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6 18:5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外实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校外基地实习是会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实习生校外基地实习的考核评价是公认的管理难点,也是保证实习效果的关键点。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会计校外实习个人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校外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一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系统的掌握了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报表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并有了以下的深刻体会。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最重要的
通过实习过程我发现,单单是掌握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够的,从刚进大学开始我们就在学习会计理论,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很吃力,感觉自己好像从来没学过会计知识,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实践对工作的重要性。
二、工作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会计工作本来就很繁琐,实习过程中我更是深有体会。在开始实习的时候,整天对着枯燥无味的账目和一大堆密密麻麻的数字,让我很头痛,以致于简单的填写凭证、记账都会错漏百出,试算不平。出错越多,越是心浮气躁,越是心浮气躁,出错就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到后来,指导会计师找我谈话,悉心的教导我,加上我自己的努力,我终于可以独立耐心的完成任务了,因此,我体会到,在会计行业切忌粗心大意,心浮气躁,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
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在大学的时候,我总觉得我的理论知识已经很扎实了。主观的认为所有工作都大同小异,只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就都能应付。但是在会计实习过程中,我才发现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平时所学的根本不够用,细节方面更是错漏百出,例如:书写的技能,如金额的大小写、日期书写的规范性等等。还有就是根据相关的实习数据资料,在填写原始凭证、记账、编制各种账表时屡屡受阻。想想原因,多半是因为平时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啊。这也是我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一个教训,所以扎实的理论是前提。
以上就是我这次会计实习的心得与体会,这次实习丰富了我的阅历,让我能全面的了解这个社会。我相信,只要努力奋斗,我的未来一定会很美好。
会计校外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二在结账以前必须先对账,对账主要是为了发现和纠正记账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因为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难免会出差错,而且差错可能出现在各个环节,如记账凭证填制中的错误、记账过程中的错误、实物保管过程中的疏忽等等。因此,在会计期末将账簿同会计凭证、其他账簿、实存物资相核对,可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同时为报表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账中的错误让我又重新温习了查找错帐的方法:差数法、尾数法、除二法、除九法。除二法是复账用的,除九法是查数字颠倒的,差数法是查少计账的,尾数法是用来查少计尾数的。还可以这样分成两种方法,一、查找漏记、重记错差的方法。总帐与分帐不平时,如果差错数是72,就得先看凭证上有无72这一笔数字。如果发现有这一笔,就应看有关帐户是否有漏记、重记的情况。二、查找反方向差错的方法。这种反方向的差错数,一定是偶数,可用“2”除尽。所得的商数就是差错数。
电算化在公司的普及使用,让我对电算化又有了更新的认识,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要求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要突出实务性特征,要使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够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计算机会计实务环境,能够熟练从事手工会计操作和运作财务软件,具有从实务中学习和进步的能力。会计电算化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无论其侧重哪一方面,都应该拥有足够的会计和计算机两方面的知识,懂得计算机技术手段,能将会计工作转化为计算机应用;要熟知一些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运作方式和模式。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即使是大学生人数激增,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今天,会计类专业的就业形势也明显的比其他专业的要好,在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经类专业一直处于领先,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
因为公司分工较细我是在销售部实习,所以涉及到的都是和资金流入有关的会计科目,应收账款很常见,使我对应收账款有了更多认识。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应收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应收账款的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
1、扩大销售,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2、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费用的开支。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还有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会计校外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三一、实习概况
20_年2月28日,我正式以一个新人的面孔朝气蓬勃的天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面前,开始了我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总经理顺利的同意了我的实习要求,并对我说:“在我们公司,你一定能够学到不少东西,好好干!”简短的一句话,给了原本对实际的工作还有些茫然的我很大鼓励。
二、实习内容
第一天的实习,我有些拘谨。毕竟第一次坐在开着冷气的办公室里,看到别人进进出出,忙碌的样子,我只能待在一边,一点也插不上手,心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融入进去呢。虽然知道实习生应该主动找工作干,要眼力有活,可是大家似乎并没有把我当作一个迫切需要学习的实习生看待,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处境让我有些尴尬,当即有些气馁的认为,难道我就这样呆坐到实习结束?难道大家都信奉那句教会小的饿死老的那句话?可是一想到目前大学生的实习情况似乎都是这样时,我马上开始平静自己的心情,告诉自己,不要急慢慢来。之前在家我在网上曾查了一些资料,我想应该会对我实习有帮助。
公司的会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个财务总兼,一个出纳,两个会计员,我很幸运,跟了一个从业多年的注册会计师,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一些确实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就是一种对事业的专注和勤奋的精神。第一天去那里的时候,那里他交代了一下我的工作内容,刚开始我还觉得蛮紧张的,再和他的交流之后,我渐渐的放松了自己。
他就叫我先看他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模拟实践经验,所以对于凭证也就一扫而过,总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大学里学的理论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掌握。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朱会计让我尝试制单的良苦用心。于是只能晚上回家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
步入工作岗位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需要细心跟耐心。其实会计凭证的填制并不难,难的是分清哪些原始凭证,就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发票。我除了公共汽车票外一个也不认识,什么机打发票,手写发票 ,商业,餐饮,更别说支票和银行进帐单了。连写着礼品的发票我也不知道怎么走账。想像平时我们学习的都是文字叙述的题,然后就写出分录,和实际工作有着天壤之别。大家都很忙,一天做几家帐,没有人有时间交我辨认,于是我就去图书馆找这方面的书,找到一本《发票知识问答》,看完以后,再区分那些票据,思路清晰多了,后来我自己也练习了登记帐凭证,做完后让前辈帮我订正,几天下来,我的业务熟练了许多。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而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点好看,可摘要却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长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了。
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所有的帐记好了了,接下来就结帐,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朱会计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帐本涂改成什么样子。
曾有几次想过要放弃。也许我是刚开始工作,有时受不了老板和同事给的“气”, 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就想辞职再重新换个工作得了。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再换个工作也是的,在别人手底下工作不都是这样么,想着找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慢慢的坚持下来了。刚开始。就应该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工作,毕竟又没有工作经验,现在有机会了就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不然,想念以后干什么都会干不好的。现在的工作,相比其他人来说也不是很难,毕竟自己还是熟悉了这里的一切,也不是和其他人比,工作也不是很难,很容易进入工作,关键是学习对人怎么说话、态度及其处事。
由于经验少,我现在这方面还有欠缺。现在才明白,在校做一名学生,是多么的好啊!早晚要工作,早晚要步入社会,早晚要面对这些避免不了的事。所以,现在我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多学一点总比没有学的好,花同样的时间,还不如多学,对以后择业会有很大的帮助。再说回来,在工作中,互相谅解使我很感激他们。
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显得枯燥乏味。但是工作简单也不能马虎,你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麻烦或损失,还是得认真完成。
三、总结
我从个人实习意义及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作以下总结:
一、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很高的素质要求。
二、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
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
篇2
一、制订计划,统筹安排学生下厂生产实习
学校要与实习企业共同制定生产实习计划,做到定课题、定时间、定岗位、定师傅。同时,学校要加强组织管理和协调,派出有经验的老师带队实习。实习带队教师不仅要深入生产实习现场,随时掌握学生实习训练情况,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学生校外实习个人档案,还要和企业相关部门、相关人员保持联系。
二、加强生产实习安全管理
学生实习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和管理。学校要配合实习企业完善安全责任制,双方要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对学生生产实习工作条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做出明确约定,要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还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教师要时刻教育学生提高预防事故隐患的意识,配合企业让学生掌握防范和应对安全事故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实习,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项工作是重中之重。
三、认真掌控学生工作生活情况
带队教师驻扎在生产一线,随时掌控学生工作生活情况,注意出现的新情况,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实习带队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巡回检查,以一个优秀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关心学生工作生活情况,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实习的各项工作,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四、严格执行校外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报酬要以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或学生家长签订“三方协议”的形式在顶岗实习前明确约定。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相关补贴应该直接发放到实习生本人,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扣发。
教育实习学生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增强集体荣誉感,服从管理;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应接受指导教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按校纪校规处理。
五、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维护好实习学生正当权益
学校要与家长、实习单位共同落实顶岗实习学生的保险责任,为顶岗实习的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购买保险的费用可以从收取的学费中列支或者通过实习协议的方式由实习单位承担。实习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处理。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不得通过中介机构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及时处理学生擅自离岗、调换单位等情况,做好学生单位变更和通讯方式的登记。
六、做好下厂实习学生的信息反馈
第一,将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的典型事例,特别是一些安全事故进行汇总。学校老师要以安全事故为警钟,透过现象挖掘根源,教育学生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第二,精心编写《实习通报》,以此作为沟通实习单位、学校、学生的桥梁。通过恳谈会或厂校联谊活动,不仅可使学校专业设置获得实习单位的金点子,同时也会增进厂校双方情感,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和谐关系。
七、实习期满的考核评定与总结工作
一是在学生实习结束前两周,就业处和各系负责与用人单位联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给予综合评定考核。
二是做好学期校外实习工作总结,整理企业对实习学生的意见反馈,供学院领导决策时参考。学校每学期期中、期末要进行校外实习工作总结。根据学生实习的满意情况、与企业沟通的情况等指标对校外实习带队教师进行定量、定性评价。
三是学生校外实习成绩的考核评定。
第一,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校外实习教学内容后,学校对学生校外实习进行考核评定,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评定成绩。
第二,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评定的主要依据是企业对学生的校外实习表现认定、学校对校外实习的回访和调查结果、实习带队教师的评价。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按规定上交《校外实习考核评价表》。完成校外实习的教学内容,方可进行成绩评定。不按规定完成《校外实习考核评价表》的一律按不合格计入成绩。
第三,校外实习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参加技能鉴定和毕业考试,延期毕业。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完成教学计划安排的校外实习教学内容且成绩合格,才能获得学分,允许毕业。
篇3
针对上述校外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校及时进行总结,转变了实践教学思路,并对教学方案和内容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
(一)校外实践教学目标的修订一直以来,对于本科教学,很多高校遵循的是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推崇从理论到应用的认识论逻辑。注重课堂教学及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依附于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很多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将校外实践教学设置为毕业实习,并往往安排在大四的第二学期。事实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着诸多的不同,并有着自身的内涵、特点和优势。在诸多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的大背景下,实践教学理应在教学计划中具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地位。为此,我校首先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即会计实践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能力,启迪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会做账,更要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具有基于理性思维能力之上的行动决策力。该定位突破了传统的会计教学思维,不仅要求会计实践教学注重专业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实践教学不应仅仅围绕会计技能,还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会计管理意识和能力。以此为指导思想,我校将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操作技能和简单的财务分析技能;校外实践教学的目标则在于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灌输会计管理方法和思想,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校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为了更好地实现校外实践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方案中,我校将校外实践教学分为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认知实习要求学生了解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对企业管理和企业实际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包括企业文化、公司架构、部门设置、产品特色和工艺流程等。专业实习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了解会计在企业中的实践运用,如何发挥会计职能和作用,具体包括企业会计岗位设置与要求、生产流程与成本核算、现金出纳、账目开设与业务处理、会计监督、生产实践和内部控制等。毕业实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具体实习单位,对会计管理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就企业操作与管理的具体某一方面产生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对于这三项内容,我校根据校内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分批次加以落实,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前两项教学内容由系里统一组织和安排,最后一次毕业实习由系、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安排。这一方面使校外实践的内容变得十分充实和丰富,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更多地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之中。
二、校外实践教学的实施
校外实践教学离不开具体企业的参与和指导。为此,我校依托当地经济和学校的影响力,积极与地方企业联系,一方面积极为企业提供各项服务,另一方面请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在双赢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利用这些基地,通过“四个互动”较好地落实了校外实践教学的各项内容,使校外实践教学逐步走向正轨,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学生与企业互动针对认知实习的要求,我校在第一学年末统一安排学生进入不同企业进行参观,使学生对生产实践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参观之前,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的文化与特色、企业荣誉等。在参观企业时,要求学生遵守企业纪律,服从企业安排。在参观结束后,带队教师会就参观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对学生进行提问,如车间的操作规范、企业的主要产品及特点、企业获得的成绩等。由于大部分学生是首次进入生产企业,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与生产车间互动学生学习会计流程、熟悉成本核算,了解会计管理,应主要在生产车间,而不是会计室或财务室。为此,我校每次安排生产实习时,均事先和实习单位沟通好,要求实习单位带学生进入生产车间,由车间主任现场讲工艺流程和生产步骤,然后由成本会计讲成本核算和业务处理,包括对原材料进、出的核算和管理,半成品和产成品的流转与管理等,并准备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现场小组讨论。通过与生产车间的互动,让学生对规模化、流水线生产产生进一步认识,并对成本控制和会计管理建立较为深刻的印象。
(三)学生与企业管理者互动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感触最深,他们的亲身经历和经验总结,无疑对学生的指导具有很强的启发和示范作用。因此,企业管理人是我校落实校外实践教学的宝贵资源。在学生通过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对企业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后,我校聘请相关企业财务总监或总经理作为校外指导专家,进入课堂,通过讲座、现场答疑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创业的过程与艰辛、内部控制、ERP管理、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在大学阶段培养这些素质等。通过聆听这些创业者和管理者的经验总结,使学生在专业素养、思考能力和会计管理意识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学生与指导教师互动校外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指导教师的参与,包括与企业的沟通,带领学生进入企业等。因此,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互动也是落实校外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对于毕业实习而言,指导教师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我校要求在学生进入毕业实习之前,指导教师应与学生进行事先交流,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实习,尽量避免实习期间出现漫无目的的状况。学生落实实习单位后,由指导教师汇总交系里留存。实习过程中,一方面实习指导老师要进行过程监督,做好与学生的沟通记录,学生有问题随时交流,从而提高实习的效果;另一方面,系或学院可以根据汇总实习名单进行抽查,一旦发现学生未参加实习或学生反映指导教师未进行实习指导等不良问题,均实行一票否决制。
篇4
关键词:高职会计 校外实习 管理
凡设置会计专业的院校均开设有会计专业校外实习课程。但从实际来看,其效果距离教学目标相去甚远。笔者从分析会计专业校外实习现状及原因出发,以提高校外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为目的,本着实事求是及实用的原则,探究校外实习管理的教学及管理方法。
一、会计专业校外实习的重要性
1.有助于理解和加深印象
很多抽象的专业知识、会计概念,即使教师讲得很详细,学生也未必能理解。如果学生到企业实地观摩,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地观察、对照,可以反思所学,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会计概念。通过参观厂房、设备、仓库、存货,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听取生产成本的统计办法、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等,对学过的知识,可加深印象、提高认识;对未学过的知识,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激发兴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积累了感性认识,回到课堂,较易于理解后续课程教师讲授的专业知识和概念。
2.有助于积累经验
校外实习让学生有机会观摩到实际的会计工作流程、会计组织方式和工作过程、会计账簿凭证形式及内容等,也有机会在实习单位会计的监督和指导下直接操作部分会计业务,或跟随办理银行及税务业务,这些经历可直接或间接增加学生操作经验,是重要的工作经历。
3.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
通过在实习中接触各类工作人员并与之沟通,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生以小组编制实习或作为实习单位某工作单元的临时成员协同工作,可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等。此外,现场的工作氛围、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等对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有着积极影响。
二、会计专业校外实习现状
1.会计专业校外实习课程的形式
会计专业校外实习课程主要有四种:一是专业认识实习。开设在第一学年、基础会计课程结束后,以参观、听介绍为主,内容包括了解企业基本信息、组织结构、车间、产品、会计机构及其核算形式、会计岗位及分工、会计流程及会计账簿凭证等,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工作及会计核算对象建立基本的感性知识。二是专业实习。开设在第二学年、企业会计核算(财务会计)课程结课之后。以观摩、实习操作为主,内容包括熟悉企业会计全部业务处理流程及流程中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以会计业务核算为实习重点。目的是使学生将之前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在校内实训中掌握的操作技能通过实习过程与实务相印证,加深印象、提高认识、深化理解、提高操作水平。三是顶岗实习。即毕业实习。开设在最后一个学期,持续3个月左右。顶岗实习是综合实习,采取就业与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为各个会计岗位工作,目的是掌握岗位操作内容、程序和技巧,积累经验,为就业做准备。四是其他实习。如“社会调查”,此种实习不占用学习时间,形式灵活,内容与会计专业相关,目的不是为提高其专业能力,而是扩大会计专业学生的视野,锻炼其组织、应变能力,提高交流与沟通能力,丰富并拓展专业知识。
2.会计专业校外实习的效果
总体而言,会计专业校外实习的效果远未达到预设效果。通过向100名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及座谈,发现100%的学生未能按照实习计划完成各项实习内容,大部分学生仅实习了计划内容的2~3项。学生大部分时间是翻看旧的账簿凭证或在做整理装订凭证、打印等办公杂务,很少有机会在实习单位会计监管下进行具体的实务操作,对实习感到失望的学生很少联系指导教师或主动向实习单位提出实习内容方面的请求,通常是混出勤或找借口请假,实习结束时从网上下载篇实习报告上交,完成实习。以至于有超过10%的学生认为校外实习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校内实训收获大。实习报告是目前多数高校判定学生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虽然知道该依据不可靠,却也无意改变。因此,不少高校的会计实习流于形式。
三、造成高校会计校外实习收效差的原因
1.缺少满足教学需要、条件适当的实习单位
由于每个实习单位一般只能接受5名以内学生实习,因此要满足一个班的学生实习,需要多家实习单位。但会计专业难觅实习单位的尴尬状况由来已久,首先是企业会计机构的特殊性及财务信息的保密要求;其次会计核算不局限于会计机构本身,会牵涉多个重要的经营部门,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有实习需求的高职类院校难以成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对企业及其相关人员而言,接受学生实习是额外的负担,大多不愿接收,使得各高校会计专业难以设立满足教学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
2.校外实习管理难度大,缺乏现场实习指导人员
由于每个指导教师负责的学生分布在几个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必须在课余时间在几个实习地点间奔波,难以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同时,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会安排1~2名工作人员作为学生实习指导人员,但由于这些临时实习指导对学生的基础并不了解、无指导经验,并且他们还必须完成自己份内的日常工作,因此通常无暇或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
3.实习内容无法满足实习要求
通常高校教学大纲规定有各类实习的大致内容范围,负责实习的校内指导教师应在实习前根据大纲要求制订实习计划,明确实习内容、进度和要求。但如此制定的实习内容及实习安排是单方面的,未与实习单位进行事前的充分沟通,实习单位一般按照自身的考虑和方便安排实习。因此,高校的实习计划与企业安排的实习严重脱节,实际实习内容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4.实习时间安排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一般,校外会计实习集中在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需要实习的内容较多。从各校的教学组织来看,安排的实习时间有限,加之理论学习与实习的时间差,使得学生难以及时将课堂所学对照实务进行反思。
5.高校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政策及资金支持
虽然高职教育教学重视实践,近些年对校内实训设施的投资力度有目共睹,但对不可替代的校外实习并无有力的政策支持,实习所能得到的资金,如学生交通、住宿、伙食补助、校外指导的聘金还是10年前的标准。这在现今市场化的背景下,已成为制约校外实习正常开展的瓶颈。
6.学生对校外会计实习的兴趣不大,实习主动性较差
在校内指导教师顾不上、实习单位指导人员不愿管的情况下,校外实习的学生多处于自治状态。习惯于听从安排、学习的主动性差的学生通常的反应是,每天坚持去,被动地接受实习单位安排的任何实习内容或者逃避实习——经常性地请假、迟到、早退。即使感到不满、感觉浪费时间,学生也不会主动按照实习计划或感兴趣的内容向实习单位提出自己的实习要求。
四、完善会计专业校外实习管理的措施
1.重视校外实习,完善教学任务安排
为了保证会计校外实习效果,会计教研室及所在系部应提高对校外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并做出适当教学安排。首先,要适度延长校外实习时间。其次,要为实习班指定专职、专业、有实习指导经验的指导教师。第三,应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按照现在一般支付标准,制定符合现实要求的交通、住宿及外聘教师标准。
2.做好充分的实习准备
校外实习开始之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实习指导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实习任务书、实习指导书。在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前就实习内容、日程安排、学生管理、实习安全、学生考评等与企业负责人员及现场指导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协商,确保双方就实习涉及的各主要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尽可能形成书面文件。
3.提高实习教学组织管理
(1)指导教师应做好学生实习前的辅导。一要在实习课程开始时进行充分的实习前辅导,就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及要求、实习组织管理方式、学生应完成的实习任务向学生进行详细、明确的解释,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二要将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或解决办法提前告知学生。三要明确实习纪律。四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决定权,使其在目标明确、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自主决定完成实习任务的方法和手段。五要就实习报告撰写进行必要辅导。
(2)完善对实习过程的控制管理。 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应保持与实习学生和企业实习指导人员的联络,及时了解实习情况。
在不影响企业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争取实现实习效果最大化。对实习过程与原定实习安排出入较大的,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协调或调整。
(3)重视实结。学生因各方面的学识、经验有限,实习经历并非全部都能转变为正确的的认识和经验,有时会形成片面或扭曲的观点,因此指导教师应重视实结,除了认真审阅实习报告外,应安排适当时间就实习过程、学生实习表现、实习态度、实习结果进行总结,与学生就实习进行全方位对话,了解学生的想法、考察实习效果,对学生尚存疑问进行答疑、对学生的错误认识纠偏,及时巩固实习效果。指导教师同时还应对实习教学管理进行总结,对实习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办法,以提高校外实习的管理水平。
4.完善校外实习考评办法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外实习 实习质量
一、落实实习岗位途径单一,导致分布广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落实实习岗位的途径是靠学生自我推荐,在实习单位和岗位的选择上没有进行一定的限制,从而在实习内容、形式、指导等方面难以达到实纲的要求。另外,由于学生以班或小组成批到同一企业实习情况较少,所以,学生实习地域分布较广,同一企业接收同一专业的人数也较少。因此,校内专业指导教师现场指导的难度加大,学校为之付出的成本也随之加大,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实习质量。
二、学生认识还不到位
学生对校外实习认识不到位具体表现在将实习理解为就业,实习期间频繁地变动岗位,对实习待遇、要求期望值过高,心态没有摆正。根据对实习学生的调查以及对用人单位的访谈发现,部分学生对学校安排的校外实习的目的和要求明显认识不足,简单地将实习理解为找工作,本来有这种想法也无可厚非,但校外实习与就业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多数企业反映,实习生在专业技能方面还达不到一定的期望值,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还有待提高,如果实习生将实习作为就业来考虑的话,势必就会对劳动待遇、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等给予充分考虑。一旦这些条件不能满足当初期望值的话,就很有可能“跳槽”走人。这种实习不稳定性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实习充分开展,也不利于掌握企业的技术和工艺,不利于学生职业发展。
校外实习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启蒙时期,所以,更需要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学校作为实习教学环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理应承担起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职业指导的教育。
三、工学结合不紧密
从一些调查数据得知,有39.6%的学生认为自己从事的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有12.8%学生认为自己从事的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一点无关,这种情况的确令教学部门担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习内容、形式与实纲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实纲对实习形式、内容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由于部分学生是通过自我推荐岗位或在实习过程中变换岗位的,一旦学校对此没有进行审批或者审批不严格。一些不法企业利用学生急于寻求实习机会将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来使用,为实习生安排的“活儿”可能是“打杂”甚至端茶送水,使得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2.实习单位(岗位)达不到教学条件,学生只进行一些简单重复的操作,实习锻炼的意义不大。很多在校外实习的学生每天只进行一些简单重复的操作,岗位锻炼意义不大,实习效果有限。比如,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进行一些简单的电脑组装,安装系统;学会计专业的学生做一些出纳岗位等辅事务;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在电子厂长期从事某一固定元器件的组装工作;学服装制作工艺专业的学生在服装厂长期从事某一简单的缝纫工作等。工学结合较为松散,工学相长不明显,学生实习之后其结果充其量只是一个懂得熟练操作的工人或办事员o
3.学生在校内学习时对专业学习没有兴趣,失去热情,参加实习时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导致无法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
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有些学校对学生落实实习岗位并没有作指导性的要求。尤其是通过自我推荐落实实习岗位的学生。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考虑到现实的原因(如实习难如同就业难),学生能找到一份实习岗位就不错了,至于实习单位条件、实习环境、实习内容能否到达实习教学的要求,没有严格把关。另外少部分学生因为知识、能力缺陷等原因,主观上希望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实习,但客观上难以实现。
四、指导效果不明显
指导效果不明显具体表现在:
1.由于学生实习分布的地域、单位分散,校外教学、实习指导组织管理难度大,学生得不到及时的指导。
2.用人单位的指导力度小,对学生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目前整个市场环境氛围决定了用人单位只管用人,对于学生的培养普遍不感兴趣,在招聘时大部分企业注明需要工作经验,希望入职之后马上能够进入岗位,为企业创价值。
3.部分指导教师水平有限,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教师资源紧张,少部分无工作经验的助教或新入职的应届硕士研究生也参与了校外实习指导,因没有实习指导的工作经验,其指导效果非常有限。
五、考核评价不合理
考核评价不合理表现及原因有:
1.企业指导教师是实习考核主体,没有结合专业教师的意见。实习成绩评定一般在实习临近结束的最后两周内,实习报告册由于只要求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整体情况进行定性的描述,企业一般在实习鉴定中只叙述一些“遵守纪律、表现良好”等泛泛的评价,对专业教师考察学生的平时表现并无多大实质性作用。所以建议对实习单位的鉴定也要求分项目,按权重进行量化评分,以便供专业教师了解学生实习综合状况。
篇6
实习内容的丰富不意味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完全掌握所有知识,需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实习内容的安排不仅要符合专业特色(我院的研究方向以环境化学为主,环境管理和生态学为辅),更要利用所处地区的一些地缘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实习基地的资源优势,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无论是教学实习还是生产实习,都根据教学要求安排了重点实习和一般参观两种性质、不同层次的实习内容。通过重点实习,学生可以从深度上掌握实习单位不同部门或岗位的技术要点,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通过参观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广度上了解本专业在更多不同实习单位的实际应用情况,扩展知识面。在教学实习中,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因为有着丰富的环境资源,实力强劲的科研院所和成熟的管理经营模式被确定为实习重点。其中一些典型区域和场所被用于环境学和生态学的实习教学。实习内容丰富,实习时间充裕,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野外实习的基本方法,也加深对环境学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而松花湖、龙潭山和百里清水绿带都属于一般参观性质,主要是利用地域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方便学生从其它层面,如水资源利用、地方优势物种生长特点、松花江水文特征及景观生态等形成比较全面的初步印象。环境保护监测站各两周的实习为主,以动力厂和垃圾处理场的参观实习为辅。重点设在污水处理厂不仅是因为我院经过努力与国有大型企业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签订了长期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更重要的是由于该单位在污水处理、固废综合治理以及给水排水方面都有着国内领先、相对成熟的清洁生产工艺,能够提供学生良好的实习氛围。吉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不仅分析、监测设备条件先进,且有着正规的环境监测程序与严谨的管理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条件。并且,每个实习单位都有专人讲解或指导,让学生实际接触并了解有关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和固废处理的一些实际发展现状。实习单位一般管理相对严格,但是经过长期的接触和沟通,也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相对成熟的实习基地保证了教师熟悉相对稳定的内容来指导实习,为确保正常完成生产实习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实习方法的研究
传统的实习方法不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新时期的实习方法改革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锻炼独立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实习的各个阶段都渗透着方法的改革与研究,综合发挥着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
(一)实习动员多元化
实习动员实际是实习关键的起步。随着科技进步,教学方式多样化发展,我们将传统的说教改为形式多样的多媒体动员。首先播放相关资料片,结合实际介绍一些生产工艺、基本原理或可能在现场看不到的内部结构等。如长白山的生态资源和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我们都准备了详尽的资料,制作了光盘。第一保证了学生对实习内容留下初步印象,在实习现场重复讲解时学生更容易进入状态,非重点部分适当省略,为从事校外实习的其它工作节省宝贵时间;第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变被动为主动,在实习之前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为深入生产实践做好准备,有利于实习过程中强化教学。其次利用网络资源,在师生共享空间里上传相关的文件(包括实纲,实习指导书,实习分组和时间安排),方便及时沟通,答疑解惑。之后进行安全教育,提出实习要求,就会顺理成章,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重视。
(二)实习指导模式化
实习指导是实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指导教师的角色和指导策略方面的研究今年来正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校内学习有本质区别,校外实习更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生产实习过程中采用了“1+2”模式,即每一组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各一名,两者协作完成每组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校内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宏观管理。校外指导教师针对具体实习内容和要求详细讲解,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工艺流程、环境监测、环境化学机理等方面的细节问题。“1+2”模式充分发挥了校内指导教师理论水平和校外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优势互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校外实习的目的。
(三)实习管理层次化
一直以来,实习管理工作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都占据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安全第一”是校外实习尤其要重视的一方面。除去实习动员时进行入厂前安全教育,入厂后还要由企业进行二级、三级安全教育。由于我们实习地点多、范围广,还涉及野外作业,所以安全隐患多,每个指导教师在要求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同时也会加强管理。在教学实习中配备专人负责安全,严肃纪律。如在教学实习中做到每到一地都要清点人数;在生产实习中做到每天至少一次岗位巡查,对违反纪律的情况零容忍。学校的良好组织和教师的高度责任感保证了本专业十多年的实习指导没出过任何安全事故。(四)实习考核多样化针对不同实习目的、具体实习环境,考核方式也是灵活掌握,而不一定完全依赖最后的笔试。经过长期实践,我们总结实习考核可以从现场实际操作能力(20%)、口试(10%)、实习日记(10%)、实习报告(30%)、笔试(30%)几方面综合评定,并可以在实习过程中因提出合理化建议,或在笔试后组织的分组答辩中因表现突出获得10~20的加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调动学生积极性,满足年轻人的表现欲,也可以借此机会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并通过竞争、比照从而意识到自身不足之处。如有的学生理论水平高,沟通协作能力低;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表达能力弱;抑或相反,都需要今后或全面发展,或取长补短,或发挥集体作用形成优势互补。实践证明,通过校外实习,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返校后学习目的性增强,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普遍提高。
三、结语
篇7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或缓解顶岗实习中的主要问题,应建立针对园林技术专业特点的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一)“模块化”顶岗实习结构将顶岗实习划分为“校内顶岗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两个模块,“校内顶岗实习”模块根据技能特点和类型,设置“园林植物应用”单元、“园林工程”单元和“园林设计”单元。“校外顶岗实习”模块内根据实习岗位类型,设置“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单元、“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单元及“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单元。“校内顶岗实习”模块为必选模块,学生必须完成所有单元的实习任务,主要目的是逐项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习活动以校内教师指导为主,企业技术人员为辅,但实习内容和场所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践项目,教学人员结合实际项目情况综合讲解相关知识。“校外顶岗实习”模块为自选模块,学生依据自主联系或学校统一安排顶岗实习岗位情况选择相应的单元。实习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为辅,但主要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模式,结合实践项目,对照相应单元的学习任务书完成顶岗实习。(二)“递进式”顶岗实习方案将原本在第5学期(约16周)集中完成的顶岗实习分散到第3、4、5三个学期,按时间由短到长、内容由简到繁、自学由少到多的步骤,循序渐进展开“校内顶岗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校内顶岗实习”模块设置在第3、4学期,历时约8周。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应的课程进度,“园林植物应用”单元在第3学期开设,约两周;“园林工程”单元和“园林设计”单元在第4学期开设,约6周。“校外顶岗实习”模块设置在第5学期,历时约8周。根据行业的季节特点,在第五学期前期开设。实习结束后在校内开设生态类、管理类、法规类职业拓展课程,要求学生结合顶岗实习案例,对前期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图1)。(三)“系统性”顶岗实习考核鉴于顶岗实习划分为三个学期、两大模块,其考核方式也对应调整,顶岗实习成绩由每个单元的分项成绩组成。同时,考虑到学生实习岗位的差异性,对校外顶岗实习的考核除了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和实习单元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外,还将毕业设计(论文)融入顶岗实习考核体系。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初步规定为:顶岗实习成绩=校内顶岗实习成绩×50%+校外顶岗实习成绩×50%。其中,校内顶岗实习成绩=“园林植物应用”单元成绩×25%+“园林工程”单元成绩×50%+“园林设计”单元成绩×25%;校内顶岗实习成绩=实习岗位对应单元成绩×70%+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考核成绩×30%。这一标准鼓励学生联系顶岗实习情况选择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向,带着专业问题展开实践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在工作中思考、总结的习惯。(四)“综合型”顶岗实习平台传统的顶岗实习主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学生的顶岗实习主要通过“校中厂”、“厂中校”一类的方式展开。这类模式中校企合作多停留在学校与实习企业的交流层面,而以学校为媒介形成的企业间、行业间的交流并不广泛。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改革,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江苏省内外部分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组建了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为顶岗实习搭建“政校企”三方合作的综合型平台。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有效地获取政府政策导向和行业动态信息,从而快速调整顶岗实习方案。实习结束后,也可以综合多家企业的毕业生质量反馈信息,形成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论。此外,“政校企”合作的模式深化了学校“产学研”一体的内涵。顶岗实习人员作为学校的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企业的实践项目中,同时也作为企业技术人员协助学校展开科研活动及成果转化。学校的科研及对外技术服务活动与学生顶岗实习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生真正从“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中获益。
改革后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篇8
一、中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作为中高职院校主要的校外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习管理制度不健全
学校缺乏与 “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实习管理理念,校外实践教学大纲往往过于笼统,缺乏有效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对于各阶段的实习缺乏具体要求。
(二)实习内容与实践教学目标不符
因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酒店企业经营目标各异,以及校企配合不够等因素, 多数企业往往仅能提供基层服务岗位给学生,学生被固定在某一岗位“廉价使用”,实习内容单调,实习效果不理想,影响学生对行业的认知,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三)实习过程中,教学管理难度加大
由于实习时间相对较长,实习地点分散,工作环境各异,学生很难得到学校老师统一的教学指导。学生的实习内容、实习进度、学习效果,学校很难准确掌握。
(四)考核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过程考核
大多数中职学校沿用传统的实习考核办法,依据实习鉴定表或总结报告进行评价。学生在实习结束时上交实习鉴定表, 实习企业的评价往往是一纸公文或寥寥几句评语,学校据此评出成绩,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对于在实习过程中,是否真正达到实践教学要求,也无法全面衡量。
二、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平台
(一)完善实践教学大纲,构建校外实践教学知识体系
教学大纲是开展教学的依据,各门课程都应有规范化的教学大纲,校外实践教学较之校内教学可控性差,更应设置完整的教学大纲。在大纲中应该明确实践教学的定位和目标,阶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进度和时数以及考核方式。
酒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生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是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根据前人的实例统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的课时已经超过了整个教学课时的30%,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然而就目前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来看, 效果并不理想。普遍存在“学生由于自身原因难以适应实习”、“酒店对实习生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学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缺少作为”等问题。为此,本文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中实习的教学进行策略研究。我校在与广州南沙大酒店的合作中,引入酒店实习“技能技术要点一体化平台”,酒店将每个实习岗位的每项工作任务拆分成多个要点输入平台系统中,这些要点同时与学校专业课程知识要点相关联,学校可根据校外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制定实习方案,构建校外实践知识体系。该平台为每位实习生建立个人实习档案,形成每个学生的实践知识体系。
(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动态的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系统
我校为了加强对校外实践的过程监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互联网和学生的移动智能手机等即时通讯设备,以及南沙大酒店现有网络资源平台,更好地与酒店及学生对接;学生每完成“技能技术要点一体化平台”中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需要自己在移动通讯设备中点击“已培训”或“已完成”,并要经过企业指导老师的考核及点击“确认”。学校老师能够实时了解酒店企业对学生的培训情况,以及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与企业指导老师一起做好必要的辅导工作。学院决策层、系部领导层、相关教学管理层等均可通过各自的账号端口随时掌握学生在校外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使校外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三)建立过程考评体系,激发学生实习兴趣
在与广州南沙大酒店合作过程中,开辟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选拔,为实习学生提供管理岗位之先河,是我校校外实践教学的一大突破。在2015年7月,我校输送15名学生到南沙大酒店参加校外实践,其中30%的实习生在三个月的阶段性考核中,通过酒店的在线理论测试、实操考试、口试及面试四轮考核,走向见习主管岗位。另有15%的同学因表现优异,到财务部及营销部轮岗培训。这些阶段性考核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四)大数据和云存储将实习和就业有效结合
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记录以及在南沙大酒店的校外实践教学记录可以相关联,生成个人学习的终生档案,成为就业时最有力的“实习证明”,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抢占先机,更好地争取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结语
篇9
通过实习,能够深化学生对《生物学》、《畜禽解剖生理》、《畜禽营养与饲料》、《畜禽繁殖与改良》的理论与技能知识的理解,熟练相关技能,熟悉相关专业岗位,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奠定较坚实的基础。
二、生产实习的任务与要求:
本学年实习的根本任务是: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技能,进一步了解相关专业设置的职业性岗位相关的职责。具体生产实习任务要求如下:
(1)、《生物学》实习任务要求:
①努力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正确采集各种植物标本;
②在不伤害、不影响小动物正常活动的情况下,观察、记录、分析小动物活动规律;
③在尽量少伤害,最好是不伤害青蛙个体生命的前提下,完成对青蛙个体发育的观察、分析、记录;
④努力完成对农田生态系统成分的正确统计;
⑤互助努力组合作完成对农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正确统计;
⑥要本着求实求真的思想客观地对“本地生态环境破坏与创建情况的调查”;
(2)、《畜禽解剖生理》实习任务要求:
①注意环保,努力做到“动作熟练地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家禽的宰杀和器官识别;”
②熟悉猪的屠宰工序;
(3)、《畜禽繁殖与改良》实习任务要求:
①努力实现“正确熟练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畜禽品种识别;”
②注意小组配合,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家畜体尺测量及外貌评定,要求操作正确;
③熟练猪的采精;
④努力实现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的进行品质检查;
⑤努力配制稀释液;
⑥努力做到熟练认识人工授精器械,熟练安装假阴道。
⑦努力掌握鸡、鸭、鹅的人工授精技能;
⑷、《畜禽营养与饲料》实习任务要求:
①努力正确、熟练的识别青饲料的品种;
②熟悉青贮料的制作工艺流程,努力掌握青贮技能;
③认真参观饲料厂,如实记录所见所感所悟;
三、实习方式和时间:
⒈实习方式:
实习方式采取集中实习与见习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实习由学校实习工作组联系实习场所和实习单位,进行相关工作协商完成。见习可以由学生和专业指导教师联系完成相关工作。
⒉实习时间:
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根据生产和季节性实际,并结合实际教学需要来安排,一般将校外实习的安排在学科实训之后进行。
四、实习相关要求:
⒈对学生要求:
⑴、校外实习安全第一,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习纪律,有事一定与实习指导教师请假,不可以随便行事,避免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事故发生。
⑵、校外实习要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单位成员的职责要求自己。
⑶、实习期间,主动熟悉养殖专业设置的工作岗位特点,将专业知识用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⑷、校外实习如遇问题,及时报告实习指导教师。
⑸、学生在实习前应将“实习协议书”及联系方法交学校教学处。
⑹、每位学生应将实习期间的联系方法告知班主任老师。
⑺、实习期间要遵纪守法,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实习时间,不得旷工、迟到、早退。如遇到生病或有特殊事情必须向实习单位请假。
⑻、实习中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并尽可能做好实习记录或者实习日记。
⑼、与实习单位的同事搞好关系,不做损害实习单位的利益事。发扬良好的精神风貌,维护学校的声誉,遵守各项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素养。
⑽、师生间团结协作,学生实习要勤奋踏实,虚心好学,勤劳吃苦,乐于助人,讲文明,有礼貌,虚心向专业教师和实习单位的师傅学习;遵守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服从教师和实习单位领导的安排。
⑾、实习结束后,上交出实习日记、实习报告与实习鉴定等。
2、对实习指导人员的要求:
⑴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和随行人员,应尽职尽责,爱护学生为学着想,努力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⑵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⑶实习期间不得任意取消学生的实习权利。
五、实习考核方法:
⒈具体规定:
⑴、认真完成实习规定的各项任务。
⑵、实习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⑶、实习成绩的评定主要由专业教师进行考评。
⑷、对于实习期间缺勤1/3者或不遵守实习纪律又不接受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者,实习成绩以不及格论处。
⒉实习考核评定。(满分100分)
⑴、实习学生的个人自我评定及互评。(满分20分)
①、个人自我评定:
实习结束时,每个实习生都应总结自己在实习中的收获、体会和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今后努力方向。然后根据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体验,按照评定标准进行自我鉴定。
②、学生互评及组长评定:
实习结束,实组织本组学生对组内的每个成员要进行互评。
⑵、专业教师或者实习指导人员的评定:(满分20分)
专业教师或实习指导人员根据学生的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单位鉴定等,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对学生进行初步综合评定成绩。
⑶、专业教师根据实习内容进行技能考核。(满分60分)
实习即将结束时,实习工作组组织专业教师以及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参于对学生养殖专业技能进行考核。考核的计分方法分四个等级:优秀(50-60分以上)、良好(40-50分以上)、、及格(30分以上)和不及格(30分以下)。具体评定指标,依据各学科的实习实训大纲进行。
⑷、实习工作组对实习学生的成绩给于综合评定。(满分100分)
实习工作组依据实习单位的鉴定、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成绩等,组织养殖专业教师进行对学生的实习综合评定。评定分四个等级:
①优秀(90分以上):能很好地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实习任务,实习笔记工整、完整,实习报告能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对相关专业问题加以分析,并有一定独立见解,并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实习期间,遵守实习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态度积极,对实习有个人贡献。
②良好(80分以上):能比较好地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实习任务,实习笔记工整、完整,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较全面的总结。遵守实习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态度积极。
篇10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特别注重实战能力的训练。然而国内不少高校受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影响,对不同层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性缺乏足够的研究,进而造成国内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同质化现象[1]。当前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在于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几乎百分之百来自于高中毕业生,绝大部分学生入学前从没有去过工商企业,完全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工商企业的基本形态和运行特点几乎茫然不知,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由于缺乏对专业的感性认识,往往难以理解相关的理念与技术方法,这给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也就成了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设计、实现手段和实际条件上的不同,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情况差异性较大,而且大多数的效果并不显著。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环节的设置及运行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分的重点、教学的重点、师资的重点、经费投入的重点都放在理论教学上,实践教学往往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效果普遍存在问题。
2.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系统性不强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计,一般注重理论教学的系统性,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的关联性较好,但是在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上,各实践教学课程受教学时间安排的制约,在内容设置上往往比较粗放,一般都只有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综合性时间环节;在时间安排上往往比较分散,使得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较差。目前,虽然各高校在本科生教育的单个实践教学环节有所改革,但是整体发展却不太乐观,各个环节缺少必要的衔接,方式单一,缺乏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涉及的教材系统,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分析、驾驭能力的培养[2]。
3.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以校内实训为主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实践教学的载体有关。按实践的载体分,实践教学可分为校内实验实训与校外实习两类。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校外实习安排难度较大。目前各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往往选择以校内实验实训为主,各类实战模拟软件也应运而生,而学校也试图通过建设情景模拟的方式来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实际效果。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不同于可以通过校内实验实训达到完全仿真效果的工程技术类专业,工商管理的工作环境非常复杂,影响因素非常多,特别是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因素、不可逆因素,其真实性则是在实验实训室里无法进行模拟的。
4.分散的校外实习效果不理想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激增,高校的生师比也随之迅速提高,师资不足的弊端日趋严重,导致大部分高校的师资只能满足于理论教学环节的需求,而无足够的师资用于指导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分散实习就成为各高校普遍采取的实习方式。也即学生的实习单位和场所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寻找的。其结果是一方面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带来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即使费了很大的周折找到了实习单位,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上、实习过程的指导上也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分散实习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措施,常出现“放羊现象”,实习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5.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流于形式,校企互动较弱虽然大部分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都建有数量不等的专业实践基地,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基地企业不愿意让没有经验的学生直接接触企业管理的具体业务;校外实践基地按照自己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安排学生实习,经常出现与实践教学计划不相符的情况;校外实践基地的指导老师缺乏指导经验,等等,使得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往往流于形式,校企互动较弱,校外实践基地在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作用甚微。
6.教师实践教学素质相对较低由我国高校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科研、轻教学,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主导思想,使得学校中的骨干教师主要把精力投向科研和理教学,很少关注实践教学;而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的一般都是低学历、低职称,或是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缺乏教学经验尤其是实践教学经验的青年博士、硕士。这种情况在重点本科院校中尤为突出。上述问题使得当前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处于一种学校组织不力、学生被动应付、效果难以评价的“鸡肋”教学环节,严重者可以说已成为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种“摆设”。
三、工商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分析
工商管理类专业有效地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一般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整个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经营管理实践的桥梁,是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证。一般本科专业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选择,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第一,企业规模较大,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比较完整的生产经营环节。第二,企业的管理必须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无论从人员、设备、产品方面,还是从企业的辅助方面,应具有较先进的管理水平。第三,实习基地的企业管理人员既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总结能力、讲课能力。[3]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学校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批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2.指导老师队伍建设一般来说,合格的实践教学方案的策划者和实施的指导者必须符合以下几项基本要求:第一,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第二,具备较强的决策谋划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第三,熟悉经济管理的实际运作并同企业界经常保持广泛深入的接触和良好的关系。但当前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非常缺乏,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工商管理的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学校需要建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建设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实习组织方式科学的学生实习组织方式是提高实习效果的关键。校外实习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两种,即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集中实习是指由学校联系实习单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学校统一组织派到实习单位的方式进行,实习单位由学校出面联系。分散实习是指由学生或教师联系实习单位,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元,分散到校外企事业单位实习的教学活动。鉴于当前学校组织集中实习的难度很大,一般学校都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虽然实行分散实习的学校都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实习的效果,但由于众多的实习生分散在各地各单位,学校实际上无法实行对实习生实习过程的控制,大多数情况下,实习生都是处于“放羊”状态,实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认为,除了毕业实习适合于采取分散实习方式外,专业实习的组织方式应以集中实习为主,虽然这将给学校的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但这无疑也是学校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四、以校企联合导师制为和以学生项目组为组织方式的校外实践模式探索
为了提高校外实习的有效性,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从2009年开始选择工商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二年级各一个班作为试点班级,推行校企联合导师制,并以学生项目组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校外专业实习。具体的做法如下:图1展示了体验式实训的教学流程,其中,校企联合导师制与学生项目组互动的组织是获得体验式实训效果的关键。
1.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安排,将实际实践教学组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以往的专业实习教学环节集中在几周的方式,采取专业实习教学环节紧跟着专业理论教学的方式,在每个学期均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与专业理论教学相配套,使得在专业理论教学不断深化的同时,实践教学也不断地深化。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大一学期末专业分流后,就开始在校企联合导师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中研究一家知名规模企业的成长,尽量以校外企业导师的企业研究为主,并将校企合作规划落实到暑期专业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专业实习中。
2.将校企联合导师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者我们根据校外实践教学的需要,成立了校企联合导师组。校企联合导师组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其中:校内导师:优选理论水平较好,社会实践水平较高的双师型教师作为学生小组导师,出台校内导师指导职责管理规范。在校企联合导师组的统一规划下,每位校内导师指导一小组成员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同时协调推进本小组的校外导师指导工作,每月确保最少2次与小组同学指导沟通并分配学习实践任务和督促检查工作。企业导师:选择若干个温州有代表性的行业,包括制鞋、服装、工业电器、汽摩配、泵阀等工业企业,以及商业企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每个行业选择3-5家龙头企业,在这些企业中,选择合适的创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担任企业导师,并根据企业导师的管理岗位进行分类,建立企业导师库和企业导师指导职责管理规范。在校内外导师组的统一规划下,每位校内导师指导一小组成员的企业实训工作。每月确保最少1次与小组同学指导沟通并分配学习实践任务。
3.成立学生项目组,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我们将工商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试点班级,按照自愿组合、统一调配的原则,按每组6~8人的规模,将40人左右的班级分为5~6组,每组配备1名校内导师,由校内导师从实习基地库内选择合适的实习企业作为项目组实践单位,并与实践单位的企业导师组成导师组。各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组导师指导下,结合各学期专业课程安排,在三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以企业导师所在的企业为样本企业,在校企联合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开展管理实践活动及研究工作。通过两年的试验,我院在工商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推进校企联合导师制与学生项目互动方式为校外实践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试点的两个班级无论在学生专业理论学习还是实践能力培养上都明显优于同专业的其他班级。这说明通过对校外实践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结论
在高校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今天,从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角度看,重视实践教学显得格外重要。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两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我们总结出如下几点体会:
1.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工作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桥梁,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关键途径。在社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明确的今天,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是每一个普通高校在制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时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客观要求。这种重视,不仅仅是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的加大,而是学校在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时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人财物的投入,以及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来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