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18:1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内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刚刚加入这个公司,就参加了这个公司的内训,说刚刚加入有点勉强,为什么这样说呢,我面试的第二天就参加了这个公司的员工内训,我说不清楚,我是机遇,还是巧合,还是上天早有安排,让我加入了这个团队,加入了这人有激情的团队。
在培训期间,我们做了很多的游戏,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肖导让我们每个人都站在一面镜子前,看着镜子的自己,肖导在旁边给你说,看着镜子的那个充满幻想的你,看着镜子里的那个想成熟的你,你问问你心中想帮助他成功吗?当我看见镜子里的自己,听着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心里有种就不出的激动和感激,我从来都没有这样的看过自己,这样真正的这样认清过自己。对着镜子,宣誓的时候,身体发热,就好像有一把火,在身体里边燃烧一样,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勇气和信心!我将永远保留着这一份感受!
我感觉最让我服气的一个游戏,就是一很细小的塑料管竟然能把一个那么结实的土豆穿透,把那土豆穿的是遍体鳞伤,真是不太敢相信,当肖导拿着那土豆和那一根细问我们相不相信那根塑料管能穿过这个结实的土豆时,说实话,我感觉应该不太可能,后来有同几个同事上去做了实验,也没有穿透,大家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固定思维。大家都习惯了一种定思维,那就是锐利的那一头要比饨的那一头要锋利,有的时候是那样,但有的时候就不是那样了,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都有两面性,都要双方面考虑,这样做事情才会万无一失。
在这次短短的培训中,我们达成了六大共识:
共识之一:爱自己,负起对生命的责任.
"爱自己"就象一次奇妙的探险,象开飞机一样令人激动,请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梦想,那该有多激动人心啊!请从现在开始爱自己吧! 我们能以许多方式爱我们自己,而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都是一个体验爱的机会。当我们以正确观点来看时,其实任何一件事都能提供一个爱我们自己的机会。
共识之二:实实在在做人,以诚为本
共识之三:做人有信念,给人以信任
我感觉不管是个人,还是一个团队,还是一个团队,都应该以诚信为本,信誉是最重要的,要让别人去相信你,你就必须有让别人相信你的理由。
共识之四: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听起来好像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诱人的硕果,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地琢磨一下:每天,进步,一点点,那简直又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料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
任何人认识问题的提高,学识才干的长进,工作成绩的取得,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有个持续努力、逐步积累的过程,常常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总和,不可能一蹴而就。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是成才成功的大忌。即使具有特殊的天赋,也无法一步登天;拼尽全力突击一番,同样难以手到擒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涓涓溪流汇成河、泉流万千必成川”才符合成才成功的客观规律。有的人在某个阶段出现的突进、飞跃,其实是积以时日,能量聚积到临界程度后自然爆发的成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撑竿跳高王子布勃卡的横竿是一厘米、一厘米升高的,110米跨栏飞人刘翔的速度是0.01秒、0.01秒加快的。一个人骄人的成就来自于一点一滴的进步,甚至有赖于一生一世的积累,指望一朝成才,马到成功,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工作实践中知难而退,眼高手低,浅尝辄止使员工创新难有作为,而妄自菲薄更不可取。
共识之五:我们需要共同成长
我们作为一名员工加入到这个公司,就要把我们自己当成这个公司的一小部分,如果把公司,比做是大海,那么我们就是大海里的那一滴水,我们是属于大海的,我们要和大海共生同生活,共同成长!
共识之:勤以修身,俭以养性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续这个光荣传统。并把它发扬光大.
我非常赞成这六项共识,也很喜欢,我将把它当成我的座右铭!
篇2
这次培训的导师是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石家庄审核中心主任杨明升杨老师,杨老师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微笑,从开始上课他就面带微笑,而且他的微笑陪伴着我们培训整个过程。
首先,杨老师向我们做了自我介绍,三天培训的流程计划,随后概念性的讲述了什么事内审、内审的目的、内审与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的关系等。他形象的将内审的两重性比喻成一种药,一种是只为证,逃避其它方审核的毒药;一种是建立一个运行完善体系企业的良药。然后,我们就开始了为期三天的短期培训。
第三天上午,杨老师着重讲解了学员手册中《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知识》。前两天是对管理标准的学习,第三天是学习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内审员,是将前两天学习的管理标准运用到实际公司内审中去。
第三天下午,就是对这三天培训的成果进行了考核。
篇3
1、成长难:很多骨干自己干没问题,让他们总结出经验,总结成套路,能教别人就太难了。面授比演讲还难,要掌握18般武艺,还要不断练习才好,比如PPT设计、课程开发、授课技巧、问题分析解决、授课心理学等。就连最简单的克服紧张,也最少需要10次线下的授课,才能克服,想必有经验的你深有体会。
2、要求高:很多骨干是能干活,但没有能力把海量的经验,总结成抽象的模型。因为这需要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再抽象成模型,才能讲给别人听。如果没有模型,就是零散的经验,价值不大。比如很多销售代表,给他一个客户,他知道怎么谈,但让他总结出谈客户的模型,就不会了。
3、激励难:很多骨干不为了钱讲课,毕竟没有几家企业像华为一样,能拿出每天8000元的课酬,给到内训师的,大部分是2个小时的课程,只有100元的报酬,甚至没有报酬。所以很多骨干们,不是为钱讲课,而是为了知名度,或自己爽,好为人师,为了兴趣。这样就难以持续,他高兴了就讲,不高兴或太忙就不愿意讲了,持续激励困难。
4、精品难:好课程是磨出来的,不可能一次成型。我们看到很多学校的老师,上课那叫一个行云流水,无论是节奏还是内容把控,都非常到位,但你不知道的是他把这个课上了20年,熟能生巧。可对于我们的兼职内训师来说,他分享3次同样的内容,就有要吐的感觉了,怎么可能不断重复讲课?那对他是一种折磨,因此企业里难出精品课。
5、没时间:在企业内部讲课,这是兼职,是义务的,讲课耽误工作呀。很多领导认为,在内部讲课是出风头,是建立个人知名度,对部门的帮助不大,因此不大同意骨干去讲课,甚至有意无意会排挤。
综上所述,内训师培养在企业是个难题,谁都认为知识沉淀很重要,谁都知道兼职内训师是企业知识分享的必须,但就是做不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面授太重了,面授太难了,面授太费时间了。
篇4
关健词:电力系统;企业内训师;选拔任用;培育培训;
概述:
现代企业在制定其发展战略时,人力资源建设始终是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内容之一,员工培训正是企业促进人才成长,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的重要手段。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内训师作为员工成长成才的新模式,在员工中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和发展空间。同时,优秀的内训师队伍将伴随企业发展日益成为推动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中坚力量,自身也将不断发展历练成一支长盛不衰的优秀员工队伍。因此,加强内训师队伍的建设,成为保证企业培训质量的关键一环。
一、建立内训师队伍的重要性
(1)内训师队伍的建设是电力企业培训体系的一部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市场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建设一直是企业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部分。企业培训体系中的培训课程体系的完成和培训效果的好坏,都是由企业内训师队伍质量的好坏来决定的。挖掘、培养内训师本身也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的行为。
(2)有效降低培训成本。众所周知,现在的咨询公司对企业进行培训的费用相当高,每天近万元至几万元不等。但是如果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培训资源,用企业内部的内训师对员工进行培训则成本相当低。
(3)培训效果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内训师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本公司企业文化、岗位技能要求,容易与学员进行交流,因为知道职工的需求,培训就更加有的放矢,实用性强。而外包的培训往往缺少实用性。并且内训师进行的培训主要是针对企业本身的企业文化、生产技术等进行的培训,反而能真正培训出能为企业所用的优秀人才。
(4)有利于企业形成学习型组织的氛围。各级内训师从员工中来,又把知识、技能带回到员工中去,这样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技能。同时内训师还熟悉基层标准化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在集中授课、班组现场培训、师带徒等工作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传、帮、带作用。内训师作为员工成长、成才的新模式,对员工能起到激励作用。同时,优秀的内训师队伍将伴随企业发展日益成为推动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中坚力量,自身也将不断发展、历练成一支长盛不衰的优秀员工队伍,从而使企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企业内训师发展现状
多年以来,电力企业都很重视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许多企业甚至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内训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已经初见成效,但大部分电力企业内训师的队伍建设还面临诸多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1. 课程的开发
内训师开发的许多课程,尤其是管理类课程多依赖于外部合作机构,自主开发的课程很少。内训师开发的课程虽然从内容上来讲比咨询公司的更实用,但由于缺乏经验,导致无论是材料装帧还是课程的系统性都有所欠缺。
2. 培训技巧
企业内训师尤其是兼职内训师,尽管有很多实际经验,理论水平也很高,但由于缺乏教师素质系统的培训和长期的实践,培训技巧缺失,学员反映培训效果不好。
3. 资源共享
企业内部的内训师缺乏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每个内训师都是用自己的课件与教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靠单个内训师自己开发课程很耗费时间,二是同类课程也缺乏相互讨论,不能得到很好地改进。
4. 培训品牌
企业缺乏品牌课程的开发与品牌队伍的打造规划,就算有很优秀的内训师和成熟的课程建设,但由于没有企业的包装与推广,也很难形成品牌并实现对外部推广。
三、内训师培训队伍的建设
笔者认为,打造一支优秀的内训师队伍,必须抓好“选拔、培育、任用和有序流动”四个环节,才能为企业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员工成长。
3.1内训师对象选拔
从基层严格地层层推荐、选拔对培训工作有热情、业务技能精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一线业务骨干作为内训师的培养对象。企业内训特别是生产技能的培训,必须从源头上保证内训师队伍的质量,充分发挥一线优秀员工的技术优势。
一线生产骨干业务熟悉,经验丰富,经过授课技巧的培养,可以成为企业内训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在内训师选拔过程中,要遵循自愿的原则,同时要避免选拔标准面面俱到、过于苛刻,尽量在年龄段和师资质量方面形成一定的梯度,以利于在传帮带过程中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既要有理论和技能俱佳的专家型内训师,也要有一定数量可以对员工手把手进行培训的岗位教练。这样既有利于基层单位和班组培训工作的推进,又有利于逐步培养员工争当内训师的积极性。
3.2内训师的精心培育
科学地制定培训标准,依据内训师素质能力发展模型对内训师培养对象进行锻炼和培养。目前从电力企业实际状况出发,必须抓好三方面的培训:一是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强化训练,使内训师奠定扎实的电力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做到专业知识精通并对其他相关专业熟悉和了解;二是要严格规范各技能模块的操作,做到动作标准、流程规范,避免长期以来形成的“各师各教”和标准地区化现象;三是通过TTT(Train The Trainer)专项培训,请专家专门对一线的业务骨干进行授课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提高内训师的教案编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现场控制能力等。
3.3内训师的选用任用
即企业提供平台,并在制度上给予充分保障,使内训师在企业培训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内训师从员工中来,又把知识、技能带回到员工中去,这样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技能,同时还熟悉基层标准化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在集中授课、班组现场培训、师带徒等工作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传帮带作用,能有效地缓解大量集中脱产学习导致的工学矛盾。
为用好内训师,必须从制度上明确对内训师的管理要求、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内训师管理的长效机制。企业可以通过“定级”为内训师的成长提供上升通道。同时,企业还可以采取集中授课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内训师工作响应度和学员满意度等指标来考察内训师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把基层内训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考核基层单位培训工作的指标之一,督促各级单位加强内训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内训师的作用。
3.4做好内训师的有序流动
做好内训师的正常、有序流动。企业内训师大多是兼职的,要调动其积极性,就应为其疏通职业通道的上升和发展,同时以科学淘汰形成合理竞争。目前供电企业为员工的职业生涯积极创造条件,疏通各种渠道,员工可以根据自身优势结合企业需要选择发展的方向。一线业务骨干通过担当内训师,在理论水平、业务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高,在岗位工作中有更强的竞争力,在优秀技能人才选拔等方面具备更多优势,在各种比赛中脱颖而出,成为技术、技能专家,在员工中有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同时,通过内训师复审制度保持内训师的常态学习,每2~3年对内训师资格进行一次复审,淘汰掉一批自身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水平停滞不前的不合格内训师,并从师资、师德上把关,逐渐取消少数缺乏工作责任心和长期不参加内训师工作的持证人员的任职资格。只有形成良性的人才流动,才能为企业内训师队伍不断补充新的人才,才能推动企业内训师队伍在动态发展中不断成长、成熟、优化。
篇5
今年,开始正式接手公司的企业文化工作,加上薪酬管理、办公室杂务,共同构成日常工作的三大块内容。
一、企业文化
这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可能是因为和新闻传播专业好歹有点关系,也可能是因为带有研究性质,需要研读大量书籍。
半年工作总结
1、上半年,企业文化工作真正启动是从月份开始的,当月主要撰写本年度工作计划。
2、5月,举办企业文化内训师培训班,邀请咨询公司老师,主要从培训技巧层面提高内训师的能力。
3、5月,在企业内部进行服务品牌logo征集及评选活动,目前已经联系了专业设计机构,在这方面,大家都没有明确的想法,希望能够通过专业设计机构的大量作品刺激大家,形成比较清晰的思路。
4、5月,撰写加快服务品牌建设的分析报告。
5、6月,举办企业文化小型研讨会,探讨不同文化的对接工作。
工作思路总结:
上半年工作不多,但是已经可以看出其中的工作思路——以服务品牌为主要抓手,辅以内训师素质提升。
个人总结:
工作方法:写计划,全年工作计划、每周工作计划,尽量每天有工作回顾。
在这些工作中,作为组织者,沟通协调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在如何寻找中间人搭线、如何与对方沟通、怎样在价格上讨价还价、如何招待对方等方面,找到了一些方法。作为参与者,培训技巧、培训风格较上一次培训有质的飞跃,写作文风、写作思路慢慢将自己所长和企业所需结合起来。
下半年工作计划:
1、企业文化内训师比赛或者巡讲活动;
2、规范行业视觉识别系统的使用;
3、服务品牌体系建设及评估、注册工作;
4、企业文化对接论坛;
5、企业文化案例集定稿;
6、企业楷模报告会;
7、企业文化颁奖典礼;
篇6
从创新开始启程
我和国药大学的缘分,可以溯源到2012年,那一年我参加国药大学的内训师选拔并成为了一名兼职内训师。两年后,我非常幸运地进入到国药大学开展专职的课程研究工作。2015年,我开始正式带领团队负责国药大学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当我从业务管理岗位转为培训管理岗位,从企业大学的讲师变为企业大学的运营者时,才发现曾经的我和大多数的管理者一样,被指标所困扰,被市场环境所迷惑,为人才流失所烦恼,很多时候我们不断地消耗着自己的能量,却忘记为自己和团队补充弹药。
就在我自身作出职业转型的选择时,国药大学也面临着创新的挑战。2015年这一年,医药行业形势复杂多变,政府出台了多项行业政策加剧了业内竞争,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对医药领域的涉足,使得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压力倍增。学员们比从前更加渴望了解趋势、获知未来。此时我立足于自己的新角色,扪心自问,作为一名课程讲师,我们有没有将培训课程与企业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作为一名培训管理者,我们的培训能教会学员什么?我们的培训课程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吗?在领导的支持下,2015年国药大学开始创新培训形式。
从课程着手转型
曾经,在企业快速收并购的发展期,“融合”是国药大学核心项目的主题词;在企业风平浪静的平稳期,“致知”就是我们的主题词;在企业不断面临外来挑战的转型期的今天,我们的培训体系又以“创新”为新的追求。今年,我参与研发的新课“国药控股战略与经营运营沙盘模拟”年初正式面向学员,这门课程的研发历时一年半,调研了公司内部十几家子公司,访谈经营管理者和业务人员逾百人,总结提炼了医药分销行业的战略与运营的内在规律。我们选出7名在任的二级公司的高管担任授课讲师,让学员在两天的课程当中,模拟在市场环境中经营企业5年的过程,在沙盘中学会用战略的眼光、博弈的思想进行全盘思考,实现培训课程与企业实情相结合。
当我看到学员们在我们的课堂中有了收获,我更坚信从业务回归培训是我正确的选择,培训不仅让我自身得到更多的提高,也会让更多的学员受益。
从体系成就讲师
有了好课,还需要一批好讲师。所谓“众人划桨开大船”,我深知国药大学这艘大船想要运营得好,一定要借助内训师团队的力量。目前国药大学有兼职内训师180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曾经的兼职内训师的经历让我非常清楚,当前大部分内训师的自我定位就是一个知识与经验的传播者,他们的动力大部分来自于他们对培训的热爱和乐于分享的人生态度。这其实是一种很单纯的动力,一旦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比如工作压力的增加、职位的升迁就很容易无暇顾及内训师的授课任务。
2015年我们开始建立内训师分级管理体系,赋予各个层级不同的权利与义务,匹配不同的发展资源。同时,在分级体系内建立专家库,从机制上改善内训师流失的问题,将讲师的个人发展与大学的发展连接起来,使大家围绕大学的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今年,我们还培养了150名省内讲师,授权这些讲师在本省讲授国药大学的版权课程,不仅解决了子公司的培训需求,同时也为国药大学选拔全国级讲师储备了不少优秀种子。
从培训回归价值
篇7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
就在这个8月,湖北广播电视台人事管理部在全台掀起了一场持久的“头脑风暴”――全员培训升级活动。两个月的时间。20余次专家讲授的公共课程、100余场部门内训、共5500多人次的员工参与规模,为湖北广电员工打造了一个知识、技能、标准、信息、信念的传递平台。
培训,是为建设一流现代传媒集团提供人才保障的关键一环。在媒体竞争不断加剧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人才培训又该如何“转型升级”?2013年8月,湖北广播电视台人事管理部在全台(集团)范围内开展了全员培训升级活动。他们分对象、分类别、分层次地开展培训,实现了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和培训考核的全面升级。
公共培训:集中开展,“想听、爱听”
公共课程培训通常是一个“睡点”,授课人照搬教条,听课人昏昏欲睡。如何将“睡点”变成“兴奋点”?兴趣是关键。人事管理部经过多次实地调查和总结分析,创建了《长江广电传媒大讲坛》。在大讲坛里,他们精心设计了每一次课程培训的环节,采取公共课程和部门内训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公共课程着重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设置坚持从员工切实需要和兴趣出发,开设让员工“想听、爱听”的课程。他们邀请新华社电视新闻网总编辑陆小华、《大王小王》节目主持人王芳、《新闻前哨》主编肖曜、台纪录片导演张以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病专家)唐其柱、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崔自力等专家,从播音主持、新闻采编、文艺编导、国际形势、经营管理及养生等多个方面和角度为员工进行精彩的分析和授课。
《长江广电传媒大讲坛》成为授课老师与参训员工思想碰撞和能力提升的平台。陆小华博士的《新媒体演变规律与电视的竞争逻辑》,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结合的授课方式,介绍了新媒体演变规律、媒体运作趋势和新媒体时代中电视的竞争逻辑,让参训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大王小王》节目主持人王芳在《做观众最需要的节目》中提到主持人要拥有主角精神和配角意识,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全场数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著名纪录片导演张以庆在《走近大师》系列讲座中提到:要拾起大师的精神,独立思考,担当得起自己这份职业。一些员工在听完讲座后表示:“听完这次讲座,我们觉得作为中国的媒体人,应该做社会的牛虻,而不是社会的附庸!”
《长江广电传媒大讲坛》自8月正式启动以来,共举办公共课程21次,参加员工达25D0多人次。培训讲座场场爆满,参训员工热情高昂,大家纷纷表示:“这些讲座每一个话题都很有价值,对于自己的工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部门内训:百花齐放重实战
专家请进门,修行在个人。人事管理部将部门内训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突出“重实战”的特点,从一流工作标准、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技能辅导等多方面为员工提供技术和实践培训,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工作绩效。
部门内训,一切以取得实效出发,采取“三不措施”,即不拘泥于形式、不讲求时间长短、不限定讲课老师。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形式备受员工青睐。新闻广播部以新闻为重点,开展了《生活的感动和新闻的冲动》和《现代新闻广播的采与编》等新闻采编类培训;交通广播部立足传统媒体,结合新媒体发展规律,开设了《新媒体与广播的发展》等培训,开拓了员工视野,增强了适应性;湖北卫视除开展常规内训如收视率分析总结培训外,还着眼于国际节目模式的研讨,开展了《欧美节目模式赏析与研讨》、《国外财经电视节目观摩》等国际节目形式的学习;电视新闻中心以提高新闻采编技能和技术设备操作能力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新闻类和设备操作类培训;播控中心和制作中心作为两家技术部门,分别开展了多次现场直播技术、机房维护、应急处理、摄像、录音、后期编辑等多方面的实操类培训。台(集团)各职能部门以学习“一流标准”工作规范与制度为重点,开设了《广播电视版权合同标准》、《干部任免条例培训》、《广播电视技术项目管理办法》、《招标采购及项目管理知识》等制度类内训,加强“一流标准”执行能力。
短短两个月,湖北广播电视台(集团)有27个部门开展内训100余场,参训员工达3000多人次。通过各部门内部培训的集中开展,促进了员工对“一流标准”的理解和学习,帮助员工掌握工作技能,对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培训手段:创新“四优”提质量
培训手段的创新,是湖北广播电视台全员培训升级活动的基础和亮点。人事管理部创新“四优”,即优质服务、优化师资库、优化机制和优化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培训质量。
优质服务大大提高了培训工作效率。人事管理部全面引入IC卡考勤系统进行培训签到,实现“人手一卡”。他们通过给员工发放讲课提纲、调查问卷,帮助员工了解讲座内容,并征求意见加以改进。他们在培训中设置的现场提问、心得交流等环节,促进了教与学的互动,加深了讲课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培训宣传,他们通过海报、OA等方式公布讲课内容,吸引员工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来。他们还做好授课老师的题词签名、现场照片及讲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培训工作留下了丰富资料。
师资库是培训工作的关键,湖北广播电视台人事管理部想方设法优化师资库。他们密切联系相关高校和机构,一是和新华社湖北分社、中央电视台湖北记者站、湖北日报等省内各大媒体机构建立长期联系,邀请对方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来台授课;二是邀请国内一流广电媒体专家和学者作为台特聘讲师,来台讲授课程,传授业界和学术界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热点。此外,他们还着手开展台(集团)内训师选拔培养工作,选择在管理、业务、专业知识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或特长,工作业绩突出,同时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的人员,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师培训、试讲等程序,充实台(集团)内训师队伍。
管理机制的进一步优化,激发了员工的学习和创新意识。人事管理部对内训工作采用统一方式进行管理,并引入了激励考核机制。他们规定:各部门的内训组织情况将在年底进行评比,计入部门领导的年度考核成绩,评比优胜的单位,将获“学习型部门”称号,并奖励5000元至10000元的学习基金。员工的培训表现还将作为选送外出培训和出国培训的关键依据。
为有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规范化,人事管理部优化工作流程。他们制订下发了《培训工作标准流程》,制订年度培训方案,计划组织各类公共培训课程共计51次。他们要求部门内训按期报备计划和执行情况,同时将部门内训、组织和员工参训情况予以详细记录,定期公布,以便为考核提供依据。他们还对培训工作各环节做了具体要求,制定了培训经费的使用规定,严格管理,勤俭办事。有计划、有反馈、有考核、有规范的工作流程,保障了各项培训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建立一流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篇8
关键词:三集五大;教育培训;薪酬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本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在知识总量飞速增长的时代,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如何抓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完善职工教育管理办法、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评比制度和考核登记制度是必要的措施。近年来,襄阳供电公司对职工培训工作愈加重视,从培训规划设计、培训基地建设、考核激励措施等诸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力度,建立健全了三级职工培训体系,收到了实效。随着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抓好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经营管理,培训中心还需要深刻认识自身发展的需求,为服务企业工作大局进行调整和改进。
一、襄阳供电公司培训中心现状
1.硬件设施
襄阳供电公司培训中心现有电力营销实训室5间;多媒体室2间,配有94台电脑并全部联网;安全教育室、高低压配电室、配网变压器室各1间;配电线路一回;一座配电台区和一个输电线路实训基地。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完备,可满足公司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技能人员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训。2010年被评为湖北省电力公司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后,更加提升了中心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
2.师资情况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来,培训中心的职能部门精简为培训部和实训部2个部门,其中专职教师9人,一般管理人员15人,其中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研究生学历1人,另有襄阳供电公司拟聘的兼职内训师50人。师资队伍齐整,力量强大,专业包括变电运行、继电保护、电力营销、电能计量等,涵盖了公司所有的主营专业。中心除了为公司内部员工开展培训工作外,还开展有社会电工、进网作业电工、成人学历教育等培训工作。
3.制度管理
为加强培训管理,保证培训工作的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和效果落实,中心严格执行《学员日常考核管理制度》《教师岗位工作标准》等相关制度,强化组织纪律,严格日常行为,严肃课堂纪律;严格考试制度,构建起了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支撑的培训、竞赛和技能鉴定运行体系。设定有授课计划、师资配备、课程设置与要求,课时安排、教学大纲、教学日程表等一系列工作流程,确保每期培训班顺利开展。
二、培训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襄阳供电公司“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强培训管理和人才培养,推行岗位任职资格和能力素质模型建设,加强员工的培养和开发,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以传统课堂、实训基地、远程培训网络系统等多样化平台为主要载体,创新便利有效的培训模式,拓宽员工岗位练兵和效果检验平台;充实内训师队伍,引入先进的教练技术,加强技术技能的有效传承,全面提升全员素质。随着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培训工作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1.内训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培训中心的人员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部分专职内训师逐步转向培训管理的岗位,面对角色的转换,内训师在转变观念、掌握新技术方面还需要加强;还有一部分专职内训师年龄偏大,电力系统各类业务流程不断细化,专职内训师现有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培训需求,迫切需要建立青年员工的培养锻炼机制,充分发挥青年人的活力与创新精神,带动培训中心蓬勃发展;而兼职内训师日常工作还很多,还要开发课程并进行课程设计,授课的激励机制单一,导致内训师的授课积极性也不高,内训师之间的竞争机制不健全也阻碍了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2.培训中心硬件设施的使用情况
根据近几年来培训中心承办培训班的情况来看,培训重点主要有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电力营销SG186系统及ERP系统的深化应用等。这类培训主要是让员工熟练掌握对口专业的应用操作系统,因此计算机电教室的使用率最高。随着电力企业自动化设备不断更新,中心现有实训室的部分教学软、硬件设备已逐步被淘汰,日常管理维护制度不完善,导致部分实训室的使用率不高、专业设备闲置,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中心场地条件的限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建设和发展规模。
3.企业员工培训情况
电力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生产的产品电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既是一种商品,同时也是国家重要资源,又具备公共性的特性,而在其输配电环节中电力企业又具有自然垄断性。因此很多员工趋于对现状的满足,再加上电力企业面临的竞争淘汰压力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要小很多。很多员工“奉命培训”习惯根深蒂固,主动培训意识不足,认为参不参加培训都不影响正常工作,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单位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送培人员少,甚至造成“培训专业户”的现象,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三、深化“三集五大”,做好新形势下员工教育培训工作
现阶段,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已经到了深度磨合期。面对公司变革,培训中心应建立新业务流程与技能培训、转岗员工的岗位适应和思想稳定的“大培训”体系,把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公司、襄阳公司的战略部署上来,使广大员工尽快适应和积极投入这场变革,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化应用实施保驾护航。
1.加强学习力,提升培训师带班服务能力
培训中心目前已经提出“带班服务,跟班学习”项目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薪酬激励机制,旨在发掘现有培训师的潜能,提升员工工作绩效和岗位培训质效,尽职尽责地搞好各类培训服务工作,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薪酬分配原则。深化并完善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配合“带班服务,跟班学习”新的绩效考核机制的实施,努力营造“劳动赢得尊重,技能产生价值,知识创造财富”的良好氛围和特有化环境。配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完善和深化,规范教学培训模式,增强培训质量,提升培训效果,每个专业落实相关人员与“带班服务,跟班学习”相适应,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
加强对培训师的培训,让他们熟练使用新设备、新技术,在培训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带班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综合提高和锻炼,强化内训师的内部交流学习,彼此分享经验与案例,进一步发挥在培训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服从培训中心改革发展的大局,培训功能“授业授课”逐步向“服务开发”转变,尽快适应并做好角色转换,充分认识加强培训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2.创新培训模式,加强专业化培训,提升培训效果
配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人员配置和培训需求,流程再造,寻找新的培训切入点,提前谋划,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加大适应性培训力度,开展核心专业的竞赛和调考,强化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生产技能人员岗位培训,广泛采取集中培训、交流研讨、班组学习等多种培训方式,在培训模式上提高针对性,选择公司各单位建设中的亮点和成功方面,组织相关人员参观、考察、借鉴经验,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结合公司“安全生产”、“智能电网”、“五大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培训工作也要及时跟进,充分融入。针对不同对象的培训需要,分层次、分类别、分专业制订和落实培训计划。协调好培训资源,处理好轮训与新增专题培训的资源需求矛盾,制订切实可行的相关培训方案,满足公司对培训工作的需求。以夯实基础、提升素质为目的,大力开展核心业务岗位培训工作。
3.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
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公司系统制度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一个完整统一、覆盖全业务、全流程的标准化体系和企业制度体系逐步构建,大量的管理标准、岗位标准、标准化工作已制定,将覆盖原有的规章制度。中心要按“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新服务模式下的运行机制,坚决执行公司统一的制度和相关标准,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心各岗位职责,实现新运行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再造。进一步总结制度建设需求和特性,深化制度体系的支撑作用; 加强对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统一管理,完善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
规范内部管理,配合绩效管理、薪酬激励机制的实施,做好培训工作规划、教材编制、积极实施效果评估等工作,做到“责任界面清晰、流程协调顺畅、标准规范明确、约束激励机制健全”。
4.提高实训室使用效率,完善配套服务
篇9
关键词: 如何做好; 企业; 员工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080-01
人是最根本的生产力,是企业目标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建立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企业要获得高质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外部招聘;二是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但是,现在许多企业往往倾向于外部招聘人才,而有意无意的忽视了内部员工的培养教育,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从战略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重视员工培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培训能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建立人才储备的良好手段;
二是员工培训本身就是对员工的重要激励;
三是员工培训是灌输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基础。
但是怎样才能做好员工培训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培训方式、效果评估、培训机构的选择等方面入手,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才能提高培训的质量、达到培训的目的。
一、培训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
企业培训从不同的角度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1.主动式培训和被动式培训。主动式培训是按照企业的规划按部就班的将人才培养起来,源源不断地满足公司发展所需;被动式培训是从绩效入手,从员工适应岗位要求出发,设计和实施的培训。目前主动式培训是企业培训的重点。它是从企业的发展意图、岗位要求及个人能力、潜质来设定系统的培训课程体系,把企业的发展与员工个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培训内容也是以受训员工的实际情况决定。
2.态度教育培训、知识传授培训和技能培养。根据“绩效=态度+知识+技能”说法,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只是将态度教育和知识传授(多为简单的VCD)做为培训的主要方式,可是若从技能培养方面说,这只是完成了培训的第一步。著名的松下公司在这一点上的做法可以说是非常成功,它是将“教人五步”做为技能培养的主要方式。一是“讲给他听”,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二是“做给他看”,也就是给他做示范;三是“让他做做看”,也就是让他让自己实践,培训老师提供辅导和帮助;四是“表扬他一下”,就是结合员工的学习进展适时予以评估,保持他的积极性;五是“回头看一下”,就是在一段时间以后,主管领导应督察一下员工技能的运用和发展情况。五个阶段的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时是绝不进入下一环节,这样就确保了员工在离开培训点时能获得一定的收获。通过这个事例,我深深的认识到,企业培训只有通过恰当的设计,即一套表单、一套行动计划、一套工作流程规范等,加上一以贯之的落实,才能确保态度、知识转化为能力。
3.内训和外训。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各具特点:外部培训的优点是选择的范围大,可获取高质量的培训师资;能带来许多全新的理念;容易酿造学习气氛,促进培训效果。缺点是对企业缺乏了解,适用性降低,成本也相对较高。内部培训的优点是各方都比较了解,针对性较强;相互熟知,交流顺畅;容易控制,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不容易树立威望,影响参与度;看待问题受环境决定,不容易上升新的高度。因此企业选择内训还是外训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与具体要求决定,例如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就可以内训外训同时兼顾;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就可以多选择外训,适当进行内训等来达到企业的培训目标。
二、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笔者认为每项培训完成后都应该进行培训效果评估,这是因为:一是评估能为决策提供有关培训项目的系统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决策需要高质量和高可信度的信息,而评估是提供这些信息的最好手段。二是评估可以促进培训管理水平的提升。培训评估可以帮助培训者全程审视培训的各个环节,有关各方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使培训需求确定更加准确,培训动员更加有效,培训计划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培训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培训内容与形式更加相得益彰,这样组织培训工作就可以不断跃上新台阶。三是评估可使培训管理资源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共享。通过培训评估,可促进有关各方关注与培训活动有关的资料,同时可使进培训对象更清楚自己的培训需求与目前水平的差距,从而增强其未来参加培训的愿望,进而间接促进培训的深入开展。
但不同的培训对象,所追求的培训效果是不一样的,例如一些高端的课程,最主要目的是开阔视野、启发思路,这类课程了解受训员工反馈即可。但是另外一些能力提升方面的课程还是需要一定的手段进行考核。因此我认为培训评估应分为三步走:培训前,先做第一步“课前调研”,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员工的基础水平与期望,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第二步就是“课中学习”,通过对课程环节与内容的设计准备保证课堂的学习效果。第三步就是“课程评估”,除了满意度调查之外,可要求员工进行培训总结,把文笔好的培训总结粘贴到企业的专栏里,而且要分次进行粘贴,让一次培训长时间的留在员工脑海中,并且让那些对本次培训印象不深刻的员工去细读和进行一对一的谈话,加深他们对本次培训的认识和培训效果的延续。
培训效果也可用两个指标来验证,一是技能提升率,就是让员工在培训前做个自评,对该项技能打分,培训后再打分进行比较,看是否有提升,进而得出提升比率。另一个指标是工作效率提升率,可抽查员工的主管,了解员工在工作中是否运用了该项技能,同时看工作效率是否得到提升。
三、培训机构应该精心挑选
俗话说“内训诚可贵,外训价更高”。现在市场上的培训机构多如牛毛,但是真正有很强实力具备优秀培训质量的公司确很少,因此,选择一个合格的培训机构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要看该公司的资质,是否属于正规的培训机构;二是要对该公司进行市场调查,在人力资源的圈子里询问口碑的好坏,也就是去和他们服务过的企业核实一下,并了解一下培训效果和售后服务;三是派人去试听该公司的公开课,好的可以合作,不好的则可以淘汰;四是与该公司的业务人员和培训讲师进行深度沟通,提出一些企业存在的问题看他的对策如何,是否能满足企业的培训需求。只有以上四点满足企业的要求,才可以确定和这个培训机构合作。
总而言之,员工培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决定着企业明天的市场份额。因此,企业要不断的加强员工培训,切实作好每一年、每一期的员工培训计划,通过不断的培训,加强和提高员工的素质,依靠这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使企业更好的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篇10
一、落实“先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先学”是指导学生课前独立学习,尝试练习,解决现有发展取得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通过对学生“先学”的培养,追求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那么,“先学”学什么?怎样学?这是实践“指导―自主学习”首要解决的问题。
1、课堂预习,张扬个性
少教才能多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放开手脚,多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空间,多一些表现机会,创造一切条件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期。通过创设情景,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愉快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我针对教材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提要等形式作为作为先学指南,要求学生按步骤进行预习。这样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确实把教学变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一节时,让学生参照以下提纲预习,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圆柱的表面有哪些?
(2)已知圆柱表面上点的一个面投影,如何确定其他两面的投影?
由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有结构的自学材料,这样学生围绕学习材料主动看书,自觉动手、动脑、动嘴吧,自始至终都掌握主动权,因而有了参与的积极性。
2、合作交流,讨论争辩,相互促进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对学生而言,应该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与交流。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开展合作学习,最后进行集体交流,讨论争辩,让学生在共同探究中进一步完善、丰富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做到让学生自己教会自己。
集体交流是整个教学的最精彩部分。这是学生在经历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探究成果的初步展示。在交流中,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在交流中,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交流中,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同时,能带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持开放态度,积极鼓励学生辩论,学生直接面对他的同学们交谈、反驳、请教、挑战……这对于深化知识,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根据预习情况,在本环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先弄懂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然后共同讨论不懂得地方,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进行集体交流。
经过激烈的讨论、争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讨论争辩中巩固了知识,难问题弄懂了,没想到的问题也有了新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中交往,在交往中合作,做到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怎么“后教”, 通过直观模型,解疑答难
学生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讨论后,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一些疑点不可能全弄懂。这时,在制图课堂上,可以通过直观模型加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例如:在“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一节课上,由于模型数量有限,我便让学生拿出一本书,把它卷成圆柱形,然后再思考疑难问题,并会解决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出解决同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课堂上应结合有关的学习内容,向学生有机渗透一些现代教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尤其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自己掌握的旧知识去寻求探索新知识。老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的课程环境要求教师以催化者代替领导者,以引导者代替指导者,教师不应再是将自己的“一桶水”倒给学生“一碗水”的“倒水者”,而应成为帮学生找泉眼的“引路者”。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的任务,已经不单纯是教好课本,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三、优化课内训练,总结提高
1、优化课内训练,提高参与能力
课内训练是每堂课必须具备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课内训练常常是一堂课的尾声。很多人在教学准备阶段,重头戏往往放在课堂结构及讲课方式上,对课内习题训练是有布置而缺乏设计,其实布置与设计是截然不同的,布置只是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练习时得到发挥;习题布置方便轻松,不需太多的精力投入,而习题设计则需教师作精心的准备;习题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而习题设计则除了让学生学会外,还要使他们进一步会学、学活。因此,搞好习题设计,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充分认识习题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从布置到设计的转变,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内练习中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教师主导作用得到进一步升华。
2、反思学习过程,总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