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05:4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学困生辅导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困生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特殊群体,如果忽视学困生群体的教学活动,整体教学成效必将受到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认真分析,首先要准确定位学困生属于什么类型,对学困生进行画像。其次要对学困生分类制定帮扶计划促进其转变,要综合运用情感激励、基础回顾、技巧辅导、分层要求,以及结对帮扶等方式,让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技巧、夯实基础、得到帮助,为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提供良好条件。
二、立足学困生实际状况,落实综合转化推进措施
1.情感上予以关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许多学困生由于自身语文学习成绩滞后,或是存在抵触畏难情绪,语文学习投入程度不高。对此,教师要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多加关心帮助,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使他们逐步融入到班级整体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对学困生要保持和蔼的态度,交流的语气要亲切,在课堂提问方面予以倾斜,课后辅导指点方面也要充分关心到这一群体,使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环境的温馨,从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2.基础上巩固夯实,弥补语文学习缺陷。许多学困生由于在上一阶段,或是上一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基础薄弱,导致现阶段学习存在较大难度。对于这种类型的学困生,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开展新课教学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回头看,通过基础知识测试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学困生语文学习基础方面的薄弱环节,从而使复习巩固更具针对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要挤出时间帮助学困生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为下一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技巧上予以指点,增强语文学习效率。许多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成绩滞后,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要领。教师要对这些学生强化学习技巧的指导,例如作文是许多学困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从选题立意、间架结构、材料布局、表现手法、情感思想等方面,总结一些形象直观、简单可行的经验,让学困生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他们作文写作能力,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正是由于技巧的匮乏,才导致部分学生成为了语文学困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强化知识点的传授,同时还要注重学习技能的指导,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学习。
4.要求上分层分级,注重开展因材施教。学困生群体暂时处于班级的后列,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与其他学生具有一些差距,如果以统一的要求开展语文教学,不利于积极情感的激发。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目标设置的方式,为这一群体单独设置教学目标,在教学难度方面适当降低,倾向于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整个教学活动按照分层设置的目标进行,从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考试考查、能力过关等方面同步推进,这一点对于有效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转化效果方面意义明显。
5.帮扶上整合资源,校内校外联动开展。对学困生的转化,既要教师亲力亲为,同时也要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在时间与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多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弥补基础知识短缺,尽快赶上班级语文学习的步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发挥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作用,要求语文学习优秀生、班级干部和学困生结成帮扶对子,按照其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帮扶计划,既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还要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技巧。除了在校内进行帮扶之外,在假日尤其是暑假、寒假等较长的假期内,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电话联系等方式,继续开展帮扶结对活动,将帮扶的触角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形成对学困生帮扶的立体体系。
三、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注意点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参与,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强调“因材施教”,因为我们教师的任务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这才是我们成功的教育。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下面结合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尝试参与问题设计
有些课文可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让学生尝试参与问题设计,再围绕提出的问题研读课文。问题质量高、有价值,才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由于这是学生自己经过思考提出的问题,教师又对学生的提问加以肯定和鼓励,因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尝试课文讲读与表演
有的课文几个段落结构相似,教师可先具体导读一个自然段,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老师,试着讲解后面几个自然段。这样既锻炼了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能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气氛,促使小学生专心听课。此外,有些需要表演的课文,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文内容做表演,学生兴趣会更浓。教师创设条件,给学生以个体尝试的机会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避免教师过多的单向传授,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情景教学就是一种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典型场景,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热烈的情绪的一种教学模式。这里所提及的情感教学活动首先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倾注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去触及学生的情感,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和谐、平等、愉悦、无拘无束的课堂情境。其次还体现在学生和教学教材之间的关系上。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现代教材突出图文并茂、接近生活化,教材的这种设置特点进一步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要注意运用情境教学法,从而为语文课堂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感氛围。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练习不同层次的习题,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总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四、及时复习
复习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十分必要的,小学阶段主要处于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适当的复习对于小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上是当天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该法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缺点。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要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五、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
学困生在一个班级中还是占有一定比例的,作为教师,不能忽略贫困生,而是要对学困生进行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放慢速度学习,要注重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六、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不再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而是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态度。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发挥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教之一些切实有用的高效学习的方法,使之真正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学中,如果能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搭建平台,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可以逐步形成,最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将得到保障。目前,所有的一切还在探索当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展望未来,争取通过努力的耕耘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曲珍.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9-18.
篇3
[关键字]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对策
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数额的学困生。学困生普遍存在着一种失败者心态,自信不足是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学习进程中反复经历失败,产生了消极心理状态是导致学习动力丧失的原因。 所以我们知道早在2000多年以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对其学生说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还有一位教育家说:“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师。”先人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了解的重要性,所以要真正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致后的原因,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以下就是我对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的分析及提出的解决方法:
一、学困生形成原因情况分析
我认为有四个原因:1、父母的不良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是学困生形成的家庭原因。 2、教师思想教育不力以及片面追求成绩。对学困生辅导不及时是学困生形成的学校原因。 3、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潮流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使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是学困生形成的社会原因。 4、非智力因素。不少聪明的学生怕吃苦,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与勇气,甚至产生变态心理,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自己万事不如人,于是破罐子破摔,自己不学,也不想叫别人学,最后走进“双差生”行列。
二、转化学困生对策
1、教师应在平时上课中,有意强化学困生对学习的敏锐感,多引导他们对学习的观察和思考,如多做一些有趣味性的学习题目。思维活动是一切智力活动的核心,要从培养学困生的思维能力着手,去转变他们学习感到困难的状况。
2、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让他们学会学习。 引导学困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从小学会学习,这既是未来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我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比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抽象概括、演绎推理、迁移类推、系统整理知识等方法。
3、班主任即要注意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学困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要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而且还要是及时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困生检查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并获得什么,确立达成的目标;要帮助学困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要帮助学困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能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要帮助和维持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5、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策略之一就是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和欣赏学习的魅力,形成自觉学习和追求新知识的倾向。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进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他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感受成功的快乐。在个人学习成就和学习信心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我们在教学中,首要问题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知道目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我 认为以下几点颇为重要:
(1)要对学困生降低学习要求。学困生基础差、思维能力弱,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从简入手。讲解知识时尽量分散难点,对他们尽量提问简单的问题,让他们上黑板板演时也适应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对于作业,应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题量要适中,适当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并加强一些变式训练,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2)要对学困生积极关注。 我们要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按部就班的讲解,枯燥无味的语言听不进耳,对知识也不感兴趣。我们应恰当运用特别提醒的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6、我们要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 学困生由于学习差,往往信心不足,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自卑心理,从而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多鼓励,常表扬。在课堂上多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在作业批改中多批上一些:“进步真大”,“真棒”,“你的字写得真工整,继续保持”。评价的内容尽量具体些,让他们觉得老师是真心的在表扬他们,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动力和认为自己可以学好的信心。所以在进行教学和课后辅导时,要有意识地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以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到,只要努力学习、方法得当、持之以恒,自己完全可以学有所得、取得好的成绩。
7、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是家庭的配合。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属于充满感情的事业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育要以宽广博大的胸怀面对后进生,要给他们以真诚、纯洁、无私的爱,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摸清后进生的致差原因,而且要知道学困生们并非什么都差,在他们身上肯定有很多优点;我们不仅要与学困生建立一种和睦可亲的关系,使学困生消除生疏感、惧怕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而且还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长处给予肯定、给予赞扬,并给予他们以充分的信任,以保持和挖掘他们强大的内驱力。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开展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教师有忍心耐心,要打持久战,千万不可急躁粗暴。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对后进生做了许多工作,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转变却很慢,收效甚微。这时我们的教师要注意:如果缺乏耐心,就会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容易泄气。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必须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要明确: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量变是漫长的、曲折的,量变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引起质的飞跃。后进生的基础差、起步小、与优生的差距大,哪怕是点滴的成绩和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都要及时加以肯定。
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寓理于情、念情论理、情理交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改其行”。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嘉言懿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如果教师自身态度暴躁,对学生乱打棍子,乱扣帽子,乱定结论,势必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样也就无法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了。
篇4
【关键词】微班化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活动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度的加快,农民工子女随着父母进入城镇学校就读,使农村学校的生源严重自然减少。农村学校出现了大量的“小班”甚至只有几个学生的“微班”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投身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我们农村教师面对教育的这种无奈,如何在学生少、班额小的情况下,努力从大班额教学模式中成功转型,提高“微班”教学质量,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呢?这就要我们农村教师做好自身的转变,扎实狠抓课堂教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就非常适合农村“微班化”课堂教学。农村“微班化”教学如何实施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因材施教,关注全体学生,“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版》)创设和谐的生本课堂,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版》)微班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为学生的个体发展创造条件。因材施教是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所得,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1)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将精彩片段或不理解的地方在课文中标注,利用各种媒体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2)学会提问。对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以提问的形式自己制定学习目标,以疑促学。
(3)学会讨论。在讨论中会积极主动地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4)教给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听、说、读、写。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要尊重学生自己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
(5)学会反思。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语文教学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微班人数少,教师应俯下身子,和学生交朋友,平等相处,缩小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比如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坐到学生中间一起参与讨论。有时走到讨论得不太热烈的小组中间相机引导。时间一久,学生就觉得自己处于平等的氛围中而无须做作,能够自发地尝试自我实现。同时,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帮助学生,经常跟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以便尽可能为他们创设健康、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微班的语文老师要上好课,就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时,首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语文教学要注重合作学习
微班化教学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呢?
(1)精心组织。没有组织的学习,会使课堂秩序混乱。在刚开始实施合作学习时,教师教学生如何与同伴一起学习,如选择学习内容、学习顺序、学习方法,如何注意照顾到全体学生等。采用学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
(2)合理协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以下两种相反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答,以至于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就需要教会学生相互“礼让”;问题有难度时,即使有个别同学能回答,但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就要教会学生“毛遂自荐”。“礼让”和“毛遂自荐”的矛盾达到统一,就能协调学生之间的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
(3)有效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便是互相帮助,互相促进。首先要教育学生“愿帮助”,其次是“会帮助”。小学生的帮助不能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指导学生避免这种弊端,要让学生回忆老师是怎样启发、辅导同学的,然后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
(4)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容易流于形式,此时,教师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特别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同学间互相批改。
四、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微班化教学让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仔细地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注意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能够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亮点,发挥他们的特长。在微班化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让这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实实在在地活起来。我在微班化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问题,如果回答对就加以表扬他的“亮点”。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语文教学要寻求创意
微班化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组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更好地促进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基本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努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微班化教育在班级学生数额减少后,授课形式、教学策略、师生交往、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将大大超越普通大班成为可能。微班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将是注重以学生主体,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将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学习场所,更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沟通、彼此交流的场所。这些优越性将大大地加快微班化语文教学的创新,让微班化教学结出S硕之果。
篇5
1998—2000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
1999—2000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1998—2005年11次被评为校级“教学能手”。
2001年4月,在全县“小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实验汇报课中获得县级一等奖;
2004年6月《荷花》一课,课堂实录获得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4年6月在省计算机辅助教学参展课中,《荷花》获省级二等奖;
2000年所撰写的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能力的训练》被评为县级一等奖;10月该论文获得全国论文大赛三等奖,并汇编于国家级出版物“世纪讲坛”一书中;
2000年12月所撰写的论文《在创新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质疑的思考》获县级一等奖;并汇编于县级优秀论文集;
2001年11月所撰写的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滴谈》获市级第三届语文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
2002年10月所撰写的教案、说课稿《坐井观天》被汇编在《县级优秀说课稿、教案集》;
2004年8月所撰写的论文《探究质疑》在省课改与教研征文大赛中获省级三等奖;
2005年2月被评为县级教研教改先进个人。
……
让爱在每个学生心中流淌
德高为师,为师者应当正心、修身、厉志、笃行、精其业、美其德,其生爱之。在八年的教育教学中,该同志一直担任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工作,在工作中认真钻研儿童教育心理学,仔细分析儿童心理,探索体现自己特色的教学管理方法。她以其深深的爱心,极大的耐心,从事班务管理。她勤下班、紧跟班,采用分类引导的方法,“爱”字当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班务管理中,该同志始终把“勤”字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做到脚勤、眼勤、手勤、嘴勤。每天早上她总是提前下班辅导学生早读,每天放学她总是将学生平安送出校门后才离校。她不满四岁的儿子每天总是第一个被送进幼儿园,总是班上最后一个被妈妈从幼儿园接走,以至于她的儿子每天被送进幼儿园时,总是重复同一句话:“妈妈,放学早点来接我!”听着孩子稚嫩的声音,她心理难受极了,但是为了学生的安全,她对孩子只能叹息,一次又一次违心地说:“今天,妈妈一定第一个来接你”。在班务工作中,她还做到勤观察,勤引导,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同时针对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的特点,练就了婆婆嘴,菩萨心,工作中注重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教师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推动力,学生的催化剂,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她执着的事业,她在班务工作中,辛勤地耕耘,播撒爱的种子,倾注对学生全部的爱,期盼幼苗茁壮成长,她就像小草一样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怨无悔。每接到一个新班,她都要全面迅速地,了解全班学生、特别是家庭贫困的学生、父母离异的学生、学困生等具体情况,以至于能在今后的班务管理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2002—2003学年度,她所带四(3)班一个叫肖彤的小男孩,她接班后就发现这个孩子和其他学生不一样,小小年纪,整天皱着眉头,不喜欢和同学交流、玩耍,经常坐在位置上发愣,穿的也很单薄,她及时与原任班主任联系,了解到这个孩子由于父亲下岗、母亲因身体不好无职业,全家仅靠着父亲下岗工资,登三轮车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当她了解这一情况后,她主动找这个学生谈话,当她了解他的心理动向,发现这个年纪轻轻的孩子因为不忍心父母为了他上学而如此辛劳,准备辍学出外打工时,刘老师落泪了,她觉得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她向孩子讲了父母之所以那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她能学到知识,学到本领,将来有一天能过上幸福的日子,还给他讲了自古寒门出才子的故事,鼓励他要自强不息。后来,刘老师经常用自己的工资为肖彤买文具,冬天为他买围巾、买手套,还为肖彤织了一件厚厚的毛衣,两年间刘老师为肖彤垫交了寒假、暑假作业费、试卷费、电影费等费用。同时,在学习上,时常鼓励他,经常给他辅导,当他发现这孩子由于平时家里条件不好,外出时间少,看的课外书不多,经常习作时没有素材时,她便主动为肖彤订阅了《小学导刊》、《汉江作文报》,六一节还送给了肖彤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双休日,当他领自己的孩子去儿童公园玩时,他还不忘将肖彤带上,当他和爱人一起包饺子时,他不忘将肖彤叫来和他们一起包饺子,在包饺子的过程中,给肖彤辅导习作“第一次包饺子”。后来这位学生性格慢慢变得开朗了,打消了辍学的念头,学习进步的很快,在雏鹰争章中获得了三枚奖章。尽管后来肖彤升入了高年级,没有在她的班上学习,但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这位学生。
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每新接一个班,刘老师都要组织全班同学根据自己本班实际,民主、平等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和“班规班约”,并注重落实在班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首先,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要做的,首先自己不做,因而在学生中有人气、有威性,教育工作得心应手。其次,经常针对班上出现的一些不好的苗头及时利用班队会举行如:“学生一日常规学、背、做”,“我与诚信同行”,“珍爱生命,注意安全”,“学生课堂常规大演练”,“定期作业展评”,“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等主题队会,每隔半个月班内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回头望”和父母、老师、同学,好朋友一起找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定期改正,学生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健康成长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带的班班风浓、学风正、学生思维活跃,成绩良好,所带班级多次在学校各类活动中获得奖励,她本人先后5次被评为校级“先进班主任”,在校首届艺术节中获得“最佳导演”称号。
给学困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对于学困生,刘老师不歧视、不放弃,从不简单、粗暴地对待,总是采用积极的态度,了解、分析原因,从细致的生活小事入手,做耐心细致地工作。学生马源是品行和学习极差的学生,经常逃学、无故不交作业,欺侮小同学,讹诈小学生的钱物,拿班上同学的东西,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玩。接班后,刘老师了解了这个学生的情况后,并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教育训斥该学生,而是首先进行了家访,从家长那里又了解到,孩子在家骗家长,在校哄老师,尽管家长对孩子没少管、少打、少骂,但孩子依然如此,家长也无可奈何。刘老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有的放矢,分步骤对马源进行了引导教育,首先从培养孩子说真话入手,每次犯了错误,只要敢讲真话,认识错误,她就在班上对马源大加表扬,并多次进行家访,将马源的点滴进步及时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也要及时表扬。要给孩子多一些激励和关心。同时,根据她以强凌弱的特点,刘老师“以毒攻毒”,又让其当班上的治安委员,负责全班学生的安全,发现同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汇报老师,在汇报、检举别人的过程中,该同学也不停地反省自己,这样经过长时期的教育转化,这位同学觉得老师很爱他,就非常听老师的话,上课能专心听讲,不懂也敢问。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外单独辅导及学生的帮助,该生学习有了进步,一年之后,他不但改掉了往日的坏毛病,学习成绩还跃入了班级中等行列,成为了一名老师、学生喜爱的好学生,家长见人就说:“孩子进了刘老师的班,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在教学改革中奋力翱翔
在课堂教学中她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总是站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沿。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她首次将“质疑”环节引入课堂,让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问题。结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开创了我校乃至于全县“质疑探究”的先例;在教学《荷花》时,她第一个将电脑课件引入课堂,开创了全县乃至全市“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方法的先例;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开创了我县新课程下古诗课堂教学的先例;她在教学《观潮》时,开创了我市、县“阅读教学课堂结构将‘读’落实到位”的先例。正是由于她的不懈努力,走上工作岗位刚刚一年的她便在全县第二届教学能手赛教中一举夺魁,获得“县级教学能手”的称号,在此后的两年中又连续两年获得“县级教学能手”称号。在第四届、第五届“市级教学能手”赛教中,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这时她只有21岁参加工作仅4年。在以后的几年来,她先后前往大河坎、新集、青树、唐坎等地上示范、观摩课30余节,受到一致好评,并多次在各类各级赛教中获奖。
此外,她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先后撰写了20余篇教学论文,并在县、市、省级获奖或发表,其中:2000年所撰写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能力的训练”被评为县级一等奖;10月该论文获全国论文大赛三等奖,并汇编于国家级出版物“世纪讲坛”一书中;2000年12月所撰写的论文在创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质疑”的思考,获县级一等奖;2001年11月所撰写的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滴谈》获市级第三届语文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2003年3月所撰写的《在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应注意现代教育技术》获县级教育成果一等奖;2004年8月所撰写的《探究质疑》在省“课改与教研”征文大赛中,获省级三等奖;2004年10月所撰写的论文《在阅读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被评为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6月所整理的课例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被县选送省上参赛。
此外,该同志一直把做一个“好老师”作为她的志向,她清楚地知道深入才能浅出,厚积才能薄发。2001年她在已有6个月身孕的情形下,顶着暑假三伏天的高温,天天挺着大肚子坐车前往汉中参加首届“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为的就是能聆听到教学专家们的辅导及现场做课,在孩子刚满两个月时,又毅然参加“骨干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的培训,当顶着酷暑回到家里看孩子,儿子因不吃奶粉而饿得耸拉着脑袋,连哭都没有泪水时,一向坚强的她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婆婆的脸色,丈夫的不理解并没有影响她学习的信念,第二天,她领着保姆,抱着儿子前往汉中参加培训,上课时,她专心听讲,反复实践、操作。下课时,她又冲进宿舍给孩子喂奶,就是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在骨干教师培训结束时,她以所有科目考核均为“优秀”的好成绩,被评定为首批市级骨干教师,赢得各位专家及全市参加培训的老师一致好评。
篇6
一、道———思想引领、凝聚人心
孙子讲:“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道即“政治”。学校的道就是办学思想和理念。思想是革命的先导,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治校,首先要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并以此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引领学校发展,所谓“立道”。
2010年3月,我从双港中学调任津南实验小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在初步了解学校基本情况之后,我做的第一项重点工作就是以立道来引领发展、凝聚人心。第一步开展“实验精神”和“实验教师形象标准”民主大讨论活动,在广泛发动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讨论的基础上,校行政提炼出“公诚勤朴”实验精神和“仪庄、容婉,言雅,行稳,品端”实验教师形象标准。然后再回到广大教职工中征求意见,得到普遍认同之后,正式确立实验精神和实验教师形象标准。为了使以上两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进而组织开展以“首届实验精神杯感动校园人物评选表彰活动”为重点的系列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典型榜样,扩大实验精神的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第二步以实验精神为核心思想,进而延伸提出津南实验小学的发展目标和实验人的奋斗目标,即,创建享誉津门、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津南名校和做有责任感有使命感有本事的实验人。又继而提出实验气质:“儒雅大气”和一训三风,即,校训:公诚于心,勤朴于行;校风:诚朴致美,精勤致远;教风:致公立范,思勤进业;学风:诚实立品,学思尚勤。提出学生形象标准,即,乐学、善思、敏行、正品、远志等一系列理念思想,使办学理念逐步丰富发展。第三步将实验精神、实验气质、实验目标、实验形象进行提升整合,明确提出“打造魂魄团队,促进学校发展”。所谓“魂魄”,“魂”就是能脱离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如,办学思想和理念,“魄”就是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如,教师的形象和气质。一个团队要想与众不同、一枝独秀,要想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干成事干大事,要想把事业做到基业长青,传承不息,这个团队就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精神、气质和形象,具备这四个基本要素,团队才有了魂魄,有了魂魄的团队,才能士气高昂、独领,永葆生机活力。津南实验小学历史悠久,积淀了很深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通过立道的三步战略,不仅把原有的良好积淀进行了有效整合与提升,而且提出了适合新时期发展要求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充分发挥了引领发展,凝聚人心的作用。
2010年和2011年津南实验小学连续两年夺取全区综合办学质量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获得办学质量先进单位荣誉。2011年教师节之后,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100%的教师对以实验精神为核心的办学理念表示支持和认同,并表示今后将认真践行这一共同的价值取向。可见,立道是凝聚人心,引领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首要之举。
二、天———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孙子讲:“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天即“天时”。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因此,学校发展必须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脚步,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时展潮流,因势利导,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当今教育发展最大的天时就是新课程改革,多年来我们发现,新课改最艰难的不是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变,而是教师新课程理念与自主成长态度的转变。一旦我们引领广大教师实现了这两个积极转变,课堂教学就自然会丰富多彩,千姿百态起来。津南实验小学在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有效和高效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第一,以规范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规范备课要求,统一备课模式
(1)规范备课要求。全校统一使用新式教案手册,明确教案设计规范标准。规范不是为了实现大一统,而是为了以制度形式推进教师的观念上向新课程理念靠近。例如,要求课堂教学教师讲授不得超过15分钟,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每堂课学生的发言人数不得少于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等。
(2)统一备课模式。学校组织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研讨各学科备课思路,进而研究制定出各学科的备课模式。例如:语文备课模式为“明主线———抓重点———深挖掘———读文本———悟方法———巧拓展模式”,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全过程,让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三维目标得以有效落实。学校通过集体研讨、名师引领、行政视导、教学分析、集会指导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做好钻研教材工作,使备课模式的要求落实在每个教师的教学设计之中。
(3)研究教材做到“三备”。要想达到用教材教的目的,就必须首先要吃透教材,懂得如何收放教材,因此,我们在对教材的研究和把握上,做到了“三备”:一备,自己研究;二备,集体研讨;三备,补充完善。即,每位教师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精心补充和完善教学设计,既体现研究思路又体现个性风格,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2.课堂教学“三到位”:检查落实到位、反馈指导到位、检测评价到位
(1)检查落实到位。实施“三课并举”制度。三课即巡课、常态课、研究课。校长领军,全体行政干部共同参与巡课、听评常态课、研究课,变课堂教学由原来少数教学干部负责为全体行政班子的头等大事。巡课,使课堂教学更加规范有序,消除了教学中的随意性,例如教师坐着上课等现象。常态课,使课堂教学在“理、情、点、评、讲、练”六个方面达到新的境界和高度,研究课让教师专业素养得以有效锻炼和提升。
(2)反馈指导到位。在教学管理上我们不留盲点,做到听课必反馈,反馈内容主要包括:课堂的亮点、学生参与和表现情况、课堂结构设计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措施等方面。教师讲一堂课讲四十分钟,学科带头人或干部给授课人反馈意见也至少要用四十分钟甚至一个多小时。大到课堂结构设计,小到每句话每个字词的运用,都要认真推敲、仔细琢磨,实验小学有个传承多年至今仍然充满生命力的词:磕,就是一种又严格又精益求精的精神。多年以来,实验小学培养出那么多名师骨干和领导干部,每一位都是在学校和师傅们严格的“精雕细刻”中磨炼出来的,也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才铸就了实验人的优良品格与作风,这就是实验的优良传统,我们后人必须要坚守和传承下去。
(3)检测评价到位。我们把检测分为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检测两种。具体做法是:每周有小测,教师掌控学科基础;每月有监控,看阶段性学习效果,并提高难度系数,低段为7:1:2,高段为6:1:3,重在能力考核;学困生的辅导成绩监控,掌控学困生阶段性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看辅困效果。期末考试,整体把握学校一个学期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检测的及时到位,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做到了心中有数,便于随时调整课堂教学的指导策略。同时,质量目标的压力也给了教师加快转变课堂教学理念、方法的压力和动力,因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单靠拼体力和耐力的教师,其教学成绩拼不过立足于新课程理念下实干加巧干的教师,实验小学这两方面的例子都有,足以证明这一点。
3.把教研活动做得扎实有效
实验小学长期以来另一个优良传统就是教研活动抓得扎实有效。无论是学校的大教研活动,还是各教研组的组内教研,都以制度形式确保时间固定、准备充分、全员参与、有主题、有层次、人人发言、思想碰撞,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水平和经验,在教研中得以相互促进和积累。
第二,以改革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观念,学校请来李卫东、刘德武、成浩等国内教育名家,把脉实验课堂,引领课改新步伐。语文名家李卫东老师的感悟式教学让实验老师大开眼界,数学大家刘德武老师的“根据学生需要设计教学内容”课堂模式让实验人为之叹服,成浩老师创立的绿色阅读和随笔化作文新理念则给实验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著名教育家潘新在《语文·存在与表现》中讲到:“在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和灵魂方面,语文学科肩负着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2010年秋,实验小学全面实施随笔化作文和绿色阅读课程改革,半年之后,学校举办语文课改阶段总结推动会,看着孩子们一本本精彩纷呈的作品集和老师的随笔化作文教案集,成浩老师感慨地说:“实验小学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令人惊喜。”不少家长在给学校的反馈意见中谈到:孩子在实验小学最大的变化就是爱写作文了,爱看书了,还出了小小作品集。随笔化作文和绿色阅读两项改革,有利地加强了实验小学的语文优势,在历次全区质量监测中语文成绩名列前茅。同时,在语文学科的带动下,数学、英语学科也取得了明显进步。教师则在新课改的征途中不断汲取新理念、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新途径,取得新进步、新发展。2011年,实验小学七位年轻教师夺取全区说教材比赛小学组团体第一名,在教育局先后两次表彰的全区190名教学标兵中,实验小学39人次上榜,占总表彰人数的五分之一,石金强老师在天津市双优课大赛上获得数学组一等奖,教师的这些成绩和进步,都得益于在新课程改进程中学习和磨炼。
三、地———建设环境,营造氛围
孙子讲:“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地即“地利”。教育的地利,就是环境和氛围,教育也是最讲究环境和氛围的事业,不同的环境和氛围其产生的教育效果和培养出来的人具有不同性质。哲学上讲:同一事物因为联系着不同的环境,因此就具有了不同的性质,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桎”的道理。在这里,我们把环境和氛围统称为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最高层次的亚文化———校园文化,不论是其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积淀着历史、传统和社会的价值观,不论是动态的文化活动,抑或是静态的文化成果,都蕴涵着巨大的教育功能,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文明规范积极向上的校风,底蕴深厚优美典雅的人文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文化在塑造一个人的灵魂上具有无穷的穿透力和影响力。一所没有文化底蕴的学校永远也成不了一流学校,更打造不出高质量的教育品牌,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书本和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讲,办教育就是办一种志存高远的文化。
津南实验小学经过长期历史传承和积淀,最终确立了校园文化定位是:“以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努力打造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气息和国际视野,厚重深远、儒雅大气的实验文化”。
走进实验园,正门上方中间镶嵌着集中华传统文化、现代气息、国际视野于一体的大气漂亮的校徽,两边是遒劲有力地八字校训“公诚于心,勤朴于行”。左边墙壁上,12平方米的电子大屏幕成为学校与家长社会宣传沟通的桥梁。左右两个大厅,分别布置着巨幅浮雕,左边厅是青松翠柏托举的儒雅大气图,右边厅是万里长城肩负的公诚勤朴图,学校主甬道两侧是长达八十米的文化长廊,荟萃了学校、年级、班级、教学、德育、体育、艺术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主题突出又充满个性的文化展示牌。走进教学楼内,厅廊文化更是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特别是每个班级门口都有自己的文化小天地,介绍着本班的基本情况、奋斗目标和班主任寄语。实验园每年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校园读书节、读书月活动”、“十星”评选活动、“十节”主题月活动、“四枚大奖章”评比活动、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等。津南实验小学和天津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有过多次合作,历次活动都得到了媒体好评,著名节目主持人鞠萍在一次和津南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录制完节目之后,夸奖孩子们是她见到的最聪明、最活泼、最懂礼貌的一群孩子,社会各界走进实验园考察参观的时候第一个感慨就是:“实验小学的孩子就是与众不同”。这其中,津南实验小学的文化环境与氛围对孩子们的熏陶和滋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将———培养骨干,打造名师
古人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之说,一支军队必须拥有一批智勇双全、文武兼备的将领,才能打胜仗,这是用兵的常识。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老先生曾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一所学校,如果没有骨干精英,没有名师,没有出教育家,即使建再漂亮的大楼,也成不了好学校,更成不了名校。而如果一所学校培养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精英骨干教师和名师,那一定是一所好学校,如果出了如陶行知、张伯苓、魏书生、李希贵那样的教育家,即使是再低矮破旧的草房,这所学校也仍然能够放射出名校的光芒。因此,培养骨干、打造名师必须要摆在学校所有工作里重中之重的位置。
2011年3月,我校设立干部锻炼岗,着力培养年轻后备管理人才,每个后备干部安排老主任担任师傅,传授经验,校长定期给后备干部讲管理课。2011年7月,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津南实验小学进行了大力度的人事制度改革。首先是进行了干部队伍调整,全体干部重新竞聘上岗,行政班子由原来的14人,精简到11人,选拔任用新干部3人,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走上管理岗位。管理机构由原来的5个变成了7个,干部人数少了,机构却多了,既提升了管理分工的专业化水平,又达到了精兵简政的目的。在新领导班子第一次行政会上,刘士民校长给全体干部庄严提出了“讲奉献、讲团结、讲正气、讲原则、讲改革、讲创新、讲业绩、讲纪律”实验干部八讲原则,并结合学校实际对八讲原则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通过干部队伍建设,使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和执行力得到积极提升和加强。经过一年的摔打和磨炼,这支队伍儒雅大气,思路清晰,信念坚定,作风优良,在学校发展建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2010年,津南实验小学创办青年教师发展学校,全部35岁以下教师作为学员,学校确定了“德为先,技超群”的办学宗旨,在德的方面给青年教师提出了大气、包容、感恩、坚持、责任和使命十二字要求,并赋予了其丰富的内涵。在技的方面,给青年教师提出了“勤学习、勤修炼、勤实践、勤反思”的四勤要求。以学科为基础,将学员分成了语、数、英、艺术三个学员班,分别由经验丰富的干部任班主任。从训练三笔字基本功到教案设计,从课标到课改,从读书学习到课后反思,围绕课堂教学,全方位训练青年教师的教学本领,制定了青年教师入格、升格、风格三格发展步骤,每一格都有详细的标准和培养规划,落实措施。学校通过努力,安排青年教师拜天津小学语文名师李卫东老师、小学英语名师李红英老师为师,在名家的引领和教导下,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迅速,2010年,韩坤、孙玉江赴河北做感悟式教学观摩课,2011年津南实验举办全国随笔化作文展示交流会,窦辉、孙琴的随笔化作文观摩课受到各地同行高度称赞,邢丽淑老师的主题班会《成长》参加第四节全国主题班会大赛上获得好评,李世霞老师和国内小学数学大家刘德武老师同台献艺,刘老师给她的评价是功底扎实、方法灵活等高度评价。2011年7月,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双向、分层、多轮原则下的组长组合聘任制,在改革中教职工的工作责任心、积极性、压力和动力统一在努力工作干出成绩的总目标下。
2011年实验小学七位年轻教师夺取全区说教材比赛小学组团体第一名,石金强老师在天津市双优课大赛上获得数学组一等奖。何敬老师在津南区2011年青年风采大赛上,力克全区各行业82名选手,夺得第一名。刚毕业的周毅在基本功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五、法———以法治校,规范管理
孙子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正。”善用兵的人,一定是潜心研究制胜之道,修明政治,以法治军,才能掌握战争胜负主动权。同理,以法治校,也是现代学校持续发展的制胜之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以及有效落实,所有的教育梦想和规划目标都将是空中楼阁。以法治校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第一,民主是基础。所有制度的制定出台和改革措施的实施,一定要做到群策群力,广泛深入组织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研讨,真诚征求教职工的意见。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大师柯维曾说过一句名言:“唯有参与,始有认同”。研讨和征求意见的过程就是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过程,就是新制度、新举措得到认同和支持的过程,在民主的基础上出台的新制度和新举措,才能水到渠成,得到真正落实,这期间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二,动态调整。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更没有几十年不变都合理的制度,因此,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调整应本着一个动态的如流动的水一样的基本原则。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工作实践的情况,对不同制度和同一制度进行审慎的研究和调整。例如,《津南实验小学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从2010年至今,每个学期都要进行局部调整,到目前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调整了三次,一些在新情况下出现的问题及时得解决。第三,简便易操作。学校的制度不宜过于复杂。越简便越易于操作,便于记住的制度往往落实起来效果好。相反,内容越复杂的制度,越容易因时间的关系而被淡忘,最终落实起来会大打折扣。津南实验小学历来以管理规范著称津南,从2010年至今,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了对约束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制度体系的调整改革。取消了一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旧制度,出台了一系列适合发展需要的新制度,使制度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加强在实际操作中的落实和调整。从考勤制度等一系列劳动纪律的规范落实,到中午带班等全员育人制度的落实,再到课堂教学规范的落实,从《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的修订到孺子牛奖等十六项表彰制度的出台,从值班制度到包括《安全公约》在内的14项安全制度,制度体系伴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不断在动态中调整和完善,并逐步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同、落实和自觉遵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学校管理打开了一个可喜的新局面,走上日益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上来,随着我们事业的发展,我们还将不断修订那些不再适应发展的旧的规章制度,创新一些适应发展需要的新的规章制度。