,同时还要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指出纠正,对学生提出的创意性构思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肯定。

还是以《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初级》为例进行分析,在创设出类似于招聘会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根据每个小组的人数情况划分任务,现场模拟公司招聘,在获得真实体验的同时也利商务英语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

评估与延伸任务阶段的应用。评估与延伸任务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以及延伸到巩固升华学生知识的目的,在这个阶段,教师首先要以多元化多层面的评估原则,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估,让每一个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长短处,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实际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中所展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组织协调能力,再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对于其中出现的某些具有创造性的小组团体要给予鼓励与支持。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等教育商务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其特有的优势帮助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适应了高校教育的教育模式,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人才,为我国对外贸易作出了贡献,这种教学方法在高等教育商务英语教学中非常具有可行性。

篇8

1、学会使用课本

目前地理课本种类很多,有鲁教版、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教材(8地市,35万学生) 人教版教材(7地市,25万学生) 湘教版教材(1地市,3万学生) 中图版教材(1地市,3万学生)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接触新知识的开端,是学习新知识的第一环节。预习能培养自学能力、自学兴趣、自学习惯。预习时,对一般内容快速阅读,重点和难点内容则应详细阅读,认真分析、理解掌握重、难点知识。在课前预习时还要让学生作简要笔记,将重点知识画线,疑难知识打问号或作标

记,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

3、课堂专心听课

专心听课是获取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释疑解难的主渠道。专心听课要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口到。心到要求学生要精神集中,全身贯注,不走神,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思考,积极思维;眼到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意图,或看黑板,或看课本,或看地图等;耳到要求学生认真听课;手到要求学生或记笔记,或勾画课文重、难点,或做演示操作等;口到要求学生默读、朗读、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等。“五到”中最重要的是心到,只有心到,才能眼到、耳到、手到、口到,才能使眼、耳、手、口四者并用,协调一致,高质量的完成听课任务。告诉学生听课时要带着疑问听,要特别关注老师讲解重难点知识和如何突破重点、难点的。要教育引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要学会知识,解决疑难,更要学会掌握知识,解答疑难的方法。

4、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应用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该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 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要学会读、查、用各种地图。通过考察与应用这些地图中提供的地理信息,使学生学会在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以避免死记硬背,引导教师充分重视地图教学

5、课后及时复习和做作业

复习和做作业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及时巩固预习、听课所获知识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手段。根据人类的遗忘规律,复习和作业需要课后及时进行,一般来说,在复习完相关教材内容和课堂笔记的基础上,再来独立完成作业效果较好。

6、做好《地理填充图册》

利用填充图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对地名及位置的记忆,熟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助于理解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填绘地图的能力。是将地理知识通过教学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的有效手段。

7、搞好单元目标检测、总结工作

每学完一个单元,自己学习成效怎样?目标实现程度如何?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成败原因是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后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纠正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完成目标检测、总结工作,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确定今后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而且,单元目标检测、总结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篇9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指导 对话 师生互动

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在教学中通过“层层铺垫,环环紧扣,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维、学会用英语交流合作;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主持人的角色,指导学生运用归纳总结、问答法、小组讨论等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本文以Book 1 Module 4 “A Lively City”的教学案例为例,阐述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

一、课前准备

1.研读教材

本节课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NSE)高中必修1 Module 4 “A Social Survey”―“My Neighbourhood”的阅读课“A Lively City”。模块从Introduction 到Function 部分,通过学习建筑、居住地等有关的词汇入题,介绍交际功能中运用介词指示方向和地点的语句。以介绍学生自己的居住地或熟悉的城市开篇,自然引入阅读部分。通过学生对话的形式,介绍厦门市的地理位置、气候、城市概况,如旅游景点、建筑、住宅、商业区,等等,使学生了解厦门市的概况并掌握介绍某个城市的方法。

2.设计思路

(1)指导学生速读对话,同时完成选择题。

(2)两人一组查读对话,相互问答八个相关问题。通过合作加深对对话的了解,抓住对话的主旨思路,并根据问题中提到的厦门概况,介绍厦门。

(3)向你的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大庆。创造并利用机会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以此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二、课堂实施

【新课导入】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的西南部。(The city of Daqing is/lies in the southwe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2.大庆铁人中学位于让胡路区南部,占地117000平方米。(Daqing Tieren Senior High School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Ranghulu District,covering an area of 117000 square metres.)

3.福建省位于浙江省的南部。(Fujian province is/lies on the south of Zhejiang province.)

4.台湾位于福建省的东南部。(Taiwan is/lies to the southeast ofFujian province.)

【过渡】

In the last module,with Alice,we traveled to the central part of Australia on the famous Ghan train and enjoyed the scenery along the way.Well,today,we will continue traveling and take a trip to a seaside city in China.

【欣赏表达】

在欣赏厦门美景的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个美丽城市的理解。

【速读】

迅速浏览对话,然后独立完成教材33页上的选择题,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阅读理解题】

Read “A Lively City”,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s.

1.John Martin is visiting ?摇 ?摇.

(a) Xiao Li’s hometown

(b) a town near where Xiao Li lives

(c) a shopping mall

2.Xiao Li lives ?摇 ?摇.

(a) on the island of Gulangyu

(b)in Xiamen

(c) in a town to the northwest of Xiamen

3.John and Xiao Li ?摇 ?摇.

(a) at Xiao Li’s home

(b) driving around the city in the car

(c) on a train

【查读】

仔细阅读对话,并两人小组合作,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回答八个相关的细节问题,加深对对话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查读(即查找文章指定信息)能力。

【大屏幕上的问题】

Read the dialogue again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How long haven’t they seen each other?

2.Is this John’s first time to visit Xiao Li’s hometown?

3.What’s the climate like in Xiamen?

4.Do the tourists bother Xiao Li?

5.Is the business district modern? Why?

6.Where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 in Xiamen? (the harbour)

7.From the dialogue,can you tell anything about the Gulangyu Island?

8.Where do they plan to have lunch?

【发现过渡】

It’s easy to see that in the form of a dialogue,the text introduces XiaoLi’s hometown――Xiamen and its climate,the tourists,the business district,the harbour and Gulangyu Island.(加粗的红色字为本课文线索。)

【学生活动 复述课文】

Now let’s retell the text according to the six aspects without changing the tense.

重点在于学会用地道的英语熟练地描述或介绍居住地或熟悉的城市。通过复述课文,把握文章的脉络,掌握描述一个地方的句式,为接下来的读后拓展活动――介绍家乡大庆做好铺垫。

【过渡】

Let’s continue our trip to another important city of China.The pictures are from the same city.Try to guess.

【大屏幕展示图片】

图片展示采油机、铁人王进喜、铁人中学等,学生马上会说出大庆。通过地图指出大庆在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继续强化在复习交际功能中运用介词指示方向和地点。

大屏幕继续展示图片:大庆火车站(Daqing Railway Station)、采油机(The machines for extracting oil)、大庆电视塔 (Daqing TV Tower)、新马特商场(DaqingNew-Market Shopping Mall)、龙凤湿地(Wetland Natural Reserve in Longfeng District)、铁人纪念馆(Tieren Museum)、铁人广场(Tieren Square)和铁人中学,与此同时,教师给出这些地方的英文名称。

【读后拓展活动】

It’s your turn to introduce your hometown――Daqing to your friends.

Welcome to my hometown――Daqing

Your friend comes to Daqing to visit you and you will show her or him around the city.You would rather go to some of the places.Introduce the places to him or her and at the same time you can introduce something else about Daqing,such as the people,the food,the weather,and so on.

四人一组,讨论介绍大庆的概况。

(这是本课在情感教育上的一个升华。通过此活动,让学生增进对家乡――大庆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情感;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体会与朋友交往的乐趣。)

【课堂小结】

Travelling,we can broaden our horizons to learn about other people and other places.Meanwhile,let’s work together to make our hometown――Daqing and our country more beautiful.

【作业布置】

Finish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workbook.

篇10

关键词:初中生物;地理学科;德育;渗透

一、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前,初中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仅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整天处于学习压力的氛围中,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初中生今后发展极其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在进行生物课教学时,因为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先实验后教学或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浓厚的科学氛围,体会到科学的谨慎性和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多了一些严谨,少了一些粗心。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产生高度的感慨与崇拜,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热爱。其实,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就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德育渗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总结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盲目性与分散性的问题,缺乏教学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导致当完成教学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老师应该把有关德育方面的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德育融入课程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和教学中所有有关德育的知识放在一起讲。

例如,老师在讲“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时,先把本书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中一年级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地理,讲一些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人类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有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的良好意识。

通过在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各地区的环境、自然、人文特征,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进而衍生出热爱祖国、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2.隐藏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然后在授课时,在适当的讲课内容中渗透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时,其中有些科学家需要老师去介绍,譬如: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发现细胞学说的、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做实验的以及做实验的次数,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科学家产生了仰慕和崇拜之情,并且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学生的个人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

3.联系实际渗透法

在现今的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科学的认知、思想的觉悟、个人修养、实际生活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