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5 18:0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物理学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物理学习总结

篇1

关键词:高中物理;总结本;五个层次

在物理学习中,许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题目讲过了、做过了、考过了,有的还不只一遍,但最终还是出错,问题在哪里呢?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其实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隐藏了知识、方法漏洞,出错后,没有及时进行总结,从根本上“堵漏”。通过建立和使用“总结本”,可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延伸成功之路。

一、建立总结本的重要性

许多学生知道总结本的重要,但觉得总结就是把题重做一遍。其实,这是对总结本作用缺乏正确认知和建立总结本的方法没有正确掌握而出现的认识上的偏差。总结的过程是再思考、再学习的过程。合理利用总结本,会使我们把各种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思维水平、学习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只听课不做题知识只能掌握30%,只做题不总结只能掌握50%,进行正确的总结,知识掌握能达到70%到80%。

二、总结的五个层次

1.一般层次:错题整理

把做错的题抄下来,写出正确的答案,最多再写下错误分析,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明显,就会感觉是在进行重复的劳动,这也是不能坚持总结的原因。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要进行思考,缺少了思考就会变成重复劳动,总结的重点在于思考和联系自己的知识库,进一步完善知识,深化知识。

2.基本层次:筛选整理

物理错题不外乎三类:压根就不会的题,拿不准的题,粗心失误的题。压根不会的不必花费太多时间,粗心的题没有整理的价值,拿不准的题说明对应的知识或规律理解不到位,需要认真分析总结。所以,要有选择性地整理,在总结时要问自己五个问题:(1)为什么错了?分析原因,找到出错根源;(2)正确应该怎样做?标明解题的正确方法或思路;(3)有无更好的方法?对比归纳,思维求异;(4)能否进行改编?一题多变,思维发散。(5)相关的知识点是否掌握?连线织网,知识梳理。这样才能以点带面,总结一道题掌握一类题。

3.渐进层次:隔夜整理

根据心理学中的遗忘规律,间隔一定时间重复,效果较好,因此,错题总结采用隔夜整理法,第一遍先看错题,进行思考和联想,在原题上进行简单批注,睡一觉(也可以是午觉)再来进行第二遍筛选,必要时可进行第三遍筛选。

4.深入层次:物理模型,规律总结

总结不仅是错题整理,更是知识、规律的积累,经典例题的剖析。一些重要的物理模型、规律、经验需要平时积累,才能在应用时得心应手。如,先加速后减速模型、传送带模型等,随时把一些知识、体会记录在总结本上,并和总结过的习题结合,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一个层次。

5.最高层次:学习思路总结

思路决定出路,站得高看得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整体地把握学习思路,寻找合适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调整和改进,定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总结。在总结本上体现出来,对调整学习思路有重要作用。当然学习过程中记录的点滴收获与感悟将成为你的一笔人生财富。

三、总结本的利用

1.经常阅读

利用零碎时间翻看总结本,不一定按顺序,但看题时要结合原来的分析和现在的想法进行思考,有灵感时要及时进行批注。

2.寻找规律

在对出错习题的分析中,要注意反思自己答题过程的心理活动,在今后的做题中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3.相互交流

不同学生存在的知识、方法漏洞不同,建立的总结本也不同。通过相互交流,可以从别人的总结本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提高总结本的利用效率。

4.坚持总结

注重积累,你很快将会欣喜地发现,错误会越来越少,能力会越来越高,学习的信心也会不断高涨。

篇2

一、静电场:

静电场:概念、规律特别多,注意理解及各规律的适用条件;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

2.库仑定律:

条件:真空中、点电荷;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

三个自由点电荷的平衡问题:“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

中间电荷量较小且靠近两边中电量较小的;

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熟记,特别是孤立正、负电荷,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及中垂线上的场强分布,电场线的特点及作用.

3.力的特性(E):只要有电荷存在周围就存在电场

,电场中某位置场强:

(定义式)(真空点电荷)

(匀强电场E、d共线)

4.两点间的电势差:U、UAB:(有无下标的区别)

静电力做功U是(电能其它形式的能)

电动势E是(其它形式的能电能)

=-UBA=-(UB-UA)与零势点选取无关)

电场力功W=qu=qEd=F电SE

(与路径无关)

5.某点电势描述电场能的特性:(相对零势点而言)

理解电场线概念、特点;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

特别是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及中垂线上的场强特点和规律

6.等势面(线)的特点,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其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距导体远近不同的等势面的特点?),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表面曲率大的地方等势面越密,E越大,称为尖端放电。应用:静电感应,静电屏蔽

7.电场概念题思路:电场力的方向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这些问题是电学基础)

8.电容器的两种情况分析

始终与电源相连U不变;当d增C减Q=CU减E=U/d减

仅变s时,E不变。

充电后断电源q不变:当d增c减u=q/c增E=u/d=不变,仅变d时,E不变;

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qU=mv2;侧移y=,偏角tgф=

加速

②偏转(类平抛)平行E方向:L=vot

竖直:

tg=(θ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

速度:Vx=V0

Vy

=at

(为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

位移:Sx=

V0

t

Sy

=

(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③圆周运动

④在周期性变化电场作用下的运动

结论:

①不论带电粒子的m、q如何,在同一电场中由静止加速后,再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它们飞出时的侧移和偏转角是相同的(即它们的运动轨迹相同)

②出场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跟入射速度相交于O点,粒子好象从中心点射出一样

(即)

证:

(的含义?)

二、恒定电流:

I=(定义)

I=nesv(微观)

I=

R=(定义)

电阻定律:R=(决定)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U=IR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路端电压:

U

=

e

-I

r=

IR

输出功率:

=

Iε-Ir

=

电源热功率:

电源效率:

=

=

电功:

W=QU=UIt=I2Rt=U2t/R

电功率P==W/t

=UI=U2/R=I2R

电热:Q=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

P=IU>

E=I(R+r)=u外+u内=u外+Ir

P电源=uIt=

+E其它

P电源=IE=I

U

+I2Rt

单位:J

ev=1.9×10-19J

度=kwh=3.6×106J

1u=931.5Mev

电路中串并联的特点和规律应相当熟悉

1、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见下表):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两个基本特点

电压

U=U1+U2+U3+……

U=U1=U2=U3=……

电流

I=I1=I2=I3=……

I=I1+I2+I3+……

三个重要性质

电阻

R=R1+R2+R3+……

1/R=1/R1+1/R2+1/R3+……

R=

电压

U/R=U1/R1=U2/R2=U3/R3=……=I

IR=I1R1=I2R2=I3R3=……=U

功率

P/R=P1/R1=P2/R2=P3/R3=……=I2

PR=P1R1=P2R2=P3R3=……=U2

2、记住结论: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条支路的电阻;②当电路中的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反之则减小。

3、电路简化原则和方法

①原则:a、无电流的支路除去;b、电势相等的各点合并;c、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d、理想电流表电阻为零,理想电压表电阻为无穷大;e、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②方法:a、电流分支法:先将各节点用字母标上,判定各支路元件的电流方向(若无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端加上电压后判定),按电流流向,自左向右将各元件,结点,分支逐一画出,加工整理即可;b、等势点排列法:标出节点字母,判断出各结点电势的高低(电路无电压时可先假设在总电路两端加上电压),将各节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向右排列,再将各节点间的支路画出,然后加工整理即可。注意以上两种方法应结合使用。

4、滑动变阻器的几种连接方式

a、限流连接:如图,变阻器与负载元件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为U,此时负载Rx的电压调节范围红为,其中Rp起分压作用,一般称为限流电阻,滑线变阻器的连接称为限流连接。

b

、分压连接:如图,变阻器一部分与负载并联,当滑片滑动时,两部分电阻丝的长度发生变化,对应电阻也发生变化,根据串联电阻的分压原理,其中UAP=

,当滑片P自A端向B端滑动时,负载上的电压范围为0~U,显然比限流时调节范围大,R起分压作用,滑动变阻器称为分压器,此连接方式为分压连接。

一般说来,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比用电器的电阻小得多时,做分压器使用好;反之做限流器使用好。

5、含电容器的电路:分析此问题的关键是找出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6、电路故障分析: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就是发生了故障,要求掌握断路、短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中注意坐标原点是否都从零开始

电路动态变化分析(高考的热点)各灯、表的变化情况

1程序法:局部变化R总I总先讨论电路中不变部分(如:r)最后讨论变化部分

局部变化再讨论其它

2直观法:

①任一个R增必引起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减小,其两端电压UR增加.(本身电流、电压)

②任一个R增必引起与之并联支路电流I并增加;

与之串联支路电压U串减小(称串反并同法)

当R=r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为Pmax=E2/4r而效率只有50%,

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外电路的电势降落,也就是外电路两端的电压,通常叫做路端电压。

(2)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U

U

r=0

I

O

E

U内=I1r

U=I1R

定性分析:RI(=)IrU(=E-Ir)

RI(=)IrU(=E-Ir)

特例:

外电路断路:RIIrU=E。

外电路短路:RI(=)Ir(=E)U=0。

图象描述: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象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U—I图象如图所示。

直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

闭合电路中的功率

(1)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qE=qU外+qU内

在某段时间内,电能提供的电能等于内、外电路消耗的电能的总和。

电源的电动势又可理解为在电源内部移送1C电量时,电源提供的电能。

(2)闭合电路中的功率:EI=U外I+U内I

EI=I2R+I2r

说明电源提供的电能只有一部分消耗在外电路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另一部分消耗在内阻上,转化为内能。

(3)电源提供的电功率:又称之为电源的总功率。P=EI=

RP,R∞时,P=0。

RP,R0时,Pm=。

(4)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又称之为电源的输出功率。P=U外I

定性分析:I=

U外=E-Ir=

从这两个式子可知,R很大或R很小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均不是最大。

P

R

O

U

I

O

R1

r

R2

R=r

E

E/r

E/2r

E/2

定量分析:P外=U外I==(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最大,P外max=)

图象表述:

从P-R图象中可知,当电源的输出功率小于最大输出功率时,对应有两个外电阻R1、R2时电源的输出功率相等。可以证明,R1、R2和r必须满足:r=。

(5)内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指电源内电阻发热的功率。

P内=U内I=

RP内,RP内。

(6)电源的效率:电源的输出功率与总功率的比值。η==

当外电阻R越大时,电源的效率越高。当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η=50%。

电学实验

---测电动势和内阻

(1)直接法: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为电动势E

;U=E

(2)通用方法: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

①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

②应该测出多组(u,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

③作图法处理数据,(u,I)值列表,在u--I图中描点,最后由u--I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和r。

(3)特殊方法

(一)即计算法:画出各种电路图

(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一个电压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二)测电源电动势ε和内阻r有甲、乙两种接法,如图

甲法中所测得ε和r都比真实值小,ε/r测=ε测/r真;

乙法中,ε测=ε真,且r测=

r+rA。

(三)电源电动势ε也可用两阻值不同的电压表A、B测定,单独使用A表时,读数是UA,单独使用B表时,读数是UB,用A、B两表测量时,读数是U,则ε=UAUB/(UA-U)。

电阻的测量

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多组(u,I)值,列表由u--I图线求。怎样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欧姆表测: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G

R2

S2

R1

S1

R1

S

V

R2

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大到小)、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时注意挡位(即倍率)、拨off挡。

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电桥法测:

半偏法测表电阻:

断s2,调R1使表满偏;

闭s2,调R2使表半偏.则R表=R2;

一、测量电路(

内、外接法

)

记忆决调

“内”字里面有一个“大”字

类型

电路图

R测与R真比较

条件

计算比较法

己知Rv、RA及Rx大致值时

A

V

R大

R测==RX+RA

>

RX

适于测大电阻

Rx

>

A

V

R小

R测=

适于测小电阻

RX

当Rv、RA及Rx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

动端与a接时(I1;u1)

,I有较大变化(即)说明v有较大电流通过,采用内接法

动端与c接时(I2;u2)

,u有较大变化(即)说明A有较强的分压作用,采用内接法

测量电路(

内、外接法

)选择方法有(三)

①Rx与

Rv、RA粗略比较

计算比较法

Rx

比较

③当Rv、RA及Rx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

二、供电电路(

限流式、调压式

)

电路图

电压变化范围

电流变化范围

优势

选择方法

限流

~E

电路简单

附加功耗小

Rx比较小、R滑

比较大,

R滑全>n倍的Rx

通电前调到最大

调压

0~E

0~

电压变化范围大

要求电压

从0开始变化

Rx比较大、R滑

比较小

R滑全>Rx/2

通电前调到最小

以“供电电路”来控制“测量电路”:采用以小控大的原则

电路由测量电路和供电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组合以减小误差,调整处理数据两方便

R滑唯一:比较R滑与Rx

控制电路

Rx

Rx

限流方式

分压接法

R滑≈Rx两种均可,从节能角度选限流

R滑不唯一:实难要求确定控制电路R滑

实难要求:①负载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大。

②负载两端电压要求从0开始变化。

③电表量程较小而电源电动势较大。

有以上3种要求都采用调压供电。

无特殊要求都采用限流供电

三、选实验试材(仪表)和电路,

按题设实验要求组装电路,画出电路图,能把实物接成实验电路,精心按排操作步骤,过程中需要测?物理量,结果表达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1)选量程的原则:测u

I,指针超过1/2,

测电阻刻度应在中心附近.

(2)方法:

先画电路图,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先串再并的连线顺序)

明确表的量程,画线连接各元件,铅笔先画,查实无误后,用钢笔填,

先画主电路,正极开始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主电路元件依次串联,后把并联无件并上.

(3)注意事项:表的量程选对,正负极不能接错;导线应接在接线柱上,且不能分叉;不能用铅笔画

用伏安法测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电路用外接法,供电电路用调压供电。

(4)实物图连线技术

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即:先接好主电路(供电电路).

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滑动变阻器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对分压电路,应该先把电源、电键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中任选一个接头,比较该接头和滑动触头两点的电势高低,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情况,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

实物连线的总思路

分压(滑动变阻器的下两个接线柱一定连在电源和电键的两端)

画出电路图连滑动变阻器

限流(一般连上一接线柱和下一接线柱)

(两种情况合上电键前都要注意滑片的正确位

电表的正负接线柱

连接总回路:

总开关一定接在干路中

导线不能交叉

微安表改装成各种表:关健在于原理

首先要知:微安表的内阻、满偏电流、满偏电压。

采用半偏法先测出表的内阻;最后要对改装表进行较对。

(1)改为V表:串联电阻分压原理

(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2)改为A表:串联电阻分流原理

(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3)改为欧姆表的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四、磁场

基本特性,来源,

方向(小磁针静止时极的指向,磁感线的切线方向,外部(NS)内部(SN)组成闭合曲线

要熟悉五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空间分布(正确分析解答问题的关健)

脑中要有各种磁源产生的磁感线的立体空间分布观念;会从不同的角度看、画、识

各种磁感线分布图

能够将磁感线分布的立体、空间图转化成不同方向的平面图(正视、符视、侧视、剖视图)

安培右手定则:电产生磁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产生的实质(磁现象电本质)奥斯特和罗兰实验

安培左手定则(与力有关)

磁通量概念一定要指明“是哪一个面积的、方向如何”且是双向标量

F安=B

I

L

f洛=q

B

v

建立电流的微观图景(物理模型)

从安培力F=ILBsinθ和I=neSv推出f=qvBsinθ。

典型的比值定义

(E=

E=k)

(B=

B=k

)

(u=)

(

R=

R=)

(C=

C=)

磁感强度B:由这些公式写出B单位,单位公式

B=

;

B=

;

E=BLv

B=

B=k(直导体)

;B=NI(螺线管)

qBv

=

m

R

=

B

=

;

电学中的三个力:F电=q

E

=q

F安=B

I

L

f洛=

q

B

v

注意:①、BL时,f洛最大,f洛=

q

B

v

(f

、B

、v三者方向两两垂直且力f方向时刻与速度v垂直)导致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B

||

v时,f洛=0

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B与v成夹角时,(带电粒子沿一般方向射入磁场),

可把v分解为(垂直B分量v,此方向匀速圆周运动;平行B分量v||

,此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合运动为等距螺旋线运动。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关健是画出运动轨迹图,画图应规范)。

规律:

(不能直接用)

1、找圆心:①(圆心的确定)因f洛一定指向圆心,f洛v任意两个f洛方向的指向交点为圆心;

②任意一弦的中垂线一定过圆心;

③两速度方向夹角的角平分线一定过圆心。

2、求半径(两个方面):①物理规律

②由轨迹图得出几何关系方程

(

解题时应突出这两条方程

)

几何关系:速度的偏向角=偏转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

相对的弦切角相等,相邻弦切角互补

由轨迹画及几何关系式列出:关于半径的几何关系式去求。

3、求粒子的运动时间:偏向角(圆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即=2

×T

4、圆周运动有关的对称规律:特别注意在文字中隐含着的临界条件

a、从同一边界射入的粒子,又从同一边界射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

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 兴趣 实验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04-01

在高阶启蒙教育阶段的高中教育中,物理学科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及意义不言而喻。学生通过学习高中物理,可以初步地学习和接触到物理学科较深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增强自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树立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因而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至关重要。在学习高中物理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通过兴趣为媒,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才有可能取得一个较好的学习效果。对此,本文基于兴趣的角度,结合高中物理课程的实际特点,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自身两个层面出发,探讨如何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如何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其在学习中的能动性。

1 教师教学方面

1.1 以实验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物理实验无疑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的课程内容,因为对于高中生而言,物理实验不仅新奇/刺激,而且实验过程还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实验现象,极具生动性和形象性。为此,在合理激趣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猎奇心理及物理实验本身的趣味,以此入手,充分发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魅力,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比如在学习力学知识中的“摩擦力”一节内容时,如果简单地通过对摩擦力概念的讲述,学生自然无法快速理解。而如果结合物理实验,则会起到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其实,摩擦力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诸如自行车刹车、雨天行走容易滑倒、汽车打滑等,都与摩擦力息息相关。

1.2 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教辅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当前,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科技教辅手段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整合运用十分频繁,且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伴随着新观念/新技术的整合运用,使得高中物理课程学习更具趣味性。尤其是多媒体这一教辅手段,对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物理兴趣方面效果显著。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特有的声音、文字、视频、图片等要素,创设出多种物理教学情境,并快速将教材内的知识进行导入,以此来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情感体验。比如可以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开展交互式学习课堂,以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蹈入,使学生全部进入到物理学习情境之中。接着,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意愿出发,选择自己愿意学习且符合自身水平的学习内容。这样一来,不仅能大大提升学生对物理课堂的⒂攵龋而且也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情感体验,促使其发挥自身的特长。总之,现代多媒体技术对高中物理知识学习和训练的功用不容小觑,其集合了训练、检测、辅导等学习辅助作用于一体,因此,无论是物理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都要善于学习和掌握这门新技术,利用其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先进性,来提升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1.3 通过培养物理思维能力,巩固学生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需要致力于培养起学生多物理思维能力,以此来巩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因为不管是何种方法,其实施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一旦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其学习兴趣必然能够得以巩固。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操作中,特别是新课教学,应当首先设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进而以问题为引子,启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索,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作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物理学习和探索活动。

2 学生自身方面

2.1 多看一些课外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过程中,以教材为本至关重要。然而,并不能因此而忽视课外物理相关知识的拓展。目前,国内外与物理学知识相关的史料、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因此在坚持课本知识学习之外,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去看一些物理相关的课外书籍,学习一些课外知识,达到扩大自己知识面的目的,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物理学知识储备。比如可以看一些物理学简史,通过阅读,简单梳理下物理学发展的脉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2 不断更新学习观念,常醒常新,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要想保持对物理学习长久的兴趣,学生自身还要做到不断更新、不断反思。首先,要做到与时俱进,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和充电,不断更新学习观念,改变自己的学习模式,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以适应新时代下高中物理学习的新要求;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坚持不断总结和反思,特别是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要趁热打铁,从错误的习题出发,找到自己犯错的根本原因,进而针对原因进行改正,以促进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巩固,享受到改错纠错之后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3 结语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只有真正激发起、培养并保持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激发起学习的能动性,才能让学习保持高效。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即教师要做到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魅力,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教辅手段,设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带领学生走入物理学的殿堂。而学生则要做到坚持不断拓展,且不断更新自我的学习观念,常醒常新,在学习、总结、和反思中,多联系生活实际,多发现、感悟,从而确立并长久保持对高中物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使高中物理知识学习更加游刃有余。

篇4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高中的物理教学内容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和教学意义的,对于学生来说物理学习不能只是去完成应试的任务,而是要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体会到真实的物理价值和学习价值,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以笔试的成绩来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对学习策略的探索能力,应该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任务来建立学习模式和框架,传授学生除了物理知识以外的更多对学习有帮助的知识,这才是高中物理教学应有的价值。

一、关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论的记忆和学习策略

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物理理论知识和概念需要学生理解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应该让学生着重理解概念理论知识。高中物理的概念都是需要在物理思维的基础上来形成建构的,所以学生在面对物理概念理论知识时应该用理性的物理思维去理解其内涵。在高中物理学中可以简单地把概念理论知识分为两类:

1.对物理知识做出定性的总结,比如,机械运动和光的衍射等内容,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的定义就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相对运动,光的衍射是指光绕过障碍物偏离原有的直线传播路径进入阴影区域,这些内容都是对物理知识的定性总结。

2.对物理内容的本质和实际事物做出总结的概念理论知识,比如,速度质量和力等内容。速度表示的是物体运动的快慢,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这些内容就是对其本质和实际做出总

结的。

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用实际例子和实验来让学生理解概念理论,这样学生学到物理知识的实际价值要远远大于学生的死记硬背。在课堂之外教师要使用特殊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论的记忆,通过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愿意学习物理,学生就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回忆学过的物理知识并且加深自己对于物理知识概念的认知,这样的物理教学价值是很大的。

二、关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策略研究

1.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明白的是自身的定位,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做到教学和指导的地位统一,把课堂主动权让给学生,教师要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如,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导学案的方式来教学,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不是灌输知识的作

用,而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2.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再是过去的知识灌输填鸭式教学,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的学习能力终生都有用。

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掌握正确的高中物理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让学生学会自主发展,在日后的物理学习中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长远的前进道路。

如,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物理知识的教学融入情景模拟中,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的用途和价值,明白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做出的贡献,比如,通过电磁感应的教学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物理学的价值和内涵,让学生对物理有良好的认知。

3.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明确自身的教学重点,把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才是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有的教学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方法,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对于高中物理的概念、理论和规律问题等都有很客观的解答方法,培养学生真正的学习素养和学习策略,让学生可以正确融入高中物理学习中来,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价值,同时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在学习策略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学生才是学习策略中的学习发现主体,是学习策略的主要构成和关键所在。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是直接挂钩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从本质上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培养正确的高中物理学习策略不仅能让学生在对理论知识上有客观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解题方面有巨大的进步,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的。但是学习策略的培养依旧有许多不足,在未来的探索进步过程中,需要广大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共同发现、共同研究,要对高中物理学习策略培养方面的问题不断钻研,让高中物理教学有更长远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黄文松.浅谈高中物理的复习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篇5

关键词:高中物理;差异;衔接;教学方法

学生踏入高中学期,所学的科目增加了,学习任务更加繁重,并且学习的难度加大,许多学生感到无法适应。同样的,许多高一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的学习难度,对高中物理感到畏惧,

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因此,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合理衔接,对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积极投入高中物理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认识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差异

要探讨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合理衔接的方法,首先需要认清初高中物理学习难度和学习要求的差异。

1.高中物理更重视抽象思维的运用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物理问题都可以通过描绘具体的图像,寻找问题的关键所在来解决。例如,初中的电学学习,学生在解决电路问题时,常常可以通过描绘出简单的电路图,而将问题形象化,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然而,高中物理对抽象思维的要求更高,如:日常生活无法感性、认识力的合成与分解,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好的抽象思维。

2.高中物理对于数学水平的要求更高

初中物理通常仅仅涉及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水平的要求比较低。然而高中物理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物理公式的同时,对于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力的分解中,需要运用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的知识。可以说,没有较好的数学功底,是无法学好高中物理的。

3.高中物理要求学生不仅认识表象更要深入探究原理

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往往在生活上可以找到实例,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更容易。初中物理的学习仍然停留在对物理现象表象的认识上,而没有深入探究“为什么”。然而,在高中,许多物理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常见。特别是电磁学,虽然在生活中有不少应用到电磁学知识的例子,但是对于原理的学习,电磁学的公式众多,并且容易混淆。因此,在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时,通过抽象思维发现问题关键,并灵活运用所记忆的公式解决问题。

二、实现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方法

1.培养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亦可以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与所学物理知识相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

2.联系初中知识,唤醒学生对物理的熟悉感

许多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表现出畏惧的情绪,是因为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和难度感到陌生和恐惧,因此,教师需要寻找有效的方法,消除学生对物理的陌生感。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衔接,需要了解初中物理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在联系初中物理的基础上,学习高中物理知识,体会初高中物理学习内容的差异,并由此调整学习方式。

此外,由于初中物理的一些知识内容存在模糊之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初中物理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接受新的物理知识。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许多现象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因此,就需要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够正确地理解各方面的物理知识。例如,在力的分析的学习上,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画图分析问题的习惯,从图形感受力的分解和合成。又如,在摩擦力的学习中,可以通过画图判断力的方向。

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有些实验现象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获得,而有些却需要在“理想条件”下进行实验。例如,匀速直线运动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不会出现,然而,可以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最后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感受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差异和共同点。

4.提高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灵活性

初中的物理学习只是要求学生知道和记忆概念、公式便可解决大部分的物理问题。然而,高中的物理学习要求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方面更具灵活性。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不同的物理公式所适用的特定范围,并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了解。

帮助学生脱离题目形式的局限,灵活运用知识,做到举一反三。

5.培养学生养成适应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学习习惯

高中物理的学习需要理解概念,要求学生将书本的内容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该养成探究式学习习惯,对所学的概念一定要理解透彻,在知道概念“是什么”之后,需要探究“为什么”。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更应学会自主学习。在课前,能够根据自习提出问题,在课后,学生应该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探究不懂之处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通过温故而知新,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将所学的知识变为自己的。

作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差异,

发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差异,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时期。

参考文献:

[1]刘利媛.如何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学周刊,2013(25).

[2]李仕新.浅谈如何帮助高一学生渡过物理学习的难关[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7).

[3]刘丽敏.让学生爱上高中物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

[4]吴留龙.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思考[J].科技信息,2013(9).

篇6

一、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

1.物理教师信息技术认可度不足

物理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主体,只有教师认可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中的作用,才能使物理课堂与信息技术得以结合。但是,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具有错误的信息技术应用观念。这些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中应用计算机,就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整合起来了。大多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停留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水平上,教师用信息技术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优化课堂导入,虽然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结合仍然比较肤浅。

2.不理解物理教学信息化的目的

将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并不是单纯为了加强物理教学的时代性。很多教师不理解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一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能够促进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一些物理教师认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只表现在其网络浏览能力以及打字速度上,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物理学科教学本身的积极意义。教师不能将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与学生本身的物理学习结合起来,影响了物理教学的信息化。

3.无法平衡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关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安于现状,不乐于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改变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不求创新,就很难结合信息技术去创造更多全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师往往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加直接地实现教学目标,没有必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还有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使用,影响了传统教学优势的发挥。不能将传统教学活动与信息化教学活动的优势结合起来,阻碍了高中物理教学的进步。

二、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

1.更新教学思想,创新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是将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第一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暴露出来,教师只有突破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限制,才能接触更加广阔的物理教育天地。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需要刻意追求,物理教师也不能有意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活动分割开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去展示物理教学内容,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是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高中学校管理者要重视物理教师的培训,引导物理教师建立开放的教育理念,让高中物理教师建立创新意识,意识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对高中生个人成长的影响。在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过程中认清自己的教学主导地位,才能让物理课堂更好地服务于高中学生物理能力的提升。

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教学设计

讲究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方式,让学生、教师与信息技术、物理知识成为课堂中的有机结合体,才能使物理课堂更加科学合理。认清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信息技术在服务于物理教学的同时,服务于学生的物理学习,才能促进物理学科的进步。

比如,讲解“重力势能”时,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总结环节结合在一起。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当堂课所学内容的绝佳机会。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利用提问的方法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在提问互动中,学生心理压力较大。信息技术给高中物理教师提供了更多选择,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去展示一个以重力势能为核心的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考与回顾。在多媒体与教师的共同引导下,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思路更加清晰,也能接触到新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也会自然而然地提升。

3.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物理学习情境

课堂教学情境的形成,对于课堂教学氛围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要学习的新知识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初中物理学习内容相比,高中物理学习内容难度较大。如果教师只单纯讲解,会影响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用信息技术改革物理教学的手段,给学生更形象的物理知识获取体验,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用信息技术将传统课堂的优势与现代课堂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是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

篇7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学习;问题;解决措施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物理知识的学习是较难的,常会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遇到各种问题,造成其浪费了大量时间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和学生应当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了解物理学习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下面笔者就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1高中物理学习常见的问题与原因

1.1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物理相关知识都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生本身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由于不同学生在认知能力上是十分不平衡的,有些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强,那么其在学习物理相关知识时会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而当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时,其在学习过程中将会变得十分吃力。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会采取较为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困难。

1.2缺乏物理学习兴趣: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都缺乏较为明确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并且,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很多都是微观上的知识,无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进行解释,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这类知识时会遇到很多问题,难以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导致学生不管怎样努力学习都无法获得学习成就感,这便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1]。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采取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也没有从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极容易使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进度,越学越感觉到问题重重,进而造成学生慢慢失去物理学习兴趣。

1.3教学模式的落后: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还相对较为落后,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十分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培养,没有让学生养成最基本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只能够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表面上的东西,不能够培养出学生的物理思维,造成其只能够解决一些较为浅显的物理问题,当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时,便会不知所措[2]。随着物理知识难度的逐渐增加,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变得越来越吃力,最后失去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

2高中物理学习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2.1从学生自身提高物理学习兴趣:在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等设施辅助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在此方面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能够参与到一些实践活动当中,以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只有通过自身去实践,发现存在该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兴趣。只有使学生充满了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深刻地记住所产生的物理实验结果和现象,充分掌握所学到的相关知识。同时,由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还能够促使其主动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来。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中,应当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只有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和内容充满了兴趣,所得到教学效果也是事半功倍[3]。

2.2进一步具象化物理知识:不管任何科目的教学,只有让学生直观观察到才会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进行相关的实验,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相关的物理结论和知识,不仅能够使物理变得更加具体,还能够降低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和内容上的难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例如,高中物理力学中合力和分力两者之间关系的讲解,教师可以先提出相关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和作图的方式进行解答,将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再由教师根据学生所得出的观点进行总结。这种实践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掌握相关物理知识。

2.3培养学生物理思维: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才能够有效解决其在日后物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在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进行相关知识和内容的教学,以此全面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例如,在讲授物体失重和超重的相关内容时,可让一个学生在体重计上做下蹲动作,学生通过观察体重计上的数值能够清楚发现,在下蹲过程中体重计上的数值相较于其没有下蹲时的数值低[4]。待学生完成此项实验之后,教师根据实验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让学生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这种互动实验能够使学生对超重和失重的概念有深刻的了解,而且由于是其自主探究出来的实验结果,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3总结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是较为抽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见很多问题与困难,造成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物理知识,还应当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多方面为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获得较为良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王炳尧 单位:河南省安阳正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胡鑫.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常见问题和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5,03(06):298.

[2].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才智,2015,03(06):136.

篇8

关键词:高中物理;适应性;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26

高中物理教学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三者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内容多而且难度大,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内容少,问题简单,学生通过背公式、概念加上做练习就可掌握。进入高中物理学习后,学生仍然以学习初中物理的方法学习高中物理,这使得学生普遍觉得高中物理很难,并对该学科产生了厌学情绪。要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师从自身做起,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精心钻研教材,做好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过渡;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及时进行教学检测和教学反思。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帮助学生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的认识:

一、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师的职业素质

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养。高中物理教师的水平会直接影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利、甘为人梯的精神,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高中物理教师还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背景,要能灵活运用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物理学科教育学、物理学科心理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测量与评价以及物理教育科研方法等领域的知识。此外,还要提高各种专业技能。比如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科学分析推理能力、娴熟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和驾驭动态的课堂教学、深入理解学生的能力和智慧。高中物理教师在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后,要积极对这些知识进行实践,从而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并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师要积极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在课堂教学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课程创新能力。

二、做好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过渡

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的学习难度明显增加,导致学生畏难和厌学情绪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可见,要学好物理,必须帮助学生克服怕学心理。要妥善过渡,循序渐进,降低台阶。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和初中知识的新旧对比、前后联系和查漏补缺。在学习新的高中物理知识时,尽可能用初中物理知识 “同化”新知识,降低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跨度;给学生讲解的例题或布置的作业不宜太难,以免学生丧失信心;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想的错误经验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积累正确的分析物理的方法,这样循序渐进地使知识得以扩展和加深,学生克服了畏难情绪,降低了学习难度,对高中物理学习产生了信心。

三、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动机和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才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的效率。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即,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时,教师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需要从几方面入手:

1. 高效的导入。有效的课堂导入使学生保持旺盛长久的注意力,并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学生的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增长了学生的智慧,使之善于思考问题,并能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比较高效的导入方法有故事导入法、辩解导入法、巧设问题导入法、视频导入法等。

2. 加强实验教学。高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有一种非常好奇的心理特点,并且表现出极强的执著精神和强烈的探秘需求,多数学生对物理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都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积极的心理因素,创造条件,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教师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或者自备自制教具;还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经常使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物品做实验,更有利于学生明白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性的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不言而喻。

四、及时进行教学检测和教学反思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物理学习需要及时进行教学检测和教学反思。我们可以通过当堂检测和课后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通过考试检查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修改教学设计。教师还要及时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可以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不足;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这样,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才能及时抓住问题所在,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物理学习。

篇9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中,教师充当着重要角色。适应新课程形式的发展,认清当前高中物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加强改进是高中物理教师工作的当务之急。文章就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转变谈起,并进一步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如何应叶等问题。

开展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改革是国家近些年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策略。而新课程改革则是在素质教育改革步伐下的有一大策略。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国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中指出,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以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在关注学生情感、认知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物理学科的实践操作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强调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这些要求,基于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所产生,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为今后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转变

要跟进发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确保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下物理教学思想得以巩固和实践就必须立足于改革,近些年来,社会和教育部门都给予了极高的关注,从整体上看来,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材的创新与操作性

以往的高中物理教材,以理论概括为主,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往往停留在物理知识普及的表面,学生很难促进到真正的物理学术领域。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物理教学则加强以理论为教学知识开展的载体,加之科学的课程设置,对学生手动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进一步要求与发展,教材更富有时代特征。它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关注学生在物理知识探究过程中的情感需求,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特征,出现了新思维、新结构、新措施和新版面等几大亮点。

1.2试题设置更趋于理性化

试题一直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对于试题的改革则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动向。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不善于创新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对于结论的过分重视。学生虽然努力学习,但是由于不能熟记题型,不能读懂出题人的思维与意图已难以获得高分的情况,这就导致了考试在学习中占据很大的成分,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态度始终是理论学习与做题亮点一线的进行。而近些年来,对于考题的变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习惯和特点,以往对于成绩的重视要求学生对于理论公式、物理概念生搬硬套,甚至背诵,而现在的课题呈现出更多的开发性,对于条件的开放、对于结论的开放、对于过程的开展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物理的理解,进行分析和总结,甚至很多体型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试题的开放性就促使了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进行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教授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乐趣。

1.3与时代更贴近,关注物理学的运用

物理本是一门生活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增强物理在生活中运用的介绍可以使得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物理。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满足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好奇心,将物理的理论知识带到现实生活中,更符合物理学科的特征。新课程改革下,物理学科更多关注时事的发展。

2新误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赞略转杏

要跟进新课程发展的步伐,适应新的挑战,迎接新的机遇,作为高中物理老师就必须要在教学中肯下功夫,进行研修与创新,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善于变通,以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满足物理学科的发展。

2.1倡导自主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将由教学的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对学生进行辅助与点拨是教学的重要责任,而更多的是在教学普及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开放性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得以拓展和发挥,只有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敢于猜测和实践的能力才符合物理学科品质,才能促发学生的思维灵感,进行创新。因此我们提倡自主性学生,就是要求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去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的知识与技能,遇见物理问题应当让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形成他们的物理学科精神。

2.2培养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成长

高中物理仍然属于基础教学的范畴,因此无论教材进行多么重要的变革,教师的策略变得多么科学都必须要注重基础教学的本质与特征。倡导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和物理学科的实践性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与物理之间的感晴。这就要求教学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根据高中生多存在的客观因素,进行个性化的针对辅导,使得学生从小就奠定物理学习的兴趣,这对于他们再今后物理学习道理上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所以教师要进行针对的教学和训练,逐步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

2.3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篇10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分析;渗透;方法教育

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教学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科学化教学模式可以让渗透化的教学模式很好的运用起来,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对知识进行总结,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提供良好的保障。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们要更明确物理教学的目标。但是,在现阶段,仍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没有充分的将渗透教学方法与物理教学相互融合,因此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其结果就是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到困难。所以,实施物理渗透教学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的方法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一)渗透方法教育的含义

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物理属于科学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没有很好的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将得不到全面的发展,思维会受到一定的束缚。渗透教学就是,通过渗透方法教学,让学生能更多的懂得运用专业性的物理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为学习好物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渗透方法教育的意义

1.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可以使得物理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不管是物理学习还是别的学科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和方法的掌握是一致的,具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一般的知识都是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对知识进行思索,从而得出规律性的东西,掌握方法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一步巩固的过程。物理学习也是这样。物理是物理理论知识和物理科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所以,如果学习了物理知识,但是并没有掌握方法,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掌握物理。

2.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教育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让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有知识和方法去寻找和运用,从而顺利的解决问题,也就是提升他们个人的能力,从需要依赖别人到可以依赖自己。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掌握里方法才算是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方法教育,掌握方法,方法才是真正的鱼竿,让他们终身受益。

3.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的方法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科学领域,方法的掌握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没有方法的创新能力培养知识空谈”,这是英国学者贝纳尔对我们的告诫。实际也是如此,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够去进行创新。物理学的教育更是如此。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所遵循的原则

(一)学结,长期渗透

物理方法是渗透到知识中去的,因此老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从知识中总结方法,把分散的知识总结在一起。当然,渗透也不是一节两节课就能完成,需要老师的长期渗透和引导。

(二)坚持老师引导,学生配合的原则

这里老师的引导,就是老师应该动员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渗透的学习当中去,充分让学生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则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配合老师的安排,两者的配合才能更好的进行渗透教育。

(三)方法的掌握和知识的学习是一体的

物理学科的方法本身就是以自然现象为基础、知识为载体的,所以,物理方法的教学离不开对物理知识的介绍。如果脱离物理知识直接讲物理方法,物理肯定会变得空洞,离开物理方法直接讲物理知识,达不到物理教学的意义。所以要将方法渗透到知识中去。

三、关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的策略

(一)从知识的总结过程中渗透

王洪昌物理课程的学习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但是杂乱的知识是不利于学术学习,尤其还是面对物理这种难度较大的学科。因此老师就要从知识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从而达到渗透教学的目的。例如老师在讲授牛顿定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一些更加生动的例子来加深学生对牛顿定理的印象。

(二)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进行渗透

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是指老师在讲解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有选择性的有关科学家的一些知识。我们同样拿牛顿的例子来说明。就比如,在讲牛顿的牛顿定理时,老师就可以针对牛顿定理的由来进行说明,牛顿定理时牛顿因为苹果砸到他头上,从而有所启发得来。

(三)渗透教学过程中重要把握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