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学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6 02:5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培训学校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warmersandcoolers
类似于我们的课堂,两位外教在培训开始之前做了许多的warmers,既活跃了整个会场的气氛,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例子。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游戏是clappingrounds,在节拍的带动下(手拍2次,腿拍2次),教师说一个单词(如国家),学生接另一个(如首都),这个活动很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既能锻炼思维又可以活跃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一举多得。而关于cooler这个概念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可能课堂里都有在做的,只是没有一个具体的名称。cooler就是让原来兴奋激动的学生安静下来,专心听讲。方法有许多,比如lipreading(让学生读嘴型说单词或句子),silentreading(默读课文)或者在课堂快结束时让学生听一段轻音乐再让学生今天课堂中所学的单词或句子,留给学生一段时间安静地思考。
二、teachingtechniques
teachingtechniques包括usingchineseorenglishintheclassroom(课堂中英文的使用)organisingactivities(活动组织),givinginstructions(教学要求),givingfeedback(教学反馈)。在课堂中英文的使用方面,keith提到了在英语课堂中使用中文的几种特殊情况,例如解释一些抽象的单词(brave,spirit等),解释一些语法知识,一些culturalreferences也能用中文表达等。当然中文解释应该只是很偶然地出现,英语课堂中使用最多的还是英语。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学生耳濡目染,才会有更多的理由和机会说英语。其次,当教师说英语时,对于学生而言,其实也是听力的锻炼。一些常规的指令都要用英语,而且要是短句,简洁易懂。真的有学生不懂的话,教师还可用一些身体语言或面部表情来解释。在活动组织方面,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组织包括了pair,groupandindividualwork.在活动进行之前,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设立一个清楚的目标和时间限制,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演示,还要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可以问学生几个问题)。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在教室中边走边听边看,帮助一些比较困惑的学生然后适当地记录一些学生的强项或弱点。活动完成后,教师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提问或者评价学生的活动展开情况在教学要求方面,建议教师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教学要求。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要求清晰明确呢?首先要确保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其次教师要试着用简短的语句,清晰而缓慢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利用手势、面部表情、语调,或者图片、实物等来加强学生的理解,最后如果学生还是不懂,可以把自己的意思写下来。而在教学反馈方面,它是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或活动表现的评价,是为了促使学生有所进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教师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多用。
三、teachingpronunciationinprimaryschool
语音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是根本的,首要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好发音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学好发音,才能听懂人家说的话,也才能让人家听懂自己的话,才能对所学材料以正确的形式在脑子里储存下来,以正确的形式使它再现,从而建立语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对语音最敏感的时期,抓住此时解决语音问题正合时宜,否则对学生自己以后的学习会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不良影响。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汉语语音体系,而英语语音与汉语语音有很多差异,小学生学习英语语音往往要受到他们已经获得的汉语语音的严重影响,经常会出现这些问题:首先,英语元音不正确。受汉语语音影响,学习英语元音是容易出现单元音不饱满、不到位,双元音被单元音化,因为现代汉语的双元音基本已经被单元音化,而没有真正的双元音。在朗读单词时,许多学生的元音发音口型不到位。如把双元音发成单元音:把time[taim]读成[tem],brown[braun]读成[bra:n]等。其次,英语词尾辅音后附加元音。汉语没有真正的词尾辅音,几乎都是以元音(韵母)结尾,而英语的大多数单词是以辅音结尾。很多小朋友经常会出现在英语词尾辅音后附加元音的错误,这些现象主要发生在以[p]、[b]、[t]、[d]、[g]、[k]等音素结尾的单词上,学生容易在这些单词的尾音后面加上一个音素如把jacket读成jacketer,把red读成reder,jeep读成jeeper,把friend读成friender的音等,如果不仔细听,是听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在小学英语单词读音中比较普遍,也最容易被忽视,因此我们应当采用既可行又失趣味性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英语词尾遗漏辅音。在英语教学当中,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例如,在教授pep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4parta部分的重点单词bathroom,bedroom和livingroom的时候,很多学生在发音的时候遗漏了词尾的[m]。这种现象在单词教学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最后,节奏错误。在英语口语中,是以一个重读音节与其前后的非重读音节构成一个完成的节奏群,而在操练口语的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非重读音节被拉长,导致语句失去节奏。节奏群直接制约着学生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节奏群进行表达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听力理解中把握节奏群提高理解效果的能力。
引人入胜的故事,可以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读故事时,学生没有字字弄懂,也能理解意思,故事中许多词语的重复出现既自然有令人愉快,这样语言方面的困难就随之迎刃而解了。为了读懂内容,孩子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去学,读懂了就有满足感,并有兴趣进一步提高理解故事的能力。讲故事活动提供了各方面的语言训练,既能提高学生听和读的熟练度,又能培养他们说和写的流利度。当学生聆听和阅读故事时,不可能一下子理解所有内容,因而也得到了推断、猜测字义的训练。而当学生讲故事和表演故事的时候,他们往往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活动,在尝试的过程中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样,学生的才智和创造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英语故事能帮助孩子们建立起一种外语的语感,使他们熟悉各项语言内容和句子结构。讲故事和表演故事能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好恶,交流思想,并成为其他活动的一部分。在表演故事的活动中,学生有时当观众,有时又拥有观众,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乐趣。这些活动既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又能使学生熟悉词汇。许多故事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表达能力,也丰富了他们在地理、历史、数学、自然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篇2
围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目标,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普及深化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培育电子商务企业和人才,提高电子商务覆盖率和渗透力,逐步形成电子商务应用更加广泛、支撑体系更加健全、配套服务更加完善、产业发展更加集聚的电子商务进农村新格局。到年底,培育具备电子商务技能,适应电子商务就业和创业需求的实用技术人才1000人;实现本地电商从业率不低于90%。
二、培训对象
部门、镇乡、村(居)社干部,镇村(居)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店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单位、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电商从业人员,有志电商创业的高中、职高、技校、高校毕业生、社会青年和镇乡电子商务管理人员等。
三、培训方式
遴选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遵纪守法、有志电商创业的本县或在本县从业的培训对象,选用统一推荐教材,按照“因人制宜、按需培训、分类指导”的思路,采取集中培训、一对一培训、现场培训、实践操作和跟踪服务等方式进行培训。理论培训不少于30学时,实践操作不少于50学时,跟踪服务不少于20学时,并抓好后续跟踪调查。
四、培训内容
1、电子商务相关政策解析(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背景、重大意义及电子商务发展前景);2、电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法规;3、电子商务模式(B2B、B2C、C2C、O2O、G2B、G2C、G2G模式介绍);4、电子商务在线支付与安全;5、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以及店铺工具软件的使用;6、网上建店的基本操作;7、网店的营销推广。
培训重点:①开店之前的准备工作、货源寻找与甄选、商品、设置店铺以及卖家中心后台的使用;②网店的装饰装修、商品拍摄、商品图片美化、店铺海报图片的制作、设计装修素材等内容;③淘宝平台站内站外的宣传与推广、网店的促销策略等内容;④手机淘宝的基本概况、手机淘宝店铺的设置、推广及引流等内容。
五、培训措施
各培训机构建立健全培训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抓好宣传发动,组织好培训对象,制定好培训教学计划,落实好培训场地和安全保卫措施,建立健全后期跟踪服务制度和管理考核制度,完善档案资料,创新培训模式,突出培训特色,切实抓好培训。
六、评估方式
建立由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和参训学员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估机制,以百分制对培训机构的培训工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兑现补助的依据。考核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80(含80分)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下不合格。
七、培训档案
各培训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培训学员档案管理制度,按班次真实、完整、规范的建立好培训档案并装订成册。
八、培训机构
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商务局组织对申报企业进行了评审,择优确定了县计算机职业培训学校、县奔腾电脑职业培训学校、县电脑科技学校、县前程职业培训学校和县劲辉职业培训学校等5个培训机构。
九、补助资金
根据《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方案》,安排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相关培训学校、中心或机构开展电商实用技术人才培训。
(一)补助范围及标准
补助范围:组织开展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的宣传动员、生源组织、教材讲义、教师工资、技术专家指导、学员食宿、场地租赁、设备使用维护、实践操作、参观交流、教学管理和公务费等。原则上按800元/人标准补助。
(二)兑现方式
每批培训结束,按考核办法计算并兑现培训补助。
十、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遴选培训机构
(二)遴选培训对象。按照主管部门负责,镇乡政府协助,培训机构配合的方式遴选确定培训对象(遴选方式另行确定)。
(三)组织培训。按照培训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培训。
(四)总结提升、健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对电商人才培训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总结。探索建立电商创业人才培训长效机制,为全面、纵深推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新型创业人才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电商企业和人才培训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负责做好工作协调和组织推动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培训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分解任务,齐抓共管,整体推动。
(二)加强监督检查。县商务、财政主管部门负责电商人才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通过实地查访、电话抽查等方式加强对培训机构培训工作的考核,监督其按计划开展培训。对不按计划开展培训、管理不力的培训机构,要核减其培训任务,情节严重的要取消其承担培训工作的资格,并向社会公示。主动邀请审计或纪检监察部门参与项目检查验收,坚决查处违规行为,形成监管合力。同时接受省商务厅对电商人才培训工作的抽查检查。县商务局将根据各基地培训任务完成进度、项目监管、资金使用、信息报送、培训效果、跟踪服务等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兑现培训补助费用和下年度任务安排的重要依据。
篇3
1.职业技术培训院校的发展仍受计划体制下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所束缚。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职业培训的管理体制与办学体制也得到积极的改革,但在很多方面还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要模式。据可靠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约有8720万名技术工人,其中高级技工只占全部技工的5%,远远低于国家总体要求的比例(15%),两者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且,我国企业职业教育培训也存在诸多弊端:首先,我国目前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办学方针还有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都无法赶上西方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目前,尚有部分地区仍在采取下达招生指标的形式招生,虽然使得职业技术培训院校、就业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的招生得到保护,但同时也使其被束缚,制约了与市场接轨。其次,我国企业职业教育长期被认为是“二流教育”,在教育界不能获得应有的教育地位,缺乏办学自主权,它的发展还受到普高热、大学热的强烈冲击。再次,我国把管理行政的方法挪用到管理培训实体上,这不仅加大了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负担,还影响了培训实体向积极一面的发展步调。
2.教育结构失衡。在教育指导思想上,过多的关注高级杰出技术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中、高级技术人员的培养。比较一组我国1991年的人才结构数据和日本70年代的人才结构数据,我国当时的普通高校,中专毕业生合计达106.47人,而技工学校毕业生仅有41.3万人。整个人才结构成倒宝塔型。可是,日本在70年代时,计划新增7万科学技术人员,44万工业技术人员,技工160万人,人才结构成宝塔型。通过比较这一数据,发现我国对于技术人才需求的分配十分不合理,导致企业和事业单位各类干部严重膨胀,而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极度短缺,正是由于我国上世纪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才使得我国技能人才短缺的积弊于近年来得以逐渐显露并日趋显性化。影响了我国新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的发展。
3.缺乏大量经济上的支持。从1986年到2011年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的生均财政投入远低于同期普通教育的投入,这十分不利于企业职业培训的正性发展。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占总投资的1/4,而对技工教育的投资却微乎其微,大多数职业培训院校都无法为学生提供先进的设备,用以学生的实习教学,很大一部分职业培训院校都是运用陈旧或被企业淘汰的设备来给学生实施实习教学。这在当今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是极不可取的。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将先进的设备投入到后备技术人员的培育上,但在我国,调查资料显示,即使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至今在300多所职业培训学校中也仍还有20%的学校没有实习工厂。这明显可以看出,我国对企业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还远远不够,使得企业职业教育始终无法提高它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
二、对策及措施
为了职业培训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好的适应和发展,我们应该制定全面而详细的策略与措施去应对企业职业培训实践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建立健全的职业培训体系,为国家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做出充分的准备。
1.更加灵活、开放的运用办学体制,创新办学形式及运行机制。通过改革,调整政府管理行政式的管理制,理清政府与培训实体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减轻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负担,彻底消除计划经济制度下的管理体制与办学体制对职业培训的束缚。落实好各职业培训机构的自主办学权,使各类职业培训院校成为独立的办学实体。让培训实体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形成按需施教,按需办学和多方办学的局面。
2.加强对职业培训立法和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加快立法和制定法规的进程有利于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更多地依靠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不再使用单一的红头文件管理方式,将每一个培训实体办学的相应处理措施和政策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来。在立法和制定法规的过程中,要使职业培训立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改革日益深化的总趋势,明确职业培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家对其的重视和投入。
3.建立健全的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制度,加强其社会化的管理。在对工人考核方面,将侧重点从企业转向社会,使其由部门、行业管理转为社会化的管理。在建立健全的考核及鉴定制度时,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考核的工作机构,以保证职业培训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
4.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强化职业培训实体的培训手段。将有限地资金投入到培训机构的设备配置上,争取让更多的职业培训院校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优越的实习环境。让职业培训院校的学生能够充分的学到先进的技术,为社会和国家的高新技术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篇4
关键词:职业培训 单元式教学 操作技能
1.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生产大国转变为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大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巨大变化,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生产企业对职工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为我们的技工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一转变,给以技能培训为主体的各类中等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
1.1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培训的对象越来越广。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经过正规培训的技术工人数量快速增长,同时逐年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又促生出大量需进行技能培训的农村就业人口,而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又促生大量需重新培训的人员,培训已变成了终身制,需要接受培训的对象越来越广。
1.2培训的内容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有针对性。培训学校已经全部由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营模式转成了市场体制下的经营模式,所有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来制定培训标准,这使得大多数学校的专业设置变得既符合本校的特点,又适应市场需求。培训方法和目标更有针对性。
1.3培训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技能培训,主要体现在“技能”的培训上。而生产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使得学校在实训设施上无法迅速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原有计划体制下依托的大部分实习企业已不复存在,大部分的技能实训已全部落到学校自己身上,而企业对技能培训的要求却变得越来越高,这使得现在大部分技能培训学校都面临着:培训的教材、培训方法落后,实训设施落后及不足,教师队伍培训不足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个学校均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方法用以解决这些为题。我认为单元式教学方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不错选择。
2.单元式教学方法就是根据本专业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就业企业工作要求及特点,参考本校实训设施情况,将本专业需实施的基础课程、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就业和心理指导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按知识和技能承接关联关系,根据本专业培训人员就业时对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可以有机的搭配和组合的单元,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对象选择不同的单元内容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在单元教学中保证完成基本“应知应会”的基础上,还预备若干专业知识单元作为完成基本培训后的提高培训单元或企业用人专用培训单元。这种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以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为例)
2.1解决教材太杂,内容重复,按大纲讲授时间不够等问题。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教材有着不同版本,相同内容各版本教材大同小异,相关教材有部分内容重复,而且随着联合教育的普遍发展,出现了教材内容的重复化问题,很多时候,需要讲授的只是书上的一部分内容,教材内容使用率太低;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技能教育指导性文件的规定,“教”和“训”的课时比例要达到1﹕1,那么在三年期内完成教材的全部内容教学,课时数明显不够,而通过对培训内容单元式的划分,将必要和必须的内容提炼出来,能有效降低课时数,有利于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
2.2随着培训对象的扩大,培训对象的文化层次也各不相同,单元式教学采用:2.2.1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比较具体的技能培训。2.2.2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就是掌握这个单元的培训技能。2.2.3打破理论课、实验实习课界限,边教、边学、边练,实现“教”、“训”一体,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培训内容。2.2.4能根据学生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采用不同级别的培训单元,能有效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实现培训目标。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培训效果。
2.3现在大部分培训学校都有同一专业、同一级学生,同时开课、同时实习的问题,由于受实训场地和设施的的影响,出现了实训所需理论课讲完,实训没开始或实训开始,理论课还没授完等问题。单元式教学中将“教”和“训”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实现边教边练,能有效提高实训效果,同时也解决了教与训不同步的问题。单元教学实施的时间相对灵活,通过同一专业班级分别讲授不同单元,将统一实习时间岔开,有利充分利用实训资源。
2.4单元式教学在保证本专业“应知应会”基本内容的教学前提下,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就业单位的具体要求,灵活设置教学单元,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达到以教学保就业,以就业促教学的目的。
2.5现在大部分学校都采用在学校学习两年到两年半,后一年或半年到就业单位就业实习的学制设置方法。在最后的一年中大部分学生面临着就业分配,这时已选择单位和没选择单位的学生处于同一班级,此时教学的效果及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受到很大影响,采用单元式教学就可以将已选择单位的学生抽出来,专门进行此企业所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培训,一可以针对性强化已准备就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二可以保持其他学生正常的学习秩序。
3.而要保证单元式教学的顺畅进行,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3.1正确划分知识单元。要将本专业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根据本专业现行生产企业用工要求,确定本专业“应知应会”的内容,以及工作中常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划分出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
3.2单元式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学习能力的技术工人。那么就必须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讲练合一”的手段并通过电化教学和生产实习等方法,增强学生对新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获取新技能的能力。
3.3充分利用单元式教学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各个知识单元教学的顺序,保证“教”与“训”的同步和统一,通过总结和积累,积极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单元更新和储备,来不断适应新的培训任务。
3.4要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这些教师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而且能很好地理论结合实际。
篇5
为高技能人才戴上“大师”的桂冠
“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室办好,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大师,为柳工、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柳工技能大师欧玉伟在广西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欧玉伟大师工作室”揭牌仪式上激动地说。这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旨在通过研讨及实际工作中选择研究课题,解决问题和传承技术。工作室划分为训练室和实践工作室,设在柳工职业培训学校的训练室,集中开展数控技术工艺流程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及仿真培训与专项技能的训练;分布在柳工传动事业部和液压件事业部的实践工作室,开展技术革新、传授技艺等活动。成立以来,工作室在整合柳工高技能人才资源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团队优势,为企业的技术攻关创新和加快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悉,自2011年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以来,广西共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13个,其中国家级8个、自治区级5个,在欧玉伟等“技术大牛”的带领下,这些大师工作室正逐渐成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小到指甲刀、打火机,大到家电、汽车、工程机械,都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快速生产出大量的新产品及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转型时代,我们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评价偏低,多数人存在浮躁、怕苦怕累、急功近利的职业心态,以及教育结构失衡、职业教育长期被忽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技能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各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国家和地方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发展,其中,《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都把建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高技能人才振兴的重点举措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高技能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到2015年,全区建立2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为高技能人才戴上“大师”的桂冠,体现了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尊重和认可,设立“大师工作室”,为企业搭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平台。随着更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诞生,将会让更多的拔尖人才展露才华,让一个又一个积极创新、不断进取的精品团队,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作出更大的贡献。
带徒传艺,打造“人才生产线”
技能大师工作室将生产技术攻关、新技术应用以及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旨在给技能大师提供一个平台,更好地发挥技能大师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2013年7月,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赵辉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成立,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公司焊接培训中心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将给技能领军人才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交流平台,使其更好发挥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整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拓宽高技能人才成才之路,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成效,为石油石化行业和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这一语道破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的目标——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带徒传技作用,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通过“导师带徒”开展传、帮、带工作,力求以点带线、连线成片,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就像滚雪球一样,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在技能大师的带动下,企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会越来越壮大。
目前,这种“滚雪球”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为柳工打造出一条高质量的“人才生产线”。柳工“欧玉伟大师工作室”从理论、实际操作和技能竞赛三个方面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环境上,以个人岗位为主要培训基地,依托公司职业培训学校为载体,建成了仿真训练室和实践工作室,组织学员积极参加各种公司级、市级或自治区级的技能比武大赛。在培养方式上,更是不拘一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公司职业培训学校合作,聘请专业教师为学员上课,还开展数控技术工艺流程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仿真训练、技术革新、传授技艺等活动。另外,每月定期开展一次研讨会,通过优秀技能人才的经验交流,让学员们在工作中取长补短。“欧玉伟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灵活多样、各有侧重的培训方法,提高了学员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更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欧玉伟大师工作室”已有4人晋升到高级技师、技师行列,工作室成员及学员都成为公司的“能工巧匠”和生产经营骨干,涵盖了镗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多个工种。
高端引领,搭建技术创新平台
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的另一个目标是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生产技术攻关等活动相融合基础上,把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成为新技术、新工艺、创造创新、绝技绝活、新标准研发推广、高技能人才技能展示、交流、提高的重要平台。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王兴平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后,迅速为南宁佰什盛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解决了燃烧机温度不达标的技术难题。针对产品技术瓶颈,技能大师工作室分析制定了工艺修改方案,解决多项技术难题,由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焊接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研制达标的燃烧机,目前已经投入生产。
柳工“欧玉伟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后,逐步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包括《提高78A0361阀体加工中心阀孔镗较加工精度》、《挖掘机缓冲阀体加工中心提升》等,并完成了新产品减速器机工装和新产品JV桥工装的制造。
2013年4月,以全国铁路首席技师、南宁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李桂平名字命名的“李桂平电力机车司机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后,吸引了8名来自运用、检修、设备等生产部门的技术精英加入,南宁铁路局下拨10万元专款用于工作室开展科技立项研究,工作室申请的三项项目已获得铁路局科技立项批复。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为企业凝聚了一个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能打硬仗的高技能人才团队,使一个人的力量变成一群人的力量,一个人的智慧变成一群人的智慧,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实现成果转化赢取了团体优势,同时,也为企业争取到了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据悉,中央财政将对每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一次性补助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培训设施设备购置及技能交流推广等费用。
政策链接:
2013年5月13日,为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和《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作出规定,现整理如下:
关于项目申报单位应符合的条件
(一)技能大师的条件。技能大师应当是某一行业(领域)技能拔尖、技艺精湛并具有较强创新创造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技能人才,在带徒传技方面经验丰富,身体健康,能够承担工作室日常工作。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称号;
2.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或具有技师以上技能水平,积极开展技术技能革新,取得有一定影响的发明创造,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3.具有一定的绝技绝活,并在积极挖掘和传承传统工艺上作出较大贡献。
(二)依托企业建立工作室,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
有符合条件的技能大师;技能人才比较密集;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政策制度;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费用不低于50%,能够为技能大师工作室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以及包括场所、设备在内的必要工作条件。
(三)依托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应当具备的条件:
有符合条件的技能大师;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能够为技能大师工作室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以及包括场所、设备在内的必要的工作条件。
关于项目资金使用范围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培训用品购置、技能交流推广等费用。地方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对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技能创新研发等活动给予补助,所需资金从地方政府安排的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行业、企业或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为工作室提供办公场所、实训设备等必要的工作条件,并安排技能大师带徒津贴、研究(攻关)项目补贴以及日常工作经费等。
关于项目产出
技能大师工作室应形成以下项目产出:
(一)技能大师工作室具备固定的场所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定期开展活动;
(二)建立完善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办法,规范运作;
(三)通过传、帮、带,使技艺技能得到传承,年均为企业或社会培养8个以上青年技术技能骨干;
篇6
关于民办职业教育的举办,在我国职教法中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说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社会需要基础上已经有了法律上的保障,所存在的问题在于缺乏理论上的研究与实践基础的验证。关于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也存在着诸如能否营利、对民办职业学校管理薄弱诸类问题,在此我们不作太多的议论,仅就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一、民办职业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在探讨此问题前,首先应明确民办教育的概念及应用领域。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办学主体是否具有政府权能为标准而将学校划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指由政府直接举办的学校,私立学校指由非政府机构举办的学校,包括不具有政府权能的社会力量。在此我们也认为,民办学校即私立学校,所有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都可称民办教育。按照国际习惯一般将民办教育称为私立教育较为合适,在中国则以民办教育较符合国情与教育发展形势。故在一般描述国外民办教育时冠之以私立教育,而在研究中国情况时则以民办教育统称之。
国际私立教育发展与成熟的历史研究表明,教育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公共性,二者是保证私立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教育的民主化将普及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广泛的民办教育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建立,则促进和保证了私立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而教育的自主性和公共性,则为私立教育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基础。这些属性,保证了私立教育在欧美等国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与公立教育相比日益显示出其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如美国私立教育已逐渐从昔日的宗教教育为主发展为与公立教育同等教育目的与内容、在教学及管理上独具一格的学校。日本私立教育的产生及内容更多地受西方教育民主思想的影响,通过法制化手段保证及促进了私立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从贵族阶层的特权普及入一般民众社会,实现了教育的大众化。但是无论何种原因,可以说,私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基础上,社会的需求最终促成了它的存在与发展,补充公立或国办教育之不足,提供公民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与权利,其性质与任务也是紧紧围绕社会需求而定的。所不同在于,如果说以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私立教育以进行知识传授及普及教育,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教育需求为主,而现代社会的私立教育则更多地倾向于满足个体需要,追求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内容与要求。这也反映出现代社会对教育系统的价值与内容的重新认识与定位。可以说,私立教育的性质与任务是随着不同的社会发展与需求而进行变革,以保证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
二、私立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层次与规模
从世界教育发展历史来看,公、私立并举的教育体制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古已有之,它是人类社会传递文化遗产的一种工具,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时期发挥的作用不同而已,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中各级各类学校都是由国立、公立、私立三类学校构成。从教育类型来看,各类教育中都存有私立学校,但相对而言,属于普通教育内容的私立教育比私立职业教育易得到发展,因此,世界各国教育体制中属普通和高等教育之私立教育较为发达;从各类学校发挥的作用来看,传播宗教知识内容一直作为私立普通教育机构的主要教育教学内容,这也就限制了以传授技能与技术为主的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对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现实要求,如教学内容与手段的限制。何种类型与层次的私立职业教育发展最为合适,或那一层次的教育最适合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认真学习发达国家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发现在大多数国家的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由国家承担,而中学后或培训性质的职业教育则大多数为私立的职业教育,如美国,由于其教育体制中完全的或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职业中学相对较少,因此所有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均是在公立中学实施,这类公立中学设有一定数量的职业课程。而属高中后非学术性、非学历教育的职业培训学校则大多为私立性质,据统计在美国这类学校目前已达7071所,其中私立6514所,占有92.8%;同时由于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的中学毕业生都将在毕业后继续接受教育,因此在美国除为继续进行学位课程的公立性的社区学院外,大量的是属于私立性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据统计这二类机构的比例为1比6,也就是说在美国属于中学后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大多数为私立的。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据有关统计资料,到1992年底,在日本属于高中后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中最为发达的是私立高等专科学校和专门学校,共有2494所,占总数的86.7%,另有私立短期大学499所,占84.4%。总结美日二发达国家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经验,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私立职业教育或培训在非学历教育和中等层次之上发展较为合理并能获得较大的价值;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或在属于职业技术培训内容方面更易获得发展。美日二国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私立高中后职业教育与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承担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
三、民办职业教育与企业办职业培训的关系
关于此问题,主要的模糊认识在于①企业教育是否也是民办教育,特别是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后,企业的办学行为与办学主体与企业的所有制间的关系问题;②如果企业办学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范畴,但现实的反映表明它又不等同于纯粹意义上的民办职业教育,其与民办职业教育的不同点在何处;③如果企业教育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作相应的改革,企业作为民办教育如何发展;④我国企业教育与国外企业教育的不同,也就是企业教育不能成为企业内的独立存在体,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其民办意义体现在何处。
对此类问题,本人认为,①企业职业教育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这是由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正在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和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变化,决定了其所从事的职业教育的性质,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合资企业所进行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当然属于民办职业教育或私立职业教育,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教育尤其是企业开展的培训,是以企业发展为本,企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提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需要。企业教育成为企业发展行为,企业教育与企业生产与经营纳入同步发展轨道,这样企业教育行为也属于企业的一种经营行为。但是企业办学由于企业性质的复杂性,使得办学主体及性质也呈现出多种特性。在企业教育类型上,从国外情况来看,有企业与企业联办,企业与社会联办,企业委托其他企业、行业、社会办等,企业给予经费资助或提供教学实习场所。
②企业职业培训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而且随着职业教育多样化的发展,企业开展的职业教育将成为今后民办职业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理由在于国家对于民办教育的鼓励与支持政策和企业职业培训发展为民办职业教育的社会必然性。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其中明确指出社会力量是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这样企业所承担的教育形式在法律上已成为社会力量办学的组成部分。另从我国国情来看,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任务及职业培训的机构,大多数是一些企业或由行业组织的培训机构,可以说,企业办学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但企业的改革冲击最大的也是企业办学这一领域,如何在企业所有制形式转变过程中,使企业的办学适应企业转变需要并及时作相应的改革,是企业教育继续存在与发展的关键。目前企业教育向民办教育体制转变,并与其它培训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四、民办职业教育与政府的资助
目前,世界上大多国家的私立学校大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接受政府资助,政府在经费上的资助,使私立学校具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也是维持和发展私立学校的必要条件,同时政府通过对私立学校的资助,有效地实现对私立学校发展的控制,保证私立学校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并发挥作用。可以说,政府的扶持政策与财政资助,是私立教育发展的保障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私立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国外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包括低息贷款、税收优惠、政府资助,在日本最为著名的为1970年的《私学振兴财团法》和1975年的《私立学校振兴援助法》,自此,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经常费用补助金,最高达学校经常费用的50%。另有一种形式是通过对民办学校学习者进行资助的方式来实现的,例如美国联邦政府主要以学生贷款、奖学金、专项补贴等方式进行资助,这种资助保证了有才华、但受经济困扰的学生能够接受平等的、较好的教育机会与权利,学校则通过稳定生源、质量提高而间接受益。
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国家对私立教育的资助,是私立教育获得与公立教育发展的同等条件,承担相同的任务,且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与物力来扶持私立教育发展,并通过资金资助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如果在不具备这种条件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发挥在私立教育中的管理职责,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五、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与形式
篇7
一、组织学习,确保换证工作依法开展
市教育局于10月27日召开了全市民办学校换发办学许可证会议,各区县教育局民办学校管理机构负责人及民办学校校长或副校长参加,会议首先学习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我市民办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讨论。督导室就民办学校换证材料及相关要求进行了解读和说明,市教育局纪检书记张英同志对换证的有关方面工作提出了要求。通过学习和讨论,明确了本次换证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要求,为本次换证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换证过程中,对民办学校的相关材料进行了收集、归档,并抽查了部分民办学校。
二、全市民办学校的基本情况
我市民办学校在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这一大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九九四年由中华职教社申办的徽州中华职业学校成立,一九九七年创办了第一所民办初级中学——昱城中学;一九九八年民办黄山学校、二00一年新世纪学校分别成立。近年来,我市民办学校已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12所,其中12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在4所,初级中学1所,民办普通高中1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6所。在校学生13431人,教职工1132人。另外,其他非学历培训学校11所,其中高考补习班3所。全市民办幼儿园25所,在园幼儿4648人。全市各级各类(含短训、幼儿园)民办学校48所,在校学生21547人,教职工1719人。
全市民办学校资产总值达28067.75万元,占地面积576365.8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8002.86万元,图书191913册.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市教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民办学校的兴办不仅满足了我市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需求,缓解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而且优化了整个教育体系机构。同时,它还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给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在民办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市教育局根据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积极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
1、允许民办学校举办者租用国有或集体资产举办民办职业学校
根据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和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为鼓励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实施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皖政[2003]34号)关于“各地可以采取出租闲置的国有、集体资产等措施对民办职业学校予以扶持”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经费资助、出租、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等措施对民办学校予以扶持”的政策规定,对具有一定的办学基础,且有多年从事职业培训工作经验的举办者,在申请举办民办职业学校时,允许租用国有或集体资产办学并要求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目前我市正式审批的5所中等职业学校及2所筹设的中等职业学校,其中有6所学校都是通过租用校舍的方式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民办职业学校每年招生人数2000人左右,占全市中职招生人数的1/4,为发展全市职业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公办学校统一安排,并创造有利于民办学校发展的条件
全市民办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如各种评比竞赛、评优、教学检查、研讨、会议等都与公办学校统一安排,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政策。并在民办学校建立健全党、团、工会等组织,纳入全市统一管理,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各种活动。在民办学校招生、教师职称评审等方面为民办学校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采取更加灵活和优惠的政策措施。每年招生安排民办学校提前招生且不受区域限制,以保证民办学校有足够的生源和一定的办学规模。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不受指标的限制,只要符合规定条件即可获得通过,使民办学校的教师有更好地发展空间。在民办学校建设方面,享受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关优惠政策,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之后,为保证承担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能获得相应的资金,允许民办学校继续收费,为受教育者提供选择学校的机会,同时也保证了民办学校有更好地发展前景。
3、严格审批,加强管理,促进民办教育更好地发展
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都把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民办教育事业。按照“非禁即许”的原则多种形式举办民办学校,目前我市有社团、个人、民办企业、公办学校等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在审批过程中,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市教育部门负责审批本市实施高中阶段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和高中阶段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的民办学校。县(区)教育部门负责审批本行政区域内初中及初中以下各级各类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幼儿园及中等以下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的民办学校。根据谁审批,谁主管的原则,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每年组织对民办学校进行督导检查或专项检查,并组织民办学校负责人进行研讨,听取各方面的建议,特别是利用对民办学校年审为契机,强化对民办学校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四、存在问题
1、民办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改善进展缓慢
我市民办职业学校基本上是在原技能培训学校基础上创办的,且是通过租用场地办学,尤其是徽州中华职业学校不仅场地租用,而且分散办学,目前有三个教学区,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困难。由于办学者没有固定资产,对管理部门来说存在着很大风险,万一出现重大的特殊情况将很难处置。
2、教师的相关法定保险未办理到位
由于经费的原因,一些学校在执行《劳动合同法》的过程中,对聘用教师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未能全部办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但如果五险一金全部办理,学校又感到困难很大。
3、少数民办学校的办学主体不合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四条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举办民办学校。但××外国语学校是合资举办的一所民办学校,县教育局占有20%股份,作为股东之一,这明显不合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为招商引资而采取的一种办法。而且这所学校从筹设到2005年正式批准设立,一直未办理办学许可证,属于无证办学。
徽州中学是由当时铁路中学移交时创办的一所国有民办学校,举办者是市教育局,至今未明确负责人,校长由育才学校钱长春校长兼任,这些都不符合要求,此次换证必须纠正,进行规范,明确这所学校的举办者和负责人。
4、对短训机构的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目前,市教育局审批的短期培训学校有博达电脑学校、和乐外语学校、小主人新闻学校、勤奋及成功高考补习班。这些学校除审批外,没有其他有效的监控手段,平时管理难度大。
5、公办学校举办的培训班或民办学校没有独立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与公办学校相分离的校园和基本教育教学设施,实行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业证书。目前,徽州中学参与举办的育才民办学校没有独立的校园。另外,屯溪一中举办的补习班和实验小学举办的小主人新闻学校也没有独立的校园,这些都不符合教育厅的有关文件要求。
6、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缺乏有效手段和政策措施
在我市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从规划、建设、师资配置、校址选定、招生、日常管理等方面都予以积极支持和优先考虑。但由于财政困难的问题,尚未设立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专项资金。
篇8
一、竞赛项目、标准
1、竞赛项目:家庭服务员艺术插花技能竞赛
2、竞赛标准:本次竞赛为市级一类的比赛,竞赛以《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内容为基础,适当增加新技术、新技能相关知识,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进行。理论知识采取笔试方式,技能操作采取现场操作方式。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总成绩均按百分制计分,以理论成绩的20%、操作成绩的80%计算总成绩。依总成绩由高到底排列名次,不进行单项成绩评比。
二、组织机构
1、主办、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市妇女联合会
承办单位:市三替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市东方职业培训学校
2、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
三、时间安排
1、宣传发动(5月份)。通过当地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发动各类家政服务机构、民营机构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赛活动,争取更多选手参加比赛。
2、预赛选拔(6月-7月)。全市以市直、县区为单位分5个赛区进行选拔。各县区妇联、各有关单位在精心组织、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于7月底之前完成选拔,分别选拔出10名选手参加市级决赛。
3、集中决赛(8月份)。市级决赛报名时间为8月1日-10日,8月下旬进行决赛,时间一天。上午进行理论知识笔试,下午进行操作技能比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4、总结表彰(10月中旬)。
四、参赛选手资格
凡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本市户口,18-55周岁男女青年,从事家庭服务艺术插花工作的各类人员或来亳工作一年以上,签订劳动合同的从业人员均可参赛。在亳就读的职业院校学生年龄放宽至16周岁以上。
五、资格审核
对照参赛选手资格要求严格审核。非本市户口的选手,提供身份证的同时要提供劳动合同书。预赛选手资格审核由各县区妇联负责,决赛选手资格审核由大赛组委会负责。
六、报名方式
凡报名参赛者,需填写《2012年市家庭服务员职业技能竞赛报名表》(附件1)一式4份,提交身份证与劳动合同证明复印件、1寸近期免冠彩照3张。参赛选手食宿自理。预赛报名地点为各县区妇联,联系电话分别为:
预赛结束后一周内,各赛区要将参加决赛的人员报名表(附件1)和《2012年市家庭服务员职业技能竞赛报名情况汇总表》(附件2)及领队名单上报大赛组委员会办公室(市三替公司)。
七、裁判组织
各县区及市直分别推荐不少于3名的行业专家人选,由组委会从全部人选中随机抽取5-7人组成大赛技术评判委员会,负责大赛的技术与评判工作。
篇9
一、教学与招生情况
巾帼家政服务培训中心自成立以来,围绕所设的家政服务专业课程,为学员讲授家庭保洁、下水道疏通、月嫂、怎样当好老板、中老年人家庭护理、养花知识问答、奶牛养殖等知识,使参加培训的学员能学到一技之长,为他们立足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受到了广大学员及全社会的一致好评。一年来,培训中心共累计招收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女劳动力等学员近1000人次。
二、管理情况
1、领导重视,完善制度建设
一年来,××县巾帼家政服务培训中心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以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和学员素质优良化为管理目标,按照《民促法》,中心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科学规范管理,制定了《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办学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2、强化管理,狠抓教师培训
中心建立以来,学校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带头学习,高度造福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多次到北京等地参观、考察、学习。根据社会用工信息设置相应的家政服务专业课程,组织教师定期业务培训,组建成立家政服务培训教学评价小组、教师考核工作组、学员评价及管理工作组、课程设置及学生选课指导工作组,分工负责,保证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实施。全面、系统的制定了《年度教学计划》,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明显的改变。
3、抓好落实,使学员学到一技之长
去年,学员大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女剩余劳动力,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一定的专业技术,但在家政服务专业技能基本的空白,中心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思想与业务等方面的学习与交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更好的全面完成学员培训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专业基础因人施教,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溶入社会实践,积极为参加培训学员联系用人单位,为他们铺就业路,搭就业桥。
三、立足职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在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到多种技能的同时,还积极与县再就业局配合,多次举办就业洽谈会,在三八节期间,联系二十多家私营企业用人单位召开就业洽谈会,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提供就业机会,就业人数达到百余人。组织学员到远大瓦厂、御名园食府、海水孵化养殖场等民营企业进行现场参观,激励他们不断开阔视野,转变观念,积极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建新岗、立新业。通过参加培训,目前已有87名成为私营企业的老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知道自身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学校由于缺乏资,设备需要进一步改善、师资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需要解决,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民办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巾帼家政服务培训中心还会不断完善自我,为为社会、为人民、国家输送更多的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人才,为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10
同时,作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逐步向校企合作模式靠拢,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校企合作模式和物联网应用技术总体起步较晚,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育尚不成熟。
针对国内外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可知,国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合作模式推广力度及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的研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在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需要全面落实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以实现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1.1国外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最早起源于1903年英国桑德兰特技术学院推行的“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随后在1906年推行“工学交替”这一典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后来美国安提亚克大学又在1921年全面提出合作教育模式,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呈现全球发展趋势,受到各大高职院校的欢迎[2]。
当前形势下,国外主要存在企业访问模式、与企业合作创办新型的职业学校模式、“双元制”模式以及企业―职业教育契约模式四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企业访问模式是指学生借由对相关企业的走访,掌握企业生产及业务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将来的就业机构和岗位。企业访问模式多见于日本,许多职业学校配备有专门的企业信息室和专业指导老师,帮助学生进行企业信息的采集、被访企业的选择、被访企业的联络、企业访问计划的制定、企业现场访问的记录以及访问结果的反馈等各项企业访问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感。与企业合作创办新型的职业学校模式是指通过政府的发动号召,企业主动参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学校联合举办职业培训学校和机构,进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入专业技术型人才,该类人才培养模式于1988年在英国城市技术学院开始实施,发展至今已在英国大多数职业学校中取得卓越成就。
“双元制”模式是指学生在职业学校和企业两元之间同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训,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双元制”主要应用于德国、印度等国家,要求学生在职业培训学校学习两年,随后在企业实训一年,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和职业经验的双重收获。企业―职业教育契约模式是指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工商协会等组织经协商签订契约,约定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此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见于美国,主要有波士顿教育协定和底特律契约两种形式,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经由专业全面的考核制度得以确保。
国外四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如下表1所示。
从上表可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才能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对于国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言,需要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认识到我国与国外在政治经济制度、传统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参考借鉴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的优势,取长补短,深入进行国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建符合我国当前基本国情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
1.2国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对来说,国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改革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末国务院才开始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3]中明确提出进行“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主要有订单式、校企联合式、工学交替式、产学合作式以及校企互动式等五种高职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1、订单式模式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提出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订单,随后高职院校依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规格、数量进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特殊培养,保证培养出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达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其中,教学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订,以岗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方面的实际要求确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2、校企联合模式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通常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办班的一种办学形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企业与学校成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的责任承担方和利益共享方,双方共同出资、共同建设。
学校获得企业办学经费及师资支持,同时企业获得符合自身人才规格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校企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
3、工学交替模式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是指校企双方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优势互补、扬长避短逐步形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学校的每一个专业不可能都建立良好的校内学生实践基地,而企业又迫切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校企双方就牵手订立协议,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在校接受理论知识与初步的技能培养,更高一些的实践技能培养由企业来承担。
4、产学合作模式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产学合作”培养模式,是由企业直接进驻学校,通过企业的生产让学生在学校零距离接触生产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通过“产学合作式”培养模式,学校获得企业资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师生可以通过观摩生产过程和接受技术人员的指导,接触并学习企业生产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
5、校企互动模式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互动”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主动为企业培训员工,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企业主动接受学校师生实践、学习的一种职业教育合作模式,借由校企双方主动参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识,保证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资源得到满足的同时,符合企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中,不同的院校依据自身发展的传统、优势和需求,都在探索合适的合作模式,有的院校在实践中并不局限于一种合作模式,而是多种合作模式的组合融汇,以期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高职校企合作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有待提升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中,由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起步较晚,企业并不愿意全面主动地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企业技工人才的补充。同时,高职学校由于自身办学水平有限,企业基础服务能力不够,企业和职业学校双赢的合作目标难以实现。
2.2高职校企合作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长久性有待加强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通常借由政府、学校和企业(包括行业)的综合实情考虑进行相关制度的建设,进行自身和彼此间结构的完善和调整,强化各参与方的合作意图,确保合作能力的提升、合作过程的规范、合作结果的监督,进而保证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稳定、有序、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由于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相关制度建设的保障和约束得不到满足,校企合作体系构建中的非制度因素过多,合作关系十分脆弱,难以承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因为不愿承担太大的代价而随意退出合作,给对方造成损失,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持续有效开展[4]。
2.3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性有待强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理论是指导实践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已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对成功实践经验总结推广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仍然没有及时跟进,对于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研究、发展趋势研究、动力机制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研究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3.1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主体,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新技术专业建设中能否长期合作,合作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合作中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法律保障机制、激励导向机制和科学评价机制,是当前校企合作中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建立法律保障机制,才可使校企合作双方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教,使双方在法律的约束下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激励导向机制,可以激发和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可以衡量校企合作的成效,对校企合作中的各环节进行反馈和改进[5]。
3.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为确保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效益的全面发挥,专业建设负责人需要进行企业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的专业分析,根据物联网专业的实践特性要求,在综合考虑感知、传输、网络、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添加专业拓展类课程,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覆盖知识面广、应用产业链长、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人才培养方案要尽可能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尽可能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国际视野,尽可能消除与关联专业之间的障碍,消除与国际物联网技术之间的差距,以此进行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6]。
3.3统筹建设人才培养团队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效益的发挥,主要在于人才培养团队的统筹建设,要求相关工作者注重物联网高端人才的引入,构建高技术、高含量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同时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强化人才培养教学团队的建设,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的配备建设,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以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为重点,实行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多元化评价,保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效益[7]。
3.4加大实训平台建设力度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效益的发挥,还在于企业实训平台建设力度的加强,确保校企合作中企业与学校的主体地位,深入促进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合作力度,强化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力度,要求企业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从技术和资金两方面加大人才实训平台的建设力度,配备优质的培训技能教师以促进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以资金和设备等形式的支持优化学校培训资源的配置,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顺利开展[8]。
3.5全面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由于物联网新兴产业的不稳定成长性和发展前瞻性,需要普及学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全面性,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发展要求的无缝对接,实时监测跟踪新兴产业技术的动态发展信息,建立全面完整的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体制,保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最大效益,最大程度上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