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实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9 01:4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在校实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在校实习总结

篇1

实习在帮助应届毕业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适应期。

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人相处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待人处事的能力等,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能帮助自己以后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实际体会一般公司职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

实习的内容主要是销售保健品,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销售技巧、团队协作精神等各方面的知识。凭着对本公司产品的了解和与其它公司产品的对比,突出本公司产品的优点和公司的良好信誉,积极开拓客户源,向顾客推销产品,并尽量推销系列产品,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务。

三、实结或体会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实习单位:本公司位于北京中关村高新科技园区,主要从事具有航天生物技术特色的现代生物制药、保健食品和健康用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本公司本着始终贯彻执行“擎起航天生物大旗,致力民族高新科技产业”为企业宗旨。公司本着“以人为本、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创造“人和”的人文环境,构建了一支管理、生产、研发、销售及服务的精英团队,为东方红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及团队建设,“广纳人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善待人才”的人力资源策略,为公司吸纳了一批年轻有为的技术骨干和营销精英;“乐观、积极、学习、合作”的良好氛围,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了理想的事业舞台;优厚的薪酬福利待遇及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了公司于员工共同成长的企业内涵。 这公司的经营理念是:质量和服务是经营的重中之重、把顾客放在第一位。由于有良好的质量加服务,本公司已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

篇2

关键词 综合护理 经皮胆管胆道镜碎石 肝内胆管结石

2012年1月-2013年1月对经皮胆管胆道镜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胆结石患者48例,纳入对象:①肝内胆管结石;②肝内胆管结石且合并胆囊切除及胆外结石者。排除对象:①胆囊结石或单纯胆总管结石;②急性重症胆管炎者;③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④肝内结石合并Caroli疾病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其中观察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61~85岁,平均(71.6±1.2)岁;病程0.5~5年,平均(3.5±0.8)年;其中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冠心病2例,合并高血压1例。对照组男11例,女13例,年龄61~88岁,平均(72.6±2.2)岁;病 程0.5~5年,平均(3.4±0.7)年;其中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冠心病3例,合并高血压1例。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合并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措施,术中连续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心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严密注视患者皮肤颜色及动脉搏动情况,测定温度,对异常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神经血管损伤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⑵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术前进行访视,以简洁易懂语言告知其手术的必要性及方法,说明手术环境、手术方法以及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患者配合方法,医生的技术水平,手术设施的先进程度等。认真倾听患者诉说,主动热情地解答患者的疑问,明确告知护理人员在手术时全程陪护。指导患者实施适应性训练。加强护患沟通,增强互相信任,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1]。②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对待患者应态度和谐,服务周到[2]。此外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的住院环境,让患者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③与患者加强沟通: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应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及方法,争取获得患者的信任。患者术后大多数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加强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④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采取讲座、宣传小册子等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让患者能尽早恢复肢体正常活动,同时为了预防下肢静脉栓塞应让患者每天活动下肢。

观察指标:QOL生存质量分为12项,每项评分1~5分,评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生活质量总分满分60分,良好51~60分,较好41~50分,一般31~40分,差21~30分,极差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数据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检验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结 果

两组并发症分析: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3%,差异有统计意义(P

两组住院时间、满意度分析: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术后QOL生活质量评分分析: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目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经皮胆镜碎石治疗可起到较佳的治疗效果。经皮胆镜碎石手术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有效方法,经皮胆镜碎石操作上与腹腔镜下取石的操作类似,取石的大小决定与患者窦道直径[4]。采用经皮胆镜碎石取石时对于体积较小的结石可采用网篮直接取出,同时应根据胆管内腔空间大小选择形状大小不同的取石篮进行取石,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术后护理质量将影响肝内结石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加强对患者护理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3%,差异有统计意义(P

参考文献

1 王爱飞,卢莹,麻志兰,等.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03-104.

2 任书华.临床路径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3):379.

篇3

【关键词】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准备与实施

顶岗实习是指职业院校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毕业前实习的一种方式,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企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这是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的补充规定,这一规定既符合高职高专教学大纲教学安排;又有利于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顶岗实习既是专业学习的重要阶段,又能使学生经历真实的工作情境,切实在顶岗实习中体现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模式。但从目前顶岗实习的实施情况来看,顶岗实习的三方即企业、学校、学生,在这一重要的实践环节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顶岗实习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在最后一个学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找单位分散进行实习,实习过程中完成顶岗实习材料的上交,根据顶岗实习材料评定成绩。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如顶岗实习管理滞后,缺乏有效的实习指导。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停留在最后考核、评价阶段,而且由于学生分散,实习指导教师力量不够,无疑给顶岗实习的质量和实效打了折扣。

一、顶岗实习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职业院校实施难度很大。校企合作,学校始终是积极主动,即所谓的一头热现象。学校多是靠某些关系在维持实习,企业也只是被动地接收,但对学生的限制性太多,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摸,这里不能去、那里不能看,学校无法对企业提出配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二,多数企业的实习费用太高,学校难以接受。

第三,个别院校落实校外实习的主动性比较差,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一切只是理想化的设想。

第四,个别学校管理不力,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很少管理和过问,产生的一切问题,没有及时与企业、学生沟通,久而久之,出现了较多的矛盾。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校外实习正常开展及质量的保障,很难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准备与实施

第一,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顶岗实习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主要内容有:

(1)知识理论学习。根据高职学制要求,一般顶岗实习的时间应为6~12个月为宜,在实习前专业理论知识要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要熟练,工程的生产工艺要了解,在校期间应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学习。要教育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和任务,转变实习观念,端正实习态度,培养“生存危机”意识,调整实习心态。

(2)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顶岗实习是比较复杂的,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完善、多样、稳固的实习基地,签订合理的实习协议(单位、个人),形成系统的指导文件,进行岗前培训、安全培训、工作态度培训、基本技能培训等。

(3)学生要转变观念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思想上要引起重视,自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自我“生存危机”意识,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实习作为一次难得的学习、检验和强化技能的机会,为将来参加工作积累经验和基本技能。

(4)要建立稳固、多样的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应利用校友和学生资源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签订更多的实习协议,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的各种实习,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开拓市场。

第二,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实施:

(1)个人登记、信息的建立。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实习学生、实习兼职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的个人登记表和个人信息表,以便师生之间随时进行联系和沟通,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实习检查。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兼职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应随时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实习的进程,纠正实习中的问题,保证实习效果。

(3)实习记录。要填写实习日志,记录实习进程,随时了解情况,为以后实习积累经验。

第三,实习成果:

(1)个人报告、总结。实习结束后学生要写出实习的个人总结报告(相当于技术总结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如实习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进行解决的,对实习有哪些建议等等。

(2)实习成果。对实习的产品进行综合评价,考查其是否合格,应用于社会效果如何。

(3)实习成绩。实习结束后根据现场单位的鉴定、实习指导教师的考察、实习记录、实习成果、实结报告综合分析和评定,最后确定学生的实成绩,并进入学生档案,使之成为学生个人简历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管理是核心,制度是保障,顶岗实习最终要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的多赢,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为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奠定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①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②孙蔚闻.高职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职业时空,2010 (6).

篇4

关键字:医学生 实习环节 培养

一、引言

实习是医学生毕业前的重要学习阶段,专科医学生的实习占学制的三分之一。因为学生在校时间短,理论学习知识内容有限,技能操作时间少,如不加强实习管理工作,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则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然而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未知的,在加强对专科医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的同时,一个让人不能忽视的问题油然而生――学生的医德教育,因为医德教育是一名医学生最基本的职业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的最明确的体现。我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理论的知识是可以学会的,基本的技能是可以学到的,唯有高尚的医德是需要认真对待与培养的。如何充分利用好临床实习的这一年时间,使学生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成为医生的小助手,学到真正的临床知识,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当前医学生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供实习的医院少,而需要实习的学生数目多

卫生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公立医院数量由1978年的9000余所,增加到2009年的1.4万余所。同时民营医院也发展迅速,从1984年起步,到2009年已发展到6736所,占到了全国医院总数的35%。尽管如此,几年医学专业毕业人数逐年上升,从1999年开始,我国加大了教育投入,普通高校开始扩招,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首次突破一千万,从这一年开始,毕业生的人数也有了大幅的增长。而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福瑞医生人才网统计,自2003年以来,我国医学类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从12207人增加到了2009年的55458人。无法满足医学史实习的要求,面对强大的学生阵容,顺利、实时安排我们医学生进医院实习,恰当的医院生师比,从而取得最好的实习效果,是当前较严峻的问题 。

2.病人对实习生的不接受,使学生无法真正的临床

由于大多数病拖着病人疲惫的身躯和无法忍受的病痛来到医院就诊的,在疾病诊疗的过程中,怀着对医生的信任和对疾病的解脱的心理诉说着病痛。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个别科室例如:妇科、产科、外科等科室的病人几乎都不愿意实习生来给他们做检查和旁观,使原本难过的心情更加的沉重。因而医学生更无法真正掌握和学习医学疾病的诊疗。

3.医院对实习生的不重视

国家需要发展,医学更需要发展,然而医学生作为医学的继承和发扬者往往不被重视。个别医生不是抱着“传到 受业 解惑”的态度,而是把实习生作为免费的小工人去使用,失去了学生到临床实习、学习的目的。严重影响了医学生的实习教育。

三、新的医学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1.严格选定实习医院 :每年在学生实习前的一个学期,都对所有的实习医院进行考察,包括技术水平、医院设置、医德医风、床位医院等级等,进行全面考察。对省内外知名度较高、带教认真的、学生实习反应好的医院保留,学生反应差的淘汰。而且每年均对群众反应好、信誉度好的医院进行全面考察后认定为新的实习医院。

2.选好定人员负责全程带教:选定好实习医院后,和医院医政科协调,由医院医政科提供高年资的、有责任心、医德医风好、中级职称以上的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承担整个实习过程中的带教任务,实习结束后有实习生对老师做出评定,以确定能否承担以后的带教工作

3.加强实习前德育教育:大部分学生进入临床之前,都很紧张,有恐惧心理,担心自己不能适应临床,担心自己实习不知从何入手,担心自己会出差错,担心带教教师不知如何对待自己。根据学习心理特点及思想反应,从二年级开始,利用班会、周会专题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实习的成功经验,剖析实习中出现的差错,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认识医院、吸取实习经验、并有目的地围绕实习问题开展讨论,并把每期实习通讯发给各个班级,通过各种形式启发教育,使同学们在进入实习之前,思想上有充分准备,克服恐惧心理,增强实习的勇气。

4.对学生实习前进行专业思想、纪律、劳动、卫生的强化教育:为了使学生能掌握专业的技能,树立服务观念、劳动观念、卫生观念及竞争意识,实习前我们抓了强化训练。强化是对学生专业、思想、纪律、劳动、卫生及观念的全面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强化中我们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都用半军事化来严格要求,使学生学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由于学生思想上提高了认识,尽管强化繁重学习任务,紧张生活、又脏又累的劳动,严明纪律,但无出现喊苦叫累的现象。通过强化训练的教育,使学生增强了专业知识的记忆和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磨练了学生的意志,锻炼了身体,加强了纪律,学生对实习的职责和任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为实习从思想上、技能上作了又一准备。

5.实习后总结、实习汇报是进行思想工作的重要大会,列出汇报提纲,发出有关通知让实、班主任、作好充分准备。并要求即奔赴实习点相关专业对口倾听,让同学们交流思想、交流学习经验,实首先介绍她们的实习情况,讲述了他们成功经验、深刻教训、那些亲身感受,给即将去实习的同学很大启发,他们失败后的成功,挫折后的胜利,竞争中每一个脚印,思想上的变化,病人回报中朴实的言语,带教老师的评价,那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那一次次感人的场面,都给到会的所有同学及老师很大的教育和启迪。在实总结的基础上,班主任针对本班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总结。实习管理部门根据巡点情况,医院的反映,更进一步总结和评价,总结中肯定本届实习生成绩,找出不足差距,剖析失败中教训。最后给各班评出优秀实习生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的大会比上政治课还受教育。

四、结束语

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是高校的重要目标,教师在学生实习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实习的好环境, 使一些临床的实际病例成为学生学习的好素材。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掌握理论的同时,更好的掌握临床实践,并且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教育管理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最优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开展校企合作的主体无外乎就是学校和企业,但最终的落脚点仍然在学生身上,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就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这一环节是不到位的,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对学生培养的实际成效。因此,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改变高职院校传统教育和管理模式,顺应职业教育环境的变迁和发展趋势,成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学校与企业的紧密配合,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可以为企业储备优秀的可用之才,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的素质,可以使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由此可以看出,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对学校和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校企合作的关键是建设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可以分为校外实训基地或者顶岗实习企业和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两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资金支持,以学校为主组织实训的校企合作模式。校外实训基地,则是由学校选派教师指导、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车间一线开展实习或工作,场地、设备、技术都由企业提供,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的校企合作模式。例如笔者所在学院与中百集团、海信科龙集团的合作,各年级成立了中百班和科龙班,校企合作班要求以“准员工”模式管理。

然而,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两种校企合作过程中,其内容和模式有较大的区别。对于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而言,因地点在学校范围之内,进行教学和管理的教育者几乎全部由校内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担当,加上其管理与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和学校日常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无异,这样的校企合作毫无创新性。而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则有其特殊性。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将工学结合模式定位为“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并引导性地规定了内容,即要求“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同时规定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和考核方法。也就是说,校企合作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地点在企业,时间为半年或更长,内容是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体化,主体则是学校和企业双方。这就产生了一个全新的课题――生产型实训基地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因此,我们所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教育规律,还要研究企业的特点与规律,这样才有助于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校企合作中学生教育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校企合作中学生教育和管理主体认识的模糊

从企业角度来看,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企业不再是外在辅助条件,而是办学模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只是把企业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载体,致使企业处于被动地位。而真正的校企合作应该是全方位的合作,即企业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而且在选拔人才、制定课程、学业考核等方面都要反映企业自身的需求,从而充分体现出企业的能动作用。

从学校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在建立学生管理制度、学生行为规范甚至组织学生活动中不仅要考虑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共性,更应考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一般来说,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但是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而现实中,不少学校管理者和企业都往往认为,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要在学校课堂或者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进行,企业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这样的想法,割裂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统一关系。

2、校企合作中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构建滞后及越位与缺位现象严重

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指导下建立或重构办学模式时,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潜力重构。而不少学校为了形成某种模式生搬硬套,不考虑自身情况,不仅思想认识、课程、管理、实习机制等方面欠缺,在学生教育管理上更是重视不够,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苦、学校累、企业也抱怨不已。

当前,在校企合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许多合作协议的起草、合作机制的构建、合作步骤的实施、合作活动的安排往往都是以学校为主,由学校来组织安排,企业只是被动地配合校方的工作。学校的“越位”导致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积极性明显不高。此外,学校与企业缺乏有效的联动,将学生投入企业后,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企业文化等没有跟进实施教育,对学生实习中出现的怕吃苦、不安心、不好学、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也没有很好的引导和解决。学校的“缺位”导致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构建全程式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议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本文认为关键要加强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构建全程式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重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前的教育和学习,加强实习期间的教育和管理,严格实习后的考核评价,这样才能确保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1、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前的教育管理

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由于高职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自我觉醒、自我确立的阶段,思想格外活跃,观念容易改变。比如一些学生可能会对工学结合不理解,“为什么不是别人去而是我去”、“是不是学校送我们到企业从中得利”等。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接到参加工学结合任务后踌躇满志,但又感到自己缺乏专长,缺乏核心竞争力,对即将面临的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感到恐慌心态,“我要怎样做才能做好”成了最大的疑问。因此,在岗前教育中,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让学生明确工学结合的目的、意义和岗位要求,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和更广的社会背景中去看待问题,指导学生从以往的学习经验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2、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中的教育管理

学生在刚进入企业的时候往往能够服从安排,遵守企业的纪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鲜感逐渐消退,或者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困难导致的退缩情绪。因此,在这阶段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特别注重及时跟踪,适时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要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如辅导员可以与学生一起参加实习、定期到不同的实习单位走访或通过网络等方式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解决学生思想、心理问题;在活动组织上也应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学生时间情况等因素以灵活形式进行;学院派出的指导教师不仅要和企业保持联系,还要在实习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既成才又成人。企业也要选拔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既练技能又学做人。校企双方形成的教育合力,将搭建起全员、全社会育人的架构,极大地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此外,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中的教育管理还需注意:一方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不能一味袒护学生,那样无益于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学习、工作生活的经验。另一方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也不能只站在企业的角度,为企业说话,这样往往无法带给学生深刻的感受,甚至还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使思想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3、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后的教育管理

在学生结束工学结合或者顶岗实习活动后返校的这一阶段,由于很大一部分的工作仍然是对实习期间的考核、评价、总结等,因此其仍然是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可采取总结报告、授课、座谈讨论、经验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习,搞好总结,使他们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改进、提高。通过师生座谈会,老师和学生把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企业的反馈和今后的方向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通过顶岗实习,可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只有这样校企合作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切不能因为存在些许问题就放弃或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酒店行业;顶岗实习

一、高职学生酒店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差异造成的难以适应

江浙饮食偏甜,满足不了学生们从小吃辣的重口味。夏季又相对贵州体感温度更炎热。另外语言上的差异也无法适应,听不懂当地方言,而平时的私下交流,上海同事都用方言,W生被隔离、被排外的感觉就更强。

(二)生活消费水平高

学校立足教育本位,希望学生能到经济发达地区去开拓视野,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学生自身也希望涨见识,然而这些地区消费水平较高,学生在平时下班休闲之余感觉消费高,实习工资难以为续,从而出现心理失落感。

(三)身体素质问题

因为水土不服,容易导致突发疾病。酒店服务岗位24小时人员在岗的特殊性,会出现“三班倒”的班次安排,有些学生无法适应夜班,身体出现不适,无法坚持完成实习。

(四)家长、亲友缺乏正能量引导

有些学生家长对酒店行业有偏见,尤其针对服务岗位。家长、亲朋好友自身都会带有歧视眼光去看待,觉得孩子是去伺候人,没有给孩子正面疏导。并没有与指导老师一起,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适应工作环境,跟上工作的节奏。

(五)角色转变难适应

在学校有问难能找老师,而在实习中却不敢找上级主管,心里委屈、困惑的时候无人能及时疏导。从学校被老师宠着,到酒店被上级管着,角色转变不适应。

(六)现实落差大

参加酒店实习以前把工作想象的太美好,走入岗位中会发现很多没有触及过的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失当、轮上夜班的班次安排、同工不同酬。使学生心理失衡,当实习中出现问题时,学生容易采取偏激的态度去处理。

二、高职学生酒店顶岗实习的对策与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校情况,从顶岗实习前,顶岗实习中、顶岗实习结束后三个阶段考虑:

(一)顶岗实习前

1、根据学生专业差异进行分类职业指导,组织顶岗实习前期职业指导

针对专业学生的前期职业指导,内容设置:实习酒店的基本概况、酒店所在地的气候、饮食习惯、交通、语言文化、人文背景等,做好吃苦受委屈的思想工作、进行挫折心理辅导、做好职业规划。

针对非专业学生的前期职业指导,内容设置将增设:酒店管理结构、岗位、工作时间特殊性说明等、让非专业学生对酒店有概论性认识,同时增加时间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技能操作培训和岗前酒店礼仪培训等。避免非专业学生出现在上岗前一无所知的状态。

2、签订实习协议,发放实习管理规定,并告知学生和家长

签订实习协议,并将实习期间的管理规定发放到实习学生以及家长手中,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到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进行教学的必需环节,从政策上消除学生、家长对顶岗实习的顾虑和误解。同时与学生明确顶岗实习期间因个人原因违反酒店管理、影响整个实习进程自己将要承担的后果。避免学生遇到一些问题就轻易放弃实习,甚至擅自旷工离岗。让学生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学校对整个实习管理的态度和方式。

(二)顶岗实习中

1、安排指导老师跟踪管理

每一批实习学生指定1到2名老师跟踪、负责学生整个实习期的管理。不一定要和学生同吃同住,但一定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学生实习日志和实习进程,并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下一步的实习目标和任务。同时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有效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2、信息群的建立

利用QQ\微信等软件,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一是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同时实习学生能够通过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动态,获取所需信息。二是指导老师还可以通过信息交流平台,给学生做一些心理疏导、正能量的传播。三是针对实习期间学生违纪的通报说明。体现信息公开、透明。

3、建立企业档案

学生实习过程也会遇到不诚信、不公平的酒店,专门建立实习企业档案。对缺乏诚信的酒店,要慎重考虑下一次合作,并将情况通报给学生,让学生对学校有信任感。

(三)顶岗实习结束

1、实结交流会

实习结束后,在指导老师的主持下,组织优秀实习生与在校生进行实习经验交流,一是让优秀学生学会总结经验。二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让在校生对顶岗实习有正确的认识。三是通过指导老师总结人际关系处理的方法,调整心态的方式等。让学生认知社会,更好的适应顶岗实习。

2、指导老师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 机械制造 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工作站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ternships

LIU Pi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300)

Abstract Internship is the core measure quality,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i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mbining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embodied. This paper analyzed internships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proposed long-term operation mechanism of internship program.

Key word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ternship;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orkstation

高职教育经过艰苦的创新实践和研究探索,形成了中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本质要求,顶岗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①各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顶岗实习在具体实施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如何使顶岗实习模式形成长效运行体制机制成为工科院校改革和探索的研究方向。

1 机制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首先,顶岗实习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停留在局部的、一时的、个别专业上。目前,经管类、财会金融类等文、经类专业都普遍采用虚拟性的顶岗实习,很容易实施。而工科类尤其是机械制造专业只有通过真实的岗位实践才能让学生对该专业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实施起来对学校、企业和政府的要求都很高。其次,顶岗实习在实践方面还处于探索试行阶段。顶岗实习在实践方面加强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过程监控,增加了顶岗实习的时间,但也只是简单地将顶岗实习从几个月延长至高职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

经过高职院校的不断改革探索,一些院校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定期将学生输送到基地学习;还有些院校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然而,适合这些模式的企业、学校和学生毕竟是少数,就顶岗实习模式来说也没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2 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缺乏法律制度保障。顶岗实习只是教育部和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一厢情愿,理论实践举步维艰。(2)职业院校管理层面对顶岗实习爱之有加,怕之有余。高职院校担心顶岗实习的最深层原因:一安全,二和谐,三稳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协调;学生在一家企业、一个岗位长久稳定地完成顶岗实习任务;顶岗实习模式稳定长久运行,等等。(3)企业态度热冷不一。国企不欢迎,担心不稳定的人员变化会影响生产及产品质量;而多数私营企业迫于劳动力紧缺,乐于合作。(4)校外顶岗实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关系到学业、工作、交通、生活和安全等很多方面。(5)学校对顶岗实习的管理监控很难实施。特别是分散型顶岗实习,时间较长,学生分布地区广,企业数量多,师资力量不够,指导不到位,监控指标不具体、不科学,管理机制不健全,致使部分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处于“放羊”、“散养”状态。(6)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情感波动很大。从小学到大学,高职学生的在校时间已经达十年之多,总是梦想着尽早参加工作,但真正的企业工作对学生的憧憬打击很大,加上学校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有的学生不服从学校安排的企业,不停地换单位、换工作;有的学生开始怀念学校的学习生活,干脆从企业又返回到学校准备专升本;还有的学生开始害怕、逃避工作,躲在家里无所事事。

3 分析顶岗实习的实质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学生必须进入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参加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指由实习单位给顶岗实习生提供一定的实习环境,并指派单位里实际工作者指导实习生从事具体工作,以帮助实习生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取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际技能,锻炼工作能力。②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顶岗实习不应该仅是最后一学期的实习,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毕业,包含集中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和校企合作工作站的实习,以及最后的分散式顶岗实习。

4 构建顶岗实习长效运行机制的方案探索

4.1 建立基于校企合作工作站的顶岗实习

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以此作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实现“走岗认识实习、贴岗专业实习、顶岗生产实习”,利用工作站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驻站顶岗实习有几个重点:(1)学校要负责学生完成入站前的知识、技能、思想的准备工作;(2)工作站需要将不同的工作岗位按难易程度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3)学校组织学生分批次,交替进入工作站进行顶岗实习;(4)驻站实习采取1+1形式,即一半工作一半学习。采取分层、分批,交替驻站顶岗实习,既不会影响企业、工厂的正常生产,也不会造成人员冲击,在不断对新入站的学生进行培养锻炼,技能层次提高的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工厂对不同岗位层次的需求。企业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4.2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建立顶岗实习123的长效运行机制

将机械制造专业顶岗实习这一教学环节分学期、分段式进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建立顶岗实习123模式,将顶岗实习纳入到有组织、严管理、重素质的正轨。

1即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机械制造工程中心”两个情景中学、做融合,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2即第二学年,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中厂”、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站)两情景中工学交替学习专业核心知识,掌握专业核心技能。

3即第三学年,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工作站两情景中,学习专业拓展知识,完成综合工艺设计,并进行最后一学期的分散型顶岗实习,个性发展,顺利实现“零距离上岗”。

4.3 利用网络资源,开发综合实训平台

实施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监控管理体系,开发综合实训平台,采用多角色和多功能的模式对企业、教师和学生实行实时、动态跟踪管理,并及时给予相关指导,解决疑难问题,提高顶岗实习教育与管理的效率。平台包含学生实习的单位及岗位信息、实习信息与动态实习周记提交与评阅、实习报告总结、短信平台、实时交互、统计决策等功能模块。③

5 结语

根据新时期地区制造业现状、人力需求现状、企业对顶岗实习的认同度及合作条件,制定灵活实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进程,实施顶岗实习123模式,将顶岗实习分成三个阶段,循序渐进,让顶岗实习逐步走进学生心里,使学生真正认识自我、正确定位,通过接触企业、获得生产技术及管理知识、进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基本素质训练。从而使顶岗实习真正成为本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高职教育基于校企合作工作站的顶岗实习运行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GFY13-05;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3210”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GH13543

注释

篇8

[关键词]毕业实习 在校学习 无缝对接

实习的环节是高校毕业生从“学生”向“专业岗位人才”转变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说,这是毕业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中继站和加油站。对于人生初试职场的经历——毕业实习,每个大学生都有许多美好憧憬,又会觉得很迷惘,很没有方向,不知该何去何从。实习之后很多同学都会感觉到其中的辛酸,感慨毕业实习与在校学习的天壤之别,并能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收获颇丰。

一、毕业实习与在校学习无缝对接的概念及意义

毕业实习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毕业前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训练、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以及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前的必经阶段,实习经验也是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系统回顾和升华,对于将要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次熟悉社会,了解社会的好机会,所以毕业实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毕业实习与在校学习无缝对接就是要让毕业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自然地得心应手地运用到实习工作中去,让学生不要感觉理论与实践差距太大,让他们充分地理解专业知识学习在实践中的利用;另一方面,让企业不要埋怨学生啥都不会,让用人单位高度评价大学生的能力。学校应按照企业需求,使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技能教育与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减少学校教学的盲目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只有在学校充分了解外贸行业发展行情、人才需求状况、实际业务操作流程并具备问题处理等实践能力,毕业实习时才能在外贸行业积极有效地学习运用外贸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毕业实习的无缝对接。

二、毕业实习与在校学习无缝对接存在的差距

用人企业普遍认为高职毕业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离他们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不懂商品知识、无法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动手能力差、完成不了工作任务;心浮气躁,不能沉下心来做实事;实践经验缺乏,在工作过程中很难解决实际问题等。经过几年的实习指导,我认为具体差距在于以下几点:

(一)知识差距

1.商品知识

做外贸就是商品的买卖,只是交易的对象不同。没有商品知识一切都是空谈。没有任何商品知识的毕业生到企业上不了手,企业要花时间、精力和经费进行培训,很浪费资源,这种毕业生用起来很不顺手。实习生由于对产品不熟悉便很难与外商进行交流、沟通。熟悉产品是外贸开始的第一步,只有熟悉了自己的产品,才能向客户推销产品。

2.商务口语

商务口语是毕业生在应聘时候必过的一关,需要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首先要检验的就是商务口语,虽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一般都有外教授课,安排了许多口语课,但学生开口的机会其实很少。我们要找到更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毕竟一口流利的口语是许多学生所追求的,也是我们的学生走处校门的“门面”。很多实习生刚到实习单位的时候,不敢和老外打电话,说起来总是词不达意,非常纠结,悔恨在学校练得太少。后来和老外接触多了,才感觉有一点点进步,很是艰辛。这个差距的存在让我们的毕业生很没有自信,企业也会很不满意。

3.业务知识

尽管多数学生在学校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但还不够扎实,比如在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和单证课中都重点提到的付款方式T/T,因为没有实践过,用起来较费劲。另外,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够广,不能与时具进,有些知识显得陈旧过时,毕业实习生很难轻松胜任外贸业务员工作。而且,实际工作中很多东西与他们在专业课上所学有出入,甚至有些概念他们在学校没听说过,比如:装运中的快递HDL、UPS,付款中的西联汇款、速汇金等等。

(二)技能差距

因为在校学习专业课程没有实习平台,仅仅通过老师的讲授来学习,偶尔让学生在谈判实验室模拟操作。这两种教学方式对当今的高职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生将来的就业是十分不利的。因为这样学生很难对外贸的业务操作有一个具体形象的理解,基本是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紧密不够结合,就达不到学习和实习的无缝对接。就说写邮件吧,他们函电课上学了如何写信,但实际业务中的信函与以前所学相差较多。而且,很多外贸术语词汇,使用时方恨学得不够扎实、具体。此外,在学校学生可能会忽略一些简单东西的学习操练,比如表格制作。实习单位的上司经常强调表格是代表业务员自己的一个形象,表格做规范了,客户也会对你有个很好的印象。即使是一张很简单的表格,毕业生在实习单位工作时要改了一遍又一遍才能令领导满意。还有其它的办公软件,在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多学多用,这在工作上很有帮助。另外在实习单位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不会用,这些基本技能的缺乏,让毕业生很有挫败感。

(三)综合能力差距

实习企业普遍都认为外贸业务实习生应具备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决策能力甚至还要管理能力。并希望他们能有细心、负责、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反应灵敏、性格开朗、虚心等良好品质。这些能力品质在学校没有被特别强调,没有专门的课程来强化,因此大部分同学在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在实习工作中就会表现不佳。

三、实现毕业实习与在校学习无缝对接的途径

(一)加强口语训练,更新业务知识,补充商品知识:

1.做外贸工作,报价、询盘、报盘、还盘、跟单、会展、物流等很多环节,要用英语准确表达,这其间涉及到许多专业的词汇、说法,外贸函电课程是能学到了一些专业词汇、句型,但一般是注重书面语,口语训练得较少,这样在实习中要使用起来就很不熟练,一点都不流利,甚至不敢开口。因此函电课教授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口语训练,句子多读,对话多练,在课堂上多设置谈判场景让学生模拟演练,通过实践训练,更好地掌握外贸口语。另外,函电课程结束后再开一门外贸英语口语课程,让学生掌握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外贸英语,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得体运用。

2.专业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等课程教材有些内容非常陈旧,而最新的知识点又无法及时出现在教材中,如果老师按照教材闭门造车,学生学的东西肯定落伍,学到的东西就不能学以致用,无法满足实习企业的需要。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无缝对接,学校应让企业参与教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培养方案都由校企双方协商制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授课,让学生了解最新业务知识。

3.指导实习之后我才明确了熟悉产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缩短企业培养毕业生的成本与时间,学校可以给毕业生进行商品知识岗前培训,虽然商品门类繁多,在学校一一学习无法实现,但品类繁多的商品之间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可以从目前江西省的几个热门行业(矿产、土产、轻工等)的商品入手,学习商品知识及了解生产流程。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企业业务人员到学校来进行商品知识专题讲座,也会很有帮助。这样能缩短毕业生在实习单位熟悉产品的时间,工作如鱼得水。

(二)增强业务操作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和外贸单证课都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与学生将来的实习就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对高职高专学生而言,这些课程关系着学生的就业,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因此在校学习这些课程要在课堂上搭建实习平台,因为大学生对网络非常青睐,如果能充分利用网络来学习一定会效果不错。比如尝试引入B2B网站,让学生从课程的被动学习者变为课程的主动学习者,让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外销员。课堂上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指导学生以分公司的形式形成以不同产品进出口为重点的学习小组,每个分公司选出自己的外贸业务经理,通过在一些免费的B2B、B2C外贸网站上创建自己公司的主页,上传公司的产品图片和产品说明,并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和一些国内外的网站,来寻找卖家、买家信息,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另外,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提供校外实习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更多更有效地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增强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实现在校学习与毕业实习无缝对接。

(三)提高外贸人员能力素质

外贸业务员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还需要健全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和各项能力,其中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尤为重要。在工作中要善于与他人交往,建立和维持关系,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注重交往艺术,要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场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外贸工作环节繁多流程复杂,在工作中应当有全局观念、较强的协调沟通意识,学会与供应商协商、与同事合作。为提高各项能力素质,学校应该在毕业生下企业实习之前进行一到两周的严格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感等。可以借鉴目前较流行的美国某培训机构的以“实战、团结、成长、感动”为主题的拓展活动,学生们置身于以真实职场为背景的环境中,以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完成实战项目训练,亲身感受企业工作流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还为学生积累了经验,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完成由一名“学生”到一个准“职业人”的转变。通过分组游戏的形式,让大家认识到团队每一位成员合作的重要性,只有要善于团队合作,善于借助别人的智慧,才能最终完成实训的任务和效果。其次,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学校与社会的差别,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另外,用新的体验和新的体会让大家深刻感触团队、竞争、坚强、感恩、自信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阳企业化实训助力毕业班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新浪博客

篇9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或缓解顶岗实习中的主要问题,应建立针对园林技术专业特点的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一)“模块化”顶岗实习结构将顶岗实习划分为“校内顶岗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两个模块,“校内顶岗实习”模块根据技能特点和类型,设置“园林植物应用”单元、“园林工程”单元和“园林设计”单元。“校外顶岗实习”模块内根据实习岗位类型,设置“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单元、“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单元及“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单元。“校内顶岗实习”模块为必选模块,学生必须完成所有单元的实习任务,主要目的是逐项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习活动以校内教师指导为主,企业技术人员为辅,但实习内容和场所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践项目,教学人员结合实际项目情况综合讲解相关知识。“校外顶岗实习”模块为自选模块,学生依据自主联系或学校统一安排顶岗实习岗位情况选择相应的单元。实习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为辅,但主要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模式,结合实践项目,对照相应单元的学习任务书完成顶岗实习。(二)“递进式”顶岗实习方案将原本在第5学期(约16周)集中完成的顶岗实习分散到第3、4、5三个学期,按时间由短到长、内容由简到繁、自学由少到多的步骤,循序渐进展开“校内顶岗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校内顶岗实习”模块设置在第3、4学期,历时约8周。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应的课程进度,“园林植物应用”单元在第3学期开设,约两周;“园林工程”单元和“园林设计”单元在第4学期开设,约6周。“校外顶岗实习”模块设置在第5学期,历时约8周。根据行业的季节特点,在第五学期前期开设。实习结束后在校内开设生态类、管理类、法规类职业拓展课程,要求学生结合顶岗实习案例,对前期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图1)。(三)“系统性”顶岗实习考核鉴于顶岗实习划分为三个学期、两大模块,其考核方式也对应调整,顶岗实习成绩由每个单元的分项成绩组成。同时,考虑到学生实习岗位的差异性,对校外顶岗实习的考核除了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和实习单元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外,还将毕业设计(论文)融入顶岗实习考核体系。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初步规定为:顶岗实习成绩=校内顶岗实习成绩×50%+校外顶岗实习成绩×50%。其中,校内顶岗实习成绩=“园林植物应用”单元成绩×25%+“园林工程”单元成绩×50%+“园林设计”单元成绩×25%;校内顶岗实习成绩=实习岗位对应单元成绩×70%+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考核成绩×30%。这一标准鼓励学生联系顶岗实习情况选择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向,带着专业问题展开实践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在工作中思考、总结的习惯。(四)“综合型”顶岗实习平台传统的顶岗实习主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学生的顶岗实习主要通过“校中厂”、“厂中校”一类的方式展开。这类模式中校企合作多停留在学校与实习企业的交流层面,而以学校为媒介形成的企业间、行业间的交流并不广泛。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改革,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江苏省内外部分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组建了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为顶岗实习搭建“政校企”三方合作的综合型平台。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有效地获取政府政策导向和行业动态信息,从而快速调整顶岗实习方案。实习结束后,也可以综合多家企业的毕业生质量反馈信息,形成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论。此外,“政校企”合作的模式深化了学校“产学研”一体的内涵。顶岗实习人员作为学校的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企业的实践项目中,同时也作为企业技术人员协助学校展开科研活动及成果转化。学校的科研及对外技术服务活动与学生顶岗实习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生真正从“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中获益。

改革后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篇10

关键词:订单班;辅导员;企业讲师;配合

工学结合模式下,订单班培养模式亦普遍存在问题。辅导员作为一线管理人员如何与企业讲师配合提高学生受益的感受度,减少企业与学生磨合期的各种摩擦是值得探讨的。

一、学生反馈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于企业讲师的看法

65%学生表示较满意或很满意,25%表示勉强满意,10%表示不满意。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上能起到很大帮助和指点作用,但在课堂教学秩序管理和课程吸引程度上有待提高。在毕业设计指导上不能像在校老师给及时的回应和指导。

(二)对于实习的看法

学生对于在绿城进行数周的实训安排均表示乐意接受并且超过80%的人认为学到以致用,但是对于顶岗实习也在绿城进行30%的学生表示拒绝,因为通过家人帮助或者自己努力可以有更好的选择。15%已经签订协议在绿城实习学生在实习期未结束选择离开,实习期满留用绿城的比率不高。平均每周工作46小时,每周多于10小时加班不能接受,小时期待的月收入是1200元-3500不等而实际平均收入是1000-2500元,平均落差近700元,。

(三)原因分析

1.家长和学生对于订单班和专业定位的认识不足

近年对于房地产只能物管方向的调剂志愿入读的比例上升明显,家长和学生对于订单班模式教学都不了解并认为智能物管就是高级保安。

2.没有典型往届毕业生的成功案例

学生表示比起吃苦更怕浪费时间。与绿城的订单班合作不足4年,目前不能提供典型的毕业生成功案例,信服力不足。

3.学生学习主动性低,抱怨多行动少

学生对于专业不满可以通过利用课余时间跟读或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但是现实是学生学习主动性低。

4.定位不明确,讲究物质要求

学生对于自身的权利保护意识增强,物求与经济压力等让学生在待遇问题上相对计较。

5.对于实习与就业的认识不足。

超过60%的学生将实习和就业割裂,在实习单位选择上最先不足30%的学生打算留在实习单位就业。45%的人不认为自己离开现单位会挽留。学生离开的原因中经常加班或工作太辛苦,加班费不明确和未来发展不明确或升职慢是最多的理由。最不能忍受的是实习学不到东西。

二、企业反馈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讲师对于学生学习的看法

通过5名绿城讲师团老师和1名教师秘书的座谈,了解到对于学生学习态度评价是一方面和绿城新进员工比,明显端正与重视度不足,但是另一方面肯定学生在学习上的掌握能力快,气质形象好。

(二)对于实习学生的评价

绿城在学生实习地点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学生的选择,做到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通过实习顶岗协议约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学生不履行承诺提前离开单位。学生对于待遇要求的思考同时对于自己对企业能创在多少价值欠考虑。学生即使不是正式员工,但无论待遇和考核与员工一视同仁,学生在反馈加班频繁和加班费等问题的同时欠考虑。对企业忠诚度和感恩度欠缺。

(三)原因分析

1.对于学生和家长针对订单班模式的误解认识不足

家长及学生对于专业定位和订单班模式的曲解程度之大出乎校方和企业的预测,面对学生及家长的负面情绪,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始业专业教育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2.企业讲师与在校学生接触少

企业讲师对于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色及存在的问题了解较少,会以员工的标准去衡量并要求在读的学生,可是与大学生沟通和与员工的沟通是不同的,所以如何更有效的和在校生情感与专业的有效沟通需要更多经验总结和反思。

三、辅导员与企业讲师的配合与研究

(一)辅导员应教学中的桥梁作用

系部要求企业讲师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证的培训与考试,定期组织听课。通过跟班听课等方式观察老师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客观公正的反映问题。在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中出现的双方摩擦,辅导员一方面听取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反馈,另一方面做好桥梁与解释的工作减少误会的产生或加深,促进双方的理解。企业老师堪比学校教师在校学生能当在职员工,是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所以更要双方协商如何进行更有效的企业文化传播和职业素质

培养。

(二)辅导员直接参与实训与实习

无论是实训还是实习,辅导员的直接参更能直接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通过海南清水湾项目成品保护的实习带队,双方在安全教育寝室规章等合作,增强了企业人员和老师的形象,促进学生的信任。利用下企业机会,能与绿城在岗人员无论是本校毕业还是其他学校人员进行直接接触,切实了解岗位本质和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企业实习指导师傅的挑选也很重要。留住人才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碰到学生辞职与企业劝退等情况,辅导员与学生企业联系人或者指导老师的直接沟通有利于原因分析与问题解决。

(三)引入其他单位进行比较

通过绿城以外用人单位的招聘宣讲,将绿城与同类企业比较,启发学生对于自己能力的认识和不合理定位的矫正。

四、总结

总的来说,绿城学院和我系房地产专业的订单班合作正处于磨合期,双方抱着互助共赢的态度应该说非常愉快,一定程度上企业解决了用人学校解决了实习和就业问题。随着双方磨合期的不断适应,合作制度的修改完善,提高学生对于订单班的受益体验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曾聪.高职院校酒店专业校企合作若干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