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17:5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信小程序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9年7月8号到8月6号我参加了“2019年湖南省高职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培训班。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经过培训,我不但充实了个人专业技术水平,对移动互联开发方面的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微信小程序项目的开发,对微信小程序开发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在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让我开阔了视野,革新了思想。每一堂课、每时每刻,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加之与来自不同县市区、不同工作岗位的同学们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微信小程序项目开发方面
我之前从没有接触过微信小程序的开发,这次在“大别山干部学院”项目开发实践中终于明白了项目开发的整个模块划分和流程。在本次项目中我主要负责小程序的前端的客户端开发。开发工具为“微信开发者工具”软件,需要熟悉JavaScript、网页制作相关知识,还要学会查看微信小程序的相关开发文档。刚开始进度很慢,因为我对软件不熟悉,也不会查文档,难度比较大,总觉得自己不可能完成这个项目任务。还好我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不懂就问老师。也很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还能抽出时间来给我解答疑问,最后在我们小组每个组员的努力下,我们的微信小程序项目终于能运行起来了。所以说这次实践再次证明“世上无难事,只要敢登攀”,“团结就是力量”。通过这次团队项目制作,我了解了团队合作的可贵和力量,在工作中,除了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变得非常重要,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的培养。当然也有遗憾,就是我只专注于自己的任务,对项目后台和管理员界面react技术还是不够了解,以后应该多多学习,全盘掌握。
2、企业顶岗实习
(1)开展企业实践锻炼活动,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高职院校强调的是培训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作为专业课教师,首先自己必须具有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才能教好学生。这次顶岗实习我们下到的了“湖南科创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参与科创员工的工作,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技能,也对以前所教理论课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使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提升了自主技术开发研究和指导学生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
(2)参与企业实践锻炼,熟悉企业工作流程,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通过参与员工的工作流程,了解与自己所教专业相对应企业、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及时加入新技术,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中,把行业现状和特点如实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尽早与社会接轨,不至于让学生走出校门,与行业实际脱离太过,从而产生种种不适应。
(3)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篇2
2021年,我们始终将和谐平安创建和维稳工作作为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狠抓落实,积极配合区内平安创建工作,做好本单位平安维稳建设。现将今年我局平安创建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对接挂包社区参与攻坚行动
我局积极深化与社区的沟通联系,协助做好社区“两委”与居委会的换届工作,帮助社区厘清发展思路,指导社区党支部提升党建工作规范。以民情恳谈会的形式群策群力,直面基层治理的堵点、难点。深入社区开展“美丽XX”建设活动,每周一次深入挂包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社区服务,开展助力对社区困难群众等进行重点走访,深化平安巡防、文明城市创建、结对帮扶、社区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年轻党员干部到社区一线“蹲苗”历练,助力五水共治、垃圾分类、老小区微更新改造等民生“关键小事”,形成机关、社区党建工作同频共振的局面。
二、积极参与平安政法宣传
积极参与区委平安办组织开展的平安宣传活动,在本单位微信公众号、微博积极推送平安创建、平安宣传类内容,开展平安、扫黑除恶、六和工程、反、国家安全、政法工作条例等政法平安宣传工作。根据省市《平安政法宣传大格局构建排名赋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市委政法委要求运用微信小程序开展宣传工作的部署,积极参与我区平安政法宣传,指定专人加入区平安政法宣传舆论(网评)队伍,并能够按时完成每一次的网评任务。
三、保密自查工作层层落实
我局对涉密人员进行严格分类,在上岗审查过程中遵循“以岗定人、先审后用、定期复审”的原则。除收发文工作人员的上岗培训外,我局审计人员均进行过保密培训,工作资料不外漏,对外公开的资料均经过层层审核。根据区纪委等相关单位的规定,我局全体工作人员因私出入境均需得到审批,一年出入境一次每次不得超过10天,且出入境需提前向单位打报告,严格遵守涉密规定。同时建立责任人制度,建立“先审查后公开”原则,一事一审,在网站等对外公开信息之前先经过分管领导与领导的审查,并及时登记,确保内部信息不外传。
四、签订安全协议
2021年,我局与区政府签订安全协议,以我局单位为切点,注意用火用电用水安全问题。各科、室、中心主要负责人建立包干责任制,坚持“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在每天离单位之前检查电源是否切开、水源是否关闭。同时,安排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进行巡查,确保单位的工作安全。使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尤其做好节假日、夜间值班工作,领导带头值守,科员轮流配合,做到在岗在位,遇有突发事件临危不乱,按照相关预案冷静处置、及时报告,确保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及时准确,坚决杜绝误时误事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防控信息反馈报送,确保信息通畅,逐级实行安保“零”报告机制,遇有重大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要及时妥善处理和逐级报告,迅速采取有力处置措施。
篇3
2020年开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开端,一场肺炎疫情改变了国人很多生活节奏,教育战线同样遭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安全,我国史无前例的延期学校开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疫情期间成为每位老师、学生及家长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上级教育部门及时根据疫情情况,制定相关文件指导精神。我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由原先微信小程序(功能单一)、作业帮网课网络形式进行知识复习。在3月2日起,改为更方便实用,功能更强大的“钉钉”软件进行线上网络授课,我校教师认真落实这一规定,使用一周以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根据学校开展线上的教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线上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 员:教导处、全体科组长
二、学生线上教育条件调查摸底
为实现局要求的做到学生线上教育全覆盖,一个不漏的原则,我校组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调查摸底,确保我校学生能做到一校一案,一级一案,一班一案,“一生一表”,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
三、开展线上教育工作举措
(一)2020年3月1日上午,我校召开了线上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先由校长解读上级相关文件及就线上教育提出几点建议,强调学校要为老师创造条件,充分提供硬件、软件设施,保证线上教育有序开展;做好家校沟通,保证有条件接受线上教育学生的教育外,还要关注条件欠缺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不放弃每一位同学的学习。
郭少华副校长就线上教育进一步具体的部署。从全面加强领导组织、责任明确、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及其他特别注意事项等几大方面进行了详细具体的部署。特别提出要重点做好教师线上教育的培训、学生的教材的及时发放、各年级的课程合理安排达到“五育并举”。最后,分年级讨论各年级实施方案。
会议明确了我校在特殊时期线上教育的具体做法,为我校开展线上教育带来了及时、合理的引领。
(二)为保障我校线上教育有序开展,提高线上教育实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线上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一校一案,一级一案,一班一案,“一生一表”。
(三)致全体教师及家长、学生的一封信,明确在疫情防控、教育教学两不误情况下,于2020年3月2日正式利用“钉钉”教育平台开展线上教育,学生开学不返学,教师居家授课,进入正常的工作、学习状态,期间随时关注上级和学校的工作安排。
(四)专人负责“钉钉”教育平台培训,3月1日利用微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钉钉”教育平台操作;并要求各班通过各种途径(微信、短信、打电话等)通知学生或者学生家长,要求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尽快下载“钉钉”平台APP、登录和熟悉该平台操作。
四、开展线上教育情况
线上教育以“任务驱动式”开展,对标完成上级要求,教师制订“学
习任务清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切实做好学生作业批阅,做到及时辅导答疑和指导。
(一)推行钉钉网络授课好的方面及收获。
根据要求七、八年级各科目线上推送(直播、录播课),九年级线上课程一律采用直播进行,但时间不超过20分钟。
通过钉钉,很多老师反映自己又学会了一项技能。授课过程发现有些同学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不错,也许是隔着网络,不用面对老师,面对同学的原因,许多学生都能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也有私下提出疑惑的。
老师利用“钉钉”线上教学,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先进教学资源化为己用,增加知识,学习更好的现代化技能,与时代俱进,适应社会需求。师生及家长因在网络中沟通联系更紧密。很多老师悟出这道理,特殊时期,更能激发人的潜能,自己身兼两职(教师、家长),深知其中的责任,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通过线上教学,老师和学生都能努力学习探索线上应用技术,在资源分享这个方面是值得肯定的,能够及时把课件、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实时分享给学生。班中有一部分同学始终坚持参与学习,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二)推行网课后出现的问题。
1.部分同学网络不是很好,有学生甚至要用流量上课。由于网络问题,或者硬件终端等因素,老师上课的连麦功能不好,导致这师生不能互动。
2.教学过程中无法确保学生是否有认真的听课,是否有做笔记,一切只能靠自觉。不上课,不写作业的同学也无法处理。
3.很多家长在家做好“监学”的职责。老师对没上课或没交作业发信息给家长,甚至打电话给他们,都无明显效果。
4.有些科目对着屏幕改作业很费老师精神和眼力。有学生的字本来就写的潦草,照片拍不清晰,老师对这些难以批改。
5.软件里的手机圈点勾画的功能,有不方便使用的情况,例如:放大了又难移动。电脑改作业,能放大,但是图片又不好圈点勾画。
6.大部分同学能参与直播学习,课后做作业 但交作业量只有一半以上,不大理想 。参与每天签到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 由于参与直播授课,有回播功能,学生偷懒不积极按时参与,配合度不高。有些同学一次都未交过,通过微信,钉钉去催交作业,都未及时上交。作业质量得不到保证,应付式、抄作业的现象较普遍。
五、后续网课实施的建议
1.继续摸索线上教学模式的先进方法,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2.加强科与科、科与级、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的沟通交流,多探讨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3.及时掌握学生参与线上学习和做作业的人数,把数据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家长,争取100%学生参与线上学习。
4.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微信、钉钉等组织各类有意义的线上主题教育,并让学生每天加强体育锻炼,努力做到人人身心健康。
5.“停课不停学”是疫情蔓廷的特殊时期的教育系统一项重要工作,“网络直播授课"也是当今时期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下,能够逐淅解决“网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努力做到真正的在家“停课不停学",让毎一个孩子在这个特殊时期都能够学有所获。
总的来说,大多数同学参与线上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家长欠缺监管力度,有些学生的网络质量和学习终端因素影响,网课学习比较卡,师生隔空上课,师生互动效果不太理想,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因材施教等。
篇4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创新能力;多维平台
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动力来源于学生自身,但授课教师、学习环境等因素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国内诸多学者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了一定的成果[1-5],但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具体课程或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对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构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对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近90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并实践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平台。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平台构建
2015年笔者对西安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学院近900名本科生进行了创新能力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包括: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创新能力、课程内容、实践环节、竞赛参与、职业规划等。以调研结果为依据,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课堂、实践和课外三层教学体系,并在课程、学生、教师各自的维度进行具体分析,找出每个维度的关键目标,并寻求跨维度三层教学体系各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此来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平台的基本框架,并据此设计各个维度的具体任务,达到贯穿维度与教学体系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其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平台的基本框架见图1。在课堂教学层上,教师教授给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通过课堂上对于教材、辅导资料的了解,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这个也是创新能力培养金字塔的基础。而在实践教学层上,主要是对于学生实验课程和设计内容的安排,在实践层上,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逐步具备运用知识与工具的技能,教师在这一层的主要任务是对实践操作的指导。最顶层的课外教学层,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给出合理的意见,而学生更多是通过学科竞赛和实习活动将前两层中掌握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工具加以运用,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寻找创新点。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一)课堂教学
1.更新教学内容。本论文主要依托于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及西安科技大学教改项目,而项目组主要成员承担的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方法学,因此本项目主要围绕上述课程进行教改活动。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引入Java认证考试真题讲解,因学生对此类题目比较感兴趣,因此引进相关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中添加设计模式的内容,学生普遍反映此知识模块与就业应聘的笔试内容关联度较高。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加大了算法设计教学内容的比重,将往届的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的填空题和编程题作为例题补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相关竞赛的难度有了提前的了解和准备。2.重编教材。重新编写了《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和《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与以往教材相比,《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引入案例化教学思路,侧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教材分为基础篇和实践篇,其中实践篇内容安排了俄罗斯方块、贪食蛇、英文单词小助手、计算器、万年历和保龄球计分系统,学生通过对这一教材的学习,获得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算法设计思想和实践编程技能,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发多媒体课件。在调研了优秀获奖多媒体课件后,根据C语言课程的特点,开发制作了C语言程序设计各章节的多媒体课件,该课件通过1个年级9个班的学生的使用,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对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引入了设计模式的相关内容,并通过图片与动画进行设计展示,使得互动效果更明显。4.开发课程网站。本课题通过Java程序设计课程网站直观的课程内容,简单直接地提供给学生关键学习热点,让学生可以在线留言,方便教师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互动交流;同时网站后台可以随时教师当前的授课计划或者备课的教案,方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建立微信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推送相关知识内容,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师还可以对个别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微课的设计。5.整理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还需对所讲内容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提供给学生可拓展视野和思路的网络新闻、学习网址、参考书籍或者网络视频等电子资料,也可布置相关的关键词,由学生自发查找并在课堂进行专题报告,这样既可以挖掘出学生真正的兴趣,又可以深化知识内容。重视作业的点评与讲解,将往年学生的电子版作业进行整理,在布置给学生作业前进行往届优秀作业展示,学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拓展,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使用此方法进行作业的布置,学生普遍反映在展示优秀作业后,对自己的作业有了新的启发,完成效率明显高于无参考作业的课程。6.改革教学手段。引入并实践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实施“观察—实践—启发—创新”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实践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
1.实验指导书的编写。针对Java程序设计中面向对象的新特点,在实验指导书编写中设计丰富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开放式的实验内容能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的实验指导书编写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程度划分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选择,鼓励学生尝试高级别的实验项目。2.课程设计。一般第3至第7学期每学期将会安排至少2门的课程设计,但教师发现这一安排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软件工程专业,试点进行了Java程序设计课程和软件工程课程的联合课程设计,合并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教师在原有大纲知识覆盖的标准下,重新设计能结合两门课程知识要点的综合性题目,有益于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与实践。3.实训环节。不仅重视校企联合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还要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基地的相关师资力量。计算机学院与高新软件园的几家企业均签订了校企联合基地的相关协议,因此在实训环节由这些企业选派优秀企业导师对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进行培训,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大有裨益。在2015和2016年的生产实习环节,笔者带领部分专业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地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课外教学
1.建立本科导师制。鉴于各学校近年来引进人才的规模加大,学院现有师资力量及水平逐年增强,建立“导师制”,由一名教师对每个年级的若干名学生进行指导,教师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还可结合自身科研方向,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近三年我校相关导师指导学生申报并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国家级3项,省级6项。这些题目的来源都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关,对学生更早接触和了解新技术和新知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成立学生团队。成立正式的软件协会,面向全校招募有意在计算机领域发展的学生,并通过考核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成员,随后协调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定期培训。同时可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各类竞赛项目,选择团队学生作为主要参与人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由学生自主管理,小组进行学习和交流,并进行项目申报,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验和学科竞赛项目进行知识储备和项目实训。3.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针对全校程序设计大赛甄选出的优秀选手,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指导教师进行算法专题讲座和培训,为创新中的核心技术储备人才。在近几年的数学建模比赛、蓝桥杯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上我校取得了喜人成绩:其中2014年蓝桥杯全国总决赛二等奖3人,三等奖6人;2015年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7人,团队赛总决赛二等奖;2016年二等奖3人,三等奖7人。2016年中软杯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一项,ACM省赛三等奖两项,互联网+省赛银奖1项,铜奖1项,近3年学生获得软件著作权20余项。由此可见进行学科竞赛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构建信息平台。集合课堂、实践和课外三个维度,构建网络化信息平台,引进项目管理的新思路,在平台上建立以项目为引导的学习小组,将学生参与竞赛的项目整合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化管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平台功能的重构,可引入竞赛信息板块,创业项目板块,并将课程内容增加到网络信息化平台中,使学生可在此平台上能够进行有效学习。
三、结语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维平台的构建,解决了现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体系的问题,从多维度进行实践,摸索并总结出了基于此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系列经验,下一步将聚焦于如何在该平台下建立学生和教师的激励及成效评估机制,以便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的可持续运作。
参考文献:
[1]陈新.以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2):42-43.
[2]罗晓霞.融合式的实践教学在软件工程专业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5(12):101-102.
[3]史晓楠.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4(10):226-227.
[4]史晓楠,贾澎涛,罗晓霞.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1):30-32.
篇5
2018年,在公司工会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项目工会紧紧围绕项目发展目标,认真履行项目工会的各项职能,强化自身建设,积极配合党委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充分调动员工的聪明才智,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全面落实公司发展战略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公司2018年工会工作目标任务,积极开展有利于构造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各种活动,促进民主管理、服务工作大局、维护员工权益,构建和谐企业做出积极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项目工会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民主管理,认真履行职能。
项目工会组织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履行工会职能,全心全意为广大员工服务。把表达和维护广大员工利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3月组织召开了民主管理大会,员工代表认真听取和审议了项目行政工作报告、民主管理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并征集了员工提案4条,提案内容涉及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于可行的提案进行讨论并上报公司,并于2019年底前逐一进行了落实。同时,工会还通过项目公众号、工作群、宣传栏等方式进行了厂务公开,让员工随时了解企业的方针、政策、各类规章制度,积极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保持与员工沟通交流,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倾听员工的心声,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一个和平共处、平等协商、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强化班组建设,打造优秀班组。
2018年,项目工会加大班组建设管理力度,按照公司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认真总结班组管理工作的经验,量化目标,不断创新,完善班组建设考评标准。为班组委派指导员,每周最少一次对班组建设工作进行技术、安全培训,针对班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将问题进行汇总,指导整改,保证切实落实到位。从每个环节抓起,从严、从实、从早、从细的做好班组管理工作,狠抓班组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基础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逐步提高了班组综合管理水平。
三、围绕安全生产,开展群安员活动。
项目工会围绕安全生产,对每个班组选出工作认真负责作业人员为群众安全监督员,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做好群安员培训和考核,规范群安工作职责,安保部、办公室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在群众安全监督小组成立以来项目部三违现象有明显的改善,每周开展安全培训,并有群安员亲身讲解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如何消除隐患的方法,有效增强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更好的保证了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四、强化人文关怀,开展帮扶活动
工会始终坚持“员工利益牢记心中”的理念,
大力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一年四季送关怀”、“三不让”、“六必到六必访”帮扶活动;及时掌握员工生活、工作、家庭情况,给予及时帮扶,让广大员工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企业的温暖。做好2018年员工健康体检、员工、民工工资发放工作,积极推进劳务工“五同”管理,努力帮助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强化“幸福之家”建设。项目配备了投影仪、台球桌、篮球架、图书室,节假日开展篮球赛、羽毛球赛、联欢会、趣味文娱等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每逢传统节日期间,还组织开展“包饺子、暖暖心”活动;建设“幸福菜园子”、“阳光晾衣房”,不断改善员工生活,努力打造“家”文化。
五、开展文体活动,营造和谐文化。
工会以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载体,着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让员工在业余生活中仍然能感受到工会无微不至的关怀,增加员工的幸福指数。文体活动的丰富多彩,让员工的工作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内陶冶了员工情操,增强了员工团队合作意识,对外弘扬了企业精神,展现了企业风貌,营造了一种轻松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加强宣传报道工作,通过中铁城投、《隧道工人报》、公司内网、局指和项目微信公众号等,展示了工会新形象、新作为,提升了企业美誉度。
六、强化厂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
认真执行《项目部厂务公开实施细则》、《项目党政会签制度》等文件,按规定设立了厂务公开专栏、并达到了规范标准。按照上级要求工会按月、季度、年将应公开的内容包括生产经营的重点,员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员工工资晋级、干部使用、员工奖惩、财务预决算、招待费使用情况等全部公开,接受项目员工群众的监督。
七、积极开展“周三大讲堂”, 助力人才培养。
项目部在员工夜校开展“周三大讲堂”,项目部各部室按计划轮训,让全体员工在轮训中不断学习和提升;项目部成立了由党政正职为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周三大讲堂”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领导和部门责任,制定详细培训方案和计划,确保大讲堂轮训有秩序的开展;项目各部室负责人、主管排班轮流授课,授课内容与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业务知识、专业技能提升相结合;针对性强,目的性强,知识面广,培训主要涉及市政轨道交通施工管理、物资机械管理、项目精细化管理、财务管理、试验和商砼管理、安全质量知识以及现场文明施工等方面知识。同时,项目部还注重考学结合,以考验学,定期测评,确保员工学有所成,学用相长,助力青年人才培养。
八、大力开展劳动竞赛,掀起施工会战。为全面落实深化“中铁隧道领军杯”竞赛活动,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开展 “大干100天奋战四季度”劳动竞赛,掀起大干, 以实干创造实绩,确保履约目标,打造精品优质工程, 建功成都轨交交通。
总之,项目工会将通过自身不断努力,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员工服务,更好地发挥了桥梁作用。继续再接再厉,做好项目工会工作计划,把工会办成员工最温馨的家。
2019年工会工作计划
2019年,项目工会将继续按照公司工会的统一部署,围绕公司大局,助推项目健康发展,切实行使工会职能,推进民主管理,创新工会的各项工作,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力争把工会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一、规范民主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2019年,项目工会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制度,抓制度落实、抓程序规范,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的深化和发展。切实加强厂务公开,增强项目民主治理与民主监督,提高项目管理的民主、程序和规范性。
二、以群众性创新为载体,开展具有特色的劳动竞赛。
项目工会继续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载体,鼓励和引导广大员工围绕项目目标,通过自觉、扎实、有效地开展劳动竞赛、QC、五小、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为广大员工搭建展现自我、展现才干的大舞台,调动员工创新、创优、创效的热情,激发员工追求一流技术、争创一流业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建功立业。
三、加强班组建设,提升综合能力。
以安全生产为前提,把班组建设作为项目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稳步推进班组建设工作。对生产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保持施工生产安全运行。结合项目实际,以提升班组长素质为重点,切实抓好班组成员的培训工作,利用“周三大讲堂”活动积极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研讨和交流活动,将讲堂向班组延伸,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逐步提高班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以活动为载体,增强活力和凝聚力
全面提高广大员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创造条件组织员工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员工文化精品,更好地满足广大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会将围绕重大节日进行,开展多种文化手段和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的活动,调动一线员工文体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竞赛活动水平,展现项目的和谐的企业风采和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深推群安工作,强化安全生产。
坚持群安工作“五个纳入”、 “两延伸”、“六化要求”工作制度,将群安工作与安全质量检查同部署、同检查,完善群安工作季度通报制度,项目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认真把群安工作作为安全管理的有效补充。强化群安员队伍建设,择优选聘群安员,着力过程培训,严格考核兑现,不断健全基础工作台帐;组织群安员参加项目安全例会、月检、周检工作,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活动。
六、强化监督机制,健全民主管理。
拓宽厂务公开形式,采用微信平台、内部网络、项目工作群等,创新厂务公开形式,实现厂务公示常态化。要主动适应企业深化改革、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举措、新要求,把企业改革发展、项目管理、职工收入分配等企业重大决策问题、经营生产管理重要问题、涉及员工切身利益问题、领导班子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密切相关问题等作为厂务公开的重点,切实接受员工民主监督,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七、关爱员工幸福,构建和谐团队。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根本,认真落实上级工会《关于全面实施项目部“幸福之家十个一工程”的通知》要求,加大机关系统部门工作联动和推进,协调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推进“员工普惠政策”落地;继续开展“四季送”、“三让三不让” “六必到六必访”“集体生日”等员工关爱工程,加强困难员工精准帮扶,同时加强女工关爱工作,广泛开展爱心帮扶活动,积极为困难女职工排忧解难。
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坚持以人为本,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要敢于发声、敢于维权。认真落实员工工资发放和健康体检,合理安排一线员工正常休息休假,普及宣传职业病防护知识,督促现场做好员工劳动保护等工作。
篇6
关键词: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方案;有效性
一、飞行校验的定义
飞行校验是为了保障空中安全,通过配备专门校验仪器的飞行校验飞机,根据飞行校验的相关要求,设计、规定、检测、校正和评价各类通信、导航、监控装置的空中数据能力、容限和技术特性,并根据检测、校正和评价提交飞行校验文件的活动。飞行校验工作对中国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影响很大,其所需要监测的校飞的数据很多,工作量巨大任务艰巨。
二、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方案的价值分析
由于国民经济持续上升的态势,中国的航空事业尤其是民航飞行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利用飞行校验的技术检验民航与导航方面的监视设施尤为重要。由机检测活动中可能被外部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合理设计有效、适宜的民航无线电导航监测系统校飞方法就相当关键。采用地面监测方法,风险管理效果并非最好,此时还必须进行设备金鼎标定与检查,因此对民航通信导航监测仪器来说,必须真正的充分发挥其作用,才可保障飞行的安全和稳定。
三、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方案的必要性
我国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归根结底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我国的民航安全。在进行校飞实验中,应至少满足民航通信导航设备正常运转,满足基本的操作安全,保证民航全体乘客的生命财产权益不受威胁。所以,民航无线电导航监测的校飞计划的科学编制变得尤为重要,其对机校验中所涉及的具体任务、职务责任、对象程序等都有着非常严格并且明确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制定更具综合性的实际校飞方案,并保障方案的可行性与严谨性。
四、现阶段利用民航通信导航监控装置校飞方案的基本类型
1.投产校验主要是指为了全面掌握民航无线电导航监控装备的有效数据来源,技术人员必须在设备服役期或是更换设备时,对有关装备进行详尽的检查,核心就是根据实际所需要广泛获取有关的资料数据和技术数据。2.监管性校验重点是在飞机投产校验工作完成后,对符合规格的设计主体在开始工作之前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实施定期或是不定期的飞行试验。设置这一环节,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全面掌握被试验对象的具体数据信息和实际应用状况,并从中发现校验对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而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部门更好地了解试验状况。3.周期性校验主要是指为判断校验对象在此阶段是否能够适应新的飞行要求,并能够在近期内连续不断地完成设计工作而所进行的校验工作,通过定期或是不定期校验检查飞机状况和系统工作状况,对存在一定问题的航空器第一时间解决。4.针对性效验一般是指当航空器在发生了某些情况时,针对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航空校验工作,例如:在航空器行驶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航空器上电子设备的校验和系统更新工作;超过三个月未使用的电子设备,必须进行二次飞行试验;以及飞行设备在飞行中途发生信号突变的情形等。
五、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方案的有效性研究
1.准确定位所属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实施单位的职责在民航无线电导航与监控装置的校验质量中涉及的部门单位数量相当多,其校验品质的好与差对飞行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所以,国家航空运输部门必须在编制科学规范的校飞方案的基础上,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做好工作任务的二次确定。例如: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校飞需要相关的机构,其基本职责任务是出具民航无线电导航监控系统飞行校验的申请报告,根据具体校核情况作出逐一确认、技术系统升级和开放的申请等,并适时就校核问题作出调整。2.准确定位飞行校验主体对象我国的民航机构为了切实提升民航无线电导航监视系统校飞项目的准确性,还必须在具体实施程序中采用语言描述或者图表的方式加以校对,让每个工作都处在控制范畴之内。一般情形下,民航无线电导航监测仪器的飞行校验主要内容包括:校验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当时所使用的相关仪器信息。这里所说的校验对象基本信息主要是指站台内有关设备的资料,包括名称、生产厂商、仪器类型和当时所在位置的经纬度等。3.熟练掌握民航通信导航与监控装置飞行校验的工作程序民航部门人员在对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实施具体的校飞试验活动中,必须确定有关人员熟悉和了解飞行校验项目中所要求的技术项目路程。通常,有关人员在对民航无线电导航监控系统实施的飞行校验前期分析活动中,须充分地依据程序和按照国家规定对飞行校验的有关事项作出逐一确定。但必须关注的是,由于不同种类的设备系统根据其具体要求进行校验的项目可能有不同,因此,在所有待飞行校验事项都明确下来之后,相关机构人员必须严格地按照相关要求,对飞行校验项目给出明确的数据指标规定,根据现实情况确定适合于该领域民航无线电导航监视系统的飞行校验项目。由于在制定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措施方案过程中要联系到多个空间方面的因素,所以民航有关部门必须在开始实施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措施时,就充分考虑到空间问题,并由此提高飞行校验措施的时效性和科学性。4.完善民航的无线电导航监控装置及飞行校验报告的系统编制工作人员在进行民航无线电导航监控系统的空中校验操作后,有关设施机构将根据工作人员提供的空中检测信息结果,对此次民航无线电导航监控系统空中检测报表进行编制,由此将充分保障空中检测报表的准确度和真实感。与此同时,飞行校验报表中所考虑到的其余信息,还包括有关空中校核工作的统计状况、台站信息、校飞活动中各工程项目的有关图标和对自然气候、雷电性能的防御评价等。5.确保飞行校验文件的编制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飞行校验报告的撰写,确保生成高质量的飞行校验报告。详细的说,如果要达到以上的目标,首先必须进行的是对所有飞行校验过程的基础资料和数据进行科学总结,不论是基础资料,或是统计数据,甚至是相关的图表信息,都必须总结进去,因为这样对于实际的研究信息来说是比较全面性的;同时必须注意在飞行校验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探讨问题的根源,进而探讨解决办法,这样,信息就能够融入实际的研究体系中去;然后,须针对所有飞行校验的过程进行整体的评价,并且根据评估报告的内容进行,预计校飞过程的寿命年限,这样才能促进飞行校验报告向着较为完善的目标成长与提升。对实际飞行校验人员来说,必须培养良好责任心和风险管理能力,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按照职责的要求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经常反思自身存在的缺点,培养严谨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以期带动实际的飞机校验文件的编制向着更为优质的目标成长与提高。
六、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方案所采取的有效防雷措施
1.提高工程维修队伍的应对能力无线电导航监控系统非常容易遭受雷雨气候条件的干扰,导致设备事故的出现。为此,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共同学习研究应对设备雷击问题的解决办法,经常开展设备事故抢险抢修应急演习,提高装备维护人员处置问题的能力,确保恶劣条件下设备事故能得到及时处理,保障无线电导航监控设施的安全运行。2.加强对地面通信导航与监视装置的监控力度技术保障部门要根据自身运行实践,综合不同气候下对设备工作的危害,并根据《民航飞行通信导航监控防雷技术规范》《有关进一步加强雷雨天气条件空管安全保障工作的通告》等有关法律法规,事先准备好保护无线电导航监控装置的保护措施,并做好对装置的巡视与测试,尤其是针对布设广泛、维修难度很大的边远站,必须加大仪器的巡检频率,准确监控仪器运行情况。3.健全完善雷电防护系统现阶段仅通过避雷针等设备来防止雷击,已无法对实现设备抗直击雷的目标,还必须根据无线电导航监测装置的特点、防磁抗压功能等设置适当的雷电防护系统,实现与自身的防御,利用接闪装置、引下线、接地系统释放的闪电热量,防护户外设施;并完善供电导线保护、信号线防护、电气屏蔽等装置的安装,做好室内设施防护。4.增强风险预警意识值班人员及时与气象管理指导中心人员做好信息沟通,以掌握最近期内天气状况;同时,通过分析以往雷电季节对地面通信导航监控设施的危害,以及雷雨天气危险源头,及时制定风险处理对策。在无航班的状况下,遇到强烈雷雨天气及时关闭设施,以避免装置损坏;并委托专业避雷企业,提出设施防雷预案。
七、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方案实施防雷处理的意义
通讯导航监控技术设备普遍应用了现代数字通信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其核心部件和器件使用了大型的嵌入式集成电路等微元器件,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耐低压、最大通过流量也只有微安,因此对压力(电流)的冲击比较敏感,非常容易感应雷电过电压造成破坏。但一般而言,通讯导航监控装置为发挥自身功能,一般都设置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和开阔地区,如高频装置、雷达技术装置等多设在山顶处,由于高出了周围建筑,再加上其接地电阻也较低,在雷暴等天气状态下非常容易受到雷击危害。甚高频、雷达等信息技术、导航装置目前主要为进口装置,价格昂贵,配件和修理费均较高昂,购置和保养周期较长,所以防雷对通讯导航监控装置来说尤为重要。暴雨天气对地面通信及导航等监控装置都存在着很大的破坏力,如果装置由于雷雨天气等因素而产生故障,将对地面管制指挥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也会危及空中安全。因此,雷雨等恶劣气候环境已成为通信导航设施故障的高发时段,设施的保养和防雷工作尤其重要。
八、结语
通过切实有效的民航通信及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工作,能够显著提高我国民航飞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进一步对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的空中数据实施了全方位监管检验。因此,应对当前中国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装备的校飞计划加以合理编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提高校飞项目实施的效率。为国家民航事业的发展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美荣.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方案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航务周刊,2022(25):56-58.
[2]廖强.探究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方案的有效性[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4):121-122.
[3]徐丽娜.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方案的有效性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2):6+8.
[4]商丽.基于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方案的有效性研讨[J].中国新通信,2018,20(23):44.
[5]李朝辉.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方案的有效性的相关分析[J].科技风,2017(19):46.
篇7
一、人民调解工作情况:
(一)、调解经费落实情况:
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相关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共计392400元。
(二)、创新考核机制:
对人民调解实行“一事一案、一卷六表”以案定补考核,一是简易在2009年5元的基础上增加到每件定补10元,二是对疑难纠纷每件定补50元,三是对热点纠纷每件定补100元,四是对重大热点纠纷每件定补200元,特别重大热点纠纷每件定补300元。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并把考核经费直接兑现到调解人员手中,同时将人民调解委员会考核情况在全县范围进行通报。年终对优秀工作人员及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奖励。
(三)调解队伍组织建设情况:
遵循“好中选优、优中择能”的原则,把品德好、有文化、掌握一定法律知识、熟悉当地情况和群众公认的1582名优秀党员和年轻干部推荐为人民调解员,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组人民调解组织,壮大了人民调解工作队伍。目前,全县8个乡镇109个村(居)民委员会791个村民小组均设立了乡(镇)、村、组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村民调解小组,并在县焦化厂等企业建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形成了县乡村组四级调解网络。做到“四有”,即有房子、有牌子、有印签、有桌椅,保障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序开展。创新体制机制,千方百计解决工作激情、工作责任心和工作信心问题。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集中统一排查、信息联络反馈、领导定期接待接访、社会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联合调处、已调矛盾纠纷回访反馈和责任追究落实六个方面的人民调解工作长效机制的基础上,把落实人民调解员报酬与调处解决矛盾纠纷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行“以案定补”调处工作机制,调动了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人民调解工作的高效开展。社会矛盾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得到妥善处置和化解,创造了××人民调解有史以来调解案件最多、调处成功率最高的历史,最大限度保障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人民调解基本达到了为县委政府分忧、为分流、为公安减压、为法院减负、为群众解愁的工作目的。
(四)规范操作程序,千方百计解决创新调解方法和提升调解水平的问题。首先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按照“重在基层、立足岗位、注重实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一批基层调解主任到上级进行专业培训和辅导。同时,由司法局牵头,以乡(镇)为单位,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分批组织调解人员对人民调解工作适用的法律法规、调解工作的性质任务、人民调解组织的受案范围以及人民调解工作的原则、程序、技巧和调解格式文书制作等进行现场授课,面对面辅导讲解,提高了基层调解人员的法律法规应用水平,为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打下坚实基础。组织科室负责人及全体工作人员到局上进行培训10期,受训人员320人次。再次对村(居)调委会调解主任、调解委员采取集中到乡(镇)培训的方式进行培训21期;受训人员885人次;对村(居)、调解小组采取以会代训、调解培训、司法所工作人员下乡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受训人员2100余人次。例2009年5月5日至5月10日,县司法局、财政局、纪工委、司法所组成工作队一行8人分别到各乡镇及村委会召开培训会,共培训9期,受训人员150人次,在培训中具体做好5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组织村级调解员及全体司法干警学习各级关于矛盾纠纷排查相关文件,二是县局分管领导从5个内容对调解员进行培训并提出要求,三是县第一纪工委徐书记就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四是结合各村各寨的地方特点,编制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二十四孝图”、“普法四季歌”、“人民调解温馨提示语”以及民间群众自编自创的宣传社会稳定和谐的戏曲小品印发给大家。在人民调解室显眼的位置绘制邻里和睦、家庭和谐、尊老爱幼、以和为贵等宣传图画,在乡(镇)农村人口密集场所组建法制宣传文艺队,利用农闲、节庆和大型活动广泛开展贴近农村、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法制文艺宣传活动,使群众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自觉接受法制宣传教育。
五是播放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制作的《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其次是明确各级职责,严格调解程序。始终遵循“矛盾不上交、责任不推卸”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特点,节约当事人经济开支,立足一般纠纷基层一线解决,复杂疑难纠纷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重大热点难点问题逐级上报联合调处解决,做到一般纠纷不出村、复杂纠纷不出乡、热点难点问题不出县。2009年以来县乡两级司法行政部门、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内矛盾纠纷6068件(其中婚姻家庭1155件,赔偿860件,房屋宅基1115地件,邻里1066件,生产经营446件,债务345件,其它947件,调处成功5933件,调解成功率97.7%)。防止民间纠纷引发刑事案件23件251人次,防止群众性械斗37件1986人次,防止群众上访42件410人次,防止民间纠纷引发自杀42件42人次。在调解工作中,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33万元。再次是规范文书格式,注重痕迹管理。本着对群众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卷宗规范化、文书格式化的要求,全面收集人民调解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材料,规范制作卷宗,建立台帐,实行一案一卷管理。
(五)强化信息搜集,千方百计解决调解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问题。各地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充分依托和发挥当地村组干部、基层调解组织扎根基层、联系群众,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搜集掌握矛盾纠纷信息源头,实行领导联挂乡(镇),乡(镇)领导和基层司法所、派出所等维稳单位联村,随时随地发现新情况,掌握新动向,在一线遏制消除矛盾纠纷苗头。各地对排查梳理出来的矛盾纠纷信息情报,按照及时准确、客观真实的原则,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按月进行上报分析,做到矛盾纠纷情报信息来源准确及时,为预防和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源。
(六)狠抓协调配合,千方百计解决协同作战、增强合力、提高效率的问题。一是全力整合调解资源。司法、公安、法院、土地、林业、民政等相关部门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密切配合,开展了人民调解进法院、进公安、进土地、进林业、进企业活动,有效整合人民调解资源,多家互联共通,按照矛盾纠纷的性质属性,共同协作解决处理涉及山林、土地、资源争执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坚持县级领导联系调处矛盾纠纷。对于问题复杂、调解难度大或涉及部门多的矛盾纠纷,由县级领导牵头联系,协调部门联动调处,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问题不出乡,复杂疑难问题不出县。三是认真抓好人民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配合。将人民调解协议履行与诉前民事纠纷调处有机结合,对于调解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准确、事实清楚明了的调解协议,在立案前和时依法依理说法疏导,教育引导,讲清说明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开导督促双方自觉维护调解协议的严肃性。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使许多民事案件通过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的联合互动得到有效化解和及时处理。今年以来,通过诉前引导,31件矛盾纠纷以人民调解方式结案;121件纠纷以诉讼调解方式结案;79名当事人通过诉讼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开辟维权绿色通道。在县残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工会等群团组织和各乡(镇)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对老年人赡养就医、未成年人抚养就学、侵害残疾人和农民工合法权益等矛盾纠纷进行法律援助。五是认真抓好法律咨询服务和来信来访答复办理。在全县8个乡镇司法所开通“148”法律服务咨询电话,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和答复办理群众的来信来访。
(七)工作效果
一是调解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二是体现了政府公共财政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人民调解工作“埋单”的理念和要求。三是注入了维护社会稳定新的活力。四是推进了大调解工作格局的开展。五是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司法所工作情况:
(一)对年初与司法所签定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通过查痕迹、阅卷宗、看档案、听汇报、瞧试点等多种形式检查考核,以文件的形式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进行通报,按照领导联系科室联挂对口督促整改落实。
(二)开展司法所长业务培训交流活动,一是开展“一事一案、一卷六表”的制作规范人民调解卷宗交流,把各乡镇制作的卷宗统一到局上相互进行交流,抓两头促中间,交流过程中,把比较规范的乡镇存留在中心调解室作交流。二是抓综合亮点工作交流,谁的亮点多、特色新,就定其为先进典型的交流点。通过交流对前名者到年终进行表彰奖励。
(三)抓好业务培训与村委会主任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落实,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把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纳入司法所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抓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考核:
2009年司法所规范化搬迁工作前部完成。内部管理上做好九个方面的完善工作:一是每个司法所统一设立六个办公室:所长室、办公室、会议室(含法律服务室)、值班室(接待室)、档案室、调处室。二是门口统一挂牌子:即××县司法局××司法所;三是统一使用四枚公章:××县××司法所;××县××乡(镇)人民调解委员;××县××乡(镇)法律服务所;××县××乡(镇)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四是调解室统一悬挂司法部监制的微章。五是统一建立规范化建设事项及每日轮流值班制度,并把值班人姓名及联系电话号码做成牌子挂在大门的附近。六是各所统一为十三本台帐。七是文件及相关材料每年都要分类装订成档案资料保存。八是规范制作调解文书并由各司法所统一审核管理各村人民调解。九是按上级要求在司法所办公楼悬挂司法行政微章。
三、法律服务工作情况:
立足为民服务的宗旨,做细做实基层法律服务文章。在加强法律服务队伍执业道德,纪律作风建设,法律法规和理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工业化发展、城市建设和企业改制以及群众的所需所求,拓展延伸法律服务领域,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2009年以来:担任法律顾问98家,民事诉讼206件,非诉讼事务12件,调解民间纠纷212件,办理见证83件,代书312份,解答法律咨询4257人次。
四、接边联防联调工作:
接边联防联调工作总共排查213件,调处213件,其中跨州市之间21件(赔偿6件、土地13件、生产经营1件、家庭1件),跨县之间10件(财产赔偿5件、婚姻2件、土地3件),本县乡与乡之间41件(土地14件、赔偿8件,期它19件),村与村之间141件(赔偿14件、婚姻家庭纠纷16件、土地山林81件、其它30件。
五、存在的问题
(一)人民调解在通信、交通、办公等费用上没有经济来源。
(二)调解室整体发展不平衡,建议把基层调解室规范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有专门的建设经费,保证每个村都有独立调解室,使人民调解工作能够正常运转。
(三)各级调解组织培训工作势在必行,没有必要的专款培训经费。
(四)基层司法所行政人员编制不足,缺乏办公用费,司法所建设下差经费缺口大。
六、今后的主要工作计划:
(一)抓创“四无”工作,把创“四无”防激化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
(二)抓好调解人员的再次培训,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三)抓接边地区矛盾纠纷联防联调。
(四)抓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始终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抓预防重调处,排解清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五)抓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宣传工作,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
(六)抓内部管理落实和痕迹管理。
(七)抓队伍执业道德,纪律作风建设,法律法规和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工业化发展、城市建设和企业改制以及群众的所需所求,拓展延伸法律服务领域,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八)抓好对外宣传工作。
(九)抓抓村级人民调解及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十)抓“以案定补”考核创新机制。
××县司法局
二00九年十一月三日
××县司法局二00九年基层工作
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
一年以来,我们按照基层司法行政职能和各项目标责任制开展工作,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思路,将工作的重心下移,在司法所建设、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人民调解工作情况:
(一)、调解经费落实情况:
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相关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共计392400元。
(二)、创新考核机制:
对人民调解实行“一事一案、一卷六表”以案定补考核,一是简易在2009年5元的基础上增加到每件定补10元,二是对疑难纠纷每件定补50元,三是对热点纠纷每件定补100元,四是对重大热点纠纷每件定补200元,特别重大热点纠纷每件定补300元。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并把考核经费直接兑现到调解人员手中,同时将人民调解委员会考核情况在全县范围进行通报。年终对优秀工作人员及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奖励。
(三)调解队伍组织建设情况:
遵循“好中选优、优中择能”的原则,把品德好、有文化、掌握一定法律知识、熟悉当地情况和群众公认的1582名优秀党员和年轻干部推荐为人民调解员,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组人民调解组织,壮大了人民调解工作队伍。目前,全县8个乡镇109个村(居)民委员会791个村民小组均设立了乡(镇)、村、组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村民调解小组,并在县焦化厂等企业建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形成了县乡村组四级调解网络。做到“四有”,即有房子、有牌子、有印签、有桌椅,保障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序开展。创新体制机制,千方百计解决工作激情、工作责任心和工作信心问题。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集中统一排查、信息联络反馈、领导定期接待接访、社会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联合调处、已调矛盾纠纷回访反馈和责任追究落实六个方面的人民调解工作长效机制的基础上,把落实人民调解员报酬与调处解决矛盾纠纷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行“以案定补”调处工作机制,调动了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人民调解工作的高效开展。社会矛盾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得到妥善处置和化解,创造了××人民调解有史以来调解案件最多、调处成功率最高的历史,最大限度保障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人民调解基本达到了为县委政府分忧、为分流、为公安减压、为法院减负、为群众解愁的工作目的。
(四)规范操作程序,千方百计解决创新调解方法和提升调解水平的问题。首先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按照“重在基层、立足岗位、注重实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一批基层调解主任到上级进行专业培训和辅导。同时,由司法局牵头,以乡(镇)为单位,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分批组织调解人员对人民调解工作适用的法律法规、调解工作的性质任务、人民调解组织的受案范围以及人民调解工作的原则、程序、技巧和调解格式文书制作等进行现场授课,面对面辅导讲解,提高了基层调解人员的法律法规应用水平,为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打下坚实基础。组织科室负责人及全体工作人员到局上进行培训10期,受训人员320人次。再次对村(居)调委会调解主任、调解委员采取集中到乡(镇)培训的方式进行培训21期;受训人员885人次;对村(居)、调解小组采取以会代训、调解培训、司法所工作人员下乡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受训人员2100余人次。例2009年5月5日至5月10日,县司法局、财政局、纪工委、司法所组成工作队一行8人分别到各乡镇及村委会召开培训会,共培训9期,受训人员150人次,在培训中具体做好5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组织村级调解员及全体司法干警学习各级关于矛盾纠纷排查相关文件,二是县局分管领导从5个内容对调解员进行培训并提出要求,三是县第一纪工委徐书记就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四是结合各村各寨的地方特点,编制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二十四孝图”、“普法四季歌”、“人民调解温馨提示语”以及民间群众自编自创的宣传社会稳定和谐的戏曲小品印发给大家。在人民调解室显眼的位置绘制邻里和睦、家庭和谐、尊老爱幼、以和为贵等宣传图画,在乡(镇)农村人口密集场所组建法制宣传文艺队,利用农闲、节庆和大型活动广泛开展贴近农村、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法制文艺宣传活动,使群众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自觉接受法制宣传教育。
五是播放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制作的《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其次是明确各级职责,严格调解程序。始终遵循“矛盾不上交、责任不推卸”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特点,节约当事人经济开支,立足一般纠纷基层一线解决,复杂疑难纠纷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重大热点难点问题逐级上报联合调处解决,做到一般纠纷不出村、复杂纠纷不出乡、热点难点问题不出县。2009年以来县乡两级司法行政部门、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内矛盾纠纷6068件(其中婚姻家庭1155件,赔偿860件,房屋宅基1115地件,邻里1066件,生产经营446件,债务345件,其它947件,调处成功5933件,调解成功率97.7%)。防止民间纠纷引发刑事案件23件251人次,防止群众性械斗37件1986人次,防止群众上访42件410人次,防止民间纠纷引发自杀42件42人次。在调解工作中,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33万元。再次是规范文书格式,注重痕迹管理。本着对群众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卷宗规范化、文书格式化的要求,全面收集人民调解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材料,规范制作卷宗,建立台帐,实行一案一卷管理。
(五)强化信息搜集,千方百计解决调解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问题。各地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充分依托和发挥当地村组干部、基层调解组织扎根基层、联系群众,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搜集掌握矛盾纠纷信息源头,实行领导联挂乡(镇),乡(镇)领导和基层司法所、派出所等维稳单位联村,随时随地发现新情况,掌握新动向,在一线遏制消除矛盾纠纷苗头。各地对排查梳理出来的矛盾纠纷信息情报,按照及时准确、客观真实的原则,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按月进行上报分析,做到矛盾纠纷情报信息来源准确及时,为预防和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源。
(六)狠抓协调配合,千方百计解决协同作战、增强合力、提高效率的问题。一是全力整合调解资源。司法、公安、法院、土地、林业、民政等相关部门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密切配合,开展了人民调解进法院、进公安、进土地、进林业、进企业活动,有效整合人民调解资源,多家互联共通,按照矛盾纠纷的性质属性,共同协作解决处理涉及山林、土地、资源争执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坚持县级领导联系调处矛盾纠纷。对于问题复杂、调解难度大或涉及部门多的矛盾纠纷,由县级领导牵头联系,协调部门联动调处,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问题不出乡,复杂疑难问题不出县。三是认真抓好人民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配合。将人民调解协议履行与诉前民事纠纷调处有机结合,对于调解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准确、事实清楚明了的调解协议,在立案前和时依法依理说法疏导,教育引导,讲清说明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开导督促双方自觉维护调解协议的严肃性。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使许多民事案件通过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的联合互动得到有效化解和及时处理。今年以来,通过诉前引导,31件矛盾纠纷以人民调解方式结案;121件纠纷以诉讼调解方式结案;79名当事人通过诉讼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开辟维权绿色通道。在县残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工会等群团组织和各乡(镇)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对老年人赡养就医、未成年人抚养就学、侵害残疾人和农民工合法权益等矛盾纠纷进行法律援助。五是认真抓好法律咨询服务和来信来访答复办理。在全县8个乡镇司法所开通“148”法律服务咨询电话,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和答复办理群众的来信来访。
(七)工作效果
一是调解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二是体现了政府公共财政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人民调解工作“埋单”的理念和要求。三是注入了维护社会稳定新的活力。四是推进了大调解工作格局的开展。五是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司法所工作情况:
(一)对年初与司法所签定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通过查痕迹、阅卷宗、看档案、听汇报、瞧试点等多种形式检查考核,以文件的形式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进行通报,按照领导联系科室联挂对口督促整改落实。
(二)开展司法所长业务培训交流活动,一是开展“一事一案、一卷六表”的制作规范人民调解卷宗交流,把各乡镇制作的卷宗统一到局上相互进行交流,抓两头促中间,交流过程中,把比较规范的乡镇存留在中心调解室作交流。二是抓综合亮点工作交流,谁的亮点多、特色新,就定其为先进典型的交流点。通过交流对前名者到年终进行表彰奖励。
(三)抓好业务培训与村委会主任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落实,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把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纳入司法所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抓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考核:
2009年司法所规范化搬迁工作前部完成。内部管理上做好九个方面的完善工作:一是每个司法所统一设立六个办公室:所长室、办公室、会议室(含法律服务室)、值班室(接待室)、档案室、调处室。二是门口统一挂牌子:即××县司法局××司法所;三是统一使用四枚公章:××县××司法所;××县××乡(镇)人民调解委员;××县××乡(镇)法律服务所;××县××乡(镇)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四是调解室统一悬挂司法部监制的微章。五是统一建立规范化建设事项及每日轮流值班制度,并把值班人姓名及联系电话号码做成牌子挂在大门的附近。六是各所统一为十三本台帐。七是文件及相关材料每年都要分类装订成档案资料保存。八是规范制作调解文书并由各司法所统一审核管理各村人民调解。九是按上级要求在司法所办公楼悬挂司法行政微章。
三、法律服务工作情况:
立足为民服务的宗旨,做细做实基层法律服务文章。在加强法律服务队伍执业道德,纪律作风建设,法律法规和理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工业化发展、城市建设和企业改制以及群众的所需所求,拓展延伸法律服务领域,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2009年以来:担任法律顾问98家,民事诉讼206件,非诉讼事务12件,调解民间纠纷212件,办理见证83件,代书312份,解答法律咨询4257人次。
四、接边联防联调工作:
接边联防联调工作总共排查213件,调处213件,其中跨州市之间21件(赔偿6件、土地13件、生产经营1件、家庭1件),跨县之间10件(财产赔偿5件、婚姻2件、土地3件),本县乡与乡之间41件(土地14件、赔偿8件,期它19件),村与村之间141件(赔偿14件、婚姻家庭纠纷16件、土地山林81件、其它30件。
五、存在的问题
(一)人民调解在通信、交通、办公等费用上没有经济来源。
(二)调解室整体发展不平衡,建议把基层调解室规范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有专门的建设经费,保证每个村都有独立调解室,使人民调解工作能够正常运转。
(三)各级调解组织培训工作势在必行,没有必要的专款培训经费。
(四)基层司法所行政人员编制不足,缺乏办公用费,司法所建设下差经费缺口大。
六、今后的主要工作计划:
(一)抓创“四无”工作,把创“四无”防激化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
(二)抓好调解人员的再次培训,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三)抓接边地区矛盾纠纷联防联调。
(四)抓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始终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抓预防重调处,排解清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五)抓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宣传工作,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
(六)抓内部管理落实和痕迹管理。
(七)抓队伍执业道德,纪律作风建设,法律法规和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工业化发展、城市建设和企业改制以及群众的所需所求,拓展延伸法律服务领域,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八)抓好对外宣传工作。
篇8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思维;信息素养;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2.018
〔中图分类号〕G254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2-0093-05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model changes along with the new way of“internet+”thinking coming.The“163-type”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ystem was built based on“internet+”and the strategies for realizing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were put forword from 3 aspects:top-level design,policy support& user maintenance,which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research.
〔Key words〕internet+;internet thinking;information literacy;education reform
1问题的提出
信息素养教育是当今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课题[1]。国内外的信息素养教育均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内容的浅显,学生缺乏主动性[2-3],读者培训内容和形式跟不上读者信息需求和社会的发展[4],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境[5]。2014年8月,国际图联(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IFLA)年会的信息素养卫星会议指出: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正在经历一场变革,Web20、移动科技、新媒体等数字信息对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6]。原有的国际性的信息素养的标准hold不住新时代的发展,也随之做了改变: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ACRL)l布的权威一时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如今已被新版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取代,成为国际范围内新Web20时代信息素养教育的指导性文件[7]。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全民皆网”、“无网不力”的互联网时代,信息素养必须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当今在校大学生多数是伴随着电脑、网络、pad、手机等数字媒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数字原住民”,是互联网的骨灰级粉丝,互联网应他们需要而存在,他们因互联网存在而精彩,信息素养教育更应改变传统视角,结合“互联网+”特点,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发展。
2“互联网+”与信息素养教育
21互联网思维概念与特征
互联网思维最早由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它作为一种更新的思维理念和思考方式,将颠覆人类社会的传统观念,它代表着传统思维范式的转变,它的走强引来了热议,无数精彩分析总结接踵而至。金元浦认为,互联网思维是真正的“跨界融合”思维[8];谭天认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在于“思维”,彰显为充分利用互联网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一种思想[9];刘帅认为它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的特征,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并由此扩展到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其特征包括便捷、免费、去中心、去层级、社群化,用户体验至上等等[10];陈雪频认为它的本质是发散的非线性思维,打破思维定式、主动革新、以变化求发展是永恒的主题[11];陈远等指出它是范在互联环境下,基于互联网的、可用于重新审视一切活动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思维,更是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应具有的基本互联网素养,它的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已被成功运用在了智慧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研究中[12];黄妍认为它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体现了互联网的技术特征(网状结构,无节点)和平台化、平等化、开放化、社区化等思维特征[13];赵大伟则总结如下:它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包括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9大思维[14]。综上,本文认为,互联网思维是基于互联网一系列特点而发散出的多元思维,让泛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互联网用户“满意”,无论是打造一种产品或者一种服务,它的本质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民主化思维,一切从用户中来,一切到用户中去,让用户时时处处感到满意。
22“互联网+”影响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实践
“互联网+”是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与融合,通过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来完成原有产业的转型和升级[15]。“互联网+”以“互联网”技术为出发点,“+”不同产业或是融合不同元素实现原有产业形态的互联网化。平等开放、高效互动、方便快捷、用户体验、免费是其主要特征。
“互利网+”使教育环境走进信息化时代,正改变着传统的教育范式:合作化、个性化、移动化、数字化等学习方式成为教学常态[16];它给信息素养教育领域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黄如花等以其在爱课程网开设的“信息检索mooc”为案例,进一步论证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应呈现“宽泛化、定制化、碎片化”的特征,教学方式也应在“合作化、混合式、游戏化、趣味化”方面有所创新[17];潘燕桃等指出,传统的信息素养教学形式及内容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并通过对国内外信息素养慕课的调查研究,提出信息素养慕课是信息素养教育大趋势[18];张洁等应教学个性化和以读者为中心的时代要求,实现了翻转课堂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创新性应用[19];叶小娇等为适应个性化、碎片化学习需要,提出构建微课平台来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思路[20];田稷等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尝试构建了多层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21]。综上所述,信息素养教育已经走进“互联网+”的新时代,要想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具备信息素养教育的互联网思维。因此本文提出,所谓信息素养教育的互联网思维是指,在泛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特点,基于“用户至上”的宗旨,本着“让用户满意”的原则,以提高信息素养为目标,构建一系列符合用户信息行为偏好的教育方式,实现信息素养教育普及化、高效化,信息素养教育的互联网思维理应包括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流量思维、迭代思维、极致思维、痛点思维等。
3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尽管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及方式出现了如上述提及的成功尝试,但是她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具备宽泛化、碎片化、定制化、合作化、动态化、趣味化等特点,急需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理念、内容、策略、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和有机整合。因此,本文根据“互联网+”的基本原理,本着《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22]中提高用户“元素养”的教育精神,坚持“创新、可行、高效、开放”的原则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163”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其构成如图1所示。“1”指一个指导思想;“6”指6个维度;“3”指3个技术支撑。本体系的构建思想来源于“互联网+”思维,1个指导思想坚持了“互联网+”思维中的主流思想――“用户至上”,加之《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提高用户元素养的教育宗旨作为本体系的主导理念,继而运用大数据思维和痛点思维实现教育需求定位,运用简约思维和流量思维实现教学手段的互联网化,运用基于迭代思维和极致思维的教学策略,站在战略高度从6个维度实现与教学流程的深度融合来完成教育内容的制定及教育行为的落实,最后依托“互联网+”的3大主流技术思维即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作为支撑,分别通过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利用、跨界融合创新、开放共享等路径实现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的实施和推广。
311个指导思想
基于用户思维,以“用户”为中心,坚持“一切从用户中来,一切到用户中去”的指导思想。信息素养教育旨在提高和完善受众适应和驾驭信息社会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助力于贡献人类社会。《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主旨即以提高学生即用户的“元素养”为目标,完善用户在学习、个人成长、团队合作中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动态化、灵活化的信息社会的思想与本体系的“以用户为中心”着力为用户量身打造一套致力于提高其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批判式反省能力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326个维度
基于“大数据思维、痛点思维、简约思维、迭代思维、极致思维、流量思维”6大思维,创设与受众紧密结合的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和模式,打造尖叫产品,实现“为你制造”。
321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教学需求分析
大数据思维主张探索隐藏在海量数据背后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数据群之间的关联关系[23]。图书馆拥有日常读者访问、借阅、咨询记录等大数据信息,通过采集读者访问痕迹、借阅历史、咨询记录等信息行为数据,挖掘信息需求,分析用户偏好,跟踪服务需要,为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依据。如卧龙岗大学图书馆[23]的“图书馆立方”项目基于大数据思维,将学生的图书馆使用记录与绩效管理中心数据库相关联,评估图书馆在教学活动的影响,同时收集反馈信息为学校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322运用痛点思维建立一套发现需求、喜好和困难的反应机制
痛点思维主张挖掘用户痛点和困难,针对“痛点”对症下药,帮助解决痛苦和困难。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渠道了解受众在获取、辨别、利用信息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提出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教W方案,推送相应的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帮助读者摆脱痛苦和困难。当今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信息素养教学课程[24]中,由学生先自主观看视频、记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再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针对具体问题和难点给予“传道、授业、解惑”,此为“痛点思维”的具体应用。
323基于简约思维简化教学程序
简约思维强调比别人更专注,主张“简约即美”,实现“少即多”效果。用简约思维的专注理念,着力建设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平台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简化教学程序,压缩多余劳动量,提高教学效率,将优质资源分享于平台,开辟一站式便捷资源获取窗口,避开登陆多层网页的麻烦,以“最少”的步骤获得“最多”的信息,将简单呈现给用户。
324基于流量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公益化
“流量思维”来源于互联网的“免费”商业模式,以“免费”产品为诱饵吸引海量用户。必须承认“免费”是让互联网深得民心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用户的流量思维不容忽视。借力“互联网+”对教育资源的公开化、平等化、共享化,扩大信息素养教育的免费程度,减少受众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的障碍,吸引受众在“免费”环境下畅享信息素养教育学习资源,收获受众感情,增加粉丝量,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的公益化。无论是国内武汉大学黄如花开设的信息素养MOOC课程,还是美国的萨尔曼・可汗建立的“可汗学院”均以“流量思维”之“免费模式”成功收买受众,实现了优质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公益性的最大化。
325基于迭代思维的循环递进的教学策略
迭代思维主张业务流程的小处着眼,更迭创新。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细化每一阶段的学习特点和诉求,以专题培训、网络课堂等多元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设计满足用户诉求的教育服务产品,完成阶段性的循环递进。如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研究生信息素养培训工程”系列活动[25],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结合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内容的信息素养教学,实现了信息素养水平从基本能力到专业能力的更迭递进,便是迭代思维的成功实践。
326基于极致思维打造尖叫产品
极致思维注重用户感受和极致体验。在基于大数据思维、痛点思维了解受众诉求的基础上,精心制作“深得民心,取阅民心,正中民心”的教育服务产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受众广泛参与的情景式、探究式,发现式等多元化教学形式,形成受众自主探究式学习,得到极致感受和体验,增加受众与参与式教学的感情和粘性,激发自主提高信息意识、信息道德、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兴趣。如武汉大学黄如花在爱课程网开设的信息素养MOOC[26],面向教师、学生、家长、大众等不同对象定制不同课程内容,设立在线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作业答疑等学生参与环节、并根据学生参与度实行“量化打赏”,不仅教学内容精细到极致,学生的参与度和感受也备受重视,此为极致思维的典型运用。
333个技术支撑
基于平台化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构建信息素养教育生态圈,保障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稳健有序地开展。
331利用平台化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整合
平台化思维主张在开放、平等、共享的基础上,实现资源整合和充分利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任务由图书馆来完成,这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是分不开的,在现有的图书馆网站上开发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实现“互联网+”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重组,从线下课堂教学内容的迁移,到线上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的预订、反馈等都实现平台化服务,借助平台构建存放信息素养课程授课内容、电子资源利用的网络课件,新生入馆教育指南,名校优质信息素养MOOCs、数据库在线培训等学习内容的教育资源库;同时建立相应的平台反馈机制,以论坛、留言板、QQ、微信等形式与读者互动交流完成意见收集和评价,根据反馈数据,针对性地设计、更新、完善培训内容,优化网络课堂,实现资源整合能力最大化;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上教育资源或网络课堂等新内容的更新都在第一时间通过网页公告、微信平台等形式推送给读者,实现平台化服务能力最大化。平台化思维的成功运用案例当属全球开放教育资源最具影响力的产品之一――可汗学院学习平台[27],它集提供学习资源如视频、配套练习、技能测试、学习进展报告,实现互动交流,提供教师辅导、管理学生学习行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平台资源整合能力和教育服务能力的最大化。
332运用跨界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合作化
跨界思维主张走出固有边界,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跨边界实现合作。信息素养教育使命历来都由图书馆来完成,开放式的互联网环境,图书馆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局限性,受众的多样化需求,迫切要求信息素养教育活动要走出图书馆,打破院系、校际间的壁垒,实现学科、专业、院系、校际、国际之间的跨界合作,实现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的跨界创新。比如与院系专业教师合作,设计基于学科的信息素养精品课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IC2创新学科服务模式的教学实践[28],与院系专业教师合作,参与教学目标制定、课程规划、作业设计等全面融入式教学;与馆际合作开发信息素养教育网络平台,如挪威俾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BU)联合挪威经济和商业管理学校(NHH)开发的Search & Write在线信息素养平台;与书商、数据库商合作,开展数据库使用讲座,拓展服务能力;争取国际交流合作,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适当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在线培训与测评,比如可参与美国的“爱荷华课程在线”、“陶森高效信息利用课程”等等。
333运用社会化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开放化
通过社会化平台及自媒体等形式聚集各种社会力量拓展信息素养教育技术平台,扩大宣传阵地,提高受众的信赖和认可度,整合社会资源,强化“朋辈教育”效应,提高信息素养教育能力。通过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微信、QQ等自媒体平台是年轻受众主要活跃领域,移有畔⑺匮在年轻用户群体中日渐势涨。信息素养教育运动嵌入到自媒体平台扩展深入到每一个用户,通过一对一的良性互动实现对教育需求的精准定位,并借力自媒体的交互性和媒介性扩大信息素养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大众知晓率,同时聚集用户群体的智慧和资源使得受众广泛参与信息素养教育,形成“朋辈教育”圈。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强大的开放性、互动性,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等均实现了将新生入馆教育嵌入到微信平台上,借以推送和培训计划、流程、入馆教育内容提要等相关信息,结果表明,运用微信平台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比传统方式具有显著优势[29]。
4“互联网+”下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均始于计划,经过组织、指挥、协调,再到控制。信息素养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同样遵从此原理:①计划――科学合理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让管理活动有一个胜券在握的开始和后续发展空间,遵从本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构建理念,高瞻远瞩地做好顶层设计。②组织――做好本体系各层级、各环节的衔接,做好目标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育策略等环节的人员配备、结构设计,使教育活动的开展秩序化、规范化。③指挥和协调――做好平台建设、协调好信息素养教育“互联网+”的多方合作比如跨界合作、社会化扩张、资源共享中的版权分配等关系,以利于教育活动的实施和推广。④控制――重视体系中的反馈反应机制,以利于发现不足或获取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本体系。鉴于此,应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41立足最新教育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立足国家“互联网+”发展建议和战略,广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对信息素养教育领域的渗透,紧扣《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提高用户元素养、提高用户在成长和多方合作领域中的综合能力”精神,布局信息素养教育工作:①通过对外招聘、对内培训、合作等方式组建有力的互联网技术团队、大数据专业团队、云服务团队,分别负责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开发、信息行为大数据采集分析,教育评价反馈跟踪,确保 “互联网+”元素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持续渗透。②以多种形式调研了解受众信息素养现状水平,结合《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标准,做出准确评估找到“短板”,设计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方案。③组织构建基于“互联网+”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育策略有机整合在一起,协调好各环节工作的进行,使教育活动的开展秩序化、规范化。
42提高社会认同度,营造有利环境
信息素养教育“互联网+”是一场教育模式的深度变革,加之系统化、工程化,实施过程复杂缓慢,需要多方支持。①加大信息素养教育“互联网+”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争取获得政府的制度、政策、资金支持。②通过培训或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教育者的版权、著作权保护意识,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确保健康的资源利用环境。③针对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相关立法部门急需建立完善的版权服务体系,制定适合“互联网+”环境的版权制度,降低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与版权冲突概率,为信息素养“互联网+”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知识产权政策环境。
43坚持“用户为王”,扩张粉丝团队
在“得粉丝者得天下”的时代,任何一场“互联网+”行动的成败都取决于“拥有多少用户”,用户的需求、用户的参与、用户感受、用户评价等大数据信息决定了“互联网+”行动的输赢,要想成功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互联网+”,必须坚持“用户为王”丰获“粉丝量”:①“以用户为中心”构建“互联网+”的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为用户量身制作信息素养教育方案,强化用户对信息素养教育“互联网+”的依赖性。②重视每一个用户对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的评价和感受,让用户对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内容有极致体验,了解用户期望,打造尖叫产品,收割受众感情。③以年轻受众为切入点,将信息素养教育产品输送至自媒体平台,借力年轻的“生力军”队伍和“朋辈教育”效应,以点带面,蔓延扩张到每一个受众的同学圈、朋友圈等人脉圈,扩大信息素养教育对象范围,壮大粉丝队伍。④打造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教育服务产品,利用受众青睐的网络媒体平台开展教育活动,稳固粉丝忠诚度。
5结语
“互联网+”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和方向,这种思路不是简单地把“互联网+”元素嵌入到信息素养教育中,而是坚持以“用户为王”,“一切从用户中来,一切到用户中去”的“互联网+”理念来重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将信息素养教育打造成一种服务产品,促进互联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而“互联网+”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成功实现也是对“互联网+”的实践体验和论证,两者相得益彰。本文综合上述理念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163”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提出了建设信息素养教育“互联网+”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互联网+”下信息素养教育行动的一系列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必兰,吴诗贤,吴华安,等.城市新市民信息素养问题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102-106.
[2]彭芸.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17):63-64.
[3]翟莹听,刘晓峰.基于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17):144-145.
[4]麦淑平.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提高读者培训工作质量的新思路[J].图书馆学研究,2008,(9):99-101.
[5]周建芳,刘桂芳,沙玉萍.“互联网+”视角下基于微视频的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1):19-25.
[6]IFLA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Librarian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a Changing Landscape[EB/OL].http:///,2014-10-21.
[7]刘彩娥,冯素洁.ACRL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解读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5,(9):16-18.
[8]金元浦.互网思维-科技革命时代的范式变革[J].福建论坛,2014,(10):42-48.
[9]谭天.互联网思维深受推崇背后[J].人民论坛,2014,(6):54.
[10]刘帅.什么是互联网思维?[J].红旗文稿,2014,(17):38.
[11]陈雪频.定义互联网思维[J]:上海国资,2014,(18):70-71.
[12]陈远,蔡金奎,许亮.互联网思维环境下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思考[J].现代情报,2015,(11):38-42.
[13]黄妍.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J]:中国财政,2014,(24):44.
[14]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15]黄楚新,.“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5-9.
[16]张杰夫.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五大革命性影响[J].人民教育,2015,(13):72-75.
[17]黄如花,李白杨.MOOC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J].图书情报知识,2015,(4):14-25.
[18]潘燕桃,廖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慕课”化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4):21-27.
[19]张洁,王英,杨新涯.翻转课堂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11):68-72.
[20]叶小娇,李检舟,郑辅伦.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平台的构建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4):70-74.
[21]田稷,李懿,钱佳平,等.探析多层次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J].图书馆建设,2015,(10):55-59.
[22]韩丽风,王茜,李津,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6):118-126.
[23]和婷.大数据思维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4,(1):64-68.
[24]隆茜.“翻转课堂”应用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6):97-102,96.
[25]宫平,杨溢.基于需求的阶段式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7):5-9.
[26]信息检索[EB/OL].http:∥/course/whu-29001#/info,2016-07-18.
[27]方圆媛.翻转课堂在线支持环境研究――以可汗学院在线平台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4,(6):41-48.
篇9
一、序言
过去的2014年,行业周期在未出所料的预期中进入下行通道,行情好转的预期被推至三年后不可预知的时间节点,甚至批评者批评行业要放弃“回到黄金十年的幼稚想法!”,与此同时,行业在互联网焦虑症中持续煎熬,从更早触网的服装业五年实践之全军覆没的结果来看,传统企业拥抱天猫、京东似乎是一个在逻辑上没有未来和结果的单向苦恋!
但是,2004年年底,小米融资11亿美金,估值达到450亿美金,的的打车全年也融资8亿美金,运行新模式一年多的的的打车价值达到30亿美金,时至年底,美团这家创立四年多一点的年轻公司也被资本估值到70亿美金。没有天猫和京东的参与,企业成长也可以这样疯狂?!
最近,有两句话流行甚广,一句话是“你的企业,在线吗?”,第二句话是美团的王兴所说,“任何企业,如果不与移动互联结合,两年后,你所在的行业就和你没关系”。
好了,是到了为酒水行业提供了一个基本确定视角的时候了。2013年春糖会,行业开始谈论互联网,酒仙网郝总定义当年为酒业互联网元年;2014年春糖会,人人都在谈论O2O,但是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O2O;2014年秋糖会,人人都在讨论一瓶定制,时至半年,定制一地鸡毛。喧嚣、焦虑、忐忑的酒水行业如何应对未来?从小米、滴滴、美团依然巨大存在的当下,我们依稀看到“构建人与人关系的社区商务时代”依然来临,无论你承认与否,“未来以来”已是现实。在北京,资本圈、学术圈、事业圈一个普遍的共识,2015年,将是传统实体产业移动互联网化的元年。最近,和山东花冠酒业董事长刘念波先生有一次长谈,这位外表朴实无华、内在智慧彪悍的男人带领花冠长驱直入,2014年企业增长20%以上,他说了一句话,“移动互联网,要在战略层面上构建系统认知,要在战术层面上进入工具化实施,不能神秘化,但更不能支离化和边缘化”。
以上,作为本文案例的序言,以交代这个波澜壮阔时代的背景。所有大变革的时代,最终能够脱茧而出的一定是“带来成就的结果”,所以,本案例将描述一个带来超预期结果的系统改造过程,由于是一个传统酒企进行移动互联改造的案例,所以,对众多传统酒企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二、背景
这个案例发生在河北邯郸,当地有个酒厂叫Y企业,这个企业成立于2008年,以产品的过度差异化为特征(梨子酒),以本地的团购的市场为重心,销售额几千万。企业无畅销产品,无品牌影响力,无有效渠道的商业资源,是一个典型的三无企业,成长也很乏力。2013年8月,五粮液投资并控股了Y企业,对于五粮液来说这是通过并购方式走出去的战略路径。新成立的Y企业股东也很复杂,有五粮液、当地政府、原企业股东、和君咨询等,在磨合过程中,企业在缓慢发展。同时,Y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也非常激烈,邯郸当地的丛台酒业,是河北省的老牌企业,规模是Y企业的七八倍,衡水老白干、洋河这些企业在当地的销售额也过亿,都比Y企业大。而市场有效传播资源也被高度占有,商业信心也不是很足,有实力的经销商不会主动与其合作。
2014年9月,和君咨询向企业介绍传统企业互联网1.5模式,刚刚上任不久的董事长宋瑞明先生前后不到五分钟当场决定合作。三个多月的实践,到2014年年底,在宋董的带领下,Y企业收获到骄人的业绩,其中互联网1.5模式成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而Y企业移动互联网升级转型的案例为业界提供了鲜活具象的借鉴路径和实操方法。
那么传统企业走向互联网转型神秘的1.5模式到底是什么?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的操作要领是什么?
三、过程
这个案例整个实操过程,我们总结为“七步四剑法”,下面详细介绍:
第一剑:借道微信,抢夺处女地
过往的竞争,是沿着供应链展开的,企业需要在研发、采购、生产、分销、品牌等众多环节发力,而最终对消费者的重视和抢夺往往无法实现,但是移动互联时代,是基于需求链构建来展开竞争的,企业可以快速构建一个面对消费用户的媒体或社交平台,并依此形成颠覆对手的能力。这需要从树立正确的理念开始。
第一步:统一思想,统一企业高管的思想。
所有的变革,如果不能在理论层面建立共识,组织变革演进的过程中,改革力量将很容易走向毁灭。项目组必须要在企业内部协助决策者进行思想统一,通过高层务虚会和研讨会,让大家知其然和背后的所以然,在分享方法论和同时,更注重在认识论层面进行灌输和强化,为企业高层在逻辑上建立一个可以描述的崭新未来。
传统企业进行移动互联网化的改造升级,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是什么,要先统一认识再统一方法。讲完高层务虚会,再进行企业员工动员会,最后是内部分工,合理安排行动资源,统筹项目整体进展。
第二步:媒体攻略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的未来演变有三化:媒体化、大数据化、互联网化,企业的未来将在三种属性中构建全新的竞争能力。
在Y企业进行移动互联转型中,通过微信发育一个居于当地用户的订阅号是关键一步,首先这个订阅号不能是企业的官方订阅号,订阅号名字首先要去企业化、去行业化,让消费者感觉很好玩。于是我们给Y企业起了一个名字叫“和你在一起”,既保持了独立性,又维持潜在相关性,但它的定位是针对当地消费者(邯郸人)的“城市晚报”。第二个还要做另一个针对当终端店主的订阅号“合伙买郸”,因为Y企业正在推出新品牌“郸酒”。第一个“和你在一起”是B2C的订阅号,第二个叫“合伙买郸”是B2B的订阅号。“和你在一起”的内容结构是三位一体,一个叫本地资讯、第二个叫心灵鸡汤、第三个名文轶事。“合伙买郸”内容倾向于主要如何开店和选品的话题,主要教会店主提高做生意的能力。
所有的商业模式中,能否私有化消费用户是衡量模式高下的关键,而通过企业可控的自媒体构建粉丝平台,是关键一步,这种针对本地人的区域化粉丝,价值极高,因为距离近,容易组织活动和互动,这是后面构建社区和O2O交易的基础。
第三步:内部拉粉
移动互联时代的企业,首先要让自己的员工成为自己的粉丝。在员工粉丝化过程中,企业自上而下的示范带头往往能够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Y企业在企业董事长亲自带头下,内部快速弥漫了互联网化的兴奋和快速行动,于此同时通过设立奖项鼓励企业的员工去拉粉,拉自己身边的亲戚和朋友成为“和你在一起”的粉丝。最终效果是十天时间在当地拉了7600多个粉丝。
在一个企业中任何新鲜事物兴起时,都会分左中右,有特别兴奋特别认可的,有中立的觉得无所谓的,有反对的认为根本行不通的。因为未来是基于认知的,对这个世界有认知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有人开放、有人保守,所以在培训的时候要把这两类人混合在一起,让积极分子来感染落后分子。
第四步:外部拉粉
传统企业进行移动互联转型时,需要快速占领本地用户的时间和身体,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形成氛围、平台和生态。
篇10
【关键词】实战;计算机取证;模拟训练;专业技能
1.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推进,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目前我国网络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网络诈骗、涉黄涉赌、侵害公民个人信息、非法入侵与攻击等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增长,计算机犯罪已成为21世纪的主要犯罪形态。切实维护网络安全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要求。为了有效地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行为,公安部不断加强警力,部署了全国公安机关从2013年6月至12月开展为期半年的集中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已取得卓越成效。
然而,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一种长期的行为,需要大批精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采用符合法律规范的技术手段,提取有效的计算机犯罪证据,才能将违法犯罪嫌疑人绳之于法。当前很多新型的电子取证设备刚刚引入公安机关,尚未在一线办案单位普及,再加上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电子取证方法和办案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案件侦查需要,公安机关急需大量电子取证专业人才。
培养电子取证专业人才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由公安院校承担培养和输送具警务实战应用能力的电子取证专业人才的重任;二是对公安实战部门的在职民警进行电子取证专业技能的培训。电子取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应紧贴实战需要,将电子取证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通过引入最新的计算机取证设备和数据分析软件,使学员掌握电子取证的基本技能及关键技术,具备实战操作能力。对于公安院校面言,由于学校实验室建设经费有限,电子取证设备购置数量少,无法保证每个学员都有专用的取证实验设备进行操作,造成学员实践所需的硬件设备缺口较大,难以保证学员的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而在职民警由于工作忙,任务重,难以抽取专门的时间来进行专业培训,只能在工作空闲进行相关培训,因此培训的时间和场地受限。因此,开发一个开放式的电子取证模拟训练平台,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2.平台功能
构建电子取证模拟训练平台的目的是为网络执法监督、刑事技术等公安院校的学生以及在职民警提供虚拟实验、在线交流、作业提交与点评、在线考核等功能,通过模拟训练,强化学员的实战技能。因此电子取证模拟训练平台应该既可以满足公安院校学生的教学实战技能训练需要,也可以满足一线公安业务部门警务技能培训的需求。设计训练平台时应统一规划,整合资源,提供系统集成的使用界面,使学员可以通过训练平台,完成综合性的、复杂的实训任务。
根据以上分析,平台由实训教学、互动空间、平台管理维护三大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平台功能图
2.1 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电子取证模拟训练平台的核心模块,为学生及在职民警提供智能化的模拟实验,以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的电子取证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并通过仿真软件,掌握新型的电子取证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强化其实战技能。
(1)取证流程训练。通过对电子证据的获取方法、电子证据的分析方法及电子证据的固定方法等全面、细致、系统的电子取证流程训练,使学员熟悉电子取证的规范流程,熟练掌握科学、规范、严谨的电子取证方法和取证步骤,避免取证过程中电子证据的破坏和损毁,确保电子证据在获取过程中的有效性、合法性、完整性等,确保电子证据被法庭采信。
(2)取证软件。电子证据的取证工具体系庞大,种类繁多,该模块将取证工具软件集成,包括:①系统证据获取工具,包括计算机系统和文件的基本信息获取工具、磁盘映像工具、磁盘擦除工具和反删除工具、磁盘特殊区域数据获取工具、磁盘特殊文件获取工具、数据和软件的安全搜集工具、内存活动数据安全搜集工具等[1];②网络证据获取工具,包括网络数据流获取工具、防火墙日志、IDS日志、漏洞扫描工具软件、防病毒软件日志、Email、BBS论坛、微博、QQ聊天记录等;③手机证据获取工具,包括:手机 SIM 卡、内置/外置存储器、移动网络运营商的相关用户注册记录和通话记录数据库、短信服务提供商的数据库等[2]。
(3)取证设备。采用计算机仿真模式,进行各种新型取证设备操作的训练。解决公安院校在仪器设备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学员的很多实训无法开展的问题。
(4)实训评估。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平台,监控学员的操作过程,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将模拟训练的过程与评估过程集合起来,按照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对训练的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做出评估,进行考核。
2.2 互动空间
互动空间为学员之间以及学员与教师之间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场所,实时交互的顺利开展,对保证学员训练的有效性和增强训练的实战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在线作业提交。提供学员网上提交作业及教师在线批阅作业功能,可以使教师及时掌握学员的学习动态,了解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这部门内容的训练;
(2)在线答疑。教师使用实时的文本、语音或视频等交流工具,为学员答疑解惑,同时教师通过与在职民警的实时交流,可以及时掌握一线公安的实际需要并调整训练内容。
(3)论坛公告:教师和学员可以在论坛取证技术和一些相关典型案例的最新消息,学员之间可以通过论坛,相互交流,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学习途径及最新研究动向;
(4)共享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共享资源模块下载或在线点播,得到大量的有用信息,也可以通过上传文件,将自己得到的有用信息与其他人共享。
2.3平台管理维护
平台管理维护主要为学员和教师提供用户注册、权限分配等功能,在系统安装完成后,管理员可以对网站进行配置,设置各类训练项目,完成数据初始化,维护网站的正常运行;同时,随着系统的不断运行,系统功能也不断完善,管理员还需要进行网站的升级维护工作,包括:添加、修改训练科目及实训项目;更新电子公告牌;检查网页链接和友情链接;对站点进行清理等。
3.平台设计与实现
电子取证模拟训练平台拟为公安院校的在校学生和在职民警提供一个不受训练场地、训练时间限制的开放式仿真平台,系统应具有跨平台、跨地域的特性,所以系统使用基于J2EE的B/S(Browser/Server)三层架构开发,通过WEB的方式提供人机交互的界面,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登录训练平台,同时平台具有硬件投资少,系统升机维护方便的特点。
系统开发平台选用MyEclipse 10.0,MyEclipse有着功能丰富的J2EE集成开发环境,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用于开发J2EE的 Eclipse 插件集合,通过插件可以提升系统性能。MyEclipse的功能非常强大,包括了完备的编码、调试、测试和功能,支持也十分广泛,完整支持HTML,Struts,JSP,CSS,Javascript,Spring,SQL,Hibernate。利用MyEclipse可以在数据库和JavaEE的开发、,以及与应用程序服务器整合方面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服务器使用的是Tomcat 7.0, Tomcat是一个免费的开源代码的Web 应用服务器,属于轻量级应用服务器,运行时占用的系统资源小,扩展性好,支持负载平衡与邮件服务等开发应用系统常用的功能,是开发和调试JSP 程序的首选。
数据库采用MySQL,MySQL也是开源代码软件,具有体积小、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支持AIX、FreeBSD、HP-UX、Linux、Mac OS、NovellNetware、OpenBSD、OS/2 Wrap、Solaris、Windows等多种操作系统,为多种编程语言提供了API,且提供TCP/IP、ODBC和JDBC等多种数据库连接途径,同时采用优化的SQL查询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查询速度。
采用上述开发工具,开发的电子取证模拟训练平台登录页面如图2所示。
4.总结
贴近实战是公安教育的核心和生命[3], 开发电子取证模拟训练平台的目的正是为了服务公安实战的需要,通过设计开发电子取证模拟训练平台,将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引入公安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形象地展示各种实例,将课堂所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可以提高培训效果;通过web登录方式利用训练平台进行模拟训练,不需到专门的实验室进行,使培训摆脱了训练场地、训练时间的限制,解决了学员训练时间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公安民警因工作繁忙无法脱产参加培训的难题;而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相同型号的取证设备只需购买一台,这样同样的经费可以购买更多不同类型的取证设备,节约了资金,解决了公安院校教学设备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学员和民警在培训过程中,不会造成设备的损耗,也降低了培训成本。因此,模拟训练平台不仅丰富了学员的训练方式和手段,还为公安信息化教育的应用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
参考文献:
[1]陈祖义,龚俭,徐晓琴. 计算机取证的工具体系[J]. 计算机工程,2005,31(5):162-164,185
[2]王弈.手机取证规范化研究[J].电信科学,2010,(11A):65-68
[2]缪金祥.构建贴近实战的公安职业化教育训练体系[J].公安教育,2008,(11):24-27
作者简介:
杨卫平:(1969.6―)男,湖南益阳人,博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取证、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